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rfanews.org
Sign In
Sign Up
Sign In
Sign Up
Manage this list
×
Keyboard Shortcuts
Thread View
j
: Next unread message
k
: Previous unread message
j a
: Jump to all threads
j l
: Jump to MailingList overview
2025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7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6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5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List overview
Download
Cnews
----- 2025 -----
April 2025
March 2025
February 2025
January 2025
----- 2024 -----
December 2024
November 2024
October 2024
September 2024
August 2024
July 2024
June 2024
May 2024
April 2024
March 2024
February 2024
January 2024
----- 2023 -----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 2022 -----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 2021 -----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 2020 -----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 2019 -----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 2018 -----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 2017 -----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 2016 -----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 2015 -----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 2014 -----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 2013 -----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 2012 -----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September 2012
August 2012
July 2012
June 2012
May 2012
April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 2011 -----
December 2011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July 2011
June 2011
May 2011
April 2011
March 2011
February 2011
January 2011
----- 2010 -----
December 2010
November 2010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 2009 -----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 2008 -----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cnews@rfanews.org
4599 discussions
Start a n
N
ew thread
10-3-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0月3日 1.「羊村2.0」斥有人精心策划伪造网站误导读者 毋惧威胁坚持出版实体书 在香港的羊村绘本案宣判后,身处海外的「羊村2.0」团队在网上发布「羊村」系列绘本电子书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但数日后随即发现有人伪造网站。团队直指事件明显有人精心策划,以误导读者,企图掩饰真相。但团体表明毋惧威胁,会继续坚持出版实体书。 由一群身在海外的香港教育工作者成立的「羊村2.0」团队,上周三(9月28日)在网上发布一套三本「羊村」系列绘本的档案,分别是《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及《羊村清道夫》,每本均设有香港粤语版、台湾国语版及英文版,全部供读者免费下载阅读。 事隔不出一星期,「羊村2.0」于周日(10月2日)表示,发现有人伪造「羊村2.0」的网站,并将假网站的连结于社交平台及群组广传开去,误导协助宣传的有心人。 「羊村2.0」团队负责人海外羊(化名)向本台讲述事件的来龙去脉时,直斥对方精心策划,反映港府及中共害怕真相。他表示,早前有网民报料指,收到一个十分可疑的连结,点击后会浏览到一个与「羊村2.0」网站高度相似的假网站,内附的假「羊村」绘本亦与真版本极度相似。 海外羊说:我们试过调查不同的可能性,例如是否被黑客入侵、故事是否被换掉,经过调查后发现该网站不属于我们,而是有人冒认我们。他们很明显精心策划整件事,事实上你看到他仿冒整个网站,以至我们用甚么平台去承载着电子书,又或者我们用简化连结的方法,对方都全部都抄足,所以他们是一个很用心策划的模仿。而甚至我都怀疑他已经一早部署,因为我们在星期五公布过,海外另外还有三本绘本会在当日公布,而假连结就在当日已经散播得好远。 而在「羊村2.0」公开揭发事件并谴责之后,假网站及假连结已被移除。海外羊表示,团队仍然不怕打压,并计划以筹得的款项出版实体版的「羊村」系列绘本,现正物色香港及东南亚以外的印刷商,以避开风险。 海外羊说:你会见到他们(伪造者)的群起攻击是非常有组织性,这件事真真正正印证了他们才是散播假资讯,以及害怕人民接触到真相的一方,所以当他们经常说我们、斥责我们散布假资讯的时候,实质上他们才是最常用这些伎俩。其实我们的计划是,我们未来都会公布财政数字,包括印绘本需要多少钱,又或者未来的安排是怎样,其实我们现时筹得的款项都应该足够出版第一册,所以都会很快公布第一册的详情,以及财政情况是怎样。 而流亡美国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梁颂恒表示,中共当局打压对自己不利的网上资讯,手法离不开封网,以及制造假资料混淆视听,人民要对抗这些手段是非常困难,唯有团结并做好「事情核查」(fact check)。 梁颂恒说:我们面对的是国家级的机器,即是他有无限多的金钱,或者无限多的资金去请人来做,在这种情况下,要靠每一个香港人,我们真的要看清楚。例如我们想看「羊村2.0」,我们有需要确保是否去了正确的地方,我们是否去了真正的网站呢,我想这个才是比较治本的方法,因为以中共要去打压一个网站,以他们的资源来说,来得太容易。 羊村绘本案于9月10日已经宣判,5名香港言语治疗师总会理事被控透过发布「羊村」系列绘本「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各被判入狱19个月。判词指,三本「羊村」系列绘本均有煽动意图,煽动意图并非单单源自文字,而是这些文字在儿童脑海中所产生的效果。而在「羊村2.0」日前发布网上版后,香港警方曾向《明报》表示,强烈呼吁市民与非法行为划清界线,以免承担不必要法律风险,又称尽管《基本法》保障言论及出版自由,以及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这些权利并非绝对及可能会受限制。 记者:胡凯文 责编:苏旋 2.港首纳「载荷专家」选拔或可上太空 与家人须「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 中国政府周日(2日)宣布展开第4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其中首次开放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一职予港澳人士参与选拔,候选对象为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籍公民,当中注明参选人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均应「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香港特首李家超形容,这是国家送给香港特区的厚礼。学者估计全港有约2千至3千人符合资格,而评论认为,「政治正确」是当局吸纳人才的首要考虑,航天科技活动变得过于「政治化」,反而难以刺激港人的爱国心。 中国航天员:与我们一起追逐航天梦想,建设航天强国,我国第4批航天员选拔正在进行,我们期待你的加入。 中国啓动第4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并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Payload Specialist)。港府将于周四(6日)起至本月27日进行为期3周的初选工作,注明参选人及其家庭主要成员均应「热爱祖国」、拥护「一国两制」、无犯罪纪录等,参选人须持博士学位及有不少于3年科研经验,不设固定名额。 当局要求申请者需要是香港永久居民及属中国籍公民。至于有外国居留权或持有BNO可否参加初选,当局就指会按既定程序审查,若有人希望放弃海外身份参与,便会交由评审委员会处理。 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表示,相信香港有很强的科研基础,也有很多从事科学探索的人才,有信心这次香港能够推出比较好的人选,供国家考虑。 孙东说:过去多年来,香港在创新科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香港的基础实力雄厚,而且香港有一批从事科学研究的顶尖人才,国家正是看到了香港这方面的优势。 孙东表示,参加的人要与内地一起竞争,名额只有2个,竞争相当激烈。他相信只要推荐足够人选参选,港人仍然有机会入围,而整个选拔工作会由内地有关方面进行,获选者需要接受2年半培训,主要负责在太空站进行有关科技探索实验及操作有关设备。 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副教授于宏宇周一(3日)对本台表示,这是一个很好的计划,有利香港航天科技发展,行内都表示欢迎。至于香港有多少人符合申请资格?于宏宇不掌握具体数字,但粗略估计科大有约100名老师及研究人员符合资格,估计连同其他院校及研究所,全港有约2000至3000名香港永久居民符合资格,当中不包括学生,亦未考虑到他们的身体状况,如视力、身高体重等是符合要求。 至于当局规定,参选人须持博士学位及有不少于3年科研经验,于宏宇希望可以放宽门槛。 于宏宇说:其实希望博士读最后一年,或者马上要毕业的(学生),都考虑到里面,相反把这些学生都排除掉,实际一的合资格(人士)就是老师和工作人员,学生反而不符合条件。因为毕竟香港的高科技相对还是少一些(工作),所以很多(毕业生)都到大湾区或国外去了,现在的条件这些人是不符合条件。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对本台指,不否定中央今次的安排,即使当局背后带有政治宣传,但同时可以发挥到香港的优势,如理工大学的科研工作能应用于中国的航天科技。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官方为搞好中港融和关系,航天科技活动都变得过于「政治化」,反而难以刺激香港人的爱国心。 刘锐绍说:你如何将这类活动变得不要那么政治化?反过来你(官方)过于强调爱国感情、中央对香港的大礼,反而令到纯科学的元素不断减少,令大家感觉得到,即使真材实料的人参与其中,背后都很有可能有政治元素,甚至引起很多猜疑。 官方要求参选人必须为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国公民,其与家庭主要成员均应热爱祖国、无犯罪纪录等。刘锐绍指,当局在吸纳人才方面,首要考虑是参选人必须「政治正确」,这亦反映了中国的政治文化,政治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际科研,以及引起内部纠纷。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日(2日)发新闻稿说,欢迎和感谢国家宣布啓动第4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形容「这是振奋人心的喜讯,极具历史性意义」,感谢国家在73周年国庆期间公布,此刻「国家向香港特区送上这份礼物,喜上加喜」。 官媒《新华社》报道,今次共选拔12至14名预备航天员,包括7至8名航天驾驶员,5至6名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当中载荷专家约有2名。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3.【铁腕清零】阜阳封城却秘而不宣 官方收费隔离「请君入瓮」 安徽阜阳近日因出现新冠阳性个案而进入封城状态,但当地官方却刻意淡化封城消息,并以防疫的名义敛财,导致每天大量外地人一头撞进当地,并成为被宰的对象。 据受害人在网上曝料称,安徽阜阳市在国庆大假前实施严厉的封城政策,该市主城所属的颍州、颍泉、颍东三个区200万人进入封闭状态。但当地官方并没有对外进行详尽的告知,以至于很多外地人一直到走出当地火车站,才发现自己掉进了「陷阱」,并被迫被高价隔离。 而举报者称,虽然当地官方已封城5天,但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成为「被宰」的对象,而这一幕仍在继续。官方为了增加「劏客」收入,征用了该市所有的中高级酒店用于所谓的集中隔离,而相对便宜的经济型酒店,则被弃而不用。而很多根本付不起这个高昂费用的打工者,则陷入困境,进退两难。 本台记者就此专门向当地阜阳假日酒店求证,该酒店的值班人士透露,他们确实已经被政府征用作为隔离密切接触者的场所,并且,和他们一个等级的酒店,都已被征用。 他还指出,他们不清楚和政府签订的实际价格,但酒店的收费标准是住宿费每天400多元(人民币,下同)。 假日酒店:我们现在是隔离酒店,隔离的密接者。价格我不太是太清楚,反正都400多吧。阜阳市到我们这有一个级别的,已经全部就是被政府征收来做隔离酒店,可就是太突然了,我们都感觉非常突然。 而另一家收费低于200元的经济型酒店的员工则告诉本台记者,他们现在虽然已经封城,但酒店还可以营业。但他们并没有被征用,而是可以接待那些能自行到酒店的散客。 经济型酒店:在营业的。因为阜阳有疫情嘛,然后就处于静态管理状态。一个是要有工作证明才可以在马路上开车,现在就是公交网约车,计程车都停运了,外地过来的话,我不确定就是那个机场,或者到高铁站那边,会不会被那边拉到健康驿站隔离。 颍东区防疫指挥部的官员向本台记者证实,阜阳市城区所在的三个区确实已经进入全面封闭状态多日。当地沿用的依然是4月份的隔离政策,但如果是外地人到了阜阳,即便你来自低风险地区,也是没有办法进社区的。 颍东防疫人员:有疫情的地方来的还是要隔离的,中风险地区的是七天居家隔离,如果是低风险的话,是三天两检。中低风险的都可以回家的。公共交通的确是停掉了。通行证的话一般是在你所在地先申报的嘛,申报之后才会给办通行证的。那个集中隔离一般都是自费的嘛,怎么著也得有个三四百块钱吧。低的风险的,你进出这个火车站和飞机场是可以的,但是社区的话,那就是给社区自己进的政策,那还真不好说。 阜阳市防疫指挥部的官员则告诉本台记者,此次封城(官方称静默管理)从上月28日开始,属临时措施,如果到4日没新增病例,则会于次日解封。 他否认官方借机敛财,亦称对火车旅客实行大范围强制性隔离,是因为有阳性个案。但没有解释政府为何征用自费隔离酒店时嫌贫爱富。他甚至调侃想逃离火车站的人,除非是有电动车。 防疫指挥部:疫情防控指挥中心,对,是临时管控,现在火车正常运行呀,阜阳城区临时管控,28号开始的。城区交通全部停完。出租、网约车全部停完,没有交通。你出来火车站,你要不立即走,可以离开呀,要不然你得找个电瓶车骑著进城。具体甚么时候结束?如果一切正常是五号解封。是7881(音)那一班车有阳性病例,临近的几个车厢全部隔离。通知不通知我不清楚,应该通知了。 据悉,和此前重庆市长寿区、云南省镇雄县的收费隔离政策一样,此次阜阳市封城中最大的受害者依然是外地人和流动的务工人士。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当地的体制内人士称,各地都基本实行收费隔离,因为大家确实都没钱了。但他承认,相比重庆长寿区减免本地常住人口的隔离费用,镇雄收费相对低廉的做法,阜阳则采取了一刀切的方式。只有那些实在拿不出钱的人,则可能被送进相对廉价的方舱进行集中隔离。 他称对隔离民众而言,负担确实有点重。但为何出台这些措施,他亦不知情,都是指挥部决定的。 为此,本台记者多次致电当地的市委书记和市长热线,并多次致电阜阳市政府办公室,但都被拒接。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讯息战】中共中央党校成立「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中共中央党校宣布成立「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称要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但批评者指出,中共积极抢国际话语权,发动讯息战,反会招致反感。 综合陆媒及台湾中央社报道,2022年9月24日,中央党校与文史教研部共同主办的第一届文化强国高端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上宣布正式成立「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研究中心」和「国际传播研究中心」。 中央党校副校长谢春涛在会中表示,设立两个中心是为学习贯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结合」,即「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并改进国际传播工作。 谢春涛对两个新成立的中心提出具体工作要求,首先是立足中华文明深化中国道路的学理研究,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他又要求两个中心「加快建构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把中国道路贯通于故事之中,讲好中国故事,提升国际话语权」;并指「要锤炼一批思想性学术通才,形成一支具有跨学科、跨文明交流能力的人才队伍」。 中国在国际上不断受批评,除人权不彰外,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后,中国对疫情的不透明导致国际对其猜忌升高,但积极抢国际话语权发动讯息战反招致反感。 总部在比利时的国际记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2021年发布报告,指中国在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间运用叙事手法提高自身形象及重塑全球媒体格局,示警中国讯息战的力量不断增强,抵抗中国政府的压力很重要。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人民网」携央媒传授「替领导看网」技能 藉机收取高昂学费 「人民网」正在招收本年度第6期「网络舆情分析师」学员,学员面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管理层及媒体人员等。不到两周的培训收费每人高达近6千元(人民币,下同)。评论人士认为,党媒藉传授「看守所」招术敛财,更认为这种「禁评新时代」的培训非常落后。 上周六(10月1日),中共喉舌媒体「人民网」发布2022年度第6期「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研修班招生简章。主办方为「人民网」旗下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和「人民在线」。它们自称是「舆情领航者」和「数据国家队」,涵盖舆情、党建、大数据、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各类主题培训。 招生简章称,提升舆情处置与风险防范的体系建设和管理,以及提高舆论引导工作的能力水平是当前各级政府、企业单位维护品牌声誉最为关切的问题。为此培训邀请长期中央媒体一线、拥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资深专家进行授课。完成学习并通过考试后,学员可获得「网络舆情师中级培训」证书。 简章注明培训对象为: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新闻宣传、网络管理和舆情监测部门的业务骨干;国企、民营企业的管理人员,企业品牌、媒介关系维护和危机公关等部门工作人员;新媒体智库、公关公司、舆情服务和研究等机构的经理人,对舆情领导有认知需求的媒体从业者等。 培训内容则包括:分析当下舆论生态变化,盘点2022舆论大事件并预测2023舆情行业趋势。结合这些实例,由导师传授舆情数据采集、监测和分析的技巧和策略,然后完成舆情报告和网络评论的写作;邀请到的央媒资深导师还会讲解如何应对舆情危机等。 培训内容还包括网络热词同舆情工作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的互联网思维」。 培训从12月5日开始,至当月17日结束。短短12天的在线课程收费高达每人5980元。 澳大利亚时评人皇甫静向本台表示,从「五毛」、「网评员」再到「网络舆情分析师」,其本质都是一样的,为了抵销真实信息流通对政府公信力的负责影响,而习近平时代,「网络舆情分析师」的队伍不断扩大。 皇甫静说:为中共进一步「数字监控」服务的。习近平上台之后,中共「网络舆情分析师」这个队伍规模越来越大,网络监控越来越精细化。整个社会真正的进入奥威尔的《1984》,只有一个「老大哥」说了算。 皇甫静也认为,以媒体自居的「人民网」一面扮演打手,一面借机敛财。 皇甫静说:人民网也好、央媒也好,自己标榜是媒体,公开跳出来告诉全社会「我是中共的打手」、「我是中共的鹰犬的一部分」。也可以这么去理解,中共的党媒利用习近平要控制社会的这么一种急切的愿望,趁机倒过来利用了中共一把、捞钱!整个就是一个大笑话。 网络新生代博主「墙国蛙蛤蛤」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这样的培训班显示,面对民间对政府与日俱增的不满声音,人民网扮演了可耻的「看门狗」角色,更显示习近平倒车进入「禁评新时代」。 「墙国蛙蛤蛤」说:人民网不到两周的高级五毛线上课程一人要价5980元,居然还能一年连开六期,习总书记的内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在这方面得到了充分落实。这充分反映了在不断加速倒车的「禁评新时代」下,墙内互联网平台在管控舆情方面承受著多大的工作压力,而人民网本身作为媒体,却在培训外界如何对付媒体,从这完全全就可以看出,它们就是党的看门狗。 「墙国蛙蛤蛤」也嘲讽这种墙内的舆情培训非常落后,因为海外的社交网站上,每天都在更新和拉长「中共敏感词」清单,这使得中共当局的应对非常被动和具有局限性。 「墙国蛙蛤蛤」说:想要真正学习到墙内舆情管控的真本领,关注墙外反贼们的Twitter、YouTube等帐号恐怕要比上党媒官方课程管用多了!哪怕李佳琦本人亲自上一百遍这课程,也不太可能搞得清他直播间里的坦克雪糕触犯了甚么天条,而这,来墙外逛十分钟就能弄懂了。更何况,习近平新时代下敏感词清单日新月异,人民网教授学员的只是老版本,反观墙外则是在实时更新。欢迎墙内有需要的同志找我报名,我不介意只收取人民网十分之一的学费,但保证可以取得好十倍的学习效果! 正值中国「十一假期」,本台多次拨打报名办公室电话,无人接听。记者发送的问询邮件亦未得到回覆。 中国大陆网络舆情监测和研究机构于2008年开始大量出现,舆情分析师也在此时走进公众视野。2013年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就与人民网联合启动网络舆情分析师职业培训计划。主打宣传词为「替领导看网」。 时政议题交流平台「新品葱」将这个职业称之为「官方节奏狗」。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苏旋 6.【二十大】中国学者「人民经济」说被指开倒车 疑有当权者授意「测试风向」 中国农经学者温铁军日前受访时主张,具爱国主义性质的「人民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世界大势所趋」,引起轩然大波。虽有人出言辩护,但被向松祚等中国经济学者批评为开倒车。由于时序接近中共20大召开,温铁军提出的「人民经济」主张立即引起外界议论,甚至被认为此说是否有当权者授意「测试风向」的意图。 台湾中央社报道,温铁军在接受一场影音访谈时表示,维护主权、自主发展、具有爱国主义性质的经济体,都可称为「人民经济」。而人民经济拥有「自主性、在地性、综合性、人民性」等4个特征。 温铁军在解释「自主性」时说,「自主性」与一个国家「经济主权的形成、维护」高度相关,以区别于「外国介入形成,并服务于外国利益集团」的经济体。他并表示,「人民经济」应成为中国经济学界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课题。而「人民经济取代市场经济是世界大势所趋」 。 温铁军这一访谈在中国传媒被批露后,引发不少中国经济学者批评。其中,知名学者向松祚直指,温铁军的主张到了「信口开河,完全不顾基本常识和逻辑的荒唐程度」。那么「改革开放都不要搞了,都搞全民所有制一大二公最好,把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都赶出去最好」,企业追求利润都不符合「人民经济」的要求。 向松祚说,「全民所有制」是中国试验过且付出惨重代价,导致民不聊生,国家严重落后的经济制度和发展模式。世界上那么多充分对外开放,大量引进外资,充分和全球市场融为一体的国家和地区,「他们丧失了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了吗」? 他表示,温铁军的言论,并不符合世界各国发展及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历史经验,「人民经济」是「打著人民的旗号欺骗人民,祸国殃民」。 另一名中国经济学者任泽平则表示,「温某某教授」否定市场经济,鼓吹回到计划经济和封闭,这是在全球都实验失败,亿万人付出惨重代价的。此类观点「不学无术,不尊重常识」,流传甚广,引发民营企业家普遍担忧。在这个关键时期,学者「一定要有责任感,心中装著国家和人民」。他强调,中国是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受益者。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德国国会代表团访台 强调台受武力威胁必会站出来 在台北,总统蔡英文3日会见「德国国会友台小组访团」时表示,台湾和德国不只是共享民主自由价值的重要夥伴,在中国对台军演期间强烈表达维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对于德国对台湾的坚定支持表达感谢。友台小组主席魏尔胥强调,如果台湾受到武力威胁德国也会勇敢的站出来,协助台湾、支持台湾。 总统蔡英文对访问团成员表示,这是全球疫情爆发以来,首度有德国国会访团来台,而且由跨党派的国会议员组成,格外具有意义,她要表达诚挚的欢迎。 蔡英文说:德国国会友台小组是德国国会规模最大对外友好组织之一,访宾都是在德国国会坚定支持台湾的重要力量。今年德国国会首度通过支持台湾以观察员身分参与WHA,并且有125位跨党派议员连署致函WHO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干事长,表达对台湾的支持。这也是多年来首次有超过一百位国会议员进行连署。 蔡英文也对德国在中国围台军演期间,在国际上力撑台湾表达感谢。 蔡英文说:今年8月,中国透过长时间的军演,企图干扰既有的区域秩序。德国是今年度的G7轮值主席国,也在第一时间透过G7外长的联合声明,再次强烈表达维持台海和平的重要性。对于德国对台湾的坚定支持,她要代表所有台湾人民表达最深的感谢。台湾和德国不只是共享民主自由价值的重要夥伴,双方在各领域也有深厚的合作关系。 友台小组主席魏尔胥(Klaus-Peter Willsch)致词时表示,台湾不仅是德国在亚洲重要的贸易夥伴,2020年我们看到台湾在全球贸易的良好表现,特别是台湾的数位发展,如果没有台湾的半导体产业,全球的工业可能会遭遇到很大的问题。 魏尔胥说:在欧洲,现在我们的邻国正受到严重的军事攻击。勇敢的乌克兰人民捍卫他们的国家与自由、民主。德国国会也在不同的文件及讨论中提到,如果台湾受到武力威胁,我们也会勇敢的站出来,协助台湾、支持台湾。 魏尔胥还提到,台湾人应该对台湾的民主发展感到很骄傲。民主能够发挥作用,特别是台湾的民主发展,在亚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台湾外交部表示,访团不仅是德国国会的官方正式出访性质,也是在中国藉口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升高对台军事威胁后,继法国国会访团又一欧洲重要国家,以实际行动展现对台湾坚定支持。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印尼球场惨剧逾125人死亡 防暴警察施放催泪弹引发争议 印尼东爪哇足球赛事发生球迷骚乱,警方发射催泪弹管控引发人踩人事故。印尼政府公布截至周日(2日)晚,死亡人数由原先的174人,下调致125人,受伤人数超过320人,是近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足球骚乱。 这场事故发生在东爪哇省的一场印尼甲级足球联赛上。上周六(1日)晚,主场的阿雷马队(Arema FC)以2比3负于作客的帕尔斯巴亚队(Persebaya Surabaya),这是20多年来阿雷马队第一次输给这个老对手。 网上片段显示,比赛结束时,主场球迷闯进了球场,并与客队球迷发生冲突。随著冲突的爆发,警察向场地和看台发射催泪弹,在催泪弹发射后,球迷们在球场上四散奔逃。有球迷为了逃避催泪弹的烟雾,纷纷尝试攀越看台上的铁丝网。 当地传媒报道说,执法人员试图通过殴打和脚踢支持者来阻止人群。而今次入场人数超过了该球场容纳38000人的上限,多出了大约4000人。后来警方施放的催泪烟导致成千上万的粉丝呼吸困难,多人昏倒。死者中有2名警察,约有30多人当场死亡,其馀在医院去世。 警方的执法行动引发争议,当地传媒称警方责无旁贷,当地流氓球迷问题严重,警方没有解决核心所在,只管铁腕管治,在人流密集的足球场短时间内施放大量催泪弹,是错判形势,导致惨剧发生。有意见质疑,印尼警方在球场使用催泪烟的做法,违反国际足协规定。印尼足协(PSSI)表示将启动调查,并表示这次事故「玷污了印尼足球的脸面」。而国际足联已经强调,警察不应该在球场使用「人群管控气体」。 警方解释,有球迷袭击警员,并破坏车辆,形容已经进入无政府状态,又指在发射催泪弹前有采取预防措施。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下令暂停顶级联赛的所有赛事,直至完成调查。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9.【财经拆局】人民币新低:不动如山还是束手无策? 过去一星期金融市场表现相当吓人,就像面对一场小型金融风暴:先是英镑一度跌至历史新低,甚至迫近兑美元一算水平,之后英伦银行被迫转軚出手干预,大手买入英国国债;人民币连日急速贬值,离岸人民币创出纪录新低,甚至拖累港股跌至十一年新低,人行要出口术,警告赌人民币贬值久赌必输,之后又要求国有大银行做好在离岸市场抛售美元的准备。 一切现象其实都反映,美元强势已经到了一个触发金融危机的关键时刻。 英镑及人民币下跌不是独有现象,包括日圆、欧元,以至多国新兴市场货币都面临显著贬值,背后反映是08年金融海啸之后,全球央行不论代价的救市心态,已经做成游资极度泛滥,加上三年前一场全球疫情,全球「放水」救市将这个现象推向高峰,而现在一旦启动「收水」及「缩表」的程序,痛楚亦随之而来:全世界要「偿还」这个可怕的金融泡沫爆破。 与其他货币相比,人民币跌幅其实不算显著,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累挫逾11%,但令人在意是过去一段时间人民币一直是强势货币,加上中国当局有限制资金流出,因此人民币转弱就特别触目,全年计更有机会创下自1994年汇率并轨以来最大年度跌幅。其中上周中,离岸人民币更一度跌破1美元兑人民币7.2元关口,这是中国10多年前推出境外人民币交易系统以来的首次。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这一轮人民币贬值,当初是人行刻意进行:人行旗下外汇管理局原意是希望趁美国联储局大幅加息四分三厘,一度策略性地放宽境内的外汇交易限制,容许汇商在银行间市场进行更大额外汇交易,反映官方认为趁美汇进一步呈强,令人民币贬值是合适时机,相信有利中国出口。 岂料「一放即乱,一乱就收」,人行官员眼见贬值速度失控,更重演2015年「股汇债三杀」,拖累恒指一度跌万七点边沿,唯有即时叫停。 由随后人行和官媒多番发表言论抗贬值,相信因监管部门担心汇价跌势过急会引发资本外流和金融市场不稳,显示官方放手让人民币轻微贬值的「窗口」已关闭。之后中国央行需要动用多年来精心管理人民币汇率的多种工具来应对此次贬值。 自8月以来,中国央行已将每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定在强于前一日市场收盘价的水平。9月,中国央行下调了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使做空人民币的成本升高。 到上周三,人行又尝试了另一种策略,透过「出口术」劝说交易员收手。中国央行说:「久赌必输」,指责有少数企业「炒汇」、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等现象,当局会引导和纠正偏离现象。 官媒亦配合人行的口头干预,甚至借用金庸武侠名著解画。《人民日报》旗下《证券时报》发表文章,借用《倚天屠龙记》的《九阴真经》心诀,指面对美元「他强任他强」,内地做到「清风拂山岗」,意思就是不管别人怎么强大,如果你是一座山,他们就像清风拂过山岗一般给你骚痒,指人民币会「不动如山」,会维持稳定不会持续快速贬值。 虽说自己「不动如山」,但人行实际上已部署重手出招干预。据路透报道,人行计划大规模干预离岸市场,包括指示大量抛售美元。其中人行敦促国有大行盘点包括香港、纽约及伦敦在内的主要分行离岸人民币头寸和美元储备,以便采取行动,抛售美元并购入人民币,支撑汇价。 除此之外,人行当然还有更多工具可以用来阻止人民币加速下跌,包括可以进一步提高外汇交易成本,以限制做空人民币的押注。更强「武器」包括恢复两年前放弃的人民币定价工具,在人民币中间价的定价机制中,重新引入所谓的「逆周期因子」,即是人为地干预汇价水平,绝对有效抑制人民币汇率的下行压力。 中国对抗人民币贬值的最有力武器还有是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以及国内银行持有的外汇。通过抛售外币和买入人民币料可推高人民币的价值。自2021年底以来,中国外汇储备已经减少了近2,000亿美元。 不过与2015-16年人民币大幅贬值时候相比,当局要捍卫汇率的「本钱」其实已经所剩无几,几乎可以说是束手无策。 第一,是今年首两季开局表现非常好的出口市场,已经出现疲态,在经历上半年贸易顺差接近纪录高位后,欧洲目前濒临严重衰退,最大出口市场的美国,消费者信心自2022年初以来一直处于急剧下降的趋势,据报今年圣诞订单已经显著急跌,这将不利内地的贸易逆差,对人民币汇价不利。 与此同时,为了避免内地房地产市场崩溃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和政治风险,目前仍然执行偏紧货币政策的人行,最终仍可能要实施更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势将加大对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对人民币汇价最大影响实际上不是来自经济,因为在内地所有经济表象背后都是政治。中共二十大前夕,习近平就像2012年他上任时神秘失踪了两星期,结果引来外界诸多揣测。《经济学人》在新一期详述习近平冒起的特辑中,就解释这个「神隐」的理由:习近平是向党内元老施压,要再次将所有党以及国家权力都集中在他身上。 近日金融市场要求维稳讯号已经相当明显,路透及彭博皆引述消息指,内地监管机构近日致电部分基金和券商展开窗口指导,要求在会议召开前和举行期间,协助股市维稳,除了禁止大举沽出股票,就连大手买入股票也要避免。 《华尔街日报》亦透露,中国证监会已经通知在华经营的投资银行,甚至包括外资行高盛及摩根大通,在二十大前避免发表含政治敏感内容的研究报告,有关资讯已经被银行内部传达。 因此不能够排除,为了维稳,人行可以动用最后杀著:资本管制,情况就如2015年般,透过进一步收紧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的管控,不单严格限制个人及企业将资金调出境内,更可以要求出口商将任何外汇收入兑换成人民币,从而给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 当然这一招代价是相当巨大,外资几乎肯定会被迫全数撤走,这也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核武级别」杀著。但为了「稳定压倒一切」,在一些领导人眼中,仍然会是乐意采用。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10-2-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0月2日 1.伦敦「十一」抗中游行 示威者大使馆外烧五星红旗泼粪 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3 周年的日子,伦敦藏人、维吾尔人和港人联合举行集会游行,抗议中共打压人权。有示威者在中国大使馆外焚烧五星红旗,又在五星红旗上泼洒粪便和爬虫。而全英各地至少有 15场港人活动,集体向中共「说不」。 「中国说谎!民众死亡!中共可耻!」(China lies! People die! CCP! Shame on you!)在10月1日中共建政73 周年的日子,中国国内大肆庆祝,然而对于藏人、维吾尔人和港人而言,却是标志着极权建立,人民自此遭受压迫的日子。伦敦藏人、维吾尔人和港人联合举办集会游行,从市中心皮卡迪利圆环(Piccadilly Circus)出发,游行至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示威者沿途举起反对中共极权的标语,又高呼口号。 *港人三代同堂参与集会:这不是值得庆祝的日子* 刚到英国两个多月的港人黄小姐,三代同堂一同参与游行。她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从十年前的南丫海难开始,10月1 日对港人而言已经不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而是一个令香港人伤感的日子。 黄小姐说:这一天告诉我们,我们是因为这个党而失去了自由,我不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而是一个邪恶轴心成立的日子。因为中共伤害的不止是香港,全世界很多地方的自由都是被她剥削。即使是联合国上有关俄罗斯的动议,中国也是选择弃权,那大家就明白了。我觉得对我而言,这是一个很恐怖和邪恶的政权。 2012年10月1日,一艘接载香港电灯公司员工及家属欣赏「十一」烟花汇演的船只,被另一艘船撞击后翻沉,造成39人死、92人受伤,使10月1 日自此被称为「港殇日」。 黄小姐表示,过去几年香港大部分的游行,她都有带同子女参与,而当下香港已尽失游行自由,她们只能把握在英国参与游行的机会,更希望子女谨记,自己为何会随父母漂洋过海移民英国。 *身披港英旗的游行人士:想要从前自由民主的香港* 谢先生和梁先生身披港英旗加入游行队伍,他们向本台表示,港英旗代表着他们对旧日真正民主自由香港的眷恋。 谢先生说:我们是想要从前有自由、民主和法治的香港,而不是甚么都是某个国家说了算。其实香港这个地方本来就应该由香港人说了算,而不是旁边一个国家觉得香港的政治应该是怎样,就随意去改变、随意践踏对香港人的承诺,随意践踏《中英联合声明》的承诺和对世界的约定。他们经常说要问中国 14亿人,但香港这个地方原本就属于香港人,他问过香港人吗? 梁先生说:希望香港维持大家所认知的「一国两制」,而不是现在全新演绎的版本。现在政府官员都改口,以前香港有三权分立,现在却否定了,有很多矛盾。所以大家都想把香港回复到以前,我们认知的「一国两制」状态。 港英旗在1871年首次出现,是英属香港时期代表香港的旗帜,一直沿用至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香港滑浪风帆选手李丽珊1996 年在美国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夺得香港史上首面奥运金牌,代表香港在奥运颁奖台上飘扬的,正是这面港英旗。 *示威者中国大使馆外焚烧五星红旗* 游行队伍抵达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后,有示威者把一面五星红旗放在使馆门外地上,并在上面泼洒粪便和仍在蠕动的爬虫,使现场传出恶臭。之后有示威者点燃另一面五星红旗,现场更有小童向五星红旗吐口水。 大使馆内未有职员现身制止,直至当地警员到场后,火舌才被扑灭。其后有示威者以激光笔及强光射向大使馆的窗户,其中一面窗户虽然紧闭窗帘,但仍透出灯光,成为示威者的目标,不断以激光笔瞄准挥舞。 游行起步前,藏人、维吾尔人和港人代表分别发言。伦敦维吾尔人代表拉希玛.马赫穆特(Rahima Mahmut)发言时提到,自73 年前中共建立政权后,西藏和新疆被占领,中国爆发文化大革命,中共更在天安门广场上血腥镇压异己。到近年香港民主自由被毁、维吾尔人遭受种族灭绝,近期的防疫政策更使维吾尔人被囚家中超过一个月,缺乏粮食。 她表示维吾尔人即使身在英国,也同样面对中共威胁,但强调海外维吾尔人拒绝沉默,坚定团结各族人民为正义发声,呼吁国际社会以实际行动支持被中共压迫者。 伦敦港人代表Catherine 发言时表示,以往不少港人和她一样,对藏人和维吾尔人的苦难认识甚少。然而随着香港民主运动爆发,港人开始明白藏人和维吾尔人所遭受的压迫,并明白团结被压迫群体的重要性。随着近年愈来愈多港人移民英国,她乐见更多香港人挺身而出支持藏人和维吾尔人。 Catherine邀请公众参与联署,呼吁英国政府终止和中国建立的姐妹城市关系。 除了伦敦外,全英各地至少有15 场集会、游行、默站等活动,以不同方式向中共「说不」,并以不同主题呼吁当地人加入抵抗中共,包括抵抗中共渗透,以及抵制中国制造货品等。 记者:吕熙(伦敦报道)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多伦多十一反共游行 集港台藏维吾尔人跨族裔参与 十月一日对身处加拿大多伦多的香港人、台湾人、西藏人及维吾尔人来说,并非值得庆贺的日子。多个团体选择在这天联合举办反共大游行,联合受中共压迫的族群力量,展示反抗中共的意志。 多伦多的「十一」反共游行由包括:港加联、加拿大台湾人权协会、东突厥加拿大协会等十二个族群团体联合主办,集合逾三百人在中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外抗议,并游行至安大略省议会大楼。示威人士沿途高叫口号,更有香港示威者即场展示涂污及写上反共口号的中国国旗。 *港人望在外地延续香港抗争* 参与游行香港移民Johnny 表示,自己每年都会参与十一游行,希望让加拿大人了解中共恶行:「我们不是来纪念国庆,而是来纪念国殇。中共政权对香港、新疆、西藏都做了很多不见得光的事。所以希望趁此机会大家聚集在一起,将中共恶行告诉本地人知道。」他又认为香港移民要加紧向本地人解释反共的原因:「其实我们都做得不太足够,我们都需要向身边的本土加拿大人,及刚才观看我们游行的外国人讲清楚正发生的事,解释为何我们需要游行、需要抗争。」 刚移民加拿大的年轻港人Joshua 则表示,参与游行是要延续在香港的抗争:「在香港以前七一都会有游行集会,但现在已经再无(游行),我现在作为在加拿大的香港人,都要继续坚持下去,继续反抗中共的打压。」 *主办团体指西方应正视中共威胁* 主办团体之一的港加联主席冯玉兰表示,举办游行是希望西方社会正视中共政权对世界的威胁:「最主要是再一次向加拿大及全世界,提出我们对中共专制政权肆虐的反对。其实现在我们看到中共已与俄罗斯及北韩连成同一阵线,俄罗斯攻打乌克兰后,习近平亦不断提出及恐吓要以武力攻打台湾,如果此事真的发生,不单会令东亚地缘政治产生不稳定局面,而且亦有可能带来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冯玉兰又指,中共在加拿大境内亦长年累月进行渗透,希望藉游行警惕加国政府小心防范。 除了多伦多,加拿大另一大城市温哥华亦有逾百人到中国领事馆外集会,抗议中共在香港、西藏等地侵犯人权的行为。 记者:胡彗蓝(多伦多报道)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中国逾千中高风险区民众禁外出 冲击黄金周旅游 在动态清零及中共20大召开前,防疫封控不松绑,累计仍逾1500个地区被划为中高风险区,民众被迫「足不出户」及「人不出区」,导致十一黄金周出游人数减少。 中国「十一假期」连续7天小长假,向来被视为出游黄金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先前表示,黄金周运输提前自9月28日启动,持续至10月8日,为期11 天,预计运送旅客6850万人次,日均运送旅客623万人次。 但今年因受疫情影响,中国各地倡导就地过节,且运输防疫规定严格,出游总人数尚待观察。 中铁集团表示,1日全国铁路共运送970万人次,开行旅客列车8733列,比过往黄金周首日载客量达1500万人次大幅下降。 此外,因中国不放弃动态清零,且在中共20大召开前严格防疫;根据中媒「澎湃新闻」汇整,至十月一日,中国全国划入疫情高风险等级地区计有846 个,高风险区域内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从实际封控的时间开始起算,封控7天。若连续7天无新增感染者,自动降为中风险区。 另中风险等级地区则有720个,区域内民众则需「人不出区、错峰取物」。 中国防疫封控不松绑,累计仍有1566 个地区被划为中高风险区,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民众被迫「足不出户」及「人不出区」,在中国社群媒体上不少人哀叹今年假期通通泡汤,从春节之后疫情爆发,历经五一、端午节、中秋节到十一长假,假期不是被关在家,就是在排队做核酸的路上。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制衡中国印太势力 美澳日防长同意加强军事合作 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3国的国防部长1日同意加强军事合作,以面对中国日增的野心。 法新社报道,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Lloyd Austin)在欢迎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Richard Marles )和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来到美军太平洋区总部时表示,「对于中国在台湾海峡和此地区其他地方,日益高涨的跋扈行径,我们深感关切」。 马尔斯说:「我们关注维持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然而,我们看到,随着中国寻求以我们从未见过的方式,塑造它周遭的世界,这样的秩序也在印度太平洋受到了压力。」 美国正积极推动外交攻势,以抗衡中国在印太的影响力。 上个月29日,华府宣援助太平洋多个岛国8亿1000万美元,用以提升美国在当地的外交存在。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Kamala Harris)上周造访日本与韩国时表示,美方会无所畏惧且毫不迟疑地,在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整个亚洲地区展开行动。 哈里斯同时访问首尔和南北韩非军事区(DMZ)。她的出访意在展现华府在捍卫韩国、力抗北韩的承诺坚定不移。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10-1-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10月1日 1.在台港人十一「赠㷫」 出殡小熊维尼棺材「上山」 2022年10月1 日的香港,看似再无反对声音,只剩「一片红」,四处高挂五星红旗贺国庆。在防疫及政治打压等原因下,街上再无游行队伍,每年风雨不改在中国国庆当日到香港湾仔家计会外请愿的社民连,如今也再无影踪,其成员近日则收到「国安警察」电话,询问其在国庆节有否活动。 但在邻近的台湾,仍有一班海外港人坚持表达要求。「赴汤蹈火」的汤伟雄发起「十一齐赠㷫 象山贺出殡」游行,呼吁「罢红资 保台湾 灭共党 复香港」,约10 多人的游行队伍下午3时15 分在中国银行台北分行外出发,游行至象山。汤伟雄手持「睡在棺材内的小熊维尼」,寓意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送上山」。他们指出,即使香港已再无机会发声,但离散海外的港人应该继续尽力发声。 游行队伍行经行至新光三越一带时向途人派传单,呼吁「抵制中资」,他们认为每一个消费都会影响台湾本地商业及政治生态;有台湾人回应「香港加油」。游行人士行经中资企业「小米」时,将传单抛入店内,不过随即被保安人员请离开。他们途经中国建设银行时,也将传单贴在大闸上。 行至山顶上,他们「为习近平封上写着良知的棺盖」,有人则践踏习近平头像。 对汤伟雄而言,他只记得10月1日是南丫岛海难,但至今仍未见死亡证,这已是公义的消失,未能还死者公道,他反问为何港府还能庆祝,这是离地政权。 记者:淳音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十一国庆】抗议中国围台军演 台湾基进焚烧五星旗 台湾基进党主席陈奕齐1日带领全台20多名议员参选人,从高雄搭船出海前往中国8月军演试射导弹落点,焚烧五星旗表达抗议。 示威者登船前宣读「同岛一命、捍卫和平」宣言,并高呼「习帝警报危机响、台湾人民不投降」口号。 台湾基进党主席陈奕齐表示,十月一号是中国的国庆,接下来习近平将于中国二十大确立终身任期,以「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的旗帜上台的习近平成为「习帝」,因此拿下台湾将成为他的重要目标。虽然台湾长期以来秉持不挑衅、也不恫吓的立场,但亦必须表现出决不退缩的态度,向中国政府及全世界表现台湾的抵抗意志。尤其在全世界关注台湾的此时此刻,更需表现台湾人决不退缩。 陈奕齐表示,有人说焚烧五星旗激烈,但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当时中国是以飞弹飞过台湾的领空之上、以飞弹射击台湾周遭的海域。未来,中国若要并吞台湾,绝对也是以飞弹、子弹来伤害台湾人民。焚烧五星旗,只是展现台湾抵抗意志的象征,对比中国打算杀害台湾人民的想法,已经算是温和,台湾基进必须提醒台湾人民「习帝警报响,台湾人民不投降!」 台湾基进秘书长王兴焕则强调,以坚决的抵抗意志强化全民国防积极备战,才是吓阻中国侵略台湾的必要条件;一旦我们畏战、屈膝、顺从,都会助长中国夺取台湾的气焰。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美方预告新一轮对中芯片禁令将出炉冲击扩大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国家技术与国家安全高级主任夏布拉(Tarun Chhabra)表示,拜登政府可能在不久后,对中国出口高性能人工智能(AI )芯片的可能新规定,作出更的多说明。 夏布拉在一场活动中表示,美国商务部已经向两大GPU厂商,辉达(Nvidia)和超威(AMD )发出信函,要求他们停止对中国出口可用于自然语言及核武研究等方面应用芯片,这可能是进一步加强管控的先兆。他指,应该在不久后会有更多关于AI 芯片禁令的说明,接下来通常会公布相关条例和规则,给出理由与说法。 综合早前外电报道,拜登政府新一轮对中国芯片的新规范,除了AI 芯片外,还会结合半导体设备。今年年初,美国商务部要求相关企业,除非取得商务部的销售许可证,否则禁止向中国出口14奈米以下芯片制程设备。 美企施压 韩半导体供货商遭要求排除中国代工 据韩国媒体ET News 报道,美国半导体企业为让华府制裁冲击降到最低,正拒绝韩国上游厂商供应中国制造的产品;韩厂甚至将在台湾代工的产品产地不标注「中华民国」,而是台湾。 报道指出,美国半导体客户目前纷纷要求韩国企业提供「原产地证明书」,证明供应的产品不是由中国的代工厂生产,即使产品是由韩国的无厂半导体公司设计。 例如某家韩国功率半导体公司最近收到一家美国客户要求提供一份「原产地证明书」,证明供应的半导体不是在中国制造。根据韩国业界说法,整体供应环境已变得更严格,例如在合约中须注明半导体原产国。 另家供应至美国市场的韩国无厂半导体公司,也因为顾及美国对进口产品的限令,而取消由中国的中芯国际代工量产计划。 一名韩国半导体业主管透露,今年7到8 月,韩国无厂半导体企业面临越来越多,要求提供原产地证明书以排除中国制产品的情况。「多数美国客户似乎正想办法避免,一旦美国政府检查是否使用中国的半导体制品,可能伴随而来的各式各样处罚。」 报道还说,一些韩国企业正将台湾代工厂生产的产品提出的原产地证明,由「中华民国」(Republic of China)改为台湾,因为产地名若包含「中国( China)」可能遭到禁止输入,这可能也是为何美国客户要求提供原产地证明书。 报道表示,许多韩国无厂半导体公司交由台湾的台积电和联电代工生产。而美国客户如今这波抵制「中国制造」的行动,预料将对韩国无厂半导体和芯片代工业者产生连锁效应。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布林肯贺中国国庆 欢迎双方合作 美国国务院在美国时间9月30日晚,发表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 )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声明。布林肯今年对中国国庆贺词与去年相比,增加了美方欢迎与中方在利益交汇领域合作。 布林肯在声明中表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之际,谨代表美利坚合众国向中国人民表示祝贺」 布林肯表示,在美国与国际社会合作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巨大障碍之际,美方欢迎与中方在卫生、气候变化、禁毒等「利益交汇的领域」开展合作。 声明最后表示,希望中国人民接下来有着和平与快乐的一年。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9-30-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30日 1.港律政司及大律师公会反对黎智英聘御英国律师 在香港,黎智英及《苹果》高层被控《国安法》案件周五(30日)举行聆讯。黎智英望聘请一名英国御用大律师为其抗辩,唯遭律政司及大律师公会反对。国安法官暂未就安排作定夺,唯指明案件在12月1日定必如期开审。 黎智英及一众《苹果》高层控《港区国安法》勾结外国势力等罪,案件周五在高院举行二次案件管理聆讯,由三名《国安法》指定法官审理。 庭上,黎智英一方透露,已透过书面形式向本案法官提出「专案认许」申请,以聘用一名英国御用大律师为黎智英就本案抗辩。唯香港律政司和大律师公会均表示反对。 黎智英周五未有到庭。港媒《明报》引述消息透露,现年74岁的黎智英确诊新冠肺炎。而大律师公会在回覆该报查询时,该会主席回应,反对黎智英聘用英国大状的理由是,有关申请不符合海外大律师来港接案的一贯标准。 另外,控方在庭上表示,这宗《国安法》案件涉及美国的对港制裁行动以及《香港自治法案》(Hong Kong Autonomy Act),因此或需要传召专家证人,解释美国的立法制度。 此外,《星岛日报》报道,黎智英早前入禀司法覆核,质疑警方获批手令无权查阅黎智英手机内包括新闻材料的电子资料,上诉后法官陈嘉信周五已裁定手机内约8000项资料哪些属于法律专业保密权(LPP)的资料及新闻材料。至于黎智英早前就港警检取其手机内资料的决定入禀司法覆核败诉,其后他提出上诉的案件,上诉庭日前听毕陈词后,押后案件至下月底颁布书面判词。 代表黎智英的资深大律师彭耀鸿在庭上表示,法官陈嘉信周五裁定警方可以检取大部分材料;如果控方将材料用于本案举证,冀控方尽快告知,辩方可作准备。 惟国安法官在得悉上诉结果后表示,手机内新闻材料或与案有关,重申该案任何一方即使继续上诉,也不会改期配合。并指示被告方假如就案件有任何法律争议,必须于11月前提出,及在11月23日前就辩方证人名单知会控方,而控方则要在开审前两周存档开案陈词。法官强调案件无论如何必须在12月1日如期开审,又提到12月底到明年1月初的圣诞新年假期,案件暂停审讯。 由于法官拒绝保释申请,改案各被告从被捕至今已遭还押超过一年。 黎智英、《苹果日报》有限公司、《苹果日报》印刷有限公司及《苹果日报》互联网有限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境外势力危害国家安全,及串谋刊印、发布、邀约发售、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等罪。黎智英面临最高刑罚终身监禁。 记者:毕子默/胡凯文 责编: 潘加晴 2.中共疑指使留学生向美大学施压 图阻黎智英纪录片公映 关注中国人权组织「人道中国」在美国组织多场放映会,以播放香港《苹果日报》创办人黎智英的纪录片,期望更多人关注他被控《国安法》的案件。影片周三(28日)在芝加哥康考迪亚大学公映前,有中国留学生向校方发抗议信施压,最终校方未如其要求取消放映活动,反而邀请他们到现场参与讨论,唯对方缺席。影展主办方认为,抗议信由中共在背后组织策划,呼吁美国高校坚守道德底线,抵抗中共渗透、利诱。 纪录片《香港人:黎智英为自由奋战》周三在康考迪亚大学(又称芝加哥协和大学 Concordia University Chicago)公映。这部纪录片讲述了黎智英在香港的创业史,以及他在香港的基本自由受到侵蚀时,为捍卫香港与个人自由做出抉择的历程。 这次影展活动由「人道中国」主办。该组织主席周锋锁透露,在影展前数天,康考迪亚大学三名中国留学生联名发起抗议,要求校方取消活动。校方一度感到紧张和压力,最后主动邀请这些抗议的中国留学生参加影展并现场提出反对意见,但他们最终并未现身。周锋锁说,这些写抗议信的中国大陆留学生虽然来到民主国家,却依然未能摆脱中共在精神上给他们建造的「监狱」。 周锋锁说:这个信里边都是共产党的陈词滥调,比如说香港的水都是中国大陆给的;说香港学生「打砸抢」;另一部分是对黎智英和《苹果日报》的抹黑,都是我们所熟悉的官方的这种宣传。校方很紧张,学校希望能够尽量保护这些学生的正常思考,邀请他们来看这个电影,可以就这个电影进行具体的讨论;本来我还希望有这种接触,不一定觉得这种机会能够改变他们,但是起码让他们接触到一些真相,他们就没有来。 周锋锁又表示,他怀疑事件背后是中共的组织化操作。他指,早年间美国一些大学为了经济利益,对中共意识形态渗透校园行为采取绥靖政策,近年情况已经有所转变。他期望美国高校能坚定立场,捍卫学术及言论自由。 周锋锁说:从这个信里面很明显能看出来这种行为不是一种个人行为,是受政府操纵的行为。就跟国安法一样(中共指使留学生打击美国校内「反送中」活动),它实际是禁止美国的学校谈香港的问题,用这种方法恐吓美国学校,要把中共那一套意识形态强加到美国学校,这是不可以的。小粉红可以有个人意见,但是不能按照中国国家的意志、接受国家的指导来做这些事情,美国学校应该进行反击。 周锋锁也表示,作为「六四大屠杀」的幸存者,感谢港人三十多年间传承八九薪火。他说,黎智英代表了大多港人追求自由的精神,其个人命运也是大多港人的集体命运。这次他们组织公映的黎智英纪录片后续还会在多个国家放映,期望能争取各界关注、声援12月黎智英案的庭审。 周锋锁说:黎智英代表了香港自由民主精神,通过黎智英个人故事讲述了香港在过去这样一个有自由、有公民社会的城市,在很短的时间内被中共无视国际法则剥夺自由,最后变得很黑暗。黎智英是香港政治犯的代表,被以《国安法》控告,最高可能面临终身监禁,12月份要开庭,国际社会要关注他。 目前,「人道中国」已经在美国组织6场黎智英纪录片放映活动,加拿大、英国的全球展映活动也正在进行中。 在芝加哥周三的影展上,有三分之一观众是香港留学生、香港社团成员。周锋锁与纪录片出品方——美国智库「阿克顿学院」(Acton Institute)代表埃里克·科恩(Eric Kohn)在会后与在场观众进行讨论。另外,移民美国的香港艺术家林锦乐在影展上展出了其以《苹果日报》终章创作的艺术作品。 林锦乐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他被纪录片中黎智英的一段话深深感动,他认为黎智英是有真正信仰的人。他盼望流亡世界各地的香港人继续坚守自由、尊严精神。 林锦乐说:Jimmy Lai(黎智英)他在纪录片中有一句话,他在protest的过程中,对protester说了一句话,说「我们要用和平和爱来去战胜这场仗」,他的故事是那么感动的,他真的是很值得香港人尊重的一个传奇人物,看到香港发生这种事情很痛心。香港的年轻人会坚持。 黎智英祖籍广州,上世纪60年代偷渡至香港,从底层职员做起,成为拥有「佐丹奴」等成衣品牌的富商。「六四大屠杀」发生后,他写信痛骂李鹏等刽子手,令其生意在中国大陆无法维持;他转让「佐丹奴」等品牌后开始创立《苹果日报》,该报也成为香港言论自由的标志性媒体。 2014年,黎智英参加香港「占中」运动,同年12月遭警方逮捕;其后他辞去《苹果日报》社长职务;港版《国安法》通过后,2020年8月,黎智英与壹传媒数名高管被以涉嫌违反《国安法》逮捕。今年12月1日,该案将开庭。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3.「十一」前夕台湾NGO关注中国人权 邀各界签「人权抗中承诺书」 中国「十一国庆」前夕,台湾关心中国人权迫害、反对威权与关注台海和平的民间组织,周五(30日)在立法院前举行「人权不投降 抗中反威权」记者会,呼吁热爱自由与和平人士,一起抵抗中国的威权扩张,并且邀请各界签署「人权抗中承诺书」,以表达共同抵抗中国威权扩张的决心。 「人权不投降 抗中反威权」记者会,是由台湾人权促进会、西藏台湾人权连线、香港边城青年、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等十多个台湾民间团体合办,团体代表在记者会开始前,高呼反对威权口号。 台湾人权促进会秘书长施逸翔表示,威权极权统治对人权价值伤害大,身为台湾公民社会的一员,该组织成员愿意持续采取行动,声援受到中共政权打压的维权律师、中国异议人士、受宗教压迫者、西藏人、香港人、维吾尔人、以及南蒙古人。 施逸翔说:面对中国政权这个反人权的巨兽,台湾跟各地的人权捍卫者,必须要更有策略的从各地的在地脉络,以及区域的相关串连合作团结抗中。反对各种来自中国,或者是受到中国影响的威权扩张势力。所以最后我们要再强调一次,人权的台湾就是最重要的全民国防,捍卫人权就是抗中最强大的力量。 在台藏人福利协会会长、西藏台湾人权连线常务理事札西慈仁指出,中国以防疫等各种方式不断打压西藏人,对外却宣扬中共尊重及维护少数民族人权。 札西慈仁说:中共各色各样的方式打压西藏,但是他们每次都在中国的国庆日的时候,或者是遇到联合国的时候,他一直会说会关心少数民族的文化、宗教、教育。但是实际上来讲,是完全没有这回事。现在在西藏里面的情况是更严重,消灭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教育,年轻的藏人没办法学自己的文字,他一定要学中文。 香港边城青年秘书长冯诏天表示,港共政府不只想要新冠肺炎在香港清零,也想民主自由在香港清零。台港所面对的困难是一样的,中共对台统战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 冯诏天说:纵然香港和台湾所承受的,来自极权的苦难并不可同日而语,但大家都站在同一阵线上,现在都是对抗中共的最前线。这已经不只是香港人的问题,同时是台湾人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地必须要共同面对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避不了,所以趁我们还有得选择的时候,我们一起选择不投降,选择一起站出来对抗中共,对抗这个与普世价值为敌的极权政府。避唔开就一齐去捱。 经济民主连合副秘书长许冠泽,以被中国藉颠覆国家政权罪关押的李明哲为例子,认为面对威权绝对不能低头。 许冠泽说:在人权团体的奔走底下,李明哲先生的个案而言,他回来了。这件事情就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够向中国低头。李明哲先生亲口说,就是因为外头的人权团体,包括台权会在世界各地的奔走、倡议,让中国不致于太嚣张。让中国面对他相对于其他的政治犯、受刑人有比较良好的待遇。这就是在告诉世界,面对威权、面对可怕的帝国就是不能够低头,就是要像他勇敢的说不。要告诉他们甚么是人权,甚么是民主,甚么是自由。告诉他们,这些价值才是正确的。 记者会结束前,各团体代表在「人权抗中承诺书」上贴上团体标志,代表持续抗中,反对威权。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美议员斥中国借检疫关押外交官 中方反驳指防疫政策公开透明 美国两名众议员向国务卿布林肯发公开信,批评中国以检疫为由,强行隔离十多名美国外交官及家人,担心中共藉机逼其交出外交情报,危及国家安全,要求国务院设法阻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反驳指,美方个别议员的言论和说法荒谬至极,又指防疫政策是公开、透明的,完全不存在所谓「限制」情况。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资深成员、共和党德州众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以及监督和改革委员会资深成员、共和党肯塔基州众议员科默(James Comer),于周四(29日)向国务卿布林肯发公开信,要求国务院交代如何阻止中国以检疫为由,强行移送美国外交官到隔离营。 信中指出,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人员最近证实,自疫情爆发以来,有16名美国外交官及其家人被强迫隔离,他们不但遭受严格限制,更没有得到明确的释放日期,令人担心中方会在关押他们期间,向其施压交出外交情报。两名众议员指出,此问题对美国构成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他们认为当局有必要确保身在国外的美国人,尤其是外交官等能接触敏感资料的人员安全。 根据《华盛顿邮报》以及一些向国会内部举报的吹哨人指出,中国以对抗疫情为藉口,持续打压美国外交官,例如不当地对他们进行新冠病毒以外的其他疾病检测,及将年幼的家属与父母长期分开并隔离在发热门诊等。 而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五(30日)的记者会上回应指,「中方一视同仁地对中、外籍来华人员采取科学、有效的防疫政策,相关政策是公开、透明的。无论是美方普通来华人员、短期来华官员还是美驻华使领馆人员,都是在提前详细了解并接受中方关于行前远端防控、入境后医学观察及健康监测等一系列防疫政策后实施其来华计划的,完全不存在所谓『限制』情况」,她又反驳指,美方个别议员的言论和说法荒谬至极,完全是空穴来风,反映出美方个别议员对华认知存在严重问题。 美国曾在前年就中国政府对外交官的核酸检测提出关注,认为中方可能藉此收集DNA样本,其后两国达成共识,中方会确保检测匿名进行。 记者: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5.【铁腕清零】传郑州公安扣留学潮领袖 称有「境外势力」介入 由于大学长期封校,河南多间大学学生周三(28日)晚聚集抗争要求解封。周五(30日)网络传出消息,指河南当局认为有「境外反动势力」介入,公安机关藉机扣留带头抗争的学生。有网民批评当局抹黑学生,也有网民认为「从来不缺不负责任的领导」。 综合社媒资讯报道,有网民周四深夜于微博张贴截图,称「郑州某大学」通知学生:「某些高校带头闹事的同学已被公安机关控制」。该「通知」又指:「最近境外反动势力,把鼓动目标放在大学生身上,利用同学们的善良和单纯做一些违规违纪的举动,说一些不当言论」。 「通知」又指,当前,「国家已掌握了各高校的具体情况」,并「提醒」学生「不要受鼓动」,「不要盲从」,「否则后果很严重」。「通知」又警告大学生:「如果有人利用国庆节放假、攻击国家疫情防控政策、攻击大学疫情防控期间正常闭环管理等政策,做出非法聚集或者其他非法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有网民对该通知并不认同,认为「没有必要把真实存在的问题,和学生正常的诉求,强行抹黑成境外势力」,也有网民留言指出:「从来不缺不负责任的领导」。 厉行「清零」政策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被外界认为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亲信。继2021年7月郑州水灾灾情瞒报事件,2022年河南多间村镇银行爆煲事件后,这一波学潮爆发又把楼阳生推到风口浪尖。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二十大】习近平等7常委向纪念碑献花 数百出席者均未戴口罩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等中央政治局常委及党政要员,在周五(30日)「烈士纪念日」到天安门广场向纪念碑献花篮,数百名出席者罕有地未戴口罩。另外,为迎接中共二十大召开,天安门及周边地铁站周五起关闭,天安门两侧马路封闭,公交线路改道行驶。当地的维权人士受到贴身监控,有异议人士接到通知,最迟10月8日必须离开北京。有人权人士批评,中共近年利用健康码对百姓进行全方位监控,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利受到越来越严重的侵害。 周五9月30日是中国设立的烈士纪念日,当日上午中共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等7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党国领导人在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习近平登上纪念碑,整理花篮的缎带,随后缓步绕行。仪式历时约20分钟,目测数百名出席仪式者均未戴口罩,这在新冠疫情爆发3年来尚属首次。 周六10月1日是中国国庆日,国庆晚宴在周五晚上于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地铁通报,自周五首班车起至另有通知时止,1号线天安门东站、天安门西站封站,2号线、8号线前门站封站,封站期间各次列车在上述车站通过不停车,前门站停止2号线和8号线换乘;1号线王府井站西侧出入口封闭。 北京维权人士野靖环周五告诉本台,天安门两侧的马路也已禁止通行。 野靖环说:不仅是地铁,天安门东西两侧的那两条路(南池子、南长街)也不让走了,公交车也改线了。而且长安街上的1路、52路或其它路线也都是(天安门)不停站。 有网民说,他们想去天安门广场,需在前一站王府井或后一站西单下车,再步行到天安门。对此,野靖环说,黄金周期间,许多居民打算全家外出游览,但是遇到国庆、二十大北京主要景点的地铁封站或公交车「甩站」(不停站),尤其苦了老人或小孩。 野靖环说:老人和小孩是没办法的,比如坐地铁要在东单、西单下车走到天安门广场多么远啊!开这些会搞这些活动,给老百姓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当局的维稳措施只是对人民生活带来不便,而针对维权人士的管控则更为严厉。野靖环说,她接到公安通知,这段「敏感时期」出行必须由警察看管接送。 野靖环说:我们集体去玩一玩,现在大家正在约时间去玩一趟。现在警察提前通知我们了,十一假期这几天,也就是二十大之前上哪儿去玩,他们开车,只要出门,他们就开车送我们去,我们去天安门广场由警察陪著。 野靖环又说,近年,当局借防疫为藉口,以健康码对百姓实施全方位监控,天安门广场成为了维权人士的「禁地」。 野靖环说:现在这些年就查身份证、翻包,发现身份证异常的,所谓红标黄标的叫「重点人员」,立刻送到派出所,连广场都进不去。骑自行车去都要查身份证,这些年我们都不去了。 中共七中全会将于10月9日在北京召开,之后相隔一周就召开二十大。有北京维权人士对本台说,当地派出所公安告知他们,维稳管制期从10月8日到26日截止,警察将他们软禁或带到北京郊区或外省旅游。 居住在北京的王霞对记者说,中国已成为一个大监狱。 王霞说:北京现在可紧张了,在北京下火车出站,下公交车,一个一个要查身份证,重点查上访的、维权的,在他们眼中感觉有危害的都抓。这是折腾老百姓,整个社会现在成了大监狱。 江苏宜兴时事评论人士张建平对本台批评,当局的二十大维稳措施扰民。 张建平说:就是二十大的一种稳控,毫无疑问、没有争议的。 他批评,北京每一次开会或举行重要活动都会给居民出行造成不便,这不是一个正常国家应该出现的事。 张建平说:依宪治国,依法治国说了这么多年,因为你共产党的一个会议,民众就要为你付出出行便利的代价,不知道是否跟依法治国相违背? 中国公安部官员周二(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截至目前,「百日行动」共破获刑事案件64万馀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3万馀名,中国民间舆论认为,这明显与中共二十大的维稳措施有关。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中国经济】9月财新PMI降至五个月来最低 制造业供需双降 主要受疫情反弹及相关防疫措施影响,9月中国制造业生产、需求走弱,行业景气度在收缩区间继续下降。周五(30日)公布的9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8.1,较8月下降1.4个百分点,与5月持平,同为五个月以来最低。从分项数据看,9月制造业供需双降,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为6月以来首次落至荣枯线以下,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降至近五个月来最低。 财新网报道,这一走势与中国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并不一致。国家统计局同日公布的9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录得50.1,回升0.7个百分点,2022年下半年以来首次处于扩张区间。 报道指出,从分项数据看,9月制造业供需双降,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为6月以来首次落至荣枯线以下,新订单指数连续两个月处于收缩区间,降至近五个月来最低。受调查企业反映,疫情和防疫管制对生产安排、需求和供应链均造成制约,尤其是出行和经营受限导致需求受挫。在三大类产品中,投资品类产量下降最为明显,而消费品类销售降幅最大。 外需方面,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需求加速下降,同时疫情持续造成影响,导致9月新出口订单指数在荣枯线以下继续回落,录得6月以来新低。 制造业供需双弱,拖累就业情况继续恶化。由于市场需求疲弱,企业相应减少雇员数量,叠加部分员工因疫情管控难以按时上班,9月制造业就业指数在收缩区间下降,录得2020年5月以来最低。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近期影响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增多,经济下行压力增加。9月以来,多地疫情卷土重来,部分重点地区确诊病例数较8月明显增加,制造业生产需求再度承压,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特征凸显。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在于就业不足、需求不振、预期不稳,施策重点应集中于促进就业、发放补助、提振需求,并通过传递政策信号培育市场主体信心。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美资大行认若攻台会撤资后允赴港金融峰会 学者:为试水温 港媒周五(30日)引述消息报道,首批答应出席香港11月举行的国际金融投资峰会代表名单中,包括花旗及摩根大通等多间美资传统大行,而上述两间大行早前确认,若中国大陆攻打台湾,将会跟随美国政府指示,撤出中国大陆市场。外界关注他们作此表态后,为何仍选择来香港出席金融活动。有经济学者分析,美资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已成趋势,来港是为了「试水温」,若撤出香港业务,恐严重撼动本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明报》报道,香港将于11月2日举办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首批答应出席会议的包括滙控行政总裁祈耀年、渣打行政总裁温拓思,以及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花旗集团的代表。12名将在金融峰会发言的国际金融机构代表中,7人来自美资传统大行,包括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而摩根大通首席运营官Daniel Pinto亦会来港。 即将会到香港出席金融活动的两间大行摩根大通及花旗集团,上周三(21日)亦派代表出席美国联邦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举办的听证会,他们被问到多项与政治紧张局势有关的议题,其时这两间大行确认,「若中国大陆攻打台湾,将会跟随美国政府指示行事撤出中国大陆市场。」 外界关注,两间美资大行对华立场作出表态后,仍然选择来香港出席金融活动,认为两者之间存有矛盾。 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周五向本台分析,美资银行到香港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为了向中国「试水温」。 司令说:可能会观察中国政府在香港政策的松解程度,以此来判断下一步他们在中国,包括香港,还有内地的资本市场,进行相关投资活动的时候,来对中国政府的政策进行试水,也算是进一步摸透,或者是他们前期对于中国市场逐渐关闭大门的研判,作出进一步的验证。 司令指,基本上美国大型投资银行已经对中国市场作出定调,即逐渐从中国市场撤出资本份额,或者「用脚投票」,相信日后会成为趋势,而这个大势不会因为美资大行出席香港峰会而有所转变。 对于美资为退出中国市场,会否影响他们在香港的投资?司令认为是未知数,他警告,一旦花旗、摩根等美资大行撤出香港,将严重撼动本港国际金融中心位地,而这对于中国经济开放程度来讲,并不是一个好的讯号。不过他认为,这也是中国「自作自受」,反映当局一方面想透过外资提振经济,但另一方面「动态清零」等系列措施,对外资来说都带来打击。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首席行政官莫尼汉(Brian Moynihan)上周在美国国会的听证会表示,一旦台海开战,会遵从政府的指示,而过去几十年,政府的指示一直是与中国合作。他又说:「如果政府立场改变了,我们将立刻改变,就像我们在俄罗斯所做的那样。」 摩根大通银行的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和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Jane Fraser)在听证会上都表示同意莫尼汉的说法,表示如果中国军队入侵台湾,他们将会遵从美国政府的指示。而被问到如果政府容许银行自行决定时会怎么做,花旗集团首席执行官范洁恩称,这是一个假设性问题,但很有可能花旗在中国的存在会大幅减少。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翻墙问答】马斯克向抗暴伊朗人开放星链 中国能否借卫星翻墙? 问: 伊朗人民近日再度发起反政府示威,政府方面则采取了自2019年大规模民众抗议活动以来最严厉的网络封锁。针对情况,美国政府较早前宣布,会针对有助伊朗民众翻墙的技术发出通用出口牌照,意味著有意出口翻墙技术的公司,可以不用向美国政府作出事前申请的情况下,立即向伊朗民众出口翻墙科技,协助他们知道反政府示威的最新情况。美国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执行长马斯克(Elon Musk)随即宣布,开放旗下Starlink(星链)卫星上网服务给伊朗人民使用。翻墙技术有助推动信息自由流通,为何之前美国公司出口相关技术都要先向政府申请? 李建军:翻墙技术当中涉及不少尖端、可于军事用途的技术,由加密演算法到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系统,都有军用技术的成分。而伊朗由于政权的极权性质,被美国实施最高级别的制裁,理论上,具备一百二十八位元加密能力的浏览器要出口到伊朗,都必须得到美国政府事前批准。因此,当马斯克有意以星链卫星协助伊朗人民突破伊朗当局的防火墙时,马斯克的公司必须就每一宗出口都向美国政府申请,这是相当费时失事。而美国商务部和国务院最新采取的放宽行动,就大大简化了卫星出口到伊朗的限制。而且以现时的情况,伊朗政府不单不见得会自行入口星链去作军事用途,相反,他们更会千方百计阻止星链设备进入伊朗,以防伊朗民众将反政府示威扩大。美国是乐见星链在伊朗广泛应用,不想伊朗民众接触互联网的,相反是伊朗的当权者。 问:中国现时是否面对美国当局类似的出口限制?假如有限制,未来又有没有机会取消限制呢? 李建军:由于现时中国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美国与伊朗关系般恶劣,因此,现时大部分可用于翻墙的科技出口到中国,都不用得到美国政府的事前批准。像伊朗这种受到美国全面围堵的国家,事实全球范围十个都不够。即便如此,也并非所有美制翻墙技术都受到出口管制。现时要面对美国出口限制与翻墙有关技术,大多数与卫星通讯有关,因为卫星通讯技术不少是军民两用,受的出口限制普遍比较严格。 不过随著台湾局势的紧张,日后美国收紧科技出口限制亦是可以预期得到,因为届时就要防范中国利用民用科技作军事用途。另外,马斯克之前向受俄罗斯入侵的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这次又向伊朗人民提供星链,推特(Twitter)上就有人向他提问,假如中国对台动武,他会否向台湾提供星链。 其实伊朗这次的先例在前,相信一旦台海出现局势紧张,美国政府亦可能发出与这次伊朗类似的出口牌照,令翻墙技术,乃至与卫星相关的翻墙技术得以继续出口。美国政府有可能会大大加强在翻墙技术上的出口和支持,因为当中国民众得知新闻的真相,才有可能真真正正结束战争。 问:相比起伊朗,如果马斯克同样向中国开放星链,中国会否一如伊朗民众一样可以容易透过卫星翻墙? 李建军:要能使用星链,必须具备匹配的卫星器材。伊朗相比起中国,有一个很大的陆地优势,那是与伊朗接攘的伊拉克以及土耳其都是美国盟国,伊朗民众有机会透过伊拉克和土耳其的陆路边境,获得星链的接收器材,继而使用星链的服务。 但中国的陆路边境,接攘的国家如俄罗斯、朝鲜、缅甸都并非美国的盟友,蒙古与中国关系密切,越南自己都有相当严重的新闻自由问题,至于印度,由于中印之间边境都是海拔数以千尺计的高原地带,实际上中印之间陆路交通是相当麻烦,要运送星链一类器材越过边境本来都不容易,更不要说由新疆、西藏一带敏感地区带到中原一带,星链设备能在西藏和新疆协助当地人连接互联网翻墙已经相当不错。亦不像1997年前有英国管治下香港去充当中转站角色,随时现时香港人都要考虑一旦中国封网造成的翻墙问题。而中国和台湾之间的海路交通,随时可能因台海局势的紧张而中断或大幅减少,越过台海运送相关设备的数目,可能少得十分之可怜,而且十分之容易被中国当局破获。 因此,如果中国出现十分之重大状况时,一旦封网,外界要协助中国人民透过星链卫星翻墙的难度,是比起伊朗要高得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9-29-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9日 1.【铁腕清零】郑州大学生串联聚集喊「解封」 学校否认解封 周三(28日)晚上网上传出多段影片,显示河南郑州多所大学的学生当晚聚集高呼「解封!」,抗议长时间封校。传事后有部分大学已经解封,但当地学校对本台否认解封。厉行「清零」政策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被外界认为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亲信。 综合社媒资讯报道,周三晚上,网上传出影片显示,郑州多所大学学生聚集抗议封控,并与老师辩论,质问为何封校只封学生,教师可以自由进出? 据学生在社媒上透露,这一波抗议浪潮涉及多间高校,包括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河南农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黄河科技学院、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商学院、郑州科技学院等专上学府。 有「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同学在「超话」中呼吁,仍在严密封控中的大学和学生家长们应该团结起来,行动起来争取自己应得的待遇和权益。 由于抗议活动都在同一晚发生,网络流传指这一波抗议活动是有串连协调。而有大学生透露,在学生喊话后,有的大学已经解封。 本台致电「河南科技职业大学」,对方称没有收到河南省政府关于解封的通知,目前该校仍处于封控状态,又说当地其他高校同样未解封。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保卫值班人员:可以解封?没有没有都一样,出门他们都需要请假的。我知道洛阳的都是管控的挺严的,没有解封的,几乎可以给你说学校都是这样的。不会让随随便便出去,他出去了的时候需要请假。现在外面的疫情那么严重,为啥不管控严一点,在学校待著多安全,那不是因为大家管控的好嘛。疫情这样的那不敢随随便便的解封,万一有啥事咋办?疫情不结束肯定是不能解封,这是为了大家好呀,都上街要是万一我们有点啥事咋办?这么大的学校,这么好的环境,慢慢适应吧。 不过,河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工作人员告诉本台,他们接到了通知,国庆节会放假几天,容许学生们出去两天。 河南科技职业大学保卫值班人员:国庆节马上可能会放假两天吧,好像官网上应该会通知的,今天听说是通知了,国庆节放假可能会放出去吧。你等通知就行了嘛,到时候放假的时候肯定都统一放假。这还不到时间呐,再等两天,等一天,肯定放假的时候都通知了。 近日,河南通报的确诊人数都是个位数,郑州连一宗个案也没有。不过,郑州的大学实施当局「清零」政策,祭出各种严苛封控措施,长时间封校。 厉行「清零」政策的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亲信;2003年楼阳生出任中共浙江省丽水市委书记时,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就是习近平。楼阳生任职河南省委书记期间,先后发生2021年7月河南水灾郑州灾情瞒报事件,2022年河南多家村镇银行取款难事件,但习近平均力撑楼阳生。就郑州水灾瞒报事件,中共最终只对郑州市委书记徐立毅立案审查并免职,楼阳生安然无恙。这一波学潮爆发,楼阳生又被推到风口浪尖。 有学生发帖说:「今天他们能限制我们的腿,明天他们就能控制我们的嘴,绑著我们的手!把心中所有的不满都喊出来吧。」有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生发帖指:「开学到现在没有跨出过学校半步,这也是为我们好吗?那请问为甚么老师领导们自己不也封在学校里不出门不跟家人见面?」也有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发帖诉苦:「三年,一天都没有解封,不知道全国还能不能找出第二个这样的高校。」有同学在学校「超话」里呼喊:我们要自由,我们不是被囚禁在鸟笼子里面的鸟。 记者:方德豪/马立克/江日禾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陆网民百度搜「梁家河包子」及微信发习帝英女皇图 被警方传唤 二十大前中国当局再进一步加强网络监控,近日分别有大陆网友因在百度搜索「梁家河 包子」以及透过微信向亲友发送习近平/英女皇对比图,遭警方传唤。关注人士指,大陆舆论环境近年越来越收紧,互联网科企配合当局审查公民言论,令公众不断自我审查。 推特网友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透露,近日,一名大陆网友使用百度搜索「梁家河 包子」图片,并将截图发送给海外一名「辱包」博主,随后该网友被警察传唤,理由是「在百度上搜索了反动内容」。该网友向友人透露,他在百度搜索「梁家河 包子」时使用了翻墙工具,但没有及时清除浏览器Cookies,所以百度循此摸索比对,得知其IP,并由此得知其真实身份。 上周六(24日),「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还在推特上披露,近日,另一名大陆网友使用微信向朋友发送一张将习近平和英国女王对比的图片后遭公安传唤,警方向其出示了一张excel表格,包括其微信发送内容,其手机号和亲属手机号等。这名网友在被警方传讯期间,无意中看到另一份警方文件,将「维尼熊」标注为「暗指习近平主席」。 曝光该事件「李老师不是你老师」目前旅居海外,一直以来,他因关注大陆的社会公共事务在圈内小有名气,不少中文网友会向他报料,以期令自己的处境得到关注。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百度其后已经将「梁家河 包子」列入屏蔽词名单。而之前在百度上搜索「梁家河 包子」能搜出一些图片,他不知是出于技术原因还是百度内部有人故意留出后门。「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指,总体上,百度及中国互联网的「敏感词」名单近年不断加长,显示舆论环境的恶化。中共高压下,公众不断自我审查。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说:百度敏感词的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它不仅仅是政治审查,就是文化阉割,这件事情最严重的就是一个对大众形成的自我阉割,人们正小心翼翼的,不知道自己可以说甚么,也不敢说甚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可悲的事情,这可能就是政府想要的一种效果。 习近平做过知青,那7年就是在陕西梁家河度过。而他在坐稳总书记后,于2013年到北京庆丰和平民一同排队买包子,摆显其亲民作风。因此,梁家河和庆丰包子后来成为网上对习近平的代称。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指出,中国当局加高审查之墙时,很多网络新生代选择了抗争,他们发明了很多规避审查的方式,习近平的别称就会有几百种;另外他们也不断搭建和推广翻墙工具。而与之对应的则是中国各互联网巨头甘愿充当中共审查的帮凶。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说:所有人都在使用微信和百度,那么它(政府)基于微信和百度就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它们应该和政府之间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政府帮它们解决掉它们竞争对手,让它们形成这种垄断,而同时它们利用这种垄断帮政府进行审查。 本台记者测试,目前在百度输入该关键词,已不再显示任何图片。 今年7月,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中国数字时代」透过一份长达143页的中国「小红书审查」文件,整理出自2020年2月21日至当年5月6日期间,小红书监测习近平相关舆情时所添加的546个敏感词,而小红书上全部涉及习近平的组合敏感词,共35467个。包括习近平的谐音词,以及「习包子」、「大撒币」、「维尼熊」、「天安门合法继承人」、「梁家河贵族」等。 活跃的youtube博主「冲浪之音」就此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大陆知名网站知乎和豆瓣最近纷纷进一步加强言论审查。「冲浪之音」认为,这显示国内平台皆处于当局的监控之下,一切针对「一尊」的负面内容,纷纷被维稳。 「冲浪之音」说:百度搜索「辱包」内容截图投稿给反共博主,被网警喝茶,这件事让我联想到了9月初墙内互联网问答与分享平台知乎,正在其界面上添加用户信息的隐写水印;而更早也有豆瓣等平台被曝光插入隐写水印的事件,所有网民交流表达意见的平台都在「一尊」的监控之下,他们妄图控制所有负面事件的信息源头,让所有人都不敢发表异议的声音,以此达到维稳的目的。 「冲浪之音」谴责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充当中共网络审查工具。她也提示网友,在中国国内的网络平台,不存在个人信息安全。 「冲浪之音」说:百度充当中共网络审查工具的这种行为不是个例,在中国的所有互联网平台都是中共审核制度的一部分,他们会以国家安全为由监控所有用户的一言一行。在国内平台上,用户是没有个人信息安全可言的。在中国没有独立的互联网公司,只有党指挥下的赛博枪杆子。 据悉,在中国大陆,网民的搜索记录都被会长时间留存。专业人士建议,大陆网友在百度搜索「敏感词」时,一定要使用用于匿名通信的自由软件Tor,要使用非中国人运营的「梯子」,开启无痕浏览,绝不要使用中国浏览器。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3.人民币汇率波动 中国迁怒美国称要出手干预 近日人民币汇兑出现波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三(28日)跌破7.25,日内跌超过700点,刷新2008年以来新低。中国官方新华社周四发表评论,指控美国「借美元霸权向外转嫁危机」,并认为美国加息「本质上是损人利己、祸害全球」。路透社则指出,中国国有大行被告知为干预离岸人民币市场做好准备。消息传出后,周四离岸人民币短线拉升近200点。 新华社周四发表评论指:美联储上周宣布加息75个基点,为今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如此大幅加息。这表明,在看到通胀水平明显回落之前,美联储大概率不会停止其「强收缩」政策。文章引述「观察人士」指出,「激进加息」是美方「反覆权衡算计后选择的策略」,又称「意在借美元霸权向外转嫁危机」,并认为美国加息「本质上是损人利己、祸害全球」。 另外,路透社报道,中国国有大行被告知为干预离岸人民币市场做好准备。报道引述四位了解此事的消息人士透露:中国央行将加大力度遏制近期人民币大跌态势,已要求国有大行做好准备在离岸市场抛售美元。 据指出,中国央行要求国有大行清点包括香港、纽约及伦敦在内的主要离岸分行的离岸人民币头寸和美元储备,以便采取行动。又说:「为捍卫人民币走势,这一轮美元抛售规模将相当之大。」 消息人士又对路透社称,此轮行动或主要使用国有大行的美元储备。但美元抛售规模尚无法确定,因为人民币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元表现和美联储加息前景。由于离岸人民币交易量约占全球人民币外汇市场交易总量的七成,通过拉升离岸人民币通常可带动在岸汇价走升。 消息传出后,周四离岸人民币短线拉升近200点。 中国央行在周三召开「全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电视会议」。官方公告指出:「必须认识到,汇率的点位是测不准的,双向浮动是常态,不要赌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或贬值,久赌必输。」「会议要求,自律机制成员单位要自觉维护外汇市场的基本稳定,坚决抑制汇率大起大落。报价行要切实维护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权威性。」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前英国能源官员被揭密会中广核官员 引国安忧虑 中国广核集团(China General Nuclear Power Corporation, CGN)已被美国纳入出口管制「黑名单」,近年再被英国从国内核电项目剔除。然而英国媒体近日却曝出,英国前能源官员去年曾3次和中广核官员会面,而且没有留下任何会议纪录,该官员目前升任为英国交通大臣,事件引发英国国家安全忧虑。 中国广核集团是中国最大国有核电公司,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代表,但近年西方国家相继加强对中国的警惕,英国也基于国家安全考虑,在国内核电项目中逐步把「中广核」排除。然而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近日却披露,前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策略国务大臣安妮.特里威廉(Anne-Marie Trevelyan)去年4月、6月和7月,曾3次和「中广核」代表会面。 安妮.特里威廉去年9月升任国际贸易大臣,并在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就任首相后,出任交通大臣。 英国商业、能源和工业策略部向《泰晤士报》确认,3场会议均未有留下任何纪录。一位英国政府发言人向《泰晤士报》表示,安妮.特里威廉已跟从守则,让官员列席会议,并在季度报告中披露有关会面,但发言人拒绝评论会议纪录是否被销毁或丢失,还是由此至终都未曾留下纪录,也拒绝就会议讨论的内容发表任何意见。 翻查资料,有英国国会议员今年3月曾提出质询,质疑为何会面未有留下任何纪录,结果政府只以「已申报会面」及「有官员陪同」作为回应。 按照惯例,英国国务大臣就政府事务和外宾会面时,即使没有作出任何决定,都必须有公务员纪录讨论内容。《泰晤士报》以「不寻常」形容这次事件。 一直关注英中关系的人权组织「香港监察」 (Hong Kong Watch)政策及倡议总监古德曼(Sam Goodman)书面回覆本台查询,表示事件会让公众怀疑安妮.特里威廉和中广核官员的会面有不可告人之处。 古德曼说:任何官员若绕过基本公开程序,与外国政府控制的企业代表会面,都必须面对质疑,尤其是当这些会面涉及「中广核」集团,并处于把它逐出英国核能业的关键时刻。 英国影子能源国务大臣阿伦.怀特希德(Alan Whitehead)向《泰晤士报》表示,外界一直呼吁英国政府警惕中国投资英国核能等关键行业带来的风险,然而政府却与中方举行闭门会议,他要求安妮.特里威廉披露会面内容。 阿伦.怀特希德说:为甚么这些会议没有纪录?前能源国务大臣要回应一些严肃的问题,譬如会面是否达成了任何协议或妥协?这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有何影响? 美国商务部在2019年8月把「中广核」列入禁运名单,原因是指「中广核」挪用美国核能技术,转为军事用途。禁令之下,若要向「中广核」出口美国零件和技术,都需要得到美国商务部许可。去年9月,美国核能管理委员会再发布命令,暂停向「中广核」及其子公司运送放射性材料,及可用于核反应堆的氚。 而「中广核」本来和法国电力集团(EFD)合作投资英国3个核电项目,包括萨默塞特郡(Somerset)的欣克利角C(HIinkley Point C)核电站,萨福克郡(Suffolk)的塞兹韦尔C(Sizewell C)核电站,以及埃塞克斯郡(Essex)的布拉德韦尔B(Bradwell B)核电站,然而英国近年正逐步把「中广核」排除在项目以外,改为由英国政府收购中方股权,或由私人投资者融资。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报告:中共使用胁迫收买等手法寻求全球影响力 一个美国智库发表报告,指称中共通过贸易、基础设施融资和贷款等渠道,在多国政治中创造了强大的游说群体,危及民主体制。 总部位于华府的国际共和学会(International Republican Institute,简称IRI)近日发表198页专题报告,报告题为《胁迫、收买和审查:关于中国共产党寻求全球影响力的案例研究》。 报告指出,中共通过不断增长的贸易在其他国家的政治中创造了强大的游说群体,危及民主体制。据指出,中国政府通过贸易使中国更接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野心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中国的国际货物贸易从2020年的低谷中回升,2021年同比增长30%。与此同时,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也同样回升到疫情前的增长水平:与东盟、非洲和拉丁美洲的货物贸易分别同比增长28.1%、35%和41%。 报告指出,通过对华贸易,中共成功在全球范围内削弱民主规范的支持,并增加对中国威权治理模式和全球野心的支持。报告列举农业综合企业出口的40%都在中国的巴西、仰赖北京投资雅加达-万隆高速铁路的印尼、与中国近年贸易大增的吉尔吉斯斯坦、以及中国资金大量流入的土耳其等例子,说明对华贸易以及基建投资令多国在中国侵犯人权的问题上采取沉默。 报告又指,对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融资和贷款,自2013年以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经为世界各地的项目提供了约4730亿美元的贷款或融资。国际共和学会报告认为,相关贷款是对别国政治精英作利益输送的温牀,将这些精英与中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不过报告提到,许多这些基础设施大项目在接受国遇到了政治阻力,中国正在放弃将大规模海外贷款作为伸延影响力的手段。据指出,来自中国政策性银行或机构银行的「一带一路」贷款和项目融资在2015年达到顶峰,约为750亿美元,但此后不久就急剧下降。到2019年,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年度贷款已降至39亿美元。 国际共和学会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无党派组织,致力于在世界范围内帮助各个政党更加务实和快速反应,协助公民参与政府计划、提高边缘群体在政治进程中的作用以便在全球促进自由和民主。由于长期针对中国发表批评言论,中国外交部于2019年12月宣布对国际共和学会实施制裁。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美台互动】众议员提「台湾政策法」 拟增「战略清晰」条文 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月中通过「台湾政策法案」后,众议院外交委员会周三(28日)提出法案,众院相较于参议院版本增加「战略清晰」,并保留将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更名为「台湾代表处」等友台条文。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众议院版本展现对台湾的坚定支持。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认为,台湾安全议题是美国立法与行政部门之间最大的共识,相信法案有助提升台湾安全。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麦考尔(Michael McCaul)于当地时间周三,与另外36名众议员提出众院版「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对此,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这是继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本月14日审议通过参院版本的相同法案后,联邦众议院另一项支持深化台美关系的友台行动。对麦考尔等其他共同提案的联邦众议员以强劲的立法作为,展现对台湾的坚定支持,外交部表示由衷感谢。 欧江安说:众院外委会共和党团也同时发表声明强调,这项法案的内容包括提升台湾的自我防卫及吓阻能力、更新美国对台政策、增强美国对中共侵台的战略清晰、强化台美双边关系、支持台湾的国际参与等。声明同时强调,台湾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伙伴,台湾民主此刻正面临中国共产党史无前例的威胁,值此之际各界应该致力强化盟友,协助台湾提升防卫力量,吓阻中共挑起冲突与扩张。 欧江安指,台湾将持续关注「台湾政策法案」相关进展。 欧江安说:外交部将持续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维持紧密沟通,期待在本(第117)届美国国会会期中,能持续争取美国会友人以立法行动深化台美友好夥伴关系,并确保印太区域的自由开放与和平稳定。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指出,众议员提出的版本,和参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版本,同样将台湾列为非北约重要盟友,加强加速对台军售,以及5年提供65亿美元直接军援等。 王定宇说:而(TPA)「台湾政策法案」,可以说是美国从1979年之后,在「台湾关系法」43年以后最重要的对台修法。参众两院的版本跟美国行政部门、白宫最大的共识,是在有关台湾安全议题上。所以我相信,有关台湾安全、强化台湾国防人力的条文应该可以很快达成共识,快速的来通过,这对台湾会有非常实质的帮助。 台湾民众党立委邱臣远表示,无论最终「台湾政策法案」会不会通过,目前已经展现美方对台关系的思维,已经超越「美中台三公报」和「台湾关系法」原有框架,包括:台美关系准官方的交往,跟外交名称上使用上的进一步突破。 邱臣远认为,虽然众院版略趋战略清晰,但仍需观察期中选举后,美国国内民意的反馈。民众党乐见台美关系提升,但台湾仍须先凝聚内部共识、盘点自身能力与国防需求,才能有实质提升。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香港法庭】记协主席涉「冲红灯」罪成罚款2千 如期赴英进修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陈朗升周四(29日)被判「冲红灯」罪成,罚款2,000港元。他预定同日晚上赴英参加牛津「学人计划」。出发前,陈朗升向本台称「心情期待」。 现年40岁的香港记协主席陈朗升,被票控于2021年7月在彩云新清水湾道驾驶私家车时冲红灯,他否认一项「没有遵照交通灯的指示」传票控罪,案件周三(28 日)审结。陈朗升自辩作供,质疑当时路面指示和行车线不清晰,惟警方不同意,又指即使行车线漆油脱落,根据法例司机须于交通灯前停下。 暂委裁判官梁蕴庄周四在九龙城裁判法院裁决时指,虽然接纳陈并非蓄意冲灯,只是被告疏忽或观察错误所致,但亦不接纳他的说法构成合理辩解,裁定陈朗升传票控罪罪成,罚款2,000港元。陈朗升向本台称,尊重法庭裁决。 陈朗升说:很可惜「路面指示不清晰」说法不获法庭接纳,希望有关政府部门可跟进涉事路面情况。 陈又透露,会按原定计划同日晚上7时离港赴英,参与10月3日开始、为期6个月的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传媒学人计划」。 陈朗升说:心情是期待的,因为去到英国会清闲一些,紧张少一些。我会先到伦敦停留2日,周日(10月2日)再到牛津,届时希望做些直播新闻研究,可以做些帮助到大家的事。 出发前,陈接连面对多宗官司,赴英深造计划险泡汤,引起外界关注,包括他上周因涉及另一宗「阻差办公」案而提堂,最终获裁判官批准保释候审,且无须施加离境限制,但要交出在英住址和联络电话号码,案件押后至明年5月中开审。 陈朗升坦言,一度因该案而被打乱计划,欣见如今可如愿起行,又形容自己过去18年的传媒工作「每天追追赶赶」,希望在英国的半年能放松一下,完成进修后将返港,继续新闻工作。 据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传媒学人计划」官网指,陈朗升参加的这项学术交流,属世界顶尖在职记者奖学金计划之一,每次仅全球30位资深记者获接纳,参与深入新闻研究,透过个人研究、研讨会和网上活动等,与同业交流新闻工作经验,再将所学的知识带回原有工作的机构和所属地区。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香港法庭】许智峯弃保流亡 4项藐视法庭罪成判囚3年半 流亡海外的香港立法会前议员许智峯,早前被裁定4项刑事藐视法庭罪成,高等法院周四(29日)判他监禁3年半,另外须支付讼费。法官指许智峯的行为是精心策划,形容他「毫无悔意」,严重动摇公众对司法公义的信心。身在海外的许智峯在社交网回应称,对判刑「嗤之以鼻」,反指案件是针对异见的政治审讯及判刑。 许智峯被控藐视法庭案周四在高等法院裁决,许智峯缺席聆讯。他前年获法庭批准保释期间到丹麦公务外访,抵埗后许智峯宣布流亡,其后被起诉误导警方和法庭。 律政司早前入禀高院,指他在前年年底提供虚假资讯,声称到丹麦外访,令警方向他发还护照,其后弃保潜逃,无按时到法庭应讯,被控藐视法庭。 法官陈庆伟周四颁下判词,形容许智峯的误导行为是精心策划,欺骗警方和法庭,严重动摇公众对司法公义的信心,不但嘲讽刑事司法系统,亦构成妨碍司法公正。陈庆伟认为本案案情严重,涉及使用虚假文件,加上许智峯「毫无悔意」,考虑到案件严重性,判被告监禁3年半兼付讼费。 身在海外的许智峯同日于社交网回应,指对判刑「嗤之以鼻」。他批评《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法庭已成「共产党的法庭」,针对异见的政治审讯、判刑,已成为香港常态,认为真正彻底毁掉香港司法公义者,正是陈庆伟此类法官,又称「就由港共法庭对著空气判刑吧,好让世界看到港共政权的疯狂与无能」,并称将以自由身,为香港人的自由抗争到底。 许智峯身负4宗刑事案,包括连同林卓廷等涉于2019年7月「光复屯门」游行中,要求一名市民删去示威者照片的「意图妨碍司法公正」案,以及3宗民主派议会藐视案。法官裁决他这宗藐视法庭案时指,许编造虚假的外访行程及邀请函,故意缺席聆讯,属有计划犯案。 2020年11月,许智峯因4宗刑事案件,包括刑事毁坏在内的9项控罪在区域法院提堂,被获准保释押后再审。同年12月,许智峯以公务名义访问丹麦,之后宣布流亡并退出民主党,先后到了英国及澳大利亚。 律政司早前指,许智峯向警方提出虚假资料以逃离香港,指控他早于2020年9月已有相关计划,指他声称受邀外访,并会于2020年12月初返港。惟许智峯于同年11月30日离港后,于12月3日在Facebook贴文,称「正式宣布流亡」。律政司指,许智峯得悉他被控藐视法庭,但一直未有回应,至今已经多个月,法庭应视他放弃辩护权利。法官亦在许缺席聆讯下裁定他罪成及判刑。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欧盟将对北溪天然气管遭蓄意破坏「强力回应」 俄否认制造事故 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两条北溪天然气输送管道,近日发生爆炸,迄今仍有天然气泄漏,欧洲多国均指事件涉及蓄意破坏,德国官方更评估管道损毁严重,恐已「无法修复」。俄罗斯否认与事故有关,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周五(30日)开会讨论事件。 涉事的「北溪一号」及「北溪二号」,是两条由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的平行天然气管道,而近日被发现的泄漏处,分别位于丹麦和瑞典的专属经济区。泄漏区域有巨大气流涌出海面,最大波动直径达1公里。丹麦和瑞典地震学家于当地周一(26日)在管道泄漏地区记录到两次强烈爆炸,且确认水中发生而非海底,因而认为是蓄意破坏所致,肇事原因不明。 欧盟、美国和北约亦认为是蓄意破坏导致,又认为破坏的程度复杂,只有一个国家(Only one state actor)才可做到,但没有直接指控何国家。欧盟誓言将向蓄意破坏方作出「最强力」回应。俄罗斯否认与事故有关,指或涉国际恐怖主义,并质疑美国从中获利,已展开刑事调查。联合国安理会将在周五(30日)开会讨论事件。 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表示,北溪天然气管道系统的三条管线遭到破坏,破坏情况是「前所未有」,目前无法估计天然气管道系统何时恢复正常运作。 瑞典海岸防卫队周三(28日)指,现场泄漏仍未停止。丹麦能源署则预计,管内的天然气要到周日才完全排出,又指今次事故释出的天然气,等于丹麦全国1年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一。 各方对管道的修复时间意见不一。据德媒《Tagesspiegel》同日引述德国当局报道指,评估目前管道损毁严重,已被完全摧毁、无法修复。报道又引述消息指,若不迅速修复,管道可能会被大量的盐水破坏而导致腐蚀。 但天然气管网运营商Gasunie Deutschland的董事总经理Jens Schumann表示,有很好的团队来处理管道事故,对短期内修理好管道感到乐观。 这两条管道目前均无天然气供应,「北溪二号」管道尚未启用;「北溪一号」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天然气输送量数次降低,今月初因俄方宣称技术问题而中断供应。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杜耀明评论】感恩痛惜黄金岁月 唏嘘慨叹殖民重临 香港英国领事馆门外放满悼念女皇的花束,不少还加上致意的字条,其中一幅写着:「当香港人在日常生活都被压抑时,感谢你给香港人表达『民心所向』的机会」。 李家超特首讲得好,说好香港故事,画公仔要画出肠。「民心所向」就是心系女皇丶缅怀英国统治,因为他们认为今不如昔,旧宗主比新的优胜。英治的旧香港,都有不公不义之事,但总能畅所欲言,不愁言论入罪,如今悼念女皇,受访者说了「民心所向」,新闻片段也给新闻总监下令剪去,保安局长邓炳强再插一句,有人「宣扬危害国家安全意识,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何谓「日常生活都被压抑」,不用多言。 香港人对女皇依依不舍,当然不是出于自虐或自卑,恋栈殖民主义所代表的种族歧视和政治压迫,而是欣赏并感谢殖民地宗主的怀柔措施,大权在握却没有用尽,更尝试自我完善,在英治的最后三十年,努力争取民意民心,建立廉洁政府,推动社会改革,加强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却绝不强迫大家爱英国。 八十年代以来,由区议会选举开始,更逐步开放权力架构,过去视为禁忌的压力团体,在港英默许下,逐渐成为公民社会和政治参与的中流砥柱。最后五年彭定康治港,香港更是经济繁荣、政治开放、言论自由三者互相辉映。可以说,香港愈接近英治结束,愈远离以歧视和压迫为基础的殖民统治。料想不到,九七过后,「港人治港」理应是香港人当家作主,但愈往后走,却愈像回到未来,重投殖民年代之中的灰暗岁月。 英女皇过身前一天,五名言语治疗师因制作及发行三部儿童绘本,被法庭判处煽动罪名成立,当年箝制言论的殖民恶法,六七暴动后接近三十年备而不用,如今成为「港人治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而以言入罪的法律武器。国安法官郭伟健在判词一再认定,七十年前《大公报》社长费彝文煽动罪成的法理依据仍然成立,不啻是说,该报当年转发《人民日报》严厉批评港英的文章是罪有应得,也同时宣布香港虽然廿五年前结束殖民地身分,但却继承了压制言论自由的殖民地法律。 殖民地的另一特色,是权力基础建立于不平等的政治制度之上,正是反殖民主义的英国作家奥威尔(George Orwell)笔下,那个众生平等,但有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平等的世界。「完善」后的立法会选举制度,市民依然享有投票权,但参选者都要取得包括主要由港区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组成的第五界别提名,不打算妥协的主流民主派自知提名无望,索性不参选。结果九十位立法会议员,没一位是民主派,比起37年前政制改革起步时还有不如,当年起码有司徒华、李柱铭两位反对派可以进入立法局。 又如行政长官由选举团推选产生,怎样看,本该比九七前伦敦委派港督为进步,如今也不见得了。九七后,民主派代表可以从专业界别以至一些基层界别胜出,成为选举团成员,虽然只占整体的少数,但总算有参与渠道甚至参选机会。同时,商界代表也不是全无作用。不错,他们支持谁,当然要看北京的取态,但人选若太令人讨厌,他们不能接受,北京也得临场换马,这是英治时代不可能出现的局面。不过,选举团「完善」后,民主派代表归零,加上官方认可的「爱国者」主导每个界别,商界过往在关键时刻发挥的关键作用,再难有机可乘了。英国一手决定香港行政首长人选的殖民传统,二十五年之后,彷佛又重临香港,尽管我们不再是殖民地。 新香港的新作风,有些地方甚至殖民地年代也望尘莫及。《港区国安法》下,特首可以任命国安法法官,变相是挑选特定的法官审理特定的案件,完全冲破九七前司法自主管理的底线。英治最后十五年,以区议会为中心建立的民意网络和地方行政,也随着大量民主派区议员不愿宣誓或被取消资格,只剩下三份一民选议员,导致五个区议会无法选出主席,已经停摆一年。再如港英当年推动市政事务全面自治,更早在董建华年代废除两个市政局后烟消云散,时光大幅倒流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 当英属殖民地告别前已变得不像个殖民地,反而在「高度自治」的自己地方,眼前却在还原殖民统治的法则,甚至以为严刑峻法可以修补官民关系,又怎教人不神伤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1.【文韬政论】英、意右翼女强人能否带领国家走出困局? 英国及意大利两个西方重要国家于九月都相继选出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及梅洛尼(Giorgia Meloni)右翼女强人为政府领导人,然而,两人上任后面临相当严峻的挑战。俄乌之战不单没有停歇的迹象,在俄军无法占得压倒性优势的情形下,近日普京更祭出征兵令,导致国内人心惶惶,未来俄乌之战不排除会有再次升级的可能。 西方国家特别是法国及意大利的右翼政党一般都会被认为是跟普京有比较好的关系,但自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右翼政党都无可避免要采取反对俄侵乌的立场。英国及意大利即使有新领导人,但仍会继续支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当然亦是因为如此,俄罗斯对包括英国及意大利的西方国家之反制亦不会罢休,英、意两国跟大部分欧洲国家一样面对能源及粮食危机。这连带会导致严重的经济问题,俄乌之战一天没解决,问题只会愈来愈严重。 全球经济因通胀压力遽增而面对下行风险,美国通胀高企,英国的更是创了多年来的记录,加上经济衰退的已经成为事实,停滞性通胀亦正式确立。最令人感到不安的是,大家不确定这个现象到底会维持多久。英国新政府以减税及补贴民众在能源开支的方式处理,令状况跌入恶性循环,减税一直都是右翼政府的表定做法,在这个时间点减税令人们多了一笔额外资金,在预期通胀持续的状况下,即使消费者心理指数很低,但大家反而会加大购买及囤积物资,通胀压力有增无减。为了要在减税的同时又补贴民众,英国政府决定举债700多亿英镑,消息一出,英镑重贬快要跟美元一比一。贬值变相令进口品贵了,令通胀压力百上加斤,看起来英国新政府已经到了江郎才尽的地步。 至于意大利,由于新政府才正要成军,目前难以预测其经济政策会是如何。不过,由于前政府是左翼政府,政策上应该会有很大的差别。当中我们比较关心的是意国跟中共的经济合作,这亦是新政府必然会检讨现行政策之地方。新总理在选前跟她所代表的政党都一直谴责当时的政府在2019年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协议,令意大利经济愈来愈依赖中国。 在抗衡中共的态度上,两位女强人的倾向相对一致,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二人都口同声地支持台湾,梅洛尼更是第一位接受台湾媒体访问的意大利领导人。她近日在接受台湾中央社采访时表示,意大利兄弟党与民主国家一同谴责中国对台的军事威胁,她建议欧盟应当运用外交和政治手段对中国施压,以避免台海发生冲突。梅洛尼还指出,一旦未来执政,将和台湾深化各个领域的交流及合作。 卓慧思在月初接受CNN访问时则强调英国有充分决心和盟国合作,确保台湾能够自我防卫。其实卓慧思从担任外相到就任首相期间,多次公开表态支持台湾的言论,抗中挺台的立场相当明确。蔡英文政府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在未来不到两年的任期内,可以积极考虑加强与两国的关系,这可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9-28-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8日 1.【中国经济】统计局内部文件证长三角重镇规模以上企业举步维艰 本台接获据称是长三角经济重镇无锡市政府的内部文件,显示称当地规模以上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其中上海封城的4月,无锡工业利润负值达到近25%。同时,这份文件反映地方经济数据「假大空」,对外公布虚假数字粉饰太平。有体制内人士表示政府内部出现「润潮」,唯房地产市场疲软,导致固定资产难以「甩手」。 铁腕清零政策下,中国经济出现严重衰退。本台记者收到的一份疑似无锡官方内部文件,显示该市市长下令包括统计局在内的职能部门,对该市经济四大支柱行业利润下滑的情况进行分析,并限时上报。情况反映被称为江苏工业龙头城市的无锡确实遇到巨大经济困境。 这份被指由无锡统计局上传的官方文件中显示,该市的规模以上(年主营业收入超过2000万人民币)工业企业,在今年的1至7月的利润同比下降了19.4%,而且下降速度比1-6月时的统计进一步扩大近3个百分点。 另外,从文件中列出的图表更可见,无锡规模以上工业的利润在今年3月录得约3.5%正增长,但在4月及上海封城的同时,利润额急跌至负24.4%,其后的5月仅录得轻微改善,但利润仍为约负23%。 本台获得的这份统计局文件仅有首页,上面只列出工业企业的利润分析,其馀三个行业的内容和调研结果不明。其馀三个行业,被指分别是服务业、代理行业和快消品。 江苏一省级机构的体制内人士匿名接受本台采访时,确认该文件所述的资讯属实。她更透露,江苏省出现经济降幅最大的还不是无锡,而是作为的首府,同时也是长三角主要城市的南京市。她又向记者表示,官方的统计资料分为两套,对高层和对外公布的数字不一。她又指,当局监控通讯,相关消息不能在微信上讨论,否则就可能招来大麻烦。 她说:差不多差不多,因为原材料贵了呀,南京显得更严重啊,比无锡还严重了,苏州也下降了,还好一点。中大型企业都已经这么惨了,小企业可想而知就更惨了,我们这边很惨的,一连串的产业链,很多企业都死掉了。不行,不能讲,我告你,我们很多东西都不能讲,我们只能憋在肚子里面微信都不敢聊。不好讲,不能讲,不能讲,我害怕被监听。 这名体制内人士同时透露,目前因为经济萧条,以及官方的措施导致人人心惶惶,所以体制内的人都想尽快出售国内资产逃离,但麻烦在于,中国经济衰退下地产市场震荡,连此前抢手的固定资产抛售也无人接手。她本人就试图脱手固定资产,但挂牌一年多仍无人问津。 她说:现在就是卖不出去,现在没人买,没钱,大家口袋里都没钱。我都挂了一年多了。 但本台记者比对接获的无锡官方内部传阅文件,发现和该市统计局公开对外发布的资料有著极大的差别。无锡市统计局在最近的一个月之内,针对1至7月、1至8月,都曾发布了多个专项统计资料,其中,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如总值,销售总额、以及固定资产投资等,都显示为增长,唯独利润为负增长。 而另一个让人瞩目的资料,是无锡统计局最新发布的1至8月的电力消耗资料,称同比下降了2.4%。 本台记者专门就此多次致电无锡市统计局,但该局多个部门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则都以不知情为由推脱。但该局法规处人士证实,这次由市长点名要求的专项调研,是由综合处在负责。 统计局:那个你要问我们那个综合处吧。那个回覆那个东西就不是我们在弄,他们都在综合处那边,都是综合处那边在牵头的。 而综合处则一直没有接听电话。 本台记者再次致电无锡市政府办,但该机构亦拒绝回应此事。 本台记者采访了一名中共处级官员,她证实国内目前所处的经济困境,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麻烦远不是最大的,到现在为止,由于多种因素叠加,大多数旅游、教培、餐饮行业的从业者遭受的都是灭顶之灾。 她说:直观的感觉就是现在这个经济非常的差。这个量化的数据我不清楚,很多行业那就不是百分之十几的下降,像甚么教育行业啊、旅游业啊、餐饮业呀这些,那基本上是毁灭性的打击。 近日,包括世银、亚投行和各大金融分析机构,纷纷调低对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测。同时,尽管人民币值创下14年来新低,但出口外贸仍旧乏力。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央行组合拳难阻人民币创新低 学者:中外关系紧张加清零料再跌 人民币贬值「穿7」势头未止,离岸、在岸人民币周三(28日)双双跌穿7.2兑1美元关口,分别创历来最低和14年半以来最弱,人行出招仍未阻人民币走弱。有学者分析,「清零」政策下人民币「低处未算低」,又指中国近月减持美债,卖出美元资产,属政治考虑居多,包括为未来更多制裁做准备,但止血效果有限。至于中国经济能否谷底反弹,要视乎「二十大」上能否带来利好消息。 中国离岸、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周三(28日)均跌破7.2关口。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26兑1美元,低见7.2668,创有纪录以来新低;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市亦创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新低,报7.2458兑1美元。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出的中间价报7.1107,较上日下调385点子,连跌9日,续创逾2年新低。 中国人民银行过去数月多次出招阻止人民币的劣势,近日再宣布,自周三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以稳定外汇市场预期,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有交易员表示,该公告以及另一个高于预期的每日中间价定盘价,旨在通过提高做空人民币的成本来减慢人民币贬值的步伐。 不过,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认为,人民币仍有下跌空间,能否谷底反弹,要视乎下月召开的中共「二十大」会否传来好消息,以及当局能否尽快「解封」防疫措施,赶上国际的经济步伐。 李兆波说:(人民币)仍然有机会再跌,因为我们仍见到内地继续实施严谨抗疫措施,市民外出消费、企业活动备受限制,自然影响经济表现,而经济表现亦会反映在货币价格表现上,需要过多一段时间,中共二十大召开后,局势明朗化,可能有眉目止跌。 人民币贬值跌势带来的连锁效应,令人忧虑,其中包括资金外流。自今年2月来中国债券价格和人民币一直同步下跌。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的数据,随著上海实施封控、中国经济走软、联准会收紧政策和俄乌战争爆发,今年2月至7月,中国通过沪港通和债券通机制净流出创下达810亿美元纪录。最新中国债券市场在8月净流出30亿美元,连续6个月资金外流。 日媒JapanForward上月报道指,人民币兑美元继续弱势,海外投资者抛售中国债券及资本撤离,是中国金融危机的迹象。 至于美媒《路透社》早前引述消息指,已有好几家银行因大规模沽人民币、买美元,而收到中国人民银行电话作窗口「指导」,可见当局不希望人民币汇价贬值过快。 另外,《日经亚洲》近日一份报告指,中国今年持续多月减持美国政府债券,并将一些债券转移到离岸避税天堂,另中国改为大量投资欧元和英磅。对于相关做法是否有助避险?李兆波认为,其属于政治考虑居多,包括俄乌战争、中美关系、台海局势等。他认为中国减持美债券主要为防止未来任何制裁,又指虽然欧元和英磅在美元强势下大跌,不排除中国因而亏损,但相信随局势缓和,欧元、英磅以至人民币都有机会反弹。 另外的关注点,是英媒《金融时报》上月的报道指,中国房地产开发商需于今年下半年偿还外币债券高达133亿美元,人民币汇率长期疲弱对中国房企的还款能力进一步带来打击。 李兆波整体分析认为,内房问题复杂,非一朝一夕可解决,不排除会有大波动,但认为通胀以及资金外流问题,仍可在北京的宏观调控和主导限制下保持在可控范围,又预期未来中国经济在中外紧张局势下,只能转战「内需」,减少对外依赖,故经济能否复苏,未来数月能否「解封」,容许经济自由活动是关键。 外界亦关注,中国作为能源及粮食高度对外依赖的经济体,人民币兑美元再跌,便意味中国企业及民众须花费更高成本,购买能源和粮食,导致物价上涨,通胀压力再次升温。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中国内地自今年1月以来,在疫情伴随人民币跌势的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持续上升,由0.9%升至7月份2.7%。8月份仅稍为放缓至2.5%,食品价格按年上涨6.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按年升2.3%。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二十大】会前政治案件密集处理:沈德咏决定逮捕刘彦平被公诉 中共二十大将于10月16日召开,多宗政治案件均作密集处理。中国当局周三(28日)宣告,完成调查最高人民法院前副院长沈德咏,作出逮捕决定;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亦被公诉。虽然官方口径均指沈刘二人涉及「受贿」罪名,但中国官场流传,二案均涉政治性质。 综合陆媒及外媒报道,沈德咏现年68岁,曾是最高法史上最年轻的副院长,曾参与重庆市委前书记薄熙来、中央政法委前书记周永康等案件审判。他在2018年退休,转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前常委、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但在今年3月受查,8月被开除党籍及公职。 中共纪委国家监委的公报指出,今年68岁的沈德咏「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犯罪」。但中国官场流传,于2018年政府换届之时,时任最高人民法院常务副院长的沈德咏因无法更上层楼成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愤而辞职并高调发表「辞职书」,开罪了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进而导致了中纪委「一定要给他查出点问题来」。 据称,无论法官、群体还是律师群体,对沈德咏的评价都很高。他在最高院属于「三朝元老」,「作风务实正派,形象正面,是难能可贵、不可多得的领导者和司法人。」 另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原组长刘彦平涉嫌「受贿」一案,由国家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由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近日,长春市人民检察院已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今年3月12日落马的刘彦平,曾任中央巡视组组长,被指参加孙力军政治团夥,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滥用公安警卫权力等。 刘彦平被公诉5天前,孙力军「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一案一审宣判。孙力军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二十大】诗作疑涉影射中共政治 作家胡闵之处境堪忧 中共二十大举行在即,中国大陆政治气份一片肃杀。有资深传媒人指出,中国自由作家胡闵之近月发表散文诗《等风来》,疑似暗讽二十大,该诗遭墙内全网封杀之馀,胡闵之近日在墙外推特上也销声匿迹,疑遭屏蔽或被迫销号,其人身自由处境堪忧。 据「美国之音」记者叶兵推文指出,胡闵之因为发表散文诗《等风来》,8月曾披露被中国国安人员约谈,近来连续多日未见发声,其遭遇及自由状况堪忧。中国大陆著名记者高瑜亦在推特转发消息,表示关切胡闵之人身安全。 《等风来》一诗,被指以「风」暗喻中共未来政治路线。该诗说:「十几亿人都在等风来」、「风向就是方向」,又提问「是往前的风,还是往后的风」、「把国家的命运和自身的命运/都寄托在这个变幻不定的风向上/是何其的荒谬啊!」,因此被指具有政治意涵。这首诗一度在中国社交平台疯传,但很快在墙内就遭遇全网封杀。 据中国大陆网站介绍,胡闵之是九三学社四川省委文工委副主任。在写作领域,胡闵之的诗作全网流传,作品流量过亿,并被央视主持人、各大卫视主持人、影视明星、导演、配音演员等朗读传诵;在文化产业研究领域,胡闵之是多家央企、政府智库入库专家,作为顾问,参与过多个国家级、省市级的课题研究和文旅产业项目运作,多次担任大型文化项目的总策划、总撰稿、艺术总监。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六四坦克蛋糕事件后续:文旅部规定延时直播配合监控 近日中国网络直播频频「翻车」,包括今年六四前夕,网红主播李佳琦直播期间展示坦克造型蛋糕;而在央视中秋晚会直播期间,有山东济宁民众在弹幕留言,就严苛封控困境求助。就上述「翻车」问题,文化和旅游部最近出台「征求意见稿」,勒令网上直播须延时播出,并要求配备专人实时监控评论、弹幕,引发舆论热议。 综合陆媒报道,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就《规范网络演出剧(节)目经营活动,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征求意见,当中提到,从事有关活动应事前取得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申报演出内容,演出过程中配备专人实时监控评论、弹幕,并要求网上直播须延时播出。 根据征求意见稿,《通知》要求网络演出的节目、剧目、舞台表演等,须有专人负责网络演出剧(节)目的内容管理,加强对评论、弹幕等用户产生内容的即时监控,而直播采取延时方式播出,审核人员发现内容问题时便能够第一时间阻断、处置。 中国网民对文旅部新规冷嘲热讽:「还征求啥意见啊,甚么不是你们说的算?」「延时还叫直播?」有网民把征求意见稿中提及的「加强对评论、弹幕的即时监控」与疫情联系,直指新规跟今年央视直播中秋晚会期间,有山东济宁民众在弹幕留言,就严苛封控困境求助有关。 今年6月3日,中国网红主播李佳琦于「六四屠杀」33周年前夕展示坦克造型冰淇淋蛋糕,直播即时被中断。他这次直播让过亿年轻粉丝得知或打算了解六四真相。李佳琦在网络上消失3个月后,近日终于复出。 在今年中秋节(9月10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于晚间直播《中秋晚会》期间,大批山东济宁居民在社媒留言区集体向外求援,有网民甚至直指当地政府「老弱病残孕幼儿无差别拉去外地隔离」。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雨伞运动8周年】专访雨伞运动推动者、香港学联前秘书长周永康 2014年9月28日,香港爆发「雨伞运动」,数百万港人占领街头,反对人大常委会的8.31决议,争取真普选。8年后,运动推动者之一、专上学生联会前秘书长周永康接受本台专访,他表示,「雨伞运动」是香港人抗争的启蒙。他表示,2019年后,昔日同伴好友相继被捕,他曾因此陷入极大痛苦,幸而当年推动雨伞运动和入狱的经历让他明白「反送中」的意义和需求,推动他重回倡议和支援的前线,继续当年未完成的心愿。 占中发起人戴耀廷:占领中环,正式启动,占中会以占领政府总部开始! 香港时任特首梁振英:特区政府坚决反对,占中是以违法手段,瘫痪香港核心地区运作,以达到挟迫中央和特区政府的行动。 2014年8月31日,人大常委会通过「8.31决议」,为香港特首选举的门槛,制定更严格的框架,引发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和学民思潮发起罢课和重夺公民广场行动,启动「占领中环」,香港特区政府在同年9月28日,向在金钟政府总部附近聚集的市民,发放87枚催泪弹,激发全港各区的占领行动,启动历时3个多月的「雨伞运动」。 作为「雨伞运动」的推动者之一、香港学联前秘书长周永康表示,当年的行动虽最终不能争取北京和港府撤回「8.31决议」,给予香港人真普选,但却使港人明白必须要改革,是启蒙港人通过反抗表达诉求的运动。 周永康说:2014年有相当大批的香港人要求要改革,已经没有其他渠道,才会迫到大家用升级的和平非暴力方法,向政府施予更大的压力。「雨伞运动」的占领,没有办法令政府作出改革,让人非常失望,但是这个失望,也是令到之后在香港有更大的反抗,促成了2019年的「反送中」运动的爆发。如果没有「雨伞运动」,就没有之后更强烈的民意和反对声音,「雨伞运动」是相当重要,因为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和一个时代的转变,使港人认清和注定需要改变。 2014年「雨伞运动」时,不少参与的学生和年轻人都常说「我们是被时代选中的小孩」,但周永康相反认为,是香港年轻一代选择这个时代,推动改变。周永康表示,在香港前途问题上,过去香港人一直处于比较被动的角色,只是等候英国或北京政府为自己作安排。到2014年的行动,唤醒香港人需要靠自己的力量推动改变。 周永康说:2014年包括我在内,很多年轻学生和年轻人,都有参与这场运动,作为其中一个非常主要的推动力,推动「雨伞运动」的发生,当中的贡献是唤醒更多香港人,明白到没有改革,香港是没有未来。我们是有权利向北京和香港政府说不,也有权拒绝和表示我们的不认同,我没办法认同在2014年时不站出或者不参与运动,香港会自然而然获得近似的改进。 周永康因为当年「冲击公民广场」行动,被判监禁7个月,出狱后,他按原有计划,到美国攻读博士,从香港抗争运动的最前线,退到二线做研究工作。但在2019年后,大批曾经与他一起抗争的同伴好友,因为《国安法》被拘捕或流散,使独自身处外地的他,陷入情绪低谷。 周永康说:见到香港很多同伴都被收押和关进牢里面,一些很亲切的朋友基本上都断了联系,我在美国其实是非常孤单。去年我也是陷入非常大的悲愤和悲悯当中,觉得到底香港的希望还存在吗?自己还可以做甚么事情,还可以帮香港人吗?在不能回去香港之下,那自己做的事情,还跟香港有联系吗?这些痛苦和挣扎是非常巨大,有很多自我的质疑。 经历一段时间的沉淀和反思,周永康想起「雨伞运动」时想推动香港改变的初心,重新唤起他的行动力,于是回到最前线继续为香港人发声。 周永康说:回顾2014年时,我要对得起我自己,必然在这一刻就不能放弃,2014年的经历,令到我明白还有更多的事情没有做和还未完成,我不能再呆在第二线做自己的研究,要走出来撑住一些在公民社会中,还存在的平台,可以把大家汇集起来,看看在这个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到底怎样做才可以延续下去,这样才不会对不起当年,觉得一定要有改变的这种精神,以及自己的过去。 周永康现时担任海外港人团体「香港民主委员会」的董事会主席,继续向国际社会解说香港的情况。他表示,作为抗争入狱的过来人,会更关注和了解香港「反送中」被捕和入狱抗争者的情况,他会通过发表被捕者研究报告和倡议,维持国际社会对香港状况的关注,也希望连结在海外的其他港人团体,把香港的力量保存,对抗遗忘。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香港法庭】黎智英反对港警查手提资料 上诉庭押后至10月裁决 壹传媒集团创办人黎智英上诉反对港警按《港区国安法》实施细则取得手令查阅其手机材料,案件周三(28日)开审。庭上争议有关手令并不包括新闻材料,解封亦应先权衡公众利益,上诉庭押后案件至10月裁决。另外港媒指,原讼庭将于本周五(30日)颁下裁决,决定暂获封存的材料是否属新闻材料。 港警国安处2020年8月以涉违《港区国安法》拘捕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按《警队条例》取得手令,检取黎的2部手机,于今年再按《港区国安法》实施细则取得手令,要求高院解封手机内暂获封存的新闻材料。黎事后提出司法覆核反对,惟被判败诉,黎不服上诉,案件周三(28日)开审。 代表黎智英的资深大律师彭耀鸿今陈辞指,再次质疑《港区国安法》实施细则内的「指明证据」并不包括新闻材料,另建议法庭为下级法院颁下类似指引,权衡公众利益才可批准检取新闻材料。 对于原讼庭指出《国安法》订明与香港本地法例不一致时,应以《国安法》为准,但彭耀鸿认为两者并无不一致。虽然实施细则内关于批出手令的部分并无列明如何处理新闻材料,但在关于「秘密监察」的部分则有提及,反映在《国安法》下仍需谨慎保障新闻材料,即警方仍须按条例申请「交出令」,由区院或高院法官决定可否检取新闻材料。 代表港警的律政司一方则认为,黎智英手机内的潜在资料或须与控罪有关。裁判官批出手令时,已权衡公众利益,被取证的一方亦可要求裁判官覆核决定,已充分保障人权。 上诉庭押后10月尾裁决。港媒报道指,庭上另透露,原讼庭将于本周五(30日)颁下裁决,决定暂获封存的材料是否属新闻材料,或是否涉及法律专业保密权。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在英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去信首相 吁采取行动抗衡中共压迫 10月1日中共建政73周年前夕,在英国的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联合去信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促请新政府关注他们所受到的威胁,并以实际行动抗衡中共压迫。 「英国藏人协会」(Tibetan Community in Britain)、「停止维吾尔种族灭绝」(Stop Uyghur Genocide)及「英国港侨协会」(Hongkongers in Britain, HKB)等9个在英团体周二(27日)联合去信英国唐宁街首相府,呼吁新任首相卓慧思关注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面对的威胁,并向英国新任政府争取支持。 信中提到,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3周年的日子,北京将大肆庆祝,然而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却无法同贺:「在过去的 73 年中,中国的威权主义不断演变、强化和转移。正如阁下在首相竞选活动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政府严重威胁其统治下所有人的人权,而且已超越中国国界。」 信函提到,若不加以制止,中共的侵犯人权行为将使世界人权危在旦夕,不单影响活在中共统治下的人,也危及在英国的人,促请卓慧思回应她在竞选时提出的忧虑,展现全球领导力和行动力。 联署人士呼吁英国新政府实行5项具体措施:一,制裁对上述族群施行压迫的中共官员,包括曾任西藏及新疆区委书记的陈全国;二,在全英国范围内禁制协助中共侵犯人权的企业,包括在西藏、新疆及香港协助中共暴行的大华科技和海康威视;三,立法解决英国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问题;四,促请中国停止威胁宗教、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政策,包括关闭西藏强制性的寄宿学校;五,正式承认中国政府正对维吾尔人施行种族灭绝。 美国在2020年7月已宣布制裁陈全国等4名新疆政法机关领导人,然而英国及欧盟的制裁名单却未触及陈全国,英国政府亦一直未跟从国会的投票结果,认定中国在新疆所为构成「种族灭绝」。关注团体更揭发全英国至少有73%地方政府、6成公营医疗设施、57%英格兰中学 ,乃至英国的大学和警队,都有使用海康威视和大华科技的监控设备。 参与联署的团体「停止维吾尔种族灭绝」(Stop Uyghur Genocide)执行董事拉希玛.马赫穆特(Rahima Mahmut)书面回覆本台查询时表示,这封信函趁中共威权统治73周年前夕发布,是为彰显在英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的团结,并期望卓慧思兑现竞选承诺。 拉希玛.马赫穆特说:在保守党党魁竞选期间,卓慧思表明有意对中国政府侵犯人权的行为采取行动,这使我们的运动获得了希望。 现在,我们要求新首相兑现承诺,采取具体措施向中国政府追究责任,包括解决英国供应链中的强迫劳动问题,并正式承认维吾尔人正遭受种族灭绝。 参与联署的「英国港侨协会」创办人郑文杰向本台表示,信函发布的时间点正值「10.1」中共建政周年前夕,而这个政权的建立为很多民众带来危难,因此这是值得反省的日子,同时也正值英国新首相就任,有必要向其陈述港人愿景。他认为港人有必要和藏人、维吾尔人及其他中国异见人士合作,以应对一党专政体制带来的问题。 郑文杰说:目前我们遇到的问题是中共一党专政的问题,在这个体制下,其实不单是我们自己的族群,其他相关的族群也同样受害,所以我觉得我们的目标一致,遭遇也相近并同出一源,其实是需要合作,使我们的声音壮大,这也是我们团结之下需要作出的努力。 信函列举中共对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的压迫,包括系统性消灭藏人独特的宗教、语言、文化和生活方式,强迫近100万名藏族学童入读寄宿学校或学前班,接受洗脑教育;藏人被迫在持续的监控底下生活,而敢于批评政府并突出其藏人身份者,都面临拘留和酷刑。 信函形容维吾尔地区已成为极权的「高科技露天监狱」,批评中国政府自2017年以来对维吾尔人施行种族灭绝,执行国家强制的绝育和堕胎计划、建立「奥威尔式」的监控网络,数百万维吾尔人被囚集中营,并出现虐待、系统性性暴力等情况。 对于香港人,信函形容国际社会漠视中国政府的侵犯人权行为,港人为此付出惨痛代价。信函提到2019年的香港民主示威被警暴、实弹和国家授权的暴民袭击,而国际社会未能采取有效行动捍卫香港民主,使北京引入严苛的《港区国安法》,以压制新闻自由、言论自由、司法独立和一切形式的政治反对声音。 在英维吾尔人、藏人及港人群体,又呼吁卓慧思和外交部代表和他们会面,以探讨如何共同努力,改变中共治下受苦人民的生活。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美台关系】蓬佩奥指中国威胁世界 提醒台湾拥有美国好夥伴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二度访台,周三(28日)出席「世界台湾商会联合总会第28届年会暨第3次理监事联席会议开幕典礼」,台湾总统蔡英文、高雄市长陈其迈也同场出席。 蓬佩奥致词时强调,很高兴再次见到蔡英文,并说这次离开台北,来到另一个漂亮的地方亦即高雄。他强调不能让中国抹灭世界记忆:「我们不能忘记谁对我们产生威胁,是谁毁灭世界的正当性,不是美国,而是中国!」 不过他同时提醒,即使大家面对挑战,但「你们拥有一个好的夥伴:美国政府,美国人民非常了解台湾对世界的贡献,希望建立更好的商业夥伴关系。」 蔡英文致词时,首先感谢蓬佩奥这位「来自美国的好友」对台湾的重视,并说今年3月蓬佩奥来的时候,自己也邀请他常来访,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见面。 蔡英文也邀请台商「一起拼外交」,她说台商在新冠疫情期间捐钱、捐物资;在俄乌战争也捐物资到前线,让世界看到台湾良善的力量。她希望台商扩大全球经贸布局、克服疫情挑战,并说现在台湾持续走向世界,世界也持续走向台湾,要让世界看到台湾的经济力量。 结束高雄行程后,蓬佩奥同日下午将前往台南,参加由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安排,台南市长黄伟哲、前外交部长陈唐山、重要企业陪同的午宴。 蓬佩奥早于周二(27日)出席台商论坛时发表演说,他再度重申「台湾不需要宣布独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更说台湾是自由贸易的典范。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服役美军中国学生助中共渗透 被判「为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罪成 留学美国的中国公民季超群,周一(26日)被美国联邦陪审团裁定为中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罪成,法庭文件披露他隐瞒与中国情报机构的关系,在申请加入美军预备役后,为中国招募美国华人科学家,多次为中方提供情报。 美媒报道,芝加哥联邦陪审团裁定居住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季超群为中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罪成。他被判犯有一项串谋充当外国政府代理人罪、一项充当中国政府代理人罪和一项向美国陆军作出重大虚假陈述罪。根据起诉文件,季超群在 2016 年申请成为美军预备役军人时,谎称过去七年没有与外国政府联系。在随后在与陆军军官的面试中,再次未能如实披露。 为期两周的审判证据表明,中国在美国招募科学家、工程师,并收集包括与美国国防承包商有联系的人员信息。目的是获得美国的航空航天和卫星技术。而季超群接受中国江苏省国家安全部高级情报人员徐延军(音译,Yanjun Xu)的指令,向中国情报部门提供这些人员的履历。季收集了8名出生于中国大陆或台湾的美国公民信息。 现年31岁的季超群,出生于山东省东营市,曾就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这所大学目前受到美国制裁。2013年,季超群进入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学院 (IIT)电机工程专业就读研究生,据悉他在进入这所大学数月后,中国情报人员联系了他。检方指控称,季超群已发誓「将馀生奉献给中国的国家安全」。 在美国大学从事科研工作的中国学者藏拙向本台表示,从案件透露的信息来看,季超群很可能在学生时代就被中国政府招募。他指,中共历来将学生及留学生工具化,为己所用。 藏拙说:季超群这种已经是谍报工作了。这个人这种成长经历,也一步步上学到外边,甚至他在国内已经被盯上了,作为一个刚步入社会、甚至还是学生,他有时候未必能抵抗住系统性的国家谍报这种活动机构,所以我就是希望第一能保护好自己;另一方面希望国家不要把学生工具化。 藏拙认为,近年不断爆出美国华裔科学人员窃密、间谍的案件,已为在美的华裔科研究工作者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他呼吁同行要坚守职业伦理和法律。 藏拙说:首先就是从事这个科研工作的人的学术伦理,每一个人都应该遵守;其次这是一个犯罪行为;第三是在中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这种间谍活动越来越猖獗,这种活动就显得尤为严重。这样以后,华人科研人员再申请科研支持可能就会非常难,会导致整个华人科学家科研环境的恶化。在华人的community里,应该抵制中国政府对科研环境的渗透、破坏,严守道德底线和学术伦理,不参与犯罪活动。 曾在美国能源部下属实验室工作,目前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任职的华人科学家Vader 也就事件接受本台采访。他援引美国情报安全公司「迈进科技」(Strider Technologies)上周发布的报告,指过去的30多年间,中国政府至少招募了162名在美国国家实验室工作过的华人科学家,其中一些人帮助中国发展威胁美国国家安全的军事技术;而《华尔街日报》也于近日报道,2021年有1400多名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研人员回国。 Vader认为,情况反映中国政府过透过非法窃取核心技术和机密等手段,试图战胜美国。 Vader说:中国国家安全机构唆使一名留学生加入美军,设法窃取技术机密与技术人员信息,说明中国对美国很多具体政策中漏洞非常了解,并尽可能利用这些漏洞窃取信息和情报。一个季超群被定罪,但是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发展了多少个「季超群」这样的人?我们不得而知。从最近的研究报告管中窥豹,中国政府是如何利用非传统情报手段从美国获取技术。中国在中美关系蜜月期间,并非是学习民主自由的制度,而是聚焦于渗透美国社会,窃取美国核心技术和机密,最终在地缘政治角力中战胜和取代美国。 在麻省理工大学教授陈刚、美国堪萨斯大学教授陶丰等人被捕后,美国学术界一些人早前联名指责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提出的「中国行动计划」是「猎巫行动」,引发对华裔科学家的歧视等。就此Vader指出,美国学术界没有意识到,中国政府正在利用美国华人的民族主义伤害美国国家利益。 Vader说:学术界有很多人哀叹中美关系紧张,导致美国损失了如此之多的优秀科学人才。但是鲜有人意识到中国政府是如何利用华人的家国情结以及民族主义伤害美国国家利益。面对中国政府正在针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愈加恶化的人权状况,华人科学家团体鲜有谴责声音,同时又频频爆出间谍案件。因此,在抱怨(美国当局)对华人科研人员有「有色眼镜」的时候,华人科学家们是不是也得问自己一个问题: 作为一个生活在自由世界的人,一名社会精英,到底应该拥抱哪一种社会价值取向? 2016年,季超群透过美军招募特殊人才的项目加入美国陆军后备役。2018年9月季超群被捕,其后以来一直被拘留。早在2019年披露的一些细节显示,美国当局检查季超群的电子邮箱账户时,发现了一封发给中国情报人员的邮件,称提交八套期间考试题,但邮件实际内容为是八名在美国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背景资料。这些人涉美国航空航天领域、其中7人是为美国国防承包商工作的科学家、工程师。 该案将在11月宣判,如果罪名成立,季超群将因担任中共代理人的罪名面临最高10年的监禁,因串谋和虚假陈述罪名各面临最高5年的监禁。 季超群的首席律师切罗尼斯(Damon Cheronis)强调季超群没有窃取过任何美国政府机密。 而被指为季超群上线的江苏国安六局副处长徐延军,于2018年4月在比利时被捕,同年10月被引渡到美国。他被指控串谋和企图对多家美国航空和航天公司进行经济间谍活动,并窃取商业机密。2021年11月5日,美国一个联邦陪审团裁定,徐延军罪成,面临最长可达60年的监禁和500多万美元的罚款处罚。徐延军是首位被引渡至美国接受审判的中国情报官员。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11.中国针对美国期中选举发动宣传战 多个假帐号遭Meta下架 脸书母公司「元宇宙」(Meta Platforms)周二(27日)表示,它切断了目前已知首个由中国境内发动的网路舆论影响战。由于美国11月将举行期中选举,这波境外宣传战锁定以政治内容影响美国用户,刻意制造对立分化。 路透社报道,Meta在简述调查发现的报告中说,这个宣传战的操作网络,在Meta旗下社群媒体脸书(Facebook)和Instagram及竞争对手推特(Twitter)上都设有假帐号,但操作规模小,并未吸引太多追随者。 不过报告指出,这项发现仍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暗示,相较先前已知的政治宣传手法,如今中国舆论战已转向较为直接干预美国国内政治。 Meta全球威胁情报事务主管尼莫(Ben Nimmo)在新闻简报会上表示:「我们先前下架的中国影响战主要是向全世界谈论美国,且主要受众在南亚,而不是向美国人谈论美国。」他说,当时那些操作「传达的讯息,不外乎是『美国不好,中国好』」。然而尼莫表示,新影响战推广的讯息,锁定针对堕胎和拥枪权等在美国引发分裂的议题,持正反意见两方民众。 简报会上另一名Meta高层主管则说,他们没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波操作是由在中国的何人主使。 Meta报告指出,自去年11月开始,相关假帐号便以美国各州的自由派和保守派民众姿态出现,张贴梗图或在公众人物的贴文下方留言。 Meta的报告还说,同一个影响战操作网络也开设假帐号冒充捷克人,批评捷克政府对中国的政策。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2.华尔街日报:中国花万亿美元后 拟缩「一带一路」规模推2.0版 美媒《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在花费万亿计美元的金钱,透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扩大影响力后,中国正大幅调整「一带一路」,正著手讨论更为保守的计划,拟为「一带一路」(Belt and Road)的2.0版本。 报道指,全球经济放缓再叠加利率上升和通胀率飙涨的因素,已令多个国家难以偿还从中国借的贷款,已有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贷款变成坏账,不少开发项目陷入停滞。 相关人士表示,经过近10年来施压,中国国内银行慷慨提供贷款之后,中国决策者目前在著手讨论一项更为保守的计划,这在内部讨论中被称为「一带一路2.0」,新版计划将更加严格地评估新贷款项目。对于以前不愿接受的贷款损失和债务重组谈判,他们的态度也转为开放。 报道指,西方领导人批评了中国提供贷款的做法,一些人将之称为「债务陷阱外交」,这令中国政府处境尴尬。许多经济学家和投资者都已表示,中国的放贷操作助燃了斯里兰卡和赞比亚等地的债务危机。 在执行「一带一路」倡议下,经济分析师指全球被视为陷入财务困境的国家中,总共持有中国近60%的海外贷款,而这一比重在2010年时仅有5%。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早前对传媒表示,截至今年7月4日,中国已与149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投资规模直逼1万亿美元。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3.【未普评论】习近平太不得人心了! 二十大前夕,关于习近平的政治谣言满天飞。其中最火的谣言是,从9月16日到26日,足足有十天时间,习近平从「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回国后,就一直没有公开露面,谣言说,这是因为中国发生政变,习已遭软禁,有传言甚至说,他已经被击毙。这些谣言是遥远的预言还是编出来的假东西,在习近平27日露面之后,就差不多明了了。但是即使北京没有发生政变,即使习近平能顺利连任,也不能掩盖这个基本事实:习近平太不得人心了! 习近平的不得人心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社会无论是左派,是右派,还是中间派,都对习近平发出不满与反对的声音,正如蔡霞在《外交事务》杂志的文章「习近平的弱点——狂妄与偏执如何威胁中国的未来」中所描绘的那样,习近平面临著来自「左、中、右」3个派别日益增多的反对。左派最早欢呼习上台,支持他的政策,但现在认为他在重振毛泽东的政策方面做得不够,其中有些人在他镇压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学会等左派学生运动后,对他非常失望。中间派不满习近平上台后大搞国进民退和「共同富裕」,逼迫中国富豪分享财富,劫富济贫,扼杀企业家精神,摧残民营企业,他们认为习近平的这些做法是对经济改革开倒车。右派或自由派则完全被讨伐被禁声,有的因为批评习近平而被投入大牢重判十馀年,而所有政治辩论在「不得妄议中央」的指令下被禁止。 第二,习近平的不得人心在海内外俨然形成势头。习近平在国内强行推动抗疫清零,动辄严厉封城,弄得老百姓怨声载道。上海清零抗疫,美名其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结果造成严重的人道灾难。一个相当于流感的病毒引起的损失,根本无法与清零造成的灾难后果同日而语。对此,上海居民的不满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一个被强拉去方舱的青年发出「我们是最后一代」,不愿再生养子女的吼声,就是一个例子。此外,中国向海外输出新冠病毒,荼毒祸害整个世界,引发世界性的不满。许多国家都认为,中共当局在病毒疫情发生之初隐瞒疫情消息,导致疫情在中国大爆发,爆发之后中共当局不得不采取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严酷封城措施,其中包括不准疫区内人员外出寻求治疗,同时却对美国等国家为防疫而采取的旅行限制措施提出强烈抗议。疫情中的中国战狼外交和口罩外交,将病毒来源嫁祸于美国和意大利,也在海外引起公愤。 第三,习近平的不得人心,还反映在中共党内外,红二代内外。在中共精英内部,包括党内高层人士和红二代,许多人对习近平颠覆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的政治安排和打破江泽民、胡锦涛时代的权力分配规则感到不满,并认为他的极权举措、自以为是的鲁莽和专断正在危及共产党执政。根据《美国之音》,红二代中对习不满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多。其中绝大多数不支持习近平连任,但他们都很悲观,认为习上,无人挡得住。这些红二代中有不少人,曾经在习近平刚上台时支持他,但后来对他很失望。有评论指出,与习近平关系不错的胡德平、胡德华两兄弟都曾大力支持习近平反腐,但随著习在十九大后的「左转」,将支持自己的红二代边缘化后,二人已经甚少发声,特别是任志强2020年被重判入狱后,很多曾经支持习的红二代,已与习拉开了距离,有些还公开质疑习。 最后,借用胡德平的一句话,「人心如秤,各人自知」来结尾。虽然「人心」这东西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并不能决定习近平是否连任,是否下台。不过习近平如此不得人心,相信秉笔直书之史家不会轻易放过他的。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4.【离散美利坚】港人落区参与St. Jude步行筹款 让美国人认识港人族群贡献 承接上集讨论过,海外港人除了对内团结同路人,对外亦积极参与当地社区事务,增强影响。 上周日(25日)一班香港人就组织了一支队伍,参与美国儿童癌症医院St. Jude Children Research Hospital一年一度的步行筹款。有份做联络工作的「We The Hongkongers」总监许颖婷表示,该医院是美国一个家传户晓的机构,活动亦广受社区注目,所以港人不但可以透过活动表达自己的讯息,例如当日有人穿上争取香港民主的衣服,同时让美国社会了解港人社群的存在价值及贡献。 做了近3年「国际线」工作的许颖婷又指出,随时间过去,国际对香港问题关注度降低,所以如何重燃议题热度成为工作重点之一,另外,当愈来愈多港人离散海外,如何建构及团结港人社群亦很重要,她认为,从长远来说,不能仍然靠当时大家对「反送中」的情绪来维系热度,故需要更努力从软性工作做起。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6 months
1
0
0
0
9-27-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7日 1.【铁腕清零】深圳沙尾现确诊者六度封控 居民不满抗议与警爆冲突 由于深圳福田区沙头街道沙尾村发现一宗确诊病例,当局决定再次实行封控措施,引起居民不满,在周一(26日)爆发抗议,后发展为警民冲突。有市民证实,抗议者中有人被打伤及被带走,又指当地一月内三次封锁,导致民生凋零。 深圳市周一新增10宗本土感染新冠个案,病人主要来自罗湖区、福田区及龙岗区,多条街道被列入中高风险区,实施「足不出户」封控措施,其中福田沙尾村仅因一宗确诊,实施一月内第三次封控,居民无法出外工作,生计顿成问题。大批不满的市民随之上街抗议,相关视频一度透过社媒疯传。 本台周二(27日)致电当地一间商铺,店家确认网上视频都为现场实拍。她指周一晚参加抗议的居民都很激动,与政府人员爆发肢体冲突,期间有示威者被打,也有人被抓。她指抗议过后现仍无法营业,市民续被迫做核酸检测,当局说封控措施会维持4天,但不排除会根据情况延长封控。 沙尾村店家:我们在沙尾呀,营业不了,没营业。因为我们这边都封起来了,沙尾村里面的昨天封了,外面的也封了呀。我们这边租房的那些居民,当地居民就这样子,视频的那种情况,就视频上面的,都实拍呀。打了呀,肯定打人啦。当时是应该抓了几个,他们应该是警告,警告就肯定让他们回来嘛,不可能是刑拘,应该是有回来的吧。就正常要求,有些上班公司不能请假,一请假他工作就没了,有些人就是你想上班他也出不去。现在通知下来是封四天,但是四天也要看情况,有新增就肯定不能解封,没新增的话就可能解封。 这名店家向本台投诉,大陆采取严酷的防疫封控措施严重影响民生,当局没有任何补贴政策,商家不准营业,市民不准离开封控区,但房租等一切杂费照缴不误。而这种一刀切的封控措施没有科学依据,本来习惯顺从的人民渐被逼疯。 沙尾村店家:他把我们这一整片都划为高风险风险区了,本来我们这边的话是没有疫情的,你要封就应该封那个有疫情的单独栋嘛,你为甚么把我们整片这条街都封掉呐,那肯定有人不愿意呀。而且的话一封就封那么长时间,别人也要生活,也要工作也要吃饭,像我们这个商铺全部都要关门,也要交房租呀。别人怎么生活嘛。这边的房租,我们商户的人工,都要出的呀。天呐,一个月封了我们三次,一个月哟。从过年到现在,不知道封了多少次,我都不记得了。 据知,深圳地铁于周一晚已宣布,7号线沙尾站自晚上10时起暂停服务。 网传示威现场的影片显示,当晚大批戴口罩、身穿防护服的警员赶到现场维稳,不少原先在场抗议的居民,与警员发生肢体冲突;有在场人士向警方投掷物件,警员随即上前制止,并拉起「警察执法,敬请配合」的蓝旗,围观者则用手机拍摄。 虽然相关影片已在内地社交平台上被删除,但在微博上仍引起不少讨论。有网民称,最近几波疫情,福田区上沙、下沙、沙头、沙尾都发现感染者,被封控隔离不下于6次,相等于每隔几天就封,因此不难理解为何居民会不满抗议。 记者:方德豪/马立克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2.【铁腕清零】传郑州财经学院围墙加高压线 太原理工挂直幡求解封 为了实施所谓「清零」政策,中国各地高校出台各种严苛封控措施,导致学生抗争不断。周二(27日)网上传出消息指,河南省郑州财经学院,为了防止学生在封控期间外逃,竟然在校园围墙加了高压电线;在山西太原理工大学,则有学生挂出直幡要求解封。 综合社媒资讯报道,有网民在周二于社交平台分享图片,指郑州财经学院「真的加了高压电线。」「这真的是大学的围墙!」还加上「#封校」、「#高压危险」的标签。 另外,也有网民以「#太原理工大学过度防疫#」的标签发帖,贴图指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有学生在宿舍外挂出直幡,上书:「反对太理一刀切,还我青春,解封解封解封」。有学生投诉指,该校自今年2月已开始实施封校管理,学生至今失去自由快半年,实在「忍无可忍」。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二十大】习近平现身破软禁传闻 四代表忽遭除名一人坠楼一人被查 《新华社》周二(27日)傍晚刊登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当日出席活动的报道。此前有传习近平从上合峰会返国后被软禁。另外,中共周日(25日)宣布「二十大」代表名单,比先前宣布的2300人减少4人。经对照,被除名4人中,有2人是分别传出坠楼身亡及被查的党官。 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具造势意味的「奋进新时代」主题展周二在北京开幕,自17日凌晨返国后即未现身的习近平当日下午率领党政高官前往参观,形同破除近来与他有关「被软禁」的传闻。 另外,综合台湾中央社及港媒报道,经比对先前中共各大选举单位公布的20大代表当选人名单,被除名的4名代表是前甘肃省委秘书长周伟、前浙江省嘉兴市委书记张兵、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司令员尚宏、黑龙江省女代表高晶超。 报道引述《甘肃日报》7月24日消息指,这4人中的周伟已于7月21日死亡,终年56岁。但蹊跷的是,《甘肃日报》官网当天推出的电子版报纸,却独缺刊登消息的第2版。加上中国网络先前已盛传周伟是坠楼身亡,引起外界揣测。而周伟7月21日死亡,距离他担任省委秘书长仅1个月。 至于张兵,今年9月初即传来「出事被查」的消息,被认为是他失去中共20大代表资格的原因。 而中将军衔的尚宏现年62岁,青岛人,曾任中国酒泉衞星发射中心主任、战略支援部队副司令员,2017年起担任慎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系统部司令员。高晶超为黑龙江省桦川县人,「山药养生煎饼」创办人,被指带领乡村妇女种植山药致富。媒体报道指不清楚这2人被除名20大代表的原因。 而本台在《人民日报》的二十大专刊上,目前仍然能见到高晶超出任二十大代表的报道。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二十大】中国信访局外被铁皮围封 网民忧会议期间上访无门 中共二十大前,北京警方加强了安保措施,到北京上访的民众数量大减。有外地访民说,地方政府不准他们在「十一」和「二十大」期间进京,一些访民的健康码自动转红,就连车站都拒绝有上访记录在案的身份证进站。另外,国家信访局办公楼周一(26日)突然被铁皮围封,访民担心上访无门。 二十大将至,北京等地的安保措施明显加强,有身处北京的访民周二(27日)向本台提供多条影片,显示国家信访局被官方人员用铁皮围住。其中一条影片的旁白指,当局是在周一作出有关安排。 拍摄者说:现在是2022年9月26日,看看这是信访局,外面用大铁板围上了,真不知道甚么状况。 不少人指,围封信访局的做法史无前例。 访民周女士告诉本台,她到北京上访多年,之前无论是北京举行全国两会,还是中共党代表大会,都未见过这种场面。 周女士说:之前到会议节点,地方政府都会有管控措施,会有截访,但是国家信访局都对外开放,今年有些异常。 另外,周女士透露,各地政府在火车、汽车站设卡,不准访民离开,而健康码就成为当局限制个人自由的法宝。 周女士说:根本就出不去,管控得很严,各地都是这样。假如知道你要去,会把你的码变颜色,你根本上不了车,健康码也是管控的手段。 另一位访民程女士也告诉记者,她从十八大上访至今十年,从未见过信访局外筑起铁皮墙。 程女士说:之前好像从来都没有封过,我是从十八大开始到北京上访,到现在从来没有封过。 在北京的访民说,最近国家信访局外访民少了,见到的大多是住在北京或周边地区的人。 常居住于北京的汤女士就告诉记者,她到北京十多年,没见过国家信访局要用铁皮包围,因此很多人担心不能上访。 汤女士说:我到北京11年,从没见过要把信访局围起来。但是今年围起来,我觉得非常不正常,这种现象很怪异。 上海一名姓王访民的访民现时身处北京,他告诉本台,信访局外的铁皮是本周一刚围上,不知道这么做是为了防疫,还是中共二十大的安保措施?如果说是防疫,那么为甚么在疫情快要结束时围封信访办?他指很多人担心哪一天信访办的大门突然关闭,让他们上访无门。 北京气氛紧张,当局除了早前宣布禁止在区内从事未经审批的航空器活动,连日来,京郊的警察也在不停清查出租屋,驱赶访民。 住在房山的天津访民汤女士指出,现在各个派出所到处登记访民,要查身份证。 汤女士说:你租房子,房东要你的身份证,再上传到派出所。派出所也传达过,有信访信息的人都要清出北京。在北京居住超过7天都不给登记。 有访民向本台提供的影片显示,多名公安闯入一外来访民的住处,要求出示身份证,双方围绕警察是否能在未出示法律手续的情况下,强行进入民居发生争执。 访民:我跟你说,我不想跟你们去(派出所),你们来了二十多人对著我,我刚理发回来,你来检查一个两个人就够了,你如果有合法手续我就跟你去。你穿著警服也威胁不了我,也恐吓不了我。 警察:没人威胁你,来这么多人也不是针对你一个人,到派出所去。 访民:我到派出所去,你有啥手续,到派出所干甚么去? 警察:口头传唤。 访民:口头传唤你把人名说出来,谁让你来传唤我。 据民间多年前统计,中国访民人数超过两千万人,大部分是房屋遭到强拆的居民。 此外,就在本周一,比邻北京的天津市公安局召开二十大维稳安保誓师动员大会。天津传媒报道,天津市公安局局长在会上称,要「以最高标准筑牢安保防线,始终保持高压严打态势,严防个人极端案事件和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二十大】路透:中国监管机构要求券商避免在会前大规模抛售股票 路透社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中国监管机构近期通过「窗口指导」要求部分基金经理和券商避免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大规模抛售股票,以免导致市场出现大幅波动。 其中一名消息人士向路透社表示:他们要求(我们)避免不正常的交易活动,包括大规模抛售和买入。基本上这是个稳定市场的举措。 另一位买方消息人士则对路透说,他们也收到了该通知,并承认:这在政治上很敏感。 中国的上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CSRC)没有立即回覆路透社的评论请求。 中国共产党于10月16日召开第20次代表大会。大会结束时,可能会任命习近平主席第三次担任最高领导人,任期五年,并对决策层政治局的人员进行调整。 7月下旬,上海证券交易所(SSE)发誓要在党代会召开之前保持市场稳定,称其将「坚决」防止资本市场出现大的、迅速的波动。 上海一家共同基金公司的合规官员说,他没有收到窗口指导,但帮助确保大会前的市场稳定「是基金经理的基本责任」。 中国的主要股票基准沪深300指数本月迄今已下跌约6%,今年迄今已下跌超过两成。 由于COVID-19疫情、房地产市场危机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经济增长前景黯淡,市场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看淡。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世界银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由去年8.1%急速放缓至2.8% 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近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预料由去年的8.1%急速放缓至2.8%,原因是中国「烂尾楼」困局和「清零」政策等扰乱经济,并指中国拖累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经济增长。报告又称,东亚发展中的新经济体今年的增长速度将超过中国,为1990年以来的首次。 世界银行周二(27日)发表报告称,中国经济增长料从去年的8.1%放缓至2.8%,远低今年6月份时预期的4.3%。 世银指出,中国在防疫方面取得的成功「是以巨大的经济成本作为代价」,国内生产、销售及出口都出现阻滞,又强调房地产问题严重打击中国经济。当中指,中国开发商疲于奔命于应对沉重的债务负担,加上「烂尾楼」导致消费者对房地产市场失去信心,中国楼市的销量、价格和建筑活动都正走下坡。 今次报告涵盖包括中国、东南亚经济体(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以及萨摩亚和汤加等太平洋岛屿,共23个国家,但不包括韩国、新加坡和日本等亚洲发达经济体。 虽然在全球需求放缓、债务和通胀上升等不利因素下,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整体经济增长都同样放缓,料从去年的7.2%大幅放缓至3.2%;但若不考虑中国,该地区经济料将增长5.3%,远高于2021年的2.6%。 这也意味著,相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亚洲开发银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世银对中国经济增长更为「唱淡」。亚行和IMF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均降至3.3%。 另外,高盛、野村(Nomura)和标普全球评级(S&P Global Ratings)在内的金融机构,最近亦纷下调对中国明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理由是全球前景趋于暗淡,而且中国「动态清零」政策有可能维持到明年。 摩根士丹利亦指,中国经济复苏力疲弱,包括中国出口及房地产市场,意味经济增长引擎只剩下内需,但要释放内需潜力,意味中国需要在未来数月大幅改变「清零」政策,赶及明年春季重新开关。 世银看淡中国同时则看好东亚国家发展。世银称,受惠于解除防疫限制和旅游业复苏,今年东亚22个发展中的经济体的增长速度,超过去年的增幅2倍以上,将超过中国,为1990年以来的首次。预计越南经济增长领先,达7.2%,菲律宾将增长6.5%,马来西亚将增长6.4%,印尼将增长5.1%。柬埔寨、菲律宾和泰国今年的经济表现预计将超过疫情前的水平。 世界银行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Aaditya Mattoo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在这个区域内看到了角色的转换,原本一直名列前茅的中国,现在增长速度跑输其他经济体。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7.【二十大】探讨贫穷违习「全面脱贫」政绩 电影《隐入尘烟》下架 描述中国西北农民艰难处境的独立电影《隐入尘烟》,7月间在院线及网路上映意外走红,在人民币票房破亿下却突然落画和下架,引发中国网友讽刺说:电影真的「隐入尘烟」了;有网民直指,此片跟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全面脱贫」政绩唱反调,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被下架一点也不意外。 综合网路讯息及港媒报道,制作费用仅约人民币200万元的电影《隐入尘烟》,由李睿珺编剧并执导,武仁林、海清主演。剧情描述甘肃农村一名大龄单身汉与残疾女子,在同被原生家庭遗弃的情况下结为夫妻,虽一贫如洗但生活依旧坚强乐观。然而,妻子却突然因病去世,留下梦碎的丈夫。由于「隐」片刻划出中国西北农村长期以来处于贫穷的面貌,以及各地农村男性择偶不易的现实,因此获得各方共鸣。 《隐入尘烟》在国际和国内都得到极好口碑。在2月,《隐入尘烟》入围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7月在中国院线上映后,该片票房先温后火,进入8月下旬后迅速窜红,更在上映后第56天的暑期档尾声夺下单日票房冠军。在累积票房突破1亿元的情况下,「隐」片进入9月持续播映,但在约2周前突然落画,26日更在优酷网、爱奇艺、腾讯等中国大型影音平台被同时下架,引起不少影迷及网友错愕,纷纷打听被下架原因,并在网路上迅速引发讨论。 有网友认为,这样的片子如果也要禁,是不是日后只能看风花雪月和「正能量」电影;还有人讽刺,《隐入尘烟》真的「隐入尘烟」了。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研究报告:中国驻东南亚使馆利用当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新加坡一份新的研究报告揭中国驻东南亚使馆扮演大外宣角色,正利用当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以拓展中国话语权,及对抗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前中国外交官证实中国驻外使馆长年大撒币渗透外媒,有评论人讥中国外交官分饰战狼、大外宣和粉红总舵主多重角色,呼吁民主国家减少经济依赖中国,从根本著手反中共渗透。 新加坡伊索夫·伊沙克东南亚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研究人员王政(Wang Zheng 音译)发表报告,揭发中国驻东南亚国家的大使馆正利用当地媒体「讲好中国故事」。 报告写道,习近平2012年上台以来,中国在外交政策议程中高度重视中国话语权。在东南亚,中国利用当地媒体传播其官方叙事。方式包括中国使馆组织各种媒体活动、高层会议、培训项目和中国之行,直接与当地媒体和记者接触。又或者由中国外交官和中共领导人在当地媒体发表多种语言的署名文章,粗略计算, 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间,当地大报上就有154篇。第三个方式是中国驻东南亚各大使接受当地媒体的采访和举办媒体吹风会。此外,中国一直在与当地地方媒体平台合作,包括印刷、广播和数字媒体。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前政治领事陈用林告诉本台,中共使馆利用所在国媒体进行大外宣的做法一直未有停止。 陈用林说:中国自己的这些媒体很长时间搞大外宣,没有效果。所以中共改进它的风格,使领馆担任新的大外宣重要任务,花很大的钱对外国语方面的宣传很重视,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大外宣很重要的内容,利用西人的媒体讲中国故事就更有欺骗性。实际以经促政,利用经济财政的手段达到政治宣传的目的,金钱大外宣。 陈用林认为,尽管中共在外媒上的宣传很套路化,但「谎话重复千遍就会成为真理」,的确能有效影响当地人对中共的印象。 陈用林说:中共跟纳粹的宣传理念是一样的,就是谎言(重复)一千遍可以把它变成真理,中共大外宣是它是轰炸式的、强制性的宣传方式,至少人们可以看到中共影响力在那里,中共那个手腕你不能小看了。 一直跟踪中共扩张案例的法国独立电影导演、时评人王龙蒙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其实人们透过自由媒体及社媒很容易能识破中共在东南亚的大外宣。 王龙蒙说:看看习近平时代中国外交官的工具人角色,战狼、大外宣、小粉红总舵主等,失去外交的原则,非常的粗鄙。虽然撒下大把金钱收买当地媒体进行大外宣,但我不认为会有好的效果。当今是信息时代,他们主攻收买主流媒体,但不可能收买所有的社交媒体民众,来自中国封城中百姓惨况的视频、陷入债务陷阱的东南亚国家民主的不满声音等,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得非常快,完全可以击穿它们的「中国好故事」谎言,让它们的钱打水漂。 他认为,国际社会要阻击中共大外宣,首先应该从政策上减低对华经济依赖。 王龙蒙说:近年我们总是呼吁国际社会要阻击中共渗透、大外宣等,但它们依然很狂,西方国家在保障言论自由、包容多元的原则下立法也很难。在我看来,必须得找到源头,不要在经济上给中共的大外宣和扩张输血,才是根本的釜底抽薪之道。 ISEAS的研究报告指,中国在东南亚的大外宣,核心主题是北京谴责西方对其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报道,称冷战思维驱使西方国家「妖魔化」中国的成就,破坏亚洲国家之间的团结,最终遏制其和平发展。 中国称其坚定地支持多边主义、自由贸易和《联合国宪章》中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反驳西方关于新冠病毒溯源、对「一带一路」政治工程和债务陷阱和南海争端的报道。 此外的中共宣传主题还包括协调中国与东盟关系和宣传中国成就,比如防疫成功的「中国方案」、「疫苗外交」,吹嘘疫情中中国经济稳步增长等。 报道还认为,尽管中国努力在东南亚投射其话语权的力度,但「中国故事」是否有助于提升其在东南亚国家的「正面形象」以及在东南亚民众中的可信度仍是一个问号。 另外,根据2022年东南亚国家(SSEA)年度调查,外交政策精英仍然对北京在该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保持警惕,尽管他们承认中国是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和政治力量,但只有7%的受访者认为中国是一个仁慈的大国,而58.1%的受访者不相信中国会在全球事务中「做正确的事」。报告认为「中国故事」是否可信,并不取决于中国说了甚么,而是取决于中国做了甚么。 报道还揭示,中国的话语权投射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中共中央委员会、国务院、中共军方等的党国分支机构,中国的国家媒体、大学、孔子学院、智库、科技公司等皆是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的主要实施机构。 记者:吴亦桐/江日禾 责编:毕子默 9.【难逃迫迁】香港唯一纸包饮品回收厂及七载鎅木厂面临消失 香港唯一纸包饮品回收厂不获业主科技园公司续租,面临迫迁及停运危机,双方至今仍在拉锯,回收厂负责人对园方感到失望。同时,香港有逾70年历史的鎅木厂,亦难逃迫迁命运,港府周二(27日)早上封锁木厂范围,展开收地程序。 全港唯一纸包饮品盒回收厂「喵坊 Mil Mill」元朗厂房不获科技园公司续租,租约年底结束。厂房一直批评,科技园公司不给予搬迁宽限期,亦有违当初声称可以长租6年的承诺;外界形容科技园公司为了发展创新科技,却对环保企业「赶尽杀绝」。 科技园公司周二(27日)召开记者会回应事件,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指,近日坊间对科技园的批评令他感痛心,重申双方只签订3年租约,从无承诺能提供6年租约。他多次强调园方已经尽力协助,包括在2021年底,科技园在2020年中因得知「喵坊」难以另觅厂房,故续约一年。 黄克强说:由2018年他说没有地方,我们帮他申请回收基金,到年中我们开始有计划时已告诉他,我们已经做了很多事去帮他忙,再给予他一年延期,墨守成规只是你个人意见,我们没法子回应,我觉得我们真的尽心尽力去帮他忙,在我们的能力之下,可以做的已经做了。 科技园指根据合约条款,不能再为「喵坊」延长租约,只能尽量争取给予数月的宽限期,强调要考虑不同持份者及长远创新科技发展方向,希望外界理解到香港的大环境是推动创新科技,而创新园亦都需要推动发展,园方指愿意继续与「喵坊」继续商讨搬迁安排。 记者会上多次被问到科技园拒绝与「喵坊」续约的原因,以及厂房用地是否已有新租户。科技园公司再工业化高级总监姚庆良表示,创新园已有下一步发展计划,但未能透露是否有下一个承租者等细节。 在科技园公司记者会结束后约1小时,「喵坊 Mil Mill」亦举办记者会回应事件,双方隔空对质。 针对科技园公司行政总裁黄克强指,没有提及合约期限是6年。「喵坊」创办人之一叶文琪反驳,2018年曾3度问科技园,与两名高级经理接触,获回覆可租用6年,对方又指地皮已空置10多年,并无其他发展大计。 对于科技园指收回「喵坊Mil Mill」厂地,要兴建微电子中心,但「喵坊Mil Mill」指出,根据现时科技园就元朗创新园的公开资料,他们的厂房用地并非在微电子中心的兴建范围。翻查立法会文件,科技园亦没有就扩建提出确实时间表,质疑为何要如此赶急拆除他们的厂房。 叶文琪又指,「喵坊Mil Mill」都是跟随香港经济发展方向,而「减废」是很实际的工作,质疑园方或港府不帮忙发展,反而要迫迁。 叶文琪说:你所说的再工业化、工业4.0,究竟实质上与我们现在香港经济发展(有何关系?)减废是一个很实际的,没有人能避到这个问题,现在全世界都是自己垃圾自己处理,避不到,深圳都在投诉我们堆填区的臭味,我都很奇怪,为何不是以工业4.0来帮我,甚至利用我去看看如何在应用方面做得更好,更深入?而是「我们与你无关」。 叶文琪强调,如果当初知道只能租用3年,不会投资1000万港元设厂。他指不是想阻挠科技园发展微电子中心,但希望可以给予2至3年的搬迁宽限期,协助寻找合适厂地作长期运作。 另一方面,受港府收回新界东北土地发展影响,住于古洞逾70年历史的「志记鎅木厂」亦难逃被收地命运。该木厂收地期限于本月13日届满,港府人员于14日首次到场表示交付赔偿用的支票及倾讨收地事宜,惟负责人当日不愿交场,最终港府人员逗留片刻就离开。 直至周二(27日)清晨,木厂透过社交网站发放消息,指大批地政人员及港警到场围封木厂,拉起橙色封锁线,所有人不得进出。鎅木厂负责人王鸿权表示感到愕然,称当局虽然有延迟收地,但拆卸工作受到疫情影响,近日已努力安排,仍未能在限期前完成。 他曾透露已有心理准备迁厂,但希望能另觅地方,将木厂延续下去。 王鸿权说:希望你们能关注我们,很开心你们关注,我们继续做,希望燃点的火焰继续保存,光辉与暗淡不是问题,最紧要不要熄灭。 王鸿权指,厂内有逾千吨木材,目前只清理大约200吨,其馀700多吨原本已觅得合适地方安置,他担心当局无法妥善处理,会造成浪费。他希望当局再宽限多2星期,取回厂内属于他人的物品和机器。 发展局长甯汉豪日前表示,鎅木厂迁出限期已经数次延迟,再推迟并无意义,又称考虑到公共利益,不会再作宽限,又指港府会按机制赔偿1400多万元。 甯汉豪早前回应传媒指已经给予数次限期,称若如果不断有新限期,限期将变得没有意思,表明「总要有一天,限期是真正的限期才行。」 在1947年开业的「志记鎅木厂」,因发展问题先后4度搬迁,现址上水古洞马草垄驻场时间近40年。面积达约1万平方尺的加工木厂,逐渐转型成为专门回收废木、经筛选开鎅后翻新成再生木材的地方,近年亦开设木工班让巿民体验化废为材,亲手制作环保家具。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0.【香港法庭】「612基金」案6被告被裁定表证成立 押后至10月26日结案陈词 「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大律师吴霭仪、立法会前议员何秀兰、歌手何韵诗及学者许宝强,连同基金秘书施城威,各被票控一项没有在指明时限内申请注册或豁免注册社团。6人否认传票控罪,案件周二(27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续审,裁判官严舜仪裁定表证成立,辩方指各被告不作供、不传证人,案件押后至10月26日作结案陈词。 本案争议为控方能否证明「612人道支援基金」属《社团条例》下的本地社团,以及被告为基金干事。 控方由署理副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代表。被告陈日君及何韵诗由资深大律师彭耀鸿代表;吴霭仪由资深大律师何沛谦代表;许宝强由资深大律师李志喜代表;何秀兰由大律师林国辉;施城威由梁晴怡大律师代表。 控方周二传召多名警员作供,其中警察牌照科高级督察龚伊林指,任何社团均须于成立后1个月内注册,而纪录中从未收到「612基金」注册。辩方代表陈日君及何韵诗的大律师举例问龚,先后举「何鸿燊治丧委员会」及「李家超竞选办公室」为例,指两者均为1人以上组织但从未注册为社团。控方及裁判官先后阻止提问,指与案件无关。 辩方指各被告不作供、不传证人 控方案情完结,辩方没有中段陈词,主任裁判官严舜仪裁定 6 名被告表证成立。辩方指各被告不作供、不传证人。 裁判官又认为判断要视乎证据,一些情况可能模糊,但本案有相当多证据,双方有各自演绎,呼吁撰写书面陈词时处理社团定义诠释,将会影响整个社会,最终押后案件到下月26日处理法律争议。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1.【美台关系】蓬佩奥访高雄出席经贸论坛 重申台湾是独立国家 前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相隔约半年第二次访台,他周二(27日)在高雄出席经贸论坛时,直指台湾不需要宣布独立,因为台湾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获得全场掌声。他说美国过去几十年与中国天真地交往,现在面临「历史性变革」,美国应在经贸层面与中国「战略性脱钩」,与台湾靠拢,台美更应持续和东南亚合作。 蓬佩奥周一(26日)晚上飞抵台北桃园机场,周二随即到高雄出席「全球台商经贸论坛」,台湾副总统赖清德及约300位台商、企业界人士一同出席。这是蓬佩奥卸任后第二次访问台湾,距离今年3月初首次访台只相隔约半年。 他于论坛发表演说,指台湾的友善和热情,让他感觉就像回到家乡一样。他说美国过去几十年与中国天真地交往,现在面临「历史性变革」,美国应在经贸层面与中国「战略性脱钩」,与台湾靠拢,过往那些和中国盲目又过时的来往不应再继续。蓬佩奥续指,台湾完全是中国的反例,台湾尊重自由贸易价值,是自由贸易的典范,他希望台美贸易协定能强化双边关系。 蓬佩奥表示「台湾不需要宣布独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他希望美国政府能进一步更「承认台湾」。他续指,在国务卿任内做过最骄傲的事情之一,是让美国的政府和人民更加认清这个政治、外交现实。 蓬佩奥说:看起来有些人不太高兴看到美国人来这里宣传我们彼此珍视的友谊,他们声称台湾不自由,一直是也将永远是所谓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正如你们今天所知的那样,我对这些说法非常熟悉。我能够到这里(台湾)旅行但不能去那里(中国),有一个根本不同的观点,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这就是现实。你们过去和现在的许多领导人已经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现实,就是台湾不需要宣布独立,因为它已经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事实是访问台湾和中国大陆的美国人,不会误以为这两个地方是同一个国家,一个是自由的、一个不是;一个是美国的盟友、另一个是压迫性的对手。 要继续对中国具体传达侵台结果 不管美国谁当总统都要这样做 到焦点对谈环节,蓬佩奥被问到「若当选美国总统,会对台湾有哪些协助?」他回应指,最重要的预防工作就是他目前正在做的事情,要对中国具体传达侵台后果,也维持良好台美关系。他坦言「不管美国谁当总统,都要这样做」。蓬佩奥续指,从中国在港实施《港区国安法》可见,一个国家的法制系统竟然能够让公民如此受审,因此,全球的民主国家必须密切合作,让中国了解它们不能为所欲为。 台湾副总统赖清德也有出席是次活动,并致词揭幕。赖清德说,过去台商把低成本中国当单一市场的策略已经行不通,盼台商跟政府携手民主阵营,共同打造全新、安全及信赖的产业链。 赖清德说:大家要携手民主阵营,因为美中贸易科技战,再加上新冠疫情推波助澜,以及俄乌战争地缘政治的变化,全球产业链已经断链重组,制造业也已经加速推动在地布局。生产基地大迁移已经是未来趋势,再加上中国企图改变以原(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也用经济作为地缘政治手段,也让民主阵营觉得全球需要一条新的安全、值得信赖的产业链。 蓬佩奥参与论坛前,特别与高雄市长陈其迈会谈约10分钟。事后陈其迈指,他感谢蓬佩奥对台湾民主与安全的支持,当时他身为国务卿,不管在台湾的国际社会参与、或很多对话里,都扮演积极角色。陈其迈转述,蓬佩奥也认同区域和平的稳定,并强调经贸部分,是对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陈其迈说:觉得台美双方应该就这个不管是经贸,或者是在这个相关的民主的支持,公开更广泛的合作。 蓬佩奥今次访台主要聚焦经贸议题,周三(28日)他将出席在高雄举行的世界台商联合总会年会开幕式并致词,也将前往台南参访。 蓬佩奥早于今年初访台,在台北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获颁赠特种大绶景星勋章。在当时访台行程上,他也公开呼吁美国外交承认台湾。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2.【梁京评论】胡温联手,习近平大势已去,二十大成功有望 综合各方面的消息,我相信胡锦涛、温家宝在李克强和几个现任常委和政治局多数成员的支持下,已经获得了中共二十大的主导权,这意味著习近平大势已去,但是,即使习近平彻底失败,也不意味著二十大就一定成功。事实上,一些人相信甚至是希望习近平的垮台,启动中国全面崩溃。因此,二十大是否成功,也就有了一个明确的判据,那就是胡温能否超越个人得失,让整个权力的交替过程获得尽可能高的正当性与合规性,从而不仅组建一个能够担当重任的新领导班子,同时,也为整个中国和世界,提供一种信心和良性预期。 坦率地说,如果没有温家宝加盟胡锦涛力挽狂澜,我的信心是不足的,但胡温联手并获得宋平的背书,大大增加了二十大成功的机会。我相信,中国的多数人和国际社会的主流,都会持这个态度,道理不难理解,温家宝代表了中共内部最有良知的那部分人。他有机会参与二十大的「操盘」,意味著中共这一次权力交替的权力博弈,有机会超越单纯的权斗,而具有以正压邪的巨大意义。 中国正不压邪久矣,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敢相信习近平会垮台,更可悲的是,很多人相信,习近平垮台意味著天下大乱,国将不国。胡温联手,对于增强正派力量的集结能力提供了历史性的机会,而目前整个国际大格局,对此也十分有利。民主国家与普京的殊死搏斗需要中国的正派力量胜出,他们了解胡温,而胡温此次也有了痛定思痛,救国救民的天赐良机。 当然,这个天赐良机最大的来源是习近平的邪恶和愚蠢,习的倒行逆施之无底线和他死不悔改的决绝是如此彰显无遗,令整个国际社会都失去与习近平继续打交道的道德空间,从而危及整个中国的基本生计。在这个大格局下,胡温除了义无反顾,就只能选择遗臭万年。 同样的逻辑也适合中共军方的高层将领。他们会支持胡温,因为这对多数有职业精神的军人而言。相反,为习近平卖命,既不合算也违背良心。也就是说,习近平的邪恶和昏庸,简化了许多权力机构专业人士的选择,在习近平与胡温之间,已经没有任何踌躇的馀地。这一点,对于二十大后新的领导班子能迅速稳住大局,关系重大。 有人会问,胡温此时出手,是不是坏了中共前任不应干涉后任的规矩?我的看法是,前任不干涉后任,听起来很高尚,但在中国现实的政治游戏中不仅做不到,而且带来了巨大风险。习近平几乎能破掉邓小平不得超过两届的大规矩,其重要原因,就是这套规则并没有为守规矩的前任如何制约不守规矩的后任,制定规矩。因此,胡温有机会在掌控二十大的过程中,既保住了任期有限的连续性,又通过某种制度安排,改善对在任领导人的制约机制。 这是不是会让中共政权垮台无望了呢?我的态度是,中共权力博弈的规则沿著理性方向演变会确会延长其寿命,但不会以伤害人民的福祉为代价,其根本的原因是减少了社会全面失序的风险。英国和法国建构现代国家的经验对比,最有利于理解其中道理——法国早就砍掉了国王的头颅,却因此比保留王室的英国付出了更多百姓的生命代价。 胡温有机会痛定思痛,挺身而出,不仅可能救中国的百姓,而且可能惠及全球苍生,这是他们极大的个人幸运,也是中国和世界的极大幸运。在这个意义上,我祝愿他们主导的中共二十大,能够不负众望,战胜习近平及其同党的最后顽抗,取得最大成功。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声如洪锺】免疫鸿沟令中国经济败亡,卢宠茂竟然恐吓香港「路毁人亡」 香港入境检疫从周一(26日)起才大跃进放寛实施「0+3」,未等市场反应商界已急不及待催促政府快快放寛至「0+0」。香港总商会周一建议政府尽快推出「0+0」入境检疫政策,与外地及内地复常通关;香港美国商会新任总裁翁以登表示,若香港要与其他地区的竞争力看齐,「0+3」仍然不足。 全面复常呼声大,连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日前也宣布暂停每日疫情记者会,说感染个案降至零的可能性「比较细」,并估计新冠病毒可能会「同我哋并存」,但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却在电视节目死撑其「与病毒共存只会送病人去黄泉」,反问记者「9000多人现在去了哪里」,他又指现阶段难交代复常路线图,说变数多云云,形容政府作为「总工程师」,带著700万人走抗疫路,必须确定抗疫路稳妥,不会「路毁人亡」。 不过,在内地,过往紧跟中央路线的前《环球时报》总编也开始质疑现今清零政策过分影响经济民生:「专家们要站出来说话,国家应该组织相关的全面研究,并且把它们公开向公众透明」,又说「无论中国官方未来是否会放宽防疫政策,中国政府应该要告诉民众利弊是甚么,同时对中国的整体利益又是甚么」。要是国家政策行之有效并一直优于西方的「与病毒公存」,为何又需要专家发声又要全面研究呢? 《美国之音》引述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健康高级研究员黄严忠指,随著世界其他地方越来越多的民众选择「病毒共存」,中国的清零政策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原因是「只要世界范围内的病毒还存在,因为你没法消除病毒,你就会持续面临必须要清零的任务。而且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免疫鸿沟会持续存在」。 那就是说,中国如今的清零政策再行下去,只会是吃力不讨好而且对经济民生带来常态化的伤害! 主持:锺剑华、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6-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6日 1.【香港法庭】「612基金」6被告不认罪 控方责基金带政治目的 已停运的「612人道支援基金」,其秘书及5名基金信托人,被当局指没有为基金注册,违反《社团条例》,案件周一(26日)于西九龙裁判法院开审。6人否认传票控罪。控方庭上以大篇幅指基金带政治目的,惟审理该案的主任裁判官严舜仪指今次传票毋须处理基金目的好坏,反问「点解要将政治与一些坏的东西对等?」 「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及秘书,被指涉嫌无遵循《社团条例》要求为基金注册而被票控。被告基金秘书施城威以及基金信托人包括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前立法会议员吴霭仪、何秀兰、艺人何韵诗、岭南大学前副教授许宝强,全部人均否认控罪。 控方由副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代表,辩方代表包括资深大律师李志喜、何沛谦、彭耀鸿及大律师林国辉,案件由裁判官严舜仪主理。本案争议为控方能否证明「612人道支援基金」属《社团条例》下的本地社团以及被告为基金干事。 控方交代将会传召5位控方证人,其中2位辩方需要盘问,预计2日可以完成所有证供。 控方在开案陈词中提到,「612人道支援基金」的户口资料显示,基金由2019年6月成立至2021年10月结束,期间户口共有约10.3万宗存款交易,涉及2.7亿元,7600宗提款交易中,涉及的净提款额为2.63亿元。 庭上,控方又播出多段影片,包括有关基金成立的记者会,及涉案被告的发言内容,以大篇幅指基金在2019年6月12日反修例示威冲突爆发不久成立,表明支援被捕或受伤的反修例人士,质疑基金是带有政治目的,向公众提出政治理念。本案被告作为基金干事或信托人,有角色参与基金管治和运作,但没有为其注册为社团。 辩方在庭上质疑控方,在开案陈词时大篇幅地引用政治目的、诉求等,与控罪无关的元素,又指控方希望呈堂的部分证据是来自港警国安处,为调查国安法案件而申请「提交物料令」所取得,若在今次案件审讯处理,会对被告非常不公。又提问负责处理该案的主任裁判官严舜仪是否《港区国安法》指定法官,质疑如非指定法官却检视相关证据会对被告有欠妥当,而且将涉案证据公开呈堂会为被告带来重大风险。 主任裁判官严舜仪认为,控方引用宗旨和诉求等是要证明有「社团」组成,但法庭今次只会处理有关组织是否属于社团,以及有否在成立的1个月内登记或申请豁免登记,毋须处理政治上的好坏,反问「点解要将政治对等是一些坏的东西?」 严官又称本案并无陪审团,控方对基金政治立场的阐述不影响她对案件的裁决,建议各被告,如有争议,可以在法庭接纳前撤回已承认的案情。 传票控罪指被告陈日君、吴霭仪、许宝强、何秀兰、何韵诗、施城威,于2019年7月16日至2021年10月31日期间,在香港,作为「612人道支援基金」本地社团的干事,没有在指明限时内,遵从香港法例151章社团条例5(1)的规定。 有关被告早前亦因基金另被港警以「干犯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罪拘捕。 另外,早在1992年被教廷派往香港、并在当时结识了陈日君的圣座万民福音传播部荣休部长斐洛尼枢机(Fernando Filoni),于上周五(23日)在罗马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强调陈日君「是香港、中国和教会一个忠诚而非感到羞耻的儿子,这是对真理的见证」,熟悉中国事务的斐洛尼枢机又指,陈日君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比任何一个他认识的人更忠诚,并指「在受审时,他会说的,就会说」,与耶稣一样在审讯中没有回避,令人钦佩。 记者:李若如/胡凯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香港法庭】众筹平台「星火同盟」被指涉洗黑钱 高院颁令充公7000万港元 香港反修例示威众筹平台「星火同盟」涉嫌「洗黑钱」案,高等法院周一(26日)颁令,没收案中约7000万港元款项。港警指,因法律程序及调查工作仍在进行,不能披露案件更多详情,而法庭的颁令理据亦无法公开。 港警周一举行发布会称,警方于2019年反修例运动期间拘捕3男1女,指控他们处理「星火同盟」众筹时干犯洗黑钱罪,并冻结其中两人涉及7千万港元财产。由于其后该2人已分别在2020年和2021年潜逃离港,警方遂根据《有组织及严重罪行条例》第8条向原讼庭申请,将涉及2名已潜逃人士的7000万港元充公。周一法官接受有关要求,颁出充公令。至于另外两名被捕人,分别正进行司法程序和调查。 警方财富情报及调查科警司邹祥有指,「星火同盟」在2019年6月至11月以支持示威者的名义网上筹得8000万港元,批评有人将部分众筹所得款项用作私人用途,例如购买保险产品及偿还私人信用卡欠款等,亦有部分款项被提走,与声称支持示威者的用途不符,涉事者可能已触犯盗窃或欺诈罪。 邹祥有说:我们调查这宗案件时,其实我们发觉如果一些市民因为存心以慈善原因或作出捐献,我相信法例上任何人未有怀疑或相信该些人士会犯法,相信任何捐款都不会引致法律责任。 据香港法庭文件显示,当日高院有1宗充公令的案件闭门审理,2名涉案人士分别译名为王武雄(Wong Mo-hung)和吴庭佳(NG Ting-kai),由法官杜丽冰处理。警方向港媒证实此案即为今次发布会提及的「星火同盟」案,但因法律程序及调查工作仍在进行,故不能披露案件更多详情,而法庭的颁令理据亦无法公开。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3.香港「新闻自由指数」再创新低 北京效应使港媒沦为官方喉舌 香港记者协会最新的「新闻自由指数」,评分降至只有26.2分,创有调查以来的最低纪录,问卷回应率也创新低,记协引述有新闻工作者担忧遭报复而不参与调查。有香港记者直言,担心自身安危,不敢报道有可能触犯《国安法》的题材;有媒体管理层表示,官方和媒体高层一齐施压,使香港新闻从业员自我审查,被迫变成官方喉舌。评论指,中国效应使香港媒体变质。 香港记者协会多年来都对香港新闻自由的状况进行研究,最新公布的「新闻自由指数」显示,新闻界对香港新闻自由状况的评分,只有26.2分,是自2013年开始建立「新闻自由指数」以来最低的评分。 香港记协以往都开记者会,公布调查结果,今年只通过发新闻稿发布结果,指过去一年,香港采访环境持续恶化,《苹果日报》及《立场新闻》倒闭,以及有新闻工作者被控犯《国安法》后,香港多家新闻机构也相继倒闭,引发新闻业界恐慌,新闻界因为顾忌批评北京或港府,自我审查的情况越见严重,使新闻资讯单一化,严重危害新闻自由。 记协也表示,今年新闻界对调查的回应率,比去年大幅减少,有新闻工作者坦言,因为记协被查,担心参与记协的调查会被报复。记协指,该情况也值得公众关注。 有10年采访经验的香港记者张山形容,香港新闻界现时的环境,是他当记者以来最差。他表示,经历《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等编采人员被拘捕的事件后,留下来的新闻工作者,都会有心理阴影,担心步其后尘,他自己也是其中一人,在选择报道题材时,不会再以新闻价值判断优先,而会先考虑风险。 张山说:自己先过滤一些,有机会被怀疑犯《国安法》的议题,害怕我提到这个议题,可能已经有危险。我以前遇到想报道的题材不能做时,一定会向上级争取,我现在已不会这样做了,因为都知道大家都顾虑,不可能要求别人冒生命危险,帮你把想做的故事报道出去。 《国安法》的红线也影响媒体管理层对新闻的取向。在新闻机构做管理层的炎先生表示,媒体老板常以《国安法》为借口,阻止编辑和记者跟进港府不想看到的议题,不仅是政治题材,影响市民日常生活的题材,在高层施压下也无法报道。 炎先生说:《国安法》的红线,是现在媒体最怕的,媒体老板也说怕犯《国安法》为理由,向编辑和记者施压,所以有关海外流亡人士的消息,我们不能报。但好像防疫的议题,政府说要清零,一些专家的意见和政府不一样, 也不让说。不过,当政府批评他们,我们便能报道,使一些受众朋友也会形容,香港很多媒体好像都变成官方媒体一样。 炎先生相信,北京和香港政府有向媒体高层施压,直接干预报道的内容和取向,使香港媒体报道走向单一化,甚至变成官方的喉舌。 炎先生说:从最上面压下来,可能是从北京压下来。例如有关习近平和中国成就等,你会发现所有媒体都会一起直播。比如说佩洛西到台湾,佩洛西是甚么人不能提,蔡英文是总统不能提,我们只能写佩洛西到台湾和蔡英文见面,你会发现看见香港大部分媒体都是这样处理,他们是甚么身份都被压下去,你就能知道是后面有人给他们(高层)指令,我们也常常说:他们是不是又有任务了。 炎先生忧虑,这种环境下培训的新记者,失去了新闻人监督政府和追求真相的能力,只懂报道官方提供的资料,严重危害公众的知情权。 台湾政治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助理教授黄兆年也关注香港新闻自由的状况,他表示,香港新闻自由状况变差,不仅影响香港本身的政治发展和经济地位,同时也反映,中国威权主义对自由世界构成的危机。 黄兆年说:香港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例子,在过去享受高度的新闻自由,在没几年之间,新闻自由一直下滑,最根本的因素就是中国因素,是中国威权主义外溢的效果,北京透过各种不同管道,尝试影响和操纵境外媒体,香港只是中国因素负面影响的第一站。 他表示,中国因素对台湾和「一带一路」国家的新闻自由,也构成很大的影响,自由世界应该参考香港新闻自由恶化的个案,防范中国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4.【二十大】中南海政变传闻成焦点 官方惧发酵实施舆论维稳 二十大即将召开,而估计将再度连任的习近平,自归国后已「神隐十日」,有关「中南海政变」的传闻成为海内外关注焦点。来自体制内的消息称虽然这些传闻并不能被证实,但能明确反映民意。铁腕清零导致民怨四起之时,官方忌惮传闻发酵引发动乱,已在国内迅速启动了舆论维稳。 日前,105岁的中共原政治局常委宋平,因在一次民间NGO的10周年庆典上,以视像的方式称「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瞬间成为了「网红」。海内外的大量社交媒体,都援引了他的说辞,并猜测其发言具有更多的政治含义,认为是中共政治老人们正在联手阻止习近平的连任。 而习近平自本月16日午夜从上合峰会回国至今,其个人活动影像一直缺席官媒《人民日报》的头版长达10天,有传言是元老们发动了政变,习近平已失去自由。 一直以报导中国高层消息著称的一家媒体的资深记者(其要求匿名),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称上述不寻常的现象确实引发了大家的高度关注。他指,目前很多迹象显示习本人的控制力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匿名记者说:你看王毅去美国的表现,然后,(习近平)最近为甚么不露面了?情况比较复杂,比我们想像的复杂。凭我这么多年的感觉,也许不是谣言。 本台记者发现,有关「宫廷政变」的消息在中国资深的媒体人圈中产生了乐观的情绪。 原《南方周末》资深评论员笑蜀,亦将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在广安参观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讲话,视为是对李克强深圳莲花山之行的互动。认为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的「两个凡是之争」有著历史的相似。 而另一些持乐观态度的媒体人亦认为,无论是宋平的言论,还是成都、重庆等地对新冠清零的变相抵制,尽可能缩短封控时间,都可能意味著习近平权威的消减。 而一位疑似新华社广东分社的记者,以「大记者有话说」的网名,在其个人公号上盛赞宋平、朱德、叶剑英等老同志,在关键时刻救党救国,也迅速引发了围观。 面对海内外直冲热搜的所谓「中南海政变」,「关键时刻老同志救国救民」的说辞,一位要求匿名的传媒高管直接予以否认。 该消息人士告诉本台记者,宋平的言论,目前官媒依然是不可以正式报道。并且以前一些网站的报道,都已经被查删。此外,官媒对李克强活动的报道尺度,规模,和各种限制都没有松动。 和一些乐观的自媒体相比,他对未来感到忧虑。他认为,迄今为止,他们都还没有发现可以阻止习近平连任的迹象,而这让包括他在内很多人感到绝望。 消息人士:我觉得没悬念吧。你觉得能选择吗?谣言太多了,都是民间狂欢嘛。都不能报道,媒体都没那个权力啊。庙堂发生了甚么,根本不清楚。只能等二十大。哎…… 资深的媒体人,原《南方都市报》创始人程益中则指出,凡是鼓吹中共改弦易辙,所谓的党内老人阻止习近平开倒车的说法,其实都只是中国知识份子一厢情愿的自我想像。他指,知识分子仍是对中共的本质缺乏基本的认知——中共的体制并不具备自我纠错的可能。 程益中说:扯淡的事情嘛!怎么可能呢?这是他们一种主观的情绪而已,跟事实没有关系。 程益中认为,最近王毅摆出柔和身段和言辞,只是因为中共从乌克兰战争中普京的困境,领教到了美国真正的实力。而美众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引发中共连串军事反应,拜登总统对此多次公开声明一旦中共武力犯台,美国将军事介入,让中共感到了压力,于是王毅改口,但这并不代表中共会转变立场,仅仅只是将此前那种让人厌恶的战狼口吻,暂时藏了起来。 程益中:因为佩洛西的访问台湾,拜登总统几次很明确地发出了信号——我们肯定是要管的。这个资讯确凿无误。也就是说这个很重要。所以他们知道,如果是要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话,肯定是要付出代价的。那么现在他们至少是在语言上嘛,在做一些调整。 来自和北京权力层有著相当接触的资深人士,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习近平确实遇到了挑战,但更重要的是,关于习连任受阻成热点,本身就是民意最的体现,这才是让习担心的核心问题。 而来自新华社内部的消息显示,在「老同志中南海政变」成了推特热词,并引发欧美媒体关注后,中国官方迅速进行了舆论维稳。公号「老记者有话说」已经在上周六被封号,并可能首先遭新华社内部整肃。种种迹象显示,官方担心这种传闻在高压清零的大背景下一旦发酵,会引爆危机。 本台记者专门就此致电国家网信办和中宣部,希望了解详情,但都被上述机构拒接。。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二十大】多间外媒关注「政变」谣言 分析指中共黑箱作业致小道消息满天飞 中共二十大将于2022年10月16日召开,在开会前夕,多间外媒关注到近日的「政变谣言」,分析多不认为消息属实,但指中共高层黑箱作业,是导致小道消息满天飞的原因。 综合外媒报道,近日多间外媒均报道和分析中共「政变」谣言。其中,德国之声在周日(25日),以「中共二十大代表名单公布,习近平被软禁传言上推特热搜」为题,发表分析报道。据指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9月16日午夜结束对乌兹别克的访问回到北京后,迄今一直没有公开露面,引发多方猜测和解读。 文章说,这个谣言是由一个拥有1000多万粉丝的印度前部长斯瓦米(Subramanian Swamy)传播的,在推特上,#whereisxi和#chinacoup的标签大量流传,但同时也有很多针对这个谣言的嘲笑和讽刺。 另外,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就认为,关于中共发生「军事政变」的报道为「没有根据」(unsubstantiated)。报道引述前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台湾和蒙古事务办公室主任唐安竹(Drew Thompson)的多篇推文指出,「政变」的传闻并不可信。 美国保守派传媒Newsmax则认为:北京没有发生「政变」,但有「不寻常」事件发生了。报道引述《中国即将崩溃》一书作者章家敦(Gordan Chang)周六的推文指出:「在过去几个小时里,来自中国的消息匮乏,表明政变传言不实,但无论在过去三天里中国军队内部发生了甚么--显然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情--都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层内部出现了动荡(turbulence)。」 法广的报道则认为,习近平已将控制权妥入囊中,但仍他仍有挑战,包括「许多政治和经济问题」。 奥地利《标准报》周日刊文写道,「中国共产党经常被描述为一个黑箱」,「需要知道这一点,才能理解自上周五以来网上流传的谣言」。 文章指出,「目前没有可靠的讯息支持这一(政变)理论,也没有任何形式的消息对此予以否认」,「这些消息证明了两件事:一方面是社群网站上谣言的力量和持久性,另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不透明的结构。」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泼墨女孩」父狱中惨死家属被迫迅速火化下葬 当局抓维权人士并封路阻消息扩散 「泼墨女孩」董瑶琼的父亲董建彪上周突然在狱中死亡,家属指其遗体遍体鳞伤,但当局要求翌日进行火化,其后亲自派人施压家属将骨灰入土。董瑶琼三次被关精神病院,近两年音讯全无,当局并拒绝让其见父亲最后一面,家人担心董瑶琼或已死于非命。另外,在推特上透露董建彪死讯的维权人士,目前已被当局抓捕。当地其他维权人士也受到控制。 湖南株州民主人士陈思明被国保带走,当地公安周一(26日)向其家人发出拘留15日的通知书。陈思明上周六(24日)在推特上披露,「泼墨女孩」董瑶琼的父亲董建彪已于上周五(23日)惨死在湖南茶陵监狱中,并在翌日被迅速火化。陈思明指,接到董瑶琼的堂哥来电讲述亲属接获董建彪死亡通知后,在停尸房看到董建彪遗体,其全身有伤,肛门出血。当时国保称遗体在5天之内火化。 本台辗转从一位董建彪的亲属处获悉,家人们质疑董建彪是非正常死亡,但董建彪之子、董瑶琼的弟弟被国保和当地政府威逼下,在火化同意书上签字,董建彪的遗体于上周六被匆匆火化,当时董建彪家人上交手机后方可进入火葬场。而董建彪女儿、「泼墨女孩」董瑶琼未获准见父亲最后一面。 亲属说:已经火化了,刚死的时候通知家属去,说给5天,现在就是计划有变了,政府逼著就火化,你不来人它也就给你化了。没有人撑得起来啊,去闹也是无济于事啊,你不签字也是一样的要化。在停尸房里面,把你搜完身、手机甚么都要放在那里,人进去,才给你看一眼;甚么证据都没有,就这样无缘无故的没了,它现在这种手段为所欲为啊。上面就来人你不安葬也得安葬。 这位亲属指,家人向当局提出让董瑶琼为父亲送葬的要求,但是无果,董瑶琼目前生死不明,家人非常担忧。 亲属说:家里一直让政府把董瑶琼交出来,现在她爸爸现在死了,就是她爸现在要安死,也得让她回来见最后一面,也不知道,现在就是董瑶琼到底(是不是)死在外面了,还不知道! 另一位知情人士匿名向本台透露消息,上周六晚间,董建彪的骨灰盒送回家中,当局逼迫家人们立即下葬,经家人交涉,原本决定将于周二(27日)安葬;但周日(25日)有省级人员到场,下达指令必须在周一前完成。无法抵抗政府压力的董家,唯有于周日将董建彪骨灰下葬。当天正值董瑶琼33周岁生日,唯其未能回家送别父亲。 这名知情人士还透露,当局赔偿董家7万元人民币,其中3万元赡养母亲,4万为安葬费,但赔偿金至今未到账。 另外,自上周六起,通往董家的路口就已经被全部封锁,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亲属进去也必须交出手机,不允许拍照。株洲地区还有多人也被控制,禁止前往董家吊唁。 流亡美国的709辩护律师陈建刚认为,就目前家属透露的信息及官方急于毁尸灭迹的行径,几乎百分之百可以断定董建彪是受到暴力后非正常死亡。 陈建刚说:以我工作的经验做一个判断,董瑶琼的爸爸百分之百是死于非命,最起码的程序是要调查清楚死亡原因,而且还要给家属鉴定、提出质疑的时间和机会。从警方、中共的国家机关强制的毁尸灭迹种种行动来看,可以认定他就是死于共产党的毒手。 陈建刚指,董家两代人的惨剧仅仅是源于董瑶琼最初的「泼墨行动」,而董建彪没有屈从官方淫威,坚持救女,最终招致报复。陈建刚说,习近平执政以来,这样的血案在中国就不断发生。 陈建刚说:原因就是董瑶琼向习近平的图像泼了墨汁,这在任何文明国家就是一种个人思想、言论的表达方式,没有任何问题。董瑶琼泼墨之后被抓、被精神病,董建彪要把女儿救出来,那么中共就随意扣一个罪名把他关进监狱,判刑3年,那么现在不仅仅让他坐牢,而且在牢房把他整死,这个家庭太惨了。习近平执政以来,无数的暴力都在发生。 2018年7月4日,董瑶琼在上海陆家嘴海航大厦前向习近平画像泼墨,并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传全程视频,数小时后董瑶琼被上海国保和公安局秘密抓捕。父亲董建彪闻讯连夜赶至上海,要求公安告知女儿下落,事后也一直为女儿冤情奔走。 7月16日董瑶琼被上海国保送回并移交给株州公安局,其后被关入株州三院(精神病院),董建彪与律师到医院寻人未果,后被国保软禁在家中。2020年1月,获释出院后的董瑶琼外形及性情大变,董建彪向外透露董瑶琼被关期间被喂药;2020年5月20日,董瑶琼第二次「被精神病」; 2021年1月底,董瑶琼第三次被关入精神病院,近两年的时间内,外界无从与其取得任何联系。 董建彪因女儿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与前妻发生矛盾,遂于2021年2月12日携带汽油,「威胁」要烧掉董母的房子,被当局藉故对其判刑3年。 记者:吴亦桐 责编:锺广政 网编:刘定坚 7.【铁腕清零】被困近50天乌鲁木齐小区居民爆抗争 成功争取解封 中共「动态清零」的强制疫情防控引发居民集体维权事件不断。封控47天的新疆乌鲁木齐王家梁小区周一(26日)爆发居民集体抗议,当局最终答应解封。 综合社媒资讯报道,王家梁居民群起反抗封控的影片和照片周一在网络热传。有影片显示,一位中年男子跪在地上对一名「大白」哭诉:「我们家没吃没喝的,你们非要逼得我们一家四口人跳楼吗,我回去就去跳楼。」这名「大白」则不断劝说拦阻他:「不要,不要这样。」 另有影片显示,一对年轻的男女也跪在「大白」面前,同样诉说自己被封控之后的艰难。住在王家梁的大多是打工人,他们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已经封控近50天了,他们已经撑不下去了,快要饿死了。 还有影片显示,一群民众聚集在小区门口,大力摇晃铁闸,试图冲出去,铁闸外站了一群「大白」,有民众愤怒地对「大白」喊话,要求解封。 当地网友发微博称,在王家梁居民群起反抗封控的过程中,没有人做冷漠的旁观者,全部拿手机拍摄或开直播,然后和「大白」对峙交涉。结果26日早晨,王家梁意外宣布解封,居民们集体鼓掌欢呼。 王家梁居民的反抗行动,获得大陆网友支持:「据说昨天住在王家梁的人,今天都变成了梁山好汉。」「新疆王家梁都是英雄,疫情害人啊。」「看到这张图片泪目了!普通老百姓如果不是被生活难到这种程度,谁会去下跪!」 另在深圳福田,也有居民聚集反对封控。网络影片显示,有居民大喊:「解封!」也有居民大叫:「还我自由」。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香港入境检疫放宽至「0+3」 港人「报复式外游」惟难吸外地游客 香港入境检疫从周一(26日)起放宽至「0+3」,海外及台湾抵港人士不需要前往酒店隔离,不少港人把握机会外出旅游,有旅游公司数据显示,自港府宣布放宽至「0+3」后,过去周末出境航班订单量增近400%,惟入境航班只增长逾155%。意见认为港人「报复式外游」之际,新措施却难吸引游客入境,业界担心本地饮食业将面临寒冬。 香港入境检疫措施放宽至「0+3」,首班受惠的航班在早上6时生效后由台北抵港。机管局网页显示,周一有约50班航班抵港。不少抵港旅客都表示,入境过程顺利,落机后半小时内可以离开,有港人疫情下首次回港,亦有人趁不用酒店检疫而立即回港。 从外地返港的许先生说:最大分别当然是不用在房间困3天,人是喜欢自由的,我现在回酒店洗澡就能外出,多舒服啊,3天都不容易,我们习惯了自由。 中国旅游集团携程旗下的Trip.com香港及台湾地区电子商务主管叶卓铭,周一在新闻稿表示,在周六(24日)至周日(25日),Trip.com(香港)出境航班订单量比上周同期增长近400%。最受欢迎的出境目的地为:曼谷、首尔、东京、新加坡、大阪;至于入境航班订单量就比上周同期增长155%,主要来自曼谷、伦敦、新加坡、台北、曼彻斯特。 叶卓铭指,亚洲范围内的短途旅行上升趋势更加明显,大部分的出境航班订单将在国庆和圣诞假期进行,香港用户预订海外酒店的平均天数现在是3至4天。他又指,Trip.com从8月开始就推出往泰国、韩国和日本的出境游促销活动,成为带动过去周末录得订单激增的部分原因。而对于入境人数不如出境人数,他解释新措施刚开始实施,外界需时消化。他看好未来数月出入境游需求会持续上升,另外期待航班数量可以增加,以进一步促进各个目的地的旅游业复苏。 叶卓铭说:海外游客或需要更多时间来消化「0+3」,虽然入境游的数据未如出境游在周末期间有如此大的增幅,但我们仍然相信入境游会在今年第4季度录得大幅增长。现时大部分入境航班订单将在10月下旬进行,而我们全球用户预订香港酒店的平均天数目前在5天左右。 港府放宽入境检疫措施,不少港人抢机票外游。医院管理局前行政总裁梁栢贤周日(25日)在Facebook发文表示,访港游客大多为短途客,若不能进入食肆或其他消费场所,香港吸引力将大大减少;而且市民亦会因出现抗疫疲劳,而进行「报复式旅游」,意味留港消费的市民减少,恐会令零售食肆营商环境雪上加霜,希望港府尽快全面放宽入境检疫,以及同时放宽社交距离及餐饮业营业限制,才能振兴经济及民生。 饮食业界担心入境检疫放宽,多了港人外游,业界难受惠于第二期消费券。5个饮食业商会周一(26日)联署去信港府,要求放宽社交距离措施,包括食肆每枱人数上限增至12人,及取消宴会人数上限等。 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接受港媒访问指,近年尾本来是市民消费的日子,相信大部分市民如果安排得到一些机票去其他地方的话就尽量出游,因为已经「饿了两年多没有出外」,对餐饮业来説将会是另一个寒冬。他指,圣诞、年尾本来是婚宴旺季,但因为人数上限对饮宴服务生意大受影响。《香港01》引述黄家和报道指,预计节日将会有50万至80万市民离开香港旅游,即超过10%的香港人口离港,生意相对地会减少10%。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9.【台海局势】英与盟国合保台自防能力 台湾外交部表高度欢迎 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大陆译作:特拉斯)接受美国传媒访问时表示,中国若以武力入侵台湾,英国将与盟国合作以确保台湾具备自我防卫能力。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受访内容充分显示卓慧思首相积极联合理念相近国家团结对抗中俄极权国家合流,外交部表达高度欢迎与诚挚感谢。 继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表示,中国如武力犯台会出兵协防台湾后,英国首相卓慧思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访时再度表示,英国将与盟国合作,以确保台湾具备自我防卫能力。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对于卓慧思发言表达感谢。 欧江安说:对于卓慧思首相延续其先前担任外相时支持台海和平稳定的政策,在上任不久即再度重申其一贯坚定的挺台立场,公开呼吁强化国际合作以维系台湾安全,外交部表达高度欢迎与诚挚感谢。 欧江安指,卓慧思已多次公开宣示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去年9月担任外相即开始推动建立全球「自由网络」(Network of Liberty),呼吁联合理念相近国家共同捍卫民主自由,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欧江安说:今年4月发表极具全球战略意涵的外交政策演说「地缘政治重现」(The Return of Geopolitics),明确呼吁北约盟友必须确保台湾等民主政体有自我防卫能力,同时点名中国必须遵守国际规则。今年8月卓慧思在竞选保守党党魁期间,针对中国以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港译佩洛西)访台为藉口,寻衅围台军演,卓慧思即持续呼吁全球民主阵营国家应确保台湾拥有自我防卫能力。 欧江安认为,卓慧思接受CNN访问的内容充分显示她积极联合理念相近国家,团结对抗中俄极权国家合流,捍卫共享自由民主价值,以及在协助台湾自我防卫立场坚定不移。 欧江安说:台湾与英国共享民主、自由、人权、法治等核心价值,在国际地缘政治剧烈变化的关键时刻,台湾作为印太地区负责任的成员,将持续与英国等全球理念相近国家深化合作,团结强化民主韧性,共同对抗威权主义的扩张与胁迫,并与世界各国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自由、开放、繁荣的印太地区。 卓慧思是以首相身分接受美国传媒专访,强调世人必须从乌克兰遭俄罗斯入侵学到教训,确保台湾在中国入侵时有能力自卫。此外,卓慧思也指出,美英具有特殊关系,尤其在因应俄国威胁及中国日益强势的作为时唇齿相依。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亦以同样题目,采访出席联合国大会的韩国总统尹锡悦,他表示,若台湾周边发生军事冲突,朝鲜挑衅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在此种情况下,韩国与美韩同盟在朝鲜半岛的首要任务,必须首先应对朝鲜威胁。 至于韩国是否会要求美国介入台湾议题之前,先履行韩国安全义务,尹锡悦认为,朝鲜半岛和台湾对于美国来说都非常重要,都需要美国及盟友夥伴共同防卫,他认为这两个议题都非常重要。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多国要求联合国人权理事会讨论中国新疆问题 路透社周一(26日)报道,包括美国和英国等多个国家呼吁,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应该举行辩论,讨论对中国新疆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的人权关切。 报道指出,由多国联手起草的文件「决定草案」寻求在2月开始的理事会下届会议上进行辩论。路透社引述外交界人士指出,美国和英国是其支持者之一。 上个月发表的一份联合国报告指出,在新疆「发生了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可能构成反人类罪。中国极力否认任何侵权行为。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多伦多港人举办英女皇追思会 移民:怀念女皇出于港人身份认同 在刚过去的周日(25日),加拿大多伦多有港人自发组织英女皇追思会,藉纪念女皇对香港的贡献表达港人身份认同。 怀念英女皇追思会由多伦多香港人行动组自发组织,在多伦多万锦于人村千禧广场举行,有数十位加拿大香港移民出席。 有出席的香港移民表示,出席追思会是希望肯定英女皇对香港的贡献。1997年主权移交前已移民加拿大的廖小姐对本台记者说,昔日香港人在英女皇及英国的统治下受益良多。 廖小姐:她(英女皇)实在是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我们那个年代很穷,但在英女皇统治下,在房屋、教育、医疗,我们都享用了很多。 同样于香港主权移交前移民加拿大的Ronald表示,纪念英女皇是出于自己仍然有香港人的身份认同。他指今日的香港已改变太多,他庆幸当日移民的决定。 Ronald:我自己虽然来了加拿大,但我都会认同自己香港人的身份,我觉得她(英女皇)也算是曾经代表香港,因我现在是加拿大公民,我不会做太多的事,但一些好基本的悼念,我不介意出席。 他认为作为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悼念气氛反而不及香港。 Ronald:我自己觉得是(悼念气氛)不高。她(英女皇)驾崩当天,我上班时很多人谈论这件事,但得罪讲句好像是当八卦事而已。 活动主办机构多伦多香港人行动组召集人李肖君表示,举办追思会是希望在官方悼念的途径以外,让在加港人有多一个机会表达对女皇的思念。她认为港人悼念英女皇实乃对旧日香港的缅怀。 李肖君:加拿大虽然属英联邦国家,但他们(加拿大人)对英女皇不及香港人的爱戴。特别是香港近几年的急速转变,我想大家怀念的不只是英女皇,是怀念昔日的香港,怀念昔日我们的生活。 追思会以播放英国国歌「天佑女皇」开始,其后为女皇祈祷及默哀一分钟,并邀请港英年代的退休公务员分享女皇访港事迹。会场亦设有吊唁册,吊唁册其后会由主办机构寄送至英国白金汉宫。 记者:胡彗蓝(多伦多) 责编:毕子默 12.【财经拆局】金管局的「托市第一击」 在香港四年来首次加息之际,金管局出奇不意将物业按揭贷款利率压力测试要求,由现时额外加三厘息向下调整至两厘,是当局首次放宽楼市措施。外界关注楼市已步入下行周期,尽管金管局否认托市说法,但预计更多楼市辣招在楼价跌多一至两成左右,措施将逐步放宽,不过预计届时已经难以再挽救楼市。 先回顾一下近期楼市表现:二手楼价指数已连跌十周,反映主要大型屋苑二手住宅楼市走势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创逾四年半新低,连跌10周共6.14%。 而由去年八月历史高位191.34点计,过去13个月楼价累计已下跌了11%。 值得留意是,楼市跌势已经由新界的细价盘蔓延至一线屋苑,特别是近期新界一手新盘接连推售尽吸上车客源,令二手楼价持续受压,连带银行估价亦受拖累。有报章近日抽取十大屋苑单位估价,近乎全数单位按月均录跌幅,其中新界上车盘嘉湖山庄今年首9个月估值累跌近13%,而近月屡试400万元低位的沙田第一城,亦有单位估值首9个月跌16%,单计过去一个月亦跌近一成。 即使是一向唱好楼市的地产代理,近日都改变口风,确认楼市进入下行周期,当然不排除这样做目标是向放盘业主施压,特别是「移民盘」更成为压价对象,不少买家甚至未睇楼就先压价两成。 在确认楼市步入跌浪的背景下,金管局选择在香港银行调升最优惠利率(P)翌日,决定把按揭压力测试情景,由现有按息加3厘,降至加2厘,即日生效,强调新压测已足够确保银行按揭业务风险得到妥善管理。 金管局是在2010年首度引入按揭压力测试,并要求银行为申请人作压力测试时,须假设实际按息加2厘,而申请人在测试情景下的供款与入息比率不可超过60%;至2013年因楼市升势未止,金管局把压测加息幅度上调至3厘。 今次是当局首次放宽压力测试,金管局强调放宽压测是考虑到目前的利率环境和按息走势,以及按息过往的长期平均水平,因应银行风险管理需要的变化而作出的决定,与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措施无关。 表面上当楼市步入下跌周期,加上利率开始上调,放宽压力测试是有充分理由,有助买家上车。不过值得注视,是按揭贷款的审慎监管属长期措施,不应经常调整,否则可能令本来无能力上车的买家,在错误计算自己的供款能力而「入错市」。有银行界人士已经提醒,即使要放宽,亦应等到美国加息完结才进行。 令楼市雪上加霜是,美国联储局态度转向极端鹰派,局方今年三月启动紧缩周期,短短六个月内合共加息五次,累计幅度达三厘,力度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前任主席沃尔克(Paul Volcker)以来最猛烈,而且加幅已高于2015-18年的2.25厘加幅。 更重要是,联储局的官员预计,息口远未见顶,预测利率水平的点阵图,预计今年底联邦基金利率会加至4.4厘,而今年6月时预料只会加至3.4厘,即是比当时预计足足提高了一厘,这意味著联储局在今年剩馀的两次会议中每一次都需要加息,其中至少一次需要达到四分三厘。 香港实行联系滙率制度,港息最终必须跟随美息趋势。今次主要银行象征式上调优惠利率八分一厘,明显只是试水温,以美国已累计加息三厘,一旦目前香港银行体系总结馀约一千二百亿元真的「清零」,虽然不会冲击到联系汇率制度,但利率一旦要「追落后」追加近三厘,再额外加上目前的两厘压力测试,楼市所受冲击可想而知。 前交银国际经济师洪灏已发出楼市崩溃预告,指在经济转差、资金外流和加息等因素下,香港楼价将面临长期下行,预计「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有机会从去年8月的历史高位在未来3年下跌5成。以现时楼价已下跌11%跌幅,换言之,他预期3年内仍有4成潜在跌幅。 今次金管局出手托市,是2010年以来推出「辣招」后,首度放宽楼市措施(之前林郑Plan 及期后强化的波叔Plan,均只是针对首次置业的按揭保险,因此不计在内)。尽管当局一再否认是托市措施,但降低压力测试门槛,对象划一是所有楼市的买家,实际效果就是当局扭转之前对楼市施加的限制。 因此今次楼市下跌的情况,与2015、18及19年的短期跌势并不相同,金管局的「托市第一击」,实际上是变相确认楼市下行周期已经开始。 现实上陈茂波已经不得不放宽楼市辣招,他之前在网志上已经透露今个财政年度的财赤将超过1,000亿元,远高于年初预算案所估算的563亿元,将会是历来第二高的财赤,仅次于前年2,325亿元赤字的历史纪录,财政储备将跌至8,000亿的边沿。 八千亿是甚么概念? 按今年度财政预算案预测,政府一年开支将达到8,073亿元,换言之财政储备将跌至相当于政府开支的月数,由原来估计的13个月跌至只有12个月,将是1997年回归以来最低水平,甚至差过梁锦松做财政司年代,2003年沙士后的13个月水平。 因此政府要托市原因很简单:楼价再跌必定将拖低地价,影响政府的卖地收入。事实上上一个年度政府财政预算可以扭亏为盈,全靠有逾1,400亿的卖地收入。今年呢?首5个月的地价收入仅为172亿元,与全年度的预算收入1,200亿元相距甚远,过千亿的差距如何「填数」? 如果楼市在现水平再跌多15-20%,不单会做成更多负资产宗数,楼市气氛逆转必定影响成交,发展商眼见新楼盘滞销(最近就有新盘首日开卖「食蛋」)就不会投地,届时政府必定要逐步放宽辣招,当中就包括额外印花税、双倍印花税及之后的买家印花税。 但香港现时面对移民潮引发的结构性人口减少,总劳动人口较2018年减少了24万人,人口统计更显示,未来「上车」需求最殷切的20至29岁的人口,三年间减少12.3万人,过去发展商经常挂在口边的「刚性需求」是否仍然存在?更重要是过去近廿年楼市一个重要的购买力--内地居民短期因疫情无法来港,同时内地楼市因「断供潮」已经蒸发一大部分财富,内地地方官员亦会千方百计留下居民资金买楼,以防内地楼市崩溃,恐怕即使政府再放宽辣招,楼市跌势都难以逆转。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5-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5日 1.「泼墨女孩」父亲狱中惨死 国保威逼下遗体匆匆火化 据湖南株州民主人士陈思明24日在推特上披露,「泼墨女孩」董瑶琼的父亲董建彪,已于上周五(23日)惨死在湖南茶陵监狱中。 陈思明消息指,董瑶琼的堂哥来电讲述,亲属接通知后,在停尸房看到董建彪遗体上全身有伤,肛门出血。当时国保称遗体在5天之内火化。 陈思明在发出消息后不久即被国保带走,目前与外界失联。 本台辗转从一位董建彪的亲属处获悉,家人们质疑董建彪是非正常死亡,但董建彪之子、董瑶琼的弟弟被国保和当地政府威逼下,在火化同意书上签字,董建彪的遗体于24 日被匆匆火化,当时董建彪家人上交手机后方可进入火葬场。 24日晚间董建彪的骨灰盒送回家中,当局正逼迫家人们立即下葬,经家人交涉决定于周二(27日)安葬;但25日省级人员到场,下达指令必须在26日前完成。 通往董家的路口24 日就已经被全部封锁,闲杂人等不得进入,亲属进去也必须交出手机,不允许拍照。株洲地区除了陈思明被国保带走失联以外,还有多人也被控制,禁止前往董家吊唁。 流亡美国的709辩护律师陈建刚认为,就目前家属透露的信息及官方急于毁尸灭迹的行径,几乎百分之百可以肯定董建彪为受到暴力后的非正常死亡。 出生于1967年的董建彪是一名矿工,「泼墨女孩」事件后一直为女儿冤情奔走,曾因女儿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与前妻发生矛盾,遂于2021年2月12 日携带汽油,「威胁」要烧掉董母的房子,其后获刑3年。 2018年7月4 日,董瑶琼在上海陆家嘴海航大厦前向习近平画像泼墨,并在社交媒体推特上传全程视频,数小时后董瑶琼被上海国保和公安局秘密抓捕。董建彪听闻事件后连夜赶至上海,要求公安告知女儿下落。 7月16号董瑶琼被上海国保送回并移交给株州公安局,其后被关入株州三院(精神病院),董建彪与律师到医院寻人未果,后被国保软禁在家中。 在「泼墨事件」发生一年后的2020年1月,获释出院后的董瑶琼外形及性情大变,董建彪向外透露董瑶琼被关期间被喂药;2020年5月20 日,董瑶琼第二次「被精神病」; 2021年1月底,董瑶琼第三次被关入精神病院,近两年的时间内,外界无从与其取得任何联系。 记者:吴亦桐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陆委会:王毅称统一台海才有真正和平 误导国际扭曲事实 中国外长王毅24日在联合国大会演说中表示,任何阻碍两岸统一决心者都将「被历史巨轮碾碎」,「只有中国完全统一,台海才会有真正的和平」。 在台北,陆委会25日响应表示,对王毅散布悖离历史事实与两岸现状的错误言论,表达强烈抗议与不满。 陆委会指出,「中华民国」是主权国家,台湾在历史事实、国际法及现实上,从未一日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岸互不隶属是客观现状。中方刻意误导国际社会,对外散布扭曲事实、充斥谎言的「一个中国原则」「历史权利」,企图合理化其对台主张作为,我政府对此强烈抗议。联大 2758 号决议从未涉及台湾及台湾人民在联合国体系代表权的问题,更未处理台湾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中共侵犯我国家主权、打压阻挠台湾参与国际,国际社会已严重关切、更坚决反对。 陆委会重申,台湾的未来由2300 万台湾人民决定,绝不接受中共单方设定的政治前提及两岸终局,更不会退缩屈服。我政府致力维护台海和平、捍卫国家主权与民主自由防线,呼吁联合国及全球民主伙伴支持台湾、认清专制政权欺骗本质及遏制其违反国际秩序规则的挑衅行径;也再次正告中共当局面对「四个坚持」的台湾共识,以和平理性方式化解分歧。 *台外交部:颠倒是非公然威胁* 台湾的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王毅演说中诓称对台湾主权,蓄意错误解释联大第2758 号决议,将其与所谓「一个中国原则」挂勾,图谋制造台湾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假象,遮掩中国近期在台海挑衅的作为。对于王毅在联合国大会上扭曲历史事实、刻意混淆真实现况、误导国际视听的连篇谎言,外交部予以最严厉的谴责。 外交部重申,联合国大会第2758 号决议,只处理了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决议全文只字未提台湾,不但未授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体系代表台湾,更未提及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中国持续刻意对联大历史文件作出扭曲错误的政治性诠释,将并未获得国际共识的所谓「一中原则」与其作荒谬连结,长期施展不当影响力施压联合国体系,无所不用其极排除台湾及所有台湾人民的参与,阻挠台湾贡献国际社会的机会。 外交部表示,中国近期以来在台海周边进行的挑衅行为,已引起全球严正关切,友邦及美国等理念相近国家在联大期间,纷纷公开表达对台海和平的重视,反对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呼吁遵守联合国宪章的重要性。台湾将继续与民主社群国家共同遏止威权主义的扩张与侵略,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中国派「边缘人」万钢出席安倍国葬 王丹:羞辱日本 日本政府27日将举办已故首相安倍晋三的国葬,中国派遣出席的代表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因为万钢无实权,日本传媒认为,这是中国因日方对台立场产生不满的结果。 六四学运领袖王丹25 日在脸书《王丹网站》贴文表示,安倍晋三葬礼,中国仅派一个政协副主席万钢出席。不仅层级低,而且万钢本人连中共党员都不是,根本就是一个边缘人,工具人而已。 王丹认为,中方如此安排,非常刻意,摆明表达对安倍晋三的不满,也是对日本支持台湾表达不满。 王丹指,如此羞辱日本,中日关系几近破裂。 日本共同社引述多名政府相关人士消息报道,日本政府在安倍晋三国葬仪式中,唱名各国代表献花时,将以「台湾」称呼,一般认为,日本政府是考虑到安倍生前与台湾有很深厚的交情。 报道认为,日本政府如果视台湾为国家的话,中国可能反弹。 日本时事社22日报道,中国派出政治地位不高的万钢出席安倍晋三国葬,是因为中国对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心生不满的结果。 报道指,中国早前派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出席英国女王伊莉萨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葬礼,相比万钢不但非中共党员,而且与日本关系没有渊源。 报道引述中日关系的中国学者观点认为,万钢是全国政协副主席,地位虽高但无实权,中国派万钢出席安倍国葬,可能纯属礼貌性质。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美副总统访问首尔前 朝鲜试射弹道飞弹挑衅 韩国军方表示,朝鲜25日朝日本海试射一枚不明弹道飞弹。朝鲜试射飞弹的时间点,适逢美国航母参与的韩美大规模军事演习即将登场,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也即将于本周造访首尔。 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表示,朝鲜早上在平安北道泰川一带,向东部海域发射一枚短程弹道导弹,飞行距离约600公里,飞行高度约60公里。 韩国军方发表声明,谴责朝鲜试射飞弹,对朝鲜半岛以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构成严重威胁,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强烈敦促朝鲜立即停止发射活动。 日本防卫大臣滨田靖一表示,朝鲜25日上午6时52分,从内陆朝东方发射至少一枚弹道飞弹,推估这枚弹道飞弹落在朝鲜东侧沿岸附近,是日本专属经济区(EEZ )外。 滨田表示,朝鲜发射的弹道飞弹有可能是以难追踪的变轨飞行,目前还在搜集相关信息做分析,并未接获有飞机、船舶受害的消息。滨田说,朝鲜发射弹道飞弹,对日本构成威胁。在俄罗斯对乌克兰发动侵略之际,朝鲜频频发射飞弹引发区域紧张,强烈谴责朝鲜违反联合国安理会决议。日本政府已透过位于中国北京的大使馆管道向朝鲜提出抗议。 日本朝日新闻分析,美国海军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列根号(USS Ronald Reagan)23 日进到韩国海军的釜山基地,预定参加在日本海附近举行的美韩联合军演。朝鲜可能是为了对抗美韩的军演,才做出军事性的挑衅行为。 另外,美国副总统贺锦丽预计本周访问首尔,并于29日会见韩国总统尹锡悦。 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23日在简报会上表示,在贺锦丽访问期间,朝鲜可能会进行核试验或其他挑衅行动。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4-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4日 1.网传打科兴疫苗得肺结节热搜破亿 中国官媒忙灭火 近日网路盛传接种北京科兴疫苗罹患肺结节,相关消息两小时内浏览数破2000 万引发恐慌,中国官媒否认并指莫让谣言干扰抗疫大局。此前则盛传,接种科兴等疫苗导致糖尿病和白血病。 中央社引述网路平台,“卫柏兴说医改”22日刊登文章“ 科兴半夜上热搜,相关话题流览量已经过亿”,当中汇整网友声称接种北京科兴疫苗后,经体检发现罹患肺结节的控诉。 文章指出,近来中国微博广传控诉接种科兴疫苗后患肺结节的贴文,并以“#科兴 肺结节#”或“#北京科兴肺结节#”作主题标签。 当中有网友说,“看到好多人打完体检出肺结节,我一个好朋友也是,我自己压根没敢体检,不过经常晚上临睡着前我都会咳嗽”。 还有网友指出:“纠结了好久到底为什么今年体检突然有了肺内结节,原来原因在这吗?”、“难怪我们办公室7个人5 个肺结节”、“虽然很不想引起舆论,但是我身边好几个朋友这两三个月接连不是荨麻疹就是肺结节,而且体检肺结节的两位女性并不是抽烟人群。” 报道指出,当这个话题的全网热搜逾两小时破两千万,却突然被屏蔽,不过有关“北京科兴”、“科兴疫苗”、“科兴疫苗举报”、“科兴疫苗肺结节”的关键字,热搜仍破 800万甚至4千万,累计破亿。 中国官媒《经济日报》报道说,已有多位专家对此辟谣,并说从免疫原理看,灭活疫苗与肺结节风险没有关联。 报道指出,肺结节病因多样,主要分为病毒、细菌、支原体、真菌等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结节,和尘肺、肿瘤性肺结节等非感染性结节。 科兴疫苗属于灭活疫苗,研制过程已使病毒处理致死,失去繁殖、感染能力,不会感染肺组织产生结节。 报道又表示,科兴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评估批准。在疫苗相关不良反应事件中,从未提及肺结节风险。而且从各地数据看,肺结节检出量增加与国产仪器进步有关。不接种疫苗,每年仍会有相当比例的人群会检测出肺结节。正常人群肺结节的检出率,各地区数据不一,通常在 20%至40%左右,高的可能达到70%。 辟谣报道引起不少网民回应:“敢不敢让国家介入调查 《经济日报》和科兴可是一家人 自己人来个辟谣谁信啊? ”、“ 社会主义的疫苗是几亿人打了都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就是这么牛逼,有问题的都是资本主义疫苗。” 今年5月中国网路流传声称来自中国3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白血病患者的公开信,指控接种新冠肺炎疫苗后患此病,当时统计到上千病例。接种的疫苗以科兴生物为主,其余包括北京生物等。 今年7月卫柏兴说医改也曾刊登“1000多孩子集体第1型糖尿病,父母泪诉再求助!”的公开信,当中指控孩子接种科兴生物、北京生物等灭活疫苗后罹患第1 型糖尿病,孩子要终身注射胰岛素,身心备受折磨。 不过,香港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表示,“没有证据”显示新冠肺炎疫苗导致白血病,两者“没有关联”。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针对国产新冠肺炎疫苗安全性、有效性举行新闻发布会。专家在会中强调,接种新冠疫苗不会引起白血病和糖尿病的发生,这些都是网路上不负责任的错误言论。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香港法庭】前“贤学思政”4成员涉国安法求情 控方指首被告仍“无悔” 已解散的香港本土派学生组织“贤学思政”前召集人王逸战、前秘书长陈枳森、前发言人黄沅琳和朱慧盈,被控“串谋煽动他人实施颠覆国家政权”罪,区域法院法官24 日听取各被告求情后,决定索取其中两名被告朱慧盈和黄沅琳的教导所报告,并将案件押后至10月15日再讯。 王逸战代表大律师指,被告行为是严重的,辩方无意淡化,但认为不属于国安法下的情节严重。律师又引述王逸战的求情信称,被告深感懊悔,还押期间已经反思。 不过,控方反驳指,王逸战3 日在社交网站贴文提及,对结果无期盼,自己亦无怨无悔,质疑法庭是否应纳入考虑。王逸战代表律师指,有关贴文只是一篇随想、感想,是被告还押一年的感受。“无期盼”和“无怨”,是指明白监禁是唯一选项,不会怨其他人;而“无悔”是指还押一年期间没有浪费时间,有读书及反省,包括进修英文,强调被告不是无悔意。 法官郭伟健质疑贴文中最后一段:“一起昂首走那未完的路”,认为不止是一篇感想,而是叫人有行动。 陈枳森律师求情时表示,被告在被捕前约9 个月,已没再参与摆街站,希望法庭可视他为自动放弃犯罪作为减刑。代表律师指,“贤学思政”的组织松散,知名度比其他组织低,煽动行为在街站发生,而非网上,潜在伤害有限,认为这些的行为“徒劳无功”。 朱慧盈代表律师表示,被告知道案件严重性,她不是存心挑战国安法,愿意向社会道歉。 根据4名被告早前承认案情指,“贤学思政”于前年5月成立,并于2020年10月25日至2021年6月16日,分别在旺角、铜锣湾多区摆设7 次街站宣传政治立场,声援12港人和在囚示威者。王逸战在其中6次街站公开发言,呼吁大众抗争对抗当权者,说抗争将会持续,直至香港重光为止。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NASA华裔研究员领补贴却隐瞒与中国关系 成正东遭判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究计划华裔研究员、前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教授成正东(Zhengdong Cheng ),24日向侯斯顿联邦法院承认在接受联邦研究经费补贴时,隐瞒与中国政府的关系两项罪名。 侯斯顿联邦法院裁定,成正东服刑13个月,并缴回过去领取的8万6876美元补贴,以及缴交2万美元罚款。 成正东在2020年8月被捕,据检方指控,他在2004年获德州农工大学聘用后,获得75 万美元的太空研究拨款,但他在此期间隐暪了与中国官办大学的联系与工作,包括在广东工业大学软物质研究所担任所长。成正东在被捕后不久就被德州农工大学解雇。 根据美国规定,NASA不得将资金用于中国政府、机构或中方拥有的公司进行合作。 成正东案件属于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一部分,计划由前特朗普(Donald Trump )政府发起,以防止中国政府窃取美国科技与知识产权。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后,今年2月取消了该计划名称,并提高检控标准。 法官宣判时表示,成正东审讯期间已被关押13个月,抵扣刑期等于服刑完毕,但仍需缴回8万多美元补贴以及支付2万美元罚款。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中外长批评拜登对台政策 台外交部:颠倒是非公然威胁 中国外长王毅批评美国总统拜登的台湾政策立场,台湾外交部24 日回应表示,不齿这种明目张胆的颠倒是非、公然威胁的说法,中国共产党政权极力对外扩张,为未来军事侵略行动做准备,才是印太区域问题根源。 台湾外交部表示,中国外交部长王毅22日在美国纽约亚洲协会(Asia Society )总部的演说中,回击美国总统拜登近日发表的台湾政策立场,并指出“在美方插手和纵容下,台独势力滋生蔓延,不断改变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中的根本现状,进而对台海和平稳定构成最大威胁”;他也提到, “台独这头破坏力极强的灰犀牛,正在向我们冲来,应当予以坚决制止”,并称将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外交部强调,对于王毅这种明目张胆的指鹿为马、颠倒是非、公然威胁的说法,外交部对此表示不齿,并予强烈谴责。近年来,中国共产党政权极力对外扩张,尤其对台湾周边灰色地带的海空军演行动快速升级,搭配恶意网路攻击、假讯息等混合战,为未来军事侵略行动做准备,这才是印太区域问题根源。 外交部指出,中国的各种说法,包括拉高反对“台独”的声调,都在混淆国际对其扩张主义野心的注意。外交部再次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统治台湾,台湾在全民努力之下,已经发展出一个各国称道、全球肯定的自由民主政治,和中国共产党极权统治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两个截然不同的模组。 外交部指出,这就是多年来的历史事实,也是国际公认“互不隶属”的现状。中国政府口中的“台独”,就是军事侵略台湾的借口,如同“一个中国”、支持台湾国际参与、国际友人访问台湾、联合国大会第 2758号决议案等,都是中国到处划红线和为军事侵略台湾找借口。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3-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3日 1.【铁腕清零】滇、渝等地强推收费隔离 官员曝经济确实已难以为继 重庆和云南等地相继对强制集中隔离收取费用。有当地政府人员指,外地人到当地若违反政策会遭拘留,有体制内人士指出,各地政府在清零和经济财政枯竭双重压力下的,以强制隔离的藉口割韭菜正成为常态。 据重庆长寿区新冠防疫领导小组周二(20日)下发的文件显示,当地官方已从周三(21日)开始执行强制隔离收费。那些在公租房隔离点强制隔离的人,被收取每日约300元(人民币,下同)的食宿费用。而被隔离在酒店的人,则需要支付因此而产生的酒店食宿费用。 长寿方面称,有当地户口和长期居留、并缴纳社保的人,可以申请减免费用。 相关收费政策对外地人尤为不公平。与此同时,被称为云南北大门的镇雄县,亦出台文件,针对来自外地疫区的人,要求他们前往当地必须进行严格的检查,并对来自四川和贵州方向的人实施强制集中隔离,隔离费用自理。 长寿区政府行政中心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证实了此事,并表示,当地对此有严格的检查。但他们拒绝解释出台强制收费规定的原因。 长寿区行政中心:我们长寿这边下高速路,他们都要检查检了之后,按照他们的要求该进行隔离的就要隔离隔离,要自费9月21号开始执行的区政府出的文件,这个没办法跟你解释哈,反正我们都是按照文件执行。 镇雄县政府所在的乌峰街道办证实了官方也已经实行收费隔离,并透露,即便是当地居民,如果近期有贵州和四川等疫区行程记录的话,同样会被强制自费隔离。 镇雄官方:需要隔离,是三天集中隔离和四天居家观察,如果你从外地过来这边没有固定的住所的话,那就进行集中隔离自己承担费用,如果是住医院的话,那就是100块钱,一天如果住酒店的话,那就是150块钱一天。现在我们这边从四川和贵州方向过来的都要集中隔离,然后如果你隐瞒了行程的话是要被拘留的。 重庆市一位要求匿名的、分管市场的处级官员告诉本台记者,以前收费隔离,主要是针对海外归来的人,而现在各地明里暗里地纷纷强推收费隔离,一方面是政府实在是没钱了,另一方面,想以此吓阻人员流动,以降低清零的压力。因为他们担心一旦出现大规模的感染,当地的主要官员可能会出事。 但该官员也明确指出,这种严厉的管控确实减少了人员流动,但对经济造成的伤害,则越来越严重。她以自己的辖区为例,称仅今年上半年,这个位于重庆市核心商业区的地区,都出现了严重的破产和跑路潮。而直接回馈到体制内的冲击,就是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人都大幅度降薪。她透露,自己单位中的很多年轻人和低级别的人,处境都已经很困难。而大多数底层的务工者的处境更是难以为继。 她说:现在疫情严重得很,经济也很崩溃,就是因为各地都在阻断,今年的各种资料都出来了资料非常的难看,因为我现在在管那个投诉举报,跑路的多得很,特别是今年倒闭的特别多,各行各业都跑路。比疫情前增加了三、四倍。这个体制内的工资都在降,我现在是处级,工资还没怎么降。我们那些正科级、副科级呀,他们降得很厉害,降幅达到三分之二。 该官员还同时指出,他们作为第一线的管理者,了解实际情况,但他们的建议基本无法被听取,连相互之间谈论这个也会被警告。她认为,重庆市的高层也了解情况,但他们不敢得罪上面的人,所以整个体制内,上上下下都是揣著明白装糊涂。 但重庆市政府和市防疫指挥部则没有回应这个说法。 上述文件一出台就引发了吐槽。大量网民在官方发布的跟帖中称,持续的管控已经导致百业凋敝,民生艰难。而现在还被迫出门的人,一般都是有家里有急事,或迫不得已才出行,这些人多数面临巨大经济压力。网民又认为,相关做法还使官员们将强制隔离变成割韭菜的工具,滋生腐败。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高盛下调中国明年经济增长预测至4.5% 料首季仍维持「清零」 新冠疫情爆发近3年,中国一直采取「动态清零」政策,面临经济下行压力。美国投资公司高盛(Goldman Sachs)大幅下调了对中国2023年经济增长的预测,预计北京至少在明年第一季仍会维持严格的「清零」防疫政策。 美媒《彭博社》报道,高盛的中国经济专家闪辉(Hui Shan)等人在最新报告中,写道中国2023年GDP料将增长4.5%,低于此前预测的5.3%。而报告也维持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为3%的预测。 高盛认为,中共不太可能在明年第二季之前重新开放,因为当局必须先提高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并增加新冠病毒药物的生产等。同时,中共也可能希望等到中国新年旅游旺季,以及3月全国两会结束后,才会逐步放弃「清零」。 报告预计,中国重新开放后的头3个月,经济增长会受到适度拖累,之后才会出现急剧复苏。原因是中国民众大多未曾感染Omicron变异毒株,缺乏对Omicron的免疫性,中国在全面重新开放后可能会出现病例激增的情况,进而导致人员流动性降低和供应链中断,抑制经济活动。 《彭博社》指分析师们一直稳步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反覆封锁、房市危机以及出口放缓,都重创了中国经济。 高盛认为,在习近平于中共二十大上获得第3个任期之前,当局「房住不炒」的口号不太可能改变。经济学家认为,大幅放宽房地产限制也是不太可能的。高盛预计,房市将对今年及以后的GDP增长造成相当大的拖累。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形成团夥并涉泄密 孙力军一审判死缓 中国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周五(23日)宣布一审结果,他被判处死缓。虽然他面对的主要是经济控罪,但中共纪委对他的主要指控却是「在党内拉帮结派」、「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成夥作势控制要害部门」、以及「私藏私放大量涉密材料」。连同孙力军在内,这3天内合共5名公安系统前高官获重刑,有学者指乃涉及中共高层权斗。 综合陆媒报道,2022年9月23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刑罚,他以「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罪被判死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虽然现年55岁的孙力军被控的罪名为「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但无论是从官媒及中共纪委的说法,乃至学者的分析看,孙力军案似乎更像是一宗政治案件。 孙力军于2020年初武汉爆发新冠疫情后被派往武汉督导抗疫工作,不久被撤职查办,然后在2021年9月30日被开除中共党籍和一切公职。当时中共公告指控他的内容「政治野心极度膨胀」、「为实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操弄权术,在党内大搞团团伙伙、拉帮结派、培植个人势力,形成利益集团」、「妄议中央大政方针」、「成夥作势控制要害部门」,「严重危害政治安全」、以及「私藏私放大量涉密材料」。其中「私藏私放大量涉密材料」这条让外界猜测是否涉及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资料。 2022年1月,中国央视播放《零容忍》披露:「孙力军团夥案」牵涉中国前司法部长傅政华、江苏省前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上海市公安局前局长龚道安、武警少将、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彦平、重庆市公安局前局长邓恢林与山西省前公安厅长刘新云等多名高官。 连同孙力军在内,这3天合共有5名公安系统前高官获重刑,被视为中共二十大前夕的震慑之举。在孙力军周五被重判死缓前,被列为「孙力军政治团伙」的上海市公安局局长龚道安、重庆市公安局局长邓恢林、山西省公安厅厅长刘新云,同在周三(21日)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及15年、14年有期徒刑;另一名要角─前中国司法部长傅政华,则在周四(22日)也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且2年期满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教授冯崇义曾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聚焦孙力军案,实际上他是剑指孙力军背后的前中共政法委书记孟建柱以及孟建柱的后台、前中国国家副主席曾庆红、以及前中共总书记江泽民。据冯崇义分析,习近平拿孙力军开刀,是因为习认为曾庆红、江泽民给他在二十大连任中「使绊子」。 曾有报道指出,为了扳倒孙力军,习近平曾特别安插份属陕西富平同乡的孙新阳担任中纪委驻公安部纪检组组长,专门侦办孙立军案。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唐山烧烤店打人案一审宣判 陈继志获刑24年 6月10日晚间发生的唐山烧烤店恶意伤人事件引起全国震怒。周五(23日)上午,此案于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宣判,主犯陈继志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4年,另27名被告则获刑6个月至11年不等。不过,更多人关心的是被害者目前的状况,有网民留言直问:「4名女孩怎么销声匿迹了?」 央视报道指出,经过审理查明,陈继志及其他同夥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某烧烤店吃饭时,对王某进行骚扰,王某拒绝后陈继志及其他人持椅子、酒瓶攻击王某及王某友人,导致王某及朋友受伤,损伤程度构成轻伤二级、轻微伤。同时也查明,陈继志及同夥长期纠结在唐山市等地非法拘禁、群聚斗殴等等,造成社会恶劣影响。 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最后判决,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2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2万元;其馀27名被告人依法判处11年至6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另对其中19名被告人并处人民币23万5千元至3千元不等的罚金,且必须赔偿被害人的医药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损失。 判决一出炉马上冲上中国微博的热搜榜第一名,其中不乏网友们的怒吼,认为还是判得太轻,不过更多人关心的是被害者目前的状况,大家纷纷留言:「我比较关心被害者现在怎么样了」、「4名女孩怎么销声匿迹了?」 随著判决出炉,一些庭审期间发生的细节亦流出。据受害方律师透露,陈继志在庭审中曾痛哭流涕,并称「对不起国家,对不起唐山」。对此,有网民直接指出:「不是最应该对不起受害人吗?可见真是一点无悔意。」「他的痛哭是因为害怕坐牢,不是真心悔过,不值得同情。」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台湾联华电子荣誉董事长曹兴诚间接证港「7.21事件」与中联办有关 香港的「元朗7.21袭击事件」一直被外界质疑是「警乡黑合作」,认为港警包庇白衣人、勾结和协调乡黑。尽管官方一直否认并斥责这是污蔑,不过曾在中国大陆经商的台湾联华电子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日前接受访问时指,中联办的人曾亲口对他说「找流氓、公安痛打一顿就乖了」,起初他也不信,但「在7.21元朗真的做了」,令他深刻认清中共政权的暴力本质。分析指,更多事实印证「7.21事件」是早有预谋,共产党用「黑白结合」的方式来恐吓香港人。 曾在中国大陆经商的台湾联华电子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日前接受《德国之声》专访,回顾与香港中联办官员接触的往事时透露,「反送中」期间,有中联办的人聚餐时亲口告诉他:「我们找一些流氓来、公安来,把他们痛打一顿他们就乖了。」 被问到是中联办甚么人这样说,曹兴诚只说「不讲了,那不重要」。曹兴诚忆述,自己当场也有追问「讲真的讲假的,怎么可以做这种事情」,然而「7月21号的元朗就做了」。 当记者再追问曹兴诚是否在元朗事件前就得知当局可能采取有关做法,曹兴诚说:「我不相信啊。(直到)我看到(元朗7.21),不是,哗这些人简直,21世纪耶,警察带一大堆流氓来,拿了棍棒击打任何看到的人。」 香港一直没有定调白衣人与港府有关,对此,曹兴诚批评:「这把老百姓当白痴啊?你这么多人进来,警察通通不见了。打打打,所有都有录影,打了之后、完了之后,警察出来。所以共产党就是这样,它暴力又流氓,所以我说他是个流氓政权,很多事情冠冕堂皇解决不了,他流氓打你,就是这样子。」 桑普:印证「7.21事件」是早有预谋 共产党用「黑白结合」方式恐吓港人 目前身在台湾的香港时事评论员桑普周五(23日)接受本台访问,指更多人证、事证显示「7.21事件」是早有预谋,是共产党用「黑白结合」的方式来恐吓香港人。 桑普说:在「7.21」爆发前10天,有个18乡的乡事委员会的就职典礼上,中联办的新界工作部部长李蓟贻出席乡议聚会时已经表态,要元朗乡事势力驱赶示威者。其实这一点呼应了后来你看到何君尧(指),「前天的上水昨天的沙田,现在又来元朗闹事,欢迎他们来,来到会怎样?会招呼他们,即是恐吓他们。可见后来无论凤攸北街冲突的片段,后来有「风中微尘」的微博帐户在18号讲到「得元朗,得天下」。其实很多事证已经排出来,曹兴诚先生说的这番话,其实印证到中联办是早已知情,和李蓟贻的说法完全吻合。 桑普希望曹兴诚再将中联办人员提出有关说法的时间、地点、人物说清楚,以让历史更清楚知道这是「有组织、有预谋的行动」,「这并非如官方所指两班人打斗,而是党、官乡、黑及警察势力一起合作所做成的『大龙凤』,导致香港从此变得不一样,因为『7.21事件』是整个『反送中』运动的转捩点」。 桑普说:洗白历史已经在香港开始,即是说共产党利用对香港的洗脑甚至舆论、教科书,全面的洗白及恐惧,所以能够将历史保存是相当重要。我希望能够有能力将这些资料继续流传、宣广,继续在网络上将真相保存的人继续努力。 2019年7月21日香港发生「元朗7.21袭击事件」,大批白衣人在香港元朗西铁站内及附近一带无差别袭击市民。然而当晚警察局闭门封锁,报案线路长时间不通,39分钟才有警察到达现场介入,因此香港警方被质疑与黑帮勾结,纵容甚至「放生」白衣人。港警一直否认此事,并指这是污蔑,称元朗站「7.21事件」并非「无差别袭击」,又形容双方在元朗站大堂对峙期间,是「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在「元朗7.21袭击事件」中,不少「白衣人」都有黑社会背景,他们都被摄录机清楚拍下其容貌,不过至今只有7名「白衣人」被法庭裁定暴动罪成,判囚3年半至7年。法官当时指,明白事发地点元朗的居民不希望其他人到当地搞事,但指被告行为似乎丧失理智,是对在场人士的无差别攻击。 港警其后再拘捕多1名白衣人,被控一项「暴动罪」及一项「串谋有意图而伤人罪」,该男子否认控罪,案件仍在审理中。 相反,「元朗7.21袭击事件」受害人、前立法会议员林卓廷,则因「7.21事件」被法庭裁定3项披露受调查人身份罪成,判囚4个月。林卓廷与另外6名「非白衣人」,同样被控暴动等罪,将于2023年3月27日开审。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港放宽入境限制无须酒店隔离 学者和业界:来得太迟、止血有限 香港经历新冠疫情3年终放宽国际通关限制。特首李家超周五(23日)宣布,下周一(26日)起,由海外及台湾经机场来港人士,登机前无须交48小时核酸测试结果,改用快测取代,且抵港后检疫安排由「3+4」改为「0+3」,即无须强制酒店隔离,只需居家检疫3天;另取消内地和澳门「来港易」、「回港易」限额。不过,有学者和业界代表就形容新安排「来得太迟、吸引力和经济止血有限」,而本地社交限制亦未放宽,恐圣诞及新年旺季「个个走去外国玩」,香港将沦为「死城」。 香港特首李家超联同多位主要官员,周五下午3时半在政府总部召开「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李宣布,随香港确诊数字渐趋平稳,下周一(26日)起实施4个放宽来港措施。 措施包括海外及台湾经机场来港人士,检疫安排将由现时「3+4」改为「0+3」。检疫酒店会取消,有关人士抵港接受核酸检测后,即可自选交通工具,直接回家或住宿酒店,并进行3天医学监察。该3天期间可外出,但仍受「黄码」限制,不能进入有主动核查的表列处所,即食肆及酒吧等。当获知核酸结果为阴性,才会获发「蓝码」自由活动;若阳性会转为「红码」,须接受强制隔离。 港府亦将取消外地登机时提交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改为只须提交快测的24小时阴性结果;又容许无完成接种疫苗的香港居民登机返港,但回港后,要按现行程序才可获疫苗通行证。另「来港易」、「回港易」将不设限额,并适用内地及澳门的来港人士。 被问及新方案是否意味著放弃「动态清零」,选择「与病毒共存」。李家超强调,港府「和国家防疫目标一致」。 李家超说:我重申特区政府的防疫政策,这是包括不躺平,要控制确诊数字,确保医疗系统的负荷能力。我是尽量不希望走回头路,如果有新变种病毒或有新疫情变化,当然每个人都不可以有水晶球预测到。 李家超又认为,新安排与世界接轨,和内地通关「没有抵触」,透露目前正与内地官员讨论「逆隔离」安排,即把进入内地的「7+3」隔离要求「前置」于香港进行。 不少餐饮和旅游界近日纷批评,港府太迟放宽检疫限制,坚持严格「清零」政策,重挫香港经济。又指,近年香港已被新加坡抢走大量人才、企业和国际商业活动。 被问及「0+3」方案会否太慢,以及有否「0+0」时间表,李家超强调,推出任何措施都要有序,冀在管控好疫情、风险可控下,与世界接轨。又指香港一直具吸引力,是自由经济、中西汇合之地,相信商务客除了考虑管控措施,亦会按自己利益考虑来港的好处及目的。 香港优质旅游服务协会主席黄杰龙向本台称,相比不少国家早于半年至1年前已开始复常,香港现时才放宽检疫是「太迟」。黄指出,既然李家超强调「不走回头路」,「乐观」香港全面复常,期望「0+3」只是短暂措施,香港能「后发先至」,加快赶及国际步伐,全面取消检疫限制,亦须配合放宽本地社交距离措施,形容12月圣诞新年旅游旺季前,是香港赶上经济复苏的「关键死线」。 黄杰龙说:对于我们本地企业如零售、餐饮来说,现在这方案是「黎明前的黑暗」,始终世界大部分地方已经推行「0+0」很久了,没有太多限制,故纯粹的「0+3」方案,对一般吃喝玩乐的旅客,吸引力不大。香港能否复苏,视乎整个过程如何走。尽快「0+0」(检疫限制),尽快放宽本地社交距离措施,再加上推出吸引旅客活动,特别须在圣诞新年前完成。如果步伐走得慢,到圣诞节,香港人都往外地旅行,香港犹如死城,吸引不了外地旅客来,我们就变得凄凉。 港府宣布放宽抵港的检疫措施后,多间港媒报道,不少港人指「机票再贵都会照买」。据旅游订购平台Trip.com香港及台湾地区电子商务主管叶卓铭表示,截至周五下午2时半,「Trip.com(香港)航班搜索量激增95倍,订单量较上周同期增长50%。航班方面,前5个出境目的地包括东京、曼谷、大阪、首尔和新加坡,订单增幅较上周分别为650%(东京)、200%(曼谷)、30%(大阪)、100%(首尔)和100%(新加坡)。而在港府公布『0+3』后,同日0:00至15:45期间,航班浏览人次较上周同期激增120倍。」 中大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向本台称,港府新安排主要有利于减轻港人出外旅游或公干的成本,反而令更多港人离港消费享乐。 李补充,由于本地社交距离措施未放宽,旅客完成居家检疫后,仍要与本地人一样,受「红、黄、蓝码」、「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证、「限聚令」和「口罩令」等限制,且不同场合有不同限制,如婚宴聚会、酒吧须接受快测,故对非香港居民,包括商务客和一般外地旅客而言,「吸引力不大,且感到烦忧、扫兴」。 至于在中外紧张局势、美国加息和防疫限制等因素下,香港经济持续向下,李兆波认为,香港经济劣势仍未见底,若现时港府政策持续不变,恐引发骨牌效应。 李兆波说:因为香港很多经济活动仍受很大限制,其地地区GPD都见正数,香港的全年经济增长持续负数,未公布的今年第3、4季预期都会是负数。抗疫是对,但抗疫抗到令经济有那么大限制和付出那么大代价,始终是不好。一日未完全与国际通关,愈迟做,香港只会一塘死水。酒店影响很大,酒店没有隔离客,又没有外地客;而劏房户见酒店租平,走去租酒店,令(私楼)租金跌,楼市亦会跌。狂跌不会,但都有下跌几个百分点。楼市亦会跌、股市跌,政府收入减少,政府说有1000亿元赤字,也是自找的。 李兆波认同近日商界的评论,指现在香港应改行经济主导,继续抗疫「已不合时宜」。 事实上,新加坡、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早于去年底开始采取「与病毒共存」,大幅取消旅游限制,甚至口罩令,社会和经济步入复常。英国智库Z/Yen和中国发展研究院近日发表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新加坡超越香港登上第3位,香港屈居第4。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两城相争】新加坡「金融中心」排名升3级超香港 港降1级排第4 香港在「动态清零」防疫政策下,经济备受重挫。英国智库Z/Yen和中国发展研究院编制的最新一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香港在全球排名跌至第4,被主要竞争对手新加坡超越。 逢每年3月及9月发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最新一期结果近日出炉。报告评估全球119个金融中心,在全球排名及主要5大范畴评估,包括营商环境、人力资本、基础设施、金融业发展水平及声誉,纽约和伦敦均分别稳守冠、亚。纽约更连续4年在全球金融中心排名居榜首。 对比香港和新加坡,香港的整体评分增10分,达725分,在全球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降1级,排第4;而新加坡评分较上次增加14分,达726分,全球排名连升3级,超越香港升至第3位。 在5大范畴中,新加坡的排名亦均高于香港,更有2个领域位列前5,包括营商环境、基础设施;而香港除了「金融业发展水平」排名,由第11升至第7,其馀排名都下跌。 报名中特别提到,香港和日本东京的持续旅行限制,已经影响其开展日常商业往来的能力。东京的全球排名由上次的第10位,跌至今次的第16位。 另三藩市、上海、洛杉矶、北京、深圳及巴黎,分别依次序为第5至第10位,当中上海和洛杉矶较上次齐跌2级。受俄乌战争影响,莫斯科急降22级,跌至第73位。台北则大升11级,升至第55位。 对于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数表现,港府周五(23日)发稿,未提及香港排名下跌,仅称香港的总排名为全球第4位,整体评分和「金融业发展水平」上升。 发言人引述指,香港从业员称对「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未来竞争力充满信心」,又引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7月1日的「重要讲话」,称「中央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力」,又提到,香港会继续助力内地金融市场进一步改革开放、积极主动对接好国家的发展战略和需要等,并续以「破格思维,推出崭新的措施,吸引人才和企业来港」。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大陆医生和中医师外 港医管局亦将引入300大湾区护士 香港医管局周四(22日)公布「大湾区医疗人才交流计划」(下称「计划」),包括引入中国大陆护士,目标两年内300名护士来港交流;明年初首批约70人抵港。 根据《护士注册条例》,任何人士如有意在香港执业为注册护士或登记护士,必须向香港护士管理局注册或登记,成为注册护士或登记护士。不过在此计划下,大湾区专科护士毋须在香港注册,以及免考执业试来港「交流」10至12个月,期间更可参与临牀工作。 医管局主席范鸿龄说,大陆护士来港「切磋」并非永久留港,故毋须注册和考执业试。他续指,医管局过往亦有相关计划,如2007年粤港专科护士培训计划,并强调若在港发生任何医疗事故,医管局会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他也强调安排符合两地法规,并以病人利益为依归。 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拔升称,正与内地单位商讨安排,冀未来一、两年实行,目标两年内300名护士来港交流;明年初首批约70人抵港。 另外,该计划亦会引入5至10位大陆资深医生来港做指导及交流的工作,目前已有8位医生正准备来港,时间未知。亦引入3位大陆资深中医师来港,以培训本地人才为主。 被问及担心大陆医疗专才来港「抢饭碗」的问题,范鸿龄强调,是次计划属于一个交流及培训的性质,而且这些来港的医疗专才,亦在内地身兼要职,所以无法长期留守于本港。 根据医管局数据,过去一年,公院全职医生及护士流失率增至8.3%及10.1%。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美哥大首个藏人学生组织成立 宣传海报遭毁并收到中文警告信 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近日成立该校首个藏人学生会,其在校内张贴的多张宣传海报却遭损毁,甚至出现中文警告信,呼吁学生不要对分裂行径姑息。该组织成员认为打压行动背后有中领馆及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参与。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近日发起了该校第一个藏人学生会「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是国际组织「自由西藏学生运动」(Students for a Free Tibet,简称SFT)的分支。他们希望为该校学生提供交流和活动平台,对中共高压统治地区的独立运动予以声援。 该组织在多个教学楼张贴了宣传海报,内容包括邀请对汉藏研究、汉藏关系感兴趣的学生一起了解藏人文化,参加藏人美食、电影、文化节等校园活动。 周三(21日),「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多张海报「消失」,又或有人在海报上涂鸦「西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文字。 哥大国际公共事务学院(SIPA)的海报旁甚至出现了一封中文警告信,告诫学生:作为中国人,不应对此「分裂疆土」之行径容忍、退让,不要沉默、姑息。该信还称哥大国际公共事务学院秉承了UN精神,美国也不承认藏独,呼吁同学要向「分裂势力」说不,守护自己的国家。 「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发起人之一Sveta Li告诉本台,周三上午她发现海报被涂鸦及一封充满中共洗脑式的中文信,她认为相关行为是要威胁恐吓中国学生。 Sveta Li说:很多海报被撕掉了、恶意涂写;海报旁边还有一封中国人写的信,充满了那种中共假大空教育下长出来的人会说的话。就是警示被海报吸引的中国人,告诉「你们不要再做这些事情」,或是「你们做的我们都看在眼里」。作为一种威胁,带有一种恐吓的意味。 Sveta Li怀疑事件背后有中共使馆下达指令,而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则扮演了收集校园情报并向中国大使馆汇报的间谍角色。 Sveta Li说:或许有个别是自发爱国的学生,但我更觉得是有组织性的。CSSA肯定实时监视学校里的动向,一发现有一个这种藏族组织出来,它们第一时间就汇报给中领馆。中领馆它肯定不会看著美国这样一个大学出现一个「藏独」组织,就告诉它们你们要行动、要搞点破坏;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就是中领馆资助的,这个就是中共的间谍组织。 Sveta Li说,哥大作为有西藏研究方面的知名高校,此前没有却任何藏人组织。她说,中共对藏人的高压政策从未停止,她希望「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能让本校学生甚至更多人关注藏人处境。她透露,组织成立后,已有20多名哥大学生加入,他们将于近日召开第一次会议,料中方还会有进一步的阻止行为,届时他们将向校方举报, Sveta Li说:如果之后我们受到更大的来自中国学生集体的恶意攻击,我肯定不会坐等著被它们欺负的,我们要给校长、管理层写信,呼吁他们保障学校里的言论自由;至于美国政府呢,不光是应该严审那些从中国敏感专业出来的学生,有必要审查一下中国留学生的政治倾向,支持中国共产党没关系,但如果它支持中共却大肆bully那些跟他们政见不和的人,我觉得这种行为完全是不应该被允许的。 「自由西藏学生运动哥大学生会」的参与者,该校的藏人学生 Sabrina Szalaka 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尚不能确定损坏海报事件的背后到底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体或组织,但美国民主的信条之一是言论自由的权利,参与对话和分享观点的能力是美国大学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然而当分享言论的权利变成一种没有对话选择的蓄意压制行为时,它可能成为证明某种观点的死循环。如果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学生想与「自由西藏学生运动」 或分支机构中的学生进行对话,学术界一定存在这样的空间。 她也表示他们的海报遭遇审查和破坏,但他们会继续保持向同龄者的开放,希望美国大学为其机构提供安全环境,无需恐惧、担心海报被撕毁,甚至可以透过批准海报张贴的程序等方法来保护其组织的权利。 另一名机构发起人、哥大研究生Yeshe Chödrön认为,「言论自由是民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挑战它的人都试图破坏我们的基本自由」;他也认为需要将西藏遭受暴力的真实历史画面揭示出来,而不是中国叙事中「统一是不可避免和必要的」。她指,遗憾在哥大,教师似乎对如何教授西藏历史采取了回避政治的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学生进行相关讨论和组织时受到挑战。 藏人行政中央前驻台代表、目前担任西藏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的达瓦才仁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认为中共惯常将黑手伸向校园。 达瓦才仁说:它的背后百分之百一定是中国使馆操控,利用美国的开放重复谎言。当然也有一些中国留学生愿意被操控,来作为一种交换,它获得中国政府的特殊待遇、一些奖赏等等。这些资料和资讯以及它那些说辞都是现成的,印出来贴在墙上,仅此而已!只是它把说成是个人的行为,政府可以不负责。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邀请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在2017年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遭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组织留学生进行抗议。但该校坚持邀请计划。 今年六四,同样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有中国留学生暴力撕毁该校的六四纪念海报和踢翻纪念蜡烛。 在6.12「反送中」抗议纪念日前夕,康奈尔大学的香港留学生在校园附近张贴撑香港及维吾尔人的海报,遭中国留学生袭击。类似事件引发美国舆论关注,有人认为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应该注册为中共代理人。 目前,针对「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的行动似乎仍无终止迹象。周四(22日),在中文警告信旁边又出现一封英文信,讴歌中共对藏「政策」,包括藏人高考加分等。配发的两个图片为进入西藏的志愿者和警察的照片,并称他们是在帮助藏人。信尾以来藏人口吻嘲讽「自由西藏哥大学生会」从「糖爹」处获得公民身份和钱,从而将西藏从中国分裂出。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10.【美台互动】台湾国防部长首度回应拜登承诺协防:自助才有人助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表示,如果中国以武力犯台将协防台湾。在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周五(23日)首度回应表示「乐观其成」,但他重申,并没有把美军出兵当成一个期望,强调「要自助人才会助」。 台湾的立法院周五进行本会期首次施政总质询,国防部长邱国正在会前受访回应拜登「协防台湾」讲话时重申,国家安全防卫不能完全依赖别人。 邱国正说:很乐观之前站在我们防卫作战没有靠任何国家,国防部一直表达「自己国家自己救」,要自助人才会助,我们并不把这个(美国协防)当一个期望。有一句话,企达但可不可达,我不很清楚,不能就完全依赖别人,这点军方永远要奉守的。 对于军方明年度预算加入向美国采购先进武器项目,并把飞弹项目列入特别预算当中。邱国正表示,特别预算编列完全考量到敌情,大家都很清楚台湾这几年来受到很大压力,所以特别提出编列特别预算强化战备,很自然地把一些飞弹方面的移到特别预算。 邱国正说:这当然希望大家共同支持,因为现在两岸的状况大家很清楚,我也曾经表达过的确蛮严峻的。但这是我们军方的本务,会善尽本务我们会把它努力做好,当然要大家来支持。 对于美国联邦众议员夏波(Steve Chabot)和舍尔曼(Brad Sherman)提出加速对台军备移转法案,希望解决对台军售交货延宕的问题,邱国表示欢迎。 邱国正说:我觉得任何一件事情,只要对我们台澎防卫作战有利的,不管是人员的培训武器装备的获得,不管任何国家我们都乐观其成。但我知道这个法案它通过还有一个程序,我们不能讲完全就很乐观去看待。但我已经在表达,任何让武器装备对我们台澎防卫作战有利的,我们都乐观其成,但别人的程序我们要遵守。 民进党立委何志伟认为,相关法案可加快美国对台军售速度。 何志伟说:这一部法案,原则上是一部象征性的,也是实质性的,能够加速台湾的老旧军备加速的调整。 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对于夏波、舍尔曼共同提出友台法案,展现对台湾安全的关心及坚定支持,外交部表示由衷感谢。她表示,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一向是政府的优先工作项目之一,政府将持续与美国国会友人及行政部门保持密切合作与联系,以确保台湾有足够国防实力与装备面对各项挑战。 根据夏波办公室提供的法案重点,法案将要求行政部门,优先把美国「超额防卫物资」(excess defense articles, EDA)提供给台湾;目前享有优先权的国家包括部分西洋公约组织(NATO)会员国、主要非北约盟国(major non-NATO allies)及菲律宾。 法案也要求行政部门运用「特别防卫采购资金」(Special Defense Acquisition Fund ,SDAF),提前采购美方认为台湾可能需要的军备,藉此最多能缩短2年交货时间。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英国政坛】英国会外委会主席争夺战开打 参选人对华比强硬 英国新一届内阁人选已尘埃落定,其中国会下议院外委会主席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哈特)晋身内阁,下议院随即掀起外委会主席争夺战,已宣布参选的3位国会议员均如早前首相之争一样,争相展现对华强硬立场。 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月初上任后随即公布内阁人选,她的内阁班底除了种族多元,创下最高4个要职无白人男性的英国历史创举外,更有不少对华鹰派成员,包括起用和她一样对华强硬的祁湛明(James Cleverly,又译柯维立)出任外相,又委任国会下议院原外交委员会主席董勤达(Tom Tugendhat,又译图根哈特)为内政部保安国务大臣。 董勤达在2017年起出任下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负责监督英国外交、联邦事务及发展部的工作,曾被杂志《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形容为「中国最痛恨的英国国会议员」(the British MP China hates most)。而随著他晋身内阁,国会下议院将选出新任外委会主席。 目前已宣布参选的3名国会议员,都延续早前首相之争的特点,争相展现对华强硬立场。年仅35岁、2019年进入国会的现任外委会召集人凯恩斯(Alicia Kearns),成为首位竞逐外委会主席的女性。凯恩斯一直被视为对华鹰派议员,是英国国会「中国研究小组」的共同主席。这个小组被北京列为「反华组织」,去年因新疆人权问题被中方制裁。凯恩斯也致力为台湾发声,近日主张引入台湾的中文教师到英国,取代具中国官方背景的孔子学院,并支持外委会组团访问台湾。 凯恩斯周四(22日)在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发文,阐述参选原因,表示英国过去一直只把恐怖主义组织视为国防威胁,但她认为,英国未来的首要挑战,是要提防「像恐怖份子一样的国家」。 她日前接受伦敦广播公司(LBC)访问时表示,希望能带来「有意义的改变」。 凯恩斯说:我将竞逐外委会主席。我是委员会成员,我热衷于此,我知道外交部如何运作,我了解它的架构、这个机器如何运转,以及它的隐藏架构。我想我可以带来有意义的改变,我会向同事阐述这些观点,希望他们同意。 凯恩斯将迎战两位英国保守党重量级人士,包括前党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又译史密斯)和前任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Liam Fox)。他们都相继展开选举工程,争取议员支持,并在各自的宣传资料中多次提到中国。 其中,作为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共同主席的施志安,去年因新疆问题被中国制裁。他曾多次在国会推动针对中国的法案。他月初拒绝卓慧思的邀请加入内阁,并在访问时表示希望出任有更大价值的位置,继而透露参选外委会主席的意愿。 他在文宣中提到,俄罗斯和中国正威胁西方联盟,或使全球向威权主义倾斜,强调英国政府必须捍卫自由,而外委会必须以此为任务。他承诺当选后将捍卫人权,并领导各党监督英国外交部的工作。 施志安早前曾强烈反对英国政府邀请中方出席英女皇国葬,并联同其他被制裁的议员去信下议院议长,要求禁止任何中国官员踏入国会大厦范围,但最终,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获准进入国会大厦瞻仰女皇灵柩。 另一位参选者福克斯更在宣传单张上7次点名中国,批评中国在香港的作为显然无视《中英联合声明》,强调英国必须应对中国日渐扩张的影响力,又认为英国不应和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不过,福克斯近日受丑闻困扰,他早前被揭发自去年起收取一家公关公司两万英镑,提供商业及国际政治意见。而该公司的顾客包括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等人权纪录欠佳国家的政府,有国会议员已明确表示不会支持他出任外委会主席。 总部设于伦敦的人权组织「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政策及倡议总监古德曼(Sam Goodman)向本台表示,外委会主席将决定委员会研究哪些特定国家和主题,以及决定外委会成员出访哪些地方,并监督英国外交部的工作。他期望新任主席向中国等极权国家追究责任。 古德曼说:我们希望委员会的下任主席能够追随前任的脚步,确保委员会继续调查中国和香港的人权状况,并向外交部提供建议,协助审视英国应如何和威权国家往来。 下议院预计将于10月12日投票选出外委会主席,而根据惯例,只有执政保守党议员可以成为外委会下任主席。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翻墙问答】防范政府黑客以DNS骑劫建立影子网域盗取用户个资 问:近年不少保安专家都指出,有黑客建立一种名为影子网域(Domain Shadowing)的网站,利用DNS劫持技术将网络流量送到不明来历的地方,而背后涉及的黑客甚至得到国家政府支持。到底影子网域是怎样的一回事?而一般网民又可以如何预防? 李建军:所谓影子网域,那就是黑客成功劫持DNS后,并未有完全篡改一些知名网站的主网域,而是建立一些子网域,装成知名网站旗下子网站,再引诱网民前往这些由黑客建立的子网站,再偷取资料。 如果在中国的情况,就有可能是中国当局建立一个恍如谷歌新服务的网站。平时,你使用GMail之类服务时,并不会受影响,仍然连接正宗的网站。只不过,一旦黑客利用假子网域发出电邮,声称有新服务要你试,而用户假如不慎登入这些网站,你的谷歌户口登入名称和密码就会遭到盗窃。 在西方国家,这类影子网域本来已经很难侦测,只有大概十分一的影子网域被查出来,而在中国就更难查,因为中国本来就是DNS污染的重灾区,背后原因是中国当局使用DNS劫持技术达致网络审查的目的,因此,在中国的听众,只能尽量翻墙上网,再使用谷歌、Cloudflare等公司的可靠公共DNS服务,才能将自己被劫持的机会减到最低。 问: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网民有甚么方法自保?又甚至即使不慎进入有问题的网站,并且让黑客成功套取到帐户名称和密码等重要资料,如何能够将损失减至最低。 李建军:你的登入名称和密码是通往你其他个资的大门,因此黑客对它们最感兴趣。但假如你能再加上一层保安,那么黑客的黑手将不能伸向你的其它资料。不少知名网站及网上服务有提供硬件二步认证功能,那么你可尽量使用硬件二步认证功能,并且设定为每次登入都要求硬件二步认证。因为只要二步认证硬件,例如USB金钥仍然在你手上,黑客即使盗取了你的登入名称和密码仍然得物无所用,唯有派人强抢或偷走你的二步认证硬件才会令整件事破功,而一般黑客不会采取这两种手段,首先,要偷走你的二步认证硬件并非易事,单单要知道你身上有甚么物件具备有关功能就不容易,因为现时无论Andorid手机、iOS手机都具备二步认证能力,而硬件USB金钥,外貌与USB「手指」差不多。所以,几乎只有公安强抢,并严刑迫供的情况下,才可能抢走正确用作登入之用的二步认证硬件。 硬件二步认证虽有不便,但建议大家要避免使用手机短信作二步认证,手机短信二步认证在西方世界已经公认不安全,尤其在中国就更不安全,因为中国所有电讯公司都是国有企业,只要当局成功骗得你的密码,以及知道你的手机号码,再进一步透过电讯公司对二步认证作出拦截,就可以将你的帐户偷走,或成功进入你的户口偷资料。 中国有手机实名制,公安要知道你的手机号码并非一件困难的事情,除非你的手机是长期使用海外漫游。至于手机应用程式产生的一次性密码,肯定比手机短信安全,但如果你手机被偷仍然会是十分之麻烦。 问:以上建议可以帮助我们预防被黑客透过影子网域盗取个资,但我担心自己可能早已中招,有甚么途径可以自测?既然影子网域利用的是DNS骑劫技术,我是否可以通过了解自己所处电讯网络的DNS纪录进行求证? 李建军:其实你可以去一些大型的DNS查询网站,输入主域名查阅完整的DNS纪录,再利用自己电脑里面与DNS有关的指令或程式,比照同一主域名在你身处电讯网络的纪录,如果你身处的电讯网络纪录,出现一些不寻常的子域名,或者子域名被指到中国一些古怪IP,你几乎可以百分百肯定,你身处的电讯网络DNS一定有问题,必须先翻墙再利用翻墙主机本身DNS来解读网域。只不过,这种核对纪录的方法,只适用于对作业系统,以及基本互联网概念有认识的人,而且这需要人手一步一步做,这并非每一个人有这个技术以至能力,去检查当局有否在一些大网站上「加料」,建立一系列根本用作钓鱼用途的伪主机。因此,使用谷歌、Cloudflare等公司提供的公共DNS是最洽当。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2-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1日 1.【新闻自由】港记协主席否认阻差办公明年审 官批保释赴英深造惟需供英国住址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兼网媒《Channel C》副采访主任陈朗升遭控以「阻差办公」罪。案件周四(22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陈朗升表示不认罪,获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批准保释候审,且无须施加离境限制,陈朗升可如期赴英国牛津大学深造。案件押后至明年5月中开审。 陈朗升涉及本月初的「阻差办公」案件,周四(22日)约下午2时45分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有多架警车和10多名警员在法院外戒备。 身穿写有「新闻自由」黑衣的陈朗升应讯,大批记者、陈的亲友和市民坐满旁听席,多位陈曾任职的《立场新闻》前同事亦到场支持,庭外安排直播审讯。 据控罪书,报称网媒《Channel C》副采访主任、记协主席的陈朗升(41岁),被控在 2022 年 9 月 7 日,在旺角奶路臣街 38 号麦花臣场馆外,故意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员,被控「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员罪」及交替控罪的「阻碍公职人员」罪,警方暂落案检控他一项「阻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罪,即俗称「阻差办公」。 控方指控,被告案发时涉嫌故意拒交身分证和大吵大闹,将安排6名警员证人作供,并提交2段分别长达约3分钟的录影片段,和1分钟的警员随身机片段。惟辩方指出,涉案过程仅约2分钟,「大吵大闹」可有不同演绎,将安排一名目击证人和陈朗升本人出庭作证,认为案件争议点不大,料审讯仅需2日。 周四庭上主要处理保释事宜,陈朗升能否如期赴英进修成为焦点。 辩方申请保释时称,陈朗升为具10多年经验的香港资深记者,又提交来自英国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 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所长 Rasmus Kleis Nielsen教授和多位总监书信,证明陈已获准参与牛津大学「路透社新闻研究所传媒学人计划」,于2022年10月3日起开展为期6个月的进修课程,将有机会与世界各地传媒精英交流,又形容参与者须在新闻专业上「极具竞争力」(extremely competitive)和表现突出(outstanding works),课程属于「一生人一次」(once of lifetime)难能可贵的机会,「唔系人人都可以参与到」。 控方称原则上不反对保释,但关注陈朗升只购单程机票,完成课程后会否如期返港归押,要求法庭考虑附加离港限制,包括交出所有旅游证件。辩方强调计划已订明,参与者完成课程之后必须返回自身国家所服务的机构工作,而购买单程机票是因港府检疫限制多变。 主任裁判官罗德泉听取控辩双方陈词后,认为该案情节常见,不算严重,没有涉及暴力和肢体冲突,求学亦是类似案件的常见保释要求,加上被告所需求学时间不算太长,且有事发录影片段,认为押后案件不会影响公平审讯,亦不会限制陈朗升离港。 罗官宣布案件排期明年5月16日至17日审讯,另预留明年4月25日作提讯。陈朗升获准以2万港元保释和离境,但当陈抵达英国后,须将住址及联络电话告知港警,如有住址改变,须48小时内通知港警。据悉,陈拟于本月底出发赴英深造。 原本称赴英机会不大的陈朗升审讯完结后见记者时称,对结果感到意外,又透露将到牛津研究直播新闻。 陈朗升说:我都几意外,感谢主任裁判官罗德泉接纳我方的意见。我不敢说案件是否与新闻自由挂勾,但案发时我们是进行采访,且预告去做,当时我无机会说我是记者,但我有同事在场。我想这些都会是案情争议之一,我不便多说。今日有新闻界庆祝酒会,但作为记协主席的我在这里,大家可见一个反差,到底香港新闻界情况如何。 事源陈朗升本月7日与一名摄影师驾车前往在旺角麦花臣场馆采访元朗朗屏邨业主大会,了解该屋苑的法团财政纠纷,惟下车时突被警员截查。警方以涉嫌「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及「在公众地方行为不检」将其拘捕,扣查约11小时后,同日晚上获准以500港元保释。事件备受中外关注。 《侵害人身罪条例》下的「阻挠在正当执行职务的警员罪」,一经定罪可处监禁 2 年;《简易程序治罪条例》下的「阻碍公职人员罪」,一经定罪可处监禁 6 个月。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两城相争】狮城上季客运量多香港11倍 学者促港府「收复失地」 新冠疫情爆发近3年,香港紧跟中国实施病毒「清零」政策,航空业受严重打击。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总干事沃尔什(Willie Walsh)指出,中国的「清零」政策摧毁香港,令香港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有经济学者认为,香港失去国际航空网络近3年,很多业务都被新加坡等地抢走,重建地位非一朝一夕,促请港府尽快收复失地。 国际航空运输协会总干事沃尔什周三(21日)在多哈一个会议上表示,中国的「清零」政策摧毁香港,令香港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若中国明年继续实施严格入境限制,将影响全球航空业整体复苏。 沃尔什说:香港已经失去了作为全球枢纽的地位,并且因为其他枢纽已经利用了它,因此很难重新恢复。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亚太工商研究所名誉教研学人李兆波同意中国的「清零」政策令香港失去国际航空枢纽地位这个说法,他认为即使放宽入境政策至「0+7」,就算不用隔离,都为旅客带来不便,尤其对金融菁英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做生意必需要便利。 李兆波说:你(香港)的网络失去了近3年,突然之间要重建,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航空公司都要视乎是否有足够的旅客去维持营运?香港跟内地严苛的政策,是对旅客相当之不便,现在要很小心,没有(酒店)隔离,但仍然上机前要检测,下机都要检测,旅客是不会来。 沃尔什4月时曾经批评,香港的防疫政策太严厉,令很多航空公司取消往来香港的航班,形容香港「好像从航空地图上消失」。他指,由于港府的入境航班限制及旅客隔离规定,令往来香港人流严重受阻,并认为香港严重落后于其他地方的复苏步伐,要恢复常态亦较困难。即使港府缩短旅客入境隔离日数,措施已令到旅客却步。 李兆波认为,沃尔什当时的讲法不是空谈,因为香港轻敌,很多商家及旅客都流走到新加坡等地,他呼吁港府推出积极措施,尽快收复失地。 李兆波说:我相信这不是一个「狼来了」,你发觉我们很多业务都被抢走,不只是马拉松,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活动都被邻近地方抢走,有些是无法挽回,收拾残局是要尽快行动,吸引航空公司来,例如每一班机计算回复疫情前的水平,免费让你降落,加上补贴,我想要用一些这么革命性的方法,才能够收复失地。 根据香港国际机场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4至6月的客运量有59.1万人次;分析机构Sobie Aviation数据显示,新加坡樟宜机场同期客运量高达730万人次,成为亚洲最繁忙的机场,较香港多逾11倍。而印度德里机场及泰国曼谷机场并列第二,客运量320万人次。而曾经长期为亚洲最繁忙的香港国际机场,以59.1万人次跌出前10名。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台湾开关】台料最迟10月中改为「0+7」 港续自我封锁严防严控 全球各国陆续开关,台湾中央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王必胜周四(22日)接受广播节目《宝岛联播网》访问时透露,行政院院会同日上午讨论开放入境检疫「0+7」新制,预计最迟10月15日前上路。 他续指,当初设定开放入境检疫「0+7」新制上路时间,就是疫情达高点后趋势向下就大幅开放国境,现阶段国内疫情趋势仍须再观察一周才可确定,希望透过「0+7」新制,入境者不用再隔离。届时自主防疫部分将考虑再放宽,民众将可以到餐厅吃饭,乘坐大众运输也可能大幅改变。 过去台湾提供66国互惠免签,因疫情而暂缓。王必胜说,外交部先前已经恢复54国,剩下12国也都会恢复;至于没有互惠免签的国家,会开放一般访问及观光签证,等于世界各国都可以来台湾观光,中港澳地区则须请陆委会作评估。 至于口罩政策,他说未来疫情趋缓「0+7」措施上路后,可以改为都不用戴,某些例外情况才要戴,例如乘搭捷运。 卫福部同日在行政院会报告,将分阶段逐步开放边境管制措施,本月29日起提升入境总量至每周6万人次,并取消入境采集深喉唾液PCR检测,改发放4剂快筛试剂,让入境人士自主采检。 另一边厢,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于造访纽约时也表示,预计10月将再度放宽入境限制,包括废除单日5万人入境上限、开放自由行、短期免签等。 反观香港,目前仍然采取「3+4」隔离措施,特首李家超日前仅表示,港府各部门正研究调整抵港人士检疫安排,会尽快决定及公布,可见仍未有详细定案。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4.【两岸谍战】台情报首长访泰全程曝光或因「海康威视 」泄密 专家:中共全面渗透泰国 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7月出访泰国,行程甚至过关时的照片上周被公开到网上,引起民众不安舆论关注。台湾《自由时报》周四(22日)引述官方人士消息报道,怀疑这次陈明通行程遭披露,与中国公司「海康威视 」(Hikvision)泄密有关。有台湾情报专家认为,这或显示中国情报网络已经渗透泰国的情报系统,又指中国把陈明通行程公开,在舆论上已成功发挥震慑作用。 台湾国安局长陈明通今年7月初前往泰国与当地情报官员会晤。上周有人于社交媒体上曝光一份陈明通入境泰国的详细资料,包括他与随行人员下榻半岛酒店的收据,显示10人英文姓名包括陈明通、国安局前副局长陈文凡、秘书处长颜大任等主管,及3名工作人员,帐单上订房者是泰国国家情报局;甚至陈明通一行人入境泰国的大头照片都被公开。有网上帖文更指称,陈明通前往泰国湄公河旅游。 台湾国安局针对被指以公款赴泰国观光参访一事作出澄清,说相关内容非属事实,而国安局人员有关活动,一向不对外说明。 但相关解释并未打消坊间对事件的关注,外界尤其关心为何台湾情报系统最高层外访的机密资料,竟轻易在网上被公开。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指,这次陈明通行程遭披露的事发地泰国曼谷苏凡纳布国际机场,其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由SKY IC包揽,该公司的股东组成复杂,其在机场全部安装「海康威视 」(Hikvision)及其他中国制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并搭配自行研制的AI人脸辨识系统,因此该公司具有掌握特定对象行踪的能力。 台湾财团法人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国家安全组召集人林郁方对本台指,国安局是重要的情报单位,发生这样的事情,显示台湾的情报工作有漏洞。 林郁方说:因为泰国一向是亚太地区各国要获得情报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所以各国大概都在泰国有相当程度情报的组建。那所以如果是中共,我才会说那就表示我们在泰国的情报工作有漏洞。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安所副研究员侍建宇周四(22日)接受本台访问,指此事引起不少舆论,例如说台湾国安机构被渗透。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共的认知作战,目的是向台湾人民发出信号「你们国家最高的安全机关,在国外做甚么事情都可以完全掌握」,以制造惊恐不安情绪。 侍建宇认为事件中有一点尤其值得注意,便是中国在周边地区特别是参与「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已经开始部署自己的情报网络,不止是东南亚,在中亚甚至更远的太平洋、欧洲、新西兰都可能有这样的情况。 侍建宇说:来恐吓台湾社会,因为他们有部署,所以他们的情报网络可以把这个东西给泄漏出来。那当然这个部署,除了他们几个情报网,也可能一定程度中国的情报网络跟泰国的情报网络可能有某种程度的合作。也就是说可能甚至是中国的情报网络已经渗透进入了泰国的情报网络,所以他们才可以掌握到,说原来泰国准备跟台湾交换甚么样的情报或者是建立甚么样的合作机制,透过这个方法来把他打破掉,这是第二种可能性。 侍建宇说,今次事件不止恫吓了台湾,还恫吓了全世界,特别是泰国。 侍建宇说:他的后果就是,中国在恫吓世界的同时,他也等于曝露自己在泰国的行踪。别的国家可以按照这个路径去寻找,到底中国在东南亚做甚么,不仅是在泰国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会损害到其他国家进行情报搜集交换的工作。 侍建宇认为,不管是哪种方法让陈明通的行程曝光,「认知作战」的效果已经达到。他指,泰国向来是全球情报角力战重要地点,不过认为近年有点改变,台湾在泰国的情报网络没有像以前那么能够施展及运作,因为中国在东南亚扩展得非常迅速。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国际民航组织年会台湾未受邀 外交部记者会重申争取到最后一刻 三年一度的国际民航组织(ICAO)大会下周二(27日)将在加拿大满地可举行,台湾至今仍未收到参加邀请。外交部和交通部周四(22日)举行记者会,呼吁国际民航组织秉持专业和摒除政治因素。外交部主任秘书徐俪文更以「中国军演影响区域飞航安全」作为诉求,要求正视台湾务实参与ICAO的必要性。 今年的国际民航组织大会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的首度大会,主题为「重新连结世界」(Reconnecting the world)。 在台湾,外交部主任秘书徐俪文表示,主题深具全球民航社群疫后复苏的象征意义,更凸显国际社会携手共促全球飞航发展及安全的共同目标,唯台湾至今未被邀请。 徐俪文说:本年外交部持续与民航局密切沟通协调,争取受邀出席本届的ICAO大会。遗憾的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收到邀请,但是政府将持续不懈、积极争取至最后一刻。我们也借这个机会,呼吁ICAO秉持专业中立,摒除政治因素,正视台湾务实参与ICAO的必要性。 徐俪文指出,台湾今年将筹组「ICAO行动团」前往满地可,向国际社会积极传达台湾务实参与ICAO的诉求。并与邦交国及理念相近国家代表团举行双边会谈,自技术层面与各国进行专业交流,凸显台湾能对国际民航组织及全球飞航安全作出贡献。 徐俪文说:相信大家对于中国上月在台湾周边海空域进行实弹军演,蓄意升高对台湾军事威胁的行为记忆犹新,中国这种不负责任的挑衅举措,影响国际航路交通,同时严重危及区域及全球飞航安全。这种破坏国际飞安的行径,反映出威权主义的扩张,以及台湾所面临的威胁。更凸显ICAO应纳入台湾与全球每一个「飞航情报区」的民航主管机关,共同维护国际飞航安全的必要性。 交通部民航局局长林国显指出,「台北飞航情报区」(Taipei 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简称Taipei FIR)是国际民航组织全球300多个飞航情报区,在2019年飞航这个区域航班有180万架次,是东南亚到东北亚或者前往大陆和欧洲很重要的航路。 林国显说:考虑到中国大陆在前一阵子,对于飞航情报区周边划设了临时危险区域的案例,导致我们必须外国航空公司在通过「台北飞航情报区」的时候,必须要花更多力气去协助他们安全的避让或者转移。这样的事情,我们认为对于飞航安全有一定的潜在威胁,这些该在ICAO的会场就技术面、法规,甚至相关的行政惯例做一些讨论或者互动,以避免未来有更多这样的问题产生。 此外,欧洲地区「福尔摩沙俱乐部」142位国会议员本周联名致函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主席,支持台湾受邀出席第41届ICAO大会。 联名函指出,台湾是全球航空网络不可或缺一环,却无端被排除在ICAO会议、活动及机制之外,也因此无法及时获得ICAO全面资讯。此外,中国片面在台湾周边进行军演,严重影响国际航线,危害台北及邻近飞航情报区的飞航安全。 联署议员强调,飞航安全超越国界,不应该泛政治化,呼吁ICAO邀请台湾出席第41届ICAO大会,具体实践ICAO强调的无缝航空安全网络目标。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涉孙力军团夥「妄议中央」 傅政华案一审判死缓、终身监禁 原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傅政华一案,周四(22日)一审被判死缓、终身监禁,不得减刑。曾任中国司法部长及公安部副部长的傅政华被指参与前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的「政治团夥」,「妄议中央」,中国官方形容其「政治野心极度膨胀」,但因为他「提供其他重大案件线索」,因此才判以死缓。 综合陆媒报道,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周四宣判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原副主任傅政华一案,对67岁的傅政华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缓期执行二年期满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 虽然傅政华被罗列的罪名只提及「涉嫌受贿、徇私枉法」,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兼中国国家监察委员会今年3月31日的公告曾明确指出,傅政华案背后涉及重大政治问题,公告指控傅政华「参加孙力军政治团伙,拉帮结派,结党营私」,且「妄议党中央大政方针」。 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通告之中,仅抨击傅政华问题的部分就达406字,当中提到,傅政华「政治野心极度膨胀,政治品行极为卑劣」,「为达到个人政治目的不择手段」;「在重大问题上弄虚作假、欺瞒中央,危害党的集中统一」。 陆媒又指,鉴于傅政华归案后如实供述罪行,尚能认罪悔罪,积极退赃,提供其他重大案件线索经查证属实,有重大立功表现,具有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对其判处死刑,可不立即执行。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纪录片《零容忍》,除了孙力军和傅政华外,「孙力军团夥」还包括上海市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龚道安、中共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邓恢林、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彦平、原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以及原山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新云。 傅政华是继吴爱英之后,中共十八大以来第二位落马的司法部部长;傅政华也是中共十九大以来第三位落马的公安部副部长,另外两个落马的公安部副部长分别是孟宏伟和孙力军。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美大学教授与中共合作被联邦陪审团裁定4罪 地方法官驳回3项 美国堪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Kansas)教授陶丰(Feng "Franklin" Tao)因隐瞒与福州大学合作关系,今年4月被联邦陪审团裁定4项罪名成立。但本周二(20日)地方法官驳回其中的三项罪名,理由是检察官不能拿出其从中国获利的明确证据。学者认为,中共采取狡诈方式渗透海外,过程中不留证据,为民主国家反渗透带来阻碍。但相信美方积极堵塞漏洞的做法已起到威慑作用。 堪萨斯大学华裔化学工程教授陶丰因在进行由美国政府资助的研究时,隐瞒了其在中国的工作而被控,并于今年4月被联邦陪审团裁定四项罪成。但堪萨斯州地方法官朱莉·罗宾逊(Julie Robinson)周二(20日)驳回了这四项定罪中的三项。她裁定三项电汇欺诈罪不成立,只维持了一项虚假陈述的罪名。 罗宾逊认为,虽然陶丰没有透露他在中国的工作是「具有欺骗性的」,但检察官无法证明陶丰通过所谓的欺诈计划获得了报酬,而这是判定电汇欺诈罪的依据。她又指,陶丰在被指控的欺诈行为期间,「成功」完成美国能源部( DOE )和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 )资助项目所要求的研究工作。 对于本案的最新发展,台湾政治学者李酉潭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这些与中共有合作的学者收取中方报酬时,会以亲友代收、在中国开银行户口等多种方式以躲避美国审查。而美国在法治原则下,即使明知被告有罪,但苦于不能获得中方提供犯罪证据,而不得判其有罪。 李酉潭说:那些人拿钱,他有很多种方式不留下证据:拥有中共的户头、亲友啊、密友啊可以帮忙接钱;西方民主国家的罪行法定主义一定要有明确的证据,知道是他犯的嘛,但是你没有明确的证据你就没办法判他有罪,民主国家不能用不民主的手段对付中共的渗透,这也是自由民主国家对付中共渗透、统战、超限战的一个短板。 李酉潭呼吁西方国家立法堵塞漏洞,对抗中共渗透。 李酉潭说:美国对抗狡猾中共的渗透,怎么办?要思考怎么样来防范这样的事情啊,应该是全面清查涉机密然后跟中共有密切交流的这些人有没有中共户头,美国应该立一些比较严的法律。 旅美法学学者、纽约城市大学亨特学院兼任教授滕彪向本台表示,从地方法官的角度,如果案件没有陶丰从中国领钱的确凿证据,做出如此判决属正常。滕彪说,中国政府常常会用巧妙的手段完成交易,让美国检方的取证变得艰难。 滕彪说:陶丰的案子从法律规定上,如果检察官没有充分的证据,那就不能够定罪,这种严格的证据要求还是法制精神的体现,还是有必要的。但很显然中国政府在这方面花费了巨额的金钱去做这个事情,另一方面它肯定又是用各种方法回避法律的监管,就是有各种巧妙的方法逃避调查,让这个控方难以找到证据,这也给未来办理此类案件提供了很大的障碍。 滕彪认为,不管对陶丰及其他相关案件的判决如何,以及「中国行动计划」是否停止,已震慑了一批两头通吃的亲共学者。他相信美国还会继续调查相关案件。 滕彪说:显然中国有最大的实力、也有明显的动机去做秘密窃取的这种行为。从政治上,美国政府包括其他西方国家已经到这是个严重的问题,美国政府虽然取消China Initiative 计划,但现有的案件不会就这么轻易的撤销,未来肯定还会继续调查、追究。对那些两头通吃、想要帮助中共做这些肮脏事情的人已经起到威慑作用。 陶丰是在美国「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中被指控的大约二十几名学者之一。该计划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在任期间发起,旨在打击中国的经济间谍活动和窃取知识产权的行为。在该计划被指对中国教授存有偏见和歧视后,美国于今年2月终止了该计划,但美国司法部表示将继续就中国对美国国家安全威胁提诉。 美国司法部拒绝对此案置评。 据堪萨斯大学官网资料,现年50 岁的陶丰从2014年起在该大学「环境有益催化中心」从事可再生能源,包括页岩气的研究工作,直至2019年8月在堪萨斯的家中被捕。 2018年,陶丰与福州大学签订了一份全职合同,接受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职位。当时陶丰正在堪萨斯大学从事可再生能源项目研究。福州大学官网曾刊载向陶丰颁发长江学者喜报的新闻。 据美国检察官早前指控,陶丰利用政府拨款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向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提出的数十万美元的报销请求。按照相关规定,陶丰必须就任何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定期提交报告,但陶丰向堪萨斯大学隐瞒了他在福州大学的工作。 检察官指,当陶丰搬到中国福州全职工作时,他向堪萨斯大学谎称人在欧洲。 检察官认为,陶丰在向堪萨斯大学提交的报告中谎称不存在利益冲突,从而使他得以诈骗该校、美国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 近年类似的案例还有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主任利伯(Charles Lieber)因隐瞒与中国「千人计划」关系,于2021年12月被裁定6项目罪名成立。 另一宗案例是麻省理工大学明星华裔学者陈刚亦是因涉嫌隐瞒与中国合作关系,于2021年1月被捕,唯今年初,检方撤销了对陈刚的指控。获释后的陈刚高调为陶丰叫屈,并为其捐款1万美金及向公众募款。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8.坎特揭NBA为讨好中共弃原则 吁美国提防中国从内侵蚀 前NBA球星坎特(Enes Kanter Freedom)出席国会山一个论坛时,揭露NBA为讨好中共,在香港的反修例运动期间,表面说支持言论自由,却向中共卑躬屈膝,他认为美国必须提防中国渗透。众议员戈默特则呼吁美国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他批评美国一些资金投资在一个想打击美国经济的共产国家,做法令人难以置信。 在周二(20日)于美国国会山一场题为「与中国脱钩的短期痛苦和长期效益」(Short-term pain and long-term gains of decoupling from china)的论坛上,前NBA球星坎特分享了自己因发声对抗中共极权而被打压的经历,包括穿著写上「Free Tibet」(自由西藏)的波鞋上场,导致赛事在中国被禁示播放。他又曝光了更多NBA暗中向中共屈膝向球员和球会施压的内幕。 坎特说:当休斯顿火箭总经理发推文说「自由香港」,他们(NBA)叫他删除推文并道歉,你们可能不知道的丑陋部分是,他们再发了两段文字,一段是给全世界看的,说我们与员工站在一起,我们有言论自由,你可以说任何你想说的话,另一段是中国政府看的,说我们很抱歉,我们对此一无所知。就在两年前大约在同一时间,塞尔特人队,我当时仍效力塞尔特人队,他们不让我接受媒体采访两星期。 坎特说,中共渗透美国,美国价值从内而外受到腐蚀。他对球场上的多年战友,一谈到中国市场就和他反脸感到可耻。 坎特说:没有人可以从外部入侵美国,但他们(中国)正试图从内部入侵美国,通过控制华尔街、体育世界例如NBA、荷里活、大科技公司,甚至当地的学术界等等,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这一点,这是真实存在的,现在我们必须尽我们所能,对抗独裁。 有份出席活动的众议员戈默特(Louie Gohmert)赞扬坎特的勇气,鼓励他继续向世界说出真相。他表示,自己年轻时曾到苏联交流,当时有人讲过,当共产主义用尽了人民的钱,就会倒下。他批评美国现时对中国进行的一些投资形同向共产极权输血,令人是难以置信。他呼吁美国摆脱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戈默特说:多年来我一直在说,我相信中国共产党政府想达到的是,能够打击美国经济同时确保自己不被消灭,这就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我们(美国)竟然自愿地达到这一点,因为我们太依赖了。如果我们当年也这样投资在苏联身上,苏联不会这么快倒下,并会持续更长时间,你不会对想你失败的政府投入资金。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一(19日)引述国防部官员以及国防承包商的消息,指五角大楼正在敦促国防承包商加速将全球供应链与中国脱钩。 记者: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9.「新铁娘子」卓慧思首次外访 联合盟友抗衡中俄 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展开上任后首次外访,她周三(21日)在纽约和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会面,确认英国将重新审视国防外交战略,以抵抗中俄等国家的胁迫。她又在演说中强调,自由世界不应再在战略上依赖「把全球经济武器化的国家」。 就任英国首相才半个月的卓慧思,在出席完英女皇国葬后就马不停蹄,赶往美国纽约出席联合国大会。作为她上任后首次外访,外界期待参选时积极展现对华强硬姿态的卓慧思,就任后会否延续一贯作风。 她周三和美国总统拜登会面,唐宁街首相府在会后发放的新闻稿,披露她向拜登确认,英国将重新审视国防外交战略,以确保英国有能力抵抗来自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不断演变的挑战。 英国去年3月发布《国防、安全及外交政策综合评估报告》(The UK’s Integrated Review of security, defense, development and foreign policy),旨在为英国未来10年的国防外交订下战略。报告原本把中国列为「系统性竞争对手」(systemic competitor),提醒英国要保护自身繁荣和安全,但同时要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资「保持开放」。 然而英国《泰晤士报》就在卓慧思参选期间引述其盟友消息,透露卓慧思就任首相后将重新审视这份报告,并将把中国由「系统性竞争对手」(systemic competitor),提升至「迫切威胁」(acute threat)级别,即几乎和俄罗斯同级,意味著英中两国可能不会再有经济夥伴关系。 卓慧思向拜登透露的消息,吻合相关报道中的讲法。不过英国最终会否把中国提升至「迫切威胁」级别,则交由首相外交和国防事务特别顾问约翰.博(John Bew)教授带领的唐宁街团队定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发布。 卓慧思又在联大会议上,向各国元首阐述其治国和外交蓝图,承诺将带领英国「走进新时代」,重申会保护英国及其盟友,并宣布会在2030年前,把英国的国防开支增加到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她呼吁民主政体联合起来制约威权主义,而要达成这个目标,前提是要经济自主。 卓慧思说:我们正进行经济改革,以让英国再次向前迈进。自由世界需要经济实力和韧性来反击威权政体的侵略,并在新时代的战略竞争中取胜。我们将不再在战略上,依赖那些「把全球经济武器化的国家」。 卓慧思又重申,七大工业国集团(G7)和其他理念相近的盟友必须充当「经济北约」,帮助「任何被恃势凌人政权针对的夥伴」。 虽然卓慧思未有明言「恃势凌人政权」是哪个国家,但她和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会面时就明确强调,在立陶宛与中国持续的贸易争端中,英国站在立陶宛一方。首相府发布的新闻稿透露,两国在会上强调,志同道合的国家应共同努力应对恶意威胁,提高能源独立性,并终结威权国家的经济胁迫。 立陶宛自去年起强化和台湾的关系,因而触怒北京,被中国贸易封锁。 而卓慧思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面时,同样谴责中国造成的区域威胁。唐宁街首相府在新闻稿中透露了会面内容:「首相谴责中国近日对台湾的挑衅,这威胁到日本的专属经济区。两国领导人决心携手应对中国构成的战略威胁。」 声明又表示,两国元首同意,理念相近的民主政体应合作,透过七大工业国集团等国际机制,制约威权政权的经济、安全等威胁。双方又期待扩展英日关系,并合作强化经济与能源安全。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0.【翻车现场】中国网民借伊朗人民抗争寄意 在伊朗,女子阿米尼(Mahsa Amini)因涉违反头巾法律而被拘留,并在拘留期间死亡。事件触发伊朗各地民众连日抗争,并焚烧头巾表达愤怒。在中国社媒新浪微博,大批网民借伊朗抗争事件寄意,有网民直指:「一想人家(伊朗人)还能上街抗议,还能登报缅怀,眼泪直接流下来了。」 有网民在微博发帖说:「那我能烧核酸检测亭吗?」也有网民留言说:「看伊朗摘头巾视频看得泪眼婆娑的,一想人家(伊朗人)还能上街抗议,还能登报缅怀,眼泪直接流下来了。」 也有网民嘲讽指出:「伊朗政府说我们要有传统文化自信,女人带上头巾就是尊贵的女人,受法律保护;如果女人不戴头巾的不好就属于贱民,不受法律保护,因为不戴头巾不爱国,不戴头巾不是伊朗人。我们是戴口罩,差求不多。」 也有网民留意到伊朗的言论自由似乎较中国还要好:「伊朗女人没戴头巾遭杀害的消息上了伊朗各大报头条:就凭这一点,你就不能说伊朗是个落后国家。因为这种新闻在另一些国家别说上纸媒,社交网络上都得给你屏蔽了。」「伊朗居然没有胡锡进(专门为政府讲好说话),朝鲜居然不核酸,俄罗斯居然可游行(反战)⋯⋯」「(中国)防疫科学已经比不过朝鲜,新闻自由已经比不过伊朗。」 也有中国网民把伊朗抗争和中国贵州车祸相提并论:「一个女孩死了,全国女性为她斗争;29个生命没了,是一纸道歉。」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杜耀明评论】敬悼女皇陛下 道别美好时光 英女皇走了,香港民间与其说一片哀愁,不如说是抚今追昔,借此机会表达心声,向女皇道别,也向留下香港美好时光的英治年代深深致意。 由大陆逃难到港的一辈又一辈人,怎能不心怀感激?由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后开始,到揪斗地富反坏右的五十年代,再到号称超英赶美却搞到民不聊生的大跃进,以至颠覆社会秩序、摧毁人性、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革十年浩劫,能够由大陆来到香港,纵使人在异乡为异客,但比起留在大陆的亲友,已属绝处逢生,在这里不怕辛劳,总能养家糊口,免受政治侵凌,保住每人头顶的一片小天空。 不错,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政府得过且过,经济无为而治,社会民生乏善可陈,警队更贪污腐败,但重要是这片英属殖民地恍似一幅防火墙,阻隔国共冲突在港燃烧,也挡住大陆共产主义政治运动祸延香港。在这里,不愁白色恐怖有形无形的威胁,大家大可卷起衫袖专心搵食,只按自己的能力和机遇过活。这份自由,是那辈人得来不易的基本尊严,实有赖香港的英治政府—一个北京无法颐指气使的政治实体所赐。 土生土长的香港第一代,同样不得不感恩。他们见证划时代的香港社会转变,由一穷二白走向繁荣璀璨,也是当中的受惠者。这一代人,生于忧患年代,长于贫困环境,物质匮乏,但有的是基础教育、谋生机会、天生天养的信念和倚靠港英政府维护的社会秩序。 特别经历六七暴动,港英政府更显其身价。左派当年知难而退,既由于北京临崖勒马,回归「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香港政策,也因为港英政府统治意志坚定,深信压平暴动以恢复社会秩序,是得到强烈的民意支持,因此寸步不让,力挽狂澜,最后赢尽民心,更换来往后30年的稳定发展局面,也迎来连接推出的社会改革。由七十年代开始,香港第二三代的本地人,一直在最先进的现代化华人社会成长,以至安身立命。至于往后再向国际金融中心进发,也全都是历史,不用多说了。 这个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发源于港英从六七暴动之中吸取历史教训。他们看到政权的安全稳妥和社会的长治久安,繋于施政是否遵从民望,民怨能否及时宣泄、民情如何上达等等。因此,六七以后,特别是港督麦理浩上任以来,伴随经济持续增长,除了连串改善民生的社会措施,包括十年建屋计划、劳工法例改革、增加福利措施、扩展普及教育等等,更有迎合民意的行政改革。其中如成立廉政公署肃贪倡廉、以政府谘询组织及法定机构吸纳社会人才、加强民政主任制度探测民情、推广居民基层组织作为民意谘询渠道等等,正是所谓「行政(措施)吸纳政治(不同意见)」的统治策略,官方甚至标榜是「谘询式民主」,自夸香港没有民主制度,但却可通过谘询系统,建立官民共识。 转进八十年代,中英谈判香港前途,香港人不能参与,却成为双方争取的共同目标。港英一方推出代议政制改革,由区议会到立法会,逐步开放权力,加上教育水平提高,公民社会日趋成熟,香港人意识抬头,要求推行直选的民间诉求高唱入云。港英起初不愿从众,否决八八年推行直选,但随着八九六四北京血腥镇压民主运动,港人信心崩溃,港英为了安抚民心,一面通过人权法,同时推出居英权计划,另一面于九一年立法会增加直选成分至三成。 到了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最后五年英治,推出变相全民直选的立法会,加上原有的法治体系和其他改革措施(如设立平等机会委员会丶政府部门服务承诺),尽力消除殖民地统治的色彩,为九七后的港人治港树立典范。尽管一切来得太迟,在香港人眼中,彭定康明知不可为以为之,已为英国争回不少民心。 也许如一些论者所言,香港的殖民地统治者推行开明的措施,并非心甘情愿,只是形势所逼或收买人心,甚至是专门针对中国的策略。又如伦敦当局近年容许持有「英国海外公民护照」的香港人及其子女到英国定居,有人认为是功利计算多于道义考虑。但对于务实的香港人,结果就是目标,公道自在人心。在天时暑热下,亲往英国领事馆悼念女皇者依然络绎不绝,万人空巷,正好反映民心所向,香港人是存心对殖民统治致意,至于上述说法不论真假,根本可以不理了。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1-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1日 1.官场掮客举报原甘肃公安厅高官卖官内幕 甘肃警界人人自危 一名陷入绝境的甘肃商人近日曝光自己充当原甘肃公安系统卖官掮客的细节,曝原省公安厅副厅长向已落马的原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行贿,并列举公安系统内目前在职高官的买官黑历史。举报人在周二(20日)被警方敲门后失联。甘肃警界因事件引发人事地震,当地官方持续沉默。有深度参与调查的记者,在有关方面的压力下被迫放弃报道。 原在甘肃嘉峪关从事酒店业的商人蔡云峰日前发布近两万字的举报信,揭发自己和已去世的原甘肃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姚远关系密切。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他多次为姚远的卖官活动充当中间人。卖官活动主要集中在其分管的公安消防及全省公安局,甚至是派出所负责人的人事安排。 蔡云峰在举报信中详细列举了姚远和其妻林明宇的腐败资讯,比如,在甘肃、北京、黄山等国内多个城市至少有12套房产。此外,蔡云峰夫妇和原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的交往和勾结,其妻向傅政华的妻子行贿。 本台记者多次试图联络蔡云峰本人,但其电话都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告诉本台记者,周二下午5点后,蔡向他表示有员警上门,其后蔡即失去联系。在谈到蔡云峰的举报动机时,这名知情人指蔡本人现身患重病,并且破产。陷入绝境的他向原来官场上的朋友们求助,却都遭到了冷遇,是故他决定大爆料。 他说:蔡云峰就可能被控制起来了,昨天下午5:00的时候,我正在跟他进一步聊的时候,他告诉我公安就要来了,想用房屋登记的名义,骗我开门。可能就不能跟你多聊了,然后又说一言难尽,今后我老婆可以详细告诉你。他其实可能是他本人患病,找过去这些相熟的官员或者是拿过他钱的人借钱,借钱的过程中呢,发生了一些不愉快,他感到很失望,索性就把这些事情都出来了。他说他把遥远的一个笔记本拍过,但是呢,他没把这个东西发出来。 该人士还透露,甘肃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卖官金额其实并不算高。蔡云峰揭发的卖官活动和当地流传已久的潜规则基本吻合。他基本掌握相关资讯,早早地接入了调查此事,但过去因为相关因素,无法公开报道。 他说:我倒是相信他说的这些都是真的。公安系统啊,高层公安部发生的事情和基层发生的事情都一样,就这些金额也比较符合那地区的金额有钱的地方公安如果要送礼的要比这个多得多。 另一位调查此事的资深的调查记者也证实,他最后联络蔡是周二晚上。他也认为,蔡作为行贿受贿的具体参与者,他必会因这次实名举报陷入更大的麻烦,尤其危险是,很多被他举报的对象,还是当地警方的实际负责人。 他说:我判断差不多吧,当时的市场行情,大环境呢,八九不离十。昨天他还给我聊天呢,昨天下午7:30。他现在很危险。你想嘛,现任的公安局长都还有好几个呢。甘肃这个地方很诡异,很多人都被提拔到了公安部,你知道吧?搞笑得很。 本台记者亦分别尝试联络蔡云峰举报信中所提及的官员,但无论是已高升为现任省政法委副书记徐永胜、还是调入公安部的朱守科、还是调任消防总队负责人的柳国柱,都拒接电话。 据举报人的公开留言显示,有份涉买官的王文辉现是在职的兰州高兴分局一把手,并且曾威胁蔡云峰如果公开举报就会被以寻衅滋事抓捕。 本台记者亦多次致电王文辉,但都被拒接。隶属于军队和公安双重管理的消防总队,其电话则完全被禁止接入。 甘肃省公安厅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则以他们不知情为由,嘱记者询问纪检办。但纪检办则拒接电话。 甘肃省公安厅:我不清楚,那你给你提供一个电话,你打过去,这是我们证供纪检处的办公电话了。 兰州市新区公安分局在回应采访时,也直接以不知情为由,拒绝谈及此事。 新区分局:你说的这个事情应该不是我们公安局,你可以直接打到市局。 甘肃省纪委,甘肃省检察院,也都拒绝就此事置评。 本台记者发现,原本在包括网易和微博上有关蔡云峰举报信的文章及网帖,在周三(21日)已被移除。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传专职监听高层被卷入权斗:沪原公安局长龚道安判终身监禁 上海市政府原副市长、市公安局原局长龚道安一案,周三(21日)在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龚道安以「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有港媒曾报道,龚曾担任公安部十二局局长,专职监听及追踪中共高层,因监听工作被卷入中共权斗,最终惹祸上身。 综合陆媒及港媒报道,龚道安被指「受贿」一案,周三在河北省唐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判;龚道安以「受贿罪」被判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龚道安受贿犯罪所得及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龚道安是中共十九大以来,上海落马的首个副部级官员。 有港媒曾报道称,龚道安所涉「严重违纪违法」的原因,跟其担任公安部十二局局长有关。十二局是公安系统的科技侦查机构,专职监听、追踪、定位。 近年以来,中共政法系统持续不断受到整肃,除龚道安外,落马的官员还包括中共重庆副市长兼公安局长邓恢林,龚邓二人均是前中共政法委书记孟建柱的旧部。中共在邓恢林和龚道安的官方通报中都提及他们「参与在党内搞团团夥夥」。 据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专题纪录片《零容忍》,2010年,在全国地市公安局长培训班上,现已下马的原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将龚道安拉拢入夥。通过孙力军积极推荐运作,龚道安被提任为公安部技术侦察局副局长,之后又陆续提任技侦局局长、上海市公安局局长、上海市副市长。孙力军还从受贿所得中拿出大笔资金,为龚道安解决孩子住屋、安排亲属工作等各方面问题,还给龚道安下属团队发「奖金」,促使龚道安「不遗馀力地为他效命」。 《零容忍》又指出,除龚道安和邓恢林外,「孙力军团夥」还包括原公安部常务副部长,司法部部长傅政华、原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国家安全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刘彦平、原中共江苏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王立科、以及原山西省副省长、省公安厅厅长刘新云。 另外,龚道安早年间的两个继任者也于此前落马。2007年,龚道安从湖北省公安厅调任咸宁,郭唐寅接替其成为公安厅经济犯罪侦查总队总队长。2010年,龚道安离开咸宁,担任公安部十二局副局长,董国祥随后成为咸宁市公安局长。2019年5月13日,郭唐寅落马。一个月后的2019年6月,董国祥也因涉嫌严重违纪和职务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英国拟从台湾引进华语教师 30家孔子学院被踢出指日可待 传英国继美国之后拟从台湾引进华语教师以取代孔子学院。孔子学院不断曝出言论审查、意识形态渗透丑闻,很多西方国家也相继关闭孔子学院。评论人士认为西方正全面将孔子学院踢出国际社会。 近日,英国媒体报道,英国跨党派国会议员包括英国保守党议员克恩斯(Alicia Kearns)正与台湾进行协商,由台湾向英国提供华文教师,以逐步取代当地孔子学院。 英国保守党国会议员组成的「中国研究小组」(China Research Group)今年6月的研究报告发现,英国政府支出的校园华语教学经费,几乎全部流向各大学开设的孔子学院,据估计,2015至2024年总金额至少达2700万英镑。而最新根据议员们看到的新提案,这笔资金可以重新分配给其他项目,例如来自台湾的项目。 英国华人作家张朴向本台表示,西方社会已经渐渐看清孔子学院是中共对外渗透工具的真实面目,新任英国首相对华态度强硬,在英30家孔子学院被全面关闭指日可待。 张朴说:孔子学院从来就是共产党的代理人机构,披著一个教育的外皮,利用软性的教学,充满了共产党意识形态的渗透;实际上远不止是大外宣,就是一个间谍机构,开展特务活动;那么西方现在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扩张的野心,英国新的首相反中共的立场非常鲜明的,我认为关闭30家孔子学院指日可待。 2020年7月,在国际社会警示孔子学院是在中国政府的框架下运作、是中共意识形态传播工具并要求西方政府关闭该学院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国家汉办」悄然退出孔子学院的主管权,移交给被称为非政府组织的「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CIEF)管理。舆论普遍认为,中国政府的重新包装只为规避西方审查。 目前,英国有30家孔子学院, 其办学模式是英国大学作为主办大学,与中国的合作大学与CIEF合办。 对此,张朴表示,英国各大学的孔子学院成立前早有中文培训项目。后来英国一些以利益为重的大学拜倒在中共的金钱之下,纷纷成立孔子学院。因此,他估计在未来关闭孔子学院的过程中,大学有可能会发出反对声音。 张朴说:共产党拿了很多的钱在西方国家搞孔子学院,英国很多大学就是因为看到钱,都是贪财的。取消孔子学院,首先大学就丢掉钱了,它们肯定是会不高兴的,就看当今首相是不是强有力了。 张朴认为中文教学替代性方法很多,比如由英国大学恢复到孔子学院前的中文教学模式,在英国聘请华裔人士,或是当前从台湾引进教师。而后者更是表明一种抵制中共意识形态的立场。 张朴说:从抵制这个共产党势力的渗透,当然请台湾人更安全嘛! 英媒指出,近年英国保守党政府对北京支持的孔子学院仍抱持正面态度。英国首相卓慧思(Liz Truss 中国大陆译为特拉斯)当年担任教育大臣时还曾赞扬孔子学院将在英国「奠立强而有力的华语基础建设」。 但此后卓慧思对北京采取了越来越强硬的立场。最近,有传她准备宣布中国对英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随著中英关系持续恶化,孔子语言学习和教学项目也受到了严格审查。批评人士质疑孔子学院的教学计划、资金和招聘程序,又批评这些课堂箝制言论自由。 台湾资深媒体人、「关怀中国人权联盟」理事长杨宪宏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透露两年前「美国在台协会」就曾告知他类似的计划,既拟将台湾教师引入美国以取代孔子学院。现在英国也在跟进,显示国际社会把孔子学院踢走的决心。 杨宪宏说:美国要做这样的决定是两年前,要全面把孔子学院的教师赶回去,让台湾的中文教师到美国去,现在连英国都这样做了。这个要怪中国,因为中国原来把孔子学院当成它的党支部,完全不可忍受!把孔子学院赶出国际社会,这件事情表明英国也好、美国也好跟中国的系只会越来越不好! 杨宪宏认为中华文化在台湾有很多的传承,台湾教师有能力完成这项使命,这也会让台湾不断的拓展国际空间。 杨宪宏说:中共它们的文化里都带毒啊,中国文化其实在台湾才真正得到发扬。现在整个世界向台湾张开双手,不但是语言,其它的包括非常多的可交流的项目,台湾都已经准备好,台湾一定可以做到。我希望我们台湾的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这个事情,培养台湾的这种「国民外交」的人才。 据报道,英国在脱欧后拟实施「全球化英国」计划,英国的外语能力也是国会关注的重要议题。英国缺乏华语外交人才引发疑虑,也让华语教学成为现实需要。 美国也有这种担忧,早在2020年12月,台湾与美国签署了扩大语言教学的谅解备忘录。台北市海外社区事务委员会自去年以来一直在美国多个城市设立中文学习中心,与孔子学院形成竞争局面。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4.【台海局势】美加军舰通过台海 台北欢迎肯定国际水域法律地位 美国海军第7舰队发出声明表示,美国海军驱逐舰「希金斯」号与加拿大皇家海军护卫舰温哥华号,周二(20日)联合通过台湾海峡执行例行性任务。台湾的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孙立方表示,军方全程掌握相关动态。对美国与加拿大以具体行动维护台海是国际水域的法律地位,台湾外交部表示欢迎与肯定。 台湾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孙立方周三(21日)表示,美国驱逐舰及加拿加大护卫舰各1艘,经台湾海峡由南向北行驶。 孙立方说:通过台湾海峡北驶期间,军方全程掌握我周边海、空域相关动态,状况均正常。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美国海军柏克级神盾驱逐舰「希金斯」号(USS Higgins)及加拿大海军巡防舰「温哥华」号(HMCS Vancouver)于周二通过台湾海峡,此为近期中国在台湾海空域进行军事挑衅导致台海情势升高以来,美、加两国军舰首度联袂通过台湾海峡。 欧江安说:对于美、加两国以具体行动维护台海是国际水域的法律地位,同时捍卫自由航行与区域和平稳定;对于美国与加拿大政府的坚定立场,外交部表示欢迎与肯定。 欧江安指,美国第7舰队及加拿大政府已分别就此次行动发表声明。美方指出,两舰所穿越的水道不属于任何国家领海,此次行动展现美国及盟邦、夥伴对于自由开放印太地区的承诺;加拿大国防部长Anita Anand亦强调,本次任务展现加拿大对自由、开放及包容印太地区的承诺。 欧江安说:针对近期中国以军事行动严重破坏区域和平与稳定、企图破坏台海现状及将台湾海峡内水化的行径,美国等理念相近国家已经多次明确表示严正关切。本次穿越台湾海峡行动更具体展现民主盟友对中方扩张企图的坚决反对。面对中国步步侵逼,台湾政府将持续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坚定对抗威权主义的扩张与侵略。 欧江安表示,台湾将同时深化和美国紧密安全夥伴关系,并与所有理念相近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坚决维护台海安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表示,周二,美国「希金斯」号驱逐舰、加拿大「温哥华」号护卫舰过航台湾海峡并公开炒作。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空兵力全程跟监警戒。战区部队时刻保持高度戒备,坚决反制一切威胁挑衅,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两舰是在美国总统拜登接受媒体专访时再度提到美国将协防台湾后通过台海。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再有中资电信商被列美国国安威胁清单 涉通信拦截及经济间谍活动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宣布将中资电信企业「太平洋网络」(Pacific Network Corp)及其全资子公司信通(ComNet (USA) LLC )及其全资子公司「信通」,以及中国联通美洲公司( China Unicom (Americas) Operations Limited)列入「威胁国家安全名单」。指这些公司受到中国政府的利用,进行通信拦截、经济间谍活动等。 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于周二(20日)宣布将中资电信企业太平洋网络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信通」,以及中国联通美洲公司列入「威胁国家安全名单」。意味来自联邦补贴的资金,包括FCC的通用服务基金(Universal Service Fund)将不得用于购买、租赁或维持这些公司或其关联公司或子公司的任何产品或服务。 美国监管部门早前已经以国家安全为由,撤销这三间公司在美国的运营牌照。 FCC表示,以上公司受到中国政府的利用、影响和控制,根据2019年通过的《安全及可信通讯网络法》(Secure and Trus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Act)第2条,其提供的服务对美国国家安全及美国人的安全构成令人无法接受的威胁。 FCC续解释,太平洋网络及信通主要由中国政府透过中信集团(CITIC Group Corporation)控制,再加上中国的情报和网络安全法案,这些公司必须遵守中国政府的通信拦截要求,并无法对此类要求提出质疑。FCC又发现太平洋网络及信通在美国的通讯网络及客户,成为了被中国政府利用的机会,进行经济间谍活动及收集针对美国的情报,或提供了针对、收集、改变、阻止和重新置路由网络流量的的战略能力。 至于中国联通美洲公司,FCC指其作为中国的国有企业,牢牢地被中国政府的利用、控制和影响,并与从事违反美国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中国实体保持商业关系,中国联通的美国业务协助中国进行网络活动,包括经济间谍活动、中断和干扰美国的通信流量、及接触美国的记录和敏感数据。 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于周三(21日)的记者会上表示,这是美方藉口所谓「国家安全」、滥用国家力量无理打压中国企业的又一案例,批评美方违反市场经济规则,破坏国际经贸秩序,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利益,并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停止无理遏制打压中国企业。 他指,自美国的《安全及可信通讯网络法》实施以来,多间中资电信企业已相继被列入名单,包括华为、中兴通讯、海能达、海康威视等。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在今年较早时间曾表示,FCC滥用国家权力,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再次恶意攻击中国电信营运商,美国应立即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 记者:胡凯文 责编:潘加晴 6.【中梵关系】梵蒂冈拟把香港办迁北京 外界关注梵会否关驻台使馆 梵蒂冈近年不断向北京抛出橄榄枝,国务卿帕洛林(Cardinal Pietro Parolin)近日更向媒体确认,教廷有意把香港办公室搬到北京。虽然目前未获北京首肯,但外界关注一旦事成,梵台关系或将受重大影响。 意大利媒体《信使报》(Il Messaggero)报道,梵蒂冈国务卿帕洛林向该报确认,罗马教廷正计划把香港办公室搬到北京。他表示这不是新主意,教廷一直有此打算,目前仍在等待北京回覆,但尚未得到回应。 教廷目前是以「考察团」名义(Study Mission),在香港派驻代表,然而自前任教廷驻香港考察团代办何明哲蒙席(Javier Herrera Corona)今年初被调离香港后,教廷驻港代表之位一直悬空,直至7月才任命桑杰士(José Luis Diaz Mariblanca Sanchez)出任新的驻港代表。 《路透社》曾披露,何明哲离任前曾和香港天主教神职人员召开4次会议,明确向与会人士发出警告:香港教会过往长期享有的宗教自由,将不复存在,而中国国内控制宗教团体的模式,或将降临香港。他敦促教会要及时保护资金、财产和重要文件。 报道更引述消息人士,表示何明哲和办公室职员已经透过友好邦交国的外交渠道,把档案资料运离香港,当中涉及19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地下教会的内容,以及与地下教会神职人员的私人信函。 天主教通讯社(Catholic News Agency)以「教宗方济各向中国招手」(Pope Francis extends a hand to China)报道事件,形容教廷把香港办公室搬到北京,意味著教廷将自1951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断交后,首次和北京建立外交渠道。不过报道补充,考察团并不是大使馆,份量较轻,而如果教廷要在北京设大使馆,就要关闭设在台北的教廷驻华大使馆,并和台湾断交。 对于设在台北的教廷驻华大使馆会否被关闭或降格,帕洛林只轻轻回答一句「目前一切维持现状」。 英国执政保守党人权委员会副主席罗杰斯(Benedict Rogers)接受本台访问,对梵蒂冈再次主动向北京示好的举动深感不安。 罗杰斯说:梵蒂冈和帕洛林的意图绝对让人忧虑,因为这显示梵台关系的承诺被削弱,和梵中关系被强化,至少是朝这个方向发展。我认为这是很错误的举动,我确实非常担忧。我不想反应过激,因为很显然,帕洛林似乎只是说有这个可能性,我们仍要静待北京的回应,但这显示出梵蒂冈的意图,这很让人不安。 他表示,教宗方济各过去几年对中国和香港的宗教自由情况彻底沉默,显示他极力向北京靠拢。不过罗杰斯警告,北京近期不断加强对台湾的胁迫,在这敏感时期,任何削弱梵台关系的举动都会向北京发送错误讯号,他促请教宗方济各三思,不要在不当时机做出「破坏性」举动。 淡江大学宗教学教授张家麟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即使香港和北京都属中国领土,但北京的重要性高于香港,因此教廷此举显然是想和北京发展更紧密关系。而梵中关系和梵台关系是此消彼长的,梵台关系会否进一步恶化,使梵蒂冈决定关闭驻台北使馆,仍充满不确定因素。 张家麟说:如果香港办事处搬到北京,而中共同意的话,这意味著中共和梵蒂冈的关系更加紧密。相对而言,如果中共和梵蒂冈的关系更加紧密的话,那梵台关系肯定就会受到冲击跟影响,至于会不会就把梵蒂冈驻台北的使馆,变成梵蒂冈驻北京的使馆,我估计还要看其他后续的效应。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是为期两年的梵中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将于今年到期。教廷代表团早前已前往中国进行谈判,预计两国将续签协议,并不会修改协议内容。 梵蒂冈和中国在2018年签订主教任命临时协议,以决定如何产生中国天主教会的主教,并在2020年续签两年。然而4年以来,协议内容一直保密,外界无从得知协议有多少「魔鬼细节」,也不知道梵蒂冈为此向北京做出了多大的让步和妥协。天主教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曾对协议表示痛心,批评中共是利用梵蒂冈消灭国内地下教会。 对此,罗杰斯说仍然无法相信梵中协议对中国天主教徒有利,他说,「如果它是一个好的协议,那为何要一直保密?个人而言,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好的协议,因为它并没有使中国天主教或其他宗教的自由情况得到任何改善。」他认为现阶段期望梵中两国不续签协议,已是不切实际的期盼,但希望教廷至少更新协议条款。「如果他们要续签协议,我希望梵蒂冈要为续签设下条件,比如要求中国释放在囚天主教神职人员。我认为教宗应为中国人权情况,作更多发声。」 不过信徒对教宗的期望,一次又一次被辜负。教宗方济各上周被问到因担任「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而被港府控以《港区国安法》的陈日君枢机,教宗拒绝就事件表态,只表示自己「不能作判断」。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港唯一纸包饮品回收厂不获续租或需停业 新加坡:欢迎设厂 香港唯一回收纸包饮品盒机构「喵坊Mil Mill」的厂房,不获业主科技园公司续租,或面临停运危机,机构同时获新加坡欢迎到当地设厂,事件备受市民关注。「喵坊Mil Mill」创办人之一叶文琪接受本台访问指,目前仍会与科技园及环保局进行磋商,争取「喵坊 Mil Mill」留下的机会,但仍要视乎磋商结果。叶文琪强调,他们没有想过迁出香港,形容「回收业从来不是买楼投资」,希望港府不要放弃肯为环保而付出的港人。 全港唯一纸包饮品盒回收厂「喵坊 Mil Mill」元朗厂房不获科技园公司续租,租约年底结束。惟双方就租约问题未有共识,事件一直发酵,备受社会关注。 科技园公司周二(20日)晚发声明,指在2018年邀请相关公司竞投元朗创新园厂房,及后「喵坊Mil Mill」成功中标,获批3年短期租约至2021年底,当时已明确向对方传达有关创新园的长远发展计划,并解释批出短期租约的原因,双方一直就租约期满后不获续租达成共识。 「喵坊Mil Mill」随即在Facebook回应反驳,批评科技园自行发声明,避答他们的电邮。「喵坊Mil Mill」指,上星期与科技园开会时,已向对方清楚表述,在2018年承租时认知元朗创新园租址能够维持至少营运6年以上,对科技园现时将上星期提出的说法全盘否定感到遗憾。而科技园的声明亦没有回应,能否再给予2至3年迁厂宽限期、协助「喵坊Mil Mill」进驻环保园,以及元朗创新园是否不再招纳「环保回收」企业进驻。 本台周三向科技园公司及环境保护署查询「喵坊 Mil Mill」厂房不获续租一事,科技园重申,双方在2018年签订的租约,清楚列明有关用地的租用期为3年,即由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当中并没有任何续约条款。环保署就指,喵坊希望使用环保园(南华厨馀厂)的旧厂房,相关厂房已被用作其他项目,试验以生物转化技术处理有机废物,其工程亦已开展。 外界关注,这间环保机构不受港府重视,却获新加坡邀请前往当地设厂,不少网民甚至劝喻,在目前营商环境艰难下,「喵坊Mil Mill」乾脆离开香港前往新加坡。 叶文琪对此作出澄清,他透露「喵坊Mil Mill」自去年开始已接触新加坡环保局,表明有意在当地设厂,但只属业务扩充,并没有打算撤离香港,原意只是想服务社区,不想将事件「政治化」。 叶文琪说:我们想去新加坡设厂,想处理新加坡的废料,但是我们仍然想在香港继续经营,处理香港的废料,我们不是搬到新加坡就不在香港经营,我们真的想服务社区。 他表示,新加坡目前未有机构主导回收纸包饮品盒,一旦「喵坊Mil Mill」在当地设厂,亦会是首间机构。对于为何会选择到新加坡发展?叶文琪说从营商的角度来讲,新加坡不论城市规划、人口密度等都是一个很合适的地方。 不过,叶文琪强调,从没有想过放弃香港。 叶文琪说:回收业从来不是一个买楼投资、买卖股票的事,我们是真的在社区经营,我和拍档两人都是土生土长的,这个行业我们与社区建立的关系及感情其实是很深厚,所以其实没有想过要放弃。 叶文琪指,一旦「Mil Mill」在港停运,最大的损失是辜负一班环保人士,港人好不容易养成回收的习惯,一旦中断会造成很大的信心打击,忧虑日后难以重拾。他感激一众香港市民的支持,形容设厂只是牵头环保的第一步,成功的关键在于香港市民。他质疑香港的高官为何要放弃一班肯为环保而努力的港人。 叶文琪说:Mil Mill的成功根本不是因为我们,我们建立厂房只是一步,如果不是市民养成这个习惯,去做清洁回收,真的要有一班人很热心。对香港人来说,剪开包装盒、洗乾净,是多么麻烦的一件事?以我们的习惯来说,那么多人肯做,你为甚么要放弃?香港可以有近一百万人,为了地球、为了社区做事,你们要放弃?是谁放弃他们? 疫情下不少在港的企业或机构面临寒冬,需要大幅裁员。不过,环保回收业未有停滞,叶文琪透露,这段期间不但没有裁员,反而招聘更多人手。 他指一旦「喵坊Mil Mill」真的要在年底被迫停运,有很多准备工夫,需要几个月时间去拆卸机器、搬运物资等。叶文琪称,「手上的工作还有很多,如果今年年尾要结束,我现在就要停工。」惟目前为止,Mil Mill去向未明,仍有待与科技园及环保局的磋商结果。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港「清零」政策下人才企业「双失」 港官称:背靠祖国坚靭无比 香港「清零」防疫政策下近年渐现人才及企业「双失」,甚至被竞争对手新加坡抢夺,有评论更认为,及早复常的新加坡「大获全胜」。但港特首李家超等多位港府官员宣称,香港在「背靠祖国联通世界优势下坚靭无比」,除了发展大湾区外,亦积极到东南亚国家「抢企业」。至于不少社会声音倡议取消检疫限制,当局仍未有定案。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三(21日)出席亲中媒体《凤凰卫视》举办的大湾区论坛时指,香港已经跨越动荡不安的日子,「香港的金融体系在背靠祖国及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下,始终坚靭无比」。 李家超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战胜了各种难关和变局,遇上经济挑战,不论是1997年的金融风暴,或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香港的金融体系在背靠祖国及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下,始终坚靭无比。 而同场的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表示,近期香港的确饱受考验,但他认为,目前亦有些利好香港发展的因素,如环球经济重心由西往东移,不少企业到香港上市,以及香港正积极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 黄伟纶说:在短期的角度,我们需要努力管控疫情,尽量减低社会相关成本,也需要避免在经济上短期的波动,造成系统性的风险,在长期来说,我们必须做好部署,抓紧国家发展的机遇。 另一同场的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强调,最重要是提升香港竞争力,如积极发展绿色可持续金融及金融科技,令香港对国际及内地资金依然有吸引力。他又不担心香港与新加坡之间的竞争,正全力筹备金融科技周和11月的金融峰会。 许另于网志称,在「互联互通2.0」的新时代下,符合条件在香港主要上市的海外企业证券,将可纳入港股通合资格证券范围,将为香港提供十足「底气」,让财库局积极到国际市场,例如东南亚、南亚和中东国家「抢企业」,吸引它们赴港上市融资。这也将是他下周访问马尼拉面见商界的重点之一。 不过,中国欧盟商会同日发布的报告称,中国内地近期将把防疫「清零」等政治目标置于经济目标之上,剥削内地作为欧洲企业投资目的地的吸引力,愈来愈多企业拟将计划中或未来的投资转移到其他被视为「可靠性和可预测性更高」的市场。 香港近年一直紧随北京的「清零」防疫政策,对本地人以至入境旅客实施严格检疫措施,被指「赶客」,美国早前更因而发出最高第4级「请勿前往」旅游警示。然而,新加坡、日本、美国、英国等早于去年底始逐步取消所有检疫措施,社会和经济步入复常,抢夺香港大批人才和企业。 港府在压力下,于8月中旬起推行「3+4」安排,至今实行逾1个月,特首李家超周二(20日)指,正积极研究检疫政策「0+7」相关方案,冀有序地放宽检疫政策以方便旅客。但旅议会总干事杨淑芬周三(21日)在电台表示,对业界有帮助不大,希望当局取消所有检疫措施。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铁腕清零】四川社区试行「十户长」防疫 网民:倒退到秦朝 为实现新冠病毒的「清零」目标,中国各地均出台严苛措施,引致民间怨声载道,四川省多个社区近日甚至按照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意思,试行「十户长」制度,负责疫情防控监视工作。「十户长」试点让不少网民联想到中国古代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例如秦朝出现的「编户齐民」,以及元朝出现的「千户制」,有网民叹喟:「梦回大秦,十户长来了,连坐法还远吗?」 综合中国数字时代及陆媒报道,试行「十户长」制度的包括自贡市贡井区以及内江市东兴区等社区,早至2019年已有相关先导计划,而贡井区则是由8月底开始推行。 据《四川日报》报道,「各楼栋中由居住在此的机关企事业党员干部带头承担『十户长』的责任义务」。按照「十户长」制度,「十户长」要负责「宣传引导,卡口值守,风险人员排查」,并要完成「返乡人员摸排、动员扫码报备、居家隔离监测」等疫情防控监视工作,并要求在使用社媒平台建立「十户」群聊。 虽然「十户长」制度宣称是为「推动居民自治、提高疫情防控力、和谐邻里关系」等为目标设立,但它实际上更多的限制了公民自由、以及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的渗透,例如:它要求将社区干部、网格员、在职或退休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退役军人、党员作为优先人选。 推行这种严密看管民众的制度,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一上台后不久即提出的主张。据四川省自贡市黄泥坳社区的通告,开篇即引用了习近平2013年的讲话内容指出:「社区建设要与邻为善、以邻为件」。 「十户长」制度在网络上引起了大量网民的恶评,认为它加强了对民众的监视与控制,是严重的历史倒退。有网民认为:「说明他们(中国共产党)已惶惶不可终日,开始学习亡国经验了。」也有网民不点名批评习近平:「把国家打造成一个铁桶般的监狱,梦回乾隆盛世。」有网民形容:「十户长」是「疯狂的倒退」。亦有网民指出:「我感觉有点好笑,楼长+网格化还不够吗⋯⋯」亦有网民叹喟:「梦回大秦,十户长来了,连坐法还远吗?2022,商鞅又活了!!!」、「我觉得要成就成吉思汗伟业了。」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普京宣布支持顿巴斯等地区公投 北京吁谈判实现停火 俄军入侵乌克兰但一败涂地,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周三(21日)作出「绝地反击」。他宣布征召30万名预备役人员,并支持乌克兰东部四州公投入俄,甚至作出核攻击威胁。但在中国和台湾,其有关公投的言论却惹来「翻车」回响,有网民直问:「那台湾是否可以独立公投?」 综合外电报道,乌克兰部队本月较早时间在东北方哈尔科夫发动的闪电反击,使俄军战线全线瓦解,仓皇逃窜。北京时间周三(21日)下午2时,普京发表全国讲话,这是自今年2月24日俄罗斯发起所谓「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普京首次发表全国讲话。 普京在讲话中宣布「局部军事动员」,动员令即刻生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Sergei Shoigu)则补充:「局部动员」将涉及有军事经验的人员,大约30万名预备役人员将被征召。外电解读,这是自二战以来全球最大军事动员,也是2月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最大局势升级。 普京又批评西方国家「以核武敲诈勒索俄罗斯」,他强调俄方「有大量武器回应」,并威胁西方国家,如俄罗斯领土完整受损,俄国将会「用一切手段捍卫俄国人民」,将会使用「现代化毁灭性武器」,强调自己「并非虚张声势」。 与此同时,普京又宣布支持乌克兰东部四州公投入俄。在一场似为事先协调好的行动中,多名乌国亲俄人士宣布卢甘斯克州(Lugansk)、顿内茨克州(Donetsk)、赫松州(Kherson)以及札波罗热州(Zaporizhzhia)将于本月23至27日举行入俄公投。这4州约占乌克兰领土的15%,相当于匈牙利国土面积。 俄罗斯境内有民众开始发传单,号召老百姓上街抗议动员令。游行集会将于周三晚上7点在俄罗斯所有城市的中心举行。 路透社引述搜寻数据报称,动员令下达后,俄罗斯最受欢迎的机票网站Aviasales迅速成为热门搜寻字。根据网站数据,当日莫斯科直飞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及亚美尼亚首都耶烈万(Yerevan)的直航机票已沽空。 对于乌国亲俄人士举办的所谓「入俄公投」,美国白宫国安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华府「明确」否定任何此类「公投」,说「这样的公投为公然侮辱主权与领土完整原则」,并说美方绝不会承认俄罗斯在兼并乌国领土上的主张。 欧洲联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也表示,欧盟和欧盟成员国不会承认「公投」结果,如果当地执意举行「公投」,欧盟将考虑对俄采取更多行动。 另外,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和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eda)都以「拙劣模仿」来形容这些计划中的「公投」;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则称这些「公投」是「骗局」。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同一天在每日例行谈话中回应说:「我要感谢所有乌克兰的友人和夥伴,排山倒海并坚定谴责俄国在组织更多假公投的意图。」他说:「我们的立场不会因为这些噪音或其他任何宣布而改变。我们会团结下去,捍卫乌克兰,收复失土,不展现任何的软弱。」 在北京,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三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有关俄乌局势提问时说,对于乌克兰危机,中方呼吁有关方通过对话谈判实现停火止战,尽快找到兼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的办法,也希望国际社会为此创造条件和空间。 普京提出的公投议题,再一次在网络上出现「翻车」评论。有网民直问:「要不台湾现在也来公投」、「那台湾是否可以独立公投?」、「世界如果承认或是鼓励这种方式的公投,那么也让台湾比照办理。」在「央视军事」等微博公众号,博主已开启「评论精选」,筛走这类讨论台湾独立公投的留言。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未普评论】从碎步前进到大步倒退,习近平十年执政可以盖棺定论 中共二十大将在10月16日召开。回顾习近平执政的十年,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似乎画了一个大圆圈,从碎步前进到大步倒退,甚至重新回到改革开放之前的黑暗混沌愚昧的状态。 十年前,习近平尚未登基。胡温执政的九龙治水濒临终结,其领导团队以软弱、难以克服僵局,政令出不了中南海为主要特征。但那时的中国,还是一个遵守邓小平政治安排的中国,最高领导人不能无限任期,中共领导必须是集体领导,党政官员到站要下车。大学校长必须是学者而不是党委书记,公司第一把手是企业家而非党的干部,民营企业家可以挺著腰板地议政论证,中国学者还可以直言批评胡温领导集团「抱著定时炸弹击鼓传花」、「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绝不作为」,中国异见者还有可能今天进监狱明天出监狱。红二代虽然有人高调「唱红打黑」却没人敢搞个人崇拜。中国和美欧日等国大体保持正常合理的关系,尽管中共一直在海外强力推广大外宣。那时的中国,被一些自由派称之为一个「碎步前进」的中国。他们为这个「碎步前进」辩护,认为「中国的民主政治只能碎步前进,稳步前进,后退是绝对不会的了。」 今天,习近平已经执政十年,「绝对不会」发生的后退或倒退发生了!而且不是发生在一个方面,而是发生在政治、经济、社会的所有方面!今天的中国已经面目全非。九龙治水变成一人独裁,习和其他常委的关系甚至变成「君臣关系」。一切政令出于中南海的最高领导习核心。中共领导体制被习近平从有限任期转化为无限任期,集体领导转化为个人独裁,统治模式从威权主义升级为极权主义。习近平个人大权独揽,试图把整个中国变成由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声音控制的国家。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权利被一个一个地剥夺;大学校长换上党委书记,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成立党支部,学生被鼓励要给老师或教授打小报告;不管是谁一律不准妄议党中央,否则进大牢重判十馀年甚至无期徒刑。尽管党章中仍然明确写著「禁止个人崇拜」的条文,但习近平和他的人马鼓励对习近平表现出自毛泽东以来从未有过的愚忠和崇拜。 十年前,习近平不是没有机会,选择一条与普世价值接轨的、对中华民族有利的康庄大道;习近平不是没有机会成为蒋经国或戈尔巴乔夫而名留青史。那时,有人认为,习近平会像蒋经国或戈尔巴乔夫一样,进行激进改革,解除国家对社会和经济的控制,使政治制度逐渐过渡到民主宪政。但我们知道,习近平崇拜的不是戈尔巴乔夫,而是普京;他不想成为蒋经国,而想成为毛泽东。普京的坚决不下台、以任何名义不折手段地掌控国家最高权力的行为,是习近平一直在模仿的榜样。而毛泽东的个人独裁,一个人说了算的大家长作风,也是习近平一直念兹在兹,试图比肩毛泽东,建立毛泽东式的绝对权力,像毛泽东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自己印记的超级偶像。 现在我们知道,习近平的十年执政,已经把整个中国变成由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思想、一个声音控制的恐怖而又愚昧的国家。这是一个1984式的中国,一个个人独裁的中国,一个极权主义的中国,一个大步倒退的中国。习近平十年执政可以盖棺定论了。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离散美利坚】华府港人参与「台湾夜市」 跨社群文化交流团结力量 离散海外的香港人族群,除了对内致力团结同路人,建构一个更强大的港人社群,对外亦积极参与其他族群的活动,以促进跨社群合作交流,在游说倡议及文化传承上互相支持,增强影响力。 在9月10日,华府港人组织「DC4HK」就参加了华府台湾同乡会(TAA-GWC)举办的「台湾夜市」(Taiwan YES!),售卖港式咖哩鱼蛋。穿上印有「光复香港,时代革命」黑衣的成员蔡天乐表示,希望透过香港的美食去宣传香港文化,并支持台湾朋友举办的活动。而当日亦都有去到现场的邵岚表示,有光顾人士提起他们知道香港的民主运动发展,故特意前来港人的摊位,送上支持。 华府台湾同乡会会长黄凯峰则表示,活动目的是希望吸引更多华府的主流人士参与,以食物及文化等等来认识台湾。邵岚认为,港人亦应该学习台湾人这种做法,以软性活动把香港讯息传播出去,坚持下去才有助重燃香港议题的关注度。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邵岚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20-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20日 1.【英女皇驾崩】全球民众和平悼念 唯港人悼念期间被警干预并执法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离世轰动国际,英国周一(19日)举行国葬。在香港,当晚有市民到英国驻港总领事馆悼念,期间一名用口琴吹奏社运歌曲及英国国歌的男子被警方带走,其后被指涉嫌作出煽动行为而拘捕,至周二(20日)仍在扣留调查中。外界关注,全世界都有悼念英女皇的活动,唯独香港市民在悼念英女皇期间,有警员到场干预并执法。评论认为,特区政府野蛮的管治作风,恐进一步损害香港的国际形象。 香港警方周二(20日)回覆本台查询指,于周一(19日)晚上约9时半,一名43岁姓彭的本地男子,在中区法院道一号附近涉嫌作出具煽动意图的行为,违反《刑事罪行条例》第9条被捕,他现正被扣留调查。 事源英国周一为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举行国葬,在香港,当晚有市民自发到领事馆外聚集,一同观看英女皇的国葬仪式直播,他们点烛光悼念,高呼「God saves the queen 」、「香港人加油」等口号。 港媒引述现场消息指,周一晚上9时左右,有市民怀疑以口琴吹奏英国国歌、《愿荣光归香港》等歌曲,引起在场部分市民围观及起哄,警方随即派员到场戒备,呼吁在场人士散去。警员又截查该名用口琴吹奏《荣光》的男子,调查后他被带上警车。《明报》报道指,亦有警员用水淋熄放置领事馆外围行人路栏杆的蜡烛。 至晚上10时许,一名英国驻港总领事馆男职员在场向警方了解情况,有警员踏进领事馆范围,被职员阻止,要求他们离开领事馆范围。警方其后返回行人路,亦向职员交代指正在场维持秩序,以及避免有人违反限聚令,希望在场人士保持适当的社交距离。 当日是英国驻港总领事馆最后一天设吊唁册供民众悼念,仍有过千名市民在领事馆门外献花,放下心意卡及蜡烛,领事馆至中午已截龙。 港媒报道指,英国驻港总领事馆与警方及港府部门在上星期一直有沟通,包括人流管制及排队安排等,但并无特别触及吊唁者的标语或衣著等。 对于事件会否损香港国际形象?香港时事评论员锺剑华认为,本身香港已形象受损,相信是进一步恶化。他指很多港人到英国驻港总领事馆外,实际上悼念英女皇之馀,同时表达对当前香港局面的不满。而警方以至港府碍于英女皇逝世这件事受世界瞩目,不想香港登上国际头条,因而在过去一星期的悼念行动都未有作出限聚等警告。不过,今次警方将这名男子拘捕,某程度反映了特区政府的「野蛮」管治。 锺剑华说:也不只是这一单,世上有哪个地方会因为赞扬女皇而需要道歉?这只是反映特区政府现时那种管治作风很野蛮,加上这班警员已经到达一种阶段,有权在手,而且滥用这种权力不会有后果。过往在70年代之后,警察虽然有法定权力,但是他们知道违反纪律、警察通例的事会有后果,现在做一些事是不会有后果,没有后果自然会滥用,是整个体制崩溃而造成的结果。 英女皇的国葬仪式于当地时间周一上午在伦敦西敏寺举行,超过2000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政府领袖和社会贤达出席。当中中国代表团,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兼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中国前驻英大使刘晓明及两名中方代表,因为戴上口罩而成为了另类的「焦点」。 从网上影片和照片可见,在各国政要中,唯独王岐山和随行戴著印有中国国旗的白色口罩,在一片黑色的悼念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 锺剑华认为,事件只能说「反映当全世界都恢复正常的时候,中国现时的抗疫还是很不正常。」他指中国官员赴英出席葬礼,戴上口罩相信是为了向国民交代,免被中国民众或官媒指称是「对习近平坚持清零政策不敬」。 针对中国代表团在英女皇国葬上戴口罩,有中国网民笑说「感觉好丢人,全世界就我们戴口罩,尴尬死了」;「几百名国家元首都没有戴口罩,就中国一家戴了,就这么怕死吗?」;更有人笑称「没穿大白(防护服)已经很给面子了」;不过也有网民支持戴口罩,「既是葬礼,也是病毒交流会」;「戴口罩是中国代表团的自由,身处海外,做好个人防护是审慎的决定」。有人指一些亚洲国家代表进场时也有戴口罩,而在丧礼期间除下。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香港过去一年共逾11万居民离开 港澳办否认「移民潮」 「反送中」运动加上《港区国安法》的实施等因素,导致香港再出现移民潮,即使疫情严防严控的情况下,过去一年香港仍有超过11万居民离开。不过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认为从人口数据和特区政府发言人的解释来看,形容香港出现移民潮并不恰当,并说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 中宣部周二(20日)于北京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港澳办副主任黄柳权、王灵桂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一国两制」在港澳的实践情况。其中黄柳权表示,早前看到港媒报道,大家都关注「所谓移民潮的问题」,但黄柳权认为,从人口数据和特区政府发言人的解释来看,形容香港出现移民潮并不恰当。 他引述港府发言人解释,「政府没有港人移居外地的直接统计数字。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他说从数据显示,香港人口减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看不出人口减少是因为移民潮导致。 黄柳权说:他(港府发言人)是这么讲的,特区政府没有港人移居外地直接的统计的数字,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过去十年,不包括单程证持有人的香港居民在大部分年份均录得净移出。所以从这个特区政府公布的这个人口数据,和他的发言人做的这个说明解释,你说现在香港出现移民潮,我觉得这样的形容不是很恰当。 外界关注香港现时人才、企业流失,而由于严格的防疫政策等原因,一些国际活动仍考虑是否要到香港举办。不过黄柳权在会上指他仍然相信,香港高度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实行的普通法制度和低税制、中西文化融合的人文环境,特别是「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区位优势,一定会吸引更多人才到香港施展抱负。 被问及香港与世界的联系会否因检疫安排削弱,黄柳权则强调,疫情改变全球联系交往方式,认同香港和世界连通和内地通关并不矛盾,指港府根据香港疫情实际和全球疫情变化情况调整防疫安排,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无可厚非」,不需过份解读。 港府统计处公布,过去一年,香港共有超过11万居民离开,录得1997年有纪录以来最高离港人次;人口下降1.6%。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3.香港疫情下人才及企业「双失」 议员批:拱手相让、坐以待毙 香港疫情下渐现人才及企业「双失」。香港唯一回收纸包饮品盒机构「喵坊Mil Mill」的元朗厂房,不获业主科技园公司续租,年底要迁出工业邨,创办人透露获新加坡政府邀请到当地设厂,协助当地回收业发展。另外,皇家加勒比游轮或因港府等批时间过长,拟放弃在香港重推「公海游」;今年4月移至新加坡的海洋光谱号,或不调回香港。 「喵坊Mil Mill」联合创办人叶文琪接受港媒访问时表示,仍想在港继续投资回收厂,但若找不到合适地点,最坏情况是终止香港纸包饮品盒回收业务。 他提到,厂房不获续租的报道见报后,周一(19日)收到环保署职员电话,通知他们可以申请3块政府空地的短期租约。叶文琪表示,搬迁到空地等如重头再来,涉及不少投资,他们留意到屯门环保园有一间旧的厨馀厂,如果能够让他们搬到该厂房,可能是其中一个解决方案。 叶文琪说,厂房建成至今只是运作3年,期间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要以其他业务补贴回收纸包饮品盒,勉强收支平衡,但已为香港减碳5千多公吨。 特首李家超周二(20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被问到,港府会否有挽留措施。李家超说,针对个别回收公司租约完结,环保署已经接触对方并提供协助,包括会提供多处地方,可以申请营运。 另外,邮轮公司皇家加勒比游轮据报在申请重启服务一个月后,仍未获港府明确答覆能否在今年第四季将其邮轮调回香港,疑因等批时间太长,放弃在香港重新推出「公海游」计划,又倾向不将今年4月移至新加坡的海洋光谱号调回香港。 该公司回覆传媒查询指,随著世界各地的邮轮业恢复正常运作,调派船只回港需要较长时间,「希望港府尽快调整公海游的防疫政策」。旅游业议会主席徐王美伦接受《港台》访问时说,愈拖得久,复原时间愈长,再不立刻放宽,担心未来两年香港也无邮轮泊港,失去母港地位。 除了企业和旅游业外,受相对严谨的检疫措施限制,香港多项国际赛事亦因而取消,迈步「复常」的竞争对手新加坡看准时机全方位「抢客」。为此,港立法会议员江玉欢在社交专页撰文指,新加坡即将举办的会议、论坛和展览,未来3个月有多达600多场;而四、五星级的酒店经网上预订,每晚索价高达5,000元至1万港元,她慨叹香港却仍靠检疫酒店为生,如同「拱手相让、坐以待毙」。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4.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学生示威 学校:一经查出立即开除 网传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学生周一(19日)晚集体维权示威,而校方采取强硬立场,扬言若揪到有学生参与,将直接开除处分。本台致电该校保卫处查询,值班人员否认警方抓人。现时当局正全网封杀示威相关帖文。 综合社媒资讯报道,大批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学生在周一晚上于校园聚集。从网上图片和影片可见,聚集学生有数百人,有人更手持毛泽东画像,而校方保安则在旁戒备。 有知情人表示,相对近月大陆其他院校处理学生示威的手法,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采取了更加强硬的立场。校方将这次群聚定性为「聚集性事件」,在周一晚上向全体学生发出通知,指但凡有份参与同学,被学校查出,会直接开除处分。 本台周二(20日)致电该校后勤保卫处,对方未否认前一晚发生示威,但指没有学生被警方带走。 学院保卫处值班人员:喂你好,工作值班室,怎么了?有没有抓学生?等一下,我问一下吧,没有没有。你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你从哪里知道这个消息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 据学生在社交平台反映,这次学生示威的导火线是宿舍供电问题。据指,校方涉及「违规用电」,导致宿舍楼出现长时间停电,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的日常生活。 就此,本台致电江夏供电部门了解。对方指早在上周六(17日)即就停电问题给学院发告知书。 江夏供电公司藏龙岛供电所:这个情况,关于这个外经贸学院停电的问题,我建议你去问他们校方,他们校方比较清楚,我也没有得到授权回答你的问题。 有学生在网上称,所谓「违规用电」,是指该校新建宿舍不缴费偷食堂的电,被发现后遭电力局停电。因为宿舍停电停水,学生只能睡走廊天台,学校的应对办法则是让学生睡图书馆和活动中心,相关安排惹来学生不满。 周二凌晨,大批学生在社交平台上发帖讲述周一晚的维权行动,但网管随即采取封杀行动。周二下午,关于示威的帖子已被屏蔽,而发帖学生微博的帐号则出现「因违反社区公约,该用户目前处于禁言状态」的字句。 记者:方德豪/马立克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二十大】中办《通知》要求高官「能上能下」 分析:新整风运动 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下文要求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德才兼备」以及「忠诚乾净」,不合者将被调离。有学者分析,中共对官员的忠诚度要求越来越高,二十大后党内可能再掀起一场干部清查行动。有时评人指出,这份文件内容相互矛盾,具体执行时乃排除暗箱操作。 距离中共「二十大」召开不足一个月,人事布局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本周一(19日),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印发了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的18条规定。第一条强调要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选拔「德才兼备、忠诚乾净」的官员。第二条提到,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学者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新制定的领导干部「用人标准」,预示著二十大后,省级领导干部可能再次大调整,而这种调整对执政者是有利的。也有舆论认为此乃新一轮党内整风运动。 对此,中国政治独立学者李祥周二(20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办的通知表明党内一批领导干部面临对忠诚度和能力的审核。 李祥说:党内很多干部面临著是上还是要下的问题,尤其是很多到了离休年龄的领导干部,会否在二十大继续追求连任。尤其在五年之前修改了宪法,所以在此氛围之下,会不会各级、各地的领导干部群起效仿,想有一席之地? 李祥认为,中办的这份《通知》主要针对党内高级官员,但是内容相互矛盾,并有暗箱操作之嫌。 李祥说:能上能下,甚么级别的领导干部才需要遵守这样一个规定,省、市不同级别的干部「上」或「下」的标准是否一致,是不是有制度保障。另外,谁上谁上究竟是谁说了算数,是制度说了算,还是党委集体决定,还是一个人说了算? 中共党内人事任免一向由中共中央或地方党委组织部门考核及任命,其提拔过程充满神秘感。时事评论人士李昂认为,在现实中,中共任命官员往往是上级说了算,无论出台任何新规定,还是由上级官员说了算,新规定无非是向官员打招呼说「如果让你下台,不要意外」。 李昂说:我们既不能决定官员上,也不能决定他下,这规定公开有啥用呢?他就是告诉你们,要能上能下,将来可能轮到你下了,不要乱说乱动。这个通知很敏感,下一步应该有人下来了,他们现在要开党代会就是要做人事安排,他们不会无缘无故发个通知,早就有计划的。 中共二十大前夕,高层频频发表文件加强对基层党政机构的控制。比如《通知》提出,那些所谓政治不过硬,思想信念动摇、担当和斗争精神不强以及「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态度暧昧」等,都将被调离岗位。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二十大】北京公安局:下月底之前禁飞无人机放气球 中共二十大将于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北京市如临大敌,宣布从即日起,暂时禁止无人机、放气球等未经审批的飞行,持续时间至10月31日。 综合陆媒报道,北京市公安局于15日发布通告,宣布即日起到10月31日,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禁止单位、组织和个人利用无人机、穿越机等「低慢小」航空器,进行各类未经审批的飞行活动和施放气球活动。 北京冬奥和两会等重要活动期间,北京公安局也有类似通告。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德经济部长反对中资入股汉堡码头 汉堡市长驳会打击经济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态阻止中国国资「中远集团」收购汉堡一货运码头股权,汉堡市长却公开警告此举会损害当地经济竞争力。学者指中共透过中资将极权魔掌延伸海外,汉堡市长乃至一些西方企业家却只顾眼前利益,无视极权渗透扩张,而德国政府当前调整对华政策,正是意识到要减轻对中国的依赖。 国有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中远海运,China COSCO Shipping Corporation Limited)于去年宣布收购德国汉堡CTT 集装箱码头35%的股权。上周二(13日),德国绿党籍经济部长哈贝克(Robert Habeck)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他反对该收购案。 周一(19日),来自德国社民党(SPD)的汉堡市市长彼得·琛彻尔(Peter Tschentscher)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从国家安全和独立角度来看,联邦政府拒绝『中远』的参与是不合理的」。 琛彻尔说,「中远」和其他大型班轮运输公司已经在许多欧洲港口的码头持有股份,特别是在汉堡的竞争对手比利时安特卫普和荷兰鹿特丹港口。 他认为与鹿特丹港和安特卫普港相比,拒绝与「中远」合作对汉堡来说会带来片面的、扭曲竞争的劣势。 琛彻尔认为,「中远」只是收购了CTT码头35%的股权,对汉堡港口没有战略影响力,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不支配德国的关键基础设施,汉堡港的土地仍掌控在德国公众手中,整个港口的运营也是汉堡港局百分百所有。 琛彻尔又强调,德国联邦政府推动能源、供应链等的多元化是正确的,但是第一步不应该是与现有市场脱钩。 德国的中欧问题专家吴文昕向本台表示,中共从建政之初,就喊出世界革命的口号;到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及后来的改革开放、习近平的「全人类命运共同体」,无不显示其称霸世界的野心,而这些中国资本进入海外市场,就是其扩张策略。而西方以「市场自由」为借口,完全忽视了背后独裁政权的本意。 吴文昕说:德国的商界和一部分的政治家觉得「我不管政治,我只是做生意」,COSCO(中远海运)是国营的,它们同中国共产党是连在一起的,不管你同哪个中国大公司做生意,其实就是同中共做生意。他们还没有看清中共真正的全球战略,他不去考虑国家安全;中共就是要当世界霸主,中共就是世界最大的黑帮,德国的商界、政界一天不明白这一点,它一天就会误判,就会继续犯错误。 吴文昕指出,在公开的新闻中,中国虽未大肆宣传将汉堡列入「一带一路」这个大政治工程中,但实际上汉堡就在其中。他忠告汉堡市长汲取斯里兰卡的教训。 吴文昕说:中共可能同德国谈判的时候不提「一带一路」,它们内部汉堡海港就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所有独裁者,包括希特勒都知道,你要征服哪个国家、哪个地区,你就要先弄好基础建设;忠告汉堡市长赶快醒悟过来,要学会长远看问题,不要以为汉堡、德国不同于斯里兰卡。 上届德国政府执政期间,中共成功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Kuka)、高精技术公司Cotesa等,令外界担忧民用技术被独裁者转为军用技术。吴文昕也认为本届德国政府应该会阻止这些带有安全隐患的中国国资收购行为,并正在拟定一个新的对华政策。 吴文昕说:德国政府和德国人都要做一个选择,你要钱还是要命?幸亏现在的德国新政府开始觉醒了,正在做一个新的对华策略,减低经济上对中国的依赖性,这是很对的,因为每个依赖性就是它们手上对付你的武器。 近日媒体报道,德国经济部决定推出措施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包括审查对华投资的德企和进入德国的中资企业。另外德国政府也在制定一项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 而力挺中资进入的琛彻尔与中国政府交好,2019年1月,他与中国驻汉堡总领事杜晓晖会面时,宣称汉堡市要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同年10月,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到任后即拜会琛彻尔,琛彻尔再表态深度参与「一带一路」。 德国台湾裔时评人成世光谴责琛彻尔短视。他认为德国当前的对华政策已经非常明晰,阻止中资入股汉堡码头可以成为阐明其对华政策、具有象征意义的案例。 成世光说:中远集团投资汉堡码头,汉堡市长却把这个事情矮化为一个经济帐,并不是汉堡市长没有常识,而是他故意看错了,睁著眼睛说瞎话,德国从政阶层还是有政客只顾利益,不顾安全,更不顾价值,这是值得谴责的事情。而德国政府所看的不单是经济层面,也是国安层面的、文明层面的。我们应该支持德国经济部长与中国保持距离、保障我们的自由民主。一个政策出来首先要立竿见影,就像是象征意义我们也要把这个项目终止掉。 去年9月21日,「中远海运」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作价6500万欧元,收购德国汉堡港CTT码头35%的股权。 德国联邦政府层面普遍不希望码头等基建设施增加对中国的依赖。曾担任汉堡市市长的现任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也表示要寻找替代解决方案。 但早前汉堡港营销总监马腾(Axel Mattern)反对政府对收购案的否决,他称:拒绝中国人对德国可能是一场灾难。 「全球公共政策研究所」(GPPi)负责人本纳(Thorsten Benner)在推特上评论道,三大国际港口都由中资占领,这正是中共最有效的战略工具之一;他认为就「中远」收购汉堡码头股权案,需要欧盟推出如何停止中资和中共扩张战略的联合倡议。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8.【梁京评论】战争与革命的俄中逻辑 我们正在见证历史的急速转折,在现代世界,战争与革命的剧烈互动是这种转折时刻最明显的标志。就俄中两国的现代史而言,如果没有一次大战,两个巨大的陆权帝国很可能沿著君主立宪的路径继续演变,这意味著,虽然帝国的解体难以避免,却可能避免极端激进的社会革命,也就是说,俄中两大陆权帝国在现代国家的建构中,会有更多传统的社会和文化资源被保留下来。现在许多人都明白,这对于应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具有多么宝贵的价值。 我曾听一个自由派的朋友说,如果习近平接受君主立宪,他不会反对习称帝,而我也相信,以习明泽的性格和学历,她有机会成为一位受到万民爱戴的现代女皇,但被共产革命彻底改造的中国社会,已不可能给她这样的机会。普京和习近平都是共产革命推动的激进社会革命的产物,他们本有机会把俄中两国引入康庄大道,却选择了一条自毁国家的死路,一个深层的原因,就是后共产革命社会,不能提供足够的道德资源来遏止他们政治自杀的狂妄野心:一个要重建苏联霸权,一个则要灭掉香港和台湾人的自由,与美国争霸。 普京在乌克兰的惨败,不可避免会引发俄国的政治革命,但很多人没有预料到的,就是普京的惨败,也助燃了北京的宫廷革命。拜登最近对美国会出兵保卫台湾的明确表态之所以不同寻常,我认为与美国获得了中共高层的最新情报有很大关系。有朋友告诉我,习近平在中共元老面前为自己不守只任两届的承诺辩护,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他能解决台湾问题。可以想像,拜登也得到了类似的情报。因此,我认为拜登在中共高层权力博弈的关键时刻,放弃战略模糊、明确告诉中共,让习近平继续掌权,意味著选择与美国开战。 一战和二战引发俄中两个陆权帝国的共产革命,这是20世纪人类大规模政治暴力的起点,那么,21世纪俄国的侵乌战争,能不能通过引发政治革命来终止大规模战争和政治暴力?此时此刻,这恐怕是俄中两国和整个人类文明,最大期望之所在。我认为这样的机会是存在的,而抓住这个机会的关键,就是美国和西方国家要突破「新冷战」的想像,而为后普京时代的俄国和后习近平时代的中国之社会重建,做好准备。 戈尔巴乔夫以一己之力突然终结冷战,令西方措手不及。美国领导的西方犯下了一个历史性的错误,就是没有下决心深度介入后共产革命的俄中社会重建。现在我们都认识到,宣扬市场化和私有化能「自动地」催化后共产革命的社会重建,是多么幼稚,多么害人又害己。 乌克兰的战后重建,将得到欧盟各国的深度介入。这个经验会带来极为积极的全球意义。美国乃至整个自由阵营的有识之士应该认识到,俄中两国的政治革命虽然不可避免,但如果自由世界没有做好深度介入两国社会重建的准备,则俄中的政治革命很可能失败,其后果也将十分严重,不仅会引爆各种局部战争,还会引爆全球性的难民危机。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9.【声如洪锺】习王外访口罩示人以弱,拜登宣布疫情结束「西升东降」! 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周一(19日)举行国葬,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获邀抵达英国出席,原先英方禁止中国代表团前往瞻仰女王灵柩,美国之音报道,英方周日(18日)态度出现180度大转变,王岐山获得英国准许,瞻仰女王灵柩。王岐山与随从亮相,口罩份外耀眼,原因是几乎所有嘉宾都没戴口罩。同样,上周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乌兹别克一刻也是戴著口罩,与没戴口罩前来热情迎接的乌兹别克总统米尔济约耶夫相映成趣。 虽然世衞组职只说疫情已快到终点,但出席国际场合的习王二人,与所有不再戴口罩的世界领导人聚在一起,显得份外落后!习近平去年初才在国内扬言中国比西方国家都要快从新冠疫情恢复过来,扬言「东升西降」,如今重温豪言壮语,已成国际级笑话。 主持:锺剑华、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9-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9日 1.英女皇国葬民众夹道送别 在英港人:爱国心不能逼出来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于周一(19日)举行国葬,数十万民众夹道送别,不少在英港人向英女皇作最后致敬,他们称赞英女皇一生克尽己任,又指爱国情感出于自愿,不能靠逼。另一方面,中国副主席王岐山受邀参加英女皇国葬。台湾虽未被邀请,但获英方特别安排,代表台湾政府和人民留言致唁。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于9月8日与世长辞,英国举国哀悼十日后,英女皇的国葬仪式在当地时间周一早上进行,英女皇的灵柩由先前停灵的国会大厦西敏厅,移送到附近的西敏寺,期间由新任国王查理斯三世陪伴及皇家海军护送,仪式历时1小时,最后奏起军乐挽歌《最后岗位》(The Last Post),全国默哀两分钟,并以英国国歌作结。 仪式结束后,灵柩被移送到伦敦近郊的温莎堡,沿途多处封路,期间海德公园每分钟鸣礼枪一次,大笨钟每分钟敲钟一次,大批民众夹道送别。灵柩最后会安放在圣乔治教堂,入土前一众皇室成员会举行一个不对外公开的家葬仪式,然后英女皇会永远与父母及丈夫菲腊亲王同眠温莎堡。 不少在英港人亦有在国葬日走到街上,向英女皇作最后致敬。其中港人阿T称赞英女皇一生克尽己任。 港人阿T:上周日有献花,今日想看看仪式。我的感觉对女皇的印象是不错的,我觉得她在位时,作为一位君主,她领导国家在战后的秩序重组,并过渡到一个现代社会,解决七八十年代的经济危机,维持一个(君主立宪)宪政的框架,已经尽了她的责任,而且她出席很多工作活动从没敷衍,所以都算不错。 港人阿为在97后出生,他敬重英女皇,又说事件令他更深体会到,爱国是发自内心的情感。 港人阿为:始终香港人对英国比较有情感,英女皇都曾经是香港人的皇,即女皇,亦有到访过香港,所以有相当的情感,我们今日难得都在英国,所以一定要参加下。我今年21岁,(对女皇的印象)都是来自纪录片,或者Netflix剧集《皇冠》(The Crown),以及一直对皇室的文化及故事都很有兴趣,所以爱国不能迫出来,是人们自然就会有。 港人李生、李太则对本台表示,英国人此番展现的团结与勇气深深感染了他们。 港人李生、李太:当然有(受到感染),第一就是人民的质素,那么多的人但也没有混乱,以及他们虽然排队要排很长时间,但他们仍然跟著排队,没有混乱,又愿意这样做,愿意付出,看到人民对女皇很尊崇,我们都感受到他们对女皇的爱戴。 今次是继1965年前首相邱吉尔离世后,英国57年来再次举行国葬,英国特别放假一天,很多连锁商店宣布休业一日,教堂等公共地方都设立了大萤幕,让公众观看国葬直播,由于今次出席国葬的宾客人数达二千人,当中过百人是国家元首及他们的夫人,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等等,所以保安相当严密。而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也有份在周一出席英女皇国葬。 上星期有传英国下议院议长禁止中国代表团进入国会大厦瞻仰女皇灵柩,但最终王岐山、前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以及几位中方代表于周日(18日)傍晚进入国会大厦西敏厅瞻仰灵柩,当时他们戴上印有五星红旗标志的口罩。今次的国葬仪式中,多个极权国家包括俄罗斯、缅甸、白俄罗斯等不获邀请。台湾方面也未获邀请,但台湾驻英国代表获英国政府特邀代表台湾政府和人民签名留言致唁。对此,在中国外交部周一的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毛宁批评,台湾当局「利用吊唁活动搞政治炒作」。 记者:吕熙/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2.【新闻自由】陈朗升涉「阻差办公」遭起诉 暂未知赴英会否受阻 香港记者协会主席兼网媒《Channel C》副采访主任陈朗升周一(19日)接获通知要求到警署报到,被正式起诉一项「阻差办公」罪,案件将于周四(22日)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提堂,暂时未知其赴英进修行程会否受阻。陈朗升本月初在旺角准备采访元朗朗屏邨业主大会,被警员以涉嫌「阻差办公」及「在公众地方行为不检」拘捕,当晚获准以500元港元现金保释。 陈朗升周一在警署外会见传媒,透露被警方控以「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阻差办公)罪,涉及本月初在旺角麦花臣场馆采访时被捕案件,并将于周四下午在西九龙裁判法院上庭。 陈朗升说:我要先征询法律意见如何去做,他(警员)亦都在最后等的时候问我是否离境,我亦都很消楚说我会离境半年,他说要告诉法庭,那都几有趣,我在等保释手续的时候他突然询问。 陈朗升原本周三(21日)到警署报到,他周一在社交网Facebook发文,指收到警方通知要求他到警署报到,于是他在周一下午3时半到达旺角警署,逗留约半小时后获准离开。 陈朗升原本计划下周四(29日)往英国牛津大学参加学人计划,半年后返港,目前未知案件会否影响行程,他预计会向裁判官申请保释,但会交由裁判官定断。 在进入警署前被问到会否认为当局是否阻挠他离港,陈朗升不作揣测,认为事件反映香港新闻自由的现况。 陈朗升说:我被捕后听了很多故事,但是都未能核实,所以作罢,我不在这里说,如果真的因为这个理由,而令我不能到英国,或者要去告一个记者,我觉得是可笑,你在北京街头被国安及公安阻碍采访,都不会因为这个原因去拘捕你,究竟香港记者面对怎样的环境?我想在这次事件中大家都看到。 陈朗升指,已收到牛津大学通知,对方表示无论如何都会支持他。至于最后安排会如何,他说要再看事态发展。 记协主席陈朗升为网媒《Channel C》副采访主任,本月7日早上,他原本与一名该台摄影师驾车前往在旺角麦花臣场馆采访元朗朗屏邨业主大会,了解该屋苑的法团财政纠纷,惟下车时就突被警员截查。警方以涉嫌「妨碍警务人员执行职务」及「在公众地方行为不检」将其拘捕,扣查约11小时后,同日晚上获准以500元保释。 事件受外界关注,亦遭到亲中媒体及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批评。其中,《大公报》更将这宗原本普通的民生采访,上升为陈朗升、其任职媒体及「记协」反中乱港渗透社区。陈朗升早前接受本台访问指,事件多处不寻常,又说相关指控「恐怖、荒谬」。 事发后,香港外国记者会就拘捕事件发声明表达关注,并敦促当局须有透明度。驻港特派员公署再随即反击,指外国记者会和个别西方政客「藉新闻自由干预港法治」。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铁腕清零】港府拟本月取消酒店检疫 放宽至「0+7」 香港实施严谨的防疫措施逾2年多,令不少旅客及投资者却步。惟本月终有望放宽抵港人士的入境要求。港媒引消息报道,港府考虑今个月公布结束酒店检疫,入境检疫放宽至「0+7」。 据香港传媒《南华早报》及《东方日报》周日(18日)报道,香港短期内会调整入境强制酒店检疫措施,即由现时「3+4」入境隔离安排变为「0+7」,新措施或本周内公布。报道又措,已多次延长的社交距离限制措施,部分亦有望可以「松绑」。 报道指,港府原本讨论11月前放宽入境隔离措施,但亚太地区的竞争对手动作很快,加上近期各方意见,估计当局欲先解决现行的「3+4」规定,但因措施涉及航空及酒店业运作,能否赶及10月1日内地长假期前实施仍有待商榷。 港府专家顾问、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日前指,调整至「0+7」后,也要为检测安排做好监察,但基于部分个案在抵港第4至7日期间发现,故估计即时调整至「0+3」的机会较微。 政界及商界多次呼吁放宽入境措施,医务卫生局长卢宠茂周六(17日)接受电台访问时主动表示,政府正积极考虑实施入境检疫及医学监察「0+7」措施,免酒店检疫,方向是与国际接轨,惟未有交代时间表。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贵阳隔离转运大巴车祸进入重点维稳 强制转运政策来自高层 为执行高层下达的贵阳市三天社会面清零指令,贵阳市多个区连夜执行疑似感染和密接人员的转运任务,在周日(18日)凌晨酿成车祸,一辆载有 47人的大巴上,至今有近30人丧生。悲剧后,当局迅速启动维稳机制,以舆论封锁和高压维稳打击民间反对声音,包括运输人员和区级干部则成为替罪羊。 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周一(19日)晚通报,贵阳三名区级干部因三荔高速客车翻车事故被组织处理,他们分别是云岩区委书记朱刚、云岩公安分局政委肖凌云及该区隔离转运工作专班组长宋成强。新华社报道中并证实,这宗发生在凌晨的车祸,至今造成27人遇难。 不过,这宗悲剧的发生并未阻止当地政府按照计划执行防疫抗疫方案,但当局对相关事件的细节及其他不满防疫的声音采取了更严厉的打压。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贵阳市民告诉本台记者,虽然车祸导致民众对官方转运措施缺乏信任,但现在当地的转运工作并没有因此停止。 他说:还是有的,我们邻居就有至少几百人被转移到遵义的一个地方去了,我看他们发的那个视频,他们是在一个学校的宿舍里面,还是和在家里面没甚么区别。你这样把人弄出去,大半夜的,还有可能出现这种伤亡,这个确实是劳命伤财的。 这名市民认为,所谓的隔离,除了增加高昂的成本,甚至是更大的危险之外,没有任何别的意义。 该市民还透露,包括他本人在内,都已经被警告,不得对此事发言。遇难者的亲友,也已经被警告,不得接受外媒的采访,理由是不能给海外敌对势力提供炮弹。 他同时强调,对此事的舆论维稳,不仅仅是贵州地方政府在做,整个国内的舆论环境,都在事实禁言和选择性的释放引导性的言论。比如,官方背景的社交帐号则鼓吹这几十个受害者,是整个贵阳数百万人的成功防疫而的代价。 他说:贵阳这个事情现在要求闭嘴了。CNN的记者希望采访一个死难者的朋友,结果这个人都被说了嘛。就是说甚么不愿意让帝国主义抹黑中国嘛。南明区那个司法局给所有的律所打招呼,说不能谈这个事情。公安也给我打招呼,说你少发言。反正是传达他们上面的意思嘛。不光是贵阳这个层面,国内大一点的(社媒)平台,比如说微博呀、小红书呀,热搜全部撤了嘛。转发呀评论呀,这些都是精选的防控问题的这些东西全部都让隐藏了。 据早前网上流出的资讯显示,一位来自红岩新村的居民因被转运隔离,事故发生时,其所在大巴紧跟出事大巴后面,因此她目睹了前车出车祸的过程。她在业主群里说,他们一共6个车从云岩区出发前往荔波县,前车翻下山坡后,他们都吓呆了,然后等了好几个小时,才等到救援人员到来。她当时还在群里说,可能详细的情况新闻都发不出来。 另外,寻亲资讯显示,车祸发生后,一些伤者的亲属很快就获得了资讯,但他们此后寻亲则遭遇了重重困难。 名为武庚、自称来自当地向阳大院的市民在朋友圈透露,确认母亲已经在这次车祸中死亡。他指,父母平时除了测核酸都不出门,健康码也一直是绿码,但在上周六(17日)晚上突然接到政府通知说是准备衣物,要坐大巴去荔波县隔离,然后突然被拉走。他强调称,该车上被强制转运的隔离人员,全部都是绿码,这让他无法接受。 而有自称是当地交通系统的网民则透露,事件现在已进入了理赔程序。但他们也不清楚除了大巴车的保险理赔之外,是否还有官方赔偿。 资深传媒人、作家张丰指出,贵阳转运大巴的夜间冒险转运模式,本身就违法。从司机穿著重装防护服夜间长途驾驶,转运司机和居民的基本安全保障,从一开始就处于非常危险的状态。但让人困惑的是,却没有人试图在事前阻止这样的问题运作。 张丰说:他就是把已经确诊的阳性、密接转运出贵阳就是所谓的社会面清零。这次事故的目的地有300公里。我也不知道为甚么他们会喜欢连夜转运,这个是违规的交通法,禁止凌晨2点到凌晨5点所有的客运大巴在高速上开。贵阳那边的高速是有很多弯道,其实是很不好开的,也不知道是司机的疲劳驾驶呢,还是说视线问题,现在没有更详细的说法,但他穿著这样的服装对驾驶我想肯定是会有一些影响的。 张丰认为,这宗惨剧折射出体制本身的问题。他说,社区干部向街道办效忠,街道向区政府表演效忠,区市县向省上表演效忠,而各省市又以此向中央高层表演自己的忠诚。哪怕只是为了避祸,而没人敢指出问题,更没人愿意说真话。 张丰说:我觉得这个防疫政策会全世界那么多国家都已经彻底退出了,中国有一个很搞笑的事情是还在形成一个运动,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效忠体系。那大家都是要表演,各个地方向中央进行政治效忠的一个表演吧,这样的体系一下,他就没有退出机制啊。 据本台记者刚获悉的消息称,目前包括黔运集团董事长马凤萍和运输公司里具体经办人员在内的相关人士已经被控制,这些被紧急征召起来的一线工作人员,可能会成为替罪羊。而下达三天动态清零令的省市领导,则没有人主动出面承担责任。 本台记者专门致电黔运集团,该集团办公室一位人士没有正面回应马凤萍是已经被抓还是仅仅被被要求协助调查,但他坦言,公司现在的麻烦确实和转运大巴车祸有关。 该人士亦没有透露目前出车祸的司机的详情。 贵州省防疫指挥部检测管控救治组一位工作人员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车祸善后已由交通和民政部门在处理。但明确指出他也不能理解这个防疫政策,因为政策来自高层。 省防疫指挥部:车祸倒不是我这边在负责。可能是交通和民政部门吧。这个我也不理解,首先它这个政策它不是我们这儿制定的,也不是我们中心制定的,可能是更上级的部门拟定的。你有意见可以直接向上级去反映,如果你有疑问你可以向省政府提出你的诉求。 本台记者再次致电贵州市政府,但该机构没有回应本台记者关于问责方面的问题。 贵阳市政府周日晚间举行的贵阳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分管交通和城市管理的副市长林刚通报了新冠隔离转运大巴车祸的部分细节。 林刚称,发生车祸的贵A75868,为贵州黔运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车辆,车上47人,其中45人系从云岩区前往黔南州荔波县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涉疫人员。 该车于9月18日0点10分从云岩区出发,当日凌晨2时40分许,车辆行驶至黔南州三都至荔波高速32公里处发生侧翻。迄今事故共造成27人不幸遇难,20名伤者被就近送往医院救治。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订单严重缩减粤深多间公司停业 分析:与过度防疫有关 东莞和深圳多间老牌企业近期先后宣布解散和停业,原因均与订单缩减有关。有业内人士认为,主要与疫情清零政策有著密切关系,并预计情况将进一步向江浙一带蔓延,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可能超过08金融危机。 东莞市珈程科技有限公司、珈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上周五(16日)对全体员工发公告,由于公司订单严重缩减,公司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公司决定于当天宣布结业,公司对此决定给全体员工造成的影响深表歉意。公告写到,公司现已无力支付员工经济补偿金,员工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等合法途径主张经济补偿金等其他合法权益。 东莞近期出现大量企业倒闭,曾经是农民工的江苏宜兴时事评论人张建平对中国企业前景表示担忧。他本周一(19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形容,现时情况和金融风暴时差不多,但当年中国恢复很快,现在则未许乐观,主因是当前国家领导人无能。 张建平说:现在广州、深圳及东莞等地发生企业结业,让我想起了2007和2008年,席卷全球的那一次金融风暴,当时一片萧条。但是两个月之后,订单纷至沓来。我们马上恢复了生机。但是现在还有没有这样智慧的国家领导人。这是一个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 张建平认为,广东出现大批企业结业现象主要与疫情清零政策有著密切关系。他说,这轮倒闭的企业资历雄厚,但也经不起这几年的折腾。 张建平说:有人反思也不敢去批评,这是最可怕的事。这家科技公司和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还是一家良心企业,他垫付给员工八月份和九月份的工资,缴纳了社会保险,但无力支付给员工经济补偿金。因为折腾了两、三年,企业确实承受不了。 在中国严厉的疫情防控政策下,不少企业陆续迁出中国,转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据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有46万间公司倒闭,其中26000间出口企业。2021年前11个月,中国再有437万间企业倒闭。这些数据是2019年的两倍,2018年的10倍左右。 业内人士蔡先生对本台说,中国应对疫情的政策严重冲击了中国外向型企业,这种现象还在持续,最终蔓延到各省。 蔡先生说:包括浙江、江苏等依靠订单支撑的这些企业都会是这种结局。因为靠来料加工是中国自从改革开放开始一直延续以来料加工为基础和支撑的工业,近十年,政府希望所谓的自主研发,来料加工已经不是国家重点扶持企业,对于他们看来这属于淘汰产业。 公开资料显示,东莞市珈程科技有限公司和珈弘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9月,公司业务包括研发、生产、加工、销售:五金制品、五金机械设备及配件、电子产品、通讯设备;通讯设备的技术开发;零售业、批发业;货物或技术进出口。 而在两周前,港资老牌企业深圳威利马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和富龙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向员工发出通知,目前公司已无新订单,业务处于停产状态,公司过去几年也一直亏损,公司决定拟8月31日提前解散公司,公司将依法按一年一个月工资的标准支付补偿金。 威利马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于1986年在深圳设立工厂。该公司旗下产品中有多款家庭电器,包括电熨斗、智能豆浆机、煎烤机,手持蒸汽挂烫机等。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晶片大跃进】今年前8月逾3400间中国晶片企业倒闭 为实现「中美脱钩」,中国近年大搞「晶片大跃进」,但结果却以失败收场。据陆媒报道,今年前8个月,中国已有3,400多间晶片企业倒闭,超去年总和。 科技媒体《钛媒体》获得「企查查」的数据指,今年1月至8月30日,中国吊销、注销的晶片企业为3470间,而在2017至2021年期间,吊销、注销晶片企业分别为461间、715间、1,294间、1,397间,以及3,420间。这显示晶片企业消失的速度正按年加快,今年是近年来最严重的一年。 报道提到,中国晶片产业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关键时刻,内忧是消费级晶片疲软、技术落后以及宏观经济挑战,导致整个国间的投融资市场处于低迷情绪;外患则是晶片脱钩,美国限制对中国销售包括先进设备与材料、高性能人工智能(AI)晶片、EDA软件和14nm以上制程产品进口等产品。 据报道,美国近期要求辉达(Nvidia,中国大陆译英伟达)及超微(AMD)断供最先进的AI晶片,或令中国各大数据中心被迫降低配置,成本暴增3倍,深度学习研究速度将受此拖累。由于技术和生态因素,中国小而散的国产晶片产品无法直接补齐市场空缺,多跟随大基金布局的半导体投资人或机构,也正面临无「高净值」项目可投的局面。报道还指,中国大陆有晶片产业的「明星企业」也面临资金断裂。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二十大】105岁原常委宋平罕见露面 强调「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必由之路」 中共二十大将于10月16日召开,在开会前夕,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发表文章,扬言强调「把革命工作做到底」,社会上亦出现关于「闭关锁国」的辩论。在此敏感时刻,被指属「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坚定支持者」的中共元老宋平罕见露面,陆媒引述高龄105岁的他表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综合陆媒报道,9月12日,「江苏中远助学帮老基金会成立十周年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万寿宾馆举行。已经久未露面的105岁高龄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宋平以视像形式发表贺辞。 陆媒称,在影片之中,宋平身体状况良好,逻辑清晰,表达流利,显示出健康的身体状态。陆媒形容,退休之后的宋平依然「心系人民」,关心著国家大事。报道又引述宋平强调:「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宋平生于1917年,曾和三代中共领导人有过工作交集,是周恩来的政治秘书,被称为邓小平的「老夥计」,先后担任过甘肃省委书记、国家计委主任、中组部部长等重要领导职务,在1989年6月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以72岁高龄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宋平在担任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期间,发掘并举荐时任甘肃省建委副主任的胡锦涛到中央工作。1992年,已卸任常委的宋平,以中共十四大人事安排小组名义,向中央和邓小平、陈云提出选拔胡锦涛为新一届政治局常委的建议,时年49岁的胡锦涛因此当选政治局常委。 上周五(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习近平的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他又明确提倡要「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上台后,一直积极推进「国进民退」政策,并主动和美国及西方世界脱钩;北京「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最近发表一篇万字长文,试图为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平反」,分析指此文疑似「借古喻今」,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内循环」乃至「中美脱钩」政策造势;在9月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加预告会把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二十大】日媒:习整肃政法系统 加强监控以胁迫元老臣服于他 中共二十大下月召开,高层权斗问题引起日媒关注。《读卖新闻》周日(18日)报道,中共总书记习近平整肃政法系统,加快清剿「江派」人马,以「习家军」牢掌司法系统,并以此监控调查所有元老,以胁迫元老和权贵臣服于他。 报道认为,习近平正在加快行动,全面控制公安和司法系统,原因是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这方面的影响力仍然很大。与军队一样,警察和司法部门对于习近平在10月的共产党大会上维持其第三个任期的权力至关重要。重点是他是否能任命一位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高级官员担任负责监督这两个部门的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 据指出,今年6月9日,检察官宣布,他们已决定以受贿罪逮捕前公安部副部长刘彦平。在他被开除党籍的一周后,该案迅速得到解决。 《读卖》引述习近平政府称,刘彦平加入了前公安部副部长孙力军团夥,而孙力军是江泽民派系的前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招募来谋害他的。其他案件包括7月对前司法部长傅政华的一审,以及加快对被指违抗习近平领导的干部的侦查和审判。 报道认为,揭发与中共元老有关联的官员的腐败行为,并任命自己的嫡系填补空缺,是习近平用来巩固权力的典型方法。6月2日,他任命他在浙江省时的前下属,64岁的前湖北省委书记应勇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这意味著他在二十大可能扶正。 习近平急于夺取这两个部门的控制权的背景是,在他2012年第一个任期就职之前,时任党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和其他人试图阻挠他继承权力。报道指周永康与江泽民关系密切,但目前已判终生监禁。报道认为,习近平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正试图夺取对公安部门的控制权,这也可以监控关键人物的行动。 《读卖》认为,如果习近平成功在二十大上任命一名自己的嫡系担任党的中央政法委书记,这将是他巩固权力的「最后一步」。现任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是在江泽民执政期间晋升的,预计将退休。 报道引述港媒指出,65岁的公安部部长王小洪是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时期的下属,他可能是郭声琨的继任者。台湾网络媒体还提到了63岁的党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他是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的下属。 然而,报道认为,中共的关键职位的任命需要得到党内元老的同意。66岁的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和62岁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的任命也在讨论之中,报道认为他们的派系色彩并不明显。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9.【美台互动】拜登挑明「中共犯台」美军将介入 台北:展现华府高度重视台湾安全 美国总统拜登周日(18日)在美媒专访中表示,若中国侵犯台湾美国部队将会出面防卫。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就此表示,拜登上任后已一再重申对台安全承诺,展现对台湾安全的高度重视与坚定支持。民进党立委许智杰认为,拜登讲话给台湾注入强心针,也更能有效吓阻中国挑衅攻台。 美国总统拜登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六十分钟时事杂志」(60 minutes)专访表示,美国对捍卫台湾具有承诺,台湾就其独立做出自主判断(Taiwan makes their own judgments about their independence),我们不鼓励台湾独立,这是他们自己的决定(that's their decision)」;拜登总统并表示「如果台湾遭到前所未见的攻击,美国将会出兵防卫台湾」。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外交部对拜登讲话表示感谢。 欧江安说:白宫官员事后表示美国对台政策不变,并重申依据《台湾关系法》(TRA)提供台湾所需防卫能力。对于拜登总统再度重申美国政府对台湾坚若磐石的安全承诺,外交部表示诚挚感谢。 自拜登政府上任以来,已一再重申美国对台湾的安全承诺;尤其本(2022)年8月以来中国无端在台海地区升高军事挑衅,拜登政府已经多次以公开发言及具体行动力挺台湾,包括美国资深官员公开声明、促成「七大工业国集团」(G7)及欧盟外长的声明。 欧江安重申,台湾将致力维护印太地区和平与繁荣。 欧江安说:面对中国的军力扩张与挑衅行径,我国政府将持续强化自我防卫能力,坚定对抗威权主义的扩张与侵略,同时深化台美紧密安全夥伴关系,并与所有理念相近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坚决维护台海安全、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及印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民进党立委许智杰认为,拜登讲话能有效吓阻中国挑衅攻台。 许智杰说:为防止中国武力犯台的野心,感谢拜登明确表示战略清晰化,改变以往对台模糊政策,清楚表达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不同,美军将会保护台湾,这给台湾注入一个强心针,也更能有效吓阻中国挑衅攻台,我们台湾不求战也不惧战,会继续建构刺猬台湾、提升国防产业、与民主国家一起捍卫自由民主。 立法院外交及国防委员会立委赵天麟回应传媒提问指出,拜登已经不是第一次做这样的表述,而美国无意改变印太地区及台海现状,但中方已片面用军事行动试图要改变现状。 赵天麟表示,当有一方试图改变现状、成为麻烦制造者,美方自然会在战略上或战术上阻止这个状况发生;美方在整体政策未改变下,为了因应中方片面试图改现状,因此做一个比较强而有力的表态,而朝战略清晰这个方向更具体化,应该是可以看到的趋势。 在北京,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回应表示,中国已经对美国提出「严正交涉,中方会保留所有必要措施来因应分裂国家的活动」。 毛宁说,美国要「小心适当地」处理与台湾有关的议题,不要对台湾独立势力送出「错误信号」。又指,美国不要严重损害中美关系以及台湾海峡的和平。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抗中保台」效应消失? 台湾民进党民望急跌 台湾今年底将举行「九合一选举」,近日有民调显示台湾第一大党民进党支持度,比上个月重挫接近8个百分点,支持度陷入空前低迷状态。过去民进党比较强调「抗中保台」,有舆论指是次民调反映抗中效应或已失效。不过有学者不认同,又认为无论「九合一选举」结果如何,相信不会对两岸关系带来重大影响。 财团法人台湾民意基金会日前发表「台湾人的政党认同与支持」即时民调结果,显示民进党虽仍是台湾第一大党,但与上个月相比,支持度重挫 7.8 个百分点,只剩 22.4。 反观民众党已成为国内第二大党,支持度激增 7.5 个百分点,升到2成1,创下历史新高。至于国民党支持度略减 1.1 个百分点至1成5,沦为第三大党。时代力量及台湾基进支持度都有上升趋势,分别上升4.3 个百分点及4.6 个百分点,各占约6个百分点。 台湾民意基金会表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绿仍明显大于蓝,但民进党已经处在 2016 年总统蔡英文上台以来政党支持度最低的时刻。民进党支持度陷入空前低迷状态,原有支持者纷纷转向支持时代力量和台湾基进,甚至投向台湾民众党。 台湾蓝绿势力比率是1:2.17,即是绿营支持者约为蓝营支持者的2.17倍。当中有4成1是绿营认同者;1成9是蓝营认同者;此外,有3成5中性选民。绿支持者比蓝支持者多出22.2个百分点,台湾民意基金会表示,这是九合一选举选前两个月的蓝绿基本盘。 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周一(19日)对本台指出,相信长期关注民调的人对于是次民调都会感到讶异,因为长期政党支持度要短短几个月下降约百分之8,直接转移到另一个政党,是相对罕见的状况,特别是过去一个月并没有极为大的事情发生。 过去民进党比较强调「抗中保台」,有舆论指是次民调反映抗中效应或许已经失效。王智盛指出,民进党、国民党民意往下滑,民众党上升,这是长期趋势,但他认为民进党支持率下降并不是抗中问题,不然国民党的支持率应该回升才对。他认为造成这个情况,主要是选举期间短兵相接,候选人之争难免会外移到政党支持。 王智盛说:我觉得民进党毕竟执政已经6年,有一些执政上面不管大大小小的包袱和意见,所有的这个施政都必须概括成必然的……所以这个趋势逐步的往下,我想这个是合理的。所以要关注的反而是,(民进党)往下并没有为(原本的)第二大政党国民党带来红利效应,国民党还真的也往下。眼周不管民进党、国民党的往下,基本上都被民众党吸收掉了。蓝绿过去这种传统两党对立的结构是有不耐烦的。 台湾韬略策进学会副秘书长吴瑟致同日接受本台访问时分析,民进党执政即将踏入第7年,民意会随政策有或多或少的下调,以前国民党执政时都有这个现象。国民党没因民进党支持度下跌而得利,显然民众或传统国民党的支持者对国民党的认同,在下落的过程中转向了民众党。因此他也不认为国民党能有执政的机会。 吴瑟致说:并不是因为民进党的支持度下滑而导致民众党的支持度提升,而是因为过去可能应当是国民党的支持者可能把期待放在民众党身上,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热衷,这份民调所做出这样的结果。不过我还是要必须重申,台湾民意基金会,过去所做的相关民调,其实都是呈现民众党在上升的趋势。 民进党的支持度下降也会让外界关注下届执政党谁属,及在两岸议题上会带来甚么影响?吴瑟致认为这次是地方选举,对两岸影响比较薄弱,是次民调若是发生在总统大选,也许就值得关注。他续指虽然2018年选举确实让人看到两岸关系或会有些许变化的可能性,但他有这样的解读。 吴瑟致说:看到2018年那次选举结果,民进党大败然后韩国瑜所牵起的「韩风」(指韩国瑜),中国也看到了好像两岸或者是台湾的政治情势有变化的可能性。那实际上在短短时间内,韩国瑜的旋风似乎遇到了问题,在2020年的总统大选当中,蔡英文取得历任总统大选得票最高的总统当选人。所以可以看得出来其实这个两岸关系的影响并不是从地方选举的结果可以看清楚他的影响的正向或负向的变化。 「台湾人的政党认同与支持」即时民调于上周一至二(12至13日)进行,对象为台湾20 岁以上成年人,并以全国住宅电话用户为抽样架构,以系统抽样加尾数两码随机方式抽样,最终有效样本为1005 人。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小粉红」称韩剧《毒枭圣徒》「辱华」 韩民:看盗版还多意见 Netflix韩国犯罪剧集《毒枭圣徒》(Narco-Saints)本月初首播放,上架不够10天已登上十大最受欢迎剧集榜的第一位,但近日该剧又卷入辱华风波,被中国「小粉红」指称「丑化中国人」,但韩国网民则回应指出:「一众『小粉红』看盗版还诸多意见」。 综合陆媒及韩媒报道,《毒枭圣徒》剧情讲述金马影帝张震饰演唐人街黑帮头目陈震,陈震行事狂妄、持恶行凶,当中更将仇家的尸体挂在唐人街牌坊示众,但同时陈震又是欺善怕恶、有勇无谋之辈。有中国大陆「小粉红」认为,《毒枭圣徒》会令观众对中国人形象构成负面影响,含辱华成份,由此表示不满。 可是另一方面,《毒枭圣徒》卷入辱华风波事件引起韩国传媒关注,有韩国网民指出,收费串流平台Netflix没有提供中国大陆区域的服务,狠批「小粉红」「看盗版还诸多意见」、「别人也没有预料给你看,有资格说三道四吗?」、「有种就抵制罢看啊!」 就盗版问题,韩国化文体育观光部曾在月前已向中国国家版权局提出抗议,要求中国严正重视侵犯版权问题,保障合法播映渠道与平台的利益。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2.【财经拆局】习近平力挺普京恐加大对华制裁,香港将殃及池鱼? 习近平和普京举行了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普京首次公开承认中国对俄乌战事感到担忧。中方正利用俄罗斯的半孤立状态,甚至在战事上开始节节败退,普京将变得任由中国摆布。惟面对中俄结盟对抗西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势必加强对华制裁,香港恐将殃及池鱼。 这是自今年2月俄乌战争爆发后,中俄元首首次进行实体会晤,外界高度关注二人对相关局势的表态。值得留意,普京对习近平表示,俄罗斯赞赏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平衡立场,并首次提到中方的忧虑:「我们理解你们的疑问和关切。」反映中俄领袖之间,的确存在分歧。 虽然中国官方未有明确表态,不过在中俄领袖会面前,中共第三号人物、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之前访问俄罗斯,事后,俄罗斯发声明称栗战书明确表态支持俄入侵乌克兰,评论认为俄罗斯是用夸大宣传手法把中国绑上「战车」。 中国官方新华社的报道中只字不提「乌克兰」,不过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况且中俄两国在对抗西方问题上有共同利益,因此,在俄罗斯遭受诸多国际经济制裁之际,中国或许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合作夥伴。在乌克兰战争打响前的上一次会晤中,习近平和普京表示中俄关系没有上限。 中国陷入不败之地? 一位西方高级官员总结说,中国领导人相信他们将从俄罗斯的平局或乌克兰的胜利中获益。 「要么俄罗斯被削弱,因此中国在双边夥伴关系中更加强大,又或是俄罗斯可以宣称胜利,这对西方来说是一场失败。」无论哪种方式都有利中国。利用俄罗斯的半孤立状态,甚至在战事上开始节节败退,普京将变得任由中国摆布,包括中国正以低价购买石油和天然气,并且用人民币结算。 不过习近平这个如意算盘未必打得响,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很大机会会转移针对中国,至少是外界说的「二级制裁」,即包括禁止输入高科技及可应用在军事上的物资。 巧合的是,在中俄领导人会面的同时,人民币亦出现了异常的沽售压力,人民币两年多来首次跌破兑美元的七算大关。虽然人行强调双向浮动是常态,但这正正反映,外界愈来愈担心中国会被西方国家制裁,同时市场亦忧虑习近平是站错了边。 毫无疑问,中方为俄罗斯提供人民币结算,的确是打破了西方对俄制裁的压力。俄罗斯被欧美制裁后,开始逐步靠拢中国,在金融支付和贸易结算上,愈来愈倾向使用人民币。俄罗斯最大银行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近日重新提供人民币贷款,更加预期人民币贷款的需求将相当旺盛,暗示俄国金融机构有能力接入人民币支付系统,并称有机会在年底前重返债券市场,正考虑发行人民币计价债券。 《路透社》亦提到,当地第二大银行「俄罗斯外贸银行VTB」早前被「环球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剔出用户名单,但该行称已成功在不使用SWIFT下提供人民币支付服务,更指全球跨境支付对美元和欧元的依赖将会下降。 VTB认为,如果中俄跨境支付基建更成熟,将可大幅简化俄国企业与中资夥伴的业务往来,令人民币在俄罗斯的接受程度更为广泛。 由于这两间俄罗斯最大银行所持资产占当地银行业近半,其取态将左右金融业发展。 事实上,SWIFT虽然已剔出多间俄罗斯银行,但数据显示,今年7月,俄罗斯占人民币跨境支付总额比重达3.9%,成为中国境外使用人民币交易的全球第三大市场,仅次于香港及英国,并较6月份的1.42%大增,而今年四月前,俄罗斯占比仅0.62%,连前十五大也未打入。 中国一直是俄罗斯的重要贸易夥伴,今年两国的贸易额比2021年增加了四分之一,中方的石油采购帮助抵消了俄罗斯对欧洲出口下滑的不利影响,因此中俄今次会议,西方特别是美国早已高度戒备。 美国国务院表示,美国已经「明确表示了我们对中国与俄罗斯结盟及关系深度的担忧,即便俄罗斯仍在乌克兰进行侵略战争,中国仍在与俄罗斯保持这种关系,而这次会晤就是这种结盟的一个例子。」 这个说法其实已经表明,美国认同中国早已站在俄罗斯一方,相信对中国制裁只会升级。 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对俄罗斯的晶片和其他电子元件及原材料的出口增加,其中的一些出口品具有军事用途,这使美国和西方盟友孤立俄罗斯经济和削弱俄罗斯军事的行动受到严重削弱,甚至令金融制裁变得徒劳无功。 而中国对支援俄罗斯也毫不掩饰,中国海关数据显示,在2022年首五个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晶片出货同比增加了一倍多,价值达到约5,000万美元,与此同时,印刷电路等其他部件的出口也有双位数的百分比增长。 中国对俄出口虽然只占中国整体出口的一小部分,却引起了美国官员的关注。美国商务部近月将五家中国电子产品公司列入贸易黑名单,称这些公司涉嫌在俄罗斯入侵前后帮助俄罗斯的国防工业。 值得留意是这次被制裁的五家中资企业中,当中四间是在香港注册,反映香港这个金融中心已经直接卷入俄罗斯的制裁名单之中。 若目前俄乌局势和台海局势持续恶化,不排除欧盟紧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而届时欧盟和美国的制裁有可能波及香港。英国早前就引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阻止香港的「超橙控股」并购该国软件公司Pulsic,理由正是这间香港公司背后被揭涉及中国国企。 如果最终中国真的因支援俄罗斯被「二级制裁」,届时会否有特定措施针对香港?一旦美方行动升级至实际制裁,即视香港为中国一部分,禁止高科技、敏感科技进口香港,或针对在香港的中资机构和财团,作出惩罚性措施,届时我们香港的官员们,又是否已经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及政策作出应对?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8-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8日 1.台东规模6.8地震 建物桥梁倒塌火车出轨 台湾东部关山17日晚上发生50年来最大规模6.4地震后,18日下午台东池上又发生规模6.7地震,灾情持续扩大,目前已知造成至少1人死亡,近700 游客被困。 花莲玉里镇大禹酸柑里预拌水泥厂,来自桃园的黄姓工人地震时正拆卸集尘器,不慎被压伤,送医后不治。 地震造成花莲玉里一栋建筑物倒塌,波及途经的一辆私家车和电单车,两名驾驶在民众协助下脱困。倒塌建筑物压倒旁边的便利商店,店员顺利逃出,有4 顾客一度受困,最后由消防人员救出。 据台铁表示,地震发生后3分钟,东里火车站月台部份崩塌,一列靠站火车3节车厢倾斜出轨。事故导致台东和花莲之间铁路交通中断至午夜。 另外,花莲玉里高寮大桥断裂、春日国民小学校内建筑倒塌,3人受伤。花莲多处观光景点因为地震造成道路崩塌或中断,近7百游客受困。 中央气象局表示,台东昨天晚上出现规模6.4地震,并且陆续接连发生余震,18日下午2时44分又有一次规模6.8 浅层地震,是今年最大规模,全台有感。气象局指出,分析这次才是主震,倾向仍与中央山脉断层系统有关。地震后到18日晚上,发生近百次余震,其中一次规模达5.5 。 日本气象厅估计,台湾18日下午地震规模为7.2,对冲绳县宫古岛与八重山地方发布「海啸注意报」,预估海啸高度可能在一公尺左右。海啸警报在傍晚解除。 正在替民进党进行竞选活动的总统蔡英文,地震后受访表示,自己虽然在行程当中,不过政府各单位已于第一时间实时掌握情况,针对各地的灾情,相关救灾工作已全力进行当中,中央灾防中心也已经一级开设;政府会持续掌握最新状况,并且做最实时救援。 蔡英文提醒,后续还有余震的可能性,再次呼吁民众都要保持警觉。 *台东强震 江浙沪闽震感明显* 中国地震台网测得这次地震则是规模6.9,地震深度10 公里。据新京报报道,福建、浙江、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震感明显。报道留言区有一些位于福建、江苏和浙江的大陆网友留言,纷纷表示震感明显、家中吊灯摇晃,他们所在的位置,遍及福建厦门、福州,江苏南京、苏州,浙江台州、温州等地。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清零出人命 贵州翻车27死20伤疑为隔离者 中国贵州省黔南州18日凌晨发生严重交通意外,一辆载有47人的巴士翻侧,目前造成27人死亡20 人受伤。有民众质疑凌晨巴士上高速是否载人去隔离,应该向社会说明。 新华社报道,18日凌晨,贵州黔南州发生严重交通意外,一辆载有47人的巴士行驶期间侧翻,截至中午12时,事故已造成27人遇难。 而据三都县公安局通报,事故发生于黔南州三(都)荔(波)高速(贵阳往荔波方向)路段,事故中的20名伤者已送院救治。有关部门已紧急赶往现场处置。 官方目前尚未公布事故原因以及死伤者名单,也没有提到事故与防疫隔离有相关。 目前贵州正处于疫情防控,黔南州部分县(市)进行临时区域管控。 因此中国社群平台上有网友质疑,「贵阳因为疫情已经封城半月了,三天前开始把人拉去地州隔离(一人阳整栋去)。再加上客车早都不允许凌晨上路的规定,这个时候的车里做的什么人大家都心知肚明。」 也有网友批评,「清零真的把人清掉了」、「物理清零」、「他们没有阳性、却没了性命」。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李易峰涉嫖成劣迹艺人 6千万粉丝微博账号被消失 35岁中国知名演员李易峰,11日被北京警方通报证实多次嫖娼遭行政拘留,过往演出作品迅速被下架。事发一星期后,网友发现他与工作室的微博账号都被关闭。 自15日起,微博上已搜寻不到李易峰的个人,以及工作室的官方账号「壹峰信」,李易峰的个人微博账号原本有6 千多万粉丝,一夕之间消失关闭,甚至网传李易峰的工作团队已解散。对比以往被通报嫖娼的李云迪微博账号仍在,李易峰竟然连道歉都来不及,微博账号就被消失,封杀程度和早前涉逃漏税郑爽、邓伦相同,网友怀疑是否他的性质较恶劣。 李易峰被打为劣迹艺人之后,华鼎奖宣布取消李易峰第22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明星」称号。 李易峰在2007年的东方卫视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中获得总决赛第八名及最具亲和力奖,从而进入娱乐圈。 2014年主演古装剧《古剑奇谭》,首播获得全中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网络播放量突破50 亿。他在剧中饰演男主角百里屠苏,并为该剧演唱插曲《剑伤》、《剑心》,让李易峰成为知名演员。 2017年李易峰参演解放军官宣电影「建军大业」,饰演参加「秋收起议」的红八军军长、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撑台湾参与联合国 纽约侨界3年来首度游行声援 睽违3年,大纽约地区台湾社群再度在联合国大会期间上街游行,传达加入联合国的要求。曼哈顿闹区响彻「台湾入联」等口号,沿途不少民众热情响应。 这场年度游行有30年历史,前两年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停办。在大纽约区台湾人社团联合会、大纽约区台湾同乡会及社团Keep Taiwan Free 共同发起下,大纽约与周边地区约250名侨胞17日参与游行。 游行队伍从曼哈顿中城西侧的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出发,沿西42街走向时报广场,途经中央车站后沿公园大道往南,行进至假日市集人潮众多的联合广场(Union Square),全程约4.5公里。 活动策划人吴丞峻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说,美国联邦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8 月访台后,中国以军事演习、经济制裁等手段反制。游行选在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出发,传达反对中国对台文攻武吓的讯息;途经曼哈顿闹区,期盼更多人看见「台湾入联」要求。 从前辈接棒筹划游行的吴丞峻说:「台湾加入联合国这个主题没办法被忘掉,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立法委员范云、王婉谕等人带头,和手持各式旗帜的侨胞高喊Keep Taiwan Free(守护台湾自由)、UN for Taiwan(台湾加入联合国)、Taiwan is Taiwan(台湾就是台湾)等口号,一个半小时走完全程。游行途中不少纽约客鼓掌或挥舞旗子,替台湾加油打气。 范云受访时表示,台湾经济成就斐然,民主、自由、人权及性别平等也有目共睹,不该被排除在联合国之外。全球面临重大危机,各国合作非常重要,台湾有能力且愿意协助,台湾的多元、自由、平等也应该被世界看见,希望各界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 主办单位在游行解散地联合广场安排「望春风」、「岛屿天光」等乐曲演唱,台湾驻纽约办事处长李光章及友邦代表也到场发言。 李光章表示,联大期间各国领袖齐聚纽约,就当前全球错综复杂的挑战共同寻求解决方案。台湾的声音应该被听见,台湾是世界的帮手、一股良善的力量,「今天透过各位的大游行,我们向世界传达一个清楚的讯息,那就是现在就是让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时候」。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7-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7日 1.美将领:中国具备核三位一体能 美核武可吓阻侵台 美国总统拜登提名接掌战略司令部的柯顿警告,中国作为崛起的核武国家,带来史上严重威胁和挑战。但他也说,美国核武有助于约束俄国在乌克兰的行动,也可防止中国夺取台湾。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和美国军事报「星条旗」(Stars and Stripes)报道,空军上将柯顿(Anthony Cotton)17日在联邦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任命听证会上表示,从2018 年至今,美军对中国核能力的评估已发生巨大变化,当年评估是认为北京取得了「最低限度核子吓阻力」;他说,当时五角大厦的评估也认为中国的野心是着重于成为「区域霸权」。 但近年情况开始有所转变,因为中国持续全力扩张核能力,并加强对美国及其区域盟友的侵略姿态。 五角大厦最新的核态势评估报告已于今年3月提交给国会,目前尚未公开,但柯顿的证词似乎预先透露了一些重要的调查结果。 柯顿说:「我们看到他们的核武正惊人扩张。在我看来,这不是最低限度的吓阻力。他们现在拥有货真价实的核三位一体能力。」这意味中国解放军拥有能够在陆海空作战的核武能力。 柯顿表示,复制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方法,已经不足以化解中国构成的核威胁。柯顿说:「从理论上看,(中俄)采取不同的行动」。 委员会主席利德(Jack Reed)向柯顿表示:「我们需要认真考虑,我们正进入一个新的三方核武竞争时代。」 柯顿说:「我们需要更深入了解中国的核战略…归根究柢,俄国和中国都明白,我们拥有强大、有韧性的核力量。」 柯顿指出,美国必须认真对待莫斯科或北京的威胁,特别是在涉及台湾的潜在冲突时。「如果拥有可靠的吓阻力,将使他们在与我们交手之前三思而行。」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ICAO大会27日举行 台外交部推创意短片争取参与 国际民航组织(ICAO)第41届三年一度大会将于27日在加拿大满地可总部登场,台湾的外交部17日推出「连接你我的天空」短片,呼吁ICAO 接纳台湾,也争取国际社会持续支持台湾参与ICAO。 短片从桃园国际机场专注于工作的地勤、空服及航管人员开场,说明台湾在机场设施、货运物流、民航服务、飞航安全以及节能减碳等飞航领域的表现,不仅达到ICAO 所制定的飞安规范及货物全面安检等标准,更在全球评鉴上获得杰出亮眼的成绩。短片也强调,台湾专业优质的飞航服务,使旅客平安抵达、家人团聚,也让台湾疫苗和花卉等经由冷链物流顺利运抵各地嘉惠需要的人,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外交部表示,短片也呼应本届ICAO大会主题「重新连接世界」(Reconnecting the World ),凸显出国际飞航疫后复苏,台湾在全球人流、物流居重要地位,是ICAO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并于片尾使用「Reconnecting the World 一Reconnecting Taiwan & ICAO」的推案标语及主视觉,传达在疫后世界重新连接之际,台湾与ICAO也应重新连接的讯息,呼吁ICAO 接纳台湾,也争取国际社会持续支持台湾参与ICAO。 *美议员力撑台湾参与**ICAO* 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成员克鲁兹(Ted Cruz)和参议员威克(Roger Wicker)日前致函这个联合国组织,呼吁ICAO 不该再把台湾拒于门外。克鲁兹和韦克尔在信中指出,在大会登场前致函ICAO,是希望确保台湾能够有意义地参与今年的大会。 两位议员表示,国际民航组织作为主管全球航空事务的重要机构,确保全球民航部门安全有效运作,「国际民航组织持续追求这项使命,却将全球最大航空系统之一的台湾排除在外,这根本站不住脚。航空安全与有效营运的全球标准不具忠诚度或政治派别」。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核酸盛世」四字惹怒民众 中国媒体也骂翻 中国政府持续耗费大量资源一意孤行追求粗暴清零,政策导致动辄封城,不但拖累经济更是极度扰民,被抨击走火入魔。近日梅花台风侵袭上海降下大暴雨,上海人冒着风雨大排长龙做核酸,导致民怨沸腾。没想到 11月即将在杭州举行的「2022核酸药物产业高峰(杭州)论坛」,预告主题竟然是「核酸盛世今宵会· 共洽产业未来观」,旨在透析核酸药物全产业链,促进产学研融合,促进中国核酸药物产业化发展。特定医药产业的论坛因为「核酸盛世」意外受到中国社会关注,因为深受频繁核酸检测所苦的民众纷纷表示,这四字感觉非常「辣眼睛」。 北京《新京报》评论,相关医药企业这种自谓的「核酸盛世」,不过是一场「低级红」、「高级黑」的伎俩。根据发布于2019 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党员要以「正确」的认识、「正确」的行动做到「两个维护」,不得搞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不允许对党中央「阳奉阴违做两面人、搞两面派、搞伪忠诚」。中国有关方面定义的「低级红」、「高级黑」六种形式,其中「自我美化、弄巧成拙」的「唱高调」赫然在列,而「核酸盛世」的标题就正好符合。 《新京报》指,一场行业性论坛,却引起了普通公众的关注,究其原因,无外乎论坛主题里的「核酸盛世」一说引起了公众的抵触情绪,尤其是本该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医药健康行业。 「盛世」一词,对于普通公众来说,往往包含着诸多情感,既有人们的家国情怀,更是对于社会安定、国家兴盛的殷殷期许。因此,无论从语义还是从情感表达来看,「核酸盛世」都多有不妥,没有考虑公众情感,挑逗甚至伤害了公众情绪。 评论称,从这一层面来说,此次论坛主办方将主题定为「核酸盛世」,恐怕是片面将谋取公司利益、发展公司业务放在了首位。公司追求发展与盈利无可厚非,但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核酸药物产业肩负重要使命,同样需要将社会责任前置,而非仅有动辄「千亿」、「盛世」的行业利益冲动。个别企业借核酸检测匆忙入局,甚至动「歪脑筋」以非法牟利,则更需警惕。 评论并指出,公众想迎来的「盛世」,是疫情结束,是生活如常。医药企业这种「核酸盛世」的「高调」说法,又何尝不是一场「自我美化」?其结果也注定是「弄巧成拙」,引发公众反感。 受到激烈抨击之后,论坛已悄悄将主题更改为「核酸英才今宵会·共洽产业未来观」。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河南村镇银行弊案 受害老夫妇「取款难」靠拾荒度日 河南和安徽5家村镇银行4 月中爆发存款人「取款难」弊案,中国媒体虽说,官方替受害储户的垫付告一段落,但最近网络流传的视频显示,一对老夫妇泣诉,他们拿不回存款,只能靠拾荒维生。 这段在YouTube流传的影音约2分20 秒,影片中有个老妇手持身分证坐着,身边围着捡来的废弃物哭不停,拍影片的老先生说,他们两老干了一辈子苦力,挣得血汗钱都存在河南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 老先生表示,太太患心脏病前几天住院,但每天的医药费人民币好几百元,实在住不起只好回家,现在家里没钱,全靠两人捡破烂维生,「能卖钱的都捡回来」,老伴一旁泣诉:「怎么活啊?」 老先生还质疑,「别人的钱都给了,为什么我们的不给?法治的国家为什么不给钱?」老先生表示,他们还被说成是「非法集资」,一分钱都要不回来。 两人在影片中都没提到究竟存款有多少,不过这段影音的说明文字指出,「老夫妻80万存款一分取不出拾荒度日」。 网民留言表示,河南村镇银行的大额储户不只一分钱取不出,还被说成涉嫌「非法集资」,需要等案件审结追赃挽损。网民批评,「公告说银行严重违法犯罪,但银行却可以正常营业,储户存款却被说成『非法集资』。」 河南村镇银行弊案受害储户估计约40万,多次赴河南郑州市抗争遭暴力镇压,当局平息民怨承诺垫付储户存款,从7月15日起开始对单家机构单人合并存款5 万元以下垫付,再陆续增加垫付金额范围。 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于8月29日发布公告称,自30日上午9时起,对禹州新民生等4家村镇银行帐外业务客户本金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40至50 万元(含)的开始垫付。50万元以上的按照50万元垫付,未垫付部分权益保留,根据涉案资产追偿情况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5.【声如洪锺】中俄互信有危机,习普开会貌合神离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赴中亚国家哈萨克以及乌兹别克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后者轮办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是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多来习近平首度出访,也是中共二十大前他的最后一次外访。由于俄方媒体事先张扬中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就俄乌战争的挺俄表态,并特别提到中方会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策应」,因此引发外界关注习近平在「上合峰会」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会否答允军援正在乌克兰受挫的俄罗斯。 习近平在与普京的会面中,并未流露二月见普京时的开怀,反而在会中表现拘谨,照本宣科,说中俄两国拟在不久的将来,把贸易额提升至2000 亿美元水平。此外,习近平仅称中方愿意在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的议题上,向俄方提供支持,当中并未直接提及乌克兰。习近平虽口里形容普京是「老朋友」,新华社的官方报道却未有提及。 俄方事先张扬说会讨论乌克兰以外的台湾问题,普京在会中称美国制造单极世界的「丑陋图谋」不会获大多数国家接受,又谴责「美国及其衞星国」在台湾海峡的「挑衅行为」。新华社的官方报道却未有领情,普京谴责「美国及其衞星国」的言论在新华社稿件中只变成不点名的「个别国家」。这是否反映习主席并未准备好与普京无上限合作对抗美国及其盟友呢? 主持:锺剑华、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6-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6日 1.教宗拒在陈日君事件表态及向中国释出会面意欲 宗教学者:印证中梵的不对等 备受关注的哈萨克斯坦「中梵会晤」终未能达成。《路透社》引述梵蒂冈消息人士称,中方以「没空馀时间」为由,拒绝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面。方济各回应称,未能理解中方的取态,但会尊重并寻求继续对话;他称自己「没资格评论中国是民主还是反民主」,又拒绝直接评论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被控的案件。有香港宗教学者认为,情况进一步印证中梵双方的不对等状况。 教宗方济各周四(15日)结束对哈萨克斯坦斯坦的访问,他在飞机接受记者访问,被问及此行未能与习近平会面时,他强调尊重中方的想法,并寻求继续对话。 方济各说:中方的想法难以理解,但必须尊重,而我也尊重。 方济各又就近日外界对梵帝冈的种种批评作出回应。在中、梵关系问题上,他表示,现在由梵帝冈最熟识中国事务的国务卿帕罗林主教主理,双方正在进行对话,进度虽然缓慢,但都有进展,并表达了对中国政府的观感。 方济各说:中国十分巨大,并不容易了解中国的想法, 但我们不能失去耐性。我没资格评论中国是民主还是反民主,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国家,是的,有些事情我们看来是不民主的。 另外,外界不少声音批评,对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今年5月,因作为「612人道支援基金」信托人而被港府控告涉违反《港区国安法》,梵蒂冈至今一直只字不提。今次方济各被追问下首度就事件开腔回应。 方济各说:陈主教是一名长者,他将会被法院审判。他在表达他自己的想法,那里明显有一些局限(limitation)。但我不能作判断,这问题有很多看法,我一向主张沟通,沟通可厘清很多事实。 方济各周三(14日)在哈萨克斯坦首都努尔苏丹出席「世界宗教领袖大会」。同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亦抵达当地,展开疫情后的首次外访。方济各在出访前曾表示「随时准备去中国」以释出善意,外界原本期待双方会趁机碰面。 不过,《路透社》引述梵蒂冈消息指,教廷曾向中方提出安排两人会面,中方表示欣赏教廷的表态,但以习近平行程紧凑,「没空馀时间」为由拒绝。 香港宗教史学者邢福增教授以书面回覆本台时称,情况反映出教宗期望在梵中关系上,可以有更大的突破,但中国认为现阶段非见面时机。 邢福增说:教宗访问中国,中国暂时不想见到,但即使在第三国会面,中国政府明显认为现时不是两人会见的时机。这进一步印证,梵中双方的不对等状况,梵方寻求改善关系的愿望比中方强。同时,教宗也不想在中国问题上作出较争议性的评论,不论是中国现况,或是陈日君枢机一事上,其沟通与对话的主张,相信也是其对华政策的基调,特别是协议后的对华路线。 中国与梵蒂冈2018年9月签署有关主教任命的「秘密协议」,预计今个月内续签,但教廷内有声音质疑,梵蒂冈为了延续协议不肯表态支持陈日君,亦无视中国被指侵害人权的行为。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英女皇驾崩】传英下议院议长婉拒中官员瞻仰女皇灵柩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政客》(Politico)欧洲版15日披露,出于北京在新疆侵犯维吾尔族穆斯林人权,英国下议院议长贺立绅(Lindsay Hoyle,大陆译霍伊尔)婉拒让中国官员进入西敏厅瞻仰女皇灵柩,成为英中外交关系新一道裂痕。 据报道,所有获邀参与伊利沙伯二世国葬的各国代表,都获邀在葬礼之前先前往瞻仰女皇灵柩,但一名熟悉情况的国会人士透露,贺立绅拒绝了让中国官员进入致哀的请求。西敏厅为国会大厦的一部分,下议院和上议院议长拥有管辖权。贺立绅办公室则称「不对安全问题发表评论」。 去年,部分英国政治人物因批评北京在新疆侵犯维吾尔族穆斯林人权,遭到中国政府制裁。之后,英国下议院和上议院议长即禁止中国驻英大使郑泽光进入国会大厦,「在这些制裁仍然存在的情况下,这项禁令仍然有效」。贺立绅当时表示,「在他(郑泽光)的国家对我们一些成员实施制裁的情况下,在下议院庄园和我们的工作场所会面是不合适的。」英国政府则表示,进入议院庄园与否由议院作主。 不过,一位官员质疑,鉴于白金汉宫和英国政府此次都参与女皇后事筹备,下议院和上议院议长在女皇灵柩开放瞻仰期间,是否还对西敏厅保留完全权力。报道则指出,此事又一次凸显英国国会和政府之间的明显分歧,前者再次对北京采取明显强硬的立场。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英女皇驾崩】英女皇国葬周一举行 习近平出席与否惹关注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国葬将于下周一(19日)举行,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在内的多国元首已确认出席典礼。然而种种迹象显示,在皇室邀请名单之上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很大机会不会亲身出席,这背后透露甚么讯息?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上周四(8日)与世长辞,女皇的灵柩将于下周一(19日)移送至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并于上午11时举行国葬,再移送至温莎堡圣乔治教堂(St George's Chapel)下葬。皇室日前已向全球多国领袖和皇室成员发送葬礼邀请函,预计将有500名外国政要出席,包括美国总统拜登及夫人、欧洲各国的皇室成员,以及加拿大、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的元首。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也在受邀名单之上,却迟迟未表态会否出席。在周三(14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新任发言人毛宁就透露了一个讯息:习近平很可能不会亲身出席女皇国葬,由「高级别代表团」出席。 毛宁说:中方正在积极考虑派高级别代表团出席英国女皇伊利沙伯二世的国葬,我们将适时发布有关信息。 至于这个「高级别代表团」,将由谁来领军?港媒《南华早报》周四(15日)引述外交渠道消息,透露率团赴英的,将是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报道说,王岐山将于周日(18日)抵达伦敦,翌日出席女皇的国葬。不过在截稿前,中国官方仍未确认相关消息。 王岐山周一(12日)曾前往英国驻华大使馆吊唁英女皇。官媒《新华社》报道,王岐山代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哀悼,又赞扬伊利沙伯二世是中英关系发展的推动者和贡献者,是首位访华的英国君主,为中英关系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熟悉中国政治的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向本台表示,习近平刚出访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接下来便要回国准备10月中举行的中共二十大,因此可以理解为何他不亲身赴英。而另一个原因,是英女皇国葬期间,西方国家元首将云集伦敦,在目前中外关系敏感的状态下,习近平缺席英女皇国葬,也是要回避尴尬场面。 刘锐绍说:现在中外的关系处于一个敏感,而且不太咬弦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肯定有其他考量。所以为免尴尬,习近平不去,某程度上是要避开在这样的环境下,外界解读的讯号。种种元素下,习近平不去,而派王岐山去,也是考虑到眼前很多的政治需要。 他认为,虽然由王岐山率团赴英,并非最高规格,但王岐山作为中国国家副主席,负责礼仪式外交工作,由他来代表习近平出席女皇国葬,是合适人选,同时也符合当前的英中关系情况。刘锐绍认为,未来要留意王岐山访英期间,除了代表中国慰问英国皇室外,会否代表习近平从个人层面传话。 不过对于习近平获邀出席女皇国葬,多位曾被中国制裁的对华鹰派英国保守党议员,却大感不满。前保守党党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表示,中国有大量侵犯人权的恶行,包括种族灭绝、破坏教堂和迫害基督徒等,质疑为何英国可以对俄罗斯、缅甸等国说「不」,拒绝他们的代表出席女皇国葬,对中国却做不到。 另一位保守党议员劳顿(Tim Loughton)则向国会两院议长发信,以确认中方官员不会获准进入国会,又表示难以想像中共官员在女皇国葬期间与其他国家平起平坐。 目前,女皇的灵柩已从苏格兰运回伦敦,并移送至英国国会大厦的西敏厅(Westminster Hall),从周三(14日)下午5时开始,24小时开放给公众瞻仰和悼念,直到下周一(19日)早上6时30分。 不少民众在活动开放前一天已在国会大厦外通宵排队,人龙延绵长达几公里。当局曾警告,悼念人士可能要排队超过30个小时,才得以进入西敏厅,但仍无阻市民送别女皇的心意。 今年61岁,从菲律宾到英国已经30年的莫妮卡(Monica),从周二(13日)早上8时已经开始排队。她向记者表示,这是一生人只有一次的经历:「我不能放弃。我认为这是一个无价的、一生人一次的经历,昨晚的气氛让人惊叹,为了世界,我不会错过这次悼念。」 将会主持女王国葬仪式的司礼大臣霍华德表示,国葬的主旨是「团结全世界人民」。他说:「女皇在我们的生命中有独特和永恒的地位,我们相信国葬及未来几天的活动,可团结全世界的人。」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4.【对台军售】中共宣布「制裁」两军火商CEO 网民:「禁把钱存进村镇银行」 不满美国军售台湾,中国周五(16日)宣布,将「制裁」参与对台军售的2间美国军火商负责人。但这些所谓「制裁」招来网民在社媒上调侃,有网民拿最近中国大陆村镇银行「爆煲」事件说事,戏称要「禁止他们把钱存进中国的村镇银行」。 据陆媒《澎湃新闻》报道,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针对日前华府宣布总额11.06亿美元的对台军售,中国宣布「制裁」两名美国军火商负责人,他们分别是雷神技术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海耶斯(Gregory J. Hayes)、以及波音防务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科尔伯(Ted Colbert)。 毛宁表示,美国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3个联合公报,她认为美方应该停止售台武器和美台军事联系,并称中方将根据形势发展,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但网民仍不断在社媒上调侃中国的所谓「制裁」。有网民拿最近中国大陆村镇银行「爆煲」事件说事,戏称「禁止他们把钱存进中国的村镇银行」;也有网民直言:「咋制裁?不让他们来华么?说得好像别人要来一样的!」也有网民直言,中国民航机场不少使用雷神雷达系统,「还好只禁人,不禁货。」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两岸关系】《台湾政策法》会否引大陆报复? 台湾智库认为北京已无计可施 在中共即将于10月16日召开「二十大」之前,美国参议院外委会日前表决通过《2022台湾政策法》,在台湾,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周五(16日)举行中共「二十大」与美国国会《台湾政策法》对美中台三边关系之影响座谈会。虽然《2022台湾政策法》到正式落实仍有一段大距离及变数,不过学者分析,法案将在美国国会通过,总统拜登(Joe Biden)也将签署使其生效。虽然未知最终法案内容如何,但势将进一步冲击华府和北京的关系,但不致于引发另一场台海危机,原因是中国或招致更大的反作用力而得不偿失。 《2022台湾政策法》目前只是获美国参议院外委会通过,接下来将送交院会审议,仍未到参、众两院商议的阶段。不过台湾国政基金会国家安全组召集人林郁方相信,法案将在美国国会通过,总统拜登(Joe Biden)也将签署使其生效。虽然未知最终法案内容如何,但势将进一步冲击华府和北京的关系,但不致于引发另一场台海危机。除了因为乌克兰战争让北京变得更谨慎,另亦因为对比起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台,中方对《2022台湾政策法》的态度显然更自制。林郁方认为,因为法案部分重要内容已经被放弃或更改,它对中共的刺激性已大为缓和。 其次,北京如果针对《2022台湾政策法》发动另一场台海危机,或招致更大的反作用力而得不偿失。原因是中共若要再对台湾施加另一场军事压力,必然要比先前佩洛西访台后的围台军演规模更大,例如更多战机和军舰得越过台海中线,尤其更多的弹道飞弹和火箭必须射向离台湾更近的海域。 林郁方说:这会让台湾跟美国感觉很强烈,但是有可能变成擦枪走火,引爆军事冲突。至少,会导致美国国会,甚至拜登政府采取更激烈的对应手段。现在大家已经在说,佩洛西访台后出现了第3次台海危机,促使美国国会两党变得更团结,让这次法案也看起来推动得更顺利,这样的因果关系,中国大陆应该得到有某种程度,有更多的了解。 政治大学东亚所特聘教授王信贤认为,虽然法案条文有改动,但从北京的角度来看,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没有改变,调整的仅是战术层面;甚至怀疑美国行政部门是在扮演「黑白脸」。 王信贤说:其实佩洛西来台这件事情也是一样,美国行政部门给予北京的回应就是说,美国是三权分立的国家,行政部门不能干预立法部门。可是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你美国政府就是一体,所以从佩洛西决定要来台之后,《人民日报》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论员文章,他说美国的政治一体,那你不要再跟我讲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事情。我觉我从北京的角度来看,他就是在扮演黑白脸。 他续指,在美国对两岸关系更加朝向「战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前进,且《台湾政策法》触碰到北京核心利益的情况下,北京可能认为美中间的战略竞争将进入到「涉台」的「法理竞争」阶段,传言已久的中共对台「法理斗争」是否将加速,特别是《反分裂国家法》(修法或推出「施行细则」),甚至是推出更积极的「促统」法律,值得关注。 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研究员严震生觉得,这次《台湾政策法》直指中共的威胁,内容像「大杂烩」,许多条文只反映个别国会议员或选区的需求,是为了针对中共,没有真正从中华民国的立场出发。 他也关注到,有5位跨党派参议员对《台湾政策法》投下反对票,当中有上个月来台访问的美国民主党籍的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亚太小组主席马基(Edward Markey)。他强调马基挺台湾可从1979年投票支持《台湾关系法》证实,他也是「台湾连线」成员。马基不反对加强台湾国防,但搞主权象征性不会好。然而,马基反对的原因是,《台湾政策法》会推翻「战略模糊」、破坏美国「一中政策」,以及可能带来区域不稳定。 严震生说:他(马基)说台湾人必须面对美国政策后果,美国人不应将台湾人置于日益增加危险中,所以他投下反对票。我觉得他最爱台湾,所以他投下反对票。 淡江大学国际事务与战略研究所副教授李大中指,《台湾政策法》反映的是近年美国政治菁英的强烈「抗中」氛围,且自特朗普(Donald Trump)执政以来,美中关系呈现不断探底的局面,双方互信难寻,由于美国国会对北京的负面观感日益增强,未来美国与中共之间可能出现「负面螺旋」,导致紧张关系不断上升。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台海局势】欧洲议会通过「决议文」 苏贞昌:台湾愈来愈被民主国家重视 欧洲议会大会周四(15日)通过「台海情势决议文」,内容包括谴责中国军事威胁破坏台海稳定,以及要求欧盟尽快与台湾谈判签署双边投资协议(BIA)等条文。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表示,决议文展现欧洲议会跨党团议员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高度关切,外交部表达高度欢迎及诚挚感谢。行政院长苏贞昌指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大家看到台湾愈来愈被民主国家重视。 欧洲议会于周四在史特拉斯堡全会以424票赞成、14票反对、46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表决通过「台湾海峡情势」决议案,强烈谴责中国围台军演,重申反对片面改变台海现状及任何动武威胁,强调民主台湾的生活方式应由台湾人民决定,要求中国完全尊重台海中线,立刻停止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ADIZ)及在灰色地带展开军事行动,同时强力反对中国对台湾、区域民主国家及欧盟会员国的经济胁迫,并明确表示将持续强化双方议会的互访及交流。 台湾的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决议表达欧洲议会议员对台海和平的关切。 欧江安说:针对中国近来持续不断对台军演及各种挑衅,欧洲议会在开议后首次全会即将台海安全情势以单一主题纳入议程并通过决议,展现欧洲议会跨党团议员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高度关切,并谴责中国不负责任的军事挑衅行为,外交部表达高度欢迎及诚挚感谢。 欧江安指,「台湾海峡情势」决议案是欧洲议会本年通过的第8份友台文件,不仅关切中国破坏台海现状为主要内容,更持续鼓励台湾与欧盟坚定捍卫民主、自由、法治及人权等普世价值。 欧江安说:从去年10月欧洲议会高票通过史上第一份「台欧盟政治关系暨合作」报告后,欧洲议会再次就中国在台海的军事挑衅行为及强化台欧盟双边关系列出26点建议,涵盖台欧在经贸、文化及政治等领域持续深化合作,包括:洽签供应链韧性协议,就对抗假讯息深化制度性合作,同时乐见立陶宛在台湾开设贸易代表处,鼓励尚未在台湾设处的欧盟会员国考虑跟进,并持续呼吁欧盟执委会变更欧洲经贸办事处(EETO)的名称。 行政院长苏贞昌指出,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大家看到台湾愈来愈被民主国家重视。 苏贞昌说:大家都知道自由、民主的国家,大家团结,不但维护区域的和平,也维护世界的和平,也只有自由、民主理念以及普世价值相同的国家团结才更有力,才更不会让专制集权国家妄动、蠢动,台湾除了自己坚决地要防卫自己的国家、自己的人民外,我们也会跟理念相同的国家一起努力,来维护区域和平、世界和平。 而对欧洲议会通过有关决议文,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回应表示,有关决议罔顾事实、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无端指责中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必要合法举措,严重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台海局势】传美军连一周飞近中国领空还划中线 军事迷讽「天天被袭扰有趣吗?」 台湾《自由时报》报道,台美中近期不断在台海边空域角力,美军连续一周飞近中国领空周边,周五(16日)更出现「划」海峡中线的航迹,而共机也不甘示弱,同一天已14度进入台湾空域遭驱离,有军事迷讥讽,「换中国尝尝天天被袭扰的感受。」 《自由时报》引述广播及航迹记录指,美国P-8A海神巡逻机于10时许沿著台海中线北上,共机于上午驱离美国军机时,美国军机5次回应共机宣告有国际空域航行权,另西南空域有美国空军RC-135电子侦察机一架以及美国海军EP-3E电子侦察机一架。而共机周五共14度进入台湾西南空域遭广播驱离。 据「Taiwan ADIZ」粉丝专页记录,共机本月累计进入台湾空域16天,本月广播驱离纪录共计86次。2022年累计进入台湾空域198天,广播驱离纪录共计885次。台湾国防部公布2022年累计进入台湾空域186天,1190架次。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铁腕清零】拉萨封城逾月疫情恶化 官方严密封杀藏民抗议消息 中共以抗疫为由持续在拉萨加大封控,超过一个月的封城导致人道灾难频发,当地人周四(15日)开始在网上发起「让西藏疫情真相翻过唐古喇山」爆料活动,望让外界知道当地被官方掩盖的真相,但相关消息迅速遭官方遮罩,当地人发帖受阻,外界也难于打通当地电话。 中共当局已在拉萨实施防疫封锁措施逾月,但疫情似乎并未得到控制。拉萨市中区的一位藏人向本台记者证实了当地疫情严重的消息,他同时证实,现在官方发布的消息是假的,真正的情况基本都被封锁了,民众根本无法知情。 知情人:还没解封呢,这个月都不可能。就是屏蔽了,那种新闻是选择性发出来的。已经封城一个月了,8月12日到现在。出不去也进不来呀。航班没停,但是只有那种工作人员才能进来。反正很严重,(实际)数字不知道,没有办法。 同一时间,因抗疫导致的次生灾害不断。据当地藏民消息,因为长达38天的严厉封控和恶劣环境,已经有外地来拉萨治病的藏族老人无法得到救治,死在临时租住的房间里。此前房东亦多次呼吁,希望官方能为其提供帮助,或将其转运到医疗机构,但无果。 其他到当地的游客,绝大多数也陷入了困境。除了隔离酒店费用昂贵,即便是有幸提前租到稍微便宜民宿的人,也因为市政府已将商品供应许可权特许给一个叫「净土」的商业机构,面对该机构坐地起价,民众根本无法承受。 愤怒而无助的市民发起「让西藏疫情真相跨过唐古喇山」活动,在网上爆料。其中有现场影片和图片显示,当局于周四夜间在拉萨市那曲二中进行的连夜转运,一次性动用了数十辆大巴,被转运的阳性感染者和密接者大约有1400人。而经过超过5小时的漫长等待后,他们最后被运抵的隔离点,却是条件极为恶劣的郊县乡镇在建「清水楼」(没水没电没装修的毛胚房)。 网民MONWUAKES发帖称,拉萨市将大批市民紧急疏散到远郊,是因为有中央领导要去拉萨视察,官方以抗疫为由肃清人口相对密集的市中心。他警告当地官员,民众的怒火会烧至拉萨河。但该帖被迅速删除。 微信朋友圈删贴情况显示,与西藏抗疫有关的内容很快遭官方封锁,删帖之馀,当局甚至阻断当地人发表文章图片。网友「谢佬二的酒」即发帖称,在西藏的人,无论怎么发声,永远也发不出去。他称外界永远不知道西藏真实的情况和实际被感染的人数。 记者试图和更多被隔离社区交流,但无论是当地的商业机构,还是民间的电话,都出现了对方无接听许可权的语音提示。 而和中国大陆很多地方一样,虽然民众的隔离环境恶劣,物资保障困难,但官方的工作人员依然享受著很好的食宿条件。一间高级酒店的服务员告诉本台记者,他们的酒店已被官方整体包租一个多月了,又指当地大多数酒店目前都如此。在被问及当地民众的困境时,该职员则以不知道为由,闭口不谈。 酒店员工:你网上看一下哈,这个我不知道。我们不对外开放,拉萨疫情严重,这边住的都是防疫的工作人员。一个多月了。 西藏防疫指挥部发布的最新疫情消息则称周三全西藏自治区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个案9宗,新增无症状感染个案101宗(其中拉萨市78宗)。但对外界所关心的重症率、死亡率,官方都没有提及。 本台记者就此专门致电西藏卫健委,但该机构的多部电话都处于无法接通的状态。 拉萨市政府和拉萨市卫健委的电话,也一直无法拨通。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再有知识分子发声反严苛清零 中传教授姚小鸥发视频抗强制隔离 中国传媒大学因出现新冠感染者遭大规模封控,六、七百师生被强制隔离。该校资深教授姚小鸥录制视频抗议。分析认为,习近平为博取连任发动运动式清零,其遗害甚于毛泽东的文革,民不聊生却敢怒不敢言,唯求习近平早日成为过去。 周四(15日),旅居美国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友鲁难在推特上发布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姚小鸥抗议官方强制隔离措施的视频。 姚小鸥在视频中透露,上周日(11日),校方打电话给他,称其为密接人员。姚小鸥据理力争,表示自己在家中给学生上网课,并未接触任何人员。校方采纳其说法并上报社区,周一(12日)社区要求其下楼做核酸检测,姚晓鸥都予以配合。但在周二(13日)晚间23时多,当地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通知,疾控部要将其强行带走隔离。 姚小鸥愤怒表示,当局称其为密接者,但何时、何地、密接甚么人的证据何在?在其完全遵守核酸检测等措施的情况下,家中相比隔离点更加安全,且在中转过程中也会加大风险。他认为这是胡闹之举,因此要履行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抗争到底。他也呼吁网友广传该视频。 视频并未注明录制时间和地点,亦未交代姚小鸥的现况,以及他是否因为制作影片抗议抗疫措施而受到报复。 公开视频的鲁难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姚小鸥作为传媒大学的教授,为学生上了一节如何用自己的专业讲道理、对公共事件进行传播的一课,相比那些不敢反抗的学生更有血性。 鲁难说:现在因为这个清零政策当局在各地做得都非常不得人心,那么姚小鸥教授他就拿起了传播的武器,从事情的经过,到讲的整个法理,到讲他自己对这个事情的看法,传播是非常成功的,他代表了广大的中国老百姓目前对这种无休无止的、迫害老百姓的清零运动的极端厌恶。即使被封杀,它也会不断的在网络上传播出来。 鲁难认为,中国好大喜功的习近平希望以中国抗疫成功作为二十大的政绩。而独裁体制下,各级官员为拍习近平马屁,也不断的在跟随,致使中国的疫情防控成了习近平的世纪「大乌龙」。 鲁难说:首先跟20大肯定是有关系的,更深层的原因应该在它的背后。2020年中国让全世界抄中国抗疫的作业,为甚么三年了现在还在继续清零,抗疫和清零是习近平摆了一个世纪乌龙,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对抗新冠疫情,这就是因为习近平好大喜功,想给世界指明方向,下面的官员为给习近平拍马屁、表忠心,每个地方都层层加码。 据悉现在中国有70多个城市,高达6500万的居民仍处于被封控状态,核酸测试更是常态化,因封城带来的人道灾道层出不穷。 目前生活在法国的中国知名导演胡雪杨曾多次批评中国的防疫政策,他指习近平发起的这场政治运动甚于毛泽东时代。 胡雪杨说:46年前,我们在等一个人死去,死去我们就解放了,我们就能获得新生;现在我们还在等待这个人过去或这个人消亡,我们能够不做核酸了,46年前是谁,毛泽东!习近平比毛泽东还要差。馀生都是核酸,有何意义,你们怎么可以忍受这一切呢?所以今天传媒大学这个教授发这个,也是忍无可忍了,有人是要发声的。 上周五(9日),位于北京朝阳区的中国传媒大学发现新冠病毒阳性病例后,当局旋即对该校进行封控。不到一天时间,该校36号楼485名学生、19名教师、5名后勤员工全部转运至集中隔离点。上周六(10日),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通报称,该校另外两栋楼也被划为风险区,对所处其中的师生实施区域封闭措施。至上周日,总计有640名师生员工至集中隔离点。另据北京朝阳区政府对中国传媒大学周边的梆子井学生公寓、中传国际交流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及邻近的珠江绿洲家园小区进行临时封控,并进行全员核酸采样。 中国官媒后续通报中,本周二,中国传媒大学共完成核酸采样13224人,结果全部为阴性。周三(14日)该校新增1例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至此该校累计报告感染者44例。 同时,中国官方新闻和中国传媒大学微博官方帐号释放「全校师生情绪稳定」的信息,并发布以学生口吻称隔离点环境很好、物资充足、服务周到的视频,将中传打造成「疫情防控典范」。 近期,陆续有知识分子公开反对清零防疫政策。上周三(7日),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易峘发表报道剑指习近平「动态清零」政策,指出新冠病毒新种死亡率低于流感,很多国家都已生活正常化。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更是多次发文质疑防疫措施侵犯公民个人隐私和自由,其微博已于昨日遭清空。舆论认为中共20大前质疑动态清零政策的声音将被封死。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10.渣马迟迟未获批而取消 网民嘲香港再把机会让给新加坡 香港田径总会周五(16日)宣布取消原定于11月20日举行的渣打香港马拉松(渣马),原因是距离赛事日期只剩下两个月,但大会仍未获政府发出许可,无法充份作好准备。碰巧新加坡将于两个半月后,举办疫情后的首次马拉松,不少人讽刺香港再次把机会拱手相让。 根据渣打香港马拉松的社交媒体帖文指,「鉴于本港疫情状况,大会至今仍未收到批准可以举行赛事。由于现时距离原订赛事日期只有两个月时间,跑手及持份者都未必有充足时间作好准备,大会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决定取消于2022年11月20日(星期日)举行的渣马」。 渣马又表示感谢各位的理解及支持,并会继续密切留意疫情发展,冀在许可情况下尽快恢复赛事。不少网民留言讽刺香港又再一次把机会拱手让给新加坡,戏言表示「相信新加坡举国上下一定全力支持一国两制,支持港版国安法」、「说好新加坡故事」,又扮新加坡式英语留言「cancel liao」笑指香港的渣马「取消了」。而新加坡渣打马拉松将于12月3至4日举行,预计参赛规模达5万人,是疫情以来首次。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晚上表示,得悉消息后已嘱附同事了解有甚么可以协助。他表示,上周收到申请后,收到不同部门给予意见,并一直努力处理。他又指,当局近日陆续批准不同的大型活动,反映政府希望在不影响疫情下,举办不同的比赛,让市民参加。 上届男子全马冠军黄启乐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表示,对于赛事迟迟未获批准而最终导致被迫取消感到很失落,亦对他训练影响很大,他又认为香港马拉松是香港的盛事,事件会影响香港的国际形象,尤其据他所知香港已成功申办明年的「亚洲马拉松锦标赛」,担心不少海外选手都对香港举行的比赛却步。 上年的香港马拉松出现言论自由被打压的风波,有不少跑手因服饰上印有「香港加油」字句,被要求更换服饰,否则未能作赛或被警告。当时跟随举行的香港单车节及维港渡海泳亦因而受波及,主办方因此而特别对敏感标志作出回应。 记者:胡凯文 责编:潘加晴 11.世卫促各国尽快结束疫情 港府仍「动态清零」惹商界及前官员批 全球新冠疫情持续两年多,欧美甚至亚洲多地早已经采取「与病毒共存」,世界卫生组织日前更表示,全球新通报新冠确诊病例数字大幅减少,各国应该把握机会,尽快结束疫情。惟在世界各地逐渐恢复「通关」之际,港府仍紧跟中国「动态清零」,引来商界、前官员的质疑,形容「国际通关是民心所向,有些人还拖著复常后腿」。 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周三(14日)说,上周报告的新冠死亡人数是自2020年3月以来的最低位,结束疫情的时机现时相对较有利。他形容「目前新冠疫情结束在望,虽然仍未到结束,但终点就在眼前」。 他强调,如果各国仍不加紧把握机会,面对病毒变种的风险将会增加,亦将面对更多不明朗因素。不过世卫同时指出,由于多个国家已减少检测病毒,部分病征轻微个案可能并未察觉。世卫公布,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过6亿宗,超过640万名患者死亡。 在外国恢复正常之际,香港紧跟中国「动态清零」,港府仍坚持采取「3+4」隔离政策,而近日香港有前政府官员都忍受不了,甚至就防疫政策出现「隔空争论」。 医管局前行政总裁梁栢贤周五(16日)再于Facebook指,「国际通关已是大势所趋,亦是民心所向,有些人还拖著复常后腿,如果不是误判疫情,有否其他目的就不得而知。」他又引述友人笑称拖后腿者「是否金融间谍,想拖垮香港经济,有利其他国家发展?」他强调,疫情渐趋回落,加上香港面对经济民生危急关头,相信政府会尽快复常通关,并再次呼吁幼童及长者尽快接种疫苗。 梁栢贤早前引用数据,指若由5月起新一波疫情计算,疫情死亡率已经下降至 0.098%,与流感死亡率相若,指两者差别不大,促进一步复常。 但梁栢贤的看法有别于现时的港府官员。现任医卫局长卢宠茂发文反驳,指要坚持「用数据说话」,但可能有人「利用数据说话」,指疫情由今年初第五波爆发起计,确诊总数近157万,超过9500人死亡,平均死亡率应该是 0.6%。 而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13日)出席行政会议前,亦反驳新冠与流感死亡率相若的说法,指一般流感死亡率约0.1%,感染新冠肺炎变种毒株Omicron的死亡率为0.6%,即流感的6倍。 除了梁栢贤,多位香港商界人士亦都希望港府尽快对外开放,以挽救香港经济。香港大学近日举办研讨会,多位大行经济学家呼吁,港府尽快对外开放。 行政会议召集人叶刘淑仪亦有出席,她表示现时没有防疫政策退出路线图,但港府完全理解商界的关注,由于下半年有多个大型活动举行,如11月的金融峰会、国际七人榄球赛及金融科技周,认为香港对外通关机会肯定比与内地通关高,港府正朝此目标工作。 香港早前放宽抵港人士检疫安排,由隔离7日改为「3+4」,即3天酒店强制隔离,4天家居医学监察,有关方案至今实施超过1个月。惟香港旅发局周四(15日)公布,8月访港旅客约6万人次,实施「3+4」检疫措施后,旅客恢复只是疫情前的1%。而旅客到访目的主要是过夜停留的中途站、探亲、商务或有必要出行。 香港严谨的检疫措施,对香港旅游业及经济带来打击。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表示,相关措施实施后,入境旅客未有明显增加,促当局尽快检视数据,并公布实施「0+7」的时间表,好让旅游业准备复业。他指旅游业有别于食肆,航空公司增加航班起码要提前几个月作准备;邮轮也要3至4个月时间,因此业界十分著急,形容是「追时间」,他期望第四季可以突破困局。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翻墙问答】Big Tech遭中共渗透 用户如何自保免曝露身份 问:前推特高层日前在美国参议院一个委员会作供时表示,推特内部有中国特工,推特并且已因此接获美国联邦调查局通知。但怀疑推特仍然不理会联邦调查局的警告,有关中国特工可能仍然任职推特,并且搜集中国网民的情报。在这样的情况下,怎样使用推特才能确保安全,避免可能被渗透推特的中国特工搜集资料? 李建军:现时中国政府「大撒币」搞网上维稳,有部分美国公司不排除见钱开眼,明知一些内部人员有问题,只不过由于有问题的员工是中国政府的人,甚至会带来大量广告,任由中国特工继续潜藏在公司内部,除非美国通过更辣的法律禁止有关员工任职,否则美国政府不一定有办法。尤其是在疫情后,很多人在家上班,中国特工大可以于中国上班,如果联邦调查局不对推特内部的网络作出仔细调查,要捉出相关特工并不容易。 要避免自己的资料暴露于中国特工之中,大陆的推特用户除了避免使用中国手机号码登记外,亦要慎选VPN服务,一些背景可疑的VPN公司不应使用,因为一旦错选VPN翻墙,中国国安人员可以透过比照IP同推特内部资料库,推断你的身份,继而在现实中对你采取打击报复。因此,最理想的做法是自己租用VPS建立个人专用的VPN,再避免自己在推特上透露太多个人资料,因为你不会知道推特内部究竟有多少中国特工。 问:推特以外,其他大科网公司,又会否潜藏中国特工,而网民是无从得知? 李建军:推特之外, YouTube出现黄标问题,而脸书的审查决定经常遭人质疑,都与谷歌以及脸书有大量背景令人质疑的员工有关——它们内部既有高层出身红二代家庭,亦有不少谷歌的员工曾任职中国国有企业,这些资料都很容易在领英上核对得到。因此,既然推特内部都有中国特工,那谷歌以及脸书有中国特工就一些都不令人意外。相信美国国会有可能推动立法,监管这些大科网公司关键职位的国籍以至其他安全背景。因此,刚才提及慎用VPN及小心保护自己背景的做法,都适用于使用脸书和YouTube的用家。 对YouTube尤其要留意是,如果你打算在YouTube上留言,除了要用VPN,更加要留意你用作留言用的户口,最好不要有G Pay一类的功能,因为G Pay实名登记了你的银行卡,不排除中国的特工利用你的银行卡资料,尝试找出你的真实身份,由于G Pay相当好用,因此很多人未必会使用时提高警觉。你平日不会用作发表敏感言论的谷歌户口,设定G Pay是没有问题,但你打算用作发表敏感言论的户口,就不要挂钩Adsense、G Pay一类涉及钱银交易,无可避免作出某程度上实名认证的谷歌功能。 问:加州最近通过立法,下令州内社交媒体公司每年必须向加州检察官提交报告,申明每年处理包括外国政府干预、假消息、以至仇恨言论情况的报告。这项立法,又是否有助于改善社交媒体公司偏帮所谓网络评论员的情况? 李建军:这项称为AB-587的法案,已经得到加州州长签署,成为加州民法典一部分。法案规定,如果社交媒体公司提交的报告内容有失实成份,可以予以罚款,某程度上,都可以制衡社交媒体公司,至少不会让网络评论员那么容易发表仇恨言论,只不过,由于明年才需要提交第一份报告,因此,如果公众期望透过这项立法迫使社交媒体公司负责,至少要明年才可能采取行动,而且社交媒体公司必须仍然留在加州,以及大型科网公司,并未向联邦最高法院以违宪或违反其他美国法律为理由,对该法律作出司法覆核,先可能发挥作用,因为大型科网公司,一向都反对政府这方面的立法。所以,相关法律恐怕难以达致立竿见影的效果。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09-15-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5日 1.罗家英悼英女皇被小粉红出征 评论:整个大陆政治气氛走向极左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离世,大批香港人到英国驻港领事馆献花哀悼,包括香港艺人罗家英亦有发声,他早前上载一篇悼念文,提到「香港在他的庇荫下,人间福地。」被大陆网民狠批他不顾历史,质疑他的爱国立场。事隔两天,罗家英在大陆社交平台发短片道歉,指自己是中国人,「永远爱我的祖国」。评论认为,目前整个大陆政治气氛走向极左,由上到下都有一股政治扫荡风气。 「大家好,我是中国香港演员罗家英。」 针对中国网民的批评,罗家英周四(15日)在微博发表了一条影片,并写道「向大家道歉了!对不起」。 罗家英拍片鞠躬道歉 「我永远爱我的祖国」 罗家英在影片中用上普通话,向一众民众道歉。 罗家英说:作为公众人物,发表了未加深思熟虑的哀悼之词,感到非常的抱歉。我原意只是表达对老人的怀缅,并无他意,还请大家不要过分解读,数典忘祖我还真的做不出,我长期持有中国护照,说明一切,我是中国人,我永远爱我的祖国,对不起。 影片长达49秒,罗家英在影片开头先是鞠躬道歉,不时将手放在心口或双手合十,又以手指着自己脑袋,指自己发表了未加深思熟虑的哀悼之词。 陶杰:中国由上到下的政治扫荡风气 近年不少香港艺人北上大陆发展,向国家表忠成为常态,惟这种生态已是「由上而下」。除了香港艺人农夫宣布到大陆发展,现时连在香港备受尊敬、被喻为「粤剧伶人」的罗家英,都要向中国「跪低」。 香港时事评论员、著名作家陶杰对本台指,这个情况显示整个大陆政治气氛走向极左,是非常恶劣。他对于罗家英道歉不感到意外,指他有很多演唱会都在广东省举办,相信是为了生计而被迫表态。 陶杰说:现在大陆由李易峰(大陆男星)被指嫖妓事件,由上到下都有一股政治的扫荡风气,利用网络来扩大效应,他(中国当局)喜欢找一个人,然后发动三几千的网民来批判,像罗家英或李易峰这些,变成由网络自动将数据,或者那些人自动将(讯息)传递,造成滚雪球效应。 「大陆人可能妒忌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 英女皇离世一事轰动国际,世界各地的人都有悼念,为何港人悼念英女皇,都会触动到大陆网民的神经? 陶杰认为背后动机复杂,「有人可能妒忌香港曾经是英国殖民地,自己没有」,情况如同上海有英法租界的历史,被视为国际城市,引起其他城市的人妒忌上海。另外,加上中国目前弥漫「文革」风气,充满仇恨,并对外展示「战狼」作风,因此中国民众的反应并不出奇。 「这是怕了大陆的网络暴民」 不少网民罗家英的在影片下留言,有人认为罗家英没有错,不用道歉,「现在太恐怖了,所有人都不敢咋说话,要不然就会被上纲上线。」、「这是怕了大陆的网络暴民吧」。 不过都有「小粉红」不买帐而批评罗家英,「什么叫在女皇的庇护下香港是福地?你确定是她庇护你还是剥削你呢?」、「伤害了中国人的感情,说英女皇是长辈可以理解,说香港繁荣是英女皇的庇佑就过分了。」 罗家英IG悼念英女皇帖文消失 转在微博发道歉影片 罗家英周二(13日)在Instagram贴上多张到英国驻港领事馆献花的照片,并写道:「香港在他(她)的庇荫下,人间福地,还有几多个长辈呢,鲜花一束,谨致敬意,万世流芳,大象无形。」 他随即被「小粉红」围攻,包括导演高志森在微博发文狙击,说:「没有香港人的奋斗,努力与自强,香港不可能是福地。」至周四,罗家英的Instagram已删除有关帖文,而道歉影片只出现在微博或抖音。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港人悼念英女皇被左报批「恋殖」 悼念背后是怎样的感情?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上周四(8日)逝世后,连日以来大批港人在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外大排长龙,向女皇表达最后敬意。香港亲北京传媒则发表评论文章,批评香港部分人抱有根深蒂固的「恋殖心态」,是因为「去殖化」工程存在漏洞,警告必须纠正。然而香港人对女皇的怀念和尊敬,是否单纯出于「恋殖心态」?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上周四(8日)逝世后,英国驻港总领事馆从周五(9日)中午开始,设吊唁册让公众悼念。作为英国最后一个殖民地,香港大批市民连日以来在领事馆外放下鲜花和卡片,表达对女皇的敬意和怀念。为了进入领事馆签写吊唁册,不少港人不惜在酷热下排队4个小时,也毫无怨言。悼念者中包括香港老中青三代,他们都不约而同表达对女皇亲切和蔼形象的怀念,赞扬女皇一生勤政爱民。 左报:香港 「去殖化」工程有漏洞 不过在亲北京港媒眼中,这却是必须纠正的「恋殖心态」。香港中联办控制的《大公报》周二(13日)发表评论文章,声称向英女皇致哀的只是少部分港人,不能代表香港社会主流。文章又批评「反中乱港分子」以及「反华媒体」大做文章,编造港人「对殖民统治时期的美好回忆」,以此攻击《港区国安法》实施后的香港新局面,是为「殖民统治」洗白、抹黑「爱国者治港」。 不过文章又指出,「极少部分」港人仍然存在「恋殖心态」的情况值得关注,并特别提到网上广传一张香港青年「单膝跪地拜祭」的照片,质疑这位可能是1997年后出生的青年,「有何理由行此大礼拜祭」。 文章把问题归因于1997年后,香港的「去殖化」工程有缺陷:「回归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完全接受了港英管治模式,没有真正按照回归后的宪制、法律及实际情况进行制度性更替,也就是进行『去殖化』工程,以至于从公务员、教育制度,到传媒及社会生态,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漏洞。」 不过文章最后指出,随着《港区国安法》及新选举制度实施,有信心「恋殖心态」将得到纠正,强调「去殖民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久久为功。 历史学者:港府九七后若善治 谁还会念旧时? 「如果香港特区政府在1997年后到现在的20多年间管治得很好,人民安居乐业的话,谁还会记得以前殖民地?」移居英国的香港历史学者杨颖宇向本台表示,所谓的「恋殖」情意结,其实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新旧对比之下产生的情感。 杨颖宇说:之所以出现这些悼念活动,是当下的管治,和20多年前香港的殖民地管治比较下有落差,因而产生的情绪。这种情况的根源不一定是因为殖民地很好,所以我们去怀念,而是归根于现在的管治太差。人们借所谓的「恋殖」和悼念,去表达对现实政治的不满。 不少在港英政府管治下成长的香港人,脑海中仍然刻印着英女皇在1975年和1986年两次访问香港时的画面,仍然记得电视台「收台」时播放的《天佑女皇》,也曾手执印有女皇肖像的硬币和纸钞。然而对于1997年前后出生的香港年轻人而言,对女皇的感情又是从何而来? 国民教育能让港青爱国? 杨颖宇认为即使部分香港年轻人不是在英殖时期长大,也会自己翻查香港历史,寻找更人性化、更自由民主的时期,作为参考比照当下。从「崇优」角度来比较,不同时期的管治高下立见。他认为香港年轻人悼念女皇,是自然的「情感和理性的表达」,而这种情感,并不能像北京当下的做法,以「国民教育」来强迫。 杨颖宇说:国民教育只是强迫学生用正面思维,去理解当下的政治和中国的问题,但不能从感性上触动学生。只是告诉学生,现在香港政治这么差,你也一定要唱好。这样你愈搞国民教育,学生却愈发现问题严重,他们可能会更快觉醒。 以悼念女皇「合法」表达不满 即使英中关系自新疆和香港问题后日趋恶化,在英女皇逝世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仍向继位的国皇查理斯三世致唁电,对女皇逝世表示深切哀悼;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亦前往英国驻华大使馆吊唁,为何亲北京报章却与官方「主旋律」不同调,把香港民众的悼念演绎为「恋殖」? 杨颖宇认为,过去几年,香港不断以各种「不合作运动」,表达对政权的不满,但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几乎被禁绝。而是次女皇逝世,在外交礼节上,北京不能阻止港人悼念,港人正好以悼念女皇的方式,「合情合理合法」地表达不满。然而这在北京眼中却是不可接受,因此亲北京报章迅速发表评论,把事件定调为「恋殖」,而非对现状的不满。 流亡英国的前香港立法会议员罗冠聪也在脸书发文,表示港人悼念英女皇,正是乘中国无法以主旋律之名打压,寻找异议空间,显示香港人的狡智和灵活。他也特别提到,英国对香港实施的殖民主义,与它在印度、刚果、尼日利亚等地不同,鲜见残暴管治。他建议反对殖民主义者更应理清港人的反应背后代表着什么,而非一味否定他们的情绪。 记者:吕熙(伦敦报道)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中国「核电大跃进」广东再增一厂:专家忧监督欠透明成隐患 中国核电大跃进步伐未停。继邻近香港的中国台山核电站,在泄漏事故阴霾下早前重开后,香港核包围网亦再度扩大。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决定核准建设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变相广东省将再新增1座核电厂,连同早前宣布的批准项目,将来广东或有多达10座核电厂,分别距离香港由约50公里至400公里不等。另中国今年已累计批准扩增10座核电机组,创13年来之最多、最快。有专家分析指,资金不足、监督欠透明恐成灾难隐患。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周二(13日)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已列入规划、条件成熟的福建漳州二期和广东廉江一期核电项目,要求「强化全过程监管,确保安全万无一失」。 福建漳州二期为扩建项目,而廉江一期则是新开发的核电厂址,两者分别属于中核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各有2座核电机组。每座第3代核电机组的总投资约为200亿元人民币(下同),4座核电机组总投资达800亿元,建设工期至少4至5年。 此前,国常会于4月核准3个核电新建机组专案,分别为三门核电二期,海阳核电二期,陆丰核电5、6号机组项目,每个项目分别有2座核电机组,3个机组分别位于浙江、山东和广东。换言之,今年以来,已核准兴建5个核电厂项目,共计10座核电机组,是继2008年的14台机组获批后,十余年来核电核准速度和数量最高的一年。 截至今年6月,中国在营运核电机组共54台,总装机容量为5578万千瓦,排名全球第3;在建及核准核电机组23台,持续保持全球第1;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数为全球第2。不过,核电以2%的电力装机容量占比,供应着中国5%的发电量,无论核电装机量或发电量占比,均低于全球平均值。 香港公共专业联盟政策召集人、工程师黎广德向本台分析指出,中国核电「大跃进」存有三大隐忧。 黎广德说:第一,过去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于内地的查核报告表明,担心内地核安全监管,例如透明度不足、独立性不够强等,而这些问题过去一直没有解决,故在此情况下大幅提出兴建核设施,对于安全的隐忧更加严重;第二,现在有大量的研究证明,在福建和广东发展离岸风电,已可满足相关沿岸省份的电力需求,若现在大量批出这些核电站的兴建,等于是牺牲发展其他再生能源的机会;第三,核电站发展的特点是需要一次性的资金非常庞大,对长期经济效益来说是存疑。事实上,现在内地经济走下坡,国家的资金越来越缺乏,在此情况下,投下大量资金去兴建核电,是不符合内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另一焦点是广东的核电规模再度扩张,对香港核包围网带来的安全隐忧。据资料显示,作为人口密集大省的广东已建设6座核电站,占全中国最多,达三分之一。另有揭阳、韶关和肇庆也正筹备兴建核电厂,连同最新的廉江一期,将来广东核电厂或多达10至11座。 以距离而言,包围香港的广东核电版图中,现在最接近香港的两所核电厂,分别为正营运的大亚湾及岭澳核电厂,与香港市区相距约50公里。而正建设的惠州太平岭核电厂,则直线距离香港市区约90公里。另有3座距离香港200公里内,包括去年发生核泄漏事故的台山核电厂、已运作的阳江核电厂、以及正建设的陆丰核电厂。 其他的5座已批准筹建海丰核电站、揭阳核电站、韶关核电站、肇庆核电站、廉江核电站,则距离香港约300至400公里以外。 黎广德认为,在广东人口绸密的地区有大量核设施,对核安全的威胁自然大增。他又提醒,虽然广东新增多个筹建核设施距香港数百公里以外,相对直接受核安全风险较少,但仍有其他问题不可忽视。 黎广德说:整个能源发展中,内地与香港是互相依赖,因为香港两大电力公司主要由内地输入电力。如果香港无差别输入电力,是变相鼓励香港兴建更多核设施,令港人成为内地核电发展的「帮凶」。 另外,对于上月法新社报道指,台山核电站的一个EPR反应堆在因泄漏问题而关闭一年多后已重启投入运行,黎认为并不代表当中核安全问题已完全解决,至今中国当局仍未释除监管问题疑虑,又指出「该项目是由中、法两国合作,当初事故得以被揭发归功于法国核安全局,而非中国」。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习普会】中俄元首抱团取暖 学者:中俄将确定「新型同盟」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周四(15日)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举行峰会。双方就台湾及会晤主要涉及台湾和乌克兰问题,各自寻求对方的支持,除了谴责美国,还表态挺「一中」政策。有学者认为,中俄两国元首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双方抱团取暖,有可能确定新型同盟。 正在乌兹别克撒马尔罕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本周四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外电报道,普京对习近平表示,俄方支持一个中国政策,谴责美国在台湾海峡的「挑衅行为」。普京又说,俄方高度评价中方在乌克兰危机中「平衡」的立场,又说俄中双方必须强化上海合作组织,相信两人的会面,将进一步促进深化俄中伙伴关系。 研究国际关系的北京独立学者吴强表示,目前,乌克兰局势发生不利于俄罗斯的变化,而中国与俄罗斯准同盟关系有模糊向清晰化发展。他说,现在是一个转折点。 吴强说:栗战书作为全国人大委员长,一周前对俄罗斯的访问所表达的中国对俄罗斯侵乌战争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既然是限于道义上的,但已经表明中国对俄罗斯这样一场反击战的支持。 作为习近平的特使,栗战书一周前在俄罗斯表达中国对俄罗斯的支持,已被外界解读为习近平向普京表达中国政府立场的核心内容。栗战书上周对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曾表明对俄方的「理解和支持」。 栗战书说:因俄罗斯核心利益和一些重大关系问题上,中方一直对俄罗斯表示理解和充分支持。 栗战书又形容,北约将俄罗斯「逼到了墙角」,莫斯科的行动是「一次反击」。 中俄两国相互依存将确定新同盟 吴强认为,在中共二十大召开之前以及中国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状态,又因为佩洛西访问台湾,中美两国关系更趋恶化以及台海局势、西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局势都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吴强说:在此情形之下,中国的国家领袖在二十大上将面临双重任务,首先他要向同僚们证明在过去十年,在「一带一路」以及中俄关系密切化,准同盟关系是成功的,而不是失败的,其中还要向党代表们宣誓未来执政的对外关系的纲领和路线。 吴强认为,「习普会」将确定相对正式的中俄关系「新型同盟」,这是对普京在乌克兰战争失败的一个挽救,也是对中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支持。 吴强说:形成一个在上合组织之上的,更为核心的小规模轴心。这当然也是国际社会所怀疑和担心的,这可能是习普峰会给国际局势带来最大的变化。 据央视报道,习近平曾在公开场合赞扬普京:「普京是我最敬重的大国元首,也是我最好的知心朋友⋯⋯」 中国用何方式支持普京是关键 河北资深传媒人高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说,「习普会」将重点商讨中国如何帮助俄罗斯摆脱困境,但碍于国际压力,中国能做的事不多。 高先生说:主要还是商讨用什么方式来支持(普京),这种支持是明确的,关键是用什么方式。所以这次上合组织会议就很重要,要找到一个转口,反正我(中国)出钱,你们(成员)提供什么就随意。 新华社报道,周四上午,习近平在撒马尔罕国宾馆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习近平说,支持吉方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安全,反对任何外部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吉方内政。当天下午重头戏登场,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峰会。 时事评论人士周强认为,在俄乌战争问题上,中国尽管未公开支持俄罗斯,但是暗中却在支持,不然上半年中俄贸易额不会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 周强对本台说:中方或明或暗都在支持俄罗斯、支持普京。这次在习近平三年没有出国门的情况下,他坚持要与普京会面,某种意义上是表示对普京的支持。 中国需俄罗斯支持的仅是台湾问题 周强又认为,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失败让中国认清其军事实力,对中国而言俄罗斯的价值已不太重要。 周强说:俄乌战争打到现在,它(俄国)在世界上的份量越来越轻,中国需要俄罗斯支持的也仅仅是台湾问题,其他方面,中国要寻求它的支持,意义不是太大。它无非就是有一点能源。中国不向俄罗斯购买能源,中东、中亚国家都能提供给中国天然气和原油,这点倒是没什么问题。 有舆论认为,中国与俄罗斯同属一个阵营,中国只是不愿看到俄罗斯垮塌,从而成为西方世界最大的战略目标。根据官方行程安排,习近平将于周五结束外访行程,回到中国。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二十大】《求是》发表习文章 强调「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中共二十大将于一个月后召开,今后中共路线走向备受关注。 8月份北戴河会议后,中国总理李克强曾南巡深圳,并发表「长江黄河不会倒流」谈话,但最新一期中共理论旗舰刊物《求是》却刊登一篇署名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没有灭亡」,要「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新华社报道,周五(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文章强调,「社会主义没有灭亡,也不会灭亡,而且焕发出蓬勃生机活力。」 习近平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他又开宗明义指出:「有人说,我们党现在已经从『革命党』转变成了『执政党』。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他扬言:「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明确提倡要「把革命工作做到底」。 有分析指出,习近平上台后,一直积极推进「国进民退」政策,并主动和美国及西方世界脱钩;北京「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最近发表一篇万字长文,试图为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平反」,分析指此文疑似「借古喻今」,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内循环」乃至「中美脱钩」政策造势;在9月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加预告会把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写入党章。 上述《求是》文章是习近平于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上讲话的一部分。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多次质疑「疫情管控」措施侵犯公民权利 清华教授劳东燕微博全部清空 清华法学教授劳东燕多次发微博质疑疫情管控侵犯公民权利,不久前还声援因穿和服被指涉「寻衅滋事」的苏州女孩。本月初,她更犀利指出中国未宣布紧急状态下地方疫情管控手段违宪。疑因挑战「动态清零」政策劳东燕的微博,周四(15日)全部清空。 北京时间周四上午,拥有逾两千五百万粉丝的「Vista看天下」发出微博,表示刚刚发现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劳东燕的微博(@劳东燕2004)已全部清空。 大批网友在评论区留言,其中一位网友透露,劳东燕本人曾说过不会主动放弃表达,因此很多网友认为劳东燕是因说真话而被禁言。 网友「法律狂徒」发表评论:劳东燕教授最后几次的微博均是涉及社会地方政府疫情期间肆意泛滥的行政权力,行政处罚于法无据,质疑地方无权宣布「紧急状态」,违宪等。合理,合情,合法,合乎实际的理性言论不能够被尊重,不被允许存在。深刻明白了什么是「政法」。 今年5月23日劳东燕在微博上发表长文,质疑北京的高科技防疫措施,会令公民个人信息被公权力或不法份子滥用。她还在长文结尾表示:人的生存,不只是为了活着,还应该有起码的尊严。 该微博文章不出意料的被删除。但劳东燕拒绝噤声,于5月25日再发微博,并直接向最高司法部门喊话,指出大数据监控侵权,要求中共当局立法予以限制。 8月18日、8月19日,劳东燕还就苏州穿和服女子涉「寻衅滋事」事件连发两篇长文,指出「寻衅滋事」即使是个大口袋,警察如此执法,不止是对女孩的无端羞辱,更是对法律本身的羞辱。 本月初,江苏南通警方对一名连续五次未做全员核酸检测的公民立案调查。劳东燕发微博质疑,她表示:迄今为止,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国务院并未出台有关新冠疫情构成紧急状态的决定,地方这种执法于法无依。 中国人权律师隋牧青向本台表示,作为体制内学者,劳东燕未直接抗议「动态清零」政策,而是以法律化应对政治化,就公权力侵犯公民权利的事实做出法律分析,这就是她被迫清空微博的原因。 隋牧青说:劳东燕被清空的原因很明显,她最近对于「动态清零」的政策,对于目前核酸检测方面的做法并没有提出政治上的质疑,但是她从法律上讲因为这些东西而抓人、处罚都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她作为中国最知名高校的一个教授,发出这样的文章,影响力非常大,那么当然就要把她清空。中国跟朝鲜比较像了,对说真话的人各种发声渠道都要尽可能堵死。 隋牧青透露,他所在的广东上月推出健康码的变种「粤居码」;他认为在「动态清零」政策下,每个中国公民都已被戴上「电子镣铐」。劳东燕等发声者的意义就在于,让公众慢慢明白,政府正在借疫情完成社会管控。 隋牧青说:大家都很清楚,这个就是一个「电子镣铐」。河南村镇银行抗议的时候,那些储户都被赋予红码,其实那个跟防疫都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一场疫情让当局看到了一个新的管控方式,这是疫情管控一直不肯消退的原因。 北京「八九艺术家」季风近期也因为推特上发布贵州「花果园」被封控居民忍饥挨饿的内容遭国保威胁,他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劳东燕的微博应该是「被清空」。 他表示清华大学几位有良知的学者,包括许章润、郭于华、劳东燕等或被构陷、或被噤言,料20大之前,一些敢于质疑中共防疫政策的声音会被牢牢封死。 季风说:劳东燕完全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为那些人呼吁。那么写肯定是被盯死了,就是网监删除的。我们现在就是直接感觉到「就是文革回来了」,完全控制言论。尤其是它这次疫情利用健康码、行程码,你完全没有人身自由。许章润、郭于华、劳东燕他们秉承知识分子良知,一直呼吁社会公平正义,但是他们最后肯定是被当局逼得走投无路,再想发声,这个破会(20大)之前是不可能了。 目前「Vista看天下」发布的「劳东燕微博清空」的内容也已消失不见,本台未能直接联络到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院未回覆本台置评邮件。 劳东燕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专研刑法。 2016年获得第二届首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2020年7月,因多次发文批评中国政府和习近平的许章润遭当局构陷、拘留。劳东燕曾声援许章润。 今年1月20月,她在微信公众号发表长文《直面真实的世界》,文中写道:在一个到处充斥正能量话语的社会,不安感却像潮水一样,迅速地在全社会蔓延。文章仅存活2小时即被全网删除。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铁腕清零】成都解封消息提前泄漏 网民调侃:「谣言可信度为95%」 经过两周的「原则居家」,四川省成都市周四中午起逐步解封,但跟上次封城一样,这次解封也有网民提早「吹哨」,因而有网民调侃说:「成都的谣言可信度为95%」。 据中国数字时代报道,9月14日21时8分,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公号「@成都发布」更新了一则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通告称因「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可控,平稳向好」,官方决定从15日12时开始将「无社会面新增病例」的大部分区域解封(部分街道除外),这也意味着持续两周的「成都封城」暂告一段落,但市民的正常出行、餐饮娱乐、城区间流动等仍受到限制,恢复时间未知。 然而,就在该官方消息公布前的两小时,一些「内部会议」的截图就已陆续流出,在当地各大微信群疯传,让许多成都市民提前得知了解封区域以及解封时间,甚至连方案的决策过程、细节都一清二楚。 网上流传的「解封方案」图,均出现于官方通告发布之前;网上还出现了类似会议直播的微信截图,持续发布着最新动态;一段网络影片显示,成都市疫情防控调度工作会议期间,前排一位在座领导举起手机拍照,虽然无法确定他是否将信息外传,但他已被不少网民亲切称为「新热总」、「成都普罗米修斯」(注)。 据称,在得知会议信息泄露后成都市长王凤朝大为光火,但自己发火的信息很快又被外传,最后市长将解封时间推迟12小时,展现出「最后的倔强」。有网民调侃「每次成都有重大新闻,成都人就跟在市长旁边开会一样」、「成都的谣言可信度为95%」。 但疫情会议信息外泄恐带来严重后果,再度有外泄的消息称成都市青羊区委、区政府已主动做出深刻检讨,或将对此次相关责任人做出处罚。 成都市近日出现OMICRON变种病毒株疫情,当局如临大敌,在9月1日宣布封城,全体居民原则居家。吹哨预告「静态管理」的网民「热带雨林」,则遭公安以「寻衅滋事」处以行政拘留15日。成都人亲切地把吹哨人「热带雨林」称为「热总」。 注:普罗米修斯(英语:Prometheus),在希腊神话中,是泰坦神族的神明之一,名字的意思是「先见之明」。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铁腕清零】世卫指「疫情结束在望」话题遭屏蔽 网民反嘲:变态清零好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周三(14日)公开表示,现在世界正处于结束新冠疫情的最好时期。这一新闻引来大量网民的「翻车评论」,官方紧急屏蔽相关新闻及开启「评论精选」。有网民在较早时间留言反嘲说:「变态清零好。」 据中国数字时代报道,谭德塞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世界正处于结束新冠疫情的最好时期。谭德塞指出:「现在我们还没有到达终点,但胜利在望。」他强调,现在仍不是可以放松警惕的时候,并预计未来新一波新冠疫情可以通过疫苗和抗病毒药物进行控制。 这一新闻引来大量网民的评论参与,继而出现大量「翻车评论」。微博很快将相关话题「#世卫组织称新冠疫情结束在望」屏蔽,尝试搜索时会提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话题页未予显示」。 此外,个别官方微博发起的其他话题,如「#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称新冠疫情结束在望」同样也遭到了屏蔽,词条变灰。中国新闻周刊、观察者网、环球杂志三个官方帐号的微博评论区已开启「评论精选」,筛走不符官方「坚持清零」主旋律的留言。 据指出,之前有网民评论说:「你宣布过河了,我们还怎么摸石头。」、「说这话前做核酸了么?赶紧拉走。」也有网民以反嘲语气说:「变态清零好,人民幸福缺不了。」、「一切以我国卫健委通报为准⋯⋯」、「世人皆醉我独醒」等等。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美台互动】美参议院外委会通过「台湾政策法」 台北指台美关系提升获支持 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14日通过「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法案包含对台提供4年45亿美元外国军事融资等友台条文。台湾外交部副发言人崔静麟表示,法案表达对全面提升台美关系的坚定支持。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乐见美方不分朝野党派,以具体的行动支持台湾因应中共的威胁挑衅。 外交部副发言人崔静麟周四(15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回应传媒提问时表示,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于美东时间周三(14日),审议通过「2022年台湾政策法案」(Taiwan Policy Act of 2022),表达对全面提升台美关系、强化台美安全与经贸关系、台湾国际参与、反制中国胁迫等重大议题的坚定支持。 崔静麟说:对于美国国会再次以具体行动展现跨党派对台湾的友好力量与支持,以及两位提案议员参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孟南德兹(Robert Menendez, D-NJ)与资深参议员葛瑞姆(Lindsey Graham, R-SC)在过程中所展现的积极领导,外交部表达最诚挚的感谢。外交部将持续关注「台湾政策法案」的后续进展,并将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维持紧密沟通,期待在本(117)届美国国会的有限会期中,能促成该项立法往前推进,深化台美友好伙伴关系。 陆委会副主委邱垂正表示,北京当局对台军演等综合性的这个施压,违反国际关系和平的准则及国际法,早已引发美国在内等全球民主阵营的反感。 邱垂正说:台湾致力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现状,与包括美方在内的理念相近的国家,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我们乐见美方不分朝野党派,以具体的行动支持台湾因应中共的威胁挑衅。我们认为,此一法案突显美国对台湾的坚定支持,也会持续关注区域的情势发展。我方的立场向来就是遇到北京当局的压力,不屈服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不冒进。我们要呼吁中共当局,切勿误判情势,借机挑衅。 总统府发言人张惇涵表示,总统府诚挚感谢美国参议院再次展现跨党派对台湾的友好与支持。该项法案强化台美安全合作、深化台美经贸关系,及提升台湾国际参与等,有助于多方位促进台美合作伙伴关系。 张惇涵指出,该项法案还须经过美国参众两院的后续讨论及审查程序,政府相关单位将持续关注后续进展,并与美国国会及行政部门维持妥善沟通,持续深化台美友好关系,并共同维护区域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 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副书记长林楚茵认为,法案将增进台美之间的实质关系。 林楚茵说:我们非常乐见「台湾政策法案」,能够在美国的国会当中能进行到下一关,这对于台美之间的关系,确实是会有更多实质的进步。但是他们现在才通过了第一关,我们当然是期待这样的方向持续前进,也为台美的关系做实质的加温。 美国参议院外委会,美东时间14日以17票赞成、5票反对的高票通过「台湾政策法案」。 法案原先被台湾传媒称为有4大亮点,包括:4年提供台湾45亿美元外国军事融资资金、让台湾成为美国的非北约军事盟国(MNNA, Major Non-NATO Ally)、将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TECRO)改名为「台湾代表处」(Taiwan Representative Office),以及将驻台湾的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位阶提升至「代表」(representative),必须要参议院通过才能任命。 最新通过的版本,除了第一点之外,后面三点改为建议性质。 记者:钟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李家超「御用公关」黄芷渊炫耀「特首办通行证」 被嘲「哗众取宠」 香港特首办35岁女助理黄芷渊上任不久就惹来非议。据多间港媒报道指,活跃社交平台的黄芷渊,最近因屡于中国内地微博大晒「特首办通行证件」及疑似办公室场所等相片或自拍,被质疑「哗众取宠」而被投诉。目前,有关相片已「被消失」。 综合港媒报道指,香港特首李家超私人秘书林朗仪承认收到多个投诉指,特首办女助理黄芷渊分别于8月15、24日和9月2日把「行政长官办公室通行证」、在办公室场所自拍上、疑似办公室自拍及洗手间等相片,上载到微博,并指「内容备悉,惟情况未见有改善」。 本台最新翻查黄芷渊的微博,与投诉有关的相片和帖文已被「被消失」。 据港媒刊登的相关截图显示,有不少中国内地网民曾于与涉事的帖文留言赞「高大上」、「这证够威水」。但网民亦发现,黄芷渊晒「行政长官办公室通行证」时特意盖住了「助理」职位名称,又有网民嘲讽指「接下来会拿李家超做背景板来晒自拍照」,无法低调专注到助理工作上,认为黄过于依赖用社交媒体哗众取宠,「离开个人微博就活不下去」。 黄芷渊加入港府前,曾任亲中媒体《凤凰卫视新闻》前副总监,亦是中国全国青联委员,曾为现任特首李家超助选,经常陪伴其左右会见传媒,又担任多场活动主持,被视为「御用公关」。黄曾于微博坐拥都有过百万粉丝,经常于网上分享日常生活和工作动态。 据香城公民媒体报道,香港行政长官私人秘书林朗仪曾三次向投诉人确认收到投诉。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杜耀明评论】偏离国际标准 严惩政治异见 当出版故事绘本,用寓言讽刺政治,五名言语治疗师也招来入狱19个月的刑罚,香港已经变得好不一样了,不单是言论入罪,法院的司法考量也到了令人瞩目的地步。 争议中的「羊村故事系列」,以三个绘本述说2019年以来香港人的抗争故事,当中涉及反修例运动、12港人逃港被捕及争取封关抗疫。故事以羊村比喻香港,灰狼比如大陆,大意是述说羊群以行动保家护土,抗拒灰狼的侵犯,虽然仍未成功,已足以显示羊村的团结和勇敢。 几个故事都是按照曾经发生的一些事实,以绘本形式,表达政见。大家可以不同意绘本的观点,例如「送中」法例损害香港利益、12港人得不到公平对待丶对大陆封关可以有效防疫等等,但不能否认,这是颇多香港人对相关事件的看法,而绘本出版的目的,是以浅易的方法,向儿童说明他们所经历的事情和汲取的教训,而不是散播虚假消息,煽动他人仇恨政府。 法官郭伟健在判词亦同意,法庭无须裁决被告在绘本所说是真是假,因为煽动的定罪条件是出版人有没有煽动意图,无须判断资料是否错误或者弄虚作假,也不用考虑煽动行为有何后果。换言之,观点即使有事实根据,言论并无后果,但若带有煽动意图也会触犯刑法。可见煽动罪虽然是严重罪行,但比民事诽谤案的入罪门槛还要低,因为后者容许大家对公众利益有关的事情自由评论,只要个人诚实相信所表达的意见是真实的,尽管或会对某人造成偏见,但都受到言论自由的保障。 反观「羊村绘本案」,法官从绘本内容已可断定出版人有煽动意图,再据此而定罪。法官觉得,他们「明显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恢复行使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主权,也不承认行政区的新宪政秩序,并且引导儿童认为中港两地政府所做的是错误也不合法」(第125段)。因此,故事绘本描述灰狼侵犯羊村,会令儿童相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怀有恶意来香港侵占他们的家园,并破坏他们幸福的生活,是完全没有权利这样做的」(第124段),从而导致他们仇恨中央、藐视特首、不满新移民丶不信任司法制度等等。 问题是「明显拒绝」从何以来?绘本从未否认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怎能将没说等同否认,指控他们不承认新宪政秩序?难道凡事首先表个态,承认宪政事实,才可以表达与政府不同的政见?看来,「明显拒绝」是因为三个故事中羊村反对灰狼,那么法官是否说,「明显接受」的话,灰狼来羊村做什么丶怎样做也可以,包括「侵占他们的家园,并破坏他们幸福的生活」,而任何批评灰狼的做法,在他看来,都变成无理取闹,甚至是有意煽动羊村仇恨灰狼的举动?又若说几位被告是分离主义者,以证明他们有煽动意图,可以呀,但先请控方拿出确凿的证据,怎可以单凭绘本便作循环论证,拿故事内容推断出版人的意图,再用推断所得的意图去证明绘本的目的是煽动呢? 法官的大胆假设,同样表现在他对法律观点的论断。煽动罪是否违宪,关键在于该法规是否保护国家安全所必须的手段。为免执政者以「国家安全」来压制人权,一般都会引用《锡拉库扎原则》(Siracusa Principles) 作为依据。根据该原则,只有当国家的存亡或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面临武力威胁,或被武力要胁,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采取措施,限制权利,以应付危机。 「羊村系列」三个绘本发表于2020年6月至2021年3月之间,大规模的社会运动已经消声匿迹,特区政府面对的威胁来自新冠病毒,而非反对运动,更不要说什么武力威胁了,因此根据《锡拉库扎原则》,并无正当理由采用侵损言论自由的煽动法。 国际通用规则当前,郭伟健法官不为所动,因为他断定国家的安全威胁不但来自武力或武力要胁,也来自散播谣言丶失实资料以至虚假消息,因此仍有需要使用煽动法。但根据呢?判词没有引用案例,没有实证支持,也没有论证立法取缔是唯一方法,便断然否决国际规则的根据,倚靠的只有法官说的几行字。 再者,法官在判词其他地方说过,失实资料和虚假消息的问题该由其他法例处理,与煽动法无关,既然如此,拿它来应付他所谓的新形势,又怎会是对症下药呢?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2. 【文韬政论】后伊利沙伯女皇时代的英中关系荆棘满途 在位最久的英国女皇伊利沙伯二世于9月8日逝世,一般香港人对她并不陌生,即使是1997年香港陷中以后出生的香港年轻人,也因为近年反共抗中的各种民主及抗争运动而开始缅怀过去。不少年轻人虽没有经历1997年前英属时代的港英政府统治,但是却向往当时的自由。 由于女皇在位以来两度访港,大家夹道欢迎,她非常亲民,不单亲自参观公共房屋大楼,公共房屋一向被视为是中低下阶层港人的住所。女皇甚至愿意上楼探视居民,令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相对于习近平总书记访港时都要高度戒护,甚至使得到访范围都达到类戒严的状况,相当扰民。在最近一次访港中,习总书记就决定不在香港留宿,为何堂堂领导人对民众充满戒心?当然是他在任期间剥夺港人自由,激起民怨。习总书记对港人愈有戒心就愈不得民心,恶性循环。 女皇驾崩后查理斯三世登基,但自从戴妃惨死后,查理斯王子在世人心中始终摆脱不了骂名,加上年事已高,当国王也可能是过渡性质。不过,英国《泰晤士报》13日公布的调查指出,查理斯自从即位后,支持度持续上升,他的妻子王后卡米拉的支持度也同样上升。目前有63%的英国民众认为查理斯会成为一位好国王,比起今年3月高出24个百分点;有15%的英国民众认为查理斯会当不好国王,3月时则有31%。 查理斯登基碰上新首相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刚刚上任,英国看来会有一翻新气象。卓慧思资历丰富,在2016年成为英国史上第一位女性大法官,去年被强生任命英国第一位女性外交大臣。她因强悍作风而被冠以「铁娘子第二」,上个月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问台湾,中国以大规模军演来威胁台湾,当时卓慧思以外交大臣的身分,召见中国驻英大使要求中国作出解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则警告,「奉劝英国个别政客,动辄拿中国说事」。 当年铁娘子戴卓尔跟邓小平商讨香港前途后就在楼梯踤了一交,如今卓慧思要跟习近平交手,中国国力今非昔比,近年只要英国对习总书记残害香港的诸多做法稍有微言,北京当局便毫不留情地反驳。去年三月,七名英国议员针对维吾尔人权问题而批评中国,反遭中共制裁,中国指责他们诬蔑中国和散布谎言,禁止这些议员进入中国、香港、澳门,还冻结了他们在中国的资产。未来两国政府之间的冲突可能有增无减,前路可谓荆棘满途。 至于皇室方面,查理斯被视为是对中国领导人不太友善,他于1999年江泽民及2005年胡锦涛访英期间,都因为要回避见面而缺席国宴。后来他以支持西藏为由抵制2008年北京奥运会。 2015年10月,习近平出访英国,他仍旧拒绝出席晚宴,但他和他的妻子卡米拉尽量参与了习近平夫妇在英国的参访行程。据BBC报道,为了会晤习近平,查理斯当年并没有跟到访英国的达赖喇嘛见面。英国皇室在形式上长期秉持政治中立,但实际上无法完全置身事外。不过,查理斯未来会不会难免向现实低头,对北京的蛮横忍气吞声?或许目前无法断定。 - 梁文韬 (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3. 【沉旭晖评论】为何香港人民怀念英女王?英国人做到的,中国人做不到 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驾崩,享年96岁,今年才刚渡过登基70周年纪念。无论用怎样的角度,女王都是福寿全归,但无数香港人心底里,还是非常不舍。 为什么? 就像绝大多数英国人,一般香港人出生开始,就是英女王在管治,习惯了她像家长般看护国家。政客来来去去,女王依然在位,她一生有15位首相出现,那是世界纪录。在香港,女王的任期跨越了7任港督、4任特首,假如有哪个象征可以涵盖整段香港步入盛世、又步入衰亡的历史,就只有女王。 英女王曾经是香港人民的绝对精神领袖。昔日杀人犯「三狼」要求特赦,会专门写信给女王,当中引用当时流行歌词 Que Sera Sera。市民要改变既成事实,求救的对象也是女王。虽然最终女王不能施展神迹,却仿佛告诉香港人:不要怕,到了最后,无论面对多么荒诞的事,依然有人在看顾你们。 对香港人而言,英女王从来都是高贵的,那是优雅,与阶级无关。无论遇到什么风浪,英女王都处变不惊,喜怒不形于色,时刻提醒世人:这就是大英帝国的风范。香港人昔日的教育,特别是一些名校,都会培养这种贵气。很多没有教养的人简单贬斥为「贵族特权」、「封建余孽」,永不能理解这种气度能化解矛盾、团结国民,更不会相信世上确有无需严刑峻法、也能令人心悦诚服的人和事。 女王经常被恶搞,在香港,饰演女王的造型演员是罗兰女士。但她非常大量,也有幽默感自嘲。近年大量电影、电视、Netflix剧集以她为主角,久而久之,就像我们的家人一样,看见她,就像看见自己的祖母。当她今年96岁高龄,还要在王宫拍摄和Paddington熊的庆祝环节,与民同乐,把那些天天把「人民」挂在口边的独裁者彻底比下去。 英女王零距离访问爱民村:为何英国人做到的,中国人做不到? 英女王生前在1975年、1986年,两次访问英属香港。第一次还未有中英前途谈判,香港处于麦理浩港督的黄金十年之中;第二次香港前途米已成炊,女王访港多少有安抚意味。她一次访问爱民村,一次访问隆亨村,和1997年后中国国家领导人君临天下、杀气腾腾地出巡南深圳,单看照片,就有天渊之别。 女王当然也有自己的保安,但到访民居时,几乎不设防。上层、下层街坊都可以随便望,动作非常随意,就像迎接远房亲戚到来,不会觉得那是要斋戒沐浴才能有荣幸一睹龙颜的「面圣」。 在英国保安系统,女王附近的特工足以应付直接施袭一类人身安全风险,但他们不一定要在女王身边形影不离。在英国,女王经常微服出巡,近距离和人民握手谈话,「是常识吧」。假如时刻没有了保镖就不敢行动,她的民望从何而来? 至于为什么英国人做到的,中国人做不到?我们理解以下八大结构,就会充分明白什么是文明: 1. 英国的保安不会防人民当面抗议,这本来就是英国君主职责的一部分。英女王外访极多,见惯大场面,经常都会遇到示威。在加拿大、澳洲,也不时会遇到要求废除君主制的人。她从来处变不惊,也不觉得这是尴尬,反而突显了大英帝国的胸襟和核心价值。但在某国,假如领导人遇见讲真话的人民破坏「和谐」,「违反国家安全」,所有官员都是失职,那人也很可能被消失。 2. 在爱民村、隆亨村,港英政府没有对每一个居民进行「国家安全」审查,有可能上一层的大妈是深红爱(中共)国分子,下一层的少年是激进左翼支持英国变成共和国。但就算他们忽然弹出弹入、叫口号,就像末代港督彭定康到访青山医院、遇到质问为何英国出卖香港的「精神病人」都只会笑一笑,然后停下来听听,尊严只会更显。正常国家的「国家安全」不会因而受损,反而软实力大幅提升。 3. 而就算有这样的「大逆不道」发生,示威者、「乱说话」的人也不会有后果,不会被国安拘捕,不会未审先囚。市民没有恐惧,国家自然就会安全。唯独那些做尽亏心事的政权,才会时刻有被害妄想精神分裂症,无论见到什么都想到「国安」。 4. 而且,英国王室有身先士卒的传统,假如真的有危险,也会自己迎接,不会过分倚靠保安来逃避。英国贵族的传统、历史上的特权,本来就是义务的一体两面。每逢打仗,贵族都要率先上战场,因此贵族在中世、近世的战争死亡率很高。但那是他们的荣耀,假如逃避兵役,反而会被自己人看不起。女王丈夫菲利普亲王就坚持长期在军队服役,女王的儿子安德鲁王子坚持在福克兰战争亲上阿根廷战场,亲自驾驶皇家海军的直升机,亨利王子也到过阿富汗服役。昔日毛泽东好歹还派儿子参加朝鲜战争,虽然闹出「蛋炒饭」丑闻,但起码不是保镖簇拥的少爷,然而习近平和他的家人们,会否亲自上阵攻打台湾? 5. 女王亲戚名将蒙巴顿伯爵,就是在1979年被爱尔兰共和军暗杀身亡,但女王不会因为这样把保安提升到草木皆兵的级别。他们的哲学是「要来便来」,随遇而安,风险从来都是宣誓效忠国家的一部分。 6. 英女王最擅长将反对派融化,不少她的首相,曾几何时,都是反对君主制的「激进派」。例如七十年代的工党威尔逊,本来主张废除王室、建立共和,最后却成为捍卫王室的女王铁粉,就是每周一次的述职会,令他折服于女王的视野和学识。女王驾崩前任命的第15位首相卓慧思,代表英国政府对女王致悼词,年轻时却曾加入自由民主党、主张取消君主制。她竞选期间被翻旧账,表示那是年少轻狂的岁月,「有年轻人吸毒、摇滚,我就尝试了自民党」,现在却是支持君主立宪制的领袖。在电影《英女王》饰演伊丽莎白二世的Helen Mirren本身也是共和制支持者,拍完电影后却高度肯定女王数十年如一日对英国的贡献。换了是某国,这些人都已是未审先囚、受尽苦难的「重犯」。 7. 于是在英女王访港期间,保安评估不会有任何风险,市民对港英管治高度满意,就算有什么要反映也无伤大雅。换过来说,假如英女王在自己的国土自由行动也要畏首畏尾,这样的君主,还有何存在价值? 8. 再退一万步,英国崇尚小政府、大市场,从来不会浪费预算在天价维稳、请临记扮「群众」、唱颂歌一类无聊肉麻的事上,何况在民主国家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类闹剧被揭发,只会成为笑谈。至于这种安排,在某国是理所当然的、严肃的「国情」一部分。那是怎样的国,自然心里明白。 虽然君主立宪是虚君,但伊丽莎白二世的德行确是一代明君,明君配合善政制度,自然出现黄金盛世。可惜好景不常,香港人然后却迎来再世始皇、配合最暴虐的国安法「制度」,这样的反差又有谁接受得了? 天佑女王,感谢一切。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4-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6月14日 1.吹哨人:推特潜藏中国间谍 用户:忧北京收集数据 推特否认 推特前安全主管和美国参议员披露,推特内部员工有至少一名中国间谍,FBI并早就事件通知推特;而推特内部在中国问题上意见不一,主要是不忍割舍巨大的中国广告市场。评论注意到不少西方高科技公司均成为中共渗透目标,呼吁美国政府展开全面调查。 推特前安全主管扎特科(Peiter Zatko)周二(13日)在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听证会上披露,推特的安全问题非常严重,其内部有中国政府代理人。扎特科指,在他于今年1月被推特解雇的前一周,获悉美国联邦调查局通报推特,中国国家安全部的一名特工在推特的工资单上。 美国参议员格拉斯利(Chuck Grassley)周二也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联邦调查局向推特公司通报了至少一名在该公司工作的中国特工。 法国时评人王龙蒙指,西方各大社交媒体早成中共渗透目标,其中推特的大中华区经理及独立董事都与中共有紧密关系。 王龙蒙说:推特染红是不争的事实,以前有军方背景的陈葵加入;李飞飞成为推特独立董事,我把这称之为「派狐狸守鸡舍」。中共渗透西方媒体是重要战略之一,吹哨人(扎特科)他透露推特有中国特工并不令人惊讶,这也可以解释有很多的北京批评者,他们的推特帐号出现异常,被停权、被删号等,但是推特却允许中共战狼外交官在推特上传播谣言、撒谎。 另外,扎特科在听证会上又提及推特团队内部在中国问题上的冲突:一方面有团队希望最大限度把握从中国广告商那里获利的机会,但也有团队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情况下,对开展中国业务感到担忧。一些推特员工担心中国政府收集用户数据。 扎特科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内部难题,中国作为广告市场收入增长最快海外市场,推特不愿意放弃。 对此,「八九学运」前学生领袖、美国「人道中国」主席周锋锁指,面对如此多的中共渗透美国公司的案例,美国当局至今未有应对之法。 周锋锁说:在Zoom关掉我们纪念六四的Zoom账号之后,被起诉的Zoom雇员是中国的国安。推特也是反覆过好几次,以前有明显是有军方背景的陈葵做大中华区的主管;后来还有李飞飞做Board Member(董事会成员),她曾经向中共表忠心。美国在这个事情上到现在连亡羊补牢都没有做到,选择性忽视高科技公司因为想到中国做生意,就跟中共勾结这个很大的问题,我一直呼吁美国政府应该调查所有的高科技公司。 「冲浪之音」时常在Youtube、Reddit等西方社媒上发表批评中共的内容。他表示,中共已经渗透包括推特在内的很多西方社交媒体,推特从高层到基层中文审核员也呈现亲中立场。 「冲浪之音」说:以推特作为主要宣传平台的「大翻译运动」,屡次被推特官方以违规为由对其进行封禁。其背后与大量中共网军粉红的恶意举报以及推特简中板块的中共渗透是分不开的。随著中共势力在推特领导层的渗透,推特上中文审核相关的员工往往有著亲中立场,他们一边帮助中国统战部门「讲好中国故事」,一边利用职位上的权力打压与中国政府异议的民众,而这种无耻的做法也在中共的渗透下于其他网络平台进行著。 「冲浪之音」更反映,近年很多推特中文用户因发表政治敏感言论被喝茶,但推特未就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作出回应,她担忧推特微博化。 「冲浪之音」说:经常可以听到中国用户,因为推特发表政治敏感的言论而被当地警察请去喝茶,但推特官方也一直没有对用户个人信息泄露进行回应。推特在中共资本的影响下已经向著微博靠拢。希望互联网社交平台也能给墙内的中国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也建议墙内的用户减少使用推特发表个人墙内身份相关信息,不要使用+86手机注册绑定墙内邮箱等。 这最新这轮国会听证会上,推特首席执行官阿格拉瓦尔(Parag Agrawal)以担心影响推特对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Elon Musk)的诉讼为由,拒绝出席。 而对会上的各项不利指控,推特发言人回应指,该听证会「仅证实扎特科的指控充斥著前后矛盾和不准确之处」。他强调:推特的招聘过程不受外国影响,数据访问是通过背景调查和监控。 推特此前曾因安全性松懈而受到抨击,2020年7月,包括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内的数十位知名人士的帐号遭黑客攻击。 近年推特与一些有中方背景人士的合作更令人担忧。2016年4月,推特宣布陈葵成为大中华区总经理,此前曾在微软(Microsoft)和思科(Cisco)中国部门供职的陈苍天很快被起底有中共军方和公安背景。 2020年5月,谷歌前首席云端专家李飞飞出任推特独立董事,网友再起底李飞飞曾主导在北京成立谷歌人工智慧中国中心,并与清华大学建立合作关系。2017年12月,在上海举办的谷歌开发者大会上,李飞飞宣布与助手李佳重返中国工作,并引述习近平的话「不忘初心」,帮助中国发展人工智慧,其主攻视像识别被质疑用于中国的人脸识别。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2.济宁民物资荒上央视弹幕求助传多人被抓 官豪包宾馆办公食宿无忧 山东济宁市正采取严密防疫封控,当地市民物资匮乏,唯有在央视中秋晚会直播中发「弹幕」求助。官方迅速报复,迄今抓捕多人。另一方面,当地官方虽救助乏力,却不惜钜资包下大批宾馆供政府人员吃住。 据济宁市公安局任城区分局周二(13日)发布的通报称,该区一位姓吴的网民,中秋夜在社区业主群里发布了央视中秋晚会直播的连结,并号召大家「求支援去」。当地警方称吴某某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对其拘留5日。 据济宁本地官方传媒消息显示,当晚的刷屏事件可能至少导致了3人被抓。除了吴某某外,还有一位李姓和王姓市民被抓。 但迄今为止,济宁警方仅通报了吴某某被抓,并拒绝接受采访。本台记者多次尝试联系济宁市公安局和任城区分局,但都因电话被限制而无法接通。本台记者也没能联系到当事人和他们的亲属置评。 资深媒体人陈洪涛告诉本台记者,目前网上流传出来的证据显示,济宁当地官方虽然严厉封控,造成民众物资不足,却动辄抓人,而官方实际上对防疫本身并不真正重视。比如,此前有数以百计的居民因所谓密切接触而被转运,但却整晚被困在路上。 陈洪涛说:还有人发那个视频说,转运嘛,说是那个密切接触者,反正要把他们转运出去。结果上了车就没人管了,车停在半路上让他们在车上呆了一夜。你说要真的这么严重的话,那地方政府好像也不当回事儿。但是你要说不严重呢,人家这个生活任务真的没有保障求支援,顶多算发牢骚,官方就认为他影响了他们的形象,反正就把人给拘留了嘛。 陈洪涛估计,20大前,这种以防疫为名的严厉社会管控都不会放松,目前各地百姓因不满防疫发牢骚而被拘留已成全国普遍现象。 陈洪涛说:反正咱们能够看到到很多地方都是动不动就抓人呗,就行政拘留,动不动就给你上升到寻衅滋事啊、扰乱公共秩序呀来处置,甚至有的地方话显然应该是治安处罚的,来给你上升到刑事处罚,老百姓就是随便说一句话,发个牢骚,就被扰乱公共秩序。 今次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事缘济宁市民吴某某在朋友圈发布了央视中秋直播连结,并呼吁邻里去「求支援」。据当地传媒人发布的截图显示,其后不少人在央视直播节目中发「弹幕」称「山东济宁请求支援」,并很快引发更多的市民回应。 有市民留言称当地对密切接触者的隔离环境十分恶劣,又指食品业无法保证基本安全。 另据当地市民举报,现在济宁封控整10天,特别是核心城区任城区,因为严厉的封控,很多民众陷入物资匮乏的困境,对比之下,当地的政府机关包下了大批宾馆,用于公职人员的吃住。 其中,市防疫指挥部占用当地的园林式宾馆运河宾馆,每个房间每日单价都可能超过500元人民币。 记者专门致电当地一家酒店,该酒店员工证实了这个说法,并透露,除了官方的工作人员,外面的人都不可以入住。 酒店:现在是政府征用单位住单位上下班,因为回社区不方便呀,散客不可以接。 另一家位于市中心的酒店的员工告诉本台记者,他们也同样被政府整体包下了,用于安置官方的工作人员,但她不能告诉我更多的详情。 酒店:外地人是做不了的,因为你就进不来,我们这儿属于社区封控静默状态。9月3号一直到现在为甚么我们营业?我们现在住的全部都是工作人员这一类的人。住了很多人,有没有指挥部的人在这儿住?我没法跟你说这个。 济宁市卫健局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拒绝对此做任何回应,仅表示以官方通报为准。 济宁卫健局:这个不太清楚,你打这个指挥部电话,防疫指挥部不在卫健局。我给你一个电话,你打这个电话就行,你到官方网站看一看根据官方网站来了解吧,好吧? 本台记者亦发现,济宁市防疫指挥部以及当地高级别官员包租的豪华宾馆,其电话都已无法接通,即便是偶尔接通也会被切断。 当地官方通报称,截至2022年9月13日24时,全市现有本土确诊个案10宗、本土无症状感染个案360个。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中国社会】传父母隔离幼女遭强暴 官方「辟谣」避重就轻 中国各地严苛抗疫,各地不断传出各种次生灾害。有中国大陆自媒体报道,上周六(10日)中秋节当天,江西省发生一宗强奸案,受害女童年仅12岁,案发时其父母被隔离。当地公安其后通报,承认有强奸案发生,但称女童父母「没有住方舱」。有大陆意见领袖直指,中共官方的所谓「辟谣」实属「避重就轻」,原因是「没住方舱」不等于「没有被隔离」。 据自媒体「陆火Media」及「法度LAW」报道,强奸案发生在江西省贵溪市天禄镇流桥村;在中秋节当天,一名12岁的女童在家中遭流桥村党支部书记刘亮宗强奸。报道指出,女童的父母当时正在接受疫情集中隔离,得知消息后,「要冲出隔离点,被公安拦住了」。 至本周二(13日),贵溪市公安局发出公告,承认案件发生,又指疑犯刘亮宗已被刑事拘留;但通报中特别提到「女童父母从未进过方舱」。 据中国科普作家项栋梁在其微信公众号指出,官方所谓「女童父母从未进过方舱」其实是一个避重就轻的说法;据指出,女童父母当时的确在疫情集中隔离点,只是村民分不清方舱和隔离点的区别,口误说成了方舱。 项栋梁又强调,如果不是这些自媒体的核实求证与发声,这一恶性案件很可能根本不会进入公共视野,也大概不会有警方通报。他再三指出,「陆火Media」及「法度LAW」报道可信,因为他认识其中一个自媒体的作者,其本身就是某知名报社的在职记者。获知选题后,他按标准流程进行采访核实,并向单位上报选题,然而得到的却是不予报道的回覆,无奈之下才选择用自媒体公开。 项栋梁又表示,在得到两个不同的信源交叉验证后,他才敢引用这些信息。他又透露,记者采访这个案件「一点都不难」,原因是当地人义愤填膺,很多人愿意向记者讲述情况;但有采编权的正规新闻媒体就是不肯报道。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中国社会】沪老人去世一月续做核酸 被揭一周官方未有调查结果 中国各地多月以来推行严苛抗疫,核酸检测常态化更引起民怨不绝。有上海居民爆料称,家中长者去世一个月,但竟然不断继续收到核酸检测报告;事件被揭发一个星期以来,上海卫健委、质检总局还没有一个调查结果。 据中国大陆资深记者凯雷在其微博指出:一周前,上海居民「小鱼」在社交媒体曝光一起骇人听闻的核酸检测单,家里老人去世了,而老人去世一个月,但这一个月做核酸就没有停。「小鱼」质问:「我们家老人已于2022年8月3日在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逝世,最近我们惊奇的发现,老人的核酸报告至今还在不断更新,如此不负责任,请问这是去哪里做的核酸?」 事件被揭发后,不仅涉事的上海杨浦中心医院没有回应,上海杨浦卫健委也保持沉默。有网友在问「这个检酸报告是下面传上来的?」 凯雷表示:8月3日上海老人阿珍去逝,至9月3日杨浦区中医院至少有四次核测记录,他呼吁国家卫健健委介入调查,看看是否医院玩忽职守,并要杜绝有人借死人收费赚钱。 9月12日,上海杨浦区中医医院检验科回应陆媒查询时声称,他们知道这个事情,但网传的核酸检测与他们无关,「的确是那个叫某某珍的老人,就是因为他的截图上面是没有具体的姓名跟信息,他可以随便找一个别的人,只要名字末尾跟他(死者)一样的,然后这些老人有可能不一定是居家的老人,可能是住在甚么养老院护理员那儿了,他们定期采样的。然后他取得了别人的信息,然后他说这是他们家的老人,我不知道他是自己搞错了,还是或者有别的甚么目的。」 「这个报告跟我们医院是没关系的。查下来就其实不是这家的老人,他是拿了别人的报告在那里微博上胡乱说的。」 亦有陆媒引述不具名「上海市官方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相关情况,已经于9月10日提交相关核酸检测专班处理。」 上海市民服务热线相关工作人员称,已记录相关情况随后有专人负责解答。 上海杨浦区政府值班室工作人员回应传媒提问时则称,目前已经注意到了相关情况,并且已经将此事转交给了相关部门,「我们目前正在调查处理」。 据上海市卫健委8月13日通告,上海市仍有社会面阳性感染者报告,「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依然较大。因此,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全市常态化核酸检测延长至2022年9月30日。期间,上海市民应每周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栗战书支持「俄乌战争」或加大外国制裁中国 学者:香港或受牵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14日)飞抵哈萨克斯坦,展开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外访,他稍后将出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的「上合峰会」,届时会否实现在俄乌战争爆发后的首次「习普会」,以及在会上会否谈及俄乌问题都备受外界关注。日前,中共第三号人物、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访问俄罗斯时,遭俄方单方面公开片段称「栗战书明确表态支持俄入侵乌克兰」。有分析指,俄方在俄乌战争呈败势下,中国情况「相当尴尬」。评论又担忧已被视为「中国城市」的香港,可能在西方制裁中国时受牵连。 据俄方报道,即将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出席「上合峰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届时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若成事将是俄乌战争爆发后的首次「习普会」。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前助理教授黄伟国向本台称,目前中国情况「相当尴尬」。他认为,中方并不乐见俄方战败,以免出现「苏东波效应」,尤其是在台海问题上「重蹈俄方的覆辙」;但又受制于国际社会以至俄国内兴起的反战取态,不能过于表态支持俄方,故在现时俄国在俄乌战争呈节节败势下,中方或冀在「习普会」前,先派出栗战书访俄「试水温」。 黄伟国说:派出栗战书都可能作为试探,以了解在实际会面后有何实际要求,会否要求中方的协作更明显。现在最尴尬是,如果中方过于帮助俄方,有可能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自由民主阵营对中国作出经济制裁,对中国现时经济会更雪上加霜。但现在若去到俄罗斯败亡才去帮助,以中方计算是没有划算。中方不想见俄罗斯战败,最极端是普京因而下台,整个俄国变得四分五裂,中国并不希望有此示范效应。习近平最终临时不见普京,都是有可能的。习近平见普京都是有点孤注一掷,因为他在见一位正处于败势的国家领导人。 另外,英媒《路透社》周二(13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美国在俄罗斯2月入侵乌克兰后,为阻止中国入侵台湾,正在考虑扩大对北京实施制裁,措施可能不止于西方目前对大陆采取的贸易和科技限制;台湾也正游说欧盟要求采取同样措施。 对此,黄伟国指,若目前俄乌局势和台海局势持续恶化,不排除欧盟紧随美国对中国实施制裁,而届时欧盟和美国的制裁有可能波及香港。他举例英国早前首引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阻止「香港超橙控股」并购该国软件公司Pulsic,理由即是这间香港公司背后被揭涉及中国国企。 黄伟国说:坦白说,现在中国和香港是一样的。如果中国被制裁的话,届时会否有特定措施针对香港?制裁若是象征性,有可能继早前美国制裁香港官员后,再针对《港区国安法》制裁香港法官;若是实际制裁,即视香港为中国一部分,禁止高科技、敏感科技进口香港,或针对限制在香港的中资机构和财团,作出惩罚性措施。 黄伟国相信,据以往所见,若香港被制裁,李家超政府「会措手不及」,即使有反制裁措施,「亦无能力、无条件去做」,或只流于「战狼式的谩骂」。 备受瞩目的「习普会」前出现戏剧性「插曲」,令外界更加关注未来2日的「习普会」。 俄罗斯国营电视台近日播出,上周四(8日)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应邀出访俄罗斯时,曾明确向俄方政要表示,在俄乌问题上「中国支持俄罗斯」,这是北京迄今为止对俄罗斯作出的最有力的支持性表态,与俄罗斯杜马同时发表的声明内容一致。 栗战书说: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和一些重要重大关切问题上,中方也是对俄罗斯表示理解和充分的支持。现在的乌克兰问题,美国和北约直接迫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涉及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应当采取一些措施,中方是表示理解,而且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策应。我认为,可以说是俄罗斯被迫到墙角,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而采取的一些反击。 不过,本台最新查阅俄罗斯杜马官方网站,疑声明已更新,但依然强调「栗战书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立场的『完全理解』,并指责这场战争起因是美国。而中共官方的报道至今,仍并无出现任何栗战书提及乌克兰局势的表述。 目前,中国官方仍仅称习近平将参加「上合峰会」,但并未宣布习近平将与普京会面。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6.【中俄关系】栗战书访俄发言曝光:从不同方面策应莫斯科 中共第三号人物、中国人大常委委员长栗战书日前访问俄罗斯,事后俄罗斯发声明称栗战书明确表态支持俄入侵乌克兰,但在中国官方声明却未提及相关内容。不过,俄罗斯电视台却播出了栗战书在俄谈话的片段;他在俄国表示,中方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表示充分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策应」。 综合社媒影片报道,虽然中共政权刻意不提栗战书在俄罗斯的表态,但俄罗斯电视台报道关于栗战书的谈话,还是透过网络传回中国。 栗战书说:涉及俄罗斯核心利益和一些重要重大关切问题上,中方也是对俄罗斯也是表示理解和充分的支持,充分的理解和支持 他又认为,「美国和北约直接逼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是导致普京决定入侵乌克兰的原因。 栗战书说:现在的乌克兰问题,美国和北约直接逼到俄罗斯的家门口,涉及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采取认为,应当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方是表示理解,而且从不同的方面给予策应。 他又以「俄罗斯被逼到了墙角」来形容普京的处境。 栗战书说:我认为这个,可以说是俄罗斯被逼到了墙角,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而采取的一次反击。 在中共官方的报道中,完全没有栗战书提及乌克兰局势的表述。而是模板化的外交辞令,表示要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方愿与俄方一道,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等,中方也刻意渲染了俄方谴责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的内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14日)至周五(16日)出访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晤。在俄乌战事持续进行、俄罗斯遭受重挫之际,「习普会」为此行重头戏,除藉机展现经营中亚成果,更凸显与莫斯科战略关系依然紧密。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7.【中梵关系】教宗会否见习近平惹关注 评论:中国宗教问题不让步 还有不到一个月,中梵主教任命临时协议将到期,目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在访问哈萨克,刚巧,天主教教宗方济各也在该国出席世界宗教领袖大会,外界猜测两人会否会面。教宗行前表示「随时准备去中国」以释出善意。不过学者分析,中国并没有打算让步的迹象,即使双方会面也不见会有实际进展。方济各就任以来,一直努力缓解教廷与中国的关系,甚至开始有「融冰」的迹象,外界甚至担心梵蒂冈因此与台湾断交,不过学者认为言之尚早。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周三(14日)至周五(16日)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是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习近平首次正式到外国访问。与此同时,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哈萨克斯坦停留至周四(15日),参加世界宗教领袖和平会议,惹来外界关注两人会否会面。 《路透社》报道,方济各在飞往哈萨克斯坦的航班上,被随行记者问及是否可能在哈萨克会见习近平。教宗回答说:「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但我随时准备去中国。」梵蒂冈回覆查询时则表示,目前两人未有会面计划。 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国安所副研究员侍建宇对本台分析,虽然方济各保持开放态度,不过中国正极力推动宗教「中国化」,并没有打算让步的迹象,估计会同意延长主教任命临时协议。侍建宇认为,现时即使教宗与习会面也不见得有正面结果及实际性的进展。 侍建宇说:中共到现在并没有觉得需要做进一步的让步,当然他不做进一步跟教廷的接触,很大的原因是因为香港陈日君的问题,还有台湾教区的问题。现在中国宗教「中国化」的过程里面,中国并不想向任何的宗教表示他们想要让步,因为宗教「中国化」还在推进。而且中国跟梵蒂冈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过去几年算是运作得平稳,直接的通知对方说可以继续再延续两年,根本没有碰面的必要性。 今年5月,香港国安警察拘捕前「612人道支援基金」5名信托人和一名秘书,指称他们违反《港区国安法》,其中包括香港教区荣休主教陈日君枢机。其后他们被起诉《社团条例》下的「没有在指明时限内申请注册或豁免注册社团」罪。 然而,梵蒂冈却对此只字不提,未有展现任何支持陈日君的动作。侍建宇分析指,本笃十六世就任教宗时,教廷一直想跟中国改善关系,但任命陈日君后中共就非常不满,因为他一直批评中共政权,强调要做民主改革;之后中国就不再愿意与梵蒂冈协商。 在陈日君被捕这件事上,教廷并没有更积极想要保护或要求中国释放陈日君的言论,这显然是向中国示弱,不想高调处理。对中国来说,在「反送中」运动上,「香港天主教是外部势力介入的窗口」。 若中梵领导人未来会晤,是否意味作为台湾邦交国的梵蒂冈,将与台湾关系破裂也是外界的关注点之一。前真理大学宗教文化与资讯管理学系教授张家麟周三接受本台访问时说,这还有一段距离。 张家麟说:因为他们10月份还会有一个梵蒂冈跟中共的主教(任命)临时协议的续签问题,那如果续签下来代表梵中还是维持过去既有的模式,我觉得到目前维止还是维持这样的一个基调在走。至于教宗如果还可以进一步到中国教区访问,那对梵台断交的警讯就再加深一步,目前中方还不同意方济各随时访问中国教区。 张家麟认为,方济各非第一次表态想要与习近平见面,这是延续他就任教宗以来长期的基本态度,保留高度善意。他觉得在没有做事先安排的情况下,习近平也不会贸然见方济各,若要见面,一定是习近平下面的部长级或重要官僚体系帮他安排好。 方济各上任后,努力试图缓解罗马教廷和中国的恶劣关系。外媒报道,近年教宗已多次寻求访中的契机,其中习近平于2019年访问意大利时,教廷高层曾向当地媒体透露,教宗即使日理万机也为安排「习方会」特别空出3天行程,但最后仍因中共顾虑党内压力而未能成事。 2016年,方济各接见中国苏州教区主教徐宏根领导的朝圣团,这是教宗首度公开接见中国主教。到本月初,梵蒂冈国务卿帕罗林枢机(Cardinal Pietro Parolin)透露,圣座一个代表团最近曾访问中国,商讨续签2018年梵蒂冈与中国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协议。 张家麟认为,有关协议下,中共提名主教或枢机主教的人选,教宗有否决权,这是过去几任教宗做不到的。但同时损失中国教区地下教会的主教、神父、信徒等,因为他们都被劝服要「枱面化」加入天主教爱国教会,这形同教宗背离了他们。 张家麟说:他(教宗)的盘算是他认为中国大陆天主教有更大的会众,他认为他是这2、3千万会众的领袖,那地下教会只是这2、3千万的信徒的三分之一不到,或是四分之一左右的信徒。他形同舍小取大,这个对他而言说不定是理性的选择。 中国一直要求宗教信仰「中国化」,强力打压天主教等不同宗教,例如经常出现强拆教会十字架,也有不少地下教会人员被捕等。中梵关系的改变会否改善中国国内教徒被打压的情况,值得关注。 梵蒂冈与中国于2018年9月就中国主教任命问题签订「秘密协议」,外界只知道双方每隔两年考虑是否续签协议,据指教皇认可8名由中国政府任命的主教,中国认可两位获梵蒂冈祝圣的主教。而方济各宣称自己有任命中国主教的最终决定权;但中梵之间有何私下协定无人知晓。 不过,中国违反承诺则早有先例,例如未遵守其对WTO自由贸易的承诺,未采取行动接受WTO与其规则依循的「市场导向」原则,对世界各地劳工与企业造成严重伤害;另外也违背了当时向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不把南海军事化」的承诺,目前可见南海岛礁有飞机跑道、弹药储存设施,以及导弹防卫系统等。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萧美琴与各国议员会面 争取制裁中国阻止入侵 《路透社》报道,「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正草拟一份草案,参与联盟的议员承诺会向其政府施压,确保若中共对台动武,北京要为之付出沉重代价。数十名联盟成员周二(13日)应邀出席台湾驻美代表处活动,台湾驻美代表萧美琴呼吁各民主国家抵抗中国扩张。另外,有消息指,美国正考虑在目前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之上,对中国实施更多制裁。 据《路透社》报道,萧美琴周二在驻美代表处双橡园与大约60名来自亚非欧等地的议员会面。萧美琴穿上与乌克兰国旗颜色相近的蓝黄色裙子,在致词中呼吁国际社会与乌克兰站在一起,也与台湾站在一起,共同阻止中国的进一步侵略。她表示,「向欺凌者证明我们也有朋友,是很重要的,我们不是要挑衅欺凌者,但也不会向欺凌者的压迫卑躬屈膝。」她促请各民主国家站起来,反对中国的扩张。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在周一至周三(12-14日)在华府举行年度峰会,出席的成员包括来自超过25个国家逾60名议员。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承诺草案表明,峰会结束时预计会签署一项承诺,推动各议员所属的国家,就中国对台湾所作出的军事或其他威迫行为,采取更大的威慑行动,具体包括「将致力确保我们的政府向中国发出信号,即对台湾的军事侵略,北京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草案又提倡各国考虑以经济和政治措施,包括有意义的制裁,阻止军事升级,并确保与台湾的贸易和其他交流能持续不受阻碍。 另外,《路透社》在周二(13日)引述消息披露,美国当局计划在目前的贸易和投资限制措施之上,再加大制裁,但具体细节尚未清楚。报道引述前美国商务部官员说,制裁中国比制裁俄罗斯更为复杂,因为无论是美国,还是其盟友,都与中国经济有紧密的关系。 美国白宫未有就此作出评论,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周三的记者会上则回应指,「当前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在于『一个中国』原则受到挑战,民进党当局谋求『台独』分裂。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无权干涉」。而在回应双橡园会议时,毛宁表示,「中国坚决反对建交国同台湾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又批评台湾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求「台独」分裂是死路一条。 记者:胡凯文 责编:潘加晴 9.遭中国打压 台亚洲环球小姐选美代表不能上台 代表台湾参加亚洲环球小姐选美比赛的高曼容,周二(13日)在马来西亚槟城参加「世界创新与科技大会」(WCIT, 2022 World Congress On Innovation & Technology)开幕典礼时,因中国打压无法上台自我介绍,台湾外交部表示强烈谴责。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表示,对主办单位屈服于中国威慑,所作的错误决定表达高度不满与遗憾。 有份前赴槟城出席「世界创新与科技大会」的桃园市政府资讯科技局长余宛如表示,周二科技大会开幕仪式时,来自各国参加亚洲环球小姐比赛的佳丽们纷纷受邀上台,用自己的语言跟所有大会来宾打招呼。 余宛如指,在台湾佳丽高曼容要上台时,突然被工作人员拉住。余宛如随即用手机拍摄当时的情形。 余宛如周三(14日)以视像方式接受传媒访问时表示,起初不明白原因,直到所有的佳丽上台,挥舞著自己国家的国旗时,才知道系因为中国的打压,大会不能让台湾佳丽上台挥舞青天白日旗。 余宛如说:中国对我们的无理打压,我相信中国这样的打压行为,全世界都看在眼里。只要是民主国家的人民,没有人可以忍受这件事情。民间友人是非常欢迎台湾人、喜欢台湾人的,台湾人更要珍惜所有民主国家的朋友。因为唯有团结在一起,我们才能希望这种事情不再发生。 在台北,外交部发言人欧江安回应表示,代表台湾参加亚洲环球小姐选美比赛的台湾佳丽高曼容,周二在马来西亚槟城参加「世界创新与科技大会」开幕典礼时,因中国打压无法上台,难过落泪,外交部至感不舍。 欧江安说:针对中国在国际场域无所不用其极蛮横打压台湾人民及民间活动的恶劣行径,外交部予以强烈谴责,并对主办单位屈服于中国威慑所作的错误决定表达高度不满与遗憾。 欧江安表示,外交部已指示台湾驻马来西亚代表处,向主办单位表达严正抗议。 欧江安说:中国施压马来西亚主办单位禁止我国佳丽高女士手持我国国旗上台,甚至出手阻止高女士上台,凸显中国共产党极权政府持续以粗暴行径压迫台湾人民,并以悖离事实的谎言强行要求国际社会接受其片面主张。外交部强调,中华民国台湾是主权独立的民主国家,台湾人民在国际上有权展示自己国家的旗帜、彰显对自己国家的认同。中国蛮横打压的做法只会让台湾人民及国际社会更加厌恶。 国民党立委许淑华呼吁,中国不应打压台湾人参与国际活动,这样的做法,只会让两岸关系持续紧张、恶化,无助于两岸沟通。她支持高曼容登台。 民进党林楚茵表示,中国是国际会议的「麻烦制造者」,无论台湾走到哪里,中国就跟到哪里,然后用尽各种肮脏手段,只为打压台湾,她要予以谴责。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在脸书贴文表示,中国施压主办国,不准台湾小姐上台进行介绍,这要多小的器量、多大的恶霸,才会干这种事。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未普评论】美中高科技竞争进入混战阶段(下) 在台海这个最危险的地缘政治热点中,「芯片四方联盟」中的台湾因其先进芯片生产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受到举世关注。其中,被誉为台湾「护国神山」的台积电更是首当其冲。 台积电全称为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其客户包括苹果、谷歌、高通等世界顶尖科技公司,是中国大陆近年来一直虎视眈眈,试图尽可能多地挖走其人才和科技的目标公司。据日本媒体《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2020年8月12日的报道,中国政府支持的两家中国芯片公司,从2019年起就用2倍或3倍于台积电年薪及红利的优厚待遇,从台积电挖走了100多名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这两家公司的高管也由前台积电高管领导。而最近因推出7纳米芯片而大出风头的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曾在台积电任职,台积电高管梁孟松和梁在台积电的上司蒋尚义都在中芯国际担任高管,蒋尚义曾在中芯国际两进两出,颇令人侧目。蒋尚义早前接受访问时曾说,他因为出身台湾加上美国身份不被(大陆)信任,「加入中芯是个错误,是他做过最蠢的事之一」。 如果说用两倍甚至三倍的高价挖走台积电的工程师,是中国大陆对台积电的文统,那么意欲夺取台积电直接为大陆所有,就是一种赤裸裸的武统威胁。据法广报道,中国经济学家陈文玲宣称,台积电属于中国,一定要统一台湾,将台积电揽在中国手里。这位女士在5月30日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中美论坛」上扬言,「在美国西方像制裁俄罗斯一样对中国进行毁灭式制裁的情况下,我们一定要收恢复台湾,特别是进行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方面,一定要将台积电这本来属于中国的企业抢到中国手里……」。她还主张,北京应该「公开地、合理地;尽一切可能地对俄罗斯进行支援,例如中俄联合空演等等」。听到这些磨刀霍霍、杀气腾腾的言辞,你会以为,这是著名的鹰派人物、前空军大校戴旭在叫嚣。 台积电在地缘政治中的作用如此重要,以至于中美两国对它早有深度盘算。中国大陆对台积电的「文统」诱惑和武统威胁,彰显出北京政府急于得到台积电的科技与人才,籍此与美国在芯片大战中一较长短的渴望、焦虑与野心。但中国大陆对台积电的做法和说法,让美国陡然心生警惕。美国因自己的军事工业、电动汽车、手机、超级电脑、无人机等产业链和供应链极度依赖台积电而高度担忧,担心一旦这些链条被打断,美国相关产业会瘫痪。美国现在采取的应对办法是:高筑芯片高墙,阻挡对中国的芯片科技出口,建立芯片在美国的供应基地,鼓励台积电和韩国三星在美国设厂,用美国政府投资,既诱惑台积电又阻挡其对华投资。 佩罗西于八月初访台时特意会见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和现任董事长刘德音,也彰显出台积电的重要性。关于台积电的「护国神山」地位,对台湾的安全有利还是不利?美国会不会为了台积电而出手护台?张忠谋和刘德音的看法不大一样。张忠谋认为,台积电会是地缘政治必争之地,一旦中共犯台,美为确保芯片供应无虞,必将出手护台。刘德音则直言,没有国家能以武力控制台积电,一旦中共犯台,战争造成三输,对中国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张忠谋和刘德音对台积电到美国建厂,都不以为然。张忠谋直接向佩罗西表达「不看好台湾半导体移植到如美国、日本等地」,刘德音也在后来的专访中,担心美国的芯片保护主义。 张忠谋的坦言,据说吓著了佩罗西。而刘德音的直白——三输不应是选项,对世界应有警示作用。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1.【离散美利坚】华府流亡港人中秋夜「围炉」烧烤 冀营造过节团聚气氛 中秋佳节,大家都希望和亲朋戚友渡过,流亡美国的抗争者也不例外。虽然他们不能回家,但今年中秋正日(10日)有约20名华府港人陪伴著一起「围炉」烧烤,参加者都大显煮艺,炮制了各式各样的港式食物,例如咖哩鱼蛋、碗仔翅、叉烧、奶皇月饼等等。 其中,流亡者Kenny制作的叉烧很受欢迎,他觉得叉烧很有「香港」的感觉,见到大家又拍照打卡、又大快朵颐,感到非常满足。Kenny感慨说,自从2019年「反送中」之后,与家人关系变差,流亡后身边的人事几翻新,他希望美国成为自己的另一个家,多点与这里的人相聚。 而在去年差不多同样时间获批政治庇护的We The Hongkongers总监许颖婷亦有出席,她表示已经6年没有回港与家人过节,每当看见香港的朋友传来照片,见到熟悉面孔及地方,但自己却再次缺席时,难免有点感慨,但她认为彼此安好,互相祝福已很满足。流亡美国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梁颂恒亦表示,虽然自己因被香港当局通缉而断绝与在港亲友联系,但今天仍能平安地庆祝中秋,与无法与亲友过节的政治犯相比,已心存感恩。 主持:胡凯文 嘉宾主持: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及嘉宾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3-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3日 1.亲中《大公文汇》罕有批港府策展不力 令新加坡坐收「渔人之利」 香港紧跟中国「动态清零」,严格的防疫措施被指有损国际地位。连亲中媒体《大公文汇》亦罕有批评港府策展不力,令新加坡坐收「渔人之利」。有评论质疑,反映中共内部出现两派声音,导致连亲中媒体都未有共识,或内部已再忍受不了「动态清零」。不过有分析认为,这只是单一例子,即使在政治方向上有不同意见,不改中共对港全面管治。 《大公文汇》周二(13日)发表一篇题为「港年失六大型展 展览之都堪忧」的文章,指新冠疫情已超过两年,展览业仿如戴上了金刚箍,感到头痛不已。文中又引述业界人士指,虽然香港已放宽抵港人士的检疫期至「3+4」,但相比新加坡、日本等地,防疫措施仍较严格,导致今年至少流失6个大型国际贸易展。 报道指「若特区政府不尽早公布免检疫免隔离的路线图,一些展览可能一去不回,势必动摇香港作为亚洲展览之都的地位,并影响物流、酒店、零售、饮食等行业、数万从业员的生计,情况令人担忧。」 文中又提到,新加坡坐收「渔人之利」,即使香港已把抵港人士的检疫期,由7日酒店检疫放宽至「3+4」,但相对新加坡及日本等地大幅放宽限制,香港吸引力仍然不足,最终大多数贸易展还要被迫取消。 外界关注,亲中媒体以往甚少直接批评港府防疫政策,尤其在中央坚持「动态清零」下,与内地通关一直声称是香港首要任务,惟文章却罕有批香港检疫隔离措施影响香港地位。 本台早前亦报道,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月亲自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出台经济刺激措施,惟一篮子政策都被「清零」政策抵销。 有评论认为,事件反映在当局希望恢复经济及「动态清零」下,中央政府内部出现两派声音,导致连亲中媒体的立场都未有共识,或内部已再忍受不了「动态清零」。 不过,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接受本台访问指,外界无须无限「上纲上线」,因为北京对李家超政府的信任及依赖程度高,而防疫政策非敏感问题,即使是有不同意见,无须过份强调,因为中共高层仍掌握决策权。 刘锐绍说:这可以是政策方向的大是大非问题,但是毕竟不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即使有不同意见,但到最高位的协调,一定可以摆平这些内部不同意见,亦不会乱了北京现时的治港大局。建制传媒都批评过特区政府,当时是林郑月娥年代,同样批评(防疫)政策,包括是先与内地或海外通关?他们(政府)认为是一个政治方向的问题。 对于目前亲中媒体在香港的角色会否有所转变?刘锐绍认为绝对不会,指这只是当局策略性的调整,并不等于政策性的改变。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铁腕清零】陆客无打针获发「临时疫苗通」 港特首:内地是全球风险最低地方 在港府坚持「动态清零」以应对持续的新冠肺炎疫情下,港人和海外抵港人士饱受无打针而被「禁足」的限制,但现时持「回港易」或「来港易」的人士,从中国大陆和澳门入境香港,不但获免检疫,更可在无打针下获发「临时疫苗通行证」,180天有效期内可以进入指定处所。近日有大陆旅客在网上大晒此「优待」,惹来更多港人争议安排有防疫漏洞且造成不公,形容港人沦为「三等公民」。特首李家超则回应称,「内地是全球风险最低的地方」。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下,香港人、持「回港易」或「来港易」的中国大陆和澳门旅客、海外人士的防疫待遇有多不同? 综合港府资料和医务卫生局周一晚(12日)向本台的回覆,本地人的防疫措施不断「加辣」,除严格限聚令外,在现正实施的「疫苗通行证」下,一般而言,香港市民须按时逐步接受3剂疫苗要求,才可确保日常出行自由。香港本地人无打疫苗,是不能堂食或自由出入大部分公众场所,包括商场、街市、政府大楼、娱乐场所等。现阶段12岁或以上人士须至少打2针,至11月30日后须打齐3针。最近港府亦宣布,5岁或以上幼童由9月30日起都须要打针。 而从海外入境香港的人士必须已接种2剂疫苗,但接种疫苗要求「并不适用于从内地、澳门及台湾入境的人士」。但海外或台湾抵港人士需接受「3+4」强检令,并与本地确诊者一样有「疫苗通行证」中的红码及黄码限制,直至转「蓝码」才可自由出入。 不过,从大陆或澳门经「回港易」、「来港易」到港的人士,可到18间指定邮政局提交身分证明文件正本、「回港易」/「来港易」的入境健康申报二维码,或豁免检疫人士获发的医学监察通知书,就可获发「临时疫苗通行证」,在抵港日期起计180天有效期内出入指明处所,且获豁免检疫。 有深圳居民上月于「小红书」发文称,自己没有接种疫苗,亦没有豁免证明,但经「来港易」抵港后仍成功申请「临时疫苗通行证」,并可自由出入受限制公共场所,直言「本来以为去迪士尼的计划要泡汤,现在可以去啦耶」。 有关帖文近日在香港社交平台疯传,并引起争议,有人称「由港人打齐3、4针去保护内地0针的人,连5岁小孩都不放过」,亦有人认为安排反映港人变成「三等公民」,「0针香港人与狗不得内进」、「果然系高贵的大陆人,香港人低贱污秽,要打多针先欢迎佢哋」。 港特首李家超周二(13日)早上出席行政会议前见传媒回应称,内地来港人士毋须接种疫苗,主要「因风险较香港低」,又指港府会留意整体疫情,目前没有任何输入个案因此而产生。 李家超说:关于内地人士到香港而不需要接种疫苗,这是过往已经实行了很长时间的政策,最主要的理由是内地疫情风险是全世界最低。大家都知道国内管控疫情所用的标准,现时是全世界疫情风险最低的地方,其风险相对香港低很多。 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同日在电台节目访问时称,「临时疫苗通行证」的原意是方便海外旅客进入商场、餐厅等表列处所,只「属过渡措施」;在政策推出时,内地、澳门及台湾的确诊数字低,当地居民较少诱因接种疫苗,但目前三地已更改政策,积极推动打针,建议当局划一「临时疫苗通行证」与「疫苗通行证」的要求,避免未打针的人进入指定处所,增加感染风险,加重医疗系统负担。他又提到,港府应该取消围封强检及强制检测等成效较低的措施,集中资源推高接种率,反对取消强检「躺平」的说法。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3.习近平周三到访中亚 料将与普京会谈及与哈萨克签署多项协议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周三(14日)起,一连3日出席在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举行的「上合峰会」。据报,习近平届时会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并应邀国事访问哈萨克和乌兹别克。此行将是新型冠疫情爆发后,时隔2年8个月,习近平首次出国外访,亦是俄乌战争爆发后的首次「习普会」。 外媒上周已陆续报道习近平将出访的消息,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直到周一(12日)才对外宣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本月14日至16日,出席在乌兹别克撒马尔罕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受新冠疫情影响,此行是继2020年1月访问缅甸后的首次出国外访。 习近平外访首站料先到哈萨克。哈萨克外交部发言人斯马迪亚罗夫上周表示,习近平会先于周三(14日)和哈萨克总统托卡耶夫日会晤,并将签署多项协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亦引述专家指,当中料与燃料动力及其他行业的一系列双边协议有关,有农工综合体、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机械制造、基础设施等,在「欧洲局势对中国的警示下」,试图寻求能源供应的多样化。 另一焦点是,据俄方指,习近平出席「上合峰会」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是俄乌战争爆发后的首次「习普会」,当中会否谈及俄乌问题,备受关注。 到目前为止,习近平是20国集团(G20)的主要经济体成员中,唯一尚未在爆疫后外访的国家领导人。他对上一次出国要追溯到自2020年1月17日至18日,为中缅建交70周年出访缅甸后,直至近月才开始现身国际平台。今年7月,习近平首次踏出中国内地境外,到香港出席庆祝回归25周年大会。印尼总统佐科(Joko Widodo)上月表示,习近平和普京都将出席11月在峇里岛举行的G20峰会。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4.疑将中国绑上「战车」 俄罗斯声称栗战书明确支持俄乌战争 中共第三号人物栗战书日前访问俄罗斯,事后,俄罗斯发声明称栗战书明确表态支持俄入侵乌克兰。但在中国官方声明中没有提及相关内容。评论认为俄罗斯用夸大宣传手法把中国绑上「战车」,而习近平为求延续「帝位」,不惜全力押注俄罗斯,而不顾中国变成民主国家公敌。 随著乌克兰的反攻,俄罗斯在入侵乌克兰的战场上呈惊人败势。本周习近平与普京将会面,值此敏感的时间节点,俄罗斯疑似「夸大」北京对其入侵乌克兰战争的支持。 上周,中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应邀出访俄罗斯,先后会见了普京、沃洛金及其他俄罗斯政界人士。 CNN报道,俄罗斯杜马发布的声明称,栗战书上周四(8日)与沃洛金会面时向对方保证:中国在代表俄罗斯重要利益的问题上理解并支持俄罗斯,特别是在乌克兰局势上。 声明援引栗战书的话称,「我们看到,美国及其北约盟国正在扩大在俄罗斯边界附近的存在,严重威胁到国家安全和俄罗斯公民的生命。我们完全理解俄罗斯为保护其关键利益而采取的所有措施的必要性,我们正在提供我们的援助……在乌克兰问题上,我们看到他们如何将俄罗斯置于一个不可能的境地。而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做出了重要的选择并作出了坚定的回应」。 本台查阅俄罗斯杜马官方网站,疑声明已更新,但依然强调栗战书对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立场的「完全理解」,认为乌克兰危机的原因是「美国希望保持其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指「美国不想也不敢直接向乌克兰派兵,但他们采取了一切措施向俄罗斯施压,我相信他们的尝试注定要失败。长期以来,他们想扼杀中国,但没有成功; 他们想粉碎俄罗斯,但这也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俄罗斯不会被压垮。我相信俄罗斯只会更强大地走出困境」。 声明中,沃洛金感谢栗战书理解俄罗斯的做法和客观评估「美国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中的作用」,并再次强调俄罗斯正在进行的战斗是为了「和平与安全,保护其公民,并抵制北约国家在乌克兰领土上展开的侵略」。 但在中共官方的报道中,完全没有栗战书提及乌克兰局势的表述。而是模板化的外交辞令,表示要推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方愿与俄方一道,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等,中方也刻意渲染了俄方谴责美国众议长佩洛西访台的内容。 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中国问题专家矢板明夫向本台表示,俄罗斯杜马的声明应该是在夸大宣传,意在将中国绑上「战车」。 矢板明夫说:现在莫斯科已经进入不正常模式了,所以它说的不见得是实话,按照中国老模式办法,中国应该不会把话说得太死,可能说一些模棱两可的话,然后让它们宣传了。俄罗斯想要的效果就是这样,把中国绑上战车,俄罗斯想让中国全面支持它,所以它每次把话说得很大,然后中国假装没有。 矢板明夫认为,在当前情势下,中国应该会否认有关说辞以做出切割,事实上俄罗斯对中国充满了不信任感。 矢板明夫说:我觉得中国会切割啦,中国会否认,不会确认这句话。 中国不想被绑上去嘛,今后中俄之间还有各方面的角力,还在继续;还有就是俄罗斯也对中国充满不信任感。 矢板明夫周一(12日)在脸书上发文,认为习近平政权在俄乌战争中做出严重误判,押错了宝,很可能会因此沦为俄罗斯之后下一个「全民公敌」。 悉尼科技大学政治学教授冯崇义接受本台采访时认为,习近平为了谋求永续权力,把宝押在普京身上,但随著俄罗斯入侵战争的失败,习近平也将在20大前面临押宝失误的压力。另外习近平政权也不得不面对国际社会的压力。 冯崇义说:跟普京、俄罗斯绑定是习近平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了,习近平在赌博,是他做的愚蠢决策。如果俄罗斯失败,引起中国在世界上吃大亏,那么责任人就是习近平了;他目前要稳住,中俄结盟还是往前走,20大先连任了再说。习近平和普京这样的做法,对美国、对欧洲的觉醒,对专制政权的警惕都有很大作用,用不著俄国战败,中国就已经是头号敌人。 冯崇义认为,虽然俄罗斯在事件上有可能在夸大,但应该不是空穴来风。而且栗战书的俄罗斯之行,包括承诺的贸易合作,即是一种对俄罗斯的实质支持。 冯崇义说:俄国的心情是孤立无援,有可能是尽量把它说大,但是如果(中方)没有说真正这么一个东西的话,它会不会生造出来,要生造中国会抗议的。栗战书去(俄罗斯)还签了几个大单,也是变相的给俄国送钱,他是进一步的和俄罗斯站队。 中俄双方在事件上声明的差异引起专家的注意,「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中国力量」项目研究员贺博然(Brian Hart)表示:俄罗斯版本比任何中国版本走得更远。如果他们没有向北京方面说明这一点,这可能真的会激怒北京方面的一些人。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全球事务教授布兰德斯(Hal Brands)在推特上写道:在极端情况下,莫斯科的政治不稳定可能会在习近平投入巨资的「战略伙伴关系」中造成不稳定,随著俄罗斯地位的恶化,普京会寻求更多的中国支持,如果北京找不到提供这种支持的方法,我们可能更快地看到中俄伙伴关系面临更大的压力。 中国最终愿意在多大程度上以牺牲自身战略利益和目标为代价来支持俄罗斯,有待观望,直到目前为止,北京尚未公开向莫斯科提供可能引发美国制裁的直接军事或财政援助。 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Andrei Denissow)日前表示,本周四( 15日)至周五(16日),习近平和普京将利用到乌兹别克斯坦出席上海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理事会的机会举行会晤,这将是习近平自武汉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首次出国,也是今年2月习普发表「中俄友谊无上限」后的首次面对面会晤。 中国官方虽然宣布习近平将参加上海经合理事会消息,但并未宣布习近平将与普京会面。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5.【二十大】日经:习近平将提拔多名亲信进军委 全支持武力侵台 中共第二十次党代表大会(简称二十大)将在 10 月展开,有日媒预测,可能连任的中共总书记兼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会提拔自己人马进入军事委员会(军委会),他们的共通点是都是对台「鹰派」。 据《日经亚洲评论》报道,因习近平预期将连任,军委会人马应会采用对「台湾议题」立场相近的官员。现任委员苗华被认为是接替副主席许其亮最有力人选,苗华在习近平任职于福建时就相识,交情长达 30 年。 报道也点名多位官员将领。其中,前北部战区司令李桥铭被指为可能在二十大被晋升,李桥铭曾在文章中说:「苏联解体是因为党没有自己的军队」,呼应了习近平想要加强对军队控制的想法,使他这次的仕途备受关注。 指挥共军中的反腐行动中央军委委员张升民也可能晋升为副主席,共军上将徐起零也被认为是竞争人选之一。空军司令员、最年轻的现役上将常丁求被认为也在竞争之列。 报道称,习近平这次将可能重申「统一台湾」的愿景,但有许多官员不愿以武力统一,这次习想要提拔的人马将会是与习立场相近的官员,以利他在第三任期继续为「统一台湾」铺平道路。 欧美的许多国际观察家都认为,习近平很可能在 2027 年,他要争取第四届连任之前,对台湾发动武统,用来巩固自己的政权。 在2017年的上一次党代会上,习近平将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席位从11个减少到7个。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宗教自由】华北最大清真寺被去「阿拉伯化」 宗教要「中国化」 中国官方强调宗教建筑要突出中国风格,多地清真寺开始「去阿拉伯化」。北京宗教学者习五一近期在微博发布「北京市窦店清真寺建筑风格改造工程顺利进行」的图文,可见华北地区最大的北京窦店清真寺8月也展开整改工作。他还评论指这「标志著首善之区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工作有序推进」。有大陆网民对此表示欢迎,表示「为甚么不能直接拆了」、「必须追究当时拍板的官员责任」。 《星岛日报》周二(13日)报道,记者现场拍摄到整个清真寺已经被鹰架和建筑安全防护网包围,门口悬挂五星红旗,有几个大圆顶的塔尖装饰物已经不见。有附近居民表示:「前几天从顶上拆掉了铁架子,外墙的墙体全拆掉了,墙体保温棉都要换新的。窗户也改了,原来是拱形的,现在变成上尖角下方形。」这项整改预料将拆掉阿拉伯式的圆顶和尖塔等建筑,一名工人指工程大约为时9个月,并将于明年5月完工。 专门关注中国宗教自由议题的人权刊物《寒冬》杂志(Bitter winter)2020年报道,中共针对新疆以外地区穆斯林的「中国化」5年计划(2018 - 2022年)正在全国加速推进,各地清真寺伊斯兰标志和民俗文化正在消失。 中国将清真寺去「阿拉伯化」早有先例,全国政协主席汪洋7月底在青海调研。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他现身西宁东关清真寺,并播出这座有700年历史的清真寺被整改的相关画面。整改后,具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和宣礼塔被拆除,改以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建筑物前更高挂国旗。 2017年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在西安市召开清真寺建筑风格研讨会时,指出从东南沿海到西北省份,出现清真寺建筑「阿拉伯化」的倾向和规模过大、装饰豪华、超审批规格修建等问题。他们强调清真寺建筑应该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体现中国风格。 除了北京窦店清真寺,河南商丘市宁陵县孟楼村的清真寺亦于2019年12月,在当地政府的强令下,拆除圆顶、星月标志;该省信阳市南关清真寺等4处清真寺也是如此。另在甘肃省至少16处清真寺宗教标志被拆除。崆峒区贤太清真寺还被政府换上了「爱党爱国,团结和谐」的红色标语。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7.传或晤习 教宗:准备好去中国 教宗方济各周二(13日)表示,他愿意在任何时候去中国,但对于他可能在本周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猜测,他「没有消息」。 路透社报道,方济各在飞往哈萨克斯坦的航班上对随行记者说,他被问及是否可能在其首都努尔苏丹会见习近平。 教宗回答说:我没有任何这方面的消息,但我随时准备去中国。 方济各试图缓解罗马教廷和中国之间历史上的恶劣关系,并在7月的一次采访中告诉路透社,他希望续签一项关于在中国任命罗马天主教主教的秘密和有争议的协议。 习近平将于9月14日至16日访问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这是自中国因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他对外国的首次正式访问。 方济各将在哈萨克斯坦停留至周四,参加世界宗教领袖和平会议,而支持乌克兰战争的俄罗斯东正教牧首基里尔则明显缺席。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中国社会】传黑龙江男童不满体罚将奶奶勒死 旁观者全程没阻止 中国大陆社媒周一(12日)疯传一段3分钟影片,全程记录一名约10岁小孩冷血将奶奶勒死。本台尝试致电当地公安了解未果。影片其后在国内被封杀。影片在推特上引起关注。有海外网友震惊中国人心理残暴扭曲。 网传悲剧发生在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地区肇东市海城镇拉拉屯,一名小男孩为反抗被奶奶体罚,亲手把自己的奶奶勒死。 影片开始时看到一位老太太猛打床上小男孩的头,发出非常响亮的声音。男孩被打后大骂老太太,并一拳击中奶奶腹部,奶奶即时倒在地上。 但男孩不依不饶,双臂勒住老太太的脖子,把老太太压在地上。一边勒紧脖子一边骂:「让你们打我,让你们打我。」老太太挣脱不开,只能用拖鞋拍打小男孩的屁股,但是越拍小男孩就勒得越紧。最后老奶奶没了力气,握著拖鞋,整个人瘫软下去。 在过程中,影片传来一位男声,大叫:「你别把你奶奶压死了。」但小男孩还是没有停手,大喊:「每次都打我,说我不讲理,打我,到底是谁不讲理!」然后又加大压著老太太的力道。 但最令人不解的,是拍摄影片的人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发出了笑声。到最后,拍影片的另一男童才终于意识到闯祸了,上去劝小男孩:「你快松手,她不打你了,她保证不打你了,真不打你了,你快松手吧。」 小男孩这时才松手,但为时已晚,老太太已经趴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最后一名背著另一小孩的女人走进来,但她没有为老太太进行急救,而是用一根藤条猛抽小男孩,一边抽一边骂:「你奶奶死了!你奶奶死了!」 本台致电绥化肇东市110求证事件,对方向记者提供「肇东市海城派出所」值班报警电话,但记者拨打数遍,对方一直显示通话中。本台至今无法核实影片内容真伪。 该事件传出时令网民震惊,影片中出现的人物都没有作出正常人的举动——小孩没有罪咎感、旁观者没有阻止、妇人没有施救,唯一作出了正常反应旳,就只有屋外的狗不停吠叫。但其后相关视频被中国大陆主流媒体封杀,微博、抖音上的影片均被删除,仅存个别微信在流传。 而其后抖音上又有作者上传据指是事件后续的影片,片中有疑似犯案的男童被警方逮捕。但视频并未提及老人的状况,也有网友指出两段影片中的男童并非同一人。 责编:李世民/马立克/江日禾 网编:毕子默 网编:江复 9.【铁腕清零】贵阳令居民凌晨做核酸 民众反问:白天做会怎样? 中国贵阳近期爆发Omicron变种病毒株疫情,当局实施严苛抗疫,民众被要求在凌晨时份在街上排队做核酸筛查,更惹来民众反问:白天做核酸会怎样? 综合陆媒及社媒资讯报道,据贵阳官方通报:9月12日0时至24时,贵阳全市新增无症状感染个案118宗,累计报告确诊个案16宗,无症状感染个案475宗。 对于被迫在凌晨排队做核酸检测,民众大叫吃不消。有民众在微博留言指:白天做核酸会怎样?所有人被搞得睡眠不足神经衰弱就好啦? 另外,贵阳市疫情防控现场处置省市联动指挥部9月12日通报:贵阳多名官员因「履职不力」导致疫情外溢传播,被全市「通报批评」。但有民众则踢爆指出:中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处罚的6种情形是: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并没有所谓「通报批评」。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中国社会】唐山打人案开审 预计将持续数日 震惊中国的「唐山打人案」于周二(13日)开审,预计将要审理数日。 陆媒「红星新闻」报道,「唐山打人案」于周二(13日)在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庭公开审理。目前审理尚未结束,预计将持续数日。 今年6月,河北省唐山市发生「烧烤店打人事件」,4名女子遭到多名男子暴力殴打,引起全国关注和愤怒。事隔近3月,河北省检察院于上月底起诉施暴者陈继志等28人,但事件中的受害人一直没有露面或公开表态。有网民则直指,事件中只有15名警员遭调查,其中更只有8人被留置,最高层级亦只是副区长,似乎是「唐山公安体系有人动不了」。 陆媒较早时报道指出,主犯陈继志今年11月满42岁,其案底涉及2012年9月、2015年12月等三宗非法拘禁案、2017年交通肇事逃逸案、2018年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2019年涉及不当得利、2020年再次被列为失信执行人。案发数年前,陈继志曾在澳门赌场经营转介绍客人的叠码仔业务。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梁京评论】乌东大捷的重大意义 上周,全世界支持乌克兰反抗俄国侵略的人,都共享了「不敢想」的胜利成真带来的巨大喜悦。这一仗,乌克兰打的实在太漂亮、也太神奇。那么,这个胜利对下一步世界大局,特别是与中国有关的地缘政治格局,会带来甚么样的影响呢?分析这个问题的出发点,应该是乌东大捷带来的两个新的政治现实,一个就是,乌克兰将比所有人预料更快的速度收复国土,而更重要的政治现实就是,一个没有普京的俄国,可能很快就到来。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多次想到的问题,倘若当年蒋介石明智地让出东北,整个冷战的历史会是甚么样子? 乌东大捷前夕,普京明显地在努力搭建一个可持续的「新冷战」格局,而习近平也按捺不住与普京配合的冲动。不难想像,俄中两个核大国加上伊朗这个地区性大国,若能把各自的地缘政治资源整合在一起,并非不可能与美国领导的民主阵营对峙一段时间,形成一种结构化的所谓「新冷战」。虽然新冷战持续的时间不大可能超过「老冷战」,但对世界带来的威胁则可能大大超过「老冷战」。最重要的原因就是21世纪的世界正面临巨大的气候灾难和灾难性的人口结构变化。因此,「新冷战」越是结构化、持久化,世界陷入全面动荡的风险也越大。理解中国环境灾难和人口危机的人,应该不难理解这个逻辑。 乌东大捷的全球意义就在于,如果这一决定性的军事胜利能很快引爆俄国内部的政治危机,让后普京时代尽快到来,则有利于全球更快地转向全面合作,应对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危机这个正道。事实上,普京、习近平都是试图利用这个全球危机来绑架人类的合作,延长自己的独裁专制。 那么,乌东大捷是否像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那样,又给了习近平一个「改邪归正」的历史机会呢?虽然还会有人希望如此,但从这一次二十大中共高层博弈透露的种种迹象来看,习近平像普京一样,已经铁心「一条道走到黑」,他们确信,绝不能像利比亚前领导人卡扎菲那样天真地与西方世界合作,落得一个死于非命的下场。因此,我现在的判断是,不论普京和习近平是否见面,都不会改变两人合作到底,与西方对抗到底的决心。当然,这种合作能够达到甚么效果,已经很难由他们两人决定,普京和习近平都在国内面临难以克服的政治阻力。 如果普京被乌东大捷赶下历史舞台,是否意味著习近平也会很快下台呢?我并不这样看。正如普京下台需要一次决定性的军事大溃败一样,习近平下台需要一次决定性的经济大溃败。而这个大溃败的可能性显然已越来愈大。普京若下台,将非常有利于加速中国的经济大溃败。这背后的逻辑就是,后普京时代的俄国别无选择,只有与民主国家合作来应对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其中当然就包括一个正在经济自杀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的严重挑战。 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普京和习近平能比卡扎菲幸运。当年西方没能给卡扎菲安排一条生路,是后果严重的失误。有人说,卡扎菲的下场对普京影响很大,而我相信,胡耀邦、特别是赵紫阳的结局,对习近平也并非没有影响。俄国和中国都需要一场英国式的政治革命。这应该是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能受到如此多国人和「外国人」敬重和爱戴的根本原因。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09-12-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2日 1.曾扮演毛泽东的中国男星李易峰涉嫖妓后遭「一沉百踩」 评论:令中共形象受损 中共二十大将至,曾扮演已故中共领导人毛泽东、担任中共国家安全部宣传大使的中国知名男星李易峰,近日突爆出嫖娼丑闻,震惊全中国。事件曝光后,李易峰在中共官方的宣传,以至个人影视作品、代言和奖项等全遭「清零」,包括2个华鼎奖项。有分析指,除了一贯娱乐圈整顿外,李部分个人行为或被认为影射毛泽东,令中共形象受损,另亦不排除中共官方为敏感日子作「政治」部署。 官方:当事人对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事缘上周六(10日),中国知名演员李易峰原定演出央视中秋晚会节目,突然被抽起引发猜疑。翌日,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和官媒央视先后证实,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北京警方拘留,而当事人对有关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现年35岁的李易峰,2007年参加选秀节目出道,2014年与中港知名艺人杨幂、陈伟霆、钟欣潼合作拍电视剧 《古剑奇谭》而爆红,成为中国内地一线男星,参演不少中共官宣影视作品,包括2017年的解放军官宣电影《建军大业》,饰演参加「秋收起议」的红八军军长、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他于去年演出中共官宣剧 《号手就位》,在港台播出时曾获前特首林郑月娥推荐:「剧集由一群年轻演员演出,很励志、很正面」。 李曾扮演毛泽东 是中国官方「形象大使」 李易峰的健康俊朗形象,使他近年为中共国家安全部、人民检察院、共青团等担任「形象大使」,并拍摄多部中国国家宣传片,亦在中共建党100周年主题电影《革命者》中担任主演,扮演青年毛泽东。 不过,今次丑闻令李易峰被冠以「失德艺人」,仕途一落千丈、一沉百踩。中共官方、中国内地微博和网上影音平台等,随即纷纷展开「割席」,将所有与李易峰相关的影视作品、广告下架及删除,就连查询「李易峰」名字的搜寻结果都显示为「零」。所有广告商宣布与李易峰停止合作,取消其代言活动。 同时,中国内地华鼎奖宣布,取消李易峰曾在第22届华鼎奖获得的「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男主角」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影视明星」。 据2020年底推出的《荣誉称号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明文规定获奖者若有涉及「分裂国家」等言行,或严重违反社会道德等「有失艺德」行为,或因其他犯罪被处以刑罚或刑拘,就会被褫夺荣誉称号。中国女星郑爽因「代孕风波」成为首位被除名的得奖者,而李易峰因今次性丑闻,成为第2位被取消奖项名誉的艺人。 李被捕惹来不少揣测和争论 艺术成就全盘被否定 李易峰被捕惹来不少揣测和争论,包括官方以「近期」含糊交代事发时间,而李近期可自由演出和活跃社交平台。另有不少人将事件联想到中国知名男星吴亦凡、中国钢琴家李云迪、华语乐坛名人王力宏等中国人气明星偶像,接连因卷入嫖娼、性派对、与未成年人性行为、婚外情等丑闻被捕或被行政拘留,并遭官方严厉谴责,控以「失德艺人」永久在中国市场被封杀,艺术成就全盘被否定。 评论:转移视线、敏感日子前不希望引起太多联想 熟悉中国时政的香港评论员刘锐绍向本台分析指,认为今次事件除了延续近年中共在习近平领导下对娱乐圈大型整顿外,有多个地方值得留意。 刘锐绍说:因为他(李易峰)曾模仿已故领导人毛泽东,因而带来一些政治联想,会否因为他个人行为而影响到他所代表的人物?因毛泽东人生中,都经历过好几次感情,到他晚年亦有各种传闻,对中共高层形象未必有好处。故事件有道德上整顿、法律上整顿,亦有政治形象上的「矫正偏差」。在这些(二十大)敏感时候出现这类事件,无非是两个原因。第一转移视线,大家可见过去有类似事件出现转移官方丑闻(经济下滑引起的社会不满);另一是在敏感日子前,不希望引起太多联想,同时宣传官方的有法必依,故从正面角度,他们一定要找一些案例。 刘锐绍又质疑,中共官方过去「反贪污,反腐败,反色情」一系列行动,只为因为自身政治需要而「选择性」执行,「不同身分背景下场都会不一样」,有案件被揭发往往为制造一些「教育的样板」,「同一行为,有些会草草收场、有些会严刑处罚」。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铁腕清零】贵阳升级管控基层民众悲惨 多地封控致自杀剧增 因突然封控以及缺乏基本救济途径,被称为亚洲最大社区的贵阳市花果园大批民众陷入困境。多名线民公开求助,希望在被饿晕之后能有人代为报警求助。而当地官方则否认民众处境恶化,只承认严厉的封控还在继续。 贵阳市官方周日(11日)发出了更为严厉的管控措施,在甜蜜小镇等所谓的重灾区,升级管控。比如,每户安装磁性开门警报器,严禁出门,任何串门的人,会被立即隔离,隔离费用自理等。 而官方派出的武警和重装消杀人员严控出现阳性的楼栋。 但随着严厉管控升级,大批民众的处境亦迅速恶化。从周四(8日)开始,出于严厉封控中的贵阳南明区花果园社区多位业主和物管人员发出求助讯息,透露他们所在的楼栋已经出现多个断粮多日的租户,而他们的要求,仅仅是希望能得到一点剩饭以延续生命。 而另一位租住人员则发帖求救,称只希望在被饿晕之前发出这个求救讯息。但这些求救资讯在媒体人群传播不久,就遭遮罩。 本台记者亦多次尝试联系上该社区的社区办公室,但该电话一直无法拨通。 困境属实但官方避谈详情 本台记者联系上了同样被困在贵阳重灾区甜蜜小镇的原资深记者张贾龙,他证实了上述说法,并表示,从昨天(11日)开始,包括甜蜜小镇和花果园在内的两大重点区域的封控已经升级。 他指出,因为封锁比较突然,大多数民众的准备并不充分,政府迄今为止只提供了很少的救助,加上直接承担一线管控的社区的腐败因素,导致民众的处境比较困难。 张贾龙:今天应该是第九天了,现在就是升级了,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必须在家里面连楼都不能出的,你现在贵阳两个比较严重的地区吗,一个是花果园一个就是甜蜜小镇,我住的是甜蜜小镇。中秋之前发过我一颗白菜两颗土豆,如果只靠他的那个的话,生存都没办法维持。捐了一些物资嘛,前几天天气比较热,有些在运输的过程中就烂掉了。再加上中间有些人用它来发财嘛,最主要的就是社区和物业的人,他先不好都拿到自己家去了,还有一个就是他们把这个包装出来卖。 张贾龙介绍,花果园的人口十分密集,加上很多人是租住在此的打工者,因此他们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他们也听说了发生在社区的自杀案例,但究竟有多少,以及具体的原因,都无法知晓。 张贾龙:花果园的话是亚洲最大的社区了,几十万,最多的时候,有50万人左右。他们很多房东就把那个房子的隔断租给别人,比如说一个三室一厅的房子,里面可能住着五家人。很多都是那种,刚来贵阳的,因为他收入不高嘛。他自己连锅瓢碗盏都没有的,那这次一封控,饿饭的很多都是他们那里面的。而且还发了一个那个警情通报,就是专门讲一个女孩跳楼的事情, 19岁。官方的说法是她给她家里打电话,然后就跳楼了,不是刑事案件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个很难的。 为此,本台记者亦多次致电花果园社区,希望了解相关资讯,但该办公室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而另一个被视为重灾区的水东路街道办,则也一直没有接听电话。 但疫情防控的牵头机构、贵州市卫生健康局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以不知情为由没有回应此事。并表示相关的采访只能以官方资讯为准。 贵阳卫生健康局:哎,卫生健康局你要做什么?我这边不清楚这个情况呢,这边没有接到这些资讯。你说的这个地方是在哪里啊?花果园的话,你要打一下花果园那边的卫生健康局的电话了解一下,它都是在严密的管控的,但是你这边要是采访的话要与那个官方的资讯为准。 困境远非贵阳和封控本身 同样被困成都市的一位要求匿名的资深媒体人,在回应本台记者的采访时称,相比贵州和此前的上海等地的严厉封控,成都可能已经是内地城市中最温和的地方,比如,分区封控,还留出了一些口子,每个家庭2天内可以派出一人出门两小时,采购生活必须品。但即便如此,封控导致的经济困境,让很多中低收入群体陷入困境已是常态,由此而产生的悲剧性后果,连常人都能看见。但迄今为止,因此导致的悲剧和非正常死亡的详细资料,却一直无法被外界所知。 他说:应该是一种政治性的社会管控,不是什么疾病层面的。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次不管是贵阳,还是成都跳楼的挺多的,看到的都有两三个跳楼的了,就在过去几天。但媒体既不会报道,也没有人会追问他们为什么跳楼。有多少人自杀,这个没有数据的。 2020年那个时候有来自教育部门的零散的统计吧,就是当时自杀的人有点多。 他同时指出,迄今为止,成都被感染所谓新冠的人,并没有出现重症,很多人甚至连发烧都没有,千万级人口的城市,病例也非常少,但即便如此,绝大多数民众却主动成了严厉封控的帮凶,甚至对不赞同严厉管控的人施以暴力,这也是官方的这种政治性社会管控得以顺利推行的土壤。 本台记者亦就此致电成都市委宣传部,但该机构没有回应采访记者的请求。 而国家卫健委也没有对疫情期间非正常死亡的相关统计问题给予回应。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中共二十大前 胡耀邦长子撰文批「闭关锁国」 中共二十大将于10月16日召开,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长子胡德平在二十大召开前发表文章,指马克斯和恩格斯两位马克斯主义创始人均对「闭关锁国」持否定态度。由于北京「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最近发表一篇万字长文,试图为明清「闭关锁国」政策「平反」,分析指此文疑似「借古喻今」,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内循环」乃至「中美脱钩」政策造势,作为「红二代」的胡德平撰文痛批「闭关锁国」,格外引起外界关注。 胡德平的文章在上周一(5日)于「北京大成企业研究院」的微信公众号刊登,这篇1109字的文章,题为《看看马克思、恩格斯对「闭关锁国」是怎么说的》。文章指出,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即对中国等东方大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得出中国必然会「门户开放」以及中国「闭关自守已经不可能」的观点。 胡德平的文章指出,马克斯和恩格斯都认为,中国开放最大阻力是「全盘排外」的观点。文章认为,马克斯和恩格斯的这些观点,均是对中国专制王朝「闭关锁国」现状的历史性批判;胡德平又认为,马恩二人把中国「闭关锁国」的内因和外因,「前因后果的基本轮廓都说清楚了」。 胡德平又指出,关于马恩论中国「门户开放」的观点,形成于1858年10月8日。这比美国国务卿海约翰于1899年,向英俄法德等六国发出照会,要早41年。胡文强调:「马恩俩人都是19世纪诞生于西方的伟大学者、思想家,他们对世界问题并无偏见,更无刻意操作之嫌」。文章又认为:「马恩关于中国开放的观点,与其说对过去有意义,不如说对当下的中国更有意义,希望看到研究院在这方面有更多现实指导意义的文章」。 胡德平直言,「近日又看到煌煌新作《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心存喟叹,继生技痒,很想谈谈马恩对此话题说了些什么。以兹与对方作一有趣探讨,是否我过于教条了?是否明清两朝的帝王真有为其臣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意识?特发微信,以表互相切磋之意。 」 胡德平今年11月满80岁,北京大学历史系党史专业毕业,曾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十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第一副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有指胡德平曾与现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系密切,过去一度曾受习近平的信赖和重用,为中央高层对外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4.路透:美国将扩大对华出口晶片及设备限制 路透社引述多位知情人士表示,拜登政府计划在下个月继续扩大对中国的AI晶片出口限制,并对半导体制造工具做出管制。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指出,美国商务部准备出台一系列规定,以整合最近给个别美国公司「通知信」中的出口限制。 今年早先,商务部致信三家美国公司,包括科磊(KLA)、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又译拉姆研究)和美国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禁止他们未经许可向生产14纳米以下(sub-14nm)先进半导体的中国工厂出口晶片制造设备。 上述公司曾公开证实,他们收到了商务部的通知。 上个月,美国商务部通知辉达(Nvidia,中国大陆译作英伟达)和超微(AMD),要求两家公司在取得许可之前,不得向中国销售数款AI运算晶片。 部分消息人士称,这些规定可能包括其他针对中国的行动。限制措施也可能被改变,规则发布时间尚未确定,可能比预期稍晚。 路透社解释,美国政府的这些「通知」(is-informed)信函,允许商务部绕过冗长的规定编纂过程,并迅速实施管控措施,但效力仅适用于收到公文的公司。然而,若将通知信中的限制编写成新规定,将扩大禁令范围。 这表示,其它生产类似技术的美国公司也可能受限,因此,出口限制可能将适用于那些在AI晶片领域,试图与辉达和超微竞争的公司。 英特尔(Intel)和Cerebras Systems等新创公司都瞄准了先进AI运算市场。英特尔表示,正在密切关注情况,而Cerebras则拒绝对此发表评论。 一位消息人士表示,这些规定还可能对含有特定晶片的产品做出限制。例如:戴尔科技(Dell Technologies)、惠普企业(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和美超微电脑(Super Micro Computer)的数据中心服务器,都含有辉达的A100晶片。 戴尔和惠普表示,他们正在关注情况发展,而美超微电脑尚未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美国商务部一位高级官员拒绝对未来的行动发表评论,但表示「通常,我们希望通过监管调整,来整合在通知信中的限制」。 上周五(9日),一位商务部发言人拒绝对具体法规发表评论,但重申其正在「采取全面的方法来实施额外的行动⋯⋯以保护美国的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包括阻止北京获得加强军事现代化的美国技术。 专家指出,美国政府的这项行动,是为了确保美国的主导地位,并遏制北京的科技实力。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技术专家刘易斯(James Lewis)向路透社表示:「战略是遏制中国(中共),他们已发现晶片是一个咽喉点(choke point)。他们不能制造这些东西,他们不能制造生产设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台海局势】中共官媒称「有一中无各表」 朱立伦:两岸各说各即「各表」 中国官媒《人民政协报》日前发表文章,强调「九二共识」只有「一中」没有「各表」,并批评国民党高层扭曲「九二共识」立场摇摆。国民党主席朱立伦12日回应表示,国民党党纲对「九二共识」讲得很清楚,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汁原味不能够改变。朱立伦强调,两岸各说各话这就是「各表」的涵意。 国民党主席朱立伦12日出席党内竞选活动时表示,国民党对于「九二共识」的立场,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内容不能改变。 朱立伦说:两岸关系是国民党长期以来,以稳健务实而且是长期累积的。 「九二共识」是我们党纲里面讲得非常清楚,就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原汁原味不能够改变,这是我们坚定的立场。而且两岸本来就是求同存异,大家能够相互和平、持续交流,我相信这是国人的期待。 朱立伦并不承认,北京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怀疑他的亲美路线,以及在两岸关系上立场摇摆而作出的警告。 朱立伦说:「亲美、友日、和陆」这三者缺一不可,尤其两岸关系要能够和平,过去党章党纲的规定我们都是延续的。我再一次强调,他们讲他们的,我们讲我们的,不就是「各表」吗? 国民党前副主席郝龙斌表示,两岸达成的「九二共识」,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所以没有「各表」就没有「九二共识」。 郝龙斌说:如果说,我们现在台湾跟大陆之间共同认知的「九二共识」如果被推翻的话,当然这个共识就不存在。两岸的和平稳定,是要大家在一个共识的基础之上共同来努力。所以两岸之间之所以在马英九总统执政期间,能够和平稳定、经济发展,甚至没有军演和军机绕台发生,最主要就是有「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我希望两岸还在「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基础之上继续发展两岸关系。 台湾基进秘书长王兴焕表示,中国的讲法意味着根本没有所谓共识,无论国共有无共识,不论哪一个版本,都将台湾视为中国一部分,台湾绝不接受。王兴焕强调,国共两党说有共识,结果两边讲法不一样、各有版本,显然「九二共识」根本没有共识。 「九二共识」名不符实,用「共识」基本上就已经错了,因为依照中共及国民党的版本,完全就没有共识。王兴焕指出,国民党是否敢向中国讲出国民党版的「九二共识」?国民党不应只在台湾宣传时才敢讲。 今年是海基会与海协会「香港会谈」30周年,中国官媒《人民政协报》10日刊登文章指出,「九二共识」只有「一中」,没有「各表」,更批评国民党高层高层偷换概念,在提到「九二共识」时,将其进一步称为「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文章认为,国民党立场摇摆和倒退,降低了两岸同胞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平统一前景的期望值。 记者:钟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6.人权律师余文生再获颁国际奖项 无悔做「前行者」付出自由代价 北京人权律师余文生再获颁瑞典「安娜·达尔贝克奖」,该奖旨在表彰为人权做出努力且付出巨大公民勇气的人。余文生表示该奖是给中国人权律师的集体荣誉,他更表示,尽管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亦无悔过去所为。 上周五(9日),北京人权律师余文生获颁2022年度瑞典「安娜·达尔贝克奖」(Anna Dahlbäck Award)。该基金会表示,以此表彰余文生「为人权做出努力并付出巨大的公民勇气」。 余文生未能亲临斯德哥尔摩颁奖现场,由他人代为领取奖项。上周六(10日),余文生透过社交媒体推特公开获奖感言。 余文生感谢主办方及国际社会对中国人权律师的关注,并认为该奖是给中国人权律师和人权捍卫者的集体荣誉。 他表示,面对中国近10年的人权法治倒退,自由民主遥遥无期,中国为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而努力奋斗的很多人权律师、人权捍卫者面对的是失去律师执照、被抓捕、酷刑、牢狱折磨。 余文生也表示,他本人因代理人权法律案件,行使宪法权利,倡导和践行自由民主人权法治,先后3次被抓捕,前后4年多经历失去自由,限制出境、强迫失踪、酷刑、饥饿、对妻子和孩子的人身威胁等等折磨。但人权律师的付出和努力,只为一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世界,希望能建设一个自由民主人权法治的中国。 在接受本台采访时,余文生强调要与所有的中国人权律师分享该奖项,更希望藉由该奖让国际社会更加注目愈加倒退的中国法治环境下,人权律师和人权捍卫者的艰辛处境。 余文生说:这个奖项实际上对我、对整个人权律师和人权捍卫者是一种鼓励和肯定,也促使我们会更加努力的去工作,促进中国向人权法治方向发展。也希望通过这个奖向国际社会知道中国人权律师、人权捍卫者的不容易,也要知道中国现在这种人权状况相当不乐观,十年法治倒退给中国的人权、法治极大的打击;长路漫漫,希望国际社会对我们中国的人权律师和人权捍卫者支持和关注,也希望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下,让中国在不久的将来能真正实现人权和法治。 在回顾因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接力驰援709被捕律师及就法律不公发声而招致冤狱、吊照的遭遇,余文生坦言并不后悔,因为在任何一个时代,总得有「前行者」做出公民示范和付出代价。 余文生说:对于我过去所做的一切,我并不后悔,在中国现在这种状况下,必定有一些人要走在前面,也许要付出自由、甚至有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比如说刘晓波,中国才会真正走向进步。如果人人都不往前走的话,社会无法进步,所以我认为我做的一切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我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余文生的妻子许艳告诉本台,自今年3月底余文生获释后,因酷刑致残的右手失去书写功能,脱落的牙齿也正在治疗当中,其他的身体伤害也需要一个漫长的恢复过程。而与之相比,律师不能执业是更为痛苦的打击,但余文生没有选择放弃。 许艳说:余文生律师回家以后,右手颤抖残疾的一直不可以写字,掉的几颗牙齿现在正在安装的过程当中。经过四年多的关押,身体受到的伤害还是很多,都需要一个调养的过程,现在的困境就是余文生律师的律师证被吊销,他没法进行律师工作;他回来以后中国政府的打压并没有改变,还是采取以前的打压模式,这让我们的处境还是长期是一个比较艰难的过程吧!请求大家能够持续的给予关注。 许艳也表示深知自己的丈夫和中国人权律师群体一直在法律框架内推动工作,因此当他们被迫害、构陷入狱时,她以及其他的家属选择站出来为人权律师奔走维权。目前还有很多人权律师尚未获释,许艳请求国际社会继续向中国政府施压。 许艳说:不管是我丈夫余文生律师,还是其他人权律师,这帮人他都在法律范围内,去帮助弱势群体争取权利,然后遭到打压迫害,从我家属角度来说,肯定不认可或者是一定极力要为家人维权的。现在国内还有一些被抓的人权律师还没有回家,他们的妻子、家人也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一方面我希望他们能够坚强;其次也希望大家能够对他们持续的给予帮助和关注。 709律师第一人王宇向余文生获奖表示祝贺,她认为中国人权律师群体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民主国家的律师同行和组织理解他们努力的价值和意义,这让中国人权律师感到一些安慰。她认为中国法治前景黯淡,人权律师处境并不乐观,她恳请国际社会继续关切目前仍未获释的李昱函、常玮平、郭飞雄等人权律师和人权捍卫者。 王宇说:对余文生律师这个颁奖也是对中国人权律师的一个肯定,这些律师现在也确实面临着很多危险,如果没有国际上这些支持的话,可能中国人权律师早就被灭了。当前中国这些环境来看的话,我是很悲观,中国人权律师都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也希望国际上的政府也好、还是机构也好,媒体也好能够进一步关注还在监狱中的李昱函律师还有其他的人权律师、人权捍卫者。 安娜·达尔贝克是瑞典知名的国际人权律师,为国际刑事司法工作组(ICC Group)代表;2016年,瑞典籍国际人权律师安娜·达尔贝克创立同名纪念基金会和年度奖项。同时支持和参与该奖项的还有国际特赦、瑞典非政府组织「服务」(Diakonia)、联合国难民署、红十字会、瑞典律师协会等组织和机构。 现年54岁的余文生为北京知名人权律师;曾代理多起宗教迫害及其他人权案件;2014年因声援香港占领运动被拘近百天;709大抓捕后,他提告中国公安部及部长违法拘捕律师和人权捍卫者;并担任被捕律师王全璋的辩护,因而遭到当局报复并被注销律师执业证。 2018年1月18日,余文生公开发表修宪建议,要求国家主席则差额选举产生、取消军委主席及军委制度等;第二天即遭国保抓捕,其后被指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名,于2020年6月被秘密判监4年,在被羁押期间遭受严重酷刑和虐待。 2019年1月余文生获颁「德法人权法治奖」;2021年2月,余文生再获颁「马丁恩纳斯人权捍卫者奖」。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苏旋 7.【铁腕清零】公安暴力执法 辣椒水警棍齐出 虽然最新一波Omicron变种病毒株症状轻微而且重症率偏低,但中国各地为「忠实执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清零」政策,不断向平民百姓施以暴力。中国社媒近日流传多条影片,均显示中国公安以及防疫人员进行「暴力清零」。 本周日(9月11日),一条网络影片显示,在成都郫都区,一名男子因没戴口罩被警察和其他市民围住。面对警察的质问和其他市民的谩骂,这名男子反问道:「我为什么要戴口罩?」警察回答说:「疫情规定必须要戴口罩。」,这名男子又问道:「谁规定的?国家规定的原因是什么?」周边的市民则骂道:「你是不是来投毒的哦?」,并要求警察将这名男子「铐起来」。就在男子与市民辩论时,一名警察趁其不备,对男子使用了辣椒水攻击。 同一天,另一条在微博上被热传的影片显示,成都的一位水果店店主在店内「抢救」水果,几名公安和防疫人员敲开水果店店门进店警告。在遭到质疑后,带头的公安将水果店店主拖拽到店外,几名防疫人员一齐将这名店主暴力制服。同时,还有防疫人员抢过水果店工作人员的手机,要求删掉录像。 9月初,贵州省省会贵阳市爆发新一轮疫情,贵阳政府宣布进行所谓「临时静态管理」,进入事实上的封城状态。周六(9月10日),在一则被广泛传播的影片中,一帮公安持警棍进入居民家中,将正在睡觉的男户主按在地上。这名男户主被公安制服时,仍十分无奈地说:「我不明白。」随后,这帮公安又训斥女住户,一名警察大声地说:「现在疫情期间,你们居然不配合防疫措施,不尊重疫情防控工作人员,我告诉你,我现在告诫你,刚刚给我开门的时候,竟然不配合……」同时,这名公安还两次要求女户主蹲下,并威胁不配合的话将「依法使用强制措施」。这条影片在中文互联网上被广泛传播,据网民称,这些公安是在挨家挨户检查住户是否做了核酸检测。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8.【铁腕清零】央视直播中秋晚会 山东济宁封控居民集体留言求救 上周六(10日)是中秋节,中国中央电视台当晚直播《中秋晚会》,本来这理应是一个欢乐的晚上,但处于水深火热的山东济宁居民却在央视社媒直播之际,在社媒留言区集体向外求援,有网民甚至直指当地政府「老弱病残孕幼儿无差别拉去外地隔离」。 据网民反映,周六晚上央视于社媒直播《中秋晚会》时,留言区出现大批网民留言指:「山东济宁请求支援。」「救救孩子吧,坐标济宁。」 有网民直指当地政府「老弱病残孕幼儿无差别拉去外地隔离」,也有网民投诉称:「一天三顿泡面,一个星期了!」 除了在央视社媒留言外,济宁市民亦在网上披露了当地疫情防控存在其他问题详情,包括隔离点环境差,甚至有些市民被安置的隔离点竟是废弃工厂,门窗破旧,被褥发霉,环境极为恶劣。另外,网民亦指济宁官方未做到分区管理,所有被官方认定的密接、次密接,甚至不是次密接的同一栋楼的居民,均被官方无差别拉走。 据济宁市卫健委数据,2022年9月11日0时至24时,全市新增本土确诊个案1宗,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个案13宗。在济宁市10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官方对于很多市民在中秋节期间被禁锢在隔离点表示歉意。但济宁市民则在社媒上回应指出,当地市长热线等沟通渠道不畅通,信息反馈通道堵塞,民生问题无法解决,官方道歉沦为表面形式。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财经拆局】「内出血」的转机—商界施压,「0+3」曙光在望 继政协常委唐英年、九仓系大股东吴光正促政府通关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前局长马时亨亦认同香港现正「内出血」。商界向新一届政府集体施压绝不寻常,反映利益团体已感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相信政府好大机会在十一月前,进一步放宽现行的隔离措施至「0+3」安排,即是外地来港人士不用再入住隔离酒店,只需居家观察,若真的如此,香港将正式加入「病毒共存」行列。 新一届特区政府七一上场后,至今仍未能抛出具体通关时间表和路线图,商界显然已等得不耐烦,日前先有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提出警告,若不与内地及国际重启交流,香港「只靠内循环会内出血」;同一天,近年已转趋低调的九仓大股东吴光正,也罕有地撰文表明本港绝非「内向型」城市,形容入境如果不畅通、不便捷,就会令许多居港人士离港,强调不能把香港的独特优势拱手相让。 上周五(9日)到商经局前局长、富卫集团董事会主席马时亨发功,直言香港作为国际城市,假如不对外开放就两头不到岸,他说:「我哋冇得『内循环』,香港得700万人,而家系『内出血』、两头唔到岸!」 马时亨形容,现行隔离措施浪费了香港人「几十年心血」,表明解决办法只有完全取消海外抵港者在酒店检疫的措施。 在今天香港几乎没有反对派情况下,商界倾巢而出,对现届政府施加压力,显然非比寻常,既反映香港目前已经失去对外联系角色,经济下半年亦绝非财爷陈茂波口中说得那么乐观,他们发现政府在对外通关一事上似乎进退失据,商界们看不见曙光,唯有选择公开发声「抗议」。 同时这批在政商界均属重量级的人物,选择公开施压,而不是私下透过人脉向政府表达诉求,显然背后亦反映中央权斗下,部分派系不满意习近平提出的「动态清零」政策,正在拖累内地经济跌落深渊,透过授意这批商界精英发声,是期望香港可以为内地的隔离政策,率先打开一个缺口。 虽然本港上月初放宽抵港检疫安排至「3+4」,即是三日隔离酒店以及四日居家观察,但充其量只是便利了港人回港缩短隔离时间,但说到要吸引外国旅客来港,显然远不能达到目标,航空业界更称「3+4」不足以吸引外国航空公司复航。 政府明显是感受到商界的不满,上周长假前公布放宽海外客机的驻港机组人员至「0+3」安排,机组人员抵港后只要在机场「检测待行」,核酸检测阴性即可进入社区,不用检疫,抵港后首3日只要继续接受医学监察,包括避免于公共场所除口罩,并要记录个人行踪。 这次对机组人员隔离措施的放宽,绝对是港府防疫政策一个重大让步,特别是考虑到近日确诊人数每日仍然过万,中秋节期间亦因家庭聚会,疫情势必恶化,在这个背景下当局仍然愿意放宽防疫要求,明显是官员有心测试各界反应,为十一月两个重要国际盛事,作好更宽松处理准备。 新政府上任后,高调宣布11月复办两项大型国际盛事,分别是香港国际七人榄球赛及国际金融投资峰会,这两大活动被视为香港复常的「试金石」,许胜不许败。不过,十一月的国际金融投资峰会已经出师不利,《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报道,为了吸引全球顶级金融业高层参与,金管局提出让与会者不必隔离的想法,但遭到部分获邀出席的高层拒绝,因不愿接受特殊待遇,担心获得特殊待遇将惹来负面看法。 这种级数的大型国际金融峰会,距今只有两个月时间,到今天仍然无法落实出席重量级嘉宾的名单,是相当罕见,反映《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绝非空穴来风,估计很大机会政府稍后就会公布,将机组人员「0+3」的安排放宽至全部外来旅客,务必令国际金融投资峰会可以顺利举行,意味着香港亦将正式加入国际社会「与病毒共存」行列。 中央官员包括总理李克强以及负责港澳事务的副总理韩正,都一再表态要求特区政府要坚持对外联系,特别是维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但香港近期无论在人材战以至经济排名都输给新加坡,已经令防疫政策难再严守下去。 加上近日本港经济数据表现参差,虽然月初公布的零售市道在7月终见起色,零售销货值在消费券带动下上升4.1%,扭转之前两个月跌势,亦优于市场预期,不过另一个反映商界经营信心的香港8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报51.2,较7月的52.3下跌,表现为5个月来最弱,而对于未来一年的经营前景,业界亦再度由好转淡。 更重要是作为经济命脉的本港贷款需求,恶化情况要比预期差得多,7月的年化贷款增长率为负5.1%,幅度较6月的负2%扩大,连续两个月录得负增长。当中又以住宅按揭跌幅较大,反映楼市需求明显转弱,其中7月份新申请及新批出按揭数字均下跌,其中新批出按揭贷款金额及宗数按月均大跌逾两成,是连跌两个月,明显楼市信心已经出现拐点。 可以预期,当隔离措施转为「0+3」,港人外游意欲将出现「报复式」反弹,而外访旅客亦有机会逐步复常,对早已一潭死水的旅游及航空业可望直接受惠,亦有助带动本地零售市道。 然而,这种安排是有代价的,就是与内地通关变得遥遥无期。 虽然特区政府向广东省政府提出「逆向隔离」构思,内地官员表面亦承诺会配合,但现时内地官场对疫情一旦失控就要问责下台,试想如果你是广东省省长,会否愿意赔上自己头上的「乌纱」与香港下这盘赌局?看看行政长官李家超原本「访粤之行」,最终被叫停,要放弃亲身北上,改为举行视像会议,已经充分见到内地官员取态。 当然,即使进一步放宽隔离措施,并不等于就可以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国安法》两年前生效后,不单令公民社会彻底瓦解,近日更被「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批评《国安法》条文模糊,给予行政长官和警方过大权力。而由行政机关指定法官和决定是否以陪审团审讯,以及过高的保释门槛,都明显削弱司法独立和公平审讯权利。委员会敦促港府废除《国安法》和煽动罪。 由上星期《羊村十二勇士》等绘本案,被控「煽动刊物罪」,五名被告经审讯后被裁定罪成,是自六七暴动后,首宗经审讯裁定罪成的「煽动刊物案」。正如首被告黎雯龄称,本案审讯令人质疑有限制的自由是否真正自由。 当《国安法》令香港红线处处,资讯及言论自由被重重钳制,包括被迫停运的《苹果日报》及《立场新闻》高层亦被控「煽动刊物罪」,案件将陆续开审。正如本栏多次强调,金融中心失去资讯自由,会令外资担心增加投资风险,不是单靠放宽隔离措施就可以弥补,最终这个金融中心的「金漆招牌」,恐怕都会被除名。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1-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1日 1.北京3校疫情连环爆 传媒大学逾500师生集中隔离 中共20大即将举行,北京群聚疫情连环爆挑动中南海敏感神经。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因一名学生感染新冠肺炎,全校1万多师生紧急封闭管理,10日更将500 多名师生和员工,进行集中隔离。 据北京疾控中心通报,1名中国传媒大学生4日自福州搭机抵达北京,5日住进学校后并未外出。该生8日出现发热等症状,9日就诊核酸检测为阳性,10 日诊断为确诊病例。 传媒大学疫情防控小组随即发出公告,9日17时起实施应急封闭管理,全员进行核酸检测后,再发现7宗本土确诊病例和2宗初筛阳性感染者。 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李众在10日新闻发布会上表示,9日晚上开始到10日凌晨,将校内出现疫情的36号宿舍楼,488名学生全部转运集中隔离。另外还有19 名教师、5名后勤员工也全部转运集中隔离。 此外,北京化工大学昌平校区6日出现校园聚集性疫情,随后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也出现疫情。截至目前为止,这3所学校累计报告超过60 宗本土感染个案;中国传媒大学多个宿舍楼和餐厅已被划为中高风险区。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中国样板男星李易峰竟是嫖娼累犯 警方:予以行政拘留 中国男星李易峰10日原定演出央视中秋晚会节目突然被抽起引发猜疑,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11 日贴文指,警方在侦破一起违法犯罪案件中,将演员李某某(男,35岁)查获,该人对多次嫖娼的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央视新闻客户端11 日傍晚,以「北京警方:演员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行拘」为标题,证实李易峰被捕。央视报道指,「经总台央视记者与相关部门核实,演员李某某系李易峰」。 李易峰微博5日之后没有再更新,在传出央视抽起他中秋晚会节目后,李易峰工作室10 日晚间发表「严正声明」,称李易峰一直坚守道德底线,网上有关其个人生活的言论均为严重不实,是别有用心者散播的谣言。不过,相关声明目前已标示为「不得显示相关内容」状态。 央视日前宣传显示,李易峰将参加10晚间8点的中秋晚会,但10日中午更新的节目表上,删除了李易峰及节目名字。 据《星岛日报》报道,央视秋晚是采用录播形式播出,李易峰的节目早在10多天前已完成录制。舆论猜测,节目突遭删除情况并不寻常。 李易峰曾担任中国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活动的形象大使,但和他相关的内容,近日已在最高检微博中消失。 李易峰在2007年的东方卫视选秀节目《加油好男儿》中获得总决赛第八名及最具亲和力奖,从而进入娱乐圈。 2014年主演古装剧《古剑奇谭》,首播获得全中国同时段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网络播放量突破50 亿。他在剧中饰演男主角百里屠苏,并为该剧演唱插曲《剑伤》、《剑心》,让李易峰成为知名演员。 2017年李易峰参演解放军官宣电影「建军大业」,饰演参加「秋收起议」的红八军军长、红九军团政委何长工。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铁腕清零】上海商场1/3店铺关门 民间官媒各说各话 上海今年上半年因疫情封城2个月,商业活动大受打击,近期民间资产管理公司报告爆出有商场空置率超过3成。上海官媒《解放日报》特别发文「辟谣」指空置率仅25% ,但数字也比北京、广州等城市高出许多。 中国房地产分析机构「克而瑞资管」,近期对上海市区及远郊20余个商业项目实地调研后指出,重点项目平均空置率达9%,超出一个城市购物中心平均空置率的「5% 警戒线」,显示商场整体经营将受影响。目前北京、广州、深圳以及杭州和武汉等热点城市的商场空置率为5%。 克而瑞资管报告指出,其中陆家嘴正大广场空置率飙升至34%,次高的是人民广场商圈的世茂广场,空置率超过20% 。且随着全年消费旺季过去,预估下半年空置率或将继续走高。 报告发表后「上海商场空置率高」迅速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上海市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的「上观新闻」,10 日发文「辟谣」表示,一般商场的空置率是以空置「面积」而不是空置「店铺数量」来统计。 上观新闻指,多家自媒体都引用了某机构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调研文章中的数据,并对其中部分数据掐头去尾,得出诸如上海商场空置率超三成、1/3 的店铺关门等结论。 正大集团则说明,正大广场自2019年起开始新一轮升级改造工作,计划以3年时间完成。截至上月,全场出租率达到75%(即空置率为25%)。预计年底会有99 家新品牌亮相,届时商场的出租率将达到90%。 上海4月起因Covid-19(2019冠状病毒)封城2个月,经济受到重创,上半年经济年减5.7% ,让出中国经济首强宝座给北京,经济走跌以及民众对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感,民众消费购物意愿下滑,影响商场营运。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中国官媒称九二共识只有「一中」无「各表」 国民党:断章取义 今年是中国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香港会谈30周年,中国官媒人民政协报刊登文章指,要正本清源「九二共识」,强调「九二共识」只有「一中」,没有「各表」。国民党 11日回批断章取义、无法接受。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总召集人曾铭宗表示,中国大陆官媒的报道跟两岸过去交流的共识不一致,所以这是大陆官媒的断章取义,当然有「九二共识,一中各表」。假设陆方只片面撷取任何一段,国民党不会接受,台湾民众也不会接受。 人民政协报10日刊登文章表示,近几年来,国民党高层偷换概念,在提到「九二共识」时,将其进一步称为「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 报道指,无论是「九二共识」、「一中各表」,还是「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两岸都必须正本清源。这也体现国民党内一些人还在和大陆争夺谁代表中国的问题。 报道又称,这个问题在「新中国」(即1949年中共建政)成立后,新政协的召开就已解决。「1949年10月1 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就已宣告取代了中华民国政府,而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报道说,「九二共识」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说,共识中,双方都表明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态度,对于一个中国的涵义,海基会表示双方认知各有不同,海协会表示在事务性商谈中不涉及,作了搁置争议的处理。 *绿委:小弟国民党被老大哥狠打耳光*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表示,国民党不断说有「九二共识」,不断对台湾用欺骗的方式说有「各表」,甚至跑到中国附和中共所谓的「反台独」。中共这次立场明白告诉你,「『中华民国』、维持现状、台湾都叫做台独」,没有「各表」只有「一中」。 王定宇指,「一国两制」走向新疆、香港、西藏,就是中国政权对台湾的设定,所以这么明白的立场,国民党就不要再骗了,你的老大哥、祖公中国共产党已经不管你的脸皮了,讲得那么白。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5.多伦多港式中秋市集 档主盼香港人早日团圆 加拿大多伦多香港人团体在中秋节举行港式市集,吸引港人移民及本地人入场,趁佳节好好缅怀香港的风土人情。 港式市集组织者多伦多香港会在网上公开招募档主,吸引了各式港人档主申请入场,市集有售卖港式食品、手工艺品、繁体书、黑胶碟,更有档主布置以港式茶文件为主题的「打卡位」,有摊档亦即场为入场人士拍摄情侣及家庭照。 主办团体多伦多香港会Irene 表示,受疫情影响,加拿大港人已有两年未能好好过中秋,希望市集为港人移民提供去处:「过去两年多的疫情,都无太多节日气氛,好像没有一个较大型的、我们自己港式的地方,故好想做一个有节日气氛的活动,让大家可以开心、轻松地享受一日中秋节。」 她又表示,办市集是希望让新到埗港人一展所长:「有好多香港人来到之后,其实亦有好多自己的手作、艺术品或服务想推广给本地人及其他香港人。我会好想做一个平台,让他们有机会用一个相对低的价钱,都可以将自己想做的事实行。」 Irene又形容入场人士除了香港移民,亦有在附近居住的本地人,希望市集可以让本地人多了解香港文化。 至于市集内出售的商品,Irene 表示并无特别限制种类,在网上公开招募后,只需与中秋相关或是香港人喜欢的便招收入场,故三十多个摊档均各有特色。至于多伦多香港会的摊档则有售卖电影《少年》的 DVD,她指希望多在加拿大推广香港的独立电影。 *档主望中秋市集让港人团圆* 香港台创办人兼主持Fiona Yellow 亦有在场摆设摊档,售卖自己设计、具香港特色的贴纸,她形容售卖自己设计的贴纸是她的梦想,非常开心在市集遇到欣赏她作品的香港人。Fiona 又认为今次市集的人流超出预期,亦吸引了不少新到埗移民,让更多香港人互相认识,而中秋节对新移民亦是别具意义:「刚刚由香港来的朋友所有亲戚都不在、人生路不熟,我觉得有这个中秋市集,可以让他们有种团圆中秋的感觉,有种香港人团圆的感觉。但当然我们心中亦想到,在墙内有很多人不能团圆,我们在这里亦会想念他们。」 *新移民港人设摄影服务* *为港人家庭拍合照* 新到埗的移民Dennis及Jason亦是檔主之一,Dennis 说他们刚来加拿大数个月,希望在正职以外,用自己的摄影技术为香港人拍摄家庭合照:「我们有些中高阶的摄影器材,我们想到很多香港人来到应该都需要求职相,不如帮人拍摄 LinkedIn求职相。又饰逢中秋,我们也帮他们拍摄情侣或家庭相。」 Dennis 形容在市集中为香港失明律师陆耀辉拍摄的事令他印象深刻:「老实说我第一次为盲人拍照,姿势上都要想想如何协助她摆得好一点。感觉到她内心都有些讯息想表达,她想做些姿势,努力一番后为她拍了一张很好的相片,这令我非常深刻。」他的拍檔 Jason则认为拍家庭合照最深刻:「发现好多香港人来到都没有机会拍摄正式的家庭合照或情侣合照,所以很多时候他们来到谈两句已很想拍照,让我觉得很惊喜。」 有移居加国多年的港人移民夫妇陈生陈太一同入场,认为活动对加国港人有团聚意义:「在多伦多很少见到这么多香港人聚集,难得有这次机会。希望将来有更多活动,多些香港人聚一聚。(陈太:最好尽量可以围炉吧。)」 较年轻的新移民Josephine 亦表示回忆起以往香港的市集:「感觉像真的在香港行市集,很多不同方面的手工饰物,所以我觉得能凝聚香港人。」亦有参与者表示,让选择留在香港的人知道,在海外的港人有尽力流传香港文化,做更多他们已无法再做到的事。 记者:胡彗蓝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10-2022 CNEWS
by CNEWS
CNews 3:45 AM (17 hours ago) to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10日 1,【羊村绘本案】言语治疗师总工会5被告各囚19个月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会5名理事被控透过发布「羊村」系列儿童绘本「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区域法院法官郭伟健10日下午,判处5名被告各入狱 19个月。 5名被判刑的香港言语治疗师总会成员包括:主席黎雯龄、副主席杨逸意、秘书伍巧怡、司库陈源森和委员方梓皓,他们于去年7 月被拘捕,其后分别被落案起诉「串谋发布煽动刊物」罪。 控罪指5人在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间,串谋他人出版一套三本「羊村」系列绘本,意图煽动他人「憎恨或藐视」香港特区及其司法制度,使用暴力和不守法。 黎雯龄和杨逸意分别解雇辩护律师,选择亲自求情。黎雯龄在上午求情时,提到言论自由的定义以至是否有限制的问题时,被法官郭伟健制止,表示求情不应发表政治宣言,并提醒首被告不满判决可以上诉,终审法院亦有外国法官,而且区域法院也无法只手遮天。 黎雯龄则以,「我无嘢讲」响应法官,并停止发言。 杨逸意求情时表示,本案与其说是审讯绘本有无散播谣言,不如讲明是对正确历史观的审判,他认为,历史没有所谓绝对,只有多元。 杨逸意最后表示,并无后悔制作绘本,唯一后悔的是,来不及被捕前出版更多绘本。 *法官:煽动意图来自对儿童脑海产生的效果* 法官郭伟健早前早前颁下的书面判词指,虽各被告辩称他们被控的控罪违宪,与《基本法》及《香港人权法案》所保障有发表、言论、出版或进行文学艺术创作,及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不符,但法庭指,双方均接受这些权利并非绝对,亦可能会受限制;法庭考虑后亦信纳,虽然《刑事罪行条例》第 9条使用了 「憎恨」、「藐视」、「离叛」和「不满」这些概念,但并不是如此含糊不清或有欠具体,故裁定对辩方控罪是否合宪的质疑并不成立。 判词又指,根据法庭分析,3本绘本均有煽动意图,煽动意图并非单单源自文字,而是这些文字在儿童脑海中所产生的效果。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海外台湾人致函联合国秘书长 呼吁支持台湾参与 联合国大会即将召开,台湾人公共事务会等多个海外台湾人组织会长,联合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 ),呼吁支持台湾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 信函指出,海外台湾人的共同愿望是见到台湾以正式会员国身分加入联合国及其所属专门机构,并以「台湾」名义成为联合国第194个新成员国。 海外台湾人组织会长们在信函中表示,当联合国大会(UNGA)于9月13日开幕时,台湾2350万人将再次被完全忽视、被冷漠排除在外,毫无合法代表。 信函指出,1971年联大第2758 号决议仅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国席次,但未授权「中华人共和国代表台湾人民,也从未承认中国对台湾的领土主张。中国试图引用联大决议以将台湾排除于联合国外「正当化」,是极为荒谬且毫无依据。 信函表示,台湾具备国际法的所有国家要件,长期以来一直是独立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积极主要贡献者,也是世界各国仿效的民主灯塔。台湾充分参与国际社会的权利不应受到中国政治霸凌与领土野心限制,将台湾纳入联合国将稳定整个亚太地区,并使联合国成为更具完整代表性的世界机构。 发起联名信的台湾人公共事务会(FAPA)会长简明子指出,台湾2350 万人完全有资格以「台湾」名义以及联合国正式新会员国国民身分,自豪地走进联合国及其附属组织的大门。 简明子感谢美国对台湾有意义参与的支持,台湾是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具备成为联合国正式会员国的所有条件。台湾加入联合国并未有任何法律障碍,除了一个政治障碍,亦即中国。 联署这封信函的除了简明子外,还包括北美台湾人医师协会(NATMA)会长谢博夫、北美洲台湾人教授协会(NATPA)会长郑丽伶、全美台湾同乡会(TAA )会长陈桂铃、世界台湾人大会(WTC)会长程韵如、台湾人公共关系会(FAPR)会长高龙荣、世界台湾同乡会联合会(WFTA )会长傅佩芬、欧洲台湾协会联合会(EFTA)会长黄爱华、台湾独立建国联盟美国本部(WUFI-USA)主席周明宏,以及北美洲台湾妇女会(NATWA )会长赖慧娜。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中国兰州客运债台高筑 令员工自贷款当薪水 又见中国地方财政恶化惨况。公营的兰州公交集团因负债累累达人民币39亿元,已长达数月发不出工资,竟然下令员工自办贷款发薪给自己,并由公司作保还本还息。 综合中国天目新闻与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报道,最近兰州公交集团发给员工告知书:「用于解决2022年6月至9月份职工工资的兰州农商银行『金城E 贷』薪易贷(专享)定制贷款,由集团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并承担按月结息、到期还本责任。」 兰州公交集团宣传部员工证实的确如此,但制定的员工自办贷款自发薪方案还在测试阶段,「我们公司目前共有8800余名职工,但这封告知书只发放给了10 几人,旨在征求职工的意见」。 这位员工指出,17年来票价维持1元没涨过,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还发敬老与学生卡等,估计让利超过近10亿,「从2020 年开始,受多种因素影响,我们的收入已经无法覆盖成本,维持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 员工说,从今年6月起,公司已近4个月没有发薪酬,之所以令员工自行贷款自发薪,并由集团还本金及利息,实因兰州公交集团已经没有办法申请贷款。 员工指出:「企业目前负债39亿,负债率达72%,已无办法再申请贷款。」经与合作的银行商议才出此下策,眼下时值中秋和国庆,企业和上级部门都在设法解决问题。 针对兰州公交集团发薪难,兰州市国资委经济企业改革科已成立「风险化解小组」协调资金调度,暂时先发2000元给每位员工应急。 另有兰州公交集团员工家属质疑,员工是拿自己的信用办贷款给自己发薪,「如果企业自己都因为各种原因办理不下来贷款,那无法还贷的风险又由谁来承担?」 对于兰州公交集团出此奇招,中国网友说:「活久见,发工资还能这样搞,贷款上班,真成魔幻世界了!」、「中国多数城市的公交运营都是市政补贴,很难盈利,但无论怎样财政吃紧也很难看到官员被拖欠工资的」。 更有网友指出:「疫情影响以来,国内很多企业都生存困难了,政府本应大力扶持,而不是大方地去非洲撒钱了」、「现在内部矛盾越来越多,再这样封闭下去,看看什么时候会出乱子?」 上月河南周口市郸城县公交公司也曾发布营运困难的通知,并说已好几个月发不出薪资给司机,无奈之下公交车全面停驶。因中国境内的公交车公司都是国营,发不出薪资给司机凸显地方财政日益恶化。 此外,中国多个省市包括浙江与上海之前陆续传出公务人员减薪的消息,减薪幅度约2到3 成,关键在于公务员的薪资来源主要是税收,当宏观经济还撑得住至少还有税收进帐,反之若经济数据逐渐趋缓,税收势必萎缩。 中国黑龙江省鹤岗市并传出取消招聘基层公务员计划,虽然这份公告发布后不久随即被消失,但「地方政府没钱了」的耳语已不胫而走。 估计截至2021年10月,中国31省市的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达人民币29兆6500亿元,其中仅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市、浙江省、江苏省等5 个省市自治区的地方债务率低于100%的风险警戒线。 华裔美籍学者裴敏欣曾经在日经亚洲撰文表示,中国自2009年开始大幅举债,以刺激经济成长,如今债务占国内生产毛额(GDP)比例高达264%。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台军明年大幅增加弹药装备库存 专家:准备持久防卫战 台湾2023年国防预算总额约新台币4151 亿元,其中作业维持预算创新高。专家认为,大幅提升战备弹药与装备存量,并补充装备,明显是为因应在外援可能断绝下,让台湾本岛地面可持久进行国土防卫战。 国家政策研究基金会副研究员揭仲指出,明年度国防预算中的「作业维持」费用达新台币1337亿元,较今年的1069亿增加268亿元,增幅为25 %。揭仲分析,台湾军方2023年「作业维持」预算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台湾军方预备在明年大量采购各种传统弹药,预算规模是今年的4 倍,以增加战备弹药存量;第二,地面部队将从明年开始进行大规模的缺装补充,包括后备部队;第三,海空军为应付中共对台湾周边海空域的袭扰,导致零附件采购预算大量增加。 揭仲指出,目前台湾军方三军的传统、通用性弹药,是统一由陆军司令部编列预算采购;而2023年陆军司令部在「战备弹药及教育训练用弹药购置」部分就编列近80 亿,几乎是2022年编列数21亿的4倍,代表台湾军方预备在明年大幅增加各类传统弹药的战备储存量,以利日后在外援断绝的情况下,于台湾本岛持久作战。 揭仲认为,从台湾军方2023年大量采购传统战备弹药,并进行大规模缺装补充,显示国防部为应付2027 年台湾海峡可能的军事风险,已调高各类弹药与装备器材的战备存量,并希望在短期内快速补足,强化军方在战时外援可能断绝的环境下,持久进行国土防卫战的准备。 揭仲也指出,在共军持续侵扰西南空域,更片面推翻海峡中线默契的情况下,海空军明年也大幅增加装备零附件的采购,以因应频繁出勤所造成的后勤维修压力。空军司令部「后勤及通资业务」 2023年采购「各型飞机、发动机、防空武器、通信装备、雷达系统、工兵装备及地面支持各型装备等所需军事装备及设施」编列约192亿元,较今年预算编列数120 亿,大幅增加72亿。其中「F-16型机装备零附件采购」编列95亿,几乎是2022年编列数24亿的4倍。至于海军司令部装备零附件采购,明年采购预算编列数约 74.5亿,比今年编列数59亿也增加15.5亿,增幅约26%。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5.【声如洪锺】吴光正打著红旗反红旗,新加玻抢生意因看准香港弱势时机 香港执行中央的「动态清零」已出现疲态,如今亚太区内其他国家也陆续解封,政商领袖看内已越来越不耐烦!前政务司司长唐英年周四(8 日)在一个高峰论坛演讲时表示,本港有别内地,难靠内循环运作,否则会「内出血」,强调本港必须与内地及国际经济重啓交流;民建联主席李慧琼出访印尼后反映,香港防疫政策令印商未必考虑赴港发展,说港府应制订「向前的防疫政策」;九龙仓大股东吴光正日前更借习主席的「七一讲话」,说香港必需优先重拾「畅通便捷」国际联系,移除不利入境的绊脚石,全方位执行习主席提出的第四个「必须」云云,可是习主席偏偏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吴光正这不正是「打著红旗反红旗」吗? 香港正在「动态清零」与重启国际联系之间举旗不定之际,区内的头号对手新加坡已迫不及待连环出招抢人才兼抢生意了! 新加坡早在8月开始放宽防疫措施,废除口罩令,到访旅客也免疫苗及隔离,相比香港寛松自不待言。港府早前宣布的「香港金融科技周」定在10月底至11 月初举办,如今新加坡亦声称将在同一时段举办相同主题的「金融科技节」,国际商界领袖被逼要从两地活动「二选一」出席,看来新加坡胸有成竹抢生意!在「抢人才」方面,香港近两年也因移民潮及防疫政策等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金融、科技专才都有转投新加坡发展趋势。特首李家超扬言香港必须要「抢人才」,唯具体实施政策只闻楼梯响,新加坡就已经出招了。 主持:锺剑华、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9-9-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2年9月9日 1.【英女皇驾崩】港人往英领馆献花 学者:勾起对英殖时期的缅怀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离世,世界各地都有悼念活动。在香港,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周五(9日)下半旗致哀,大批市民带同鲜花前去悼念,至傍晚放工时份更大排长龙。有市民对英女皇表示尊敬,感激她在香港殖民地时期的贡献。有学者形容,英女皇逝世勾起港人对英殖时期的缅怀,感慨香港今天变成这样,特别是曾经建立的文明、人权、民主、自由都大幅倒退。 英国驻香港总领事馆周五(9日)下半旗致哀,并在现场设吊唁册,开放予市民前来悼念。记者现场所见,早上开始,已有市民带同鲜花、英女皇的照片来悼念,而适逢周六(10日)是中秋节,更有市民带上月饼。至下午3时半左右,现场已出现人龙排队入内,希望在吊唁册上留言悼念,领事馆外鲜花遍地。 80年代出生的陈小姐表示感到很伤心,她听到英女皇逝世的消息而流下眼泪,周五特意来表达哀思。 陈小姐说:我对她的感受很深很深,感觉上她好像我的嫲嫲。多谢她那么多年来守护英国或者她领导的地方,我很尊敬她是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她带给我们的心是很安稳,大家可以活在一个平安、快乐的地方,英女皇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好像点燃一个烛光一样,令到这个世界可以照著她的榜样,继续守护这个地方。 现年76岁的冯伯伯与太太一同前来,他形容英女皇是太太的偶像。冯伯6岁时正值英女皇登基之年,他又说自己与太太当年在官校读书时,每天上学都看到英女皇的照片,又说英女皇形象亲民。 冯伯伯说:我们都在香港殖民地长大,帮助我们(改善)生活条件,为香港发展得几好,所以我们很爱戴女皇。(有印象她来过香港?)有有有,她不时都会来,来过很多次,她很和谐、很亲民,香港很多医院、医疗、教育、房屋,都有很多福利,尤其是房屋,很多人受惠。 除了老一辈,亦有年轻人来到悼念。1997年后才出生的Carson就读中六,他穿上校服来到领事馆外排队。 Carson说:我是未出生的,我是1997年后才出生,但因为对历史都有兴趣,我有研究,我觉得一定要来做点事,她是很亲民的君主,我小时候都很喜欢收集英女皇的钱币、邮票。 英女皇逝世的消息轰动国际,而对香港人来说,特别感到惋惜,为何这位远在英国的女皇,能够深得民心? 香港时事评论员锺剑华指,香港在英殖时期,社会一直进步,在生活保障、福利、教育、医疗,以至民主、自由、法律保障都有改善,经济发展显著,所以在殖民地时期,英女皇作为管治的象征,港人没有太多负面反应,甚至感到正面,而英女皇逝世,就勾起港人对英殖时期的缅怀。 锺剑华说:亦都因为对1997之后情况的担心,已经对英国式那种行政管理,以及管治方式,感到有点重视及怀念,特别经过这20几年,特别在这个阶段,相信对英女皇逝世这个时刻,特别感慨香港今天变成这样。英国人在殖民地管治下,曾经建立的一些文明,行政的交代、问责政府,以至香港人进步中的人权、自由、民主都大幅倒退,相信都令香港人更勾起对英国人管治的一些缅怀,英女皇逝世,自然代表这个时代过去,香港人感受自然特别强烈。 在香港殖民地时期,「事头婆」是港人对英女皇的称呼,当时政府部门、立法会,以至官校,都挂有英女皇的的肖像。锺剑华指,英女皇有别于现时的港官,她形象亲民、态度亲切、没有官威,令她深得民心。 英女皇曾两次到访香港,大展亲民形象。第一次是1975年5月,为期4天的访问行程,她与丈夫菲腊亲王(Prince Philip, Duke of Edinburgh)到访大会堂、红磡地铁站、香港大学、葵涌货柜码头,甚至走入公屋爱民邨探访,又穿著高跟鞋走访街市与档主交流。 第二次则是在1986年10月,即《中英联合声明》签定两年后,算是对港人的最后道别。当时她到访位于沙田的公屋,入屋向家庭问好,了解基层生活。现场人头涌涌,英女皇仍贯彻其亲民作风向居民打招呼。 中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五(9日)早上就英女皇逝世,向英国新任国王查理斯三世(Charles III)致唁电。官媒报道,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英国王室、政府和人民致以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伊利沙伯二世作为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赢得广泛赞誉。伊利沙伯二世是首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君主,她的逝世是英国人民的巨大损失」。习近平强调,「高度重视中英关系发展,愿同查理斯三世国王一道努力,以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周年为契机,推动双边关系健康稳定发展,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英国首相卓慧思致唁电,对英女皇逝世表示哀悼,向女皇亲属和英国政府表示慰问。 香港特首李家超,在周五下午2时多透过政府新闻处发声明。指对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辞世表示哀悼,并向英国人民致以深切慰问。李家超说,「英女皇在位70年,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备受英国人民尊重、爱戴和赞许」,他代表特区政府和市民就英女皇的离世表示深切哀悼。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英女皇逝世 在英港人同哀缅怀「事头婆」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英国时间周四(8日)下午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逝世,享年96岁。预料遗体将被运回伦敦白金汉宫,或将停留5天。大批民众闻讯后冒雨涌到白金汉宫外悼念,当中包括不少移英港人。这位在位70年的君主,为何得到英国民众及香港人的爱戴?请听本台驻伦敦记者吕熙的报道。 在短短几天内,英国民众迎来了新首相,却失去了陪伴英国人近一个世纪的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在女皇逝世后第二天的中午,伦敦海德公园和伦敦塔等地分别鸣放96响礼炮。每一下礼炮声,象征著女皇在世的一年,送别这位把一生奉献给国民的君主。 虽然女皇灵柩仍未返抵伦敦,但大批民众已涌往白金汉宫悼念。白金汉宫下半旗致哀,外围一带出现长长人龙,民众扶老携幼在雨中耐心等候,只为向女皇作最后致意。白金汉宫外放满鲜花和心意卡,民众写下给女皇的最后说话─「陛下,感谢你克尽己职,服务国家」。 英国人罗拔臣夫妇一同到白金汉宫外致意,提起刚逝去的女皇,罗拔臣太太难掩悲痛。 「她是一位坚贞的女皇,一提起她我就情绪波动。我这一生都习惯有她的存在,然而她现在却不在了。我很喜欢她的家庭,有她们在,我觉得很圆满。我的天,提起她我就忍不住哽咽。」 女皇周二(6日)仍满脸笑容,任命卓慧思(Liz Truss,又译特拉斯)为新任英国首相,然而两日后即与世长辞。罗拔臣先生表示,女皇近期健康情况一直欠佳,他对她的离世早已有心理准备。虽然如此,失去倍伴一生的女皇,他仍难免失落。 「女皇自我出生后,陪伴我一生,我就像他的儿子一样。她无时无刻都和我们同在,不像政治人物那样,她可靠而且可信。」 他们感谢女皇履行职责到最后一刻,并感恩看到各国民众都到白金汉宫悼念,认为这显示她不单是英国人的女皇,同时得到各国人民的爱戴。 而女皇逝世后,继位的查理斯三世(King Charles III)将在俄乌战争、能源危机及疫后复苏的困境中登基,罗拔臣夫妇表示并不担心,认为他已有足够时间计划和准备如何做一位明君,形容「他有一位很好的老师」。 访问完毕,面对本台的镜头,罗拔臣夫妇擦乾眼泪挂上微笑,诚如英国在二战时期的宣传口号─「保持冷静,继续前进」(Keep calm and carry on)。 到白金汉宫悼念的人潮中,不乏居英港人。刚移居英国一、两年的Shirley,带同儿子一同到白金汉宫献花。她说自己在香港的成长过程中,到处都有女皇的印记。在听到英女皇离世的消息,她感到很突然,也很伤感。 Shirley说:我们小时候,学校会有女皇的相片,还有我们用的钱币,都会认识女皇是怎样的。以前我们小时候会叫她「事头婆」,很亲切,又很尊敬她的一种感情。 而移民英国后,她的儿子也从学校了解到女皇如何守护国家,在艰难时候仍鼓励人民,尽心尽力为国家服务。因此她希望和儿子一同以鲜花悼念女皇,及向其家人送上祝福。 港人林先生和朋友阿文手持白花来到现场,即使他们生于英殖香港最后的日子,对女皇印象未必深刻,但家人的叙述以及历史片段,使他们总觉和女皇有特殊连结。而女皇逝世,对他们而言,象征一个时代的终结。 林先生说:世界这么多变化,她一直是一个很稳定的存在。她离去后,我更有一个感觉是踏入了新时代。早前戈尔巴乔夫走了,现在英女皇也走了,好像二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我们踏入一个充满未知,充满各种危机的新时代。 居英港人Theresa表示,作为生于英国殖民地时期的香港人,即使对皇室未必有深入认识,却仍有著「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而近年香港美好、且值得回忆的事物逐一消失。到今天,就连女皇这个标志性象征也离港人而去,对此感到可惜。她表示仍在香港的家人仍有「皇室情意结」,身在英国的她就代家人送上鲜花致意。 「香港缪诗菴」(Museum of Hong Kong)创办人、居英港人李志烺,自2014年的「香港开埠纪念日」起,就一直在香港举办「香港节」活动,今年初更移师到英国伦敦举行。他认为港人对女皇的情意结,源于对旧香港的情感投射。 李志烺说:是一种陪伴香港人长大、陪伴香港人成长,有密切关系的角色。她可能对香港没有直接参与,大家对她的记忆可能只是电视收台时候,或是在政府部门看到的画像,但这些点点滴滴构成了香港在战后那么多年,女皇治下三十几四十年,我们经历的事情。对香港人来说,与其说对女皇有特别的个人感情,其实反而是对旧香港的情感投射。 根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女王的灵柩移送返回伦敦后,将在西敏宫停灵约四天给公众瞻仰灵柩,然后将举行国葬。而女王的灵柩由白金汉宫移送到西敏宫期间,路上会有閲兵仪式,皇室成员随行。期间公众可以在路上观看送丧队伍,伦敦皇家公园预计会设置大屏幕进行直播。 记者:吕熙(伦敦)/江日禾 责编:毕子默 3.【英女皇驾崩】任内跟多位中共领导人交手 曾批习近平团队无礼貌 英女皇伊利沙伯二世因健康情况突然恶化,于伦敦时间周四傍晚6时半左右驾崩,享年96岁。她任内曾与多位中共领导人会晤,但当中对现任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印象明显不好,曾在私下交谈间明言习近平团队「无礼貌」。至于英女皇的继任人查理斯三世,对中共的观感似乎亦并不太好,曾形容中共官员是「可怕的老蜡像」。 在中共1949年建政之后,英国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地位的国家。两国在1954年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并且在1972年把这一关系提升为大使级。1979年,中国总理华国锋访问英国并会晤英女皇,成为中共建政之后第一位访问英国的中国政府首脑。 1984年12月19日,中国总理赵紫阳同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中国大陆译作撒切尔夫人)在北京签署有关香港主权移交的《中英联合声明》,标志著中英两国终于解决了这一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也标志著一个为期四年半蜜月期的开始。在这一段时间里,赵紫阳和胡耀邦分别以中国国务院总理和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身份访问英国。 赵紫阳于1985年6月在《中英联合声明》刚刚签署的良好气氛中访问英国,英女皇在白金汉宫设午宴招待。1986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访问英国。但是,胡耀邦没有在英国见到英女皇。外界分析,胡耀邦这次出访的随行人员中包括著名保守派、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英女皇故意避而不见。 1986年10月,英女皇访华,这是历史上首名英国君主、最高元首访华(此前包括戴卓尔夫人等多名首相外相曾访华)。此行女皇会见了邓小平、国家主席李先念、中共总书记胡耀邦等中国领导人。 1998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朱熔基访问英国。 虽然他未能进入白金汉宫,但是在位于伦敦西郊的温莎城堡受到女皇的款待。 中国前总理温家宝曾在任内三度访问英国,并在2004年5月到白金汉宫晋见英国女皇。 中国总理对英国的最近一次访问是现任李克强2014年6月对英国的访问,英国女皇于温莎堡会见了李克强。 有中国媒体引述中国外交官员在会见后发表的谈话说,英女皇一般只见到访的国家元首,不见政府首脑,所以会见朱熔基和李克强属于破规格的接待和礼遇。 中国国家元首对英国的首次国事访问是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在1999年10月的访问,这也是对英女皇1986年10月访问中国的回访。 2005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 按照惯例,江泽民和胡锦涛都在访问期间下榻白金汉宫。 但英女皇和习近平的互动,又是另一番光景。2016年5月,英女皇出席一个场合时与伦敦警察厅指挥官闲谈,提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夫妇2015年访英,英女皇得知警察厅指挥官Lucy D’Orsi责安排习夫妇行程时,即以同情的语调表示对方「真倒霉」(Bad Luck),又说中国代表团特别无礼貌。这段对话被英女王随行摄影师Peter Wilkinson拍下来,连同其他片段发放给当地各大传媒。 至于英女皇的继任人查理斯三世,对中共的观感似乎亦并不太好。1997年,查理斯代表英女皇出席中国接收香港的仪式。按照王室人员外访惯例,查理斯回到英国后写下名为《香港主权移交》的回忆日志,并分发给约100名亲友作内部传阅,尖刻地批评当时江泽民发表「样板」演说,又形容中共官员是「可怕的老蜡像」,并质疑「解放军腐败威胁港人」。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羊村绘本案5人煽动罪成 学者:倒退至英殖年代产生寒蝉效应 香港言语治疗师总工会5名理事,被控「串谋刊印、发布、分发、展示或复制煽动刊物」,周三(7日)被裁定罪名成立,是自1967年后,首宗被告不认罪、而被法官裁定罪成的「煽动刊物」案件,引来国际关注。人权组织形容,判决显示香港已迅速「大陆化」;法律学者认为判词未充分解释「煽动罪」是否违宪,亦无视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要求废除「煽动罪」的呼吁。 案中被指是「煽动刊物」的,是工会出版的3本儿童绘本《羊村守卫者》、《羊村十二勇士》和《羊村清道夫》。香港律政司指控3本绘本分别影射反送中示威、「12港人案」和新冠疫情传入香港初期的医护罢工,以「羊村」和「狼村」分别描述香港和中国,宣扬分离主义和深化对中国内地居民的仇恨;更指绘本含「反华情绪」、「破坏一国两制」底线。 案件引来国际社会关注,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中国部高级研究员王松莲发表声明,慨叹裁决显示香港已迅速「大陆化」。 王松莲说:香港人过去常常看到在中国大陆的人士,因撰写政治寓言而遭到荒谬起诉的新闻,但现在这种情况正在香港发生。香港当局应该扭转这种自由急剧坠落的趋势,并撤销对5名儿童读物作者的定罪。 这宗案件之所以引来国际关注,是因为这是香港自1967年后,首宗被告不认罪、而被法官裁定罪成的「煽动刊物」案件。 港英政府在1938年把源自英国普通法的「煽动叛乱罪」,写入香港《刑事罪行条例》,禁止发表可能引起对英女皇憎恨的文字或刊物。然而自「六七暴动」后,港府未有再动用此法。直至「反送中」运动期间,港警首次动用这条尘封半世纪的殖民地恶法,相继检控多名民主派人士,再以「煽动刊物」罪控告前《立场新闻》及《苹果日报》高层。 美国乔治城大学亚洲法中心香港法研究员黎恩灏接受本台访问,形容判决给外界一个观感,就是香港法庭在处理关乎言论、表达和出版自由的案件时,标准倒退至早期的英殖年代,亦完全无视联合国人权事务委员会今年7月有关香港人权状况最新报告中的呼吁。 黎恩灏说:报告的总结审议清楚要求香港政府废除「煽动罪」,或立即停止引用「煽动罪」去检控和起诉。香港法院对这些及时及具体针对「煽动罪」的联合国文件置之不顾,亦反映法庭面对国际舆论、面对国际人权专家的观点,完全不愿反驳。 另外,「羊村」案中,辩方提出的其中一个争议点,是涉案罪行是否符合宪法,即《基本法》所保障的表达自由权利。法官在判词中表示,「煽动罪」使用了 「憎恨」、「藐视」、「离叛」等概念,并不含糊,裁定辩方对控罪是否合宪的质疑不成立。 法官更提到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4年订立的《锡拉库扎原则》(Siracusa. Principles),订明政府只有在保护国家 「免于武力威胁时」,才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人权。但法官郭健伟认为,该《原则》中对国安威胁的定义可能已过时,现时除了武力之外,谣言和假资讯也会威胁国家领土完整。 黎恩灏认为,「羊村」案的判词对「煽动罪」是否违宪的问题并未提供充分理据,亦刻意忽视《约翰内斯堡原则》。该原则指出「和平行使表达自由不应被视为威胁国家安全,亦不应受到任何限制和惩罚」。 而在「羊村绘本案」后,接下来还有前《立场新闻》和《苹果日报》高层涉及的「煽动刊物」案。黎恩灏表示,由于「羊村绘本案」属区域法院案件,除非被告上诉,否则该案对日后的案件并无约束力。不过他认为可以肯定的是,该案的判决会影响香港的出版和创意工业。 黎恩灏说:这份判词会让出版业界及创作界有很大的寒蝉效应,因为单纯以儿童绘本,透过比喻和寓言去讨论时政,也可被视为仇恨和憎恨政府,这一定会影响香港的出版自由和创意工业的发展。 他补充,虽然「煽动罪」属普通法罪行,然而自终审法院去年底裁定《国安法》的严格保释原则适用于「煽动罪」案件后,随即打开缺口,把《国安法》机制延伸至其他普通法案件上,例如由《国安法》指定法官审理此案,判词更引用不少《国安法》元素,认为这将直接影响香港的刑事案件审讯和司法体系。 记者:吕熙/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二十大前习近平撤换北部战区司令 中共二十大前,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突撤换了北部战区司令李桥铭,由西部战区副司令王强直接接管,王强八个月内由习近平亲自提拔从少将直接升为上将,引发高度关注。前任司令李桥铭并未到退役年龄,目前去向不明。 据新华社消息,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周四(8日)在北京八一大楼出席上将晋衔仪式,获晋升上将军衔的是王强,其北部战区司令员职务亦首次曝光。 另一方面,原北部战区司令员李桥铭上将目前去向不明,而他远未到65岁的退役年龄。 从2012年底掌军以来,习近平已提升了68名上将。比其前两任党魁都多。 在最近几轮晋升上将和密集的军方高层变动中,西部战区三易司令,中部战区也在短期内两次换帅。 另一方面,网络影片显示,渖阳周三(7日)凌晨2点开始,有战斗机在于洪军用机场方向飞行,不知甚么原因,很多民众听到战斗机音爆声。 另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周五(9日)召开会议,研究拟提请党的十九届七中全会讨论的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稿、《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稿、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向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报告稿。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6.【去中国化】德国推措施减低投资中国诱因 并正拟具体中国战略 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披露,德国经济部拟采取措施降低与中国进行业务往来的诱因。而除了在经济上减低对中国的依赖,德国还在制定一项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分析认为,德国已从独裁政权之害中觉醒,呼吁其他民主国家及企业仿效,勿再为中共侵犯人权充当打手。 周四(8日),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报道,德国经济部正考虑采取一系列措施,降低与中国进行业务往来的诱因,以图减少对华依赖。 消息人士称,这些措施包括减少甚至取消对中国的投资和出口担保;不再在中国推广贸易展览会和管理人员培训;将国有开发银行德国复兴信贷银行(Kreditanstalt für Wiederaufbau)的贷款重新定向到亚洲其他地区,如印尼,以配合贸易多样化和增强与民主国家的业务往来。 一位消息人士还透露,经济部并在考虑,不仅要审查中国在德国的投资,还要审查德国在华投资。 另一位消息人士则表示,德国政府正考虑与七国集团(G7)成员国一起,向世贸组织(WTO)提交一份针对中国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投诉。消息人士说:我们应该向中国政府表明,我们愿意为公平原则而抗争。 消息人士还称,德国正在制定一项将涉及中国的国家安全战略,以及一项预计在明年公布的、具体的中国战略。 德国经济部的一位发言人拒绝置评报道中提到的措施,但表示他们正在检视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支持贸易和供应链的多样化,以及加强经济复原力。 德国台湾裔时评人成世光向本台表示,新冠疫情的影响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导致的能源危机,让德国政府觉醒,对华政策继而发生转变,德国正处在摆脱对俄罗斯、中国两个独裁国家依赖的阵痛时期。 成世光说:就从疫情开始,最晚在俄乌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已经有个很大的觉醒,就是独裁政权都是一个实际的风险,不能再依靠这些国家。所以过去的这种「能源靠俄国、经济靠中国」这个做法要全盘改变,这是一个阵痛时期。 成世光认为,据媒体曝光的信息来看,德国除对和中国相关的业务行为进行更为严格的审查外,最重要的是把在中国投资的德国企业拉出来,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或转回本土。 成世光说:现在德国经济要摆脱中国,业界有不同的反应,怎么来处理这个问题?它要拉出来打出去!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做实质的具体的限制跟管制,对企业在中国这些地方的投资要严加的审核,对资本、技术的移转做出更进一步的限制,把企业从中国这种地区拉出来,让它们到没有道德风险、技术风险的地方去投资,像印尼、台湾,更有效的方法是回到德国本地来生产。 成世光也批评了执迷不悟的德国大企业被金钱蒙住眼睛,忽视在华投资给自身甚至国家安全带来风险。 成世光说:德国大企业它们还继续的执迷不悟,因为它们被钱所遮蔽住了。在中国生产至少有三个大的风险:第一个是技术的风险;第二个是安全的风险,这次在俄乌这个天然气的危机就可以看得出来了;第三个风险是道德的风险,为了钱就出卖了人权。它们去中国投资,甚至会断送我们这里的自由、民主。 早前,由于担心新疆地区的人权侵犯行为,德国经济部已经决定,不再为涉及新疆地区的项目或有业务关系的德国公司提供政府担保。上个月,德国总理朔尔茨(Olaf Scholz)也警告德国企业,不要过度依赖中国。 但在新疆建有工厂的德国大众公司,新任总裁奥博穆(Oliver Blume)声称,希望继续新疆工厂的运营。知名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宾士集团的老板及在德国工业界举足轻重的「汽车工业协会」和「金属和电气雇主协会」主席也先后表示「不能孤立中国」、「短时间还必须依赖中国」;「如果与中国脱钩,德国工业将崩溃」等。 另一家在新疆建有工厂的德国化工业巨头巴斯夫(BASF)也继续在中国投资的步伐。本周二(6日),巴斯夫在广东湛江的一体化基地项目举行投产仪式。该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薄睦乐(Martin Brudermuller)亲临现场,据德媒披露,他获得了习近平「动态清零」政策下免隔离旅行的「最高奖赏」。 总部位于慕尼黑的「世维会」发言人迪里夏提此前多次呼吁德国政府对在华德企进行供应链审查,以防它们涉及新疆奴工等严重的人权侵犯行为。他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德国政府终在维吾尔人的苦难中迟迟醒来。他希望其他民主国家也能仿效。 迪里夏提说:从现实的俄罗斯独裁者发动战争,同样专制的中国推行现代版的奴隶制、种族灭绝,德国政府意识到长期以来对华贸易、供应链的这种依赖政策的错误,使德国政府转变!期待著不只是德国、其他欧盟国家都能看透中共,阻止强迫维吾尔人充当奴隶的产品供应链进入欧盟;阻止为了利益、默认中国推行种族灭绝的这些企业在中国投资。 德国现政府的对华政策与默克尔时代明显不同,中国在2016年成为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去年的贸易额超过2450亿欧元。 德国新政府在联盟协议中同意对中国采取更为强硬的立场,承诺要减少对这个被定义为「系统性竞争对手」的战略依赖,并首次提及台湾、香港等对北京而言敏感的议题。 德国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皆来自特别关注人权的绿党。德国外长贝尔博克(Annalena Baerbock)在本届的德国大使年度会议上表示:我们不能只遵循商业第一的座佑铭,而不去考虑长期风险和依赖性。事实上我们从未从俄罗斯获得廉价的天然气,在我们的国家安全中,我们支付了两到三倍的费用。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7.【美中脱钩】华尔街日报:拜登拟再颁令限制美企对华科企投资 美中脱钩进程有加速迹象,继《彭博》后,再有外媒报道美国白宫正考虑限制美国企业投资中国科技公司。《华尔街日报》引述消息人士报道,拜登政府正在「权衡」一项行政命令,以筛选并限制美国对中国和其他潜在敌对国家的尖端技术发展的海外投资。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白宫的目标是在未来几个月内发布一项命令,以监测并限制美国公司和投资者的境外投资,但却有机会面临法律障碍。该人士又指,由于有机会推出严格限制,美国政府或就某些范畴先行谘询公众意见。 该倡议此前未能通过立法,该立法本将加入类似的限制,但在今年夏天旨在提高美国竞争力的一篮子计划中被取消。 白宫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拒绝发表评论。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专访】年内至少5港人店进驻西门町 议员吁港人建社群增倡议力 近3年从香港来台人数每年上升,最近短短1年间,西门町至少有5间港人小店进驻,市议员吴沛忆近月开始去拜访这些小店。她称赞港人在经营时懂得排除万难,不过在取得定居的路上荆棘载途,她说当地包容性强,建议港人增大倡议力量,议员也容易找到窗口咨询。吴沛忆觉得人道支援有紧迫性,会她尽力协助在台港人,但同时解释,港人在台身分有工作权、公民权等不同层次纠结,需时讨论。另外,吴沛忆慨叹过去3年香港变迁之大,劝勉台湾人要自觉以此为鉴。 港人去台北旅行,可能都去过西门町,该区的台湾地道小店林立,在巷弄里总会发掘到不同的小店。随著港人移居台湾的数字上升,西门町出现了不少香港人开立的店铺。仅仅在过去1年,西门町已有至少5间由港人新开的店铺。西门町属于万华区,当区民进党台北市议员吴沛忆也有留意到这个变化,因此近月走访一些港人开设的小店。 沛忆说台湾作为国际都市,会有不同的社群聚集,例如台北车站旁边有印尼街,中山北路那边有菲律宾人社群的街道,里面就有很多他们的商店。而万华区的特色是包容性强,除了有香港人,还有东南亚人,「本来就很多异国的社群跟文化,会来到万华这个地方」,她建议香港人也可以考虑形成一个社群。 吴沛忆说:因为大家可能有很多的资讯 ,可以互相的流通,未来在台湾社会里面要进行倡议呀,比如说希望政府可以有甚么样的政策或法令的修改,他都会形成一个比较强的力量。像我们民意代表,我们也会比较找得到窗口,可以来去咨询或互相沟通了解意见跟想法。比如说当我想要去咨询在台北的香港人,例如说你们对于西门町商圈的发展有甚么样的想法的时候,会知道我可以找谁来询问。 继早前走访港式小食店「港记」,沛忆这次拜访刚于4月开业的书店「飞地」,了解店主张洁平开店的初衷、店内特色等。沛忆指,近几年与香港人主要在权益相关议题互动,例如协助香港边城青年与市政府执法单位进行协调等;又或与台湾香港协会沟通,了解他们希望让台湾人更关注甚么香港议题。随著渐多港人到台北生活,居留甚或是定居下来,她觉得除了要关心权益外,更像是对待朋友一样,「你有一个朋友可能来到异地生活,那怎么样让他的生活环境对他来讲是可以最友善的、最亲切的」,因此她希望认识更多在台北,尤其是在万华开小店的香港人,了解他们有否遇到甚么困难。 她发现,在营商方面,这些香港店家都会有方法排除障碍、生存下来,而现在他们普遍遇到的,都是定居跟居留身分上面的问题,可能有一些法规需要克服。 谈及香港人来台湾这个议题,她觉得要分几个层次讨论,例如公民的参政权,还是只是有定居或者是居留的层次。以台湾本土的社会氛围与政治氛围来说,沛忆说台湾的法规本来对外国人来台湾工作,基于比较保护本土就业的精神,是采取比较保守的态度,这不止是针对香港人,「所以很多进入到法案层次讨论的时候,他就会有工作权、公民权等等很多不同的层次纠结在一起」。她觉得大家可以一起讨论,至少先就生活这个层次上,基于人道支援的精神,可以尽量友善。 吴沛忆说:我觉得以现在香港政治氛围来说,人道的支持是有时间紧迫性的,所以我们应该在能够进来台湾,然后能够生活在台湾这件事上,我觉得能做到先去做。那至于说公民权或刚刚讲的工作权等等这些说法,因为都牵涉到连动性,还有面对其他的国家 ,我们是不是台湾要同等的开放,他需要比较长一段的讨论时间。所以我觉得这个部分可以慢慢来的去凝聚这个想法,然后有些可能用个案或另外的方式再来处理,这个部分我觉得是比较第二个阶段。 吴沛忆或不算是为港人熟识的「撑港议员」,但其实她在这几年间也默默关注相关议题。《时代革命》上映初期她就主动提出和台港会共同主办包场活动;7月她亦参观「备份一座城市」展览,了解《香港苹果日报》从1995年开始到2021的报业历史。 吴沛忆曾任民进党发言人、当时也在台湾总统蔡英文竞选总部担任媒体创意中心副主任。因为政党的工作,她过去也认识一些香港的政治人物。例如她记得第一次认识前《立场新闻》记者何桂蓝是在约7年前,当时在韩国首尔一个青年组织举办的论坛,到2019年便透过网络看到她在香港抗争现场直播,她说「和当时完全没有办法想像,香港会遇上这么大的一个变迁」,到现在何桂蓝更身陷囹圄。 当问到香港所发生的一切对台湾来说有甚么启发,沛忆说台湾尤其是这一代的年青人没有看过警察镇压,都是听长辈忆述以前戒严时期的历史。但当台湾人透过网络看到2019年「反送中」示威时港警镇压的画面,「大家便想像得到所谓的人权自由被侵犯是一件甚么事」。 吴沛忆说:那不是我们要的 ,也不是我们可以接受的。所以对台湾人的路在启发上面来讲,应该是说台湾人其实大部分人本来就会说,民众都会选择自由。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当我们失去这些东西的时候 ,那你的生活会变成甚么样子,很难去想像。但是从中国对待香港的暴行上,台湾人是可以知道那是甚么场景,然后更坚定自己选择的价值跟立场。 沛忆强调「香港人没有义务要来提醒台湾人,其实我觉得台湾人本来自己就应该有自觉。」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9.【翻墙问答】WireGuard VPN翻墙利器 更小巧安全 问:WireGuard是一种流行的VPN协议,不单止免费,而且翻墙效率高。对中国听众而言,用WireGuard VPN协议有甚么好处?又要具备甚么条件才能将WireGuard VPN的翻墙实力发挥到极致? 李建军:WireGuard VPN是用UDP传信包的VPN协定,由于UDP有发送后不理的特性,并不像TCP为基础的传信包,要维持双方通讯,因此在保安上较容易被察觉。加上WireGuard VPN的程式写得十分之轻巧,速度比以往的VPN都要高,甚至在现代的家用路由器上,都可以很容易就设定好Wireguard VPN的主机,更加不用说一般的VPS主机。而且可以配合动态DNS服务,中国当局要封锁也不是这样容易。因此,WireGuard VPN很适合小规模自行搭建翻墙主机。 至于要用尽WireGuard VPN翻墙实力,有两个方法,如果你海外有亲友,可以问一问他们的路由器有否内置WireGuard VPN主机功能,如果有的话,基本上只要你设定好你的动态DNS帐户,将帐户资料设在路由器内,基本上可以一键完成。而你要设定你电脑或手机客户端都很容易,在手机,装了WireGuard VPN客户端,再扫一扫你海外亲友主机的QR码就可以。至于电脑,一般设好WireGuard VPN后,路由器都会产生一个简易设定档,将档案加入WireGuard VPN客户端软件就大功告成。而用海外亲友的机好处在于,你的IP是一般家用的IP,中国当局不容易察觉你正在翻墙,因为家用的IP很多时都会连接中国的科网公司,而若当局乱拦截与家用IP的连结,很容易造成问题,因此,当局一般会投鼠忌器。 而假如你有基本Linux知识,可以考虑在海外租用廉价的VPS主机后,再自行建立 WireGuard VPN主机。现时主要提供VPS服务的公司,都提供标准化的WireGuard VPN主机安装程序,当然,如果你的Linux知识更深一层的话,可以乾脆自己依照WireGuard VPN网站的程序去安装,再按自己的需要加以调节。 问:不少VPN软件都有可能在使用时留下通讯纪录,例如泄露IP连接。那么若使用WireGuard VPN,又应该如何处置,以尽量确保通信安全不留痕迹? 李建军:如果你是向海外亲友借用其家中IP以及家用路由器作VPN主机之用,他们必须是值得信任的人选,因为家用路由器仍然会保留少量WireGuard VPN连接纪录的资料,例如连接的IP,以及连接的时间等等。一般而言,由于家用路由器记忆容量十分之有限,技术上只要你对向你提供家用路由器的海外亲友要求每天重新启动一次路由器,有关资料便会销毁。 至于自行搭建的VPS,你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建立WireGuard VPN主机,连IP都一并更换,这样中国当局就很难锁定你的主机,如果配合动态DNS功能就更为理想。基本上,透过不断变动VPS以及域名这种打游击的手法,中国当局察觉你在利用VPN翻墙上网的可能性会大大减低。 问:WireGuard VPN在加密方面的技术如何?他们用的加密演算法金钥长度,又是否足够? 李建军:WireGuard VPN的技术理念,与传统的VPN有点不同。传统VPN很多都依赖标准的AES演算法,而且都需要硬件有AES演算法加速去配合;但WireGuard VPN是不同的环节有不同演算法去负责,而且这些演算法都不需要特定硬件去支援,再加上WireGuard VPN设计是如果有任何地方出现可能漏洞都会立即在防火墙层面中断连线,因此,中国当局很难用传统方法去突破WireGuard VPN的通讯,这个亦是为何家用路由器这样运算力相当弱的机器,都可以充当WireGuard VPN主机的原因。 再加上WireGuard VPN开放源码的特性,全世界技术高手都会对其源代码进行研究,因此,很大程度上,WireGuard VPN的通讯是十分之安全可靠,至少在推出至今,都不像其他VPN协定有不少牵连广泛的保安漏洞出现,而需要大规模的更新。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2 years, 7 months
1
0
0
0
← Newer
1
...
7
8
9
10
11
12
13
...
184
Older →
Jump to page: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Results per page:
10
25
50
100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