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rfanews.org
Sign In
Sign Up
Sign In
Sign Up
Manage this list
×
Keyboard Shortcuts
Thread View
j
: Next unread message
k
: Previous unread message
j a
: Jump to all threads
j l
: Jump to MailingList overview
2025
January
202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7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6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5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List overview
Download
Cnews
----- 2025 -----
January 2025
----- 2024 -----
December 2024
November 2024
October 2024
September 2024
August 2024
July 2024
June 2024
May 2024
April 2024
March 2024
February 2024
January 2024
----- 2023 -----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 2022 -----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 2021 -----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 2020 -----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 2019 -----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 2018 -----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 2017 -----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 2016 -----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 2015 -----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 2014 -----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 2013 -----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 2012 -----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September 2012
August 2012
July 2012
June 2012
May 2012
April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 2011 -----
December 2011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July 2011
June 2011
May 2011
April 2011
March 2011
February 2011
January 2011
----- 2010 -----
December 2010
November 2010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 2009 -----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 2008 -----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cnews@rfanews.org
4599 discussions
Start a n
N
ew thread
12-27-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7日 1.【中国开关】内地人明年可到港打疫苗 评论:将香港融入中国灾难 中国周二(27日)宣布,明年1月8日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同日,中国制药公司复星医药宣布,内地人即日起可预约到香港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医学界人士担心,中港通关后或现内地人来港打针潮,进一步加重香港医疗负担。亦有分析认为,现时开关并非合适的时机,是将香港融入中国的灾难。 中国当局调整措施,意味香港最快在明年1月8日与内地通关,一方面开放内地人赴港,同时港人回内地也不用隔离,只需在出发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而在内地时,则仍要与其他人一样戴口罩。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周二(27日)表示,香港市民期盼已久的通关很快将可实现,通关事务协调组正争分夺秒筹备通关,就通关方案达成共识后,随即提交中央审批,务求在1月中之前落实,让香港与内地跨境往来的活动逐步有序重拾正常动力。 但当局未公布具体通关安排,包括是否设有配额等。 外界预料,中港通关会可能带来不少问题。时事评论员桑普周二对本台表示,中港通关后将出现大陆人赴港打疫苗、抢药物、物资的情况,涉及民生问题,加上病毒变异的不确定性,现时中港通关恐怕造成疫情初期的翻版。 桑普说:等于2020年开始爆发疫情时,所谓「武汉肺炎2.0版」,虽然接种过疫苗,香港很多人接种过复必泰,但是我们面对不确定的病毒株,现时是否适当时候去通关或解封?按照中国的逻辑,它不应该这样做,这样做的目的是甚么?是想将香港完全融入中国的灾难里。 近日内地社交平台传出来港接种复必泰疫苗攻略,而中国复星医药周二正式宣布,内地人即日起可预约到香港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预约成功后可在两地正式恢复通关后,前往香港自费接种复必泰二价疫苗。 香港医学会前会长蔡坚周二接受本台访问指,中港通关恐将大陆医疗压力转嫁香港,进一步加剧香港医疗负担。 蔡坚说:药物他们(大陆人)可以取,亦可以打针,到时香港面对新的疫情时,新型病毒的时候,自己要打(针)的时候都不能打。大陆现时一塌糊涂,将压力转移到香港。 疫苗可预防疾病科学委员会成员、家庭医生林永和接受港台访问表示,近日接获市民查询,内地亲友如何来港接种疫苗,预料内地与香港短期内通关后,或会出现内地人来港打新冠疫苗的人潮,认为如果日后需求改变,应以香港居民优先接种。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认为,若通关后内地人来港打针,必须收费,港府应表明不是免费提供疫苗或药物,否则会吸引更多人来打针甚至治疗,加重医疗负担。 各方面显示,中港通关准备就绪。港媒《香港01》引述实政圆桌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消息指,广深港高铁正准备在明年1月15日前恢复营运,当局亦有意欲开放至短中途省市的高铁站。此外,田北辰透露政府正研究取消机场核酸检测,他认为成事机会大,因为是与内地1月8日实施的措施看齐,到时候外地游客来港也有望恢复。 香港多个建制派开始为通关护航。香港立法会选委界议员江玉欢周二接受电台访问,表示港府应跟随中央防疫新方向,促请全面撤销所有防疫限制,包括废除「限聚令」、「疫苗通行证」及「口罩令」等。她亦在社交网发文,提到「国家不再恐怖、香港仍紧急?」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2.【中国开关】多国收紧中港旅客入境限制 严防病毒及抢药潮 新冠疫情大爆发下,中国周一(26日)突然宣布下月8日起取消入境后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同时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消息传出后,各大旅游平台的海外目的地搜索暴增7至10倍,日、韩、港、澳和泰国成热点,部分机票炒至逾万港元仍一票难求。惟日、韩等多国收紧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有学者分析指,国际慎防来自中国的病毒、「抢针药潮」「入侵」。 中国国家卫健委周一(26日)深夜公布大幅放宽境外通关后半小时内,「去哪儿」、「同程」、「携程」等内地各大旅行平台上,国际机票、签证等出境旅游相关的搜索量瞬间分别暴涨7至10倍不等,尤其是明年虎年春节期间显著增长,数据达到3年来高峰,热选目的地包括日本、韩国、泰国。「携程」显示,澳门、香港最近已成为内地人十大目的地搜索量增长最快的首2位。「同程」数据显示,主要搜索用户来自于中国疫情「重灾区」北上广。 中国放宽通关的同时,多国就针对中国收紧入境限制,包括中国人外游热点的邻国日本。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二(27日)宣布,由周五(30日)起加强入境防疫措施,所有从中国赴日或过去7天内曾到中国的旅客,入境时需检测,确诊者隔离7天。另日本将限制中国航班增加班次,日本《读卖新闻》报道,届时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澳门的航班,将限于东京成田、羽田、大阪关西和名古屋中部四个机场升降。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向本台分析指,中国放宽防疫后新冠疫情大爆发,各国发生输入性物资抢购潮,此时再放开出境,料中国游客将排山倒海涌入全球各地,国际社会严阵以待防范来自中国的病毒传播「入侵」。 司令说:现在中国已经宣布全面放开「动态清零」政策,现在中国几乎是要全民感染,不可避免出国的人有感染者比例就会大大增加。而且本身中国在海外大量的侨民,包括华人华侨、国际留学生啊,给中国国内就是说寄送大量物资的潮流,在日本、欧美等多国纷纷涌现,令当地很多急需的公共卫生用品,就被中国人给抢过去了。 事实上,自从中国今月初在准备不足下突放宽防疫,国内药物供不应求,各地已掀起恐慌性药物抢购潮,大批民众更跨国抢感冒及退烧药,再将药物寄回中国,这股抢药风潮蔓延香港、澳门、台湾、新加坡、澳洲、泰国和日本等地,导致当地要实施限购令维持本地供应。 这些地方也担心中国内地的「抢针潮」蔓延。目前中国民众只能在内地打国产灭活疫苗,惟不少人因质疑国产疫苗效力差和副作用而不愿打针,现时大批人趁香港、澳门放宽入境限制,自费1千多港元打「复必泰」疫苗,近日预约人数几乎爆满。有香港医生促政府应先确保疫苗「本地人优先」。 司令认为,新冠病毒持续变异,中国内地至今仍未准入口效力更高的外国mRNA疫苗,最近美、德先后称愿提供疫苗,中国都未有接受。加上中国公布的疫情数据被质疑隐瞒实况,包括疫苗接种率、死亡人数、感染人数和医疗系统瘫痪等,最近更停止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国际社会忧虑中国内地疫情「恐比想像中严重」,且无法建立有效的群体免疫力,令人感到中国疫情来势汹汹。 本台周二(27日)于「携程」以日本东京为目的地搜索机票情况,由周三(28日)起以5天来回机票来计,不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出发,机票均炒至1万多至3万多港元不等,当中不少机票已剩不多于5张。而在周五(30日)后的航班资讯大减,疑与日本调整航班政策有关。 除了日本,意大利、韩国和印度亦收紧了中国旅客的入境限制。意大利宣布,自上周六(24日)起,入境米兰马尔彭萨机场的中国旅客,必须在航班落地后、领取行李之前自费90欧元(约747港元)做新冠核酸检测,暂定维持至下月30日,再考虑是否延长。 同时,印度宣布,来自中国内地、香港、日本、泰国和韩国的旅客须携带核酸检测报告,抵埗时如发现检测呈阳性或有症状,会被隔离。印度官方亦会在所有国际航班上对2%的旅客随机抽样做核酸检测。 韩国早于本月16日将中国列入「检疫查验重点国家」名单,入境人士体温如超过37.3°C,其本人及同行者便需要一同接受核酸检测。 中国今月初突放宽防疫,多位中、外专家已警告中国长者疫苗接种率和全国加强剂接种率低,医疗系统配套不足,恐致200万人死亡,又促各国慎防中国疫情出现的新变异病毒,对世界各地的人构成的威胁。世卫(WHO)亦要求中国交出疫情实况,和让国民尽快打mRNA疫苗。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中国开关】航班少机票贵台商回台意欲低 专家忧病毒变异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之际,当局突然宣布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及放宽入境限制等。有专家指,台湾人已有一定抵抗力,即使有台胞趁解封回台过年,相信不会为台湾带来新一波疫情,但若有变异病毒就必须提高警觉。另有台商表示,即使大陆解封,但因航班少机票贵难以回台,吁台湾当局加开航班。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周一(26日)晚上突然宣布,放宽出入境限制,入境者只需48小时PCR检测,也不需隔离。外界除了关注中国开封后会否为香港带来新一波疫情外,台湾防疫也受关注。 下个月便是农历新年,近日台湾社会也有声音指台商、台生等希望「回乡过年」。但中国各地现时确诊数字激增,医院及火葬场天天爆满,此时若大批台生及台商等返台,会否影响台湾疫情? 台商会长徐正文周二(27日)表示,据他了解台商、台干及台生等并没有因中国边境松绑,而提高回台的意欲,原因是目前机票太贵及航班少。他指出,现在机票来回约7到8万台币。 徐正文续指,台商、台生等已3年多没有回台湾,希望政府能加开航点,让大家能回台湾。 徐正文说:应该所有的台胞回到台湾,第一个都会按照政府的规定,来做检查,我相信政府没有要求他们也会做,因为没有一个台胞、台商、台干、台生、台眷,愿意把病毒带给自己的亲人。希望我们台湾政府能够排除万难,想办法让他们能回台湾平安过年。 北市联医整合医学照护科医师姜冠宇周二向本台分析,估计大陆解封后,台湾受影响程度不大,因为台湾已经经历过BA.5一波,而且打的疫苗对目前流行的毒株有一定保护力。 姜冠宇说:在中国那边境外移入到台湾的,我们目前研究出来都是BF.7变异株,还有BA.5这个变异株,也就是说其实离BA.5没有变化太多。那我们比较害怕像新加坡的XBB,还有像是欧美的BQ.1,这两个可能就会离上一波的变异株BA.5比较远,那我们的抵抗力就会比较差。 在「小三通」方面,他指要注意离岛医疗资源,若金门发生老人家大规模传播,当地的医疗恐怕应付不来。而在台商返乡的部分,姜冠宇认为要有系统性采检,先确认对岸来者的比例、定序种类。 台大医院急诊部教授、哈佛流行病学博士李建璋也指出,如果中国流行的病毒株仍为Omicron的话,台湾也许不用担心,因为目前已有860多万人确诊,及很多台湾人打疫苗而有抗体;但若回台者带来的是BQ.1或XBB等变异病毒,就必须提高警觉。 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周二说,预估中国疫情还需延烧2至3个月,将继续观察对方后续作为,至于台湾是否加严中国旅客管制,会进一步评估。另外他也留意到,这两周从中国返台的境外移入个案的确有增加趋势,考量农历春节将近,还是要严阵以待。 根据台湾指挥中心医疗应变组的最新数据,上周针对7宗中国境外移入个案进行定序,其中2宗为BF.7株、其他5宗为BA.5.2株,与中国官方公布趋势一致,主要流行BA.5.2及BF.7。 虽然台湾已经在10月中旬开放边境,但仍针对中国维持禁止旅行社出团及接待中国旅客团体的禁团令。不过因应农历春节金门、马祖民众返乡需求,「小三通」得以复航,但仅以金马地区民众及陆配为限,采专案申请方式向交通部航港局申请航班。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周一(26日)指出,目前除了「小三通金马春节专案」之外,在中国经商、读书与生活的民众,仍可透过北京、上海、厦门与成都等4个航点航班返台。依据台湾交通部提供的资料,今年12月与明年1月,4个航点的双向载客达到每周29班航班。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习近平再提毛式政治口号救经济 学者:异想天开无操作性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日前主持农村工作会议,期间提出多项充满毛泽东时代政治运动色彩的经济。评论批有关政策毫无可操作性,认为外界不能对北京新提出的重振经济措施有任何期待。 上周五至周六(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提出,要「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让其留得下。」会议上,习近平又提出口号,要「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这些和「知青下乡」、「亩产万斤」相似的口号,很容易让老一辈中国人联想起上世纪50、60年代一个接一个的政治运动,50年代的大跃进其中一个浮夸政治口号,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号召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则是上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的口号。这两次政治运动造成数以千万中国人「非正常死亡」。 经济学者李恒青表示,中国已出现严重经济衰退,失业问题严重。而习近平解决中国问题的思维轨迹始终脱离不了中共的固有模式。 李恒青:这是他过去一贯的做法,那就是他想出了一个想法,如果说这些广大的大学毕业生,都返乡了,都去了农村了,去务农了,去到当地为脱贫致富贡献力量了,那何乐而不为?一解决了农村的问题,第二解决了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因为现在中国的就业问题非常严重,大学生毕业后就意味著失业,所以正是因为这个,他想著一举多得或者一举数得。但是,他过去的政策一般都是异想天开的。 周二(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政治局的「民主生活会」会议时再次提出20大时候的重点主张,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带头发扬斗争精神、查找不足,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李恒青认为,习近平近日频繁开会露面,而出台的政策都没有现实的可操作性, 李恒青:他现在实际上就是想说话,在刷存在。他前一段时间躲起来了,现在开始出来露面,开了经济工作会,今天又开了一个民主生活会,王顾左右而言他,前两天他又推爱国卫生运动,他给了重要讲话,其实他因为对他现在他对他的执政心虚了,所以他现在找机会想出来露面。 李恒青担忧中国这样走下去,只会令经济进一步崩溃,跟世界脱钩。他认为,要真正解决农村的脱贫的问题,应该要提升教育,让农民融入到城市或者乡镇的层次,这才能彻底的改变农村的面貌。 中国解除清零加上早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提民企和市场经济重要性,外界一度观望陷入经济困境的中国会有政经转向。 记者:马立克/温晓平 责编:温晓平 5.【疫情大爆发】逝者家属须诺非因新冠死 殡仪馆爆满尸体放在家 新冠疫情继续在中国蔓延,其中在早前封城三个月抗疫的上海,有居民披露,当地殡仪馆停止接受遗体,有死者尸体在家搁置多日;当地各墓园亦出现殡葬人员不足,要紧急招聘。另有地方传殡仪馆要求家属承诺,亡亲非因新冠致死,被质疑是当局要隐瞒死亡人数。中国文体界再有多位名人近期病故。 上海商人房女士告诉本台,当地火葬场来不及处理尸体,导致新冠死者家属把尸体存放在家中,其中包括她朋友正值壮年的哥哥。 房女士说:我已经听到一个1983年出生,一个1986年脑干出血死了。而且白肺的年轻人非常多,不发烧,但是白肺。我跟你说最可怕的事情还不是死人,最可怕的是大量尸体放在家里一天、两天、三天⋯⋯六天、七天都有,上海啊,全国都有,但是上海为这边已经有人遇到了。我朋友的表哥死了,1975年生的,死在家里,就是救护车来了,但人已经死了,只能放在家里。 房女士说,当地殡仪馆已因处理不了大量尸体,要暂停服务,家中有亲属死亡的市民,只能将尸体存放在家,有些甚至长达一周。 房女士说:现在火葬场要摇号,很多人早上4点半去排队摇号。他是前天死的,已经在家里放了两晚上了。第二天打电话到火葬场,他们说暂停,两天不摇号了,(尸体)放在家里已经三天。我吓死了,大量的尸体放在家里放四天、五天及七天的都有。 上海各墓园亦出现殡葬人员不足现象,其中上海市奉贤区墓地「滨海古园」本周一(26日)发出招聘倡议书写道,招募接尸人员,要求男性,有驾驶证;招募接尸陪同人员、招募微信接尸平台工作人员等。 另外,有网民拍摄到,某地一殡仪馆服务大厅,接待柜台贴出写有:「本人承诺,逝者⋯⋯非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去世,若有隐瞒,愿负一切责任」的提醒。有网民质疑是当局要隐瞒疫情死亡人数。 圣诞节期间,中国从南到北传出众多名人病故的消息。周日(25日)凌晨,年仅27岁的运动员王一博在医院经抢救无效病亡。此消息上了微博热搜榜,3.7亿阅读人次。据《封面新闻》报道,王一博被确诊为脑炎,经过相关医治,病情好转出院。此次经抢救无效病亡。但未提及死亡与新冠病毒有关。 同一天,中国羽毛球功勋教练王文教因病3时12分在北京去世,终年89岁。另据《北京青年报》报道,著名演员葛优的母亲、北京电影制片厂文学编辑施文心于12月25日去世,终年94岁。施文心从事电影文学编辑三十年,编发了《红旗谱》、《矿灯》、《无名岛》等十多部影片以及《史沫特莱》等电影文学剧本。上个世纪50年代,施文心与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葛存壮结婚。 北京资深传媒人高瑜对本台表示,她曾与葛优的母亲施文心同事,为人文雅、谦和。 高瑜说:这些名家去世让人很难过。其中葛优的母亲我认识,她曾经是我的责任编辑,是一位非常文雅的女士,岁数比我大。我们为他们去世表示哀悼。 高瑜认为,不少退休教授、学者去世,与他们得不到妥善治疗有关。 高瑜说:北京这次疫情,完全重复了武汉的错误。隐瞒病情,甚至连医院都没有感冒药、退烧药。就这三年不让卖这些药,厂家也就不能生产,甚至最基本的药品全国都供应不上,造成这次大批大批的死难。 本周,去世的有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原厂长严定宪去世,终年87岁。北京电影制片厂表演艺术家李长乐去世,终年84岁以及前一天在北京去世的中国知名女演员谢芳的丈夫、原中国歌剧舞剧院歌剧团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张目,终年92岁。上周六(24日)就有7名文艺工作者密集去世,包括粤语相声大师杨达、中国第一代导演陆晓光等。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台海局势】因应中国威胁 台兵役从4个月延长至一年 在台湾,总统蔡英文周二(27日)举行国安会议,随后在记者会宣布,因应中国扩张持续冲击国际秩序,台湾成年男性服义务兵役时间从4个月延长为一年,从2024年元旦开始实施,受影响的将是2005年之后出生的男性。蔡英文重申唯有展现守护家园的决心,台湾才不会变成战场。 蔡英文在记者会表示,现行四个月的军事训练役制度,在兵源量能和训练品质,都已经无法因应当前的战备需求。一年期义务役,将强化训练内容及量能,当局并会提高役男薪资、推动服役年资衔接劳工退休制度,并研议让役男顺利与未来就业接轨。 蔡英文说:只要台湾够强,就会是全球民主自由的主场,就不会变战场,青年就不用上战场。各位国人同胞,台湾要告诉全世界,在民主跟独裁之间,我们坚信民主;在战争与和平之间,我们坚持和平。让我们展现守护家园,捍卫民主的勇气和决心,我相信这将会迎来全世界民主自由的胜利。 蔡英文指:在距离台湾千里之遥的欧洲,俄乌战争已经超过三百天,还未停止;但是,乌克兰没有倒下,乌克兰还在奋战,乌克兰人守护家园的坚决意志,感动了全世界爱民主自由的人们。 她表示,在中国威胁下,台湾需因应调整战略。 蔡英文说:不只是欧洲,在亚洲,中国的扩张,也持续冲击著国际秩序,威胁区域的和平稳定,影响两岸关系。尤其,中国在8月军演之后,对台湾的威逼的情势更加明显。面对威权主义扩张,国际及区域间的主要国家,像是美国、欧盟、日本、澳洲、菲律宾等国家,无不纷纷调整战略,强化自身的国防战力与军事的量能。 蔡英文在举行记者会宣布延长役期前,和民进党立委进行午餐简报,参加简报的民进党立委罗致政表示,延长兵役和两岸关系没有直接关连。他指,周边所有国家,军事投资从军费到训练都不断增加。 罗致政说:所以并不是因为两岸单独情势的紧张,或者所谓民进党挑衅所以有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个地区威权的扩张、军事力量的提升,造成对所有国家的挑战。所以每个国家都采取必要的因应做法,台湾当然不能自外于整个趋势和相关国家共同的反应,所这跟两岸近期所谓的局势有没有紧张并没有关系。 实施延长兵役服役首批受到冲击的,是16天后参加大学入学学测的男性学生,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如果家中小孩是2005年以前出世,大多会支持这项改革,但是如果是2005年出生的,相信家长和小孩都会非常震惊。 学生家长说:因为对他现在学测考试会有压力,或者小朋友这个时期会不会突然崩溃等,家长都会很担心。我们家长就有人提出疑问,接下来该怎么办,是不是马上就要去当兵? 针对在义务役役期延长为一年的规划方案中,提出增加训练项目和时间,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表示,由于现阶段军方兵科基地训练与联合作战训练能量早已饱和、而新的兵科基地训练场与三军联合作战训练场地几乎无法增加,又存在靶场不足且使用限制多等因素。揭仲认为,在义务役役期开始延长前,军方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处理,根本不可能有多少具体的改善,使这些规划绝大多数难以落实。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疫情大爆发】6天13名「两院院士」离世 正值疫情升温期 中国新冠疫情大爆发,中国官方对新冠病毒死亡标准采取保守认定,官方公布的死亡数字可谓少之有少,过去两周只报告了7宗死亡病例。 但殡仪馆爆满等现象都令人质疑这个官方数字。《星岛日报》报道,据统计今年截至12月26日,中国「两院」有51位院士离世,其中过去短短6天,已有13人不幸离世。由于新冠疫情正是在这段期间快速升温,让人联想到近期多位「两院院士」的死亡与疫情有关,但官方发出的讣告绝大多数都称是「因病医治无效逝世」。 北京大学上周日(25日)发布讣告,指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系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于上周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逝世,享年88岁。报道指讣告强调童坦君院士「意外摔倒受伤医治无效」辞世,「似乎是暗示他并非死于新冠肺炎」。 另外多位近日死亡的院士还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国成;雷射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伊君;无机非金属材料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顾真安;生态学和森林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文华等等,他们都被指「因病医治无效」。 报道中的「两院院士」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稍早前印发通知指出,「由于新冠病毒导致的肺炎、呼吸衰竭为首要死亡诊断,归类为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因其他疾病、基础病(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不归类为新冠导致的死亡」。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疫情大爆发】中国抢药潮蔓延日本 东京多地药妆店推限购令 中国疫情严重,惟国内药物供不应求,大批民众跨国抢感冒及退烧药,有人将药物寄回中国,这股抢药风潮近日蔓延至日本,东京等地多间药妆店出台限购令,部分药妆店已限制顾客不能购买超过一盒。 综合外媒报道,近日大陆民众卦日本抢买感冒药囤货,其中大正制药的百保能「Pabron Gold A」感冒药,被视为「神药」,在日本出现大量抢购现象,许多药妆店只好用中文标示限购数量,还有些店家已经缺货。而在日本首都东京,有药妆店表示感冒类型药品的库存即将耗尽,据悉在部分药妆店,顾客已被限制不能购买超过一盒。 一名来自中国的女士早前向当地传媒表示,正在日本出差,她说自己花了约20000日圆(约1175港币)、买了数十包感冒药和止痛药,并说自己本月至今已采购约40盒药品。 除了日本,香港、新加坡和台湾等地也出现类似抢药情况,顾客大量购买退烧药和止痛药送往中国大陆,迫使药店采取措施限购这种做法。新加坡卫生部上周表示,因意识到零售商和药店的需求激增,当局正在密切监测情况,建议顾客买自己够用的量就好,不少店家也陆续祭出针对止痛、感冒药的限购令。 中国政府突然放弃清零政策后,疫情正在中国蔓延,引发国内退烧药短缺,以及医院和火葬场等资源不足等问题。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事实查核 | 美国用玉米制燃料和非洲粮食危机有关系吗? 一分钟完读: 近日,中国各大媒体加强火力批判美国推广的燃料乙醇,抨击美国在全球一些地区出现粮荒之时,还将大量玉米做成乙醇用来解决自己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央视旗下自媒体品牌「玉渊谭天」点击率很高的《全球粮荒,美国放火烧粮?》,就是典型论述。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分析认为,美国推广燃料乙醇和非洲粮荒之间的因果关系缺乏依据,玉米是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的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种植。事实上,中国也曾力推发展玉米加工的燃料乙醇,其工业用玉米也达到了8000万吨,占到玉米总消费量的26.7%左右。 深度分析: 长期以来,美国推广的乙醇汽油受到各种诟病,最近中国各大媒体更是加强了火力,抨击美国在全球很多人都吃不饱饭的情况下,还将大量玉米做成乙醇用来解决自己造成的石油价格上涨问题。如央视旗下自媒体品牌「玉渊谭天」创作的《全球粮荒,美国放火烧粮?》获得了很高的点击率和转发。 该文章从全球粮食危机说起,「在非洲粮食告急之时,世界玉米产量最多的美国,却正在把玉米——这种非洲人急需的主粮作物大量『烧』掉。」进而提到美国为了应对油价上涨而批准乙醇含量占15%的E15汽油上市,并讲述了美国政府不顾业界反对在国内推行乙醇汽油的历史。 同样的说法还另有一个视频版《全球上亿人忍受饥饿的同时,数亿吨的粮食正被做成燃料烧掉。#美国如何炒作粮食危机#》,其中更分析: 「美国的燃料乙醇几乎都是玉米加工而成的。但粮食到乙醇的转化率低,三吨的玉米只能产出一吨的乙醇。因此玉米没少烧,成效却不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在2018年发布的《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曾明确指出:「人们常以为造成饥荒问题的主因是自然灾害导致的粮食不足」,但报告认为,「冲突是导致粮食危机的主要驱动力」。无论是在接纳了缅甸难民的孟加拉,还是动荡的刚果和叙利亚,饥饿问题的发生都与当前全球粮食的总产能无关,甚至与发生饥饿区域自身的粮食产能无关,而与区域的冲突密切相关。 2022年4月的上海市,也曾在短期内因封城防疫,出现大量居民基本口粮断供的人道灾难。 用玉米做燃料乙醇,多个国家都有尝试,中国也曾推广。燃料乙醇本身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早在2017年,为了加快消化库存玉米,中国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五部委先后发文,提出适度发展粮食燃料乙醇的要求。到了2020年,因为玉米储备骤降等原因,中国又暂缓了燃料乙醇计划。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严格控制以玉米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加工」,以防止该产业在玉米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影响到粮食玉米的供应——而这也给了中国的各大官媒更多的可以抨击其他国家的底气。 结论: 玉米不仅可以作为粮食种植,也能作为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种植,其用途相当广泛。中国即便是放缓了乙醇汽油的发展脚步,其工业用玉米也已经达到了8000万吨,占到玉米总消费量的26.7%左右,这与美国「烧」掉一亿吨玉米其实不相上下。 9.【梁京评论】2022: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下) 「黄祸」的说法虽然政治不正确,但一直是西方挥之不去的阴影,毕竟中国不仅人口规模庞大、聪明能干,而且很多都「不吃西方这一套」,也就是说,一旦有机会,中国文明对西方乃至对人类都可能带来巨大灾难。百年前的「庚子国变」曾印证了这种直觉判断,但大清本身是一个「征服王朝」,不可能全面动员汉人与西方和整个世界对抗。中国在21世纪初的崛起,西方和世界才真正看到「中国威胁」展开的现实。 能不能避免这场灾难?如不能,这场灾难会如何展开?很少有人相信,西方,特别是美国会接受中国主宰的世界秩序,因此灾难可能以中美相互摧毁的方式展开。或者,主要以中国自毁的方式展开。自毁的路径,一种是毁人而自毁——像普京打乌克兰这样,另一种就是自毁而毁人,或者是这两种自毁方式的某种组合。我的看法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主要倾向是自毁毁人。如美国贸易代表戴琪所言,近二十年来中国疯狂靠房地产来支撑增长,就是一个自毁毁人的路数——谁都知道不可持续,但谁也无法在成灾前收手。 我之所以认为2022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主要原因,就是这一年发生的两大事变,对中国灾难在国内和世界展开的各种可能性的概率,带来了新的前景。一大事变就是普京搞砸了侵乌战争,另一大事件就是习近平为了「二十大」连任,搞砸了防疫。总体上,普京在乌克兰的惨败,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俄国使用核武的风险,但其「积极」的重大结果,就是大大减少了中国与西方,特别是与美国发生全面冲突的风险,而这个风险,正如有识之士看到的,才是21世纪文明冲突最大风险所在。 普京的冒险,不仅促成欧洲团结援助乌克兰打败俄罗斯,同时也令全球整个民主阵营提升军备、对中国威胁严阵以待,这就大大减少了习近平以武统台湾的方式毁人自毁的可能。 那么,习近平为了「二十大」连任而搞砸防疫,对未来的中国灾难会带来甚么样的影响呢?众所周知,习近平对此次病毒全球大流行,负有相当责任,如果三年前武汉发现病毒,他及时与WHO合作,人类有机会避免这场巨大的灾难,而为了政治原因,习近平选择了隐瞒和拖延,不仅让武汉陷入灾难,也让病毒全球传播。面对这个困境,习近平下令武汉封城,这一局豪赌成功,不仅让他敢于逃避问责,更激发了「以疫谋霸」的妄想。习坚持「清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妄想在全球创造抗疫的中国「奇迹」,并以此绑架中国人的「爱国心」,也就是绑架中国人的文化身份,与美国和西方对抗。香港沦陷,得到许多中国人的支持,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时中国疫情得到控制,而整个世界仍深陷防疫和经济的双重困境。 现在的场景已经被习近平「清零」彻底失败颠倒过来了。很多中国人曾经得意地旁观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狼狈,现在发现自己比他们更惨。 可以说,从中国爆发的全球大瘟疫,是人类规模空前的一次集体灾难体验。假如没有2022年底中国疫情的惨烈发展,中国人的集体体验会与外部世界有太大差别,这对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不利。文明冲突还将继续,但中国人在2022的体验与世界的交融,将为化解冲突带来更多希望。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0
0
0
12-26-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6日 1.澳门议员:一半人染疫医院变「炼狱」 港专家:通关后情况更严峻 中国突然放宽「清零」政策后,澳门特区政府上周五(23日)起亦放宽入境要求,随后疫情趋严峻。有澳门立法会议员称医院沦为「人间炼狱」,指相信全澳门有一半人口染疫,他批评当局严重低估实际感染人数。 过去澳门一直坚持「清零」政策,但随著内地最近松绑防疫后,澳门亦两度放宽入境要求,最新只需要72小时内核酸检测结果即可入境,同时取消落地后两次核酸检测及红码限制。 不过,这种突如期来的放宽,令澳门居民始料不及,疫情同内地一样,突然升温。 澳门立法会议员林宇滔周一(26日)接受本台访问指,估计有过半人已染疫。澳门政府估计有6分之1人口染疫,但林宇滔认为有关说法是严重低估了现时的疫情。 林宇滔说:我们市面上肯定有超过一半,甚至乎3分之2的店铺受影响或没有营业,政府部门都有受影响,自己身边去统计,我朋友之间起码,最保守估计超过一半的家庭中招,我自己办公室都有一半同事中招,所以看到政府6分1的估计,很明显是离地,模型肯定是有问题。 林宇滔指,山顶医院医护非常「惨烈」,求诊人数迫爆,早前他接获不少前线医护反映,急诊情况恶劣,形容已沦为「人间炼狱」,但在医护发出公开信后,情况有改善,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他表示,政府派发抗疫包的药物不足市民完成一个疗程,社区分流未有效执行,轻症居民未能安排诊症,市面上又买不到药,亦有长者在社区门诊大排长龙。 林宇滔说,当地大部分居民都不反对澳门开放,甚至希望逐步放宽,但没有想过政府突然一下子完全不再「清零」,导致病毒迅速传播,加上进一步开放,却毫无应对措施,形容是「躺平式共存」。 林宇滔说:我们一直都知道,共存的时候要面临一波疫情,但是一直都觉得政府过去3年都守得那么紧的时候,动态清零,都希望是逐步开放,控制感染率不要太高,尤其不要导致医疗出现负荷等,但似乎政府今次基本上没有任何措施,市民买不到药,澳门大部分可能超过一半的铺头都开不到门,急诊爆煲的时候,它还开放、放宽入境政策,这个操作、这个时机是非常之差,亦都引起很多居民不满。 澳门行政长官贺一诚于周日(25日)下午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视察时表示,今次疫情来势汹汹,感染人数不断上升,明白前线医护人员工作量巨大,感谢前线同事不辞劳苦,在众多人员染疫情况下仍坚守岗位,救死扶伤;他同时勉励前线医护人员在现阶段全力以赴,为澳门居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做好各项工作;他相信在疫情高峰期渡过以后,澳门一定会回复正常。 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就指,周日新增34名新冠病毒确诊患者入住隔离设施;另外,有1男1女因新冠肺炎离世,年龄分别是72及76岁,分别接种了3剂及4剂新冠疫苗,2人均有基础疾病。 近日盛传内地全面「通关」在即,但在近期松绑防疫后,内地疫情严峻,医院、殡仪馆「尸满为患」,外界担心一旦全面「通关」,可能为澳门及香港的疫情带来暗涌。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周一(26日)在港台节目表示,由于内地很多城市正处于疫情的「海啸期」,目前如果「通关」肯定会为香港疫情带来风险,但风险可控,又说可能会吸引内地人士来港接种疫苗,建议港府做好准备。 金冬雁说:内地的同胞来讲,他想来打疫苗,这可能是一个诱因,我们要在这做好准备,即是否要收费、准备多点疫苗?当一盘生意来做,对我们不会有很大的损失。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长崔俊明就认为,如果有内地人士想来港接种疫苗,必须收费,需要给予讯息香港不是免费提供疫苗或药物。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疫情大爆发】「快速达峰」数亿长者势危 北京警力接管火葬场 北京医疗及殡葬系统崩溃的消息外传后,当局下令警方接管火葬场。当地殡仪馆证实不接收辖区外业务及禁止市民自行运送遗体。另有「深喉」向本台透露,由于大批北京的老同志染疫丧命,当局正针对该群体发放进口特效药,唯全国其他医疗水平更落后的地方并不能受惠。同时官方强推「快速达峰」政策,全国2.67亿老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北京一名政法系统的知情人向本台记者指出,由于中国目前财政压力巨大,高层为使经济和社会生活能够恢复,希望迅速达到感染峰值形成免疫屏障,周一北京街头的人流正在增加,甚至出现了「堵车现象」。但这名知情人指,这背后是惨烈的死亡数字。他透露,因为殡仪馆和医院惨烈的场面传出去后,引起了官方的不安,现在北京的所有殡仪馆都已被民政局和警方接管,所有遗体,只能由殡仪馆接收,不允许亲属自运。 政法系统知情人说:甚么尽快达峰啊,就包括明令要求阳性上班,就是说尽快促进那个感染。从来也没有考虑过民生跟人命,现在实际上考虑的最大的一个问题是财政有很大的压力。都是这样的全国各地,现在都是这样的。北京还正在查消息是怎么传出去的。 本台记者获北京多家殡仪馆证实,目前不允许家属自运遗体前往殡仪馆,必须是殡仪馆的车接,或120的车送达。北京东郊殡仪馆表示,现在火葬场外街道已不允许民间的运尸车排队。而郊县的殡仪馆目前都不接辖区外的业务。 另外,这名政法系统知情人向记者透露,政府宣布将发放辉瑞的抗新冠口服药,但现在只有10万盒,杯水车薪,普通人根本没机会获派。 原中国红十字高管任瑞红称,北京因为大量的退休高官死亡或得不到救治,引发了这个群体亲属的强烈反弹。官方为安抚他们的情绪,优先将特效药发放给北京的老同志,但全国其馀地方则不获发。 任瑞红:现在就是说北京那地方退休高官死了好多。内部消息说可能群情激愤,现在北京有一些老同志啊甚么的凭证明配发,就是先安抚一下这些人的心。还没有人拿到,只是说要发了。但是我就在想,你北京发了那其他省市怎么办? 但对于「快速达峰」这个说法,国家和各地卫健委依然讳莫如深。 北京市卫健委:你为甚么打我们这个电话呀?你说这个文件不是我们这儿出的。你问一下别的处吧。 国家卫健委的多个部门也以不知情为由,拒绝透露更多的资讯。 国家卫健委:我们也不太清楚,这个文件可能是由国家疾控出的,还是联防联控那边出的?我不太了解你说的这个事情。 和此前各地尽量压低感染数字相比,现在各地政府竞相披露庞大的感染资料。比如,重庆和四川此前即称50%的人已经感染,青岛卫健委日前称该市日感染50万人。浙江方面也称每日新增阳性100万人。 一位知名的前线医务人员周一(26日)在其朋友圈首次公开警告,在「快速达峰」的官方政策指导下,长者得不到足够的保护,会引起不必要的重症和死亡。 该医生还指出,由于病毒在没有接种的人群众中传播,可能会导致病毒变异,出现新的毒株,换言之,即便是感染后恐怕免疫功效也有限,还可能重复感染新变异病毒。 中国社会目前老龄化严重,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迄今为止,受疫情冲击最大的也是这个年龄层。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中国有医院祝贺服务人次突破200万 被批「丧」事「喜」办 中国疫情高峰期,各地医院不胜负荷。在浙江一家医院,悬挂喜报「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被网民批评「没人性」,形容是「丧」事「喜」办的中国特色。 网传浙江台州中心医院近日在大厅大萤幕,以及分诊小萤幕都出现了一则「喜报」,写上「热烈祝贺我院门急诊服务人次突破200万」。 医院工作人员表示,悬挂「喜报」发生在12月21日,当天已向医院领导反映这个情况,目前已经撤下了相关内容。 网民批没人性 救死扶伤成了一门生意 医院「报喜」的做法引大批网友不满,「急诊接待200万人就说明台州有200万人曾受到病痛的折磨,这有甚么可报之喜?」、「救死扶伤成了一门生意,想想讽刺又好笑」、「这有甚么值得报喜,又不是银行存款」、「中国特色,业绩」、「典型的丧事喜办」。 浙江省政府周日(25日)通报,目前浙江省每日新增报告检测阳性人数已经突破100万宗,预计高峰将提前到达,并在元旦前后进入高位平台期,每日新增阳性人数将达200万例,预计维持一星期。据浙江省统计局去年统计,全省人口达6540万。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4.【疫情大爆发】专家吁中国提高病毒基因透明度 料全国7亿人染疫 中国新冠疫情快速蔓延,国家卫健委甚至决定不再公布确诊数字,面对病毒在中国的传播情况,有专家忧心表示,中国人口众多且免疫力有限,这正是新变种出现的温床。专家强调,病毒变种非必然更温和,社群必须加强接种累积免疫力;另外,由于中国官方就新冠病毒基因排序资讯欠缺透明度,专家都表示难判断情况研究对策。 《美联社》报道,美国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专家雷伊(Stuart Campbell Ray)表示,「中国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人口,而且免疫力有限。而这似乎是我们可能看到新变种爆发的环境。」「当我们看到大规模的感染时,通常很容易产生新的变种。」 三年前,COVID-19原始株从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国,最后被Delta取代,然后又变成了Omicron,而甚至Omicron的变异仍在持续影响世界。 雷伊又向《美联社》表示,每一次新的感染都为冠状病毒提供了变异的机会,而在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国家,尽管官方公布的整体新冠疫苗接种率很高,但加强剂接种率却很低,尤其是长者。 日本《朝日新闻》周一引述东京北里大学特聘教授仲山哲男(Tetsuo Nakayama)指出,中国制造的「灭活疫苗」不能有效对抗Omicron病毒株。仲山向《朝日新闻》说:「这些疫苗是在大流行的早期阶段根据源自武汉的一个病毒株制造的,它们不能有效地对抗现在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Omicron病毒株。」 一些报告显示,中国使用的「灭活疫苗」在保护病人不出现重症和死亡方面不如在美国和欧洲使用的mRNA疫苗。 据报道,俄亥俄州立大学病毒研究专家刘善禄(Shan-Lu Liu)也指出,中国现在已经可以检测到许多现有的Omicron变异,包括BF.7等,这些变异具有很强的免疫逃脱能力,也是造成疫情激增的原因。 不过,对于这样的新变种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专家强调仍属未知之数,但他们认为,没有确切的生物学理论表明,病毒一定会随著时间的推移变得更温和。雷伊强调,过去6至12个月,世界许多地方经历病毒变得温和,都是因为透过疫苗接种或者感染后累积的免疫力,而不是因为病毒的严重程度发生了变化。 印度委洛尔基督教医学院病毒专家加甘迪普•康(Gagandeep Kang)认为,病毒在中国是否会遵循与世界其他地区相同的进化模式还有待观察。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正对中国出现重症的状况表示关注,麻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病毒学家鲁班(Jeremy Luban)则忧心,目前来自中国的有关病毒基因排序的资讯有限,他说:「我们不知道发生了甚么,但很明显,大流行还没有结束。」 另外,《朝日新闻》引述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讲座教授高本恩(Ben Cowling)指出,中国的病毒传播速度超过了大流行期间任何地方的传播速度。他预计,该国一半的人口将在不久之后被感染。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台海局势】破纪录71架次共军军机闯台 蔡英文批示防范犯者冒进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五(23日)签署《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后,在中国,解放军东部战区周日(25日)宣布,将在台湾周边海空域实施联合火力打击演练。台湾的国防部周一(26日)上午公布,截至上午6时共有71架次解放军机闯入防空识别区,其中更有47架次越过海峡中线,破今年纪录。总统蔡英文向军方高级将领表示,台湾越是做好准备,企图侵犯者冒进的机率就越小。 台湾国防部副部长王信龙周一回应传媒提问表示,中国派出大量军机扰台,目的就是进行威吓。 王信龙说: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是中共武力威吓的一贯伎俩,我们军方还是会强化建军备战工作,民众可以放心。 国防部发言人孙立方表示,中共相关的武吓举动,明显是以威慑台湾民众心理为目标,无助于中国的国际形象。台湾军方绝对有决心、有能力、有信心,捍卫国家主权、确保国防安全。 总统蔡英文主持海陆空军将官晋任仪式,向在场军方高级将领表示,未来要面对的挑战只会更多、更艰钜。尤其近年来威权主义的持续扩张,不断影响国际秩序,以及区域的和平稳定。 蔡英文说:随著战争型态的改变,以及国防科技的进步,我们军方也必须要与时俱进,建构坚强可恃的防卫战力。我们越是做好准备,企图侵犯者冒进的机率就越小;我们越团结,台湾就越强大,也会越安全。 陆委会主委邱太三在立法院表示,对于大量解放军机扰台,要对中国表达严正抗议。但他回应立委指,国防部每天都有统计,这些军机是跨越台海中线,但并非飞进领空。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五(23日)签署《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授权未来5年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并要求加速处理台湾军购请求。 在中国大陆,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周日宣布,解放军东部战区位台湾岛周边海空域,组织诸军兵种联合战备警巡和联合火力打击演练。施毅表示,这是针对当前美台升级勾连挑衅的坚决回应。 东部战区微博周一更公布演练视频和3张图片,其中一张声称是解放军机拍摄到台湾中央山脉照片,台湾舆论认为,挑衅意味浓厚。 台湾军方周一上午公布,统计自周日上午6时起至周一上午6时止,侦获解放军机71架次,(其中逾越海峡中线及进入西南空域47架次)、中国军舰7艘次,持续在台海周边活动。 根据空军公布的「台海周边空域活动示意图」显示,12架次歼11战机、6架次苏恺30战机、1架次彩虹4无人机、6架次歼10战机、18架次歼16战机、1架次运8远干机、1架次运8反潜机、1架次空警500、1架次无侦-7无人机,共计47架次逾越台湾海峡中线,并侵扰台湾西南防空识别区(ADIZ)。 根据资料显示,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8月2日晚间访台,解放军随即宣布在台湾周边海空域举行实弹演习,其中以8月5日,中国派出49架次军机扰台数量最多。解放军东部战区这次演习,派出军机数量打破佩洛西访台期间,以及今年以来单日最高纪录。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王毅总结过去一年「外交成就」 批美国对华政策「错误」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周日(25日)在一场外交研讨会上,谈及中国过去一年的「外交成就」,在展望未来与美国及俄罗斯的关系时,他称,「中美之间脱不了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非选择」。学者分析,中国正试图与美国重新修补关系,在被美国围堵的情况下也要争取喘息空间,相信2023年将是中美关系相对缓和的一年。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王毅在周日一场「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谈及中美关系。期间他再次将导致中美关系恶化的矛头指向美国。他批评美国对华政策「错误」,对此中方坚决抵制。他呼吁美国不要再执意把中国作为主要竞争对手,「大肆围堵打压挑衅」,应找出正确相处之道。不过这次王毅明确提出,中美之间脱不了钩,断不了链。 王毅说:新形势下,中美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多了。不冲突不对抗和平共处,这是共同利益。深化经济融和,更多从对方发展获益,这也是共同利益。渲染竞争有百弊而无一利,寻求合作是必需而不是选择。 中华亚太菁英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周一(26日)接受本台访问,相信2023年将是中美关系相对缓和的一年。他指出,从「拜习会」后大概可感受得到,虽然台湾问题是中美之间的核心问题,中国也画下很多红线。但撇除这些问题,北京正试图与美国重新修补关系。他又指,当全世界解封,中国也必须重新走向世界,也想借和美国关系缓和以争取更大的喘息空间。除了因为疫情导致中国面临巨大社会及经济压力,在被美国周边围堵下,中国明显处于下风,若再跟美国硬对抗只会压力更大。 王智盛说:北京都需要更多的战略回旋空间来缓和跟喘息,如果跟美国有一定程度的修补,对中国来说在科技上就算被掐脖子,或许也有比较多转圜,争取自己的空间。虽然过去的围堵跟封锁依然形成,可是如果对美关系能够降温,那势必让中国对其他国家的互动,也能够突破封锁。 王智盛续指,拜登政府看起来在某部分有合作,但在核心部分例如科技及军事上是绝不会给中国空间,但在经贸上中国或许还有喘息机会。 王毅在周日的研讨会上回顾了今年中美外交里程碑,他提及习近平曾两次与美国总统拜登通话,并在印尼巴厘岛举行3年来中美元首首次的面对面会晤。他说,双方当时进行了「坦诚深入沟通」,强调「应摒弃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思维」。拜登当时也重申,美方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不寻求把台湾问题作为工具遏制中国。中方盼美方能信守承诺,停止干涉中国内政,让双边关系「止跌回稳」。 王毅于会上也谈及中国过去一年的「外交成就」,他盘点中共「二十大」前后,习近平相继出席了5场多边国际峰会,与4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创造全年元首外交的高峰,并预示2023年中方元首外交将掀起一波「新高潮」。 台湾两岸政策协会研究员吴瑟致同日对本台指,中国对美国的态度放软。在中共「二十大」后,习近平开始跟各个国家进行往来,踏出国门,可见他也在检讨这几年的「战狼外交」,并希望与美国合作优先于竞争,试图递出橄榄枝,同时能跟美国盟友有进一步往来。 吴瑟致说:反过来看其实也体现出中国也没办法跟全球脱钩,因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他的经济发展动能包括对外的经贸以及外商的投资,都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面貌,一但美国对中国的围堵策略包括从科技、经贸、关税等面向去围堵中国,以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来讲是非常严峻的挑战。 不过吴瑟致认为,中国市场是否还有诱因很难说,而且欧美国家,对于中国在针对经济开放能够出现的政治改革的期待一直消弱,所以习近平要取得各个国家信任并不容易。 另外,外界关注王毅在研讨会上特别谈及中俄关系。他说「面对个别国家重拾冷战思维,制造『民主对抗威权』的伪命题」,中俄坚定不移反对霸权、抵制新冷战。他续指,中俄关系「坚若磐石」,中国将「深化与俄罗斯的战略互信和互利合作」。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国未曾公开谴责俄罗斯的军事行为。王毅称中国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的基本原则,「不拉偏架、不火上浇油,更不趁机牟利」,是展现大国担当的表现。 对此,王智盛表示,中国与美国所谓的「改善关系」也只是短暂而表层,要反美国围堵,最好的盟友还是俄罗斯等国家。 王智盛说:中国在整个要与美争霸的战略当中,他的拼图是要连结所有反美国家,那么俄罗斯在这个时候当然还是他重要的极力争取对象。更重要例如石油或其他资源,来保障自己未来若果自己真的要跟美国竞争或冲突时,还有足够的。 早前中美宣布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明年年初访问中国,中美外长于上周五(23日)先行通话。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向布林肯表示,全球希望中美关系止跌回升,而美国不能用「切香肠」方式,持续挑战中方的红线。 另外,中国外交部上周五(23日)宣布,因美国月初对以西藏人权为由对中方官员进行非法制裁,因此对美国原白宫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副主任斯坦恩(Todd Stein)实施反制裁,包括冻结其在中国境内的财产等。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7.俄媒:习近平本周将与普京对话 俄罗斯官方塔斯社周一(26日)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在年底前对话,但没有给出具体时间和形式。 报道援引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的话,说双方将在适当时候公布细节。 普京2022年2月访问北京时,两国宣布了两国之间「上不封顶」的夥伴关系。三周之后,俄罗斯挥军入侵乌克兰。 随著西方国家谴责莫斯科发动战争,并以制裁的方式打击俄罗斯的经济,与中国的夥伴关系对普京来说变得更加重要。普京在2022年9月公开承认,北京对乌克兰问题表示了「疑问和关切」。 俄罗斯前总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上周在访问北京时会见了习近平。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告诉梅德韦杰夫,中国希望乌克兰危机中的所有各方保持克制,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安全问题。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新德里将在中印边界部署新型导弹 在中印关系紧张之际,印度国防部批准购买120枚「普拉莱」(Pralay)准弹道地对地导弹,并计划将其部署在该国与中国及巴基斯坦的接壤地区。 「亚洲国际新闻」通讯社(ANI)援引一位高级国防人士的话说:「国防部的一次高级别会议批准了为武装部队购买约120枚导弹并将其部署在边境地区。」 据ANI报道,「普拉莱」导弹可以打击500公里(310英里)以外的目标,并且由于能够改变其路径而难以拦截。 「普拉莱」导弹由印度国内研发。该导弹的开发始于2015年。2021年12月,印度武装部队宣称成功两次试射这款新型导弹。 中印军方于12月9日在边境东部地区和中国爆发冲突,事件被媒体曝光后,印度国防部长辛格(Rajnath Singh)在事后于国会回应事件,表示中国解放军在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达旺地区,试图越过边疆线,想单方面改变现状,被印度军队成功阻止,但双方对峙时有发生肢体冲突。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9.港医学界有人对中港移植器官恒常化有保留 卢宠茂反问「谁有保留意见?」 中国器官移植的来源一直备受争议,不过在香港经「特事特办」完成首宗来自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后,香港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盼将香港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卢宠茂周日(25日)在电视节目受访时,再次谈及此事。他表明会尽快就移植安排能否恒常化与中国衞健委沟通,又指如有需要,会完成本地立法。 卢宠茂称,医学界、器官移植界近年对器官移植、分配等都有标准,而器官即使在中国采摘,模式也完全与香港一样,因此认为是时候推进跨境器官移植,将相关做法规范化、恒常化。 被问及医学界有意见对与中国建立器官移植机制有保留,担心会影响香港器官移植在国际上的发展,卢反问「边个医学界?我至今也不知道是哪个医学界讲了这些话」。他指相关意见不代表全港医学界,自己听到更多医学界特别是器官移植界别,期望可藉此帮助更多病人。 国际心肺移植协会禁中国器官移植研究文献 翻查资料,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今年8月曾经发表声明,表示因有证据显示中国仍继续支持使用死囚的器官进行移植,违反自愿捐献原则,宣布禁止任何涉及中国器官移植的研究文献。 患急性心衰竭急待心脏移植的4个月大香港女婴芷希,早前在港完成换心手术,移植的心脏来自中国脑干死亡幼童,为全港首宗涉中国器官的移植手术。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0.【专题】澳门经济连续重创3年 昔日赌场员工沦为水货客 在北京眼中,澳门一直是一国两制的典范,澳门政府对中央唯命是从,但一场疫情,令澳门的内部问题表露无遗,所受的打击比香港还严重,失去了赌业的支撑,澳门百业萧条。澳门市民究竟怎样面对这局面,他们看到曙光了吗? 谈及澳门,除了著名景点大三巴外,相信更多人会想起闻名世界的澳门赌场,但过去3年,这些以往人头涌涌的地方,全部变得冷冷清清,连带附近的店铺大部分都十室九空。 新澳门博彩员工权益会理事长周锈芳在赌场工作超过20年,由荷官升至主任,见证赌场变化的她坦言,今次疫情对赌场影响是始料不及。 周锈芳说:我做了20多年赌场,(现在)可以说是唯一澳门赌场会关门的时候,以前即使十号风球都不会关,但疫情后首次没客人,更维持好长的一段时间,以往即使金融海啸赌场亦不受影响,「都系咁多客,大有大赌,细有细赌」,没想过今次疫情会零客人。 她指,赌场没有客人,需要的人手自然减少,虽然保住饭碗,但她过去几年都经历开工不足的情况。 周锈芳说:我们都做前线工作,无论主任、荷官都受影响,你无客人赌,甚至赌场因为疫情而关门,用的人手会少了,至于收入比疫情前少了一半。因为赌场不会裁员,表面上没有做。 3年的疫情,对澳门经济的打击十分明显。根据澳门政府统计暨普查局的资料,澳门过去3年的旅客人数大减,由2019年第4季的920万人次,跌至今年第3季的只有近90万人次,少了逾9成的旅客。因旅客人数大幅减少,全年博彩业总收入因而锐减,由2019年的超过2,930亿澳元,大减至去年只有约908亿澳元。至于失业率,则连升4个季度,在2022年第3季,失业率升至4%,相比2019年同期的1.8%,大增2.2个百分点。 疫情爆发前,在赌场工作的人,犹如公务员一样稳拿铁饭碗,但周锈芳说,到了今天连赌场员工也要加入走水货大军。 周锈芳说:知道其他同事有做兼职外卖车手,近年新增产业去做走水货,有看澳门新闻都见到,虽然几十年来,返珠海好近,疫情下见到有人突然好疯狂将之视为职业,相信有员工失业,可能外面找不到正职就做这些工作。 周锈芳指,业内开工不足问题普遍,唯澳门政府欠缺针对受影响博彩业员工的支援,只能寄望社会尽快复常及通关。 周锈芳说:对于博彩业的员工支援非常少,除了第一年的抗疫援助有万多元外,大多数员工都没有关于行业的援助,我们都在观望,大家都传会放宽,大家都等入境、出境放宽,相信澳门旅游业仍有吸引力。 根据澳门当局的数字,在疫情前的3年,即2017至2019年,博彩及博彩中介业占据了澳门行业结构的5成。不过疫情开始后,情况开始起了变化。在2020年,博彩及博彩中介业只占了行业结构的约21%,到了上年只见略为回升至近26%。行业结构重新洗牌,公共行政、教育、医疗及其他服务业由疫情前占10%,增加至去年的超过17%。 前澳门立法会议员区锦新指,澳门的产业一直倾斜于博彩及旅游等行业,随著旅客减少,经济持续下滑。即使当局持续支援失业人士,但对一些以往收入相对较高的博彩业等员工帮助有限,唯有改善本地经济,才可以增加市民收入,但要经济复原,相信仍要一段颇长的时间。 区锦新说:经济基本上没有好转,博彩旅游业是外需产业,无可能靠内需支撑,永远弥补不到几千万游客的压力,而外需型的产业,遇到疫情已死亡大半,是澳门整个经济产业的短版,而澳门一直找不到清晰发展方向,澳门一直说要产业多元多年。未来担心政府会有财政问题。 澳门政府12月16日公布,因应疫情及配合内地「新十条」而实行新措施。陆续放宽入境澳门的隔离安排。迟来的放宽是否能令经济有起色仍待观察。 记者:张山 责编:温晓平/李世民 网编:江复 11.【财经拆局】「躺平」之后,重拾「初心」 2022年将至,是时候重新审视一下过去一年自己的表现。 最好的回顾方法,我的习惯是会选择将去年发表的文章,再重新审视一次,特别是去年底写下的回顾及展望,看看到底还有甚么参考价值,更重要是知道一年过去了,自己是进步了还是退步? 不看尤至何,一看就更伤感,原来去年底写的最后一章,标题是「躺平主义」,记的是刚过去的立法会选举,亦是我最后一篇在「立场新闻」内转载的文章。 在文章刊登后几天,「立场新闻」就被关闭。 回顾一下部分内容: 「如果要拣2021年代表香港人的两个字,我毫无疑问选择『躺平』」。 《国安法》下,香港人已经失去很多自由,加上为通关自制「疫情」,港人今年完全失去集会、游行、抗议的自由,连年年「行礼如仪」的六四集会都成了禁忌,甚至在社交媒体Like唔Like都要思前想后,不「躺平」难道仲有其他选择? 「躺平」不代表屈服,权在你手,小市民无权无势,但我们有自己的良知,不配合不服从,成为我们仅有的表态。 「『躺平』由一开始就不是我们的选择,只是时代留下这个唯一的出口。」 在2022年底的今天,离开2023年只有数日时间,重新看回这篇文章内容,更觉得当中的无力感,特别是年底开审的「立场新闻」及《苹果日报》案件,大家看到指控的内容是过去难以想像,当中黎智英更因为聘请外籍律师Tim Owen数度被律政司上诉,尽管最终终审法院判黎智英胜诉,但政权却选择同日向人大要求释法,这种「输打赢要」的厚颜无耻,实在叫人齿冷,更不消说对法治精神的破坏。 这就是今天的新香港,我们除了接受现实「躺平」外,其实选择已经不多。 但真的没有选择吗? 近日看到旧同事郑思思自己一手一脚制作的短片《给善良的我们》,记录一班失业记者在未能重返回传媒岗位下,尽管面对艰难时刻,他们都选择做一个正直和善良的人,更令人觉得这种坚持是如何的难能可贵,比起那些口中说「高尚情操」的权贵,更令人动容。 过去一年,不少曾在被迫停运的传媒机构任职的记者,纷纷成立「自媒体」及规模细小的新闻平台,在资源有限及红线处处下,仍然努力在仅馀的空间下继续坚守新闻工作者的岗位,报道不同种类的新闻资讯,以吸纳不同兴趣的受众,包括《独立媒体》及Channel C都是做得相当出色的平台。 还有不少自媒体是记者专注自己的专长,包括我另一位旧同事专跑法庭新闻创立的媒体《法庭线》,坚持继续采访及报道因抗争而被捕的相关案件。 当然,还有更多记者及媒体工作者明白香港的新闻自由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苹果及立场受到打压之后,不少同业都选择离港重新出发。一批由香港电台节目《铿锵集》前记者及监制创办的《绿豆》,就致力制作海内外港人的纪录片及时事节目,做出相当好的成绩。 香港记者协会(记协)自1993年起,每年均会发表香港言论自由报告,但今年这份报告在《港区国安法》威胁下,已经不可能发表。 庆幸这分记录香港新闻自由的报告,能够由一批敢于向当权者讲出真相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研究人员组成的独立群组接手。在这份报告中,他们记下了表达自由日渐消亡中的最新发展,并由国际记者联会(IFJ)提供平台发表。 香港记者协会(记协)是国际记者联会(IFJ)的成员。 这分标题名为《无法封嘴的故事》在今年十月中发表,当中看到有许多新闻工作者继续在已面目全非的香港传媒环境中坚持以专业态度工作,尽可能在新的言论边界中挑战极限。 「在香港的土地上,已无言论自由可言,但香港的新闻工作者永不噤声。这就是他们的故事 – 继续为新闻自由奋斗。」 香港的新闻自由排名,已经跌至极权国家水平,由无国界记者组织(RSF)公布今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香港排名由去年80位直插至第148名,较去年下跌68位,是史上最低排名,亦是180个国家或地区中跌幅最多者,被归类为「状况艰难」,排名较卢旺达、阿尔及利亚及利比亚等国家低。 虽然昔日不少新闻频道及报章今天已经面目全非,拥有权力的管理层已经将「自我审查」说得理所当然,但我认识的一批仍然留在自己岗位的旧同事/同业,他们或许有自己的不同理由做「留下来的人」,但每日看到他们仍然竭尽所能,在自己能控制的范畴内坚守新闻原则,这点绝对是难能可贵,亦希望大家能珍惜这批在危险边缘、仍然努力保持「初心」的新闻工作者。 不错,如果说2021年我的选择是「躺平」,那么2022年要选的,我会拣「初心」。 我不是说保留「初心」,明天我们就可以看到希望,因为现实总是残酷;但如果没有了「初心」,那么只能说,未来就一定看不见希望。 为了更好了解已经离开香港的传媒工作者在全球散布的状况,以帮助争取新闻自由,并协助现居海外的香港媒体专业人士,由国际记者联会(IFJ)以及海外香港传媒专业人员协会(AOHKMP)将进行一项全球性的问卷调查,研究近期移居海外的的香港传媒人的状况。该分调查会匿名进行,报告亦绝不会透露个人资料。 希望有关报告在明年初完成后,可以让国际社会再次关注香港的新闻自由状况,以及让海外的香港媒体工作者,能够重拾「初心」,可以继续透过一枝笔、一个镜头、一枝收音咪,继续讲述我们《无法封嘴的故事》。 执笔之时正是平安夜前夕,祝福大家2023年平安。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财经自由讲】2022财经大事回顾 今集节目三位主持会回顾2022年环球财经大事。经过两年新冠疫情后,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经济秩序在今年初始「复常」。2月北京举办冬奥,不久俄罗斯即挥兵入侵乌克兰,对全球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欧洲首当其冲,由能源危机产生历史性高通胀。而欧美联手对俄罗斯采取「核武级」金融制裁,连锁反应导致美元汇率连连上升,各国出现「输入性通胀」。另一边厢,中国大陆清零封城,最终引发白纸运动。中俄在世界舞台越发孤立,两国继而变得更紧密,此现象又会如何影响未来世界局势? 在金融市场,黄金失去避险功能,虚拟货币崩盘导致「币灾」,美国债息上升等,都反映市场在避险情绪下「去杠杆」。在英国,由于金融市场混乱,卓慧思(Liz Truss)上任45日即黯然辞职。第三季的英国债务危机,虽然有惊无险,但长远问题未解决。至年底,甚至连一向「离群」的日本,亦有迹象要改变自 1990 年代以来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中国大陆的国库,首次全数由人民银行所吸纳。 从今年所发生的种种事情,又可以如何推测得到明年的情况? 主持:利世民、颜宝刚 、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0
0
0
12-25-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5日 1.中国卫健委:即日起不再发布防疫数据 网友:终于不用再说谎 中国放宽防疫管制后疫情大爆发,但官方每日通报的新增病例仅约数千,甚至新增死亡病例零星或挂零,被批评失实。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25 日宣布,即日起不再发布疫情讯息。 卫健委在官网公告:「从即日起,不再发布每日疫情信息,将由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相关疫情信息,供参考和研究使用。」 公告马上在微博引发热烈讨论,网友响应讽刺表示,「你也知道不能说谎了~ 」、「天天造假自己看不下去了吧?」、「天天填个假数据不累吗?」「因为没啥参考价值了」、「确实一点意义都没有,快把健康码也取消了吧」、「发不发无所谓,反正没觉得准确!」。 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也曾发文指出:「卫健委报的每日新增感染数字显然严重失真,我不相信这个数字是真实的,而且大概也不会有谁相信它的真实性。」 他说,明明不真实还不纠正,非常不应该,必须把这个问题捅破,让数字回归真实面貌,或者干脆不报了。 在此之前,卫健委则于14 日说明,不再发布无症状感染者的数据,原因是「当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 中国防疫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于2020年元月20日接受央视访问,宣布新冠肺炎是人传人的疫情,而卫健委则是从元月11日起发布疫情通报,至今两年余。 期间卫健委通报的单日新增染疫数最多仅破4万,最后一则通报显示,截至23日24时,累计报告确诊病例仅39万7195例。 但青岛与东莞24日相继宣布,依监测数据或数字模型推测,日增染疫分别超过50万与25万,加上网传卫健委最近外流的内部会议纪要披露,12月1日至20 日累计感染已达2亿4800万人,官方的通报被质疑严重失实。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北京疫情大爆发 呼吸道重症病人骤增逾10倍 中国放宽防疫管制后新冠肺炎疫情大爆发,各地医院病患涌入的画面网络广传,北京市因重症病房的容量已达到饱和,成为各大医院的棘手难题。 医疗讯息公众号「丁香园」24日报道,因「阳康」医护重返岗位,收治病人逐渐增加,北京门诊接诊量是月初数倍;重症呼吸道病人比往年多不止10倍。 报道说,北京某三甲医院课室医生陈勤指出,目前每天急诊的接诊量大概400至500名,比往年增加约2倍,而且几乎全部局限于呼吸道疾病。 不具名医护人员指出,今年冬天的接诊量比往年增加3至4倍,目前患者已无需等待3、4个小时,但还是得苦候1、2个小时,如此对于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非常不利。 这名医护表示,重症患者病情变化快,有时急转直下;现在能用的抢救室都用上了,每天还是有很多重症患者,重症病房几乎饱和,北京众多医院都面临同样的难题。 另据中国媒体北京青年报23日报道,急诊科副主任贺明轶受访表示:「目前医院每天收治的急诊患者数量在500至600人,其中重症的比例接近40%至50% ,危重症的比例接近20%。」 她说:「其中急诊内科的比例最高,基本占到3/4,已经连续两天急诊内科的接诊量24小时超过350人。」 北京市委书记、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尹力则指出,当务之急是做好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千方百计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被迫前往北京支持疫情 各省医护高度不满 中国媒体《财新网》24 日报道,中国为了因应北京极度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其他省份被迫调派医疗团队前往支持。这项决策已经引发外地医疗人员的高度不满情绪,认为本身已经自顾不暇,医疗资源严重吃紧,还必须调派人手支持北京,其实根本没有办法发挥最大效益。 目前山东、湖北、江苏、湖南和四川等各省,都指派资深医生领军的医疗团队前往北京救治重症病患,其中光是江苏一省,就派出多达160人。 过去中国经常在遇到重大事故或疫情时,大举调派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支持,例如武汉最初爆发新冠肺炎时,就曾经动员中国各地支持。但是在政策松绑后的疫情冲击整个中国,并非仅仅只有北京一地,却如此偏重北京,压缩到同样吃紧的其他地方医疗资源,所以让许多地方医疗人员和前线医护十分不满。 根据统计数字,北京是中国医疗资源最充沛的首善之区,去年每1000人中有5.64人具有医师执照、6.47人有护理师执照,两项均为全中国平均值的2 倍之多。不过《财新网》报道,北京各大综合医院都已经无法因应大批涌入的病患,年长患者往往只能在轮椅或担架上打点滴,病患塞爆急诊室,一床难求。 资深医生在受访时表示:「全国各地的重症患者人数在比例上不会少于北京,难道将全国的医疗人员都调去北京,就能解决问题?」江苏苏州一名医疗体系内部人员也指出,苏州正迈向感染高峰,「我们也到达极限了」。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中国海警船钓鱼岛海域航行逾72小时 破10年历史纪录 中国海警船22日航行进入钓鱼岛周边海域,直到25日上午才离开,持续航行时间超过72小时,创日本政府2012年「国有化」钓鱼岛列屿后新高纪录。 据共同社引述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25日发布的消息,日前驶入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周边日本领海的中国海警局2艘船舰,上午10点15 分左右相继驶出领海,进入外侧的毗连区。中国海警船连续进入领海时间达72小时45分,改写今年7月间超过64小时的纪录,为2012年9 月尖阁「国有化」以来最长。 据11管区表示,另外2艘中国海警船22日上午9点35分左右进入领海,23日上午与此次驶离的2艘进行了交替。这2艘船跟随1 艘日本渔船的动向航行,海保巡逻船发出警告,要求其驶离领海。这是中国公务船今年第37天驶入尖阁周边领海。 海上保安总部表示,在毗连区总计发现4艘中国海警船航行,其中1艘搭载类似机关炮的装置。这是连续7天在尖阁周边发现中国公务船。 日本海上保安本部强调,持续在日本渔船附近部署巡逻船,在确保日本渔船安全同时,警告及要求中国海警船驶离该海域。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1
0
0
0
12-24-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4日 1.拜登签署国防授权法案 5年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 美国总统拜登美东时间23日签署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授权未来5年提供台湾100亿美元军援,并要求加速处理台湾军购请求。法案呼吁美台联合军演、邀台参与 2024年环太军演。 继众、参议院分别于8日及15日表决通过,总额高达8580亿美元的2023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NDAA)后,拜登23日将法案签署成法。 2023财政年度NDAA涉台部份超过50页,是有史以来最长篇幅。内容涉及军事援助、对台军售、反制中国胁迫及美台交流等一系列议题。 其中最受瞩目部分为对台军援,此法纳入「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部分条文,授权2023至2027 年透过美国国务院「外国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FMF)计划,提供台湾100亿美元无偿军援,每年至多20亿美元。 此法也授权提供台湾至多20亿美元FMF贷款,还款期限为12年,并另授权总统动用「总统拨款权」(presidential drawdown authority),每年从国防部库存挪用价值至多10亿美元的防卫物资或服务给台湾。 不过,根据美国立法规则,授权法案仅订定开支项目,只有拨款法案有权决定美国财政资金如何支配。 除了军事援助外,2023财政年度NDAA也授权美方为台湾打造包含弹药及其他适宜防卫武器的「区域应变军备库」(regional contingency stockpile),并赋予台湾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南翼与东南翼国家、特定主要非北约盟国(major non-NATO allies )及菲律宾同样待遇,能优先取得美国「超额防卫物资」。 在台北,国防部发表声明表示,针对美国国会以授权及拨款等大型法案,建议法源依据及多元政策工具,展现对台美关系及强化台湾安全的高度重视,国防部敬表诚挚感谢。 国防部指,法案中各项友台条文在质与量上,均展现美国国会对促进台美合作的支持,如要求美国务院将台湾纳入加强与区域盟友及伙伴之太平洋岛国合作,以及透过「国际军事暨训练计划」协助台湾强化防卫能力及军事互操作性,以奠定双方未来合作之基础与资源。 国防部表示,后续将依国家整体外交政策,向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沟通讨论,并逐步推动各项友台条文之预算编列与实际拨付。 外交部表示,美国国会不断以创意性方式,为台美在各项领域的伙伴关系提供法源依据及多元的政策工具,并展现对台美关系及强化台湾安全的高度重视,表达诚挚感谢。 外交部指,政府未来将依据国家整体政策,持续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沟通讨论,以稳健步伐逐步推动各项友台条文的落实,并将持续在现有坚实友好的基础上,与美国密切联系合作,以深化双边伙伴关系;并善尽区域成员的责任,共同维护台海及区域的和平与稳定。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美国会立法 全面审查中概股审计底稿否则加速下市 美国国会周五(23日)通过立法,如果美国监管机构无法全面检查审计底稿,将加快包括中概股等外围公司,从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那斯达克除牌程序,由3年缩短为2 年,白宫表示,总统拜登会签署该法案。 继参议院22日通过1.7万亿美元的政府支出法案后,众议院赶在假期之前以225对201 票通过这项法案。据彭博报道,这项立法包括一项条款,如果美国政府监管机构无法全面审查中概股审计工作底稿,则会加快将中概股踢出纽约证券交易所和那斯达克的时间表。 报道指,经历了数月的高风险博弈之后,紧张局势上周得到缓解,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 )表示,首次获得对中国内地和香港公司审计底稿充分的检查权限。 尽管如此,官员们表示,他们将继续评估形势,并可能改变他们的决定,而周五通过的条款使这一威胁更加严重。中美两国多年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北京方面以国家安全问题为由表示反对。 推动这项条例的共和党参议员肯尼迪(John Kennedy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一直争取更多使用美国资本的外国公司承担更多的责任,让美国政府能对使用美国资本的外国公司实施更多问责,监管机构也终于有权力“ 提醒中国,你没得选择要不要遵守规则”。PCAOB主席威廉斯(Erica Williams )在声明中指出,法案将可继续保护投资者,未来将继续要求完全检查权限。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疫情爆煲】中国青岛单日确诊50万、东莞25万 台专家预估一月单日破千万 继中国国家卫健委内部推估全国染疫数据首度曝光后,山东省青岛市卫健委今天也主动公布数据,指全市目前每天新增49万至53万人染疫,25、26 日更将以这一数字的10%增加。 青岛市是中国防疫松绑后,已知第一个公布推估染疫数字的地方政府。青岛市卫健委官员表示,上述数字是依监测数据推测而来。而目前青岛的新冠肺炎感染发病高峰期还未到来,正处于高峰来临前的快速传播阶段。 另外,广东东莞市卫生健康局23日在微信公众号发文指出,根据数字模型预测结合专家评估判断,东莞感染者正以每天25万至30万人的规模增长,且增速越来越快。 东莞卫健委表示,上述数据仅仅只能作为参考,真实状况肯定远比这个数据更严重,因为目前医疗机构提倡医护人员非必要不测核酸,非必要不测抗原,很多人哪怕出现了 COVID-19症状,只要没有倒下就坚持工作。 东莞卫健委又透露,市人民医院3000多名在岗职工中,目前近一半已被感染;市滨海湾中心医院所在的虎门镇人口超过100 万,被感染的医护人员层出不穷;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被感染的医护与日俱增。 台专家预估中国疫情1月中进入高峰 台湾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早前引用各国数据预测,中国疫情将面临的严峻考验,预估疫情2月达高峰。卫福部医师沈政男24 日凌晨也在社交网站贴文表示,过去全球单日确诊的最高纪录是300万,而有人称中国流出的文件显示,「目前每天确诊3000 多万」根本不可能,事实上,中国如今已不验PCR了,无从知道每天新增数目,只能靠模型估算。 沈政男推估,中国共14亿人,合理的Rt值应在4左右,加上疫苗较差,约6成人口感染可达群体免疫,在最坏的情况下,中国高峰将每日达到千万人确诊,约在解封后1 个月到达,也就是1月中上旬;至于目前,应该是每日新增逾百万人确诊。若疫苗保护力更好一些,疫情规模就会更小。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辽宁号航母冲绳东方起降舰载机约180次 日本轻航母监视 中国海军航舰辽宁号近日在冲绳东方太平洋上,演练约180次舰载机起降训练,日方分析解放军企图提升远海海空作战能力,派出相当于轻航母的护卫舰出云号监视。 日本产经新闻引述防卫省消息指出,辽宁号12月21日到22日间,不断在日本冲绳东方太平洋上实施舰载机起降训练,总计包括舰载战机及直升机演练起降次数多达约 180次。 日方派出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雾雨号,以及相当于轻航母的直升机护卫舰出云号,负责情报搜集与警戒监视;航空自卫队战机也紧急升空因应解放军战机。 防卫省表示,辽宁号12月16日通过冲绳本岛与宫古岛间的宫古海峡进入太平洋,12月17日到20日间经北大东岛东方海域北上后再度南下。 辽宁号12月22日晚间8时,位于日本冲之鸟岛东方约120公里海域,海上自卫队确认辽宁号和舷号542的054A型飞弹巡防舰枣庄号、舷号104的055 型飞弹驱逐舰无锡号编队航行。 辽宁号今年5月时,也被海上自卫队确认航行通过冲绳本岛南方海域,中国军舰这次编队航行,有可能是针对日本政府通过,宣示彻底强化防卫能力的「安保3文件」而来。 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12月23日在记者会表示,解放军这次可能企图提升部队与航舰共同运用能力,及在远方海空域作战执行能力。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1
0
0
0
12-23-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3日 1.习近平见港特首不再坐「龙椅」 全场只李家超打鲜色领呔 从2015年开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中南海接见香港特首时都是坐在俗称的「龙椅」,但周五(23日)接见李家超时,再看不到「龙椅」。分析认为,证明习近平不再坚持清零主张,是害怕党内外的巨大不满。 在中南海瀛台这个大厅,习近平都是习惯坐在「龙椅」上,但这次接见李家超就一改惯例,习近平没有再坐上被人俗称的「龙椅」,枱面上还是依旧用鲜黄色的茶杯,但这次习近平面前只放了一个茶杯,而不是前几次的两个。 在服装方面,在场所有出席人员,除了李家超之外,所有男士,包括习近平都是打上深沉色的领呔,只有李家超打上鲜红色领呔,令李家超格外突出。 习近平坐下来讲话时,首先是赞扬新一届香港特区政府勇于担当,务实有为。 习近平: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大力恢复经济活力,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展现出爱国者治港的新气象,香港在一国两制正确轨道上稳步前进,中央对他和特区政府的工作充分肯定。 对此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解读,从习近平当政以来的作风观察,他非常喜欢权威的排场,把自己打造成超级帝国的派头、皇家的派头、世界级领导人的派头。喜欢坐在「龙椅」上,端著帝王用的「龙杯」指点江山。他对中国的帝王文化有刻骨铭心的喜爱。 夏明认为,现在习近平把「龙杯」去掉,显示他正面对巨大的压力。 夏明:尤其是中国现在面对的各种危机的交织,跟大国的冲突,尤其跟西方国家的对抗,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党内爆发各种矛盾冲突,有各种批评的声音给他施加压力,包括把他这些作派的东西也拎出来进行批评。恐怕是习近平面对压力的一种退让,或者一种故意低调的一种结果。 中国海外民主运动联席会议主席、历史学家魏京生指出,「龙杯」、「龙杯」是中国传统文化,早已深植国人意识。习近平突然把「龙椅」拿掉,说明面对党内批评,习近平做贼心虚。 魏京生:为了减少批评,可能采取的不止是这一个措施,把这个龙椅撤掉,然后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承认要搞经济,过去他那个特别嚣张的气氛下一些说法,现在一步一步往后退,这些说明党内斗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大家对他的指责非常严重,他也开始有点害怕了,做贼心虚,连那个椅子都撤掉了,实际上那个椅子有甚么重要的,但这表现就是他做贼心虚。 周五与李家超一同出席会面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办公厅主任丁薛祥、全国政协副主席兼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特首办主任叶文娟。 记者:马立克/温晓平 责编:温晓平 2.传卫健委通告:廿日内2.48亿确诊 官方专家和民间研究者:接近实况 网上疯传据称是国家卫健委内部文件,披露本月1日至20日感染新冠病毒人数达2.48亿,占总人口17.65%;另披露,国内已出现十多种Omicron变异株。官方专家和民间研究者均指数字「相当接近实况」。 据中国内地社交媒体于周四(22日)流传的「2022年12月21日国家卫健委会议纪要」(下称:「纪要」),披露12月1日至20日累计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已达2.48亿,占总人口17.65%。单在12月20日,新增感染人数就达到3,700万人,数字比中国政府承认的每日约3,000多人,少了个「万」字,相差甚远。 中国官方未有就这份内部文件作出否认,不过内地媒体《新浪财经》已将原本刊登有关文件的文章删除。英国健康数据公司Airfinity早前发表研究估计,中国每天感染人数超过 100万,每日更有逾5,000人死于COVID-19。 另外,「纪要」亦提到,12月1日以来,中国19个省区累计报告1,100宗感染者基因组,有效序列共发现12种Omicron变异株,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BA.5.2、BF.7和BM.7。其中,北京、黑龙江、贵州和新疆的BF.7比重高,其他省区都是BA.5.2比重高。目前尚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具有明显变化的新变异株。 翻查资料,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早于上周一(12日)接受央视等官媒访问时已表示,中国已流行Omicron变异株BA.5.2和BF.7。 许文波说: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新冠病毒以奥密克戎变异株BA.5的亚分支BA.5.2和BF.7为主;其中BA.5.2在我国31个省流行;BF.7在我国24个省流行。北京流行的变异株以BF.7为主,广州流行的变异株以BA.5.2为主。 至到本周二(20日),许文波再于中国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再进一步称,另有BQ.1和XBB传入中国。 许文波说:过去3个月以来已经监测到BF.7、BQ.1、XBB传入我国,一共有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输入我国,同时这50个亚分支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或者爆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中9个省49例病例中检出BQ.1及其亚分支,在3个省11个病例中检出XBB亚分支。 许文波补充,整个BQ.1和XBB在暂未成主流,但其传播优势会逐渐增加,暂未见在国内外增加重症和死亡情况。而目前仍以BA.5.2、BF.7为主,两者以及其他50多个输入的亚分支,可能会形成一个共循环。 许文波上述说法,亦被中国人民政府和北京、山东和江西等地方政府官网引用。不过,至于BM.7是否已在中国内地传播,就未见有资料。 另「纪要」亦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北京、四川疫情占首两位,累计感染率均已超过50%;介于20%至50%者依序为天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甘肃和河北。又估算20日单日新增感染人数为3699.64万人,占总人口的2.62%,按省区排名,当日新增感染率(感染人数除以总人口)前5名依序是四川、安徽、湖北、上海和湖南。若按城市(含直辖市)排名,前4名依序是成都、兰州、合肥和上海。 中国内地「知乎」的网红研究员「chenqin」发表的「各城市首轮感染高峰期预测」(
https://zhuanlan.zhihu.com/p/590989182
),追踪和分析过去1个月各城市的疫情高峰数据和累计感染比例,获逾万人关注。文章在周四(22日)更新时提及「纪要」,称自己的研究与「纪要」的数字「很接近」。 当中指,累计感染率城市排名前几名「和我们估计的结果也比较接近」,但个别地区有差异,「在这前7名中,在我们的排序中靠前的重庆、河北,在这份文件中没有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四川、安徽」。另指,「纪要」提及的「北京和四川的累计感染率都已经超过50%」,研究者相信实情是如此,但「出于尊重数据,保证算法统一的惯例」,研究者公布的比例为4成几。 惟有关内容发布一日后,就显示「部分内容已删除」,但数据上未有改变。 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截至2022年12月22日全国累计(不含港澳台)393,067人确诊(但不含无症状感染),另5,241死亡。疫情重灾区主要是北京、上海和广东等地。 不过,外界质疑,北京当局隐瞒新冠疫情数据。世卫(WHO)最近已点名中国要交出实况资料。事实上,在北京当局今月7日放宽防疫后,世卫已连续2星期未收到中国提供的染疫住院数据。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疫情大爆发】京大量疫死当局急扩建火化炉 境外寄大陆物资遭截 中国疑极力隐瞒各地疫情爆发造成的大面积死亡。本台获悉,首都北京要求各殡仪馆紧急扩建火化炉,又从周边地区调派殡葬人员进京支援。记者采访时获证当地火化服务告急,业内大面积感染,且政策混乱令政府人员及基层均无所适从。此外,北京户口获优先火化,「北漂」则连死后也要当「二等公民」。另一方面,大陆目前药物严重匮乏,当局拒绝外国支援,连境外寄往大陆的药物也疑遭官方拦截。 据本台记者获悉,北京市官方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在北京市各郊县对殡仪馆的火化能力进行「紧急扩容」(扩充容量),并要求在一周内投入营运,以紧急消除北京及周边大量尸体积压导致的负面影响。北京周边的省市,也已经按官方的要求,秘密调集大批殡葬人员支援北京市的十馀家殡仪馆。 但目前本台记者还没能看到此令的正式的官方文件。记者为此致电北京市多家殡仪馆了解,发现出现严重政策混乱。 门头沟殡仪馆的职员向记者证实扩建火化炉一事,但指工程仍未完成,而且尚未制定具体做法。至于该殡仪馆周五的排号已经到半个月后。 门头沟殡仪馆职员:满了,满了,都到1月6号了。火化炉扩建还没有干好呢。现在我们还没有定下来呢,还没接到通知。 记者致电北京市民政局查询,民政局的工作人员也不清楚该局发出了相关文件,但他承认北京市的殡葬业确实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但对于供求的具体差距,近期的火化资料,扩建火化炉的数量,该工作人员则一概拒绝透露。 北京民政局:是民政局下发的那个文件吗?现在我们还没有接到这方面的相关通知呢。这会你得看殡仪馆那边的安排了。因为现殡仪馆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现在殡仪馆工作人员已经都停止休息了,都咱连轴转。 延庆区殡仪馆一位职员向本台记者,现在情况很紧张,虽然她不清楚扩建的情况,但她证实自己也是从外地紧急支调到北京的殡仪馆。她说现时当地户籍的人可以优先火化,但必须提供户口簿。她又透露,很多殡仪馆员工已被感染。 国内药品告罄,大量长者挣扎在死亡的边缘,民众的自救怀疑遭官方压制。大量海外寄往中国的物资受阻。同时官方拒绝西方国家的援助。 一名海外华人向本台证实,他向国内亲人邮寄的药品,已经被中国海关退回。本台记者十多天以前从国外给国内老人们邮寄的药品和医疗物资,也至今没有收到,甚至连查询亦难以进行。 一名知情人匿名告诉本台记者,她全家均已感染新冠,但在国内买不到药,而外国寄往中国的药物被海关拦截。 她说:全球的人都在寄药,发不进来,海关进不来。故意的嘛。它压在那儿,又不送单,它放哪儿?我们这边全阳在家里了,没有人接单,快递都停运了。我们都在家里阳了,国内都买不到药,就硬扛。 陕西汉中市场监督局通报,两名民间志愿者合法购买药品,并通过网路直播免费送给有需要的发热患者,遭官方调查处罚。该机构未提及民众缺医少药的困境。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近50港人组织联署 促拜登延长港人「延迟强制离境」措施 接近50个港人组织联署促请美国总统拜登延长并扩大适用于在美港人的「延迟强制离境」(DED)待遇。有份参与行动的「香港民主委员会」(HKDC)执行总监郭凤仪表示,有信心建议会被接纳。 美国总统拜登于去年8月5日宣布给予符合资格的香港居民18个月的「延迟强制离境」(DED)待遇,并容许期间申请工作许可,该待遇将于明年2月5日到期。 换言之,原本受惠于该待遇的在美港人,会在大约一个半月后遭递解出境。47个港人组织在周五(23日)发出公开信,促请拜登政府延长并扩大该待遇。 协助发信的「香港民主委员会」执行总监郭凤仪向本台表示,他们在信中提出三项要求:一、延长给予港人的「DED」保护一年半;二、扩大受惠港人的范围至2021年8月5日后入境者均适用;三、把保护升级至「临时保护身份」(TPS)或「第二优先难民」(Priority 2 Refugee)身份。 郭凤仪说:如果我们看看美国当局在过去一年,在香港问题上的不同发言,都会理解到美国当局对于香港现时情况的掌握,是维持与当时颁布DED时所掌握的一样,换言之都仍然觉得港共继续打压香港的人权、自由及民主,而且有每况愈下的情况,所以美国当局绝对没有原因不去为我们续期,否则他们会受到一个很严重的名誉上损失。如果DED真的到期,你会想像到是美国政府亲手送一班香港人回港,让香港政府进行政治打压及审讯。 联署信中赞扬了DED在过去成功达到其保护港人社群的目的,让在美港人获得一个避风港,免受中共的打压。香港的政局动荡丝毫没有放缓的迹象,并估计目前有1,283名政治犯被关押。 郭凤仪估计,他们提出的第一点要求获准机会高,其馀两项要求本已在多条香港相关的「救生艇法案」里提出过,可是由于涉及移民的法案一般在国会都较为敏感,审议的时间相对漫长,推动的难度亦较大,因此相对需要更多推动力。他们仍希望拜登在移民政策中为处于对抗中共极权前线的港人提供更多有利选项。 郭凤仪说:「TPS」真的会明确让受惠的人,可能为期18个月的短暂的保护,当中能让受惠人士得到的权限(比DED)较多,另外,「第二优先难民」其实例如现时阿富汗方面都享有有关条文或政策,可以帮助当地人获得更好的方法进入美国境内,然后获得一个难民身份得到不同的保障。 郭凤仪指,今次联署的组织数量创新高,可见在美港人一致认为相关问题迫切。 现时适用于在美港人的「DED」,要求香港居民在2021年8月5日前入境美国,直至2023年2月5日前不会被驱逐出美国,期间可以申请「就业许可」(EAD)在美国合法工作,而持有香港特区护照、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英国海外公民护照(BOD)、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或香港特区签证身份书(DI)的港人均自动受惠。 记者:胡凯文 责编:温晓平 5.港府推系列措施抢人才、企业 学者:架床叠屋、雷声大雨点小 香港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港府推出一系列措施以抢人才、抢企业,包括开通「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又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但学者认为港府只是在行政上「架床叠屋」,欠缺具体措施吸引及留住人才。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今年10月公布的《施政报告》中,提出多项抢人才措施,港府周五(23日)再公布细节。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在记者会上公布,各项相关政策将于下周三(28日)起展开,为理顺及减化人才审批流程,「人才服务窗口线上平台」将于当日推出,申请人可以电子方式提交申请,料交齐资料后,4星期内可完成审批。当局亦正筹备实体办公室,预料明年初提交立法会审议。 陈国基又指,预计「抢人才」相关措施,足够弥补过去两年香港流失的约14万人。 陈国基说:在我们的服务指标内,预计3.5万人一年,如果3年粗略估计都超过10万人;加上每年大学毕业生约5万人一年,3年加起上来有15万人;合共有25万人,相信足够弥补过去14万人的损失。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前助理教授黄伟国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对陈国基的说法提出反驳。他说,按目前情况来看,接下来3年香港人口流失问题可能会持续。他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留住本地人才之馀再吸引外来人才,而港府所公布的措施空泛,外界只见行政架构扩建,恐怕难有实际收效。 黄伟国说:它暂时没有很具体的措施,譬如抢哪一类人才?它所说的抢人才措施都是一些过程上或手续比较简单一点,抢人才究竟是给香港甚么行业?金融?服务业?还是高科技?它今次说的只不过是一些架床叠屋,说要整办公室,推行甚么计划各方面,这个特区政府做的事好像是愈雷声大,其实是雨点小。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同日对本台指,乐见港府在行政上变得积极、进取,为抢人才及企业「开了一个好的势头」,不过他同时敦促港府多做实事维护香港的国际城市形象,否则可能令人才及企业却步。 李兆波说:作为一个国际城市,要看到你似一个国际城市的风范,譬如国歌事件上,外交部都不作声,你就不要搞,一个国际城市的资讯自由很重要,圆滑一点的方式处理是很重要,「你说叫Google的主席来香港,别人不会理你」,可能给予一个市场的讯息,会否封网?如果来做生意的人很害怕,企业和人才会看这些事,如果你这里乱七八糟,那些人就算会来都可能只是留一会,有机会离开。 在「抢企业」方面,香港政府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和「招商引才专组」,有约1,100间目标企业,希望未来2年内引进。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说,过去两个多月,已与政府接触或排期见面的企业有几十间,部分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亦有些规模较细的公司。 另外,港府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罗致高薪人才和全球百强大学毕业的人才,向合资格人才可发出为期2年的通行证,来港探索机遇。 合资格人才包括:申请日期前1年年薪达港币250万元或以上,和4个指定的世界大学排名榜中全球百强大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并在过去5年内累积至少3年工作经验,此两类人才不设限额;至于过去5年内在全球百强大学取得学士学位,但工作经验少于3年的,则每年上限1万人,计划将于推出1年后检讨。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香港法庭】示威涉违限聚令案 申上诉至终院法官押后裁决 在香港,有政党及公民组织在港府订立「限聚令」抗疫后集会游行,其中李卓人、梁国雄、黄浩铭等8人被裁定「参与受禁群组聚集」罪成判囚。各人上诉却被驳回,当中7名被告周五(23日)再向高等法院申请上诉至终审法院的许可,法官将押后一个月内颁布裁决。 本案是首宗违反限聚令而提出上诉的案件,亦是首宗涉及限聚令检控罪成而申请上诉至终院的个案,涉及的7名上诉人,包括工党李卓人、麦德正、郭永健、何伟航,及社民连黄浩铭、曾健成和梁国雄,各人被指「参与受禁群组聚集」,违反《预防及控制疾病(禁止聚集)规例》第599G章第6(1)(a)及6(2)条。7人中现时有两人正被还押,分别是李卓人因涉及支联会案,以及梁国雄涉及民主派初选案,但梁国雄周五未有到庭,只有李卓人由囚车押送至法院。至于原审时被告之一的吴文远,就未有参与今次上诉许可的申请。 上诉方提出7项法律争议,包括对法例第599G章中「群组聚集及受禁群组聚集」的正确诠释;参与和平集会可否构成参与「受禁群组聚集」的合理辩解;参与「受禁群组聚集」罪行是否与集会自由及言论自由的基本人权并行不悖;在规例正确诠释下,两个群组间保持至少1.5米距离,应否视作1个聚集群组;法律上须否证明被告有特定意图参与4人以上群组聚集,及证明参与「受禁群组聚集」罪行所需的犯罪意图;本案定罪相称性的恰当判断界线;以及本案定罪及判刑能否通过相称性测试。 代表上诉方的大律师黄宇逸陈词时指,案中争议涉及判断被告分成4人一组游行,大部分时间保持1.5米的距离,是否属「受禁群组聚集」,引述上诉庭判词指,「只要各组合之间距离有1.5米,便是为法所容」,是不属须解散的群组,因此上诉人有合理理据,争议他们的游行并非须解散的群组。此外,亦应从整体聚集情况作判断,即两组人有少于1.5米距离的情况也只是「瞬间出现」,对判断他们是否受禁群组聚集非决定性。 本案早前上诉同由法官黄崇厚处理,黄官在判词中曾指,第599G章第6条的「受禁群组」,针对的是有充份关连的4人以上的聚集;第10条的「须解散群组聚集」,针对的是现场有超过一个聚集组合,而不同聚集组合的总人数超过4人的情况,当时并裁定案发时8人属同一群组,聚集并没有合理辩解,亦无关法律争议。 另一名辩方代表大律师詹廷锵就提出,争议引伸出相称性的恰当判断问题,指「受禁群组聚集」跟「须解散群组聚集」两者之分别是不合理及专制,未能通过相称性测试。他举例指,如按法庭裁断,如多个群组的人一同观看世界杯直播支持阿根廷队,即使分开聚集,也会影响公众健康,惟他们不会被视作一个群组,成为「受禁群组」干犯限聚令,认为执法尺度任意和不合理,便不能通过相称性测试。 上诉方指,如果条例单纯是为保障公众健康,那「受禁群组聚集」跟「须解散群组聚集」不应只是因为两个群组互相认识、有共同目的或曾互相交谈,即界定他们为同一个群组聚集而获不同待遇。而上诉人案发时行使和平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对干犯控罪有「合理辩解」,惟黄官多次认为,有关问题是关乎事实裁断而非法律裁断,示意不能成为上诉理据;黄宇逸就回应,认为是否构成合理辩解,可同时牵涉事实和法律争议,涉及应用「相称性测试」,因此可视为法律裁断,又认为此案是最「完美」的案件,让终审法院就行使和平集会、游行的权利是否可视为「合理辩解」。 律政司一方就回应,重申案中没有出现执法双重标准,而「受禁群组聚集」和「须解散群组聚集」是针对不同的聚集情况,应以保持1.5米的距离作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分辨,此距离的要求没有可争辩之处。此外,上诉人行使基本权利时,不必然属于合理辩解,而第599G章属法例,无须通过相称性测试,条例列明豁免对象,其实亦已考虑相称性问题,认为上诉方未能说服法庭可倚赖这个「合理辩解」。 法官黄崇厚听毕双方陈词后,称须时考虑,将押后一个月内颁下判词宣布判决。 曾健成就在法院外向传媒表示,「限聚令」成为政府「手上皇牌」,限制所有集会,惟「姜涛诞」及世界杯期间,逾千人在街上聚集,亦有球迷为自己国家打气,故显口罩令和限聚令「基本上根本系政治判决」。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蓬佩奥首席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 被中国外交部制裁 中国外交部宣布,周五(23日)起据《反外国制裁法》制裁美国前国务卿蓬佩奥的首席中国政策顾问余茂春,及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ongressional-Executive Commission on China,简称CECC)副参谋长托德.斯坦恩(Todd Stein),以回应美国早前以「西藏人权」问题为由,对两名中方官员实施制裁。 美国本月9日以侵犯西藏人权为由,制裁中国西藏前党委书记吴英杰及西藏公安厅厅长张洪波。中国外交部周五(23日)对此反击,形容美国是「非法制裁」,并发布《关于对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裁措施的决定》。 《决定》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第4至6条规定,中方决定对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在中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禁止中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活动;对其本人及直系亲属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 被中国官媒形容为「当今第一汉奸」的余茂春,曾在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担任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政策规划办公室的中国政策首席顾问,在对华政策上担当重要角色。他亦是首位中国留美学生进入美国国务院对华政策核心圈,现时为哈德逊研究所中国中心主任,及2049计划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以及胡佛研究所客座研究员。 而托德.斯坦恩是美国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副参谋长。CECC是美国国会于2000年10月成立的独立委员会,被赋予的法律职能是「监察中国法治发展和人权」,其中包括检讨香港「一国两制」的实践,并于每年向美国总统和美国国会提交一份年度报告。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资安风险】字节跳动认用TikTok数据查记者位置揪「爆料内鬼」 中国影片分享平台TikTok资安问题备受世界关注。TikTok母公司、中国科技巨头「字节跳动」(ByteDance)周五(23日)承认,该公司员工曾利用影片分享平台TikTok的数据,追踪记者,以确定向传媒披露该公司内部讯息的消息来源。 法新社报道,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周五表示,作为对向媒体泄露公司信息的内部调查的一部分,有工作人员提取过两名记者的数据。 报道指,法新社获得「字节跳动」总顾问安德森(Erich Andersen)的一封电邮,说他们希望找出员工与一名《金融时报》记者和一名前BuzzFeed记者之间的联络资料。这两名记者之前都报道过涉及「字节跳动」内部问题的新闻。 安德森向法新社表示,被发现披露消息的员工现已离职,但他没有透露有多少人被解雇。在给法新社的一份声明中,「字节跳动」说它谴责「严重违反公司行为准则的误导性举措」。 安德森称,「字节跳动」的「公司合规团队」和一家外部律师事务所审查过「内部消息被传媒披露」一事,有员工曾查探涉事记者的IP地址,以确定他们是否与涉嫌「泄露机密讯息」的字节跳动员工处于同一地点。然而,该项审查未能成功,部分原因是IP地址只显示了大致的位置数据而非精确地点。 TikTok一直不遗馀力地说服客户和美国等主要市场的政府,说用户的数据隐私受到保护,对国家安全不构成威胁。 TikTok在美国再次成为焦点,由于被认为存在安全风险,美国国会准备批准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在政府设备上使用这个大受欢迎的短片分享程式。 众议院本周可能通过一项法律,禁止在公务员的公务手机上使用TikTok,美国约20个州已实施类似禁令。 TikTok一直试图说服美国当局,美国的数据受到保护,并存储在位于美国的服务器上。 但有传媒报道,该公司也承认,中国员工可以访问美国用户的数据。TikTok坚持,相关作业是在「严格和高度设限」的情况下进行。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路透:上海医院估计今年底前 全巿2500万人口半数感染 中国疫情持续升温,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超乎想像。上海有医院预料,今年年底前全市2500万人口有一半会感染,即是大约1250万人受感染,警告医务人员准备迎战「严峻残酷」疫情。 英媒《路透社》报道,上海德济医院周三(21日)深夜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文,估计上海巿已有约543万宗阳性病例,而在年底前,全巿将有1250万人染疫,接下来的圣诞夜、元旦和春节都注定不会平安。 报道引述院方称:「面对严峻残酷情况,大上海将沦陷,医院全体员工、家人,以及住院病人无一幸免,都将会感染。但是我们没有选择,必须团结应对,不可以逃避。」 不过,该帖文已被删除,暂未有医院相关人员作出回应。 中国官方公布,周四(22日)新增3,696宗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有专家指出,因应解封后核酸检测减少,官方病例数已经变成不可靠指标;另有殡仪馆工作人员表示,过去一星期的需求应接不暇。 分析:每日新增病例及死亡料达100万及5千人 英国医疗资讯分析公司Airfinity最新分析指出,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恐将迎来世上最大规模的新冠感染潮,每日新增病例数及死亡数恐分别达到100万及5000人,甚至可能更糟,这与官方数据形成鲜明对比。 中国多地爆发反封控「白纸运动」抗议风潮后,当局本月突然取消持续了3年的「清零」政策,而有关政策已让中国14亿人口付出重大经济和心理代价。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布林肯王毅通电话:美促中增疫情讯息透明度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华盛顿时间周四(22日)晚(北京时间周五)和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通话。布林肯告诉王毅,北京对日益严峻的新冠疫情保持透明非常重要。 综合外电报道,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周四晚发表声明,说在布林肯与王毅的通话中,布林肯「讨论了目前疫情的情况,国务卿强调了透明度对国际社会的重要性。」 周四早些时候,布林肯在一次简报中说,美国准备帮助中国提供疫苗,以帮助解决其不断爆发的疫情,但他指出,北京政府迄今为止还没有要求提供援助。他说:「我们希望看到中国能控制住这次疫情。」美国国务院本周早些时候表示,担心中国的疫情失控可能会产生新病毒变种,从而累及全球。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一份声明中称,中国的疫苗库存「总体上可以满足需求」,并且正在推出增强剂。他补充说,在中国处理疫情的官员将与美国的同行保持沟通。 刘鹏宇说:「中国愿意继续与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新冠病毒的挑战,更好地保护人民的生命和健康,振兴世界经济增长,并建立一个人人享有健康的全球社区。」 中国外交部在关于这次通话的声明没有提到新冠疫情,只说双方讨论过与乌克兰和台湾问题。 在突然取消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之后,中国正在努力应对日益增多的新冠病例。此前,公民自发参与「白纸运动」反对严苛防疫限制,各项指标亦显示中国经济前景恶化。 自从中国开始放寛防疫措施以来,中国只宣布了少数几个死亡个案,但据总部设在伦敦的研究公司Airfinity称,中国实际上可能每天有超过5000人死亡。 即使在习近平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11月在印尼峇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同意在一些领域重启对话后,美中关系总体上仍然紧张。为了防止中国盗取最先进的核心技术作军事及经济扩张,拜登政府宣布对先进的半导体和晶片制造设备实施出口限制。 上个月与拜登一起会见习近平的布林肯定于2023年初访问北京,以跟进此次峰会;他是自前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2018年前往北京以来,访华的最高级别美国官员。 美国的声明说,布林肯周四还向王毅表达了对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的关切,以及美中官员之间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的必要性。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疫情大爆发】传北京死者现白肺 中国专家:已发现130多变异株 中国突然放寛防疫措施后面临严峻形势。北京等地疫情出现大量死亡个案,社媒流传有不少染疫者出现严重的「白肺」症状,据称死者之中包括中国知名智库专家胡鞍钢的岳父。同时,中共官员自爆中国境内有130多个变异毒株。由于疫情严重,中国多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受到严重影响。 综合陆媒及社媒消息报道,近日社媒流传中国的新冠个案中有多人出现「白肺」现象。其中,大陆经济学家梅新育周三(21日)在社媒发帖说,知名左派学者北京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长胡鞍钢的岳父在当天早上去世,死因是新冠引发肺炎。其岳父前几天在医院做CT时,肺已经白了四分之一。 武汉市第四医院风湿免疫专科医生「pentokary2」亦在周二发帖说,「早上一接班,就听说发热门诊收了一个重病号,⋯⋯一扫CT,两个肺白了······」 微博大V新知博主「手抖毛大夫」也曾在周日(18日)发帖说,「返岗后支援一线的第一天,就遇上了一个⋯⋯突然喘不上来气的晕倒在路边的50岁男性。一扫CT,肺已千疮百孔,血氧饱和度最低时86%。」 「白肺」是三年前武汉疫情大爆发时,病人的典型症状,指重症肺炎病人进行X光检查时,肺部显影呈现一大片白色,表明肺部已被炎症严重侵蚀,病人生命受到极大威胁。 不过,陆媒「每日经济新闻」引述浙大一院感染科主任盛吉芳说,目前浙一收治的还没有白肺、肺实变等危重症病人。 12月20日,中共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在北京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三个月以来,中国境内已经监测到130多个奥密克戎的亚分支,同时有50个亚分支爆发流行,包括BQ.1和XBB。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增加。 由于疫情严重,中国多个地方的公共服务受到严重影响。「澎湃新闻」周四报道,河南濮阳、天津等地公务办理柜枱出现严重减员情况,无法正常办公。 记者:方德豪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12.【翻墙问答】港苹果App Store疑查翻墙软件 要移民苹果ID有技巧 问:过去不少大陆网民都会利用香港的Apple ID购买VPN或其他翻墙服务,以突破中共网络封锁。但根据人权组织Apple Censorship的最新报告,似乎这不再是一个可靠的方案。到底香港的Apple ID出了甚么问题? 李建军:根据 Apple Censorship的最新报告,虽然香港的App Store相对起中国的App Store自由一些,但有不少App已经在香港被下架,尤其在今年11月,有异乎寻常数目的VPN在香港App Store被下架。 另一方面,尽管苹果在美国一向注重用户私隐,但在香港和中国却从不强调私隐的苹果,并无作出任何捍卫用家自由和人权的保证。可以肯定,未来香港的Apple ID与中国的Apple ID分别会越来越小,乃至将来香港用户的资料或被「送中」至云上贵州。 因此,现时仍然用香港Apple ID买App的翻墙人士,应该开始寻找替代方案。其中一个可行做法是采用其他国家的Apple ID,最好挑选一些不用信用卡、可以单凭苹果礼物卡买服务的国家。苹果对信用卡的国家认证颇为严格。因此,买家拥有甚么国家的信用卡或扣账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最终可以获得哪个国家的Apple ID。 问:似乎网民要寻求其他国家的Apple ID才能确保未来可继续在App Store买翻墙服务,能否介绍一下有哪些国家可以选择? 李建军:如果当事人所处的位置是在中国内地的话,可以透过海外亲友提供当地地址设立户口,或更改现时用的Apple ID为海外户口。在购买服务时,可以透过海外亲友协助买苹果礼物卡。如果嫌买苹果礼物卡麻烦,有部分国家,容许Apple ID户口与一个当地手机号码连结后,利用手机号码的储值支付。手机预付卡充值方法十分之简单,自己用信用卡来充值都办得到,而且信用卡交易所显示的,并不会是苹果的交易,而是买家与当地电话公司之间交易,这样就更不留痕迹,被中国当局封锁的机会也大大减少。 如果人当事人所处的位置在香港可以考虑将Apple ID直接「搬到」英国。在充值时,可以托朋友买英国的礼物卡。不过,在「港版国安法」下,香港的苹果用户不会知道到底银行以及苹果香港到底向香港政府提供了甚么资料。因此,除了买礼物卡这个方法,直接将Apple ID的金流移到海外,都不失为一个保护自己的方式。 假如当事人拥有英国国民(海外)护照(BNO)或英国公民护照,可用自己的英国护照开立的扣账卡或信用卡户口付款。如此一来不单可以享有比较好的私隐保障,而且香港政府知道你的交易内容机会大减。 类似方式也适用于持有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外国护照的人。只不过在开立海外银行户口的同时,要留意相关国家的税务安排,以免抵触某一些税务法规。 问:那么安卓用户又有否在谷歌Play Store上面临同样问题? 李建军:谷歌面临的问题,与香港苹果的问题是完全不一样的。谷歌现时真正令人担心的,并非Play Store出现审查——香港的Play Store暂时相对正常。现时谷歌真正令人担心是如果谷歌在「香港国歌」争议事件中不向港府屈服,有可能导致它要撤出香港,又或者港府引用「港版国安法」封锁谷歌以及YouTube,届时香港就与中国一样,要寻求迂回替代方式方可保持使用Play Store,又或者要直接用APK安装应用程式。 因此,问题关键是要留意谷歌在香港的营运能否维持正常,如果谷歌香港的营运未受太大冲击,暂时看不出会出现类似苹果App Store在香港作出的审查;但如果香港亲共政客对谷歌的压力越来越大,迫使谷歌撤出香港的话,就必须另寻后路,包括以有效的方法得到安全的APK安装各类VPN或翻墙程式。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12-22-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2日 1.世贸裁定美要港产品出口标示「中国」违规 分析:裁定无约束力 美国前年11月要求所有由香港出口往美国的产品,来源地不能再标示为「香港」,须标示为「中国」,世贸周三(21日)裁定美国此举违规。中国外交部、港府均欢迎有关决定,并敦促美方立即撤回措施;但美国表示不会让步。分析认为,世贸裁决并无实际约束力,但相信美国的决定会影响投资者对香港作为独立关税区的信心。 世贸争端解决机构专家组周三裁定,美国限制香港来源地产品不符合世贸规则,虽然美国等国家高度关注香港的人权状况,但情况未达须采取这些措施的门槛;又认为香港的产品须标签为「中国」,就不能在美国市场以「香港」的名义竞争。 美国贸易代表署发言人霍奇(Adam Hodge)发声明称,美方强烈反对有关裁决,并指无意取消有关标记要求。他称,「美方不会就有关重大安全问题向世贸让步」,又指世贸有关报告进一步显示世贸需要根本上改革。 香港前有线新闻财经台台长颜宝刚周四(22日)接受本台访问指,世贸的裁决对美国以至其他国家,其实没有太大的约束力。 颜宝刚说:虽然有上诉机制,但上诉机制的时间都是比较长,最终做不做都是看相关国家。2018年的时候,中美贸易纠纷,当时世贸都是裁定了美国加征关税是违反世贸决定,美国既没有上诉,但关税亦都有保留,反映看到世贸裁定的约束力,几乎是零。 颜宝刚指,香港输出美国产品比例少,的确有部分厂商会因为需更改产地来源的要求而有所不便,但在商贸上对香港影响不大。他认为,美国要求香港产品更改来源地为「中国」,更重要是美国不承认香港独立关税区地位,令国际投资者对香港有质疑。 颜宝刚说:在外国投资者眼中就会有些疑问,到底过去回归后,香港25年独立的经贸地位是否仍然生效?他们会贸疑,包括相关法例是否在《普通法》之下受到保障呢?这些对外国投资者来说会产生一定的疑问。 针对世贸裁定美国违规,港府欢迎有关裁决,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周四在记者会上作出回应。 丘应桦说:我们欢迎专家组充分肯定中国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的地位。有关裁决再次证明,美方无视国际贸易规则,企图单方面实施带歧视性和不公的规定,无理打压香港产品和企业,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丘应桦指,香港作为一个独立关税区,美方有关规定带有歧视,已去信美国贸易代表及相关部门,要求根据世贸的裁决撤回有关规定,美方可以在60日内向世贸上诉,期间可暂时不执行裁决,港府会因应美方上诉与否,作出相应措施。 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周四发表声明,亦欢迎世贸的裁决。发言人指出,2020年以来,美方无视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将其国内法律凌驾于国际规则和别国法律之上,单方面要求香港输美产品修改原产地标记,企图藉机诋毁「一国两制」,是典型的强权政治和霸道逻辑。 根据1992年《美国—香港政策法》,美国容许由香港进口的产品来源标示为「香港」,但在「反送中」运动及香港实施《港区国安法》之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2020年签署《香港自治法案》及行政命令,认为香港不再「自主」,取消对香港的特殊待遇。 2020年11月起,美国要求所有香港出口美国的产品来源地不能再标示为「香港」,而必须标示为「中国」。港府随即透过双边和多边管道投诉,世贸争端解决机构于去年2月同意香港政府的请求,成立专家组审理有关争端。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中国疫情大爆发惟坚拒外国疫苗援助 评论:明显是面子和利益问题 中国疫情大爆发,新变种病毒株已传入,就连世卫都高度关注,促中国加快提高疫苗及加强剂接种率。惟因质疑国产疫苗效力差和副作用,中国民间出现「有针缺人打」怪象;「一带一路」国家民众接种中国疫苗加强针的比率也大跌。中国内地未准外国mRNA疫苗入口,过去多年自主研发mRNA疫苗又「只闻楼梯响」。最近美、德先后称愿提供疫苗,中国未接受。学者称,「明显是面子问题」,加上国产疫苗垄断中国市场多年,「不希望被分一杯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周三(21日)称:「中方目前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药品和检测试剂总体可以满足需求。」此话是中国对美国和德国表示愿意捐赠mRNA疫苗的回应。北京至今仅同意先让德国在中国的桥民接种德国的mRNA疫苗。 在全球新冠疫苗扮演重要角色的mRNA疫苗,至今仍没有获中国内地批准进口。 为何中国始终不愿接受外国mRNA疫苗援助呢?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向本台称,「明显是面子问题」。 司令说:国产疫苗,效率很低,尤其是在病毒高度变异,形势非常复杂时,中国政府又不愿意承认这一点,因为如果当外国、欧美国家的疫苗进了中国,全面开始打后,大大减低全民死亡率、感染率,恰恰就让中国政府不打自招地承认,中国国产疫苗就是一个垃圾。 司令又指,国产疫苗垄断中国庞大市场多年,「当然绝不希望被人分一杯羹」,尤其当多间企业因疫苗需求和出口量大减而亏损严重。 目前,中国内地只批准使用国产疫苗,覆盖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等,生产商包括国药集团、科兴生物、康希诺等。过去多年,至少10间有关药厂曾公开称正在自主研发国产mRNA疫苗,惟至今仍未见成果。 另一方面,中国作为「疫苗外交」上的最大疫苗供应国地位,近来却已被出口mRNA疫苗的欧、美国家取代。而英国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近月公布称,就算部分国家民众接种的首2剂为中国研发的疫苗,追加剂(第3剂)仍旧打中国疫苗的比例大减。相较于第1剂接种中国疫苗人数,巴基斯坦、印尼、孟加拉、巴西人民以中国疫苗为第3剂的比例,分别减少98%、93%、92%和74%。 不少中国疫苗企业收入大减,包括中国生物疫苗巨头康希诺的半年报表显示,营收同比下降69.45%,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98.69%,仅赚1,223.8万元(人民币,下同),公司将利润下跌归咎于新冠疫苗市场的饱和。 中国当局要在全国14亿人口中,赶及提高接种率面临挑战重重。不少中国民众因质疑国产疫苗效力差和副作用,而不愿打针。 不少专家指出,中国的疫情高峰期料在明年1月来临,加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日前表示,Omicron BQ.1和XBB变异株已传入中国大陆,引起关联的本土病例可能大爆发,警告中国若不大幅提高长者疫苗接种率和全国加强剂接种率,恐致200万人死亡。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最近表示,非常关注中国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呼吁北京加快为风险最高的人群接种疫苗,世卫并正提供支援。世卫亦指出,接种加强针对中国国产疫苗至关重要,因国产疫苗使用的是灭活病毒,效力通常不如使用更新的mRNA技术的外国疫苗。 央视近日报道,国内已经建立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55亿剂,完全能够满足当前防疫形势的需要。惟官方一直未有交代最新疫苗加强针的接种情况。中国官方数据早前显示,中国首针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但成人加强剂接种率仅57.9%,80岁及以上长者加强剂接种率更只有42.3%。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习近平拒德国驰援疫苗 分析:以百姓生命为价圆国产疫苗骗局 继美国后,德国总统亲向习近平提出愿为中国提供BioNTech疫苗,却遭拒。有感染新冠的中国记者指中国疫苗是国家级骗局,中共为圆谎,不顾百姓生灵涂炭。也有分析认为,中国拒绝西方援助,是为免国产疫苗无效的实情曝光,继而导致「疫苗外交」破产、政权不稳。 中国政府毫无准备地放开清零政策后,新冠感染人数急升。德国《明镜周刊》引述消息报道,德国官员与中共官员在近期的沟通中,敦促中方进口或在中国本土生产BioNTech疫苗。周二,德总统施泰因迈尔(Frank-Walter Steinmeier)与习近平通话时表示,德方可立即向中国提供数亿BioNTech疫苗,但该提议遭到中国拒绝。 另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三(21日)例行记者会上拒绝了美国援助中国疫苗的建议。 现居北京已届78岁高龄的知名记者高瑜已染疫数日,她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斥中国政府不顾百姓死活。她指中国现时哀鸿遍野,民众非常渴望民主国家有效的疫苗和药物。 高瑜说:我正在病床上和「新冠海啸」在做著斗争,多少像我一样的中国人缺医少药。德国向中国捐献疫苗被拒绝,难道现在我们这个形势不需要援助吗?苦难的中国人都在等待高质量的疫苗,中国政府从人民的生命安全考虑,也应该接受国际上的援助。 高瑜指国产疫苗是个骗局,而中共则是这场骗局的推手。 高瑜说:中共不承认中国的疫苗不合格,而且还开了庆功大会,给陈薇还颁了大奖,它整个就是一场骗局。 德国的中欧问题专家史明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指,中国军方主导研制的疫苗无效,为免实情曝光导致中国「疫苗外交」破产,甚至引发政权危机,因此中国断然拒绝美、德等国的疫苗援助或合作建议。 史明说:中国它在第三世界国家靠国药、科兴疫苗做了很多外交上的文章,如果现在在中国国内大规模接收BioNTech 、辉瑞、莫多纳疫苗,那么中国疫苗外交的内幕就全部被戳破;那将来就不是一家要追索了。北京这脸不能打得太肿了,打得太肿了权力怎么办?决定了北京它要咬著牙轻易也不能接受尤其是西方的援助。 周三,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伯斯特莱特(Steffen Hebestreit)证实,第一批BioNTech疫苗将于当日稍晚抵达中国,其他批次也紧随其后。 BioNTech 疫苗将是第一个在中国使用的非中国疫苗,但是只有居住在中国的大约2万名德国人可获接种。 赫伯斯特莱特表示,德国正在努力确保居住在中国的其他外国人下一步也能获得 BioNTech 疫苗接种机会。 据德媒报道,在华德国公民已经收到消息,德国驻华使领馆即将为12岁以上的在华德国公民免费接种疫苗。 接种点在北京、上海、沈阳、成都和广州。 德国总理舒尔茨(Olaf Scholz)11月初访问北京得到了中国政府的承诺,即在华德国人可以获批接种BioNTech疫苗。作为回报,在德国的中国公民如果愿意,也可以接种中国的科兴疫苗(Sinovac)。在德国,科兴疫苗没有得到普遍批准。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4.卫健委会议纪要:12月1至20日 2.48亿人确诊 中国大陆社交媒体于周四(22日)流传「中国国家卫健委会议纪要」,披露12月1日至20日累计感染新冠病毒人数,已达2.48亿,占总人口17.65%。单在12月20日,新增感染人数就达到3700万人,数字比中国政府承认的每日数千人相差甚远。中国官方未有就这份内部文件作出否认。 据路透社周四消息,健康数据公司 Airfinity 估计,中国每天可能有超过 5,000 人死于 COVID-19。这家总部位于英国的公司表示,它使用基于中国地区数据的模型得出的数据也表明,中国目前的每日感染人数超过 100 万。 中国官方仍未就以上数据作出澄清。 根据网上流传的「中国国家卫健委会议纪要」,中国国家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在内部会议上表示,随著全国防疫措施进一步调整,加上春运和春节期间人群大规模流动,可预见更多地方疫情将快速上升,城市和农村的感染率将同时成长。而农村医疗资源底子薄,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多,一旦感染快速蔓延,局面将更为严峻。 会议纪要显示,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中,北京、四川疫情分居第1、2名,累计感染率均已超过50%;介于20%至50%者依序为天津、湖北、河南、湖南、安徽、甘肃和河北。 纪要指出,估算20日单日新增感染人数为3699.64万人,占总人口的2.62%,且较19日、18日持续上升。按省区排名,当日新增感染率(感染人数除以总人口)前5名依序是四川、安徽、湖北、上海和湖南。若按城市(含直辖市)排名,前4名依序是成都、兰州、合肥和上海。 若依累计感染人数排序,超过2000万人的省区依序为四川、河南、湖北;1000万至2000万人者依序为湖南、河北、广东、北京、安徽、山东。 城市(含直辖市)方面,累计感染超过500万人的城市依序为北京、成都、武汉、天津、郑州和重庆。 纪要提到,目前中国各地区的疫情流行存在较大差异,疫情高发地区存在「空间聚集性」的特点。其中,京津冀、成渝、两湖、华中的疫情发展相对较快;长三角、珠三角、西北和东北地区的疫情流行进展相对落后。 纪要指出,京津冀地区疫情目前处于「高位流行」阶段,但北京已过疫情高峰期,近日疫情呈「稳步下降」态势,但每天仍有较大数量的新增感染者,且目前已进入危重症、重症高峰期,医疗救治服务正面临较大压力。 至于天津正处于流行的高峰期,预计未来2至3天疫情可能自高峰回落;河北全省「疫情快,增速较快」,预计未来3至5天将进入疫情的高峰期;成渝地区和两湖地区疫情发展迅速,其中四川全省疫情已快速发展至高位,是继北京后第2个累计感染率超过50%的省区,包括成都在内的多个城市同处疫情流行的高峰期,全省医疗救治压力大。 至于重庆市内主城区流行水平高于远郊地区,预计全市将在1周左右进入疫情高峰期;湖北全省正处于疫情流行的高峰阶段,近2天新增疫情出现波动下降的迹象。 纪要提到,12月1日以来,中国19个省区累计报告1100例感染者基因组,有效序列共发现12种Omicron变异株,主要流行的病毒株是BA.5.2、BF.7和BM.7。其中,北京、黑龙江、贵州和新疆的BF.7比重高,其他省区都是BA.5.2比重高。目前尚未发现传播力、致病力和免疫逃逸具有明显变化的新变异株。 会议分析,近日全国疫情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单日新增感染速度不断加快。12月份以来,人群累计感染率已超过17%。预计12月下旬全国多个省区将陆续进入疫情流行高峰期。且目前疫情上升迅速的省区,正在或即将呈现「由省会城市向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辐射」的态势。而在疫情流行高峰后1周左右,将出现重症和非重症高峰。 在印度,有当地传媒报道,总理莫廸于将会召开高层会议,要求各部门密切注视疫情。印度卫生部门最近发现三宗Omicron BF7 变种病毒,这变种类型传染力强,正在中国大陆肆虐。 责编:温晓平 5.【疫情大爆发】抢药潮扩大 台暂「劝导」若恶化将「实名限购」 中国抢药潮蔓延,在台湾,卫福部长薛瑞元回应立委要求采取进一步措施表示,将先要求药房以劝导方式限制民众购买数量。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王必胜证实,抢药潮已从普拿疼(港译必理痛)扩大到所有含相同成份退烧止痛药,如果情况更严重的话将采取实名制方式限制购买。 卫福部长薛瑞元周四(22日)前往立法院报告业务概况,立委询问中国抢药潮对台湾的影响,薛瑞元表示,抢药潮除了蔓延香港和台湾之外,世界上多个国家都出现相同情况,政府会密切关注中国疫情发展对台湾的影响。 薛瑞元说:关于这次抢药的情形,当然是在中国「新十条」措施发布之后,从出现抢药潮的情形以及医院里面的排队,看起来中国的疫情是不可以轻忽的。这个抢药潮不只是只有在香港出现,是在华人比较多的国家都有。 薛瑞元指出,已要求各药厂优先将退烧止痛药供给医疗机构,目前各医院开药都没有问题,但将采取第一阶段措施,开始要求民众限量购买。 薛瑞元说:会做的第一步措施,是跟药房这边来劝导,希望他们对于顾客来购药的时候给他一个限量,一次只能拿几颗。可是他不是强制性,是劝导性的,我想我们第一步会先做这个动作。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王必胜在稍后的记者会表示,卫福部一直密切监视市面上抢药情况,经过调查抢药范围已逐渐扩大。 王必胜说:我们跟药师公会全联会有非常密切的联络,他的部份主要是在全国的药房,如果有异常的购买状况会回报给全联会。根据回报,我们之前所说的普拿疼有大量购买的情形,现在已经扩及到其他并普拿疼这个牌子的乙醯胺酚(退烧指痛药),也有人大量的采购。 王必胜指,卫福部长薛瑞元提出的限购措施如果无法改善目前情况,不排除采用实名制方式,管制民众购买普拿疼等药物。 王必胜说:第一个阶段所谓启动管制,是药房能够用限量购买的方式,这并不是一个强制作为,我想可能是劝说的方式,用限量购买方式去进行。如果实在是非常严重的话,进一步是不是考虑用实名制的方式——暂时性的实名制做相关的管制,这个我们也做考虑,主要看状况的严重或不严重。 除了普拿疼等退烧止痛药之外,据《联合报》报道,台湾研制治疗新冠肺炎中药「清冠一号」,也是近期寄往中国的热门药品。 中华邮政邮务处处长王婉如回应传媒询问表示,除了一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是禁忌物品外,在合理自用的范围内,是可以邮寄到中国地区,药品件数近期都小幅成长。 根据台湾中医的流程,如果经过视像诊疗医生认为有需要,可以用自费方式购买「清冠一号」寄给中国的亲友。不过,中华邮政指出,中国各地海关检查标准不一,就算包裹写清楚药品内容,相关药品也有可能被拦下来禁止进口。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香港法庭】支联会拒交资料案三被告结案陈词 明年3月裁决 前香港支联会被警方指为「外国代理人」要求递交资料,但前支联会常委拒绝,前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及4名常委,被控「没有遵从通知规定提供资料」罪,其中3人否认控罪,案件周四(22日)作结案陈词。邹幸彤指警方行动背后有「不恰当政治动机」,对公民社会上造成寒蝉效应,而支联会是由港人独立营运的组织,认为有关指控荒谬。判官听毕陈词后,押后至明年3月4日裁决。 本案被告之一邹幸彤早上手抱大叠文件,穿上黑色长褛出席审讯,旁听人士就跟她打招呼又祝她:「冬至快乐!」自行代表的邹幸彤继而以英语开始自行陈词,罗列4大重点,包括外国代理人的定义为何、警方通知书对人权的影响、通知书用字极度空泛及广阔,以及通知书不具合法目的。 邹指出,在《港区国安法》第43条的实施细则中,就「外国代理人」定义,是指在港直接或间接受外国政府或外国政治组织指使、监督、控制、雇用、补贴或资助,且为其利益活动的人或团体,如果按控方定义,「资助」等同有金钱往来,实是「滥用文字」,反驳指如捐款给慈善机构,并不等同是资助和控制慈善机构,更直指法庭如同意此广泛字义,将对公民社会不同团体的捐款活动造成寒蝉效应。 至于「代理人」,邹指出前题是须先满足「受主使者控制」的条件,强调条文中所提及的「利益」,不能是间接或偶然,若无法得知主使者想要甚么,根本无法为其利益进行活动。而且所谓的「利益」,亦不能是民主丶自由等概念,故在定义何谓「外国代理人」之前,必须先定义何谓「利益」。 她继而强调,支联会创立以来都由港人独立营运,不受外国组织控制,控方也从未争议,故警方透过一笔从指控文件中列为「组织4」捐予支联会的2万元捐款,及两者有类近目标与历史,指控支联会是其代理人,质疑警方指控毫无客观基础。 她并重申,警方行动对结社自由造成重大打击,而警方行动前从未考虑人权因素,在索取资料前,已计划控告支联会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质疑资料如跟另一检控相关,被告是否应享有缄默权。 她又指出,警方要求索取由1989至2014年间支联会所有活动、附属组织、资助者等资料,要求不合理和非必要,亦不可能被满足,批评警方有关通知书字眼含糊的程度,「任何人收到都不知要如何做。」 邹明言,不恰当的政治目的一直难在法庭上证实,因政府永不会说明自己的意图,但她从警方文件中,以「清场安排」(arrangement to clear the crowd)来形容「天安门屠杀」事件,却未有提及支联会的起点正是因为「六四」,形容是「铁证如山被轻易忽视」,批评警方只接受官方立场是真相,是以法律之名掩饰政治审查。 代表另一被告徐汉光的资深大律师戴启思就指,控方以「公众利益豁免权」为由,隐去大量文件中的人名及组织名,各方无从判断支联会是否「外国代理人」;另一辩方大律师就指,本案法庭只需考虑警方对支联会的怀疑是否具合理基础,以及发出通告书是否必须,没有需要证明支联会是否「外国代理人」。 本案被告为邹幸彤(36岁,大律师)、邓岳君(53岁,无业)、梁锦威(36岁,葵青区议员)、陈多伟(57岁,货车司机)和徐汉光(72岁,退休)。控罪指他们违反《国安法》第43条实施细则附表5第3(3)(b)条,于去年9月8日,作为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支联会)在香港的干事,或在香港管理或协助管理该组织的人士,并已获根据上述《国安法》条例,送达通知,但没有遵从根据该通知的规定。梁锦威和陈多伟早前已认罪,被判囚3个月,早前已刑满出狱。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解放军本月活动剧增 五战区三个有行动 本月,中国在整个地区的军事活动急剧增加,五个解放军战区中有三个参与了以其特定任务区为中心的行动。有外媒引述分析人士说,这已成为中共总书记兼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统治下的「新常态」。 英国《卫报》报道,解放军周三(21日)派出39架战机和3艘海军舰艇进入台湾周边海空域;上周,解放军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的飞机之中,其中有16架为具有核能力的H-6轰炸机,数量创下纪录。另外,共军在喜马拉雅山区与印度军队发生冲突,在日本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并参加俄罗斯大型联合演习。 综合台媒及英国《卫报》报道,台湾国防部周四表示,从周三早上6点截至周四(22日)早上6时为止,侦获解放军机39架次、共舰3艘次,持续于台湾周边海空域活动。共军运用任务机、舰及岸置飞弹系统严密监控与应处。其中有30架次解放军机逾越海峡中线,最特殊的是,今年才首度亮相的大陆运油-20空中加油机首度出现,显示解放军空中加油技术及能力迅速提升,未来作战航程将大幅增加。 《卫报》引述独立国防分析家刘易斯说(Ben Lewis)指出:「五个(解放军)战区中有三个参与了以其特定任务区为中心的行动,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壮举。」「我认为这清楚地表明了解放军在其发展过程中走了多远。」 报道又援引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高级访问研究员、前美国国务院官员唐安竹(Drew Thompson)指出:「台湾显然是解放军现代化的一个焦点,解放军是一个对台湾及其邻国实施强烈、持续军事胁迫的政治工具。」 本周,中国传媒报道了中国海军在菲律宾海的「空前」演习,穿越台湾和日本之间的大隅海峡和宫古海峡。据《环球时报》报道,这支船队包含创纪录数量的驱逐舰,其中包括「辽宁号」航空母舰。 这是在日本宣布增加防卫预算和新的防卫战略后的几天,其中中国被称为「前所未有的战略挑战」。中国传媒体将这次任务描述为「跨越第一岛链之外」,在「日本最近的军国主义举动」中「发出回应讯息」。 而在周一,俄罗斯宣布在周三开始与中国进行联合海军演习。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罗斯太平洋舰队的「瓦良格号」导弹巡洋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将参加在东海的演习,而中国海军计划为演习部署几艘水面战舰和一艘潜艇。 报道认为,这些演习是中国和俄罗斯加强军事关系的一个标志。今年,在普京入侵乌克兰的几周前,习近平和普京宣布建立「上不封顶」的友谊。 11月,两国空军在日本海和东海上空进行了联合巡逻,俄罗斯轰炸机首次在中国降落,中国轰炸机飞往俄罗斯的一个空军基地。9月,中国首次派出三个军种的部队与俄罗斯部队参加联合演习。 据报道,《南海争霸》(The South China Sea: The Struggle for Power in Asia)一书的作者海顿(Bill Hayton)认为:「在外交上,演习清楚地表明,中国将俄罗斯视为安全夥伴,不会因为乌克兰入侵而中断关系。」「不过,印度政府可能会不高兴,因为它的主要战略夥伴俄罗斯正与它的对手中国举行联合军演。」 上周有消息称,印度和中国军队在有争议的喜马拉雅边境地区进行了战斗。刘易斯认为,发生在阿鲁纳恰尔邦「实控线」(LAC)附近的冲突与台海局势有相似之处,即共军似乎试图提高正常活动的标准。 他说:「解放军已经转移了大量资源,在实控线附近发展军事基础设施和部队。」「他们利用这次袭击来改变该地区的现状,同时把部分部队撤走,假装这是缓和局势。」 在加强军事活动的同时,中国亦突然解除严苛的防疫限制。中国新冠个案数字激增。《卫报》引述印太防务专家、太平洋论坛(Pacific Forum)客座研究员赫辛格(Blake Herzinger)说:「我认为值得考虑的是,在结束清零的前提下,(军事)行动显然仍然是一个优先事项,解放军全力防控军中疫情,以保持他们的行动节奏在这个水平。」「但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我们应该对习近平想要建立的军队的期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政治科学教授暨安全研究(security studies)学程主任傅泰林(Taylor Fravel)向《卫报》指出:「现在,所有中国传媒对这些不同演习的关注可能另有目的。」「也就是说,(中国政府想)表明,尽管爆发疫情,中国仍然是一个强大而有能力的军事力量,以免有人认为中国会在各种国际争端中软化自己的立场。」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疫情大爆发】世卫「非常关注」中国处境 百姓黑市买药 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它对中国严峻的新冠疫情「非常关注」。有美国专家推算,中国新冠个案将出现爆炸性增长,死亡人数可能会是「数以百万计」。为了自保,中国百姓似乎正在转向黑市抢购新冠特效药。另传中国计划在1月份放寛对海外旅客的检疫要求,取消强制酒店检疫。 综合外电及陆媒报道,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hebreyesus)周三(21日)告诉记者:「世卫组织对中国不断变化的形势非常关注,关于重症的报告越来越多。」但他强调,世卫需要更多详细讯息才能对局势进行全面评估,这包括疾病严重程度、入院人数和支援深切治疗部的需求。 与此同时,上海德济医院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估计周四开始,上海将进入疫情高峰,今年的元旦及春节「注定不会平安」,估计疫情爆发会持续一个月,截至元宵节返城高峰结束,全市2500万人口约有一半人受到感染,医院全体员工及住院病人无一幸免,老年患者一定会出现更多重症及死亡个案,又指现时全上海医院的退烧药及止咳药等库存几乎是零,医护人员必须的N95口罩被炒贵5倍。 院方又指,面对严峻残酷的情况,没有选择,必须团结应对,并宣布院内怀孕及哺乳期、60岁以上的医护职工停工回家,工资照发,所有体温高于38度的员工不要上班,无症状及轻症员工,只要无发烧必须当值。医院会向全体员工发放每人1000元(人民币,下同)的元旦春节补助,前线医护获发2000元。 此外,美国华裔公共卫生专家、新英格兰复杂系统研究所新型冠状病毒工作组主任丁亮(Eric Feigl-Ding)发表推文,形容中国疫情为「犹如发生了核事故那么坏」(THERMONUCLEAR BAD),说中国六成地区和世界10%的人口将在未来90天内受到疫情影响,即「数以百万计」的人将感染病毒,而且只是开始。 另据《彭博社》报道,由于奈玛特韦(Paxlovid,又称利托那韦)等新冠特效药短缺,中国百姓似乎正在转向黑市。 一个网民在微博上说,她正在购买孟加拉国生产的仿制(GENERIC)奈玛特韦,因为她年迈的亲戚在中国买不到此药。她在已被删除的帖子中说,虽然她听说中国进口了数万箱奈玛特韦,但普通老百姓根本无法获得。 广州有医院可开新冠药奈玛特韦,药费约2300元,但检查费用逾6000元。《广州日报》报道说,私营的广州和睦家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说,奈玛特韦价格约为2300元,但是病人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以确定他们是否适合用药。报道称,这包括花费约5000元的CT检查,加上约1000元的谘询费,以及几百元的肝脏和肾脏功能检查。 另据《彭博社》报道,中国计划在1月份放寛对海外旅客的检疫要求。报道引述消息人士说,当局正考虑 「0+3」政策,即取消在检疫酒店或隔离设施中隔离的要求,改为进行为期三天的监测。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海外公安站】日本启动调查 「保护卫士」愿助韩国 在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类似的检查之后,日本当局正就「中国在日本设立公安站」的报告展开调查。在首尔表示要调查韩国境内的中国公安站后两天,人权组织「保护卫士」提出协助韩国当局的调查。 综合路透社及韩媒报道,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周四(22日)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正厘清相关情况,并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松野早些时候说,日本已经通过外交渠道告诉中国当局,「如果有任何侵犯日本主权活动,那是不可接受的。」 总部设在西班牙的「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自9月以来发表了两份报告,指出中国当局在包括日本在内的53个国家设立了102个海外公安站。 「保护卫士」在9月的一份报告中说,中国福州的警察在东京设立了一个「服务站」。该组织在一份后续报告中指出,中国南通市的警察在日本某地还有一个这样的站点。 另外,在首尔表示要调查韩国境内的中国公安站后两天,「保护卫士」提出协助韩国当局的调查。 「保护卫士」活动主管哈特(Laura Harth)告诉《韩国时报》:「我们可以协助相关的韩国调查机构,提供我们可能掌握的任何额外见解和讯息。」 她补充说:「我们非常高兴地看到韩国当局对在该国设立『中国海外公安服务站』一事展开了正式调查。我们真诚地希望民主国家能够围绕这个问题团结起来,拿出共同努力,有效打击这些公然违反国际规则秩序的行为,这些行为对各地的基本自由和民主构成了威胁。」 中国外交部周四表示,没有设在海外的中国公安机构。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一次例行发布会上称,中国一直遵守「不干涉外国内政」原则。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香港法庭】《立场》案辩方终止聆讯申请被驳回 控方新呈1年前帖文当证据获批 在香港,「立场新闻案」辩方早前提出永久终止聆讯申请,周四(22日)被法院驳回,控方可以继续检控,原获准保释的两名被告须继续受审。控方更突然提出,把前《立场》英国分社主任近一年前的个人Facebook截图呈堂,以显示《立场》运作,辩方反对无效,获法官批准接纳。 前《立场新闻》总编辑锺沛权、前署任总编辑林绍桐及《立场新闻》母公司被控「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一案由《港区国安法》指定法官之一的郭伟健审理,控方续由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及署理高级检控官徐倩姿代表;辩方代表则包括资深大律师余若薇、大律师马维騉及黄卉仪。 辩方早前以控方被辩方发现后,始在审讯中途呈上逾1500页属「不使用材料」的未披露文件,认为对辩方构成不公平,提出永久终止聆讯申请。郭伟健早前听罢控辩双方的证供及陈词,早上驳回辩方申请,指在相对可能性衡量下,辩方并未能证明控方「未能披露」或「延迟披露」部分不使用的材料,会导致审讯不公平,辩方亦未能证明如果让检控继续,会导致滥用法庭程序,故裁定审讯继续,两名早前先后获准保释的被告,即锺沛权及林绍桐须继续受审。 早前负责撷取《立场新闻》网站及社交网页内容的国安处警员先后作供,审讯继续后,第4名作供警员蔡俊坚(音译)续接受盘问,透露自己在去年11月11日、15日及12月7日,收到上司、即高级督察卢健贤指示,撷取《立场》部分连结,当时卢把相关资料列印到纸上,惟他未能记下纸张数量,直言因有关资料没有显示文章内容,故不知截图目的,也不知道编号SN之意思。 他及后确认在11月份时所撷取的为《立场》社交网页,而在12月就是撷取《立场》网站文章及一条YouTube片段,内容为中大事件两周年报道及邹幸彤获奬报道,而自己未有留意是否有其他传媒作相关报道。不过,及后辩方揭发,有关时间卢健贤应该正在放假,故指示实是由卢健贤的上级,即总督察陈安铭直接发出,蔡始承认自己记错。 控方其后要求另一位同样有份负责撷取截图的警员曾学纶作供,他读出帖文赞好跟分享次数及部分留言,辩方再次表示反对,认为留言属传闻证供,且控方只叫证人读出「批评的声音」,但留言骂民主派及赞扬中共的留言,控方却没要求读出,要求法庭记录在案,辩方将在结案时就此作出陈词。 而警员读出的留言,包括「有共产党员嘅地方就已经唔安全」、「香港喺共匪代理人治理下,已经冇任何希望」、「再见亦是手足」、「曱甴只有一条死路,永远返唔到香港」、「弱智得过你」等。 曾其后透露,自己在本月8日收到上司总督察陈安铭指示,要求他撷取前《立场新闻》英国分社主任杨天帅的个人Facebook的帖文截图,曾最终撷取19张图片,辩方就质疑,有关新证供未知有何作用及证案价值。 控方代表徐倩姿就回应,指根据税务文件,杨天帅案发时为《立场新闻》员工,帖文在案发其间发布,提及英国分社的运作情况,而杨亦有在Facebook发布《立场新闻》跟英国分社停运之消息,认为帖文反映《立场新闻》运作情况。惟余若薇大表不满,反驳指相关帖文内容是「旧闻不是新闻」,更指控方早已掌握英国分社的证据,强调控辩双方于今年9月已签署承认事实,「刑事案咁审讯,作为辩方面对呢个唔公平嘅情况」,批评控方此时突呈堂新证据,「咁嘅审讯程序同方法不能接受」。 虽然如此,最终郭官在听毕控辩双方陈词后,就以控方新呈证据对审讯议题有帮助为由,认为法庭应该要接纳,终批准把杨天帅的Facebook帖文截图呈堂。 案件早于10月31日开审,惟审讯不久,辩方即发现控方疑未有向辩方披露部分「不使用材料」,控方就回应指自己亦不知情,并在追问警方后始知悉尚有大量文件未有向包括控方在内提交,于是需要跟相关国安处警员补录口供,同时在审讯中途,才向辩方提交逾1500页文件。 有关国安警员之后在作供时透露,曾检视《立场新闻》网站,并以「主观认为」标准,筛选出587篇认为涉嫌违法的文章,继而再筛选至30篇交予案件主管。辩方陈辞时指,警方从《立场》网站筛选出文章后,最终只交出30篇被指涉及煽动成份的文章予案件主管,然后在短时间内销毁其馀文章,是永久剥夺法庭审视更多资讯的权利,而被告因无法寻回文章,控方「没有披露」及「太迟披露」这些与本案相关的文章,对他们并不公平,并批评警方在没有交律政司作覆检下即销毁之做法是「匪夷所思」,故申请永久终止聆讯。 不过,控方就反驳,并非警方下令《立场》网站停止运作,因而导致辩方无法取得本案证据,认为被告可向文章作者或《立场》员工取回文章;又指调查初期警方无责任保留或对辩方有用的材料,若有该些文章可纳入控方检控基础,迟披露「其实对控方先失利」。 本案被告依次为 Best Pencil (Hong Kong) Limited、锺沛权(52 岁,无业)及林绍桐(34 岁,编辑),他们同被控一项「串谋发布或复制煽动刊物罪」。控罪指他们在2020年7月7日至2021年12月29日,在香港一同串谋和与其他人串谋发布及/或复制煽动刊物,具意图引起憎恨或藐视中央或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激起对其离叛;激起香港居民企图不循合法途径,促致改变其他在香港依法制定的事项;引起对香港司法的憎恨、藐视或激起对其离叛;引起香港居民间的不满或离叛;煽惑他人使用暴力;及/或怂使他人不守法或不服从合法命令。 记者:吴婷康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1.【杜耀明评论】施政自设陷阱,慎防由乱入衰 香港特首李家超上京述职,首先要做的不是政治表忠,而是反省自己有否务实从事,做好「由乱及治」的任务? 香港经济连续三季收缩,今年国民生产总值估计下降3.2%,由治入衰已成事实。特区当局应该如履薄冰,努力维系跟欧美的关系,重振经济,绝对不能反其道而行,让香港成为战争贩子的收容所。根据外媒上周六(17日)报道,数以百计在乌克兰上空负责轰炸任务的俄罗斯无人驾驶飞机,不少零件是经一间香港注册公司(Asia Pacific Links)向美国制造商购买,再卖给俄罗斯公司去装嵌生产。 报道又引述乌克兰将领的消息,指这批无人机至今投射二万枚炮弹,导致每天有二百名士兵死亡。换言之,香港已被动介入俄乌战争,当局若不立即调查及行动,也等同大开方便之门,协助俄罗斯完成杀人任务。特区政府还不作为的话,势必碰触欧美政府的底线,因此招致制裁的话,则不仅北京蒙羞,香港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不过,李家超的目光都放在自暴其短的政治议题上。例如终审法院否决律政司的上诉申请,维持较早时的法庭决定,让英国律师Tim Owen代表黎智英抗辩,但李家超随即宣布,就有关裁决提请人大常委释法,令案件押后至明年九月才开审。 特区当局希望人大常委会赞同其想法,即不容许外地律师处理国家安全案件。但正如前律政司长梁爱诗所指出,特区要求人大常委要解释《基本法》哪一条,才能得到当局所要的效果,也搞不清楚,因为整份《基本法》早于《港区国安法》三十年前颁布,因此不可能预知三十年后《国安法》的原意,是否不容许外地律师参与案件。 再者,外地律师不得处理国安案件,是申请终审上诉才临时提出的新论点,但按照法院奉为权威的法律原则,终审法院没责任处理过去上诉时从未提出的论据,因此拒绝受理。要推翻判决,人大常委释法的重点,首先是推翻这项法律原则,但此举未免牵强,也不是李家超提出释法的目的。 更何况,《基本法》第158条有言在先,人大常委对某条款释法后,香港法院引用时必须依随,但此前的裁决不受影响。李家超即使能如愿释法,得到他满意的结果,也不能推翻黎智英可聘用外籍律师的决定。 问题就来了,花了那么多气力,到最后人大常委决定不释法的话,或者释法也不能推翻裁决,无疑等于特区当局自证无能。另一可能是由人大常委发挥无边法力,百分百满足李家超的要求,制止Tim Owen来港代表黎智英抗辩,但一旦如此,法庭三审的决定都可以推翻,岂非公开张扬香港法治的不堪? 特区当局近日对「谷歌」(Google)的要求,同样是自设陷阱。当局不满在谷歌搜寻「香港国歌」,置顶的竟然是「愿荣光归香港」,而不是「义勇军进行曲」——其实有此一问者都属于政治不正确,因为香港不是国家,以「香港国歌」搜寻,又怎会弹出「义勇军进行曲」,正如搜寻东京或纽约国歌,结果也不会得出「君之代」和「星条旗」。当局不妨细读《国歌条例》,当中列明「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不会称之为「香港国歌」。 不错,「愿荣光归香港」也不是香港国歌,但不等于谷歌要宣扬港独或者有煽动甚么的意图。该曲诞生于超过二百万人参与的反修例运动期间,是最常用的抗争音乐,网上不少人把它命名为「香港国歌」,留下文字及影音纪录,并且海量流传。「谷歌」按照演算法搜寻「香港国歌」时,也就把该曲列为置顶项目。 特区政府当然视为大逆不道,但若说谷歌抵触《国安法》或《煽动法》,就不该仅仅是立即删除,更应该依法办理予以起诉。如今当局没有指控谷歌犯法,只要求删除搜寻结果,谷歌又有何需要不顾信誉,人为干预搜寻结果?但当局若果照搬对付《苹果日报》的方法,拉人加冻结银行户口,还不准谷歌聘用外籍律师,整个执法以至司法过程,相信会是国际舆论的焦点,甚至令中美关系更为紧张,又有必要吗?最后,谷歌如果撤出香港,财政司长会建议大家坚持不用谷歌的资讯服务,还是为了维护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鼓励各位努力翻墙好呢? 该做的事不做,添烦添乱却乐此不疲,特区政府不妨自问:香港究竟是乱,还是治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文韬政论】作为全球化产物的世界杯足球赛扣人心弦 世界杯今年是在卡塔尔举办,故此从一般的暑假延迟到十一、十二月举行,也刚巧避过疫情的另一个高峰期,顺利进行。跟奥运一样都是四年一次的世界杯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国际体育盛事,当然不是所有人都热爱足球,但不少有进入决赛圈的国家之民众都会关心自己国家在世界杯决赛周开打期间的表现。 世界杯决赛当天的观看人数从2014年刚好突破10亿人,到了2018年升至11.2亿人。今年的正式数据虽仍未发布,但由于举办国卡塔尔位于中东,决赛时段对欧亚非甚至美洲大部分国家人民来说都并非半夜时分,加上决赛的戏码是由欧洲王者法国对上南美洲代表阿根延,法国乃上届世界杯冠军,阿根廷则是美洲杯冠军,加上双方的顶级球星美斯(又作梅西,Lionel Messi)与姆巴佩(又作麦巴比,Kylian Mbappé)的对决,决赛观众有可能高达15亿人,也就是接近全球五分之一人观看决赛现场直播。在现代足球发祥地的英国,BBC的统计显示有2300万英国人看现场决赛直播,即三分之一英国人在看。即使在足球不算普及的美国,也有两千多万人收看决赛直播。 今年亚洲国家的球迷都特别关心世界杯,连同主办国卡塔尔在内共有六支决赛周球队属于亚洲区资格赛赛区。过去亚洲球队都是香港话里面的所谓「鱼腩」——任人宰割而又肥美好吃的意思,欧洲及南美球队遇上亚洲球队,不是赢不赢的问题,是赢多少的问题。近二十年来亚洲的足球水平不断提高,今年表现更是出乎意料之外的好,沙特阿拉伯首场击败后来的冠军阿根廷,日本先后击败德国及西班牙,拿下小组冠军,更令德国在分组赛遭到淘汰;韩国也在分组赛中打败葡萄牙取得晋级资格。日、韩一同跻身十六强之后虽都遭到淘汰,但其表现及斗志受到很多球评家激赏。 足球的全球化最初是为了以体育竞赛取代军事竞争,在二十世纪初被纳入奥运表演项目,逐渐受到各国欢迎。经过数十年的普及化后,国际足协终于在1930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杯比赛,但参赛队伍只有13队——这是由于不少非西方地区仍然受到欧洲殖民统治,独立国家的数目本来就比较少。后来世界杯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停办,政治因素一直构成了一些干扰。直到1970年代,去殖民化大致结束,非西方国家脱离欧洲诸国的殖民统治并建立自己的国家。即使再困难,这些国家的政府及人民都试图将国家足球队打造出来,令世界看见自己的国家。 由于参加的国家不断增加,1982年参加决赛周的队伍增至24队,1998年更升至32队直到现在,近两百个国家都派队参加外围赛。世界杯成为全球性最受欢迎及关注的单一体育比赛项目,它所带来的商机十分可观,部分国家争取主办世界杯正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然而如果主办国因要盖新球场及其它基础设施才能主办,那么亦会为政府带来庞大负担。 高质量的球赛的确扣人心弦,这也是为何看似沉闷的球赛能吸引大家观赏。以今年的经典决赛为例,法国队在七十多分钟都毫无表现,但却在两分钟内连进两球追平比分,加时赛也是势均力敌,结果由美斯带领的年轻阿根廷队赢得世界杯,一代球王将其足球事业推上顶峰。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12-21-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1日 1.港媒:中国将「通关」 分析:经济临崩溃弃清零以稳政权 近日多间亲中港媒引消息指,明年1月初境外人士入境内地将毋须隔离。学者分析,情况反映中国面对严重经济衰退,政策转向全力拼经济为求「稳经济、稳政权」。中国大陆地方政府传财困,经济数据亦显示,持续的封城防控措施令政府收入大减,部分地方当局已处于破产边缘。 北京当局在两周前叫停了持续3年的清零措施,中国新冠疫情随即大爆发,惟对外通关消息愈吹愈烈。香港亲中媒体《香港卫视》周三(21日)引述消息报道,明年1月3日起,中国将改为向所有入境人士实施「0+3」,意味经历3年疫情「封关」后,中国将全面向世界「开关」。亲中媒体《香港01》早于上周则以独家报道指,从广东省相关部门获悉,中、港两地最快可在明年1月9日通关,届时将会采取「0+3」安排,即入境人士抵埗后毋须隔离,只须3天家居监察。 全国人大常委谭耀宗周三向传媒称,「相信通关在望」。 谭耀宗说:留意到各方面消息指(通关)相关工作正准备当中,希望做好准备,安排妥当,以免通关时出现混乱,让市民既可实现3年以来的愿望,免隔离回到内地,同时安全有序地进行。 对此,中国金融学者司令认为,谭耀宗的说法反映香港内部出现对内地急于通关的忧虑,故特别强调「安全有序地进行」。他向本台分析指,中国不顾染疫数字急升,急需引外资为内地「输血」以求「稳经济、稳政权」,反映中国经济衰退程度严重。 司令说:中国已经长期陷入衰退的经济了,如果经济上不去,特别是GDP的增速保不住的话,大大降低中国政治稳定、政权稳定以及共产党将来执政的可能性。事实上为了保住政权维持统治,给外界传递中国政府仍能稳住局面的印象,她绝对希望采取任何措施来使经济出现小阳春,或者避免进入长期衰退。 外界普遍观望,周三下午首次赴北京述职的香港特首李家超,会为中、港两地在农历新年前恢复免检疫通关带来好消息。 港府在去年中趁实现多个月本地「零感染」,并在「加辣」防疫、采取与内地互通的「健康码」等措施下,都未能与大陆通关,而中国内地却在疫情进一步升温下放宽「清零」,又向世界通关。 早前包括由香港特首委任的6位港府抗疫专家顾问之一、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梁卓伟等多位中、外专家已警告,中国在长者疫苗接种率、全国疫苗加强剂接种率低、缺乏群体免疫、医院重症监护能力资源缺乏、以及抗病毒药物储备不足情况下仓促解封,染疫死亡人数恐高达近100万至200万人,疫情高峰或至明年首季。 另一港府抗疫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向本台称,并无就明年初与内地通关事宜参与讨论。对于中国明年1月向世界通关是否仓卒,许树昌认为「无一个完美时机」。 许树昌说:我没有参与讨论,我亦不知道细节。(疫情爆发)是必然发生,Omicron进入社区会渗透每个地方,无法追踪源头,好快变成流行病(endemic)。始终都要通关,无可能等到……一个最好时机,没那么理想的。当然一个社区有9成人打齐针才通关是最好的,但是很难做到的。 许树昌又指新加坡、日本等邻国通关时亦经过一轮大爆发,但在提高疫苗接种率下,已建立群体免疫屏障,相信内地疫苗接种率会「急起直追」。他建议,目前中国可为免疫通关加上一定必要条件,包括不论内地、香港或其他地方人士,应须具备疫苗通行证,以减少疫情风险,「起码打了3针疫苗,少些重症,亦减少医疗系统负荷」。 早几个月前,特首李家超指内地来港人士毋须接种疫苗,因「内地疫情风险是全世界最低,风险相对较香港低很多」。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中国的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但成人加强剂接种率仅57.9%,80岁及以上长者加强剂接种率更只有42.3%。 《路透社》近日报道指,现时中国内地仍未批准施打国外的mRNA疫苗,仅依赖国药集团(Sinopharm)、科兴生物(Sinovac)的科兴疫苗(Coronavac)等国产灭活疫苗(Inactivated vaccine),而且不少中国民众因质疑国产疫苗效力和副作用而不愿打针,为中国疫情带来潜在隐忧。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Ned Price)最近更警告,中国疫情失控扩散可能会影响全球经济,又担心疫情爆发会出现新的变种病毒。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疫苗捐赠国,已经准备协助中国应对急增的新冠病毒确诊个案。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疫情大爆发】抢药潮烧至台湾 立委吁禁寄药中国 中国抢药潮蔓延台湾,导致退烧药普拿疼(港译:必理痛)缺货。台湾民众党举行记者会,要求政府限制民众以包裹方式将相关药品寄往中国。卫福部长薛瑞元承认市面上有抢货行为,但医疗体系中同一成份其他牌子退烧药仍然有货,呼吁民众不必恐慌。 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后,民间出现退烧药抢购潮,在上星期蔓延到香港导致必理痛缺货后,台湾也出现抢购潮。 民众党立法院党团周三(21日)举行记者会,立委张其禄指出,党团最近观察,台湾退烧药品已经出现缺货现象,非常夸张。张其禄表示,台湾过去曾发生缺口罩、疫苗、快测剂,难道现在又要缺退烧药品,政府如果真有决心,应该直接禁止将相关药品,以包裹方式寄往中国。 卫福部长薛瑞元周三前往立法院出席一项公听会前承认,市面上普拿疼缺货,的确有抢货情形。 薛瑞元说:普拿疼这特定品牌的解热镇痛剂的话,的确有抢货,但是同一成份的药目前是不缺的。所以我们目前正密切注意,观察整个药的市场变化。如果只是单一这个品牌的话,是证实国外有抢货或者是国人有抢货寄送国外的行为。 薛瑞元指出,同一成份的退烧药仍然有货,而且在医疗体系中还够用,民众不必恐慌。 本台记者向台湾的医生了解,医疗体系中的普拿疼是否仍然足够。一间耳鼻喉专科诊所赵医生表示,因为医疗体系买的药,是一千粒一罐,包装同民用10几20粒不同。而且一般人无法买到这种包装的普拿疼,所以目前开退烧药比病人暂时没问题。但他也表示,因担忧大陆在台湾抢药情况恶化,已增加存货以防万一。 赵医生说:我觉得台湾的需求没问题,如果大陆走来挖的话就不知道他们要拿多少,大陆那么大的市场,当然是要多少挖多少回去。最重要是时机,这个时间如果过了之后,这些药就不值钱,现在大陆缺货,未来一个月都是非常不乐观。我们都怕会缺货,不会用三天就只存三天药,我都有超过一个月的存量。 另外,台大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施景也在社交网站贴文,提到有在上海的朋友分享群组内流传的消息,一瓶15元人民币的退烧药,已经飙涨到4000到4500元人民币。 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王必胜表示,有看到这篇贴文,但实际状况台湾不好掌握,中国当地实际发生情形还是要靠朋友、网路上的传递,在这方面指挥中心没有确实的数据。他指,一个疾病刚开始传递,速度非常快,很多物资都容易缺乏,当然药物一定也是,应该难以避免。 对中国疫情,王必胜坦承,依现在状况他没办法判断,正因为掌握疫情更加困难,只能用假设的、或依照国际经验及人口数来看。台湾评估中国内部状况现在应该是非常严重。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荷兰:中国指已关在荷非法警局 人权人士、组织吁盟国联手反渗透 中共被曝在海外多国设立「海外警局」后,荷兰外长日前证实,中方确认已关闭在该国的有关机构。荷兰的调查中尚未发现这些机构涉及针对当地华人的犯罪,但仍继续就事件采取进一步调查。有流亡荷兰中国异见者举证中共「海外警局」在当地进行非法活动。认为中方关闭相关组织远不足够,要求荷兰及民主国家联手采取更强硬措施。 荷兰媒体RTL新闻周二(20日)报道,荷兰外长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在回覆荷兰众议院问询时,证实中国已经关闭了在荷兰的非法警察局。 胡克斯特拉表示:荷兰首相吕特(Mark Rutte)在今年的巴厘岛G20峰会期间,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及中国的海外警局,此后中国驻荷大使馆向荷兰外交部确认,这些机构已关闭。 胡克斯特拉又在回覆信函中表示,荷兰方面「尚未」发现这些机构参与恐吓该国的中国人。他指,虽然荷兰华人社区偶尔会发出不受欢迎的外国干预的信息,但尚未与中国警局建立关联。 中国异见人士王靖渝现正流亡荷兰并持续受到死亡威胁和骚扰,他指,其经历足以说明中国海外警局确有在当地进行非法活动。 王靖渝说:荷兰外交部声明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荷兰的异议人士,包括我被骚扰和中共设立在海外的警局有直接关系。这是完全不顾事实的声明,我表示非常的愤慨!从我个人的经历来说,从今年2月份,由中共鹿特丹海外警局官方号码给我打来的数百个电话,再至今年6月自称为中国政府工作的人持刀滋扰我,再到11月有自称海外警察的人到海牙火车站来骚扰我,并且被荷兰警察逮捕……这些都证明一系列的骚扰行动和中国非法海外警察局有关系。 胡克斯特拉在回覆议员问询的信函中表示,目前正就中国海外警局问题与其他欧盟国家进行磋商。而荷兰当局也仍在对中国非法警局及周边事件进行进一步调查,目前尚不清楚调查何时完成。胡克斯特拉写道:毕竟,目前尚不清楚他们(中国驻荷非法警局)是如何获得资金?以及他们在荷兰究竟做了甚么? 对此,王靖渝敦促荷兰当局彻查资金来源。他指,警方调查中发现有来自中国、香港的资金以数字货币转帐方式对嫌疑人进行支持。他认为,针对他及其他异见人士的打压涉及庞大资金,他断定背后有国家级支持。 王靖渝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资金,根据现有的荷兰执法部门的一些调查,证实有一个团伙,通过虚拟货币的形式给那些犯罪分子提供资金。如果没有中共当局的支持,个人是没法支付这些昂贵的费用的,这一定是和中共当局有关系的。 本台致电另一名流亡荷兰的异见人士王兆清,其时他正前往荷兰警局的路上,近期他受到了很多骚扰和抹黑。他要求荷兰方面彻查,认为关闭中国非法警局远远不够。 王兆清说:海外110被关闭并不能够完全清除中共在国外的荼毒,不能低估了中共的手段。 荷兰政党「民主66」(D66)议员舍尔茨玛(Sjoerd Sjoerdsma)有份就中国非法海外警局问题向荷兰外长胡克斯特拉发出问询,他表示很高兴看到中共在荷非法警察局已经关闭。 他表示事件仍然令人非常不安:这些机构可能是在荷兰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设立并活跃的。中国政府还在秘密地在我们国家做甚么?以影响和恐吓中国侨民。 西班牙人权组织「保卫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早前发表报告,披露中共在53个国家共设有102个警侨服务站,其中有两家设在荷兰。 中共当局首先否认它的存在,然后淡化事件,称这些机构只是海外华人的「服务点」。而中国驻荷兰大使馆也向荷兰外交部坚称他们没有参与这些机构,而是由志愿者设立的。比如,很多在荷华人因为新冠病毒无法前往中国,但他们透过这些机构可以更新驾照。 这些说法令人质疑,因为在荷兰的其中一个中共警局是于2018年成立,远远早于新冠病毒出现的时间。 就事件最新进展,「保卫卫士」项目官员劳拉·哈思(Laura Harth)向本台表示,很高兴看到荷兰政府已将此事提到最高层,并积极调查中共的跨国镇压。 我们继续呼吁民主国家联盟做出更协同的反应,以全面应对这些严重影响全球基本自由和民主进程的威胁。她建议各国在进行调查时,范围不应局限于「海外警察服务中心」,而应成为调查中共跨国镇压策略和底层统一战线网络的起点。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4.港府新设「特首政策组」 评论:旧酒新瓶但政治光谱变得单一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早前《施政报告》中提出成立「特首政策组」,以提升政府对长远和策略性议题的研究和倡议能力。港媒报该小组筹备已杀青。前港府「中央政策组」成员刘梦熊认为,「特首政策组」只是旧酒新瓶,而且预料新班子会「清一色」,倾向与中央保持一致,不像当年「中央政策组」能够反映香港民意。香港官员近来屡被质疑不懂揣摩北京上意,制订政策又备受市民批评。 李家超在今年10月的《施政报告》中,提出要成立「特首政策组」。港媒《星岛日报》周三(21日)报道,「特首政策组」的筹组工作已大致完成,将会由香港智库组织「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立法会议员黄元山执掌,待特首上京述职完毕后,最快下周正式公布政策组班子名单。 前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曾于2006至2007年在曾荫权政府中出任「中央政策组」非全职顾问。他周三接受本台访问时认为,「特首政策组」的性质与「中央政策组」分别不大,「只是换了个名」,不过现时社会环境不同,预料政策组成员成份「清一色」。 刘梦熊说:当时「中央政策组」的分布,政界、商界、学界都有人选,左、中、右(派)都有,整个「一国两制」当时的运行得比较正常,基本符合邓小平「一国两制」的初衷,「一国两制」的环境有包容性,容纳社会多元化的声音,所以当时立法会或地区直选,基本上都能反映香港民意的比例,但现时当然不同,搞成清一色。 刘梦熊相信融入国家会是「特首政策组」未来其中一个工作重心,另外也要解决深层次问题,包括如何吸引资金以及人心回归。 对于近日社会上批评港官不懂揣摩北京上意,尤其在抗疫问题上「跟车太贴」,刘梦熊认为,「特首政策组」不应只做传声筒或应声虫,否则只会破解一国两制,损害香港核心利益。 刘梦熊说:「特首政策组」顾问应该要按习近平的指示,坚持一国原则,尊重两制差异,在这方面拿捏好分寸,给特首提出中肯的意见。现在单纯与中央保持一致,只是强调一国原则,没有尊重两制差异,走向一左二窄的错误倾向,对香港保持金融国际航运中心不利。 刘梦熊又指,过往港府是按「精兵简政」原则办事,但目前增设职位众多,质疑增加行政开支,是否能达到办实事的效果。 除了「特首政策组」,李家超今届政府进行架构重组,并增添多个公务员职位,新政府由三司十三局,扩大至「三司、三副司长、十五局」。按有关方案,港府要额外增添13名政治委任官员和57个公务员职位,比原本架构每年额外增加9500万港元薪酬开支。 据报,「特首政策组首席智囊」黄元山的职级会是首长薪级第八级,即月薪约31万港元,略低于局长及特首办主任的约36万。资料显示,黄元山是「团结香港基金」高级副总裁兼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经济学系,曾在多家国际银行任职。李家超竞逐特首时,黄元山是他的竞选办副主任,主力协助撰写政纲,表现深受李家超赏识。由于黄元山是现任立法会选委界别议员,他加盟政府后,立法会选委界别将要进行另一次补选。 「中央政策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部门,于1989年成立,当时职能为负责审视特定政策议题,辅助当时布政司署(Government Secretariat)的工作。1997年7月起,主要职能为向行政长官、政务司司长和财政司司长提供意见。2018年4月1日,前特首林郑月娥将「中央政策组」改组为政策创新与统筹办事处,主要负责政策研究及创新和跨部门协调工作。 过往出任「中央政策组」(中策组)的成员来自不同背景,例如2002至2012年,中策组首席顾问为刘兆佳,曾德成、李明堃甚至是资深媒体人、政论家刘细良等,亦在不同时期担任过顾问。 而在1989年,首任中策组首席顾问顾汝德(Leo Goodstadt)是没有公务员背景的经济学家,他邀请出任非全职顾问的人士来自不同党派,包括前工联会陈婉娴、民建联程介南、民权党陆恭蕙、目前因涉「支联会案」被控煽颠的前职工盟李卓人等都名列其间,至于全职顾问更找来民建联总干事郑艾伦。香港时事评论员、经济学者练乙铮亦于1998年至2004年,即董建华时期担任过中策组全职顾问,他曾于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任教,随后担任科大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香港法庭】黎智英聘英大状案律政司上诉被驳回 需付讼费85.5万 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早前获高院原讼庭批准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来港抗辩,律政司3度提出上诉均被驳回,上诉庭下令律政司需付讼费共85.5万港元。过去几年律政司不时就「反送中」相关案件作出上诉或覆核,例如2020年相关案例就达14宗,上诉庭全部受理改判刑罚。有律师批评,律政司不惜耗用公帑,无所不用其极对被告施以最大阻吓性刑罚。 黎智英涉违反《港区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一案,黎智英早前获原讼庭批准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赴港代表抗辩,惟律政司不服提出上诉。上诉庭早于11月9日驳回律政司的上诉,不过律政司再申请终审法院上诉许可,但亦在11月21日遭驳回。 上诉庭周三(21日)颁布书面判词,认同无特殊情况证明Tim Owen一方须聘请4名大状去处理两案,故只批准两名大状的讼费,而考虑到两案耗时过长及工作有可能重叠的情况,评定上诉案的讼费为51.17万元,终审法院上诉许可申请的讼费为34.33万,即律政司需向Tim Owen一方共支付85.5万元讼费。 律师桑普周三接受本台访问,指虽然上诉是司法上的权利,但他较关注这是否符合程序上的公义及有没有在程序上浪费劳力、时间及费用。对于黎智英此案,律政司提出的上诉理由毫不合理,而且在最后阶段才提出反对Tim Owen来港,令人无法准备上诉,等同防碍公正审判的机会。 桑普说:你不论道理如何,结果就是要被告有罪。不惜(耗用)任何公帑,浪费资源,也要撑到最后一个里程碑,也要这样做下去。换言之不讲道理,硬放一个理由出来就要上诉,那么这个是否「战狼」律政司、「战狼」控方的角色使然?是否等同连律政司也是猜度上意,或者遵行共产党的指令做出这样的行为?显然与司法独立或检控独立无关。 除了黎智英的案件,过去2年多宗反修例案件也曾面临律政司上诉或覆核刑罚。根据《香港刑事检控2020》,律政司提出刑期覆核的数字是十年以来新高,一共向上诉庭提出了17宗刑期覆核,14宗涉及示威案件,上诉庭全部受理改判刑罚;至于以案件呈述方式提出上诉则为零。 本台亦向律政司查询2021年的相关数字,正候回覆。 桑普批评,现时情况可见律政司「无所不用其极」,誓要对被告施以最大阻吓性的刑罚,用所有法律空间去覆核,有时甚至违背「一罪不能两罚」的基本刑事司法原则。他又指,「不确定性」才是对被告最大的折磨。 桑普说:如果你一开始说清楚刑罚多少,大家有预算,知道甚么时候可以出来重见天日,人生容易规划。如果当他不断好像一只被困在大监狱中的蟋蟀在斗,放你吃一些东西突然又不让你呼吸空气,会使那个人的精神陷于萎靡。我想他用这样的方法,明白人的心理弱点,然后施于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导致很多人陷于迷惘。 包括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理事陈虹秀被控参与湾仔暴动,早前获法庭裁定表面证供不成立而获释,同案其馀7人亦被裁定罪脱。然而律政司不服裁决,向8人提出上诉;案件将于明年1月处理。 另外,民主党主席罗健熙也涉于理大外集结被控一项非法集结罪,经审讯后他原被区院裁定罪名不成立,但律政司不服并提出案件呈述上诉,不过法院至今仍未就该案排期作聆讯。 除了社运人士,也有市民的案件被律政司提出上诉。例如摄影师蔡健瑜,被指在前年3月8日市民于大埔悼念周梓乐,跟随拍摄时涉追骂便衣警,被主任裁判官苏文隆裁定非法集结罪成,判囚3个月。蔡其后上诉,高院法官黄崇厚裁定上诉得直,定罪获撤销。惟律政司指法官错用「卢建民案」原则,遂向终审法院申请上诉,最终律政司上诉得直,蔡健瑜维持罪成囚3个月。 除了就案件呈述上诉,律政司也会就已定罪被告提出覆核刑罚,当中包括首宗侮辱国旗案。当时被告罗敏聪认罪被判200小时社会服务令,然而律政司认为原审裁判官在判刑原则上犯错,而且明显不足,未能反映罪行的严重性。最终律政司获判得直,被告被改判囚20日。 不过律政司也并非所有覆核刑罚得直。职训局男学生涉在2020年5月于旺角参与示威,并向便衣警投掷铁罐,被裁定一项非法集结及两项袭警罪成,判处120小时社会服务令。律政司不满刑罚过轻,提出刑期覆核。上诉庭法官也认为原审判刑不合理,但驳回律政司的刑期覆核申请。法官彭伟昌关注,被告已完成逾9成半的社服令时数,一旦改判入狱,「反而面对多一重刑罚,可能对佢唔公平」。 另外,2019年圣诞节,有示威者号召商场「和你shop」,7人被裁定两项非法集结罪成,分别判监禁及社服令。但律政司就其中4名获判240小时社服令的青年提出刑罚覆核。覆核聆讯距离判刑日已超过1年,4人已经完成社会服务令,最终上诉庭认为原判的确过轻,但改判刑罚并不合适,故驳回覆核维持原判。 黎智英涉勾结外国势力一案,现正等候人大释法结果而押后至明年9月25日开审。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香港法庭】「12港人」郑子豪就两罪刑期申上诉 获批保释等候 「12港人」案被告之一郑子豪,涉管有汽油弹原材料等物品及偷渡潜逃案,早前与同案另一被告廖子文各被判囚31个月,二人分别提刑期上诉。郑子豪周三(21日)申请保释等候上诉,法官考虑书面陈词后,批准郑担保外出。他随后离开囚室,一度跟传媒挥手。 申请保释的郑子豪(20岁)约中午后,手持「包头袋」步出高等法院囚室,然后步向一辆在现场等待他之的士,在数步距离间,曾一度向在场等候的记者挥手,却即时遭现场惩教人员喝止:「唔好挥手,快啲上车!」另有少量警员在场戒备。 郑子豪周三由大律师吴霭仪和高麟代表,申请等候就刑期上诉期间保释,控方代表为署理助理刑事检控专员罗天玮,并没有反对。上诉庭法官彭伟昌批准郑子豪保释等候上诉,保释条件与同案早前获批保释的另一被告廖子文相同,包括现金2万元保释金、不得离开香港、交出所有旅游证件、每周到警署报到3次、居于报称住址,以及若地址更改,须24小时内通知警署,彭官更特别叮嘱郑说:「麻烦你喇,唔好有任何走动喇!」否则可能再次被捕及须关押。 「12港人」案中,郑子豪与另外多人在内地法院承认偷越边境罪,之后被判监7个月,并于2021年3月22日服刑完毕,再从内地被移交香港,此后一直被还押。而郑子豪跟廖子文两人早前先后因「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及「妨碍司法公正罪」罪成被判刑,其中郑子豪就两项罪行,分别囚28个月及10个月,原审区院法官游德康当时下令两案部分刑期同期执行,总刑期为31个月。惟因为他无权再更改刑期,故建议廖子文及郑子豪考虑上诉修补判刑上的缺陷。 不过,由于当时郑及廖其实已服毕「12 港人」案妨碍司法公正罪的刑期,惩教署因而无法遵循相关命令,令两人须服多半年刑期。游官判刑后补充,指若事前知悉刑期未能分期执行,会将「管有物品意图摧毁或损坏财产」罪刑期下调至21个月、总刑期仍为31个月。 至于同案另一被告廖子文,早前已获准保释等候上诉。翻查上月25日颁下的决定理由,惩教署指在扣减还押日子后,廖在判刑当日已被视作服毕「妨碍司法公正」案的刑期,故没法遵从翌日由法官游德康就案件作出部分刑期同期执行的命令,换言之,廖的总刑期仍是37个月。廖子文的保释同样由上诉庭法官彭伟昌处理,判词中指出假如上诉庭最终按原审法官原意下调刑期,廖又因狱中行为良好而获三分一刑期扣减,其最早获释日子可以是12月27日,惟案件的上诉聆讯尚未排期定下,故决定批出保释。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一带一路】印尼高铁试车期间出轨 中国籍工人2死4伤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基建发生悲剧。中国在印尼的重点项目「雅加达—万隆高铁」(雅万高铁),有工程车运行期间疑发生脱轨事故,造成中国籍工人2死4伤。印尼交通部下令暂停项目以待调查。 印尼传媒报道,建造商印尼中国高铁公司(KCIC)的声明指,事发于周日(18日)下午5时左右,西万隆县百打拉冷乡(Padalarang)一条乡村的施工现场有工程车翻侧。 印尼交通部发言人确认,事故造成2死4伤,当中两人伤势严重,另外两人轻伤。当地传媒引警方消息指,2名死者是中国公民,而其馀4名伤者亦相信是中国公民。交通部已下令项目暂时停工以待调查。 资料介绍,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府雅加达与第4大城市万隆,全长142.3公里,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建设项目,设计时速350公里,预计明年年中之前通车营运,届时雅加达到万隆的车程时间将由3个多小时缩短至40分钟。 雅万高铁属中国「一带一路」的重要项目,自2016年1月正式开工,预定2019年下半年完工,但受新冠疫情影响,加上土地征收、环境破坏等争议,完工进度延至明年,印尼政府被迫投入预算,目前预算已严重超支达到75亿美元。外界认为,事故源于赶工心切,质疑负责公司KCIC为求加快进度而漠视安全程序。 印尼总统佐科上月在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承诺项目结束的死线是明年6月,两人当时亦以视像形式观看雅万高铁试运。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涉曼城中领馆袭击事件 伦敦「不欢迎」郑曦原等六人回英 一名英国国务大臣(又译作副大臣)表示,伦敦「不欢迎」中国驻曼彻斯特总领事郑曦原等六人回英,原因是他们涉及10月曼市中领馆外的袭击事件。 英国独立电视台报道,艾哈迈德(Tariq Ahmad)周二(20日)在国会被问到,包括总领事郑曦原在内的外交官是否被宣布为「不受欢迎人物」。 艾哈迈德表示:「我可以确认,总领事和警方认定的其他五名工作人员现在已经离开了英国,不再是英国认可的领事人员。」「他们不再在这里是正确的。」「我们已经明确表示,不欢迎总领事和其他人在英国这里做任何其他职务。」 艾哈迈德的职衔全称为「中东、南亚和联合国事务国务大臣,首相防止冲突中性暴力问题特别代表」。 英国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此前曾表示,他对这些人未有因袭击香港民主运动人士Bob Chan而受到惩罚感到「失望」。 北京坚持认为,郑曦原离开英国为「正常轮换」。 大曼彻斯特地区警方希望就10月份的袭击事件约谈郑曦原和他的五名工作人员。英国外交部当时曾要求北京放弃这些人的外交豁免权,以允许进行问话。 工党前座议员柯林斯(Ray Collins)说:「(中方)撤回他们显然等同承认罪行。」 他要求艾哈迈德公开他们的身份,以「避免这些人能够在这个国家重复这种对和平示威者的攻击」。 艾哈迈德在回答时说:「在我们与中国大使馆的沟通之中,我们从未要求他们撤走他们的外交人员。」「警方进行了调查,然后根据警方的建议,我们要求放弃豁免权,这是正确的。」 自由民主党上议院议员珀维斯(Jeremy Purvis)说:「我想我从国务大臣那里了解到,他们实际上将成为不受欢迎的人,但他的语言很谨慎。」 10月16日,在曼彻斯特的中国领事馆外发生了暴力事件,此前有人在领事馆外举行支持民主示威。 大曼彻斯特警方于12月14日发布最新消息称,他们正在继续调查这一事件,警方「在整个调查过程中与内政部和政府其他部门密切联络」。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澳中外长会晤 谈人权及贸易问题 在中澳建交50周年之际,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在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周三(21日)进行三年来首次会谈,会晤中澳方提出了人权和贸易封杀问题。 综合澳媒报道,黄英贤是三年来第一位访问中国的澳大利亚部长,她宣称该地区的中小国家希望中国和美国负责任地管理它们的紧张关系。 黄英贤说:「国务委员,我们上次谈话时,你说一个健全的澳中关系与维护国家利益并不矛盾。我同意。」「如果两国明智地驾驭我们的分歧,我们可以发展我们的双边关系并维护我们双方的国家利益。」 她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会谈中表示:「考虑到这一点,今天我想在这次会议过程中讨论对澳大利亚很重要的几个问题,其中包括领事事务、贸易封杀、人权以及支撑我们安全和繁荣的全球规则和规范。」 黄英贤所指的「贸易封杀」关乎北京对包括葡萄酒和大麦在内的一系列澳大利亚出口产品的关税、禁令和其他限制,而领事案件包括被拘留的澳大利亚记者成蕾和作家杨恒均。 黄英贤说,50年前,在中澳建立外交关系时,当时的工党澳大利亚总理惠特拉姆(Gough Whitlam)曾提出:「当时各国必须共同努力,防止地缘政治竞争陷入冲突和混乱」。 她说,世界现正面临包括气候和新冠疫情等「巨大挑战」。黄英贤说,对话「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管理这些挑战」。 黄英贤呼吁:「在美国和中国之间建立护栏」。 黄说:「我们地区的中等国家和小国在敦促负责任地管理这一问题方面有根本的利益。」「国务委员,我们都对一个尊重主权、和平、稳定和繁荣的地区有共同的兴趣。」 黄英贤感谢王毅「今年为稳定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作出了个人贡献」。 早些时候,王毅形容黄英贤的访问具有「重大意义」。 他说此行表明澳大利亚政府「重视并积极维护改善和发展中澳关系,我们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王毅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的关系遇到了困难和挫折。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必须吸取教训。」 王毅说,中国和澳大利亚有「高度互补的经济结构」,「没有历史怨恨或根本利益冲突。」 他说,中国已准备好「重新开始这一旅程,以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双边关系,并以可持续的方式将其向前推进。」 周三的会谈预计将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斯(Anthony Albanese)上个月在峇里岛举行的会谈中达成的协议要点采取后续行动。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习晤梅德韦杰夫促各方谈乌问题 泽连斯基同日访美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21日)告诉俄罗斯前总统、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Dmitry Medvedev),称北京希望看到各方就乌克兰问题展开和谈。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证实同日访问美国。 综合外电报道,习近平在北京告诉梅德韦杰夫,中国政府一直在「积极促进和平与会谈」。 外电引述习近平表示:「中国希望有关各方能够保持理性和克制,进行全面会谈,并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双方的安全关切。他补充说,北京仍然希望与俄罗斯合作,发展两国关系。」 中国避免在乌克兰战争中批评俄罗斯,将莫斯科的行动归咎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扩张。北京在11月在印尼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上签署了一份公报,称「大多数成员强烈谴责乌克兰战事」。 自10月份中国共产党举行二十届党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一直在努力防止与欧盟已经紧张的关系恶化。去年,欧盟停止了与中国的一项投资协议,双方在新疆问题上彼此制裁对方,美国指责北京在新疆进行种族灭绝。中国否认了这些指控。 11月,习近平告诉德国总理肖尔茨(Olaf Scholz),他反对在欧洲使用核力量,强调了北京希望阻止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升级。本月,他利用与来访的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Charles Michel)的会谈,呼吁努力解决危机。 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证实访问华盛顿。他透露,到华府是要寻求增强乌克兰的防卫能力。 泽连斯基将会同美国总统拜登会晤,并在美国国会发表演说,是俄罗斯挥军乌克兰10个月以来,泽连斯基首次外访。预料他将会向拜登及美国国会寻求武器支援,抵御俄罗斯攻击。 白宫表示,泽连斯基到访,显示美国支持乌克兰的坚定承诺。 较早前,有报道指,美国考虑向乌克兰提供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协助乌克兰防卫,避免基础设施受俄罗斯导弹袭击。乌克兰官员亦一直要求西方提供更强力的防御系统。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香港法庭】助刺警男友离港 女子图碍司法公正罪成判囚1年 2020年7月1日《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首天,有市民在维园一带集结,有防暴警员制服一名示威者时被刺伤,袭击者翌日在机场被捕,早前已承认暴动及伤人罪被判囚5年;其女友亦因涉嫌协助他离港,被裁定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成。案件周三(21日)在区域法院判刑,法官指如非警方迅速拘捕,施袭者或已在被告协助下逃出法网,会严重打击司法公义,最终判入狱1年。 辩方周三求情时指,被告张芷程的背景报告内容相当正面,获感化主任高度评价,以「出类拔萃」(outstanding)及「卓越」(excellence)等字眼形容其个性及学术成就,力陈被告是独立、有礼及有爱心的年青人,而涉案行为在当日刺警案后数小时发生,不涉及长时间周详策划,无证据显示被告有参与刺警罪行亦不涉及暴力,也非出于利益或恶意,而被告角色非关键,只因跟黄钧华为情侣才干犯本案,行为亦只涉及网上搜寻航班资料及购买由伦敦飞往台湾的机票等等,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希望法庭给予较轻量刑起点。 法官姚勋智判刑时指,黄钧华刺伤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员,干犯非常严重的伤人罪,如非警方在机场迅速成功拘捕,黄或已在被告协助下逃离法网,会严重打击司法公义,表示判刑以15个月为量刑起点,惟被告没预谋或组织犯案,亦承认大部分控方案情,求情显示背景也非常正面,决定把量刑起点下调至12个月,故判她入狱1年。法官又对被告寄语,指已把量刑起点减至最低,希望被告能在狱中反省,未来贡献社会。 被告张芷程(现年26岁,见习工程师)被控一项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罪,为前年7.1维园外刺警案被告黄钧华(当时24岁,工程师)的女友,她被指在2020年7月1日,作出一项或一连串有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即意图协助黄钧华逃避香港警务处逮捕的行为。控方案情指,案发当日下午约4时,黄钧华逃离现场后,张芷程为他寻找航班资料,黄最后购买当晚前往伦敦的机票,并在翌日凌晨成功登机,但最终在航班起飞前于机上被捕。 黄钧华一案另涉及两名被告,周霈霖(20岁,学生)事发时曾包围警员及试图抢犯,早前承认暴动及阻差罪,判囚33个月;案发时防暴警正在制服的罗珏琛(20岁),早前则承认暴动及拒捕罪,被判入教导所。 记者:吴婷康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未普评论】习近平主义的美国内容 去年9月,笔者曾写过一篇「拜登主义的中国内容」。本篇将讨论习近平主义的美国内容。将二者联系起来看,可能会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拜登主义正式诞生于2021年8月美军狼狈撤出阿富汗之际,其重要内核与中国有关。对撤军之举,拜登解释说,这并非是关于阿富汗的决定,而是关于美国将开启「实力使用新时代」的决定;在这个新时代,美国将专注于对抗中国和俄罗斯,特别是中国;对正在崛起的威权主义,美国将联合盟友共同对抗。这就是拜登主义。拜登主义的确立,标志著美国对华战略正式发生了180°的转变,从克林顿、小布什总统时期以接触为主的战略,经过特朗普,转换为拜登主政政的以竞争为主的战略。 另一方面,在习近平执政这段期间,中国的对美战略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一种可以称之为习近平主义的中国对外关系思想应运而生。本文将讨论以下几个问题:甚么是习近平主义?习近平主义的对外关系是何时产生的?其主要内核是甚么? 关于第一个问题,本文借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资深讲师张峰的习近平主义(The Xi Jinping Doctrine)概念。张峰于2019年7月30日在美国智库国家亚洲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刊文「中国对外关系的习近平主义」(The Xi Jinping Doctrine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从习近平主义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对美战略的思考与变化。他说,习近平主义是体现在习近平言论、著作和指示中的思想体系,其表层参考框架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内设三个认知框架:「民族复兴」、「命运共同体」和「中国贡献」。张锋认为,习近平主义凸显了21世纪中国对外关系的挑战。 在我看来,谈对外关系的习近平主义不能不谈习近平不同于前任的思维转换。和江泽民和胡锦涛相比,习近平在自己任期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对外关系理念,如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东升西降、平视世界、中国要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等等,都是习近平酝酿数年的思路。特别是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都是习上任不久就提出来的。习近平主义的对外关系新思路,并非是被动地应对美国政府对华战略的逻辑转换,而是习近平的主动转换。 这种转换,从时间上看,实际上从习近平上位时就已经开始了。2012年,习近平刚上台时,国内一些国际关系学者认为,新领导层在外交方面,应会延续以前的政策,不会特别积极。但习在外交上的新战略和主动出击的大动作让他的智囊们很快跌破了眼镜。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这样解释习的外交新思维︰「习近平的积极外交政策主要源于他自身的志向、信念和战略要求。」习近平的「大国外交」战略最早披露于2012年,旨在立足世界,谋求中国利益。2014年,习提出中国要努力赢得「国际地位」,「让中国梦走向国际舞台」。之后,他又屡次表示,「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等等。 那么,习近平主义的重要内核又是甚么呢?依我之见,拜登主义的重要内核是对抗崛起的威权主义中国,而习近平主义的内核则侧重于美中争霸,实现共产党的使命。这个习近平主义解释了,为甚么习近平的对外政策在他上任不久,就放弃了「韬光养晦」,转为主动出击;也解释了为甚么习不厌其烦地要讲好中国故事,强调为世界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还解释了为何习总是强调美中之争是制度之争和意识形态之争。最后,习近平主义还解释了,为何习认为这个世界越来越危险,中国的敌人正试图对中国「讹诈、遏制、封锁、极限施压」。同时,它还解释了为何习近平坚持和普京建立不是联盟胜似联盟的关系,等等。挑战美国霸权,是习近平主义核心中的核心。 由此,我们或许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美国和中国在两国关系上都发生了思维转换;2)中国的转换早于美国,习近平自上任起就有备而来,而美国则是经历了三任总统,从奥巴马、特朗普到拜登才完成转换;3)美中关系的现状是美国被动反应中国转换的结果,而不是相反。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离散美利坚】实地参观「黄圈」Airbnb 与华府港人「做冬」并预祝圣诞 正所谓「冬大过年」,加上临近圣诞,一班华府港人相约「围炉取暖」,以港式烧烤来渡过节日。为了还原香港那种烧烤气氛,主办的许颖婷在选择烧烤炉、烧烤叉方面都花了一些功夫。 更特别的是,选址是一个在美港人投资合办的Airbnb,该项目以「黄色经济圈」概念营运,不但让流亡手足「打工换宿」,更拨出一定比例收益支持同路人组织。 现时负责打理该Airbnb的流亡手足Kenny表示,工作大半年后,基本运作已上轨道,自己在美国的生活亦因而安稳下来,并慢慢储蓄未雨绸缪,同时透过营运Airbnb,在学懂在美国买卖及租赁楼宇的知识。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许颖婷 Frances Hui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12-20-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20日 1.【疫情大爆发】各地抢购呼吸机建ICU 过去三年耗尽财政建方舱 以首都北京为首整个北方疫情告急,各地医院不堪重负。有防疫官员透露,其所在工作组大部分人感染,并且买不到退烧药。记者调查发现,各地医院正紧急抢购呼吸机和深切治疗部(ICU)设备应急。知情人指,政府三年清零政策耗尽了所有资金,没有及时进行最需要的医疗资源和设备升级,突然躺平后,全国医疗系统不堪一击。 直到周二(20日)为止,中国各地的医院、特别是以北京为首的北方,各医院惨不忍睹。各地出现的医疗挤兑,与2020年初武汉的情况相似,而这种情况在过去三年已反覆出现在封城中的上海、西安大城市。 重庆一位分管市场的官员告诉本台记者,他们11月被关了一个月,结果12月1日突然躺平,立即就陷入了医疗物资紧缺的状态。她们办公室17人中15人被感染,即便是作为分管官员,她连发烧药都买不到,更不用说一旦重症之后,能否在医院用上呼吸机。 她说:那个重症的,需要用呼吸机的,现在是临时抱佛脚。哎呀,之前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金钱都花在那个封控上面、静默上面,修了那么多的方舱,结果都废了。但是放开了,大部分人发烧药呀、甚么感冒药呀都买不到,包括我自己甚么都抢不到。 疫情爆发至今三年,世界各国都已进入复常阶段,而中国的医疗系统竟然不堪一击、全无准备。本台记者梳理最近半个月以来网上公开披露的招投标资讯,显示几乎全国所有省市的医院都在抢购呼吸机和与新冠救治有关的设备。 记者比对国内几家大型呼吸机生产厂家的销售情况,过去的一年多以来,各地医院对此热情不多。 本台记者就此联系上了正在紧急购买呼吸机的长沙市中心医院,该院负责采购呼吸机的招标办公室人员听到记者提问即挂断了电话。之后记者多次拨打也都被立即挂断。 国内一家主要的呼吸机生产商在回应记者采访时,以需要书面申请和材料为由,拒绝直面相关问题。 一名原资深医疗线传媒人匿名告诉本台记者,疫情爆发三年来,无论是政府还是医院,都把动态清零当成了最主要的目标。 她说:这不是很简单吗?我们三年一直都喊都是说动态清零要取得最终的胜利嘛。 一位体制内知情人明确告诉本台记者,在躺平之前,政府执行的是所谓的集中力量办大事,实行所谓资源统一调配。无论是建方舱,还是集中隔离、集中治疗,都耗尽了各地的财政。当时并没有计划大量扩建深切治疗病房等必须的医疗资源。并且,大量封控欠下的资金,政府也无法兑现。目前政府没钱管了,彻底撒手不管。另一方面,这几年医院处境也急剧恶化,于是再次回到收费治疗,所以急著买设备,扩建深切治疗病房。至少,在医院本身可以从中赚钱。 她说:对啊,因为现在出现了医疗挤兑呀,之前都是医疗资源统一调配的,国家给配,国家给空头支票。他想买国家不给他呀,当然也没钱买呀,现在都透支了。正定县你知道吗?习近平原来从正定出来的。正定县财政局都发不出工资,都上访了。现在是各个医院自己配,现在治疗全都自费,要收费的呀,他有钱赚呀。 同样要求匿名的资深的医疗界人士告诉本台记者,清零政策下随意的决策和腐败叠加,是导致如今困境的主因。 她说:核酸公司之前都挣了大钱了,我认识的朋友就是一个个人的小公司,做南通核酸的,两年挣了八、九千万。所有的核酸公司他会找中间公司做呀,那些中间商都是跟当地有关系的才能去做了。我估计可能得要抓一批人吧,总要有人背黑锅嘛。谁背黑锅呢当然是核酸公司好,中国不就这样吗?领导又不可能认错,那当然就是找商人的麻烦了。 本台记者就此多次致电国家卫健委,希望了解此事的全貌,但没能得到回应。 本台今年6月曾报道,有研究估计其时中国在检验核酸上已花费3000亿元人民币,当中约一半费用发生在今年头4个月。怀疑因为清零及核酸检测耗费大量医保金,当局7月起将约千种药物剔出中国医保范围。而从当时起至于当局宣布「新十条」这段期间,各地采取大规模常态化核酸检测,不少地方出现「一日两检」的现象,也有地方推进「15分钟核酸采样圈」计划,各地并大跃进式兴建方舱。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2.中国医院持续人满为患 美国忧致病毒变种 中国卫健委周一(19日)公布新冠疫情新增死亡人数5例,但数字在国内外没有多少人相信。民间不断传出患者和死亡人数急增,影片中看到医院挤满患者,甚至尸体也无处摆放。美国国务院表达担忧,警告中国疫情会再一次影响全球,并再次主动向中国伸出援手。 过去几日,中国网上疯传多段片段,其中一段显示,位于广东的医院人满为患,有家属跪下向医务人员哀求求诊机会。对方立即亦跪地苦苦解释:跪也无补于事。 医务人员:我也给你跪了,实话跟你说,我也是要排队,我也是要等8个钟,你挂错号不是我的问题,我也让你改号了,大家都在等,老人、小孩都在等,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在等。 有网民发相片指有佛山的医院发公告,指发热门诊排队人数超过400人,排队等候就诊要8小时以上,呼吁民众往其他医疗机构就诊。 另有片段所见,某间医院的病房内竟排满了超过10张床,数名医护人员只能夹缝中走动提供医疗服务。亦有大批发烧晕倒的患者直接躺在候诊大厅,却没有医护施救。 有一段短短27秒影片可见,某间医院走道、楼梯间,竟有约10具盖著黄布或白布遗体。拍摄者旁述:这些都是死了都没有人拉走的。 美国国务院表关注 愿向中国提供协助 新冠疫情在中国大陆未有减退迹象,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也表达关注。他表示,任何时候只要病毒在传播、不受控制,就有可能发生变异,并对世界各地的人构成威胁。这当然也是美国如此专注于帮助世界各国应对新冠病毒的另一个原因。这也是在中国结束这种情况将会很有益处的另一原因。 普莱斯还称,美国继续是在向世界各国提供疫苗方面和帮助各国克服病毒急性爆发期的主导力量。希望不久之后中国也会是这样。但到目前为止,中国也没有任何回应。 记者:李若如 责编:温晓平 3.【疫情大爆发】武汉居民:阳性也要上班挣钱 每个家庭都有人染疫 新冠疫情在短短三周内肆虐中国大部分地区。在最早爆发疫情的武汉,市民告诉本台,与政府公布的情况有天壤之别,其周边亲友、所在小区有九成以上染疫,患病市民仍要出门上班,造成互相传染。另外医院超负荷,市面再不见政府防疫人员身影,当局任由百姓自生自灭。 在新冠疫情爆发发源地武汉,最新一波疫情12月初在当地快速蔓延,病人几何数字上升,医院已经无能为力。 居住在武汉江岸区的居民沈先生,本周二接受本台专访时表示,沈先生对记者说,不仅仅是他本人感染新冠病毒,他所认识的人都被感染。 沈先生:阳了,阳了,一家都阳了。还有,我们所认识的人当中95%都阳了。我妹妹一家,三个妹妹全部中招,我小姨阳了,我这里的邻居都阳了。现在阳性都在上班。你说这个传染性多大。 沈先生说,官方现时公布的数据造假,政府已彻底失去公信力。他居住的小区几乎「全军覆没」,阴性屈指可数。 沈先生说:官方统计的数据跟我们知道的有非常大的差距,甚么湖北省新增7例,我们知道那时候每天拖走的不知道多少人。新闻播出的全部是假的。我所在的小区有七栋楼,整个小区大概两千人左右,都感染了。 沈先生还说,一家三口全被感染,他的妻子成为家中的经济支柱,每天带病去一家中型超市上班。他指政府不作为,让人民自生自灭。 沈先生说:她阳了也去上班。她们店里二十几个员工,发烧非常厉害的就不去上班了。现在不发烧的,嗓子疼、咳嗽全部要上班。她说上班听到都是咳嗽声。居民照样进去买东西,进去的人照样都是咳嗽。这就是让你自生自灭。 中国政府12月7日为严苛的防疫政策松绑,解除所有封控。有舆论认为,早在政府宣布解除封控前,疫情已经扩散。而三年封控下,老百姓则是苦不堪言。沈先生原本经营一家装修公司。他说疫情三年来,接不到订单。疫情后,他的装修公司被迫停业。 沈先生说:这些人病毒早已在身上了,政府已经没有办法了。又没有钱去补贴基层老百姓。民生行业被他们垄断,即使补贴下来的钱,到不了居民身上。经济这么差,民众这么苦,收入这么下降,做生意的人也要生活啊。 本台记者又访问了武汉礄口区居民高先生,他同样表示,自己于十天前感染新冠,而在他所认识人中,大部分核酸检测为阳性,但他们连政府人影都看不到。 高先生说:我已经「阳」过了,百分之九十左右的人都阳性过,我现在还没恢复好,没味觉十几天了,好多人都这样,咳嗽,嗓子也不太舒服。 记者:您所在的社区,感染的人多吗? 高先生:多,基本上全部中招。前一段时间天天核酸,现在真正老百姓有病了,社区也不见人,政府也不见人。 从密集的核酸筛查,到党政部门带头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这个180度的大转弯,让人觉得中国疫情解封来得突然、蹊跷。有舆论分析与乌鲁木齐大火导致的「白纸运动」有关,也有人认为与中国经济濒临崩溃有关,还有人认为与中共二十大领导班子尘埃落定有关,甚至有指是为下一步封控做准备。上述一连串的猜测,让人们对中国前景充满疑虑。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港《青年蓝图》重「爱国爱港」 评论:硬销难受落 冀更生者重获专业资格 港府周二(20日)发表首份《青年发展蓝图》,重点强调建立「爱国爱港」观念。有支援反修例被捕青年的学者表示青年难对「硬销爱国爱港」受落,他冀港府让更生青年重获专业资格机会。自2019年反修例运动后,过万名青年示威者被捕。 港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麦美娟周二(20日)召开记者会,发表首份《青年发展蓝图》,针对12至39岁青年推行相应政策,料受众人数215万。当局花不少篇幅强调,愿景是「培育青年成为爱国爱港、具备世界视野、有抱负和具正向思维的新一代」,会强化国民和「国家安全教育」、「爱国爱港」和「守法意识」。 为反修例被捕青年提供支援的「蜕变计划」创办人宋恩荣在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建立国家归属感是好事」,但青年对「硬销爱国爱港」不受落。他留意到蓝图中在协助涉社会事件被捕青年的内容上,仅主要依赖惩教署去年10月推出的「沿途有『理』」计划,实际帮助有限。 宋恩荣说:政府在蓝图无提到的是,我们早前所关注的有「案底」的青年的专业资格问题。愈高教育水平和专业资格的青年更生的道路愈困难,例如会计、金融、工程师、护士等。没有了专业资格,政府用那么多钱做生涯规划有何用?做蓝领很容易,但专业资格,尤其金融是很困难。不只是有案底,即使在香港奉行的「无罪推定」下未被起诉、未开审的青年,金融机构都很小心,就算实习都要背景审查。 据警方最新数字,在反修例运动和《港区国安法》相关案件,共拘捕逾1万人,当中约4成为学生,另其馀不少来自各专业行业,当中不乏具博士、硕士等高学历。据香港法例,建筑、金融、保险、会计、法律和医护等专业资格或牌照,如被判刑事罪名成立,均有机会被「订牌」或拒绝牌照申请。 宋恩荣认为,不少被捕人士过去3年多一直承受沉重心理负担,为升学和职业生涯规画带来阴影和不稳定性。他希望港府早日为所有反修例被捕者订立一个「合理和明确」检控时限,让近7000个经历3年仍未有足够证据起诉,或轻微案件,早日画上句号,才实际有助社会复和。 此外,宋恩荣建议,相关学会或专业团体按个别情况考虑,若不是因为诚信问题而入狱者,可以考虑放宽有关人士的发牌或恢复专业资格要求,各行业可因应其工作要求,更生青年的案件严重性去弹性处理,或给予试用期机会。 宋恩荣指出,除了给予被捕青年更生机会,其专业资格问题与香港现时人才短缺、社会服务短缺亦息息相关,冀港府起带头作用,呼吁不同专业团体,勿一刀切扼杀所有背负政治案底的青年求职机会,又强调「有政治案底的青年未必与诚信有问题挂钩」。 宋恩荣提到的「沿途有『理』」更生计划,俗称「去激化」计划,由惩教署为在囚人士提供国民教育和职业培训等。 香港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在较早时间回应议员问及「协助年轻在囚人士重投社会」的议题时称,1315名涉及社会运动被捕人士被判入惩教院所,其中有345名是21岁以下的青少年,当中不足4成人参与「沿途有『理』」计划。过去3年,仅分别有28名年轻在囚人士参加文凭试。另当局提供13项不同范畴的职业训练和资历课程,包括商业实务、图像设计、美容护理、咖啡店运作等,甚少属专业资格行业。 周二公布《青年发展蓝图》的记者会上,麦美娟多次被传媒质疑蓝图上欠缺相关具体措施,是否反映港府漠视与其持不同意见的青年,以及追问有政治「案底」的青年是否都有机会参与当局的地区委员会等。 麦美娟均未有正面回应,仅称希望「人人有机会参与」,会随需要不断更新计划。 麦美娟说:蓝图强调包容性和公平性,即使是曾犯事的青年,来自不同背景,不同种族的青年,只要符合各个委员会的条件,都可以参与。 当局指,将动用约1亿港元,加强青年的生涯规划,亦再推出「港人首置项目」,以及目标在5年内提供额外约3千个青年宿位,以解决青年住屋问题。另建立青年网络和人才数据库,设青年专员负责统筹,又扩大「青年委员自荐计划」至「青年社区建设委员会」和「地区青年发展及公民教育委员会」,增加青年的公民参与。麦美娟称,不会以数字作为成功与否的指标。 「蓝图」亦将推动港青「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包括「十四、五规划」、「一带一路」以及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增加「青年内地及海外实习计划」,每年名额至2024年不少于4800人。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资安风险】抖音疑设台分公司「违法经营」 学者:让民众提高警觉更重要 台湾一间公司今年被核准变更公司名称为「字节跳动台湾股份有限公司」,惹起TikTok在台设分公司的疑云。TikTok已作否认。台湾当局已主动查处。TikTok资安受世界关注,防中共渗透也是台湾一大议题。台湾正讨论是否全面禁用TikTok。有学者认为,如有资安漏洞,政府有责任阻遏。不过也有学者认为,让民众使用时提高警觉,比全面禁止使用更重要。 中国短片平台「抖音」(海外版称TIKTOK)所属的「字节跳动」公司疑似到台中市成立台湾分公司。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罗秉成发现,「抖音」疑以「字节跳动台湾股份有限公司」名义,在台中设立台湾分公司。 陆委会周日(18日)发布新闻稿,表示已责成主管机关积极主动查处,其中业者涉嫌刑事犯罪部分,亦已交由司法机关依法侦办中。 陆委会表示,近年陆方运用TikTok等短影片对其他国家进行认知操作渗透,且有为中国政府蒐集用户个资之高度风险,已引起各国的重视并采取相关反制措施。 行政院长苏贞昌周一(19日)接见欧洲议会访团时表示,中国惯于透过经济力量干扰其他国家,包括侵害智财权、贸易禁令,最近抖音渗透台湾传播假讯息也是一例。 根据台湾《两岸人民关系条例》规定,中国网路平台服务业不得在台湾设立营业据点。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周二(20日)接受本台访问,指中国的资金可能用各种方式「借尸还魂」,在台湾上市或并购等。他认为,虽然台湾一直有机制,但从事件反映其中仍有漏洞,呼吁局方全面检视。 王智盛说:源头的管理够不够,或者是不是有特定的在地协力者在刻意配合这些所谓的资金进来,然后并购特定的公司,然后再影响整个台湾的政治运作。这个部分反而是我觉得不管是投审会也好或相关部门,也应该进一步厘清。 不过,他并不支持完全禁止使用抖音,认为让民众使用时提高警觉更重要。 王智盛说:TikTok的影片其实很多跟YouTube、Instagram是互相流传,其实你禁得了抖音又如何?你禁了落地并不代表民众不能翻墙。所以我觉得这种管治方式只是为了你担心的虚假讯息,要更谨慎思考。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副教授吴建忠周二(20日)对本台指,过去像爱奇艺或抖音也好,或未来中国一些APP会进行渗透。吴建忠认为如果有资安漏洞,政府当然有责任阻遏,避免台湾人受危害。 吴建忠说:言论自由绝对不是一个无限上岗的一个情况,为甚么这样讲?因为我们知道不管是谣言也好,或者是假讯息也好,他就是透过这种所谓的三分真七分假,或者是七分真三分假,总是有假的成份在里面。所以政府当然要用这样的方式去阻遏避免造成危险或安全的部分。 目前,台湾行政院已下令院内公务员禁止用政府电脑浏览例如抖音等中国影音平台,但暂未对民间和私人使用作出限制。台湾政府的跨部会会议正在讨论是否在台湾全境全面禁止使用。 对此,有PTT网民指「理由一大堆,直接宣布戒严好不好」、「我只看到塔绿班一直散播假消息认知作战」等。 经济民主连合研究员欧栩韶则对本台指,在台湾过去的历史背景下,禁止抖音或断网这件事对台湾社会来说可能会有很多疑虑及反弹,就如有台湾民众会认为这和戒严时期的极端管治方式没分别。不过,她说「各国对于中国的APP产品开始有所警惕,也表示台湾在对抗中国渗透时能有一些潜在的盟友」。 「升洋国际生技有限公司」变更登记为「字节跳动台湾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市政府经济发展局说,「升洋」在2018年 3月成立,由台湾人出资,今年11月核准变更公司名称,地址登记在台中市东区十甲路,董监事都是台湾人,资本额新台币1200万元。 经发局并说公司名称核定非市府权责,本案由经济部依据公司名称及业务预查审核准则审查,并核发公司名称预查核定书后,再由业者检附公司登记办法规定文件向台中市府申请公司名称变更登记。 经发局指出,因为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名册无须向登记机关登记或报备,台中市政府并无此公司的股东资料,但依据此公司提供的申请文件所载,并非侨外资或陆资公司。 这次引起风波的公司本月在网站刊登征才广告,企业简介内容指出,「TikTok主播教学,视觉传达,公司通过直播视频平台充分开发网红的粉丝价值。公司致力于专业打造素人IP帐号,并与字节跳动旗下抖音、TikTok等社交平台达成『战略合作』。」 该公司登记地址位于台中市东区一个社区大楼内。管理员周二(20日)向台湾「中央社」记者表示,原先登记的是「升洋国际生技有限公司」,不清楚何时更改公司名称;并说登记地址仅为公司登记处,先前还曾看过负责人出入,但已许久未见对方。 TikTok否认在台设立分公司,并回覆传媒指这是不实消息。 抖音和Tik Tok都是中国公司字节跳动旗下的短视频网络平台。中国国内使用抖音,而TikTok则是抖音的国际版。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事实查核 | 美国军援台湾,台湾要不要还钱? 一分钟完读: 美国国会众议院、参议院日前分别通过《国防授权法案》,授权美国行政部门在2023至2027年间,每年提供台湾至多20亿美元的无偿军援;法案另授权提供台湾每年20亿美元的贷款。回顾历史,这是自1970年代之后,美国再度向在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提供无偿军援,政治象征意义极其浓厚,迅速成为舆论热点。 但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发现,台湾公共电视以及网路媒体「Yahoo TV」等政论节目的评论者,都做出了若干欠缺事实依据的「分析」,例如质疑军援费用是否「无偿」,资金到位时间是否漫长,另有评论指出美国对台军售设备低阶、是为了「帮美国军火商清库存」等等。事实上,如果查考法案原文,会发现这些叙述有偏离事实,误导舆论。 深度分析: 美国国会众议院、参议院分别于12月8日和15日通过2023年度《国防授权法案》(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这项法案将在总统拜登签字后生效。法案中最受关注的,是授权美国在2023至2027年间,每年提供台湾至多20亿美元的无偿军援。 在众议院版本通过后,台湾公共电视谈话性政论节目《有话好说》12月8日的节目中,一位受邀来宾说:刚刚邱国正(台湾国防部长)讲无偿,我不知道这无偿的,甚么意思对我来讲。借钱就是要还啦?怎么可能免费给我们的?那如果是免费给我们是一个题目;不是免费给我们,是另外一个题目。 同一节目另一位来宾也说,目前不明白「这笔钱的时间到位的时间有多长,如果他分5年分10年或是在一年内就就立刻到位,意义都会不一样。」 《有话好说》节目通过公共电视网络覆盖全台,在YouTube网路上也有上万次收看。 问题一:无偿军援要不要还钱? 亚洲实事查核实验室查阅了《国防授权法案》(H.R.7776)原文,确认该法案授权国务院可以从2023到2027年间,每年向台湾提供不超过20亿美元的「Foreign Military Finance grant assistance」,是不必偿还的军事援助。 法案另外授权提供台湾20亿美元「外国军事融资」(Foreign Military Financing)直接贷款(loan),法案规定清偿期为十二年,加计利息,和上述不必偿还的军事援助并不相同。 除了无偿军援外,《国防授权法案》也修改了1961年美国《援外法案》(Foreign Assistance Act of 1961),加入以下条文:「总统还可以指示从国防部的库存、国防勤务以及教育训练中提取物品提供给台湾,但每个财政年度总值不得超过10亿美元。」 对于「无偿军援」和「直接贷款」的差别,军事评论家梅复兴接受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采访时解释,《国防授权法案》虽然规定了军援的额度,但是不是就能够拨款,还要看国会拨款委员会的决定。因此如果因为美国本身财政因素,或者拨款委员会没有批准足额援助,台湾有需要时,可以用贷款额度补足。但如果台湾政府评估认为没有需要,「当然也可以不贷」。 问题二:军援是替国军火商「清库存」? 台湾网络媒体Yahoo TV在12月2日播出的《风向龙凤配》节目目前累积了53万次收看记录。针对美国军援台湾议题,一位评论员认为:美国不会提供台湾真正需要的军备,100亿军援能买的都是让美国的军火商获利高的,有的甚至是库存积压的军备。 美国计划透过军援或贷款给台湾哪些武器装备,目前不得而知;运作程序目前也没有曝光。但根据美国《国防新闻周刊》及《华尔街日报》报道,台湾军方前几年向美国下单采购的武器、装备,不少面临交货延迟的情况,例如爱国者飞弹零件、刺针飞弹、重型鱼雷,以及「海马斯」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等,积压未出货的武器总价近190亿美元。报道引述国会「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报告指出,疫情及美方援助乌克兰抗俄是延迟向台湾交货的两项原因。这也是《国防授权法案》中特别订立条文,要求国防厂商加速并优先生产台湾下单采购的装备的原因。 此外,法案也明文规定,美国提供的军援中,每年至少有200万美元用于军事教育训练。《国防授权法案》还规定台湾每年所获援助款可以在台湾本土采购装备或服务,上限为百分之十五。 由上述事实可以看出,美国的军援资金不管是用于目前积压未交货的装备,或是用于教育训练,都不是如评论员所称的「替军火商清库存」,目前只有美商生产不及,交不出货,没有「清库存」的问题。而本土采购,更与「美商清库存」无关。 问题三:《国防授权法案》框住了台湾的国防政策? 上述《风向龙凤配》节目中,另有一位评论者说:台湾现在被要求要买的是低阶的、简单的个人式装备。在一个完全没有战略纵深的地方,……你要看到你身边的人尸横遍野的在你面前吗? 《有话好说》的一位来宾也说:我们需要甚么东西?事实上是有规划的。在做武器获得。那如果突然间来这么一笔钱,那跟我们原来十年建军构想,五年兵力整建是不是契合? 检视《国防授权法案》,的确可以发现一些条文对台湾的国防政策有所「导引」。例如其中有条文规定军事资助计划是用于增强台湾的军事防御及「民防能力」(civilian defensive capabilities)。 另一项更明确的要求则是美国国务院向台湾提供军援时,需要至少每年向国会相关委员会证明,台湾政府的国防支出比起前一年有所增加,援助内容也包括对不对称战略(asymmetric strategy)的支持。 曾任国军参谋总长的李喜明近年来借出书、演讲等机会,公开倡议台湾应该采取「不对称战略」应对中国大陆军事威胁。李喜明认为台湾面对拥有巨大资源的解放军,只有以「不对称」的作战思维,采购量多、价廉、火力强、存活率高的小型武器,以及组建装备轻兵器的「国土防卫部队」,才能展现足够威慑力。 美国部分政、军界人士,也同样认可上述「不对称战略」的主张,因此立法文字中带入了部分理念。但法案本身并没有限制对台军援只能采购「低阶的、简单的个人式装备」。 7.《外交事务》:习随时发动战争转内部矛盾 最新一期美国《外交事务》季刊刊登文章指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以一己之利凌驾一切,令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成果一朝丧,中国各种积重难返的矛盾和危机将一一爆发;文章警告,习近平随时会对外发动战争来转移内部矛盾。 这篇题为《中国极其危险的衰落》的文章由《外交政策》前总编辑泰柏曼(Jonathan Tepperman)撰写。泰柏曼认为,过去两个月是中国近期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之一。首先是中共第二十届党代表大会,习近平利用这次大会消灭了他剩下的几个对手。然后,几周后,由于中国民众不满过度防疫而爆发了「白纸运动」。然后,在大约一周后,中国政府罕见让步,宣布它将放松「清零」政策。 泰柏曼指出,这些事件都带著相同的讯号:中国远非美国传媒和美国领导人经常描述的那样是一个崛起的庞然大物,而是在悬崖边上摇摇欲坠。 文章又指,习近平造成的损害已经开始在许多方面显现。在他反覆无常的干预产业和清零政策的重压下,中国的经济已然崩溃。每年GDP增长10%的日子早已一去不复返;虽然政府预测中国今年将达到5.5%,但许多分析家认为能达到这个数字的一半就很幸运了。 他又补充,人民币汇率最近创下了14年来新低,零售额、企业利润、工业产出和房地产投资都在下降。同时,失业率急剧上升,夏季年轻人的失业率达到了20%。据估计,去年有440万家小企业被迫关闭,非正式数据显示,随著科技大佬、其他亿万富翁和中产阶级专业人士纷纷出走,中国也正在遭受大规模的人才流失。 泰柏曼强调,习近平还将面临外部问题,这外部问题主要是他自己造成的。他放弃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战略,转而采取对抗性的「战狼外交」。这意味著加速在南海和东海的土地掠夺,威胁台湾,利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高利贷来控制外国基础设施,以及最近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战争。其后果可想而知:在世界各地,中国在各国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已降至接近或有史以来的最低点。 文章又指,在未来几年,中国的问题将继续增加;更糟糕的是,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习近平措手不及,因为在他的极权主义制度下,低级官员现在会因为向上级传递坏消息而受到惩罚。正如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谢淑丽(Susan Shirk)指出:「大家不敢告诉(习)他的政策的实际弊端和代价,以及他们正在制造的问题。」美国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 Pottinger)最近亦表示:「我们在特朗普政府期间得出结论,我们通过外交渠道发出的讯息没有到达习近平那里。拜登政府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泰柏曼认为,中国在与内部问题斗争时倾向于「内卷」,但亦可能变得更加不可预测和好战,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的德国和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攻击美国的决定。他警告,由于习近平不能像以前的中国领导人那样依靠经济增长获得合法性,他可能会煽动民族主义,通过挑衅和威胁其对手,以获得让步,提高自己的自尊,并分散公众的注意力。其中,最大的危险就是针对台湾的军事行动。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乌克兰拍片谢「52国」支援 包括「反送中」黑紫荆旗及中华民国旗 俄乌战争已持续近10个月,乌克兰国防部周日(18日)在社交平台Twitter发文,内容称已准备好分享胜利,感谢「52个国家」对乌克兰所付出的贡献及支援,也意味着彼此「争取自由的永远兄弟情谊」。 文中也贴上长达一分钟的短片,其中展示出「52个国家」的旗帜。不过香港部分,则用上在2019年「反送中」经常出现的黑色紫荆旗;另外也有台湾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港府周二(20日)回应指,有关错误展示区旗属外交事务,会循外交途径处理,港府亦已将事件向驻港特派员公署报告,若有任何查询,可谘询公署。 根据香港的《区旗及区徽条例》,订明不得展示或使用破损、污损、褪色或不合规格的区旗或区徽。若公开及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区旗或区徽,即属犯罪;循公诉程序定罪,可罚款5万元及监禁3年;循简易程序定罪,可罚款1万元及监禁1年。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9.【香港法庭】蔡展鹏光顾按摩店 4人脱经营卖淫场所罪 法官:「未证完全属卖淫场所」 前香港警务处国安处处长蔡展鹏涉嫌光顾无牌按摩店,该按摩店3女1男被控管理卖淫场所、无牌经营按摩院等罪。案件周二(20日)于东区裁判法院裁决,裁判官温昭明认为该店仅「偶尔」作卖淫用途,「未能证明店铺完全属卖淫场所」,各被告管理卖淫场所罪名全不成立,惟经营及管理无牌按摩院等罪则成立,各被判罚款8000至20000港元。 警方去年3月在湾仔进行扫黄行动时,揭发蔡展鹏涉嫌光顾无牌按摩店Viet Spa,蔡展鹏在审讯时更以辩方证人身份出庭作供。 裁判官温昭明裁决时指,警方横跨半年的巡查行动中,卧底警员到访过有关按摩店4至5次,每次均有店员表示可提供性服务,次数有固定频率;另一方面,属辩方证人的蔡展鹏就指称,他亦曾光顾同一店铺4至5次,却从没有人向他推销性服务。 综合控辩双方证供,温官认为,Viet Spa「仅有一半时间提供性服务」,难证明场所「主要用于卖淫」,且场内共有7间按摩用房间,但参与行动的警员只到过其中两间,难以断定所有房间都用于卖淫。 至于Viet Spa的Telegram频道有列明色情服务的价目表,但因控方没有传召有关讯息的发讯者出庭,讯息被视为「传闻证供」,无法用作证明按摩店确有性服务提供。 温官总结,由于无法证明Viet Spa是提供性服务予所有客人,抑或只针对特定客人,遂裁定各被告经营、管理卖淫场所罪名不成立。不过,由于按摩师确有为卧底探员提供全身按摩服务,其中两名被告更推荐及安排按摩师提供服务,两人有参与店铺日常运作,裁定两人管理无牌按摩院罪罪成。而第四被告虽声称自己只是与人分租涉案单位,但他曾为名下店铺申请防疫抗疫基金,温官认为,足以反映他是Viet Spa的店主,裁定他经营无牌按摩院罪罪成。 案中4名被告,分别为女按摩师李亦晴(36岁)、报称无业的越南籍女子元秋香(34岁)、女按摩师张明芳(35岁)及报称无业的男子胡炳雄(61岁)。 本案于去年5月由传媒曝光,时任警务处国家安全处长蔡展鹏被指因涉嫌光顾湾仔一无牌按摩店「Viet Spa」而受查,时任警务处处长邓炳强曾召开记者会,称已指派有组织罪案及三合会调查科作调查,惟拒绝提供更多资料,蔡展鹏被停职休假,及后调任警务处人事及训练处长。 案件今年8月开审,作供卧底警员确认当日敲门巡查时,发现蔡展鹏与一名女子共处一室,但不肯定蔡有否接受按摩院服务。警员又称没有查问蔡为何身处现场,并交予案件主管处理。蔡展鹏就以辩方证人身份出庭,供称在2020年年中首次光顾Viet Spa,承认曾去过约4至5次,但从没有接受任何性服务,也没有人向他推销过性服务,店铺内外亦没有任何有关性服务的标示。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光复屯门案】林卓廷方指仅作调解 质疑检控存重大漏洞 2019年7月6日「光复屯门公园」游行后,时任立法会议员林卓廷等人被指要求一名游行人士删除手机相片及片段,被控意图妨碍司法公正等共四罪,案件周二(20日)在西九龙法院作结案陈词。辩方指林卓廷等人当时在事件中只担当调解角色,案中事主作供时,也承认林待人是帮为他解围或作保护,而控方没有任何证据,指出声称被删除的照片及影片涉及甚么罪行和证据,故应裁定各人无罪。法官听毕双方陈词后,押后案件至明年1月20日才宣布裁决。 前立法会议员邵家臻及社民连成员「阿牛」曾健成均有到场旁听,而在散庭时,林卓廷向旁听席方向高呼「圣诞快乐,阿妈!」旁听人士除跟他挥手外,亦向他呼喊「圣诞快乐」。 案件早前审讯阶段在区域法院进行,结案陈词则转至西九龙法院处理。控方在庭上表示没有补充,代表林卓廷的大律师沈士文就作出简短补充,表示从早前呈堂的案发片段,林卓廷只是协助获匿名作供的事主X调解及沟通,从没有胁迫对方删除照片,X作供时亦承认感觉林只想协助他解围及离开,故认为林卓廷并没有犯罪意图。 沈续指,控方检控时存在重大漏洞,因为妨碍司法公正罪的控罪元素,必须证明被告是意图干预一个法律程序或刑事调查,惟案发至今逾3年,并没有任何证据显示有谁涉案被捕或受查,控方亦未有指出当中涉及甚么被告、罪行及证据,直言「有行为但冇司法程序」,故不能构成妨碍司法公正。 至于案中声称被删除的12段影片,沈士文指根据X庭上供称,只是涉及7月1日在立法会外的情况,而X作供时没有提及这些影片及相片涉及屯门事件,而从林卓廷跟X的短暂对话中,林并不知悉事件涉及的是7月1日的影片,甚至不知道X是藏有相关影片,故更不能证明林有妨碍司法公正的意图。 他最后指,就算法官最后不接纳以上辩解,惟声称被删除的影片及相片,X在作供时没有提及涉及甚么内容,「系影到啲乜罪行?系影风景定大头?」认为控方未能证明被干扰的证据有用于检控,「结论系呢个行为都唔成立」。 结案陈词聆讯仅历时约一小时,法官游德康最终确认在年廿九(明年1月20日)下午宣布裁决。 原为被告之一的许智峯,则被控企图妨碍司法公正、不诚实意图取用电脑及刑事损坏罪,惟许宣布流亡后一直缺席聆讯,并遭法官颁下拘捕令。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梁京评论】2022: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折点(上) 在多重意义上,2022年都是21世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从大国冲突(俄乌战争)、粮食安全(全球短缺)到金融稳定(高通胀)等等,背后都有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这个枢纽性问题。那么,如何理解2022年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大转折这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呢?我以为,拿最近习近平的「清零大逆转」与当年慈禧应对「庚子国变」做对比,会有很多启示。 我的视角是「文明冲突」的中国逻辑,我认为这比单纯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冲突」视角更贴切。 没有英国人发明现代世界,就不会有「文明冲突」。因为技术和地理障碍,令人类冲突几千年来主要发生在「文明内部」,而大英帝国发现,她虽不可能征服全球,却有可能推行一种普遍的游戏规则。「文明冲突」由此而不可避免,因为这不仅挑战了各种旧秩序,更挑战了各种传统文化的身份尊严。理性主义的一大缺陷,就是回避了这个困难的问题。历史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小到族群,大至文明,文化身份尊严的价值难用「利益」衡量,这是人类暴力冲突最根本性的来源。 而所谓「文明冲突」的中国逻辑,简单说,就是中国文明的文化身份与「大一统」的政治秩序难以分割,由此带出了现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所特有的内外冲突方式和逻辑。 从这个视角来看慈禧想藉义和团「扶清灭洋」和习近平借武汉封城成功来「以疫谋霸」,就不难看出其共同点就是中国独裁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权欲,都不惜利用「大一统」与文化身份的绑架关系,与外部世界做价值对决。而最终结果不仅是独裁者的政治自杀,而且启动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秩序的全面重构,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对比百年前的慈禧与当今中国的习近平面对的政治灾难,可以提出很多非常有意思的问题。与今天中国与世界关系直接相关的问题就是:为甚么文明冲突不可避免?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一定会带来巨大灾难吗? 我的理解是,「文明冲突」不可避免,深层原因是政治文化的差异,这种差异越大,被文化身份绑架的人口规模越大,「文明冲突」就越强烈,对世界秩序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也就越大。美国政治学家、《文明冲突论》作者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看到了这一点,但他也相信,减少这种风险是可能的。 那么,慈禧当年的「昏招」,在甚么意义上影响了当时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乃至影响了今天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呢?我认为如果慈禧当年没有不愿「归政」给光绪的心病,会大大减少中国人在「庚子国变」中遭遇的集体羞辱——因为当时的「列强」们多数都愿意与大清建立一种正常的国际关系,也就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 中国人集体蒙羞激发的巨大动力,是清廷退位后两次重建「大一统」的重要原因,中共之所以敢于推行激进的社会革命,并两度180度大转弯,先向苏俄一边倒,又向美国一边倒,背后都有这个动力支撑。而由两次一边倒的巨大代价换来的国力,正是今天习近平敢挑战世界秩序搞独裁的本钱。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12-19-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19日 1.卢宠茂:盼将香港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 中国器官移植的来源一直备受争议,不过在香港经「特事特办」完成首宗来自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后,中国官媒引述香港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称,盼将香港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有香港医生直言中国存在买卖器官已是公开秘密,他质疑做法等同把香港纳入这个不法勾当。 年仅4个月大的香港女婴芷希患急性心衰竭,急待心脏移植。她终在上周六(17日)凌晨于香港儿童医院完成换心手术续命,而心脏来自名中国脑干死亡幼童,是次为全港首宗来自中国的器官移植手术。 中国官媒《新华社》周日(18日)报道说明今次器官「共享」的过程,称由捐赠幼儿身体取出心脏,到运抵香港儿童医院手术室,仅用了2小时49分钟。 报道引述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称,盼望能够借此案例建立长效机制,将香港的医院纳入「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COTRS)」,「最大限度利用公民逝世后爱心捐献器官,拯救香港和内地居民的生命。」 卢宠茂说,目前有超过3500名香港居民在COTRS中等待器官移植,有近千名香港居民接受了移植手术,另有9名香港居民在内地逝世后捐赠器官,救了24名内地人。 外界关注,中港两地日后是否有计划准许互相捐赠器官。化名为李医生的前香港医生对本台指,今次事件有可疑之处,在医学界心脏可谓是非常难求,但在捐赠者逝世后那么快便找到受益者,而且还远在香港,这样十分不寻常。他并说香港甚少从海外寻找器官和进行移植,因为交通和保存是一大难题。他认为这是「中央送的大礼,想把香港拉入局」。李医生指有别于中国大陆,香港器官捐赠系统是参照西方,两种模式完全不同,认为难作融入。而且他坦言不信任中国的器官捐赠制度,担心一旦中港融合,中国不正当的器官买卖会移至香港,香港变相「参与邪恶轴心」。 李医生说:你是医生,你做器官移植,你在香港拿到一个器官做手术根本无须担心这个器官是不正当。因为你在香港拿到的所有器官都是在正常途径,我们有很严谨的,甚么人捐赠、捐赠前有甚么事情要做、他是脑干死亡那如何证明等,整件事也有标准。我们香港医生帮人做手术并不怕器官不明不白,但你说我拿一个大陆器官,我就真的,香港医生无法证实这个器官是否正途。 对于香港人器官会否「被送中」,李医生就认为机会较少,因为香港人口数目比中国少。 除了道德问题,融合也会导致香港医学界的认受性受到国际质疑,外国会觉得香港和中国更无分别。 民主党医疗政策发言人袁海文同日接受本台访问,认为就此事港府应经广泛咨询,包括道德伦理的考虑,而且也要清楚向公众交代法规及机制。 袁海文说:可能涉及捐赠者是否自愿等,可能要很仔细去考虑。这是一个涉及很多道德的问题,也有很多法规的问题,一定要很小心地处理,不可以说可以就不理会很多存在的争议。 前中国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于2014年到台湾访问时曾公开表示,将建立两岸器官移植平台,让中国器官合法输台,也就是台湾人民可以就地移植器官。当时引起强烈舆论反弹,有医学界及立委也反对,其中包括国际医学联盟秘书长黄嵩立。他曾表示,在中国除了一些犯重罪被判死刑的,还包括良心犯、政治犯和许多因为宗教信仰而被迫害的所谓的「犯人」,如果接受了这些器官,「等于间接的杀害这些犯人,是违反人权」。 黄嵩立周一(19日)接受本台访问,指出当时他们最担心是中国的器官来源,而且资讯不够透明,即使是公开的资讯也不见得可信,而这个情况到目前也不见得有改善。 黄嵩立说:我们很害怕的是有他们滥用、滥取器官的问题。那个时候有法轮功的事情,然后有政治良心犯被判死刑的问题,所以我们根本不晓得那些器官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当然应该全面的拒绝从中国来的器官。 黄洁夫曾经公开承认,中国约有65%的器官来源于逝者,这其中超过9成来自死囚。中国执行死刑数目被列为国家机密,难以完整掌握实际情况。不过根据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统计,中国依然是世界头号死刑执行国,估算中国死刑犯每年有一千多宗。 中国涉器官买卖屡见不鲜,例如2016年山东16人嫌参与非法移植肾脏器官被判刑,刑罚最高者判监禁五年。在2014年,中国最大宗肾脏非法买卖案中15人判刑,贩肾集团主嫌被判12年有期徒刑。他们自2010年到2013年共非法交易51颗肾脏,金额高达1034万人民币。 虽然2014年中国官方宣布停止死囚器官,公民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多年来,中国也对外宣称已建立了一套器官捐献和分配系统。2012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由中央批准成立。据中国《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买卖人体器官,不得从事与买卖人体器官有关的活动。 不过国际方面,仍非常关注中国有否进行移植器官等非法行为,也有组织对中国器官捐赠「投下不信任一票」。国际心肺移植协会(ISHLT)今年8月发表声明,呼吁会员不应使用来自中国的器官以进行移植。 另外去年9月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5个来自欧美亚洲的NGO组织联合举办「打击及防制活摘器官之世界峰会」,并发表《反活摘之世界宣言》。他们敦促各国司法系统积极调查活摘器官以及到中国进行移植器官等非法行为。 当中提到在中国为器官移植而杀害被拘留者的行为仍持续进行,主要受害者包括被囚禁的法轮功修炼者,这是对法轮功和维吾尔人犯下反人类罪。 今年国际人权日(10日)前夕,台湾多位立委与民间团体也召开「人权日反活摘器官立法起跑」国际记者会,宣布推动制订「打击及防制活摘器官法」,并呼吁国际共筑人权防火墙,共同制止中共活摘器官的暴行。 对于香港也有高官提出建立中国香港分配共机制,有份参与「打击及防制活摘器官法」提案的台湾时代力量立委陈椒华周一以书面回覆本台指,虽然器官移植可以遗爱人间,但中国器官移植向来有很大的疑虑,因为严重资讯不公开的问题,器官来源可能来自被中共政权迫害的捍卫人权人士,虽然中国声称已经改善了移植制度,不过仍然无从追踪,在这个案例上有可能会采用来源没问题的器官,作为形象宣传使用,但是在其他的案例,还是有很多的疑虑。陈椒华委员表示,中国器官移植制度,除非可以获得国际相关医学会的监督,否则仍应保持谨慎的态度。 香港医院管理局联网服务总监邓耀铿上周六就女婴芷希换心一事强调,今次是特事特办,才联络国家卫健委帮忙,「大家都好想帮芷希,强调是争分夺秒」。医管局并说,日后若遇上类似情况,不排除采用同一途径,希望帮助到有需要的香港居民。邓耀铿透露,医管局收到内地通知,捐赠者为一名因头部严重创伤脑干死亡的儿童。他无进一步交代捐赠者受创的原因。 港大临牀医学学院教授及肝脏移植科主管陈智仁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表示,相信特区政府、医务衞生局方面这次有清晰的渠道,与国家衞健委建立机制,确保心脏来源,最主要一定是无偿的捐赠。 这次器官移植中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是捐赠者为幼童。尽管目前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对器官交易合法化有广泛讨论,但一般认为应该禁止针对未成年人的器官买卖,原因是未成年人尚无自主能力以及成熟心智,容易成为器官交易的受害者。 据最新正式发布的《中国器官移植发发展报告(2021)》统计,中国去年完成民众逝世后器官捐赠达5272宗,器官移植手术1万9326宗。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9日,中国器官捐献登记人数已超过477万。不过要注意的是,登录自愿捐献器官的民众都必须要证实真正死亡后才可捐出器官。 记者:子悦 责编:温晓平 网编:江复 2.【疫情大爆发】北京深喉:医院早已崩溃 瞒报致大量长者死亡 北京体制内深喉举报称,北京因20大维稳,隐瞒其时已开始、医疗系统内的严重疫情,院内交叉感染,大量长者死亡,目前首都的医疗和殡葬系统陷入崩溃状态。官方藉「白纸运动」甩锅,本台向北京十馀间殡仪馆查询,证实都已不堪重负,尽管采取户籍限制,部份火化仍要排期到明年1月。 北京一名政法系统内的高层匿名对本台表示,首都北京在松绑防疫前已出现医疗系统内大面积感染,众多医务及老年人感染,死亡人数众多,殡仪馆超负荷,医疗系统崩溃,但当局一直隐瞒实情。 这名高层指,他的亲人就是在医院疗养期间感染,然后辗转了多家北京最好的医院,最终依然死于新冠,但医生写的死亡结论,却是尿道感染。而在其直系亲属在医院死亡5天之后才得以火化。 北京政法系统人士说:之前呢,是住在医院疗养,因为北京前一段时间开二十大,所有医院里的人基本上都不让出院了,说是外面有阳性危险。实际上这个时候医院已经大面积感染了。这个时候自己处于动态清零的阶段,感染的资料不但不能上报,还不能按照新冠去治疗。有被诊断为尿道感染的,有被诊断为无名发热的,反正他就是不说是新冠。我们家的这个人诊断的是尿道感染。因为我们家在医院是有一定关系的,医生给我们家的那个病人做了抗原,抗原显示阳性。 这名政法系高层为自我保护,要求对其身份及死者资讯保密。 这位北京政法系统人士称,北京在「白纸运动」之前,甚至是在20大开会期间,各大医院的院内感染就已经非常严重,到本月初,则已经完全失控,北京市卫健委和各医院唯一做的事情,就是限制病人出院,并限制医护人员回家。但这一切都被官方严密封锁,在没有高层允许时,医院不敢报告新冠院内感染,甚至不对感染者按照新冠感染治疗。一直到官方宣布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去世后,关于北京新冠的感染资料,才逐渐向外界公开,但这时候大量的老年感染者要么已死亡,要么陷入危重。现时北京的医院内横尸遍野,情况惨不忍睹。 北京政法系统人士说:最早我们在一个比较好的私立医院,到天坛医院,最后到地坛医院。就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些医院死掉的都是老人,就是他们的感染都发生在放开前后的那段时间。包括医院,包括医院的那个太平间我们见到的真是惨不忍睹的。就现在所有的医院太平间都满了,而且地上,像快递货架上一个一个的摞著。北京的殡仪馆电话你随便查一家,然后你说我家里现在有一个去世的人,现在要拉过去行不行,他肯定告诉你,没有地方接收,而且排队至少要排到一周以后。 他还透露,这次大规模的疫情瞒报,还直接导致了大量退休的高级别官员死亡。这位北京政法系统人士对本台记者坦诚,他一直以为自己拥有极大社会资源,但这一次发生在眼前的著一切,瞬间让他醒悟,他甚至无力保护自己的亲人。他称,他已经是属于社会阶梯顶端1%的阶层,处境尚且狼狈,而普通民众的处境则更不堪了。 北京政法系统人士说:我可以说100个人里能有一个人做到我这个地步就不错了,1%我都已经很谦虚了。但是这一次并不是说,你有行政级别就能够达到,因为各个地方都是已经超过他的承载能力。就包括在医院里被耽误致死的那些老人,有些人级别都是很高的。厅级以上的,我至少知道的都有六个。更多的是普通人。 作为政法系统内的人,他称政府会将这次大规模的疫情的责任推给「白纸运动」。他称自己作为亲历者,很愤怒。 为了验证他的说法,本台记者逐一拨打北京市12家火葬场,以及北京周边数百公里外的承德、保定等城市的殡仪馆,但绝大多数的电话都一直占线。 而拨通的两家殡仪馆直接告诉本台记者,现在情况非常严峻,甚至连火化炉因超负荷运转,已难以为继。位于北京西北郊的门头沟殡仪馆更是直接指出,他们现在每天火化量比平时增加了约5倍,即便如此,等待火化的尸体已排到了本月31日。 门头沟殡仪馆:我这儿没有,赶紧联系八宝山。我这儿冰柜都是满的,没地方存。现在火化时间都已经排到31号了,不是钱的事儿。没有炉,火化炉都快烧坏了。咱们才三四台炉子百八十人(每天),原来每天我们才少二十多(具)。 而同样处于远郊的房山区殡仪馆则也表示,已经不能预约了,并且现在已无法进行跨区接运遗体。 房山区殡仪馆:约不了,现在,跨区也接运不了。咱们房山区区类的都已经约到五天以后了,都约不上呢。你看看其他殡仪馆。 此外,根据北京通州区殡仪馆的通知亦显示,早在本月10日,该馆就非该区户籍和非辖区医院死者的火化进行限制,并规定,辖区外来的火化遗体,每天不得超过20具。而现在以户籍限制已是各郊县火化场缓解压力的共同做法。 根据北京市12家殡仪馆的火化能力计算,北京市目前每天火化遗体至少在2000具以上,大约是往年同期的5倍,甚至更高。 但北京市民政局则以没有资料为由,拒绝透露今冬以来北京死亡并火化的总人数。 官方封锁疫情,并导致大量病人得不到对症治疗而死亡的说法,北京市卫健委则避而不谈。本台记者分别多次拨打该机构的多个办公室,但都没得到回应。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疫情大爆发】多地促党政机关不查核酸 评论:折腾百姓非据医学 中国多地政府近日宣布不再查核酸阴性证明,呼吁党政机关起带头表率作用,部分地区连高危的医院、养老院都取消检查核酸阴性证明。有评论人士李先生对本台说,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实施三年,现在又在鼓励民众不做核酸,可谓瞎折腾。很明显,在对付这场病毒过程中,根本不是医学说了算,是权力说了算。 中国大部分地区近期放弃查验居民的核酸证明。上海居民郑先生本周一告诉本台,他从上海驱车前往苏州扫墓,一路畅通无阻,没有核酸检测站,到苏州墓园后,仍然无人查验。 郑先生说:我现在苏州扫墓,整个墓区就我和哥哥两个人,现在很多人都不敢出门。以前是政府封门,现在是自己封自己。我一路上过来,高速公路上也很空,到了墓地见门也没开,问他们开吗,他们说开。原来封控,居民想著要出去,现在不封了,自己也不出去。 湖南时事评论人士李先生对本台说,中国疫情防控措施实施三年,民众每周接受多次核酸检测,甚至连水果、外来货物都要核酸筛查,现在又在鼓励民众不做核酸,可谓瞎折腾。 李先生说:瞎折腾,以前要坚持动态清零,现在又说不测核酸,他们做法是不是前后矛盾。很明显,在对付这场病毒过程中,根本不是医学说了算,也不是科学说了算,而是权力说了算。自乱阵脚,从深层次角度而言,他们是有意为之的。 李先生不认为,官方真的想放松疫情管控,而是通过病毒快速蔓延让民众觉得,还是此前的封控政策好。 李先生说:下一步继续封控造势。他觉得未来经济滑坡,社会持续动荡,怕老百姓上街。 据澎湃新闻周日(18日)报道,长三角地区近期已有多地宣布各级党政机关作为表率,带头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浙江方面表示,除养老院、福利院、托育托幼机构、中小学等场所,为方便群众办事,全省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同时保持现有便民核酸采样点布局不变、规模不变、效率不变,方便确有需要的群众进行核酸检测。 上周,合肥市举行疫情防控视像工作会议,其中要求,实行「两个不查验」。一是,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二是,市域内所有医疗机构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据「芜湖市人民政府发布」微信公众号消息,上周六起,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作为表率,带头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同一天,「马鞍山发布」微信公众号也发出上述消息。 湖南省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上周六,倡导市民朋友非必要不做核酸,尽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确实需要做的,请合理安排时间,做好个人防护,就近采样检测。 另外,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周日通报,周一起,北京市全力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应开尽开」,再次强调企业「愿复尽复、无需审批」,要求各区各部门不得设置复工复产前置审批条件,不得对复工复产提出限制性要求,为企业复工复产创造有利环境。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疫情大爆发】中国抢药潮蔓延台湾 当局吁勿量购转国外 中国放松疫情管制产生全国抢药潮并扩散到港澳后,台湾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周一(19日)证实退烧药缺货。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王必胜呼吁,民众购买最好以自用为主不要再寄往外国。本台查询多间药房发现货架上已找不到必理痛,有药剂师向本台指近期经常有顾客大量采购,并表示要寄给中国亲友。 中央流行疫情指挥官王必胜周一表示,近日针对药品市场和药房进行调查,并询问普拿疼(港译必理痛)原厂供货状况,确认台湾普拿疼缺货。 王必胜说:针对普拿疼这个品牌,目前国内普拿疼有出现部份大量收购的情形,架子上几乎是没有,或者说也剩下很少,导致有缺货情形,会叫货困难。这个部份我们已经洽请厂商,希望他们加速供货来因应市场的需求。 针对部份民众大量采购寄往中国等地,王必胜希望不要再有这种情况,否则会考虑采取相关限制措施。 王必胜说:在这里要提醒民众,像普拿疼这种药物,我们是因需求来适量购买,不要大量购买转寄国外,最好不要有这种状况。另外我们也会确保国内药物的储量,持续监测市场的供需状况,再评估是不是要采取另外的措施。 王必胜呼吁民众不要恐慌,台湾相关替代药品仍然库存充足。 王必胜说:我们国产相关的Acetaminophen,就是乙醯胺酚,是同类的药品。我们的药证有47张在持续生产,有2.7个月全民健康保险的用量,这个是指所有这一类的药。今天所说的,是指普拿疼这个厂牌,这是国外进口的,不是我们国产的药厂,这个部份它是有被抢购的情形。 本台记者走访台北市多间药房和连锁药店,货架上都找不到普拿痛。有些在货架上贴上每人限购两盒的连锁药店,存货一样被扫光。就连王必胜提及仍然有货的替代退消药,货架上不是只剩少量就是跟普拿痛一样卖光。 一间药房药剂师接受本台访问表示,两个星期前开始经常有民众询问,一次要购买10几盒普拿疼。 药剂师说:我问他们为甚么要买那么多普拿疼,他们都表示买来之后要寄去给中国的亲友。我有推荐同种类的退烧药,可是客人都表示大陆人只相信普拿疼这个牌子。 药师公会全联会理事长邱建强表示,台湾5月爆发疫情后,盒装普拿疼供货一直不稳定而且经常缺货。全联会目前已要求全台各药房,针对一次买5~10盒的异常购买行为,进行回报。根据回报显示,大量购买者多为外籍配偶、大陆配偶和台商。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澳外长本周破冰访华 分析指坎培拉在「踩钢线」 今年是中澳建交50周年,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本周将到访北京,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晤。外界预料,此行有望促进两国冰封多年的经贸关系。有学者形容,在西方抵制中国霸凌主义时,澳大利亚在「踩钢丝」,但相信澳大利亚对中国仍有戒心,即使有经贸往来,两国亦难以回到过去的夥伴关系。 澳大利亚政府周一(19日)发声明指出,应中国政府邀请,外长黄英贤(Penny Wong)在本周二(20日)及周三(21日)出访北京,期间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会晤,并会出席周三、即中澳建交50周年当天举行的第6次中澳外交和战略对话。今次将是2018年11月以来,首次有澳大利亚外长访华,被视为两国关系回暖的迹象。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政治学教授冯崇义周一(19日)接受本台访问指,中国与澳大利亚外长会晤,是各取所需。 冯崇义说:中国受西方民主国家包围而变得孤立,它(中国)很想突破,很想把澳大利亚当一个突破口;而澳大利亚方面,因为从2017年底、18年开始针对华为反对中国干涉,中国一直对澳大利亚经济制裁,澳大利亚政府也想解除这样的经济制裁。 冯崇义指,中澳领导人早在印尼峇里出席20国集团峰会(G20)时举行双边会晤,双方关系已经解冻,但相信澳大利亚仍会基于对中国的安全考虑,顾及与美国关系,以及作为「五眼联盟」、民主国家的一员,不可能与中国回到过去的夥伴关系。 冯崇义说:他们(澳大利亚)会踩钢丝,因为他两边都想要,在安全方面跟美国协成非常牢固的同盟,同时在经济方面想改善跟中国关系,多卖一些他们的产品,他们还是会找到一些平衡点,不可能一边倒,他不会跟中国有甚么建盟关系,现在不可能,但在经贸方面现在会有一点改善。 另外,外界认为,黄英贤访华,有机会促成包括中国环球电视网前主播成蕾在内、被中方以国家安全相关罪名拘押的澳籍人士获释。 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名誉教授丁树范同日接受本台访问,他认为中澳关系有望得到改善,但是澳大利亚对中国仍有戒心。 丁树范说:因为过去一方面中国在澳洲的影响力也在增加,令整个澳洲的政界对中国的渗透会高度警戒。另外中国在南太平洋找到立足点,譬如说在所罗门群岛,中国在南太平洋的活动,会让澳洲高度警戒,这就会让澳中关系不可能回到过去,因为中国不会从南太平洋撤出它的影响力。 近年澳大利亚与其主要贸易夥伴中国的外交关系恶化。2020年,澳大利亚前总理莫里森呼吁对新冠病毒疫情源头展开调查,这激怒了中国政府,北京随即对澳大利亚出口实施制裁,包括抵制澳牛肉、葡萄酒、中国人不再到澳大利亚旅游和读大学。2018年,澳大利亚因「国家安全」理由,禁止中国电信公司华为参与当地5G网络,也激怒了北京。 不过,今年5月上台的现任总理阿尔巴尼斯(Albanese)多次表示有意改善澳中关系。今年上月,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厘岛举行的G20嶙峰会期间会晤,是2016年以来,中澳领导人首次举行双边会晤。 澳大利亚政府在外长访华的声明中提到,黄英贤访华是建基于总理阿尔巴尼斯最近在印尼峇里举行的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面。阿尔巴尼斯表示,希望与中国维持稳定的关系,会于可行的情况下合作,但在涉及国家利益的事情上,澳大利亚在有必要时一定挺身反对。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同日表示,中方希望通过澳大利亚外长这次访华,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上个月在印尼巴厘岛会晤时达成的重要共识,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原则,加强对话,拓展合作,管控分歧,推动双边关系重回正确轨道。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港府拟规管众筹 评论:比国际「更辣」 政治犯电影新闻受打击 港府拟立法并设「众筹事务办公室」,「一条龙」规管众筹活动,打击违法众筹。届时所有向港人募捐的众筹均须事先申请,且须披露帐目等资料,非法众筹活动捐款者亦须负刑责。有学者和关注囚权人士质疑做法的政治目的,指措施比国际标准「更辣」,恐造成寒蝉效应,不但令政治犯更孤立无援,更令涉敏感题材的电影创作、独立媒体、人道救援机构众筹受打撃。 香港财库局周一(19日)公布有关加强规管众筹活动建议的谘询文件,并展开为期3个月的公众谘询,当中包括建议成立「众筹事务办公室」(下称「众筹办」),一站式处理众筹活动的规管及行政事宜,倡议「所有公开向香港人或团体」,或身处香港的人或团体的线上、线下筹款活动,不论举办的目的及地点,均须事先向「众筹办」申请且获得审批。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前助理教授黄伟国直言,港府规管众筹是「错误决定」,有政治目的,又指香港现行法例已足够打击洗黑钱、诈骗行为和规管集资、慈善筹款等,若规管过度且透明度不足、界限模糊下,恐令「Kickstarter」及「Indiegogo」等外国众筹平台以及其他人权组织离港,有损香港的国际形象。 黄伟国说:可见政府进一步干预公民社会活动,政府规管众筹亦立坏的先例,可随时为达政治目的而立法和成立相关委员会去监察公司、人士的活动。 对于现时不少在囚者开设Patreon筹款,关注囚权的立法会前议员邵家臻向本台称,留意到财库局局长许正宇日前在网志谈及规管众筹时,特别点名「612人道支援基金」、「真普选联盟有限公司」,指有团体以众筹方式支持一些危害公众以至国家安全的行为。他忧虑,新措施对正面对政治检控的在囚人士和「政治犯」造成打击,令其筹集律师费和狱中的物资变得困难。 邵家臻说:引起的寒蝉效应是很大的。现在已几乎没有支援组织或平台了,要支援者或在囚人士的家属申请,当中要公开不少个人资料、手续或繁复,还有谁够胆、会愿意申请?效果亦立竿见影,差不多是断绝了(政治犯)的支援。在「612人道支援基金」被检控后,现在已没有人会敢众筹打官司,而打官司的律师费动辄8、10万元,如「47人案」审讯达90天,律师费可高达过百万元,对政治犯来说是天价,付不了钱的人有时只好认罪。其实在法律审讯不只面对公义,其实很多时与钱是挂勾,以前可藉众筹去帮助大家团结,现在似乎政府不接受这做法。 除了囚权问题,香港过去不少涉政治敏感题材的获奖独立电影、纪录片经众筹平台筹集资金才得以完成,如《少年》、《忧郁之岛》等,而已被迫关闭的《众新闻》和《立场新闻》、新成立的《Channel C》等独立媒体或新闻工作者由众筹维持营运,香港前有线新闻财经台台长颜宝刚向本台称,港府欲推出的新措施比国际社会的众筹规管「更辣」,恐涉及新闻和艺术创作的众筹将遇上阻碍。 颜宝刚说:港府要求提供的资料等同成立一间公司的要求,包括须有帐目、中期报告等,对创科发展、弱势社群等众筹活动将被扼杀。目前众筹活动上,香港已有一定法例规管,明显今次众筹办是针对政治目的、反对政府的人士。而独立媒体难以掌握新众筹法上的要求,这将有损香港的资讯自由,影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因为港府将危害国家安全为其中考虑点,而《国安法》红线处处。 对于新规定下众筹申请的审批标准,港府建议考虑包括申请者是否诚实、信誉良好及可靠、众筹目的与规模相称与否、活动对公众利益、公众及国家安全的风险。 当局将赋权执法部门包括可发出「活动禁止令」,停止非法众筹活动,甚至可要求网络服务商禁止接取网上众筹平台,向相关金融机构指示调查、冻结资金活动和银行户口。当局建议,将举办非法众筹活动的罪行纳入可公诉罪行,让执法部门能够引用《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 (第 455 章)第 25(1)条检控违法转移及使用非法众筹所得款项的人士,有关捐款者亦可能须负上刑责。 另当局建议,筹款人须披露众筹活动的目的及安排、使用本地银行户口及妥善保存资金活动纪录等,而且建议为众筹网上平台设立登记制度。 财库局表示,新规管制度不适用于目前已受金融监管机构按现行法例充分规管的市场商业集资行为,如股权及债务众筹、点对点(P2P)借贷。另仅4大项目获豁免,包括宗教团体奉献、认可组织会费募集、现成商品买卖、订阅或打赏媒体4大类活动,但款项亦不可用于涉及香港的政治目的。至于目前已受规管的筹款活动,如公众地方实体举行的捐款活动、售卖奖券,当局建议,众筹办与有关政府部门协调,以精简程序处理。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以岭医药否认「连花清瘟」致肝衰竭 新加坡禁以新冠疗效宣传 中国内地被指在准备不足下放宽防疫,目前疫情大爆发,引发多地抢药潮,退烧止痛药物价格被炒至2000元人民币一盒。而以岭医药研发的「连花清瘟胶囊」成为民间自救的抢手货,但其药性最近又传来引致肝损伤、肝衰竭的争议,以岭医药发声明否认。 被炒至逾百元人民币一盒的「连花清瘟胶囊」,其药性是否适合无处方下使用,最近再惹关注。近期内地网络再传出连花清瘟可引致肝损伤、肝衰竭。 其中,有山东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肝病科主任在网上公开警示,称接收多个服用「连花清瘟」造成的肝损伤患者。 过去有不少中国医务人员已是严厉警告,称连花清瘟不能预防,也不能治疗新冠。就连深圳卫健委近日亦在微博发帖,暗示连花清瘟功效不如黄桃罐头,但帖文最后被删。 最近内地网上再广为转发新加坡《联合早报》2021年11月17日报道,指在华人比例这么高的新加坡,其卫生局已称连花清瘟能够预防和治疗新冠「并不属实」,呼吁公众不要听信和散播,当局依据所记录的成分用途,只批准连花清瘟作为缓解伤风感冒症状的中成药。 新加坡当局还警告业者,若使用与新冠疗效有关的字眼进行虚假或误导性营销,可最高刑罚为罚款5000新加坡元或监禁两年,或两者兼施。 以岭医药近日发声明回应反驳指,网络谣言称连花清瘟可造成肝损伤、肝衰竭,属「不实消息」,重申连花清瘟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适用于新冠病毒轻型、普通型,又指经过大规模人群中不良反应监测等多方面均证实有良好的安全性,有关药品说明书针对不良反应有明确体现。 自新冠疫情以来,在中国知名抗疫专家吴以岭和锺南山宣传下,连花清瘟成为以岭医药的收入大增的主要动力。去年为公司注入40多亿元人民币,占公司总营业收入逾4成,今年首三季配方颗粒业务销售收入按年增长较好,收入可望较去年水平更高。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中国疯传恶搞文章:「中国骄傲」美斯原名梅建国 今届世界杯落幕,由阿根廷队长美斯(又作梅西,Lionel Messi)在最后一战,率领阿根廷击败法国,一圆世界杯冠军梦。在全世界狂欢之际,中国民众亦参一脚,有网民指「梅西原名梅建国」,指中国人都捧起世界杯,有关帖文在大陆社交平台广传。 中国网民在抖音、小红书等影音平台发文,指出「梅西原名梅建国」,祖籍则是众说纷纭,山西、山东和广东都有人提,强调「梅西其实是中国人」,自幼随父移居阿根廷。 虽然这是网民的「恶搞」帖文,但却迅速在中国各大社群平台流传开来,有不少中国网友认同;亦有人笑称「睡醒了吗?」 虽然中国没有取得参加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2022 FIFA World Cup)的资格,但中国民众以至政府官员,都在吹捧本届世足有许多「中国制造」,包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上月在Twitter连发8张图片,盘点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中国元素」,例如中国球判、中国送大熊猫等。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9.【立场案】控方再增6文称「煽动」 涉罗冠聪等作者 《立场新闻》涉串谋发布煽动刊物案周一(19日)踏入第8天审讯,续处理辩方提出的永久终止聆讯申请。控方早前欲呈上587篇文章的分类列表,并读出新披露的其中6篇文章,作者包括资深传媒人区家麟、《立场》时任采访主任林彦邦及前香港众志主席罗冠聪,内容与《港区国安法》及47人民主派初选案相关。 控方代表为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署理高级检控官徐倩姿;辩方代表为资深大律师余若薇、大律师马维騉及黄卉仪,案件由法官郭伟健审理。伍淑娟在庭上表示,控方欲呈上一份有关新披露文章的列表,涉及的文章被分为4个类别,包括与《港区国安法》相关、与「35+」民主派初选案相关、《立场》时任采访主任林彦邦所撰写的文章,以及《立场》英国分部的文章,当中侦缉警员刘家伦(音译)标记了100多篇可能干犯煽动罪的文章,并将文章归纳成不同列表,伍并形容刘是「案件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调查警员」,又指虽然标记文章属他的「主观思想」,但最终是否属煽动文章是交由法庭裁决。 控方续指,本案应聚焦在各被告是否知悉文章带有煽动性,若《立场》属政治平台,锺沛权及林绍桐作为总编,「自然知道《立场》嘅立场,咁系咪更大机会会知道文章嘅内容呢?而唔系太多文章喇,一时走漏眼,睇漏咗一两篇呢?」,当中林绍桐更与林彦邦隶属同一组别,二人均为组别主管,再反问「佢(林绍桐)对林彦邦发表嘅文章系咪会知情呢?」 控方欲传归纳文章列表警员作供 控方补充,涉案587篇文章均显示了浏览次数,质疑「无煽动既文章得几十人睇,具煽动既就有几万人,证明平台受众系边类人」。而辩方基于控方「没有或延迟披露」文件,以及选择性地将文件交予案件主管,因而向法庭申请永久终止聆讯,认为涉及这587篇文章究竟是甚么内容,控方没有或延迟披露甚么都能辅助法庭,故希望可将列表呈堂,并传召刘家伦出庭作供,惟他因感染新冠病毒,料最快要于本周五下午才可出庭作供。 辩方大律师马维騉反对申请,指出《港区国安法》在港实施的前后,各大传媒包括不同阵营,都有报道《港区国安法》及民主派「35+」初选,直言「我睇唔到一张报纸无谈论《国安法》,亦无电视台对《国安法》绝口不提」,他不争议《立场》文章下架通知,亦不争议文章列表,但质疑单凭提到上述议题有何证案价值。而文章阅览次数,亦与永久终止聆讯申请无关,《国安法》等议题是当时社会「每日都谈及嘅事情」,相关文章较多人阅览亦是自然不过。 此外,马维騉亦反驳,指控方称刘家伦标记文章是否具煽动性,是其「一己睇法」,明显地他不是专家身分,认为法庭不应接纳其证供。法官郭伟健表示,法庭重点考虑的,是控方没作披露是否对辩方不公,故此587篇文章与申请有关,不过文章是否具煽动性,仍取决于法庭的裁决,控方毋须传召刘出庭,但可采纳刘的意见,在陈辞阶段向法庭指出哪些属于煽动文章。 最终法庭批准控方将587篇文章的纸本呈堂,控方并指如果早已掌握当中6篇,在处理案情时或会改变铺排。代表控方的署理高级检控官徐倩姿随后在庭上逐字读出以下6篇文章,而文章作者之一、资深传媒人区家麟亦有到庭旁听。 至于6篇控方新指涉嫌煽动的文章如下: 刊出日期|文章|作者| 1)2020年7月1日|速读《港区国安法》|林彦邦| 2)2021年1月6日|在反抗就是罪名的香港 我们该如何回应大搜捕?|罗冠聪| 3)2021年1月7日|歹毒清算 恶贯满盈|区家麟| 4)2021年3月2日|这是一场不义的审讯|林彦邦| 5)2021年3月2日|【特写】英国多个城市集会声援47人 参加者多申 BN(O):我们不会忘记|《立场》英国分部| 6)2021年3月4日|「任何人不能凌驾法律」,除了我|区家麟|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香港法庭】编辑被控管有雷射笔 被告争议不属于他 2019年反修例运动其间,一名报称职编辑的男子被搜出雷射笔等物品,事隔近3年后,被控一项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案件周一开审,被告争议现场捡获的雷射笔并不属于他。拘捕被告的警员则在盘问下坚称,被告纠缠间跌出雷射笔,但不记得跟被告纠缠情况,并承认现场或有行人路经。 有香港市民发起在2019年9月8日举行香港人权与民主祈祷会,同日旺角警署外发生警民冲突,26岁男子唐健丰在当晚于快富街及弥敦道一带被捕,控方称当时搜出雷射笔、雨伞及行山杖等物品,事隔近3年后,唐健丰被控一项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案件周一在九龙城裁判法院开审。 案件由裁判官叶启亮审理,唐健丰由大律师马藻玉代表,辩方在庭上表明,会争议证物,指其中一支在现场捡获的雷射笔并不属于被告;至于雨伞、行山杖及电筒连雷射装置,被告则有合理辩解携带。 拘捕被告的警员梁淇锋供称,他案发时隶属水警总区内部梯队第二队,当晚接报指「有200多名暴徒攻打旺角警署」,部份人由太子向尖沙咀方向逃走,他奉命到弥敦道追截。梁续称,他与同袍下车后,看见约有几十名示威者,身穿深色衣服、戴著头盔及过滤功能面罩等装备。 梁所属的大队当时向太子方向推进,行至快富街交界时,约有20名示威者由弥敦道转入快富街,梁于是从后追截。被告此时身穿短袖T裇和黑色长裤、脸戴过滤式面罩、手持蓝色长伞,向梁迎面跑来。梁称当时喝令「唔好走」,被告见状逃跑,于是他将被告「逼埋墙角」。 梁续指,被告当时用力反抗和「手舞足蹈」,双方纠缠一轮,被告最后遭按在地上制服,背脊朝天,双手被索带绑上。梁又称,纠缠间有一支雷射笔从被告手中跌出,跌到地上。梁最后以非法集结罪名把被告拘捕,然后将所有与被告有关的物件,交予另一名警员处理。 辩方盘问时询问,梁下车时第一眼看见有多少人聚集?梁回应谓:「第一眼见到好多人,但我冇印象喇。」在被追问下他又解释:「因为现场混乱,冇可能清楚记得边度有几多人、距离我几多。」 辩方又问及,警方曾否设立任何封锁线,将从旺角警署逃离的人士困在一个范围?梁表示不确定,但指没有看见该类防线。辩方续指,快富街上除示威者外,可能还有行人路经现场,梁表示「都有可能」,又在盘问下承认,由示威者逃走至他追入快富街,当中大概相差了10秒时间。 梁并补充,他当时喝令「唔好走」,对象是所有逃跑的人,并非只针对被告一人。对于大部分人都是背对从后追来的警员逃跑,辩方再追问:「被告就面对你跑?你话『唔好走啊』,佢就跑去你面前?」梁庭上迟疑半刻,然后确认说:「系」。 他在盘问下又承认,不清楚被告挣扎时哪一只手有动作,也不记得自己如何令被告「背脊朝天」,解释指:「只可以讲佢冇袭击我⋯⋯唔记得佢点郁法,但畀我感觉系佢想走」,他并不记得和被告纠缠的情况,亦表示不清楚现场其他被警方截获人士,有否携带雷射笔。 记者:吴婷康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财经拆局】中港通关时间表将大幅提前,有利复原但前景充满政治隐忧 中国内地以惊人速度在七天之间完全扭转防疫限制,由全球最封闭的体系突然变成全面解封,这种急转弯的解封速度是全球前所未见,背后反映是十一月经济数据全面转弱,付出代价却将是数以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命损失。 讽刺的是,当内地民众在付出巨大生命代价,短期内却可获得群体免疫,相信将有利本港能与内地通关,有机会拯救已经深度衰退的香港经济,明年有机会重新踏上复常之路。 疲软的11月经济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领导人为何要迅速决定取消实施了近三年的严格防疫政策,原因是经济已经濒临崩溃边缘。 由于封控导致消费者减少开支,中国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幅下降,与此同时,在工厂艰难应对严格的防疫措施以及海外需求放缓之际,工业生产失去了动能,出口大幅下跌。失业率上升,对建筑、机械和其他固定资产的投资放缓。 当中最令人意外,是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9%,降幅远大于10月的0.5%,也大于经济学家预期的下滑3.3%,是半年低位,反映内地最大增长引擎,即是领导人说的「内循环」,已经全面失效。 透过这些令人沮丧的数据不难看出,中国领导人决定迅速取消实施了近三年的严格防疫政策的原因。对该政策的不满情绪之前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升温,甚至演变成了罕见的公开抗议「白纸运动」,现在却成了放宽措施最佳借口。 由上周五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亦可见经济崩溃的迹象:这个为明年经济工作定调的高层会议更一度传出因疫情失控而要押后。外界特别关注中国会否由严格防疫的基调改为稳增长,会议提出,明年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当中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这点正正突出内部需求已经到不得不率先拯救的地步。 因此尽管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不过去年会议上提出「共同富裕」目标,甚至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野蛮生长」这套由习近平倡的平均主义,今年已经不见踪影,反映在经济寒冬之前,习近平亦不得不作出妥协。 经济学家表示,放松疫情管控意味著明年中国经济前景改善,重开时间早于预期料将刺激消费支出并带动经济增长,但这一切都要在中国熬过感染浪潮之后。目前中国许多大城市的疫情已开始迅速扩散,这个过程以欧美的开放重启的经验来看,可能需要三至六个月的时间。 因此中国经济短期的动荡将相当大,眼下传染性新冠毒株正在中国庞大的人口中蔓延,导致大量劳动力患病,忧心忡忡的消费者不敢随心所欲地消费。经济学家预计这会使中国经济复苏在短期内依旧乏力,并提醒说,可能仍需要零星的限制措施,以确保中国的医疗系统不会崩溃。 由于内地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重启经济,因此对2023年全球特别是香港的经济前景,将产生深度的影响及变化,经济学界正努力评估及消化这种转变,意味明年经济环境预测亦要重新评估。 当然,对早已深陷深度经济衰退的香港,包括政府预测今年经济会出现3.2%的负增长,正面影响是可以预期,当中关键是与内地重启通关的时间。基于内地已全面放弃限制措施,相信通关时间表会大幅提前,有利已经连续三季负增长的香港经济重启「复常之路」。 过去一段时间基于本港及内地的严格防疫措施,外资公司已经启动撤出香港程序,这由投资推广署发表驻港公司统计调查可见到端倪:当中经济效益最大的外资地区总部数目连跌三年,按年减少46间或3.2%,整体较疫前少8%,而驻港公司跌穿9000间,为四年新低。这些地区总部公司不少是搬去新加坡,部分甚至因为对内地通关无期,索性撤销驻亚太地区总部,这些公司走了就不会回头。 券商摩根士丹利估计,香港放宽多项防疫政策和内地重启步伐较预期快,令中港两地于明年初免检疫通关的机会增加,较原预期明年夏季始正常重新通关的推算为早,相信本港明年经济表现更大机会出现该行的乐观情景预测,按年料增长2.8%。另一外资行高盛更加乐觐,报告分析3年以来的清零政策已打击中国在吸引外资及合作夥伴的能力,认为中国放宽边境防控可能在相对快的时间内发生。而对本港最明显受惠,将是中国的来港旅游人数回升,加上中国重开对商品贸易的推动,高盛估计,中国重新开放有望提振香港GDP多达7.6%。 以本港最新失业率回落至3.7%,创出疫下新低,有学者已经预计,一旦中港通关可以再令失业率下降0.5百分点,令本港重返全民就业状态。彭博经济研究则指出,内地游客可能在明年中便重返香港,假若时间能发生在明年第二季度,将提振香港明年的经济增长至接近3%的水平。 当然,对于香港未来经济能否快速反弹 ,仍然有很多客觐因素掣肘,当中最关键是时间因素,即是放宽措施「来得太迟」,特别是错失了上月在港举行的金融峰会宣传时机,要与早一年已步入全面复常的新加坡竞争「难度很大」,而已经撤走的公司亦不会轻易重新启动返回本港。 但对国际投资者来说,中美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日益恶化,亦是重要考虑因素:他们要想在香港或内地投放更多投资,日后会否在自己国家面临政治风险?何况今日的香港已经与三年前不能同日而语,单看黎智英(被控涉嫌违反《国安法》)案即使在终审法院获胜诉,也要面对人大释法的风险,这种状况在过去习惯普通法的外资眼中,会如何衡量? 更重要是国安的红线已经令营商者要变得步步为营。强大如Google今天都要因为演算法将一首歌曲置顶,都要面临整个政府机器施予巨大政治压力,甚至有行政会议召集人提出要引用特权法传召Google代表解释,到底这个七百万人的市场是否仍然有吸引力?相信每一家外资心中都自有答案。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财经自由讲】2023经济展望 今集三位主持有中国大陆到香港,再到欧美各国情况,分析2023年经济展望。 主持:利世民、颜宝刚 、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12-18-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2月18日 1.北京医院「尸满为患」停尸间1格塞2 尸遗体一周烧不完 中国政府急转弯放宽防疫后疫情飙升,染疫人数激增,从抢药抢疫苗医疗挤兑不幸演变成丧葬挤兑,北京殡仪馆24小时不停转焚烧,网友批评盲目开放造成悲剧。 中国防疫急转弯大幅放宽后,大批民众因专家表示可能有9成人会感染,造成民众抢购囤积退烧药自保,海外亲友也帮忙抢药,导致港澳、澳大利亚 多地缺药,就连平台网络商店开出比国外产地价格贵9倍的退烧药,也被扫光。 除了抢药抢疫苗外,中国疫情从医疗挤兑不幸走向丧葬挤兑,华尔街日报17日报道,随着新冠肺炎席卷中国首都,北京东郊殡仪馆的火化和其他殡葬服务要求激增。 报道引述北京东郊殡仪馆接电话的一位女士说,「自从新冠开放以来,我们一直是超负荷工作,现在是24小时工作,根本接不过来。」 香港明报18日报道指,透过调查当前疫情重灾区北京的多间医院、殡仪馆及相关丧葬产业链,发现近期已出现涉染疫死亡个案急增所引发的丧葬服务爆表情况。 北京业内人透露,目前医院停尸间爆满,「一个格塞进两具遗体」,有太平间地面堆放着30具尸体;部分殡仪馆购入冷藏货柜,一柜储藏20至30具遗体;更指仅17 日一天,北京染疫在家身亡「就有2700多人」,丧葬服务费坐地翻倍。 报道引述相关人士说,目前各殡仪馆24小时不停转焚烧,如市内较大型的八宝山、东郊等殡仪馆,日均能火化300余人,但目前仍积压有2000 多具遗体,「一个礼拜都烧不完」。该人士称,由于大量未冻遗体出现变质,上述两馆之前已紧急购入冷藏货柜集中储藏。 中国网友纷纷在社群媒体留言指,中央急转弯放开防疫后感到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现在「真的有很多老人因新冠去世,到殡仪馆被告知排不上」,更有网友批评「这是盲目开放造成的悲剧」。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中国疫情爆发民众抢购N95口罩 价格飙涨5倍 中国放宽新冠肺炎防疫规定后,疫情持续蔓延,除了抢药之外,不少民众大量抢购口罩,连不符合防护要求的产品也「一罩难求」。据中国传媒报道,物以稀为贵,市场上的 N95口罩价格已飙涨4、5倍。 中国在本月7日发布「优化防疫新10 条」后,等同放弃动态清零,各地疫情持续升温,从抢药、抢疫苗、抢看病等医疗挤兑问题浮现。作为有效防疫并隔绝病毒的口罩也成了抢手的物资,中国各地都传出供不应求的情形。 据第一财经报道,随着各地感染者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民众对于口罩防疫效果的认知,N95口罩价格正面临着一轮暴涨,一个原本售价1元人民币(下同)左右的N95 口罩如今卖到了5、6元。 而且不仅是价格翻倍,市场上还出现了断货的情况,有些口罩供货商表示,像是回到了2020年的春节,疫情刚爆发时的情形。 报道引述一名防疫物资批发商透露,现在要买口罩的话,最少一个都要4元左右,但是目前没有现货,必须排队等,而且「上游原材料涨了7 倍,对于未来的到货状况也不确定,现在没有货,也不知道到时候现货是哪一个牌子,规格都不一样。」 根据在各大电商平台搜索N95口罩时的结果显示,N95口罩的平均售价大概在5元左右,按照规格不同价格也有不同,例如一盒50个口罩275元,或是每盒100 个,售价470元。此外也有团购品牌开价每盒10个,价格70元。 由于「一罩难求」,不少非医疗口罩、未具有效防护力,甚至是标示不清、来路不明的口罩,也成为民众抢购的商品,价格随之水涨船高。 为遏制口罩炒作的情形,中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近日陆续发布公告,设下红线平稳物价。 报道指出,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涉疫物资价格和竞争秩序提醒告诫书」,要求生产经营者不得违反诚实信用和公平合理原则、不得哄抬物价与诈欺,各级市场监管部门需加强执法检查。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要求电商平台业者落实责任、加强查缉,坚决杜绝平台内经营者发「疫情财」情况出现;山西省工信厅则要求电商平台管制每名消费者购买防疫物资的数量。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胡锦涛之子出任郑州市委书记? 官方辟谣删文转载者被投案 中共前总书记胡锦涛在20 大被带离场,其子胡海峰仕途引发关注,网传他升任郑州市委书记,但随即遭郑州官媒否认,且公安部门马上介入调查散布讯息者,一些自媒体人士旋即被「陆续投案」。 12月17 日,直属郑州市委的郑州报业集团旗下所属的正观新闻报道称,从郑州网信公安部门获悉,大鲁网发布郑州不实人事变动信息,经网友举报后「被责令删除」。并称大鲁网不属于官媒,是自媒体,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请大家不造谣、不传谣。 山东大鲁网17日发出消息说,日前中共中央批准,胡海峰任河南省委常委、委员,任郑州市委书记。 另「郑东身边事儿」、「郑州身边事」、「非常郑州」、「都市home 」等一些自媒体跟进转发后,也同样被「被责令删除」,在网信公安部门火速立案调查后,相关自媒体负责人「陆续投案」。 推特账号Ignatius D.H. Lee(原 政治人)推文指出,山东「大鲁网」发文称胡锦涛之子胡海峰将调任郑州市委书记,郑州方面立刻出面驳斥,还勒令「大鲁网」删文并严惩了转发该文的系列平台。值得注意的是,该声明称「大鲁网」是私人自媒体。实际上大鲁网是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是根正苗红的党媒,而且转发该文的「郑州」字头的媒体并不一定是私人,比如「非常郑州」公众号就是一家郑州公司。 不管是在山东地区享有盛名的「大鲁网」,还是「郑州」字头的互联网媒体,全都是直接或间接受到党组织控制的,不可能擅自发布这种重大新闻而不经授权的。 有网友表示,郑州自媒转发前应该知道后果,认为是党内斗争。 胡锦涛今年10月在20大闭幕会议疑似非自愿被搀扶离场,当时胡海峰应该就坐在台下目睹整个过程,境外社群热议胡海峰的仕途不妙。 胡锦涛2012年退休交棒给习近平后,2013年5月,胡海峰转入政界发展,从浙江嘉兴市委副书记干起;3 年后任嘉兴市长,成为浙江最年轻的地级市市长,原本是仕途被看好的「红二代」。 不过胡海峰2018年6月升任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后,迄今已在原地打转了4年多,期间多次传出调升副省级与进入20 大候补中央委员名单,但都告落空,仕途已落后给许多70后副部级官员。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英国会政策建言:认知而非接受「一中政策」 反对武力改变台海现状 英国国会下议院外交委员会18 日发表政策建议报告,强调英国仅认知而非接受中国的「一中政策」,并支持维持台海现状。台湾的外交部响应表示,对以具体行动展现对台湾的支持与友谊,表达诚挚欢迎及感谢。 英国国会下议院外交委员会18日发布「检讨我们的策略:更新『整合性政策评估』」(Refreshing our approach? Updating the Integrated Review)报告,对英国政府即将于明年2 月更新的「整合性政策评估」提出建言,强调英国仅认知而非接受中国的「一中政策」,并支持维持台海现状。 外委会的建议报告表示,「整合性政策评估」强调英国要发展与印太区域的关系,而台湾攸关英国在该区域利益的核心,「整合性政策评估」未提及台湾,令人感到意外。该报告并强调,英国政府未能清楚表达其立场系仅「认知到」( acknowledgment)中国的「一中政策」(One China Policy)但未曾接受,而英国支持台湾的政策立场,就是「不应以武力改变现状」。 台湾外交部18 日发表声明表示,台英关系一向密切友好,英国一贯支持台湾有意义参与国际组织,关切及支持台海维持和平稳定,并呼吁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岸分歧。台湾作为印太地区负责任的成员,将持续与英国等理念相近国家及伙伴,携手强化全球民主阵营的韧性、支持民主发展并推进多元领域的合作交流,共同维护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繁荣及永续发展。 英国国会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柯恩诗议员(Alicia Kearns MP)等5位跨党派外委会议员,曾于11 月组团到台湾访问,就台海情势与台英双边关系等议题进行考察,以利针对英国政府即将更新的「整合性政策评估」做出建议。英国国会下议院外委会议员离台前表示,亲眼见证台湾对抗威权政权,维护印太区域和平及稳定的贡献,台湾在国际上并不孤单,英国国会将秉持初衷,坚定支持民主伙伴的台湾。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1 month
1
0
0
0
← Newer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
460
Older →
Jump to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
327
328
329
330
331
332
333
334
335
336
337
338
339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
375
376
377
378
379
380
381
382
383
384
385
386
387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
399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
437
438
439
440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
457
458
459
460
Results per page:
10
25
50
1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