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读者,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 | RFA Cantonese
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
2019年9月5日
1.改《难民法》恐成对岸口实 民进党指有足够法律协助港人
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一行,周四(5日)在台湾拜会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寻求通过庇护港人的《难民法》。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认为,《难民法》会影响台湾的国家安全;国民党立委林奕华亦反对《难民法》,并指民进党只想从「反送中」捞取选票,并没真正行动帮助香港人。(锺广政
台北报道)
黄之锋一行周四(5日)上午到达立法院,拜会民进党团。黄之锋表示,是希望跟台湾不同朋友,说明香港现在的情况,希望台湾不分党派,支持香港争取民主选举的制度。黄之锋指出,与民进党方面讨论来台的香港人,在就学和签证方面如何能够妥善处理,强化法律和机制。
黄之锋说:特别是我们在过去一段时间,也有一些来到台湾的香港人联络我们,说明他们来到台湾之后,面对的困难还有挑战,特别是不管是他的签证的安排,还有他们新一年要在大学开学,其实这些问题我们都跟立法委员做交流。
对黄之锋之前呼吁台湾修订《难民法》,处理香港居民因「反送中」运动要到台湾庇护问题,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表示,对台湾来讲,声援香港要有两个「避免」,第一个是避免成为中共罗织罪名的藉口。
王定宇说:说他们香港这个自发性的民主活动,是美国的CIA(中情局)、台湾在后面煽动,我们在外面都知道这是谎言,可是在中共的体制下只要有藉口可以罗织罪名,我们会担心这些年轻勇敢的人,会面对非常重的罚则。第二个「避免」,是避免在法律上有漏洞,形成对台湾国家安全的威胁。所以我们在现有根据相关的法令已经有实际的案例,经过这样的案例来处理协助香港的政治性难民,或者需要帮助的人,所以现有的法治、法条是可以处理的。
国民党立委林奕华也赞同王定宇不要制定《难民法》的看法。她认为,民进党只是想从「反送中」运动吸取选票,并非真正行动帮助香港人,呼吁黄之锋不要被骗。
林奕华说:因为我8月21号就行文到陆委会,因为我们非常关心,万一发生状况的时候,在这个部分根据《港澳关系条例》就可以做,不需要去订《难民法》。可是我们问机制,问到所有包括:退件,要求他再送来,完全都问不出任何的机制。一直在说要支持他们,但真的在机制面的部分,却看不到民进党政府真的有任何的流程,到底要如何申请,以及有没有人数的限制,他得到准否的时间多长,标准是甚么,我们问了完全问不出答案。所以苏贞昌(行政)院长说,他们已经有完备的机制,事实上根本看不到机制的。
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对于港府宣布收回《逃犯条例》表示,注意到港府对香港民众诉求的回应,也了解各界所反映的意见。陆委会支持香港自由、民主、人权是政府一贯的立场,也感受到港府终于迈开步伐,因应各界期待的努力。
邱垂正表示,希望港府能够再接再厉,回应香港民众的诉求与期待,让香港社会真正回复稳定与正常运作,并落实对港人自由、民主的承诺与保障。他指在去年2月在台湾发生的港女命案,政府始终秉持同理心、怜悯心,希望早日将嫌犯绳之以法,还受害者一个公道。
大陆官媒《新华社》及《人民日报》就黄之锋等到台湾,指与「台独政党」会面,是「港独」与「台独」合流,大肆攻击「一国两制」,批评民进党明里暗里支持香港激进暴力示威,无非是为了选举利益;要警惕的是,「港独」和「台独」在香港局势和台海局势都处于高度敏感时刻勾连合流,政治黑手直指分裂国家,具有极度的危险性,但这种逆历史潮流的行径,终归会「死路一条」。
2.蔡英文期望港府真诚对话令社会回复稳定
台湾的蔡英文总统一直关注香港局势的最新发展,她再呼吁香港政府,真心诚意与香港各界对话,找出实践香港自由、民主的好方式,这才令香港社会趋于稳定。
台湾媒体周四(5日)报道,就国民党主席吴敦义批评搞「台独」,让大陆有藉口打台湾,蔡英文回应强调,她的两岸政策立场很清楚,建立和平稳定现状、守护国家主权与民主生活方式。
她指这几年大陆步步进逼、不断文攻武吓,作为总统一定要站出来说出台湾人民的声音,不是事事退让、噤声不语,才叫不给对方藉口。
3.美听证会主席赞扬港人勇气 学者指北京受压逼林郑撤回恶法
美国国会的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周三(4日)在华盛顿召开「2019年美中关系回顾」听证会。该委员会主席在会上赞赏香港人争取民主的勇气,指对全世界具有启发性。有来自香港和台湾的学者认为,美国国会计划下周复会后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给北京带来实质压力,促使林郑月娥「让步」撤回逃犯修例。而对于香港民众过去两个多月的抗争﹐台湾年轻一代早已选择站在香港一边。(霍亮乔/马立克
报道)
来自香港的美国圣母大学政治学副教授许田波,周三(4日)在国会的听证会上表示,北京己无视《中英联合声明》,违反一国两制底下,「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诺。国际社会不能因北京未有出动解放军,进行「天安门式」的镇压,就误以为香港情况仍然受控。
许田波会后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出,经过了8.31警方在太子站无差别殴打事件之后,香港的情况一再恶化,美方有必要进一步施压。她希望是次听证会能再次催促国会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制裁损害香港自治的中国及香港官员。
许田波说:香港人已经签署了很多不同的联署,希望美国可以尽快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希望今日之后国会真的会通过,因为9月17日会有另一听证会的,而其实即使法案未通过,(但)若国会已表达对香港示威者的关注和支持,就已经对港府加大压力,因为8月31日警察的血腥已经去到完全不可以被接受的地步,希望下周(冲突)不会更血腥。
许田波认为,香港政府过去多月坚决不肯完全撤回「送中条例」,直至美国国会召开针对香港的听证会前夕,林郑月娥方宣布撤回,显示美国方面的行动为北京及港府带来了实质压力。
许田波说:如果林郑两个多月来一直完全不肯撤回,甚至约两周前,路透社记者在记者会上问她有没有自主能力可以撤回该法案,她完全无答到问题,之后几日前另有录音流出,指称她若有选择的话她会辞职,她连辞职的自主权都没有,那为何突然间,过了这么久而突然撤回呢?我觉得是今日这个委员会开会,希望可以减压。
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主席白嘉玲(Carolyn
Bartholomew)会上赞赏香港人的勇气,特别是香港年轻人的优秀和创造力,她指在一个无领袖的和平示威中,年轻人不断调整策略,互相照应,是对全世界都非常具启发性。
另一名来自台湾的香港中文大学全球政治学教授林夏如在听证会上说,对于香港民众过去两个多月的抗争﹐台湾人早已选择站在香港一边﹐尤其是年轻一代。
她认为,香港虽有《中英联合法》来保证一国两制,但仍走不下去,那么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则更难以得到保障。她指,今天的香港,就是明天的台湾。
林夏如向本台表示,台湾当局正在研究如何协助受迫害的港人。总统蔡英文近日表示,已跟不同单位讨论相关香港议案,探讨协助香港年轻人到台湾就业或读书等可能措施。但她不希望外界解读对香港问题的表态是为了提高蔡英文个人选情。
林夏如说:我觉得民主自由这是大家都追求的,如果说有人利用她的话,也是因为也不能够否认,本身在追求自由民主的人是在追求的,所以是不是被人家利用,我觉得把她渲染的是,其实都是应该说那些反对自由,反对民主的人,
把她渲染才是真正利用这个题目。
与会的华府智库「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资深研究员葛来仪(Bonnie
Glaser)分析,香港的示威活动对台湾产生了重大影响,台湾会密切关注示威者与港府之间的分歧最终如何解决,可能成为左右台湾明年1月总统选举的一个因素。
4.林郑:撤回修例只为构建「对话平台」 学者:没针对警暴恐要解散警队
香港反修例风波持续多时,特首林郑月娥突然「扭軚」宣布撤回修例,引来外界质疑是否为引用《紧急法》铺路,林郑月娥澄清纯粹为「对话平台」建立基础,并再三强调不会另设独立调查委员会。有学者指林郑坚拒回应警暴焦点,长远恐要解散警队,甚至整个政府团队下台,才能结束这场抗争运动。(覃晓言
报道)
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撤回修订《逃犯条例》草案后第二日,在周四(5日)会见传媒时,澄清决定撤回修例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构建「对话平台」建立基础,并非如外界指是为推行《紧急法》铺路。
林郑月娥说:这两个星期我们亦都见到很多人,这些人本身来自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场,我们听得非常清楚,就是展开对话都要有基础,所以昨日(周三)公布的四项行动,是为这个对话提供基础,这是唯一的目的。
对于民间强烈要求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林郑重申所有涉及警方执法行动,都有既定及法定独立机制处理,应用好监警会的机制,不应另设调查委员会。至于五大诉求的其馀三项,包括释放被捕人士,她认为已偏离法治精神,并呼吁与暴力示威者割席。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对本台表示,林郑虽然已撤回修例,但只属字眼修饰,却无回应警暴焦点,无助解决问题。他指独立调查是较早时的诉求,经过每隔20日出现严重警暴的情况下,他不确定单靠独立调查能否平息民愤,可能要解散警队,甚至整个林郑政府下台,才能结束这场抗争运动。
马岳说:独立调查我也不肯定(政府)一定够「找数」,只不过很多中间派人士觉得这是比较容易做到,但是否一定可以平息到所有民愤呢?我自己也有相当怀疑,因为独立调查委员会是比较早期的诉求,不包括由7.21、8.11至8.31,每隔20日出现一场很严重的警暴,但其实不包括这些。政府经常想以最低消费去回应,但我认为结果是不同的行动不会因此(撤回草案)而停下。
马岳表示,政府的公信力现在甚低,再以委任形式增加监警会成员,更令人觉得不可信,加上各界期望政府能于短时间内解决危机,但独立研究社会深层次问题属于长远措施,根本无助「救火」。
公民党党魁杨岳桥出席电台节目时指,因为警暴问题,令香港人对警队失去信心,质疑政府为何可以突然让步撤回条例草案,却拒绝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认为是不可接受。
杨岳桥说:当警队的信誉,给香港人的信心到了历史新低时,究竟这个特区政府有否想过需要做点实事呢?在五大诉求中的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是否真的有错呢?是否真的寸步不让呢?我亦想特别指出,其实只是一日之前,所有官方回应对于五大诉求都是寸步不让,但突然昨日(周三)可以撤回条例作出让步时,我真的要问政府、问建制派,为何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真是一件如此困难的事。
出席同一节目的立法会议员谢伟俊不认同,他指政府要设立监警会以外的独立调查确有困难,因要平衡各方意见,而政府增加监警会成员已是释出善意,很难在此时放弃警队。
谢伟俊说:我所理解政府不太容易去成立监警会以外的调查委员会,一方面我们的确想寻找真相、公道,但另一方面明白到,我们都要平衡各方面的意见,这时候我们不能没有警方继续支持,若要调查整体事件,我觉得警方是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执法,在这个大环境下,不能够再进一步去陷警方于不义。
港府周四(5日)于《澳洲金融时报》刊登全版广告,指外国社会可能看到和听到很多有关香港示威情况,但很多经社交媒体转载的内容,只是香港复杂的社会、经济及政治事件的其中一块拼图,特区政府需要时间处理问题,有决心以和平、理性及合理的方法解决,并强调香港依然是安全城市,履行「一国两制」,尊重和平示威权利。
另外,一批「银发族」在特首办外面请愿,邀请林郑周日(8日)出席在遮打花园的公开论坛。代表谭国新批评林郑撤得太迟,香港人不会「收货」,若林郑最后不出席论坛,没有履行愿意与市民对话,即意味著她食言。
5.美英议员官员欢迎港撤回修例 促停武力威吓开展对话
香港反修例示威引起国际关注,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撤回修例后,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发表声明,欢迎林郑的决定并认为早该撤回,她促请特区政府采取更多行动,回应港人在「一国两制」承诺下的合法诉求;她又关注香港警方应对示威游行的武力持续升级,认为必须立即停止及作调查。
佩洛西指今后有很多工作要做,去完全实现港人的合法愿景,港人应该得到公正、真正自治、免于恐惧的自由。佩洛西强调会在美国国会推动跨党派支持的《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华府将制裁损害香港自治的中国及香港官员。
一直关注香港情况的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认为撤回修例并不足够,他在社交网发文,指中国在处理香港问题上显示真正本质,各方都不应被转移视线;文章指北京政府应该信守承诺,让港人享有高度自治及停止武力威吓,以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中国外交部周四(5日)就佩洛西的评论作出回应,外交部发言人耿爽重申,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势力无权干预,敦促美方切实尊重中国主权,停止以任何形式干预香港事务,及立即停止推动审议《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以免损害中美关系及香港的繁荣稳定。
另外,英国外相蓝韬文(Dominic Raab)亦欢迎撤回修例,形容是建立信任的一步,希望港府及民众展开有意义的对话。
而有德国官员表示,到访中国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与中国领导人会晤时,将就香港局势表达关注,以「坦诚、友善」的语气作出批评。
德国在野党则呼吁默克尔趁着访华的机会,向中国领导人施压,告知对方若打压香港,将影响中德的经贸关系。
德国社会民主党外交政策发言人施密德(Nils Schmid)亦指出,默克尔是香港示威爆发以来首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首脑,令此行别具特殊意义。
他认为默克尔应表明,不管是通过香港或是大陆的安全力量,暴力镇压示威都是不可接受,默克尔必须提醒北京尊重《基本法》所保障的法治和基本自由。
6.休班车长遇袭伤 工会提五诉求 警方吁勿用仿制枪挑衅
在香港,尽管特首林郑月娥已宣布撤回修例,但未能令「反送中」示威者满意,周三(4日)晚在宝琳港铁站围堵期间,一名休班车长遭到袭击,有工会要求警方加派人手协助。而警方周四(5日)在记者会表示,在拘捕行动中有人用仿制枪指向警员,呼吁示威者勿用这种方式挑衅,否则后果自负。(文宇晴
报道)
在反修例风波中,多个港铁站成为抗议目标,一批市民周三(4日)晚到宝琳站,要求港铁交代上月31日晚封站事件。期间,有人破坏车站设施,而刚下班的站长遭包围及袭击,大批警察其后赶到带走多人。
受破坏的宝琳站周四(5日)早上重开,但很多被毁坏的设施暂时封住。香港铁路工会联合会数名成员到政府总部外请愿,主席林伟强批评,示威者视法治为无物,对他们破坏港铁设施和袭击休班站长予以强烈谴责。
林伟强说︰7月开始,蔓延至港铁的系统,围攻车站以及破坏设施,导致公众人士对警察在车站内的执法诸多意见,间接形成了港铁职员成为「出气袋」。行政长官公布了撤回条例后,有关的事件继续发生。最离谱的是直接攻击港铁车长,令到他受伤送院。
工会又提出五大诉求,包括尽快落实检控违反港铁附例及法庭禁制令人士;加强政府、港铁及警方的合作,增设预警机制,可因情况随时关站;安排警察在车站驻守;成立政府、港铁及工会的应变小组及希望港铁主席慰问港铁员工。
副主席谭建钊表示,稍后会与港铁高层开会要求加强保安,希望港铁能够保障员工及乘客安全。
警方在记者会表示,示威者在港铁宝琳站袭击休班站长以及包围旺角警署事件中,警方拘捕四名男子,年龄介乎22至44岁,涉嫌非法集结、袭击致造成实际身体伤害、串谋袭击及非法禁锢。至目前为止,累计拘捕1187人。
警察公共关系科总警司谢振中指出,以目前警队编制,暂时不需要加派警员处理港铁站的事情。他又提到,网上有人称周六(7日)将再到机场进行「压力测试」的堵塞行动,重申在法院颁布禁制令下,任何人士必须遵守。
警方又交代,周三在北角截查一辆可疑客货车时,客货车司机曾亮出气枪指向警员,最后该司机被捕。警察公共关系科高级警司江永祥表示,网上有人教如何制造和使用汽油弹,到用刀等利器攻击警察的言论,已经有人在现实中逐一实行。从近期搜出示威者身上有气枪或仿制枪械,反映到示威者的抗议已经再次升级,而警方在面对有人用未能立即核实真伪的枪枝指向时,必须作出相应的武力阻止,呼吁示威者不要用枪枝作出挑衅,否则后果自负。
江永祥说︰我们不是争拗在网上发表意见的人就是付诸行动的人,我们想带出一个很严肃的讯息,就是开始有人受到网上言论鼓动,将恐怖的行为付诸实行,这是社会希望见到的事?现在有很多仿制枪械很难分真假,但未开枪前就指向警员,警员应如何作出决定?
另外,周四是开学后的第四天,英皇书院一批学生及校友大约100人,在学校门外组成人链,抗议学校打压学生表达意见的自由,指校方不准在校内设连侬墙,更用白纸将课室门外写上诉求的便利贴遮盖。
英皇书院校长邓启泽其后与学生对话,指不希望将政治议题带入学校,又称不会惩处参与活动的学生。
邓启泽说:学校是一个学习地方,亦不希望用字或字句影响其他人感受。如果根据学校情况,这样做法我们是不容许,不过我们也体谅,学生可能对社会议题或诉求,所以没有即时撕走,当日用纸遮盖。
而屯门四间中学的一批学生,亦在轻铁石排站天桥筑成人链高叫口号,声援周二(2日)在九龙湾巴士上被捕人士,包括保良局百周年李兆忠纪念中学的一名中四学生。
「百周」学生说︰昨天(周三)校方跟我透露,已经有律师协助,情况相信比较乐观,希望他平安归来。
建制派议员何君尧成立「民间监察罢课关注组」,巡视了有参与罢课的学校。他与另一建制派议员梁美芬周四在「反罢课」记者会上表示,在监察的101间学校的过程中,有9间是有明显的罢课迹象。关注组会把相关情况撰写报告,会交给教育局进行汇报。不过有学校就发声明,批评连日来有陌生人在校外徘徊,不但干预学校的正常运作,更为师生的人身安全带来威胁。
7.709案律师江天勇获释仍无自由 妻函访华德总理要求营救
德国总理默克尔已启程访问中国,709案律师江天勇的妻子金变玲致函默克尔,希望在与中国高层会面时,要求对获释后仍遭监控的江天勇还以自由,使其重获就医、旅行等合法权利。另一位709案律师谢阳恳请默克尔探望江天勇,并认为德国在与中国做生意时不要脱离人权。(吴亦桐
/ 黄乐涛 报道)
德国总理默克尔周四(5日)启程访问中国,根据行程安排,她于周五(6日)早上将与中国总理李克强共晋早餐,预计亦会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
709案律师江天勇在美国的妻子金变玲,周四向默克尔发出求助信,请求关注及协助现时已经获释但仍无自由的丈夫。
求助信指,江天勇因营救709案被捕律师再遭抓捕和判刑,今年2月28日刑满获释,至今已超过半年,但一直被大陆秘密警察软禁在河南省罗山县父母家中,毫无人身自由。一旦出门即被多名不明身份人员近距离跟踪和骚扰,又阻止朋友前去探望。而江天勇病情恶化,当局拒绝江天勇自主求医。
金变玲表示,她与女儿与丈夫分离已有六年,她痛恨大陆当局以极不人道的方式限制江天勇的旅行、阻挠亲人团聚。
信中回顾几年前709大抓捕发生后,默克尔访华时曾与江天勇会见。江天勇曾为同业奔走陷入绝境,金变玲恳请默克尔在与中国领导人会面时,要求遵守中国法律及中国政府向国际社会作出的保障人权承诺,恢复江天勇求医、旅行、出入境和与亲人团聚的权利。
金变玲对本台指出,她已将信件发给德国驻华使馆,请求他们在默克尔到达中国时转交。
金变玲说:江天勇一直被中共秘密警察软禁在河南父母家中,他的身体一直不好,当地的国保不让他去医院检查,得知默克尔总理将访华
,所以请她继续关注刑满被释放但没有自由的江天勇,请默克尔在和中共领导人见面的时候,明确的要求他们还江天勇自由、出入境权,让他和我们母女团聚。
709案获释律师谢阳,在6月底到河南信阳探望病情加重的江天勇,并向国保力争后才陪同江天勇进行体检,但在官方操控下,病情虽明显但无法检测原因,这令谢阳担忧,他呼吁默克尔能向中国提出直接探望江天勇。
谢阳说:中共赤裸裸地对人权律师实施逼害,江天勇身体一直是令人感到很担忧的,但是由于有关部门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使他的病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默克尔应当向中共当局施加外交压力,如果她能藉这个机会,向中共当局提出会见江天勇的要求,我认为是很有必要的,让江天勇尽快恢复人身自由、接受治疗。
默克尔今次与一个庞大的企业代表团访问中国,对此,谢阳表示,德国在与中国做生意的时候,勿忘记人权。
谢阳说:不能脱离人权与中共做生意,中共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人权状况变得更恶化,对维权律师的打压,无论是广度、深度,还是采用手段的残忍性,都比以前有空前的提高,不能再从经济上对中共进行帮助了。
现年48岁的江天勇,2004年开始执业律师,曾代理大量宗教自由、访民维权及政治敏感案件,遭大陆当局多次秘密羁押和酷刑;2015年709大抓捕律师事件后,他为营救被捕律师奔走呼吁,2016年11月在长沙被国保秘密拘捕,其后被以「煽颠罪」判刑两年。
今年2月底江天勇刑满出狱,被送到河南父母家中,家门外长期有国保和当局雇用的社会人员看守,有如陈光诚的「东师古」看守模式。
国际社会在江天勇被捕、判刑后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德国代表曾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向大陆当局,直接提出释放江天勇等709案律师。
8.战火连连数以万计果敢族人逃离 华境内儿童受助上课
新学年伊始,大陆的莘莘学子已重返校园;但近年受缅北内战影响,逃到中缅边境避战火的果敢族难民儿童,在民间的帮助下继续学业。但战事持续令逃亡的果敢族人,要到真正和平时才能安心重返家园。(文宇晴
报道)
缅甸北果敢地区的武装冲突,涉及缅甸中央政府与果敢族将领彭家声领导的同盟军之争。自从2015年初开始持续至今,战事一直胶著。其中占约87%汉族聚居的果敢地区,是战事的主要交战场地。为了逃避战火,数以万计的果敢难民纷纷逃往中国大陆或其他地区。
大陆除了有民间组织自发协助果敢失学孩童外,果敢族人亦成立「果敢希望之星」的助学团队。其中在云南西双版纳的助学团队,为大约60名孩童提供基本的教育。
助学团队的李小姐对本台表示,目前学校的运作主要依靠外界的捐助,例如课本等教学用品。她指由于学校只是一个临时搭建的建筑,全校学生都同一使用唯一的敎室,在老师上课时会因应不同年级的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
李小姐说︰我们帮助的学生在一个学校里就读,就像大陆的小学一样,有课程,然后有老师来教书。他们是在一个地方一夥学生(使用一个教室),当然希望外界还要多多帮忙,例如给孩子们补助物品。
李小姐形容,西双版纳还有其他助学组织,希望能为果敢失学孩童持续提供最基本的教育。
然而,缅甸北果敢地区的武装冲突持续多年,因为战局未稳,不少逃到其他方避难的果敢族人,这些年来都未能重返家园。在上月中开始,缅军与联军(果敢、德昂、若开、克钦)在掸邦、若开邦的战事一直胶著。果敢资讯网报道,即使缅军在期间曾宣布停火及延长停火期限,但不久再向联军攻击,双方近日再次在多个地区爆发激烈冲突,造成数十人死伤。甚至有炮弹落入附近的村庄,致当地有村民丧生及受伤,民房和寺庙有不同程度损毁。
暂时逃到中国云南生活的果敢族人表示,因为战事频繁,他们无法回去果敢恢复正常的生活。
果敢族人说︰这几年来果敢那边战乱,有些人是这段时间有发生战事的话,他们就会到云南,就是到中国的边境。过一阵子,等平息了就会回去。我们是这几年都在这边(云南),等真正的和平就会回去(果敢)。
果敢资讯网报道,掸邦北部昔卜镇达隆村,一名54岁的男子在村里与朋友休憩时,突然遭人近距离开枪射击,大腿和腰部中弹,送院死亡。但据指昔卜镇近年属战事多发地区,当地平民遭杀害的情况时有发生。
9.中美新一轮贸谈推迟10月举行 学者认为或与十一国庆有关
中美原定于本月在华盛顿举行新一轮贸易谈判,两国贸易代表通话后,决定将谈判推迟到下月初举行。有学者认为,相信是为了在中国国庆前保持社会稳定,避免一旦谈判破裂而造成社会不稳。(黄乐涛
报道)
中美两国在本月初互相加征对方的进口货品关税后,对原定本月举行的中美贸易面对面谈判未能订出日期,而中国商务部周四(5日)发表声明,指副总理刘鹤与多名中方官员,早上应约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通话。两国同意原于本月举行的第十三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推迟至下月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的工作团队会在本月中开展讨论,为下月的谈判做好准备。
北京清华大学政治系前讲师吴强对本台表示,中国的十‧一国庆临近,认为当局为了国庆活动可以顺利进行,已经高度维稳,市面保安措施严密。他指,中国为免在国庆前出现社会不稳的情况,相信是主动向美方提出将贸易谈判押后,以免双方谈判结果出现重大分歧,导致国内经济进一步转差,引起民众不满而对政府产生怨恨。
吴强说︰延迟到10月份跟国庆的安排是有关系,如果谈判结果不太好,双方出现重大分歧,那么可能对国庆前相关的气氛,甚至对经济再次带来某种冲击,政治安全上造成某种冲击,影响到十‧一,这种冲击可能是中国最高层不愿意看到的,我相信一切都是为了国庆的安保、经济的稳定来进行。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周四在记者会表示,对于中美下月初,在美国举行贸易谈判,中方坚决反对贸易战升级,指这不利于中国和美国,也不利于全世界。
高峰表示,对于美方加征关税的措施,中方的反制手段是充足的,但在当前形势下,中方认为应该讨论的问题,是要求美国取消对55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关税,防止贸易战继续升级,中方正与美方严正交涉。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4日)于白宫对传媒表示,无论中国是否想达成贸易协议,对美国来说都没有问题。
台湾中华经济与金融协会副秘书长曾志超表示,两国在贸易上存在很多问题,并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即使中美两国进行第十三次贸易谈判,或未能即时解决所有问题。他又指,如果双方在下月的谈判破裂,对两国都没有好处,不是特朗普所说对美国没有影响的。
曾志超说︰可以看出就是说,现在美国的经济正在走下坡,面临压力愈来愈大,并不是讲到没有影响,而且面临的状况就是美国的物价也开始会有一些通货膨胀,现在很多因为它(中国输美货品)的关税提高之后,也被逼很多产品正在涨价中,所以基本上的话,美国的压力已经开始逐渐在提高中,并不是说没有受影响。
至于下月的中美谈判会否涉及华为的问题,特朗普表示,华为是美国军方和情报机构的重大顾虑,美方不会与华为有商业来往,目前不想讨论美国商务部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的问题。
另外,美国商务部宣布,中国以低于公平市场的价格,向美国市场倾销结构钢,因此将会提高对有关产品征收的关税,对中国的关税提高到最多141%。
10.洛杉矶办「艺术与民主」展 香港「反送中」成焦点
数十位艺术家展出的作品,强调守望民主和自由,在为期二十五天的展期,将会举行香港事件的专题论坛,关注香港人的自由与未来。(黄小山 / 程文 报道)
第六届「艺术与民主」展览,本月1日在洛杉矶西荷李活的普莱莫公园(Plummer Park)长厅(Long
Hall)进行预展。今次展览的负责人、美国视觉艺术家协会的刘雅雅表示,「艺术与民主」专题展,推出多位艺术家关于中国民主进程、香港抗争等题材的作品。
而呈现移民权益、妇女儿童权益、女权问题及言论自由的作品备受关注。其中,曾在今年初在北卡罗来纳州的Cary Senior
Center,遭政治审查而撤展的艺术家翁冰的画作,亦在展出之列。
此外,还有在中国羁押多年,至今仍被严密监视的民主人士朱虞夫的女儿朱利是学美术的,她的水彩作品首次出现在展览,并以凤凰涅盘的故事,寓意自己和家人以及民主进程,会在痛苦中重生。
雕塑家陈维明以浮雕,呈现大陆政府逼害关押刘晓波致死的残酷事件,他是连续五届参加「艺术与民主」展览,近期的预展是向外界发布相关消息,展览在周六(7日)正式开幕,艺术家和观众会作出互动。
陈维明说:我们是7号星期六开幕,今天呢是先记者采访,了解艺术作品又可以采访一些艺术家呀。我这个(作品)是第一次正式的展览,他们已经办了六次了,参加好几次了,上一次的展览刘晓波的夫人也有作品。
画家林笛的作品重现了2017年冬季,北京强制驱赶外地人的场景,政府以反人类的残忍手段,将数十万外地人驱逐初住地,甚至导致大批的妇女、儿童和老人在寒冬流落街头。
林笛说:这种展览呢,其实我是第一次参加。这个画本身呢,是北京再2017年的一次「排华」。当时是发生了一个火灾,导致好像19个人死亡。这个本身是一个管理机制失灵的人祸,他们不但不从这方面去改进,反而呢,就很粗暴的做出一些更反人类的事情来,就是把他们赶出北京,这个我是觉得是一个很荒谬的政府行为。
由于展览开展正值香港反送中运动,香港事件亦继「雨伞运动」后,再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焦点,下周六(14日)参展艺术家将举行香港主题论坛,探讨香港事件。
艺术家林笛指出,特首林郑表态撤回修订逃犯条例,但后续的表态显示依然试图以所谓法制的名义,打压表达诉求的民众,而真正应该承担责任的是中国和特区政府,但至今它们显然没有「自我检讨」。
30年前曾以摄影记者身份,在北京见证镇压天安门广场学生,并拍摄大量照片将真相传播的西方艺术家凯萨琳‧鲍奈特(Catherine
Bauknight),对香港民众正遭受的镇压感到震惊和不安。
「艺术与民主」展创办于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之后,由视觉艺术家协会创办,至今已是第六届,参展作品具有较强批判性和宣导人权而受到关注。
11.两男子乘电单车投掷汽油弹 黎智英住所铁闸外燃烧
在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的住所,周四(5日)凌晨遭人投掷汽油弹, 铁闸外遗下两个曾燃烧过的烂玻璃瓶。
现场是黎智英的何文田嘉道理道独立屋寓所,凌晨约1时许,据报两名身穿深色衣服、戴口罩及帽子的男子,乘电单车抵达黎智英寓所外,一人燃点手上汽油弹扔向寓所,但落在铁闸外燃烧,另一人则在旁用手机拍摄,两人其后驾电单车逃去;事发时黎智英虽在屋内,但没有人受伤。
保安员用灭火筒将火救熄,并报警求助,保安指听到有物件敲打声音,见到两名穿黑衣、身型高大的男子。
警员及消防到场调查,现场遗下两个熏黑的破烂玻璃瓶,且有布碎塞瓶口,鉴证人员将玻璃碎片带走,警方已将案件列作纵火处理。
黎智英早上10时许由司机接载离开寓所,未有对事件作出回应。
黎智英寓所过往曾被滋扰,2015年初遭人投掷三枚汽油弹,而于2016年中,有两人向黎智英大宅闸门,投掷装有不明液体的玻璃瓶。
12.【杜耀明评论】减压卸责,林郑供认自己是北京的傀儡
《路透社》两段独家报道的惊人揭露,在于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已失去处理眼下危机的话事权,同时香港的高度自治也脆弱不堪,完全在北京的掌控之中。
第一篇报道引述三位知情人士,指特区政府向中央提交报告,建议对民间的五项诉求作出让步,却遭北京全盘否决,并表明不能让步,更指示特区政府主动还击,意即严厉对付示威者。第二篇报道主要根据林郑向商界讲话录音写成,透露她自责闯下了不能原谅的大祸,若有选择的话,她会首先辞职。林郑又泄露北京不打算派解放军镇压香港,以免损害中国得来不易的国际形象。
两篇报道前后呼应,指出林郑已经举步维艰,只能跟紧北京的意思做。首先,她连自己的去留抉择也不能自主,林郑虽然其后澄清,辩说从没向北京请辞,只是她不让自己选择辞职,但根本是前言不对后语,明明说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辞职,只是不能如愿,如今给人揭穿,就改口说要继续留低,做其他没有那么想做但又要做的事,剧情非常犯驳,演技亦十分马虎。
林郑的困境不仅是失去个人辞职的自由,更是大权旁落、处处制肘。她曾向北京提交报告和建议被驳回,民间的五项诉求全盘落空,之后如何应对危机,当然由北京发办,也就是如港澳办发言人所讲的几点,即全力支持警方「平乱」,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以解决社会的深层次矛盾。换言之,由反「送中」运动引起的政治问题,偏偏选择政治和解以外的其他办法去处理,结果弄致今天如斯田地,她自己也因为无法对症下药而感到委屈。
当然,更大的问题是香港的高度自治原来可以轻易摧毁。反「送中」运动由始至今,都是香港内部的政治问题,即使引起公共秩序以至警权滥用等问题,也该由特区当局一手处理。但林郑的讲话录音透露,现时的危机已上升至国家安全和主权问题,特首可以做的事十分有限。言下之意,香港发生的问题一旦归类为国家主权和安全问题,就超出了自治权力的范围,也越过特首职权的限度,因此一切该由中央定夺何去何从,特首只能听命,无权话事。
由此不难理解,特区当局提出回应五大诉求,北京全面驳回之馀,更越俎代庖,为当前危机断症和下药。港澳办发言人不会见到今次危机的近由是「送中」修例和警暴横行,远因是香港的高度自治近年不断受到侵蚀。相反,他们眼中看到极端份子暴行、恐怖主义苗头、颜色革命、夺权阴谋等等,因此口中虽说全面支持特区政府施政,实际上已写下处方,交由特区当局执行,就是认清敌人,不惜以警暴全面清除他们,才能止暴制乱,收拾局面。
北京一下便夺走香港内政的主宰权,比人大常委释法更快捷俐落。由此例可见,中央只须界定眼前问题涉及国家安全和主权,便可全权接管,公然介入香港内政,特区当局根本无招架之力。不过,北京明一面暗一面,暗里主宰一切,公开又一再支持特区施政,避免负起无法收拾时的政治责任。
这种垂帘听政的模式,看来已经常规化。根据上述的《路透社》报道,6月9日百万人上街以来,林郑根本不敢自行处理,而是撰写报告,请求中央批准她回应五大诉求,可惜遭到拒绝,而昨日(4日)宣布退让一步,相信也是北京的主意。
可见林郑治港的决策程序,是先禀报中央,听候发落,而上方一锤定音之后,林郑只有照单全收,切实执行政策,倚靠警方暴力平息纷争,再作轻微让步。更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决策丶林郑执行的运作模式,揭示特区当局自甘堕落,放弃「港事港办」的原则,由享有香港内政管治权的高度自治政府,沦落为仼由摆布的傀儡组织。
因此,倘若林郑所言属实,不仅仅让人看到她的看风驶艃,只懂奉旨行事,却不会据理力争,同时更让人知悉「一国两制」的弱不禁风,现行政治体制根本软弱无力,无从挽救高度自治的堕落,也因此,过去三个月来港人锲而不舍、奋勇坚持的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才是对症下药、光复香港的正道良方。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中国与世界】拆穿「撤回」花招和谎言 分头出击继续争「四大诉求」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耍缓兵之计,表面「撤回」「送中条例」,实际是在压力下敷衍美国,藉以搪塞其他四大诉求。与此同时,她继续纵容警方滥权,在处理「反送中」运动的过程中,警方出现很多过去不会有的滥权事例。另一方面,青年人和学生的抗争进入逐渐成熟的阶段,国际游说广泛进行。
到底未来的形势如何发展?大家如何继续抗争?公民社会发展资源中心核心成员欧赞年与各位分享心得。
嘉宾:公民社会发展资源中心核心成员欧赞年
主持:刘锐绍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与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