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启读者,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 | RFA Cantonese
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
2021年2月15日
1、湖北申领老人津贴锐减15万 疑大规模隐瞒武汉疫情新证据
世卫专家组到武汉进行新冠病毒溯源工作,加上春节前祭奠活动频繁导致鲜花断市,再度引发公众对新冠疫情死亡之谜的揣测。据民政厅资料显示,去年第一季度,湖北全省就有超15万老年人突然从津贴名册上消失,但官方不但拒绝解释,同时亦严禁媒体和民间人士对殡葬资料进行统计。
(黄小山 / 程文 报道)
武汉人春节前买花祭奠去世亲人导致全城鲜花断市引发广泛关注,同时也让被官方刻意淡化了一年的武汉新冠死亡人数之谜,再次成为焦点。
近日有当地学者和媒体人梳理了湖北省民政厅的官方资料后发现,官方公布的殡葬资料显示,湖北省去年全省火化遗体数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
关注事件的NGO人士刘俊指出,此前他判断死亡人数至少是官方公布的5倍以上,但现在看来是远超他原先的判断。但现在任何人试图去探寻真实资料,都可能被抓。
刘俊说:我当时认为至少是隐瞒了5倍,那可能还是我这里不太严重吧。因为我生活的这个地区在武汉市算偏的地方。可能在汉口哇,在中心部位的话,更加的多一些。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机会去求证这个事情,求证的人都关起来了。这些东西我们都要把它记下来吧,有朝一日尽量的还原一个真相。
刘先生还指出,根据民政厅老龄津贴资料可以作为一个重要参考,同时也间接印证英国方面去年批评中国隐瞒疫情的实际规模。他认为,无论是民政厅看似无意间发布的老人津贴资料,还是武汉媒体报导的所谓鲜花断市只是市民报复性消费,都可以看成是在高压下的一种变相抵抗。
刘俊说:这是个蛮重要的事情吧。看来民政厅是在给英国的资料提供一个支援吧。本地人吃了这么大的亏,怎么能够放弃呢?所以总有一些人,他们愿意把事情曲折的,委婉的表达出来吧。这应该是这么回事。包括这次花的事,买不到花的话,这个事可能是一个合谋,就是说我们湖北本地的媒体不是不知道大家买的是给死人的花,但是,他又不能写出来,他就把这个现象故意做一个正面报导,然后就让我们这些自媒体明白地把这个事情点破。
湖北省民政厅的资料显示,去年首三季全省一共火化遗体近41万具,而2019年及2018年同期,火化遗体分别是37万4千多具及36万具。但殡葬资料一直被官方视为国家机密,该资料的真实性存疑。
而从民政厅公布的所谓针对80岁以上老人(神农架山区75岁)的津贴资料显示,去年第一季度,该省就有多达15万名老人、突然从老年津贴名单上消失。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指出,无论是全国还是武汉,老龄化都越来越严重,老人数量每年都在增加,但湖北民政厅的老人津贴资料出现断崖式下降,这本身就不正常。他同时指出,这仅仅是涉及80岁以上老人的情况,而细分的统计资讯被严密封锁,疫情的全貌就更无法被外界所知。
周先生说:政府有几个部门各自都有一个资料,它作为一个参考指标,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按道理来说,现在的老年人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这个肯定是不正常的。正是因为医院都腾出来了,所以,其它的疾病,造成了死亡的人数增加,也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在国内的话,它是没有把它计入新冠死亡人数。
湖北省民政厅没有对此事置评。该机构多个部门的电话都无人接听。
自去年初新冠疫情在武汉全面爆发之后,中国政府一度严密封锁消息,即使在已无法隐瞒疫情之后,又故意隐瞒疫情规模,被指误导了国际社会对疫情的判断。迄今为止,中国官方依然拒绝向包括世卫组织在内的国际机构和国际社会提供真实的资料,并阻挠专家组的进一步调查。
2、世卫专家组料新冠病毒早在武汉广泛传播 规模比原先想像更大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到武汉进行新冠病毒溯源工作后,一些早前未有曝光的关键性资料相继流出。专家组组长安巴雷克(Peter Ben
Embarek)指出,有迹象显示前年12月新冠病毒已在武汉广泛传播,规模比先前所想的更大。专家组亦发现武汉早已存在13种不同的病毒株,正要求中方提供当地确诊者的血液样本作检验。亦希望专家组几个月后能重返武汉继续调查。
到武汉调查新冠病毒源头的世卫专家组上周结束行程,个别成员分别接受不同传媒访问,透露此行的发现。
组长安巴雷克接受美国有线新闻网络(CNN)访问时称,世卫专家组在武汉考察期间,获中方人员展示174宗在前年12月确诊的新冠病毒个案资料,当中100宗经实验室测试证实确诊,其余74宗经临床诊断后发现。安巴雷克称,根据约一成五患者出现重症的比例推算,当时受感染人数可能超过1,000人,但由于大部分病征轻微,可能未被发现。
安巴雷克亦称,专家组首度发现新冠病毒前年12月在武汉爆发时,已有13种不同的病毒株。他认为,若能检视更多患者数据,可望获得更多疫情爆发地理模式及时间的线索。专家组曾与中国声称的首名新冠病毒确诊者交谈,该患者为一名40岁文员,于前年12月8日确诊,无外游纪录。
安巴雷克又透露,专家组首次取得早期个案的13组基因序列,包括来自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以及与湿街市无关的个案,相信结合其他患者数据,可以更准确分析早期传播情况。
安巴雷克拒绝对武汉的疫情发展做出判断,但CNN引述另一澳洲专家称,这显示新冠病毒可能在前年12月前已在武汉流传一段时间。
而专家组另一名成员、英国流行病学家沃森则接受英国广播公司访问,形容今次到访武汉只是病毒溯源工作的开端,未来的调查不应该局限在中国。当被问到能否确定新冠病毒源于中国,沃森称不能确定。
对于早前有专家组成员批评中方拒绝提供新冠患者的原始数据,沃森表示,中国当局虽然未提供所有原始数据,但他们已见到大量详细资料,并与中方就早期病例展开讨论。
早前,有专家组成员向媒体透露,中国当局拒绝提供境内最早一批新冠肺炎患者的原始资料,包括新冠肺炎患者的资料,及武汉疫情爆发前,已经出现类似新冠症状的患者情况,双方因此曾激烈交锋。
中国一直指世卫专家组到访武汉,是就新冠病毒溯源问题与中方的交流合作,不是调查,强调中方秉持开放、透明、负责任的态度与世卫合作。
3、接种疫苗方可踏足内地 香港职工会表反对
香港新冠疫情近日回落,港府拟趁机争取与广东省及澳门通关,又不排除日后到内地要先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职工盟对此表示关注,香港有数以万计人员需往返内地工作,促港府与内地谈通关条件时,不应贸然答应「必须接种疫苗」作为过关条件,要尊重香港人选择接种的权利。另一劳工组织工联会则认为,雇主是否能要求雇员接种疫苗,要视乎要求是否合理及会否对其身体造成风险。
香港疫情近日在低双位数徘徊,政务司长张建宗周六(13日)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恢复通关没有「硬指标」,但如果本港疫情一路稳健向下和受控,如果每日只有数宗确诊个案,其他地方会对香港较安心,有机会争取与广东省及澳门通关。张建宗称不排除日后要先接种新冠疫苗才能到内地,会再与内地方面讨论。被问到会否安排市民到内地接种中国疫苗,他指要视乎内地看法,及会否为港人提供接种服务,非香港行政机关可决定。
根据规划署2019年发布的调查,平均每日往内地公干和上班的人次分别为4.59万和1.66万。
职工盟总干事蒙兆达称有数以万计港人需往返内地工作,包括货车司机,教育工作者和社工要北上交流和培训,有金融、保险、会计从业员亦要到内地提供服务。他指新冠疫苗研发时间短,副作用和成效未完全清晰,是否接种亦应属市民自主选择权利。蒙兆达促港府与内地谈通关条件时,不应贸然答应必须接种疫苗作为条件,要尊重港人的权利,政府不应慷他人之慨;即使接种成为过关条件,雇主亦无权要求雇员必须接种,需尊重雇员选择,为不接种者作适当的工作调整。
工联会权益委员会副主任邓家彪则希望港府能「进取一点」,争取到接种者可完全免检疫往返,但接种不应成为唯一过关条件,应维持无接种者可在接受检疫下过关。至于雇主是否能要求雇员接种,他认为要视乎要求是否合理及会否对其身体造成风险,例如有高传播风险行业要求接种可能合理,但若有医生证明雇员不适宜接种疫苗,雇主仍解雇不接种者应属不合法。
香港中小型企业联合会会长麦美仪希望政府争取尽快通关,又赞成接种疫苗作免检疫过关条件。至于是否多雇主和雇员愿意接种,麦相信如日后去旅行前要打疫苗,各界会很踊跃接种。
对于日后出行前或要先接种疫苗,旅游发展局主席彭耀佳表示,疫苗可令每个地方的市民均受保护,各地有信心迎接旅客,旅客亦能尽情玩和消费,支持推行「疫苗护照」,但需要政府之间做互认工作。彭续称,复办本地团能令旅游业界维持生计,希望随着放宽食肆等措施后疫情仍持续稳定时,政府考虑放宽本地游,而如果一团上限30人就相当唔错;当疫症过后重启旅游,他料会以短途客为主。
此外, 负责统筹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说,一切顺利的话,预计3月初可以开始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聂德权说,复星/BioNTech药厂的「复必泰」疫苗首100万剂预计2月底前会抵港,另外本港正就科兴疫苗进行法律框架工作。他说,日后本港18区每区至少都有一间社区疫苗接种中心,由于有部分地区较大、人口较多,找到合适地点的话,当局会多增设疫苗接种中心,预计将有超过20间投入使用。
4、大陆军机频到台湾空域「拜年」 慕尼黑国安会议警示台湾最可能发生军事冲突
中国解放军在春节期间仍不忘派出战机骚扰台湾。据台媒报道,解放军周一(15日)大年初四继续派军机,飞入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ADIZ),台空军紧急升空监控,并广播驱离。
此前,解放军先后于上周四(11日)除夕夜、周六(13日)大年初二、周日(14日)大年初三,均有派军机飞入台西南空域滋扰。
关注军事动向的网上平台「台湾西南空域」统计,解放军本月内进入台湾空域达到12日,台空军累计广播驱离21次。
台国防部上周五(12日)指出,在农历新年期间,三军战备部队会加强戒备,并严密掌控各项敌情动态。对于台海周遭的海、空动态,军方会运用联合情监侦严密掌握。
蔡英文总统与台国防部长严德发当日亦前往海军司令部台北作战中心慰勉海军;严德发随后又前往台军联合作战指挥中心,与各作战区以及外离岛指挥官召开视像会议,进一步掌握周边海、空域的最新情势。
另外,德国慕尼黑国家安全会议,将于周五(19日)安排各国领袖发表视像演说。会议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早前受访时称,目前台湾是全球最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地方,他呼吁欧美在两岸问题上加强协调。
伊辛格本月初接受当地电视台访问时表示,欧洲不能无视在世界另一端发生的事,只要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冲突加剧,美国为协防台湾,或将派遣航空母舰前往南海,而大陆则可能联合俄罗斯出兵阻止美军前赴东亚,这将导致欧洲卷入冲突。
除军事层面外,一旦两岸爆发冲突,德国汽车制造业亦将面临严重打击。因此伊辛格呼吁欧洲关注亚洲的安全问题,促使南海各方节制,又强调在大陆问题上,加强协调是当前跨大西洋的重要工作。
慕尼黑国家安全会议是全球国防和安全领域的重要活动,美国总统拜登、德国总理默克尔等亦将于会上发言。
5、莫里森:「一带一路」协议对国家没好处 或数周内取消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表示,维多利亚州与中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协议,对国家没有好处,可能在数星期内被废除。 (胡凯文 报道)
据澳大利亚媒体周一(15日)的报道,莫里森质疑维多利亚州州长安德鲁斯(Dan
Andrews)于2018年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他指「至今都看不到对国家有何好处」,又说「如果有好处,那么是什么?这些好处背后的代价是什么?目前我还未有答案,但是对有关协议的评估将会继续进行」。
莫里森坦言,希望各州政府与外国政府打交道时,必须与联邦政府立场一致。
澳大利亚国会去年通过反渗透新法案,联邦政府有权否决州政府与外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取消与国家利益构成冲突的协议。但莫里森表明不会抢先行动,而安德鲁斯以及其他州长和首席部长等,必须在3月10日之前向联邦政府详细交代所有与外国签署的协议,再由联邦政府评估。
虽然安德鲁斯一直为该协议护航,指协议会为维州人民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贸易和投资,但是愈来愈多人担心,接受了北京的资金后,当地的主要基建设施会受到北京控制,令北京在澳大利亚的影响力增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近日回应时说,希望澳大利亚客观、合理地看待这类合作,不要再破坏双边关系,应该多做点增加彼此利益的事。
6、缅甸局势动荡首见装甲车街上巡逻 14国发联合声明吁军警克制
缅甸局势持续紧张,军方夺权后,首次有装甲车在仰光街上穿梭,其他城市包括密支那和实兑都有军车和装甲车进驻。周一(15日)凌晨约1时,当局开始封锁全国通讯,包括互联网和电话。有巿民认为,军方会采取拘捕行动。
欧盟联同英国、加拿大和另外11国驻缅甸大使馆发表联合声明,呼吁军警勿向示威者和平民使用暴力;又谴责军方拘捕示威领袖及示威者、干扰通讯及限制人民基本权利。
联合国缅甸人权问题特别报告员安德鲁斯(Thomas Andrews)批评缅甸军方派车队进入社区,并在深夜搜捕示威者和再次暂停网络,等同向人民宣战,警告将会被追究责任。
缅甸军方发动政变,连续9日有示威抗议。仰光的民众上午手执国务资政昂山素姬相片上街游行,亦有人举起三指手势表达抗争。他们无惧街上泊了多辆载有大批军人的军车,更有人在装甲车旁举起标语抗议。一直被军方软禁的昂山素姬,有关非法进口对讲机的拘押令到星期三结束,届时她需要出庭应讯。她的代表律师指,一直未能接触昂山素姬。
周日(14日)晚上,北部克钦邦首府密支那的群众相信军方企图中断电力,到一间发电厂外示威,军方开枪驱散示威者。有人在社交网站称,士兵开了四十枪都是实弹。亦有人声称士兵开枪及发射催泪弹气体。媒体报道指军方曾发射水炮,有记者怀疑在路边拍摄时被军方拘捕,据报有五个记者被当局带走。
7、拜登上任后首场多边会议 G7周五讨论制华策略
美国总统拜登将于周五(19日)出席七大工业国集团(G7)视像会议,讨论内容将包括对华策略。这将是拜登上任后首场多边会议。而今次会议亦是G7首脑自2020年4月以来首次会议。
白宫在声明中提到,拜登将与G7领袖就世界经济以及对华政策进行讨论。届时拜登的讲话重点会放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疫苗的生产和分配方面,以及讨论各国增强竞争力、更新全球规则应对中国所带来的经济挑战。
拜登同一日亦可能出席慕尼黑国家安全会议,并发表视像演说,预料讲述跨大西洋伙伴关系、以及美国与欧洲共同应对全球挑战的必要性。拜登曾经在2009年和2015年以副总统身份出席该会议。
英国是今年G7的轮值主席国,首相约翰逊将主持视像峰会,协调对抗新冠疫情及研究制订对华联合战略。成员国的高级外交官已初步讨论如何应对中国及6月峰会公报最终版本措词,包括经济复苏、疫情防范宣言和促进开放社会、民主价值观和人权的声明,让G7及3个受邀国澳大利亚、韩国和印度签署。
8、【你要知】「中国研究圣城」熄灯,谁之过?
被誉为「中国研究圣城」的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正被「拆骨」,官方理由说,重组原因是将中心的资料数码化,并交由大学图书馆管理,真是这么简单?本台专访多位曾经使用该中心的学者,包括中心的首位主任孔杰荣,都质疑中大的说法,加州大学学者宋永毅更指,收到与中联办关系密切人士消息,要关闭中心,除去这颗眼中钉。
(胡凯文 报道)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在1963年成立,当时处于冷战时期,中国对外封锁,中心就成为了西方学者研究当代中国最早的大本营。中心的首位主任、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孔杰荣(Jerome
Cohen)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他不相信校方指重组是一早已经决定好的解释。
孔杰荣说:他们的解释没有说服力,而且情况显示他们受到对研究、学者、言论自由和香港日益压抑气氛所影响,我特别不满意这种秘密处理的方式。
「中国研究的圣城」屹立至今半个世纪,直到去年12月,本台收到知情人士报料指,这座圣城要被拆骨重组,12月29日包括中心的联席主任赵志裕等中大校方代表召开记者会解释。
赵志裕说:在2018年初,在国际咨询委员会里,我们同意了请(中大)图书馆以及中大中国文化研究所里的主管,参与我们的管理委员会。在那个讨论里,大家一直有共识,就是这个工作要马上进行。
校方强调「重组非一朝一夕的事」,不过消息人士向本台透露,他们最近才获知重组的消息,据他们了解,已经辞任中心主席的李磊及国际咨询委员会事前亦未获通知,李磊其后更参与联署去信中大,对校方的决定表示失望,并促请校方重新考虑。
长期和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合作的加州教授宋永毅,亦向校方和中心写了三封请求信,但校方一直置之不理。
宋永毅说:重组是一个借口,实际上骨子里就是解散。我就得到一个和香港中联办关系非常熟悉的人告诉我说,他们要关掉香港中文大学这个中国研究中心了,认为香港中文大学这个中国研究中心,它最主要是起一个桥梁作用,把我们这样的美国学者和中国大陆的学者牵桥搭线连在一起了,一直是北京的眼中钉,为香港的中共领导仇恨。
宋永毅是使用该中心的海外学者之一,其编纂的《中国当代政治史数据库》第一到第三部分,先后于2002、2010和201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中心出版。海外的华人学者,例如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拍摄的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劫后天府泪纵横》,是该中心的收藏品之一。夏明对本台表示,中心「被重组」是中共要将对其不利的资料「逐步消失」,中国研究服务中心的其中一特色,就是收藏了大量中共的「禁片」。
夏明说:最早它是受到美国政府西方政府非常激烈的支持的,它当然是有情报的功能,这些情报分析到底中共发生什么事情了,当时服务中心跟中国研究是紧密相关的,那它是一个情报很重要流转的一个场所,(中共要)制止这些海外的文献,尤其是中文文献,不要成为他们过多收藏,如果他们有收藏的话,怎么样如何限制使用。
现居加州的中国问题专家程翔,今年年初撰文慨叹中国研究服务中心背负了美国「文化侵略」的「原罪」。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在香港从事中共研究的人,除了聚集在该中心的前身
即「大学服务中心」和香港大学的「亚洲研究中心」,还有与美国中情局(CIA)关系紧切的「友联研究所」,后者是中情局在香港设立的中共情报收集据点。
大学服务中心则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得到美国卡内基基金会等资助而成立,访问和记录大陆因「三面红旗」逃亡香港的大陆人士,从而了解中国的情况,孔杰荣向本台回忆成立时的困难。
孔杰荣说:与此同时,英国政府开始感到焦虑,他们认为我是中情局特工,因此,我不得不说服他们,我们是一家合法的学术机构。我认为转捩点是在一次晚餐会上,碰巧我坐在殖民地司的对面,他当然负责政府的外交事务,他谨慎地试探我是什么人。明显地,(最后)我成功了。
1971年之后,中美关系逐步暖化,友联的角色也就逐步淡化。随着1979年两国建交,友联撤离香港,临走前,它把多年来的库存资料无偿移交给大学服务中心。
孔杰荣说:当然,在我于中心研究的日子里,中心并没有与CIA联系,而1964年以后的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的是,人们对这种谣言总是很敏感,我认为要破坏珍贵机构的最好方法,就是散布谣言和谎言。
1988年之后,外间传出耳语,指大学服务中心接收了来自友联的资料库,是CIA通过「学术化的包装」,在香港延续情报工作。
孔杰荣说:每间大学都有很好的图书馆,把资料整理好、方便阅读是好事,但这不是一个中心的全部。我后来去了哈佛,建立了东亚法律研究中心,过去30年我们纽约大学拥有东亚法律中心,哈佛一直有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现在,中大就失去了一个这样的中心。
学术无净土,中大「中国研究圣城」熄灯,谁之过?
9、【新年专访】助12港人被钉牌 维权律师任全牛、卢思位:我相信我们还有未来
农历新年,对因协助12港人被钉牌的中国大陆维权律师卢思位和任全牛而言,可谓百感交集。他们接受本台新春专访,祝愿在囚12港人毋忘初心,又感叹被钉牌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悲哀。
(李智智/陈润南 报道)
「12港人案」去年12月30日宣判,家属终赶及农历新年前见亲人一面。大陆律师卢思位和任全牛曾代理乔映瑜和黄伟然,上月先后被当局吊销其律师执业证书。记者问及「被DQ」的感受,两位律师十分平静。
过年前「被失业」 是另一新开始
卢思位说:有时候很难去设想,你的人生是怎么经历,你可以做一些规划,但仍有一些偶然改变你的人生。也许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全牛是一个敦厚的人。形象是这些。那天吊证,我跟他笑说,我们两个都吊证了,现在发展大湾区,我们是否要到大湾区做法律咨询,在香港也有知名度,这是玩笑,也不排除。我们就是对律师这行业较执着,现在不得不放弃。希望他尽快适应新生活。
任全牛说:没有后悔,我觉得我做事是正确的事。作为律师,这几年干的案件,令我收获是无以言表,是任何民主体制下的律师是感受不到的。我们做了问心无愧的事,重新开始,我相信我们还有未来。
代理案件中途始知案件不单纯
时光回到2020年8月底,12名港人涉偷渡台湾被深圳海警截获,关押深圳盐田看守所后音讯全无。卢思位和任全牛接到朋友通知,希望帮忙分别代理当中涉案的乔映瑜和黄伟然案件。
任全牛说:说案件而言,我就是觉得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案子,我没有过多的考虑没想到这案件需要维权。司法部和国保就很强烈地找我约谈和警告,这时我就觉得这案不单纯了。拿了公证委托,再去时,已经有当地两个警察陪着我去了,也是国保系统的。他们还用一个很荒唐的理由不让见,我就觉得这案子彻底不单纯了。
卢、任:港人在内地办案不应有别
卢思位表示,今次案件中更被要求办理「公证」,这个规定在港人个案一直只适用于民事案,但在刑事诉讼并无该规定。
卢思位说:这次案件额外有了这个要求,我们是可以拒绝的。当时我们律师有两派意见,一是拒绝,因花费当事人金钱,香港人做要几千至上万元。我就采取折衷方案,为尽快见到当事人,我就叫家属做(公证)。在9月4日未见到当事人,家属就很快将(公证)寄过来,我就在9月9日去。他最初说我手续不完整,要做公证,现在回过来看,他就是耍我。
偷渡案演变成政治敏感案
台湾、日本、美国、英国和欧盟等多个国家,高度关注12港人案,卢思位认为,这案件走到国际社会「风口浪尖」,是因凑巧多个因素碰一起。
卢思位说:包括2019年香港运动,2020年新冠肺炎全球流行,令世界对中国人印象下滑,中美关系、国安法的通过,他们(12港人)去的地方又是台湾。中国对香港的管治权威,如这那么小的案都解决不了,威信在哪里?他们就觉得你们是否背后有境外勾结,其实没有。我们只是为了保障每个个案的基本权利。
对于多次「神预测」案件结果,包括在过年前宣判结果、秘密审讯和不起诉案中两位未成年人等,卢思位笑称皆因中国人注重春节,当局急急要扔掉这「烫手山芋」。
卢思位说: 这案件变成敏感案,实际上深圳也觉得是烫手山芋,要尽快扔掉。扔掉就是要加快,中国人觉得春节太重要,所以我判断在春节前结束。我就是带带方向,其实为他们有个下台阶。
任全牛:早已醒觉没有退路
任全牛称早于2016年因为赵威案发声而被郑州市公安局刑拘时,已醒觉没有退路。今次河南省司法厅吊销任全牛执照的原因是,任在2018年代表「邪教组织」,但他认为是与他同时坚持代理「12港人案」和「张展案」有关。
任全牛说:在我被吊证之前,我也有一点对国家司法人员,讲事实、讲法律,是有一点幻想。毕竟我的案子是两年前的,我也没有行为上的过激或扰乱,只是我的辩护词而已,辩护词也没有被公开,只是法官可以看到。这不是我的不幸,这是整个国家和社会悲哀。在我2016年被抓了,释放我明白了很多事情。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大家没有路可退,再退是悬崖。在这国家我没有退路。是躲不了,不会放过你,会继续倒退,像文革那样极端,所有人都会被侵犯。
面对香港的法治下滑,任全牛尤是感慨,寄语港人勿放弃。
任全牛说:香港这几年的遭遇令人婉惜,这相当于悲剧,把美好的事物打碎。除非你想离开,如果你不想离开,或不能离开,我觉得没有退路。只可以对民主正义、普世价值的坚守。
卢思位在此特别强调,两地隔阂走向极端,并不利民主自由发展,必须两地深入了解,「问题不是情绪发泄可以解决到」。
新春祝愿香港人勿放弃
新一年,新希望。曾赴香港的卢思位赞扬香港很美,希望香港未来可以继续稳定繁荣,作为国际城市,希望香港找到适合自已的路。而任全牛语重心长盼望,12位香港人出狱后,仍可以不忘初心,冀家属要坚定支持他们,利用媒体继续关心他们状况,亦希望内地制度早日改善,「作恶的人悬崖勒马」。
【林忌评论】过年排队验身的特区闹剧
香港今年过年最多人参加的活动,除了拜年之外,不是去寺庙上香,而是排队去验毒──多日全港19间社区检测中心,都全部爆满,部份中心更要预约至星期五(20日)、甚至星期六(21日),才有名额检验,可谓扰民之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奇景」或者闹剧,原因就是特区政府早前宣布,自星期四即年初七起,多种处所及食肆晚市堂食,都在有条件下重开,而条件就包括要安排员工做检测;然而这种长期不断验身的做法,却对前线员工以及检测的人手,做成长期的压力,而政府明显是低估了这人数,对全港检测压力的影响,于是就变成了大排长龙。
当政府不断呼吁大家要减少「社交距离」,希望市民在过年期间,减少非必要的拜年活动,那么这些在检测中心大排长龙,甚至已经提前预约,也要轮候超过一小时;而亲身排队,竟要两小时的,这不是反而增加市民感染病毒的风险吗?
同样数量的市民在街上聚集,就有「限聚令」限制,即使是露天的地方,由示威、集会、游行以至投票,就说因疫症而要禁止举行;但反过来同样的密度,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这些检测站门外,排长龙做检测,事事自称讲求「科学」的政府,又突然不用害怕人群聚集,又不用保持「社交距离」了!
香港餐饮联业协会的代表估计,平均每日有2-3万员工,会前往检测中心轮候,而这个只是「平均」数字,现实却必定会在市民的「非繁忙时间」,聚集一起变检测的繁忙时间;因此特区政府如今的做法,就是大量「整色整水」,不断用强检、封楼以至叫市民不断重复测试,当所有市民都是潜在的带毒者般,作「有病假定」。
这种假定唯一起作用时,就是当病毒有限度扩散进社区,然后想从这些高危人士当中,找出潜在的带毒者;然而香港至今四波疫情所带来的启示,就是在本地的疯狂检测,能够找到的带毒者都极有限;检测本身无助于阻止病毒,而还是依靠市民自律的防疫措施。
偏偏政府既不全面封关,甚至对来自中国大陆陆路关口的人士,作「无病假定」──为何来自英国的人士,即使持有阴性的检测结果,也要隔离21日,但来自中国大陆,就可以不用隔离,甚至声称每日染病人数跌至单位数,或低的双位数,就可以恢复与中国大陆通关呢?
香港本地市民就要一检再检,不断「有病假定」要「自证无病」;这种双重标准,当然无助于防疫,而是疯狂扰民;也难怪特首林郑月娥落区,不断被市民以粗口责骂了,这就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民情,偏偏政府却对民怨视而不见!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师前想后】港共政权与蓝丝内部撕裂
自2019年以来,中共与港共政权,以为透过政治语言的操作及政治立场撕裂社会,防止香港人凝聚与团结对抗暴政,就可以成功控制香港社会;但是正所谓「机关算尽,反而一无所有」。
一场新冠肺炎(俗称「武汉肺炎」)不单只彻底暴露了港共政权,既不封关又「抗疫做假,打压是真」的本质,利用疫情实施的限聚令,消灭一切合法的政治游行集会,却故意放纵港共支持者(例如艺人陈百祥)有权「知法犯法」;更重要的是「政权可以做假,但病毒十分认真」,一班以往支持林郑政权、警队的人士以为高压政策可换来繁荣稳定,但事实却是林郑继续笼络警队作为政治工具,但对支持者却见死不救。
疫情反覆无尽头,香港经济崩溃,百业凋零,失业率上升;除股市因北水而上升外,其余皆一潭死水,只能依赖亲政府媒体麻醉自己但无用。本集主要分析不同背景的支持者,如何由死忠变死心,进而启示对港共政治及社会支持基础产生什么影响。
主持:黄伟国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