*******************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5月13日
1.【锁国政策】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严格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新规 打破「润学」希望
近期以逃往海外为主题的「润学」(注)在中国社会火爆,但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新规打破人们逃离的希望。新规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有金融专家认为,这是中国对外汇储备不足的应对之策。亦有评论人指出,中共借疫情管控实现了对社会的全面管控。
中共多家官媒周四(12日)报道,中国公安部副部长、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许甘露在周二(10日)的一次会议上,传达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日前在中共政治局常委会上坚持「动态清零」旨意,并以防疫政策为由,部署最新的严控出入境政策,以迎接中共二十大。
新措施要求出入境管理部门和边检总站,严格执行从严从紧的出入境政策,从严限制中国公民非必要出境活动,严格出入境证件审批签发;要严防滞留境外人员抵边聚集、非法入境「带入疫情」等。
许甘露还宣布,要严打「非法出入境」活动,全面深入开展「獴猎行动—2022」。
这无异于给近期爆火的「润学」投下重磅炸弹,网友惊呼:闭关锁国真的开始了。
本台拨打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办公电话,未获接听;打通该部门咨询热线后,工作人员解释了「非必要出境活动」范畴,以及何为「必要出境」活动。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咨询热线工作人员说:非必要事由是包含旅游和探亲的,边检人员这边会进行劝阻;必要主要是出国留学、就业、商务、或者是出境就医、参与防疫抗疫、运送救灾物资等事由。
但持有「必要事由」的中国公民是否可以自由出境?本台再向北京边检询问,工作人员表示要严格查验事由、证明文件等,并以现场执行情况为准,显示即使必要事由,出境前景依然黯淡。
北京边检工作人员说:如果是商务这种,执意出境,边检现场是正常查验有效的证明文件,然后说明出境事由,是因为什么出境。北京没有说严禁禁止你出境,但是具体能不能出?还是要以当时出境的时候,以现场执行情况为准。
一家不愿具名的在美国、中国都有办事机构的留学机构告诉本台,鉴于目前的出境管控,很难以留学之名为学生办理护照。
留学机构工作人员说:这边都限制出行,现在护照管控比较严格。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从经济角度解释为何当局现在严控公民出境,更大的原因是经济下行、疫情管控使中国出口不足,这些都导致外汇储备不足,因为当局想截断公民出国换汇之路。
贺江兵说:限制出境,从经济、金融角度就是减少外汇消耗,中国外汇现在出现紧张。现在由于经济下行、出口减少、加上清零政策,中国自身的出口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这样外汇储备就会减少。如果大家都去换汇,人民币面临巨大的贬值压力,不可能既要保外汇储备还要稳住汇率,那是不可能。外汇储备对中国尤其重要,你如果说出去留学、或者说是移民,你要换取大量的外汇,这样它的外汇储备保不住,汇率也保不住。
早在2015年,为了稳定当时的汇率,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宣布动用了近1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
法国时评人王龙蒙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诚然,中国政府严控公民出境有经济上的原因;但中共当局借疫情管控实现了社会全面管控,也势必会引发大规模抗议。
王龙蒙说:中国政府以「疫情管控」为由,已经实现了对社会的全面管控。迁徙自由本就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联合国确认的基本人权之一。从早年间中共当局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对一些异见人士进行边控;再到严控维吾尔人、藏人的护照发放;中国人民丧失的基本自由越来越多。你可以想像一个闭关锁国,与文明世界隔绝信息后的中国会走向何方,要么是公众变成没有思想的奴隶,要么是为了基本的自由大规模的抗议,中国政府会为这些极权管控作法付出代价。
早在2021年7月,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下发通知「对非必要非紧急出境事由,暂不签发普通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近期有人曝光中国海关剪掉留学生、和持有海外国家绿卡的公民护照一角事件。
疑为止停民众的愤怒情绪,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还做出「辟谣」,称「停办护照」、「对绿卡剪角禁止出境」为「假消息」。
注:润学,动词形式润(罗马拼音:run,引申为跑开、移民海外之义),是一个源于中国大陆的网络流行用词,意指研究如何离开中国并移民到发达国家的学问。
「润」与内卷、躺平被认为是中国90后和00后年轻人职业发展的三种选择。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上海封城】黄浦区屋苑阴性住户强制转移隔离 居民拍片自保点击过百万
上海市近月受到奥米克戎疫情困扰,当局坚持「动态清零」政策,甚至将没有染疫的阴性居民集体强制转移。在上海市黄浦区淮海中路的中产屋苑「淮海坊」,最近也被纳入强制转移隔离区域,居委会和公安都「劝导」居民交出门匙让工作人员入户消毒;有居民对入户消毒政策不满,和公安理论,并拍片放到网上,这条短片现时点击已超过一百万。
在短片之中,这名女住户首先向身穿白色防护服的公安(大白)询问当局消毒杀菌的范围。
居民:这个场所消杀包括什么地方?
大白:包括什么地方?
居民:走道?还是什么地方?公共区域?
大白:对!公共区域,整个大楼。
女住户其后向公安表明,不愿意让当局派员进入其住宅进行消毒。
居民:公共区域的话,昨天前天不是已经有后门让我们打开进楼道,楼道是公共区域,对吗?已经进楼道消杀过了。那么,是不是还要继续进公共区域就是楼道消杀?是楼道,对吗?
大白:还有其他地方。
居民:其他地方包括什么可以跟我讲清楚吗?比如?
大白:这大楼外面门内外都要消杀。比如你现在站在这个院子里。
居民:我自己的院子,也就是说我自己的院子里面!我们锁起来你们怎么可以进我的院子里面呢?
大白:如果愿意.......
居民:我不愿意!
大白:我说的是如果,先听清楚,如果你愿意.......
居民:所以我在一件 .......
大白:对啊,你先听我说完啊!
居民:对对对。
大白:要不要解释,如果您愿意把这个钥匙交到居委会消杀,他会帮你把这个门打开,然后有相关的人员会进来,对你的房子进行消杀。
居民:好的,那如果我不愿意呢?
大白:不愿意,那你的房间就暂时不进行消杀,我们去消杀这个能够进行消失的地方,比如你刚才提到的公共场所楼道。
公安其后警告女住户,指她不能在网上传播短片,短片「只能她自己一人看」,并声称她流出短片有可能触犯「扰乱公共秩序」罪名。
大白:停!我现在告知你,您有权对我进行录像,这个我也建议,因为你监督我执法;第二个,这个视频我希望你不要在网上乱传;第三个,这个视频不要断章取义,不要发一段,你一定要发完整。你一定要发完整的。如果说.......
居民:OK。
大白:违反了相关的虚构事实,什么扰乱公共秩序.......
居民:呵 .......呵 .......呵(大笑)
大白:你自己承担,就这么简单。拍可以,你可以自己一个人看.......
居民:对对对。
大白:你不要发给其他人。
其后另一公安介入,直接要求女住户「配合」。
大白2:我知道,你这个问题不要这样无理取闹的问题,你有什么困难提出来!
居民:我也.......
大白2:没有困难就配合一下,就这么简单!
公安其后亦表明要把所有屋苑居民运走隔离,但隔离地点却没有告诉住户。
居民:那么我们要被运到哪里去?
大白:运到哪里,现在等接通知,具体的肯定不是方舱,是隔离场所。
居民:隔离场所指的是市一级的?区一级的?还是宾馆级的?还是.......
大白:你听我讲啊!因为我现在不确定,所以我也没办法保证到底是什么地方,但它绝对是个隔离场所。因为现在咱们是做工作,车还没有来......
居民:好的.......
大白:等接到通知了,我们会告诉你去哪个地方。
居民:好的,那这个隔离场所是所有阴性的在一起,对吧?
大白:是!你们这一排阴性的楼进行转移......
居民:对,这些因为我要确认,我要保证自己安全嘛,对吧?
大白:刚才居委会跟你讲过,肯定说过了......
这条短片目前点击已超过一百万,有网民留言说「淮海坊因为这位勇敢的女生而闻名全国乃至世界」;也有网民认为:「这是有视频有互联网!你可以想象如果是封闭的,没有任何通讯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会怎么干!估计会让你知道什么叫『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上海封城】沪93岁老人新冠病身故「火化」 医院搞错身份亡者死而「复活」
上海一名93岁老人在养老院内染疫,被送到浦东新区周浦医院治疗。
4月22日,医院通知老人的家属说老人病故,当天送殡仪馆火化。家属未获准告别遗体。养老院为老人注销户口后,本周家属得知老人已经康复出院。此事震惊微信朋友圈。
上海封城后的奇葩事件不断发生。继该市普陀区一养老院发生活人被送殡仪馆火化事件之后,近日浦东新区周浦医院传出将一名93岁老人的身分张冠李戴,送殡仪馆火化。网民「Bush」留言写道:真奇葩,我同事奶奶,前几天说,是从养老院送去方舱,然后死了吗,结果,昨天(10日)又回养老院了,结果不知道死的是谁。
「Bush」还称,反正当成他同事奶奶给火化了,棺材也写的他奶奶的名字。事件当事人「诸葛先生」发帖称,他的奶奶健在,好坚强,现在出院回护理医院。诸葛先生上传了他奶奶的照片说,照片刚才是护理医院拍摄的,周浦医院搞错身分,严重失职。本台记者周五(13日)致电周浦医院,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
上海防疫方法更像中世纪防疫
江苏宜兴时事评论人士张建平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对上海发生此类事件感到不可思议。
他对本台说:这件死而复活的事件让人感到恐惧的是,另一位死去的老人究竟是谁?他的子女又在哪里?这种大规模的封控、方舱,这种人道灾难。有人说上海的防疫措施有点像文革时期,我感觉更像是中世纪的防疫,把人当成牲口。
当事人亲属发文写道,历史将永远记住2022年的上海。封控至今,最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在我身边了!妹夫的母亲93岁高龄,久住浦东东海养老院。上个月不幸感染新冠后,被送去周浦医院治疗。
4月22日,病情恶化,医院通知妹夫,老人病故!妹夫当时被封控在青浦家里,无法送母亲最后一程。然后确认死者信息,当天送殡仪馆火化。当时,家属向殡仪馆提出能否拍摄遗容,但被拒。仅拍了灵柩、吊唁牌及寿衣的照片。
老人「死而复生」 吓得儿子一夜未眠
之后,妹夫委托养老院处理母亲后事并注销户口。
5月10日晚,养老院突然通知妹夫,他母亲没有死,已基本康复,被周浦医院送回了养老院,并拍了老人的短片。老人死而复生,吓得妹夫一夜未眠。网文质疑,4月22日被火化的究竟是谁?此前5月1日,该市普陀区一养老院安排运送「死亡」的长者时,竟将一名还有气息的老人被塞进尸袋,送往殡仪馆打算火化,被殡仪馆人员发现,救回老人一命。
评论人士张建平对此感慨道:「上海防疫出现这么多乱象,你还不能发表意见,你若发表意见,官方就说你怀疑和动摇他们的清零政策。此事官方尚未出来回应。」
上海一居民和本台记者通话时,当地派出所警察已经赶到。她在电话中匆忙的说:「现在派出所又来接我,可能昨天我与你聊天后,他们又来找我了,我没犯法,我怕什么。」
上海居民陈先生说,在上海封控期间,家里一旦有人患病或病故,只能由官方处理:「现在家里有事很麻烦,家里有人死,不能到殡仪馆参加追悼会。我们天天要做核酸,喇叭一直在叫你下楼做核酸,现在做核酸的人愈来愈少。」
新冠索赔团法律顾问团愿提供协助
另外,协助上海新冠疫情遇难者维权的「新冠索赔法律顾问团」发文,呼吁上海市政府尽快停止非法、非人道的城市封锁管控方式,以免造成更大的人道灾难。该文提到,愿意为遇难者家属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及索赔维权指导。
中国民间公益机构北京益仁平中心创办人陆军对本台说,近年以来,疫情清零政策导致众多侵犯人权事件的发生,有些是因为政府政策所导致,也有的是官员玩忽职守所导致。
陆军说:这些造成了极其严重后果和非常恶劣影响的行为,侵犯了民众正当权益,但是在中国,公民维权从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维权的成本很高。在这种情况下维权者需要专业的法律服务。
陆军说,在中国历次重大公共事件中,人权律师从未缺席,从2008年危机到问题疫苗的危机等。这一次新冠疫情爆发后,多位律师组建新冠索赔法律顾问团,为多名武汉肺炎受害者成功索赔。
新冠索赔法律顾问团在文中请新冠病毒遇难者家属收集尽可能多的证据,整理后发送至顾问团秘书长罗胜春女士的电子邮箱。他们将在审查后提出证据补充意见,为下一步的国家赔偿申请做准备。
记者:乔龙/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加强监控】中国手机用户须登记 否则关闭国际及港澳台接听功能
近日中国大陆各地的手机用户陆续接到通知,下令所有想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的国人要在限期之内登记,否则将关闭国际及港澳台接听功能。有网民揶揄,「要像北韩(朝鲜),跟外国通话就处死」、「偷听敌台罪马上就有了」。
据中国网民上载于社交平台的图片显示,中国移动向手机用户发出短讯,表示为打击境外诈骗电话案件,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全面落实国际及港澳台电话接听功能按需开通工作。有需要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的用户,须在5月20日前确认登记,否则相关功能将被关闭。
对于中国政府的最新管制,网民有不同意见。有网民认为这是北京当局试图阻止大陆民众接收外界讯息,并称「要像北韩(朝鲜),跟外国通话就处死」、「偷听敌台罪马上就有了」。但也有网民认为:「又不是断网……现在谁还直接打国际长途的?」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翻墙问答】中国移动要求用户登记接听国际电话
问:中国移动近日向客户发出通知,表示为了打击境外的诈骗电话,有需要接听国际及港澳台电话的用户,须在5月20日前确认登记,否则相关功能将被关闭。其实要打击境外诈骗电话,中国移动是否要因此关闭接听境外电话功能?究竟这项政策是否另有政治或经济目的?
李建军:基本上,很多诈骗电话,或电话诈骗集团都是在中国作为运作基地,香港那些装作政府或执法部门的电话,有部分实际来源其实是中国,过往中国当局都破获不少电话诈骗集团并大肆宣传。由此可见,现时中国当局的做法,主要目的是阻止中国手机用户与海外的通讯往来,而非真正要拦截诈骗电话。
而在经济上,有可能涉及接入国际电话造成的外汇支出的原因。由于美国取消中国移动以及其他中国国有电讯公司的美国营运执照,中国移动已经无法在美国营运,过往有不少国际电话可能是途径美国的系统以节省成本,现在因成本暴升而作出这个行动。不过,现时大部分国际直拨电话都是利用IP接驳,其实可以用其他方式节省成本,而真正受影响的国家都是相当有限。
另外,一个更大可能在于讯息封锁。电讯公司要求用户要接听电话作出登记,中国当局就可以作出监控,当局既可以对已登记人士的电话作出审查,如果怀疑来电国家有可能有威胁就立即截断,亦可以干脆拒绝相关登记,再配合封锁国际直拨电话功能,断绝大部分海外的话音通讯,令受影响人士造成相当大的不便。因此,这项行动很大机会基于政治目的,与近日中国当局限制国民「非必要出境」行动相呼应,实际的目的就是封关。
问:如果要维持国际电话通讯,接听国际电话功能上的便利,又应该怎办?
李建军:首先,应该避免用传统国际直拨电话话音通讯,由于该部分技术十分之落后,几乎无加密可言。从避免当局监控的角度,改用Signal的话音通讯功能,可能是更加安全实际的做法。而Signal的话音通讯功能,可以负起你与亲友之间的话音通讯的重任。
不过,像银行或大企业一类机构,仍然十分之依赖传统的电话话音通讯功能,一个比较可行的做法是改用Skype,再付一些钱使用虚拟电话号码服务,当对方打你的虚拟号码,就会转驳到你的Skype帐户,不过你要透过翻墙功能保持Skype一直上线,而翻墙功能维持正常,就可以接听大部分电话。除了Skype,都有其他公司提供类似的功能,这种虚拟号码服务,过往其实是不少外贸公司为了维持与海外客户联系大规模使用,因为他们的客户可以用比较便宜的电话费,就可以联络到位于中国的销售或支援部门,对业务相当有用。不过,在当局疯狂封锁通讯的情况下,与海外亲友或企业经常联络的人,现在就有可能要使用到这类服务。
问:登记虚拟电话号码,又是否需要身份证明等文件?
李建军:其实提供这类服务的国家,大部分都不用这类文件,有少部分国家会要求使用者提交可以获准居留当地的证明。此外,Skype有提供香港电话号码的功能,只不过,在现时香港《国安法》之下,再加上香港政府受到中国当局越来越严密的控制,使用香港电话号码是否一件安全的事,就十分之令人怀疑。因此,我个人建议听众,开立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的号码比较安全,至少美国或其他西方民主国家的法律保障比较完善,微软不能随便将你的资料交予中国当局。
6.【中澳关系】中共间谍船驶过澳美共用潜艇通讯站 澳防长形容为「侵略行为」
澳大利亚政府周五(5月13日)表示,当局在过去一周于西澳大利亚海岸发现一艘中国军方情报船只驶过位于埃克斯茅斯(Exmouth)的一个海军通讯站,澳大利亚、美国和盟国的潜艇都使用该通讯站。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对此表示「担忧」,国防部长达顿(Peter Dutton)甚至形容,这是北京的一种「侵略行为」。
路透社报道,解放军「海王星号」上周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约50海浬范围内出没。总理莫里森说,这艘中国海军舰艇没有进入澳大利亚领海,但它的出现「令人担忧」。
莫理森告诉记者:「这显然是一艘情报船,他们在观察着我们,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着他们。」
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达顿在珀斯的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说:「我认为这是一种侵略行为,我认为特别是因为它已经来到了南半球这么远。」
达顿强调,按照国际惯例,中国军舰来到这么接近澳大利亚的海域,应该要先跟澳大利亚当局打个招呼,但这并没有发生;他称这情况「十分不寻常」。
澳大利亚将于5月21日举行全国大选,对中国构成的国家安全威胁的指控一直是一个主要的竞选议题。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评论请求。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台海局势】共军反潜直升机扰台 台湾防空飞弹追监
台湾中央社周五(13日)报道,中共军方一架「卡28」反潜直升机当天侵扰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ADIZ),台湾空军派遣空中巡逻兵力应对、广播驱离、防空飞弹追踪监控。
报道引述台湾空军公布指出,被称「反潜神鹰」、前苏联海军「卡27」舰载反潜直升机出口型的「卡28」反潜直升机,活动轨迹于东沙群岛东北方一小区块;因「卡28」主要搭载「054A」飞弹护卫舰,不排除自护卫舰上起飞执行反潜任务。根据国防部统计,2021年10月1日共38架次共机扰台;同年10月2日39架次、10月3日16架次,10月4日更高达56架次,这也是国防部自公布即时军事动态以来架次最多的一次;另外,今年1月23日有39架次共机扰台,是今年以来数量最多一次。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印太战略】美国东盟特别峰会:华府承诺投放1.5亿美元助发展
美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于周四及周五举行特别峰会。美国总统拜登致开幕词时承诺,华府将拨款1.5亿美元,协助东盟的基建、安全、防疫等方面发展,以抗衡中国在区内的影响。
路透社报道,拜登与汶莱、印尼、柬埔寨、新加坡、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九国代表在白宫南草坪上合影,之后举行晚宴。这次峰会没有邀请缅甸军政府参加。
虽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被提上日程,但拜登政府希望能向这些国家表明,华盛顿仍然关注中国所带来的长期挑战。东盟领导人将于周五与美国副总统贺锦丽、国务卿布林肯会面,随后跟拜登举行会谈。
近年北京积极拉拢东盟国家。仅在11月,中国就承诺在三年内向东盟国家提供15亿美元的发展援助,以打击COVID和促进经济复苏。
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美国东盟举行峰会,指美国作为域外国家,应当为地区和平发展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不能打着「合作」的幌子,搞选边站队,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玩火。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612基金案】英国会紧急辩论陈日君被捕事件 英中经贸对话或再受阻
「武官」出身的李家超当选特首后第三天,香港国安警即火速以《国安法》下的「勾结外国势力」罪,拘捕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以及歌手何韵诗等五名「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震惊国际社会。梵蒂冈、美国和欧盟迅速回应。英国下议院更进行紧急质询,跨党派议员促请英国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外界关注事件会否使英中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令中断多时的英中经贸对话再被搁置。
警察出身的李家超当选特首后第三日,香港国安警即以《港区国安法》下的「勾结外国势力」罪,拘捕五名「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歌手何韵诗、岭大前客席副教授许宝强,以及法律界前议员吴霭仪,而因非法集结罪成被囚的前立法会议员何秀兰,周四(12日)也在狱中被捕。
除何秀兰外,四名被捕人士当晚即获准保释,虽然他们暂时重获自由,但事件则在国际社会持续发酵。
英国官员批港府行动「不可接受」
英国下议院周四(12日)就事件进行紧急质询,外交国务大臣祁湛明(James
Cleverly)在会上点名提到陈日君、何韵诗、许宝强和吴霭仪四人,批评港府以《国安法》针对民主派人士的行为不可接受(unacceptable),重申英方强烈反对《港区国安法》。
祁湛明说:我们多次向中方及香港当局表示强烈反对《港区国安法》,我们认为这法律被用作打压自由、惩罚异见,并让新闻自由、公民社会和发表反对声音的空间缩窄。
他又强调港人的言论自由及示威权利,受《中英联合声明》和香港《基本法》保障,对港人生活方式至关重要,批评中方持续违反《中英联合声明》。
祁湛明又重申,英方已针对《港区国安法》作出多项举措,包括启动BNO签证计划、暂停和香港的引渡协议,并把针对中国的武器出口禁令扩大到香港。
跨党派议员促政府采取实际行动
不过官员的回应未能让议员满意,跨党派议员在会上要求政府采取实际行动,包括向中国大使馆提出关注、制裁香港官员,甚至要求政府放弃重启英中经贸对话。
工党下议员、影子外交国务大臣韦斯特(Catherine West)则表示,关注英国政府会否就事件和中国大使馆交涉。
韦斯特说:港府在强硬派领袖当选后数天拘捕反对派活动家,包括一位90岁的枢机主教,我们迫切需要作出进一步行动。我想请问国务大臣,你会否向中国大使馆提出紧急关注?第二,政府会否考虑采取制裁行动?
保守党下议员、前保守党党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质疑英国在制裁行动上远远落后于美国,并点名香港候任特首李家超、现任特首林郑月娥、律政司司长郑若骅等已被美国制裁的中港官员,促请英国政府对他们祭出同样制裁。
施志安说:我们的问题是,我们的政府来到议会的公文箱前,合法地谴责中国的各种行动,但在根据马格尼茨基人权法要求对个人祭出制裁上,我们却远远滞后。这些人已经被美国制裁,并参与了这次拘捕行动,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被英国制裁。我们是时候挺身而出,作出明确行动。
港府拘捕行动或窒碍英中贸易对话
值得关注的是,港府是次拘捕行动,或动摇英中经贸关系。
外界盛传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计划今年重启英中联合贸易和经济委员会(China-UK Joint Trade and Economic
Commission,JETCO)会议,以及英中经济财金对话(U.K.-China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ialogue)。这两项对话让英中两国部长及高层官员商讨经济合作,却因香港问题导致两国关系恶化,而相继在2018年和2020年中断。
施志安在国会质询上,促请英国政府在制裁中港官员之余,同时放弃重启对华经贸对话。这或使已中断多年的英中经贸对话,因香港问题而再次被窒碍。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发表声明,指英国官员批评港府拘捕陈日君等人是「不可接受」,其言论是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中方又重申中国是法治国家,香港是法治社会,「任何人没有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特权,无论是何身份背景,只要违反法律,就要依法受到惩罚」,又强调香港警方依据《国安法》执法,「无可指摘,不容抹黑」。
记者:吕熙(伦敦)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铁腕清零】陈肇始拒取消熔断机制
香港特区政府近月推行「航班熔断机制」,航班上有若干乘客发现被感染新冠病毒,整条航线即停飞一段时间。
「航班熔断机制」广受国际社会批评,但在周五(13日)立法会一个委员会上,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指要控制人流,坚拒取消熔断机制。
在卫生事务委员会会议上,陈肇始表示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即使熔断机制令不少海外港人无法回港,特区政府仍无意取消。
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外地疫情仍严峻,亦有很多变种病毒,我们都是一直留意着。我们最担心就是,若有变种病毒进来香港,流入社区引起爆发,这个我们都不希望的,熔断机制最主要目的是控制人流。
但即使是亲建制的旅游界议员立法会议员姚柏良,也不同意陈肇始的说法。
姚柏良:其实一天仍有熔断机制存在,对于外国航空公司要恢复一些停飞航线,起到的作用是不大的。
另一亲建制立法会议员、民建联成员陈恒镔亦反驳陈肇始的讲法。
陈恒镔:这班机同一出发点,它多人确诊就熔断七天或三天,但同一个国家可能第二日又有飞机来,熔断又只是熔断航空公司飞机,而非熔断那个国家,作用何在?
陈肇始重申,一直以「动态清零」为目标,并无动摇,是坚定的,而中国大陆「专家」已解释过,清零不是「永远是零」,而是当有确诊个案时,「有能力尽快扑灭」。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提早上楼(一)】港公屋轮候时间6年再创新高 新特首「先入伙后增资源」政策恐重演「悲情城市」
北京视解决香港「住屋难」为维稳要策,务求「2049年香港告别劏房」。将身负重任的香港新特首李家超,称「破格」提出「公屋提早上楼」,让平均等6年的公屋轮候者早日「告别劏房」。本台深入了解,香港早于董建华时代的「八万五政策」,已有类似「先入伙,后增资源」的公屋规划。有监察团体力斥相关政策倒退,亦「本末倒置」,盲目求快只恐重演「悲情城市」,质疑「现已无街市、无学校、无商场,有何条件将公屋轮候缩短1年?」曾提名李家超任特首的土地及建设咨委会主席黄泽恩直言,以港府现有建屋规划,即使完全牺牲社区配套,公屋轮候者亦仅「等少几个月」。
公屋轮候时间为6年 创23年新高
香港现任财政司长陈茂波去年中,引用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的说法,称「当2049年国家实现第2个百年奋斗目标时,香港必须要告别劏房及笼屋」。因此重启「3年上公屋」的目标,被视为「告别劏房」的关键之一。
去年12月底,运输及房屋局《长远房屋策略2021周年进度报告》推算,目前居于不适切居所的住户已升至12.71万户,当中有7成、即大约9.2万户现居于劏房。
然而,港人距离「3年上公屋」的愿望愈来愈远,运房局长陈帆表明,要10至20年才有望达成这目标。据港府最新的资料,在过去12个月获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为6年,创23年新高,当中长者1人申请者平均要等4年。截至去年12月底,约有15.2万宗一般公屋申请,以及约9.65万宗配额及计分制下的非长者一人申请。
港新特首倡「公屋提前上楼计划」 冀缩1年轮候时间
新「当选」香港特首的李家超早前发表「以结果为目标」的政纲,在土地及房屋供应方面,指出要「提速、提效、提量」,并提出「公屋提前上楼计划」。
李家超说:给轮候公屋的市民一个选择,如果他希望以即时解决他的居住环境和面积为优先,不介意未有充分提供配套,交通未有太方便,买东西不太方便,他想选择提早上楼,我就会让他选择提早上楼,目标是缩短他的(轮候)时间约1年。
董建华年代「八万五政策」计划类似 曾成功达成3年上楼愿望
建制、亲中阵营纷纷形容有关政策「破格」,惟本台翻查资料,其实早于香港回归后首位特首董建华年代的《香港长远房屋策略白皮书》,提出的「八万五建屋计划」,已有类似做法。当时为解决香港劏房和笼屋问题,董建华在1997年至2002年任内,提出每年供应不少于85,000个住宅单位,希望10年内全港7成家庭可以自置居所,轮候租住公屋的平均时间由6.5年缩短至3年,令有关目标提早于2003年达成。
惟配套未完善 新市镇变「悲情城市」
此后,虽「密密建屋」达成3年上楼愿望,惟新移民涌入,人口急剧暴涨,加上在欠缺交通、社区设施的规划下,各区人口负荷过重,居民求助无门,伦常惨剧连连。最为人熟悉的是「天水围新市镇」,自2001年天水围北部多个屋村入伙后,发生连串家庭暴力事件,包括2004年天恒村一家四口灭门惨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6年时任民政事务局常任秘书长林郑月娥曾形容,天水围是个「悲情城市」,港府在社会舆论压力下终改变建屋政策,加入社区配套设施规划。
随着香港人口急升,公屋持续供不应求。过去10年,多条新建屋村再现「先入伙,后增资源」的公屋规划,新迁入的居民被指成为「开荒牛」,在欠缺街市、商场、交通、学校和社区设施下入伙,伦常惨剧再次重现,包括被形容为「孤岛」的东涌逸东村、葵涌村、启晴村、德朗村、观塘的安达村及安泰村等。其中,东涌逸东村更是继天水围之后,被名为香港第2个「悲情城市」,老人和青少年自杀事件频生。
团体质疑「加快上楼」的成效
一直关注新屋村问题的「监察公共屋村福利规划联盟」成员吴堃廉向本台称,事实上,香港公屋现已是「先入伙、后增资源」的情况,与李家超说法类近,质疑「加快上楼」的成效。
吴堃廉说:加快公屋没有人会反对,但如照他所言「先入伙后配置」,是有些本末倒置,变相是令街坊做开荒牛。加快有很多方式,现在本身就是配套后置,他有何条件将其缩短一年?已经没有街市、无学校、无商场,究竟缩到什么程度?若然只求结果,以往正因配套不足,令新屋村惨剧发生,20年前天水围「悲情城市」正因没有社区支援所致。
吴堃廉又指出,因应配套未到位,令出入交通、购买日常用品等成本大增,及考虑子女读书、就业问题等,尤其是如粉岭皇后山村这类位置遍远的屋村,付出成本恐比住劏房更多,更难以吸引准租户提早入伙。
李家超亦建议「组装合成」建筑法 加快兴建效率
除了公屋提早上楼,李家超政纲中亦提及,因社区及交通配套复杂而拖慢的项目,也要以单一标准化设计及规划加快流程,亦要引入「设计及建造」的采购模式,鼓励承建商更广泛采用「组装合成」建筑法、「机电装备合成法」和其他新科技,以进一步加快兴建效率。
土地及建设咨委会主席黄泽恩向本台称,有关做法并非新鲜事。他称,当年「八万五政策」之所以快,正因以单一标准化设计及规划,公屋用样本楼方式快速建成,惟对现今社会而言,注重社区规划配套,故未必会接受。
黄泽恩说:3年上楼愿望,在1996至2002年,董建华时代政府是做到,「八万五政策」,拆7层公屋和觅地,主要是用样版楼模式。首3、4年至后期超标,由3年上楼变1、2年就可上楼,事实证明香港有能力、人才冲到。现在社会未必接受样版楼,因要求多了,需要多样设施。
黄泽恩:属权宜之计 助缩短公屋轮候时间有限
黄泽恩重申,以前建公屋比现在快,并非因技术退步,而是前期规划不足,故认为「公屋提早上楼」、广用新技术亦属权宜之计,助缩短公屋轮候时间有限。
黄泽恩说:以前图则是固定的,如和谐式,现在每一幅地有不同设计,度身做会难,设计难、建筑难,尤是「裙楼」较为浪费时间建,(MiC技术可加快?)我认为不会加快很多,加快极都不是他们心目中的。如要新技术又要很快,就可能跟以前做法,不用「裙楼」,这就快了。我个人认为,香港现在建屋慢,并非建筑问题。多了很多社福设施,付出了一年、多一年代价,但可以更便利,下楼就有社福设施。现在辛苦说那么多,只减大半年,但可能要减少设施,付出了代价才成,只缩短了2、3个月。
黄泽恩建议,港府应将着墨于「打第一条桩前」的前期工作,包括土地规划、将「生地变熟地」的过程、楼宇设计,并做好区议会、城规讨论咨询等,表示「若做得好,更有可能缩减3年轮候时间」。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