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1年9月30日
1.【中国限电】能源危机触发涟漪效应 学者忧粮价飞涨紧随其后
正当中国民众在谈论限电令之际,电荒造成的影响已开始蔓延至各个领域。有学者估计,限电令和原材料价同时间飞涨,加上国际粮食价格进入了急速上升周期,在两者互相影响下,忧虑不久将来中国的粮价就会急剧上升。
中国长期面对粮食危机,近期国内广泛地区大规模拉闸限电,加上缺煤等问题,更导致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举例,生产化肥需要使用煤炭和天然气,但随著两者供应持续紧张,化肥价格不断上涨,甚至出现短缺。一旦情形持续,农业产量无法保证,库存下降自然推高粮食价格。
台湾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吴瑟致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无论是粮食原物料种植、收成、加工等,都受供电影响。
吴瑟致说:粮食相关的产业,他基本上是劳动密集最多、也是高耗能的产业。所以如果假设这个供电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在缺电之下同时要解决能源的浩劫以及可能引起的污染,当一并都浮现出来,粮食的问题也是会在这个生产过程当中,是一个很大的障碍或冲突。
中国时事评论人陈有成对本台指出,若化肥、农资等生产跟不上,明年恐怕难以达成粮食增产这个目标。
陈有成说:粮食的生产如果跟不上的话,他的供给会减少,或是至少那增速远远达不到整个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对于粮食基础、农业资源和战略性的这种物资储备,相关的需求增速。那它导致的一个问题可能就是农资一连串,包括下游的整个粮食产品,像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的这些粮食产出,这个产量会下降,通货膨胀价格上涨,将是一个难以避免的事实。
与此同时,国际粮食价格受减产影响,过去一年已进入快速上涨周期。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预测报告显示,美国小麦预期产量为4,618万吨,创19年来的新低;加拿大减产幅度更大,预计将减少超过30%,仅为2400吨。俄罗斯作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小麦产量同比预估将减产15%,预计为7,250万吨。作为世界主要粮仓之一的巴西,今年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多种农作物的减产。
目前不少国家仍然动用库存支撑著需求,随著库存水平来到多年来的低位,就难以承受进一步的冲击。
另一方面,随著天然气和煤炭持续短缺,化肥价格不断上涨已经是定局。今年以来荷兰TTF天然气期货价格涨幅已超过250%,9月15日美国化肥龙头企业CF工业控股宣布,由于天然气价格持续高企、生产已难以为继,将关闭位于英国达勒姆郡和柴郡的两家化肥工厂。CF工业在一份声明中还表示,目前无法估计何时才能恢复生产。而挪威雅苒国际集团9月17日也表示,其在欧洲的6家化肥工厂将减产40%。
当今的农牧业对化肥的依赖性十分严重,一旦化肥短缺,粮食产量将难以得到保证,粮食库存继续下降,就会推动粮食价格。
熟悉中国议题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说,能源不足不但令生产粮食成本大增,连运输也会受影响。
刘锐绍说:再加上现在的能源,大家看到好多化肥及日常粮食的运送。因为中国很多粮食除了原产地、还有很多靠运输。如果能源不足,连运输、交通也受影响来说,你虽然生产粮食,但去到消费地成本已大增,所以现在大家反而更注意能源危机,特别现在拉闸限电。
刘锐绍指出,随著中国经济发展及土地作用改变,农耕面积大幅缩减,有些粮食主要依赖进口,当中国被国际社会孤立,会打乱原本的经济链,引发新一轮粮食危机。而虽然按中国官方的主要粮食储备指标,至少半年内也不会出现粮食恐慌,但事实上粮食危机却经常出现。
本台记者翻查数据,在粮食危机下可见中国早已逐步增加粮食进口量。美国农业部今年7月发布的《全球谷物市场与贸易》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大米进口不断加速。根据中国海关数据,从今年1月到5月,大米进口量超过220万吨,已占去年全年大米进口总量的4分之3。2021年,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大米进口将增长近20%,达到380万吨。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数据显示,近年中国大米产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而消费量却逐年增加。2020/21年度中国大米产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18%;大米消费量为1.47亿吨,同比增长0.87%。2020/21中国大米库销比为79.5%,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
中国粮油信息网周二(28日)披露的信息指,「受全国性煤炭紧缺、煤价高企、煤电价格倒挂影响,目前部分省份出现供电紧张局面,而作为大米企业也会受到影响。」另据行业网站披露的粮油行情简析来看,玉米、大豆、水稻的上下游企业受到限电影响,工厂开机率下调,也将会对原料价格产生影响。
记者:文海欣 责编:罗燕云 网编:刘定坚
2.西方投资机构忧中国政经环境恶化 减少中国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权重
中国政局瞬息万变,经济增长放缓,加上今年以来对商界大范围重锤打压,已动摇海外投资者的信心。有权威调查反映,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已做好准备,减少对华敞口。
基金管理公司景顺(Invesco)的最新调查显示,中国当局对商界加强监管,已严重影响海外投资者的信心,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计划减少对华敞口。
景顺于今年6月和7月对海外包括养老基金、保险公司在内的200多名专业投资者进行了调查。他们的投资机构规模从5 亿美元到超过 1000
亿美元不等。景顺发现,希望对中国增加敞口的资产持有者数据减少,2019年为80%,而今年这个比例减少至64%;另有12%的投资者预计将减少中国在其投资组合中的权重,这一比例是景顺2019年度调查时的3倍。
中国金融学者、《金融的真相》的作者贺江兵向本台表示,从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到游戏、房地产等行业接连受中共监管为名的重创,加之大规模的停电给经济带来的影响,这些都让海外投资者在不确定的政治和经济风险下对中国望而却步。
贺江兵说:在2021年三季度以来,中国不确定的风险太严重。比如说对教培行业、互联网的头部企业、游戏产业、房地产企业等等突然整顿。还有就是9月份到现在各地断电,这影响更大、面积更广。还不知道下一个风险是甚么?政治风险还有不确定的风险就是海外投资者望而却步,它现在不敢冒险了。
澳大利亚分析人士皇甫静认为,过往海外投资机构在中共体制下的畸形市场中获利,如果不是风险极大,他们是不愿意放弃这个市场的,因此本次调查也是一个风向标,反映精明的资本大鳄渐渐对在中国投资起戒心。
皇甫静说:资本是逐利的,今天西方资本知道习近平治下的中共政权今后会把中国带到哪一步,中共政权陷入巨大的不稳定状态,陷入政治上、经济上的困境,投资者对中共政权已经不再寄予希望了。西方的这些资本如果再把投资放到中国,以后他们无法避免风险的
,减少投资权重那是一个趋势。
皇甫静认为,以华尔街资本为首的西方资本多年来也透过依傍中共政权圈钱,尽管中国政治、经济不确定性仍在,但依然有一些西方投资者愿意继续冒险。
皇甫静说:但还是有拚死要吃「河豚鱼」的资本家,把它的绞索出售给中共。过去40多年来,把中共养肥到今天这个份上,它在世界上肆无忌惮地挑战整个西方文明,真正的罪魁祸首之一就是华尔街,有清醒的它开始要从中国这个资本市场退出来。
今年夏季,中国当局针对科技公司、房地产行业,以及在海外上市的公司祭出监管重锤,这些打压举措使重要的国际投资者损失数十亿美元,并引发了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未来的担忧和激烈辩论。
高盛分析师称,估计有 3.2
万亿美元的市值可能面临进一步的监管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约占所有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六分之一。这使得在海外出售的中国债券的投资者也面临著不确定性。
一些大型海外投资者减少了在中国的持股,包括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和「华尔街女王」凯茜·伍德(Cathie Wood),但美国投资管理公司贝莱德(BlackRock
)和桥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创始人雷伊·达里奥(Ray Dalio),似乎仍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
进行今次调查的基金管理公司景顺,据称规模达1.61万亿美元,景顺与长城证券合资的企业中拥有大量股份,该合资企业与马云创立的金融科技公司——蚂蚁金服有关。景顺在中国的共同基金持续增长,管理的总资产从2016年的190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830亿美元,但其报告显示出对前景担忧。
《南华早报》周一(27日)报道,华尔街重要人物、美国高盛集团前总裁桑顿(John
Thornton)访问中国多地,包括新疆。作为美中交流的非官方渠道,获得中国高层接见,舆论以「基辛格1971年秘密访华之旅」作比,而基辛格数十年来扮演了中国的「老朋友」的政治掮客角色。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李奇 网编:刘定坚
3.【中国限电】采购经理人指数自新冠疫情以来最差
受到限电令和地产行业不明朗的双重打击,中国产业明显出现萎缩。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30日)公布,反映制造业活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8月份的50.1下滑到49.6,是2020年2月发生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
综合外电报道,这是自去年2月以来中国PMI首次出现收缩,当时国内经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影响,工厂长期停工。任何低于50点的数字都代表收缩,而高于50点则表示增长。
近几个月来,工厂停工和停电已经影响到至少17个省份。煤炭供应紧张导致价格暴涨,使情况进一步恶化。
停电和地方政府限制工厂减少能源使用,导致一些主要银行降低对中国的年度GDP预测,苹果和特斯拉等国际公司的供应链受到影响。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说,由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景气度相对较低」,PMI降至门槛以下。
该数字略低于《彭博社》分析师的预测,他们预计在成功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后会有小幅反弹。
虽然中国的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反弹,但最近几个月中国多次爆发疫情,打击了国内旅游业和制造业,因为全国大面积的地区都被封锁。
衡量中国建筑业和服务业的活动的非制造业PMI在8月份出现了自新冠肺炎疫情开始以来的首次收缩,但在9月份从上个月的47.5恢复到了53.2。
中国房地产巨头恒大陷入了3050亿美元的债务泥潭,市场担心恒大违约,同时亦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
法新社引述平点资产管理公司(Pinpoint Asset Management)首席经济学家张志伟指出,疲软的PMI将成为中国政府的一个「警报」。
他说:「如果政府不改变政策,第四季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进一步放缓,而且放缓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中国经济】房产、教培及跨境电商爆裁员潮 逾千万人受影响
今年初以来,中国政府的各种所谓「调控措施」如狂风暴雨,中国地产商「爆煲」、补习机构整个行业被连根拔起、跨境电子商务企业被整顿。上述三大行业至少一千万人被裁员,即时失去生计。有学者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更加险恶。
中国政府的各种所谓「调控措施」如狂风暴雨,正在席卷每一个角落。房地产企业大幅度裁员,造就第一支失业大军。除了恒大集团负债三千亿美元「爆雷」,新力控股集团近日也传出「爆雷」。
9月15日,新力公司总部员工已陆续收到降薪50%的口头通知,其后传出裁员50%。成为第二支失业大军是教培行业。在「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减轻校外培训负担」)下,中国各地上千家教培机构被「团灭」(游戏及网络用语,意指某一方多人团队全部阵亡),上千万教职人员失业。据报,教培机构新东方截至
9 月中旬,裁员近一万人,预计年底前将裁减4万人。
贵州时事评论人赵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三大行业出现裁员危机。
赵先生说:这两天听说新东方年底前要裁减4万人的消息,还有跨境电商等这三个行业,有一个特点,一是这些年,民众自己想办法就业、想办法创业的结果,甚至说在线教培和跨境电商还包含新兴科技,现在看到他们面临危机和失败。
赵先生认为,上述行业的破产意味著民营企业大量倒闭,员工大量失业,这与历史上的失业潮还有不同之处。
赵先生说: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的改革导致大量的下岗,我们也可以说是失业潮,也可以说是创业潮,这使得另外一些产业有充足的劳动力来源,它处在改革开放的上升阶段。现在这几次裁员潮,说明改革开放在走下坡路。
民企亮起红灯,而另一方面,外资也在加速撤资。渖阳居民李女士本周四(30日)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今年不少外资企业撤离,许多人因此失业。
李女士说:减人啊,所有能裁员的企业都在裁,不裁员企业养不起。刚开始的时候是工厂破产,房地产行业也是,来的外资都撤资了,都跑了,都在裁员。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生过五次大规模裁员潮。第一次发生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大量国企员工下岗。第二次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实体企业破产。第三次则是2016年,O2O(即在线离线/线上到线下)行业大面积倒闭而出现的裁员潮。第四次是去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到中国的餐饮、旅游、外贸等行业,出现裁员潮。
而第五次裁员潮发生在今年。地产、网上教育行业、跨境电子商务行业三支失业大军,正影响著中国的社会结构。
时事评论人王正对本台指出,发生在中国的大规模行业裁员,乃是政治环境造成。
王正说:因为它不属于经济常规下的业务缩减,而是政治因素所导致的被动缩减。房地产、教育培训、电商这些领域,因为经济不平衡所导致的连锁反应。中央已经决定要逐步放弃地产的支撑地位,第二教培领域属于思想比较清晰的领域,该行业过度违背了政治正确,影响中共的整体规划。第三是电商投入最低,利润最大。
有学者认为,8月以来,中国消费数据加速回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的时代已过去,上游通胀下游通缩中游挤压,经济从8.5%增速跌到2.5%,「居民拿甚么去消费?」
另外,有学者认为,受影响的不仅仅是上述三个行业,更恶劣的营商环境将陆续浮现,裁员领域岂止当下的几个行业。
据《凤凰网科技》网站报道,美菜网开启大范围裁员,部分试用期员工已被裁,接下来会轮到正式员工,研发部门将裁员过半,预计9月下旬完成。
据界面新闻消息,滴滴旗下的社区团购品牌「橙心优选」的收缩计划早在今年6月就已制定,该企业在各地有约8000名员工,他们可以选择继续留在「橙心优选」,也可以转岗去其他部门,若都不愿意,则按照N+1进行离职赔偿。
知名跨境电商「有棵树」,1.3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被冻结,一夜之间,这个品牌的营收从4500万下滑到100万,1400名员工离职。
记者:乔龙/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整顿港台】向员工发近百页编辑政策及流程 不准「英雄化」罪犯
香港电台(港台)周三(29日)向员工发出《香港电台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这份长达近百页的文件,仔细列明各项编辑政策,例如员工在处理「一国两制」问题上,须考虑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任何情况下亦不应将台湾视作国家、不可将犯罪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等。另外,文件又不点名批评多个港台节目,例如《头条新闻》、《左右红蓝绿》等,亦有提到《铿锵集》蔡玉玲查册案。
原本已受《香港电台约章》、港台《节目制作人员守则》规管的香港电台,周三再度发出《香港电台编辑政策及流程》文件,新指引长达近百页称旨在阐明编辑政策,和就如何执行有关政策提供指引。文件说,是为协助员工更好履行港台作为公共广播机构的公共目的和使命,以及作为政府部门的责任。
文件适用于所有港台员工,包括第
II类服务提供者或合约及外判服务提供者,并表明若不遵守指引,有机会遭到纪律处分。广播处长顾问蔡洁如周三(30日)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指,发出文件的目的并非为了找员工错处,港台方针是制作有创意和负责任的节目,编辑自主让员工无惧无私制作,这个方针今后都不会改变。
蔡洁如说:告诉他们(港台员工)听有甚么需要依循,有甚么误区需要注意。文件大部分素材都是源自《节目制作人员守则》,大家已经耳熟能详,而且遵守多年,我们的目的不是为了用来捉同事去犯规。
港台颁布的新指引涉及13个「编辑政策及指导原则」,包括在处理「一国两制」的编辑事宜时,必须考虑香港是国家一部分,而处理涉台事务时,应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任何情况下不应将台湾称为或视作一个国家。新指引亦有不少篇幅提及《国安法》,称港台有责任履行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宪制和法律责任,不得提供平台鼓励、煽动、宣扬、美化、认同或同情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并指出「国家利益」属「公众利益」的重要部分。
另外,文件又鼓励「上报」机制,就可能具争议的节目尽早寻求指引,由助理处长或总监肩负编辑责任。须上报事项包括:播放罪犯及遭警方通缉人士的访问、企图逃避法律制裁人士隐藏身分的提案、委托外间机构就任何政治事态进行的意见调查等。
就各项的「编辑政策及指导原则」,相关说明非常详细,就连灯光效果亦在文件中提及,指制作人员不应用具戏剧效果的灯光或舞台,来操控观众和听众的想法或歪曲现实。同时,指引亦提醒剪片,应注意剪接会否歪曲深度访问的内容,以及是否为了迎合特定的个人编辑立场而对声带或影片进行剪辑。
文件又引用多宗通讯局过往的裁决,涉及《头条新闻》、《铿锵集》、《左右红蓝绿》等节目内容,包括不点名批评《铿锵集》蔡玉玲查册案。文件提到,一集备受「公众关注而又具争议的议题为题材」的电视纪录片,含有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资料,而有关节目编导因从政府数据库取得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作出虚假陈述而被定罪。另亦有引用通讯局裁决,提到有「政治讽刺节目」对警方作恶意的描绘。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陈朗升周四(30日)对本台说,上报机制在媒体机构并非罕见,不过港台新指引特别之处是,其实际作用在于加强约束中层、中高层。从访问罪犯的新指导原则上可见,制定文件者并无任何新闻经验。
陈朗升说:这个上报制度或整份指引,就是要管束中层和中高层的管理层,让一些敏感的议题或资讯出不到。问题是广播处长、副处长、主任秘书完全没有任何新闻或媒体经验,根本只是政务主任。只要一人有少少经验的传媒人已经能够回答你说,(不能播放)罪犯的说法是「戆居」。桂民海在中央电视台认罪的节目,能不能播?或者播林荣基认罪的访问,他们是不是罪犯?
记协周三就新指引发声明,称指引有部分措辞内容含糊,例如文件列明「犯罪绝非光彩之事,不可将它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记协认为访问犯罪者,或涉嫌犯罪者的心路历程,透析犯案背后原因及动机,均是常见的节目制作方向,亦常见于纪实节目制作,质疑向观众阐述犯案者的动机、信念等,会否成为「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这些未见在指引中有所解说。
港台同日就记协的言论作出回应,指所有负责任的传媒机构,都对公共秩序或犯罪事件或恐怖活动的报道有严格规范,绝对不应将罪犯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有违传媒专业操守,且有机会触犯法律,对记协不尊重基本法治原则表示遗憾。
记协亦在同一日再发声明澄清,重申记协从不认同把犯罪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早前声明所引的例子,是希望强调文件并没有清晰界定何谓「塑造为光荣的英雄事迹」。记协认为,港台管方并未真切理解早前声明的内容,而与港台隔空批评亦非记协本愿,希望港台不要错判来意,情绪性地反唇相讥,更错过与员工沟通的时机。
至于香港新闻行政人员协会周三说,尊重个别传媒机构为机构订定的编辑政策及工作和业务守则,并称传媒及新闻工作必须专业,基于事实作公平,客观准确及不偏不倚的报道,政府及社会各界亦必须尊重及竭力维护新闻言论资讯自由
记者:郑日尧 责编:罗燕云 网编:刘定坚
6.落马17个月后被「双开」 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涉「妄议中央私藏涉密材料」
中纪委周四(30日)公布,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因严重违纪违法,已被开除党籍及十九大代表资格,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公告中提到,孙力军私藏私放大量涉密材料,妄议中央,严重危害政治安全。中纪委建议对其严肃处理。
中纪委的公布中罕有以大量严厉措辞批判孙力军,字里行间似透露事件或涉中共高层权力斗争。
公布说,孙力军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制造散布政治谣言,阳奉阴违,欺上瞒下,在党内大搞团团伙夥、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形成利益集团,成夥作势控制要害部门,严重破坏党的团结统一,严重危害政治安全;私藏私放大量涉密材料;使用公安侦查手段对抗组织审查。
另外,公告中又提到孙力军贪污腐败及生活作风有问题,但文中并未提出具体证据。
中纪委指,已依法依规决定给予孙力军开除党籍处分;由国家监委给予其开除公职处分;终止其党的十九大代表资格;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中纪委又指,由于其犯罪情节特别严重,性质特别恶劣,影响极坏,建议应予严肃处理。
孙力军过去被视为「习家军」一员,新冠疫情以来更担任抗疫中心人物。但去年4月底,中纪委突然宣布,孙力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该部门的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其时的公安部公告中更指孙力军当「两面人」。当时有专家向本台分析,孙力军落马的原因之一,是习近平要对其处理郭文贵事件不力进行问责。
据指,时任公安部副部长兼一局(国内安全保卫局)局长的孙力军曾在2017年赴纽约与郭文贵见面,游说郭文贵停止爆料和回国。结果「游说」失败并被郭文贵录音,在海外广传。更有传闻其因涉在美国跨境执法,被美方撤销入境签证。相信孙力军办事不力引起习近平不满。
曾有海外媒体爆孙力军透过入籍澳大利亚的妻子,在澳大利亚藏有一堆「保命符」,包括大批的绝密文件、办案卷宗,并在当地银行存款逾百亿美元。
记者:潘加晴
7.恐台海南海擦枪走火 美中举行「坦诚」防务会谈
美国国防部周三(29日)表示,美国和中国本周举行了「坦率的」防务会谈,双方同意「有必要」进行更多公开对话,此前白宫曾公开表示希望缓和与北京的紧张关系。
为期两天的视像会议由美国国防部中国事务助理副部长查斯(Michael
Chase)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黄雪平主持。这是自2020年1月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期间建立了「中美国防政策协调会谈」后,中美利用相关机制举行的第一次正式对话。
周三,五角大楼就星期二和星期三举行的正式会谈发表声明说:「这次会谈是拜登-贺锦丽政府正在进行的努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负责任地管理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竞争。」
声明又指出:「在会谈中,双方就影响美中两国防务关系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公开的讨论。双方重申了保持沟通渠道开放的共识。美方还明确表示,我们承诺与我们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盟友和夥伴坚持共同的原则。」
外界广泛认为,拜登政府正把美国的战略重点转移至印太地区,但一些观察家说,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做法并不一致。亦有评论认为,华府需要与北京进行更多的沟通,以免在南海或台海问题出现误判。
在北京举行的每月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证实,查斯和黄雪平在8月19日和本周再次通话。吴谦说,在这两个场合,「双方就我们两国和两军之间的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不过,吴谦又对华盛顿进行了批评。他称:「中国已经多次表达了我们发展两军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中国的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不能受到侵犯。」
吴谦补充说:「美国在对自己、中国和当今世界的认识上存在严重问题。这是目前两国和两军关系面临的困难局面的根本原因。」
本周的对话是在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之间宣布成立「AUKUS防务夥伴关系」两周后进行的,中国对该条约表示了强烈的保留。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周三表示,国际社会将对AUKUS以及向澳大利亚海军提供其第一支核动力潜艇舰队的建议保持「警惕」。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印度陆军总司令:除非达成边界协议 印中冲突将继续发生
印度陆军总司令纳拉瓦内(M.M.Naravane)周四(30日)断言,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边界事件将继续发生,直到两国之间达成边界协议为止。另外,印度传媒亦报道,中国军队一直在沿「实际控制线」安装导弹防御系统和建设军事基础设施。
《印度教徒报》(The
Hindu)报道,纳拉瓦内在出席一个商界活动时详细谈及中国问题。他表示:「⋯⋯我们有一个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我们再次做好了充分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任何不幸事件,正如我们在过去所展示的那样。」
纳拉瓦内认为:「这类(冲突)事件将继续发生,直到达成一个长期的解决方案,即达成一个边界协议。这(达至边界协议)应该是我们努力的重点,以便我们在北部(中国)边界实现持久和平。」
印度和中国军队于由去年5月开始在班公湖地区(Pangong Tso)对峙。双方部署了数万名士兵和重型武器。去年6月15日,双方于加勒万河谷(Galwan
Valley)爆发流血冲突,20名印度陆军人员在冲突中丧生,中国则承认有5人死亡,但外界普遍认为伤亡数字可能更高。这是几十年来双方之间最严重的军事冲突。
作为一系列军事和外交会谈的结果,双方在上个月完成了高格拉地区(Gogra)的「脱离接触」进程。2月,中印双方根据「脱离接触」协议,完成了从班公湖南北两岸的部队和武器的撤离。
不过,目前,双方在敏感地区的「实际控制线」(LAC)沿线各有约5万至6万名士兵。
2017年,印度和中国军队在多克拉姆三叉路口(Doklam tri-junction)对峙了73天,外界担忧,这两个核武邻国会发生战争。
印中边界争端涉及3488公里长的「实际控制线」。中国声称阿鲁纳恰尔邦(Arunachal Pradesh)是西藏南部的一部分,而印度对此提出异议。
另外,印度传媒亦报道,中国军队一直在沿「实际控制线」安装导弹防御系统和建设军事基础设施。
据报道,中国军队在北阿坎德邦(Uttarakhand)越过5公里进入印度领土。据报道,解放军在进入印度领土时带来了55匹马,并在印度当局到达现场时在原地停留了近三个小时。报道称,当地人首先发现了这些中国士兵,并在印度军队和印藏边境警察(ITBP)派出巡逻队时通知了当局。
据报道,中国士兵在「实际控制线」沿线为士兵建造了更多的住宿设施,并建造了新的飞机跑道和直升机停机坪。中国军队还部署了先进的武器,并在与印度指挥官在边境进行谈判期间进行了通宵演习。
据报道,在沿线至少8个前沿地点,中国军队在高海拔地区建造了新的组件式货柜军营。报告还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已在边境地区部署了S-400导弹。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珠海航展】多款战机模仿美国 分析指中共锐意提高国产引擎性能
军事专家指出,中国本周于珠海航展上罕有地展示了一些曾经保密的军事技术,包括模仿美国「全球鹰」的WZ-7「翔龙」侦察无人机、模仿美国「咆哮者」的「歼-16D」电子战战斗机、以及模仿美国「女武神」的「飞鸿-97」无人战斗机模型。专家指中国制战机许多时仍要使用外国制引擎,但这次航展中国刻意向外界展示其引擎技术已「有所改良」。
《路透社》引述英国《珍氏防卫周刊》驻新加坡的编辑黄加荣(Kelvin Wong)说:「解放军空军向外界首次展示了一些以前严格保密的技术,并引起极大关注。」
黄加荣举例指出,于珠海航展首度亮相的WZ-7「翔龙」是一款高空长航时侦察无人机,大致类似于由美国诺斯洛普・格鲁曼公司(Northrop
Grumman)制造的RQ-4「全球鹰」,但WZ-7「翔龙」的引擎性能较差。黄加荣补充说,有人看到WZ-7在靠近中印边境、朝鲜边境和南海空域飞行。
中国一直锐意改良国产引擎的性能,中国引擎的性能一向大大落后于西方技术。在珠海航展上,中国首次展出使用国产引擎的「歼-20」
战斗机。之前的「歼-20」战斗机均是使用俄罗斯引擎。「歼-20」的总设计师周三告诉中共官媒《环球时报》,「歼-20」的另外两款国产引擎也正在测试之中。
另外,类似美国制造的EA-18G「咆哮者」的「歼-16D」电子战战斗机亦在珠海航展上首度登场,专家指出,若果台海发生冲突,「歼-16D」足以削弱台湾的防空能力。「歼-16D」脱胎于「歼-16」系列,之所以用「D」来命名,是源于中文里「电子」一词的首字母拼音。
中共传媒指出,「歼-16D」挂载了至少3种、6具不同用途的电子战吊舱,不但使其能够挂载自卫用的空空导弹,还能携带多枚反辐射导弹,攻击包括「爱国者」远程地空导弹系统在内的防空系统。
此外,在是次航展,无人机品牌飞鸿就展出新一代高速隐形多用途无人机「飞鸿-97」 (FH-97)的模型,向大众及世界展示实力。有份参与「飞鸿-97」
设计的工程师邓帅向大陆传媒表示,为了提高隐型性能,「飞鸿-97」采用了内置飞弹舱的设计,尽可能减少外露的部分。
另外,「飞鸿-97」设有 360 度全覆盖的光学电子侦察器,能够在 1000 公里作战半径内极速抵达战区,且其内置式弹舱有 12 枚飞鸿-901
巡航飞弹。不过,今次展出的「飞鸿-97」只是 1:1.5
的模型,尚未有正式量产时间表。外国专家认为,「飞鸿-97」的设计概念,跟美国无人机制造商克拉托斯(Kratos)研发的「XQ-58A女武神(XQ-58A
Valkyrie)」十分相似。
中国还透露,它预计将在2028年发射下一代重型火箭,其威力足以将载人航天器送上月球,比之前的预期提前两年。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实施严格旅游限制,珠海航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国内活动,但随著中国军事力量的增强,外国观察员均密切关注著事态发展。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林咏华
10.报告:澳大利亚中文传媒报道遭审查过滤
澳大利亚智囊洛伊研究所发表报告指出,澳大利亚的中文社区传媒在发布新闻前,每每经由来自中国的翻译人员审查过滤,明显是受到中共的影响。
该报告发现,在中国大陆工作的工作人员在为社区报纸将澳大利亚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翻译成中文时,会进行自我审查过滤,因为他们担心任何被认为是负面的内容会受到中国当局的报复。
这份由澳大利亚政府资助的报告说,如果内容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被封杀,出版商也可能面临财务影响。
报告的作者、学者杨帆(音译)说,澳大利亚的中文传媒因被认为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而受到关注,堪培拉担心中国政府在澳大利亚的影响越来越大。
该报告作者分析了500篇新闻报道,并采访传媒高层。报告发现,传媒的自我审查并不意味著它们在政治上与北京保持一致。
报告说:「自我审查涉及新闻翻译过程,因为中文传媒从业人员担心中国政府可能对他们的雇员、他们的家人以及他们的媒体机构的收入施加潜在的惩罚。」
澳大利亚有120万华裔居民。洛伊研究所早前的一项调查发现,四分之三的移民在网上阅读中文新闻,一半的人阅读中文报纸。
最新的报告建议澳大利亚媒体监管机构加强监督,以减少中共通过网上平台向移民进行宣传的风险。
为该报告接受采访的几位传媒高管表示,来自中国的翻译人员「决定了甚么是对中国移民受众有价值的新闻」。
该研究调查了三家传媒,包括两家发行量约为20,000份的日报,以及一家利用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和微信接触更多60万受众的网络媒体。
澳大利亚主流传媒发表的报道的译文占了97.8%的内容。
这些故事主要报道澳大利亚的政策观点,但对中国政府的批评每每被删除掉。
报告中引述一位受访者指出:「政治敏感话题或对中国政府的批评会使我们的工作人员或其家人处于危险之中。我们不希望他们或他们的家人在中国被拘留。」
澳大利亚在2018年出台了一项「外国干涉法」,加强了对澳大利亚华人政治捐款的审查;澳大利亚警方去年亦引用该法例,对中国国有传媒进行了突击检查。
记者/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留华学生.三】「留学外交」奏效?外籍学生细诉点滴 感疫情下「排外」、被隔离优待、讨厌吐痰文化
中国近年投入百亿银弹,吸引大批外国学生来华升学,希望提升软实力,惟疫情令学生学业受阻。为了解中国封关对留华学生影响,本台访问约10名留华学生,有学生感谢中国提供的奖学金令她获得升学机会;与本地学生相处融洽;亦有学生感到被隔离,考试「被特别优待」;有人后悔来华;亦有人不习惯中国卫生文化。
本台接触的10名留华学生,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罗马尼亚,美籍巴基斯坦、非洲、墨西哥。当中大部分人表示,在亲友介绍、中国丰厚奖学金和宣传片吸引下,赴中国留学。美国巴基斯坦裔学生Khan、印尼女学生Peachy(化名)、马来西亚华人小勤(化名)将细诉留华点滴。
马来西亚华人小勤(化名)2018年中学毕业后,经一名来自西安的朋友推介到当地读书,她最初看中中国生活费、学费低,又可用中文沟通,而选择到中国留学。原本以为在华语环境下,很快能融入当地,见识中国文明和繁华一面,不久后她就发现与预期有出入,尤其不能接受中国人的卫生习惯。
小勤说:(与预期)天差地别。环境跟我想像的有点出入,感觉上(中国)很没有文化。中国人有些生活习惯,我完全无法理解。比如说随地吐痰,这是非常恶心的行为。我在马来西亚真的很少看到有人随地吐痰,但在中国却是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都会做的行为。
小勤说,自己在马来西亚时,一直接收到中国很文明和强大的资讯,但来到中国后感到差别很大,「我可能被不正确的资讯薰陶了一段很长时间,所以觉得在中国求学会像在宣传单上写得那么好。」
小勤续指,更令她意外是在校园内,外籍留学生与本地人被「隔离」,留学生会获特殊待遇。加上有明文规定,留学生宿舍和中国学生的宿舍必须分开,导致她与中国学生的关系疏离。
小勤说:老师曾直接了当跟我说,你跟不上的话没有关系,因你并非在中国接受高中教育,程序有点跟不上也是可以的。他们言外之意,就是会「放水」吧。我预计我只能拿约65分,但我意外竟然可以拿80分。
在中国封关下,小勤仅在西安就读一个学期就决定退学,改后赴台湾重新升学。她总结时说,中国巨额资金输出软实力和大外宣,「吸引我们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到中国来,但却因为他们硬实力跟不上、行事作风问题,令我们对中国形象大打折扣」。
小勤说:老师曾直接了当跟我说,你跟不上的话没有关系,因你并非在中国接受高中教育,程序有点跟不上也是可以的。他们言外之意,就是会「放水」吧。我预计我只能拿约65分,但我意外竟然可以拿80分。
小勤在中国封关下仅一个学期就决定退学,改后赴台湾重新升学。她总结时说,中国巨额资金输出软实力和大外宣,「吸引我们这些一带一路国家留学生到中国来,但却因为他们硬实力跟不上、行事作风问题,令我们对中国形象大打折扣」。
来华读医的美国巴基斯坦裔学生Khan向本台称,5年前,经曾赴上海留学的亲友强烈推荐,令他深信留学中国「是一个便宜、快捷和方便的途径进修医科」,以每年自费4.5万元人民币就读6年制医科课程对他十分吸引,于是毅然踏上赴华留学之路。
外表高大俊俏的Khan称,来华后他十分满意校园环境,与中国同学相处融洽,获不少机会参与各项校内活动,如榄球队和篮球队等,直至去年初新冠疫情爆发,打断了美好校园生活。
Khan说,当时原本预期滞留家乡1个月,就可重返学校,没料愈等愈久,至今逾一年半迟迟无回音,始深知不妙。他透露,只差实习和一年课程就毕业,但校方一直仅安排网课,连实习都要网上进行。他多次向校方表明,只上网课根本不符合国际标准,变相影响前途发展。但校方只建议「等中国政府带我回去」。他无奈被迫休学,等中国开放入境。他认为,若有疫苗接种证明和检疫医疗报告,留学生应该和商务人士一样获批入境。
Khan说:我们已准备就绪,我看不到中国的态度有何合理之处,无疑令国际留学生愈来愈不满中国。不同朋友跟我说,中国人很害怕留学生,因他们听说变种病毒个案来自国际航班。只要不是中国人,就认定你是病毒来源,真是很不公平和侮辱。
Khan重申,自己和不少留学生原本都热爱中国,但现在中国政府态度无疑令人愤恨。
Khan说:代表大部分国际生,我们都很爱中国和在中国的回忆。但中国政策令我们无计可施,只有无了期等待。如果情况持续下去,我相信会有更多人选择放弃中国留学。我原本不后悔留学中国,但现在情况令我感到后悔。
而印尼工程系学生Peachy(化名)向本台说,1年前高中毕业后,原本打算往日本升学,但搜集资料时,受中国向留学生发放巨额奖学金的消息吸引。于是她一举申请报读中国18间大学,最终入读浙江一所大学,并获「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获全额豁免每学年约值3万元学费、基本教材费、住宿费等,以及每月800元生活费。Peachy说,奖学金如此吸引,「当时真的找不到理由不去入读」。
她满意大学整体学习环境,设备充足,她亦在大学认识到友好的师生,「不少国际生都好奇,为何我可与很多本地人交流,我都很开心可以有一位中国好朋友一起学习和参加学术比赛。」惟大部份中国学生不懂英语,不太敢与外籍学生沟通和做功课,需花长时间去磨合。
Peachy原本相当满意在中国的求学生涯,不过,直到疫情后所发生的种种遭遇,开始令她乃至身边同学的信心发生动摇。
Peachy说:我很想完成学业,但见到中国无视留华学生诉求的态度,或是中国人认为,来自亚洲较为贫穷国家的学生,不会完善防疫措施,较少人可接种疫苗,故不想我们到中国。有些同学说更惨,因有时差、网络不稳,或没钱买网络设备,而被迫休学。既然要一直上网课,为何我们不选择在本国读书?有意留学的师弟妹都说,可以的话
,都不会选择中国。
Peachy叹言,中国政策使她对未来迷惘,强调网课根本无法取代面授课程。她说有很多科目都需要使用实验室设备,但校方一直无提供任何有用支援,而她的资助更在封关期间被削减,「原本几经努力获取奖学金,来头来到无想到会这样,令我感到愤怒。」
记者:李智智 责编:陈润南 网编:林咏华
12.【杜耀明评论】美丽预言呼唤民心,但民心背向又有谁听信预言?
财政司长突然发表「香港营商环境报告」,有人视之为陈茂波司长参选特首的政纲,其实并非重点,反而整份报告由思路、主题到细节,跟北京在港喉舌报章的论述类同,反映北京统治香港的思维,特区财经领导班子已经全部「上脑」,其他人等迟早争相效尤,北京往后挑选谁当特首,也就离不开其设定的管治路数和发展方针。
「营商报告」三部分,分别论述香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部分重复官方的论述,指责「黑暴」无法无天,美国又制造混乱,令香港于二〇一九年下半年陷入瘫痪状态,但文中对于反政府运动愈演愈烈,半句不提特区当局错误修改「送中法例」是近由,北京收紧香港自治权是远因,当然也绝口不提警暴和当局无视警暴所挑起的民怨和仇恨。
现状部分大书特书《港区国安法》和改变选举制度(「完善」选举制度)如何为香港拨乱反正,令经济回复正常,但通篇无视《国安法》下巿民对政府极不信任,公民社会遭到破坏,还有大量香港人因自由空间收窄而迁移外地,香港看来与不少第三世界无异,民间自由状况被视作与营商环境完全无关。
最后是预告美丽新世界即将来临。香港面向世界,只要发挥原有优势,加上背靠祖国,势必发展成为国际金融、商贸及总部中心,但香港在中美之间必定选择前者,究竟影响何在(如美国不视香港为独立关税区),以至近年中美关系紧张又如何削弱香港的国际地位,报告同样交了白卷。
官方宣传物品主题先行,挂一漏万,乃意料中事,但总不能自言自语,目中无人,否则效果只会适得其反。香港大约六成人支持反修例运动,更有四成人长期给予特首林郑月娥的评分是零蛋,足见官民隔阂甚深。「营商报告」完全忽视这批社会主流市民,既无检讨政府对反修例运动的责任,也没有独立调查警暴,根本无法改变六成人的既有看法,而论调及述事不外搬字过纸,相信其馀四成人也觉得是陈腔滥调。换言之,黄丝市民认为政府只求粉饰自保,用官方论述代替事实,无意以真相修复官民关系,甚至扩大斗争对象的话,可把他们划为敌人,随时秋后算帐。
也许政府在意跟六成人修复关系,不过方法错误。政府想必胸有成竹,认定香港只要背靠国家便有无限机遇,定必走向黄金年代。因此,不接受政府的政治论述,不要紧,经济可以压到一切,美好「钱途」可洗掉政治记忆,大好经济美景在前,大家倒不如努力营生,共同富裕,放下政治矛盾,就如八九民运后的中国大陆,当官方对民运的镇压武装到牙齿,不少热衷国是者趁第二次经济改革,政治躺平,下海创富好了。
用经济利益换取政权稳定,其他不说,首先绝对不能纸上谈兵。十年后,香港会否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那样,经济连年大幅增长,无人可以说得准。甚至今天特区政府鼓励香港人到大湾区创业和就业,抽走了本地的资金和人才,究竟如何可以裨益香港经济,也从未听过特区官员提供经济论据和分析。
当大湾区发展不见得可以推动香港增长,本港经济现况也表现不俗(第二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增加7.6%、失业率减至4.7%
),而大湾区职位的吸引力在于特区政府补贴过半薪水,香港经济仍满有活力,是否有需要急速转型,全面投向大湾区发度,实属疑问。
奇怪的是,当一切还在筹划之中,更难一口咬定大湾区就等于香港的乌托邦,从而中国大陆注定是香港一个未出现的黄金年代的恩主,也从而令黄丝香港人无法拒绝诱惑,只得思想缴械向钱看?
但在香港,政府用预言的美好世界换取民心,只能是一场误会。当经济奇迹还未出现,政府要成功令香港人感到自己是奇迹的受益人,必须有赖大量市民对政府言听计从,但民望长期负数的特区当局,加上报告内容人云亦云、缺漏多多,政府除了可以确保「营商报告」顺利面世,还可对市民期望甚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硕破天惊】大限电威胁经济民生 无阻「全面小康」造神
自从七月「百年党庆」以来,中国一直头头碰著黑!这是中共自夸做到了「全面小康」的第一个一百年,然而却在这九月突如其来全国起码二十个省市大限电!吉林市新北水务有限公司公布按国家电网要求,按吉林省能源局要求,不定期、不定时、无计划、无通知停电限电直至明年3月份,停电、停水变为常态,东北人如何渡过严冬?
由于大限电对出口重镇省份如江苏、浙江及广东打击尤为严重,大和资本市场(Daiwa Capital
Markets)指出,限电导致减产将加剧先前因疫情引发的供应链问题;野村证券分析师陆挺警告,大限电对中国经济之打击更甚于恒大危机!
如果恒大是中国经济的灰犀牛,那么「大限电」很可能就是中国的「黑天鹅」,中国经济正要面临「灰犀牛」及「黑天鹅」双重打击,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周二(28日)发表「中国的全面小康」白皮书,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并强调「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让一个区域落下,不让一个民族滞后。」
试问哪有一个全面小康的国家是如此全面限电限产?这是「中国特色」的全面小康吗?看来二十大前习近平的自我造神已达到「无我」的境界!
主持:郑宇硕、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