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15日
1.港医管局拟大湾区输入外劳? 劳工组织:抢港人饭碗
香港多个行业都面临人手流失而出现短缺的问题,其中港媒引述消息指,医院管理局正研究从大湾区输入外地劳工,以填补病人服务助理的空缺。有关注劳工问题的组织成员,质疑当局未有充分利用本地劳工,认为输入外劳做法并不可取,忧虑本地工人饭碗不保。
港媒《香港01》周三(15日)引述消息指,医院管理局正研究输入外地劳工,从事非医疗专业工作,局内专责小组稍后将向劳工处申请,目标在大湾区输入1,600人,到公立医院担任病人服务助理。
针对有关消息,本台周三向医管局查询,截稿前未获回覆。
医管局发言人回覆港媒表示,目前全港公立医院有约1.7万名病人服务助理,但未有正面回应是否计划输入外劳,仅表示十分关注公立医院的人手情况,指香港整体医疗行业均出现人手短缺,正透过不同途径尽量加强招聘员工。
劳顾会劳方委员、工联会副理事长林伟江周三接受本台访问指,如果直接从大湾区输入人手做法不可取,是过份简单直接,担心会影响本地工人就业情况。
林伟江说:第一,会否影响本地原有工人就业?因为有大湾区同胞来港后,令他们饭碗不保,因为有时他们都是合约的聘用;第二是薪酬待遇情况不会有提升的空间,原先每年的通胀或生活压力,都会随著人手调整,但如果用输入大湾区的同胞或其他人来补充的话,会否令工资待遇不能提升?这是我们比较担心。
林伟江说,从工会听闻不少人想入行,但医管局却说请不到人,质疑当局未有充分利用本地劳工,有很多功夫都未做,但简单化说请不到人然后输入外劳。
林伟江说:(病人服务助理)始终算是公务员身份,已经比出面私人,例如安老、护老院的(职位)相类似,但出面私人市场是相对人工偏低、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比较辛苦,我们觉得没有理由,连政府相类似的职位,这个人工都请不到人,我们觉得有点奇怪。
林伟江又指,香港失业率不是特别低,经济又未复常,应多作宣传或培训,协助有意者入行。
前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现任深水埗区议员袁海文同日对本台指,希望当局交代清楚花了几多功夫在招聘上,他亦担心中港两地医护会否出现沟通问题。
袁海文说:在沟通上,与护士、医生,是否需要一定英文语言能力水平?即沟通用的字眼是否能够理解?更重要是对本地劳动人口是否公平。
袁海文认为,病人服务助理工作量多,薪酬应有调升空间,在外来输入劳工时,应思考对本地劳动人口是否公平。
根据医管局职位空缺通告,病人服务助理月薪落在约1.7万至2.3万港币之间,需要分别协助医生及护士诊症、进行健康教育活动、临床个人护理服务、照顾起居饮食及个人卫生、清洁消毒及处理杂务等工作。申请人依据应征病人服务助理级别不同,需要持有认可之「健康服务助理训练课程」或「医护支援人员(临床病人服务)」证书,以及要完成医院部门的训练课程。
从新加坡可见,过份依赖外劳可能会引伸社会问题。资料显示,新加坡目前全国超过560万人口中,近7成属劳动人口,当中3分之1是外籍劳工。而新加坡过去一直持续引进不同种类外劳,从巴士司机、建筑和科技业工人,到管理和专业人士皆有。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2021年8月提到,新加坡广纳外籍劳工对本地人的就业机会构成挑战,同时外籍劳工因未能完全适应新加坡的社会规范及融入本地社会,加剧了与新加坡人摩擦,引发本地人的不满。因此当局决定调整外籍劳工政策,以在接纳外籍劳工和解决国民的经济社会问题之间取得平衡。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香港成「举报之都」? 国安热线近3年收逾40万举报
香港的《港区国安法》实施不足3年,但为《国安法》设立的举报热线,已收到逾40万条举报讯息。另外,半年内收到逾万的反恐举报,港警表明应建立「全民反恐,见疑即报」的意识。评论表示,港警将举报数量视为他们的工作成绩表,忽略了这些数字也是香港「白色恐怖」严重程度的成绩表;又说,举报之风相信已漫延海外港人圈子。
香港警方周二(14日)举行香港整体治安情况记者会,《港区国安法》执行的状况成为焦点。警务处处长萧泽颐表示,《港区国安法》在2020年实施,至去年底共拘捕236人,年龄从15至90岁,已有140人被检控。同时,他透露2020年推出「国安处举报热线」,2年多已收到超过40万个讯息,去年6月推出「反恐举报热线」,有接近1.3万个讯息。他赞扬市民提供的国安和反恐讯息的贡献,并透露有2宗案件,是借助举报线索,协助警方拘捕疑犯。
对于《国安法》被指是用作打压人权的工具,萧泽颐表示,在全球的发达国家都有法例处理国安,强调维护国安属头等大事,要确保国安家好,不能只靠警方之力,鼓励市民举报。
萧泽颐说:虽然在《国安法》成立后,香港整体状况已回复平静,但不排除本土恐怖主义地下化,有些人会用软对抗的方式,尝试在线上、线下从事煽动行为。对抗本土恐怖主义,单靠警方绝对不足够,希望能建立「全民反恐,见疑即报」的意识,市民发现有可疑的,都要尽快通知警方。
如何处理还未起诉的反送中事件被捕人,以及会否选择不起诉「大和解」,萧泽颐表示,正在检视有关案件,争取本月内公布处理方式。
香港立法会法律界前议员郭荣铿表示,「国安举报热线」的数字,可以视为衡量香港社会白色恐怖严重程度的指标。
郭荣铿说:这个数字简直是匪夷所思,40万宗举报,平均每天最少有几千宗,如果真的有那么多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为何警方没有执法呢?这种举报只是白色恐怖的一种体现。
香港立法会民主派前议员许智峯形容,「国安举报热线」应改名为「恐怖热线」,因为40万的国安举报与香港人口对比,实在是太吓人,突显香港白色恐怖和举报的风气,不止渗透香港的各个领域和层面,连在海外的港人都有被举报的机会。
许智峯说:整个情况让人担忧,《国安法》影响的范围不只在香港,你人在海外,甚至不止是香港人,所有对港府有批评,或持不同和尖锐意见的人,都会跌入举报和白色恐怖的影响范围,这也是政权的目的,因为已有很多香港人移居海外,用举报热线形造无形的张力,威胁在海外继续发声的人。
熟悉香港局势的著名专栏作家陶杰在本台节目《亚洲很想聊》表示,香港警方把相关的举报数据,视为他们工作有效率的「成绩表」。
陶杰说:从行政管理的角度来说,告密热线是40万人,如果我是警方,从行政角度、视野和利益,可以说是现在警方做事很有效率,《国安法》很有成绩,也很有必要,甚至我可以考虑说,我人手应付不过来这40万个电话,需要多一点的资源和人手。
陶杰表示,虽然举报不等同是成案,但符合中国的国情,也显示警方没有顾及数据背后,对香港社会所造成的心理影响。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47人案】区诺轩供各区协调会 指有人激烈辩论及否定戴耀廷观点
香港「47人初选案」周三(15日)续审,被告区诺轩续以控方证人身份作供。对于协调会议通讯群组内曾传阅一份会议摘要,区解释自己「有铲机习惯」,档案已不存在。区续披露在各协调会议上,有与会者对戴耀廷运用《基本法》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持质疑保留态度,并曾在会上激烈辩论,其中邹家成曾质问戴耀廷为何使用「积极运用」字眼而弃用「会」字。
「初选案」案中16名不认罪被告,分别为吴政亨、郑达鸿、杨雪盈、彭卓棋、何启明、刘伟聪、黄碧云、施德来、何桂蓝、陈志全、邹家成、林卓廷、梁国雄、柯耀林、李予信及余慧明,被指组织及参与初选,因而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而根据控方开案陈词及本周区诺轩的作供情况,「无差别否决《财政预算案》」为案中其中一个关键字词。
第三日作供的区诺轩,周二(14日)谈及九龙东协调会议之情况,控方提及经过三次会议后,戴耀廷曾提出加入「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的句子在文件中,获区确认;控方继而问区是否有相关文件,他就指记忆中当时在会后,在Whatsapp群组内曾有一份会议摘要被传阅,并指在档案内,有关句子应有出现。
区续供称,时任观塘区议会主席蔡泽鸿曾在会后把一份题为「35+九东final.docx」的会议摘要发至「35+九东立选座谈会」的Whatsapp群组,此时本案法官李运腾指看不到该文件,及问控方会否展示该文件,控方回应指没有该份完整文件,又问区是否能确认文件内容。
区诺轩就回应,自己没法记得文件全部内容,但可确认「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的句子有加入至文件中。法官李运腾此时再追问,指区是该群组成员,故电话内理应有该文件,惟区就回应:「我有铲机的习惯,文件在被捕之后就冇咗」。李官之后问区,原本信息是否已被他删除及「因为你,我们现在没有该份文件?(because
of you, we do not have the document
now?)」获区回答:「是」,并再重申「我几乎每个月都有删机嘅习惯,只能确认当时我系有收过同埋睇过个档案。」
控方在提问时,多次提及「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的句子,包括问区是否能确认有开字句是否在有关会议摘要中,区就称「应该存在」,惟却引来何桂蓝代表大律师
Trevor Beel关注控方的引导方向,法官李运腾指有同样关注,更称在等候辩方提出反对。法官陈庆伟及李运腾之后先后指示控方要避免引导性问题。
控方之后指,文件显示蔡泽鸿曾发出讯息,指经3次会议后,各成员初步达成共识。区就供称,于2020年5月收到讯息,「我相信当时蔡所讲嘅共识,系我之前所讲档案(会议摘要)内嘅讯息。」又指忆述之后九东再有两次会议,但因「已经上咗轨道」,他已没有再出席。
控方之后转问及其他直选地区的协调会议情况,首先问及港岛区。区披露首次会议于2020年3月26日在《香港独立媒体》位于湾仔富德楼的办公室举行,出席人士除他及戴耀廷外,还包括郑达鸿、徐子见、罗冠聪、许智峯、罗健熙、梁晃维、司马文及杨雪盈的代表,又指该区的
Whatsapp 群组应以「35+港岛」命名。
对于是否大部分出席协调会议的人士均有参与初选,区回应指「绝大部分都系」,惟补充指由于没有参与新界西的协调会,故不能评价该区。控方然后指彭卓棋有参与初选,同时要求区确认对方是否有出席协调会议,区就供称对方曾连同团队一同出席首次会议,并透露成员为李永财及何志宏两人。
至于港岛区协调会议的情况,区供称会上戴耀廷曾介绍其「35+」计划,亦记得曾传阅「35+project」的文件及介绍相关内容,又指戴建议加入「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利,否决《财政预算案》」的字句,但会上司马文表明反对,戴耀廷则尝试针对「积极」字眼作诠释,解释如政府拒听民意,议员就可行使有关的宪制权力,以尝试迎合对方的意见。
控方之后在庭上展示,区诺轩电脑中撷取的该份文件,区指当时会议主要讨论港岛区目标议席数目,对戴耀廷有否在会上介绍该文件「没有鲜明印象」,但指自己有介绍涉及选举论坛的内容,因该部分主要由他负责安排。控方之后引述另一份会后产生的文件,名为「35+立会过半计划
民主派港岛协调机制(初稿)」,区解释该文件为戴耀廷在会后总结会议上意见而准备,并个别传予每一当日与会者。控方比对两份文件,指后者新增段内容为「⋯⋯会积极运用立法会的权力,包括否决财政预算案,迫使行政长官回应五大诉求⋯⋯」的文字。
法官李运腾就表示不解,询问区为何会议上大家对「否决财政预算案」等内容没有共识,但在会议后文件却又加入有关段落;区就解释是因为戴耀廷坚持加入有关文件,而当时与会者没就此积极讨论,更形容当时与会人士对此「漠不关心」。控方一度欲追问会上是否有人曾表达不关心有关内容,区回应指没有印象,控方再欲追问其意思,此时法官陈庆伟就介入,指知道控方不喜欢有关答案,「但这就是答案」,引来庭上人士一度大笑。
区诺轩之后供称,港岛区共进行了4次协调会议,他曾出席及主持,而协调机制文件就在首次会议后收到,而他无法清楚区分第二及第三次会议的出席人士名单,亦不肯定戴耀廷有否出席。不过,最后尝试点名列出名单,并提名杨雪盈、梁晃维、郑达鸿、罗冠聪、许智峯及彭卓棋和他的团队,另袁嘉蔚就在第三次会议才出席,至于司马文及罗健熙,虽然没有参与初选,但亦曾出席。而在这两次会议中,较大争议事宜则跟替补机制有关,其中杨雪盈及徐子见较倾向「排名制」,但罗冠聪有较大保留,由于罗预算自己很大机会被取消参选资料,而他就倾向可指定袁嘉蔚参选,最后协调会议决定以「灵童制」作为替补机制。
港岛区涉及的另一讨论,为在第四次协调会议中,曾讨论初选一人投四票的问题,区诺轩供称,由于戴一直有跟「香港民意研究所」合作,并设计了用作初选投票的程式,惟技术上无法处理投四票的做法,故戴耀廷希望港岛区最终能改回一人一票,与会者最终无奈接受。
九龙西的协调会议方面,区诺轩指出席者除戴耀廷外,尚包括油尖旺区议会主席林建文、何启明、刘伟聪、岑子杰、冯达浚及黄碧云,而毛孟静就由助理代表出席,另张昆阳及刘小丽亦有参与会议。而在首次会议上,有人提出如有政治立场上较尴尬人士欲参加初选是否可能,更在庭上指如狄智远,他就引述戴耀廷当时的回应,称只要认同五大诉求即可参选。
他又指,戴耀廷认为九龙西当选目标为6席中最多只可取4席,惟有与会者认为可预留较宽松名额,推选4至6张名单参选,及在选举时后期才弃选。区亦确认,戴耀廷在会上曾讨论「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利,否决《财政预算案》」,包括传阅「35+」的文件,同时亦如其他选区,在会后传阅一份「35+九西」的文件,并指戴耀廷在会上介绍时,曾指「若果政府唔听民意,就可以行使呢个权力。」惟他没有印象是否有其他人加入讨论。
区诺轩续供称,在九龙西协调会议中,张昆阳曾提及〈揽炒十步曲〉一文,戴耀廷于是曾在会上讲述文章理念,并认为参选立法会者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完成四年任期;又引述张昆阳当时的回应,称支持否决《财政预算案》。
然而,社民连岑子杰就不支持,更指「讲抗争边有人及得上社民连」,惟一些跟民生相关议案,如全民退休保障是需要支持,戴耀廷最后就重申,因为有不同意见,故用上「积极运用」字眼。至于是否仍有人发表看法,他就回应自己「无其他印象。」
控方之后转为问及新界东的协调会议情况,区诺轩供称自己曾出席两次会议,会上有近20人参与,其中林景楠没有出席该两次会议,另外有多人被人点名证实有出席或派代表出席,包括邹家成、何桂蓝、李芝融等,另有多个没参选初选的人如赵家贤、锺锦麟、沙田区议会主席程张迎、罗庭德、罗庭辉及街工代表卢艺贤等亦有出席,更回应控方称「人名太多,暂时记得咁多。」
他续指,协调会议主要介绍新界东的当选目标及介绍「35+」计划,又确认戴耀廷曾提及五大诉求。控方之后追问戴提及的相关具体内容,区就指戴只是重覆初选是为争取五大诉求这目标。
区诺轩之后就提及,在新东的协调会议上,邹家成曾质问戴耀廷为何要用「积极运用」字眼而不是用「会」字,并引伸到与会人士开始有激烈辩论。区诺轩在庭上就指,忆述不到当时邹提出有关质疑时背后的理据,他指,当时戴耀廷在不同选区的协调会议上,不断建议加入「积极运用《基本法》权利,否决《财政预算案》的『条款』」。区称邹家成当时曾建议即场就「积极」及「会」两个字眼投票,但最后不成事。而据他理解,当时戴耀廷就以「不如用『积极』,『积极』都比乜都唔用行前一步,希望可以写得弹性少少」作回应。法官陈庆伟之后追问,是否代表邹家成希望以较「确定」的字眼,处理否决《财政预算案》的说法?区就同意有此含意。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毕子默
4.台北市政府邀上海台办副主任出席灯会 疫后首有中国官员到台交流
台湾政府同意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等一行人,以专案方式来台出席灯会,这将是疫情后首个到台湾交流的中国官员。这次是台北市政府主动邀请,他们解释这是依照惯例。陆委会则表示支持合于规范、不设政治前提的两岸交流。近日事件是否可视为两岸关系开始缓和的迹象?及背后有甚么目的?学者分析指,中国急于与台湾交流,是想塑造自己不是和平威胁者的形象,同时对台湾也有政治目的。
继台湾陆委会周二(14日)宣布,将会开放港澳人士自由行,虽然并没包括中国居民,但已被问及这是否象征两岸关系「春暖花开」,发言人梁文杰说也想「春暖花开」。至周三(15日),陆委会再宣布,台湾政府同意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等一行人以专案方式来台。该团由上海市台办副主任李骁东带队,至台北参加灯会及进行市政交流。
陆委会重申,任何交流互动应基于理性平等、相互尊重;台湾政府「支持合于规范、不设政治前提的两岸交流」。希望今次中国官员来台,在台湾中央与地方共同合作下,有助未来开展两岸健康有序交流、促进彼此善意理解。
陆委会指出,有关日前台北市政府提出专案申请,邀请中国上海市政府人员来台参加「台湾灯会」及市政交流,在台北市政府表达相关规划充分配合政府政策及法令规范,以及访团在台交流「低调、单纯、安全」等原则下,经陆委会及主管机关整体评估,政府同意以专案方式许可上海市台办副主任等一行于近日入境来台。
陆委会并说,目前台湾政府尚未开放中国人士来台专业交流,相关人员来台须符合专案申请规定。
近日事件是否可视为两岸关系开始缓和的迹象,及背后有甚么目的?龙华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助理教授赖荣伟周三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中国过去对台的策略都是「来了一波很硬的做法之后又放软」。在去年中国已对台湾定调,认为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反映台湾人民要民生,中国此举明显也有其政治目的。
赖荣伟说:这个时间点刚好又是在国民党代表团到中国后回来,显然这也有政治上的目的。是不是透过跟在野党讲好一些两岸的事情,然后又在在野党回来台湾之后做这个动作(来台参加灯会),是否凸显民进党政府的无能,是否显然要进行对台湾的人民分化、挑拨、离间,这个可想而知。
而对蔡英文政府来说,她过去一直说维持自由现状,只要中国不威胁台湾,她也不会阻碍两岸交流。而且绿营也对选举结果有所检讨,现在都从「抗中保台」到「和平保台」,给外界看到只要中国不威胁台湾,也没有要阻碍人民做交流、生意。
另外,赖荣伟认为,中国也想要在国际上塑造自己不是和平威胁者。
赖荣伟说:他(中国)其实在两岸上、台海上,他有和平的一面。这个也是想要做给国际社会看,这个是政治上的一个目的。
从经济上,赖荣伟指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认知到国际上近年对中国经济封锁,而且疫下国际也不明朗,加上内循环消费力又不高,因此透过进一步与台湾交往也有经济考量。
另一学者同样谈及中国想用台湾缓和自身在国际上的形象。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建忠对本台指:「当然地缘政治上,台海局势的紧张、中美的对抗、乌俄战争的冲突,所以我们看到中国的这个战狼外交之后,其实让国际社会对于中国的外部形象上是非常鹰派的一个情况。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第一个部分,中国当然在这个时间点,是急于能够跟台湾透过这种对话或者是交流的方式,来缓和国际形象。」
而对于台湾来说,吴建忠指出,在民主社会,除非有特殊的理由,否则也不会阻挠交流,而且疫情前其实两岸交流也频繁。至于现在是否「春暖花开」,台湾一直也有递出橄榄枝,关键是符合法规且有尊严、对等的对话。
台北市政府发言人罗旺哲周三表示,上海市过去为台北灯节策展城市之一,因此依惯例主动邀请上海代表团参加,至于台北市长、国民党蒋万安是否亲自接待,相关行程都尚在安排中。
台北市政府并表示,自2016年起,上海市每年都参与台北灯节活动,已连续7年设展花灯,只有过去3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只设展而没有代表团来访。在2019年2月,时任上海市台办主任李文辉也曾受邀来台北参加灯会,为上海市灯区点灯。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事实查核│和蔡英文通电话,捷克准总统违背了「一中原则」的政治承诺?
一分钟完读:
捷克总统当选人彼得·帕维尔(Petr
Pavel)1月30日与台湾总统蔡英文通电话。中国外交部指帕维尔此举公然违背捷方作出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承诺,并敦促捷方立即纠正错误,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捷克方面回应,坚持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
世界各国与中国发展外交关系时,都会应中国的要求,对于「一个中国」做出表态。许多国家将相关政策称为「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但不同国家的政策内涵各不相同,有时和中国定义的「一中原则」(One China
Principle)差异很大。中方却经常单方面宣称其他国家已经承诺坚持、恪守「一中原则」,实属误导讯息。
深度分析:
帕维尔1月30日在推特发文表示已与蔡英文通话,感谢她致贺当选,并表达希望未来能亲自见面。台湾的总统府发言人林聿禅转述,蔡英文与帕维尔于30日晚间6时举行电话会议,通话近15分钟。
捷克与台湾不具正式外交关系,路透社报道指两人通话「非比寻常」,是台湾外交工作的突破。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1月31日例行记者会被问及相关问题。她说:「帕维尔罔顾中方多次劝阻和交涉,执意与蔡英文通电话,同台湾当局开展官方往来,严重干涉中国内政,公然违背捷方作出的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承诺,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毛宁并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方的核心利益,也是中国同建交国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方敦促捷方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消除该事件的负面影响,以实际行动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毛宁回答全文使用的都是「一个中国『原则』」,同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的措辞,是中国对「一中原则」的标准表述。
路透1月31日报道,捷克总理费亚拉(Petr
Fiala)透过声明指出,「捷克尊重并坚持自己的一个中国政策。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我们自己决定与谁通电话以及与谁会面。」
捷克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馆网站表明,捷克与欧盟采行「一个中国政策」。
捷克与台湾未建交,但在非官方层面合作,特别是在经济、贸易、文化、教育、科学和旅游等领域。
身为欧盟一员的捷克,在「一中政策」的表述上,和欧盟立场一致。欧盟执委会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答覆提问时表示,欧盟及会员国长期采取「一个中国政策」,并在其架构下与台湾交往。
欧盟奉行的「一个中国政策」,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同时欧盟与台湾在广泛领域发展坚实的关系与密切合作。
除了欧盟会员国,美国的「一中政策」已实行数十年,其历史与实质内容较为复杂,与中国采行的「一中原则」差异甚大。
美方长期实行「一中政策」,它由国内法、外交公报及政策文件来定义。包括:《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1972年《上海公报》、1979年《建交公报》、1982年《八一七公报》,以及被称为「对台六项保证」的政策文件。
1979年1月1日,美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建交公报》记载: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
但《建交公报》对于中方的「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之立场,中、英版本用字不同而有所歧异。
在英文版里,美国认知(acknowledges)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中文版的用字并非「认知」,而是美国「承认」中国的立场。
2006到2016年担任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的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
曾解释,「美国明白表示『认知』不代表认可、不代表接受,除了『认知』以外不代表任何意义。过去37年来,有许多场合都有人对美国施压,要求美国在台湾主权问题上采取更明确的立场,美国从来不曾同意。」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2022年5月21日推文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公开错误描述美国的政策。美国并不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中国原则」——我们仍然致力于我们长久以来、不分党派、在《台湾关系法》、「三个联合公报」和「六项保证」指引下的一个中国政策。
中方也并不全然同意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其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于2022年8月2日例行记者会上说,「近年来,美方口头上声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行动上不断倒退,甚至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不仅先后将其单方面炮制的、中方从未承认且坚决反对的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塞入其一个中国政策表述,还违背仅与台保持非官方关系的承诺,不断提升美台接触水平,并持续加大对台军售。」
中方始终主张各国应尊重并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虽然多数西方国家坚持其自身的「一中政策」,但也有国家奉行「一中原则」,如俄罗斯、土库曼曾与中国发表联合声明,承诺该国奉行「一中原则」。
台湾的外交部曾表示,中国政府无权在国际上代表台湾,更不应将其虚构的「一个中国原则」,强迫其他国家、国际组织及国际企业做出违背意愿与事实的不实论述。
结论:
各国有权制定该国政策,也有权不同意、不接受他国的外交政策;虽然「一中政策」、「一中原则」部分内容存在歧异已久,但过去数十年,各方在「一中」框架之下互相保留某种程度的模糊空间。
然而近年来,中方愈来愈强势宣传自己的「一中原则」定义,不仅单方面宣称「一中原则」为中国与建交国之间的政治基础,还会指控他国违反「一中原则」,而这些说法并不属实。因此,捷克等欧盟会员国多次重申奉行「一中政策」,中国仍宣称捷方违背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政治承诺,属误导性的说法。
6.悉尼中国学生反共示威遭「离岸粉红」踩场 吁校方政府守底线
悉尼大学有中国留学生发起反共示威声援「白纸运动」被捕者,遭到多名「离岸粉红」踩场及威胁,校方和警方对破坏行动「只眼开,只眼闭」,引起示威者不满。他们吁澳大利亚当局以及学界不要向中国资金下跪。
周三(15日),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数名中国留学生在校门前举办活动,一方面是希望招募更多热爱自民主由的中国留学生加入他们的反共学生组织,同时活动也是要声援「白纸运动」被捕人士,以及反对习近平的永续连任、抗议中共专制政权。
活动期间,发起人Aaron打扮成「维尼熊」,活动人士展示了「四通桥标语」、声援「白纸运动」被捕者海报,以及大幅的身穿龙袍的习近平海报。而「悉尼大学反贼民主招新会」的横幅尤其引人注目,吸引了很多学生和围观者。
至下午时分,多名悉尼大学的「小粉红」前来踩场,他们粗暴撕毁示威海报及横幅,剪断现场音响电源,并拍摄抗议者的影像,还一度威胁要对方摘下口罩展露真面目。
Aaron说:整个下午一些粉红过来骚扰。第一个把我们的poster给撕掉了,粉红情绪非常激动,撕我海报时他也在拍视频、拍我的照片,在等Security
guard的时候,他还问我为甚么不摘下口罩,说实话我也不想蒙面,但是毕竟中国政府,你懂的。我在追那个小粉红的时候,还有别的人过来把两个大的poster撕掉了,把我的电视的电源拔掉了……
令Aaron不解的是,赶至现场的校内保安明显偏袒砸场的粉红,悉尼警方也迟迟未出现,他只好亲自前往警局报案,不料警察并未对破坏者追责。Aaron告诉本台,他们原计划在校内的中国学联外抗议,校方以活动未向警方申请为由,未支持其抗议活动。几位抗议者于是移师校门前公交车站,并得到了警察许可。
连番遭遇令他感到澳大利亚学校乃至当局面对一些中国留学生破坏民主价值的行为时,采取退让态度。Aaron认为,中国留学生已俨然成为澳高校的「现金奶牛」。
Aaron说:对这么一个不尊重Freedom of
speech、不尊重基本人权的学生,学校和警察甚么都没有做。现在澳洲大学确实非常依赖大笔的来自中国学生的学费,chinese money
(中国资金)真的很香,但是真的应该被控制了,我真的理解澳洲政府对Chinese money 做的一些妥协,但是一些底线还是要遵守的。
澳大利亚上届政府在新冠疫情爆发后,提出疫情溯源,中国随之以经济手段进行报复。两国关系陷入僵局。澳大利亚新一届政府去年上台后,两国关系有解冻迹象,继两国首脑和外长去年相机举行会谈后,本月初,两国商贸部长举行了3年来首度对话。不过中澳关系仍有阴霾,包括澳大利亚近期移除国防部内的中国制闭路电视镜头,引起中国不满。
另一方面,疫情三年也改变了部分海外华人和中国留学生对中共的观感。去年北京出现「四通桥抗议事件」,以及年底在大陆爆发的「白纸运动」均引起中国留学生关注,不少人上街集会作出声援。
一名有份参与悉尼大学本次抗议的中国留学生Noah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疫情三年来,很多中国留学生渐趋觉醒,但留学生群体中仍然有不少「离岸粉红」。
Noah说:国内经历防疫这3年,特别是2022年这一系列悲剧事件,让很多人对中共体制和领导层的看法产生了转变,然而在刚刚恢复留学的当下,依然在海外街头出现了粉红为了维护中共统治,而出手破坏别人表达的事,还挺令人唏嘘的。
澳大利亚一直是不少中国学生首选留学目的地。近年当地的中国留学生多次因冲击破坏民主集会登上新闻,其中2019年多所学校发生粉红暴力冲击声援香港「反送中」抗议现场事件。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7.美报告揭俄关押逾6千名乌克兰儿童 进行「政治再教育」
俄乌战争爆发即将届满一年,根据受美国国务院资助的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人道主义研究实验室(Humanitarian
Research
Lab)周三(15日)发表的报告,俄罗斯将至少6千名乌克兰儿童关押在莫斯科兼并的克里米亚(Crimea)和俄国的营地中,但实际数字「可能要高得许多」,而主要目的似乎是「政治再教育」。
据《路透》报道,研究人员确认自近一年前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至少有43个关押乌克兰儿童的集中营和其他设施,是属于莫斯科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运营的「大规模系统化网路组织」的一部分,俄方让他们「接受亲俄爱国主义和军事相关教育」。
研究人员芮孟(Nathaniel Raymond)向媒体简报时直接说:「这些营地设施设立的主要目的,似乎是进行政治再教育。」
芮孟并表示,被关押的儿童最小只有4个月大,一些营地也提供14岁少年军事训练,但并没有证据显示有儿童被派到战场。这些儿童背景不同,有的人有父母或监护人,也有人是孤儿,还有一些人寄养在乌克兰的政府机构,而部分人被转送至俄罗斯政府机构寄养,或是由俄罗斯家庭收养,显然这些行动似乎有俄罗斯高层长官们的授权、协调。
这份报告所记录出的俄罗斯行为,或违反日内瓦第4公约(4th Geneva
Convention)的行径,也就是在战时保护平民的协议。芮孟认为这也能成为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犯下种族灭绝罪的证据,因为以改变或抹除国家认同为由移送儿童,成了种族灭绝罪的构成要件。
乌克兰政府最近亦表示,已超过1万4700名儿童被遣送到俄罗斯,其中一些儿童遭到性剥削。当地检察官说,正审查有关强制驱逐儿童的指控,这是乌方致力起诉俄国犯下种族灭绝罪行的一环。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自然》:因无法进入中国 世卫放弃新冠源头第二阶段调查
经历3年多的新冠疫情,世界各国已走向复常,惟病毒源头问题仍备受争议。世界科学期刊最新消息指,世界卫生组织(WHO)放弃了关键的COVID起源调查第二阶段计划,原因是在中国进行的研究备受挑战,包括无法进入中国。
英国权威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周二(14日)引消息指,世卫悄悄搁置(quietly
shelved)了对COVID-19大流行起源的第二阶段科学研究,理由是在中国进行重要研究的尝试面临持续挑战。
研究人员指出,了解新冠病毒如何首次感染人类,对预防未来疫情爆发十分重要,因此对调查工作无法进行感到失望。文中引述加拿大一所大学的病毒专家说,如果无法进入中国,世卫几乎无力再进行研究,「他们的手真的被绑住了。」
文中指,世卫第二段阶调查迟迟未能展开,而到今天因已失去太多时间,即使回去采集血液样本,也未必能采集到足够数据。
中国过往强烈反对把武汉实验室事故当作病毒调查原因,并反对世卫调查实验室工作是否违规的建议。自2021年1月世卫专家组首次前往中国武汉,完成第一段阶调查后,世卫再未能进入中国继续调查。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英国推演中共攻台经济落差 研议供应链遭波及应变措施
英国《卫报》报道,英国官员已就一旦中国大陆入侵台湾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方案。据指出,由于中国和全球供应链息息相关,台湾更是微型晶片主要生产地,因此制裁中国将比制裁俄罗斯要复杂得多。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指,作为例行「前瞻性检视」演习的一部分,公务员队伍审视了台海战事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以及任何西方联合反制及制裁行动的后果。据指出,白厅官员一直在勾画解放军入侵台湾的影响。外界担心台海发生冲突的可能正在增加,对台海战事可能发生的时间的预测远至2049年。
报道引述英国政府消息人士说,官员们正在考虑,如果中国发动入侵台湾,并引起西方国家的报复性经济和贸易制裁,「我们会怎么做,这对我们的经济意味著甚么」。
另一名政府消息人士向《卫报》强调,制裁中共比制裁俄罗斯明显更复杂。针对俄罗斯和与总统普京关系密切的人士的制裁,主要是扣押资产,但中国现在和全球供应链关系密切,因此影响更深更广。
报道引述该政府消息人士说:「你必须以不同的方式思考,而不是仅仅照搬你在其他地方(俄罗斯)所做的事情。」「供应链的问题会更大,这不是甚么秘密,但这很复杂,并不意味著它不可能。」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台海战争对微型晶片分配的干扰,台湾主导了微型晶片的制造,而微型晶片已经供不应求。但消息人士强调,中国大陆入侵台湾是英国政府定期沙盘推演的一些「黑天鹅事件」的情景计划之一,而且这项工作是「理论性的」。
报道亦引述英国下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凯恩斯(Alicia
Kearns)表示,她欢迎政府承认「台海战事对全球经济安全的威胁的严重性」。她呼吁英国的沙盘推演能全面反映问题,并认为英国政府在对中国外交上应该采取更强硬立场,以起震摄效果。
在对英国国防和安全战略进行更新,即所谓的综合审查之前,英国首相辛伟诚(Rishi
Sunak,中国译作苏纳克)正面临著来自其党内中国鹰派的压力,要求将该国重新归类为「威胁」而不是「系统性挑战」。尽管辛伟诚在11月上任时就发出了与中国关系「黄金时代」结束的讯号,但他对中国政府的敌意明显少于其前任卓慧思(Liz
Truss,中国译作特拉斯)。
周五,卓慧思即将在日本发表演讲。在美国击落「间谍气球」、中国涉嫌侵犯人权等抗议声中,卓慧思的表态将被视为试图向辛伟诚施压,令他同意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报道指出,英国外交部内部人士表示,俄罗斯去年全面入侵乌克兰使其预见到台海局势也有同类担忧,但「内部人士」强调,这项工作的规模或紧迫性没有改变,。
中国政府声称台湾是中国一个省。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去年10月的中共二十大曾强调:「祖国完全统一一定要实现,也一定能够实现」。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报道:中国增南极卫星地面站设施 专家忧能助核弹瞄准美国
美国《霍士新闻》报道,中国将在南极洲增设「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以作收集数据之用。外界对北京的监视计划和针对美国的安全威胁感到担忧。有军事专家更警告,中国可能藉该地面站发展「分轨轰击系统」,令核弹头或高音速导弹在打击美国境内的目标时达到最高的精确度。
《霍士新闻》引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CASIC)旗下《中国航天报》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4395万元人民币(652万美元)的价格中标,建造一个「海洋观测卫星地面系统」。中国在南极洲东部已有一个「中国南极中山站」,新增设施将在「中国南极中山站」内。
中国卫星实力近年一直提升,这促使外界关注北京的监视项目以及扩大其数据收集能力如何通过这一南极项目得到加强。美国智库「国际评估和战略中心」的高级研究员费舍尔(Rick
Fisher)告诉《霍士新闻》,「中国南极中山站」多年来一直存在「令人担忧的活动」。
「中国南极中山站」于1989年启用,是为研究海洋、冰川、地质和大气科学而建。但是,据费舍尔指称,到2021年,在民用研究的幌子下,中国据说开始发展先进的军事技术。
费舍尔告诉《霍士新闻数码频道》:「2021年,国营传媒披露,中国在中山站放置了激光雷达,以进行『大气研究』。」「任何一种激光器都提出了一种可能性,即激光雷达可能被升级为更强大的激光。」费舍尔解释说,在「中山站」使用更强大的激光将使中国能够损害或摧毁目标卫星;用来破坏卫星的技术还可以将设备的碎片打散,增加低地球轨道上的碎片数量,从而进一步损害现有卫星。
「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建设符合1959年的《国际南极条约》,该条约规定世界上最南端的大陆将严格用于和平科学研究,禁止任何军事演习,中国和其他51个国家已经签署了这一协议。美国及其军方在近七十年来一直支持南极的研究任务,但费舍尔说有一个重大区别。
《霍士新闻》引述费舍尔表示:「美国、德国、挪威,也许其他国家也在南极洲有太空探测设施。然而,他们都没有像中国一样开发『分轨轰击系统(FOBS)』。」
「分轨轰击系统」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的一项导弹计划,该计划希望通过从南美洲上空发射核弹头,而不是从西方的俄罗斯上空发射,来规避美国的早期预警探测系统。
据费舍尔说,随著深空预警探测器的发展,该计划已经过时,但这位专家警告说,中国已经恢复发展这项技术,并在2021年两次测试其「分轨轰击系统」。
报道援引费舍尔指出:「如果你要以穿越南极洲的方式攻击美国,拥有更新版『分轨轰击系统』是非常有用的。」他认为「分轨轰击系统」能作为发射核弹头或高音速导弹的平台,并能在打击美国境内的目标时达到最高的精确度。
关于将在中国南极基地开发的新地面站的细节很少被公布,但北京对其太空项目的军事影响已促使外界广泛关注其太空野心。
费舍尔说:「『中国南极中山站』正在成为⋯⋯一个监视点,从那里能够更好地瞄准美国卫星。」「这是一个能够引导中国新的太空武器攻击美国目标的基地。」
美国国务院和五角大楼都没有对《霍士数码新闻》做出回应。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香港法庭】社民连5人认警总示威违限聚令 称「无违背良心」
香港政府已放松大部分防疫措施,但部分涉及防疫规例的检控案件仍未完结,其中社民连8名成员,3年前因申请在5月1日游行遭警方拒绝,于是到湾仔警察总部外抗议,被票控违反限聚令,被分被告一直未有认罪,希望待同类案件上诉结果后才答辩,结果涉及5人周三(15日)在东区裁判法院承认控罪,而在答辩时,有人就称「承认违法,但无违背良心」及「迫于无奈要认罪」等,裁判官最后判各人罚款4500港元。
5名被告分别为黄浩铭、陈宝莹、周树荣、梁国雄及曾健成,他们承认一项违反限聚令传票控罪,指他们于2020年4月30日,在香港军器厂街1号外参与受禁群组聚集。本案原有8名被告,另外3人包括李善芝、辛浩铭及梁智辉,早前已认罪,各被判罚4500港元。
案情显示,2020年4月30日下午4时许,各被告一行8人到湾仔警察总部举行公众集会,集会事前并没有通知警方,而当时有4人限聚令要求。警员到场向8人发出口头劝喻,指他们不得在公众地方进行多于4人聚集,又提醒众人保持距离,以及该公众集会不属豁免群组聚集,若各人继续或被检控。
黄浩铭及梁国雄期间曾与警员讨论公众集会的合法性,惟警员只重申集会不受豁免。各人之后曾相隔约1公尺站在横额前,梁国雄以扬声器带领他人叫口号。警员两度警告不果后上前制止,再向每人发出定额罚款通知书。
梁国雄由于正面对「初选案」审讯,周三未能亲身出庭,法庭接纳他的书面认罪。至于其馀4人,黄浩铭在认罪时指:「我承认违反法例,但我无违背良心。」社民连主席陈宝莹则指,当时已有1.5米距离,惟仍然被指违法,「无办法,我只能认罪」;周树荣亦称已做到1.5米距离,「我无办法我认罪」;曾健成认罪时亦指:「迫于无奈要认罪,希望法官体谅防疫基本上系压制我哋嘅自由,希望轻判。」
不过,裁判官就提出疑问,控方就回覆指案情提及各人当时距离少于1.5米。辩方法律代表就指,根据高等法院就同类案件上诉早前所颁的判辞,有关人士只要有共同目的,就算相隔超过1.5米仍足以构成违法。
黄浩铭之后求情,称和平示威权不容剥夺,虽不同意高院的判决,但不再争持,会「从容接受法庭判决」;代表陈宝莹、周树荣及曾健成的法律代表就指,各被告真诚相信保持1.5米距离就不会违法,但他们对限聚令理解与法院不同,非有意挑战法纪。最后裁判官判各被告罚款4500港元。
社民连另牵涉一宗同年「五一劳动节」当日的限聚令,并拟上诉至终审法院,故本案早前押后至周三处理,以待该案有结果,但高院最终经考虑后拒绝批出上诉许可。
另一方面,同年5月时,职工盟属下建筑地盘职工总会有义工,在金钟海富与政府总部之间行人天桥派发防疫物资,被指违反限聚令一案,亦于周三再讯,该案原有10名被告,6人已认罪,被判罚款4000至4500元;馀下4人包括曾浩源、翁家文、黄俊宇及林小薇,否认控罪,案件将押后至5月8日至10日进行3天审讯,控方透露拟传召6名证人,不依赖警诫供词,并会播放约190分钟现场录影片段。
记者:吴婷康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中国异见人士董广平越南失踪 女儿斥河内拒回应联合国查询
中国异见人士董广平去年夏天在越南失联,联合国和加拿大官员曾分别查询他的下落,其中联合国给予60日时间希望河内回应;但至周二限期结束,联合国仍未收到越南政府回覆。董广平在多伦多攻读大学的女儿形容,其父亲失踪一事对她们全家都是折磨。
董广平女儿董雪睿(Katherine
Dong)周二发表新闻稿,指「越南政府继续折磨我的家人,拒绝解释他们为甚么在几乎六个月前逮捕我的父亲,以及他后来发生了甚么。」「我曾希望他现在能在加拿大与我们安全团聚,但我们却不得不为他的安全而苦恼。我们甚至不知道他在哪里。」「(越南政府)不回答我的问题。」
现年64岁的董广平是一位民运人士,因谴责中国审查有关1989年天安门镇压行动的资讯而闻名。
董广平于2020年1月逃离中国后曾前往河内,他于去年8月22日在越南首都河内被捕。加拿大政府愿意为董广平提供庇护,但渥太华未能说服越南官员让他离开该国。他的家人在2015年在加拿大定居。
12月,三名联合国人权官员向越南发出信函,称他们「严重关切」似乎是「任意拘留、强迫失踪和遣返的风险」的董广平。
根据他们的信函,人们最后一次看到董广平,是他被戴上手铐和眼睛,进入一辆警车,由几十名警察护送到他的公寓外。
官员们说,如果越南当局决定将他送回中国,董广平将面临迫害的危险,而且没有人,包括他的家人和法律代表,收到关于他所在之处的准确信息。
信中说,如果对越南的指控属实,它将违反人权条约,包括《禁止酷刑和其他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公约》。
联合国官员敦促越南告诉他们董广平的下落,以及拘留他的法律依据,他们的行动如何符合越南的国际人权义务,以及人权运动家在越南如何受到保护等要求。
他们为越南提供了60天的答覆时间,但截至周二,该国官员错过了最后期限。联合国因此公开了其信件。
辩护律师在11月告诉加拿大「CTV新闻网」,家属已被告知,加国总理杜鲁多(Justin Trudeau)和外交部长乔利(Melanie
Joly)在去年印尼的G20峰会上以及在柬埔寨与东南亚国家领导人的会晤中提出了这个案件。
加拿大全球事务局还在11月告诉CTV新闻网,它「对董先生的安全和福祉深感担忧,并一直在最高级别提出我们的关切。官员们正在努力确定他的下落,包括通过与越南和中国的外交接触。」
董雪睿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越南「不回答加拿大总理和外交部长提出的问题。现在他们拒绝回答联合国的问题」。
「这是不可接受的,是对国际法的侮辱。她说:「越南官员必须回答我们的简单问题,『董广平在哪里?』
据联合国报道,在越南被拘留之前,董光平曾因支持人权和民主的工作,主张和平集会以纪念1989年天安门广场事件,而在中国被刑事起诉过三次。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3.事实查核│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严重阻碍」人道救援工作?
一分钟完读:
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地带2月6日发生强震,死伤惨重,亟需国际援助。叙利亚阿萨德政府和中国批评美国与欧盟不取消现有的制裁,使得叙利亚灾民难以获得国际援助。多家中文媒体称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严重阻碍」救援工作,「欧美令世界遗忘叙利亚地震、美国无情」,网路上还出现写着「美国冷血」、「见死不救」等字句的图卡。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分析认为,美国虽未解除对阿萨德政府的制裁,但官方同时表明提供救援并不受制裁措施的影响,并会透过国际非政府组织援助遭地震波及的民众。
叙利亚震后救援不易,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还包括内部冲突等其它原因。亚洲事实查核中心认为,指控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举措「严重阻碍」地震救援工作,非事实全貌,属误导讯息。
深度分析:
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2月6日发生强震,联合国官员估计死亡可能超过五万人。叙利亚政府在震灾后即要求美国等西方国家解除对叙利亚的制裁。外交部2月7日发布声明,指美国试图误导世界舆论以及声称对叙利亚的制裁不妨碍对叙利亚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美国官员可以撒谎,但叙利亚地震灾区的照片不会说谎。尽管面临制裁,叙利亚人民依然以充满力量和坚定的意志来应对灾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于2月8日例行记者会批评美国长期介入叙利亚危机,频繁进行军事干预,施加严酷经济制裁,造成叙利亚大量平民伤亡,人民难以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大灾当前,美国应当放下地缘政治执念,立即解除对叙利亚的单边制裁,为人道主义救援敞开大门。」
这些言论在中文媒体中热转,报道称美国对叙利亚的制裁「严重阻碍」救援工作,「欧美令世界遗忘叙利亚地震、美国无情」,香港中通社等一些媒体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写着「美国冷血」、「见死不救」等大标题的图片。
美国于1979年将叙利亚政府列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 2004年,美国对其实施额外制裁与限制。
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美国与西方盟友支持叙利亚民主军,并不承认阿萨德政府的正当性,且认为阿萨德政府为叙利亚内战主因,对叙利亚政府常年实施经济制裁。相对地俄罗斯、伊朗等国支持阿萨德政府,而中国与叙利亚关系传统友好。
美国政府在2011年叙国内战期间大力实施经过调整的制裁,使叙利亚政权丧失继续对平民施暴所需的资源,包括冻结叙利亚官员以及其他应对侵犯人权行为负责之人的在美资产,禁止美国公民与叙利亚方面交易或在叙投资,禁止进口叙利亚石油等。
上述资料列举部分获许可的活动和交易,这包括支持叙利亚的人道主义,以及美国与第三国之非政府组织在叙利亚所进行的非营利活动等。
但美国和欧盟的制裁的确对叙利亚经济造成影响,物资缺乏,许多民众依赖人道主义援助。具有联合国特别报告员身份的阿列娜·多汉(Alena
Douhan)曾呼吁取消对叙利亚的长期单边制裁。
强震发生后,美国总统拜登指示官员提供任何一切所需援助。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6日表示,会透过国际政府组织援助当地灾民,但不会与阿萨德政府联络。普莱斯说,「如果现在援助在内战中残害人民的叙利亚政府,就太讽刺了。」
据美方资料,截至2月8日,美国国际发展署支持的叙利亚急救组织「白头盔」(White
Helmets)已从废墟中救出1000多名幸存者。美国的其他人道救援合作伙伴也在向需要帮助的叙利亚人提供食物、水、临时住所和医疗援助。
美国财政部2月9日宣布暂时放宽美国对叙利亚制裁措施,为期180天,仅限与叙利亚地震救灾、赈灾需求相关的交易。但美国国务院表示,自从战争开始以来,美国就是人道援助叙利亚人民主要捐赠者,已向在叙利亚和该地区的叙利亚人民提供超过150亿美元。这些经费用在叙利亚人民身上,不是落在该政权手里。
在欧洲方面,德国之声报道中引述德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说,欧盟实施的制裁针对的不是叙利亚人民,而是阿萨德政权及其支持者、战争经济的获利者以及对最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制裁只禁止少数商品的进口,食品、用于挖掘重型机械和其他人道主义援助都是被豁免的。
《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访问的专家、分析人士,皆点出交通不便和政局复杂,也是造成叙利亚灾后救援困难的重要因素。
因内战分裂的叙利亚,分为阿萨德政府、反对派及其他武装控制的地区。据英国广播公司等媒体报道,由反对派控制的叙利亚西北部,在震前情况就很艰困,超过400万人依赖国际援助,但此处很难到达,土耳其边境只有一个小的过境点可以将资源运送到叙利亚反对派控制的地区。
6日强震后,路线受损,使得这个过境点无法发挥功能。无国界医生组织曾呼吁让这个过境点保持开放,并提供更多过境点让人道救援得以进入叙利亚西北部。
然而阿萨德政府长期反对这种跨境机制,声称透过土耳其向叙利亚西北部提供援助侵犯叙利亚主权,要求国际透过其控制的领土提供援助。
路透社等媒体报道,叙利亚驻联合国大使巴萨姆·萨巴格(Bassam
Sabbagh)在震后向联合国秘书长请求援助,但坚持援助必须与叙利亚政府协调,并且是透过叙利亚,而非经土耳其跨境运送。
不过,这种主张引来部分质疑,忧心阿萨德政府可能借灾难解除制裁,却不会将国际援助送到西北部灾民手中。《卫报》访问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专家Qutaiba
Idlbi表示,阿萨德坚持从政府控制区向其它区域提供援助,此举无关援助如何进入受灾地区,而是关于谁能分配援助以及控制西北部的经济援助。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首席共和党参议员吉姆·里施(Jim
Risch)在推特表示,有关西方制裁导致国际援助无法进入叙利亚西北部的谣言是错误的,阿萨德才是造成援助无法送达需要之人手中的唯一原因。阿萨德要求解除制裁只是为了想让其政权卸责。
本周一(13日),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同意开放两个额外口岸,使得从土耳其向叙利亚西北部运送救援物资成为可能。
结论: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发生强震后,国际援助涌入土耳其,相较之下,叙利亚所获关注与资源相对少,有复杂国内外因素。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叙利亚实施的制裁,也许直接或间接带来某种程度的影响,但并非唯一原因。然而,叙利亚政府将矛头指向西方国家,指控美国的制裁「严重阻碍」人道主义救援,相关发言并获中国等友好国家政府与官媒大量传播,有误导舆论之嫌。
14.【未普评论】中国军方为何拒接五角大楼的热线电话?
美国军方已经从技术上确定,中方所谓的气象气球是间谍用途。已坠入海底的气球悬挂部件也将被打捞起来,进一步分析具体数据,详情最终会告知民众,也会和美国所有盟国分享情报。
美国2月4日击落入侵领空的间谍气球,当天五角大楼就拨通中美军事特别危机专线电话,国防部长奥斯汀试图直接和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通话,却被拒绝。中美之间的军事热线电话是为应对突发事件而设置,比如意外的冲突、误会、不准确的信息和错误报道等等,都有可能升级为敌对行为。但当间谍气球这个危机来临,中国却拒用这条热线。外人可能觉得费解,但美国军方已经熟知中国这一套路。这条热线已经设立了很多年,这期间发生过不少小型的意外事件,比如南海国际水域的军舰对峙和摩擦,美国军事指挥官试图与中方对口单位通话或者视讯联系,但都得不到回应。
其实国家之间的热线电话对北京来说,只有象征意义,而无实质用处。中美热线电话是应江泽民的要求建立的,对于虚荣心强的江泽民来说,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终于得到超级大国的青睐了。但是实际上这个电话用处不大,当然这和中共僵硬的政治体制有关。中共体制没有任何官员能够独挡一面,具备与别国即时通话的能力。无论是文官还是军队将领,都没有这种智慧、决断,最关键的是没有权限。即使碰到大事儿,最高领导也要开多轮会议,做足功夫。在这种时刻,就显出体制低效了。所以中美之间每次通热线电话,官方传媒都称是应美方要求,这一方面是面子宣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中方缺乏使用热线直接通话的意愿,既没有反应能力也没有拍板能力。
查历史记录,五十年代中苏之间首先设立热线电话,但两国关系恶化,那条热线变成双方都互不「来电」的冷线。1969年3月2日,中苏爆发珍宝岛之战,双方出动坦克和大炮,血溅冰河。那时沈寂多年的热线电话铃声大作,原来是苏联总理柯西金打电话要与周恩来紧急磋商。当时中国外交部被革命造反派夺权,这部机要电话接线员当即呵斥对方,说苏修头子没有资格和中国总理通话!
通话被拒之后,苏联大规模调集军队,在中苏边境上陈兵百万,危机一触即发!到了9月胡志明逝世,柯西金到河内出席葬礼,他通过越共中央传话,希望回程到北京与周恩来会晤。9月11日两国总理在首都机场会商,并达成停止武装冲突,维持边界现状的临时性协议。
回想当年,如果不是拒接电话,这场战争冲突完全可以在可控范围。但想不到,隔了三十年,1999年巴尔干危机,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美国总统克林顿紧急致电江泽民,再度被拒绝接听。当时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被邀上美国电视,电视主持人问为何中方拒接电话,李大使激动地说:「你知道克林顿要说甚么?」主持人说:「就是不知道他要说甚么,才应该听听呀!」李大使不便说出口的是,在中共词典理,所有外交都是国际斗争的一部分,而拒绝来电就是一种政治姿态。
这次间谍气球事件,北京军方再次拒接电话。据美国历届政府官员回顾,中美热线电话在例行测试都会被接听,礼仪性节日道贺也会接听。但每逢敏感事件,美方打电话都没有下文。岂不知两国热线本来就是为应付紧急事态而设,危机突发之际,偏偏弃而不用,把它作为政治表演的道具。这就是中共一以贯之的游戏规则。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5.【离散美利坚】华府唯一粤语学校 疫后重新开学传承文化
在香港人的文化中,无论饮食、歌曲、电影、以至网络潮语,广东话都占著重要地位。移居海外的港人亦一直没有忘记自己的文化,在华府一批家长十多年前自发办学,组成该区唯一一间粤语文化学校,以「合作教育」(cooperative
school)形式营运,疫情期间一度被迫暂停,最终在去年9月再次开学。
校长Jenny表示,虽然父母来自香港,但在美国土生土长的她从小没有机会认真学习广东话,长大后非常渴望找回自己有归属感的文化,所以希望透过办学,让下一代早些有机会接触广东话,认识自己的根源文化。
而负责学校联络工作的Annie则来自香港,她认为作为香港人不但有责任传承广东话,办学更可以凝聚区内的香港家庭,与孩子一起渡过香港人会庆祝的节日,共同服务粤语社群。
嘉宾主持:许颖婷 Frances Hui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