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4月24日
1. 中国外交部与卢沙野割席 80名欧洲议员吁将其驱逐出欧盟
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作为「战狼外交官」代表人物,再发玩火言论称前苏联解体国家不具有主权地位,引起欧洲人强烈不满,80名欧洲议员更联名发公开信吁法国驱逐卢沙野。中国外交部周一(24日)亦急忙澄清,这是卢沙野的个人观点,中国官方立场与卢沙野不同,尊重欧洲各国主权地位。
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依然不改「战狼外交官」风格,日前在接受法媒采访时,就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台海问题,美中冲突,俄乌战争,中国人权等接连发出玩火言论。
其中卢沙野否认「14个前苏联解体国家具有主权地位」的言论,更引发欧盟、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外交层面抨撃。
80名欧洲议员也呼吁法国将卢沙野列为「不受欢迎人物」。
上周五(4月21日),卢沙野接受法国电视新闻台(LCI)专访时,当主持人谈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时,向卢沙野发问「克里米亚是否属于乌克兰」?
卢沙野误引用国际法指前苏联解体国家没有主权地位
卢沙野称「不一定……」;在主持人提示其「在国际法上,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后,卢沙野又称「这是一个历史问题,克里米亚最早属于俄罗斯,在苏联时代,赫鲁晓夫把它送给了乌克兰」;继而,卢沙野任性发挥再称「根据国际法,这些前苏联国家不是实质的主权国家,因为没有国际协议来具体定位他们的主权国家地位」。
该言论随即引爆爱沙尼亚、立陶宛和拉脱维亚等波罗的海国家的强烈谴责,并要求北京作出解释。
拉脱维亚外交部周一召见中国驻里加大使代办
拉脱维亚外交部长林克维奇斯(Edgars
Rinkevics)在推特表示:中国驻法大使有关国际法和国家主权的言论完全不能接受。期待中方作出解释并完全撤回这一说法;他亦表示拉脱维亚外交部将于周一(4月24日)召见中国驻里加大使代办做出解释。且该行动已与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进行协调。
立陶宛外交部长直指中国不可信
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us
Landsbergis)也在推特上评论道:「如果有人还想知道为什么波罗的海国家不信任中国会促成乌克兰的和平,这里有一位中国大使认为,克里米亚是俄罗斯的,我们国家的边界没有法律依据」。
乌克兰驻法大使奥梅利琴科(Vadym
Omelchenko)也在推特上嘲讽道:中国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上再次暴露,下次应该扩展到「谁拥有海参崴」的问题。苏联帝国早不存在,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Mykhaylo
Podolyak)谴责卢沙野言论荒谬,告诫卢沙野不要鹦鹉学舌及听信俄罗斯的宣传。他强调前苏联所有国家在国际法中都有明确的主权地位。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Josep Borrell)周日(4月23日)表示,卢沙野的言论「不可接受」。
上周六(4月22日)法国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对卢沙野相关言论感到惊愕,并要求北京澄清立场,强调俄罗斯在2014年占领克里米亚在国际法是非法行为。
欧洲议员联名声讨卢沙野
80名欧洲议员也于周日联合在法国《世界报》(Le Monde)发表公开信,吁法国外长科隆纳(Catherine
Colonna)尽快宣布卢沙野为「不受欢迎的人」。
公开信认为,卢沙野这些言论明显违反了国际法,必须视为对法国及法国的欧盟伙伴国的安全构成威胁。这种言论也远远超出可接受的外交话语范围,是最糟糕的战狼言论,必须予以回应。
中国外交部、驻法使馆相继与卢沙野划清界线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一(2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多次被问到中国驻法国大使卢沙野的言论是否代表中方官方立场,毛宁强调中方尊重各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中方在有关问题上的立场是没有变,关于领土主权问题,中方的立场是一贯的、清晰的。苏联解体后,中国是最早同有关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方尊重苏联解体后,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和国家地位。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我刚才的表态,代表中国政府正式立场。」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其后亦公开表明,卢沙野有关言论只属卢沙野个人意见,并非政治表态,促请外界不要反应过度。中国外交部强调尊重所有前苏联国家的主权地位。
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原本将卢沙野的访问内容,以中文及法文上载到大使馆微信公众号,但在周一已经下架,大使馆的网站亦找不到当日的访问。
中国前外交官:卢沙野领会到习近平战狼外交精髓
中国驻悉尼总领馆前政治领事陈用林向本台表示,卢沙野是外交学院毕业的,应该知晓国际法常识。但他不断发出战狼言论,应该是领会到习近平战狼外交思想的精髓。
陈用林说:卢沙野是外交学院毕业的,他不应该这样无知,他确实领会了习近平外交思想的精髓,也就是「战狼外交」,颠倒黑白。他们已经体会到,只要跟着习近平的话,忠于习近平,把共产党领袖的话当作圣旨,他就能得到提升,胡说八道都没事。
欧盟国家透过卢沙野言论看到中俄是绑定的联盟
陈用林也表示,欧盟国家应该透过卢沙野言论看到中俄是绑定的联盟。
陈用林说:外交内部有很具体的指示的,比如说在克里米亚的归属问题上一定要支持俄罗斯。可以从这里解读中国跟俄罗斯结盟的深度有多深。从一开始你就知道,中国做(俄乌战争)调解人,根本就不可能有结果。
法国时评人王龙蒙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在俄乌战争后,波罗的海三国和东欧捷克、波兰等早已打破德、法垄断的欧盟话语权,料卢沙野此次踢到铁板。
王龙蒙说:卢沙野这次的战狼外交踢到铁板了,中国一直以为欧盟依然是德、法这样的国家说了算,所以这次马克龙去中国,习近平高规格接待并送上空客大单。但是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东欧、波罗的海三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打破了德、法垄断欧盟话语权的格局,卢沙野这次惹怒了欧盟国家中的前苏联国家,今天是欧盟外长会议,相信欧洲与中国的关系会因此降入冰点。
分析:欧盟应该尽快摆脱对华经济依赖
王龙蒙也希望欧盟国家透过这次事件,看清中国无法在俄乌战争中扮演和平角色,欧盟应该尽快摆脱对华依赖。
王龙蒙说:马克龙和冯德莱恩去中国,都指望中国能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战争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北京也一直承诺促成乌克兰和平,卢沙野的这句话,撕破了这些伪装。欧盟国家必须清楚的看到这一点,不要再相信中国,在经济上也要尽快摆脱对中国市场的依赖。
卢沙野为中共精心培养的外交官
卢沙野从4岁开始学法语,早年在南京外语学院毕业,精通英、法语。近年成为「战狼外交」的代表人物。
在担任中国驻加拿大大使期间,正逢孟晚舟被捕,他大肆指责西方国家采取双重标准;2019年7月,他调任中国驻法大使,其后在新冠疫情中,多次发表疫情甩锅言论,并用粗鄙语言指责批评中共当局的法国学者。
2022年8月3日,卢沙野更在接受法媒采访时,声称要对台湾人进行「再教育」,遭到广泛批评。有网友嘲讽卢沙野在包括中国驻瑞典前大使桂从友、及中国驻瑞士前大使耿文兵、中国外交部前发言人赵立坚等知名战狼外交官离任或被调闲职后,在中国战狼全线收缩之际,卢沙野依然在坚守阵地,成为为数不多的「战狼火力点」。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温晓平
2. 四人当中一人「吃皇粮」 学者恐压跨中国政府财政
中国近年经济不稳下,「吃皇粮」人口比例持续攀升。本台整理最近10年官方数字,发现在就业人数持续下行下,而公共部门人员就逐年上升,最新更占就业人口比例达23%,达近4000万人。有中国经济学者向本台分析指,中国经济衰退加速,加上大批民企倒闭潮,百姓愈倾向争夺「铁饭碗」求个安稳,但当财政供养人员过份膨胀下,恐压跨中国财政。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现有最新数据,由2013年至2021年,城镇单位总就业人口由约1.8亿人逐年跌至1.7亿;而公共部门人员包括教育、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由约3千3百万人升至约4千万人;公共部门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重,则由约18%升至23%。
铁饭碗成抢手职业平均66人争一个公职
另同期报考公务员人数,由2013年的近137万人报名、平均竞争比66:1,急增至今年的250万,创近10年新高,平均竞争比为60.5比1。单计最2021年至2023年,投考人数增加了50万人。
官方声称,每年经全国公务员总招录人数维持约20万人,
但今年2月中,「2023多省公务员扩招超50%」登上内地热搜,包括甘肃、云南、广西、内蒙古,甘肃扩招的规模高达79.7%,云南接近60%。
分析:经济加速衰退 冗员越加泛滥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向本台指,事实上中国政府过去一直想「精兵简政」,摆脱庞大的公共财政负担,以现时数字可见,似乎不奏效,并反映中国现时经济加速衰退、老百姓民不聊生的其中一个「真实写照」,「考公务员已经变成了人们在当下中国经济援助」,地方政府为「挖钱坑」令冗员泛滥问题愈趋严重。
司令说:长期以来,中国政府其实就饱受公共机构臃肿、行政效率低的体制性弊端,中国政府十分头疼地想要甩掉的一个包袱,故想要精兵简政。过去每10年,中国的国务院都会进行一次大的机构改革,每次改革基本上全部都是精简人员。但因近10年,中国人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衰退时,中国人仍然把公务员当成了一个金饭碗,这恰恰就说明他们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公务员人数自16年后再未公布
至于总体「吃皇粮」人数有多少?
2008年以后,中国国家统计局声称再没有对财政供养人员总数进行过统计,在公务员人数方面,官方自2016年后公布约716.7万人后,就一直拒绝交代。
不过外界估计,连同年年增长的招聘公务员人数和公共部门人数,估算达逾6000万至8000万人,平均10至30个中国人养活一个公务员。其中,中共党媒《人民网》2016年曾报道,引述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指,中国财政供养人员达约5000万人,平均11个中国人养活一个公务员。
根据国家统计局出版的《中国统计年鉴2022》显示,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薪资106837元,若以保守估计的6000万财政供养人员,每年单是供养「铁饭碗」就要大约需要花费6.4万亿人民币,抢占当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6万亿人民币,约24%。
评论:政府那能喂逾几千万人?
司令认为,官民占比差另未来只会愈来愈严重,恐进一步拖垮政府财政。
司令说:中国经济面临了几十年来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GDP增速停滞不前。过去的一季度,中国国家统计局刚公布宏观表现也是差强人意的。事实上,中国并没有实现什么经济的开门红。现在中国新一代的年轻人,不再是像以前那样,有更多的民营企业可以选择。新的民营企业,甚至包括部分的上市公司,整体的裁员情况已经是汹涌般如潮水。同时,中国政府的财政拮据已经出现,因为民营企业包括各个市场主体,纷纷倒闭,他们也没有那么多钱去交税。也就很难想像,中国政府能足够的财力,从财政资金那里拨出那么多的资金来,用来为应付政府超过几千万人员要张口吃饭。
本台上月曾报道,财政部发布的最新财政收支资料显示,今年前两个月,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642亿元人民币(6557亿美元),同比下降1.2%。全国税收收入39412亿元人民币(5682亿美元),同比下降3.4%。
同时《路透社》亦报道,中国目前地方政府背负66兆元人民币的巨额债务,还在持续增加。
记者:李若如 责编:温晓平
3. 最迟明年完成23条立法 连建制派也要噤声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率领纪律部队管理阶层,展开4日的内地访问行程,包括前往北京、广州和深圳。对于期间会否汇报《基本法》23条的立法进度,他指希望能够在今年或最迟明年完成立法工作。评论认为,北京掌握23条立法「死线」,相信立法为民间带来的寒蝉效应,连建制派也要噤声。
邓炳强周四(24日)早上启程前往北京访问,被问到会否讨论《基本法》23条立法工作,他说不便讨论内容细节,强调一定会尽快进行。
邓炳强说:23条立法既是宪制责任,亦有实际需要,我们以往面对这么多国家安全及香港安全的风险,我们23条一定会尽快去做,希望能在今年或最迟明年完成立法工作。我们一定要衡量以往发生的风险,现在的风险,以及将来面对的挑战,从而令我们立这个法,能够立好、立细,能够有效率面对将来的挑战。
邓炳强今次率领6个纪律部队的首长到北京、广州和深圳访问4日,又指,今次拜访中央会讨论国家安全、跨境罪行、紧急救援、人员货品往来、惩教管理等议题,并会分别与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司法警官学院,签署合作意向书和合作协议,希望加强内地和香港合作,令香港更加安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邓炳强在北京期间,会拜访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港澳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司法部和海关总署;周三(26日)晚会转到广州,翌日拜访广东省公安厅和深圳市公安局,周四(27日)晚经陆路返港。
评论:北京掌握23条立法「死线」
外界一直关注,23条立法的具体时间表,今次邓炳强访京会否加快讨论立法工作。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周一(24日)对本台指,《基本法》23条立法势在必行,「死线」一早已经订下,并掌握在北京手中。
刘锐绍说:究竟他(北京)怎么判断,香港、国际、大陆、两岸之间的具体时间,这最主要不是香港,而是在大陆方面,而香港必定反映大陆具体决策、行动,至于方向性问题,是从来都没有置疑过,甚至没有其他说法。在今年之内或不迟过明年立法,都是李家超上台时讲,所以口径从来没有改变到。
评论:寒蝉效应延伸至建制派
刘锐绍又指,在官方眼中,23条立法有助维护国家安全,但对于民间来说,市民已经感觉到,寒蝉效应已延伸至建制派。
刘锐绍说:如果从民间的角度,因为现在的言论空间,已经比官方所说的,更加收窄,包括到建制,大家看看立法会,本来由建制主导、垄断,现时建制派都要思考过才讲,否则会否引蛇出动?他们会否被抽后算帐?这些寒蝉效应不只在民间,在建制派里面都会有。
今年底就23条立法? 当局至今未有具体时间表
香港社会对于《基本法》23条立法早有舆论。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本月13日起一连6日访港考察,全国港澳研究会顾问刘兆佳称,香港快要处理《基本法》23条立法,夏宝龙访港有利氛围。
香港特首李家超总结夏的行程时交代政府未来工作,引述夏宝龙称国家安全风险仍然潜伏,重申政府会尽早就《基本法》23条立法,希望最快在今年内、最迟明年完成。不过,全国人大前常委谭耀宗表示,夏宝龙在港唯一公开讲话关于国安,反映中央重视国安问题,但认为中央未有就23条立法定下时限,时间表可交由特区政府自行决定。
李家超今年初称,已要求保安局草拟第二稿,针对间谍活动、伪装组织及新媒体新科技等手法,冀最迟明年完成23条立法。惟同时,港府向立法会提交本年度立法议程,涉共有34项条例草案,并不见《基本法》23条立法的项目。当局至今仍未交代具体时间表。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4. 【五一游行】港官指不能将安全责任全交警方 主办方「信警有力处理」
在香港,由于中共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日前提到「游行不是表达利益诉求唯一方式」,「五一游行」最终能否举行引起关注。保安局长邓炳强周一说,活动组织者不能将所有维持活动的安全责任交给警方,又宣称活动组织者若未能尽责或刻意不尽责,可能要负上相关法律责任。不过,申办「五一游行」的前职工盟成员认为,按现时香港治安,相信警方绝对有能力处理500人的游行。
已解散的职工盟前主席黄迺元及前干事杜振豪早前以个人名义申请「五一游行」,他们日前在社交平台Facebook发文指,希望当局不要再夸大游行被骑劫的风险,游行举办方没有公权力避免活动被骑劫。
邓炳强:不能将安全责任全交警方 组织者未尽责或负法律责任
保安局长邓炳强周一(24日)主动反驳说,活动组织者不能将所有维持活动的安全责任交给警方,应确保活动在安全及有序情况下发生、「不受干预及骑劫」。他并认为有关公众活动的安全风险确实存在。
邓炳强说:任何人刻意淡化这些活动带来的风险,甚至告诉你没事、出来、安全的,这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任何组织公众活动人士是有积极责任,不是说组织了就放下,由警方处理,什么都不做,不是这样的。
邓炳强又说,如果活动组织者未能尽责任或刻意不尽责任,可能要因应情况负上相关法律责任。他称,会按法例在规定时限前通知组织人士,活动是否获不反对通知书及相关附加条件。
主办方:按现时香港治安 相信警方有能力处理500人的游行
黄迺元周一在电台节目表示,警方未有订出下次会面日期,期望尽快获知警方会否提出额外条件,但他称倾向与往年「五一游行」一样,希望没有额外条件。他重申,按现时香港治安,相信警方绝对有能力处理500人的游行。
黄迺元说:关于这个暴力团伙骑劫,首先的问题是否真的有暴力团伙出现,第二才到是否骑劫这个问题,我又看不到将会有暴力团伙出现。只能说今时今日的香港治安控制能力在警方手上,我深信500人左右的游行,警方绝对有足够能力掌控。
游行「带架生」疑为亲建制网民「栽赃」
黄迺元及杜振豪上周五(21日)应邀与警方开会,至今尚未获警方不反对通知书。他们曾提及,与警方会面时,警方曾出示游行活动Facebook专页的留言截图,分别为「即使喺英国都撑大家
加油」及一位网民「Frankie Chan」说「使唔使带架生?」(即需否带工具)。 「Frankie
Chan」留言或令人质疑是否就是与所谓的「暴力团伙」有关联,游行或被骑劫等。
不过本台再翻查留言者「Frankie Chan」的个人脸书,则发现他不时分享一些「反送中」示威者被判刑等的新闻,并说「呢只脑残曱甴话自己喺party
room角色扮演示威者,并非真正示威者喎」(即:这只脑残的蟑螂(形容反送中示威者)说自己是派对房间的角色扮演示威者,并非真正示威者);另外又分享「47人初选案」的新闻,称「同场加映二五反骨鬼头仔互片互笃互相厮杀,担定凳仔买定花生坐定定睇好戏」(即:同场加映出卖者互相厮杀,要拿椅子及买花生,准备坐着看好戏)。
其他组织已取消申办游行
劳联早前也申请于4月29日举行「五一游行」,不过警方至今仍未回复是否批准。劳联主席、立法会议员林振升上周一(17日)宣布撤回有关申请。他称工友担心活动被骑劫,因此报名人数不理想。他对游行取消感到可惜,不过警方考虑多了无可厚非,希望往后若有一些游行没有人骑劫,警方便会放宽限制,让工友以游行表达诉求。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5. 中国幼稚园开告状大会相互揭发 粤童想去英国竟被骂「汉奸」
中国幼儿教育近日引起各界关注。重庆一幼稚园老师召开「告状大会」,被网民炮轰。另外,广东一幼稚园5岁幼童回覆老师,上学是为了移民英国,该幼稚园教师被指「教育失职」遭当局调查。
近几年,中国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从未间断,包括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说过:「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
在重庆,有幼稚园老师组织大班学生召开「第一届告状大会」,要求5岁幼童相互举报。在一段影片中,幼童们在老师面前排队举报同学。老师宣布:「大一班第一届告状大会现在开始」。
男学童:下午的时候,王艳康他把他的脚踢到位肩膀上。
女学童:王俊熙庭拿书当帽子。
女学堂:张雅婷她吃饭的时候跟我说话。
男学童:刘欣刚才吃饭的时候给我做不好的表情⋯⋯
上述影片中,十多个孩子排队在老师面前举报同学。众多网民几乎一面倒的批评该教师教坏了孩子,教孩子告密是「教唆犯」,「魔鬼教育」,一下歩揭发老师和父母。网民质问:「这是教育的目的吗?」
毛时代「枫桥经验」在幼稚园延续
郑州前中学班主任贾灵敏对本台说,这样的告状大会让孩子人人自危,摧毁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
贾灵敏说:这样培养的孩子从小心理畸形,而且很阴暗。一点都没有阳光。这真的是太可怕了,将直接导致因为孩子没有别的错,把平常事当作状来告,如果孩子真没错,有人为了讨好老师就会编造、诬告其他孩子。
在文革期间,曾经出现过相互举报,相互批判。毛泽东时代提出的「枫桥经验」就是发动「群众斗群众」,让民众互相监督,人人为敌。近几年,官媒《人民日报》多次提及「枫桥经验」,说要坚持发展「枫桥经验」。
粤童想去英国被骂「汉奸」 网民:迁徙自由是基本权利
另外,近期广东某幼稚园内,一名5岁男童被老师询问为何要上学时,他面对镜头说,自己「长大不想要在中国住了,想要去英国」:
老师:你为什么来上学呀?
男童:我为了长大不想在中国住了,我想去英国。
上述对话先是出现在社交平台抖音,后在微博登上热搜。一部分网民认为,「这孩子太自私了,竟然读书是为了出国,长大后还不成了汉奸」,「不应该去查一查家长吗」,另有网民认为,「如果连几岁的孩子说话的自由都要扼杀,那学校将会培养出一个个傻子。」并说,「迁徙自由权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
山东一位有两个孩子的家长张先生本周一,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说,这两天,微信群都在讨论此事。
张先生说:孩子有受教育的自由,而孩子的父母给孩子树立一个目标。我的孩子也是要他们从小到国外受读书,不能一直在国内。孩子说什么也不是幼儿园的问题,他们不承担让孩子说什么话的责任。幼儿园的工作是看护孩子,现在就是强调意识形态。
张先生说,中国对孩子的教育目的是爱国,也就是要「爱党」。目前,因为该名男童的言论,该幼稚园被教育部门以教师的「教育失职」为由,被当局调查。有网民竟然建议建立《禁止幼儿园发表不当言论制度》,声称是要保护幼儿的「健康成长」。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6. 【香港法庭】「私了」便衣警 男子判刑14个月
2020年元旦日,香港多区出现示威,要求改善管治及要求民主改革。有示威人士其后跟警方爆发冲突,一名现年26岁的地盘工人,被指当日在旺角拳打一名尾随拍摄示威者的便衣警员之面部及头部,该警员之后倒地,再遭多人围殴「私了」,被告早前经审讯后,被裁定一项袭警罪成,普通袭击罪则不成立,案件周一(24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判刑。裁判官施袓尧判被告入狱14个月。
本案被告为苏俊杰,他被指于2020年1月1日,在旺角山东街与通菜街交界,与其他人士袭击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务人员。施袓尧判刑时指出,被告在警员表露身份后仍然施袭,并将对方推跌在地,令对方变得「脆弱被动」,后来示威者因而能包围警员,直指被告如「领头人物」,实质地鼓动其他施袭者,案情严重,惟考虑警方花费逾一年时间调查及索取律政司意见,就相关延误酌情减刑1个月。
施官又引述被告的背景报告,指被告在还柙后向感化官解释,案发时见有两帮人发生冲突,故上前尝试制止及调停冲突,又称没有意识到对方是警员,惟施官认为,被告的辩解「未能显示其悔意」,非减刑因素。
而在同一事件中,另外两名负责把风的被告,经刑期覆核后被加监至10个月。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7. 【香港法庭】「反恐」案押至6.15再讯 一被告已还押逾40月
2019年12月反修例运动期间,警方声称在全港多处检获枪械等违禁物品,最终港府首次引用《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检控10人。其中一名涉案24岁男子,被指涉嫌与另一名女子,干犯另一项「串谋提供或筹集财产以作出恐怖主义行为」罪,案件周一(24日)提讯,控方申请押后至6月15日再讯,女被告续准保释外出,至于另一被告则继续还柙,他已被还押逾40个月。
本案两名被告,分别为现年24岁、报称无业的黄振强,以及同样为24岁、亦同样报称无业的刘佩凝,两人共同被控一项《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下的「串谋提供或筹集财产以作出恐怖主义行为」罪,被指于2019年8月1日至12月9日,与其他人串谋直接或间接提供或筹集财产,具意图将该财产用于、或明知该财产会被用于作出一项或多项恐怖主义行为。根据有关法例,任何人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14年监禁。
本案律政司由署理高级检控官刘允祥代表,首被告黄振强没有律师代表自行陈词,他表示将申请法援,没有保释申请,续须被还押;至于次被告刘佩凝,则由法援律师代表,获准续以4万元现金,以及人事担保4万元等条件保释候讯,她同时须定期到警署报到。
受法例所限传媒未能报道交付程序内容
控方周一在庭上申请,把案件押后至6月15日再讯,获裁判官王证瑜批准,于6月15日再进行提讯日,以待交付高等法院。由于本案周一主要为处理把案件交付至高院之程序,根据有关法例,任何人不得发布或广播交付审判程序的内容,故传媒未能报道整个提讯程序之内容。
翻查资料,首被告黄振强自 2019 年 12 月被捕起,至今已被还押逾 40
个月。他另牵涉香港首宗引用《反恐条例》案件,被指于2019年串谋其他人杀害警察,案件已交付至高院;据司法机构网页显示,将于明年2月19日在高等法院开审。
2019年反修例运动期间,有人发起在12月8日举行「国际人权日大游行」,警方在游行前夕,声称在全港多处检获枪械等违禁物品,同时拘捕13人,并指控有关人士疑串谋杀害警察;当中10人最终被港府首次引用《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作出检控,罪成最高可判囚终身监禁。
资料显示,「反恐」首案被告包括吴智鸿(24岁,工程人员)、张俊富(22岁)、张铭裕(20岁)、严文谦(21岁)、苏纬轩(18岁)、彭军壕(33岁)、蔡凯明(21岁)、陈玉龙(27岁)、李家田(24岁)、赖振邦(29岁)、钟雪莹(29岁)及许湛荣(24岁)。当中10人被控《反恐条例》下的「对订明标的的爆炸的禁制」罪以及串谋谋杀罪,是政府首引《联合国(反恐怖主义措施)条例》下的相关罪行作出起诉。
控罪指,案发时段为2019年8月1日至12月8日,各被告在香港串谋林铭浩(音译)、梁正熙(音译)及张建信(音译)等,非法及故意向特定目标送递、放置或引爆两个爆炸装置,意图导致他人死亡或遭受身体严重伤害。各人另分别被控交替控罪,包括「串谋导致爆炸或制造、存有炸药意图危害生命或财产」,以及另一控罪「串谋谋杀罪」,指他们串谋谋杀警务人员。
另外,黄振强亦再另涉及一项「管有爆炸品罪」,控方指他与张俊富于2019 年12月3日至8日,在荃湾致利工业大厦一单位,管有两盒烟火。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8. 【晶片大战】倘北京制裁美光 美促韩勿填补其缺口
韩国总统尹锡悦准备周一(24日)启程前往华盛顿进行国事访问。在他出访前夕,白宫向青瓦台提出请求,指如果北京禁止总部位于爱达荷州的美光公司在华销售晶片,韩国政府最好也制约该国晶片制造商不要向中国供货。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中国本月对美光进行「国家安全审查」,美光是与韩国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并列的全球「动态随机记忆体晶片」市场的三大主导者之一。
目前还不清楚中国网络空间管理局在调查后是否会采取惩罚性行动。但对美光来说,这事关系重大,因为中国大陆和香港去年的收入占其308亿美元的25%。
美国官员和企业高管认为,拜登政府为阻止中国获得或生产先进半导体而采取一系列强硬行动,中国证监会的调查显然是对美国的报复。
美光若被制裁,这将是北京首次对一家美国大公司采取胁迫性经济措施。
据熟悉情况的人士称,美国已要求首尔鼓励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在美光因调查而被禁止销售的情况下,暂缓提升对中国的销售额。
韩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和三星公司没有对评论请求作出回应。 SK海力士说它没有收到韩国政府的请求。美光公司拒绝发表评论。
白宫没有对具体细节发表评论,但表示拜登和尹锡悦政府在深化国家和经济安全问题的合作方面取得了「历史性进展」,包括努力保护「前沿技术」。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向《金融时报》说:「这包括努力协调在半导体领域的投资,确保关键技术,以及解决经济胁迫。我们期望即将进行的国事访问能进一步加强在所有这些方面的合作。」
责编:方德豪
9. 捷克总统吁美欧团结抵抗中国威胁
捷克总统帕维尔(Petr
Pavel)呼吁美国、欧洲和其他民主国家之间采取联合和平衡的战略,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政治和金融挑战,同时避免民主阵营出现内部分歧。
帕维尔在周四和周五访问布鲁塞尔期间与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谈到了欧盟-美国-中国关系。
帕维尔周五告诉捷克传媒:「我们不应该在欧洲、北美和其他民主国家之间划定任何分界线,而是寻求共同的方法,帮助我们对中国的经济、政治和金融实力形成足够的平衡。」
他间接提到了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的「弃台论」,说「这么多成员国有不同的观点是正常的」。
然而,帕维尔说,他相信民主国家应该尝试「改变游戏规则」,而不是接受中国正在推动的那些规则。
帕维尔强调说:「欧盟不能单独做到这一点。甚至美国也不能长期地单独做到这一点。」帕维尔认为:「创造一个足够的经济、政治,以及从长远来看,也许甚至是军事上抗衡中国的方法是共同努力。」
这位捷克总统在当选后不久与台湾总统进行电话交谈时引起了轰动,他认为有必要与印太大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合作。
帕维尔说:「只有通过与他们合作并联合起来,我们才能创造出一支让中国尊重的力量。」
他的评论正值欧盟委员会试图说服欧盟领导人在面对中国时表现出团结,此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北京的关系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而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也因质疑后苏联国家主权的言论引发了新的辩论。
责编:方德豪
10. 【财经拆局】「放弃青年」中港青年失业率飙升 社会将没有未来
内地青年失业率迫近历史新高,五个毕业就有一个失业,年轻人以「孔乙己文学」发泄对就业形势的不满,却惹来政权批评没有上进心;香港那边青少年失业率一样令人忧心,去年中三至中五毕业生失业率一样迫近两成,特区政府却无视青年问题,反而强迫高中学生每年要到大湾区考察,同时有大专学府却对学生会施予不合理惩处。
「放弃青年」成了近年中港两地政府惯常应对青少年的问题手段,这样下去我们的社会恐变成没有未来。
上星期内地公布备受关注的一季度经济数据,GDP按年增长4.5%,这是一个比许多人预期都好的数据,显示出内地经济的复苏态势,理论上可以纾缓各界对「全面复常」后经济失速的担忧。
先不谈统计数据真伪及首季经济数据颇多自相矛盾,第一季经济好于预期的表现,焦点却被另一组数据完全盖过:国统局公布3月份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达19.6%,比上月上升1.5个百分点,是历来第二高水平
(去年7月创19.9%历史新高),意味着每五个16-24岁青年人当中便有一个处于失业状态。
按理在经济稳步复苏及增长的同时,失业率应同步回顺,但青年失业率却意外急升。国家统计局指出,青年人失业率仍走高,主要是今年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始寻找工作所致。事实上,去年高校毕业生大增至1076万人,在7月毕业季节时令失业率创19.9%历史新高;今年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升至1158万人,恐怕到年中的毕业季节失业率会突破20%。
中国毕业生对就业前景的真实看法,他们用一个1918年的故事来表达他们的沮丧: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中国年轻人自比鲁迅笔下的「孔乙己」,以表达绝望心境,令「孔乙己文学」上周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
孔乙己的故事是1918年由著名作家鲁迅写下的故事。将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穷书生形象,勾划得活灵活现。故事中的孔乙己,十年如一日穿长衫,考不上秀才,又好食懒做,「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后来因为偷书,被人打断了脚。鲁迅没写清楚孔乙己的结局,但按剧情发展,应该是饿死了。
但今天,年轻中国人正在引用它:因为人浮于事,学无所用,他们就自嘲为孔乙己,以宣泄对现实的不满,但这激怒了当局,他们认为今天的年轻人应该从鲁迅的故事中吸取不同的教训。中央电视台评论说,孔乙己本可以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命运,但他太自命不凡,不敢抛开知识分子的身分。言外之意是孔乙己应该为自己的痛苦负责——就像今天的年轻人一样,他们的学位就像孔的长袍一样,让他们过于傲慢和懒惰,无法从事低技能的工作。
官媒发「正能量」文章,告诫年轻人要挣脱「孔乙己的长衫」投入现实。结果却引起民愤,指责是体制性原因造成就业难。有评论更直指习近平斩断年轻人前程。
近年来,996工作制、外卖骑手困境、拼多多女孩猝死、天门山跳崖事件、内卷、躺平的字眼或新闻引起广泛关注或共鸣,一个关键原因在于年轻人的困境。而去年底被视为结束「动态清零」的「白纸运动」,一样是由年轻人发起,虽然运动可说成功改变内地防疫政策,但参与年轻人却不少被「秋后算帐」,最近更揭发在12月中至1月初期间,多位参与者被拘留,当局指责他们是所谓的「寻衅滋事」,最近部分人才获释。
香港「放弃青年」:听话的洗脑、反抗的压迫
由内地的年轻人失业率高企,我觉得亦值得讨论香港人目前面对的困局:香港青少年的失业问题一样严重,特别是2019年反修例运动以来,反映中三至中五毕业生的组别(15-19岁)及中七至大专毕业组别(20-29岁),失业率远高于香港整体水平,其中在2020年中第一波疫情时,中三至中五毕业生失业率一度飊升至26%,即使在去年香港逐步复常之际,整体失业率回落至4%,但年轻组别失业率仍高达16-18%,显见年轻人搵工仍然相当艰难。
现实是,很多年轻甚至未成年的青少年,在参与2019年的「反送中」示威中却成了当局着力打压的一群。根据特区政府公布的数字,至去年8月31日,有超过1.2万人因参与示威有关活动而被拘捕,当中1754人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被捕人士当中,已有2893人被起诉,当中也有超过500人是未成年人。如果计及年轻人的比例更高,位于美国华盛顿的「香港民主委员会」统计发现,政治囚犯数目已经超过一千人,当中超过一半年龄低于25岁。
过去香港年轻人经常抱怨:「买不起楼」、「储不起首期」、「无升职无加薪」;老一辈就投诉年青人「没责任感」、「只懂吃喝玩乐」、「对社会没有承担」。现在很多我们的年轻人都「觉醒」了,但我们的社会有珍惜这种愿意回应时代的责任感吗?
由北京以至香港政府施行的高压手段,对听话的就施予洗脑式国民教育,甚至硬性要求所有高中学生要到内地考察;反抗的就进行压迫、控以煽动甚至以《国安法》镇压,最近一个令人「傻眼」例子是浸会大学新一任学生会内阁发布就任宣言,指出「学生会不为公义发声就有如行尸走肉,失去关怀社稷慨精神」,还表示要捍卫普世价值。事后引起亲中人士批评和投诉,校方最终决定对涉事学生进行处分,其中学生会4名干事被禁参与校政,也就是说,新的学生会不能再运作下去。
过去三年本港移民人口超过三十万人(当中包括16万名BNO
Visa及强积金提取人数总共近十万人——当中两者没有重叠),加上本港出生率创下30年新低,生育率全球包尾。面对移民潮及人口急剧老化,特区政府应对的方法是「放弃青年」:不单没有挽留人才及鼓励生育的政策措施,反而只懂对外「抢人才」:抢的却是内地的「高才通」及「输入外劳」,包括近日高调由医管局带队到大湾区「抢医护」。
曾经有年轻记者向我表达对「留守及离开」的两难选择,当然每人的家庭及个人包袱不同,但我的劝告是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现在觉得很困难适应的语言及语文的问题,我相信只要下定决心,很快就能够克服,我认识的一些年轻朋友甚至会靠「煲剧」不看字幕来理解内容,增强自己的听写能力。我不是说移民或移居是一个容易的决定,必须明白离开自己出生地那种困难是不亲身经历都难以想像,但只要做好心理预备及有争胜决心,「自由的天空」仍然会像春天一样令人充满期待。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MeWe:https://mewe.com/p/自由亞洲粵語rfacantonese
Instagram:https://instagram.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