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5月20日
1.【香港书展】被拒官方书展 「山道文化」杨子俊冀上庭前自办「香港人书展」
距离香港贸发局举办的香港书展仅约2个月,出版社「山道文化」无故突遭当局取消参展资格,该出版社负责人为有「爆眼教师」之称的杨子俊。他接受本台访问时,质疑事件是「政治打压」,指「山道文化」决定自行改办「香港人书展」,冀与官方的「香港书展」同期举办,以告诉港人「即使官方平台扼杀发声机会,民间仍有发声空间」,并拟举办网上「国际香港人书展」,广纳世界各地港人共同参与。
杨子俊向本台透露,「山道文化」举办的「香港人书展2022」,目前仍努力寻觅合适场地,尽量希望与贸发局举办的香港书展一样,于7月中在湾仔举办,碍于时间紧迫,需花不少心力重新调配过去数月安排的近百人手、物流运输等。杨重申,即使困难重重,仍坚持自行举办属于香港人的「香港人书展2022」,别具意义。
杨子俊说:即使我们再无法在官方平台有发声机会,但在民间仍有发声空间。
杨子俊感谢近日获不少书商和出版人提供意见,并向其表示愿意加入书展,他冀书展可于7月21日即其「非法集结案」上庭前顺利举行。他指会尽快公布详情。而即使最终都无法成事,都会举办网上「国际香港人书展」,让世界各地的港人都可购买书籍。
杨子俊叹言称,「山道文化」过去两年均顺利参与局方举办的书展,今年由1月按程序申请以来都「一直如常,并无任何不妥」。直到今月初,贸发局多次以「技术问题」为由,取消其摊位选择权,并于周一(16日)通知其「申请不获接纳」,但拒绝交代理由。他表示「难以接受」,事件难免令人怀疑是「政治打压」。
杨子俊说:我们(山道文化)除了去年书展有摆放社会政治书籍,以及我个人身分敏感,最近重新被警方以「6.12非法集结」拘捕。除此之外,我实在难以明白,我们与其他参展商有何特别,要被人取消资格,因为我们并无违规。贸易局亦无合理解释,无疑令人联想涉政治打压,对此我表示失望。
杨子俊于2016年成立「山道文化」,经常出版发售关于民主运动和社会政治的书籍,最近出版乌克兰照片集,人道义卖捐助陷于战火的乌克兰人。
在去年的香港书展,「山道文化」成功参展,并售卖柳俊江的《元朗黑夜》、《逆权教师》及《如水赴壑──香港历史与意识之流》等书籍,被亲中团体「香港政研会」指控涉违《港区国安法》,事后虽有港警到场检查,惟仍顺利完成参展和销售。
曾任拔萃女书院通识科教师的杨子俊,有「爆眼教师」之称。在2019年6月12日被子弹击中右眼受伤,导致视力受损。事发当日,他被警方以「暴动罪」拘捕,就「暴动罪」成功「踢保」近3年后,他于4月5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突然再被警方以「非法集结罪」上门拘捕,并即日于东区裁判法院首次提堂,案件获押后至7月21日,杨子俊获准以10万元保释外出候讯。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香港法庭】两学生涉「三罢」非法集结罪成即时还押 兼需赔港府围栏费
2019年香港「反送中运动」期间,有人在全港各区发起「三罢」,期间在中环一带发生警民冲突,5名学生被控暴动、非法集结罪名。其中2人周五(20日)出庭聆讯,承认「非法集结」罪并即时被还押。两被告亦因损坏围栏,需赔偿2万7千多元维修费用。
两名被告郑溢(19岁)、李崇希(20岁)共面对一项非法集结罪,郑溢另被控一项在身处非法集结时使用蒙面物品罪。他们早前获准保释,周五(20日)到区域法院应讯,两人表现平静。
案情指,在2019年11 月13 日,有人在一些网络媒体上呼吁群众正午 12
时到中区参与名为「和你Lunch」的集会。同日约正午时分,有人开始在毕打街一带非法聚集,部分人穿一般上班服装,其他人则穿黑色衣服并戴上口罩。这些人同时开始叫喊「五大诉求,缺一不可」等口号,一边叫喊,一边举起五只手指等。
当日约中午12时12分起,警方开始收到该区事件举报,涉及各种违法行为,包括刑事损坏、纵火和堵路等。防暴警察于约1时12分时在毕打街一带设立防线。片段拍摄到,两名被告及其他人合力拆毁了干诺道中旁的花槽围栏,并把围栏横放在干诺道中的行车路上。警方随后清场行动时,将涉案两人制服。
控方指,案发时两被告人连同其他人在中环毕打街一带参与非法集结,即他们一起集结,而如此集结的人作出扰乱秩序的行为或作出带有威吓性、侮辱性或挑拨性的行为,意图导致或相当可能导致任何人合理地害怕如此集结的人会破坏社会安宁,或害怕他们会藉以上的行为激使其他人破坏社会安宁。
案件由区域法院暂委法官黄士翔审理,在控方宣读控罪及案情后,两名被告表示「明白」。郑溢及李崇希承认非法集结罪,至于在身处非法集结时使用蒙面物品罪,控辩双方同意不予起诉,留法庭存档。
两名辩方律师指,希望法庭考虑到被告出现在示威现场时间短,当日在警方收到举报有非法行为,到非法集结开始的时间未有清晰的说法,由被告出现到被捕少于1小时。辩方亦希望法官考虑非法集结的人数,虽然当时有300人,但真正参与的只有少数,是上班族或充当「旁边鹤」,有人嗌口号、举手,表示「是好和平,路人经过照行,激烈做嘢嘅都系10几个,最主要堵路及掟砖,在非法集结中非最严重。」
辩方指,两人均无刑事定罪纪录,考虑到被告年纪,希望索取报告再考虑处罚方式,包括社会服务令。惟法官指陈词无提及社会少年犯罪行为,质疑本案是否适用社会服务令。辩方指,所有案件的判刑可能性都可以考虑,只是索取多份报告以作考虑。
法官指,案件押后至6月6日下午于区域法院审理,期间索取劳教及教导所报告。辩方问是否能取更新中心报告,惟法官回应称:「我决定了命令。」拒绝辩方要求,并下令两人即时还押。
另外,因被告损坏围栏,需赔偿维修费用,金额是27,600港元,各人支付一半即每人支付13,800港元,获法官确认,赔偿的受害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
2019年11月13日,有网民发起在全港各区「三罢」,及后演变成警民冲突。其中5名男学生分别在当日参与示威后被捕,分别被控一项暴动罪、一项非法集结罪及4项在身处非法集结时使用蒙面物品罪共6罪。
5名被告全报称学生,依次为麦宏基(24岁)、谭家梁(21岁)、郑溢(19岁)、李崇希(20岁)及周柏希(22岁)。案中其他被告正在服刑或等候审讯,其中麦宏基去年承认暴动罪判囚40个月。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香港法庭】24岁男生涉送汽油弹罪成欲上诉申请保释 惟不慎「填错文件」及逾时保释被拒
香港一名24岁男学生前年被控管有两支汽油弹,他早前否认「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受审,辩方指本案是由一名警长「自编自导」策划,以金钱诱使被告在不知情下犯案。裁判官早前裁决时称,没有证据证明警长设局陷害,裁定被告罪成,并判处被告14个月监禁。当时辩方提出为被告申请保释等候上诉被拒。辩方周五(20日)明言被告打算就案件上诉,希望可以再次申请保释等待上诉,但裁判官屈丽雯以过了时限为由,拒绝听取保释词,被告须继续服刑。
被告林伟豪是高级文凭学生,他被控于2020年4月13日,在葵涌警署附近一带公众地方,携有两支汽油弹。裁判官屈丽雯今年1月裁定被告罪成,本月5日判处监禁14个月,,案件周五继开庭处理覆核事宜。这段时间内被告已被还押了15日。
周五庭上,林伟豪从囚室步出犯人栏后,一直望著旁听席的亲友,他的体型明显比审讯时清减。散庭后他看著亲友,耸耸肩后回到囚室。
案讯表显示周五(20日)开庭处理覆核事宜。辩方指,被告因不谙法例,在狱中「填错文件」,被告其实是想就案件「上诉」,并非覆核定罪或刑期;而被告仍在求学阶段,辩方亦希望就此机会为被告申请保释等待上诉,希望法庭酌情处理。但控方反对法庭听取保释陈词,指条例规定覆核须在定罪后14内以书面提出,聆讯当日已过时限,法庭没有权限覆核案件。
屈官撤销定罪及刑期覆核申请,并指被告的申诉文件中没有透露要申请保释,故不批准辩方的申请,提醒被告有权向高等法院申请保释。被告的代表大律师陆伟雄在庭外指,将会为被告就定罪及期罪上诉,亦会到高等法院为被告申请保释。
早前审讯时,辩方案情指,案发时被告在Instagram看到友人的招聘讯息,为了5千元报酬替人运送红酒,他最终按指示将手提袋放在葵涌警署附近公园的石枱,因为鼻敏感问题,他闻不到汽油味,最后在放下手提袋后被捕。
辩方指,中间人A串谋一名叫「力Sir」的葵涌警署特遣队警长,「自编自导自演」一宗汽油弹案,让「力Sir」亲自处理。辩方以辩方证人身份传召被指策划设局的警长苏志恒出庭,惟他否认设局。而关键的中间人A,辩方多次向他发出证人传票,惟无法联络。律政司早前亦决定不检控苏警长,警长最终复职。相反,屈官指被告自称鼻敏感闻不到汽油弹的说法不可信,运送途中多处令人起疑,自称谨慎的被告却无视,裁定他罪成。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4.【离散港人】移民后你快乐吗? 调查发现:近半移英港人有抑郁或焦虑症状
自英国政府啓动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后,已有近10万名港人移居英国。然而,香港人移民到英国后,除了要面对新生活带来的压力,还要承受香港社会状况留下的心理创伤。首份移英港人心理健康调查报告发现,近一半受访的移英港人有抑郁或焦虑症状,但他们却极少主动寻求心理支援。这背后的原因是甚么呢?
在英港人团体「英国港侨协会」(Hongkongers in Britain, HKB)和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Mark
Liang合作,进行移英港人心理健康展开调查,该团队在2022年3月至4月,向在英港人发放问卷,成功收回658份回覆。当中近9成被访者是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持有人,少部分是仍在申请政治庇护的香港人,和已入籍英国的香港人;年龄以35至44岁为主,在英时间以7至11个月最多。
作为首份针对移英港人心理健康的报告,调查发现,18.9%受访者有明显抑郁症临床症状,而有明显焦虑症临床症状的受访者则有25.8%,两者都是根据英国国民保健署(NHS)的标准进行评估。而移英港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和香港政治情况有关。23.8%受访者因2019年香港社会运动和《港区国安法》实施,而有明显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临床症状。
主力撰写报告的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员Mark Liang表示,不少港人即使已身在英国,却仍无法摆脱过去伤痛记忆,在努力适应在英生活的同时,也尝试处理个人情绪。
而影响移英港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除了语言、就业情况、家庭及子女关系等典型移民问题外,团队还发现一个香港移民群体独有的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不敢自由谈论政治话题。
Mark
Liang说:有相当一部分在英港人忧虑讨论政治会招致报复,同时担心仍在香港的人。这是我们的重要发现之一,即使这些BNO持有人已到了英国,这里尊重法治和言论自由,但仍有因素窒碍他们公开谈论自己的心理健康问题。有些受访者说他们仍有家人在香港,他们仍想回去看他们,这令他们很难讨论政治情况,担心不能回去看望家人。
报告引述一位被访者的话:一想到不能自由回到我的故乡,我就觉得很讨厌。没有人希望被流放,或被称作「逃犯」。
正因如此,报告显示即使9成移英港人已登记英国国民保健署的系统,却只有6%受访者曾向家庭医生反映心理健康问题;75%受访者认为,他们未来半年都「不太可能」(unlikely)接受心理治疗。
而更多移英港人则选择私下与朋友和家人倾诉心理健康问题,而不太愿意向港人团体及政府治疗师倾诉。他们也甚少向华人团体,以及非洲裔、亚裔及其他少数族裔(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 BAME)团体倾诉。
Mark
Liang认为,这显示移英港人正努力重建他们失去的社会支援网络,但同时显示他们对其他族裔的团体缺乏信任,背后亦涉及政治因素。英国政府早前拨款向港人提供教育、心理健康等支援服务,却有中标的华人团体有被中共渗透之嫌,增加了港人的不信任感。
Mark
Liang表示,既然英国政府致力欢迎港人融入当地,就必须关注能否向港人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援。他建议从学校、教会及职场开始,加强不同支援团体的沟通,以处理香港家庭的需要,并研究推广由香港人提供、专为港人而设的心理治疗服务,同时令港人建立对英国社会支援的信心。
Mark
Liang说:港人这个移民群体仍在处理很多不信任和政治问题,这使他们不能自由地和某些团体讨论心理健康问题。如果有一些会说粤语、曾在香港生活,并受过特定训练、不会无视政治情况而是会意识到政治环境造成的心理影响的人,他们可以和香港人倾谈的话,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建议。
《南华早报》则引述在香港的临床心理学家Brent Horner表示,人们不愿寻求心理健康支持的因素,包括财政问题、社会污名化,以及担心寻求协助是软弱的表现。
Brent Horner说:新移民可能很难找到以他们属意的语言提供的服务,也很难找到了解他们个人和文化经历的治疗师。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报告同时发现,62%的港人认为移民英国后,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有所改善。
记者:吕熙/伦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铁腕清零】上海疫情趋缓北京升温 房山区阎村镇24个村被封
上海疫情回稳,但北京防疫措施却在升温。当局除早前宣布北京朝阳区封控以及100个地铁站关闭,近期,房山区因10宗大学生核酸阳性导致区内一个镇就有24个行政村被封控。连带那些核酸阴性的住户也受累顿失生计,加上物价飞涨,市民叫苦不已。
上海居民被封控两个多月之后,当局正在逐渐解除封控,分阶段复工复产。上海浦东居民方女士周五(20日)告诉本台记者,上海公布的新冠阳性感染著人数虽然减少,但解封的速度很慢。
方女士说:今天说明天解封,明天说后天每天开业,不知究竟哪一句话是真的。小区许多人要领取出门证,可到现在没发。街道后来发了一份名单,还没有我们小区的份。我们小区已经半个多月没有测出阳性,但就是不解封。他们不在每一个人身上做三、四十次核酸筛查,疫情不会结束。
北京卫健委周四(19日)通报,周三(18日)下午3时至19日下午3时,当地新增COVID-19本土个案64宗,其中从社会面筛查出2宗,其馀62宗都是管控人员。新增个案中有10宗在校大学生,住址在房山区阎村镇,这也是官方通报中的北京理工大学房山分校的地址。
北京虽然未紧随上海「封城」,但实际处于「封城」状态。房山区阎村镇居民张女士周五告诉本台,当地从上周二(10日)开始封控,截止目前,该镇24个村被封控。
张女士说:封城了,我们这栋楼说有一个密接者,全楼被封,结果没有,把我们关了十八、九天。我们全村都封了,挨家挨户门上贴的封条,安装电子狗(出门就报警)。阎村镇就封闭了24个村。
张女士表示,大门被封之后,居民叫苦连天。
张女士说:不仅仅是小贩破产了,我们买菜根本买不到。我们现在买5个辣椒要12.9元,以前2块5,最贵3块5毛钱,3棵小白菜将近13块钱,黄瓜、土豆之类的都涨价。
中共房山区委发言人张明智说,位于阎村镇的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和教育学院现有师生670人,当地检出阳性个案后,已对校区内所有人员进行了全面排查,目前正在安排将所有人员转运至集中隔离点。
截至周二,北京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5个,中风险地区32个,在此期间陆陆续续关闭100多个地铁站。在此之前的5月1日起,北京居民进入公共场所和公园,必须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对此,北京一位短片拍摄者说:「进公园也要核酸阴性证明,公园就是个开放空间,我不知道他们为甚么要核酸证明,他们是闲著没事吗?测核酸,很多人认为是政府在掏钱,其实全花的是医保的钱……那都是我们老百姓交的钱。
近期,中国社会舆论批评核酸检测公司通过核酸筛查,谋求巨额利润。而动辄「封城」的措施则打乱了居民正常生活。
网络图片显示,不少北京居民为了生计,在路边摆摊,甚至有北京烤鸭业者把烤鸭拿到街边出售。有北京居民说,在疫情下,许多人考虑已不是失业,而且如何活下去。
中国国家卫健委本周五通报,过去一日,全国新增193宗新冠病毒确诊个案和990宗无症状感染个案,无新增死亡个案,再多309名病人康复出院。新增确诊个案有176宗属于本土个案,上海占88宗,北京50宗,四川20宗。本土无症状感染有939宗,同样以上海占最多,有770宗,其次是四川的102宗,以及河南的24宗,北京有12宗。
记者:乔龙/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铁腕清零】北大学者:中国4月青年失业率远超美欧 防疫要避泛政治化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周三(18日)在一个公开场合表示,中国4月青年失业率远超美欧;此外,今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注)数量成长已落后于美国。他呼吁中国在疫情防控等领域要「避免泛政治化」。
陆媒「财新网」报道,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周三举办「中国与西方:全球经济的新观察、思辨与应对」研讨会,卢锋在会上发言。他表示,4月16到24岁青年失业率,中国达18.2%,欧洲为13.9%,美国为8.6%。自2021年年中以来,美国和欧洲的青年失业率均在持续下降,中国的青年失业率则自2021年10月以来出现持续、加速的攀升。
报道引述卢锋表示,几年前看到欧洲及一些新兴经济体的数据,年轻人失业率达到20%,当时觉得这太难以想象,这是面临多么巨大的压力才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现在中国也到达此一水准,从短期政策角度看,应用足货币财政政策,能用尽用,追加宏观政策措施来救助及稳定宏观经济;但从中长期角度看,还是要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对下一步的政策取向进行优化、完善和必要的校准。
此外,近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数量成长已落后于美国,2022年前4月,美国新增94个,中国新增3个。对此,卢锋认为,新增独角兽数量大幅减少,固然与疫情期间可能缺乏人员交流等因素有关,也可能与中国国内的企业成长环境,在客观上出现局限性或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关。
卢锋表示,在教育培训、房地产、「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甚至在疫情防控领域,「可能在工作中要注意防范和避免泛政治化,将一些具体的工作问题变成了政治问题;这种倾向有可能对经济的健康发展不利」。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近年出台严苛措施打击教育培训、房地产等行业,其理由是要推行「共同富裕」政策。此外,习近平亦跨下海口,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自中国爆发新冠病毒疫情以来,中国实施严苛封控。这次措施都被指属「泛政治化」。
注:「独角兽企业」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亿美元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场上市的科技创业公司。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中共权斗】外媒:中共禁部级或以上官员及家属持海外资产
外传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亲属在海外也持有资产,但美国《华尔街日报》周四(19日)报道,中共中央组织部今年3月发出内部禁令,明言将禁止擢升那些配偶或子女在国外拥有大量资产的高级干部,以防未来受到西方各类制裁的影响。报道认为,此举可能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加强今年换届影响力的其中一项措施。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称,3月份发布的这一指令禁止部级官员的配偶和子女直接或间接持有海外房地产或海外注册实体的股份。官员必须签署承诺书,声明遵守新规定。知情人士亦向《华尔街日报》表示,除非高级官员及其直系亲属有合法的理由,比如学习或工作,否则他们也将被禁止在海外金融机构开设帐户。
中共官员的亲属利用离岸公司持有资产并不是秘密。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2016年发布的一份报告引用一批泄密文件称,多位中共高级领导人的亲属与离岸商业活动有关,其中包括习近平姐夫邓家贵。邓家贵被指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两家基金公司。香港传媒则指出,邓家贵两家公司的登记地址为香港谢斐道。
讽刺的是,习近平今年1月18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重视家教家风,以身作则管好配偶、子女,本份做人、乾净做事」。
报道声称,目前尚不清楚上述规定是否具有追溯力,不过一些高级官员的家庭成员已经出售了海外公司的持股,以遵守相关规定。目前还不知道该指令是否会对外公开。
这些人士称,习近平希望把中共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降至最低,担心如果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对中国官员及其亲属实施制裁,就像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有海外资产的官员可能成为拖累,为此出台了上述指示。
2014年中共称发现约3,200名「裸官」,这些人将配偶和子女送到国外,并在海外藏匿金融资产,其中约三分之一的人因职位高且家人拒绝回国而被降职。作为打击所谓白领罪犯和官员腐败的「猎狐」和「天网」行动的一部分,中国政府还派人跨境「执法」,追捕海外逃犯。
美国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今年4月曾表示,希望北京「从俄乌危机中吸取正确的教训」,暗示如果中国对北京声称是其领土一部分的的民主自治岛屿台湾使用武力,西方将对中国实施严厉制裁。
但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坚持认为,有人说要把针对俄罗斯的制裁孤立措施用在中国身上,这吓不倒中国。乐玉成在一个论坛上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我们甚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但中国没有垮。不仅没有垮,而且还在蒸蒸日上、日新月异地发展。我们还有甚么可怕的?」
中共中央组织部没有回应《华尔街日报》的置评请求。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就职六年】民调:近五成民众对蔡英文两岸政策感到满意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20日就职满六周年,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发布两岸关系民调显示,近五成民众对蔡英文两岸论述感到满意,48.3%对她未来处理两岸关系有信心。对于未来两岸发展,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两岸短期不会发生战争。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林廷辉认为,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充满自信,对两岸关系看法并没有受到中国文攻武吓影响。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周五举办「蔡英文总统就职6周年满意度」民意调查记者会,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大陆对台武力威吓成为关注焦点。民调显示,百分之76.3受访者认为,两岸短期内不会发生战争,认为中国会藉机开战只有百分之6。如果中共对台采取武力侵略,百分之61.4受访者愿意为保卫国家而战,25.1民众持相反意见。
对于如果两岸爆发战争,有百分之54.5民众认为,国际会对台有「实质支援」,认为不会的占百分之29.1。
在两岸关系方面,百分之52.2民众认同,在「中华民国台湾不属于台独」的基本原则下与对岸沟通对话,不认同的民众占23.9。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后,两岸恢复往来议题,百分之68.5受访者支持在疫情稳定的前提下,放宽中国大陆人士来台管制,恢复两岸人员往来,16.1民众不支持。
民调亦显示,百分之48.3受访者对蔡英文处理两岸关系有信心,49.2对她的两岸政策表达满意。
台湾国际法学会副秘书长林廷辉分析,从民调数据可以看出台湾民意趋势,就是并不会因为对岸给台湾多少恫吓,或者是军机绕台而受影响。
林廷辉说:这些比较威胁性的作为,台湾民众似乎被吓到或者是被恐吓到,这种情况可能比较少一点,为甚么?第一点,这里面竟然高达将近六七成左右的民众,还是支持两岸在疫情之后可以交流、开放,这显现出台湾民众的自信心。因为即便有太多中共政府的一些对台不友善的作为,而且是片面的作为,但是对民众的想法跟民众的呼声来讲的话,似乎这个层面来讲,并没有被恐吓到。
对于民调中显示,如果两岸发生战争,有超过六成台湾民众愿意参加作战,林廷辉指,芬兰最近一份针对欧洲国家,面对俄罗斯威胁下民众愿意为国上战场的意愿调查看出,乌克兰民众有百分之62愿意,显示台湾人的意志和乌克兰人差不多。
林廷辉说:所以你可以看得出来,台湾的民众愿意为国家打仗,上战场防卫自己国家的能量,可以讲跟乌克兰的民众不相上下,其实是差不多一样的意志。所以你不要呵责我们要达到九成或者是八成,其实在欧洲国家来看,民调指数就是这么高,大概六成左右是一个最普遍而且常态的。如果你高达九成这样很奇怪,那是不是一个操纵过的民调指数?
台湾世代智库执行长陈冠廷认为,民调显示不管哪个政党,对两岸逐步开放交流支持度都是相对的高。
陈冠廷说:也就是台湾不管是执政党或者是在野党,不管他们对自己的国家安全认知有再大的不同,对中国或者是中国人民的交流支持的比率是非常高。也就是说,未来两岸之间发生任何冲突,支持度都有可能下降。所以这样子的状况之下,我们可以思考两岸之间并不是铁板一块,还是有可能往好的方向前进。如果中共当局能够正视台湾目前的状况的话,并不会有一定敌视仇视的状况。
这次民调在周三至周四(18日至19日)进行访问,成功访问1073位成年人,在百分之95信心水准下,抽样误差为正负2.98个百分点。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加拿大禁华为中兴参与5G网络建设
加拿大禁止华为及中兴参与5G网络建设。加拿大工业部长商鹏飞(François-Philippe
Champagne)周四(19日)宣布,禁止中国电讯设备供应商华为及中兴,不准两间公司参与加拿大5G网络设备供应市场,又指两者对加拿大的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路透社》报道,商鹏飞表示,已安装华为或中兴设备的供应商,将被要求停止使用并移除。他指出,加国企业将被要求在2024年6月之前移除这些5G设备,且不会得到补偿。使用这2个中企4G设备的公司,则必须在2027年底前拆除。
加拿大、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组成五眼联盟。五眼联盟其他盟国都已禁止使用这些设备。由于加拿大与中国的外交紧张局势,这项决定已被推迟。
2018年底,加拿大应美国政府要求拘押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中国之后拘留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与商人迈克尔。孟晚舟去年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延缓起诉协议后获释回国,两名加国公民亦获释。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中国人权】联国人权高级专员下周访华 外界忧其被中共政权利用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将于下周一(23日)访问中国六、七天,期间到访广州和新疆。她将成为2005年以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联合国人权事务负责人。但有人权组织表示,担心她被中国政府利用,让她为中共政权的新疆政策背书。
综合外电报道,联合国人权事务高专办公室发言人特罗塞尔(Elizabeth
Throssell)周二说,巴切莱特抵华时毋须接受防疫隔离,将与数名「非常资深的中国官员」会面,并与部分驻华外交使节进行视像会议。一支先遣部队已到中国为这次出访做准备,目前已结束隔离期。
巴切莱特将在周一与在中国外国外交官举行虚拟会议。人权组织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指责北京将主要是穆斯林的维吾尔族人关进大规模拘留营,作为「种族灭绝」运动的一部分。中国否认一切关于新疆发生侵犯人权或种族灭绝的指控。
在这次访问之前,美国国务院本月概述就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可怕的虐待」向中国施加压力的计划。
一项将于下个月生效的美国法律将禁止从新疆进口商品,除非公司能够证明这些商品不是用强迫劳动制造的。华盛顿还在考虑采取史无前例的措施,对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实施更严厉的制裁,该公司生产用于新疆的摄像机和监控系统。
巴切莱特的访问经过多年的安排。它被新冠疫情和关于她将有多少访问权限的谈判推迟了。去年,中国和欧洲就安排各国大使访问新疆的讨论陷入了僵局,新疆地区的一名官员抱怨说,外国使节想去见「罪犯」。
2021年2月,澳大利亚呼吁中国让国际观察员立即和不受限制地进入该地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当时说,北京欢迎有「公正观点」的外国公民访问新疆。他说:「我们反对以人权为藉口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反对有罪推定或基于此的任何调查。」
特罗塞尔说,外界期待已久的联合国人权办公室关于新疆局势的报告不会在访问前公布。
人权组织「人权捍卫者」的中国问题专家倪伟平(William Nee)指出,延后发表报告「几乎是不可理解的」,并担忧巴切莱特之行能否见到新疆人权真相。
倪伟平对彭博社说:「巴切莱特正在走入一个圈套。几乎不可避免地,她将被迫在严密监护和编排的情况进行访问,中国政府将利用她办公室的信誉向国内观众表明,她认同(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
联合国人权办公室没有立即回应评论请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五(20日)在官网上证实,巴切莱特将于下周一至六(23至28日)对中国进行访问。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美中关系】拜登借首次亚洲行聚焦抗衡中国 拜习未来数周或通话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于美国时间周四(19日)展开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访问日本和韩国。分析指较早时间乌克兰战争的爆发分散了美国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这趟出访反映他重新聚焦抗衡中国。但与此同时,拜登可能会在未来几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
综合外电报道,除了访问日本和韩国外,拜登还将四方安全对话(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提升到更高的地位;除美国外,该集团还包括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这些国家共同关注北京方面在亚洲不断扩大的影响力。拜登访问东京期间,该集团将于下周二召开一次面对面峰会
。
此外,作为美国政府新的贸易倡议「印太经济框架」(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正式启动程序的一部分,预计拜登还将与韩国总统尹锡悦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举行经济会谈。拜登还将著手加强与澳大利亚和印度的夥伴关系,并正式公布一项旨在加强与该地区贸易和投资往来的经济倡议。
但眼下地区紧张局势正在加剧。北韩加大了武器试验力度,包括试射一枚洲际弹道飞弹。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三告诉记者,美国的情报显示,平壤「真有可能」在拜登出访之前或期间进行核试验或飞弹试验,或两种试验都进行。
沙利文说:「我们正在为所有可能的突发事件做准备,包括我们在韩国或日本时,朝鲜做出这种挑衅行为的可能性。」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加剧了外界对中国的担忧。亚洲官员和安全分析人士说,在美国专注于欧洲战争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可能会放心大胆地加大对台湾的军事施压,并进一步扩大对周边邻国的外交、经济和其他形式的胁迫。
但与此同时,白宫国安顾问沙利文(Jake Sullivan)周四在空军一号上表示,拜登可能会在未来几周与习近平通话。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2.中遣特使赴欧灭火 分析:疆港问题及撑俄态度令中欧关系难复返
《南华早报》披露中国下周将派特使访欧,据知中国已不再冀望「欧中全面投资协定」能有推进,这次访欧只望解套俄乌战争爆发后中国面临的外交政治压力。不过,评论认为,中方近年在新疆、香港的作为,及对欧盟国家立陶宛的霸道作风,加上在乌克兰战争爆发后力撑俄罗斯,欧洲人对中国彻底失望,料不会改变未来对华强硬态度。
《南华早报》周四(19日)独家披露,中国下周将派遣一名高级特使前往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目的是要挽救陷入困境的中欧关系。
布鲁塞尔的消息人士说,中国政府欧洲特别事务代表吴红波将与欧盟官员会面,讨论4月初「欧中视频峰会」的影响。此后,吴红波将在欧盟对外行动署就欧中关系举行会议。
一位资深消息人士也透露,自上次「欧中视频」峰会以来,欧盟官员一直无法确定与中国举行两年一度的高级别经贸对话的日期,该对话一般是在6月底前举行。
今次是吴红波在约半年内第二次访欧。去年11月,吴红波曾在欧洲多国进行了一场「公关之旅」,当时中国的「外交公关」组合还包括中国驻德国前大使史明德访问了柏林,拜会被北京制裁的欧洲议会对华小组主席比蒂科夫(Reinhard
Butikofer)和另一被北京制裁的机构——德国墨卡托中国问题研究所的所长胡谧空(Mikko Huotari)。
消息人士表示,吴红波上一次欧洲之旅的主要目标是取消针锋相对的制裁,以恢复「欧中全面投资协定」。
德国的欧中问题专家史明向本台表示,吴红波此次的特使访问,与去年11月的访问诉求将有很大不同。北京已不再奢望「欧中全面投资协定」通过,而是疲于解套在俄罗斯政治上失败后,西方将把中国当作下一个对付目标的压力。
史明说:俄国人政治上它已经输了嘛,如果在军事上再输第二阶段的话,再加上北约势力的迅速增加,开始下一步是不是集中在「对付中国」?现在已经明显有一些迹像是这样。中国方面很明显,它不是要签协定的事情,那个已经不可能了,欧洲经济界是有一批人要退出中国。我想是地缘政治的问题,中国现在想法是(欧盟)不要这么公开的收拾我。
史明分析,中国想游说欧盟不要启动两个策略或决定,包括游说欧盟不要实施「印太战略」,以及不要让中国加入核谈判和裁军。
史明说:欧盟主要国家都已经表示出强烈参与印太战略的兴趣,这个对于北京来说不是好事情,这次他(吴红波)到欧盟来所谓挽救,可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做笔生意,中国不再去支持俄国、不再说甚么北约的扩张,「欧洲在亚洲放我一马」;它要争取的另外一个目标,就是不要逼中国加入核谈判和裁军。
对于欧中未来关系走向,史明表示,欧盟现在拥有极高的议价权,也会像美国一样,在包括南中国、新疆、西藏、香港等政治、经济、人权问题上向中国提出明确的要求。
史明说:欧洲会第一次向中国人提出价码,美国已经有了。
据称,中欧目前关系紧张的主要来源,包括北京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的立场和对立陶宛的胁迫;另外布鲁塞尔仍然关注人权问题,特别是中共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和对香港的镇压。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毕业生、目前在德国高校任教的学者朱瑞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新疆集中营、香港《国安法》并未真正唤醒欧洲,但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战争、上海封城等彻底让欧洲人不再冀望中国市场,中国模式至此真正坍塌。因此他认为,中欧不可能修复关系。
朱瑞说:一直以来,尽管新疆集中营、香港国安法一直提醒欧洲人中国没有民主自由法治。但是许多欧洲人仍然到中国投资、工作生活。普京的铁蹄踏入独立国家乌克兰,中国强制性动态清零,一切都突然发生了变化,原本在上海享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阿福们」突然发现,没有民主自由和基本的法治,一切的「小幸福」都只是因为铁拳暂时没有砸过来。中国模式的成功神话突然坍塌了。中国的真面目渐渐在欧洲人面前清晰了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完全看不到中国和欧盟修复关系的可能。
吴红波之后,中国气候变化特使谢振华也计划本月晚些时候访问欧洲。
对于中方试图重振与欧洲的关系,欧洲议会对华小组主席比蒂科夫在推特上写道:中国特使将失败。
不久前,中国外交部中东欧国家合作事务特别代表霍玉珍,前访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波兰等国家访问。据报道,她试图向东道主保证,中国不是俄罗斯的盟友;并提出将中国极力打造的16+1
集团降级为外交部长级对话。去年,立陶宛退出该集团,周四,多位捷克议员也提出了一项决议,敦促布拉格新政府效仿。
对应的是,布鲁塞尔目前与中国的竞争对手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包括与日本建立「数字伙伴关系」,并同意升级与台湾的贸易关系。上周,七国集团(G7)发表声明,从中共对人权的打压、镇压香港民主派到盗取知识产权和强制性经济政策等,全方位谴责中国。并要求中国不要协助发动侵略战争的俄罗斯、破坏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制裁等。
本台打通中国驻欧盟代表团电话,对方未按约定回覆本台置评请求。
去年3月,欧盟就中共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制裁4名中共官员和1个实体;随后北京报复制裁了十名欧盟个人和4个实体,其中包括8名欧洲议会议员。这也导致「欧中全面投资协议」被冻结。
今年4月1日的「欧中视频峰会」上,北京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上的顽固态度令欧洲领导人大跌眼镜,这一问题进一步恶化了中欧关系。欧盟官员还表示,北京也不愿意讨论它们因立陶宛与台湾建立友台关系后的经济胁迫问题。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欧盟外交事务负责人博雷利(Josep
Borrell)形容此次峰会为「与聋子的对话」。他在欧洲议会关于中国的一场激烈辩论中表示:中国想搁置双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分歧,它们不想谈论乌克兰、不想谈论人权和其它事情,只想谈「积极」的事情。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13.澳洲大选前夕中国图释善意 反驳军情船「没甚么好担心」
澳大利亚大选将会在周六(21日)举行,澳中关系是焦点之一。选前有中方外交人士放风表示,中国「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希望大选后两国能够重启谈判,但同时又反驳指,上星期在西澳海岸发现中国军情船只一事不涉敌意,是「没甚么好担心的」,亦间接承认事件曾经发生。
澳大利亚大选投票将于周六进行,选前澳媒SBS引述一名中方高级外交人士透露,中国视今次大选为两国重新发展关系的机会,并指无论哪个政党获胜,北京都会愿意与该党进行新的谈判。
报道又指,这位中方外交消息人士表示,「我们是真心希望改善两国关系的」,并认为大选后是缓和中澳紧张局势的「好机会」,但该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没有详细说明中国政府会采取甚么行动,或有没有甚么行动,来打开外交对话渠道。
澳中双方之前在修复两国紧张关系的问题上,一直陷入僵局。在大选前夕,澳大利亚政府于上周五(13日)表示,在西澳海岸发现一艘中国军方情报船只,驶过位于埃克斯茅斯(Exmouth)的一个海军通讯站,当时国防部长达顿(Peter
Dutton)甚至形容,这是北京的一种「侵略行为」。对此,该消息人士亦意图缓和紧张局势,对SBS说「这没甚么好担心的,在澳大利亚专属经济区出现这样情况的一艘船,不应该被解释为有敌意」,亦间接承认事件曾经发生,当时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没有回应事件。
澳中关系是今次大选的焦点,选前约一星期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公布一项民调结果,在受访的全国2千人之中,有40%的受访者表示,政府的对中政策安排将会影响他们投票意向。有78%受访者表示不信任中国政府,有84%受访者更批评,中国政府会以贸易来在政治上惩罚澳大利亚。
而在当地华文媒体针对华裔选民的民调中则显示,澳中关系是当地华人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澳中关系陷入低谷,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总理呼吁就新冠起源展开独立调查后,中方对澳大利亚采取报复措施,包括禁止进口其红酒、煤矿等。另一方面,澳大利亚近年加大力度打击中共在当地的渗透。其中在这次大选中有份竞逐议员的堪培拉中文学校创办人兼校长李复新,日前被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揭发,过去十年至少在中国6个省级的统战机构担任要职。李复新否认相关指控。
记者: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14.【翻墙问答】微软Edge浏览器的VPN服务能否翻墙?
问:微软正测试新一代的Edge浏览器,加入VPN功能,有微软帐户就可以每月免费使用1GB的数据传输量,这个服务原理如何?又是否一个好的翻墙工具?
李建军:微软Edge浏览器内置的VPN服务,理论上可以作为一个简便的翻墙工具﹐但某程度上,这个翻墙工具并不完整,而且未知对中国的用户会如何安排。
微软Edge浏览器的VPN服务是与Cloudflare合作,通过Cloudflare网络派出的一个异地IP保障用户私隐,但微软声称,为顾及用户看到身在地方有关内容等所需,仍然会使用当地的搜寻服务。换言之,如果你身在中国,派出的IP位址好大机会是中国,看到的Bing搜寻内容可能仍然是中国当局进行过滤审查的结果,这根本有违翻墙的意义。因此,与苹果的VPN服务相比,微软的VPN服务并不适合打算翻墙的听众,在自由世界一些无加密的咖啡室使用公众Wi-Fi时就有用,但对于要突破中国当局网络封锁的人,无必要为微软的服务花冤枉钱。
问:微软声称每25小时后会删除相关用户上网纪录资料,以保障私隐,微软在这方面的承诺,其实又是否可信?
李建军:对于在美国、英国或欧盟国家的听众,微软的承诺或者可信,因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私隐法律都相对比较严。但是否适用于中国的听众,我对此感到怀疑,因为中国当局可以用其他法律要求微软保留纪录,在必要时交出资料,甚至乾脆禁止微软向中国用户提供相关服务。所以如果要翻墙,微软Edge浏览器内置的VPN服务,显然并非首选,或适合在紧急情况下作后备用途,并作出一些低风险操作,但一些高风险的内容,并不宜透过微软的网络交流。因为微软有可能与中国当局合作的话,你就会有风险。
因此,保留真正有能力翻墙的服务,仍然是十分必要,作业系统或大型云端服务的VPN服务,只适合偶然使用,而且要确保交流的内容要政治风险十分低。
问:虽然中国当局封锁谷歌,理论上根本无法使用谷歌的VPN服务,但谷歌的Google One
VPN,都是无法改变你IP身处的地区,为何谷歌和微软,都要推出无改变IP所属地区的VPN?
李建军:无论谷歌还是微软,他们VPN服务考虑是保障私隐,而非突破网络封锁。另一方面,碍于荷里活以及大唱片公司作出的的版权限制,谷歌和微软等大公司都不敢推出可以突破地区限制,改变地区所属IP的VPN服务。而纯粹推出VPN的公司,他们某程度上就与唱片公司和电影公司有利益冲突,两者服务的本质是完全不同。
问:选择VPN服务时,是否要看清楚服务内容才作出决定?
李建军:这很明显VPN发展到今天,已并非纯粹翻墙的工具。西方国家的网民由于对私隐和保安有疑虑,对VPN服务有需求,所以针对这种需求而衍生的VPN产品,并不会将IP跳到另一个国家,折损速度以及做成另一些私隐疑虑。而中国网民对VPN的需求,并非私隐,而是突破中国当局的网络封锁,将资料交到西方国家比留在中国更安全,两种消费者著眼点完全不同。因此,选择VPN时,仍然要以翻墙能力为优先考虑,不要浪费金钱去购买并无提供停止过滤审查的服务。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