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读者,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 | RFA Cantonese
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
2020年11月25日
1.林郑施政报告称要「改革」通识科 传政府供教材并强制学生到大陆研习
曾令今年内要「处理」通识科的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三(25日)发表施政报告时,表明要「改革」通识科。亲中报章《文汇报》同日再引述消息指,该改革包括将课程范围减半,由教育局提供教材,学生须到大陆参与专题研习等。立法会议员叶建源批评,这是以政治凌驾教育的课程改革。有通识科老师接受本台访问时称,若改革内容消息属实,政府变相是全面将「洗脑教育」借尸还魂。(李智智
报道)
经过去年的「反送中」事件后,香港高中通识科近年备受建制派狙击。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在宣读最新《施政报告》时,就教育部分,继续指责政治渗入校园误导学生参与违法行为,又称高中通识教育科「被异化」,需予「改革」,以重新成为「学习有关国家发展、《宪法》、《基本法》及法治等元素的平台」,惟未有宣读有关内容。
同日亲中报章《文汇报》再引述多个消息指,政府会维持通识科作为必修科,但教育局将落实多项改动,包括将现时评分由1 至 5**
评级制度,改为「合格」、「不合格」两个评级;减少通识科的教学时数和范围,将六大单元下的12个主题减半,其中一项主题是学生须到中国大陆参与专题研习,并须接受评级。
至于教材方面,《文汇报》指教育局将主动向学校提供书目,该书目只会采用「成熟的例子」,如国家首名太空人是谁,并且不能再以仍在发生、具争议性的社会事件等作为教材讨论。若学校坚持自选书目,校方须事先把拟用书目送交审批,获当局批准才能使用。学校亦须就课堂工作纸以及发给学生的教材,预先向教育局备案,以便局方就投诉追查及作出回应或惩处。
本台就有关消息向教育局查询,局方仅表示「会尽快公布决定」。
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表示,有关消息已令学界感到不安及反感,批评施政报告继续诿过于教师,同时加强力度诿过于通识科,「说这一科『被异化』、『必须纠正』,试问这个说法有何依据?」,再次表示反对任何未经专业讨论、以政治凌驾教育的课程改革。
身兼教协副会长、中学通识科教师田方泽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过去十年教育界对于通识科评分和范围的讨论,都建议不作更改,就连早前教育局学校课程检讨专责小组的最后检讨报告,小组建议的也是大致维持通识科必修必考的地位以及目前的格局,故他质疑政府修改的理据只为政治需要,与以往根据专业讨论的方针背道而驰。
田方泽又称,若消息属实,政府即是全面将「洗脑教育」借尸还魂,又认为课程强制要求学生到大陆研习,师生变相「被送中」。
田方泽说:事实是「洗脑教育」借尸还魂。将通识科变成「思想政治课」,令教师变成政治宣传机器。现在都有很多自愿参与的交流团,有甚么原因要强制执行?如果没有选择时,你是否会不爱国罪名定罪?万一去大陆,有甚么意外不能回来,(香港)政府又不能保障我的。师生变相「送中」。
对于林郑于施政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严肃跟进」「不称职及失德」的教师,取消严重者的教师资格「以免误人子弟」。田方泽忧心,会为业界引来「白色恐怖」,认为单从通识科的改革,教师就已容易身陷「专业失当」的罪名。
田方泽说:通识改革有很多「专业失当」(陷阱),不用政府教材,或加上对政府批评,是否「专业失当」?如教师不愿带学生回大陆,是否「专业失当」?这权力在政府手上,大家是非常担忧,政府可用这理由去惩处不顺眼老师。
田方泽叹言,香港教育界花尽十年建立通识科,社会重视其为学生构建批判和多元思考等价值,政府「将批判思考变成政治宣传」,令业界非常沮丧。
2.甘弃国际化角色:香港走与中国融合不归路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发表新一份《施政报告》,强调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在经济方面,特首林郑月娥强调,要让香港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国际循环的「促成者」,紧贴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双循环」政治口号。有经济学家认为,有关政策完全由大陆角度著想,并改变香港过往的国际定位。(刘少风
报道)
林郑月娥周三(25日)发表任内第4份《施政报告》,公布多项推动大湾区发展、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的措施,包括「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深化两地金融互联互通,容许香港国际机场入股投资珠海机场,在新皇岗口岸实施「一地两检」、研究优化罗湖口岸,以及在港深陆路口岸亦实施「港车北上」政策等。
林郑月娥指,香港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可进一步强化在国际循环中的「中介人」角色。
林郑月娥说:香港享有「一国两制」的优势,可进一步强化在国际循环中的「中介人」角色;另一方面,可聚焦内地市场商机,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大湾区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成为国内大循环的「参与者」和国际循环的「促成者」,发挥好这双重角色将为香港经济带来源源不绝的动力。
香港经济学家罗家聪接受本台访问指,有关措施完全由大陆角度著想,并改变香港过往的国际定位。
罗家聪说:这完全是由大陆的角度想,都不是像香港的施政报告,现在它(中国)与美国或整个西方闹翻,拉你(香港)落水归边,所谓的「循环」就是这样,实际上香港一向的定位清晰,一个国际城市做国际生意,现在别人(外国)制裁、围堵你,还有甚么可以做?就叫你不断去大湾区。还有甚么定位?别人都说你「一国一制」,不是国际化城市。
罗家聪又指,即使香港企业有意到大陆做生意,但国内市场已开发,港商恐已失去成本优势,在同样经济不景的环境下亦难以发展。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指,在中美贸易战开打、国际围堵之下,中国面临内外交困,只好先考虑「内循环」,香港的资源故被用作国内建设。
刘锐绍说:如果中国的经济现在只靠「内循环」,一定是死路一条,因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到现在,已经需要有第三产业,尤其是对外的金融业来支撑,现在「内循环」更加需要香港的投入,会否以香港的资源建设国内?所以更加需要香港作为一个喘气,或对外循环的血管。
林郑月娥表示,
香港与内地互联互通机制将会扩大。她说,中央继续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同意将在港上市未有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和内地科创板股票纳入「互联互通」选股范围。她表示,为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航空枢纽地位,中央支持香港机场按市场化原则投资入股珠海机场,亦将在深圳的新皇岗口岸采用「一地两检」。
另外,《施政报告》推出多项鼓励和支持香港青年到大湾区工作和创业的措施,包括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预计提供2000个名额,鼓励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到大湾区工作。
不过对于香港本身,林郑说,过去一年,香港经济因社会动荡、疫情和国际政治形势受到重创,劳工市场亦面对巨大压力。政府预测全年经济收缩6.1%。
外界认为,林郑月娥这份《施政报告》紧贴中央的论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近期多次提及「双循环」发展战略,意指中国应该把内需和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建立经济的国内大循环,同时保持外国市场和投资者作为经济增长的第二引擎。他将该战略描述为一项具有安全重要性、让中国在全球动荡时代保持经济增长的任务,而新的地缘政治紧逼感也将加大官员们向他展示成果的压力。
中共19届五中全会最近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当中表示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策略的要点是扩大内需,但却不是对外封闭,而是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际循环来促进国内循环。
3.林郑月娥强调向中共负责:施政报告沦二线城市格局
早前押后宣布的2020香港《施政报告》终在周三(25日)发表,其论调、措施普遍均不离大陆。另外林郑月娥谈及自己有「双首长」的职能,拥有广泛权力,特区奉行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的行政主导体制。律师批评是林郑月娥一厢情愿的「僭建解读」,猜测林郑此话有凌驾司法、立法的含意。学者则分析,林郑想向中央表忠。(文海欣/郑日尧
报道)
林正月娥周三(25)到立法会发表任内第4份《施政报告》。今次报告续以天蓝色为封面,林郑月娥称盼为香港带来更多希望。
林郑月娥指自己在筹备本年度的《施政报告》时,「深感任重道远」。报告起首已经提及过去一年的「反送中」事件。她说香港经历前所未有的多重打击,因「修例风波」等而发生的社会动乱、新冠肺炎肆虐经济萎缩和失业率上升、因境外势力干预而出现的「危害国家安全行为」,「严重损害特区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等。她说,如何令香港早日走出困局、令市民恢复信心,是《施政报告》的首要目的。
报告前言就以「砥砺前行」破题,第三章则以「不忘初心」为章节题目。而「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正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年的一句口号。而且在宣读《施政报告》的过程中,林郑月娥不时强调中央全力支持,又称赞大陆「在严控疫情的努力下,经济已快速反弹」;并指中央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而香港亦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月娥说:香港享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而中央在「一国两制」下,对香港一贯支持,可以为香港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而香港可继续发挥,国家所需、香港所长的作用,积极参与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林郑的种种口吻,被质疑是否要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除此之外,今次《施政报告》,更有独立章节并花约20页谈及「一国两制」,其中提到行政长官使命。林郑月娥说《基本法》赋予行政长官有「双首长」的职能,称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既是特别行政区行政机关的首长,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代表整个香港特别行政区」。她又称社会对《宪法》和《基本法》「认知不深」。当前其中一项急切要做的事是「对特区的宪制秩序和政治体制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林郑月娥说:行政长官拥有广泛权力,不单是领导行政机关,亦在香港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行使其职权时有其特别的角色和职能,彰显特区奉行的是以行政长官为核心,直接向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的行政主导体制。
记者翻查资料,过去「双首长」一词就曾经于2014年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出的白皮书出现过。当时内文只是说「作为特别行政区和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双首长』,行政长官是香港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政策和《基本法》的第一责任人」。后来,在今年9月教育局局长杨润雄提到香港并无「三权分立」后,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说行政长官是特区及特区政府的「双首长」。
对「双首长」的提法,公民党主席、资深大律师梁家杰接受本台访问时,强调《基本法》中绝无此安排,批评是林郑月娥「一厢情愿的僭建解读,自说自话」。他质疑林郑月娥是否要凌驾司法及立法机关,歪离《基本法》。
梁家杰说:如果你真的说行政首长,那么就是行政首长。但全个香港的首长即是怎样?是否凌驾(终审法院首席法官)马道立和(立法会主席)梁君彦?基本法非常清楚,分3个章节写行政、立法、司法,不会有从属关系。如果她(林郑月娥)特意分开地说,我猜测就是有凌驾的含意,立法会和司法都置于她之下,因为她是整个香港的首长。我觉得这是歪离《基本法》的安排。
他续指,今年《施政报告》突然押后,相信报告是由中共撰写,是一个政治宣言,维稳报告。
《施政报告》原定上月中发表,但原定时间前两日突然临时宣布取消,其时林郑月娥声言要先到大陆争取惠港政策,但外界已质疑,押后的真实原因是港府要就报告内容向北京请示,以让报告全面配合北京方针。
科大社会科学部副教授成名对本台解释,「双首长」一词意味著行政长官作为香港政府的首长要向香港人负责,而同时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也需要向中央负责。他认为林郑月娥在《施政报告》中强调「双首长」的职能,一方面是想向中央效忠,另一方面是想给港人心理准备,「特区政府现今乃至未来的施政只会越来越强调一国的利益,继续轻视或贬低港人重视的核心价值」。
成名又提到,在中央与港人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行政长官的取态正好显示一国两制能否真正落实,但近月如明日大屿计划、取消立法会议员资格等事件可见,特首的口吻往往与北京同出一辙。
相比前几年的《施政报告》,这次的《施政报告》花大篇幅解释并重申一国两制、司法独立等概念,成名就估计港府在报告中所强调的法治,并非港人普遍理解的能够保障人权和各种自由的法治(rule
of law),而是中国大陆「有法律便要遵守」的依法精神(rule by law),「就算法律侵犯人权也必须遵守」。
成名说:虽然我还没有看得很仔细,但我怀疑她花这麽多篇幅(去解释一国两制、司法独立等概念),会不会是尝试偷龙转凤,强调内地那套依法治国要搬到香港呢?而事实上过去几个月、甚至过去一两年,特区政府所讲的『法治』都是讲内地那套依法治国,今天可能也是要重申这点。
除了有关「双首长」的言论,林郑月娥亦有继续在司法方面著墨。她说为促进香港社会对法治的正确理解及实践,律政司会致力落实「愿景2030 ——
聚焦法治」的十年计划,透过与不同持份者合作,推出更具聚焦性的公众教育活动,包括教育青年人正确的法治观念。
另外,报告提及,对于18岁以下、有悔意的违法者,警方会视情况以警司警诫、守行为等方式处理,但前提是这些人士必须有悔意。
《施政报告》公布日 首次有反对声音隔绝在立法会之外
民主派立法会议员总辞后,目前议会内只剩下热血公民郑松泰及医学界陈沛然的非建制派声音;再无宣读报告前的议事厅外示威。
一切反对声音,被隔绝在立法会之外。社会民主连线一如以往在宣读《施政报告》前到政总外抗议。
口号:反对大湾区投票!实行双普选!废除国安法!释放所有政治犯!
社民连梁国雄说大部分民主派议员都因政府打压,已不在议会内,慨叹香港已进入一个「无言时代」。他续指疫情严峻,应先抗疫,并帮助失业人士,而非强推过万亿的「明日大屿」。他们要求立即撤回「明日大屿」、拨款300亿设立失业援助金及放弃大湾区投票计划。
4.台师大退休教授施正屏「被失踪」 中共控「间谍罪」判刑4年
中共国台办周三(25日)证实,被指控从事间谍活动的失踪台师大退休教授施正屏,周二(24日)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没收财产人民币2万元(3,038美元)。
前台湾师范大学国际社会学院副教授施正屏2018年在中国失踪,央视今年于节目《焦点访谈》特别制作专题报道,指控失踪逾1年的屏东县枋寮乡顾问李孟居、曾于捷克任教的台籍学者郑宇钦、失踪的蓝营人士蔡金树及施正屏,皆因「从事间谍活动」被捕。
央视在节目中也曾安排蔡金树在镜头前「忏悔」,诉说自己「在大陆20几年了,一来就追随前辈从事两岸交流,但却被情报局利用,作出危害大陆国家安全的行为,这是我始料未及,也是很后悔的地方」,央视并表示蔡金树已于7月被法院判刑4年。
5.蒙古族人抗议王毅访日 促中国撤汉化教育
旅居日本的蒙古族人本周二及周三(24、25日)到日本国会议事堂前抗议中国外长王毅到访,并敦促中国政府撤回对蒙古族的汉化教育方案。据内蒙赤峰人披露,9月1日以来,当地小学生增加了汉语早自习课程,三十多位家长因表达不满,近期被捕。(乔龙/文海欣
报道)
中国外长王毅本周二抵达东京,日本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周三与王毅在首相官邸举行了会谈。在周二,旅居日本的蒙古族人到日本国家议事堂前举牌抗议王毅,并要求中国政府立即停止9月1日在内蒙古自治区推行的所谓双语教学,停止试图用汉语取代蒙古族母语教育的计划。
参与抗议的蒙古人塔拉当晚告诉本台:王毅来到日本,在日本的蒙古族大约五十多人,在日本国会前集会,向王毅表达对于今年9月份对内蒙古实施的类似于灭绝宗族文化的教育政策表示的反对。
旅居日本的蒙古族学者忽必斯当晚对自由自由亚洲电台说,此次抗议行动将延续两天。
忽必斯说:中国外相王毅访问日本。今天,在日本的蒙古人到日本议会举行抗议活动。抗议活动将持续两天,今天和明天,明天还有抗议。
抗议者打出四种文字的抗议标语
从现场拍得短片所见,蒙古族抗议者打著写有蒙文、汉字、日文及英文的条幅和牌子,高喊口号。口号内容包括「撤回汉化教育政策」、「遵守中国宪法」、「停止种族文化灭绝」、「停止对蒙古人的压迫」以及「把母语还给蒙古人」等。
参与抗议的塔拉表示,在日蒙古人此次代表蒙古族同胞,对中国实施新双语教育模式提出强烈反对。
塔拉说:希望中国能够遵守自己的宪法,对于内蒙古语言作出的保证,我们也呼吁中国政府停止对少数民族的文化灭绝政策。今天在现场,我们唱起了《我是蒙古人》这首歌。
反汉化巴林右旗三十多人被捕
另一方面,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一位要求匿名的蒙古族人告诉本台,近期有三十多位牧民因表达对政府不满被警察带走。
要求匿名的蒙古族人:最近内蒙古地区又加强了汉化教育,他们甚至要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增加了早自习和晚自习,用这段时间全部讲授汉语,很多牧民表示出了反对,还有人在微信上讨论,最近在巴林右旗,有三十多位牧民被捕。9月份以来有八千至一万人被抓。
另有消息说,被捕的三十多人,大部分已经释放,少数人被移送检察院,面临判刑入狱。
内蒙西乌珠穆沁旗蒙古族人齐巴图告诉本台说,当地政府进一步压缩母语教学的时间,这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齐巴图说:强制推行所谓的新授课方法,这绝对违背了我们原先内蒙古自治区执行的少数民族有本民族语言教育,激发了蒙古族的愤怒和反对。
9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在全区中小学强制推行新的双语教育模式,即从小学和初中一年级开始,对蒙古族人学校进行汉语教育,比此前提前两年。这一方案引起蒙古族数十万人以罢课、罢工集会等方式抗议,但抗议者遭到当局抓捕。
日本共同社报道,王毅周二在东京都内与外相茂木敏充举行会谈,就11月内恢复因新冠疫情对策设限的日中商务相关人士往来达成了一致,还商定在明年举行部长级的「日中经济高层对话」。王毅周四结束访日行程。
6.涉「文革」、「劳改营」内容 张艺谋《一秒钟》退出「金鸡奖」首映
在国际影坛享有威望的大陆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一秒钟》原定周三(25日)在中国电影金鸡奖作全球首映,却突然传出因「技术问题」取消放映。这部内容涉及文革等敏感题材的电影,去年已退出世界三大影展之一的柏林影展,时隔一年又临时退出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影展,就连能否公映也成为疑问,到底背后隐藏了甚么信息呢?(高锋/刘少风
报道)
以文革为背景,讲述3个不同背景的人如何结缘的《一秒钟》,原定周三(25日)在中国影坛最具声望的金鸡奖上,全球首映,可是放映在最后时刻取消。官方公布的正式参展名单也已把《一秒钟》除名。
张艺谋妻子在个人微博贴文。根据她的说法,《一秒钟》是由于「技术问题」退出,又说「一秒钟太短,等待很漫长」,并提醒观众「影院上映后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话虽如此,但由于《一秒钟》早在去年年初已怀疑在当局压力下,退出柏林影展,无缘角逐最高荣誉「金熊奖」,如今又缺席金鸡奖,使人关注,影片能否如期在周五(27日)公映。
《一秒钟》的制作方或金鸡奖官方都没有进一步提供解释。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表示,曾经历「上山下乡」的张艺谋并非首次以文革作为电影背景,但时移势易,《一秒钟》 未被当局 「放行」
并不使人感到意外。
夏明说:其实习近平正在搞「小文革」,而习近平很多意识形态的做法也是回复到文革的「正统」。当下,任何涉及文革的,不管是正面歌颂,还是负面揭露,还是中立的有点冷嘲热讽,都可能被怀疑是「低级红,高级黑」,广电部(国家电影局)对这些事情会非常谨慎。
《一秒钟》主要角色之一是一名逃出劳改营的囚犯,并描述他在物质与精神都匮乏的年代,如何对电影产生好奇与热情。夏明认为, 电影触及「劳改营」可能比「文革」更踩到当局的底线。
夏明说:当下新疆建立了各种劳改营。而中国政府可以用各种名称取代劳改营,它不叫「劳改」,也不叫「劳教」被叫成「职业培训中心」,但是中国利用监狱的罪犯或劳改人员进行生产,对他们破坏或剥夺,引起西方很大关注,尤其新疆的劳改营。在目前的情况下,我恐怕劳改比起文革更成为中国政府不想别人想像和提起的红线。
张艺谋被誉为中国最成功的商业导演之一,加上他曾编导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表演,有人形容,在官方眼里张是一股「正能量」。
夏明说:张艺谋很多作品,包括(电影)《英雄》,包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基本上还是为政权服务,但是因为张艺谋本身之所以出名,最早是反叛当下的体制,总是在中国官方体系「擦边球」,在中共眼里,他是「小资产阶级」,可能会翘起尾巴,中共会利用各种机会去敲打。
关注事件的作家野渡表示,在他眼里,张艺谋是投靠体制的典范,如今就连他的作品也能踩到红线,可见中国的艺术创作空间被扼杀到甚么程度。
野渡说:我相信他的电影去年被(柏林)电影节撤下以后,他肯定会积极向体制靠拢,征求意见进行一系列的修改,他自认为已按照体制意见修改到能通过的地步,但最后还是被叫停,可见目前的审查体制伸缩弹性很大,根本无法掌握里面的红线和规则。
野渡认为,《一秒钟》事件对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发出了强烈的信号。
野渡说:这几年从事艺术创作的人都体会到完全窒息,无法呼吸。如今就连张艺谋这样的人也没有办法能够很好把握(尺度)的话,也等于向作家和艺术家发出讯号,只能做「歌德」派,好好的歌功颂德,自我审查的状况会更加严厉。
这是金鸡奖连续第二年撤换开幕影片。去年由娄烨执导的「兰心大剧院」获选为影展开幕片,却在开幕前夕遭撤。
7.【耳边风】习大大:2035年国人收入翻一番
上个月习大大在中共五中全会公告天下,希望到2035年强国人均收入再「翻一番」(增加一倍)。要达到这个目标,在未来十五年,强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平均要有4.7%的增长。强国去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6.1%,过去五年平均增加6.7%;所以表面看,习大大的鸿图大业似乎不难达到,但世事绝对不会这么简单,考虑到一些经济和人口因素之后,各位就会明白习大大的诺言不易兑现。
大不列颠《金融时报》周一刊登文章,分析了强国面的困难。该文作者,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学教授迈克尔•佩蒂斯(Michael
Pettis)指出,强国在1990年代初期采用的增长模式为高储蓄,投资主导。1970年代和1980年代的日本或十年前的巴西都采用相类增长模式,而这些国家都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的特点是对急需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量投资,实现了多年的快速但不平衡的增长。在那个阶段,债务增长与经济保持一致,因为当债务主要用于生产性投资时,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快于债务。
在第二阶段,尽管每个国家都试图平衡需求与投资之间的平衡(通常收效甚微),但尽管现在越来越多地由非生产性投资推动,但增长仍然很高。为了拉动增长,经济中的总债务增长必须快于GDP。因此债务负担增加了。
最终,在第三阶段,该国达到了债务上限,或者政府采取了措施来防止债务进一步上升。无论哪种方式,经济都被迫最终在缓慢得多,有时甚至为负增长的情况下从投资转向消费平衡。
今天的强国显然处于第二阶段。在1980年至2010年期间,强国的GDP增长了四倍,但债务水平很低并且增长缓慢。但是,在2010年至2020年GDP再次增加一倍期间,强国总债务负担增加了三倍,达43万亿美元,因此,目前官方表示,强国的债务已占GDP的280%以上。
保守地假设债务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会改变,如果中国要再次使GDP翻一番,到2035年,债务与GDP的比率将必须上升到400%以上!
此外,强国还必须面对人口老化问题。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强国受惠于劳动年龄人口的快速增长,但这种情况在大约十年前出现了逆转。实际上,在接下来的15年中,虽然强国的人口估计将增长1.5%,但其劳动人口将惊人地减少6.8%,并将在本世纪剩馀的时间里继续下降。
广东人有句谚语叫:「讲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我们实际上不能完全否定习大大,说他一定做不到,但事实摆在眼前,要做到他的目标的话,必须克服重重困难!
8.拜登国安团队亮相 习近平向拜登致贺电
自称胜出美国总统选举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周二(24日)介绍其国安团队,人选反映他试图带领国家摆脱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
拜登说,团队体现他的核心信念:美国最强大之时,是与盟友合作之时,也反映美国回来了,准备领导世界,而非退缩。他说,与外国领袖通电话时,对方都期望美国重新担当世界领袖。
拜登承诺加强与亚太地区盟友的关系,强调团队外交经验丰富,与夥伴一起成就了美国多个国安和外交关键时刻,令美国毋须卷入无必要的军事冲突,也可抑制敌人,保美国安全。
拜登表示,他的国务卿人选、前副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可助国务院重振士气和挽回信任。布林肯强调必须与盟友合作,「我们不能独力解决全球所有问题,必须与其他国家合作」。
拜登表示,委任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为气候特使,以示美国应对气候危机的决心。克里表示,全球必须合作,才能结束气候危机。
拜登期望参议院从速举行确认提名听证会。
另外,新华社周三(25日)晚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拜登,祝贺他当选美国总统;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同日致电贺锦丽(Kamala Harris),祝贺她当选美国副总统。
报道指,习近平在贺电中表示,希望双方秉持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精神,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9.台湾老朋友出任华府要职 蔡英文料台美将持续紧密互动
自称胜出美国总统选举的民主党候选人拜登正式公布提名的首批管治班子名单,包括对台友善的布林肯(Antony
Blinken)出任国务卿。台湾总统蔡英文回应表示,布林肯和可能成为国家安全顾问的苏利文(Jake
Sullivan),过去与台湾有互动经验,台美一定会在过去累积的坚实基础上,持续紧密互动。另外,原定十二月初访台的美国环保署长惠勒(Andrew
Wheeler),临时宣布取消行程,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表示惋惜。(锺广政 台北报道)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出席民进党中常会前,特别针对拜登公布首批管治班子名单回应表示,注意到拜登刚宣布的几项政府新人事任命,像是国务卿布林肯、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过去跟台湾方面都有面对面互动的经验。
蔡英文说:布林肯最近也公开表示,「与台湾建立更强健的经济关系,也有助于美台共享的民主价值,及双方对区域和平与稳定的共同承诺」。这些都可以证明,台美双方的联系管道畅通,我们和(美国)两大党也有良好互动,台湾会持续争取跨党派的支持。共享民主自由的价值、维持区域的和平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与人民福祉,这些都是台美双方长期的共同坚持。这些坚持,也不会因为美国选举结果而有所改变。
蔡英文相信,台美之间一定会在过去所累积的坚实基础上,持续紧密互动。面对国际的局势,台湾冷静谨慎,抱持信心!而且台湾有三个良好的基础。
蔡英文说:第一、台湾现在的总体经济体质良好,我们的经济成长率,稳定维持正成长,而且是亚洲四小龙第一。不论是投资状况,或是股市表现,整体经济信心度仍然非常强韧。
第二、在全球疫情仍然严峻的此时此刻,台湾以民主机制创造的防疫成功,让台湾的国际能见度和信用度都大幅提升,我们的国民信心跟国家凝聚力,就是台湾竞争力的关键。
最后,蔡英文认为,支持台湾已经是美国民意主流,也是美国跨党派的共识,甚至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趋势。大家要以台湾的国家利益为最大考量,要打开台湾经贸的活路,要重建台湾的国际信任,要争取更多的国际支持,让台湾走向国际。
另外,对于台湾外长吴钊燮上周证实,美国环保署长惠勒接受他的邀请,将于十二月初访台之后,美国传媒周二(24日)报道,惠勒因出访花费高昂,被美国传媒批评后取消行程。
吴钊燮接受传媒提问时表示,已从美方接到通知,因为行程改变,惠勒年底前无法到台湾访问。
吴钊燮说:对这件事情我们外交部是感到非常的惋惜,但是台湾跟美国之间的交流,不论是在哪一个层面、哪一个议题,我们的交流都非常的频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就国际环保的合作,和美国的政府继续来合作,这个事情是不会停下来的。
对此,台湾总统府发言人张敦涵就表示,尊重美国环保署署长的行程规划,也为此感到惋惜。但台美之间长期以来的环保合作关系,仍将持续深化推动;台美两国各层级和各领域的互动交流,也仍将是双方持续共同努力的目标。
10.传苏贞昌列台独分子清单 中共国台办:这笔账一定清算
外界有传中共正制订「台独顽固分子清单」,清单当中包括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中共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周三(25日)回应,指大陆将「持续采取精准打击」措施,「依法严惩台独顽固分子及其金主等主要支持者」。
在周三的例行记者会上,对有媒体追问「台独清单」的公布时间,以及是否把苏贞昌列入清单的疑问,朱凤莲未有正面回应,仅说:「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长期以来挑动两岸对立,破坏两岸关系,危害台海和平,大家是看得很清楚的,这笔账是一定会清算的」。
至于有关中天新闻台早前不获台湾国家传播通讯委员会(NCC)续牌的争议,朱凤莲声称,民进党当局此举是用政治手段来打压异己,相关部门「完全是按照剧本演出」,完成「政治任务」。
对于台湾陆委会日前宣称,禁止大陆驻台媒体在台租借使用摄影棚录制制作谈话性节目,朱凤莲批评,民进党当局「找藉口,搞双(重)标(准)」,不断阻挠限制大陆媒体记者在台驻点轮换,这做法「极不负责任,也极不人道」。至于台媒在大陆也未能随便播出批评大陆的节目,朱凤莲就强调,民进党当局应当停止「刁难」大陆在台驻点传媒和记者,尽早恢复大陆在台驻点记者的轮换,保障他们的权益。
此外,台湾空军一架F-16战机上周二傍晚(17日)进行夜航训练后失踪,驾驶战机的蒋正志上校至今下落不明,惟大陆网上却有声音指机师已投向大陆,并在厦门机场降落。不过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却反批,民进党「趁机扇风点火、恶意炒作」。
11.跳舞群组祸延上流社会爆疫 传有线电视老板邱达昌确诊
在香港,第四波武汉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病毒透过「跳舞群组」在上流社会广泛散播,不少知名人士「中招」。其中有线电视老板邱达昌妻子邱吴惠平近日确诊,外界最新流传邱达昌同样确诊。邱回覆传媒查询时未有否认。香港周三(25日)新增85宗新型肺型确诊个案,只有1宗由英国抵港的输入个案,其馀84宗均是本地感染,当中63宗涉及跳舞群组,群组累计增至250人确诊。另有超过60宗初步阳性个案。
远东发展原定本周五(27日)举行记者会,邱达昌及远东高层孔祥达将为中期业绩解画,惟公关称因疫情关系,周三宣布取消。记者追问邱的健康情况时,他称暂未有消息。
64岁的邱吴惠平早于上周五(20日)发病、本周一确诊(第5684号个案),属「跳舞群组」病人。卫生署资料显示,其居所位于独立屋林立的西贡清水湾银台路。卫生署周二(24日)公布的最新名单,显示再有一名居于银台路的66岁男人确诊(第5755号个案),并与本地个案有流行病学关连,年龄与邱达昌脗合。
邱吴惠平今发声明回应传媒,称得知上周四(19日)的一个饭局中有朋友确诊后,已立刻接受自愿病毒检测并证实确诊。她强调自己「从不跳舞,亦并非跳舞群组中一员」,又指自己身体情况良好,正在医院接受治疗;但声明中未有提及丈夫情况。
据《香港01》报道,邱达昌昨回应记者查询时,只称「唔好乱写」,未有否认。《苹果日报》则引述消息指,有线电视最新向全体员工发电邮,容许各部门主管可让员工在工作时段参加政府的社区检测计划。
现时「跳舞群组」已成第四波疫情的最大传播链。跳舞群组波及不少上流社会名人,例如早期确诊的女富商、建生国际集团主席吴汪静宜;林建岳前妻谢玲玲等。其后传出谢玲玲在病毒潜伏期间,与其他名媛阔太参与雀局,包括邱吴惠平及高盛(亚洲)私人财富管理业务董事总经理顾浩明(Helena
Koo)。
谢玲玲其后发声明,证实自己确诊,但强调最近没参与跳舞活动,只接触过路舞群组病人;高盛则证实有一名员工确诊,但拒透露其身份。邱达昌日前亦曾向传媒承认妻子确诊,惟有消息又指,邱太当日并无打麻雀,只参与饭局。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周三在记者会上表示,不排除将来会做更大规模的社区检测,但暂时未有时间表,强调要优先处理特定群组。
12.周星驰遭旧爱追讨逾900万美元须出庭作供 庭外反问记者:你最近忙啲咩?
艺人周星驰遭旧爱于文凤兴讼追讨投资物业「天比高」等豪宅的利润分红逾7,000万港元(903万美元),案件周三(25日)续审。周星驰于早上9时半前已抵达高等法院,座驾直接驶入高等法院停车场,未有如于文凤或其他证人般由大楼喷水池正门出入,令一众守候希望拍摄的传媒向隅。周星驰于早上10时许开始作供,庭上以广东话宣誓。
由于旁听人数众多,市民坐满庭内公众席,司法机构将法庭外的公众地方延伸成法庭范围,并直播庭内聆讯。聆讯小休期间,周星驰进入会议室休息,期间关掉房灯,背著透明破璃墙。
至中午休庭时,庭外一位女士上前,向周星驰送上一个黑色袋。周打开一看,原来是两个约40厘米高的李小龙公仔模型,其一是身穿黄衣造型,另一则是穿功夫裤、没有上衣的造型,并摆出招牌动作。
在旁记者见状不禁「哗」了一声,周闻言问记者:「你都锺意?」记者答谓:「锺意!」周打趣说:「送个畀你?」不过送赠者不同意。其后周与律师团队到法院一楼餐厅用膳,并请该名自称是周友人的女子一同进入餐厅。
周星驰身穿一袭黑色西装,戴著黑色框眼镜,一如以往留半长灰白头发。他抵达法院大楼后,即与法律代表到大楼餐厅叹茶,其间不时与法律代表交头接耳。而他前往审讯的法庭时,透露今次并非首次到庭,今天怀著平常心,并不紧张。
他又谓没有留意本案的新闻。记者问他可知很多人关心他的案件,他说:「唔知喎。」律师则劝记者给时间予周星驰预备案件,但周星驰仍肯回答记者问题;惟面对记者连串问题,周反问记者:「你最近忙啲咩?」
周星驰透露疫情下「好想飞,最想去澳门」,但后来称这只是比喻,指「若澳门都去唔到,边度都去唔到」。惟在旅游与工作之间,周称会选择工作,又谓电影方面仍有点工作要办。
13.【未普评论】看美国大选,中国朝野心情复杂
美国大选在历经20馀天的混沌不清之后,特朗普政府和新当选总统拜登团队终于开始了权力交接程序,全世界松了一口气。一眼不眨紧盯大选结果的中国大陆朝野无不心情复杂,喜忧参半。
中国老百姓中有不少人为美国大选的乱象而幸灾乐祸。他们认为,美国在选举日过后陷入更大的分裂,一个候选人宣布胜选,另一个则不服,在全国各地掀起舞弊诉讼战。这让一些中国老百姓乐不可支,将其称之为「美丽的风景线」,是「天佑中华」,说这才是他们最想看到的局面。他们还认为,特朗普获胜会令美国进一步陷入混乱,对中国有利,他们说,他们很希望特朗普连任,是因为「毕竟除了他,没人能搞垮美国」。不少中国老百姓在「9.11」、2008金融危机等重大政治经济事件之后,也幸灾乐祸地为美国灾难鼓掌叫好,充分显示了这些人人性的卑劣与肮脏。
但是,也有中国老百姓为美国大选体现的价值观而感慨和感动。他们说,美国权力的最终交接不但没有表明美国价值观的衰退,恰恰证明了其价值观的持久性。另一些民众对美国的选举过程和程序很感兴趣,他们对中国官媒经常报道美国负面新闻很不以为然。比如,中国官媒在投票前大幅报道美国选后恐爆发大规模暴乱,商店纷纷为橱窗钉上木板,《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对此评论说,这显示美国在退化。胡的推文引来网民批评,有人指,「这就是民主的魅力」,「哪像咱们国家,压根没有选举」,他们期待那种美妙丶自由又公平的选举。
还有不少关心中美关系的老百姓认为,如果此次特朗普下台,中美关系会进入回暖期,会告别剧烈冲突和针锋相对的阶段。但中国智囊并不这麽看,他们认为这种看法过于浪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时殷弘就认为,这种看法不能代表14亿中国人民的看法。他说,对于拜登行政当局,中国广大民众的预期恐怕不会那麽浪漫,因为现在的拜登不是过去的拜登副总统,拜登行政当局也回不到奥巴马政府的状态,美国即使修补与同盟国的关系,也不可能做的非常好,能修复的相当有限。
至于中国官方对这次美国大选的态度,中国外交官发言人说了,这是人家的内政,中方不予置评。但是在一些西方媒体的眼里,中国官方心里想的是甚么,其实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些西方媒体认为,特朗普就是北京政府期待已久的和希望的那种美国国力衰败的化身。
当然,不管是特朗普连任还是拜登当选,中共其实都有喜有忧。如果是特朗普连任,习近平关于历史性机遇的美梦可能更有机会实现。有不少迹象显示,北京似乎更希望特朗普能够连任。因为,特朗普的施政方式已经极大地撼动了当今的世界秩序,国际机构的影响力大为削减,美国的全球领袖地位也大打折扣。这一局面正是北京乐见的。北京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就屡次扬言,西方建立的国际规则和国际秩序对中国的崛起不利,改变这些规则和秩序一直就是北京政府希冀的。如果特朗普连任后继续从国际组织退群,将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扩大影响力,更有实力改变国际秩序,使其向中国倾斜。但是特朗普的不按牌理出牌,朝令夕改,对中国强硬的姿态,也著实让北京政府头疼,难以招架。
如果是拜登当选,中共可能会长吁一口气,今后四年不用每天提心吊胆,担心美国方面因特朗普的善变多变而不可预测。但是拜登肯定会在人权等方面对中共施加更大的压力,中共绝不敢掉以轻心。此外,拜登还誓言要修补与美国盟友的关系,和盟国一起限制中国的超级大国野心,这可能更让北京心悸。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4.【华府看天下】中国慷美国之慨主张疫苗公有 逃避瘟疫责任伪善又无赖
在过去周末的G-20峰会,各国领袖通过视像发言,话题当然离不开正在全球各地反弹的大瘟疫。习近平在发言时不改信口开河的本色,说支持即将研发成功的疫苗成为公共财,让穷国也能分享。他更提议建立国际健康码,让验得没有病毒者自由通行各国,加速全球经济活动的复苏。
中国在国内实行的健康码,将个人的健康资料、所在地、去个甚么地方丶存放在手机,让政府也追踪得到,很多人指出是中共借瘟疫进一步扩张数码极权对人民的全面监控。习近平说要将这种做法输出到全世界,立刻引起哗然。
这种视个人私隐为无物的技术,在香港推行也遇到极大困难,何况是在自由民主国家。就算你不关心人民的私隐,也要担心中国检测的可靠。若果中国检测有意无意地出现错误,让很多其实是带有病毒但验不出来的病人在世界到处走,那将是又一次中国输出病毒的大灾难。全世界都记得,今年年初中共隐瞒中国疫情,后来无法隐瞒,也不断强调病毒与一般流感差不多,并谴责对中封关国家是种族主义,导致大量中国患者将病毒输出到全世界。这乃是全球瘟疫的起源。看来这个国际健康码的建议,最后不会有多少国家会有兴趣。
至于将疫苗变成公共财的建议,则获得不少发展中国家,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甚至一些欧洲国家的和应。毕竟,若穷国的疫情未受控,疫情就算在发达国家受控,全球经济也难真正恢复。将疫苗变成公共财的建议,没有人会反对。
但疫苗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东西,研发有效安全的疫苗,花费巨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药厂,能在一年之内便接近成功推出疫苗,靠的是欧美政府花了巨额金钱预订大量还未研发好的疫苗。药厂有了这些资源,才能加速研发测试。
这些国家花巨大资源投资,疫苗面世后,当然是本国国先接种。穷国希望富裕国国民接种疫苗后自己也能早日获得疫苗,无可厚非。由全球瘟疫始作俑者中国政府来主张疫苗变公共财,抢占道德高地给压力美国向全世界派发疫苗,则是十分无耻的态度。
中国隐瞒疫情导致全球灾难,让全世界错失早期将疫症堵在中国的时机。后来有国家控疫不力,也无法抵销中国导致瘟疫的责任。这就像消防员无法有效控制山林大火,并不能抵销最初引发火灾的纵火者的刑责一样。中国政府欠了全世界,现在却想慷他人之慨,想迫投放巨大资源研发疫苗的国家将成果免费派街坊,是十足十的无赖行爲。美国政府还发现,中国的黑客曾有系统尝试窃取美国疫苗研究的成果呢。
如果中国真是关心穷国无法获得疫苗,爲何中国不能代这些穷国向欧美购买疫苗?中国政府,自己也在吹嘘中国自己研发的疫苗也很有效安全,甚至比西方更快推出。既然中国疫苗那麽厉害,爲何中国政府不带头将这些疫苗免费分发给穷国?爲何要慷美国之慨?
中国药厂,从未公开中国疫苗的临床测试数据,巴西更因爲参与测试的病人离奇死亡而终止测试。这些疫苗的安全与效用,十分可疑。但中国各地,却发生抢购这些可疑疫苗的情况。这与中国政府有关中国疫情长期归零的宣布,十分矛盾。
中国造成全球大灾难,一直在逃避责任,继续隐瞒,现在又想抢夺受害国家辛苦研发疫苗的成果。如果这场大瘟疫是有甚麽正面的意义的话,那便是让全世界看清中共的伪善与无赖。
- 孔诰烽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5.【自由穿越】思想香港,无间殖民
香港从殖民时代,走到97回归的后殖民时代,以为这会是当家作主的年头,不过97后只是另一次殖民。今天激荡之世,我们不得不思考香港的未来,但更需要思考香港政治思想的前世今生,思考香港人的身份建构。
《思想香港》,是罗永生教授的论文集,从文化研究和思想史的角度,考察了香港的历史经验,从殖民主义到本地身份的兴起,对构成我们历史的关键部分作的批判性回顾,让有价值的事件、人物、想像或理念,不会时代巨流中行将被遗忘,不会被埋藏在各式各样的陈腔滥调之中,为的不是怀旧,而是更好地了解我们的当下。
嘉宾:罗永生(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客席副教授)
主持:刘伟聪、江琼珠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人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