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6月28日
1.工信部宣布「摘星」 分析:多重「电子镣铐」加身 国人1984式监控处境不变
中国工信部突宣布取消「通信行程卡」的「星号」标记,分析认为,中共已借疫建立对公众的高科技管控系统,「摘星」不会让公众出行变得顺畅,新做法只为平息习总心腹、北京市委书记蔡奇透露长年常态化防疫管控所引起的民愤。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官网周三(29日)发布消息称,即日起取消「通信行程卡」上的「星号」标记。
「通信行程卡」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由中国电信和中移动、中联通等于2020年3月共同推出的行程查询服务。用户14天内去过的地方如果为中风险或高风险地区,就会被标注「星号」。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通信行程卡」和「健康码」已成为百姓出行必不可少的「通行证」。
就在一些网民为「摘星」奔走相庆时,中国人权律师庞琨在推特上表示:取消星号并不会对出行更方便,因为各地的防疫政策由各地来制定,各地层层加码,有星没星都可能面临出行难。
法国独立电影导演、时评人王龙蒙就预言,未来中国各地方会在习近平的「动态清态」总方针下推出各自的狠招,公众未来出行只会更加困难。
王龙蒙说:中国政府在疫情之后为百姓套上多重无形的电子锁,今天只是摘下一个小的而已,像「健康码」、「出行码」等「电子镣铐」一个都不会少;还有就是地方官员为保政绩,在中共当局「动态清零」总方针下,一定会推出各自的狠招,未来公众出行只会更难,「良民证」时代马上就会到来。
王龙蒙也认为,习近平将疫情管控基础上的全面社会管控当成了重要的政治资产,甚至希望借此完成他在20大权力的延续。
王龙蒙说:中国媒体报道,习近平强调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实行「动态清零」政策。看来,习近平是铁了心要把这套强硬的管控当成他的政治资产了,并希望借著这种高科技集权管控,来完成他在20大权力的延续。各级官员相继表忠,也表明只要习近平在位,这套反人类的社会管控措施就会持续下去。
多家官媒报道,周二(28日),习近平在新冠疫情爆发地武汉考察时强调要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宁可影响一点中国发展,且中国「有实力、有能力」实施这一政策,警告不要搞「集体免疫」以及「躺平」等防疫方式。
本周一(27日),被认为是习近平心腹的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北京第13次党代会上宣布「未来五年,北京将坚持不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相关说法随即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不少人唯恐当局以疫情管控之名采取长期、全面社会管控。
现时当局推出「摘星」一举被不少人解读为当局试图平息民愤的做法。
对此,北京人权律师王宇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蔡奇的讲话引起巨大社会恐慌,政府已经借疫情管控建立一套完整的高科技社会管控系统,「通信行程卡」摘星并不影响这套系统继续运作,工信部推新措施降温,只不过是为政治维稳。
王宇说:中国以疫情为借口,通过这种高科技、大数据进化如何去控制人,制定一整套对人的控制程序。所以它这个取消星号没有任何意义,只不过是形式上的一个手段,就是做一个维稳,压制一下很多人比较恐慌、比较愤怒的情绪。
王宇以自己亲身经历为例,每天进入小区都要经过层层「扫码」,她指,公民的个人信息和隐私被当局随意掌握,整个中国完全进入「1984」,甚至是新疆化管理模式。
王宇说:进小区我们就要刷码,自己买的房子、个人私产,我不刷码我进不了屋。每一个人不管是做甚么,完全是在政府的一个监视管控下;中国人每个人都是「铁链女」,政府完全比「1984老大哥」的眼睛还「雪亮」,中国大陆基本上已经做到了新疆化管理了、整个就是一个「集中营」。
疫情以来,大陆网上频频曝出如物流卡车司车因「挂星」被限制通行事件。今年4月,北京人权律师余文生和妻子许艳也曾因「通信行程码」带星,遭山西临汾高速拦截,他们因此被禁到当地入住。
工信部宣布「摘星」的通告中表示,新做法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有助支撑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便广大用户出行。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2.【铁腕清零】习近平再为「动态清零」政策辩护 上证A股指数立即应声下跌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28日在最早出现新冠肺炎疫情的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期间再为其「动态清零」政策辩护。他再一次把「与病毒共存」形容为「躺平」,指宁可影响经济,也要坚持「动态清零」。习近平坚持「清零」消息一出,上证综合指数立即应声下跌。
新华社报道引述习近平指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如果搞「集体免疫」、「躺平」之类的防控政策,后果不堪设想。他又强调,中共实施动态清零政策,「是党中央从党的性质宗旨出发、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的,宁可暂时影响一点经济发展,也不能让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受到伤害」。
习近平又声称:「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我们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有社区这个重要基层基础,有能力也有实力实行动态清零政策,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受习近平讲话消息刺激,原本向上的上证A股指数再次应声下跌。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股价指数周三收市报3,361.52点,下跌47.69点,市值蒸发1.40%。滙丰研究同日表示,中国经济复苏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内疫情形势的演变,预计北京今年将坚持「动态清零」政策,将2022年内地GDP增长预测由4.9%下调至4.1%。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二十大】各地警察武装巡逻严防社区渗透 评论:或涉派系斗争
中国公安部宣布开展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天津、湖北武汉等地已出动武警武装巡逻,警力既要上街「显示实力」又要下基层社区驻守。对于这次「严打」触及基层,有分析认为,或涉「二十大」派系斗争。但亦有意见认为,相关行动仅仅是一种政治表达形式。有评论担心,基层官员在执法过程中「加码」,令百姓受到更严苛管控。
《人民日报》报道,中国公安机关夏季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动员部署会,上周六(25日)召开。会议强调,要「重拳」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大力整治社会治安问题,「化解」各类安全隐患,「维护社会稳定」,要快查各处「寻衅滋事」等违法犯罪,还提出把基层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迎接「二十大」召开。
关注中国社会现状的时事评论人士方文祥认为,中共「二十大」将于秋季举行,近期当局的安保措施不断升级,怀疑事出有因。
方文祥对本台说:对基层公共场所进行比较激进的管理方式和行动,从他们执政习惯来说,应该是出了甚么重大问题或出了甚么重大事情,引起了他们的高度重视,然后才会出现这样一个加大力度的措施。
方文祥估计,背后可能涉及派系斗争,具体可能是在社区居委会或村一级行政区出了问题。对于当局提出「领导干部包案接访制度」、「武装巡逻,加强重点部位、区域的夜间巡控」,方文祥认为,这种现象比较罕见。他又表示,公安部此次「严打」行动的内容,非常细化,如果落实到基层,经过官员「加码」,恐怕只会更严厉。
方文祥说:在基层,在权力的最底端,涉及到民众,把中国的社会形势牢牢的控制住,也许还有其他派系在基层活动,他的基层是极为不牢固的,包括军队也是如此。
在唐山黑道打人案发生后,公安部会议声称要「坚决铲除黑恶势力团夥」,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会议还表示,要「强化社会面管控」,强化重点物品动态管控,严管枪支弹药、危爆物品等。
对此,时事评论人士孙楠对本台反映,现时各地警方都如临大敌。不过,他就认为当局对相关物品的限制不切实际。
孙楠说:确实是都怕发生暴力事件,这是一方面,另外在中国,他们(政府)很清楚中国人的暴虐性很强,如果出现暴力事件,问题就比较严重了,所以他们要限制。但是限制的意义并不大,夏天大家都爱喝啤酒,酒瓶打碎也可当武器,限制某些工具的使用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学者刘先生更认为,这种运动式的所谓「严打行动」仅仅是一种政治表达形式,目的是做给最高领导人看。
刘先生对本台说:刚刚上任的公安部长王小洪,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借此行动显示自己上任后有所作为,更重要的是以这次声势浩大的行动为秋季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保驾护航。
在公安部的命令下,武汉目前每日投入近5000名警力驻守街头。天津市公安局发言人本周三(28)在新闻发布会说,全市公安机关将全力投入「百日行动」。
记者:乔龙/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政绩工程】昔日习近平「千年大计」:雄安站每天只剩一趟车
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决策、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年大计」雄安新区,近日再传最新「烂尾」消息。有陆媒查阅中国铁道数据,发现相当于六个北京站的雄安站,现时每日只剩一趟车。
据中国自媒体「海住研究院」报道,受京冀两地疫情防控政策及雄安新区发展现状影响,雄安站近期每天只保留了1趟往返北京西站的列车。报道提出质疑直问:「如果一条高铁线路开通运营后客流惨淡,这是否是一种严重的资金浪费和资源错配?」
雄安新区曾被视为习近平的「政绩工程」。中共官方曾形容,「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选择,是一项历史性工程」,甚至指雄安新区是习近平心中的「千年大计」。五年前中共官方宣传雄安新区计划时,曾夸下海口,声称要斥资30万亿元人民币,「打造一座未来之城」。
雄安站站场总规模13台23线,总建筑面积47.52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北京站。2020年12月启用之时,中共党媒曾以「中国高铁新名片」来形容雄安站。
由于相关消息在政治上相当敏感,中共网管对这条消息似有特别安排。现时在「海住研究院」的微信帐号上相关资讯仍然存在,但在百度搜查「雄安站每天只剩一趟车」,却无法搜到这条消息。
对于雄安站沦为「大白象工程」,翻墙看到消息的中国网民纷纷作出冷嘲热讽。有网民揶揄指出:「炸一炸改造成未日废土主题公园,或是当影视基地拍《终结者》续集多好!」也有网民说:「你不懂,这千年大计啊,一千年后就满负荷运转了。不信你到时候再看。」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澳中关系】澳外长: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有担忧是对的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说,澳大利亚人对中国构成的军事威胁感到担忧是对的,因为中国正在寻求加强其在亚洲和太平洋的军事存在。
《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道,黄英贤周三在吉隆坡对记者说:「我理解人们为甚么感到不安。我理解为甚么人们在变革时期感到紧张,所以我们必须以自信、清晰和目标感来采取行动。」
美国及其盟友,包括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军事建设感到震惊,因为北京试图加强其在南海和台湾海峡的领土主张。中国还与所罗门群岛签署了一项安全协议,澳大利亚担心这将使中国能够在该地区建立一个军事基地。
黄英贤对马来西亚首都的访问是为期五天的东南亚之行的一部分。黄英贤在吉隆坡出席当地商界人士和政要的早餐会上说:「我将加强我的部门对东南亚的关注,这样澳大利亚就能更好地与该地区进行接触。」
另外,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周三公布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四分之三的澳大利亚人认为,在未来20年内,中国非常有可能或有点可能成为澳大利亚的军事威胁。这个结果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大幅增加。只有12%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非常」或「有点」相信中国会在世界范围内采取负责任的行动。
洛伊发现,俄罗斯、中国和台湾战争的前景现在被视为对澳大利亚利益的最大威胁。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美制裁5中国实体包括4香港注册公司 涉支援俄罗斯军事行动
美国商务部的工业与安全局制裁多5间支持俄罗斯军工的中国实体,当中4间在香港注册。美方表示,会继续致力削弱俄国发动战争的能力。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反驳,中俄经贸合作是正常的关系,但就拒绝正面回应是否愿意让独立审计员调查这些公司。
美国商务部辖下的工业与安全局(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BIS)于周二(28日)宣布,制裁6个支持俄罗斯的军事行动的实体,其中5间为中国公司,包括:香港世捷达物流有限公司(World Jetta (H.K.)
Logistics Limited)、信诺电子有限公司(Sinno Electronics Co., Ltd)、金派科技(香港)有限公司(King Pai Technology
Co., Ltd)、维科电子有限公司(Winninc Electronic)和柯奈柯特电子有限公司(Connec Electronic
Ltd)。其中4间:世捷达物流、信诺电子、金派科技及维科电子均有在香港注册。
被列入制裁名单的实体,在采购美国的货物时,其出口、转口和美国国内转移等活动将会受限制,或需要申请额外的许可证。
BIS在声明中表示,该6间公司会在获取美国技术上受到严格限制,因为他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不顾美国现有的出口管制,持续向俄罗斯军方供货。
声明中强调,商务部已向全球的企业和政府表明,会持续加强防止俄罗斯逃避包括实体清单等管制手段。而今次行动「是对各方发出明确信息,美国及其盟友将会毫不犹豫地迅速采取行动,根据我们的法律和政策,继续在全球经济上及获取敏感技术和物资上,让俄罗斯被边缘化,以大幅削弱其发动战争的能力」。
负责工业与安全的商务部助理部长艾斯特维兹 (Alan
Estevez)表示,「美国及其盟友共同实施的全面出口管制,是用来限制俄罗斯军队在维修、更换和补给上的能力,俄罗斯总统普京愈坚持,我们就愈加大力度」。
今次裁决,由美国的「最终用户审查委员会」(ERC)作出。ERC指,基于有具体和清晰的事实证明,这些实体一直有参与,或明显风险将会参与违背美国国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的活动。除了这5间实体外,还有20个与中国有关的实体因为帮助伊朗或支持军用而在同一天被列入清单,包括中科院的一家研究所和中船集团的一家研究院。
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于周三(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指,中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并批评「美方以所谓支持俄罗斯军事和国防工业基地建设为由制裁打压中国企业,此举没有国际法依据,没有安理会授权,是美方搞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他又试图解释中国和俄罗斯是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正常的经贸合作,不应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干预和限制。美国在处理对俄关系时不得以任何方式损害中方正当权益」。
当记者追问中国是否愿意让独立审计员调查这些公司,以查清其是否向俄方出售了货物时,赵立坚没有正面回应,只重申「美方应该做的是,撤销有关的制裁措施」。
美国过去给予香港特殊地位,美国公司可以向香港出口一些敏感或军民两用技术。但近年,香港公司多次「荣登」美国实体清单,包括2019年美国就因国安顾虑,对多家香港公司实施制裁。至2020年香港实施《港区国安法》后,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法令,明确香港在出口上不再享异于中国大陆的特殊待遇。
记者: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7.【台海争议】黄介正称「台海是国际水域」在国际海洋法上站不住脚 舆论压力下国民党与之割席
中国日前声称台湾海峡非「国际水域」而是中国内海,在台湾,国民党国际事务部主任黄介正周二(28日)接受传媒访问时附和中国,并指美国称台海是「国际水域」在国际海洋法上站不住脚。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周三(29日)谴责指,相关讲法严重背离台海事实。在舆论压力下国民党随即发表声明,不接受中国指称台湾海峡是「内海」的说法,更不能接受黄介正相关讲法。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干事长黄世杰,周三回应黄介正言论时表示,中国单方面声称拥有台湾海峡主权,已被世界各国质疑,台湾的外交部、陆委会也回应,绝对不接受内海化说法,甚至国民党本身的反应,也说明中方立场不被认同。
黄世杰说:国民党自己那么快就出来,打脸自己的国际事务部主任黄介正先生不当的说法,这已经回答了一切。这不是国际法上名词的文字游戏,而是牵涉到区域的和平稳定,以及国际上对于区域安全,和国际贸易的重要水道航行是否能自由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严肃议题。我们希望国民党不管是党中央,或者担任相关党职的人员,不要用政治上口水的方式,轻忽的说这些立场。
黄世杰指出,黄介正言论违背国民党主席朱立伦亲美立场,而且讲法背离事实。
黄世杰说:朱立伦主席在美国就说要亲美,回到台湾自己所钦点的国际事务部主任,却为中国无理的相关论点去背书,然后甚至说会有甚么流弹。彷佛如果中国使用武力的话,好像还有他的法理基础在一样。这样的说法,我们觉得背离事实,也是跟国际法不相符合的,所以在这边要严肃的予以谴责。
国际法学者、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候选人宋承恩表示,黄介正并没有站在台湾的立场讲话。
宋承恩说:我原来期望他坚持「中华民国」,会讲「中华民国」也有管辖水域、「中华民国」也有专属经济区,台湾海峡不是全部中国说了算。可是他完全没有站在中华民国的立场发言,反而是顺著中国的立场发言,这是我觉得最吊诡的地方。他的内容当然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似乎他不赞成中国把台湾海峡内海化,就是顺应国际的讲法:台湾海峡不可能不开放给国际使用。但是他另外一方面又对于美国所谓国际水域这个说辞,他认为国际法上站不住脚,在这点上他又顺著中国的意思走。
宋承恩指出,早前解放军机绕台时,国民党立委吴斯怀表示,只要不在台湾领空都算是国际空域和水域。对比黄介正这次发表的论点,国民党对于国际水域定义前后矛盾。
宋承恩说:我就要问哪一个是国民党?你倒是站在说只要不受台湾或中国管辖的,不管是海域抑或空域,飞机或者是船舰就可以自由绕行或者是航行,像吴斯怀这样讲?还是黄介正这样讲,说这个是不可以的,这是有质疑的?到底哪一个才是国民党?到底哪一个才是国民党的法律立场?前后不一。为甚么中国的时候,你就说共机可以绕台,美军就不能通过台湾海峡?这件事让我非常质疑。就是似乎你不管怎样解释,你就是站在有利中国那一方面来解释国际法,这让我们觉得非常不妥的地方。
在舆论压力下国民党周三发表声明,除了不接受中国和黄介正谈及台湾海峡是「内海」外,还重申支持世界各国在台湾海峡的公共海域,享有合法航行与飞越权利。又指,欢迎也相信相关国家航行台湾海峡,有助于台海和平与台湾安全。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香港法庭】前年香港「71游行」首次被禁 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指「煽惑」游行
前民阵召集人陈皓桓、前立法会议员胡志伟等8名民主派人士,被控煽惑他人参与2020年七一游行,当中7人认罪,判囚半年至1年。前东区区议员陈荣泰否认控罪,周三(29日)在区域法院作供。他供称,虽然案发时警方已就71游行发出反对通知书,但主办单位会提上诉,他料游行上诉得直,强调无意煽惑他人参与非法集结。
本案第5被告、前东区小西湾选区议员陈荣泰(58岁),被控一项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指他于2020年6月30日,在终审法院外非法煽惑其他身份不详的人,明知而参与一个属未经批准的集结的公众游行。暂委法官郑念慈周二(28日)裁定案件表证成立。
陈荣泰周三供称,他为一名传媒工作者,曾在多间报章、电视台及电台工作,最后一份工于D100电台任职监制。他从未从政,于2019年萌生参选区议会的想法,主要是因为2018年台风山竹袭港,陈认为他居住的住小西湾区清理树林等议题与其他区有很大分别,指「当区代议士做得好差」,他想改变自己社区,故放弃电台工作,开始落区实践自己的想法,再参选区议员。
他于2019年11月24日胜出区议会选举,翌年上任东区区议会小西湾选区的区议员。但本来四年区议会任期,他去年9月「被DQ」,被指违反宣誓内容,他认为被DQ是因为他有份帮忙做民主派初选的票站。
陈称,案发前一日,他收到曾健成「牛哥」通知,指希望他出席案发当日的记者会撑场,该记者会的召集人是陈皓桓。陈皓桓当时是社民连的人,但为人所知他是民阵的副召集人及发言人。陈荣泰答应到场支持,他认为该次记者会是民阵就71游行被警方拒绝上诉而进行,「作为香港人同新任区议员,当然希望游行上诉成功,尤其71游行系2003年至2019年嘅传统,政府每年游行完都有回应...我衷心希望可以批准」。
案发当日在终审法院门外,陈身穿黑衫、戴口罩出席记者会,「我一直都系企后面,我觉得自己冇角色」。陈指,他当日只是去「撑场」,认为自己到场已经足够,并无打算发言,即使是陈皓桓发言完毕后向后问他「冇嘢要发言?」陈亦回应「唔需要」。
而当日在记者会发言的人之中,陈最熟悉的是「阿牛」曾健成,两人相识十几年,在工作中认识,后来因「大家都系柴湾人」而相熟。陈称其他人不太熟悉,徐子见亦是东区区议会同事;至于胡志伟,陈形容「工作上有采访过佢,谈不上认识,没有私交,没有来往」。
陈荣泰当日曾有约50秒的公开发言:「(听日)大家著啲花啲嘅衫、有啲节日色彩嘅衫,唔好著黑衫、留返我哋著。而另一样嘢,我想讲嘅就系话2003年有份行出嚟嘅时候,大家都可以咁样行出嚟,点解今年一个所谓《国安法》出嚟啦⋯⋯听日系我哋指标嚟㗎,作为一个香港人,假期想去行街,喺铜锣湾行下Sogo都系会有事嘅,咁我哋都想试吓,到底系有咩嘢事?」
陈解释,他本来从没有打算发言,但是陈皓桓回答记者问题时,曾称「有记者问佢以咩身份,我今次以个人身份,冇同民阵夹过...我相信企系我后面嘅立法会议员、区议员又好,都有有被捕嘅风险。」
陈指,他当时心想,他出席是「一心撑民阵」,陈皓桓的说话与他本来出席的理念不相同,「我觉得佢唔代表我,我冇犯罪意图同动机,我从无谂过自己会被捕」,「所以我需要出嚟讲我系撑民阵,并唔系撑个人身份嘅意见」,故在陈皓桓发言后就称「我想讲两句」,并作出以上发言。
他指,他在言论中提及年轻人,是因为当时有人认为年轻人穿黑衫就是「搞事」,他出于关心青年人而作出言论,他当时主要是想表达支持民阵游行,强调发言并没有准备、没有讲稿。
当日他有与其他被告一样,手持写上「71齐上街 反对国安法」的纸张合照。陈解释纸张是陈皓桓给他,内容亦是民阵申请71游行的主题及口号,合照只是「仪式及指定动作」。
他强调,从来没有参与过政治组织或有政治连系,他只是关心社区、作为香港人关心香港发展,完全没有打算进一步选立法会或争取更多政治本钱。被问到有没有想过叫市民71无论如何都要出来游行,陈称「绝对没有,我唔会犯法,更加唔会叫人犯法。」
盘问下,控方质疑陈皓桓发言时曾提及「上诉都必然系唔成功...无论如何都会游行」,如他不同意说法,为何陈听到既不澄清、又不离开?陈称因为当时民阵并没有放弃上诉,上诉亦在案发当晚6点有结果,「我当时都系觉得、真实希望可以上诉得直」,其他人的说话他没有太多关注,「政治人物讲嘅嘢都大同小异」,「佢表达自己不满,冇咩问题;呢啲系佢哋嘅睇法,唔系我嘅睇法」。陈强调,他无意煽惑任何人,「我唔代表任何人,亦冇任何人代表我」。
陈又透露他的婚姻状态,多年前因赌钱问题而与太太离婚,其后决心戒赌,并与前妻再次结婚,不过陈称不想因为此案而连累到太太,「可能要好多钱,或者诉讼压力」,故决定再次与妻子离婚。
控方周四(30日)作结案陈词。
同案另外7名被告为陈皓桓(24岁)、曾健成(64岁)、徐子见(53岁)、胡志伟(58岁)、朱凯廸(43岁)、梁国雄(64岁)及邓世礼(58岁)。他们早前已认罪。首4名被告承认一项煽惑他人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另除曾健成和陈荣泰外,其馀被告被控一项举行或组织一个未经批准集结,及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徐子见、胡志伟、朱凯廸和邓世礼被控明知而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则获存档法庭。7人被判囚6至12个月,其中正因其他案件而服刑的陈皓桓、梁国雄及朱凯廸,本案部分刑期须分期执行,3人须加监1至3个月。
往年香港在71主权移交日都会有大型游行,但在2020年首次被港警禁止。今年回归25周年,往年在71发起示威的社民连因近日被问话,取消今年所有集会活动。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离散港人】在台港人分享移居台湾心路历程 学者指移民可解决「少子化」问题
近期不少声音指出港人申请定居台湾困难,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周三(29日)举办分享会,希望透过在台港人分享其在台的心路历程,减少社会上的歧异。有在台港人分享,移民一定要因为喜欢那个地方,而非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否则去到哪里结果也一样,并不合适。也有学者提出,台湾面临少子化问题,政府一定要揽才、育才及留才,让人才留在台湾。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周三(29日)举办「携手连心&迈向美好:在台港澳人士生活分享会」,希望透过对话交流,减少歧异。
在台港人、现于科技公司任客服工程师的周凯欣2014年来台,今年已是第8年。当初考完HKDSE后便到台湾念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她觉得台湾不少制造业在全球地位也是数一数二,工程系工作发展前景较好,所以毕业后她选择待在台湾,希望5年后再申请定居。别人看她会觉得她一帆风顺,其实并不是。她提到,当初毕业时也经历过4个月空窗期,
每天都很忧虑找不到工作,即使找到工作也担心雇主是否愿意帮忙跑文件。面对未来的不确定,她也多次问自己是否要留在台湾,不用再为政策的事情烦恼。但她最终决心留台,因为她知道自己的个性较合适待在台湾。
她对本台指,当初选择到台湾的另一个原因,是感受到台湾的人情味,令她对这个地方有所憧憬。作为以侨生身份来台的一份子,她也有留意一些关于港人留台困难的消息。她同意目前留台比以往困难,等待时间较长,她认为原因是申请个案增多,难以短时间内增加人手处理。而且台湾政府首要目的是要为国民负责,所以审批个案谨慎,周凯欣续指,移民的门槛一定会有一些限制,因为必须选择一些真正对台湾具有贡献、有益的人才会让这些人得到审核通过。她希望大家也能够理解这一点,彼此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互相理解。
周凯欣又觉得一定要因为喜欢一个地方才移民当地,而非为了逃避某些事情,否则去到哪个地方结果也一样。
周凯欣说:我的建议是可能要比多一些耐心去认识这片土地,留一、两个月,看看是否真的习惯及认识这个地方。重点是决定去一个地方定居的话,背后原因及动机不是为了想逃离某一样东西,否则来到这个地方,这里一样有问题,是否又继续逃离?而是你来到这个地方生活一段时间,你发现很适合你,你觉得很喜欢,在这个地方生活你会更幸福快乐,因正面的原因留在这里或申请移民,而非为了逃离某一东西。
在台港人、美食旅游YouTuber黄恺晴分享,自己来台已有两年半,并准备与台湾男友结婚,之后定居台湾。现时她的工作主要是经营其YouTube
频道。她非常喜欢台湾的生活节奏,比较慢活,而且许多景点可以媲美外国。这段时间她渐渐对台湾有归属感,因此希望用微小的力量,利用拍片的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台湾,亦分享一些资讯给想来台湾的香港人。她接受本台访问时指,她同样觉得一定要喜欢那个地方才考虑移民,并要融入当地文化。
黄恺晴说:我觉得好多人可能会被一些媒体或网络上的声音误导,可能以为台湾人不欢迎香港人。但其实我自己亲身的经验,不觉得有这个问题。我身边的台湾朋友也对我很友善,以及例如我遇到甚么问题,要打去一些机构问,他们都很乐意答我。所以我不觉得特别被台湾人排除在外。
中华港澳之友协会荣誉会长、淡江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张五岳说,台湾这块土地没有天然资源,每年都有天灾侵袭,台湾能够有竞争力是来自于人才,但却面临人才短缺的问题,少子化问题亦非常严重,他觉得接收移民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好方法。
张五岳说:不管谁执政,台湾政府都必须要面对3个问题,第一个一定要揽才,延揽优秀人才到台湾;第二个一定要育才,这块土地能培养优秀人才;第三个共同部门,社会各界最关心的就是留才,让人才留在台湾这块土地,才能创造更多附加价值。
他指许多港澳人士分享相关经历,希望台湾政府能广纳意见。
近年许多港人移民台湾,去年获在台居留许可的港人达1.1万人,创历年新高。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港青移居加国感旁徨 国会议员倡取消五年毕业限制
加拿大政府去年2月推出为香港人而设的救生艇移民计划,吸引年轻港人申请移居加拿大,但计划中的工作签证设有「5年内毕业」限制,有国会议员质疑计划门槛过高,要求政府取消5年限制,使持合资格教育证书的港人,在当地工作满一年后,均可以申请永久居留。
针对香港实施《港区国安法》,加拿大去年为港人推出救生艇计划,放宽对香港人获得加拿大永久居留权的要求。该计划让过去五年于大专毕业的港人申请Open Work
Permit(OWP)工作签证,并于工作一年后以「香港通道」(Hong Kong Pathway)取得永久居留身份(Stream
B),惟同样规定申请人不得毕业超过五年。不符上述资格的港人可用学生签证循Stream A移居加拿大。
本台访问了两位分别受五年毕业限制影响的香港年轻人,他们不约而同认为有关的限制,令他们的移民之路困难重重。
2018年大学毕业的Mannix,今个月中取得OWP抵达加拿大,他需要赶及在今年9月前找到工作,并在明年提交Stream
B申请,以符合五年毕业限制。他表示,此限制令他的计划变得非常仓卒:「我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找工作,时间之短,好多工作都要被迫去做,亦担心因太心急而坠入求职陷阱。」
本身从事教育界的Mannix直言,自己因应搵工时间仓卒而降低了职位要求:「我可能会找一些餐饮业或零售业的工作,因为以我了解加拿大的职场,若要找文职工作,可能都需要一至两个月时间去做背景审查等,变相我亦被迫要从事本身不擅长、甚至未接触过的工作。」
至于已经大学毕业并投身职场十年的Eric,不符合Stream B的申请资格,他已获加拿大大专课程取录,但目前仍在香港,苦恼应否以Stream
A学生签证移居。他表示除了学费支出,自己亦担心能否适应加拿大的教育:「始终(加拿大)与香港是不同的教育模式,再拣一个与自己毫无关连的科目去读,都会担心自己是否应付得到。」
他认同当局应取消五年限制:「取消了五年门槛一定会更吸引,节省的学费可用作适应当地生活,并在到埗后了解当地哪些行业适合自己,再去进修相关科目。因在香港根本不清楚当地实况,或会为了永居身份而报读未必适合自己的课程。」他又指若成事自己会考虑申请Stream
B:「(因为)香港的政治环境,好像一觉醒来好多东西都失去,有种旁徨。都会想可否在其他地方寻回失去的东西。
加拿大国会议员兼新民主党移民、难民及公民事务评论员关慧贞(Jenny Kwan)上周去信加拿大移民部,要求取消OWP及Stream
B中的五年毕业限制。关慧贞认为,这些例子证明移民部未有考虑申请人的实际情况:「好明显他们无考虑过香港申请者的意见去进行。有很多移民,甚至难民都为加拿大带来很多贡献,我相信香港朋友如果不受这些限制,将可带给加拿大经济、文化等社会贡献。」她批评政府这些限制只是带给申请人阻拦,亦未有想深一层,顾及这些限制所带来的困难,会「迫大家求求其其搵份工」,无机会用自己的才能作出贡献。
关慧贞又鼓励香港新移民可以将自己的困难及意见,向政府及当区国会议员反映,要求政府改善救生艇计划,令计划可以真正帮助香港。
记者:胡彗蓝 责编:潘加晴
11.【主权移交25年(一)】自由篇—「一国」成真「两制」为幻
香港「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实验做了25年,维园「六四」烛光熄灭了;「民主女神像」倒下了;公民社会瓦解了;反对声音消失了;《苹果》被摘掉了;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的名誉被抹去了;而不变的是由恐惧促成的大规模移民潮。本台走访香港和英国,了解多位来自不同界别的港人,经历回归后所谓的「温水煮蛙」,迄今如何评价这实验中期享有的「自由」?自由亚洲电台特别从「自由」及「政治」角度,去审视香港主权移交中国第25年的变迁,现在请先听听「自由篇」。
时光回到1980年代的中英谈判,港人面对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统治的大限将至,尤其是在1989年「六四事件」后,对于香港日后能否继续维持现行享有的权利、自由、民主、法治,以至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少港人都忧心忡忡,导致数以十万计港人远走他乡。
邓小平说:不会变,就是50年不变。50年这个不变,也没有变的道理。
香港在主权移交前被恐慌气氛笼罩,时任中国国家主席邓小平向港人派「定心丸」,承诺「一国两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现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50年不变」,港人仍「马照跑,舞照跳」。
回归后,香港「一国两制50年不变」的实验开始,考验中共能否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作为首任接手香港的中共政府,时任国务院总理朱熔基2002年11月访港曾向港府官员,自信满满地如此说。
朱熔基说:香港回归祖国了,如果在我们手里搞坏了,那我们(中央政府)岂不成了民族罪人?
主权移交25年,尽管中国领导人在1997年前后作出过无数的承诺,仍无法保守香港的「不变」。
尤其直至2019年「反送中」运动爆发,紧接2020年《港区国安法》的实施,以及北京修改香港选制,「一国两制」被英国、美国等先进民主国家视为名存实亡,美国更取消香港独立关税地位。这个曾由1995年至2019年连续25年被评为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的「东方之珠」,2021年开始不再获得美国传统基金会独立评级,香港被视为中国其中一个城市。
香港经济学博士罗家聪向本台称,不少港人以往一直处于「温水煮蛙」的状态,直至近年香港局势急转直下,才惊觉已面目全非。罗曾在中资银行工作14年,直至2019年「被迫辞职」,直言见证香港过去20多年来不同领域的制度、资金和人员逐步被中国大陆「同化」和主导,香港经济外资比例减少,「一国两制」步向「一国一制」。
罗家聪说:你以前看这里任何领域的事情,政治经济很多都是和内地不同,数据和股市也不同,但你现在慢慢地同化了,没有分别。归根究底都是那一句,你是本身在这里的人适不适应?最初比较著紧较重点的领域,像金融银行,他会安插人员,但很多领域不知觉间便会被全部更换,甚至一些不赚钱的,例如教育学校也是。因为他要洗脑,也都换了他们的人,你现在看看哪一所大学校长不是内地人?哪个院长不是内地人?
悼念「六四」一直被视为「一国」是否可以真正分开「两制」的指标。回归后,香港是唯一一个每年都有「六四」公开悼念活动的中国城市。直至「六四」30周年,维园烛光晚会仍有18万人参加。不过,今年香港的「六四」,维园再没有烛光。加上近两年香港紧随北京「清零政策」,港人已经习惯不能聚集的新常态。
2022年6月4日当日,有市民坚持身穿写有「人民不会忘记」黑衣,出现在昔日「六四晚会」集会地点——铜锣湾的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市民说:来很和平地纪念「六四」这天,他们说不是「屠杀」,就叫「事件」吧,怎样也好,都会用另外一些不相关的理由阻止你,和平也不可以,那还有甚么自由呢?
不但维园「六四」烛光被灭,「六四」印记亦被绝迹,包括原本竖立香港大学的「国殇之柱」被一分为二拆走;被髹上「六四」标语「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歼豺狼民主星火不灭」的港大「太古桥」被校方洗刷一空;支联会「六四纪念馆」的民主女神头像等纪念物品被警方带走;由陈维明制作的两项著名作品,包括位于香港中文大学的「民主女神像」及香港岭南大学的「天安门大屠杀」浮雕被清除。
「一国两制」承诺香港人继续有言论自由、集会自由、结社自由,回归后的香港的确曾经还是「示威之都」,每年「七一游行」、「元旦游行」备受国际注目,多次创下游行纪录,包括2003年反对《基本法》23条立法的50万人游行;2019年反对修订《逃犯条例》两次游行,人数分别达到100万及200万。但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塞爆」港岛的示威人海经已「被消失」,要求官员下台、「光复香港」、「香港加油」等不少口号更成为「煽动禁语」。
就连主办集会游行的民阵和支联会都被迫解散,更有多位主要成员被捕,连同数十名泛民人士至今仍身在狱中。在教协、职工盟等逾60几个历史悠久的民间组织一一解散下,公民社会正式被瓦解,反对声音变得微弱,数以千计的议员、律师、教授、医生和学生沦为「政治犯」。
意大利神父甘浩望因向往共产主义理想,70年代来到被视为中国对外窗口的香港,致力帮助弱势社群,见证著香港公民社会的发展。他说,香港公民社会力量消失,对港府管治并非好事。
甘浩望说:他们应该明白100万人、200万人去示威,是为了甚么?一个聪明的政府,见这么多人示威,这么多人去烛光晚会,应要去明白,不是镇压,不是禁止人们。
在「后国安时代」的政治风险下,甘浩望仍继续一个人的抗争。他说,即使声音微弱都不应放弃。
甘浩望说:不想发声,不想行动,甚么都不想做,会变了一个麻木的社会、大家恐惧的社会。
香港被消失的声音,亦包括新闻界。至少10多个报刊、独立网媒、电台被迫停运,包括《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及多名高层因《港区国安法》被囚押至今逾1年,《苹果》2021年6月25日出版最后一份报纸后就被迫停运;《立场新闻》2021年12月29日因《港区国安法》而被迫停运,2名高层仍被还押;《众新闻》亦在2022年初在政治压力下被迫结束。
前《立场》采访主任林彦邦现转型为公民记者,在社交媒体自设网媒专页,以1人之力继续报道新闻。对比以往的团队工作,他认为现在有必要学习摆脱旧有思维。
林彦邦说:我们已经不可能去想像,再有《立场》、《苹果》,用一个数以百万计的观众群去做一个有影响力所谓自由派的传媒,是不可能。他不会容许你这样做,那么你只可以思考怎样化整为零。主流传媒会报道记者会,李家超见记者,即使我想做都不能进去,我现在没有记者证。剩下需要我这种身份去补位的,通常就是那些街头发生的事,或是这些所谓「政治犯」出狱,未必在主流媒体的视线内,就算有也不明显,这些是我要去补的位置。
林彦邦于2006年入行 ,曾在多间主流电视台和报章工作。他没想到如今不但自己曾经工作的新闻媒体因政治原因被迫停运,更与昔日共事的同行「战友」囚窗相隔。
林彦邦说:《国安法》之后,有很多说话不能讲,很多东西不能写,甚至做一个专访都不行。没有预料过写文章原来是刑事罪行,没有预料过你说一些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而且那些都是客观事实陈述,原来会被叫作煽动,而不需要煽动对象,你也不知煽动了谁人。
对于无国界记者组织的全球新闻自由排名,香港由2002年首次公布的第18名,跌至2022年的148位,林彦邦认为数字反映事实。
林彦邦说:排名是一些硬梆梆的数字,但是你亲眼看著所有事情一直恶化,然后到2021年《苹果》、《立场》和《众》没了,所以排名跌至低于菲律宾,是合理的。我不知道最自由的状态是怎样,我只知道很不自由的状态是怎样,就是现在的模样。
为找回自由的天空,不少港人决定离开。根据入境处数字,过去连续3年香港人口录得净移出,今年头3个月,净流出香港的人数超过14万人,人口逐年下跌至741万人。虽然并没有具体移居海外的数字,但是普遍被视为新一波移民潮。
有份签订《中英联合声明》的英国,是不少港人离港后的目的地,包括香港政治名人、专才、艺人和教授等。而香港公共医疗医生协会前会长马仲仪亦是其中之一,不过她对有人表示离开香港是因为要「做更多的事情」的说法就另有看法。
马仲仪说:我自己有时去讨论香港的事,我会很在意去想,在香港的朋友听到我的评论,会有甚么感觉?他们已经在受苦,我不知道他们,喜欢听到我好像为他们发声,还是会越听越觉得沉重?我想,说要为了做更多的事情而离开,这句说话是不是没有人做到?例如你是罗冠聪这些政治人物当然做到,因为他在香港动弹不得,但是对于一般来这里的香港人,或者我自己,我不觉得可以谈得上这样。
「一国两制」史无前例,这个实验做了25年,多位早前出席英国当地「六四」集会的移英港人,直指香港人当初深信「50年不变」的想法是「天真」。罗家聪则称全面被控制难以避免,「只是习惯与否」。至于林彦邦则认为,回归25年充分说明「一国两制」是不可行,其在于「这地的人跟他们的宗主国是没有信任可言」。香港人,来到主权移交25年的今天,你们又有何结论呢?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未普评论】这些缓和迹象说明甚么?
进入2022年以来,中国政局一直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局中,但最近似乎出现一些和缓迹象。大陆政治学者吴强先生最近在接受明镜CEO何频先生的专访中表示,中共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和解信号。
我也认为,大陆在某些方面,的确出现了一些新的不同以往的似乎和缓的信号。比如,习近平的三名臭名昭著的干将退居闲职,西方对中国在新疆、香港和俄罗斯问题上的强烈不满,因而略微释怀;中国的战狼外交似乎正在收敛,中国和美欧的关系似趋于和缓;红二代中有人被重用,可能预示著习近平和红二代之间的紧张关系会缓解。
习近平的干将,包括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新疆书记陈全国和港澳办副主任张晓明,都是习近平的忠臣,都在任上使劲浑身解数,向习表忠讨好。乐玉成就是在普京二月访华时,道出中俄关系「上不封顶」的名句,这肯定代表了习近平当时的心声而颇获官媒好评。但此时非彼时,近来中俄关系的不尴不尬,让习近平心生烦恼,于是,这个自1986年起就搞外交的乐玉成,顺理成章地成了替罪羊,被发配去搞甚么广播电视的劳什子。陈全国,在新疆使出非人权的霹雳手段,把上百万新疆人关进所谓的「再教育营」,引发西方国家的集体声讨。他去年年底被调离新疆,现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至于张晓明,此公在港澳干了36年,本来没甚么大本事,只因一贯戮力推动极左政策,为习近平提早收复香港,断送香港「一国两制」立下大功。张在国际上成了过街老鼠,最近被任命为中国政协副秘书长。有人说,此举是对张的贬斥!香港作家颜纯鈎嘲讽说,这三个部级高官,在外交﹑民族﹑港澳三个层面,以极左面目张狂多时,本以为可以邀宠升官,未料习近平的极左政策面临「收皮」,三个极左马前卒被「祭旗」,意味著中共的大国策,正处在全面反省检讨的前夕。
中共是不是真的在「全面反省检讨」,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的是,西方国家已经体会到中国官方试图传递的和解信号。最近,中国派欧洲事务特别代表吴红波走访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法国、匈牙利、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据了解内情的人说,吴红波所到之处都放软身段,承认中国「犯了错误」,从处理新冠疫情、实施「战狼」外交,再到经济管理不善等,「中国明白他们走得太远了。」
美中两国之间也出现了些许缓和的蛛丝马迹。6月13日,杨洁篪同沙利文在卢森堡会谈进行了四个半小时,双方分别用「坦诚、实质性、富有成效」和「坦诚、深入、建设性」总结这次会面。就连美中两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和魏凤和6月10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会晤上,双方指著鼻子骂对方是台海地区的威胁,也被《华尔街日报》神秘地解读为,双方大放狠话,「实则是在缓和局势」。
再有,红二代潘岳近日被委任为民委主任,有人说,他可能会用美国的大熔炉理念处理新疆问题,有人还得出红二代被重用的结论。或许他会用不同于陈全国的方式治理新疆,但很难就此说红二代被重用。同是红二代,罗点点给马晓力最近披露的公开信,就直指习近平清零政策的荒诞。尽管马晓力和习近平的私交曾经不错,在习近平初上台之际,曾率众多红二代鼎立相挺,但罗马二人绝无可能被重用。
那么,这些缓和或试图缓和的迹象说明了甚么?依我之见,说明习近平在让步。向党内不满他的力量让步,向欧美国家让步,向红二代中原本支持他但现在不支持他的力量让步。为甚么让步呢?因为经济太糟,不让步,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崩盘;中国经济崩盘,习近平依赖的财源就有可能枯竭,社会就有可能陷于动乱;党内不稳,社会动荡,经济凋敝,三者连结而来,习近平根本无法招架,连任就可能破局。所以说,习近平必须让步,不让步,大家一起完蛋!这是没有选择的。
根据习近平的心胸、认知、野心及政策的走向和执政的轨迹,他在此时此刻玩点让步的把戏,搞点权宜之计,可能性很大。他这样做十有八九是为了助自己度过难关。一旦过了难关,只怕他会向认定的极权方向大步迈进。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离散美利坚】各地港人留学生团结互助 无惧小粉红袭击继续抗争
在美国一些港人聚居的大城市,如纽约、三藩市等,举行抗争活动时,相对容易号召同路人帮忙,但在大学校园内要筹备活动的话,人手往往是一大难题,不但增加举办活动的难度,而且有更大可能遭受「小粉红」的威胁,甚至袭击。
刚刚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康乃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气象学学生T仔,就在今年「612」前夕于校内张贴撑港文宣,而被「小粉红」推跌并抢手机,T仔忆起当时惊险的情形,仍犹有馀悸,但表明不会因此而被吓退。
T仔又透露,自「反送中运动」后就与多名同学成立了 「东亚自由促进会(Cornell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East Asian
Liberty)」,为东亚受压迫群体发声,虽然人手短缺,亦需兼顾学业,但自觉身处美国自由国度,有责任提高香港议题关注热度。过去3年,T仔都风雨不改、身体力行,由最简单的张贴文宣,以至举办讲座、集会等都有做过,基乎都是「一脚踢」。有见及此,T仔亦加入了港人留学生组织「自由香港学生运动(Students4HK)」,冀发挥守望相助精神,与其他一样在筹备活动遇上困难的留学生,互相分享资源及交流经验。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邵岚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