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1月19日
1.习近平指挥部署北交所创多项尴尬纪录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的北京证券交易所(下称:北交所)以其「惊人」的低迷表现,近期成为热话。开板一年多来创下多项「尴尬纪录」,其中包括首批登陆北交所的「精选」企业日前创下有史以来首只几乎「零成交」的A股股票,该个股并在今年以来有4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额不足1万元(人民币,下同)。而且不论新旧股票,都鲜有人问津,近月新股破发率逼近九成,市况被批沦为「僵尸股场」。有分析指,北交所存在先天缺憾,恐与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政策,一并成为习近平的「三大失败创举」。
当局要力挽北交所颓势,在周四(19日)发布《股票做市交易规则》,以期提升市场流动性。中共舆论过往常常将北交所萎靡不振的原因归咎于其底价制度造成流动性不足。
北交所由习近平亲自指挥部署,但自2021年11月开板以来持续低迷,成为「韭菜」们吐槽的焦点。其中,北交所A股「广谘国际」的成交量被形容为「惨淡得颠覆想像」,甚至被讽为有可能创下「健力士纪录」,成为有史以来首只出现近乎「零成交」的A股股票。该个股在上周四(12日)全日成交量仅不足3手,成交额2200元,在全部163只北交所个股中排名「包尾」。而本月至今,该股票至少4个交易日单日成交量低于50手,部分日子在主要交易时段成交几近「清零」。近日日成交量也只平均徘徊100多手。
这种情况在北交所相当普遍。综合内媒和东方财富旗下金融数据平台(Choice)统计,去年12月至今,北交所有不少股票,每天平均成交在几千至几万元区间上落。虽然新股上市数目由去年1至11月的单位数,到12月有
32只新股上市,但当中就有28只出现首日破发(即跌破首日发行价),破发率超过85%。
就算部分北交所上市公司有重大利好消息,其股价受到的刺激亦有限。例如,「微创光电」近日发公告,成功签订两份科网建设合同,总值金额合计1.65亿元,加上过去3年维持1.5亿以上的营业收入,公司股价却乏善可陈,甚至出现倒跌。
回溯2021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亲自指挥部署北交所,将大部分来自「新三板」股票转移到北交所,被各方寄予厚望支持优质中小企业发展,甚至扬言北交所要与上海、深圳以至香港的交易所竞争。不过,1年多过去,内地有不少意见认为,北交所每况愈下,莫论要与其他城市竞争,更多忧虑恐与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政策,一并成为习近平的「三大失败创举」。
前香港有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在本台节目《财经自由讲》指,北交所表现实在强差人意,北京的部署明显事与愿违。
颜宝刚说:(北交所)现时市值只是2000多亿元人民币,与港交所、上交所的市值30、40万亿元,是差天共地。亦不见得在「天子」脚下的北交所大受到市场追捧。而在国内,上海和深圳交易所本身竞争激烈。有说法是,除非要给习主席面子,否则首选一定不是北交所。以北交所的表现,一定不可能如起初所指会取代上海,甚至香港。
据Choice数据,对比北交所和沪深A股今年以来的表现,活跃度差距甚远。北交所全部163只个股中就有27只的日均换手率不足0.1%,占比16.6%;另有125只的日均换手率不足0.5%,占比76.7%。相反,在全部4900馀只沪深A股中,仅有19只个股的日均换手率不足0.1%,占比0.4%;而日均换手率不足0.5%的个股仅有604只,占比12.3%。
至于香港时评人利世民在同一节目中质疑,北交所在中、美关系紧张时期而特设,一方面控制国内大、中小企资金外流,一方面亦可防止当中资企业在外国不能上市,可有多一个「墙内」交易所作后盾,但北交所限于「围墙」内运作,本身设计上存有缺陷,注定是失败。
利世民说:北交所的设计上起初是为再小规模企业上市,但再小规模的企业是否犯得著要为那些小小利润,而支持这样大成本,如果无10多亿元收益,根本是无人会理会,而且只是在「围墙」内去交易。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向内媒分析指,北交所当前困局原因在于优势不明显、市场生态还不健全、信息透明度不足,又有较高投资者门槛,「北交所相较科创板、创业板,先天优势仍显不足,直接导致企业数量、质量都有差距」,机构资金从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收益成本不匹配,入场意愿低。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赴瑞典中国公费留学生被揭承诺效忠中共 国内家人当人质
瑞典多所大学发现至少有30多名中国公费留学生出国前被要求签署「效忠中共协议」,协议规定在他们留学期间,国内家人充当人质,不得长期出国;一旦违反协议,将陷入债务危机。有分析认为,中共透过协议渗透海外,窃取技术、情报及打压人权。
瑞典媒体《每日新闻报》(Dagens
Nyheter)上周报道,多所瑞典大学报告发现有中国公费留学博士生在赴瑞典前,被要求签署协议,承诺「效忠中国政府」、「为政权服务」、「绝不参与违背当局意愿的活动」等。假如违背承诺书中内容或教育中断,这些留学生在国内的家庭可能会陷入对国家欠款的困局。这些中国留学生的担保人——一般为近亲属,还被要求不得在学生留学期间长期离开中国。
报道指,至今已报告有超过30名中国留学生经中国政府奖学金计划「中国留学基金委」(Chinese Scholarship Council,
CSC)签署了这份「灵魂契约」。
瑞典华人文学家万之向本台表示,瑞典媒体和大学对事件大感震惊,曝露了他们对中共邪恶本质的无知,以及对中共渗透后知后觉。万之说,据他所知,中国的公费留学生被要求签署效忠协议,这种做法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存在,这种协议具有政治和经济的双重约束。
万之说:不是新闻,是共产党的一贯伎俩!西方对中国的文化、社会、政治制度实际上是非常无知的;而且他们还是对中国的国家与个人的关系是不明白的,在中国你拿了国家的钱,你就是国家的人、你是党的人。现在西方总算也睁开了一点眼睛,所以这样的报道正面意义还是有的,让公众看到了他们过去没看到的东西。
万之并提醒,即使是自费的中国留学生,同样无法避免在政治上受控于中共当局。
万之说:他们(西方社会)把这个看成只有公费的学生才有这样的保证,不是这样的,你就是不是公费的学生,你私费的学生,参与政治活动,你一样会受到惩罚的,你的家庭是会受到影响的。
这次事件意外曝光,是因为在瑞典隆德大学(Lund
University)就读的一名中国留学生因成绩亮起红灯被校方建议中断学业,该学生向校方陈情,此举会给其国内家人带来巨大的麻烦。隆德大学随后向该校另一名中国留学生查看相关文件,发现同样内容的协议。随后其他瑞典大学也开始调查。至目前,包括卡罗林斯卡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和斯德哥尔摩皇家理工学院(KTH)等瑞典大学都发现有中国留学生签署了效忠协议。
在最早发现问题的隆德大学,该校医学系国际部副院长诺德(David Gisselsson Nord)透露表示:将家庭扣做人质,这正是独裁统治的运作方式。
一直追踪纪录中共海外渗透的法国独立导演、时评人王龙蒙怀疑,中共正是透过类似协议,使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成其爪牙,助其窃取西方机密、打击活动人士。
王龙蒙说:我非常关切协议内容中「为政权服务」、「效忠中共」等是如何具体实施的。近年,西方媒体报道了很多起中国留学生、学者等窃取民主高新技术、军事技术,以及围攻声援香港「反送中」抗议人士的新闻。很多获得中国政府奖学金出国的人员,基本属于国家招募的人员,这些协议就是最好的证明。
他并呼吁民主国家的高校断绝与「中国留学基金委」的合作。
王龙蒙说:当一些中国留学生选择拿政府的钱出国,并签下这种「魔鬼契约」时,其家人就注定会被变成人质。民主国家的大学应该拒绝与「中国留学基金委」这样的机构合作,否则就变成了挟持人质的共犯。
瑞典驻欧委会议会大会(PACE)前副主席林德布劳德(Göran Lindblad)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
,现在终于有证据表明「中共极权正在强迫欧洲大学的中国学生与中共签订忠诚协议,从而也佐证我们长期对中共利用学生刺探情报和宣传意识形态的怀疑,民主国家必须捍卫学术自由。」
乌普萨拉大学、隆德大学等在发现这些文件后,表示将终止与「中国留学基金委」的合作。瑞典皇家理工大学负责国际关系的副校长奥斯特伦德(Stefan
Östlund)称,未听闻学生因这样的协议受到伤害,但他们也已开始就「中国留学基金委」进行讨论。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3.【中国行动计划】涉虚假陈述瞒中国工作 美华裔研究员陶丰判假释
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华裔研究员陶丰(Feng "Franklin"
Tao)被控为中国政府担任科技间谍一案,较早时联邦法官裁定其一项虚假陈述罪成立,并在周三(18日)判陶丰假释,毋须监禁。
综合外电报道,检察官说,从事再生能源项目的陶丰向堪萨斯大学和两个为该教授的研究提供资助的联邦机构隐瞒了他与中国福州大学的关连。
去年4月,一个陪审团判定陶丰被指控的8项罪名中的4项成立,包括三项电信欺诈和一项虚假陈述罪。但联邦地区法官罗宾逊(Julie
Robinson)在9月推翻了三项电信欺诈的定罪,理由是「缺乏证据」。罗宾逊认为,此案「并非间谍案」。
就虚假陈述一罪,检察官曾要求判处陶峰2年至半年的监禁,但罗宾逊最终判其假释,无需入狱。
陶丰的辩护律师泽登伯格(Peter
Zeidenberg)表示:「陶丰对此结果感到非常欣慰,我们也很高兴听到法官再次说,政府和堪大都没有受到欺诈或伤害,陶丰做了需要他做的所有工作,且让这些单位完全满意。」
陶丰在2019年被捕后入狱一周,此后一直在家接受电子监控。律师说,此案毁了他的名誉、家庭财务稳定和他杰出的职业生涯。
前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打击在美国大学及研究机构偷窃商业机密的中国经济间谍活动,2018年启动「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20多位华裔学者遭到调查,陶丰是第一个受审案件。此计划现已终结。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香港法庭】「隐世市集」涉卖煽动刊物 两被告须还押3.17再讯另一被告留院
香港警方国安处人员周二(17日)联同海关,突击搜查旺角银城商场的「隐世市集」,最后拘捕3男3女共6人,当中3人包括外号「姜牧师」的姜嘉伟,被正式落案起诉「串谋作出一项或多项具煽动意图的作为」罪,案件周四(19日)下午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被告暂毋须答辩,由于其中一名男被告因留院未有出庭应讯,法官把其案件押后至下周四(26日)处理;至于另外两名被告的保释申请均被拒绝,须还押至3月17日再讯。
3名被告分别为李龙现(52岁,男商人)、姜嘉伟(31岁,牧师)及陈尚恩(48岁,宠物美容师);控罪指3人被告于2022年12月2日至2023年1月17日期间,一同串谋和与其他身分不详的人在Facebook、Instagram和位于旺角西洋菜南街2A号银城广场地下摊档内,推广、出售及或为出售而展示刊物,具意图:(a)引起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别行政区或激起对其离叛;(b)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的依法制定的事项;(c)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或(d)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案件于下午3时多在西九龙法院提堂,但只有两名被告被带入法庭,首被告李龙现一直未有出现。案件由《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处理,由于有一定触目程度,故有不少公众到场旁听,两名被告等待开庭期间,不时跟旁听席点头示意,姜嘉伟多次单手握拳在胸口,两人又不时靠近交谈。
开庭后,控辩双方透露,首被告由于身体状况正在医院留医,辩方指曾跟被告的主诊医生联络,获悉被告需接受手术,但未知日期。控方就申请把案件押后至下周四(26日)再提堂,罗官最后宣布,把案件押后至26日早上11时处理,被告其间由警方看管。
另两名被告姜嘉伟及陈尚恩就毋须答辩,控方以警方需时进一步调查为由,申请把案件押后8星期至3月17日再讯,当中包括处理认人手续,警方并需要检视逾千件从现场搜获的物件,另需要检视被告手机、摊挡租约及签约人,以及翻阅案发地点的闭路电视片段。
根据传媒早前报道,涉案为一本以「图文」方式记录2019年时社会不稳事件的书籍,据悉该书籍亦是案中「主要罪证」之一,由「影衰mi杂货店」出售,内容涉及批评警察「作贼心虚」、「包庇罪犯」、「暴力清场」等;该店另有售卖其他货品如T恤、保温水瓶及播放《愿荣光归香港》的音乐盒;据了解,警方曾在去年12月至今年1月,6次进行「放蛇」及观察行动,曾目击涉案被告到场,更曾经购买有关书籍。
控方以《港区国安法》标准为由反对两被告的保释申请,罗官听取双方陈词后,休庭考虑约1小时后,指经风险评估及考虑各人背景、案中行为以及搜获的证物后,未能信纳被告不会继续从事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拒绝两人保释,两人同时放弃8日的保释覆核,须还押至3月17日再讯。
记者:吴婷康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香港法庭】邹幸彤煽惑参与六四集会案 律政司获批向终院上诉
香港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被指于社媒及《明报》发文呼吁市民参与被禁止的六四集会,被裁定「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成,判囚15个月。邹不服裁决上诉,高院裁定她上诉得直。律政司随即再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在周四(19日)获高院法官批准。
高等法院周四开庭处理律政司就邹幸彤涉「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案提出上诉至终审法院的申请。社民连成员「阿牛」有到庭旁听,并向在下周二(24日)大年初三生日的邹幸彤高呼「生日快乐」,并获邹幸彤回应:「新年快乐」。
律政司一方在庭上表示,已直接向终审法院申请上诉许可,希望获高院批出往终审法院上诉许可之证明书。邹幸彤一方对律政司的申请没有反对。早前邹幸彤就原审结果提出上诉,上诉得直后,律政司一方已即时表明,本案牵涉重大及广泛的法律争议,将会研究判词后或提出上诉,当时并获高院法官张慧玲同意有关观察,明言律政司一旦决定上诉,基本上便会将案件交由终审法院考虑。
法官张慧玲周四在庭上指,认同律政司提出的两个论点,均属有广泛重要性,因此决定向律政司批出往终审法院上诉许可之证明书。律政司一方提出的两个要求法庭厘清的上诉论点为:
1)一名被控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的被告人,可否在抗辩时争议警方所发出《禁止公众集会通知》的合法性,而该禁止令亦由公众集会及游行上诉委员会驳回上诉并确认禁止令;
以及
2)如被告可争议集会禁止令的合法性,法院应采取甚么正确方法去考虑有关争议?
法官张慧玲早前在裁定邹幸彤上诉得直的判词中就指,只有特定人士如集会申请方才可循《公安条例》的上诉机制挑战禁止令,一般市民或会在没有上诉机会的情况下被检控,故被告有权在刑事审讯中,质疑禁令的合法性,又认为有关原则不只适用于集会期间警方的执法行动,亦适用于处理集会通知。
上诉得直时涉案刑期已服毕
此外,当时的判词亦指,警方当时向卫生署索取的报告并没有完全反对举行大型集会,仅不建议举行除口罩进食的集会,惟六四集会不属此类,而报告更是在决定禁止集会后才索取,只为准备上诉委员会聆讯,故认为警方根本从没考虑有关报告。不过,张官在判词中,认同邹有呼吁他人到维园的意图,但因维园禁令的合法性未被确定,即使邹呼吁他人到维园亦不属违法,裁定她上诉得直。
邹幸彤原被控在2021年5月29日至6月4日期间,煽惑他人明知而非法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相关案情指,警方当时未有批准该次的六四晚会,而邹就利用社交媒体及报刊发表文章,煽惑他人参与该活动。
邹幸彤在本案中,获原审裁判官判囚15个月,其中10个月刑期与2020年六四集会煽动案的12个月刑期分期执行,即累计共被判22个月监禁,而在去年底获撤销本案刑期时,邹幸彤其实亦已服刑完毕,但她现时仍因支联会被指违反《国安法》案件而被还押。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涉「旺角骚乱」判囚7年 卢建民刑满出狱
在2016年「旺角骚乱」中,被判囚7年的卢建民周四早上刑满出狱。他坦言仍不知道未来计划,但热爱行山的他就指「很想行山」,「因为香港真系好X靓啊嘛」。他又借用电影《窄路微尘》主角窄哥的对白寄语港人:「就算世界几X坏都好,你都唔好做衰人啊。」
2018年5月,卢建民被高等法院陪审团裁定暴动罪成。同案两名被告梁天琦、黄家驹其后各被判监6年及3年半,卢则判刑最重需入狱7年;他获扣减刑期后在周四刑满出狱。5年过去,卢建民承认2023年与自己想像的不同,叹道自己无法评价入狱后发生的事,「对对错错,历史自有公论」。
而现年已过35岁的卢建民坦言不知道未来计划,「香港咁嘅环境仲有咩可以做啊?无处容身。」但他就指无计划移民,至于工作方面就要看商家是否愿意接受更生人士。卢提到,在狱中读了有关犯罪心理学的课程,以及惩教协助在囚人士就业的「餐饮班」,他希望惩教署未来引入更多课程协助囚友更生。
被问到想与香港人分享的说话,他借用电影《窄路微尘》中主角窄哥的一句对白称:「就算世界几X坏都好,你都唔好做衰人啊。」
1987 年出生的卢建民,曾出现于 2016 年「旺角骚乱」现场,他被控方指曾经向警员投掷水樽、泥沙等物件;2018 年,他被判暴动罪成,判监 7
年;2019 年,卢建民向高等法院提出暴动罪定罪和刑期上诉,但在 2020 年 4 月底遭驳回;他及后申请上诉到终院,但上诉申请亦遭驳回。
「旺角骚乱」发生在2016年2月8日晚,食环署因为取缔农历新年出现的鱼蛋熟食小贩,与在场人士发生冲突,其后冲突不断升级,最高峰时有700多名示威者结集;事件到2月9日早上8时后,人群逐渐散去才落幕。香港中联办、港府、建制派将该次事件定性为「暴乱」,而香港民主派则意见不一,但偏向谴责港府和警察造成此次事件发生。香港法院则裁定事件为「暴动」,多位参与行动的示威者被判暴动罪成。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中国人权】台湾多个民间团体呼吁中国政府 立即释放维权人士回家过年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联同民间团体,在农历新年前夕呼吁中国政府,立刻释放维权人士,让他们回家过年。今年也是曾被中国逮捕的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获释后首度回台过年,他怒批中国如号称是法治国家就应遵守法律,不应剥夺政治犯的合法权利。「保护卫士」陈靖捷也表示,自从习近平上台,侵害人权的手段并没停止,反而成为整肃体制内反对者和民间异议人士的常规手段。
农历新年前夕,不少台湾人也爱到台北迪化街永乐市场办年货。与此同时现场也传来连番的口号声:「新年祈福!平安回家!让中国维权人士回家过年!」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联同其他民间组织,周四(19日)特意到此召开「新年祈福!平安回家!让中国维权人士回家过年」记者会,举起写上「平安团圆」的牌。他们说仍有许多中国的维权人士,盼不到与家人团圆的日子,当中包括维权律师丁家喜、许志永、其女友李翘楚、劳工维权人士王建兵、记者黄雪琴等。他们希望大家过年的同时也关注这些个案,并邀请大家一起为被关押者祈福,同时要求中国政府立刻释放他们。期间有民众围观,民间组织并向他们派发印有兔年意象的挥春,上面也写有他们的诉求。
国际特赦组织台湾分会秘书长邱伊翎表示,希望让这些「人权捍卫者」以及他们的家人知道,他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他们会站在一起。邱伊翎强调,不止今天主要声援的5位人士,还有很多人被中国不当的关押。例如去年11月的「白纸运动」,也有很多人只是拿白纸上街就被关押;另外香港「反送中」运动也有不少香港人持续被关押,他们都没办法回家过年。
曾在中国被以「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刑5年的台湾人权工作者李明哲,去年4月才刑满出狱,今年是他第一年回台过年,他说心里非常高兴,但有些话仍必须说。他忆述那时候在中国监狱里都是强制劳动,过年那4天才是唯一能休息的日子。他批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用「颠覆国家政权罪」或「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抓了很多人,但其实没有一个是真正主张推翻共产党政权。他说这些人是促使中国产生自主公民社会的主要力量,所以中国要打压这些政治犯。
他认为,中国政府对政治犯的打压非常残酷,不只关押政治犯本人,政治犯家属工作权也经常被剥夺,子女的教育权也经常受影响,他希望中国能确保政治犯拥有「符合中国政府自己制订的法律」,最基本的「合法权利」。他觉得不要让中国政府以
「国家安全」为由剥夺中国政治犯的家属探视权、自由选任律师权利,公正公开的公开审判及不受到长时间秘密关押的「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刑满出狱后不用被「褫夺公权」为由,继续受到监视及「限制人身自由」。他怒斥「就算是十恶不赦的犯人,家人都有探视的权利,更何况这些人并没有错!」
李明哲说:当然我希望他们能跟我一样,回家过年,但是今天我要告诉中国政府,我已经不要用国际人权的标准要求你,他就用请你遵守你自己国家订定的法律,不要用国家安全的理由,剥夺这些政治犯的合法权利。你中国如果是号称法治国家,做到这点就够了。
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Sky说他因为热爱香港、相信法治、民主自由这些价值观,所以选择站出来抗争,坚决向中国说不。但也因如此,自
2019年「反送中」运动以来,他再也没法回到香港,也没法和在香港的家人朋友见面,不再像往年一样新年前可逛花市。他强调因为受到中国政府的压迫,像他这样的香港人不是少数,更不用说在中国境内,有更多的中国维权人士面临甚至更严峻的处境。他希望这些人能够在属于自己的家乡土地上,平安地回家和亲友过年;并认为只有各位一点一点的关注,才能令大家有希望坚持下去。
台湾人权促进会秘书长施逸翔提到,「团圆、回家」不仅是过年过节的习俗,如非特别原因,家庭团聚权也是基本人权,特别是他们所声援的
5位中国人权捍卫者,不过是进行维权、公益行动,却成为中共罗织「颠覆国家政权罪」或者限制住所的依据,严重违反国际人权法。
施逸翔说:我特别想要声援程渊(长沙富能的联合创始人),他是一个在中国从事身心障碍者权益运动的人权捍卫者,他做的事情不过就是根据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在中国去开创、冲撞出一个能让所有身心障碍者毫无障碍的一个环境,这个事情怎会是颠覆国家政权?我们希望程渊跟明哲一样,早日回家,而且是以躯壳回家。
「保护卫士」倡议与研究专员陈靖捷提及,这些个案反映了在中国,批评政府错误的政策、救援被强迫失踪或任意关押的家人、担任维权律师等,都会被政府以扰乱公共秩序、危害国家安全或是「煽颠覆国家政权」等不实的罪名,剥夺自由与人权。他说自从习近平上台,侵害人权的手段并没停止,反而成为整肃体制内反对者和民间异议人士的常规手段。
陈靖捷说:共产党专制领导下的中国政府,已经在习近平的改造之下,透过增修条文,以及另订新法的方式,赋予公安系统不需要受司法与检察机关监督的权利,并使迫害人民的非法软禁法治化,尤其公开侵蚀司法体制。
在台藏人福利协会理事长札西慈仁指出,中共入侵西藏已经70年,有16万藏人流亡海外,西藏境内还有600万藏人痛苦生活著,希望大家站出来发声反抗中共。
他们一同呼吁中国立即释放这些人,关押同时也要确保这些「人权捍卫者」能够定期且不受限制地与家人及其选任的律师联繁;确保不会受到酷刑及其他不人道待遇;尊重他们的健康、自决及表达权利,并确保立即提供定期、即时、充分的医疗照护。
2019年「厦门聚会案」至今已有3年,维权律师许志永、丁家喜、常玮平,以及曾参与公民运动的许志永女友李翘楚等在厦门聚会,讨论时政。至2019年12月26日,当局对参与聚会者大肆抓捕,先后20多人被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与「寻衅滋事」传唤或拘留。丁家喜被指是「厦门聚会案主犯」,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罪」。
而在2020年,许志永在逃亡途中发表致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劝退书》,文中指习近平不是政治家,无能处理重大危机,劝习近平让位。其后他在2020年2月被捕,并于2021年9月被指控「颠覆国家政权罪」;他的女友李翘楚在2022年3月,也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起诉。
至于黄雪琴与王建兵,自2021年9月开始失联,他们同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黄雪琴过去关注性别、平权、官员贪污、企业污染、弱势群体等议题,并发动中国女记者对性骚扰调查,是中国Me
Too运动的主要推动者。
王建兵则长期关注青少年教育及成长事宜,2018 年起关注职业病工人权益,为他们提供法律支援。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中媒:Paxlovid不入医保责在辉瑞 分析:「多难兴邦」中共无意谈判
中国当局最终确认「帕克斯洛维德」(Paxlovid)不被纳入医保,且未来不会再就该药进行谈判。多间大陆媒体纷纷为当局辩护,引述消息人士指辉瑞报价高、根本无诚意谈判。有评论怀疑中共及其媒体撒谎。又认为中共草菅人命,从来无心引入外国的特效药。另外,有数据公司预测,春节期间,中国每日因新冠死亡的人数会达3.6万。
中国国家医保局周三(18日)正式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目录》,美国辉瑞生产的新冠特效药Paxlovid确认不在其中。
就在同一天,大陆《第一财经》引述相关人士报道,国家医保局不会再和辉瑞就Paxlovid举行专门谈判。该消息人士透露,医保部门考虑到「按照说明书,大部分患者都可以使用Paxlovid。中国人口基数大,用药量会非常庞大,医保部门必须考虑资金的承受力和社会承受力。」
《新京报》也在同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谈判最终未成功,原因是「辉瑞报价过高」,距离底价过远,且在谈判过程中基本未降价。该消息人士指,双方谈判失败绝不是因为底价过低,他指中国医保方尽了最大诚意,相反,辉瑞方面「没有出现所谓辉瑞报价低至600多元的情况,实际报价要比这高许多。」报道指,当天谈判到Paxlovid的时候,辉瑞的副总裁等高管已离场。这名知情人表示,结合「企业方无降价意图来看,企业表达的意愿已相当明显。」
中国医保局于1月8日刊文介绍《2022年医保药品目录》谈判情况,其时就指,由于辉瑞报价高,就Paxlovid的谈判未能成功。其后上述关于Paxlovid会掏空国家医保金及辉瑞要价太高的观点一直充斥中国媒介。
旅居美国、具有医学背景的中国时评人横河相信,中国当局由始至终没有打算把辉瑞特效药纳入医保名单。他认为,中方在Paxlovid的医保谈判问题上没有讲出真相,但估计辉瑞方面不会当面戳穿中共的谎言。
横河:在这种重大传染病或者重大灾害面前,中国不希望有外国特效药给中国民众造成印象:外国的东西是好的。在很多情况下可能还得靠先进国家。它更希望人们看到的是(中国)制度的优越性。就是战胜灾难以后成绩还是共产党的。过了这个高峰之后更没有必要谈判去了。对于大部分国际财团和大公司,不仅是药公司,对于中共的不实之词,一般是不会跟它较真的。这次究竟是怎么回事,可能我们永远也不会知道。
横河指,中共从来只以保政权为首要目的,视人命如草芥,甚至认为「多难兴邦」,因此这次有多少百姓会因染疫丧命,领导人根本不在乎。
横河:中国当局最不计较的就是人的死亡。对于中共来说,越有灾难越好,因为在灾难当中可以体现出救灾带来的名誉,而进这个药(Paxlovid)对于它的名誉并没有多大的好处,所以它不会由于死人多而去改变它的政策。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原医疗救助部部长任瑞红表示,Paxlovid对于降低老人重症率和死亡率的确有明显疗效。缺少了这种特效药,基础病人和老年人面对的风险肯定会大增。而从Paxlovid一事上,便可窥探出民主和极权政府在制定公共卫生策略以及对待百姓生命的态度上之不同。
任瑞红: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民选政权来说,如果它在这种重大的、人命关天的问题上出现稍微的偏差,将会影响到它的执政,甚至可能造成大规模社会动乱。这是它们不能承受的。只要有这种药它一定会想办法免费发给民众。中国普通百姓对于政权的撼动力量非常小,只要是当局在口径上宣传说已尽了最大努力。老百姓也会从刚开始不能接受到慢慢可以接受。
英国健康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最新预测,中国在春节期间每天死于新冠的人数可能高达3.6万。
记者:高锋/潘家晴 责编/网编:毕子默
9.【疫情大爆发】莫德纳与中国谈判提供疫苗
美国疫苗制造商莫德纳(Moderna)行政总裁班克尔(Stephane Bancel)周三(18日)表示,该公司正在与中国就供应新冠疫苗一事展开谈判。
班克尔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对路透社表示,与中国政府的会谈还涉及工厂和其他产品,包括癌症治疗。
路透社引述班克尔说:「我真正想了解的是,我们如何帮助中国政府,从医疗保健的角度看,他们有哪些需求。」
班克尔没有提供进一步的细节,但他说他希望在今年访问中国。
迄今为止,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只对本国人民使用中国制造的新冠疫苗,但在中国政府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后,中国的新冠疫情正一发不可以拾。
卫生专家担心,随著数百万生活在城市的中国人本周回乡过农历新年假期,疫情可能在处理能力较差的地区加剧。
中国制造的COVID疫苗属于灭活病毒类型,而不是基于莫德纳和辉瑞公司开发的最广泛使用的疫苗中所使用的mRNA技术。
在中国使用的唯一外国针剂是去年年底由德国运来的复必泰(BioNTech)疫苗,给居住在中国的德国侨民注射。
自北京取消「清零」政策以来,允许外籍德国人打复必泰针剂的决定是随著病例的激增而作出的。
早些时候,在世界经济论坛的一次小组讨论中,班克尔说他希望在每个大洲都有基于其mRNA技术生产疫苗的工厂,因为美国公司准备建立四个工厂。
他说,该公司的COVID-19疫苗在美国和瑞士生产,正在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和肯尼亚建设或计划建设工厂。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港随中国进一步放宽防疫 30日起取消确诊者隔离
香港跟随中国进一步放宽防疫措施。特首李家超宣布,香港本月底将撤销确诊者隔离令,意味往后确诊新冠肺炎,也无须再进行居家隔离,并会以「上呼吸道病」管理新冠病毒。
撤销确诊者隔离令将会在本月30日起实施,李家超周四(19日)在立法会答问会表示,社会已建立混合免疫屏障,政府管理要迈向新阶段,由市民自行决定、自行负责。他又指,已完成接种疫苗的人士一旦感染Omicron病毒,也多属轻症;而且3年来疫情和病毒都有演变,香港医疗系统的防治能力亦有提升,疫情对公共卫生的风险已明显减低,政府会将新冠病毒纳入「上呼吸道病」来管理。
港府今次是跟随中国放宽防疫。在本月7日,中国当局公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将「新冠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冠病毒感染」,感染者将不再实施隔离措施。
有关新规定除了感染者不再实施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之外,新版「诊疗方案」亦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大陆传媒报道指,主要是因为目前新冠病毒感染已可透过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及时、快速、准确诊断。
李家超在立法会回顾上任半年工作
另外,李家超亦在立法会答问会上回顾自己上任半年来的工作。他提到行政立法关系发展正面,前厅交流会共举行6次,向立法会提交25项条例草案,当中20项已完成审议及获通过。港府计划今年提交超过30项立法议程,会研究在前厅交流会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与议员交流和互动。
他又提到,港府已提出多个范畴的发展蓝图,包括创科、基层医疗发及青年发展等。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1.【疫情大爆发】路透:因疫情失至亲 民众怨政府未能保护长者
路透社报道,有在疫情期间失去至亲的民众表示,对于当局「未能保护长者」感到愤怒。与此同时,中央网信办宣布启动「清朗」专项行动,防止「渲染灰暗情绪」。
报道指出,当前高中教师Ailia的85岁的父亲疫情席卷他们江西省家乡时,也出现类似新冠病的症状,最终死亡,艾莉娅感到非常悲痛。
虽然她的父亲从未接受过检测,但Ailia和她的母亲在同一时间被确认为阳性,她相信新冠病毒是导致父亲死亡的一个原因。
随著数以亿计的中国民众在1月21日开始过农历新年,许多人将在悼念疫情中死亡的亲属之后与家人团聚。
报道指出,对许多人来说,当局于2022年12月突然放弃其「动态清零」抗疫政策,但之前缺乏保护长者的措施,他们感到愤怒。
《路透》引述56岁的Ailia说,她和无数的中国百姓一样,都支持重新放弃「清零」,松绑严格封控,但前提是不能以牺牲这么多老人为代价。她的父亲在12月底去世,也就是中国取消「清零」限制的几周后。
她在电话中对《路透社》说:「我们希望事情能够开放,但不是像这样开放——不是以牺牲这么多老人为代价,这对每个家庭都有巨大影响。」
上周六,中国宣布自「清零」结束以来,有近6万名与疫情有关的医院死亡病例,比以前的数字增加了10倍。但许多国际专家说这是一个低估的数字,部分原因是它不包括在家里死亡的人,如Ailia的父亲。
一位中国官员周六说,在这些死亡者中,90%是65岁或以上的人,平均年龄为80.3岁。
许多专家说,中国未能利用其疫情受到基本控制的三年时间之内,使其人口为重新放开封控做更好的准备,特别是其数以亿计的长者。他们所提到的「不足之处」,包括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不足和治疗药物供应不足。
但中国拒绝接受这种批评。一位中国官员在1月6日说,超过90%的60岁以上的人已经接种了疫苗,但截至11月28日,即有数据可查的最近日期,80岁以上的人中接受加强剂注射的比例只有40%。
Ailia说:「如果他们把用于清零的资源用于保护长者就好了。」鉴于批评中国政府的敏感性,她和许多受访者一样拒绝使用自己的全名。
中国官员多次提到保护长者的重要性,宣布了各种措施,从疫苗接种活动到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成立一个工作组,以协助高风险群体。
北京在11月底罕见地发生了反对「清零」政策的大规模街头抗议后,作出了结束「清零」的决定,但公众对中国处理结束「清零」措施的投诉主要是在受到严格审查的社交媒体发表。
一些分析人士说,中国对「清零」的处理削弱了民众对政府的信心,尤其是城市中上层人士,但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对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或共产党统治的威胁。
不过,另据英国《卫报》报道,中央网信办在周三(18日)起启动「清朗」专项行动,其中一个目的是「防止渲染灰暗情绪」。
报道引述中国传媒指出,各地网信部门和网站平台将加大网上巡查力度,确保首页首屏、热搜榜单、热门话题、热点推荐、PUSH弹窗、信息流、评论等环节版块「生态良好」。
专项行动还要求,「严肃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网站平台及帐号,查办一批「典型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2.【俄乌战争】泽连斯基致函习近平望能「对话」
在俄罗斯入侵临近一周年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写了一封信,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对话」。
法新社报道,乌克兰第一夫人奥莱娜‧泽连斯基(Olena Zelenska)周三(18日)说,这封信已经在瑞士达沃斯交给了参加世界经济论坛的中国代表团。
自去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泽连斯基多次寻求与习近平接触,希望北京能利用其对俄罗斯领导人普京(Vladimir Putin)的影响力寻求和平。
奥莱娜‧泽连斯基告诉记者:「这是一个对话的姿态和邀请,我非常希望这个邀请能得到回应。」
中国和俄罗斯在去年2月宣布建立「上不封顶」的夥伴关系,当时正是普京命令俄军攻打乌克兰之前不久。
北京试图将自己定位为战争中的「中立者」,同时加深与莫斯科的联系,特别是在能源领域。
但一些分析家认为,中国最终可以作为调解人介入,通过谈判结束乌克兰的战斗。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去年9月呼吁「有关各方不要让危机蔓延」,强调对这场冲突感到担忧,担心其对全球经济的伤害。
泽连斯基在去年8月告诉《南华早报》,他「正式要求与习近平对话」,并补充说对话将是「有益的」。
两国外长于去年9月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大会期间举行了会晤。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3.【杜耀明评论】国安首领凭甚么带领香港「由治及兴」?
北京唱好香港「由治入兴」,以示政治正确,可以理解,任命整肃香港有功的国安署主任郑雁雄当中联办主任,也完全明白,但由郑雁雄推动「由治入兴」,就未免有点莫名其妙。
正如一九八九年中国民主运动以解放军镇压人民收场,中共百辞莫辩,只有全力推动经济改革,改善人民生活,用实际利益换取多数人既往不咎,才可延续统治的合法性,而香港的「由治入兴」,何尝不是有同样的期盼。
二○一九年香港反修例运动,参与者超过二百万,支持者更占六成选民,却换来《国安法》治港,大幅压缩集会、结社、言论及新闻自由,随后更「完善」了政治选举,只有官方许可的候选人才可参选,香港过去自由多元的风貌已告面目全非。三年来,因不满而移民者以十万计,留下者则大多拒不支持新香港,有六成选民拒绝参与新立法会的投票,足以反映新香港政府的认受性。然而,中共不会政治退让,因此只能旧调重弹,在香港重演三十年前以经济发展换政治妥协的大陆剧本。
香港人会否因经济改善转为接受政府,不得而知,但倘若经济不能恢复持续可观的增长,市民生活不能大幅提升,香港人要转軚也不容易。更何况香港已陷入衰退,来年经济展望也不乐观,若无法从速改善,《国安法》不但不是香港起死回生的还魂丹,更难免被视为压倒香港的最后一根稻草。可见,「由治入兴」的任务,确是许胜不许败。
不过,神圣的经济复兴任务落在郑雁雄身上,看来是强人所难。论个人背景,郑雁雄长期出任地方干部,以镇压汕尾乌坎村群众运动驰名,出任中联办主任前,则以整顿香港的国安工作立功。做了多年地方官,不可说他没有经济工作的经验,但有何建树,不见经传,特别是处理国际金融中心和商贸活动的经验,纪录完全空白。由他指导香港去回复昔日国际都会的光辉,只能是良好意愿。
在中共体制内,郑雁雄中央委员会不入,相信他无权决定港澳政策,只能听命于上方机构如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在香港,他领导的中联办团队,五名副主任有三位跟他背景相近,都是出身地方干部,馀下两位,一位曾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一位熟悉国际贸易。郑雁雄若要凭藉他们的人脉而走近中央财经决策高层,或者在国际舞台上打拼,为香港经济助攻,看来还要加多倍的努力。
郑雁雄近日履新的第一击,更反映他的身份尴尬。他呼吁香港需要与国际展开广泛交流合作,发展经济及文化,并指香港优势仍在,如营商环境自由开放丶普通法制度等。不过,郑雁雄说说可以,但美国始终是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香港国际化不能没有美国的支持。因此必须面对现实,他自己及中联办副主任共六人,有五位正被美国政府制裁。他们属于美国针对的人物,如今继续在港身居要职,对改善美港关系,例如取消美国对香港的贸易限制丶不再禁止本地制造商使用「香港制造」的标签等等,究竟是帮助还是阻碍,不知郑雁雄曾否想及。
郑雁雄也不是无事可为,只要放下身段,现身说法,以塑造香港新常态的操刀人身份,向国际媒体亲身解答问题,例如《国安法》实施后普通法制度如何得以保持丶公民及政治权利受压下营商环境又如何自由开放丶一切政治转变何以都对外商毫无影响等等,否则照本宣科,又如何以理服人,说好香港故事呢?
不错,他的职责是执行中央指示,主催香港复常,重返国际舞台,引入更多外国资本参与等等,但无人不知,他也是负责处理国安风险的一号人物。中联办主任正是港澳工作委员会党委,领导中央驻港国安署的工作,又是本港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唯一顾问,以国家安全之名,可以指示特区每个范围的每项工作。
骆惠宁的离任,本可标志所谓国安风险高峯期的结束,复常阶段正式开始。如今郑雁雄继任,而且国安职务不减,未免暧昧不清,究竟是反映中共近一亿党员之中,没有比他更懂香港经济及国际财经的能人可以领军,还是代表真有需要国安头子押阵,而重开香港的国际门户只是形势所逼?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4.【文韬政论】中共集体自我欺骗机制下的群众染疫运动
在中共治下的七十多年里,大搞群众运动是一项不变的现象,中国人似乎已经习惯了,所以一切都顺从党的领导,防疫运动亦是一样。自从三年多前武汉肺炎大规模爆发后,中共一直运用各种各样的严厉防疫措施去防疫,染疫人数少成为各地的重要政绩,所以在地方防疫工作上,官员们在执行中采取无所不用其极的方法,彷佛染疫的民众都是罪大恶极的。
中共之所以用不成比例的激烈手段的另一层原因是为了合理化他们的数据造假,中国防疫机关发布的染疫及死亡人数长期严重偏低,一直受到外界质疑,当时采取强硬手段正好可以用来替低感染率及死亡率背书,从他们的立场看,正是用了强硬手段才能把数字压到那么低,香港跟随「祖国」采取非常严格的措施,几年下来的死亡人数竟然远高于13亿多人的中国,令人匪夷所思。
超高规格的清零政策令百业俱废,实体店面倒闭,工厂停工,民众每天都须要配合政府的安排及做各种检测。去年当世界各国解封,决定与病毒共存之际,中共仍坚持清零,亳不动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要在二十大前维持可控的程度。然而,民众长期的压抑情绪最终在乌鲁木齐大厦火灾中因防疫耽搁救火导致多人死亡事件触动而爆发,产生大规模静默抗议,人称「白纸革命」。
中国封控政策大逆转,1月8日全面解除入境隔离措施,并恢复人民出境旅游。卫健委表示武汉肺炎如同感冒,这说词是为合理化突然改动政策,但这很显然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武汉肺炎怎么可能会在一天内从致命武器变成了玩具刀?「动态清零」措施是中共高层彰显权力欲的强迫症,后期的病毒变种已经不具有那么大杀伤力,但中共领导人仍自欺欺人地否定病毒杀伤力已经大幅降低,继续迫使民众参与清零防疫运动。
大逆转是为了平息民愤,确保共产党政权稳定,领导人自欺欺人地动员民众去染疫,要求大家相信越快提升感染率就越快达到群体免疫,防疫运动成了染疫运动,各省甚至陆续跨耀感染率。可是,中国解封后出现各主要城巿及医院爆满,如同早前香港大爆发没办法处理一样,很多不幸染疫逝世者都没法得到妥善处理。目前香港政策跟随北京,中共党报称香港巿民期待可回乡过节等等说词。
中国疫情疯狂激增,人民为避疫而争相逃离中国,如同三年前武汉肺炎发生时,武汉人逃离武汉,有些出境到义大利等欧洲地方,还记得欧洲第一宗确诊个案是入境义大利的中国人带疫扩散。目前香港跟其它国家对应中国旅客入境的做法大相径庭,与中国免检通关后,香港必须要准备又一次的犠牲。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