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7月27日
1.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促废除《港区国安法》 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警暴问题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审议香港人权情况后,周三(27日)发表长达12页的报告,批评《港区国安法》被过度诠释及任意使用,促请香港当局废除现行的《港区国安法》,并成立调查委员会彻查「反送中」期间的警暴问题。
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根据《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下称《公约》)对香港代表团提供的资料进行审查后,提交第四次报告并发表结论,当中提出多个关注。
在《港区国安法》方面,报告指出,香港自2020年落实《港区国安法》以来,委员会批评香港当局对法律的过度诠释(overly broad
interpretation)和任意使用(arbitrary application of the
Law),导致超过二百人被捕。委员会解释,香港当局对所谓「国家安全」的诠释模糊,亦未有明确指明甚么行为会构成刑事罪行,导致该法律的确定性成疑。
委员会促请香港当局废除现行的《港区国安法》,并在废除期间避免执行有关法律。未来再制定新的《国家安全法》时,应确保立法程序具有包容性和透明,并开放予民间社会和公众自由及有意义地参与,以确保新立法完全符合《公约》。委员会又欢迎香港代表团保证,未来根据《基本法》就第23条立法时,会向公众谘询。
另外,在和平集会和过度使用武力方面,委员会对香港没有提供具体资料表示遗憾,关注现时香港警察使用武力的指引和命令不符合《公约》和相关国际人权的标准。委员会关注到在2019年7月至11月期间,港警过度和无差别地使用致命性较低的武器和化学物质,包括橡胶子弹及催泪弹等,对付手无寸铁的抗争者,包括孕妇及途人,并缺乏对关于警方的投诉作调查或纪律处分。
委员会促请香港当局避免和停止执法人员任何形式的过度使用武力情况,并考虑成立调查委员会,迅速及彻底地调查2019年7月至11月期间有关警察过度使用武力的指控,对有罪的人予以惩罚,以弥补对受害者的伤害。
报告亦有就香港言论及新闻自由、司法独立等方面作出建议,包括促请香港当局撤销被控违反《国安法》的记者的控罪,维护媒体的编采独立,并就「假新闻」立法前应谘询公众。
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发言人同日发声明表示强烈反对,称委员会对香港特区作出的批评毫无根据,对此感到非常失望。
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月初曾率领港府官员九人代表团,以视像形式出席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会议,强调中央政府协助制订的《港区国安法》及完善选举制度法律,令香港秩序得以重整,经济及社会秩序逐步恢复。
记者:胡凯文 责编:潘加晴
2.CNN指佩洛西敲定访台 苏贞昌表欢迎 中国:军队绝不坐视不管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是亚洲行程一环,已邀请民主党和共和党人士同行。在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周三(27日)回应报道表示欢迎,外交部则对佩洛西行程不作评论。中国国防部警告,「军队绝不坐视不管」。另外﹐路透引述消息指出,在美中因台湾问题以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而关系紧绷之际,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在周四(28日)通话。
据CNN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的亚洲行,除了访日本等国家外,可能会选择台湾作为亚洲行第一站,并已邀民主、共和两党人士一同出访。如果成行,佩洛西将是25年来第一位访问台湾的众议院议长。
台湾行政院长苏贞昌周三出席一项公开活动时,有传媒提问有没有接获佩洛西来台消息,以及面对美国现任这么高等级的官员可能访台,政府是否做好准备?
苏贞昌回应表示,非常欢迎。
苏贞昌说:我们非常感谢佩洛西议长长年以来,对于台湾非常地支持、友善,我们对于任何国外的友好贵宾来访,都非常地欢迎;同时,如有外宾来访,政府都会做最好的安排,至于相关的时间和相关的行程,都要尊重贵宾的规划。
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传媒询问时表示,对美国国会议员的邀访,一向是外交部及驻美代表处长期的重点工作,但目前外交部并没有接获佩洛西议长访台的确切讯息,也没有进一步评论。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表示,对于所有美方重要人士访问台湾,国民党都是表达欢迎,只要对台湾的民主、国家安全有帮助,都是表示欢迎。
自从传出佩洛西可能访台消息后,中国方面多次发表措辞强烈的回应。对此,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表示,不能让中国的恐吓成为影响台美往来或关系的因素,这是美国对台外交的基本规则。很多美方外交专家提到,中国恐吓一旦影响台美互动关系,会万劫不复。他又认为,中方高调恐吓已造成华府、参众议院,甚至五角大厦的不满,认为任何一位美国人到任何地方,都不应该由中国决定,这样的声浪愈来愈高。
在大陆,国防部周二(26日)回应佩洛西计划访台一事,发言人谭克非说,佩洛西作为美国政府「三号人物」,如访台,必然对中美两国两军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他警告,如美方一意孤行,中国军队必将采取有力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绝不会坐视不管。
大陆《环球时报》前总编胡锡进也在周二发微博表示,如果佩洛西访台,美军航母挑衅性靠近台湾岛、一旦中美发生海上冲突,美国航母编队将被消灭。他也提到自己期待解放军战机,随佩洛西的座机「伴飞」到台湾上空,开辟解放军战机在台湾上空巡航的伟大先例。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权威科学期刊指新冠源头是华南市场 武汉江夏区四宗确诊封控三天
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于周二(26日)发表两份经同侪审查通过的武汉肺炎源头报告,分别以「地缘研究分析」以及「病毒基因检测」的两种研究方法进行病源调查,结论是中国大陆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确实是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原点,病毒经由动物传给人类。
综合外电报道,第一份研究分析了2019年12月COVID-19疫情爆发头一个月病例分布的地域,发现第一批病例高度集中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周边。第二份研究则检视最初1批病例的基因组数据来观察病毒早期演化,得出的结论是,病毒不可能在2019年11月之前就在人类间广泛传播。
两份研究先前都在「预印本」平台发布过,但现在是经过科学界同侪审查后,发表在著名期刊上。
共同撰写两份研究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University of Arizona)学者沃罗比(Michael
Worobey)曾写信呼吁科学界,对COVID-19病毒源于实验室的可能性抱持更开放态度。但他在26日与记者视讯会议时表示,这两份研究的发现让「我现在也认为,此病毒不可能是以透过武汉市场野生动物买卖之外的方式出现」。
另外,武汉江夏区在26日发现4宗感染,当局如临大敌,宣布自周三(27日)凌晨4时起,江夏区主城区实行三天「临时性管控措施」。期间,居民非必要不离开江夏、非必要不外出;禁堂食;区域内地铁、城际铁路实行跳站管理,巴士停运。此外,校外培训机构、旅游景点暂停营业;公共娱乐场所、小诊所及农贸市场暂停营业。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美警告中国火箭残件或降人口稠密地区 中国:只是西方「酸葡萄」
据美国航空航天公司称,中国于7月24日发射的长征五号B型火箭的一部分将在7月31日前后在不受控制的情况下再入大气层。美国航空航天公司是一家位于加州埃尔塞贡多的非营利机构,接受美国的资助。然而,中国驳斥相关说法,有党媒形容,这些警告只是对中国发展成为一个太空大国感到不满的人的「酸葡萄」。
综合外电报道,美国专家估计,在可能坠落地球的火箭组件之中,单是助推器已重达23公吨(25.4吨)。航空航天公司周二说:「由于其下降的不可控性,碎片降落在人口稠密地区的概率不是零--超过88%的世界人口生活在碎片重返地球的可能地区。」
根据航空航天公司的预测,长征火箭碎片可能坠入的地区包括美国大部份地区,以及非洲、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东南亚。
对于美国提出的警告,中共高调提出驳斥。党媒《环球时报》援引密切关注中国航天项目的军事评论员宋忠平的话报道:「美国已经没有办法阻止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了,所以抹黑和诽谤成了它唯一剩下的东西。」
上海新闻网站「观察者网」周二亦发表文章,称「美西方媒体刻意渲染和夸大中国火箭残骸的“失控”以及火箭残骸造成人员伤害的概率,显然不怀好意。」
2021年5月,另一枚长征火箭的碎片落入印度洋。美国太空总署署长纳尔逊(Bill
Nelson)当月说:「很明显,中国在管控太空碎片方面没有达到负责任的标准。」「至关重要的是,中国和所有航天国家和商业实体在太空中能够采取负责任和透明的行动,以确保外层空间活动的安全、稳定、安保和长期可持续性。」
中国最近的一次发射任务,是将一个组件送入该国的太空站,包括一个将航天器送入轨道的助推器。由哈佛大学和史密森学会营运的天体物理学中心的天体物理学家麦克道尔(Jonathan
McDowell)说,那个助推器现在已经「寿终正寝」,不受中国航天局的控制。
麦克道尔说,更多的碎片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落入地球,届时中国将向太空站发射另一枚长征火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周三在北京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正在密切关注本周发射的助推器的重返地球情况。赵立坚说:「从空间工程项目的研究和开发阶段开始,它的设计就考虑到了减少碎片和从轨道返回。」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新闻程式被曝言论审查及向西方用户强推大外宣 评论忧影响国安
美媒曝光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一款新闻应用程式夹带「亲中私货」,并对包括讽刺习近平、批评中国政府的内容进行审查。外媒不久前才披露「字节跳动」中国员工可查阅海外用户数据。评论担心中共借走出海外的中国科技公司渗透西方国家、破坏民主选举。有专家建议,民主国家在加强立法之馀,可以中共禁止西方媒体落地为依据,实施对等制裁。
美国新闻网站BuzzFeed于周二(26日)曝光「字节跳动」利用其在海外推出的新闻应用程式TopBuzz,向海外用户推送支持中国政府的信息,同时审查对中国不利的报道。
四名TopBuzz前雇员以匿名方式接受了采访。他们透露「字节跳动」指示其员工在TopBuzz放置特定的亲中国政府的消息。其后员工会将这类内容置顶以进行广泛推广;发布的内容不是公开的政治性支持,而是一种「软广告」,如发布一些熊猫视频、宣传中国旅游、以及海外人士大谈在中国创业好处的视频等。这些员工必须向「字节跳动」提供证据,他们被要求截取TopBuzz中的实时内容并将其发送回公司,以证明他们已执行总部指示。这几名消息人士,并向BuzzFeed展示了包括屏幕截图在内的证据。
另有在TopBuzz工作的15名前员工还透露,他们还审查批评中国政府、「损害国家荣誉」的内容。比如香港「反送中」抗议、涉及习近平、甚至包括有小熊维尼一词的内容。
「字节跳动」强烈否认这些说法。「字节跳动」的发言人比利·肯尼(Billy Kenny)透过电子邮件中回应BuzzFeed,称以上指控是虚假和荒谬的。
一直关注中共对外扩张和渗透的法国独立电影制作人、时评人王龙蒙向本台表示,近年中国社交软件包括「字节跳动」的Tiktok等都传出收集海外用户个人信息,这些中国科技公司甚至在海外对客户定向投放政治广告,进行大外宣、将言论审查输出海外。他认为,该做法将长远影响西方国家的政治生态和国家安全。
王龙蒙说:微信、TikTok等在海外的使用者数量庞大,中国政府慢慢显露出狰狞面目,不仅是进行大外宣,将它们在国内言论审查的那一套做法出口到海外。最令人担忧的是,以前媒体报道过中共当局对微信、TikTok受众进行大数据分析,然后在政治选举时定向投放引导性内容,这是隐性干预西方选举的方式,长此以往,甚至会影响到西方的政治制度和国家安全。
王龙蒙也表示,TikTok一方面将自己打造成娱乐化平台的无害形象,同时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投入巨资进行政策游说,以掩盖深层的政治目的。他希望西方国家能够立法阻击中国公司。
王龙蒙说:我们也看到TikTok出巨资进行政策游说,强调它们的平台主要用于娱乐的报道。这层娱乐化的面纱下,显然不是那么简单的,目前曝光的这些指控足以说明这些中国社交媒体是不安全的,中国政府是有著更深远的目的,所以希望美国及其他国家应该立法,禁止这些媒体应用在西方国家上市。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数字和网络空间政策」项目主任亚当·西格尔(Adam
Segal)关注TikTok安全及言论审查问题。他向BuzzFeed表示,最新对TikTok的揭发证实了人们对中国应用程式的担心:这些中国公司在中国市场被习惯性滥用于宣传中国,而这些公司到国外市场时也会做同样的事。
澳大利亚价值联盟成员、计算机专业博士生张晓刚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指出从华为、中兴等科技公司到Tiktok等社交媒体,中国利用技术手段建立「高科技极权」,并将该模式输出海外。
张晓刚说:TikTok母公司的做法是必然的。中共要控制一切,在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把它的这种极权统治通过高科技公司向海外输出。它这种输出过程中,把它的监控技术运用到这里边,海量的收集情报,盗取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有用的东西,就会对西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张晓刚指出,在西方开放言论自由、市场经济的背景下,要将这些中国企业赶出有难度。他提醒,中国禁止海外社媒及传媒落地,他认为,西方国家可以此为据采取对等制裁。
张晓刚说:现在中共做得越来越过分,西方国家一些情报部门、国防部门逐渐的注意到这个问题,很多政客还没有看到中共利用对它他们的市场的契约做的是偷取技术、信息的问题。西方国家应该对中共输出的这种社交媒体进行一种限制,包括对等的问题,如果中共禁止海外的社交媒体,西方国家就有理由禁止TikTok这些应用。
TikTok是目前全球最流行的社交软件之一。此次曝光的TopBuzz被认为是国际版的「今日头条」,TopBuzz拥有数十个英美顶级媒体合作伙伴,包括BuzzFeed本身。它于2015年推出,到2018年每月活跃用户达4000万,但它已在2020年6月被关闭。
今年6月份,BuzzFeed新闻曝光Tiktok美国公司的80次内部录音,揭露出该「字节跳动」的中国员工可以获得Tiktok美国的用户数据。该公司随后加大了在美国的政治游说,并强调TikTok
主要用于娱乐,而不是政治对话。
7月13日,澳大利亚媒体报道,该国影子网络安全部长、参议员帕特森(James
Paterson)在向TikTok质询后,对方承认其在中国的员工能够查阅澳大利亚用户的数据。。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6.官媒力推「二舅」影片宣传「正能量」 评论:政府宣扬阿Q精神
大陆视频网站哔哩哔哩上一段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影片,声称浏览人次突破两千万,各地官媒将影片定义为「正能量」,赞扬影片中的二舅灵活好学以及精神乐观。但有评论直指,二舅的苦难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所造成,政府有责任建立面对残疾人和疫苗等受害者的救济制度,而不是鼓励百姓在缺少社会保障的基础上宣扬阿Q精神。
周一(25日)晚,一段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影片在哔哩哔哩上一举爆红。影片制作人通过文学性的旁白、专业的叙事与画面,记录了其二舅苦难而饱满的一生。
讲述者:这是我的二舅,村子里曾经的天才少年,这是我的姥姥,一个每天都在跳poping的老太太。他们在这个老屋生活,建它的时候还没美国。二舅上小学是全校第一,上了初中还是全校第一。
这段影片在平淡叙述中带著幽默感,配以七八十年代的家具以及老照片中的历史画面,让不少网民彷佛回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的时代。影片中描述男主角二舅年少时品学兼优,但因为被「赤脚医生」打针致残而辍学。不过之后凭借著灵活、勤奋,学会了木工,以及修理农具、家电等,二舅又乐于助人,领养弃婴。作者说,二舅对自己的坎坷经历似乎并不在意,他努力生活,深得村民尊敬,
作者旁白称:这样的心态让二舅成为村里第二快乐的人,第一快乐的人是刚刚我们村的树先生,所以你看,这个世界上第一快乐的人是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人,第二快乐的人就是从不回头看的人。遗憾谁没有呢?人往往在快死的时候,才发现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一直在遗憾过去的遗憾。
影片弹幕、评论中网民纷纷点赞。有网民称,这部「微缩的纪录片」、「时长极短的电影」,「何尝不是普通人的一生」。也有人说,二舅像是从故事里走出来的小说主人公,重叠了无数平凡人的身影。
不过,时事评论人士蔡慎坤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该影片提醒年轻人,当前需要保持一种欢乐的心态,但他担心,这类正能量的内容会起到「精神毒草」的作用。
蔡慎坤说:如果按照视频的说法,二舅是一个苦难中国的一个缩影。很多人这一辈子都有二舅的影子。你想一想二舅的苦难是谁造成的?他从来没有为自己寻找公平正义,你被打针致残,像这样的事情在中国肯定不是一、两个,但是现在这个外甥把他当成了一个很欢乐的视频拍摄出来。
蔡慎坤表示,二舅符合当下国内社会环境的需求:「尤其在出行不自由,天天做核酸检测,动辄封城时,他抛出一个二舅,让大家看看二舅都能够活得这么快乐,我们有甚么理由不快乐呢?」蔡慎坤指,官方是用典型的阿Q精神,以「二舅」提供给年轻人生活下去的理由。
郑州前教师贾灵敏对本台说,影片中二舅的苦难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所造成,而造成二舅苦难的根源才是值得中国民众深思的问题。
贾灵敏说:作为政府部门,你们在二舅残疾的方面做了一些甚么?现在媒体宣传谁有苦难都要自己解决,跟我政府没有关系,都要向二舅学习。这表面上看是励志,其实是政府的不作为。二舅残疾的时候,政府如果伸出援手,二舅能吃这么多苦吗?这种所谓的励志就是在误导民众。
贾灵敏表示,政府的责任是建立面对残疾人和疫苗等受害者的救济制度,而不是鼓励百姓在缺少政府保障的基础上励志。
在中国网络信息办公室要求建立自媒体帐号备案制度,严审自媒体内容之际,二舅的故事横空问世,而周三(27日)开始,《中国日报》网站、四川新闻网、华商网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发表文章,赞扬二舅的勤奋、埋头苦干精神。短短两天,二舅这段长度11分钟的影片便登上了B站热门第一,播放量突破2000万次。
影片作者唐浩一夜成名,他在回应网民提问时说,他平时的影片内容是一些冷门知识,偶尔也做做搞笑视频和生活拍摄,他完全没想到,突然有百万级的粉丝。他说,二舅「这个视频是个人化的,是他前段时间回老家刚好看了二舅,就想把他的故事记录下来。」他还说,二舅的故事短暂地治好了自己的精神内耗。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红色教育】港教育渐与大陆融合 教育大学首将大湾区元素列必修科
香港教育大学(教大)周三(27日)宣布,将更新毕业要求,在2023至2024学年起,陆续将「学习大湾区发展」及「前往大湾区考察」列入必修课程并计学分。香港8间资助大学早前被曝将于新学年全面推行国安教育,教大此番新安排进一步引起关注。对于若有学生拒绝或无法往内地考察和实习,校方回应称新生在报读前应已知悉有关入学要求,会就个案情况再作安排。
教大周三举行记者会宣布,在2023/24学年,入读该校的「社会学与社区研究荣誉社会科学学士」、「文化遗产教育与艺术管理荣誉文学士」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荣誉文学士」课程的学生,将率先面对新的课程要求。入读新生须修读加入大湾区元素的「跨学院核心科目」,科目内容其包括往大湾区考察,学生完成考察后要进行小组汇报及反思,占1个学分。有关安排预计到2026/27学年会扩展至所有入读教大全日制学士,平均每年将涉及约1,300名学生。
被问及因应近年香港社会问题和政治因素,若有学生拒绝往内地,或因法律或无回乡证等问题而被拒入境内地,校方会如何处理?教大协理副校长(学术事务)及教务长郑美红称「会视乎个案而定」,但指出大学会在课程简介上列明有需要到内地考察,相信学生应已知悉有关就读要求,若学生有个别原因无法成行,则应向校方提出申请及提交证明。
郑美红说:如果有同学有其他原因,例如无证件或者从某些地方来,拿不到国内签证,这些情况可以按个案申请,等于其他课程,如果他有其他原因可提出,与老师商讨如何安排。
至于校方为何课程将「大湾区」列为考察的必要选址?教大学术及首席副校长李子建称,大湾区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新增课程内容以「立足香港」、「认识国家」和「放眼世界」作为导向,故有助提升学生的专业、师德及创新等各方面的竞争力。
李子建说:课程向教资会申请时已内置,正如我所说,教资会都希望8所大学多认识大湾区的元素。故为何一定要加入「大湾区」的元素,我都相信大家不会觉得奇怪。大湾区发展是整个国家发展策略,亦提供很多开拓视野,融合发展的机会。我们经常持守想法,是令同学有足够装备,最后工作选择都是交给同学。
他又指,今次新课程要求已筹备逾年,并已获教资会批准,考察内容亦会配合学生所主修专业知识和要求作安排,涉及历史文化、创科及经济等,预计考察费用全免,至于检疫隔离所需支出和安排则仍需商讨。
另外,教大2022/23学年下学期起,与3间大湾区港澳子弟学校合作,包括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及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推出「大湾区学校体验先导计划」,供主修教育的学生申请赴内地实习,为期3周。各校分别提供4至6个实习名额,可任教中、英、数、体育及视艺等科目,期间有观课、导修、试教等活动,教大亦会安排导师观课及评分,表现理想者可获发证书。
对于香港移民潮下,本学年公营及直资中小学教师流失创近年新高,达4,050人,较上学年急升7成。问及教大的教员流失情况和影响,以及毕业生留港、赴内地或海外就业的具体数字,校方均未能正面回应。
李子建称,教大去年有9成多的师资培训课程毕业生留港工作,校方亦欢迎学生到大湾区教学,又引述最近许多大湾区机构研究反映,香港年轻人有兴趣加入大湾区,而随著越来越多港澳子弟学校落成,在大湾区开展事业愈趋成为教大毕业生选项之一。
深圳香港培侨书院龙华信义学校校长黄腾达透露,内地港澳子弟学校的聘请要求,主要参考香港教育局注册教师的师资要求和及薪酬水平,不同院校亦会为港澳教师提供食宿等便利条件,又指香港教师兼具英语和国际视野的竞争优势,相信内地学校对香港教师有一定吸引力。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12港人】邓棨然近3个月无音讯 家属求助传媒后狱方系统忽更新
涉「12港人案」的邓棨然仍于中国从化监狱服刑,但家属早前称,邓棨然最近3个月来音讯全无,家人近月寄信更两度被打回头,对邓于狱中情况忧心忡忡。本台周三(27日)下午3时许获邓的胞弟亲述最新消息指,狱方网上系统突然更新过去多月有关邓棨然的资料,最新指邓于今月初因违反学习纪律被扣1分,如今共被扣14分。据官方资料,有关扣分或影响刑期扣减。
港人邓棨然目前在中国从化监狱服刑,至2023年才刑满。但邓棨然家属早于7月14日向外求助指,狱方以疫情原因不让家属会见,只能通过「粤省事」小程序、从化监狱网站和邓棨然家书了解他的情况,惟狱方网上系统由今年5月起无更新相关资料,包括每月狱内花费亦不见任何收支,家属每月的汇款「既没有存入他的账户,也没有在判刑罚款上扣取任何金额」。家人又指,自今年2月起,未收到邓棨然的来信,而近月寄给邓棨然的信件两度「打回头」,并获告知无人领取。
至周三(27日)中午,邓棨然家属和其聘请的内地律师仍就此向传媒发消息求助。本台向邓棨然的胞弟跟进时,对方同日下午再登上狱方网上系统,突然见到邓棨然最近多个月的更新资料。对此,邓弟直言「大惑不解」,指出资讯正常每月只会更新1次,而且过去多个星期都反覆查看系统,都未见有任何更新。他又强调「以前我都未试过会突然有更新,而且今次一更新,更连同6月份的资料一并上载」。
据邓弟向本台提供的资料,从化监狱网站的「服刑人员信息查询系统」于7月27日15时51分17秒显示,邓棨然的信息有多项更新。当中包括的「零用钱最近3个月明细」中,今月13日有3次支出,合共近100元人民币;同月18日亦有3次收入,合共500多元人民币,连同6月份的支出和收入最赈户馀额为6187.99元人民币。
另一更新是,邓棨然再于7月8日被扣1分,指其违反《广东省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日常加分和扣分标准(试行)》第5条第12项「上课、参与活动时有不认真听讲、不按指定位置就座等违反学习纪律行为」,连同早前的扣分,已共扣14分。之前扣分包括,因「无特殊情况,当月思想、文化、技术学习考核成绩不合格」扣1分、「编造或散布攻击、抵毁现行法律、政策等言行」扣10分,及「不按规定佩戴待遇级别标识牌」扣1分等。
据广东省监狱管理局官网,最新版的《广东省监狱计分考核罪犯工作日常加分和扣分标准(试行)》于2021年底实施,当中指出,监狱根据计分考核结果除给予罪犯奖励与否外,「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在活动范围、会见通信、生活待遇、文体活动等方面给予罪犯不同的处遇」,亦会「对罪犯的计分考核结果和相应表扬决定及有关证据材料,在依法提请减刑、假释时提交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对于有关扣分或影响刑期扣减,邓弟指,邓棨然「暗盘属政治犯」,故基本上无减刑机会,「即使有,最多获扣减1个月」。
至于如今重获邓棨然的消息是否如释重负?邓弟无奈称,「点解要我哋有行动之后,监狱先会有回应,如果我哋发现唔到,监狱做乜都得!
我有担心过会唔会佢死咗都无通知」。
邓弟又指,家属要得知港人在内地服刑情况困难重重,透露过去因新冠疫情关系和通关问题,每月只有1次可以在当地进行视像探监,「加上母亲患有长期病,棨然又极力反对我们上去,所以都无要求过探监」,故过去一直主要依赖书信和狱方网上系统才能获知邓棨然的消息,例如邓曾在3月哮喘发作,需接受治疗。
邓棨然家人聘请的内地律师向本台称,早于邓棨然于2020年被关押在深圳市盐田区看守所时,曾多次要求会见当事人被拒,至今都无法与邓棨然见面。最近他接获邓的家人著急求助称,已因3个多月没有邓棨然的消息,但因该案在大陆非常敏感,狱方不会同意律师的会见要求,经过研究认为还是求助媒体比较合适。
2020年8月,12名港人乘快艇逃往台湾途中,遭广东海警拘捕。其后,邓棨然被控「组织他人偷越边境罪」,遭内地判以3年有期徒刑,罚款20,000元人民币,刑期至2023年8月22日。被控同一控罪的同案被告乔映瑜则判监2年,送往广州白云区的广东省女子监狱服刑,罚款15,000元人民币。至于其馀8人,郑子豪、严文谦、张铭裕、张俊富、黄伟然、李子贤、李宇轩及郭子麟被判「偷越边境」罪成,囚7个月,2021年3月在中国服刑完毕,被移送回港还押,正就其他案件受审。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香港法庭】亲中人士与示威者冲突 设计师扯走胶索带阻警拘捕示威者判囚11周
香港反修例运动中,一批亲中人士2019年9月在淘大商场聚集,穿黑衣示威者其后到场,双方发生冲突,警方到场驱散。1名34岁室内设计师在警方制服一名示威者时,扯走警察手上的胶索带,男子早前承认阻差办公罪,周三(27日)于观塘裁判法院被判囚11周。
报称自由身室内设计师的被告张伟保(34岁),早前承认一项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务人员罪。辩方周三进一步求情时指,被告在还押期间亲手撰写悔过认罪书,辩方亦呈上一些剪报及相片,指被告在其他示威场合中,亦有挺身而出帮助他人,不论政见,而呈上的相片正正显示被告帮助一名受伤的警员。
但裁判官刘淑娴质疑,被告在本案中拉扯警员的索带,以致警员无法执行拘捕行动;辩方指,被告的原意并非阻挠警员拘捕,而是不希望被捕的人有不必要的受伤,因为被告相信被捕人士正承受过份的武力。被告深知今次做法不智、不法,3个星期的拘留已令他有所领悟,背景报告亦显示被告与他女友亦因此事在网上被「起底」,令两人分离。辩方指,明白监禁无可避免,希望法庭尽量轻判,刑期愈短愈好。
辩方律师早前求情称,被告事后才醒觉,警方施以该些武力属「正常」,自己实属「多事」;辩方并指张在事件中角色「中立」,他站在两批人士的中间,欲隔开两方及调停冲突,却遭亲北京人士割破上衣背面。
裁判官刘淑娴判刑时,引述背景报告显示被告3岁起父母离异,他16岁自立工作,为一名室内设计师,2019年时修读学士学位,今年正修读三年级。报告指被告对法律的认知低,不知其行为已经犯法,其家人对被告犯案均感惊讶,认为被告是出于好心而犯案。
刘官指,被告自行撰写的求情信显示歉疚,辩方亦呈上他在其他活动中保护他人相片,以支持被告非企图帮助他人逃脱,而是好心帮人。刘官指,此控罪没有量刑指引,亦不能判以缓刑,刘官指破坏社会秩序的罪行判刑需有阻吓力,以18个星期监禁为量刑起点,认罪后扣减至12个星期,另亦因被告过去没有案底、背景良好再酌情扣减1星期,即判囚11个星期。
案情指,2019年9月14日下午2时许,一批亲北京支持者到观塘道清理连侬墙,之后转往牛头角淘大商场,当时有过百名亲北京人士高举中国国旗和唱国歌以表达爱国情怀,其后穿黑色衣服的示威者到场与他们发生冲突。下午约3时警方接报到场驱散,并发出口头警告,惟两批人士均不理会,冲突持续。
下午3时半,警方开始追赶示威者,警员15398与同袍合力截停了一名不知名示威者,有人上前用右脚踢了警员15398的背部两下,及后被当场制服。该不知名示威者逃去后,遗下一个背囊在地上,警员15398与同袍检取该背囊后,一名姓谭的男子尝试抢走背囊及逃走,警员15398及同袍制服他时,他激烈反抗。纠缠期间,本案被告张伟保及其他示威者包围两名警察,影片拍摄到当警员15398制服谭姓男子时,张从警员15398手上拉走索带,最终背囊被不知名人士抢走,受袭警员15398事后双膝和手肘擦伤。
警方经追踪后,于同年9月17日上门拘捕张伟保,警诫下,张称:「当时个差人系用胶索带捆住个男人,其他就无嘢补充。」张当时暂获警方担保,至本年5月3日到警署续保时,张始遭起诉;而谭姓男子则已经离开香港。
记者:余法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海外港人筹备明年「香港议会」普选 望国际承诺港人公投自决
一群海外港人宣布成立「香港议会选举筹备委员会」(下称筹委会),希望明年稍后举行一场全球港人均可参与的普选,选出一群在国际上代表香港人发声的香港议会成员。委会成员兼概念倡议人袁弓夷周三(27日)表示,正游说说外国政府承认香港人的「公投自决权」。
筹委会周三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记者会,会上袁弓夷指,自己作为香港议会的概念倡议人,希望透过提出一套有效做法,让香港民运得以延续,而不会如八九民运一样消亡。
袁弓夷说:八九六四后在外国的人基本上是一盘散沙,整个理念蒸发了,所以如果香港不组织起来,下场就会和他们一模一样。(香港人)需要有一个合法的平台,让他们讨论、辩论,最后投票,有一致的行动。
以19年区选为目标 选民门槛低 望达致公投自决
袁弓夷又指,筹委会现正游说外国政府根据联合国宣言,承认港人的「公投自决权」。
袁弓夷说:要求他们(外国政府)支持在联合国已签署的宣言,(每个)族群有公投自决权,即香港人一样有公投自决权。有议会、有宪章草稿后,便可公投自决。
至于被问及要有多少人投票才可达致公投自决时,袁弓夷未有回应期望的选民人数,但指会以2019年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为目标。他又说,初步不会为选民资格设置过高门槛。至于选民的资料保密的方法,袁弓夷指,筹委会仍需时研究。
袁弓夷说:初步想法是16岁以上,在香港住满7年或在港出生的人,全部有资格投票,亦有资格参选,这才叫作普选。我们要做到的只是人名及出生日期,直接输入资料库核实这人存在,我们不会有机会接触。
现时筹委会主要成员包括:筹委会主席何良懋、公共关系小组主席梁颂恒及国际事务小组主席袁弓夷。
筹委会在新闻稿中表示,「香港已沦陷于中共全面管治,香港人失去自由选出代议士的权利,真实民意被扼杀」,因此希望「以实现主权在民原则,真正实践普世价值,让港人通过一人一票方式直接选出民意代表。」他们认为这才是香港人行使香港主权最直接的方法,有效地体现自主和自治精神。
筹委会透露,初步的筹备工作包括就香港议会的选举办法拟定规则和程序;设计一套能够保障选民安全的投票机制,包括设立合资格选民的身分认证系统;向海内外港人社群推广香港议会讯息,呼吁港人积极投票;寻求国际上支持香港主权在民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同路人对香港议会的支持与协助;并确定香港议会选举的提名、宣传、投票、点票程序,以及国际监选机制。筹委会说,第一届香港议会产生后,将由民选议员决定未来的香港政体事宜。
记者:胡彗蓝 责编:毕子默
11.【移英港人】安顿过后如何融入?研究发现移英港人投票意识高却缺社区参与
英国启动BNO(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签证计划超过一年半,已有至少11万名港人获批签证移民英国。当移英港人逐步安顿下来,下一步该如何让他们融入英国社会,成为支援港人组织关心的问题。有研究发现,新移英港人关心英国政治,并热衷于投票,却很少参与英国政治和社会活动。而虽然移英港人拥有邻里之间的基本支援,但在情绪和经济支援方面,却仍依赖在香港的朋友。
英国非牟利团体 「英国迎接避难者」(UK Welcomes Refugees)辖下的
「迎接香港人计划」和在英港人教会「英伦好邻舍教会」合作进行研究,首次探讨BNO港人在英国的公民和社区参与情况。
研究机构共收集了来自586位16岁以上、现散居全英各地的BNO港人的问卷。研究发现,被访者普遍关心英国政治,并热衷于投票。近一半被访者表示自己关心英国政治,97%受访者知道自己有投票权,更有超过8成人已登记成为选民,超过一半人已经在5月的地方选举中实践投票权,选出地方议员。而BNO港人普遍信任英国政府,近9成被访者认为英国政府可信,并认为英国政策对港人有帮助。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即使港人热衷于投票,却只有不足2成被访者曾参与和英国政治和社会议题有关的活动。而相信社区内人士能携手起来解决区内问题的,只有1.2%,近65%受访者认为他们不能为社区带来改变。
研究团队成员之一、「迎接香港人计划」资深社区干事林丽玲表示,港人群体有高投票率和投票意欲,但对社区事务参与度低,这种反差或是香港社会政策的文化产物,即民众倾向把社区问题视为个人问题,认为应自行解决。她认为,这种情况也显示港人对公民责任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投票层面。
林丽玲说: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情况,这个情况可能反映对公民责任的狭窄认识,以为在选举中投票是最重要的,甚至压倒于一切。这也可能反映港人参与政治活动的实质困难,比如缺乏相关知识,或不了解应循甚么渠道参与,有时甚至连参与的大门也没有向他们打开。
研究团队认为,要让港人真正融入英国社会,就必须让他们真正参与当地公民社会,建议社区组织举办更多跨种族群体活动,让港人及当地群体打开沟通大门。
林丽玲又提到,现时港人对英国政府的信任程度高,显示新移英港人感到被当地社会欢迎,但她提醒这种信任可能是港人对香港投下的「抗议票」,同时对英国抱有期望,一旦期望随时间落空,随之而来的可能是热情流失和失望。
她建议英国政府应尽早采取行动,增加港人对英国民主制度和民主生活的认识和切身体验,以巩固港人对政府的信任。这需要在社区层面致力扩大和深化公民参与,以提升社会融合程度。
研究团队又发现,超过4成被访者对社区有归属感,比率亦随在英生活时间而增长,超过85%受访者表示从未有过被歧视的经历。而虽然大部分被访者曾获邻居协助,亦相信邻居会在他们有需要时伸出援手,但他们仍依赖在香港的朋友,向他们寻求经济和情绪支援。研究又发现,在移英港人当中,更多年轻人会感到孤独,对社区组织亦缺乏信任。
在英港人组织「港侨协会」创办人郑文杰表示,包括年轻人在内,普遍港人碍于文化背景,倾向把情绪收起,亦因香港的社会福利远少于英国,使港人普遍认为遇上任何问题都应靠自己处理,而羞于向社区组织求助。他认为港人应冲破这种「禁忌」思维。
郑文杰说:港人总是担心若他们在社区寻求所谓的「福利」,会使他们被责难。他们需要克服这种禁忌,并转变思维,明白我们是英国国民,我们有权争取我们的权利和福利,向社会和政府寻求协助和支援是合理的。
英国执政保守党正进行党魁竞选,选出下任首相。小部分港人在社交网络上表达忧虑,担心首相更替会影响BNO签证计划和政策。多名与会者都表示BNO计划运作良好,未曾听闻任何政府官员表示有意改变,亦有信心即使是政党更替,都不会影响BNO签证计划。不过他们同时提醒在英港人可留意候选人的对华政策,并以此为开端,尝试了解英国政治及民主制度。
有在英国生活超过20年的港人建议新移英港人多了解英国人的娱乐、体育和文化喜好,和当地人建立共同话题,以更好融入当地社会。
记者:吕熙/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未普评论】沈默的大多数开始小规模抵抗
奥威尔(George
Orwell)在《1984》中,描绘了一个荒诞阴暗恐怖的极权主义政体。中国政府近年来,用数字控制等高科技手段,武装了自己的1984。中国民众对这个无所不在的数字1984,充满恐惧、愤怒和担忧,但是小规模的反抗正在悄然兴起。
最近中国警方数据库遭入侵,成为中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数据泄露事件。在多达10亿公民的被盗信息中,有警方记录中的强奸和家暴报警者的姓名,有政治异见人士的私人信息,还有穆斯林少数民族地区的人脸识别记录和身份证扫描。这些被入侵的海量数字和生物信息,是中国政府近年来用各种监控手段收集的结果。政府的监控手段包括社交媒体帖子、生物识别数据、电话记录和监控视频等,民众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统统囊括在内。
在疫情中,这种监控更是随心所欲。一些地方政府在中央「清零政策」的指令下,明显滥用新冠病毒追踪技术,引发全国范围的强烈不满。中国一向沈默的大多数可能对政治异议人士的命运不感兴趣,对新疆穆斯林的遭遇不表同情,但在疫情中,他们都或多或少地亲身领教了政府的荒诞监控。看到自己的数据被用来对付自己,他们不愿意继续沈默了,他们表达了不满和担忧。根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中国一家智库与一个政府特别工作组在2020年底的一项联合调查表明,2万多名被调查的中国人中,60%以上的人认为人脸识别技术被滥用,80%以上的人对是否以及如何存储人脸识别数据表示担忧。
这些曾经是沈默的大多数,开始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各种程度的抵制。民众的抵制手段有几种,第一,抗议政府滥用疫情监控手段。郑州民众试图从村镇银行取出存款,却发现他们手机上的健康码由绿变红,绿码意味著可安全出行,红码则相反。本来健康码是为了识别和隔离可能携带新冠病毒的人,但却用于阻止民众提款,这引发极大的民愤和抗议。在抗议者的压力下,郑州有关部门不得不处罚五名官员,这五人篡改了1300多名银行储户的健康码状态。
第二,披露政府的滥权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政府的监控恶行。民众认为,追踪新冠病毒的监控技术有时很过头。北京一名博主在微博上发帖称,他被要求在居家隔离期间佩戴电子手环,他认为这个追踪行动的设备是「电子镣铐」,所以拒绝了。该帖被点赞了6万次,有评论说,这种做法让他们想起了对待罪犯的方式;还有人说这是一种暗中收集个人信息的做法。这些帖子后来都被审查人员删除了。
第三,为维护隐私而采取各种行动抵制政府监控。比如,艺术家通过行为艺术来批评监控摄像头的无处不在;互联网用户分享如何躲避数字监控的窍门;隐私权维护者对人脸识别数据的采集发起诉讼,社交媒体用户抱怨政府粗暴的一刀切做法,等等。他们中有人认识到,在抗疫中把自己的隐私让渡给政府以获得绝对安全,可能并不值得。
必须承认,这些抵抗规模都不大。重要的是,这些规模不大的抵抗竟然产生了一些效果。在一些地方,政府部门不得不收敛。中国几个城市不得不禁止居委会强迫居民在进入小区时接受生物识别监测;东莞拆除了公共厕所里安装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提供卫生纸的机器;广州地方官罕见地为强行开锁入户排查新冠患者而道歉;等等。这些例子都是政府监控受到挑战而不得不妥协的事实。另有例子显示,即使政府妥协之后重蹈覆辙,一些民众也不会放弃抵抗。北京某小区居民发现自己必须刷脸才能进入,于是与居委会不断交涉,直到他们做出让步,但如果居委会恢复刷脸,她表示她会「继续进行小规模的抵抗」。
数字1984首先监控的是罪犯和政治异议人士,然后是穆斯林,现在是所有的人。在民众忍无可忍的时候,小规模抵抗出现了,这是抵抗极权主义的开始。奥威尔在逝世前几个月,即1949年7月,曾投书《生活杂志》和《纽约书评》,他说,
「…,如果不与极权主义做斗争,它将无往不胜」。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离散美利坚】华府港人办参观国会亲子活动 培养下一代公民及政治意识
在美国,家长都在暑假忙于为子女安排各种活动、夏令营等等。最近多个港人组织,包括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美国港人联会(Hongkongese American Association)及Hong Kong Professional
Network合作筹办了一个美国国会导赏团的亲子活动,不但带港人参观国会,了解立法的机关是怎样,更有专人介绍重要的历史及建筑,一众参与的港人都获益良多。
邵岚表示,这些较为软性的具政治意义的活动,对培养下一代非常重要,因为抗争非一朝一夕,需要有新血加入,保持抗争运动的势头,所以这类活动有助提升他们的公民及政治意识,鼓励他们自动参与本土公共事务,并愿意延续香港的海外民主运动。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邵岚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