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7月14日
1.被控反送中4男被捕 大公:欲偷渡台湾 3人周四提堂被反对保释
「反送中」运动期间遭防暴警枪伤的中学生曾志健与另外3人周三(13日)在西贡被警方拘捕,亲中《大公报》指其欲乘船逃往台湾。他们当中被控暴动的3人周四(14人)被押到法院提堂。控方指他们潜逃风险极高,反对保释,还押至9月中再讯。
警方周三拘捕的4名均因反修例案被起诉及未有依时出庭,他们当中包括2019年中国国庆日在荃湾警民冲突期间中枪的曾志健「健仔」。周四,警方押解4名被捕者中被控暴动的3人,前往区域法院提堂。
3名被告分别是21岁的曾志健、16岁黄姓少年及23岁的冯清华。3人双手及腰均绑有铁链,法庭外走廊有多名警员看守。3人在开庭前会见律师,并由警员看管之下经公众通道进入犯人栏,聆讯完结时直接进入囚室。
冯清华身穿白衣长袖衫,乱发及肩,他神情呆滞、精神欠佳,长时间看著地下;16岁的黄姓少年则身穿黑衣,他没有律师代表,自行回应法官指会申请法律援助;而曾志健留了一把长发,体形明显消瘦。
控方指,3人有极高的潜途风险,故反对他们保释。3人均没保释申请,3案均押后至9月13日,以待辩方申请法援、提供法律意见等,保释金事宜留待下次提讯处理。
据悉,警方接到线报,于周三(13日)凌晨4时15分在西贡部署,在西贡北潭涌巴士总站截获并拘捕4人,当时冯清华身上有3部电话、1万台币、5张电话咭;黄竣贤身上则有1万台币、200英镑及洗头水、纸巾等用品。
3人分别面对不同的案件,案发时是中五学生的曾志健,于2019年10月1日荃湾警民冲突中,被防暴警员近距离以实弹射中左胸,事后被控暴动及袭警等罪。他自2020年12月没有再出庭应讯,被法庭发拘捕令;有海外组织曾指他已流亡。同案被告、案发时上前协助的理大博士生邱宏达,亦被控暴动罪。他后来承认交替控罪的非法集结罪,被判监禁1年,2022年6月刑满出狱;邱宏达周四(14日)有到庭旁听。
冯清华亦被控 2019 年 10 月 1 日在荃湾暴动,他于2021年2月审前覆核时缺席聆讯,被发出拘捕令。与他同案的另 4
名被告经审讯后,全数裁定暴动及纵火等罪成,2021年5月被判监禁51至56个月。
至于案发时 13 岁、现年16岁的黄姓男生,被指在
2019年10月13日在将军澳「私了」便衣警,被控暴动、非法禁锢、有意图而导致身体受严重伤害,以及身处非法集结时使用蒙面用品4罪,他于2020年11月19日缺席聆讯;同案5名被告的案件将于2023年5月2日开审。
另外,被拘捕的4人之中,王恺铭(案发时19岁,现年21岁)周四(14日)早上被押到东区裁判法院。他庭上承认2019年6月12日在金钟参与非法集结及管有危险药物两罪。他在
2020 年底上庭前声称肚痛须求医后失联,被法庭发出拘捕令。裁判官充公其 2000元担保金,案件押后8月31日再讯。
香港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高级警司李桂华周四(14日)下午见记者交代案情,他表示经调查发现,自2020年有社交频道向一些等候审讯的被捕人士,作出弃保游说。4人期间曾试图向美国驻港澳总领事馆寻求庇护被拒后,有团夥协助4人窝藏于荃湾的工厦,有人提供食物,但环境恶劣,期间曾被至少转移3个窝藏地点,并用纸箱将各人当作货物运送。
李桂华说,4人被苛索缴付偷渡费,先后共付40多万元,但各人一直在港,惟协助者已赴外国;之后仍继续游说4人透过拍片众筹生活费,但各人并无收到钱。至今年初,4人用馀下积蓄购买食物充饥,直至周三(13日)被警方拘捕。
李桂华表示,警方相信有关团夥的目标人物约有10人,部分人潜逃海外,包括英国。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一人抗争】甘浩望神父为政治犯绝食3天 不在乎成效只盼在囚者感有人同行
年逾七旬的意大利神父甘浩望(人称「甘仔」),周四(14日)起在酷热天气下只身于大屿山石壁监狱附近绝食3天,以声援为争取民主自由而被囚的年轻人,及梁国雄和李卓人等政治犯。连同他日前为难民的绝食,将连续挨饿共6天。回顾甘浩望在港近半世纪维权路,绝食抗争至少25次,甘坦言如今首要目的并非成效,而是盼与在囚人士同行,分担他们的痛苦,「让他们知道墙外仍有人记挂」。同时,他呼吁新一届政府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压制「停一停」,「畀大家抖一抖」。
香港近日受热浪侵袭,周四酷热天气警告生效,市区最高气温达约34度,新界更再高1、2度。不过,现年73岁的甘浩望神父仍坚持远赴大屿山石壁监狱,在附近的巴士站绝食静坐3天,以声援在囚的年轻人,以及被押逾1年的社民连梁国雄、前支联会副主席李卓人和秘书蔡耀昌等泛民人士。他说,期间有机会遇上来探监的家属,可代为送上「口讯」,告知他们有墙外的人同行。
甘浩望说:他们几十年为贫穷大众、工人服务,到底有甚么法律可定他们的罪?那些法律又是否对的?绝食希望分享少少他们痛苦,因为天气好热,他们应该好辛苦。他们在狱中亦可能感到孤独,不知道(监狱外的)社会人士还是否记得自己,希望今次告诉他们,我们仍非常关心他们。
不但要抵抗炎热天气,甘仔将要连续挨饿共6天。他早于周一(11日)在湾仔社会福利署外绝食3日,抗议社署拒让一名女难民与其女儿接触。今次到石壁监狱外绝食,甘神父一如以往准备了大量水、衣物和一把风扇,他说,多年绝食经验,身体早已习惯,故年老亦不成问题,笑言「当作排毒」。
「甘仔」说,最能让他撑过绝食的是3样「精神食粮」。
甘浩望说:第一、是祈祷,手机可看经文。第二、是写日记,记录接触了甚么人和想法。第三、是阅读。例如我今天看这两本书(《Quel poco di fede
che mi porto dentro》、《Pedagogia dell’aderenza》,是关于我佩服的两位神父,看他们的行事为人对我很有帮助。
生于意大利米兰的「甘仔」(意大利名:Reverend Franco
Mella),自1974年紥根香港,一直为难民、弱势和贫苦大众等争取人权。经历不同时期的政局动荡,他一直坚持以绝食抗争和发声。
「甘仔」说,由1986年为14名水上新娘被遣返中国大陆而首次绝食,至今已绝食抗争至少25次。较为人熟知的要追溯到1980年,要求北京当局释放香港民运人士刘山青事件,「甘仔」逐年绝食直至刘1991年获释回港;以及「九七」主权移交后,甘仔为无证儿童争取香港居留权等。如今绝食抗争似乎没有太大成效,就连来采访的媒体亦寥寥可数,「甘仔」仍望通过行动为在囚人士分忧。他又呼吁更多人以各自方式坚持发声。
甘浩望说:静坐绝食的第一目标不一定要讲究有没有用,只是随心而行,与他们分享痛苦。我当然不希望只有一人的声音,当然希望有更多人发声。现在有那么多人坐牢,不论是基督徒、天主教徒或有良心的人,都应该会用自己方法发声。
「甘仔」语重心长地指出,如今港府与市民的关系是「历来最差」,尤其「后国安时代」的香港,近年港府部分执法部门权力过大,过分压制市民发声自由和机会,不断打压公民团体和媒体,又指出若中共政府和港府「威吓」政策不变,日后只会适得其反。
甘浩望说:(政府)并不是不断拘捕和将人判监,才是一个健康社会,而是应正视别人的权利下,容许反对派发声。现在根本没有了反对派,否则就没有进步,或已停止了进步。大家不出声不代表问题都解决了,愈被镇压,问题日后会一下子爆发。政策应该正面沟通,而非使人害怕。
「甘仔」呼吁新一届港府早日释放政治犯,并将以国家安全为名的压制「停一停」,「畀大家抖一抖」,才有望纾缓与市民紧张的关系,让港人更安心在港定居。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两岸关系】不少台湾人赴中被消失 团体立委吁政府设联系机制
中国近年以各种「惠台政策」吸引台湾人才,但在当地复杂政治和治安环境下,台湾人遭霸凌、拘禁、「被消失
」层出不穷。在台湾,经济民主连合和立委举行记者会,呼吁政府应积极建立台湾人赴中的人身安全保障联系机制,如果前往中国的台湾人在约定时间没有联系,政府可透过相关机制要求中方协助寻找。
经济民主连合邀请曾在中国任教三年、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教育所的张博士现身说法,他表示,当初抱持著到偏乡服务的心态前往中国任教,在课程安排、学术发表方面,都依照校方要求积极进取,工作时数约每天十二小时,却仍受到上司的言语羞辱、职场霸凌、贴上辱华标签,薪水更藉故被扣约五十万元新台币。
张博士说:我亲身的经验来讲,中国没有人权教育,教师的教学专业自主权也受到侵害,而我当时担心人身安全受到威胁而不敢张扬,但是在饱受精神虐待下忍耐至合约期满方返台。回台经心理衡鉴报告检视,出现焦虑、注意力无法集中,对我的职业、社会功能、自我功能、工作能力有所负向影响,身心受损出现重度忧郁症、重度焦虑症和显著自杀倾向。
张博士指出,国台办自豪称目前有2000多名台湾青年学者,在中国各地高校任教,却未揭露职场霸凌、人身攻击的不公平状况 。
张博士说:惠台政策的本质是政治性圈套,中共想藉此统战与洗脑台湾青年师生,而且一定要注意中共「党管一切」的教育文化,让我们在台湾民主自由环境成长的人很难接受和适应。我站出来是不要有下一个受害人,特别是学弟妹们,你们前往中国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经济民主连合研究员许冠泽表示,张博士的例子不会只是个案,还有很多台湾人在中国工作、就学等,他们可能正遭受不平等待遇,甚至近年来很多人直接「被消失」,等到被判决家属才知道消息。
许冠泽说: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建立一个联系机制,政府第一时间可以知道讯息,至少初步在自愿的基础上,依据风险的高低,由赴中国之国人与政府机关,或者是受托的机构约定人身安全定期联络之方式与频率,例如:每季、每月、每周或每日的方式,之前约定好用明语或暗语的方式联络。一旦联络中断,政府即根据与当事人之事先约定透过海基会启动安全协寻机制,跟对岸权责机关联系。
立法委员邱显智指出,台湾的外交部2002年开始,设立台湾人出国登录网页,让民众能在出国前自愿登录,留下个人紧急联络资讯。发生天灾、动乱、急难事件或有协寻请求时,驻外单位能立即联系已登录民众提供协助。他指,陆委会在2019年也因年也因香港「反送中」运动,推出台湾人赴港澳登录系统。
邱显智说:有赴港澳的、有出国的,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成立国人赴陆、赴中国动态登录的相关机制。我们希望陆委会可以拓展既有的赴港澳动态登录系统,让前往中国大陆的我国人民也能够自愿登录,以掌握国人在中国的状态。尤其是赴中国的危险,恐怕不亚于去港澳或者其他有治安不佳的地区。
邱显智呼吁相关单位,积极以平等互惠的方式,与中国政府或各级机关学校洽谈人身安全的即时通报机制,以便即时掌握状况。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地产爆煲】中国烂尾楼盘恐逾180 买家走投无路集体拒供按揭
近一年来,中国地产市场不景气,不少房企资金链断裂。截至周四(14日),全国已有超过180个楼盘的业主联名,又有不少中国准业主组织维权活动。他们要求楼盘复工并按期交楼,否则购房人将集体停止偿还贷款。监管部门则连日召开紧急会议并约见多家银行代表,讨论地方楼盘项目停工及停缴贷款等风险。
去年以来,不少民营房企项目停工,延期交付或烂尾。一份社交媒体流传的汇总名单显示,河南省的「问题楼盘」数量最多,超过30个;其次为湖南省和湖北省。
《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河南郑州高新区「永威金桥西棠」住宅项目,附近4公里内有4所大学,吸引了大量高校教职工和毕业生购买。该号称「最高学历楼盘」目前已停工。为了督促房企复工,业主们组成法务组、监督组、视频组,多次与房企政府部门沟通协商,还营运起社交媒体、短视频帐号,将买房经历写成近7万字文章,但多方努力下至今停工7个月仍未复工。
楼盘烂尾问题恶化,迫使不少中国准业主组织维权活动。深圳宝安区的楼盘「佳兆业樾伴山」,两年前开盘就早已售罄,目前同样处于停工状态。网媒第一财经引述消息说,盛传这个「豪宅盘」”的全体业主已决定,若项目未能在下周三全面复工,还没还清贷款的业主将停止还月供,直到楼盘全面复工。也有部份楼宇买家联名向当地住建局、银监局、贷款银行发出了《强制停贷告知书》,要求强制停止偿还贷款,直至相关项目完全复工为止。
综合陆媒及外电报道,涉及这一轮「断供潮」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湖北、湖南、江西、广西、山西、辽宁、安徽、福建、江苏、云南等。
广东省一名要求匿名的房地产业内人士向本台表示,「断供潮」蔓延并非危言耸听。
业内人士:目前在一、二线城市停工停产的项目不多,但是如果一、二线城市也出现有开发商大规模大幅度降价的话,这种状况一样会发生。几乎是必然的。现在像恒大般暴雷的房企全国有三十多家,只要有其中一家全国性规模的,尤其是集中在一、二线城市开发项目的,类似恒大这样的抛售的话,就会引发一、二线城市的状况。
化名金山的中国经济评论员认为,一线城市和豪宅楼盘对于中国楼市有指标作用。若连豪宅业主也信心动摇,恐怕预示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崩盘。
金山:一线城市的楼市包括豪宅在内,代表的是中国中产阶级往上的所谓社会精英群体对于硬件的物资需求。如果这个标杆倒闭的话,那其实是「自上而下」的崩塌过程。这个「滚雪球」效应,其实是带动下层更大范围低端消费的崩塌。标杆的意义比「从下往上」的低端停供停贷要严重得多。
受相关消息影响,中国银行股、地产股处于大幅下跌状态。路透社报道,投资者周四争相抛售中国的银行股、地产股以及中国地产商的债券。沪深300银行指数跌幅高达3.3%,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香港的金融股下跌1.5%,其中,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下跌多达6.3%和3.6%。
沪深两个市场的中国地产股也大幅下跌。中国上市的开发商金地集团和绿地控股暴跌超过4%,而在香港上市的龙湖集团暴跌5.4%至四个月低点。
投资者也回避中国房地产债券。中证房地产债券指数跌至近四年来的最低水平,而追踪中国高收益债券的指数创下历史新低。
多地之所以会出现楼盘烂尾,核心仍在于部份地产商处在现金流危机,无力给建筑商、供货商付款。
作为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信息披露平台,《证券时报》援引匿名消息人士指出,考虑到停贷风波极易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传染,破坏商业秩序,对金融系统稳定会产生不利影响,建议财政部门和银行共同出力减轻受困个人偿债压力。
记者:方德豪/高锋/江日禾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地产爆煲】疑有地产商买通房管局转走资金 「真正资金决定划拨权在房管局」
中国各大地产商资金链断裂,各地楼盘纷传出烂尾消息,准业主威胁断供,社会上更流传各种阴谋论。在社交平台,流传一段准业主和银行代表开会的影片,片中银行向购买了烂尾楼的准业主透露,真正资金决定划拨权不在银行,而在房管局。因此,有网民怀疑,有地产商买通了房管局领导,把资金暗中转走。
在中国产行业,本来有一个监管账户制度防止楼宇烂尾,楼房未建成之前,准业主所供的款项,理应都在监管账户里边,相关资金只能用于起楼;所以准业主在和银行开会时,都关心监管账户内现金的流向。最诡异的是,当准业主提出这个问题时,银行的答覆竟然是「不确定」。
准业主:如果楼房没封顶的话,监管账户里的钱,应不应该还在监管账户?
银行代表:不确定。
准业主:为甚么?我问一个问题⋯⋯监管资金是不是只能用于建设?这个项目的房屋建设?
银行代表:我回答你一个问题。我回答你,很简单的理解:你如果在这存钱了,你是我们的储户,我是一个⋯⋯(普通银行),对吧⋯⋯
准业主:不,你们是监管账户!你们不是⋯⋯(普通银行),你们是监管银行!
银行代表:是监管账户。你如果向第三方转款了,你如果向第三方转款了,我还要核对你到底是买菜了,买面还是买汽车,还是买房还是买毒品吗?
准业主:预售监管的钱就是用于房屋建设的!你这是偷换概念!
在准业主的追问之下,银行代表终于承认真正资金决定划拨权不在银行,而在房管局。
银行代表:开发商向我们提请求,说这个钱要花到哪儿,我们也会把这些东西核准,最终交到房管局去;房管局批,可以转我们才转。换句话说,我们银行没有能力去核对开发商到底干了啥,我们也没有义务去核对,他到底发给工人了,还是支付给第三方了,还是还是他的海外贷款,我们也没有这个能力,最终批准的权力在房管局。房管局有专门监督,监管资金使用的一个科室,他们说可以,我们就转。
准业主:你们是没有监管这个资金的权力,是吗?
银行代表:我们没有这个权力啊!他们的钱放这儿,我们咋控制他的钱花到哪儿呢?
对于银行代表的回覆,有准业主直:那你们何必要叫监管银行呢?银行代表则说:对不起,我们也不想!这是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中国社会】中国多地医保缴费延至30年 民众怨医保名存实亡
广东、山东等地近期宣布提高雇员缴纳医保费的最低年限,男性增至30年,女性25年,缴费低于上述年份将无法获得终身医疗保障。新冠疫情爆发三年来,中国用于核酸检测的费用已经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这笔费用来自医保基金,惹来医保基金存款不足的猜疑。有学者认为,在经济不景气、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很难有人能工作满30年。亦有人抱怨上千种药物近期被剔除出医保目录,医保已名存实亡。
新华网报道,近期,广东省医疗保障局联合广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印发《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关于省内转移接续暂行办法》提出,逐步统一全省职工医保缴费年限政策。累计缴费年限到2030年1月1日统一为男职工30年,女职工25年。未达规定的市,从2022年开始,在当地2021年缴费年限政策的基础上,逐年调整职工医保累计缴费年限。
对广东提高缴纳医保费年限,武汉居民高先生认为是由于政府的医保基金资金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增加收费年限弥补。
高先生说:以前缴纳医保是15年限期,就可以享受终身医保了,以前无论男女都是缴15年。现在修改规定后,老百姓负担要大了,是否负担得起,还是问号。这对老百姓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有些人的工作年限短,不可能缴30年。
高先生认为,医保基金资金不足的原因是当局针对疫情坚持劳民伤财的清零政策。他指,新冠疫情爆发三年来,政府用于核酸检测的费用已经超过三千亿元人民币,这笔费用来自医保基金。
高先生说:医保的钱不多了吧,不然不会一下子猛涨,肯定是资金出了问题。
中国社会福利问题研究者毛先生对本台指出,因为医保基金存款不足,导致医保费缴费年限将逐步延长的消息流传很久。
毛先生说:各地核酸检测费用都从医保基金内支付,他们把职工缴纳的医保费消耗殆尽了,不得不延迟缴纳医保费的时间,以作为弥补。这对普通民众的影响很多大,因为无形当中要多缴纳15年。
其实,在广东之前,去年底,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山东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山东省税务局已宣布,全省统一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男职工为30年、女职工为25年。这项政策似乎会逐步扩大,影响更多的省市地区。
对此,广东社会学学者张扬对本台表示,随著各地医疗保障局陆续推出这项政策,将造就更多自费看病的民众。他形容这项改变为「下下策」。
张扬说:就像回到20年前,因为20年前在没有新农合(农村合作医疗)之前,农民没有买医保的,都是要自费的。在胡温时期,逐步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可能是医疗负担太沉重,不得不采取下下策。
医保新政策出台也就意味著,之前缴纳满15年医保费的企业员工,原本已「上岸」,但调整政策后,这批人就需继续缴费。
对此,张扬表示,政府提高居民缴纳医保费至30年,问题很严重,因为现在能缴纳30年医保的人不多。
张扬说:现在很多人无法25岁就上班,你如果读研究生或博士,毕业都要30岁以上。你(政府)要求缴纳30年,几乎不可能。因为你中途失业,无法缴医保,因为你只有正常上班,才会缴社保和医保。如果你不能上班,没办法缴纳。
中国国家医保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基金当期结存4684.48亿元,累计结存36156.30亿元。
学者张扬说,就以目前医保基金3.6万亿元的结馀以及常态化核酸检测,如不采取相应措施,医保结馀最多维持三年。医保受益者是公务员,而非普通居民。
就在医疗保险基金不充裕的情况下,今年7月1日起,包括普通消炎头孢胶囊、感冒灵胶囊在内的995种药品,被剔除在可报销的医保目录外,成为「医保不支付」药品。舆论认为,医保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中国医疗长期为人诟病,被称为「老大难」问题,与住房、教育并称为压垮人民的「新三座大山」,不少人至今面临「因病返贫」的困境。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TikTok澳大利亚高管承认 中国员工可访问澳用户数据
继早前被曝TikTok中国员工对美国用户数据有查阅权后,新近再证实,TikTok中国员工对澳大利亚用户数据同样有访问权。澳参议员及智库呼吁澳政府保护700万用户安全。有网络安全专家呼吁外国立法,以阻中共透过中国科技公司将大数据监控模式延伸海外。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等澳媒周三(13日)披露,TikTok在回应澳大利亚影子网络安全部长、参议员帕特森(James
Paterson)的质询时承认,其在中国的员工能够查阅澳大利亚用户的数据。
澳大利亚公共政策主管托马斯(Brent
Thomas)在回应查询时称,TikTok从未向中国政府提供澳大利亚用户数据,亦从未被中国政府要求提供澳大利亚用户数据,如果被要求,它们也不会提供。目前TikTok澳大利亚用户的数据储存在美国和新加坡的服务器上。「其安全团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能够访问数据的人数,只限于那些为了工作需要访问数据的人,且访问也受到一系列强大的控制、保护措施及其在美国的安全团队的授权批准」。
法国华裔信息安全业从业者Leo告诉本台,TikTok
澳大利亚高管自称用户数据不会受到损害,但现实中TikTok及中国社交媒体公司要想生存,就不可能抗拒中国政府迫令它们提供用户数据的要求。Leo担忧,中共成功在国内利用大数据对民众实施监狱式管理,未来会将这种模式推向海外。
Leo说:从中共当局使用大数据对内进行所谓精确化的监狱式管理以来,它已经尝到了甜头,大量的维权人士被这种大数据下管理压迫得寸步难行:湖南村镇银行爆雷、P2P、疫苗受害者等等。中共当局既然已经在国内得到这么大利益了,抱著「要把红旗插遍全球」目标的中共当局怎么可能错过这个机会?所以收集海外人士的个资对它们来说是必然的,甚至还可能从各方面分析海外人士的情况,使他为中共所用。
影子网络安全部长帕特森对TikTok的说法也不买账。他在推特上表示:TikTok澳大利亚高管承认在中国大陆也可以访问澳大利亚用户数据,这使得中国政府可以访问这些数据,TikTok否认他们会将数据交给中国共产党,但考虑到中国的安全法,这很难让人相信。
帕特森呼吁当局警醒并采取行动保护700万澳大利亚用户隐私。
澳智库「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SPI)周四(14日)发文,呼吁澳大利亚引入立法,以保护澳大利亚公民的隐私和数据免受所有大型科技公司的侵害,无论它们来自美国还是中国。文章指,TikTok
首席安全官克鲁蒂耶( Roland Cloutier )在 2020 年的一篇博客文章中表示,TikTok
的目标是让中国员工尽可能少地访问用户数据。变相承认 TikTok 的用户数据在中国被访问,而且当时该公司都甚至没有打算完全切断这种访问。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目前在德国高校任教的朱瑞指出,无论是抖音还是TikTok,在商业利益下都有收集用户信息的需求。举例TikTok不久前在意大利宣布向客户定向投放有针对性的广告。与此同时,一些广告投放被曝背后有极强政治目的。例如微信早前在澳大利亚等进行大数据分析,以便在大选中针对某些人群推送选举内容。
朱瑞说:TikTok这种利用可以是纯商业的,比如广告营销,也可以是政治目的的。「字节跳动」有一个问题就是,它是一家中国公司,它在西方国家的经营社交网络产品,就为中国政府提供了一个途径,去访问和分析西方国家普通用户的经济行为、政治偏好这些很敏感的信息,然后它就为中国政府对西方国家进行各种政治渗透提供便利。威胁到澳洲、美国、德国、法国
这些西方国家的国家安全。
朱瑞呼吁西方国家加大立法,限制中国通讯企业的一些权限。
朱瑞说:西方国家的政府和立法机关应该要采取举措,切实保证它们国家公民的隐私、数据安全,限制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国国内的部分访问分析这些数据的权限。最好的还是当年特朗普想做没做成的模式,让字节跳动把TikTok美国的业务出售给微软这些美国公司。
目前,澳大利亚联邦国库部长吉姆·查莫斯(Jim Chalmers
)已对事件表示关切,并称相关担忧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他警告TikTok用户要小心使用这一社交平台,并认识到其中的风险。
今年6月,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爆光TikTok美国公司80次内部会议录音,显示中国的工程师获取了TikTok在美国的数据;TikTok的美国雇员必须向中国方面请示如何处理美国数据,TikTok北京设有主管理员(Master
Admin)。
其后六名美国参议员致信TikTok的首席执行官周受资,向其质询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的中国员工是否获取过TikTok美国用户的数据公司以及该公司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周受资于6月30日回覆议员时表态:希望在近期最终确定新的升级版数据安全控制。
有美国议员呼吁政府下令TikTok撤销中资所有权,否则应全面禁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委员卡尔(Brendan
Carr)则呼吁苹果和谷歌从其应用商店中移除TikTok。
TikTok由中国科技集团字节跳动(ByteDance)所拥有,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之一,在全球拥有超过10亿活跃用户。目前澳大利亚有700多万用户。
中国网络安全法要求中国公司存储用户数据,并允许中国当局对其运营进行抽查。这些法律还要求社交媒体公司在北京要求的情况下交出信息。
记者:吴亦桐 责编:毕子默
8.加拿大机构主办研讨会 冀增在加港人公民意识
加拿大有慈善机构邀得现职国会议员助理担住讲者,为香港移民举办公民参与研讨会,让新到埗的港人了解加拿大的政治及选举制度,吸引近二十名参与者以网上会议形式参与。
加拿大慈善机构家和社区服务中心周日(10日)举办公民参与研讨会,邀请香港监察联合创办人及信托人Aileen
Calverley及联邦国会议员助理Katherine
Leung出席,分享国会议员日常工作,及介绍香港监察的青年参与计划,希望助新到埗港人了解加拿大的三级议会架构及选举制度。
现职国会议员助理的Katherine
Leung在研讨会上分享自己在工作上的体会,她认为香港人在加拿大的政治参与相较其他族群少,她举例乌克兰在加拿大便有成熟的倡议团体,亦有实习计划让乌克兰裔移民进入议会工作,亦可带著民主知识回国贡献;此外,西藏团体同样有获国会议员支持的实习计划。
Katherine在研讨会后接受本台访问,她认为香港人直到近年才有所觉悟,是故政治参与较不成熟。
Katherine说:乌克兰、西藏人受苦的比香港人醒觉的时间更长,乌克兰的实习计划由九十年代已经开始,西藏则应是由七十年代开始,所以香港人是慢了一步。
对于有参加活动的港人问及应如何平衡香港移民及加拿大人的身份,Katherine分享自己十年前由香港移居加拿大,最初只关注香港议题,但透过议员助理的工作心态有所转化。她坦言在加拿大从政应该要以加拿大选民角度出发,顾及本地政策,但相信加拿大人追求民主自由、反极权的信念与香港一致。
Katherine说:我无论如何都是香港人,我在香港出生和长大,但若非加拿大给予机会,我是不可能为香港发声,所以我很爱加拿大这个国家。现在我对加拿大本土问题都有相当的认识,包括社会、经济问题。
主办研讨会的家和总干事黄晓莹博士就表示,希望离散港人可以透过类似活动重新连结互相扶持,融入新环境。
黄晓莹说:(参与者)不单止帮刚刚离开的香港,亦有兴趣在加拿大这个新的家里,重建我们以前差不多的体系,令这些不会消失之馀,亦令两个体制共融,为加拿大带来更丰多的多样性。
加拿大今年会举行两场选举,除了刚在6月完结的省议会选举,10月份亦将举行市议会选举,有关选举的消息经常成为社会的焦点。黄晓莹就说,其所属的慈善机构机构受加拿大三级政府资助,有责任为移民提供公民意识方面的教育。她希望透过教育宣传,令参与者可为加拿大作出贡献。
黄晓莹说:不论是已移居很久,但不清楚整个投票制度或被选举制度,又或是经移民部新开设的香港移居计划而来的人,也可及早准备这方面的概念,无论是将来成为负责任的投票人,甚至是参与公职,也可预早准备。
研讨会上的参加者除关注加拿大政治制度外,亦关注政党运作,包括如何决定议员投票取态,及吸纳人才方式等。
Joshua是一名最近才移居加拿大的香港年轻人,他对政治参与有热诚,但承认,新移民初到埗,仍处于适应阶段,的确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面对。他认为研讨会有助年轻移民了解政治环境。
Joshua说:(新移民)未有身份,仍只持工作签证,要先顾及工作及生活,无法如在香港般容易参与(政治)。好多人对于这里很陌生,有些组织去支持或简介这里的政治环境,对刚来到的人是好事。
香港监察Aileen
Calverley亦在研讨会中介绍即将推出的青年参与计划,希望为有志参与加拿大政治的四十岁以下年轻人,提供教育及实习机会。她指香港监察稍后会公布报名详情。
加拿大政府因应《港区国安法》后香港局势恶化,推出救生艇计划,放宽对港人的工作许可,及其后的移民申请。计划在去年2月启动,据统计,计划推出一年已有约1.5万人申请。
记者:胡彗蓝 责编:毕子默
9.【杜耀明评论】「红黄码」舍本逐末 卢宠茂散播仇恨
新任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近日表明有意推行类似大陆健康码的制度,以限制新冠肺炎确诊者及返港人士的活动范围,并声明愈快实施愈好。此举政治正确无可置疑,但却代表防疫政策的倒退,不但实际问题解决不了,勉强执行的话,恐怕只会挑起社会矛盾。
卢宠茂透露,「安心出行」应用程式将改为实名登记,并引入「红、黄码」,红码用来标签确诊者,黄码则针对海外返港者,通过公共场所的辨识系统,示意禁止他们入内,从而堵截病毒的传播。在他看来,这叫精准防疫,因为「红、黄码」可以为这两类别人士划定不同的活动范围,分毫不差,其他人士则可凭「绿码」而通行无阻。
卢局长看来忘记了应付第五波疫情的策略重点,在于提高长者的疫苗注射率,确诊者按病情分流处理,加上社交距离措施,避免医疗系统负荷超重而崩溃。大致上,是类似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的抗疫方法,务求在控制疫情、个人自由和经济活动之间取得平衡。如今疫情再度升温,是时候检讨一下,再调整不同措施的轻重,而不是为了「变幻原是永恒」,政策便变幻起来了。
例如,长者的疫苗注射率半年来确是提高了,但现时六十岁或以上人士接种两针的比率不及八成(79.8%),特别是八十岁以上的比率不到六成半(64.19%),而院舍长者接种两针疫苗者,五月中时仅仅超过5成半(56%)(打三针者更低至14%),因此政府若要精准抗疫,首先必须提出改善办法,加速提升长者的接种率。再如家庭聚会是公认最难制止的病毒传染途径,政府必须面对问题提出善法,降低传播风险,如建议聚会前先作快速检疫测试丶带口罩等等。
卢局长确实天生异禀,一眼就看中确诊人士及海外返港者,就是疫情升温的罪魁祸首。他不掌握有多少确诊者违反隔离令,也没有调查研究染疫者的来由是否与违例者有关,便认定确诊者进入公共场所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需要从严处理。同样莫名其妙的是,受限制人士不得进入公共场所,但就不等于能够制止他们的私人聚会,更何况「黄码」人士仍然可以上班,并且乘搭公共交通。
政府既然认定「红、黄码」人士是问题根本,其实可以用更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来对付。例如恢复营运超过一万张床位的方舱医院,在国家支援下,更可增至五万张,足以容纳他们隔离七天,保安设施可以滴水不漏,何须七百四十万人冒著个人资料被窃的风险,以实名登记「安心出行」?还记得五年前,选举事务处曾经遗失三百万名登记选民的个人资料,至今仍未破案,试问当一个政府连缉拿资料窃匪归案也无能为力,市民又如何安心登记个人资料呢?
不错,香港若与大陆及澳门看齐,全民用「红黄绿」健康码,或有助与大陆通关,但正如上述,健康码不是万应灵丹,需要政策多管齐下,才能有效堵截疫症的快速传播。再者,中港两地能否通关,关键在于过关前后的检测证明。当局应该首先想方设法,将病毒检测提速提效提量,并且降低费用,再与大陆当局据理力争,尽量简化过关的手续。
奇怪的是,卢宠茂不实事求是解决抗疫及通关问题,也只算是失职而已,但总不能毫无实据,以散播仇恨的言词,针对确诊人士及海外返港者,暗指他们要为疫情升温负责,更明言确诊者这些少数人的行动自由,会危害其他多数人的健康,因此必须运用「红、黄码」加以识别,再飨以闭门羹。
挑拨确诊者与其他人的对立,或有助政府争取某些市民支持健康码,但对于收服疫情根本不能对症下药,反而刺激起反对政府的情绪以至行动。今时今日,市民或再不能走上街头,但难保他们不会消极抵制健康码,怀疑确诊也不做检测,或者不呈报快速检测的结果,令政府无法掌握疫情实况,而健康码更成为官民对抗的新起点。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