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8月17日
1.【香港法庭】「泛民初选案」及黎智英等案不设陪审团 评论:秘密审讯都不意外
继「唐英杰案」后,据报多2宗涉违《国安法》的案件,包括涉47名泛民的「35+初选案」、「黎智英及《苹果日报》案」,在高院审讯将不设陪审团。其中,「初选案」中,律政司则首次以「涉外因素」为由不设陪审团。外界怀疑《国安法》案审讯不设陪审团将成「新常态」。律政司解释,做法是为「确保公平审讯」。有法律学者向本台称,对于香港步入中国大陆的「封闭、秘密」审讯「并不意外」。
多间港媒周三(17日)引消息报道,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上周六(13日)通知「泛民初选案」被告,称行使《港区国安法》第46条赋予的权力,指示该案相关诉讼毋须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审理,只需由3名法官组成审判庭审理。但当日司法机构网站上未见显示负责案件的法官名单。
林定国在「初选案」相关指示文件中以3大理由解释不设陪审团的原因,期间首次提及案件具有「涉外因素」(involvement of foreign
factors),另指要保障陪审员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又指若审讯在有陪审团的情况下进行,有可能会妨碍司法公义妥为执行的实际风险。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同日出席立法会前厅交流会后,被问及初选案不设陪审团、有关安排会否令审判不公道时,陈指相关安排恰当。
陈国基说:因案件已进入司法程序,不便评论,但相信有关安排已是最好和最恰当的。
自称非建制派政党的「新思维」则罕有发声明,反对律政司就「初选案」不设陪审员的安排。新思维秘书长陈家伟向本台称,质疑律政司的论点「过于随便」,而该案内容本来是公开,不见有何机密之处。
陈家伟说:今次是随便得令人难以接受。何以有陪审员人身安全问题呢?这案(涉及的活动和政纲)本来是向公众公开的。律政司所指涉及到(人身安全)是非常严重的事情,若无法向公众解释,至少要向法庭提出清楚理据。
陈又指出,「新思维」著眼于案件本身,不能一概而论所有案件应否设陪审团。有别于「唐英杰案」,「初选案」涉及泛民的竞选联盟,要求公众参与投票,且备受公众关注。「公众参与」本身就是该案的本质,故该案理应藉设立陪审团引入公众角度分析。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研究员的黎恩灏,向本台分析指,认为律政司所指的「外在因素」定义含糊,未能显示与设陪审团有何直接关系,批评「保障陪审员人身安全」作为理据「并不充分和没有说服力」。
黎恩灏说:香港高等法院设陪审团过去百多年来行之有效,而过去充满政治争议的案件,2018年梁天琦暴动案,或是今年审理的上水反修例运动(扔砖酿命)案,都是与社会运动有关的政治敏感案件,在设有陪审团的审讯,都不见有证据显示,陪审团和其家人有任何威胁。
另一方面,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以及《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涉及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司法机构网页显示,该案将于下周一(22日)下午2时半进行案件管理聆讯,由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杜丽冰、李素兰和李运腾审理。据了解,该案亦将不设陪审团审讯。
律政司回覆传媒查询时称,不会评论正在进行司法程序的个别案件,又指律政司长会按《港区国安法》相关法律和每宗案件个别情况,考虑是否指示相关诉讼毋须设陪审团审理,而有关条文订明由3名法官组成审判庭的安排,目的正是要确保公平审讯,秉行司法公义,认为绝无减损被告人的任何合法权益。
黎恩灏指出,过去「唐英杰案」等不少《国安法》案件都在区域法院审理,区院本身是不设陪审团。而今次不同的是,「35+初选案」、「黎智英及《苹果日报》案」是在高等法院审理,高院本身有机制设立陪审团,而其最高刑罚可判囚终身,却因在律政司决定下取消陪审团,令人质疑是出于政治理由,剥弱司法独立和审讯公义。
黎恩灏说:因这决定非法庭作出,而是由行政当局作出,体现《国安法》赋予行政当局更大权力影响司法审讯过程和机制。这是根据律政司的判断,体现当局乐于用尽《国安法》的条文、机制影响审讯的规范,藉取消陪审团去减少审讯的不确定性,对政权是最有利,亦透过法官确立定性何为危害国家安全。你可以想像,若47人案有陪审团,而陪审团不同意控方陈述而裁罪名不成立,对政权是极大尴尬。
黎又以「唐英杰案」为例,虽不能说有陪审团会直接推翻结果,但至少在讨论「光时」口号违反《国安法》的解释上,有陪审团引入公众参与讨论,令审讯得以平衡,而非只有控方和法官的声音。
翻查资料,香港首宗《国安法》被告唐英杰,因驾驶插有「光复香港,时代革命」旗帜的电单车撞向警员,被控「煽动他人分裂国家」及「恐怖活动」罪。案件由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共同审理,不设陪审团,最终唐英杰被重判9年。去年中开案前,唐英杰曾就不设陪审团向高院提出司法覆核,但遭驳回。
《国安法》案件是否采用陪审团 律政司长是唯一决定人
当时高院法官李运腾颁下判辞时称,引用时任律政司长郑若骅发出的证书,当中列明2项理据,涉及陪审员安全和妨碍司法公义,但不未有提及「涉外在因素」。李官更指出,陪审团审判并非其权利,而且《港区国安法》开设了「没有陪审团的新审判模式」,而《国安法》案件是否采用陪审团,「律政司司长是唯一决定人」。李官亦认为无论有否陪审团,被告也得到公平公正审讯。
黎恩灏指出,事实证明《国安法》已创造了一个「有实无名、例外法庭」,与香港原有普通法的制度「完全不同」,由于只视乎政权如何用尽《国安法》赋予权力,以达到其心目中的效果。问及国安审讯下一步会否有机会取消旁听,黎称,对于香港步入大陆的「封闭、秘密」审讯「并不意外」。
据司法机构网站,「初选案」涉及47名被告,有30人已排期于高等法院作案件管理聆讯,其中18名被告于9月分7日聆讯,包括:区诺轩、锺锦麟、梁晃维、岑子杰、刘泽锋、黄之锋、谭文豪、谭得志、郭家麒、杨岳桥、胡志伟、朱凯廸、张可森、黄子悦、尹兆坚、刘頴匡、王百羽、戴耀廷;馀下12人将于11月分成4日聆讯,包括:赵家贤、袁嘉蔚、徐子见、毛孟静、冯达浚、李嘉达、吴敏儿、谭凯邦、范国威、吕智恒、岑敖晖、伍健伟。各人早前已完成交付高院程序,当中大部分人已被还押近2年。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台苹或于8月底熄灯 部份员工陆续收到转职「龙丞」合约
台湾《苹果新闻网》(台苹)命运备受关注,其资产几近耗尽,传在8月底将熄灯。有意收购的潘杰贤被揭或与中共关系密切,收购受到反对,暂未知台湾当局会否同意通过交易。但旗下「龙丞创意」已向部份台苹员工发出续聘合约,请他们转到「龙丞」工作,据悉,「龙丞创意」倾向不沿用「台苹」商标,而是另建新平台,以新闻为核心并发展其他业务。
新加坡企业家潘杰贤同意收购台苹,但有迹象显示其合夥人与中国党政军关系密切。台苹近日传出在8月底熄灯的消息,相关发展备受关注。周三(17日),台湾《镜新闻》报道指,台苹员工仍如常到公司上班,有员工周二(16日)陆续收到通知,知道是否获续聘,当中大多数是外勤人员。
同日,香港《东网》报道,台苹员工若在周二(16日)收到合约书,就可在结算台苹年资后,转到潘杰贤旗下的「龙丞创意」工作,若没收到则需另寻出路。报道又指,「龙丞创意」目前倾向另立平台,不沿用「台苹」等商标,并希望在半年内完成建置新平台,基本上仍以新闻为核心,再发展其他业务,意味著8月31日后,台苹不但会有大量员工被解雇,《苹果新闻网》亦会从此熄灯。
《东网》于上周六(13日)已报道,台苹买家兼17Live创办人潘杰贤上周五(12日)到台苹大楼开会时,向员工表示没把握政府会同意通过交易,但仍愿意以旗下「龙丞创意」名义,自9月1日起回聘部分员工。
不过,台苹交易是否能够进行仍未有定案,台湾经济部投审会及商业司周二均表示,并未收到潘杰贤或其他人关于台苹的任何申请;文化部也没收到新的媒体申请。投审会官员表示,新买家若是计划结束《苹果日报》且不再使用「台苹」品牌,另以「龙丞创意」聘用原台苹员工,属于国内商业行为,资金及投资计划不须经过投审会审查。
《自由时报》引述经济民主连合智库召集人赖中强分析指,该交易案用较迂回方式避开经济部的管制,透过成立一家新公司「换个招牌」发行新闻,再由港商苹果日报台湾分公司「授权」龙丞创意公司使用,现在唯一能进行管制只剩文化部,关键是文化部的态度。他促请若果《苹果日报》要结束营业,大量个人资料都必须进行销毁,包括过往台苹所做采访记录、与受访者的对话内容及录音等。
此交易案的安排亦惹来黎智英的助理Mark
Simon的反对,他日前入禀控告台苹负责人叶一坚等高层,涉嫌违法出售《苹果日报》台湾分公司资产,涉嫌干犯《刑法》之中的背信罪。台苹周一(15日)发表声明表示,已对Mark
Simon之法律责任进行诬告诉追,并委请律师函告引用不实指控之媒体,立即移除不实报道。
台苹最终花落谁家仍未有最后分晓,但其倒数似乎已成定局,事实上台苹的资产亦已差不多耗尽。据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湾《苹果日报》与《壹周刊》共用的两栋位于台北市内湖区行爱路的大楼,早在2018年卖给台湾人寿,揭开了卖楼支撑营运的序幕,现时几乎能变卖的资产都卖光。据悉,香港壹传媒在台资产,恐怕只剩台苹目前使用的台北市民权东路上的办公楼层,价值约八千万元新台币。
记者: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3.【铁腕清零】广西北海市全民冲卡抗议 当局「吓坏」宣布解封
广西渔港北海市7月中旬爆发疫情,当局封城近一个月;虽然官方日前宣称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但仍称要坚持封城至9月中旬;本周二(16日)是开渔时间,当地居民终于忍无可忍集体冲卡;由于民愤大爆发,当地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并于周二宣布解封。
本台致电北海市防疫部门,他们证实周二接到了通知,解除市区的封控,但要求不能松懈,仍要严格执行隔离和日常的防疫。
北海市防疫部门:北海,是现在是解封了,就因为那个开海(开鱼),所以说他才解封了,他也是封的时间够久了,可能也是各方各面有些问题了,然后又给你解封了,外面是正常了。但是我们是属于给那个医护保供人员,我们一直在那个酒店里面闭环,给他们提供服务,是昨天刚解封,基本上都是本地人。但是我们酒店现在还是有医护在住,没有对外开放,都是政府在用的,我们这里住的全部都是医护,这些医护都是陆续撤走的,他们做完工作以后也是需要隔离的,都是在走,基本上都在走了,他们撤完了以后我们也要隔离,我们的员工也需要隔离七天以后才能才正常营业。
网络影片显示,周二开渔日,北海市大街上站满抗议的市民,人群一起高喊口号。当地警察和防疫人员都沦为「旁观者」。社交媒体上,网民纷纷嘲讽「大白、黑警、卫健委、统治者们都吓傻了」,并庆祝广西人民挺起「几十年被压弯的脊梁」,「打响了反抗全国奴虐抗疫的第一枪」。
当地网民群聊截图显示,8月16日是北海开渔的时间,但在「社会面清零」的情况之下,当局坚持开渔时间要延期至9月16日,结果引发民愤。在全城抗议声中,恐慌的市政府紧急开会,当地时间周二下午,北海市当局在疫情发布会上宣布,北海市已从当日零晨起「全域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下一步将「加快恢复正常生产」,并会拆除防疫卡点和「硬隔离措施」,开放集贸市场,以及叫停次日的核酸筛查。
这一「先实施后宣布」的转变显得有些反常,也来得非常突然。就在周日(14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北海当局还在强调防疫工作「进入攻坚收尾阶段」,誓言一定要把病毒「清除乾净」,并称「这一阶段任务的艰巨程度绝不亚于社会面清零阶段」。
北海市7月中旬爆发疫情,当时就开始大面积封控,导致大量游客滞留。7月24日,北海市区大街小巷全部紧急封闭,每个路口24小时有警察把守。日前,当局宣称已实现「社会面清零」,但依然坚持封城,宣称要「巩固防疫成果」。
舆论认为,中共各地政府「过度防疫」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地方官员向习近平「动态清零」政治路线效忠,一个是封控和核酸检测带来的庞大利益。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中国经济】陆媒:李克强要求广东等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皆因中央需补助有财力缺口地方
受到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清零」政策拖累,今年中国公共财政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今年上半年,中国31省份公共财政全部出现赤字;中国总理李克强近日「南巡」广东,要求广东等4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有陆媒指出,中央将会财政补助有财力缺口地方,所以需要广东等四个「财政大省」作出「贡献」。外媒则分析指出,中国正为习近平施政失误付上经济崩盘的代价。
综合陆媒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16日)提出要求,下令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及四川这6个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发挥稳经济关键支撑作用」,当中提到要「稳财源」,要求当中4个沿海大省,即广东、江苏、浙江及山东,「要完成财政上缴任务」。
《第一财经》周三(17日)报道,李克强提出相关要求,源于中央为协助企业纾困及保民生,今年将动用万亿级「家底」补助有财力缺口的地方政府,但要完成这笔巨额转移支付规模,「离不开财政大省对中央财力净贡献」。
报道指出,当前中国财政体制下,中央与地方采取分税制,来划分各级政府收入。经济大省财政收入多,贡献全中国近半财政收入。但为了均衡区域发展,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央财政收入最终会再分配给各省,主要是欠发达的中西部、东北地区。报道又指出,根据财政部数据,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9.8万亿(人民币,下同),属历年最大笔。
地方财政捉襟见肘已成中国全国性问题,今年上半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均为赤字。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粤开证券宏观研究员徐凯舟较早时间在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联名发表评论指出,按照收入减去支出的差额计算,今年上半年绝大多数省份的财政缺口较去年同期扩大。浙江、广东的财政缺口分别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05亿元、1618亿元变为1252亿元、2912亿元,均增加超过千亿元。过去曾经「一枝独秀」的上海,财政缺口为18亿元,收支差额为史上同期首次出现负值。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一社评,中国经济正为习近平施政连番失误而付上崩盘的代价。
该社评指出,中国工业生产明显放缓,从6月份的3.9%降至同比增长3.8%。服务业增速亦一样,从一个月前的1.3%降至0.6%。零售业增长从6月份的3.1%放缓至2.7%。固定资产投资、通货膨胀、青年失业率都在朝著坏方向发展,而且变坏的速度比经济学家预期的要快。
社论认为,作为中国最高决策者,习近平的「动态清零」抗疫政策导致消费者信心和生产出现波动。文章亦认为习近平对地产投机的打击使普通家庭陷入困境;文章指出,随著民众投入大量血汗金钱的地产市场的沉没,消费者眼光光看著他们积累的储蓄和财富蒸发掉。
《华尔街日报》又指出,中国可能是目前唯一经历著经济需求真正中断的大型经济体。文章直指,中国企业越来越担心「清零」政策和地产爆煲,也害怕习近平对成功的私营企业—例如科技公司--的敌意政策所造成的持久损害;该报认为,习氏对民企的敌意在监管打击中充份显露出来。
社论表示,中国需要其企业家阶层来振兴经济,并通过提高工资来挽救需求,但这样做意味著共产党的政治控制必须放松,而这可能超出了习近平所能容忍的范围;文章得出结论指,「在这种情况下,更多的经济麻烦就在眼前」。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中国社会】湖南石门县书记倡官员「带头买楼」 网民:先把买房钱的来源交代一下
湖南省石门县县委官方信息发布平台「石门融媒」周二(16日)发布了一条影片,显示该市领导建议领导干部带头买楼,「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其言论惹来争议。有网民认为,相关官员应该「先把买房钱的来源交代一下」,也有网民揶揄官员,指斥「领导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拿的出手」。
网络影片显示,在「石门县2022年房地产展示交易会」开幕仪式上,湖南省石门县县委书记邓碧波发言,建议领导干部带头买楼。
邓碧波说:我希望在今天的会议上,我们各位同志们,各位领导要带头购房,买了一套买两套,买了两套买三套,买了三套买四套。
该影片迅速在中文互联网上引起热议。微博上,凤凰网、凤凰网财经、新浪财经、Vista看天下等媒体纷纷转发。
对于该县委书记的发言,众多网友留言表示质疑。有网民以反讽语气说:「不买的直接红码」,也有网民拿「何不食肉糜」的典故说:「那么百姓们为甚么不吃肉呢?」也有网民嘲讽官员都拥有很多楼房:「你们不懂,何止县城,市里也有一两套,拉动内需,优秀父母官」;亦有网民呼吁:「先把买房钱的来源交代一下」。另外,有网民分析指称:「没有人买房领导慌了,领导手里好几套房价跌了难受」;更有网民表示:「领导以为所有人都跟他们一样拿的出手」、「终于见到一个善意买房了!」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解放军将参与俄罗斯军演 共军称「与当前国际局势无关」
中国国防部周三(17日)透露,中国军队将前往俄罗斯,参加与俄罗斯和其他国家包括印度、白罗斯和塔吉克斯坦的联合演习。
美联社报道,中国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参加联合演习「与当前的国际和地区局势无关」。
它说,这些演习是正在进行的双边年度合作协议的一部分。近年来,由俄罗斯领导的涉及中国的类似联合演习已经举行。
声明说:「(军演)目的是深化与参与国军队的务实和友好合作,提高参与方的战略协作水平,并加强应对各种安全威胁的能力。」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联合国报告认定新疆强迫劳动 职培中心内暴行构成危害人类罪
第51届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议下月召开前,周二(16日),关注奴隶制的联合国特别报告员发表了一份特别报告,认定新疆存在针对维吾尔等穆斯林的强迫劳动,期间出现的拘留及暴力、性侵等行为,甚至构成危害人类罪。关注团体认为,强迫劳动是中共对维吾尔人种族灭绝的一种工具。
联合国「当代奴隶制问题」特别报告员小保方智也(Tomoya
Obokata)在其推特上宣布,他已经向下月将举行的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提交了一份主题为当代奴隶制的报告,关切维吾尔人等族群的脆弱性和受到压迫、剥削的现状。
报告表示,在独立评估后认为,新疆一直存在维吾尔人、哈萨克人和其他少数族群遭受强迫劳动的情况。有关强迫劳动来自两种国家授权的不同制度:包括中国政府所称的「职业技能教育和培训中心制度」,少数族群被拘其中并被强制工作;另外一种国家授权的制度为劳动力转移制度,即将很多新疆的劳动力转移到低技能、低收入的就业岗位。受影响的工人在强迫劳动期间要承受包括过度监视、恶劣的生活和工作条件、拘留限制行动、威胁、身体和性暴力以及其他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某些情况下可能相当于奴役,构成危害人类罪。
特别报告员认为尽管中国政府称,这些方案可能为少数族群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其收
入,但在许多情况下,存在著强迫劳动迹象,受影响群体从事这些工作具有非自愿性质。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世维会」发表声明对该报告表示欢迎,认为中共向维吾尔人实施强迫劳动,报告作出反应,是国际社会的一个重大进展。
「世维会」发言人迪里夏提呼吁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企业承认该调查结果并采取行动。
迪里夏提说:我们呼吁世界各地的政府和企业承认报告调查的结果,确保有效的行动,确保它们不会继续参与这个现代版的暴行,包括其供应链,任何从中国引进强迫劳动所生产的产品都是直接公开地支持中国所推行的现代版奴隶制政策。
2021年5月,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巴切莱特访问了广州和新疆,她透过视频和当面会见习近平和中国公安部、司法部、外交部等高层级官员,令这次访问更加被国际社会质疑。认为其充当了中共政权针对维吾尔人种族灭绝恶行洗地的工具人。国际上呼吁其公开去年就已经完成的「新疆人权报告」的呼声愈加高涨。
「世维会」副主席伊利夏提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认为在联合国人权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Michelle
Bachelet)即将离任,却迟迟未公开「新疆人权」报告之际,小保方智也的报告显得尤为重要,报告提供了一个正在东突厥斯坦发生的反人类罪行的有力证明。
他再次敦促·巴切莱特立即发布「新疆人权报告」。
伊利夏提说:在巴切莱特女士即将离任的时间,这个联合国体系里的特别报告员的报告尤其重要。巴切莱特女士应该在走之前发表那份报告。对中共针对维吾尔人反类罪行的这种国际共识经过联合国的最后确认,应该是板上钉钉,把中共政权就钉到了历史的耻辱柱上,最终追究习近平政权罪行的类似纽伦堡大审判,一定会到来。
「世维会」主席多里坤·艾沙(Dolkun
Isa)表示,正如很多维吾尔权利倡导者多年来所揭示,联合国特别报告再次印证强迫劳动计划已被中国共产党武器化,成为为种族灭绝的工具,然而世界各地的公司继续从暴行中获利,很多政府拒绝立法制止此行径。这份报告必须向人们敲响警钟。
小保方智也发表的报告还强调类似的情况在西藏自治区也存在。目前流亡印度达兰萨拉的藏人次仁达娃认为,中共在新疆推行的迫害政策正是拷贝了西藏高压经验。他呼吁国际社会不要遗忘依然生活在中共高压下藏人的苦难。
次仁达娃说:中共对维吾尔人犯下种族灭绝的反人类罪行,将维吾尔人变成21世纪的当代奴工,国际社会已经关切并重视这一现状。但是藏人也同样遭受这样的苦难,藏人的问题似乎沉到了水面下,今天很高兴看到这份报告里提到了在西藏自治区也存在当代奴工问题,我就是这个问题的吹哨人。今天维吾尔人的苦难,就是中共在藏区做过高压试验并被陈全国带到新疆的。呼吁国际社会也关注藏人的处境。
次仁达娃被称为西藏「集中营计划」的吹哨人,他此前接受本台采访并揭露中共在西藏自治区早就开始推行集中营模式,他在2017至2018年期间曾任西藏拉萨曲水县才纳乡净土公司经理,亲历中共在当地修建定居点,将藏人牧民儿童和年轻人投入其中并进行洗脑教育,其后再把这些人输出到一些公司的生产车间。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第51届会议将于下月12日开幕,至10月7日结束。外界关注,新疆、西藏和香港人权问题能否引起大会关注。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8.江苏女Coser穿和服被公安当众拦查兼撕衣 上网控诉再发文道歉后疑「被消失」
上周三(10日)江苏省苏州市淮海街一名女Coser(角色扮演者)因穿日式和服,遭中国公安粗暴拦查、咆哮、甚至被当众撕衣。公安指该女子没穿「汉服」,又称其「寻衅滋事」,将她带回公安局调查。事后女Coser
发文控诉,引起网民热议,成为微博热门话题第一位。有些网友质疑「哪条法律规定不准穿和服?」
不过这名女Coser没多久,又在「是影子不是本人」的微博帐号发文道歉,称「对不起,我不应该不顾及民众情绪在大街上穿日式服装,这是一件不对且很危险的行为。伤害了民族情感,我感到非常抱歉。」
另外她又再发文,称「热烈庆祝日本战败投降77周年...不管甚么原因,今天的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去维护来之不易的胜利。」
然而本台周三(17日)再翻查「是影子不是本人」的微博帐号,发现所有贴文均被删除,仅留下空白介面,惹起外界怀疑该女Coser「被消失」的疑云。
女Coser曾表示,被带走后遭警察没收手机,检查包括照片、聊天纪录等,还没收服装、删除照片,并逼迫她写500字检讨报告,之后警察还打电话到学校要求对她进行教育。
其实中国仇日情绪未止,针对中国人穿日系服式的事情屡有发生。就在今年2月,有中国游客穿著和服到云南省大理市一风景区,却遭疑似工作人员痛骂「亡国奴」而被驱赶。
去年,在中国订定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浙江省一位日式茶馆女店长因穿著和服外出,遭到举报并被警方带走及进行调查,警方其后对该女子进行批评教育。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香港法庭】11.18油麻地暴动案11名被告表证成立 舞台剧演员被告出庭自辩
在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中,港警封锁香港理工大学,有网民发起「围魏救赵」行动,理大附近发生暴力冲突,警方在油麻地拘捕共213人。当中11人否认暴动罪,该宗案件周三(17日)续审。其中一名舞台剧演员被告出庭自辩,指到示威现场只为了取材,无意参与暴动。
本案审讯踏入第21日,区域法院暂委法官徐绮薇裁定11名被告表证成立。案中第8被告郑浩麟选择出庭作供,他现时27岁,案发时25岁。
郑浩麟作供时指,他在2019年为香港演艺学院戏剧学院学士课程毕业生,主修表演。他案发时于一间剧团任职全职演员。在2019年11月15日,即案发前3日,他正为剧团翌日于佐敦一间酒店举办的记者发布会及启动礼进行彩排,他在公司执拾翌日的物资,如戏服、单张、道具、文具等,离开公司前他到公司储物室检查是否遗留物资,在层架上有一包已开封的黑色索带,「我以为系有同事执漏咗」,故被告将索带放入背囊离开待翌日使用。
16日发布会当日,他协助设置场景,但不需要用到该包索带。启动礼如期顺利进行,被告负责担任司仪及说书表演。完成后有同事执拾物品送回公司,但被告忘记了该包索带,故索带一直遗留在背囊内。
17日周日他不用上班,至18日、即案发当日,他于5时下班后回家休息,后来想起翌日公司要求员工阅读一本有关剧场的书后,再作阅读报告及内部汇报。被告称,他的读物为《被压迫者剧场》,内有章节讨论关于「论坛剧场」,即以有争议性议题用作剧本,故他思考当时较有争议性的题材,「就系当时我哋身边发生嘅社会事件,我认为有呢个探讨空间」。于是,他萌生到示威现场取材的想法,「作为一个演员,情绪记忆同感观记忆系非常重要嘅素材。如果要进行表演、表达情绪,就要将喺日常生活中经历及感受过嘅嘢,喺剧场上拎返出来表达」。他从网上留意当晚旺角及油麻地有示威出现,但不知道当时的实际情况。他称,他预期到场后用感观、亲眼看看发生何事,以及探讨运动套用于「论坛剧场」的可能性,「我想睇到唔同嘅人反应、行为、留意佢哋嘅判断」。
他于晚上8时左右出门,登上的士称欲想到旺角,但司机中途认为「旺角有啲难入喎」而在黄大仙让被告下车。被告先去晚饭,于10时半再搭的士到旺角,并于11时左右到达亚皆老街及洗衣街交界。
下车后他往弥敦道有人群的方向行,当时弥敦道车道上没有车,他见到有些示威者,也见到普通路人,当时平静、没有暴力场面或冲突发生。但当行至碧街及弥敦道交界,前方示威者密集,他们高举伞阵,现场情况亦嘈吵,「我落场嘅目的并唔系去参与示威,我觉得嗰度已经喺前线位置,我觉得危险,所以我离开」。被告称他当时掉头走,并选择行入旁边的小路会较安全。
但突然前方有人群冲来,逼被告进入窄巷,被告形容该处发生「人踏人事件」,人多得难以移动,甚至有20多人跌在地上,「有啲人瞓低咗,有啲人俾人夹住咗,奇形怪状都有。」被告被人群逼到近油麻地站的玻璃门附近,他亦未能移动。一段时间后,有警员叫他们举高双手走出来,但没有人向他解释发生何事,亦没有警员问他为何出现上址。
辩方让被告看当晚拘捕行动的影片截图,辩方指警方当晚处理被捕人士时,相片显示被告当时正在笑,被告解释「因为我当时我唔知我做咗啲咩,而警察要咁做,呢个系无奈嘅样。」其后被告被带返警署。
他指,他从社交媒体及新闻对2019年起的反修例运动有所认知,亦知道其后事件演变成暴力事件及冲突,被问到他的立场,被告称「我系反对暴力嘅。」被告指,虽然他知悉当时有示威进行,但他没有意图参与示威,该包索带只是遗留在背囊内,他从来没有意图欲使用索带。
被告在控方盘问时提及,他与父母曾谈论过社会运动议题,其父母「觉得痛心,痛心有人受伤,痛心社会撕裂咗」,他亦认同父母的想法。
控方又问他看的书本《被压迫者剧场》,如套用在这场运动,甚么叫「被压迫者」?被告称,「只要没有平台、空间、方法畀佢哋表达同讨论,我认为就系压迫者」,被告称可寻求沟通渠道解决困境。
主控追问是否认为示威者是被压迫者?被告称「唔系净系佢地,被破坏财物嘅商家、市民都可以系被压迫者。」主控再问警方是否并非被压迫者?被告称不同意,认为警察亦可以是被压迫者。
控方向被告指出,当时被告根本没有理由塞在窄巷,如被告真的想离开,大可选择安全的大路,并指被告到现场其实是参与示威,亦没有理由没有想起袋内的索带或会令警察误会。主控并引用被告呈堂的《被压迫者剧场》报告,提及每人都可以「从观赏者成为观演者」
,指「我向你指出,你正正就系咁,你进入咗暴动嘅舞台,成为一名观演者。」被告否认主控的说法。
案件周四(18日)续审。
郑浩麟与另外10人被控一项暴动罪,控罪指他们于或约于2019年11月18日,在香港九龙油麻地窝打老道与咸美顿街之间的弥敦道一带,连同其他人参与暴动。郑另被控一项「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即于案发时管有1包索带。
本案开审前夕,香港终审法院在1宗上诉案件中,裁定索带不属「管有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的涵盖范围,控方于本案开审前,将当中2名被告另涉的「管有适合作非法用途的工具」罪,改控「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罪,成为首宗律政司因应终院案例而修改控罪的案件。
案件编号:DCCC 747/2020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香港法庭】支联会涉煽动颠覆案官放宽报道限制 邹幸彤下月初级侦讯将公开进行
已解散的香港支联会、前主席李卓人、前副主席何俊仁及邹幸彤,去年被指违反《港区国安法》下「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邹幸彤早前入禀高院申请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颁令撤销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拒绝解除其交付程序的报道限制之决定,并获原讼庭裁定她胜诉。案件周三(17
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再提堂。国安法指定法官、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按高等法院命令,下令撤消交付程序的报道限制,由交付首天计起生效,并批准下月2日进行的初级侦讯以公开形式进行,但强调届时主审法官有权行使酌情权收紧限制。
邹幸彤由大律师梁丽帼代表,何俊仁、李卓人则在惩教人员陪同下列席旁听。3人出庭时均向旁听人士挥手。散庭时,旁听席有人高叫「民主会战胜归来!」邹幸彤则向旁听席举
V 字手势。
罗德泉周三(17日)开庭后指,按高等法院判词,解除87A报道限制「已成事实」,遂下令将有关交付程序的报道限制解除,按辩方意愿,由支联会案交付程序首日起计。
至于邹幸彤的初级侦讯,法庭需处理作为交付程序一部分的初级侦讯,应闭门或是公开处理,大律师梁丽帼指,辩方认为初级侦讯应「默认」在公开法庭处理,如要徧离公开审讯原则,控方应提出绝对必要的考量予裁判官考虑,而申请理由要达至「若然公开,势必影响公平审讯」的程度;即使裁判官认为不能将初级侦讯全部内容公开,也应要公开部分内容。
控方则强调,条文赋予裁判官有酌情权考虑及决定初级侦讯公开抑或闭门进行,这才是「最能体现公正原则」。控方又称,报道限制已解除,若邹幸彤在初级侦讯作供,而证供提及同案其他被告,但因二人不会出席,变相没机会盘问或挑战证供,有损同案其他被告权益;加上邹幸彤的证供,很大机会在社会上有广泛讨论,控方认为必会影响公平审讯,故反对就初级侦讯公开聆讯。
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听罢双方陈词后称,初级侦讯均属交付程序一部分,若容许传媒报道,却不准公众入庭旁听,会很奇怪且不合逻辑,亦及令法庭解除报道限制的原意变得「毫无意义」。
他又指,初级侦讯的证供,按证据法不会呈上正式审讯;而控方担心公开聆讯会影响公平审讯,「有点过份咗担心,同埋过份咗谨慎」,若法庭因此一刀切转为闭门聆讯,此做法会或太妄断;反而若考虑出现保安问题或令审讯不公情况发生时,才运用酌情权要求某些公众人士离开等措施,会较为适合。
罗官强调,香港乃法治之地,法治发展相当稳健、成功,令人充满信心,法官和获恰当引导的陪审团,均不会受舆论影响。控方指,会影响其他不参与初级侦讯被告的权益及公众广泛讨论本案、会影响日后正式审讯的公正性的忧虑等均不存在;故罗官裁定初级侦讯将以公开形式进行,并强调若届时出现问题,仍可行使酌情权,改为非公开,或限制公众入庭。
邹幸彤的初级侦讯将在9月2日进行,预计需时7天,邹会有律师代表,不传召控辩证人,但拟自行作供。
案件早前进行交付程序时,由破产管理署代表的支联会公司表示没有答辩意向,李卓人及何俊仁拟不认罪。
本案4名被告依次是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李卓人(64岁、工会干事)、何俊仁(69岁、律师)、及邹幸彤(37岁、大律师)。控罪指4名被告于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9月8日期间,在香港煽动他人组织、策划、实施或者参与实施以非法手段旨在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即推翻、破坏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制度,或推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权机关。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1.【唱好香港】消息指港议员下月外访东盟国家冀吸引外资 分析:形象工程大于实际效用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台后,多次强调要对外「说好香港故事」,以建造有利的营商环境。近日建制传媒报道称,民建联将率团外访东盟国家,包括泰国、印尼、新加坡等,预料会向当地商界讲述香港情况,吸引当地投资者来港。不过分析认为,民建联到访东盟国家,形象工程大于实际效用。
香港亲建制传媒《香港01》及《星岛日报》等报道,民建联外访团将兵分三队,计划在立法会暑假休会期间,外访东盟国家,大部分立法会议员都会参与。分别是印尼团;由副主席陈克勤带领的越南、泰国团;副主席陈勇带领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团,为期一个多星期,预计会拜访当地商会、专业团体、青年组织和当地的香港投资者等。
报道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今次行程未必会会见当地官员,行程主要是针对商界讲述香港情况,讲解「3+4」检疫安排,「说好中国香港故事,吸引当地投资者来港。」
至于为何选择东盟国家,有知情人士解释,近年中国与东盟关系更趋密切,加上东盟国家市场庞大,希望开拓东盟市场。被问到为何不选择欧美国家,知情人士认为「东盟市场更具潜力」。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指出,几年前在大陆的厂商,包括在大湾区或珠三角营商的港人,已因经营成本及国内经济不稳等种种问题,而转移到东南亚国家发展。对于今次能否吸引这批人回流,刘锐绍抱怀疑态度。他认为,今次民建联到访东盟国家,是形象工程大于吸引商人到香港投资。
刘锐绍说:东南亚国家的投资,金融服务行业其实不多,多数是贸易或工业产品,但香港本身已没有工业。大陆7月份出口贸易有增加,但整体以年度计算都是下降,在这种环境下,民建联对外活动,以至工商界团体有这些活动,仍要视乎官方整体措施。
外界关注,民建联以往甚少出访东盟国家,为何今次不选择欧美等地?刘锐绍指,过去香港建制派团体都曾经到访东南亚,进行营销及宣传工作,欧美等地在香港以服务业为主,东南亚以贸易为主。他相信今次外访是为了「保温」,以联系工商界,不过实际效用成疑。
根据香港政府工业贸易署数据显示,在2021年,东盟是香港第二大贸易夥伴,贸易总额达逾1.2万亿元,相当于香港全球商品贸易额的12.1%。而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亦录得每年平均7.4%的增长。资料显示,在2021年,东盟是继中国内地之后,香港的第二大商品供应地。
东盟由10个国家组成,包括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越南。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台后,多次强调要「说好香港故事」,对外宣传香港以建造有利的营商环境。他早前亦透露,会亲自出席11月在泰国曼谷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峰会。
李家超说:在世界上我们虽然是君子,但有很多小人,15个局里面都有一些很好的成就、很好的成绩,我们要表示出来,我们不可以再「有麝自然香」,我们有时还要做到「画公仔画出肠」,重复地说。
李家超周三(17日)出席一个论坛致辞时说,清楚听到有不少人希望恢复与内地正常往来,他重申与国际连接及与内地连接,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他又提到,政府明白在保障公共卫生及人命的同时,香港在国际联系的重要性以及要确保香港竞争力。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未普评论】习近平为何念念不忘「国家安全」?
最近读了几篇关于习近平论「国家安全」的讲话及其评论文章,包括储百亮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习近平如何利用『国家安全』强化控制、巩固权力?」和陈小平主持的美国之音节目「从登台到极权:『国家安全』是习近平权力点金术?」我觉得进一步讨论这个问题很有必要。
根据中共官媒提供的各种资讯,我认为,习近平已经把维护「国家安全」的工作制度化了。据《求是》报道,为了贯彻习近平的指示,更好地适应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2014年1月24日,中共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用《求是》的原话,「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实现了从分散到集中、迟缓到高效、被动到主动的历史性变革」。文章还说,2017年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了国家安全工作座谈会,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擘画、全面部署,2021年出台《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系统回答了国家安全工作「谁来领导」、「领导甚么」、「怎么领导」等重大问题。这些步骤进一步从制度上强化了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
习近平显然是想把他重视和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他的个人建树,区别于他的前任和前任的前任。习的前任们从来没有像习近平这样,对「国家安全」问题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他们任下的国家安全工作是分散的、迟缓的、被动的。而习近平在上任一年后,便实行了集中的、高效的和主动的「历史性变革」。这些历史性变革在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甚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这么多的关键字「安全」凸显了习对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视,体现了习的国家安全观。
为了贯彻习近平的「国家安全」观,中共使用了或正在使用这些手段:1)动员全民参与,打一场维护国家安全的「人民战争」。即国家安全不仅要靠军人,还要靠机关、学校、企业、乡村、社区、网络等全体人民的参与。2)公开奖励告密与出卖,建立一个维护国家安全的恐怖时代。为了找出潜在的异见人士和「可疑」外国人,一些社区成立了街道国家安全人民防线领导小组;国家安全部公布了奖励办法,以鼓励公民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最高奖励可达10万元。3)加强在大专院校建立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继2018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后,2020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决定设置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并召开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研讨会等。
至于习近平为何念念不忘「国家安全」,储百亮认为,习近平强调国家安全,是为了强化控制、巩固权力,把它变成一个保护自己的安全堡垒。美国华裔学者宋永毅认为,习近平夸大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是因为他感到政权受到威胁。我赞同他们的看法,同时还认为,习近平不厌其烦地谈「国家安全」问题,就是要在20大前告诉全党全国,中国要免受各种各样的威胁取决于「政治安全」,而只有他习近平才是国家统一和生存的守护者。习近平希望通过官媒传达他的说词,即如果政治安全得不到保障,国家必然会陷入四分五裂、一盘散沙的局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习近平之所以念念不忘「国家安全」,是因为他既恐惧颜色革命对中共政权形成威胁,更恐惧自己的执政安全受到威胁。他强调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实际上就是强调自己对党的绝对领导。政权安全和他的执政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离散美利坚】逆权商人周小龙无悔发声 出走美英寻找商机再出发
原定上月举行的第一届「香港人书展」,因业主临时终止租约而在开幕前一日被迫取消,反映出业主受压,支持香港民主的「良心」商人的生存空间变得愈来愈少。一向敢言的香港连锁童装品牌Chickeeduck老板周小龙(Herbert)去年底宣布撤出香港实体市场,他在今年5月底在社媒上透露自己已离开香港。
周小龙表示,过去两个月分别在美国及英国寻找商机,他概叹香港不再欢迎「讲人话」商人。提起「香港人书展」被打压一事,周小龙有感自己也遇过不少业主向政权「下跪」的事情,很多时候只因为自己的政见和立场不同,而遭受骚扰及白色恐怖。
周小龙举例指,其大陆工场曾经被公安上门恐吓,以工人子女的教育来要胁,他批评中共手法十分卑鄙。但他没有后悔当时站出来,反对荒谬的「逃犯条例」,最终草案遭撤回,亦证明自己当初决定没有错。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邵岚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