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读者,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 | RFA Cantonese
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
2019年3月9日
1.美驻华大使批华为控美政府「不明智」 盟国封杀呈分歧
美国驻华大使批评华为就孟晚舟事件的行为像是报复,认为华为起诉美政府违宪是「有点离奇且不明智」。美国游说盟国封杀华为的努力受到打击,德国表示不打算将华为排除在5G之外,有政治学者认为,一些民主国家政客短视而未能成封杀华为联盟。(吴亦桐
/ 文宇晴 报道)
华为早前作出全面反击,控告美国政府禁止联邦机构购买华为设备是违宪。彭博社周五(8日)报道,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Terry
Branstad)认为,华为做法「有点离奇」、「不是十分明智的策略」。
布兰斯塔德指出,华为副董事长孟晚舟去年12月在加拿大被捕后,中国扣押两名加拿大公民,以及中国重审被控走私毒品的加拿大男子,并改判死刑等一系列做法好像是报复。他强调,在加拿大或美国,永远不会发生这样的事。
澳大利亚外长马里斯·佩恩(Marise
Payne)上月曾表态,该国对华为的立场不会改变。而澳大利亚前总理特恩布尔周四(7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解释,他在去年作出华为禁令的考量,指5G是与众不同的通讯技术,智能和处理分散在网络的各地进行,不再有核心和边缘之分,具有极强的渗透性。
特恩布尔说,「五眼联盟」国家中没有自己的5G设备供应商。而全球四大5G供应商中的华为和中兴都是来自中国,在中国法律下如有需要它们有义务协助情报机构。他之前的周三(6日)在英国发表演讲时表示,他之所以作出华为禁令,是基于安全原因,不是因应另一个国家(美国)的要求。
除澳大利亚之外,美国早前试图说服盟国对华为统一禁止行动的努力不断受到打击。
德国经济部长阿尔特迈尔(Peter
Altmaier)周四出席德国电视二台访谈节目,被问及德国政府是否出于华为与中国政府的关系,而打算禁止华为参与将来的5G竞投,他回应指不希望排除任何公司,而是要收紧所有供应商的安全标准。
德国公布的新电讯安全指引并未明确禁止这间中国公司,该标准是在德国联邦讯息技术安全署的协助下制定。该机构负责人舍恩博姆(Arne
Schonbohm)3月初力推与中国达成「无间谍协议」,冀中方作出安全承诺,德国将放行华为加入5G建设。但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表示,近期没有就网络安全议题与北京进行过对话。
悉尼科技大学政治学者冯崇义接受本台访问,批评西方一些政客和财团为了商业利益,不断退守价值底线,华为目前已在世界百多个国家布局,和西方政府短视密不可分,以至现在无法达成封杀华为的联盟。
冯崇义说:
政客没有考虑自由、民主、人权,如果光从商业上去考虑,当然它可以接受华为。如果说这么多年来中共崛起的大环境,就是这些西方政客还有财团,它们完全放弃了道德上的立场,这是非常短见的;绥靖政策只会让独裁政权得到鼓励,然后它就得寸进尺,给世界带来的逼害就更大了。
德国华人企业家、时评人范知其对本台指出,中国外长王毅周五的表态,强调支持企业和个人拿起法律武器维护权益,不当「沉默的羔羊」,再次证明华为与中共当局的关系。他认为德国政府完全能看清这一点,对德国政府透过技术性障碍阻止华为持乐观态度。
范知其说:德国会通过一些技术门槛,让你不能自证清白,那么你就自己退出去。技术门槛细节是不是华为能够逾越过去,我认为不会!因为德国人对华为和中国政府的关系已经很清楚。中国政府说让你这个后门帮我打开,华为怎么做到我可以不打开?凡是行政当局、政府政治胁迫的企业,不保证独立性的,都不满足我(德国)这个电讯安全法规,它会有类似的法律间接的把华为剔除出去。
范知其表示,在美国的西方盟国中,他更担忧英国、新西兰等国家对华为的摇摆态度。早前英国政府宣布禁止华为进入5G网络并可能撤除现有4G中的华为设备后,在2月,英国国家网络安全负责人任夏兰‧马丁(Ciaran
Martin)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网络安全会议表示,英国可以控制使用华为设备所带来的安全风险;新西兰亦表态指,从未将华为排除在该国5G系统建设外;「五眼联盟」的英国、加拿大、新西兰依然未明确的禁止华为计划。
2.栗战书指落实房产税立法 中产忧成「宰割」对象
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在两会再指将落实房地产税立法,业内人士认为在放风多年后推行不令人意外,但房企股价和二手房交易同时出现较大波动,意味著中产阶级「被宰割」难以避免。(黄小山 / 文宇晴
报道)
据周五(8日)港股内房股尾盘显示,栗战书的说话言犹在耳,包括融创、龙湖、碧桂园,以及A股万科的股价都应声下跌,其中嘉年华国际跌幅最多,超过12%。
来自成都的二手房中介表示,自本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推进房产税立法后,谘询二手房的电话急增,周五下午多个中介都出现电话长时间占线的情况。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事情敏感,至今各地二手房中介机构都还没有发布相关讯息,并且可能在两会期间,相关的数据异动情况都不会发布。
一位律师房先生指,力推房地产税是因为国家财政进帐,政府试图从一些富裕人士闲置的资产,从税收方面入手。他认为,因此事情受到高度关注,普通民众压力大,为了避免激发民怨,政府可能会从民众拥有的第二套房开始征税。
房律师说:那是国家财政吃紧了,它(政府)利用这个增加税源嘛。譬如说有些富豪,他就是为了增值保值,很多房子都闲置著,那现在就是要对个人所有的房开始增收这个房产税。具体政策现在没有确定,但是,他们的摸底、或者是放风,然后专家的讨论,这个意向很明显的,它要保证你有一套房子是不收税,它要保持一个基本面的稳定。如果普遍收房产税的话,那肯定激起全国人民很大的反弹。
体制内郭女士表示,官方目前的理由说是利用房地产税调节房价,但实际上因为政府对房地产依赖太重,又一直用强制手段禁止房价下跌,因为房价虚高导致交易困难,「房奴」的中产阶级就成为重税的牺牲品。
郭女士说:它(政府)认为房地产税能够抑制房价甚么之类的,但是你看,现在政府是在保房价,现在房价是有价无市,你要是降价,它不让你卖房子。你要是手里面有好几套房,你都交易不出去,就按那个房价收房产税。就从一套开始,它是按人均面积超过多少开始算的。制定出来具体是啥还不知道呢,第二套、第三套肯定会加重征税。现在还是对城市的房子,农村的房子现在还不涉及。
郭女士还说,因有最高70年所有权的限制,因此,中国的房子并不是永久财产,加上在买房的时候已经缴纳过高额的税费,所以再次被课税本身就不合理。她指,将征收房地产税的消息公布后,来自基层民众和极左派的欢呼声令人担心,显示带有打土豪分田地意味的社会仇富心里十分严重,亦会加剧中产阶级的不安全感。
郭女士说:首先你财产的私有化以后,你收房产税还有你的基础,不能一鸡多吃,是吧?现在财政状况不够好,开始换了一种拔毛方式而已。现在很奇葩的是,那个没有房子的,特别左的那种的,他有一套房,或者是连房子都没有的人,他就欢呼。他们认为,能够打击那些有房一族,然后打击那些有多套房的人。
人大至今还未有公布房产税法草案的进展程度。
随著房地产快速升温,2003年物业税成为官方有意采取的手段,其后,因民间及权贵阶层本身的抵触,物业税一直被热炒但无实际进展。去年4月,有消息指房地产税法草案已经形成并在内部征求意见,但有关草案的详情仍未清晰。
3.本月下旬将访港澳深圳厦门 韩国瑜推销高雄渔农产品
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本月下旬将访问港澳、深圳和厦门七日,韩国瑜曾多次强调,出访主要目的是「拚经济」、推广经贸,希望将高雄的产品卖出去,亦是城市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涉政治,不会碰台北当局权责事务。
高雄市政府周六(9日)公布行程,韩国瑜本月22日先到香港,参观市政建设及到会展推销高雄渔农产品;其后经港珠澳大桥前往澳门,在旅游塔举行投资贸易洽谈会及参访澳门大学等;之后坐船到深圳参观福田高铁站等市政设施,亦会到平湖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和深圳的高科技厂商等地;最后三日在厦门,包括参访厦门港并出席渔农产品签约仪式,并与台商座谈。
韩国瑜在28日结束行程,由厦门乘机返高雄。
4.中美不认为贸协即将达成 习特会暂未开展安排
中美贸易谈判仍未有协议,中国商务部对谈判前景抱有希望,形容双方正积极寻求共同点;而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的经济目前非常强劲,他有信心最终能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而无论有协议抑或没协议,美国一样可以很好,但指除非是非常好的协议,否则他不会签署。
综合媒体周六(9日)报道,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接受访问时表示,美中谈判取得很大进展,不想为何时达成协议订出时间表,贸易代表莱特希泽正竭尽所能。
他形容特朗普强硬的谈判策略和进取的关税措施,将中国拉到谈判桌,但他补充就像在河内举行的美朝峰会一样,特朗普可以退出谈判。
《纽约时报》早前报道,中国在人大和政协两会结束后,美中贸易谈判官员可能在北京举行新一轮会谈,并指目前双方达成协议的最大障碍,仍然是执执行条款。
不过白宫官员指,暂时无计划派代表团前往中国进行新一轮贸易谈判。
而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透露,由于美中双方都不认为贸易协议即将达成,所以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峰会的安排工作,现时还未展开。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周六在人大记者会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已在一些重要问题上取得实质进展,强调双方在磋商过程中一直寻找共识;中美两国相互加征关税对各方都没有好处,损害投资者信心、影响投资决策及经济利益,他指任何实施机制都必须是双向、公平及平等,协议会以双方全面取消关税为原则。
5.意大利或与华签署「一带一路」框架协议
意大利总理孔特(Giuseppe Conte)透露,可能在本月稍后时间,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框架协议,若成事将会是七大工业国(G7)中,首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
综合媒体周六(9日)报道,孔特周五(8日)出席一个研讨会表示,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意大利和欧洲来说是发展机遇,意大利希望与中国深化经贸合作,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 本月 22 日至 24 日访问意大利,届时孔特与习近平可能签署框架协议;孔特还计划参加今年 4 月在中国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副部长 Michele Geraci
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市场,框架协议是希望确保意大利制造的产品,在向中国出口量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功。
早前传出意大利会加入「一带一路」后,引起美国的不满,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 Garrett Marquis
质疑,「一带一路」能否确实为意大利人民带来持续的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最终或会损害意大利的全球声誉,Marquis
又指美国官员对这种「中国基础设施外交」带来的负面影响感到忧虑,认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所有盟国和合作夥伴,都应该敦促中国确保其全球投资符合国际标准。
美国一直指中国藉工程扩展在海外的军事及政治影响力,美国亦警告指北京透过中兴和华为的设备作间谍活动,对西方国家带来的安全威胁。
对于美国可能会惩罚意大利的说法,孔特回应指只是让意大利有机会和中方对话,不代表意大利会被逼合作,指是意大利是战略选择,会继续和传统盟友协调。
就华为和中兴设备的安全问题,孔特强调不会掉以轻心,但指两间公司已在意大利营运多年。
外界质疑「一带一路」倡议令发展中国家加重债务压力,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钱克明在人大记者会表示,「一带一路」倡议五年多以来,推动发展中国家大批港口、机场、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又作出大量产能方面的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也给当地人民带来实质好处。
他指第三方老是在操心借贷双方的事,根本是没有必要;他指只有和中国关系好、资金较安全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才愿意贷款。
对于外界所说「一带一路」只有中国受益是罔顾事实,他强调是站不住脚。
6.今届政府难完成23条立法 前局长认为可做准备工夫
在两会期间传出,中央要求特首林郑月娥在今届任期内完成基本法23条立法;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前局长、港区人大代表谭志源表示,没听过有这样的时间表,但他觉得今届政府可以做些准备工夫。
他指特区政府就基本法23条立法,由研究、谘询、到提交立法会的时间将以年计,相信不可能在今届政府完成,但他认为政府可以先启动内部的研究工作,
待合适时机就可以推出;估计下届政府能完成立法的机会较大些,但何时最适合要由特首审时度势。
谭志源表示,23条涵盖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等罪行,认为当局应检视在现行法例及案例下,哪些未有法例规管,以研究立法的方向。
而正在北京开会的全国政协委员、民建联主席李慧琼表示,目前是适当时候启动基本法23条的谘询程序及立法工作,她指过去因为没有23条,有港独势力趁机捣乱,希望大家理性去对待及处理23条。
7.朝若再试射特朗普会失望 官媒首报峰会破裂惟归咎美方
美朝第二次峰会未能达成协议后,美国智库组织及韩国情报机构近日均表示,朝鲜重建卫星发射场及当地的导弹基地有活动迹象,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8日)表示,如果金正恩作出违反两人理解的事,他会感到惊讶,但要拭目以待;如果看到重新试射导弹,他会非常失望。
综合媒体周六(9日)报道,美国大学的专家表示,卫星图片拍摄到最少生产过两枚「火星 15 型」洲际导弹的沙阴洞导弹基地,近日有货车出入,相信朝鲜可能已准备好试射导弹或火箭。
报道根据上月22日拍摄的卫星影像,显示设施附近停泊货车及其他车辆,亦有两架起重机。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表示,不了解有关的讯息,但认为应该尽快推动各持份者继续透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
另外,美朝第二次峰会结束后,朝鲜官方传媒一直对峰会「破裂」只字不提,直至周五首度承认,在越南河内举行的美朝峰会无果而终,未能达成协议。
朝中社在社论指国内外民众都感到遗憾,又将峰会未能达成协议归咎美国。
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的评论文章指,朝方热切期盼河内峰会成功,遗憾的是美方出乎意料未能达成协议;全世界都期待朝鲜半岛和平进程顺利推进、朝美关系早日改善。
8.李源潮陈全国等高官论文被揭疑剽窃抄袭
大陆学术造假丑闻并不罕见,有通讯社揭发,涉事的包括中国国家前副主席李源潮,及现任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等。
根据《法新社》周六(9日)报道,该社利用防止文章剽窃软件,在中国学术期刊平台「中国知网」,翻查十二名党政高官的硕士、博士论文,发现有六人涉嫌抄袭,包括李源潮、陈全国及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述元等。
法新社发现陈全国在2004年,取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博士的论文的《中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中,有逾六十个段落剽窃他人著作,导言更几乎逐句逐字抄自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莫志宏,在2002年发表博士学位的论文。
而在2013至2018年出任国家副主席的李源潮,1998年在中央党校发表的博士论文《关于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生产的若干问题》中,有20个段落与1991年的一篇论文几乎相同。
张述元在2004年的博士论文,亦有数十个段落来自前一年的一篇论文。
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前党组成员肖兴威、中国审计署一名前副审计长以及和公安部门前高官,论文都被指严重抄袭。
9.蚌埠市纪委前副书记赵明伟受贿五千万 囚十四年罚款二百万
安徽蚌埠市纪委前副书记、蚌埠市监察委员会前副主任赵明伟受贿案,阜阳市中院周五(8日)作出一审公开宣判,赵明伟被判十四年有期徒刑,罚款二百万元人民币,被告当庭认罪悔罪,并指不会上诉。
大陆媒体报道,指经审理查明,赵明伟在2010至2017年,利用担任蚌埠市招标采购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蚌埠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职务便利,在建设工程招标过程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夥同他人或单独收受共约价值五千万元财物,以及索取一套价值约四十万元的房产。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