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8日
1.「朝阳群众」组织降临香港 全港452小区建「关爱队」
以监察民众为目的的北京「朝阳群众」组织国际知名,香港亦将仿效成立类似组织。港府正式宣布设立「地区服务及关爱队伍」(「关爱队」),每小区各设一队。报名的团体需要爱国爱港及支持配合政府的领导。评论认为,「关爱队」的性质就像大陆的「朝阳群众」,负责执行党的指令,将党的线眼输入香港。
香港政府正式向立法会提交文件,将落实成立「关爱队」,计划把全港18区再详细划分成452个小区,每小区各设一支「关爱队」。目前「关爱队」已经到了遴选阶段,小队成员须「爱国爱港」、支持并配合政府领导、具备一定地区网络和服务经验等。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早前在立法会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关爱队」在地区扮演重要角色,是「法治教育领袖培训计划」的「潜在培训者」。换言之「关爱队」或会在社区参与推广法治。
时事评论员桑普周四(8日)接受本台访问指,政府新设立「关爱队」,性质类似大陆的「居民委员会」(街道居委会)以及「朝阳群众」,包括宣传宪法、法律、国家政策;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持治安,办理公益事业等等。港府将每一个区切割成小区,下面分不同队伍,再招募所谓「爱国爱港」人士担任,目的是在全港摆放党的线眼。
桑普说:其实这与「朝阳群众」、「西城大妈」或者区委会完全一样,目的是执行党的指令,帮党去做事。别人(当局)要的是一种「党的眼」,将党的线眼、心眼摆放全个中国,现在再输入香港,目的是全部都是香港争取民主自由的人,它要完全铲平这地方,只有用这个方法,窒息性、网格化的管治。
桑普认为,当局的做法会造成香港人人自危,港人更难以自由表达意见及享有社交生活。
桑普说:因为旁边的人,即匪谍就在你身边,党眼就在你身边,这个党的线眼,可以全方位监督你所有事,去茶楼或街上,对一些政策说句粗口(脏话)都不行,别人可以摘名,影你相,甚至举报。
在中国首都北京,有一群受官方热捧的「朝阳群众」,他们因曾多次成功举报名人吸毒和嫖娼行为而知名。这班负责暗中监察、举报、获警方承认的「朝阳群众」。
「朝阳群众」被网民戏称为「世界第五大情报组织」,与美国中央情报局、英国军情六处、苏联克格勃、以色列摩萨德并列,因为他们时常向警方提供有力线索协助破案。
翻查资料,「朝阳群众」曾举报中国钢琴家李云迪涉性交易,李云迪后被北京朝阳警方行政拘留;艺人柯震东、房祖名、宋冬野等因涉嫖吸毒被捕,也都与朝阳群众的举报有关。
这项行动被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市民政局称为《北京市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去年11月,北京宣布将打造更多类似「朝阳群众」、「西城大妈」的群众自治组织,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当局称到2023年,北京市每个社区将培育不少于2个的社区社会组织。
荃湾区议会主席、民主派的陈琬琛曾表示会积极考虑申请加入「关爱队」。本台周四向他查询,截稿前未获回覆。他早前接受港台节目访问指,认为自己符合爱国爱港条件。
陈琬琛说:自己做区议员多年,用心服务市民,我相信都能符合这个(爱国爱港)要求,其实为香港做那么多事,为香港市民服务,其实都表现出爱香港、爱国。
民主党油尖旺区议会副主席朱子洛就认为,地区关爱队「政治优先」,要求团体需举办「习讲会」、「二十大座谈会」、庆国庆活动等经验,完全偏离服务地区的原意,亦令这些关爱队变相沦为政府「啦啦队」,服务对象局限于固有建制支持者之中。
港府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显示,每支「关爱队」小队,于两年资助协议期的总资助金额约为80至120万港元。若以区议会选区划分,全港18区可被划分为452个小区,两年资助最多达5.4亿港元。
政府预计在2023年第一季,荃湾和南区将率先成立「关爱队」,政府已于11月公开邀请团体报名参加这两区「关爱队」的第一阶段遴选。未来政府会参考荃湾和南区经验,陆续成立其馀小区的「关爱队」。
据特首李家超在《施政报告》介绍,在「关爱共融香港」项目中,政府设立「关爱队」是为凝聚各界建设社区,包括青年和少数族裔。「关爱队」会推展关爱活动,例如探访有需要人士。
记者:董舒悦 编辑: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松绑防疫】港府减检疫期不撤「疫苗通」 评论质疑理据不足
中国宣布放宽防疫措施一天后,港府在疫情升温下,周四(8日)宣布松绑限制,包括于周五(9日)起不论打针与否,确诊及密切接触者检疫期由7日减至5日,不过仍然维持「疫苗通行证」及「安心出行」等措施,而未跟随内地在一般场所取消扫「健康码」的做法。医疗界别和关注人士质疑,港府理据不足。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指「以数字说话」,今次香港放宽限制与内地的「新十条」「没有直接关系」。
在中国国务院公布「新十条」后,港府于周四(8日)下午4时举行新冠病毒疫情简报会,医务卫生局副局长李夏茵宣布,周五(9日)零时起,不论是否已接种新冠疫苗,检疫期将会统一,缩短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检疫天数,由现时7天减至5天。相关人士只要连续于第4及5天快测呈阴性,即时可放「疫监」;而从海外和台湾入境人士的每日快测要求亦将由7天减至5天,不过仍须于抵港当日及第2日接受核酸检测采样。
香港疫情近期持续升温,过去一日新增14373宗新冠病毒确诊个案,创9月底「0+3」实施后新高,包括13575宗本地感染和798宗输入病例,多27名患者离世。过去一周,平均每日确诊数字较对前一周上升约25.5%,维持9千至1万宗水平,而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个案再成为染疫和死亡个案和重灾区。医管局亦称,公立医院正承受巨大压力,恐冬季流感期间的圣诞新年过后,疫情会恶化。
对于在疫情反弹下,香港为何此时再放宽限制,是否与内地推出「新十条」有关,李夏茵回应时强调「以科学数据说话」,与内地放宽政策无直接关系。
李夏茵说:你说是否参考内地数字才有今次放宽,如果你留意的话,我们是以科学数字、精准防疫,在数据上,我们认为有空间可以做到。
李又补充,参考9月至11月的数据,反映不论是否已接种新冠疫苗,逾9成人于首5日的检疫监测期间被发现确诊,其包括密切接触者,仅约5%人在第5日后才发现,加上确诊者及密切接触者须有2次「快测」阴性才可以完成检疫,风险处于安全水平,加上香港接种疫苗率较以往高,而过长的检疫期对社会和经济效用不大,故在可行情况下作松绑,逐步走向「复常」。
对于备受关注的「疫苗通行证」、「安心出行」和12人「限聚令」在内的社交距离措施口罩令,港府决定维持不变。
对于被多番追问港府为何未有跟随内地「新十条」除了高风险地点包括学校、医院、安老院等外,在一般场所取消扫「健康码」的做法,李夏茵强调,相信会随著疫情发展有调控空间,但此刻疫情仍在上升,因此并非现时的考虑范围之内。
李夏茵说:不应比较不同地方防疫政策,因不同地方有不同承受能力,各地方的防疫屏障也不同,故如果不是全面看,观点不会全面及中肯,其他地方是可以用来参考……香港有本身高风险的地方,故有不同措施希望减低或控制风险。
李夏茵又指,若长者和幼童疫苗「打齐针」比率再提升,令香港防疫屏障更稳固,则可扩大放宽空间。但她估计政府无需强制打第4针。
李夏茵说:在第1、2、3针,港府都从无强制市民打针,相信第4针都不会。
对于港府提出拒放宽扫码等安排,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向本台质疑港府的理据并不充分。
袁海文说:在医学上有不少学者指出,即使(「疫苗通行证」、「安心出行」和口罩令)进一步放宽和取消,不会增加额外风险。随著内地大幅放宽,香港都很有条件大幅放宽。我都认为似乎港府有点像在「斗气」,他们都说不出有何实际作用,听不出港府的理据有何说服力。当这些防疫措施限制港人的自由,而又不见有何实际作用时,就应取消和加快放宽。
港大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同日接受香港商业电台访问时表示,内地放宽处所查核核酸检测证明及健康码,可为本港放宽扫描安心出行增添动力,直指「安心出行是一个『无厘头』的安排,既浪费市民时间,亦做不了追踪,为何不取消呢?」
对于香港与内地通关时间表,港府在疫情简报会上称暂未有新进展可公布。
据亲中港媒《香港01》同日引消息人士透露,在内地「新十条」出台后,港府曾举行内部会议讨论放宽防疫政策,但最终决定维持「疫苗通行证」及「安心出行」等其他措施不变,是因主理官员「过不到心理关口」,指考虑到「内地昨天宣布对入境者检疫措施不变」,仍未放开「外防输入」,而香港对外已近乎全通关,「有输入个案及变种病毒风险」。
记者:李若如 编辑: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松绑防疫】「清零」终结 各地政策乱市民无所适从昔日繁华不再
中国周三(7日)发布防控十条新措施,意味实施三年的「清零」政策结束。本台周四(8日)采访成都、兰州、武汉、南昌等地居民,发现各地政策混乱,令市民、商家无所适从。而尽管大部分区域解除防疫屏障,「大白」一夜消失,但市面店铺歇业,以往车水马龙的盛景不再。
中国当局最新宣布了疫情防控措施「新十条」,包括优化隔离方式,无症状感染者及轻症个案一般采取居家隔离,第六及第七天核酸检测CT值高于或等于35就可以解除,密切接触者也采取五天居家隔离。民众普遍认为,「新十条」出台意味著「清零」正式结束。网上流传的多个影片显示,有方舱医院正在清空隔离人士。
方舱工作人员:现在国务院防控疫情提出要求,我们已经解封了,就是说现在方舱医院住院的病人,全部可以选择回家,所有人可以回家。第一,你们现在就可以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第二,联系家人或社区来接。
成都一大学退休教师王先生周四对本台说,当局宣布解封当日,其小区内就发生了奇特的一幕。
王先生:四川大学的家属院川大花园,一个礼拜之内到昨天为止还是满院子「大白」,每个楼栋里都安排一个「大白」封控,昨天下午,就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呼啦啦一个人都不见了,这种事情究竟是谁说了算?你说底下人搞的还是上面人搞的?现在倒逼机制把上面人逼出来了。
兰州居民耿先生说,周四上午到街头散步,原以为街上行人增多,店铺开门,但现实中结果相反。
耿先生说:高速路口的落地检、「大白」的帐篷没有了,但是商店的门、银行的门还是关著的,没有开,都是打烊状态,老百姓出门也没地方去。昨天晚上我看到好几个大型超市宣布要营业了,说要佩戴N95口罩,要健康码,没取消得这么乾净,还是半遮半掩,拖泥带水。
新冠疫情爆发于武汉。曾经历武汉封城的居民张先生本周四告诉自由亚洲电台,前一天政府发布「新十条」措施后,居民可自由出入小区,但是街道冷清,许多店铺仍未恢复营业。他抱怨现时政策有很多矛盾之处,有些场所仍旧要求扫码进出,民众不想行动自由受限就必须做核酸检测,唯核酸检测点陆续关闭,导致大排长龙。
张先生:现在小区从八点做到十点,不管你排队有多长,只做两个小时核酸。我们小区有的老年人根本就不做核酸了。一些地方还是要扫码,你不扫码不让进。他这个措施各地不一样,国家的标准是这样,每一个地方执行情况不一样。每一个地方有自己的保护政策,我们旁边的小区没有核酸点,就我们小区有。
江西南昌居民郭小姐认为,官方公布的是防疫优化政策,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解封,而且一些新措施反而可能对防疫带来更大挑战。
郭小姐对本台说:他这个解封不是真正解封,这个防控防疫政策他称「优化」,还说非必要不做核酸。现在做核酸特别容易「混管」(10人混1管筛查),这比较危险,其中有一例阳性,你阴性也误作阳性,如果一定要做核酸,建议你去医院自费做单管。
在微博上,有网民写道,疫情结束了,学校可以不封控了吗?可以发护照吗?有的写道,第一季疫情防控「烂尾」,又回到三年前,打三针疫苗的意义似乎不大,阳性感染者健康状况良好。也有网民写道,三年的种种经历在每一个人生命中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一切都随著决策的改变留在过去,后人会作出公正的裁决。
中国国家卫健委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周三在记者会上说,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致病力已逐渐减少,这次防疫措施放宽是因应病毒的特点。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防疫松绑】网民涌往吹哨人李文亮评论区留言:三年了,结束了
中国政府于周三(7日)公布「新十条」措施,其中首次明确轻症者可居家隔离,亦未再提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网民同一天涌往已故新冠疫情「吹哨人」李文亮的社媒评论区留言,有网民说:「三年了,结束了。」
中国数字时代报道,大批网民周三在李文亮评论区留言,有网民说:「李医生,三年了,结束了。我又来看你了。」「李医生,凛冬已过,你看到了吗?」「李医生,三年了。新十条发布了,这一切终于快结束了。最开始的那个英雄,你是否看见。希望你的家人一切都好。」「这里还是个树洞,心酸,泪目。不会忘,不能忘。眨眼间三年了。希望一切都会好起来。」
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于2019年12月30日在自己微信与同行交流,认为出现「新SARS」,因而被称为「疫情吹哨人」。2020年1月3日辖区派出所因其「在互联网上发布不实言论」提出警示和训诫。事件后他仍持续在前线工作,于1月10日左右出现征状,至2月7日武汉市中心医院通报李文亮病逝,年仅34岁。
记者:方德豪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5.中国欲取代俄罗斯在中东扩张 美国质疑中国破坏国际秩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7日)起对沙特阿拉伯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表示期望与沙特加强全面战略夥伴关系,携手反对外部干涉。分析认为,俄罗斯正因俄乌战争无暇兼顾其他地区事务,中国欲趁机抢夺其在中东的地盘,亦有意拉拢中东国家对抗美国,唯中东局势复杂,中国未能取得平衡,仅能施以利诱,而中东国家也是因从中看到实利,才会与中国交往。评论又指中国信誉不佳,即使习近平此行能达成与沙特的石油交易以人民币结算,离人民币国际化仍言之尚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邀请,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相隔6年再次访问这个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他获沙特以最高规格接待,与美国总统拜登7月访问时获得的低调接待形成鲜明对比。
沙特通讯社(Saudi Press
Agency)周四(8日)称,截至周三晚上,中国与沙特阿拉伯已签署34项协议。这些协议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绿色能源、绿色氢能、光伏能源、资讯科技、云端服务、交通、物流、医疗行业、房屋、以及建筑业工厂。
沙特阿拉伯投资部长哈立德(Khalid bin Abdulaziz
al-Falih)确认沙特已签署以上协议,反映沙特热衷于发展与中国在所有领域的关系,包括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关系。
习近平周四在沙国媒体《利雅德报》发表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称中方将以这次访问为契机,加强与沙地阿拉伯全面战略夥伴关系,共同倡导独立自主,携手反对外部干涉,共同实践真正的多边主义。
美国方面,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当地时间周三表示,沙特仍然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注意到中国正试图扩大在全球的影响力,中东无疑是他们的目标地区之一。而他们试图追求的事情与追求方式不利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今次习近平访沙国正值美国与传统盟友沙国关系的低潮期,外界关注中国是否要联手中东挑战美国地位。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安所副研究员侍建宇接受本台访问,认为中国目前还未算要挑战美国地位,反而是俄罗斯本来在中东有一定的影响力,但在俄乌战争下其影响力可能无法维持,因此中国可能想要取代俄罗斯,在中东开始扩张。不过这同时会引起美国警惕。他指,今次会面后,双方军事合作到甚么程度,值得注意。
侍建宇说:因为中国在波斯湾已经开始好几年在那边投资不同的港口码头,这些原来商用的港口码头会不会开始变成军用的码头或者军商两用的码头可能也值得关注。例如在沙地阿拉伯,本来中国就有投资或者收购沙特阿拉伯吉达伊斯兰港。那这个港口本来在非洲取得吉布提港口,其实遥遥相望,并不是很远。沙特阿拉伯会不会在某程度让中国也可以在这里进行某种军事用途?
土耳其哈西德配大学(Hacettepe
University)历史系副教授艾克林(ErkinEkrem)接受本台访问,指出对中国来说,想要对抗美国霸权自然朋友愈多愈好,而沙特阿拉伯也希望在中东成为地区强国,彼此自然有互利关系。不过艾克林提到,沙国在外交上是进行多样性的选择,所以这次两国元首会面并不代表沙特就会跟美国完全断绝关系,也不可能跟随中国对抗美国。
他续指,中东国家缺乏军事科技能力,还是要依靠西方国家,而沙特阿拉伯在军事上跟美国有持续的关系。
艾克林又提到,中共想要在中东发挥影响力,则必先平衡中东国家之间的关系,而中国目前还未能取得此平衡,所以只能靠经贸、能源、科技等拉帮结派,例如沙特阿拉伯想要建立一个后现代城市,需要科技才能建立起来,包括人脸识别等,中国则向其输出相关科技。艾克林指出独裁及半民主国家是为了经贸利益才会支持中国。
早在今年3月,《华尔街日报》就援引知情人士称,沙特正考虑对华销售石油中部分用人民币替代美元结算。中国作为沙国石油第一大交易国,经过习近平此行,日后会否实现石油人民币?
对于这个问题,侍建宇认为,目前人民币离国际化目标尚远,但中国近年一直积极作这方面部署。
侍建宇说:当然这也是一个突破点,中国可否跟阿拉伯国家达成一个协议,以后卖给中国的石油或者是阿拉伯的石油贸易可以用人民币结算。这当然是一个观察点,不过目前应该没有那么急,因为人民币的布局还没有完全完成人民币国际化,不过这是可以发展的方向。
艾克林认为,中国提倡人民币国际化,想要对抗美元霸权。他认为小范围贸易的确可能会用人民币交易,但中国在国际上信誉不佳,故难完全取代美元。
艾克林说:完全取缔这个美元霸权现在时机还不成熟。现象已经开始出现,例如说中国与阿拉伯之间,土耳其跟中国之间,都提到把人民币作为交换货币,但要行大范围取缔美元的话,就要很长时期。人民币要跟全世界都有经贸关系,中国这一点做到了,但人民币的信誉、安全方面,是否达到人民能相信的地步?
早在本月初,中国外交部发表《新时代的中阿合作报告》,阐明愿以首届中阿峰会为契机,充实和深化中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合作格局,携手建构面向新时代的「中阿命运共同体」。由中国主导的上合组织也将沙特、卡塔尔等中东国家列为对话夥伴,被视为上合组织「西扩」的标志。
记者:淳音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6.政治局强调稳经济 众外贸团出国抢订单 分析:中国模式不再受用
中共政治局会议以稳经济为重点,要求地方敢闯、企业敢干,多省市马上响应,疫情后首次由官方组织大批外贸团,表明要到欧日等国抢订单、抢生意。评论表示,政治局会议对经济看法的表述有改变,估计明年中国经济路线或向「江胡时期」回归,但西方洞察中国企业借合作换技术的目的,外贸团的如意算盘难打响。
新华社周三(7日)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和研究明年的经济工作,会议用「风高浪急」形容目前的国际环境,表示以改革发展稳定为任务,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做好经济工作。
官方的报道用了18个「稳」字,表示要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保持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要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中国政治学者陈道银表示,读新华社发的文稿发现,在众多「稳」字当中,「改革发展稳定」是已故领导人江泽民的用语,「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也是在胡温时期的表述。陈道银认为,显示习近平意识到,不能仅靠内循环发展经济,相信习近平将在经济方面稍有放松。
陈道银:这次政治局会议最大的亮点,第一就把江泽民时期的「改革发展稳定」这句话拿回来了,这是习执政以来,从来没这么提过;另一个就是把胡温时期的类似提法,又捡回来了,安全这个前提肯定是不会有变化,但是在这个前提之下,在改革发展上,会有一些政策的调整,预示著习近平的路线,至少在明年,我们可以看到可能经济方面,会像江湖时期有所回归。
对于中央到底在明年经济政策上会否有大改变,经济学者司令认为,习近平不会放弃内循环,只是现在中国经济实力不够强,无法实现关闭锁国,所以暂时放松限制。他表示,目前情形可见政治局已经看到中国经济增速太慢、经济衰退太明显的问题,此时派大批外贸团出国,暗示中国市场已失去吸引外资的能力,只能派企业走出去。
司令:中国这几年的国门是关闭的,现在好像疯狂地往外派。这说明了现在的中国就是引进来的这方面的表现——也就是吸引外资,看来是差强人意。中国官方不能直接承认说,我们外资现在引不进来了,我们只能够走出去了。然后又要发展经济,又要用外资、又要用外汇,怎么办呢?只能够单条腿走路,原来是两条腿走路,我们引进来和走出去,现在只能是单脚走路。
司令表示,中国的外贸团,既可吸收外汇和技术,也可营造外商与中国合作商机无限的观感,使美国政府对华政策受压力。但司令表示,国际社会都很清楚,中国企业与外商合作背后的目的不单纯,因此料不会再像以往,愿意犠牲核心技术与中国合作。
司令:这种循环在江泽民时候已经出现过了,西方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之后,美国的核心知识产权被中国掏空。现在的拜登,甚至以后的几任美国政府,恐怕不会再让悲剧重演。所以中国现在从一些最关键的民用技术上,做一下小买卖,这一轮中国派出这么多企业,看上去阵势强大,我认为,实际上能够捞取多少外资,是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外汇储备的增加,不会超过5000亿美元。
政治局定调明年稳经济宗旨后,中国多个地方政府纷纷响应,组成商界和企业代表团,出国「抢订单」。《人民日报》周三报道,浙江省率先组成由省级商务部门带队的经贸代表团,到欧洲拓展市场,会到芬兰、德国和荷兰等地,代表团希望通过政府部门带头走出去,使企业更有信心。
浙江省多个城市也自行办外贸团,嘉兴市计划办80多个出境参展招商团,目的是抢客商和抢订单;宁波市也以「百团千企万人」为目标,计划派团到欧美、西亚和东南亚等地招商,为订单下滑的企业找新出路。
除了浙江外,江苏、四川和广东等,都有政府包机组成的外贸团出国,涉及食品、医药、汽车、家具、农产品和美容等不同行业。
记者:陈子非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荷兰拟施新管制 禁向中国出口晶片制造设备
彭博社报道,荷兰官员正计划对出口到中国的晶片制造设备实施新的管制,以求该国的贸易规则与美国限制保持一致。
据该人士称,荷兰正在考虑的新的出口限制可能会禁止出售能够制造被指定为14纳米或更先进的晶片的设备,这是用衡量半导体技术的行业标准来参照的。此举可能会使荷兰的法规至少部分地与美国10月7日宣布的限制相一致。荷兰的这一举动,实质上是将其对中国的一些技术销售的非官方禁令编入法典,并可能扩大。
这些限制可能会打击荷兰公司艾司摩尔(ASML
Holding),该公司是世界上制造先进半导体所需机器的最重要供应商之一。根据其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国占该公司去年收入的15%左右。
华盛顿对荷兰有一些影响力,因为艾司摩尔使用美国制造的部件。自10月初以来,美国官员威胁说,如果盟国不遵守新的出口管制措施,他们可能会禁止向中国出售含有哪怕是最少量的美国技术的外国设备。
报道指,荷兰官员倾向于与美国合作,限制中国获得晶片技术,因为他们有类似的国家安全关切,这与包括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在内的美国官员的言论相呼应。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补充说谈判正在进行,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最快可能在下个月就荷兰的限制措施达成协议。
荷兰外贸部和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拒绝发表评论。
记者:方德豪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8.【美台互动】美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 拟未来5年予台百亿军援
美国参众议院公布202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计划未来5年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且将优先把美国「超额防卫物资」提供给台湾。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持续关注后续进展,期待美国能在本会期顺利完成立法。有学者认为中国攻台是既定政策只差何时发动,在美中对抗局势下台湾应该选边站。
在台北,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周四(8日)在例行记者会回应表示,对美国国会持续展现对台湾安全的强劲支持表示由衷感谢。
欧江安说:这个法案目前还仍有待(美国)两院院会表决,(台湾)外交部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并将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维持紧密沟通,我方期待该项法案在本(117)届美国国会会可以顺利完成立法。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战略与资源研究所长苏紫云表示,法案内容主要是为强化台湾防卫韧性,协助台湾获取合理国际空间。备受瞩目的100亿美金军援额度,是1979年双方断交后前所未有。
台北医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教授兼副主任张国城认为,中国基本上已经下定决心打台湾,重点是在找时机,而不是要不要打的问题,所以台湾要做好准备。
张国城说:既然是这样子,老实说不取决于台湾内部的政治变化,也就是,不是你选谁就可以打或被打,又或者选谁就不打。这从台海危机的历史可以看出来,蒋介石总统时代哪有甚么台独问题、那有甚么分裂问题?绝对没有。就我个人观察,他(习近平)的民族主义立场比毛泽东还要强烈、比毛泽东还要确定,但是没有阻止中共发动台海危机,拿到他想要拿的东西进而促统这样的问题。
台湾大学政治学系名誉教授明居正指出,台湾处境不只是在两岸当中,是在国际处境当中。他认为,在中美对抗情势下,台湾应该选择站在美国这边。
明居正说:大家常讲我们在美中当中不要做选边,现在恰恰要选边。为甚么要选边?过去不选边是因为美国跟中共站起来对抗苏联,所以我们选了美国等于选了中共。然后美国去对抗俄罗斯,中共对抗俄罗斯的时候,我们选了美国也选了中共。但当美中在对抗的时候,我们没有不选边的空间。几年前我就讲,这是必须选因为问题压到头上来了。
根据台湾军委会提供的美众议院明年国防授权法案定案版本,法案授权美国国务院于2023年至2027年期间,每年提供台湾至多20亿美元无偿军援,另授权提供台湾20亿美元「外国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直接贷款。
此外,法案也授权美国总统为台湾打造「区域应变军备库」(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并赋予台湾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南翼与东南翼国家、特定主要非北约盟国(major non-NATO
allies)及菲律宾同样待遇,能优先取得美国「超额防卫物资」。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杜耀明评论】中国会否由民变危机走向疫情灾难?
群情汹涌下,中共迫于无奈,唯有放宽防疫措施,以压低由「白纸革命」引发的政治高温,一面动用维稳手段消除民间反抗。不过,条件反射式的回应,绝不能解决问题。铁腕高压可阻止大量群众上街,却不能令觉醒的人再昏睡,而单是放宽管控,若欠缺全盘规划走向与病毒共存,中国大陆只是由一个危机再躲进另一个危机。
不过,放宽严苛政策,代表人民行动胜利,也能提振一下经济,但单凭放宽,远远不足以防疫。不能否认,「清零」政策非常有效(中国因新冠病毒致死者不到六千人),尤其在疫苗注射未普及、治疗药物未研发之前,严密管控实属必须的紧急措施。问题出于,北京将刹那光辉的一时之策视作永恒常态,那就不但全国付出深重的社会及经济代价,更无法走出紧急状况,让市民回复正常生活。
同样,单是结束「清零」政策也不是办法,因为其他方面仍未准备妥当的话,疫情祸害只会挥之不去,特别是老弱一群,将面对致命的威胁。「与病毒共存」绝非不是躺平,反而需要加倍努力,多方面齐头并进,注重疫苗效能、接种普及、有效治疗及医疗系统正常运作,但中国在每一方面都未达标。
首先是国产疫苗保护力不足。在Omicron病毒肆虐期间,有研究发现,注射两剂国产疫苗对防止80岁以上长者出现重症或死亡,只得58%,反观两剂mRNA
疫苗则达到87%,再者,注射两剂国产疫苗有效期短,三至五个月后,对付重症只剩下29%效力,而mRNA
则大致维持不变*。两者高下立见,但北京至今仍未成功研发可供全民使用的mRNA疫苗,但又拒绝向外国公司购买。
唯一补救办法是打第三剂,其效力可与两剂mRNA疫苗相比,但功效在六个月之后便开始急降。不过,至今年七月中,全国注射三剂者仅超过七成(71.7%),其中60岁以上有67.3%,而80岁以上更只得40%。换言之,六成80岁以上长者,大约是二千万人口,都欠缺预防重症的能力。如此重大的政策疏漏,主要是防疫重点放在检疫和隔离,人力物力都用在开办病毒测试站和营运方舱医院,哪来心力推动全民注射第三针,而长期的「清零」政策,也令长者误以为受到严密保护,并不感到急需注射疫苗。
根据《经济学人》的推算,全面放弃「清零」政策的话,在现时状况下,疫情经过一个月发酵,到最高峰时,每日会有4500万人受感染,即使少于1%人是重症,但死亡人数也高达68万人。更且,是项估计假设重症者都得到加护照顾,但实情是,高峰期加护病房的需求高达410,000张,是现时总数的七倍。该周刊再假设有限度放宽「清零」,加护病床需求量也达到总量的四倍**。换言之,死亡人数将会更高。
除了病床设施,加护病房更需要受过专业训练的医护人员来救急扶危,问题是,大陆医生之中42%并无任何大学学位,受过七年医学教育的不足一半。过去的应变办法,如2020年武汉爆发疫情,便需要全国总动员,从各地调来四万多医务人员,其中加护病房医生及护士接近二万人。但倘若多个省同期爆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资源共享模式便行不通了。
其实大陆防疫并不吝啬金钱,只是用非其所。近三年来,大陆用在防疫的支出总共1.7万亿人民币,达到每年教育经费的一半。但要建立有效的防疫保护墙,必须将经费用到购买外国疫苗、全民接种疫苗计划、储备治疗药物、大规模扩建加护病房、培训医护以提升专业水平,而不是兴建方舱医院、设立病毒检测站、封城封区及社会维稳措施。
抗疫犹如治国,执政者必须谦卑,正视问题所在和自己的不足,并且实事求是,全速全面补救,才能挽狂澜于既倒。若活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宣传的虚幻泡沫之中,坚持「中国模式」,或者只求策略退让以免民变,但系统改革欠奉的话,执政者即时稳握政权,但又有凭甚么抵抗下一波疫情带来的冲击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0.【文韬政论】白纸运动与江泽民的「死得合时」
回想1989年六四屠杀之后急速窜升的江泽民被邓小平钦点为中共最高领导人,不单没有吸取六四的教训,反而令中共腐败急速加大,一手扶植的军中多只大老虎后来被发现卖官及荒淫无道,这只是冰山一角。对宗教如法轮功的打击,对少数族群的欺凌不遗馀力。令中共黑社会化,以恐布方式治理国家,整个党被打造成为由少数权贵家族掌控的邪恶关系网。
在独裁中国,前任领导人要死得「合时」及「有价值」,现任领导人必须小心处理,只要一大意就会出现六四事件。如今江泽民死了,习总不会太担心会有民众自发悼念活动。因为,对于这种恶贯满盈的领导人,中国百姓当然没有多大意愿去悼念他。习近平对江泽民的后事可以说是草草了事,这跟他从来就对这种血统不正宗的投机主义者没有一丁点尊重有关。大家都尝试去理解为何江泽民要这个时候「死」,毕竟江泽民的死可能之前一直已经都是进行式,也就是说,大家都倾向相信只要习总书记下令不再用医疗方式为其勉强续命,江泽民早就死了。不过,我的想法是让江在疫情迈入高峰时死了,可以使得习总能草草处理江的后事而不被质疑。
另外,不少揣测都指向习总是要转移全世界对「白纸革命」的视线,至少在中国的外媒都不得不报道江泽民的死讯及后续发展。「白纸革命」因上月24日乌鲁木齐火灾而发生,大规模示威潮已经蔓延至全中国范围,大家举起写著简短口号的白色A4纸,值得一提的是,有些清华大学学生举起写上有关宇宙观的「弗里德曼方程式」(Friedmann
Equations)之白纸,由于物理学家弗里德曼的英文乃Friedmann ,发音近似「freeman」,故可被解读为在鼓吹中国人成为自由人。
示威迅速蔓延到外国,世界各地都有中国人发起示威。这一连串事件当然会遭亲北京人士指责是受「境外势力」挑动抗议。国务院在11月29日发表类似六四学潮初的声明,只重申繁杂的防疫政策并带有半点恐吓,以为民众及学生会害怕。习总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下级官员往往不敢说出真相,而容易令他误判。西方国家当然会担心事态发展会失控,12月1日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共42名联邦参议员共同连署,发起人之一共和党籍参议员苏利文写信给中国驻美大使秦刚,警告中方切勿用暴力镇压,否则将严重损害两国关系。
「白纸革命」与「六四」两者性质不同。六四贪官腐败在大城巿才会感受到,示威资讯被严重封锁,也局限于大城巿有规模示威,其它城巿只有零星响应,如今「白纸革命」因传媒影响力是没办法完全被封锁。当年六四主要是学生运动,但「白纸革命」是亿万受害者的群众运动,因封控而流产、受伤来不及送医、火灾等不及救援下数之不尽的受害者,多宗枉死事件激发民怨,受害者及其家属朋友是全国性的。
另外,光是每日三餐核酸检测扰民,恼人的甚么高、低风险传染区的区分、各地百业萧条、厂房停工等等,煱子早就要炸开,集体烧死只是引线,最终一发不可收拾的连销爆炸反应可能会出乎习总意料之外。近日防疫有松绑的迹象,然而,根据其它国家的经验,解封将导致病毒快速传播,感染数会激增,到时候习总会不会又改变心意?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