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l.rfanews.org
Sign In
Sign Up
Sign In
Sign Up
Manage this list
×
Keyboard Shortcuts
Thread View
j
: Next unread message
k
: Previous unread message
j a
: Jump to all threads
j l
: Jump to MailingList overview
2025
January
202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2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7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6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5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4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3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2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1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10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9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September
August
July
June
May
April
March
February
January
2008
December
November
October
List overview
Download
Cnews
February 2023
----- 2025 -----
January 2025
----- 2024 -----
December 2024
November 2024
October 2024
September 2024
August 2024
July 2024
June 2024
May 2024
April 2024
March 2024
February 2024
January 2024
----- 2023 -----
December 2023
November 2023
October 2023
September 2023
August 2023
July 2023
June 2023
May 2023
April 2023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 2022 -----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 2021 -----
December 2021
November 2021
October 2021
September 2021
August 2021
July 2021
June 2021
May 2021
April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January 2021
----- 2020 -----
December 2020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Septem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June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March 2020
February 2020
January 2020
----- 2019 -----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July 2019
June 2019
May 2019
April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 2018 -----
December 2018
November 2018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 2017 -----
December 2017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 2016 -----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 2015 -----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May 2015
April 2015
March 2015
February 2015
January 2015
----- 2014 -----
December 2014
November 2014
October 2014
September 2014
August 2014
July 2014
June 2014
May 2014
April 2014
March 2014
February 2014
January 2014
----- 2013 -----
December 2013
November 2013
October 2013
September 2013
August 2013
July 2013
June 2013
May 2013
April 2013
March 2013
February 2013
January 2013
----- 2012 -----
December 2012
November 2012
October 2012
September 2012
August 2012
July 2012
June 2012
May 2012
April 2012
March 2012
February 2012
January 2012
----- 2011 -----
December 2011
November 2011
October 2011
September 2011
August 2011
July 2011
June 2011
May 2011
April 2011
March 2011
February 2011
January 2011
----- 2010 -----
December 2010
November 2010
October 2010
September 2010
August 2010
July 2010
June 2010
May 2010
April 2010
March 2010
February 2010
January 2010
----- 2009 -----
December 2009
November 2009
October 2009
September 2009
August 2009
July 2009
June 2009
May 2009
April 2009
March 2009
February 2009
January 2009
----- 2008 -----
December 2008
November 2008
October 2008
cnews@rfanews.org
2 participants
23 discussions
Start a n
N
ew thread
2-28-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8日 1.上海封城后遗症持续 中国海运坠入深谷 中国进出口贸易持续低迷直接波及海运业陷入低谷,官方发布的海运价格指数下滑不止并创有纪录新低,有业界人士向本台透露,空柜压港的情况比比皆是;中国三年疫情防控,给海运业造成了很大的灾难;期间产业链加速外移,各国亦趁此机会培训技术人员。 农历年大假结束后,中国官方发布的海运价格指数依然没有停止下滑。上海航运交易所本月24日发布,上海出口货柜价格指数为946.68美元,而持续14个月的下滑,以及长达半年以上的低迷状态,刷新了交通部可查询的2015年以来的资料库的新低。 而来自上海港和广东现场图片显示,大量空货柜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出现严重的积压,并导致了货柜场紧缺,并一度波及到港口的基本营运。 一位有著20年从业经历的船长和知名的海运营运商匿名接受本台专访时透露,因疫情和防疫政策的影响,短短3年内,整个中国的海运业经历从人间到天堂,再到坠入地狱的过山车般的历程。 他透露,疫情爆发之后,随著整个欧美因疫情隔离,对来自中国的商品的需求剧增,海运价格迅速飙升了4到5倍。但到2022年初开始,随著欧美恢复正常,价格迅速回落。但中国官方严苛的防疫政策,给海运业甚至是整个经济都带来了致命的打击。 海运营运商说:因为我这边是做海运嘛,钢材和成套设备出口下降很厉害。我这边做的是散货这一块,上海运到新加坡,最高的时候,我能够做到50多美元一吨,现在是9块多。中国三年疫情防控,给海运业造成了很大的灾难,现在是陷入了普遍性的亏损。船舶的管理成本是居高不下。一条一万吨的船,每天的管理成本大约是5000多美元。疫情防控三年,恰好把外国技术工人(船员)培养起来了。离开了中国人,海运市场它也会转。 他认为,导致如今一片惨淡的原因很多,但几大主要因素是产业链的外移。而导致产业外移的,又是因为动则一票否决的行政管理手段,官员的敲诈勒索,但最致命的是疫情三年,严苛的管控政策,特别是作为世界第一大港,和中国的外向经济的龙头上海封城,重创了整个经济界的信心。 海运营运商说:你比如说像粗钢(钢坯),现在越南、印尼那些工厂建立之后呢,这些产业就转移到了东南亚国家。物流方向都发生改变了。我一直说,上海封城是国运的转变。本来呀,2021年,好多流失出去的订单又回流,(封城)之后,订单又出去了。还有转移出去的大多是内资呀,中国的本土企业家把这个产业转移出去了。 这个说法也得到了来自深圳的多位资深经济和法律界人士的证实。据透露,目前深圳盐田港因为货柜堆放区不够用,大量的空货柜积压可能创下开港29年来的最高记录,同时已经影响到了港口的营运。此外,南沙港、蛇口的空柜压港的情况,也基本相似。 深圳市交通局在回应本台记者采访时,称政府有出台货柜堆积装卸载吊运的收费标准,大约是每柜的吊装费用是27元多。但具体的详情他并不清楚。 深圳市交通局职员说:是有一个集装箱(货柜)堆积收费的标准,但是我们这边没有一个相关的内容。你这个问题我帮你进行登记,让相关部门给到你一个答覆。 上海港方面则只是表示营运还在正常进行,但拒绝正面回应空货柜积压的规模。 上海港职员:现在能堆放,这个具体的资料我没有的,我们这不是很清楚。我们这边是现场作业室,你说的这些具体资料的话,我们不清楚的。好吧。 继去年底中国官方突然躺平,彻底放弃疫情管控之后,三年疫情管控的后遗症持续发作。继包括上海、浙江、广东这三个经济前沿地区亦出现财政危机后,挽救经济成为中国官方现今最紧迫的事情。各省市亦受压,要去扭转经济大幅萎缩的颓势。但迄今为止,效果依然不明。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2.香港出口创70年来最大跌幅 学者:中国对外贸易顺差时代告终 中国和香港已解除疫情严格防控一段时间,香港作为中国产品主要出口点,最新的进出口表现差强人意,出口货值创70年最大的单月跌幅。评论表示,香港进出口数据和深圳港口空置率,属中国外贸寒暑表,最新的数字反映,贸易战打击中国外贸,恶果要香港共同负担,也显示中国靠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时代告终。 香港进出口表现,在疫情后的新一年未见起色,跌势未止。港府统计处周一(27日)公布的最新数字,1月香港的整体进出口货值,跌幅持续扩大,整体出口货值为2909亿港元,同比跌36.7%,表现比市场预期差,更是自1953年9月后,70年以来最大的跌幅,出口金额缩减至2020年2月的水平。 进口的情况未见好转,1月的进口货值为3163亿港元,同比降30.2%,同样比市场预期差,也是自1967年9月后,56年来最大单月跌幅,进口金额是2020年2月后的最少。 香港输往亚洲的整体出口货值,下跌逾4成,对日、台的出口萎缩最严重,分别同比减少50%及45.1%,出口到中国的货值也下跌43.7%。除了亚洲,香港出口到欧美,出现双位数的倒退,其中,向德国出口的货值减少幅度最大,达到40%。进口货值也出现连续7个月下跌的情况,从中国进口的货值同比减少近4成。 港政府发言人表示,受疲弱的外围环境和春节假期影响,香港1月的商品出口货值,进一步下跌,但预期中国经济未来会加快增长,中国和香港的跨境陆路货运限制已撤销,可缓减压力。 熟悉中港情况的财经评论人利世民对本台表示,香港最新的进出口表现,比市场预期更差,受多项因素影响,环球经济环境差是其中原因,但不是最让人担忧的因素。他认为,中美贸易战未见缓和,不少企业把供应链撤离中国的影响浮现,使过去太依赖中国市场的香港,要承受中国外贸变差的后果。 利世民说:中美关系变差已经5年,其他国家因地缘政治因素,转移到其他地方生产,使整个中国的出口转为疲弱,并非深圳盐田港把香港的进出口生意抢了,而是深圳自己都没有生意,反映香港单靠中国的出口,现在已变成对香港经济的负面因素,现在才是变差的开始。 他认为这不止发生在进出口业,也会打击香港的金融业,难以认同港府对未来经济增长可超过3%的乐观预测。 经济学者司令表示,香港进出口表现,对观察中国的外汇情况有指标意义。他表示,香港以往转口贸易繁忙,与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有密切关系,中国出口外国的产品,多会经过香港转口和结算,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香港进出口数字变差,以及深圳港口集装箱空箱率等数据,足以证明中国出口订单全线下滑,不仅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不保,靠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旧路,已到尽头。 司令说:中美开始打贸易战之前,深圳以前的出口都非常繁忙,箱子不够用。现在恰恰相反,而是进口比出口要多。这个贸易战让中国出口的话就严重受限,商品就被迫的要大量滞销,外贸现在都是举步维艰。过去靠贸易顺差赚外汇,给自己这个经济发展筹集资金的这条渠道,恐怕以后就被堵死了。中国事实上正在经历,从一个贸易顺差的大国,变成中国会出现贸易逆差。 司令表示,中国坚持清零,错过与世界同步开放,也加快了外贸订单流向印度和东亚南市场,加上中国人口红利已失效,对中国外贸发展的前景,只有悲观,难以乐观。 记者:陈子非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3.中国各地企业关闭失业率高企 东莞工厂招工时薪9元 加工业发达的广东东莞,由于大量工厂倒闭,近期聚集著大批外省农民工,导致当地劳动力供过于求。有仍未倒闭的工厂,也由于订单严重不足,只能到一批订单就开一次工,更以时薪9元人民币招聘临时工。低工资、开工不足甚至失业的情况在各地比比皆是。 中国政府自解除疫情封控措施后,经济发展和就业情况并未如当局所料出现繁荣景象。相反企业倒闭,裁员、失业情况严重。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情况下,许多工厂以底薪聘请临时工。 农历新年过后,不少农民工赶到广东找工作。上周网上流传一段影片显示,一批年轻人在东莞排队应聘,一名中介向排队者大喊,「 9块钱一个小时。我这边给大家重申一下工资,9块钱一个小时,你们能接受的就做。」 据知,广东、浙江、江苏等省规定的最低工资为每小时22元。 赵先生正在东莞横沥镇找工作,他周二(28日)告诉本台,当地百业萧条,工厂出现倒闭潮。 赵姓网民说:真的很可惜,工厂说关闭就关闭,又要失业了。走到这边我有点惊讶和不敢相信。我曾经来这边打过工,怎么会这样?现在已经人去楼空。 在江苏「长三角」中心城市苏州,年轻人原以为疫情封控措施结束后,可以重新就业,但发现每月薪水很低。 一位影片拍摄者说:很多人觉得工价低就自己走了,回老家。要找工作实在是太难了,从来没想到985毕业的学历找工作会这么难,一个人之前在互联网公司做软件测试,去年元旦被裁员。很多人说有能力就不怕失业,可年后找工作半个多月了,只接到一个面试通知,以前只要刷新简历就有很多HR联系他。 一位失业5个月的大学毕业生李小姐发影片说,她在郑州失业后,已经花光了积蓄。 李小姐说:我真的没有钱了,但是我不想告诉他们(父母)没有钱了,我怕他们担心我,如果真的没办法,我也只能跟他们开口。我爸这个人不善言谈,平时不会跟我打电话嘘寒问暖,但是在上个月他突然跟我联系了,他挂断电话直接转给了我一千块钱。他可能感觉到我现在经济上有点困难,我真的没想到这次口罩事件把我搞得这么惨。 李小姐说,她工作后从未花过家里的钱,但这一次实属无奈。另一位失业一个多月的大学毕业生在影片中说,失业让她开始焦虑。 她说:我很难过,啊呀怎么办哪!我们家真的倒楣,一家三口也没做过甚么坏事…… 河南开封网民刘先生说,3年来,他大部分时间做临时工,没有社保,他抱怨看不到希望。 刘先生说:就是看不到人生希望,我这辈子对人生没有甚么希望了。我回家这段时间在猪圈里逃避人生。 中国实施疫情清零政策3年来,导致数百万家企业倒闭,大量外资撤离中国。去年开始,已有许多地方企业不再招聘正式雇员,而改用临时工,不但薪酬低,而且企业因此节省了支付给社保局的「五险一金」。有学者分析未来的就业环境只会更差。 有舆论认为,中国虽然已经结束疫情,但是一支庞大的失业大军已经形成。一旦这个群体连基本生存都难以维持的时候,后果将变得非常严重。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李世民 4.中国就业及人均消费去年罕见下降 受到「动态清零」政策拖累,国家统计局的新数据还显示,中国去年的城镇就业率在60年来首次下降,人均支出也出现了罕见的下降。中国收入增长是三十多年来最小的。 路透社报道,中国的城镇就业人数减少了840万,至4.5931亿,是1962年以来的首次下降。 保银资产管理公司总裁张智威在给客户的一份说明中写道:「城市劳动力的下降反映了中国去年面临的严峻经济挑战。」他列举了几个城市劳动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中国劳动力规模萎缩、疫情导致的工作流失、以及农村工人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减慢等。 然而,张智威补充说,他预计这只是暂时的下降,因为中国已经放弃了「清零」政策。 中国2022年的经济增长只有3%,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最弱的水平之一。 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支出按实际价值计算下降了0.2%。这是自1980年该数据点开始记录以来的第三次此类下降。中国人均支出按实际价值计算在2021年跃升12.6%。零售额也下降了0.2%,是1968年以来第二糟糕的表现。 经济学人智库经济分析师徐天辰向《路透社》指出,中国最低收入者的收入增长急剧下降是消费数据疲软背后的一个关键因素。他表示:「在大流行之前,最低收入群体是增长最快的群体之一,但现在,很明显,它已经成为最慢的收入群体,从10.1%(收入增长)下降到5.2%。」 中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按实际价值计算仅增长了2.9%,是1989年以来第二小的增长。 未经调整,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到36,883元人民币(5,310美元),而人均支出增加到24,538元(3419美元)。 农村地区的表现好于城镇地区,农村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按实际价值计算增长了4.2%,而城镇居民的增长为1.9%。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5.中国加强游说欧盟图解冻《中欧投资协定》 分析:美梦难成 外媒报道,中国正加大力度游说欧盟,急欲让搁置两年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重新启航。分析认为,俄乌战争令欧洲觉醒,加上新疆人权问题无改善,以及中国经济失去吸引力,相信中共的如意算盘难打响。 《日经新闻》报道,中国正加大游说欧盟决策者的力度,以图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已中断两年的最后投票议程。 本月,中国驻欧盟大使傅聪更提议和欧盟同时取消对双方的制裁措施,以使《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解冻。傅聪更摆出低姿态,指就算同时解除制裁行不通的话,仍愿意对欧盟的协议持开放态度。事实上,从他去年12 月就任以来就已频频向欧盟示好,提议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议程。但傅聪继续驳斥欧盟对中国新疆镇压政策的批评。 许多观察人士怀疑《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能否重启,政治障碍包括中共恶劣 的新疆人权纪录、俄乌战争的影响等。 流亡荷兰的维吾尔人、「中国电文」吹哨人阿斯雅(Asiye Abdulahed)向本台表示,中欧贸易背后是中共意识形态的入侵,在俄乌战争后,欧盟已汲取教训,加之中共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依然没有停止,相信欧盟不会与中国达成该协定。 阿斯雅说:目前欧洲与中国达成这种协议的可能性不是很高。虽然欧洲与中国有很大的贸易联系,但是通过俄乌战争教训来看,他们不希望再次面临这种问题。欧盟这边如果不考虑维吾尔种族灭绝,与中国达成这个贸易协议的话,只能说它对中国了解不全,不清楚自己处在甚么危机当中。 法国的大学教授张伦也就此接受本台采访,他认为美中关系进入前所未有的急冻状态,此时中国急欲拉拢欧盟。但是现在欧中关系同样处于冰冷期,因此看不到《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解冻的转机。 张伦说:中方试图推动这个事情的解扣,为了更好的拉住欧洲,抵御来自美国的更大压力,但实际上欧中关系现在也并不好。一方面与欧中结构性问题相连,另外也跟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大氛围有关。我看不出来欧洲方面有甚么氛围有助于这个事情的化解,更何况这是民主体制下做出的制裁决定,欧洲不可能打脸。 张伦表示,随著与中国经济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德国的觉醒,前总理默克尔力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更何况现时中国经济对其他欧洲国家的吸引力也不复当年。 张伦说:默克尔时代是过去的一个时代!整个的欧洲全部在做调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欧盟当中最亲北京的、利益连带最大的就是德国的,但是你现在看看即便德中关系也不复以往了,德国是这样,那么欧洲其他国家怎么可能跟中国重建一个热络的蜜月期?不可能的事情。 被中共当局列入制裁名单的欧洲议员、欧洲议会对华政策小组主席包瑞翰(Reinhard Butikofer)则将中共比喻著穿著伪装衣服的「大灰狼」,警示它们「小红帽」已识破其企图,欧盟不会将自己出卖。 而德国外交部则表示,定期审查欧盟的制裁措施,主要看人权状况是否有明显改善。 中国欧盟商会会长伍德克(Joerg Wuttke) 认为,鉴于新疆情况没有改善,中国试图重启《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举措不切实际。 经过7年的谈判,2020年年末,在德国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最后时间里,中欧在原则上达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其后进入欧盟各成员国和欧洲议会的投票程序。 但在2021年3月,在欧盟因新疆人权问题,对中国的4名中共官员和一个实体进行制裁后;中共当局对欧盟进行报复性制裁,制裁名单中包括多名欧洲议会议员和智库等。 欧洲议会于2021年5月21日,以压倒性多数票通过决议,同意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议程。2021年11月24日,欧盟成员国大使级会议再批准动议,将延长对侵犯新疆人权的中共官员和实体的制裁。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毕子默 6.碎尸名媛前夫及前家翁疑曾犯事未起诉 前警司忧港成「逃犯天堂」 香港28岁模特儿蔡天凤遭杀害碎尸,案件震惊全球。随著细节揭愈来愈多,这宗谋财害命的案件,背后被指是牵涉到香港执法部门的漏洞。其中死者前夫8年前犯案被控却弃保潜逃,成功在香港「消遥法外」;而死者家翁作为前警长,疑涉及强奸却未被起诉。种种疑团令人忧虑香港是否成为「逃犯天堂」?有前警司对本台指出,事件不单纯是普通家庭式谋杀案,而是香港执法部门一个很大的警号,打击国际社会对香港的信心。 香港28岁模特儿蔡天凤被发现遭杀害,尸体遭肢解,消息迅速传遍全球,连日来各地传媒都有重点报道,而当中的种种疑团,亦引起社会大众反思及讨论。 其中受公众关注的,是死者前家翁、邝港智父亲邝球是前警长,他曾驻守旺角警署刑事侦缉队,但2004年在调查一宗刑事案时,涉嫌强奸一名查案时认识的女子。邝球被捕后获准保释,之后递辞职信,案件之后似是不了了之,至今未见邝球有被捕或被落案起诉的纪录。 市民关注到,警察涉强奸,是否辞职就可豁免刑责?香港前警司黎家智向本台指出,不论邝球强奸罪名是否成立,他亦涉违反警队操守,一旦警队展开纪律聆讯,邝球有可能面临包括革职的处分,在考虑到退休金或福利的情况下,对于被调查的警务人员来说,主动离职是保住声名及利益的方法,而不少人都会采用。 黎家智说:纪律程序有分很多种惩罚,有些是警告、书面警告、严重谴责、最后是革职,革职是很多警察都害怕的事,因为做了那么多年的退休金,在警队守则里面,你已经不再拥有,这条条例是好的,让同事不要胡乱犯法,被革职就甚么都没有,不如在调查时辞职,那么纪律程序就会马上停止,因为不再是警队的一份子,那么到55岁就可以取退休金。 至于死者前夫邝港智,亦于2015年间涉盗窃案后弃保潜逃,他涉嫌偷取39条项鍊、逾13条金条、102颗金粒等首饰,至周二(28日)被押往区域法院处理「依令缉捕归案」程序。外界关注,为何邝港智作为一个「通缉犯」,却能够如常在香港生活8年,而不被拘捕。 曾长年驻守于特种警察部队的香港前警司黎家智对本台指,邝港智成为通缉犯后,理应被列入「通缉名单」(wanted list)之上,只要在街上一查到其身份证,就要通知负责相关案件的队伍,但如今邝港智在香港「消遥法外」8年,可能是有执法部门「做漏野」。 黎家智说:同样地如果一宗法庭案件判出来,你也是一个逃犯,应该是受到惩罚,应该是被通缉,入境处不会知你是否被通缉,由警察、法庭办事,法官判案后会将档案交给警察部,警察部都会循例到(逃犯)报住的的住宅寻找他,如果能够过境,即有人做漏野,我不敢说哪个部门,有人做漏野,没有在电脑系统输入他(邝港智)是被通缉的人士。 网上流传一篇疑是港警所写的文章,作者自称是当年逮捕诈骗犯邝港智的警员,说他保释后,邝港智的父亲邝球帮他「搭路著草返大陆」。这令公众关注,为何邝港智在弃保期间能够自出自入大陆,却不被执法部门拘捕。 黎家智亦对此感到惊讶,因为邝港智原被控诈骗案,牵涉几名受害人,合共为数不少的金额,却能避过把关。黎家智估计,原因可能是邝港智不在通缉名单之上,或者邝港智使用「假身份证」,而当年不用扫瞄手指模辨识身份。加上,邝港智爸爸邝球曾任刑事侦缉队,就像家中犯案「智囊」,熟悉整个办案或执法程序,亦令邝港智容易消遥法外。 黎家智认为,香港过去长时间建立一个基础,「犯罪者理应受到惩罚」,但这宗案例是开了一个坏的先例,忧虑香港成为「逃犯天堂」,打击国际对香港的信心。 黎家智说:这是一个先例,否则任何人(犯罪)都可以逃走,这是很重要,如何向世界宣布香港是一个安全城市,放心来香港投资?「骗你后逃走不用负责」,香港经济都受影响,不单是法律或执法程序,我都觉得这是一个警号,大家要审视清楚,有关所有的执法部门都要讨论一下,是否可以做得更加准确? 针对种种疑团,黎家智认为警队亦有责任出来解释,以释除公众以至国际间对香港治安的疑虑。黎家智又称,如果当初邝港智在2015年犯下盗窃案时未能弃保潜逃,反而受到应有惩罚,或者会起阻吓作用,避免这宗杀人案的发生。 本台周二向香港警方查询,截稿前未获回覆。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7.【香港法庭】碎尸案死者前夫8年前偷盗后弃保 押至法庭还押候讯 轰动全港的模特儿蔡天凤被杀害碎尸案,死者前夫邝港智连同他的3名家人,周一(27日)被押至法庭首度提堂,随后即被还押至5月再度提讯,而被告之一的前夫邝港智,被捕后被揭涉及另一宗多年前的盗窃案,更因弃保潜逃而遭法庭发出拘捕令,他周二(28日)早上再被押送至区域法院处理「依令缉捕归案」程序。被告没有律师代表,亦没有申请保释,而在庭上被法官询问下,就表示没有其他发言。控方就以需重新检视证据及考虑增加控罪为由,申请押后再讯,获法官批准把案件押后至5月9日,期间被告须被还押。 报称无业的28岁被告邝港智,身穿黑色长袖上衣出庭应讯,表现平静,不时望向法官。他原被控7项盗窃罪,指他于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间,于红磡都会海逸酒店、油麻地濠江麻雀馆外、油麻地白加士街及上海街永盛大厦外,偷窃属于7人的财物,合共39条项鍊、32条手鍊、逾13条金条、6个吊坠及102颗金粒。 早上甫开庭,控方即申请把案件押后至5月9日再讯,以让控方重新检视证据,以及考虑是否会增加新控罪。 邝港智没有律师代表,法官高劲修在庭上指,被告就本案被控的7项控罪,因被告不认罪,法庭当时已将案件排期在2015年审讯,惟被告之后弃保潜逃,于是被法庭发出拘捕令,并于同年11月19日,将被害人的保释金连同人事担保金一并充公。 法官之后问被告,是否明白控方申请押后的情况,被告表示「明白」。法官之后再问被告「有咩想讲?」被告只回应「无嘢想讲」;至于是否有保释申请,被告就称「无」,法官之后再问被告「仲有无其他嘢想讲?」他再表示「无」。 在散庭前,法官特别提醒被告,如欲申请法援应尽早办理,并表示「希望下一次有律师代表你」,随即宣布案件押后至5月9日再讯,被告期间须被惩教还押看管。 邝港智、其兄邝港杰及其父亲邝球,周一被控于2023年2月21日在大埔汀角路龙尾村某村屋地下内谋杀女子蔡天凤;而其母亲李瑞香,则被控作出倾向并意图妨害司法公正的作为罪。案件于九龙城法院提堂,4人中只有李瑞香一人申请保释但被拒绝,一同须还押至5月8日候讯,并待警方进一步调查案件。 记者:吴婷康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8.【二二八76周年】蒋万安:身为台北市长愿为228事件致歉 二二八事件76周年,多个团体周二(28日)在台北市发起「拆除威权、起造新国家」游行。蒋家后代台北市长蒋万安为二二八事件道歉,他重申,身为市长,愿意为76年前发生在台北市大稻埕天马茶房旁边的事情,致上歉意。人权律师李胜雄认为被害者不必存有仇恨,更希望台湾成立新的国家。总统蔡英文在台南主持中枢二二八纪念仪式时表示,台湾人尊严的活是纪念二二八最好的方式。 今年是二二八事件76周年,由蔡瑞月舞蹈研究社与郑南榕基金会共同发起「拆除威权,起造新国家」游行,吸引超过50个民间团体参加。五、六百名穿著黑衣民众,拉著悼念死难者的白色布条,从当年冲突引爆点的「天马茶房」出发走到行政院。 有民众用扁担挂著蒋介石头像参加游行,直指二二八元凶就是蒋介石。 去年当选台北市长、蒋介石曾孙蒋万安更成为游行关注焦点。民主斗士郑南榕的女儿郑竹梅表示,蒋万安应该要诚实面对自己的家族作为,并呼吁政府应该尽速排除威权象征,例如:如何处理党国时期威权象征残留下来的痕迹,包括路名铜像以及纪念牌等等。 郑竹梅说:希望做为现代的政治人物,能够诚实面对过去历史,以及自己家族过去,对于这个土地的所作所为唯有诚实面对,才能够取信于现代的公民。 蒋万安上任后28日首次出席228纪念会,他致词时表示,「身为台北市长,我深深为76年前发生在台北市大稻埕天马茶房附近的缉菸事件,进而导致全台228事件的历史伤痛,致上诚挚的歉意。」 蒋万安会后接受传媒联合采访时,被问及致词中的「致歉」是针对查缉私菸,还是整个228事件,以及是否以「蒋家后代」身分致歉等问题。 蒋万安仅反覆表示,「身为市长,也愿意为76年前发生的事情,在台北市大稻埕天马茶房旁边,致上真挚的歉意。」 联访过程中有人大喊提问,「你觉得蒋家人需要负责任吗」,蒋万安则未回应。 对于蒋万安是否要就祖先犯的错误道歉,人权律师李胜雄认为,蒋万安应该为此表态,否则会受到连累。 李胜雄说:这是他自己的问题,他自己要表示问题,他如果认为他的祖先是对的,他要承受他的罪恶,不要变成共犯。 李胜雄认为,犯罪者若要被赦免,必须要真正悔改,台湾人也要化悲愤为力量,建造一个新的国家。 李胜雄说:这个悲愤要变成力量,这个力量不是甚么要报复的力量,我觉得爱的力量最大。威权是腐败的、是罪恶的,建立新的国家是好的,是有爱的国家。不但台湾、世界能够享受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这样人生的生活才有意义,而且能够存到永远。 台北市长蒋万安周二(28日)出席公开活动时,对于传媒询问会不会在台北市政府举办的二二八纪念活动道歉、独派团体要求拆除慈湖园区等威权象征物、转型正义下一步该怎么做等问题,蒋万安只以「谢谢」回应。 总统蔡英文在台南主持中枢纪念二二八事件表示,二二八事件不只是书本上的历史,它是活生生的事件。只要我们记取这段教训,它将带给台湾人正义和勇气,面对新时代的挑战。 蔡英文说:让台湾人尊严地追求自由与繁荣、尊严地跟世界来往、尊严地做自己,是我做为总统的责任。不只是为了我们这一代,更为了世世代代的台湾人。 二二八事件发生于1947年2月27日,专卖局查缉员在台北市查缉私菸,造成民众伤亡后,第二天引起民众抗议,激发本省人对外省人不满,之后演变为民众攻击政府与攻占官署,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请求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派遣当时在大陆的军队,逮捕、镇压和杀害台湾民众。根据行政院公布的《二二八事件研究报告》,估计事件中死亡人数有1万8千人至2万8千人左右。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9.香港「口罩令」终全面撤销 所有社交距离措施亦正式结束 香港特首李家超周二(28日)出席行政会议前见记者,宣布「口罩令」周三(3月1日)起全面撤销,不论室内、户外,以至在公共交通工具亦毋须戴口罩,所有社交距离措施亦正式结束。 李家超说,取消「口罩令」基于几点考虑,包括数据显示香港疫情受控、并无大反弹的迹象;香港已建立广泛及全面防疫屏障;重点人群无出现爆发,包括医院、院舍及学校等;病毒变异并无变坏;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高峰期已临近尾声,风险可控。他认为是适当时间取消「口罩令」。 不过,李家超说高风险地方例如医院、院舍等,负责人可以用「行政指令」方式要求职员及访客戴口罩。 医务衞生局局长卢宠茂表示,如果局部保留「口罩令」,防疫效果不大,而且执行上相对复杂困难,所以决定全面撤销而不是分阶段做。他又说,全面撤销「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离措施正式结束,香港全面回复正常,期待明天会更好,大家可以展露笑容,讲声「你好,香港」。 教育局表示,撤销「口罩令」的安排适用于全港学校,即学生终于可以不用戴口罩上学,局方会发出更新的《学校健康指引》。至于小学、幼稚园及特殊学校学生,每日回校前必须完成快速抗原测试的要求,会维持至3月15日。 在港府宣布撤销「口罩令」前,澳门早于香港在周一(27日)亦撤销,被问到是否紧随澳门当局做法,有「人做我又做」观感?李家超表示,任何措施推出都是以本港实际情况为依归,他并指早在 2 个月前已被问及何时取消「口罩令」,当时他已经指会「积极考虑」。他并且说,往后日子,社会就要全力拼经济,「活起来、动起来」。 港府2019年订立「禁止蒙面规例」,被视为阻止示威者蒙面的工具之一。如今「口罩令」废除,被问到「禁止蒙面规例」是否需要废除,李家超回覆指,「口罩令」属于公共衞生范畴,与「禁止蒙面规例」不同,是否要废除「禁止蒙面规例」,港府会适时检讨。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0.【香港法庭】两男涉9.29金钟冲突 被裁暴动罪成还柙候判 2019年9月29日「全球反极权游行」演变成警民冲突并有多人被捕。其中一案涉及11名被告被控参与暴动,当中两名被告不认罪,案件周二(28日)裁决。法官推论二人在场鼓励他人破坏社会安宁,裁定暴动罪成,案件押后至3月底判刑。 本案其中两名被告分别是报称为电脑技术员冯嘉文(案发时39岁)及商人陈海蓬(案发时27岁),两人同否认于2019年9月29日,在金钟夏悫道政府总部外一带参与暴动。 根据早前审讯,曾出庭自辩的冯嘉文称,自己任职的资讯科技公司,位于铜锣湾利园三期,他在往公司途中经过铜锣湾鹅颈桥底,期间听到希慎广场传来声响,另目睹有烟,相信为催泪烟,因此打算进入商场暂避,及后从电视直播得悉金钟道冲突已完结,故经金钟道回家。惟他在夏慤道跨过分隔马路东、西行线的石壆后,突有一群人冲向湾仔方向,同时有多名警员从政府总部冲出,他因此亦跑向湾仔方向,惟不久即被警员截停。 不过,本案暂委法官郑纪航在判词中就对冯嘉文的自辩内容逐一作出批评。他指当日示威者从不同位置攻击政总,有人于夏慤道行车天桥向政总右翼投掷汽油弹及发射雷射光,另在近添美道位置,就有示威者肆无忌惮地在夏慤道东、西行车线上行走,令车辆无法正常行驶,裁定该处社会安宁已被破坏,当日暴动最迟于下午4时22分发生,直至警方于4时48分从政总不同位置冲出才结束。 郑纪航指,被告理应熟悉公司周围环境,不相信他不知道希慎广场有另一入口,他可毋须途经轩尼诗道入内,指其说法「完全是砌词狡辩,强词夺理」。至于被告自辩时指因为铜锣湾有催泪弹,因而感到「整个铜锣湾未必安全」,郑纪航就指被告在未有听说铜锣湾发生甚么危险事情下,便有上述结论,认为其说法属夸张失实、混淆视听。 郑纪航又指,被告一方面表示顾及安全,却向更有机会发生危险的金钟前进,没有采取安全及快捷路线经罗素街时代广场返回公司,直斥其证供「绝对是匪夷所思、自欺欺人」。 至于被告其后在金钟的情况,郑官「分析」其证供指,他在目睹发生的冲突后,仍毫不畏惧横过车道,更打算经冲突现场到添美道,直指被告心态逆转难令人接受,加上他本有迫切性回公司工作,却突选举放下工作回家,认为其证供不尽不实,故裁定他的证供不可信和不可靠,拒绝接纳其供词。 郑官最后指,根据被告当时被截停位置,需一定时间才能到达,故推论他必定早已身处暴动范围,并耳闻目睹所发生的暴动,及有充足机会离开,但指被告选择置身其中,手持的雨伞可供他人设伞阵与警方对峙,推论指他是意图藉身处人群,从而令群众可壮大声势,因此裁定他暴动罪成。 至于另一名没有作供的被告陈海蓬,他被制服时正身处政总的夏悫道,郑官就指他当时一身黑衣打扮,其右手戴有两只劳工手套,正是示威者极为普遍的装束,而黑色背囊内藏有五张写上「五大诉求,缺一不可」及「光时」口号的黄色纸张,认为有关物件反映被告的信念与其他示威者相同,而劳工手套可保护双手免在破坏物件时受伤。 而案发时,政总中间位置,在下午约4时44分被攻击,距之后警方冲出相隔约5分钟时间,指被告当时有充足时间及方法离开现场,但最后却是在该处一带被截停,认为「唯一而不可抗拒的推论」,是被告必定目睹政总外发生的破坏社会安宁情景后,仍选择逗留现场,同样是透过置身其中,图壮大暴动声势,故亦裁定他暴动罪成。 控方案情指,2019年9月29日有人发起「全球反极权大游行」,下午1时许警方重复警告不果,约2万名示威者由铜锣湾崇光百货游行到金钟政府总部,期间有人挥舞英国、美国和德国国旗。约500名示威者下午4时许在政总外堵路,举伞阵与警方对峙,不断向政总投掷汽油弹、砖块及石头,示威者亦在天桥下纵火,使用巨型橡筋作投射硬物,并照射雷射光。警方在现场施放催泪弹及蓝色水炮驱散示威者不果,近5时政总内警员从夏悫道及添美道出入口冲出,并在夏悫道一带制服并拘捕涉案本案各被告。 记者:吴婷康 责编:毕子默 11.中国令学校在法律教育中反对和抵制「西方观点」 中国近日下令在法律教育中更紧密地遵守执政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指令,要求学校 「反对和抵制西方的错误观点」,而所谓的「西方错误观点」包括宪政、三权分立和司法独立。 美联社报道,该《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于周日发出,刚好在中国召开人大和政协会议前一周。相关文件强调习近平在意识形态方面的领导作用,「习近平」的名字被提到了不下25次。 这份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文件说,要「引导广大法学院校师生和法学理论工作者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宪政』、『三权鼎立』、『司法独立』等错误观点。」中共向其9600万党员下达该指令,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在题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一节中,指示说教师和学生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著力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中共过去也曾发布过类似的指令,鼓励学生举报那些对西方治理理念持正面态度的教授。 法律界一直是中共著力针对的目标,2015年7月9日凌晨,在习近平作为中共总书记的第一个任期的三年里,全国范围内的一系列突击检查导致约300名人权律师和相关活动人士被拘留,这次事件被称为「709大抓捕」。在这种无情的压力下,活跃的律师被恐吓得噤若寒蝉,有效地阻止了独立于党的不同声音和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 虽然中国经济已紧扣全球经济,但习近平试图从教育系统中清除崇尚自由的西方观念。中国宪法明文提及「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但中共一直将党的利益置于首位,对「言论自由」和「宗教自由」只说不做。过去在村一级促进基层民主的尝试,也因为中共尝试操控选举,甚至使用武力胁迫选民的投票取向而没有成功。 在对外方面,习近平亦实行更加强硬的战狼外交,该政策旨在挑战并可能取代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美国提倡的国际秩序主张多党民主、公民社会和人权。 除了极少数受到不断打压的持不同政见者群体,中国公众在很大程度上愿意接受党的全面控制,以换取生活质量的持续改善。然而,这种安排有时受到挑战,因为经济急剧放缓,地方政府财政出现危机,严厉执行「清零」措施,以及调整医保政策等问题,近月中国相继出现「白纸运动」和「白发运动」等抗议事件。 尽管中国有严格网络审查制度,而且撰写和传播这些讯息的人有可能受到惩罚,但近月民众对中共和政府政策的批评在网上更加活跃。 由2977名钦点成员组成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年度会议于周日开幕,即将离任的总理李克强将提交一份关于政府工作的年度报告。另一位即将离任的人大委员长栗战书也将发表报告。过去几年中,人大报告亦包含了摒弃西方政治观念的论述,如「坚决抵制三权分立和独立的司法机构」。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2.加拿大多党吁查「中国干预选举」 有加拿大传媒上周引述加拿大安全情报局密件,称中共曾企图干预202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支持特鲁多(Justin Trudeau),令自由党得以在2021年联邦大选后继续以少数政府执政的加拿大新民主党周一公开呼吁,要求对中国干预选举的指控进行公开调查。 加拿大「环球新闻网」报道,加拿大新民主党领袖辛格(Jagmeet Singh)在周一(27日)的一份声明中说,虽然他的政党接受2021年的大选结果,但最近传媒报道中提出的关于外国干预选举的严重指控需要进行「彻底、透明和独立的调查」。 辛格在声明中写道:「当加拿大人通过泄露的文件了解到可能的外国干预时,对我们民主的信心就会受到威胁」。辛格称:「阻止据称的中国秘密干预的方法是拒绝为他们保守秘密。一个完全独立和无党派的公共调查是照亮阴暗处的方法。」 加拿大保守党领袖博励治(Pierre Poilievre)则指责特鲁多政府无视中国的干预指控。保守党于周日(26日)发表声明,再次要求特鲁多的主要助手、总理办公室主任特尔福德(Katie Telford)出席加拿大下议院相关委员会的公听会。 加媒《环球邮报》上周报道,加拿大安全情报局的秘密和绝密文件称,北京曾试图确保在2021年加拿大联邦大选中「自由党」的少数政府得以继续执政,最大反对党「保守党」的数名候选人在竞选中失败。 该消息登报后,特鲁多一直坚称,只有加拿大选民才能决定上一次联邦选举的结果。他上周四在出席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我们对泄密事件非常关注,特别是因为这些泄密事件中有很多不准确的地方。」 此前,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发言人通过声明否认了干预加联邦大选、干涉加国内政的指控,并称「这纯属抹黑毁谤,完全是一派胡言。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3.美国网络官员:中国黑客常「未被识别未被阻止」 美国一位高级网络官员周一(27日)表示,在多宗网络攻击事件之中,中国黑客「既未被识别,也不被阻止」,她认为这情况实在「过于频繁」。她认为软件公司在保护其产品免受网络攻击方面做得不够。她亦警告,中共对台湾的任何入侵都可能伴随著对西方和美国的大规模网络攻击。 美国《有线新闻网络》报道,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局长伊斯特利(Jen Easterly)在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坦率地说,不安全的技术给我们所有人带来的风险比间谍气球要危险和普遍得多,但不知为何我们允许自己接受它。」 伊斯特利指的是在美国军方于2月4日将其击落之前飞越美国多个州的疑似中国监视气球。这一事件加剧了美中关系的紧张,导致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推迟了对北京的访问。 伊斯特利的讲话反映了美国官员对数百万人使用的主要软件程序经常存在可被黑客利用的漏洞而感到沮丧。在一系列高调的黑客攻击之后,拜登政府对管道等部门出台了网络安全法规。美国官员不排除为提高防御能力而制定更多法规的可能性。 虽然气球事件引起了公众关注,但美国政府各部门的网络安全官员多年来一直警告说,中国一直在通过黑客攻击悄悄积累美国政府和企业的机密。北京否认了这些指控。 所谓的中国网络间谍活动往往利用了流行的软件,使他们能够在美国政府机构和企业中站稳脚跟。例如,据研究人员称,在2021年末,疑似黑客利用一个流行的密码管理软件侵入多个美国国防承包商。 曾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从事多年进攻性网络行动的伊斯特利说,中国和其他外国政府及犯罪集团频繁入侵美国组织只是美国网络空间不安全的一个「征状」,而不是一个原因。 她说,更大的问题是,太多的主要软件制造商没有安全地设计他们的产品,也没有让用户轻松地维护这种安全。 伊斯特利没有单独指出那些公司的软件设计不佳,而是引用了Twitter和微软的统计数据,说只有一小部分用户或企业客户在登录他们的帐户时使用了额外的安全认证。 伊斯特利说:「安全的重任不应该只落在客户身上。」「技术制造商必须对其客户的安全结果承担起责任」。 另据《美国之音》报道,伊斯特利亦在同一场合表示,华盛顿及其盟国必须做好准备,以应对中国在网络空间制造「恐慌和混乱」。 报道引述伊斯特利指出:「不幸的是,如果中国入侵台湾,它将对我们的关键基础设施进行攻击的情景并不是牵强附会的揣测。」 她补充道,入侵「很可能伴随著多条天然气管道的爆炸,我们供水系统的大规模污染,我们的电信系统的劫持,以及对我们交通节点的瘫痪。她说,「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在我国煽动混乱和恐慌,并威慑我们调动军事力量和公民意志的能力。」 美国情报机构和军方官员警告说,中国正在积极准备其计划,以便在2027年之前以武力夺取台湾。 不过,华盛顿最高情报官员本月早些时候表示,没有迹象表明北京希望将这些计划付诸行动。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4.事实查核│面对记者质问,美国务院发言人默认监控40国? 标签:误导 一分钟完读: 日前,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一则短片,内容为一名记者在美国国务院记者会上质疑美国是否通过「监控」其他国家,才得知中国无人飞艇飞过40个国家领空。华春莹同时写下注解,对记者的推论十分赞赏。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查阅记者会全文和完整录影,发现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此做出了回答:「资讯来自公开报道和外交管道」,只是该名记者不接受,并不断提问相同问题。而在华春莹所分享的影片中,发言人回答问题的部分已被删去,让发言人看起来像是被问得手足无措。但完整情况并非如此。华春莹的观点,并没有事实支持。 深度分析: 本月12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平台Twitter上发布一则推文,为一部长约一分半钟、带有「澎湃新闻」水印的短片,影片内容是一名美国记者在2月9日美国国务院记者会上的提问。他质疑美国是否透过「监控」其他国家,才得知中国无人飞艇侵犯(breach)40个国家的领空。 华春莹在推文上写下:「Good point! Unless the US itself has been spying on other countries all along, it's another made-up story.(说得好!除非美国本身一直在监视其他国家,否则这又是一个编造的故事。)」截至上周二(21日),影片已获得48.5万次观看数。 这部影片内容是美联社记者马修·李(Matthew Lee)与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的问答过程。影片后段更加上「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妄称,中国的无人飞艇足迹遍布全球40个国家,美联社记者随即质问数据何来,并表示这意味著美国在监视其他国家」的字卡。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搜索影片来源,发现这是一部来自「澎湃新闻」、经过剪辑的短片。影片来自美国国务院例行记者会的一段实录,但发言人的回答已经被删去。 根据完整纪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2月9日美国国务院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国政府透过无人飞艇在全世界进行大规模的监视活动,足迹遍布世界五大洲约40个国家,并认为中国政府的行为不仅侵犯了美国的主权,更对世界各国的国家安全造成威胁。 美联社记者李就此提出疑问,询问发言人美国政府是如何得知其他 39 个国家也受到中国无人飞艇入侵的影响,以及能否提供其馀39国家的名字。发言人回覆这些资讯可以在公开报道及图片、影片看到,但不愿公布国家名单。 Lee认为这样代表美国政府正在对这些国家进行监视,就如同他们指责中国政府的所作所为一样,并继续追问:「你们究竟是如何得知中国气球飞越其他国家上空?」 普莱斯接著回答,美国政府持续与其他国家保持对话,并且透过各种外交手段及公开报告获得这些资讯。也强调美国政府过去几天已与世界各地的盟友就中国带来的各种挑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对话,其中也包括中国在世界各地进行的间谍与监视行动。 「我们认为与世界各地的合作伙伴尽可能分享这些资讯很重要,因为我们不是唯一受到这些活动影响的国家。」 但在华春莹发布的短片中,上述普莱斯的解释与回答已经被剪辑删去,造成发言人无法辩驳的印象。该剪辑片段也在网上以「美记者质疑美国在全球40国实施监视:不然怎么知道它们上空有气球?」为标题广为流传。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13日的记者会上,也应和了华春莹推文中的论述,直称「美国才是全球最大的监控侦查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间谍网路」,并指出美国国家安全局监听的对象包括德国、法国、挪威、瑞典、荷兰等欧洲多国政要的简讯和通话内容,美国在其100个驻外使领馆内暗自安装监听设备,对驻在国进行窃密。 结论: 华春莹发布的国务院记者会问答影片,是将发言人普赖斯完整回答剪辑过后的版本。普赖斯的说法是否能昭公信,可以有不同解读,但华春莹发布的影片剪去了关键段落,造成的印象实属误导。 15.事实查核│一张百元美钞只值17美分吗? 一分钟完读: 上周一(20日),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康辉点评一份题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时称,美国用「大约17美分的百元美钞」购买其他国家的价值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的行为,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认为,印钞成本不等于货币价值,是现代金融常识。世界各国的纸币本身都不具有价值。美国、中国和其它主要经济体都不例外。因此,称美国用「成本只有17美分」的美元纸币购买对应币值的商品是「掠夺行为」,是完全不符现代金融知识的错误信息。 完整版: 上周一,新浪微博「央视新闻」账号发布的一则短视频中,央视主持人康辉介绍了一份名为《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该报告列举批评了美国在多个方面的霸权。 在介绍美国的「经济霸权」时,康辉举例称:「美国凭藉著一张只有大约17美分的百元美钞,就让其它国家向美国提供价值相当于100美元的商品和服务,这不是赤裸裸的掠夺行为又是甚么?」 根据货币原理,纸币本身并不具有价值,而是一种货币符号,其代表的货币价值是由国家定义的。纸币本身印制成本很低,康辉所提及的「17美分」是美联储公布的印钞成本,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也披露,英镑纸币的制造成本在7-8便士左右。然而,一个国家央行发行的纸币作为法定货币,具有国家赋予的货币价值, 纸币取代大面值金属货币,是现代金融业形成的标志。 事实上,世界上最早发行的「成本很低」的纸币就诞生在中国,北宋年间,四川商人第一次发明了名为「交子」的纸币,代替铜钱流通,大大降低了贸易成本。 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包括纸币和硬币。虽然中国并没有公布人民币的印钞成本,问答网站知乎有用户发文推测, 一百元人民币批量印制的成本,应该在0.8-0.9元,大约12美分左右。 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中表示:实物、金属铸币、纸币均是相应历史时期发展进步的产物, 而目前中国正在研究发行数字人民币, 未来数字人民币发行、流通管理机制与实物人民币一致。而数字人民币的出现,将进一步降低制币成本。到时候的数字「百元大钞」,也许一分不值,但仍然具有货币价值。 台湾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告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一笔交易能够成立,货币只是媒介,今天不会有人以为交易媒介有实际价值,这又不是商品货币的时代,我们已经脱离商品货币时代很久了。 邱俊荣说,外界当然可以批评美元有某种程度的霸权,但这绝对不是建立于印制成本,而是国际对美元的强势需求,让美国利用它在国际金融上的霸权地位牟利。 邱俊荣批评中方对美国的有关指控非常浅薄,是自曝其短,他认为在美中关系紧张之际,这种说法应该是出自政治动机。 结论: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认为,「央视新闻」称美国用「17美分的百元美钞」购买其他国家的产品是对其他国家的「掠夺」,违背最基本的金融常识,是完全荒谬、错误的说法。这是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针对《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内容的第一份查核报道,我们仍持续关注、查对这份由中国官方宣布的报告。 16.【梁京评论】习近平会去救普京吗? 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习近平会不会伸出援手去救普京?我的判断是,他一定会。道理很简单,如果普京垮台了,习近平相信自己也将难保大位,问题是,习近平会舍命救普京吗?我的判断是,他还没有下决心,不仅是因为他可能遭到美国的强力反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今年中国经济的风险非常之大。也就是说,如果中国经济发生崩盘,习近平全力救普京等于自杀。 因此,习近平当前最紧迫的挑战,就是建立一个能应对经济和社会危机全面爆发的非常体制。他虽然对普京很讲义气,完全不想背叛他的这位极为敬重的朋友,但习近平并不想与普京同归于尽。按照这个逻辑,习近平要救普京,同时还要保自己,他会做甚么选择呢,这些选择又会带来甚么样的可能后果呢? 美国和欧洲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习近平选择支持普京继续打消耗战,以分化欧洲和美国的民意,逼乌克兰不得不放弃部分领土,从而让普京可以保住一点面子,停止俄国发动的这场可耻的不义之战。我相信,这很可能是习近平的首选,尽管他很可能不去莫斯科见普京,但他会加大对普京的支持力度,从而给乌克兰带来更多的伤害。问题是,美国和西方会接受习近平的这个选择吗?我认为美国和西方不会接受,但危险在于,习近平很可能做出误判,认为美国和西方会接受。 习近平为自己辩护的一个可能逻辑就是,我支持普京打下去,可以避免普京狗急跳墙,使用核武器,因为大家都看到,没有中国支持,普京的消耗战打不下去,而核战一旦爆发,只有输家,没有赢家。那么,美国和西方会接受习近平的这个逻辑吗?我认为不会,因为接受了这个逻辑,其实是助长习近平未来搞核讹诈。那么,美国和欧洲就不怕普京真的动用核武器吗?我相信,美国有能力判断,普京现在还不会做这样极端的选择,因为俄国的民意和经济状况,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加上习近平的外援,普京还能再拖一段时间。 问题是,这个僵局能拖很长时间吗?我相信,各方都看到了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摊牌到来的时刻不会很远,因此,各方其实对最坏的可能性做准备。因此,未来几个月,形势的发展将非常关键,任何一方的误判都可能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具有高度讽刺意义的一个事实就是,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国家首脑未曾有过习近平这样的机会,也就是通过智慧的外交斡旋和灵活地运用国家实力,在世界舞台中扮演一个积极和建设性的角色,不仅把世界从一场巨大的危机中解救出来,而且帮中国也走出困境。换言之,如果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或是印度总理莫迪,掌握了中国现在的实力,一定会做出比习近平更高明的选择,或者,如果习近平的能力堪虞,世界就有可能躲过一劫,但现实是,习近平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希望,这意味著,他选择救普京,不论他如何盘算、如何为自己辩护,都不可避免地把所有不利因素叠加到一起,这也就意味著,2023和未来几年的世界和中国,他救普京的选择,都会是导致一场全球性灾难的一个节点。正在美国大出风头的地缘政治专家Peter Zeihan,对这场灾难展开的中国逻辑,值得关注。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2-26-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6日 1.中国大学生争抢铁饭碗 官批满脑子「央国政」 中国两会即将登场,全国政协委员倪闽景提案指出,中国的大学生和中学生都求稳,拼命挤进公家单位,他鼓励学生们挑战科创企业,「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央企、国企、公务员)」,言论迅速登上热搜。 据澎湃新闻报道,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向全国两会提交两份提案:青少年科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拔尖人才培养。 倪闽景提到,从现在的大学生就业来看,不是岗位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现在,不仅仅大学生求稳,中学生都求稳,人生目标就是稳稳地拥有生活。所以,一方面要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要鼓励大学生,不要满脑子「央国政」。做公务员,进入以后一眼看到了头;但在科创企业里,前途是看不到头的,很难想象的。 倪闽景提案马上引来大批网友吐槽,有网友讽刺说,「我们的倪同志很搞笑。自己在体制内稳稳地待着,却忽悠别人不要朝体制内钻,忽悠别人『车已经满了,你们别往上挤了』」。 有年轻的网友批评他:甭给我们灌鸡汤了。领导在机关食堂吃五元一份的工作餐吃的太久,已经不能理解民间的疾苦了。 腾讯网发表评论文章指,鼓励大家下海,也要看海里有没有鱼。如果不选择「稳定」,每月的房贷、生活成本该怎么办?相比公务员,没有996 ,工资稳定、节假双休才是「真香」定律。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中国报考公务员人数屡创新高,2023年近260万人报考,最热门职位竞争比超过20000比1,平均竞争比为60.5比1。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央行前行长周小川坦承 中国养老金基础欠佳易有资金缺口 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周六(25 日)坦承,中国现有的养老金基础并不太好,原因是人口多且高龄化,使养老金涵盖面不断扩大,资金很容易有缺口,未来较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个人养老金」补充。 《界面新闻》报道,周小川25日在财经杂志主办的「第5届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作上述表示。 周小川指出,中国的现实情况就是「人口多」,同时养老金「面不断扩大」。由于高龄化,养老金资金储备很容易有缺口。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统筹安排的养老金只能「保基本,不会太高」。 他表示,可以说,中国养老金比较大的缺口,会较大程度依靠个人养老金加以补充。 周小川说,中国新推出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从社会上的讨论来看是好的,但激励机制偏弱。首先是现有个人所得税还存在一定缺陷,中国有太大比重的个人,属于不交个人所得税的范围。 他针对企业对个人养老金制度配合意愿不高指出,中国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障资金数量并不少,前几年缴纳比率是20% ,这个水平使得企业的成本负担过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后来虽然调降4个百分点,但16%在全球也是相当高的水平。 至于延长退休年龄,周小川认为,虽有空间,但不是想延长多少年就延长多少年,这涉及到平均健康水平和老年人的生产力,企业也会在成本上有所考虑。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CIA局长:不认为习近平已做出是否侵台决定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Bill Burns )表示,中情局不认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做出是否侵略台湾决定,而且美方分析,习近平与中国军方高层对能否达成侵台任务仍有疑虑。 伯恩斯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节目「面对全国」(Face the Nation)主持人布瑞南(Margaret Brennan)独家访问时表示,中情局不认为习近平已经做出是否侵略台湾的决定。 他表示:「我们有必要非常认真看待习近平最终要控制台湾的企图心。然而在我们看来,这并不意味一场军事冲突不可避免。」 他又说:「我们最基本的判断是,习主席与他的军方干部今日对于中国能否达成侵台任务存有疑虑。」 伯恩斯还提到,俄罗斯全面侵略乌克兰以及后续全球反应,令习近平特别关注。 「没有其他外国领袖,比习近平更密切注视(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 )在乌克兰的经验、战事的发展。我认为从许多方面来说,他(习近平)的所见令他不安而趋审慎。」 *伯恩斯:中国正考虑提供俄罗斯杀伤性武器* 伯恩斯也证实,中国可能提供致命武器来协助俄罗斯攻打乌克兰,他说:「我们深信,中国领导阶层正在考虑提供(俄罗斯)致命装备。但我们还没看到最终的决定,也没有证据显示运送杀伤性武器这件事已经发生。」 美国副国务卿舍曼(Wendy Sherman)则重申,美国已经直接警告北京,若付诸行动会面临后果。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防范中国发动认知战 台修法战时管制传媒言论 对应中国威胁不断,台湾军方预告修正「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增订在战时动员阶段,传媒或个人散播不实讯息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网络传播加重刑期至二分之一;哄抬物价或无正当理由囤积物资者,处有期徒刑并科罚金。 军方21日预告修正「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预告日为14天,草案仍须报备行政院审查后函送立法院审议。 针对动员时期不实讯息影响国安与社会安定,草案增订动员实施时期,散播有关动员、征购、征用之谣言或不实讯息,足以损害于公众或他人者,处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100万元以下罚金。 军方提到,以广播电视、电子通讯、因特网或其他传播工具散播不实讯息,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草案也参考「灾防法」增订,动员实施时期,犯窃盗、诈欺、侵占、恐吓取财、抢夺、强盗之罪者,得依刑法或其特别法之规定,加重其刑至二分之一。 根据说明,「全民防卫动员准备法」自2001年11月14日公布施行,曾于2014年6月4日、2019年6月19 日修正施行。为符合达成「动员准备阶段」及「动员实施阶段」任务的目的,增订动员实施阶段组织与权责及任务、动员实施阶段征购、征用及罚则等规定。 军方指出,因应法规的范围涵盖「动员准备阶段」外,尚包括「动员实施阶段」,因此修正名称为「全民防卫动员法」。而「动员准备阶段」是指平时实施动员准备时期;「动员实施阶段」是指战事发生、将发生或发生紧急危难时,总统依照宪法发布紧急命令,实施全国动员或局部动员。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2-25-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5日 1.日媒:蔡英文或8月前访美 形式3选1 日本《产经新闻》引述多位官员消息报道指,总统蔡英文已决定今年8 月前访问美国,台湾当局已与美国进行协调。顾及中国可能会有强烈反应,美台双方正考虑蔡英文访美的时间和形式。 报道指,目前蔡英文访美方式有3个选项,包括:应邀参加母校美国康乃尔大学举办的活动,并进行演讲;参加美国智库主办的活动;8 月赴南美出席巴拉圭总统就职典礼并访美。 报道认为,蔡英文如果在美中关系,以及中台关系恶化的情况下访美,将遭到中国强烈反对。去年8 月时任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期间,中国军方在台海周边进行了大规模军演。如果蔡英文访美,中方可能会采取反制措施。 台湾外长吴钊燮和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顾立雄21 日访美,与多位美国高官举行非正式会谈。《产经新闻》相信,议程包括蔡英文访问美国的计划。执政的民进党消息人士称,「台海附近的军事紧张局势正在升温,很多人担心在紧急情况下能否依靠美国。如果蔡英文访美成为事实,证明美国对台湾的高度重视,将是一个很大的定心丸」。 台外交部:报道属揣测与事实不符 台湾的外交部对传媒报道响应表示,近日若干特定政党人士、时事评论员或媒体报道,总统蔡英文将在近期访问美国,进行校园公开演说,并揣测各种可能节目规画等。外交部郑重澄清,这些说法或报道都属揣测,且与事实不符。 外交部指,蔡英文上任后已多次出访并过境美国,最近一次是在2019年7 月率团访问拉丁美洲友邦,并在去程、返程分别过境美国纽约及丹佛,获得美方提供高规格礼遇接待,也创下许多良好先例。 外交部表示,安排高层出访一向是外交部重点工作,如果有总统出访的具体规画,总统府及外交部会适时主动对外说明。外交部并呼吁各界勿过度揣测,并应善尽查证的责任。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特区政府批评美驻港总领事馆抹黑香港 美领事馆:对香港自治崩坏深表关切 外交部驻港公署特派员刘光源,早前约见美国驻港总领事梅儒瑞(Gregory C. May),除了就其一系列言行提出严正交涉,更划出3 条「红线」促勿搞政治渗透等。 美国领事馆周六(25 日)就这次会面回复本台记者提问表示,美国领事馆通常不评论私下的外交会面,但是美方向来毫不犹豫的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达对香港自治逐步崩坏的深刻关切。(While the United States Consulate General does not generally comment on private diplomatic meetings, we do not hesitate to express publicly or privately the United States’ deep concern over the erosion of Hong Kong’s autonomy.) 香港特区政府周六(25 日)下午发表声明,批评美国驻港总领事馆发言人近日响应传媒查询时,对香港情况的肆意抹黑,更公然指会毫不犹豫表达所谓「深切关注」,特区政府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 发言人说,自香港回归以来,特区政府按照《宪法》和《基本法》,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对于美国政府及其驻港总领事馆任何就特区事务的不实指控和污蔑抹黑,特区政府都坚决反对。发言人指,美方执意危言耸听,以为把偏见而自我创作的失实情况重复一百次就会变成事实,只反映诚信问题和小人之心。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拜登:不预期中国提供武器援助俄罗斯 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满周年,美国总统拜登周五(24日)表示,他不预期中国会采取重大行动提供武器给俄罗斯,若中国「越线」,美国会作出响应。 拜登在《美国广播公司》(ABC)的访问中表示,「我们还没看到迹象,我不认为,中国会采取重大措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拜登解释,去年夏天他在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一次谈话中,已明确表明提供武器给俄罗斯的后果。 拜登表示,他对习近平说:「在没有任何政府推动的情况下,600家美国企业全面撤离俄罗斯,从麦当劳(McDonald's)到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Exxon Mobil)。」 「接着我说,如果你做出同样的暴行,或支持正在发生的暴行,你可能会遭遇同样后果。」 拜登被问到,如果北京当局提供武器给俄罗斯是否会「越线」,拜登表示美国「会作出响应」。 拜登说:「这条线一体适用于每个人,换句话说,我们将对任何越线的人祭出严厉制裁。」 CNN:美情报显示中国正考虑供俄弹药及无人机 3名知情人士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方掌握情报,认为中国政府正考虑提供俄罗斯用于乌克兰战争的无人机和弹药。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当局似乎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中俄正就设备的价格和规模磋商。 熟悉相关情报的人士指出,自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俄方一再要求中国提供无人机和弹药,中国领导阶层过去数月一直在积极讨论是否要提供致命武器的援助。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日前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 )采访时表示,中国「正考虑(向莫斯科当局)提供致命的支持」,范围「遍及弹药到武器本身」。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被问及有关中国可能贩卖致命装备给俄罗斯一事时表示,中国在军品出口上一向采取谨慎和负责任的做法,且不向冲突地区和交战方提供任何军售。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香港法庭】理大冲突8人涉围魏救赵暴动罪成 判囚42至57个月 2019年11月理大冲突事件中,有示威者发起「围魏救赵」行动,在多区聚集试图分散警力营救其他示威者,警方当晚在油麻地以暴动罪拘捕213人,分为17 宗案件处理。其中1宗在尖沙咀一带被捕的11名被告中,有6人承认暴动罪,2人经审讯后定罪,周六(25日)在区域法院判刑。 暂委法官叶启亮判刑时指出,理大冲突是修例风波中最大规模的暴动之一,示威者的行为明显挑战法治,判监是唯一选择。叶官指,除黎钧尧外,其余被告都有装备,明显是有备而来,但各被告相对年轻,相信他们是一时冲动犯案。判 8名被告中,早前认罪的6人囚3年半,两名经审讯被定罪被告则分别入狱4年半及4年9个月。 叶官认为,暴动有相当预谋和一定计划,案发时2000名示威者筑成防线,与警方对峙及投掷杂物、砖头等,更在1小时内投掷至少251 枚汽油弹,暴力情况如同小型战场。 8名判囚被告分别是:陈卓贤(21岁)、张绰元(21岁)、张凯𦲀(22岁)、冯兴榆(24岁)、黎钧尧(28岁)、刘沛彦(24岁)、梁俊杰(25 岁)及梁刚玮(24岁)。陈卓贤和黎钧尧经审讯后被裁定罪名成立。其余6人均认罪。 至于在逃3名被告:陈亮儒(25岁)、郑伟乐(19岁)、洪主龙(21岁),法庭已发出拘捕令。 警方东九龙总区公众活动调查组主管、高级督察潘崇礼在庭外见记者表示,在213名被捕人中,已有68人被法庭裁定暴动罪成,其余正等候审讯或裁决。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02-23-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3日 1.【俄乌战争周年】中国民众不满习政权亲俄立场 网民为乌克兰募捐遭官方打压 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近日访问莫斯科,在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时还说「中俄关系稳如泰山」。疑似将整个国家绑在俄罗斯的战车。但大批的知识份子和中产阶级却表达了和官方完全相反的立场,有网络作者为乌克兰募捐,一个小时筹得超过10万元人民币;但这种民间自发援助乌克兰的行动,迅速遭中国官方压制。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周年在即,而中国官方至今不但没有谴责俄罗斯的侵略主权国家乌克兰,最近更是摆出一副和俄罗斯「深度战略捆绑」的态势,不但引发欧美高度警惕,也让中国绝大多数的知识份子深感忧虑和不满。 网民一个小时为乌克兰捐10万 知名网路作者「二大爷」周三在自媒体上指出,与中国官方结盟俄罗斯的立场相反,大量的中国民众实际上一直在用行动说明他们不满官方的亲俄立场。他表示,受国内读者的所托,在去年3月底,为乌克兰军民转捐了10万元人民币。 「二大爷」透露,自去年2月24日战争开始后,他就持续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文章,到去年7月所有备用帐号都被封时,一共写了70多篇力挺乌克兰的评论文章。而他的读者群为了帮助乌克兰人抗击俄罗斯,在短短一个小时就以打赏的方式捐了107000元人民币,委托他转交给乌克兰。 二大爷:当时那个乌克兰战争应该是最激烈的时候,就是我在我的公众号,叫伍子胥的复仇,写了一系列的俄乌战争的评论文章,基本上都是挺乌(克兰)的。我的读者就是墙内的,主动提出来,要为乌克兰人捐款。墙内没有正规的捐款管道,因为他们知道我在美国,所以希望我来代捐。是3月25号那天写的,我就说,今天打赏的金额,我会全部作为你们的心意,捐给乌克兰。就因为我说了这么一句话,就一个小时,给我的文章打赏是10.7万(人民币)。一个小时之后,文章就被删除了。 绝大多数知识份子和中产阶级不认同北京对俄乌战立场 他透露,因为自己的信用卡刷不了这么多钱,所以他分成了七次才全部转给乌克兰红十字会和乌克兰救济基金(GlobalGiving)。他认为,虽然也有小粉红和低素质的人挺普京,但从自己读者的构成和行为显示,虽然中国官方挺俄罗斯,但绝大多数知识份子和中产阶级根本不认同。 二大爷:我的读者以高知和中产为主。在乌克兰本土的人可能不知道,有这么一批中国人,还是很惦记他们的。 二大爷还称,他曾在广州干了7年刑警,又在政府机关干了10年,几年前被广州官方以写文章反党的名义开除党籍和公职,最后迫不得已带着家人逃到了美国,并得到了美国政府的庇护,目前在加州做库管谋生。 他坦诚,在如此短的时间就有1500人捐款,有的人还是一个小时内连续捐了5次,让他也很感动。这说明民众心里是能辨是非。遗憾的是,在官方的封锁下,他失去了所有国内的写作平台。 知识份子反俄是共识 旅美的原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唯辛说,即便是三岁小孩,也能看得出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就是不对!从战争爆发到现在,这也是中国知识份子的基本认同。很多人,甚至是体制内有一定级别的人,也支持乌克兰,他们只是因为压力无法公开发声而已。 徐唯辛说:乌克兰这个事情,反正我认识的人,基本上都是支持乌克兰的。只要是受过比较好教育的,大部分人都是支持乌克兰的,但是有些人不方便说,就是。这还是让人欣慰的。比方说包括那个国家XX馆副馆长,他在我那点了几次赞。他们还是很害怕就是。 徐唯辛还透露,从战争开始到现在,他就开始用画笔记录乌克兰军民抵抗侵略的震撼的瞬间,到今天已经画了362幅画,以此声援乌克兰军民。 而据中国最大的传媒人和律师社群的讨论区显示,在王毅访俄以及传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要访俄的消息后,他们集体表达了忧虑和不满。他们担心 ,这可能标志着中国和文明世界的彻底脱钩,由此带来的伤害,将波及到每一个中国人。 原南方周末首席评论员「笑蜀」表示,支持反侵略,还是支持侵略,这是大是大非。他还指出,反美反西方没有出路,祸国殃民。义和团如此,日本军国主义如此,中东的伊斯兰国亦如此。过去如此,将来也如此! 本台记者亦专门就此事多次联络中宣部,希望了解官方封锁声援乌克拉的文章的原因,但该机构拒绝接听电话。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2.中国官方版ChatGPT「只此一家」 分析:只为监控意识形态传播 继社交平台的科技资讯战后,美国OpenAI的ChatGPT迅速冒起,中国亦不甘示弱推国产版本。目前唯一获官方「认可」的百度「文心一言」(ERNIE Bot),料将下月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当中涉及近300家企业,不少有国企背景。有分析指,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只是为「监控」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以垄断式发展,类似起初中国的微博「参考」美国的脸书来诞生。 近来爆红的美国初创企业OpenAI创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吸引全球数以亿人使用,更获微软注资100 亿美元加持。而中国方面,百度「文心一言」(ERNIE Bot)目前为唯一获官方「认可」、国内唯一拥有全栈AI技术架构的「国产ChatGPT」,正蓄势待发,料将下月完成内测并向公众开放。消息带动过去一个月股价,逆市累升约4%。其业积上季净利润超预期转亏为盈,约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 百度董事长李彦宏日前公布业积指,计划首先将「文心一言」置入百度搜索引擎,亦会与多项主流业务整合,包括与搜索整合,并通过百度智慧云对外提供服务,其模型还将搭载到Apollo智舱系列产品,并与小度进行集成。 李彦宏称,通过向公众开放「生成式大型语言模型」,可帮助更多企业在云端构建个人模型和应用程序,提高生产效率,相信「文心一言」将较海外开发的模型更适合内地市场,又认为内地AI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性需求增长,「而百度作为内地AI市场长期增长的代表,正站在浪潮之巅」。 金融学者:国产ChatGPT」难与美国匹敌 不过,中国金融学者司令对于中国「国产ChatGPT」的发展并不乐观,认为只属受中国监控、限制的「畸形产物」,亦难与美国匹敌,指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自由度、人才储备和技术已远远落后于美国。 司令说:中国人工智能开发者,当无法得到一个自由的编程环境,开发出来的程序产品就必然畸形,而且是经过政府审查、时刻考虑政府喜好。人工智能在整个程序框架语言的巧妙运用,离不开信息技术领域专家的参与,这过程体现出一个社会自由度及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国一定会释放出很多烟雾弹来迷惑国际学界、投资界,因为中国希望能够在人工智能领域,和美国搏一下。事实上,由于中国缺乏人才储备、创新机制、自由环境等,中国只能开发出畸形的、带有党国特色或从国外的先进技术「偷来的」产品。 司令重申,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本质只是为「监控」和意识形态的传播,会牢牢掌握在资讯科技上内容的话语权、控制权,以垄断式发展,其类似起初中国的微博「参考」美国的脸书来诞生,「建立中共自己一套的可防可控工具」。 报告:中国人工智慧关注「监视相关」任务 根据2022年人工智能投资者撰写的《人工智慧现状2022报告》(State of AI Report 2022)分析指,与美国的人工智慧研究相比,「中国的研究论文更多地关注与『监视相关』的任务。这些技术包括自主、目标检测、跟踪、场景理解、动作和说话人识别。 事实上,中国官方为首个「国产ChatGPT」作不少「部署」。据统计,目前近300家企业成为「文心一言」的首批生态合作伙伴,涉及互联网、传媒、金融、保险、汽车、旅游、企业软件等行业,包括邮储银行、新浪财经、澎湃新闻、爱奇艺、新京报、新潮传媒、美的集团、巨人网络、携程、36氪等,当中不少有国企或中共背景,为产品奠定「垄断」基础。 中国监管禁令出台:民企与ChatGPT「割席」 同时,中国官方出手降温ChatGPT牵起的中资AI概念股炒作。中国大陆多个AI行业龙头由本月8日起陆续收到中国官方的「监管工作函」;事后纷发公告,以一致口径与ChatGPT「割席」:「公司未与OpenAI开展合作,ChatGPT的产品和服务未给公司带来业务收入」。 当中包括「云从科技」、「海天瑞声」、「汉王科技」等,其过去数周股价跌幅持续扩大,周四(22日)跌约10%,「北京格灵深瞳信息」「中国电信」、「浪潮信息」、「三六零」、「万兴科技」等企业,连日跟随向下「潜水」。 另中国官方禁止授权美国OpenAI的ChatGPT在国内使用,又在中国微信上封杀一批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产品,其主要产自多间大陆民企向ChatGPT付费而取得的功能。 美委员会:中国加入ChatGPT机器人战局「是政治问题」 本台早前于微信实测多款国产山寨「ChatGPT」,提问「习近平」和「蔡英文」以及「1989年6月4日」等均被指为「敏感内容」,部分更触发「黑名单」。不少外国媒体亦曾类似的实测,反映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在中国面对的复杂内容审查和监控。 曾与Google合作反制假讯息的美中经济与安全审查委员会海柏格委员(Jacob Helberg),一年多前发文指,中国会加入发展类似ChatGPT机器人的战局,「是一个政治问题,(中国)政府有让国内的头部企业加速赶上的内在动机」,警告「在中国,科技公司最终都形同(推动)公共政策的工具」,故中国可能在未来两年内推出一个符合中国官方审查需求、强化其偏爱论点的中国版ChatGPT,而在国际上,美国和中国将继续竞争AI霸主地位,寻求让自家出产的技术获得更大的市占率、被更多国家采用」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3.传中共公安国安两部将脱国务院系统 分析:习近平名正言顺专政独裁 中共「二中全会」下周初举行,将会审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稿,虽然相关内容尚未披露,但有传今届将有重大改革,包括中共公安部与国安部将脱离国务院系统,改为隶属于新成立、直属中共中央的「中央内务委员会」(暂名);整合反恐、反间谍等功能。评论认为一旦消息属实,反映习近平「摆正棋局」,名正言顺指挥专政独裁。是为推动「数码极权」、防范民变。 中共「二中全会」下周初举行,外界预料党和国家机构有重大改革。港媒《明报》周四(23日)刊文指出,在这次改革中,有传公安部与国安部将脱离国务院系统,转为隶属于新成立、直属中共中央的内委会。 文章表示,这个内委会还会整合公安、移民、户籍、交通、反恐、反间谍,甚至民政部的社会组织管理等功能;这个「超级委员会」既借鉴了中共建政之初的内务部名称,又吸取了俄罗斯联邦内务部的功能框架。 评论:习近平名正言顺指挥专政独裁 时事评论员桑普周四对本台指,消息一旦属实,反映中共权力大搬迁,目的是将公安部及国安部权力打散,避免出现反习势力,此举国务院更有名无实,亦反映习近平「摆正棋局」,将权力集于一身,名正言顺指挥专政独裁。 桑普说:基本上在以前的情况下,李克强已没有办法主管公安、国安,这次的计划只不过将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大家看,就是国安、公安的诸多功能直属于党中央,以习近平为首的党中央,即使是(下任)国务院总理(李强),都没有办法管理,这是将以前一直以来挖空了的权力,将它证明,而且更加表面上集权。 评论:更易推动「数码极权」防范民变 桑普指出,中共今次新成立的「内务委员会」是仿效了俄罗斯,预料「中央内务委员会」权力相当大,横跨多个范畴,是配合当局推动「数码极权」,以防范民变。 桑普说:民政方面的户籍、交通、公安、国安,甚至其他方面都放进去(内务委员会),交通最重要是什么?安装摄像头,人工智能,推出机器人,这点是更加强数位极权,各部门的整合是为了中共如何防范民变,操控人民的反抗,这正正是内务部要做的事。 评论:与「党政分开」背道而驰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同日对本台指,国务院机构改革反映,中共党政进一步二合为一,这与以往国家领导人、「十三大」政治报告提出的「党政分开」背道而驰。现时党对各方面的领导会更加明显,而国家安全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并,反映中央认为国家安全的问题需调整应对方法。 刘锐绍说:从官方的角度解读,他们认为现时国际上的所谓反华势力或敌对势力,构成的威胁更大,尤其是在俄乌战争后,美国对中国的压力,仅次于对俄罗斯的压力,从种种迹象反映,北京的判断反映国家安全的问题,需要有足够的人力及机构调整来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本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第20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二中全会),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明报》文章称,「中央内务委员会」将由现任公安部长王小洪主管。目前还不清楚的是,这个中央内务委未来与中央政法委的关系如何,以及国安部的对外情报功能是否也并入内委会。除了公安部门的转隶整编外,传言中的机构改革还涉及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的整合,以及人社部、广电总局、网信办等。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4.【美台互动】台军营级部队下半年赴美交流 强化地面防卫成重点 中共军机近年频繁侵扰台湾防空识别区,且不时逾越台湾海峡中线,两岸关系持续紧张。据报台湾军队下半年,将首次以营级部队规模赴美交流。军事专家分析,台美军事交流大幅提升,强化地面防卫作战能力成重点。而且从俄乌战争可见,若战略落后将成台湾一大隐忧。 台媒「中央社」周四(22日)报道,据知情人士透露,台湾陆军第542旅、第333旅联合兵种营(Combined Arms Battalion,CAB),今年下半年将赴美国交流;过去海军陆战队、陆军特种作战指挥部官兵赴美交流,都是以「排级」、或最多「连级」赴美,此次交流首次达到「营级」规模,深具意义。 陆军司令部对此表示,各项涉外军事交流均依规划办理,相关细节援例不予评论。 军事专家:交流大幅提升 强化地面防卫作战能力成重点 中华战略前瞻协会研究员揭仲周四(23日)对本台指,今次的突破主要是台军的地面部队。台湾虽然从2009年就开始派少规模的地面部队去美国观摩或训练或联合演练,但大概都是在「排级」左右,不超过40个人,这次却以「营级」可能会有3、400人,等于就是提升了两级,而且他是作战部队是完整的作战单位,所以这次交流是有很大的提升。他估计促成今次改动有以下原因。 揭仲说:华府确实对于这个台湾国军本岛进行国土防卫作战,他认为必须要强化。再加上近几年的国防预算确实有增加。第三个就是在这几年,强化地面防卫作战能力,也变成一个重点。 台军在海上跟空中就把共军挡下来的机率不大 揭仲并说,华府的确担心2027年台湾海峡军事风险会增加。 揭仲说:因为共军这几年经济成长速度非常快,所以华府是不是认为说我们要在海上跟空中就把共军挡下来的机率不大。那既然你没办法在海上跟空中就把他挡下来,你就使得台湾本岛地面作战也是有可能。美军这几年会特别关切台湾包括后备动员能力的量等等,这都是要提升我们的地面防卫作战能力。 揭仲并表示,目前联兵营已成为台湾陆军的基本战术单位,可实施兵种联合作战。若联兵营能前往美国移地训练,不仅可获得更广阔、专业的训练空间,提升联兵营的作战能力与战术水准,也能汲取美军丰富的实战经验,对台军既有的战术、战技与训练方式进行修改。甚至能增加双方的互通性。 军事专家:从俄乌战争可见 台军有必要加强军事交流 台湾国政基金会副研究员、军事专家李正修同日接受本台访问,认为因国际因素,基本上台湾难以与其他国家有军事联合演练,长期下来在现代化战争准备自然落后与其他国家。这次赴美实际交流有莫大帮助,以前只以「排级」赴美交流,回来再传授给其他人,速度并不足够。而且在俄乌战争也可见,台军有必要加强军事交流。 李正修说:大家都认为(俄罗斯)仅次于美国、世界第二大的军事强国。可是一开战之后,竟然连一个乌克兰也打不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不仅仅是他的装备,最主要是战法已经过时,所以这是台湾必须要赶上的。你训练是要配合现代化的武器。 台国防部长:海峡天险看似有利 一旦作战支援可能会中断 另一方面,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周二(21日)接受传媒访问时,就外界认为「今日乌克兰、明日台湾」一事,他直言台湾与乌克兰状况看似一样,但有很大差别,只要内部补给充足,中国没有强大到能在两周内拿下台湾。 但他同时认为台湾是海岛,「海峡天险看来对我们有利;可是一旦作战,外国支援、补给和战略物资有可能会中断。看俄乌战争,要想好未来会面临什么状况」。 其实因台湾在国际上的处境,台湾方面几乎不会证实台美军事训练交流相关议题。不过台湾总统蔡英文去年10月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专访时,则承认美军在台协助训练国军,但国防部长邱国正随即强调,双方仅属交流范畴。 而蔡英文日前接见美国联邦众议员康纳访团才提到要加强台美军事合作。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5.移英读书要面对什么? 调查发现在英港人面对多重教育难题 英国政府推出BNO签证计划两年,已有超过14万港人获批签证,包括不少学生。有在英港人组织的研究发现,在英港人受制于目前政策,必须邀交高昂国际生学费才可入读英国的大学。而中小学生也面对语言、文化等冲击,当中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的学生尤其需要协助。 在英港人组织「英国港侨协会」(Hongkongers in Britain, HKB)去年年底以问卷及焦点小组方式进行研究,以了解香港人在英国的教育需求。调查分别关注中小学学童及年轻成年人两个不同群体,其中学童问卷由家长代答。超过7成受访家长的子女,正在英国就读中小学;约6成受访年轻成年人现正就读或已完成大学课程。 高昂大学国际生学费使移英港人却步 值得留意的是,近7成受访香港学童家长认为,子女学费压力只是很小;不过有近6成年轻成年人反映,他们不能负担大学国际生学费。有超过5成半年轻成年人受访者认为,BNO签证持有人应以本地生学费入读大学,更有超过9成人认为,英国政府应向BNO签证持有人提供低息贷款,以协助他们负担高昂的大学学费。 根据英国现行政策,BNO签证持有人在取得永久居民身份前,需以国际生学费入读英国本地大学,亦不得申请学生贷款。现时英国大学国际生学费约为每年2.3万英镑(约22.3万港元),远高于本地学生的每年9,250英镑。 负责监督是次研究计划的英国港侨协会联合创办人Julian Chan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他们过往曾在不同场合向政府反映意见,希望政府考虑让BNO签证持有人以本地学生身份入读大学。据他们了解,该建议早前已达部长级官员层面,但最终被否决,他们对此感到失望。 他们希望是次研究可以提供新的数据,让移英港人大学学费压力的问题得到关注,期望官员重新考虑修订政策:「我们这次的报告希望可以踏出新一步,提供新的证据。我相信不能单以此报告作为证据,我们要集合其他不同人仕和团体持续关注这个议题,和不同的政策制订者重新讨论。」 他们建议政府及学校至少应向港人提供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和贷款的资讯和支援,及为有经济困难的香港学生提供低息或免息贷款,协助他们解决燃眉以急,以免陷于失学困境。 去年6月,11名跨党派英国国会议员曾联同一批大学学者,以及英国公民社会代表发起联署,要求英国政府向BNO签证持有人授予本地学生身份,让他们以本地生学费入读英国的大学。 组织吁整合现有资源解决港人学童学习困难 另外研究又发现,只有约3成受访香港学童的家长,表示学校有措施协助新移民适应英语学习环境。而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SEN)港人学童的家长中,有近6成人认为学校未有向其子女提供适切的特殊需要。部分家长也在焦点小组讨论中提到,担心子女难以保持中文书写水平。 英国港侨协会董事周庭希向本台表示,他们在报告中提出针对上述问题的多项建议,但并不涉及新的政策,而是希望地方政府、学校及相关机构关注到港人学童的学习需要,整合现有政策和资源向港人学童提供协助,并加强沟通,以让港人家长掌握相关资讯。 周庭希说:比如现在有一个普通话卓越计划,我们的报告也有提及,明年将会作重新检讨。我们向政府建议可否把这些计划延伸到粤语?又例如应更清晰地让家长知道,子女有特殊学习需要,可以如何接受帮助?各个地方议会和学校都应做得更多。 英国港侨协会建议地方政府和学校可以增设懂粤语、熟悉香港文化的双语助理,协助香港学生解决学习问题,并及向教职员提供培训,增强他们的文化敏感度。他们又建议学校向有特殊教育需要和残障学童的家长提供清晰指引,让他们知道如何寻求适切服务,并可举办迎新计划,增进香港学生和本地学生的认识。 而在中文教学方面,现时部分英国中学针对中等教育普通证书(GCSE)考试提供中文课程,但多以简体字及普通话授课。英国港侨协会希望学校考虑增加以繁体字及粤语授课的中文课程,让港人学童传承文化。 记者:吕熙 责编:温晓平 6.【立场案】不停提猜测问题的检控官伍淑娟发难 反指钟沛权倾向猜测控方问题 《立场新闻》案周四踏入第35日审讯。在过去审讯中不时向被告钟沛权提猜测性问题的检控官伍淑娟,反指前总编辑钟沛权经常误会她的问题,又倾向猜测控方提问,盘问过程被「不必要拉长」,要求钟沛权在澄清问题后不必再纠缠下去。但伍淑娟之后在提交立场博客文章作为证据时,又不断提出个人观感,及以猜测问题引导钟沛权回答。 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开庭后随即批评钟沛权,指双方在过去十多日的盘问中,不时互相误会,令盘问「不必要拉长咗」。伍淑娟提到,盘问时自然会问及对控方有利的事项,控方亦有责任向钟沛权指出相关事项,「有时我无问你啲问题,你话我rephrase ,希望你可以尽量简洁」,澄清后不必再纠缠下去。 伍淑娟又指,钟沛权倾向猜测控方问题,但「你答啲我唔想问你慨嘢,会影响你慨可信性」,指此举会延长盘问,强调「唔系我想你点答,系你自己想点答」。伍淑娟指,会尽量将问题讲清楚,在尽可能下告诉钟提问目的,又要求钟沛权先给予直接回应,再作详细解释,他亦可在辩方覆问时再解释。 钟沛权表示,控方强调要视乎他在案发时的想法,但他当时每日审批大量文章,加上已事隔一段时间,现时回想已有模糊及不确定之处。他表示,难以区分是「当时的判断」,或是「宜家设身处地回想当时点判断」,期望控方在盘问时可讲清楚,是否问及他在案发时的判断,「惊好多时无印象或者记得唔准确,勉强俾答案唔系诚实作供。」 法官郭伟健称,若钟沛权忘记案发时的想法,可以直接回应称「唔记得」,毋需每点作修饰。 伍淑娟曾把「星星之火」联想到「星火基金」 在上月27日的审讯中,伍淑娟就《立场》特刊内一张员工卡片印有「星星之火」字眼,称可联想到「星火基金」。钟沛权当场反驳控方提出的检控证据薄弱,认为将「无边无际」的联想用于刑事检控盘问中,令传媒机构关闭、有人要还押,对言论自由的寒蝉效应大得不符比例。 在星期四的审讯中,控辩双方仍然在对一些文章的理解和控方联想出来的问题进行争论。伍淑娟先引述《立场》曾刊登的一篇报道英国集会的文章,标题为〈【特写】英国多个城市集会声援 47人参加者多申 BN(O):我们不会忘记〉,问钟是否记得在民主派人士因初选案被捕后,多国表示会制裁中港官员?钟称记得曾有外国制裁中港官员一事,但对是否跟初选案有关则没有印象。 伍淑娟称律政司「跟程序做」 钟指不一定合乎公义 控方之后就初选案首度提堂情况盘问钟,包括当时法庭处理各被告保释申请情况,指有人会认为聆讯过程令各被告难受,但同时称《立场》报道当时法庭「系尽快处理、尽踩慨……符合《国安法》所讲慨原则?」即危害国家安全控罪要公正、及时办理。钟称没有印象自己当时审批文章时有此判断。伍之后续指,被告潜逃风险大,「一定好大潜逃风险,终身监禁……我惊都会走啦」,钟就表示自己当时完全没有此想法。 控方之后提到,当时从新闻报道各人对初选案提堂观感很差,然后问钟直至他被捕,是否「从来冇(人或报道)话有违反程序」?钟表示自己没有印象。伍之后指,律政司提覆核亦是「跟程序做」,而终审法院于2021年就《国安法》保释门槛作解释后,黎智英申请保释被拒,终院只「处理法律」而非处理黎的申请,问钟会否同意。钟沛权就回应,指官方爱用的说法是「依法、依程序」,惟据他认知,法律界及民间有很多争议。但控方再坚持称:「至少睇到现时,都系跟晒程序。你唔同意演绎系一回事,但程序上面跟足。」 钟就指出,如很狭义指依程序、依法,他是同意,但指大家本身已认为有争议,而《国安法》立法过程没经咨询、辩论,围绕国安法保释门槛大幅度收紧,质疑持续至今,强调「依法唔代表一定合乎公义,唔代表一定合理。」 钟沛权指涉案文章言论自由下应容许发布 控方之后的盘问围绕涉案的第4篇文章,由罗冠聪撰写的〈香港-美丽岛〉,钟同意罗是受关注人物,其博客文章亦会引人共鸣。伍之后引述文章其中一段,指罗提到47名参加初选人士面对的是「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但质疑罗提及35+谋划时,没提及47人的行为或与《基本法》赋予他们行使的职权不符,亦没有提及无差别或否决财政预算案、逐步瘫痪及解散立法会,以及迫特首下台等几个「事实」。 钟回应时就指,大众仍广泛地对有关控罪元素有争议,且案件仍在审讯中,「系咪可以盖棺定论?」而即使日后有结论,对公众或非建制派支持者会否接受仍抱疑问。 伍之后再指,罗在文章中表达47人纯想选入立法会否决预算案,最终即使选举未发生,各人仍被检控,并举例类比有人串谋在飞机放炸弹,即便炸弹被发现,爆炸没有发生,「系咪唔可以告串谋?」钟就回应,自己对此假设性法理问题「畀唔到意见」,但补充《基本法》中赋予立法会议员的权利没写明限制,故不存在「有冇差别否决」分野,质疑该合法手段为何会构成非法的行为,并指这正是作者希望表达的意思,纵然分析未必周全,但文章没意思不清或欠缺事实根据,且观点非单一罕见,在言论自由下应容许发布。 评论文章会借历史或外地同类事件比较 不过,伍随即质疑罗的文章至少是资料不全?惟钟不同意,认为评论文章很多写法都较简洁精练,在叙事中会反映意见。伍就续指,文章变相令读者将事实及评论混为一谈,认为意见加在事实上时,不应有资料不全情况,钟再次表示他不同意。 伍之后询问钟为何罗在文中指「审讯无关法律,只是中共赤裸地滥用权力」?钟回应,作者把初选案跟台湾美丽岛事件作对比,视初选案审讯为北京政府针对香港民主派人士的政治审讯。此时伍即追问,为何初选案是来自北京的政治审讯?钟指此属作者判断,理解罗会认为,47人被拘控是北京政府针对香港非建制派的政治大打压。他在控方追问下,再补充按其观察,如此规模的拘控一定要得北京政府支持才可作拘控,并认为《国安法》赋予许多有关保释、法官安排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司法安排,相信在罗眼中,因而会视为国家级审讯。 伍就再次指,评论文章作批评时应有基础,质疑罗的文章资料不齐全,「唔知来龙去脉慨人,咪好易接受渠慨睇法?」钟就表示不同意,又指当时有人对罗的观点持相同看法,但认同基础不是源自该文章,又解释评论文章会借历史或外地同类事件比较,而为方便读者吸收,作者一般不会将比较对象的细节长篇大论铺排出来。 钟反驳感好奇读者会自行搜寻资料了解 惟伍淑娟就指这是评论文章危险之处,再形容该文章「资料不全,个人演绎,文不对题,误导失实,咪好易误导人」;但钟均表示不同意,更认为如此形式的评论文章都被视为危险,如想法落实在政府政策或法例,会是很危险的事,会令言论自由萎缩到很恐怖的地步。 两人之后争辩该文的最显眼中心思想,伍淑娟认为包括控告35+非常荒谬、中共只手遮天和一网打尽,以及法庭会配合中共进行国家级审讯,认为是最抢眼观点,并问钟是否同意。但钟沛权就认为,文章最抢眼应是以台湾美丽岛事件作类比,认为对关注政治议题的读者而言,是最深刻的比较。 不过,伍就指如不知美丽岛事件,「根本唔知你讲乜㗎喎」;钟就回应,文章效果会令好奇读者自行搜寻资料了解,但伍再指出,不明白美丽岛意义的读者,只会看到是中共干预、打压异见。钟沛权再次表示不同意,而他同时亦不同意控方指他作为对民情有掌握,可预计文章会引起对政府的憎恨。 控方举区家麟博文指「文不对题,误导失实」 控方之后再列举3篇《立场》博客区家麟及林彦邦撰写的文章,指控除罗冠聪的博客文章外,《立场》在国安法生效后,仍不停发布类似负面抨击法庭、中央的文章,引起读者仇恨中央及司法。其中一篇由区家麟撰写的文章,题为〈「任何人不能凌驾法律」,除了我〉的文章,当中提及「新时代的法律,早已正名为法律武器,属军火类,由国家权力垄断,你们不要自作多情⋯⋯」,伍指作者以武器来形容法律,问钟沛权认为有关字眼是否激烈。钟指单从阅读理解,有关文字只是比喻,而伍另提及的「赶尽杀绝」字眼,则指是很普通的一个写法,回应一度引来旁听人士窃笑。 至于另一篇同由区家麟撰写的博客文章〈有一口饭,叫反港独饭〉,伍指区批评律政司「心狠手辣、丑陋、冇初心、冇良心」令读者印象深刻,但指文章一面倒批评,指内容可用「猜测」形容;钟解释,区为资深新闻工作者,亦是很出色学者,而文中看不到评论背后引用的材料,不代表作者判断是恶意或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对方广泛及深厚知识基础而作出的判断。 伍及后续指出区的文章是「文不对题,误导失实」,更一度误形容是「以概偏全」,需由身旁的署理高级检控官徐倩姿提点才更正为「以偏概全」;钟就回应指评论文章会归纳及综合,有意见会认为是以偏概全,但亦有人会认为是「举一反三、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辩方强烈反对控方再有新文章呈堂 至于另一篇由林彦邦撰写的文章〈这是一场不义的审讯〉,伍称自己睇完文章后,会觉得「司法信唔过慨、水过鸭背、被告系政权眼中钉、法院又唔公开慨,至少会睇到呢几个信息」,但钟就回应,自己不会质疑有人如主控般,「好似你咁睇到呢啲信息」。 法庭去年12月处理辩方的永久终止聆讯时,曾有国安处警员供称共存取587篇《立场》文章,两度审视后筛选出30篇交予案件主管,控方最终决定以其中17篇作为检控基础,因此是直至当时,始披露尚有557篇未被使用文章没交予辩方。 控方今天在散庭前,就表示欲就早于罗冠聪文章发布的另外5篇《立场》文章作盘问,以推论钟沛权发布文章的意图,该些文章包括于2020年6月30日刊登的〈法律只是一种仪式〉。基于有关文章不包括在永久终止聆讯间新披露的557篇文章中,辩方资深大律师余若薇遂提出强烈反对。伍就回应,指文章全部从网站时光机取得,又表示「钟先生有时间可睇完先接受盘问;法官郭伟健就回应,着钟沛权花时间重读有关文章。审讯明天继续。 案件编号:DCCC265/2022 记者 : 吴婷康/程文 责编 : 温晓平 7.【47人案】法官批检控官周天行时序混乱 拒绝让控方就同一问题提问 香港「47人初选案」周四(23日)展开第14天审讯,在审讯期间,检控官周天行在庭上的表现引起三位法官不满,指他处理时序混乱,法官陈庆伟很不客气的对周天行说「我不想再与你争辩」,要求终止周天行就同一问题继续提问。 拟认罪被告之一的区诺轩继续作供,他提及当时在九龙东选区,参选人亦有在提交提名表格时夹附声明,区表示为该区协调后的「共同纲领」,当时九东成立一个推动初选的秘书处,但他不知道秘书处状况,只知道时任观塘区议会主席蔡泽鸿会向组织者报告九龙东状况,他没有印象有初选组织者为秘书处成员。 控方之后展示一份由九龙东参选人施德来签署、夹附在提名表格的「共同纲领」,区确认正是戴耀廷讯息曾提及协议。控方之后追问组织者有否要求参选者签署协议,区回应「我们没有要求他们签署共同纲领」;控方一度欲再追问为何没有要求签署时,就被法官陈庆伟以「Next, next」截停,另一法官李运腾亦指早前已提及相关议题。 法官关注控方问题「跳来跳去」难以跟上 此时控方再展示WhatsApp群组内6月14日的讯息,三名法官均开腔向控方表达关注,法官陈庆伟指,如案件是设有陪审团的审讯,质疑「他们怎能跟得上?」控方回应是因证人提及6月14日的事宜,惟法官李运腾就认为控方问题「跳来跳去」:「5分钟前我们谈6月19日的事,现在又跳去6月14日,我们觉得有点难跟上」;法官陈仲衡亦向控方指出,「你是控方负责案情的说书人(storyteller),最好当然是你的故事引起我的兴趣,但至少应该要比较易跟从。」控方一度作出回应,最终法官陈庆伟称「我不想再与你争辩」,着控方紧记此案的议题是什么,并指「我们对初选的历史不感兴趣。」有被告闻言就先后发笑。 区诺轩确认组织者没有要求参加者签署共同纲领 在这天审讯中,控方庭上引述另一被告赵家贤在组织者WhatsApp群组转载〈墨落无悔〉声明书及所发出的讯息,点名张可森等人「队到行」,又称参与协调者曾「白纸黑字」传阅文件,同时提及参选者间的协议。区诺轩庭上就确认,初选组织者没有要求参加者签署共同纲领,而提及的「协调共识」,是指各区协调后的协议文件,当中包括「否决财政预算案」等字句。盘问期间,法官关注控方提及的证供非按时序,直指「跳来跳去」令人难以跟从。区诺轩庭上又披露,当时在中联办已谴责初选有机会犯法后,戴耀廷曾发布讯息,区称目的是「规避法律风险」,讯息其后有发布至其他举办初选的选区,庭上又播放「35+ 协调机制」记者会片段,当中有赵家贤及戴耀廷回应初选被指涉违法的说法。 区确认从没要求大家签署任何文件 控方今在盘问区诺轩时,续引初选组织者的「PfD 35+计划」WhatsApp群组讯息发问,当中显示赵家贤曾在6月19日转发〈墨落无悔〉声明书,然后在群组内称:「屯门张可森依几条友就摆到明要队到行啦,仲有大家之前开咗会慨协议」,又指区及戴耀廷有「白纸黑字」把协议传阅大家确认,虽然最后没有签纸,但属「mututally agreed consents」。法官陈庆伟就问区,组织者当时有否要求参与者对协调机制初稿提意见,但最终没要求大家签署任何文件?说法获区确认。 控方之后指,戴耀廷在赵家贤发出讯息后,曾在回应时提及新界西选区各参选人已决定由他们自行签署一份协议再交予民主动力。然后民主动力会公布有哪些人交回协议,另九龙东则由秘书处提出一份共同纲领,包括原先协议内容,各参选人均已同意签署。区确认戴耀廷提及的「协议」,是指新界西参选人报名时所签署的「民主派新西协调机制协议」,而该份协议与参选人报名时夹附的文件一样。 控方之后续以6月14日的讯息,并请区解释。区指出,他当时曾收到蔡泽鸿的电话,对方向他表示,九龙东开完会后,与会者就是否公布一份文件表达异议,区同时补充,曾与民主党胡志伟会面,对方曾表明不希望签一些非官方协议,因民主党对处理立法会议案的立场,认为没理由政府全部否决议案,亦认为如不断有一些公开协议,「恐怕会被人抽秤」,并指蔡泽鸿在通话中强调,希望大会可以接纳,否则担心会「兵变」。 各区或自行发布共同纲领区指自己有把关不力责任 控方之后引述区诺轩发出的讯息,称「地区的共识,我认为大会无权威左右,故顺从是唯一选择。沙盘推演,五区随时有类近的动作,换言之我方最初的善意(防止DQ),最差局面不但不奏效,而且衍生了争端,而且最后也白纸黑字化。」并请他再作解释。 区诺轩回应,当时是因九龙东欲自行发布一个共同纲领,忧虑其他选区都会有类似行动,而原来没有一份文件要求参与者签署,目的之一是不希望增加他们被取消参选资格的风险,故当时认为只能被动地应对,而由于当时认为大会已无权威左右大家的决定,故有把关不力的责任。 法官李运腾就希望区可说明「35+」的目标,为何会担心被取消资格;区解释,当时依赖一些舆论的睇法,如有人参选及运用《基本法》赋予的否决权,是罔顾后果,会被视为不尊重《基本法》。 公开地不断表态「斗黄」戴修正字眼规避法律风险 李官之后再就区在讯息中用上「斗黄」的字眼作出讨论,要求区解释意思。区回应,初选参加者有不同光谱,大家均理解,大家对初选机制亦有不同诠释,如公开地不断作出表态,就会收窄了一些模糊的风险,「我讲『斗黄』系呢个意思」。 控方之后提及多日的记者会片段作出举证,合共多于6小时,但不打算全部播放,惟辩方争议片段的真实性。控方随后继续就WhatsApp群组内的讯息作出提问,其中包括戴耀廷在2020年7月14日发出的讯息,提及「不提瘫痪政府,供大家参考」等字眼,请区作出解释。 区指出,当时中联办已谴责初选有机会犯法,戴耀廷的讯息发布至候选发布区,按他的理解,是希望「35+」的说法可规避法律风险。法官李运腾就问及修正字眼是否会跟原意不同;区认为,戴耀廷曾发布不同文章,对否决《财政预算案》有其看法,「只能够话渠喺呢个时间,让各位参考渠对35+目的慨表述」。 初选较早阶段戴耀廷曾提及有跟李伯卢联络 控方其后开始另一个关于吴政亨或李伯卢的议题,问区是否认识对方;区回应指,直至被捕前也不认识;至于是否知道吴参与初选工作?区就反问指,如果是指李伯卢,「系咪就系举办过三投三不投?」吴政亨为不认罪受审被告之一,其代表大律师石书铭此时关注,控方应问证人是否认识吴政亨;控方遂改问区除「三投三不投」,是否知道吴政亨做过的事?区就回应,只知道在案发期间,吴有透过三投三不投计划,在网上宣传;区在法官李运腾提问下,称不知道李伯卢为「35+」的组织者,而他只记得在初选较早期阶段,戴耀廷曾向他提及,有跟李伯卢或三投三不投的组织联络。 控方之后播出2020年7月9日的记者会片段,为「35+ 协调机制」记者会,区在控方要求下,确认当日出席者包括黄之锋、谭文豪、许智峰、张可森、刘凯文、范国威、杨雪盈、余慧明、张嘉莉、李永财、刘泽锋、李芝融、徐子见及安德里,另外就有他本人、戴耀廷及赵家贤。 戴耀廷当日记者会指没有人提出过涉及分裂国家的言论 片段中的记者会,赵家贤回应时任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关于初选违法的言论,称自己作为民主动力召集人,「要喺好强烈指出,民主动力系协助民主派举办唔同形式慨初选」,又回应当时刚任局长未够半年的曾国卫的指控 :「这样关切我赵家贤统筹选举实务工作超过12年,觉得好莫名其妙」;重申在很大压力气氛下,大家更要坚定意志,反映市民的意见,作出表态,「呢个慨表态系为咗香港系合法、合宪慨公民权利嚟慨。」 另外,戴耀廷亦有发言,回应关于初选违反《国安法》的指控,称每一位参选人,都没有人提出过涉及分裂国家的言论,「35+计划」也没有相关主张,「咁所以我见唔到点样同呢个《国安法》第20条有任何违法,至于35+目标,系争取能够攞到立法会慨控制权。」为行使宪制权力逼使特区政府问责,属《基本法》赋予的权力,「我见唔到点样会符合到《国安法》第22条所讲慨『非法手段』。」吊补充即使《财政预算案》被否决,行政长官仍能继续行使职能解散立法会,质疑「点样严重阻挠渠去行使职能呢?」 聆讯星期五将继续播放记者会片段,然后法官将先行离席,供区诺轩在庭上自行阅读另一记者会的内容誊本,下午才再续审讯,法庭期间将开放供公众自行决定是否逗留。 案件编号:HCCC69/2022 记者 : 吴婷康 责编: 温晓平 8.美国至少花150万美金击落3个侦察气球 其公布新照片清晰可见中国侦察气球样貌 美国2月初指控一枚中国侦察气球闯入其领空,美出动战机击落,续引发美中外交风波。美国国防部官员在当地时间周三(22日)披露,美军花了至少150万美元(约1,170万港元)击落3个在北美领空发现的侦察气球。它们分别是在阿拉斯加、加拿大的育空地区(Yukon)及美加交界的休伦湖(Lake Huron)被发现。 官员指,款项只计算战机发射的4枚响尾蛇空对空导弹,还没包括美国海军、海岸防卫队、阿拉斯加国民警卫军和加拿大军方搜索残骸,以及战机升空调查和执行击落任务的开支。 此外,美国国防部周三披露2月3日,由飞行员在美国蒙大拿州约于1.8万米上空, 在U-2侦察机驾驶舱内拍摄的照片,画面清晰可见白色侦察气球面貌,气球下方悬挂疑似是太阳能板及电子仪器等。 美国国防官员指,这是由北美防空司令部派侦察机飞行调查,当时气球进入美国领空已经一个星期。 在照片拍摄后一日,即2月4日,美军战机在南卡罗来纳州对出海域上空将气球击落。而中国侦察气球是1月28日首次在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Aleutian Islands)北方侵入美国领空。 美国先前表示,已经完成打捞击落的中国气球残骸,送往联邦调查局实验室分析,了解气球可以监控和收集的讯息内容。中国则一直坚称这是民用气球,批评美方反应过度。 记者:淳音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中共下令中俄边境8地名加注中国旧称 网民:准备收复失土? 俄乌战争将于周五(24日)满一周年,局势引发全球关注。此前中国当局针对中俄边境作出「小动作」。中国自然资源部近日发表有关地图内容的新规范,其中针对中俄边境的8个地名,要求在现行俄式发音的地理名称之外,还要再加注中国旧称,引发网友热议,甚至有人解读说,这是要「铭记历史上的耻辱、将来收复失土」。 根据中国自然资源部上周二(14日)发布「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规范」,这8个地点分别是「符拉迪沃斯托克」括注「海参崴」;「乌苏里斯克」括注「双城子」;「哈巴罗夫斯克」括注「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括注「海兰泡」;「萨哈林岛」括注「库页岛」;「涅尔琴斯克」括注「尼布楚」;「尼古拉耶夫斯克」括注「庙街」;「斯塔诺夫山脉」括注「外兴安岭」。 消息传出后,随即引起外界热烈讨论。日本《产经新闻》台北支局长、资深传媒人矢板明夫周三(22日)在facebook分享此事,指这8个地名都是在中国历史书上经常出现的,过去都属于大清的领土。但在最近两百年内,陆续丢失,现在都是俄罗斯的领土。 他又指,中共制作的地图一直都是用俄语的现在名称标记。 「这一次,在俄罗斯陷入乌克兰战争泥沼之际,中国突然宣布地图上要注明旧称,引发了很多的遐想。」矢板明夫又说,「趁人之危、占一些小便宜」,是中国的常用手段。如果俄罗斯这次真的垮掉了,习近平大手一挥,命令「立刻收复失地」也是有可能的,正是所谓的「趁你病、要你命」。 矢板明夫最后说道,这几天,中国负责外交的政治局委员王毅,正好在莫斯科访问。到处拍着胸脯说:「中俄友谊、坚若磐石」。但是学历史的人都知道,中俄关系史就是一部「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骗术大全」。 中国网友亦热烈讨论,甚至有人解读,这是中国政府希望大家「铭记历史上的耻辱,将来收复失土」。大批网民亦到矢板明夫帖文下留言,「中国要去打俄罗斯把领土讨回来吗?」、「强了,我的国」、 「哈⋯⋯趁火打劫中国本色」。 记者:董舒悦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加军方去年秋天在北极发现疑似中国监控浮标 继美国揭中国「监控气球」后,加拿大传媒报道,加拿大军方早前在北极曾发现疑似属于中国的「监控浮标」。 加拿大《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日前报道,军方去年在北极侦察到中国的监控浮标。 加拿大国防部发言人发言人明登(Daniel Minden)证实消息,形容军方「充分掌握」中国最近在加拿大领空和领海进行监视行动,并发现中国利用军民两用技术来侦察,又指军方自去年始已持续阻止中方的监控企图,但未有提供更多细节。 加拿大和美国早前表示,中国气球飞越北美上空监视,最终美国派战机将气球击落。中国外交部已多次重申,事件是因「不可抗力引发的意外情况」,指责美国过度反应。 加拿大外长赵美兰(Melanie Joly)向美国《有线新闻网络》表示,加拿大会与北美防空司令部合作,保护北美领空,并就加拿大的北冰洋主权采取坚定立场。 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暂未有回应。 记者:李若如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营造备战气氛 人大审议战时军队适用法律 中国再为战争作进一步准备,继去年底通过「预备役人员法」后,全国大人亦正在审议「军队战时调整适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决定草案」。大陆网民形容,北京很可能十分认真在备战。 《新华社》周四(23日)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由人大委员长栗战书主持。 报道指,「会议审议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关于提请审议关于军队战时调整适用刑事诉讼法部分规定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受中央军委委托,中央军委政法委员会书记王仁华作了说明。」 报道并没有说明草案内容,但根据国外的做法,这类战时法律是给与军警人员更大权力去执行任务,也就是免受和平时期部分法律规限。 中国将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人员法》,取代1996年开始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 外界解读是一种控制国内退伍军人的手段,以及为实行可能的军管而做准备。 责编:温晓平 12.【俄乌战争周年】传美国考虑公开情报 证中国「拟向俄转让武器」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三引述美国官员,指拜登政府正在考虑公布它认为显示中国正在权衡是否提供武器以支持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的情报。 据美国和欧洲官员称,最近几周,西方国家获得的情报显示,北京可能会结束之前不向俄罗斯供应武器的限制;不过,中国似乎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这些官员说,北京此前一直谨慎地将其支持限制在财政援助和石油采购上,但根据最新的情报评估,这种立场现在似乎正在发生转变。 报道引述一位「西方高级官员」说:「直到现在,对于中国可能给予俄罗斯的实际帮助,一直存在一定的模糊性。」但这位官员说,美国及其盟友现在掌握的情报显示中国可能不再「那么含糊了」。 本周五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一周年,联合国安理会届时将开会讨论俄乌政局。关于公开披露北京考虑军援莫斯科的讨论是在此之前进行。此前,在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国的协调下,一些西方官员,包括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英国外相祁湛明(James Cleverly)周末在慕尼黑向中国高级外交政策官员王毅发出了正式警告。 布林肯在会晤后公开发出警告,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采访时说,中国正在认真探索向俄罗斯提供武器。 根据熟悉这次会议的人士的描述,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布林肯跟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进行场边会晤,但会议在关键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的迹象中结束。其中一个消息来源将会议气氛形容为「紧张」,最近中国侦察气球被击落的事件亦给会谈蒙上了阴影。 布林肯将在安全理事会发言,纪念乌克兰战争周年。一年前,布林肯也在安理会发言,分享了指向俄罗斯入侵的美国情报。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拒绝发表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三被问及中国是否会向俄罗斯的战争提供致命武器时,没有直接回答。汪文斌说:「众所周知,美国等北约国家是向乌克兰战场输送武器的最大源头,现在却不断散布中方可能向俄提供武器。」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3.【杜耀明评论】开源无道节流无方 香港走向财政危机 特区当局发表新年度财政预算案,政府虽然面对财政严重入不敷支,经济前景一片灰暗,但收录在财政预算案内的所有问题原来都不成问题,因为财政司长笔下的香港,经济衰退只是流年不利,来年便会由衰转盛,之后更持续增长,而政府赤字累累也不外如是,大可举债度日,甚至视此为公共财政来源。 去年香港经济体积收缩3.5%,衰退已成定局,主要由于货物出口下降14%,楼价及物业交投量分别下降15%及40%,同时整体投资下降8.5%。经济低潮之际,来年情况稍为改善并不困难,但在欧美经济环境不稳定,利率持续高企,香港经济能否单凭中国经济改善,便取得财政司长期望的3.5至5.5%增长,而且往后三年每年平均增幅达3.7%,则颇成疑问。 改变政府入不敷出的财政格局同样不容易。去年地价收入(710亿元)及印花税(670亿元)都比预期少了四成左右,但开支方面,经济刺激措施加上防疫抗疫所费巨大,令政府整体开支比前年大幅增加17%左右,结果是2022至23年度政府开支上升至国民生产总值28%的历史纪录,而财政赤字亦高达1400亿元。比起十年前(2012-13年度),财政储备等于23个月的政府开支(当时国民生产总值36%),如今仅及12个月。 特区当局若不开源节流,政府财政将进一步恶化,最终陷入财政危机。不过,政府欠缺扭转形势的措施,来年收入主要寄望于经济快速复苏,从而令地价收入大幅增加20%,印花税的收入更增加27%,但即使如愿以偿,赤字也高达1200亿元。政府稍有新意的办法,不是开源而是借债,例如来年计划发行政府债券650亿元,当作政府收入,从而账面上赤字可减至544亿元,但将资本账的负债(借款)变成流动账的收入,只是自欺欺人,并没有解决入不敷支的问题。 用贷款减赤字,反映政府束手无策。经济低迷下,加征利得税及薪俸税,势必遭到全民反对,到时很难说得上「由治及兴」了。但如今开征的两个新税项,仅仅增加政府收入0.5%,只是聊胜于无。至于节流,除了宣布公务员人数继续「零增长」之外,财政预算案并无着墨,甚至高薪厚禄的特区领导班子,也不酌量减减人工,或者将薪酬捐给弱势社群,以示共渡时艰。 相反,未来五年,政府基本工程如常推进,开支平均每年超过1000亿元,确有需要开诚布公,否则又如何避免防疫抗疫措施的大白象错误重演,导致庞大浪费?过去三年,当局用于抗疫防疫总共6000亿元,其中兴建和营运五万多张床位的九个社区隔离设施,虽然政府没有交代已经耗费多少公帑,但使用率竟不到25%。换言之,政府做好成本效益计算和监管,只需要减四分一开支,今年财政预算案就不会出现赤字。 其实趁着经济衰退,政府财政紧绌,是时候检讨一下那些「划时代工程」,谋定而后动。例如「明日大屿」计划,动用大约6000亿元,填海造地1000公顷,声称提供400万平方米商业楼宇面积以及20万个就业职位,但计划是否可行又是否物有所值?本土研究社曾经比较分析全球各地填海面积达1000公顷以上的十三个项目,发现烂尾居多,其中至少10个出现工程停滞丶半途腰斩、破坏环境、建成后空置等等严重问题。但发展局除了破口大骂批评者,根本没有回应问题。即使只从公共财政角度看,政府也该审慎论证才最后决定,因为假使失败,四分三财政储备便付诸东流,大大削弱特区政府应急的财政能力,以今日香港的标准看,有损害国家安全之嫌。 又例如「北部都会区」计划,也许有助香港深圳一体化,属于「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国家级任务,所以非做不可。但以旧机场为主的「启德发展计划」为例,只涉及328公顷土地,不用填海,发展了20多年,到今天还在继续努力之中。现在同时发展「北部都会区」及「明日大屿」总共2000多公顷,若要二十年内完成,又不仅仅是平整土地,还要有交通运输、住屋、人流、商业丶就业、康乐等等,投入的人力物力,起码是启德计划的十倍八倍不可。 当政府开源无道,节流无方,更可以画饼充饥,不顾国家安全,香港离开传说中的「由治及兴」,是愈走愈远还是相距不远了。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4.【财经自由讲】入不敷出成新常态 赤字最少延续多五年 香港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公布,赤字达到1398亿港元,差不多是原本563亿元预算赤字的两倍半。 过去一年,一方面防疫相关开支庞大,达到8千多亿,政府总收入低预算近一成六,只有6038亿元,当中地价收入连同印花税都较预期低四成。可见将来地产市度看不到复原迹象,政府亦要面对庞大基建开支,入不敷支局面相信不容易扭转过来。 面对赤字成为新常态,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两个方法,一是调高未来经济增长预测,二是提出举债选项。 但问题是,经济增长预测能否实现?大量举债会否影响港元? 至于吸引外资和人才,在今天的香港,人才和资金的首选地会否仍是香港? 这种种未知之数,似乎没有多少人能给出乐观的答案。 主持:利世民、颜宝刚、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2-21-2022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1日 1.编辑婴儿科学家获批「高才通」引争议 港府反责申请人虚假陈述判签证无效 香港去年底推出「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高才通),曾涉基因编辑婴儿被判囚3年的中国科学家贺建奎,近日透过计划获批来港。事件引起社会争议后,香港当局急改口,入境处周二(21日)深夜发稿称,怀疑有人虚假陈述,处长已宣告签证无效,将刑事调查。另外,原本「高才通」申请者毋须填报刑事定罪纪录,周三(22日)起将作修改。评论认为,事件反映当局为抢人才「急就章」,却缺乏审慎思考。 港府在接近周三凌晨就事件发表声明,期间就贺建奎获「高才通」签证一事回应,指怀疑有人以虚假陈述获得签证,入境处处长已依法宣告其签证无效,会进行刑事调查。入境处强调,申请人在办理申请时必须提供正确、完备和真实的资料。 香港劳福局长孙玉菡周二较早时明确表示,「高才通」毋须申报犯罪纪录。 孙玉菡说:现在申请「高才通」的过程中,不需要申报有无犯罪纪录,如我刚才所说,会不时调整工作流程以及看看要填的资料,是否需要有地方要增加、要改变,我们会不时做这个调整。 不过,孙玉菡周二晚即改口,他在Facebook发文表示,港府高度重视近日社会有关「高才通计划」申报要求的关注,入境处调整申请流程,周三(22日)开始,申请人须在电子申请表申报是否有刑事定罪纪录,入境处亦会要求已递交但未批出申请的申请人补交相关资料。 香港时事评论员、前浸会大学新闻系助理教授杜耀明接受本台访问指,港府大推人才计划,是希望吸纳内地人以替补香港流失的人才。他认为,申请者毋须申报案底是港府的漏洞,恐令香港成为犯罪者的一条「出路」。 杜耀明说:在内地如果犯事,出事后日后很难在内地发展,香港为这批人提供一个出路,而如果这个漏洞没有修补的话,只会继续招引更多这方面的人来香港。计划不只是大陆,它是一个漏招,是做错事,不能够说单纯为迁就大陆而没有做(犯罪审批),亦都反映它们(港府)的做法太多只是急就章,李家超的「红队」不知道到哪里,没有人帮他收拾、思考,一想到就做,都不是一个团队,不是整个政府从不同角度去考虑一个问题。 根据香港入境处网页改例前刊登的资料,如果「高才通」申请人符合申请资格、而年度配额未爆满,并且「没有保安理由拒绝申请,而申请人亦没有任何已知的严重犯罪记录」,其申请「可获考虑批准」。 今次事件被揭发,是由于贺建奎周二(21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会,宣布获批「高才通」计划来港。他说本月初在网上向港府提交「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申请,一星期后获批。 贺建奎说:我一直认为香港是一个自由、繁荣、包容、开放的城市,我看好香港的未来,我现在正在和香港的大学科研机关和公司联系,如果有确定合适的机会,我会考虑赴香港工作,在研究方向上,我计划开展罕见遗传病的基因治疗。 有记者追问贺建奎,提交「高才通」申请时有没有提及他的案底,贺建奎并没有回答就离开。 香港无线新闻周三报道指,贺建奎只收到通知信获批,但由于仍有程序未完成,暂时未获发签证。 贺建奎在2018年11月任职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时,在香港宣布研究团队利用人类胚胎基因编辑技术,让天生对爱滋病免疫的双胞胎女婴「露露」与「娜娜」在中国诞生,成为全球首宗「基因编辑婴儿」个案,事件曝光后随即引起道德争议。2019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裁定,贺建奎等3名被告因非法实施以生殖为目的之人类胚胎基因编辑和生殖医疗活动,构成非法行医罪,判处3年徒刑,罚款300万元人民币。贺建奎在去年4月刑满出狱,并且在北京建立实验室,从事罕见遗传病的基因治疗科学研究。 社会对贺建奎获批「高才通」有不同意见。立法会议员狄志远认为「高才通」旨在吸纳人才,但「不是要盲目批准」,港府不应「有学历就甚么都不理会」,也要考虑人的质素和诚信。行政会议成员、资深大律师汤家骅周二则在电台节目表示,以他理解「高才通」计划并不是一项移民计划。按他个人理解,「高才通」申请人是否犯罪,未必在审批过程中占有较大考虑因素;但如果涉及移民计划,一般做法都不会接受申请人有严重罪行纪录。 除了香港,新加坡同样推出签证计划吸引顶尖人才,但有要求申请人申报是否有犯罪纪录。去年8月29日,新加坡宣布推出新的「海外网络和专业签证」(Overseas Networks & Expertise Pass)计划,签证需每5年续期一次,据当地传媒指,申请人若获批签证,他们的配偶若想前往新加坡工作,也只需同意书而不用申请工作签证。 记者翻查资料,新加坡的签证除了要求申请人填写工作状况、年薪,家庭及个人背景等资料,亦提供档目让申请人列明过去5年参与的社团或组织,以及在声明部分,回答申请人是否曾被任何国家拒绝入境或驱逐出境,或是否曾在任何国家的法庭上被定罪。 不论是否「人才签证」,在外国,申请人办理入境签证时都需要申报犯罪纪录。例如在加拿大,申请电子旅行证(ETA)时,除了一般个人资料,在个人背景上,都要作出是否有被定罪的纪录声明,包括「是否在任何国家或地区有过犯罪,因犯罪被捕、被指控或被判刑?」如果曾经犯罪,必须请提供发生的地点、时间及犯罪性质和判决结果。至于有犯罪纪录,是否能入境加拿大工作,当局指要视乎罪行、发生时间及日后表现,需要满足被视为「改过自新」的法律条款,或持有「临时居民签证」或「法律意见书」。 记者:董舒悦/淳音/胡凯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中国失业问题严重致连环血案 官方疑瞒失地农民超亿 农历正月结束,中国官方期待的就业回归却没有如期到来,大批求职的民工和白领阶层都成了过剩劳动力。湖南有官员透露,过去一周国内发生至少7宗致命连环血案,主因是就业形势严峻,底层民众已处于崩溃状态,举例当地有县城招聘10名老师,结果近3000人报名。官方未有救助措施,且疑似数据造假。目前中国失地农民人口估计远超1亿。 湖南桃江的一位刘姓官员向本台表示,从上周一至本周一(13日到20日),国内至少发生的7宗、疑似已致至少12人死亡的连环杀人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三年下来,大多数底层人实在是太苦了,哪怕几千块钱都能导致他们瞬间崩溃,并最终酿成底层互害的血案。 她透露,作为体制内的人,这些惨剧的原因大家心知肚明,但即便是体制内也绝不通报这些案件。至于她所在的地方,目前工作机会更少,县里招10个老师,结果2800多个人报名。 刘科长说:就是我们去年下半年招10个老师,2800多个人报名。我们桃江主要的支柱产业就是槟榔厂,几个手袋厂。槟榔厂工资高一点,就两三千的样子,还要加班,至少要12个小时。 面对同样的寒意还有近年来毕业的大学生们。记者从国企一汽大众内部职工了解到,该公司也已经大幅裁员,并且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已裁了好几轮。现在大家压力都比较大。 湖北十堰人周培的遭遇则是打工人的缩影。辗转各地,虽然他熬过3年疫情,事实上是失业了。虽然,他自称跟著一个做互联网电商老板在创业。 他绝不是一个懒惰和懦弱的人。2020年,全世界都谈疫色变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参加了雷神山建设。虽然建成后,他没拿到全部薪酬,也没有奖章,申诉还被抓,最后被公安监视著赶出了湖北境。 2022年春,上海封城后,他又去了上海会展中心当抗疫志愿者,负责清洁。他坦诚,这次只是为了钱。但最后也没拿到全额的补偿,还在上海市政府门口申诉的时候挨了公安殴打。 周培解释自己现在的处境,今年想进厂的人太多,但合适的工作太少,虽然他在广东打工了多年,看了这个局势,只能选择了放弃。 说到自己的现状,他描述为「老板不发工资,发股份」。他否认自己是在搞传销,但旁观者都能看到,对于他这样一个甚至连中学教育都没有完成的人,只是遇到了一个疑似的骗子给他画了一张饼,还要他自己买。 周培说:今年找工作不太好找,看去武汉进厂的,人都过剩了,就是去的人太多,但岗位就那么些。我今年在河北呀,河北省,我现在在做这个电子商务,互联网这一块。我们现在还是发展毕竟的这个阶段,我们是合夥人制度,分得一小点股,知道吧? 一直关注劳工问题的左翼传媒人陈洪涛认为,目前从身边人得到的资讯,基本可以得出就业困难的结论。但并没有准确的统计资料。他认为,官方没在乎这些底层民众的生计问题。 陈洪涛说:肯定不好找啊,周围的人讲的肯定是今年就业形势比较紧张嘛。不好找,这是能够得出这个结论。 国家统计局和就业有关的资料,只有2022年12月发布的当年前11个月的资料,称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称当年二季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 但这个说法一直备受诟病。中共官媒《人民日报》理论版早在2004年,就公开指出全国失地农民总数估计在4000万人左右,并且以每年200多万人的速度增加。2020年,官媒《中青报》援引资料,称失地农民为一亿人。但即便是严苛的疫情封控期间,中国政府亦没基本的统计,更谈不上基本的失业或疫情期间纾困救助。 本台记者亦专门就此事多次致电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多个司局,但都没能得到回应。 但从官方公布的本月上旬中国流通领域9大类50种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的监测资料,能隐约窥见开工不足的证据,2023年2月上旬与1月下旬相比,12种产品价格上涨,35种下降,3种持平。 记者:黄小山/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晋六县裁撤逾千职位保政府财政 分析:习总治下地方债务危机严峻 山西省启动「党政机构改革」试点,六个县缩减编制超过一千个,事业机构缩减率达七成,数千人将被下岗或转岗。分析认为,习近平治下供应链外移、房地产行业一落千丈,依靠土地财政收入维持运转的政府机构的压力愈来愈大。煤矿大省山西的政府收入入不敷出,只是全国各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缩影。 山西六个县的党政机关正在缩小编制,裁撤数千人。据《澎湃新闻》上周六(18日)报道,山西省前后推动6个试点县探索「人口小县」机构改革,其中长治市黎城县公布,改革后党政机构减少31%、事业单位减少76%,全县科级领导职数核减134 名。山西河曲县、浮山县的党政部门分别从36个、35个整合成22个,平均精简38%。党政群机关科级领导职数总量则分别由改革前的151名、154名均精简为128名,平均精简16%。除学校、医院外,直营事业机构人数精简78%;事业编制精简58%。 河北时事评论人士毕鑫本周二(21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山西是煤矿大省,此番缩小党政机构编制的先是人口小县,财政收入也相应更少。其实地方政府早已入不敷出。 毕鑫说:人口多的县还是靠人口红利支撑著,包括存款。其实政府财政早就空了,他只是拆东墙补西墙。能看出来山西这次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山西原来的支柱产业是煤,其后升级改造精煤细采,后来山西发展电动汽车等。 《澎湃》报道引述山西省委编办表示,山西省15万人口以下的人口小县数量较多,普遍存在财政供养人员比例失衡、人浮于事等问题。改革主要方向有重组整合功能相近的党政机构,简化部门中间层次,大幅精简压缩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编制,县直事业机构实行限额管理。 不过,毕鑫认为,假如体制不变,精兵简政只能沦为口号,而且处理不慎,甚至会有反噬效果,造成包括社会稳定问题。 毕鑫说:体制如果不变,再怎么精简都没用。只会是增大反弹的力度,可能成为编制外人员。 山西媒体人李思海认为,山西的问题也是当下中国各地政府普遍面临的难题,这些问题与国际国内的环境有关,罪魁祸首是习近平治下与西方交恶以及他亲自指挥的抗疫清零。 李思海说:以前地方财政收入主要依靠卖地收入,而且过往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友好,现在与西方慢慢脱钩,甚至与美国成为战略竞争者,而且这几年新冠疫情防控追求动态清零,以及打压房地产行业,所以政府要卖地也很难,所以地方政府相对比较缺钱。这对经济的影响很大,所以他们只能减少公务人员或事业编制人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党政系统曾经历多次大的机构精简,但机构越减越多。据初步统计,一个县除了有县委县政府、政协人大,检察院法院、还有发改委、科技局、规划局、文化局、广播局、新闻出版局、老龄委、防雷办、精神文明办公室及档案局等约一百六十个机构。一个县长,六至九个副县长职位,甚至有的是十多个。中国财政每年要支付约七千万人的薪水、医疗等费用。 有网民评论说,政府公务员或事业编制的人数越来越多,许多是领导干部的亲朋好友,每天上班喝茶看手机,聊微信,无所事事。因此必须精简机构。 记者:古亭/程文 责编:毕子默 4.美媒爆习近平计划访俄高调反美 评论指北京转移国内不满情绪 美国《华尔街日报》周二(21日)报道,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计划在几个月内到访俄罗斯,并与普京会谈。除此之外,中国外交部最近多次以强硬姿态抨击美国内部和外交政策﹐令不少人对美中关系不敢乐观。有学者认为,北京突然把美中紧张关系升级,其实是反映中国内政出了很大问题,要转移民众对中共的不满。 《华尔街日报》引述知情人士称,中方期望在结束乌克兰战事中担当更积极角色,习近平和普京会面可以推动多方和谈,中国会重申避免使用核武,目前会面安排仍在早期阶段,未确定时间,但可能在四月或五月初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胜利日期间进行访问。 中国政治局委员王毅上周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德国会面后,双方在不同场合互相公开指骂,周一(20日)中国外交部发出一份《美国的霸权霸道霸淩及其危害》报告,用词相当严厉。报告列出美国五大「霸权」行为,包括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谋求霸权、大搞颠覆渗透,动辄发动战争。」又打著民主旗号,大搞颜色革命。 报告又批评美国操作一种巧取豪夺的经济霸权,掠夺其他国家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在高科技领域大搞垄断、技术封锁,遏阻其他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 习近平在拜登面前说尽好话 国民面前扮成「东方不败」 针对这个报告,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认为,这是中共所谓外交斗争中的舆论战和心理战。习近平现在出这样的报告,主要是给其国内民众看的,在内政失败中调高嗓门,掩饰自己的失误,在国民面前显示自己的威严。 夏明:中国经常重复的,外交是为内政服务的,战争是内政的另外一种政治延续,中国今天的外交叫嚣,做的一切的东西,其实就是为了他(习近平)一己之私、一党之私在做的。习近平不是真的想翻脸,他在台下跟美国不断的说好话,去年11月份,他在巴厘岛,想邀请拜登到中国来访问,私下说了很多的好话。但是他给中国的老百姓,要装出一副我是世界东方不败的样子,他的这种心虚,让他必须要以东方不败的面具去恐吓自己的老百姓,获得他的威严。不断的渲染外部敌人的到来,强化他对自己内部人民的控制,同时对他内部的反叛者,把他作为敌人来整肃,这就是服务于习近平整个内政的目标。 夏明指出,在中美较量的中,面对中共强势的针对大陆民众的舆论和心理方面,美国的重视和应对方面,美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提升和改进, 夏明:美国要清醒的意识到,中国是没有实力来跟美国对抗的,美国对中国目前进行的心理战、信息战、网络战没有足够的注意,尤其是这种宣战战、心理战。他没有做到就是像在跟苏联,当时打交道的时候,能够有这么大的努力和这么多的投入,和这么多的人才在工作。像拜登说的,民主和专制对决, 那一定要在冷战、心理战、信息战上。那一定要跟上。 布林肯向王毅提出过警告,如果中国真的向俄罗斯提供「杀伤性」武器,必将对美中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记者:马立克/潘加晴 责编:温晓平 5.【47人案】区诺轩:因忧违法没公开戴耀廷的「积极否决财算」文件 香港「初选案」周二(21日)进入第12日,拟认罪被告之一的区诺轩继续作供。他供称,当时没有公开有关「积极运用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的文件,正正因为担心会违法。 47名民主派因参与及组织初选,因而被控「串谋颠覆国家政权」罪,当中16人否认控罪,本周二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暂代高院)展开第12天审讯,控方续传召控方证人、拟认罪被告之一的区诺轩作供,区诺轩身穿灰色冷衫、深蓝色裇衫现身,并在2名惩教人员陪同下步入法庭。 控方先后播放了多区的直选论坛片段,之后再播放了超级区议会初选论坛片段,继而开始播放在2020年3月时,戴耀廷出席初选记者会的片段,区诺轩庭上确认,该次是首次初选记者会,并讲述民主派希望争取立法会过半的愿景,戴耀廷在记者会上透露,跟区诺轩一直进行协调工作,又抛出「66443」一说,作为民主派在五区争取的当选席位目标。 发言的戴耀廷当时就透露称,望能把「光谱宽阔的阵营各方拉埋一齐」,称「有组数字呢,我就觉得好容易记嘅,就系『66443』,就系新界东,新界西,我哋目标希望能够争取到 6 席,九龙西同香港岛能够争取到4席,九龙东可以争到 3 席,咁『66443』呢,加埋就 23 。」 出席者除戴耀廷外,亦有数名区议会主席代表、时任立法会议员张超雄、莫乃光,以及部分区议员或民间团队代表。控方随后再把影片定格,让区逐一辨认出席者,获区最后确认。 控方引述由区诺轩发布的《以正视听——假如我有资格回应抗争派立场声明书发起人》文章,区在控方提问下透露,文中提及没有出台的「文件」及「协议」,是指由戴耀廷撰写关于各地方选区的协调机制文件,当中包含「积极运用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而当时没公开文件,是因忧虑公开文件后会令候选人被取消参选资格及令参选人触犯选举舞弊条例,并供称「就算搞初选都好,基本伦理系唔应该令参加者犯法」。 控方在庭上播放超级区议会的论坛片段中,有参选人王百羽问本案中不认罪的李予信,法治是否已死,李当时回应,称「我必须好郑重咁讲,喺《国安法》底下,香港已经冇法治可言。」同时指有关问题引导大家去思考,是否要放弃对法治的追求,及在最终回应称「香港系需要法治。」 另一参选人岑敖晖亦问李予信,议会战线对他有何重大意义;李予信回应指,立法会议员可在议会及街头发挥作用,并在总结时重申,「香港人顶住,我哋一定要一齐赢,五大诉求,缺一不可,我系公民党李予信。」 王百羽之后向另一参选人、没有被检控的涂谨申,问及民主党的第三条党纲,涂称「对唔住我冇背」,立即引起被告发笑;王就引述内容为「我们关心中国,作为中国人民的一份子,香港人有权利及责任去参与及评议国家事务」,质疑那是个包袱,但涂当时大声表示并不同意,回应称:「作为中国人呢,我哋系应该可以评议中共佢点样治国……对唔住你话我大中华胶都好,我系中国人。」期间出庭的黄之锋曾回头望向梁晃维等人笑。 案中除16名不认罪被告外,连日来均有认罪被告列席聆讯,当中包括冯达浚、朱凯廸、梁晃维、谭凯邦、岑敖晖、黄之锋、袁嘉蔚及吴敏儿。而在上周至昨日的审讯中,被分拆至两组分别安排于两个延伸庭就坐,但至今日再有新安排,列席被告被合并再一同坐于2号庭内。 继续作供的区诺轩,今天续身穿灰色冷衫、深蓝色裇衫现身,并在2名惩教人员陪同下步入法庭。 控方原打算播放于2020年6月9日举办、关于介绍35+初选计划的记者会片段,惟被法官陈庆伟打断,问控方播放片段的目的。控方一度回应,指有内容想向区诺轩厘清,法官于是再要求控方说明要厘清的内容,又指不想浪费时间观看片段,认为控方应善用法庭时间,质疑如播出的片段不会加强控方举证,为何要播放有关片段,及后再著控方直接向区提问有关问题。控方就指,会稍后再处理涉及有关记者会的事宜,转向区诺轩查问区在Facebook专页所发布的贴文。聆讯明天继续。 记者: 吴婷康/胡凯文 责编:温晓平 6.【台湾开关】港澳自由行重开首日近万申请 台学者:最快明年复常 相隔3年,台湾终在周一(20日)开放港澳人士自由行,较其他国家较迟对港澳恢复自由行,港人来台旅游意欲有否改变?本台记者首日到机场视察,发现来台自由行港旅客不多,据记者了解,主要原因是非假期,有港人表示,来台旅游只是时间问题,意欲未变。疫情前,港澳旅客来台人数占观光客第3名,消费能力排第二位,是非常重要的客源,学者指出,台湾因较迟开关,需多加宣传。 周一(20日)是台湾开放港澳人士来台自由行首日,港澳人士最快早上9时起,便可在网上办理观光签证来台,跟旅行团限制亦已取消。 本台记者当天下午到桃园国际机场视察,发现来台旅行的港人不多,其中本台随机访问下午3点10分抵台的班机,乘客主要是从香港回台的台湾人,来台开学或公干的港人,并没见来台自由行的香港旅客。台湾人李先生对本台指,飞机上只有百多人,并没有坐满。 据本台了解,即使有意来台旅游的港人,也因开关首日是工作日而非假期,或早前已率先去了其他国家旅游,短期内难以再请假等因素,而不会即时来台。本台采访了一名香港市民余先生,他指,因为公司请假不容易,台湾突然宣布开放自由行,他未来得及准备。虽然他本月已率先去了日本,但他说仍希望来台旅游,只是不会短期内出发。 余先生说:不是没有兴趣,始终夜市只有台湾有,所以也会想去。而且也有朋友在(台湾),也会想探望他们。 港人廖小姐则对本台指,台湾太晚开关,但对到台湾旅游的心态不减。 廖小姐说:这么迟开关也不会影响是否去那个地方旅行,因为好多地方也迟开关。所以早开关便早些去,迟开关就陆续去。 不过也有非常期待来台的港人,选择搭首班机出发。其中温小姐向媒体称,隔了3年再次访台很兴奋,疫情前已常常到台湾游玩,今次打算在台湾玩7天。港人叶先生则向媒体指,来台办公之馀也会探望朋友及品尝台湾小吃。 本台翻查桃园国际机场网页,周一早上9点后从香港来台的有13班航班。首架符合规定并降落桃园国际机场的班机,是在上午9时22分抵台的国泰航空CX488航班,据台媒《联合报》指机上约有147名乘客。 另一方面,有港人早上因未能登入申请入台证系统,而要改为落地签证,不过过程顺畅。 本台向移民署查询有关自由行开放首日,共有多少港人申请来台观光的短暂停留签证。移民署周二(21日)回覆本台查询指,恢复自由行首日上午9时至24时,共有9,697名港澳居民申请临时停留许可(网签)、申请落地签者则有88人,总共9,785人。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只是观光事由来台,还包括商务、求学、展览及宗教等目的。 到底港澳旅客对台湾观光经济有多大影响?过去港澳人士也是台湾旅客的主要来源之一。本台翻查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统计数据,疫情前即2019年,来自中国的旅客最多,为271万4065人次、第二名是日本216万7952人次、第三名就是港澳175万8006人次。 中华民国旅行业品质保障协会公关主委、台北城市大学观光系助理教授李奇岳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疫情前,港澳旅客来台人数占观光客第3名,所以非常重要。然而台湾比起其他国家较迟对港澳人士开关,因此有需要多加宣传,吸引他们来台。 李奇岳说:所以港澳客人对我们台湾而言,是一个很重要的前3名的境外旅客源。而且来的旅客,大部分都是自由行,不是跟团,他可以有效补充我们在都市地区的这些旅馆、交通、餐饮、住宿的一些观光客源。他们的消费区域大部分会落在都会区,特别是双北区。 李奇岳指出,之前即使开放港澳人士以旅行团方式来台,但因为团数不多所以对本地旅游业作用不太大。他相信现在开放自由行,也要到2024年才有办法恢复到疫情前港澳旅客来台的景况。 本台翻查台湾交通部观光局观光市场调查报告,港澳人士在台消费能力在疫情前几乎稳居头4位。2019年港澳人士来台平均停留4.2天,平均每人每日消费209美金(约1639港元),在台消费能力占第2位,并较2018年再增加 6.27 美金(约49港元)。另外港澳在台总消费金额排第3(不计新南向18国),共有15.47亿美元,占10.73%;第1名是中国旅客,消费金额共38.85亿美元,占全体的26.96%。 至2020年疫情开始,台湾边境实施严管措施,其后更限制旅客入境。至2022年11月开放港澳人士以旅行团方式来台观光,数据显示2022年也只有5854香港人来台观光。 为了吸引香港观光旅客,高雄市政府将于4月与业者合作,规画「高雄—香港」双邮轮母港游程,全力发展邮轮观光,并积极抢攻港澳及东南亚市场,提供最便利的交通服务,让港澳游客旅行台湾、首选高雄。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7.【立场案】控方质疑专访无事实基础 初选本土派支持者易受误导 香港「立场案」周二(21 日)续审,控方对前总编辑锺沛权提及政治人物真诚发表政治主张不属煽动一说,质疑若受访者非政治人物,或非真诚发表政治主张,是否即属煽动?又如何判断受访者是真诚相信自己的主张?锺质疑控方多次重覆提问,「中间一定搵到我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地方,呢个唔系好好嘅操作」。辩方律师也不满控方问题重覆及与本案无关,但法官认为问题有关连,只提醒控方若证人忘记或没印象,就不得再追问。 「立场案」于区域法院踏入第 34 日审讯。控方代表、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在盘问时,引述梁晃维在专访中提及「35+令中共黐线」说法,指梁视中央为敌人,字面上令人憎恨中央,但锺沛权回应,审阅文章时,未曾想过某些主张及陈述会令人憎恨政府;伍随后再引述专访另外一段,认为从中可见梁晃维为激烈抗争者。锺沛权认为字面清晰,毋须多加演绎,被伍反问「即系你同意我说法?」锺就表示,单从两句无法判断梁晃维激烈与否,但「唔想纯粹辩论」,故基于一向对梁的政治路线判断,认为对方是走相对激烈路线。 伍之后指,曾参与雨伞革命、「反送中」抗争的人士容易认同梁晃维的理念,容易起共鸣,故文章能够「Sell俾抗争者,仲喺比较激烈嘅」,惟锺并不同意,指梁晃维只是交代自己政治决定根源,「唔觉得sell俾咩激烈抗争者」。伍再称学生、年青人或支持激烈抗争者,会更接受文章理念;锺就强调在审批文章时不会考虑有关角度。 锺在作供期间,曾在提及文章是否属煽动时,多次指若政治人物真诚表达其政治主张,不属于煽动。有关说法今在庭上就被控方质疑,指如有关人士不是政治人物,不是真诚发表政治主张,是否就属煽动?锺沛权在回应时,指要考虑是否有鼓吹引致即时暴力的风险,而观察政治人物是否真诚相信自己的政治信念,也是他的编辑触觉,惟却被伍质疑那代表并非「根据事实」,并再次以梁晃维的专访文章,质疑「有冇事实基础?」 锺沛权就回应,指自己已经作答,「我反覆讲嘅嘢,我觉得我答咗你喇……你不断问我,我不断组织,有啲问题问接近十次,中间一定搵到我自相矛盾、前后不一致嘅地方,呢个唔系好好嘅操作。」又称:「我再答一次,我相信佢真诚地(发表)」,惟却被伍「总结」为「一唔需要事实基础,二都冇事实基础?」而锺就再次称「唔系一回咁嘅事」。 控方其后指梁晃维在专访中提到梁天琦,包括梁在补选中表现出的勇气、志气,同时呈上三篇声称「噚日散庭时搵返嚟」的《立场》报道,当中提及梁天琦宣布参选 2016年立法会新界东补选,宣传包括「以本土主义为纲,以勇武抗争为实」,又指梁的单张以「光复香港,时代革命」为口号,并要求锺读出单张部分内容。控方之后称,梁天琦最终在补选落败,得票超过6万,当时曾在支持者在场大喊「香港建国」,问锺是否支持者了解梁的政纲是「建国、港独」? 锺多次表示不记得当时想法,惟伍仍追问:「依家呢?」锺就回应,指梁天琦一直予人有分离主义的说法或主张,但最后因参选,曾公开声明调整主张或路线。锺沛权又自言,据自己了解,城邦派亦会用上「香港建国」口号,惟「城邦派」提倡文化建国,支持永续《基本法》,反对香港独立,而当时由于梁天琦是本土路线唯一参选人,故广泛本土派别人士都会支持他。 伍随后欲就梁天琦在竞选单张指要「揭竿而起」作出提问,即被辩方大律师余若薇打断,指控方新呈上的证物都不能成为反证,同时质疑提问重复、无关重要,与本案无关,更形容自己「我其实好克制……我觉得真系好远好远好远,寻日就拉登、普京、今日就梁天琦,同我哋文章真系太远,问题重覆又重覆,我都冇企起身反对,唔代表我认同,而系我知道法官立场,但我觉得系需要少少限度。」 控方就回应,指关于梁天琦的提问,因梁晃维在专访提及「本土派之后被 DQ、领袖坐监」等说法,锺在盘问时曾交代「被DQ 、坐监」所指为梁天琦,故要作出相关提问。此时法官郭伟健就同意,控方问题有关连,容许继续发问,但就提醒证人若已忘记或无印象,就不得再追问或跟进。控方最后回应称「铺排紧事实,我尽快。」 伍之后续指,有关资料说明要了解梁天琦参与补选及被DQ等背景,才能理解梁晃维在专访中的言论,质疑专访在没有提供相关资料下,会令读者更易接受梁的说法。惟锺则指,审批文章时不会想到要参考不同材料,而政治人物非宗教领袖,读者不会对他们「讲乜就信乜」,就算教徒都不会「毫无保留、毫无质疑、毫无判断」单向接受灌输,重申政治人物有其主张倡议,如官方不认同不接受,认为不正当就不应发表,或一旦发表就觉得会有人接纳、会带来危险,变相所有政治主张只能由官方审查能否发表,结果是不会再有反对声音。 伍淑娟其后以初选结果作出连串推论,称从非建制派在初选及2019年区议会所得票数推算,指控方整合数据,发现曾出席抗争派记者会的参选人在初选中共获30万票,占初选总数60万投票人数的一半,将比例应用在区选的投票情况,得出约有80万人支持抗争派路线。锺就认为,推论或有不准确之处。 她之后续指,投票予曾签署「墨落无悔」声明的参选人数字为46万人,故认为至少有46万人支持本土抗争派,得票占总票数四分之三,再指如把比率放在香港整体民情上,「呢个数喺大好多」;锺沛权认为,本土派、抗争派在初选成绩十分好,甚至较传统民主派参选人得票多,承认控方推论不无道理,但可能有盲点,他无法判断是否可靠。不过,伍之后再提出,进一步假设抗争派支持者与相信「831有人死」、「新屋岭有性侵」等人属同一政治光谱,从而推论这些支持者易受不正确资讯误导。 锺明确表明并不同意,伍就回应:「啲资料不正确,咁仲唔系误导?」锺重申自己不同意控方概括认为,投票给本土派或抗争派的人,易受不正确资料误导,更直指伍的论证「有啲风马牛不相及,说明唔到你想确立嘅论点」;他又举特朗普为例,最初竞选美国总统时不被看好,结果在「天时地利人和」有民情跟社会问题配合下,最终胜出,提出可能过去长时间累积的社会及政治问题,由于得不到正视,人们最后支持能为他们发表政治诉求的人,即本土路线政治人物,认为伍假设有人易受误导,再假设他们是某路线支持者,从而论证某路线的人易受误导,质疑如此推论「好难讨论落去」。 伍随后在盘问中触及初选是否受国际关注的问题,引述黄之锋在初选出线参选人联合记者会上发言,指如政府大规模取消民主派参选资格,会引起国际高度关注。锺只回应,国际社会一直关注香港政治发展,认为初选是其中一件事,故可推论国际会关注,惟因为国际社会一般关注较宏观发展,他并不肯定当时国际是否「高度关注」初选。不过,有关说法再次换来控方连番追问,锺最终称:「为免纠缠落去,我不如认咗佢,国际社会系咪高度关注初选⋯⋯对我辩护嚟讲分别唔系好大,因为我真系冇记忆」。 伍在今天盘问最后,问钟沛权是否同意黄之锋指政府DQ是引火自焚。锺指这是黄之锋的判断,自言对政治人物寻求外国制裁或力量争取政治诉求有保留,「太过一厢情愿」。 对于外国政要作出的批评,锺最后解释,外国团体不论所掌握的资讯是否有限,在官方或政府眼中,批评都是不合理。 聆讯本周四(23日)再续。 记者:吴婷康 责编:毕子默 8.【豆腐渣工程】斥资逾1400万兴建 广西步头大桥通车8年桥面坍塌 中国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的步头大桥,耗资逾千万,通车不到8年,日前突然坍塌,被质疑是中国「豆腐渣工程」又一实例。当局就声称,意外未有造成人员伤亡或车辆受损。 据中共党媒《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上周日(19日)晚上约9时40分接报,当地步头大桥桥面发生坍塌,翌日恐怖崩塌画面曝光。 据相片所见,步头大桥步头端桥台前墙及部分侧墙,从拱座顶面以上部分全部倒塌,震惊众人。 据报,当地相关部门接报后,紧急派员赶往现场处置,针对大桥两侧路段实施管制,声称目前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车辆受损。至于大桥的主结构是否受损,则需要进一步检查。 综合内地媒体报道,由于以前贺江步头段没有桥梁,直到进入21世纪,贺州建市后加快兴建各项基建。2009年底,耗资1433万元人民币动工建设贺江步头大桥,到2015年7月竣工通车。 该桥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桥台为浆砌片石桥台,桥面为预制混凝土空心板,钢筋混凝土立柱。对于斥巨额兴建的大桥通车仅8年便崩塌,外界普遍质疑施工兴建过程是否有偷工减料。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9.中共推「安全」文件剑指美国 学者恐习用以开启战端 中国官方周二(21日)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重申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去年提出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有专家认为,美国及其盟国应警惕中共将安全这一概念泛化,并以此作为武装冲突的藉口。 综合外电报道,「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是习近平的旗舰安全提案,它提及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得到莫斯科的认可。俄罗斯坚持要求西方各国尊重1999年基于「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的协议,即「任何国家都不能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加强自己的安全」。 「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是习近平于2022年4月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但多位西方学者提出警告,指该原则旨在对内进一步巩固党对权力的控制,否认美国作为全球安全参与者的合法性;对外针对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甚至会成为武装冲突的藉口。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林登.约翰逊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喜娜(Sheena Chestnut Greitens)去年10月曾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称中共正在通过「全球安全倡议」进一步巩固党对权力的控制,对内以「维稳」为由,加大在新疆和香港地区的管控。现在中共试图将这一概念外化,以重塑地区和全球安全秩序。 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中国项目研究员科瓦拉马尼(Manoj Kewalramani)去年在回覆本台查询时亦表达了相同看法:「『全球安全倡议』的基本议程是确保国际环境有利于中共维护长期统治。」 另外,「美国之音」亦引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教授傅泰林(M. Taylor Fravel)表示,「全球安全倡议」否认美国作为全球安全参与者的合法性,「主要都是针对美国,针对美国领导的国际秩序。」 华盛顿智库美国和平研究所(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中国研究资深专家傅瑞珍(Carla Freeman)与中国项目专员斯蒂芬森(Alex Stephenson)去年8月也联合撰文警告,「美国必须防止其(「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成为武装冲突的藉口。鉴于俄罗斯滥用这一概念,这一点至关重要。」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0.【俄乌战争周年】拜登访乌克兰 王毅访莫斯科 多国拟加码制裁俄 本周五(24日)是俄罗斯挥军入侵乌克兰一周年。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在周一访问基辅,期间承诺向乌克兰提供价值5亿美元的额外军事援助,并表示本周将宣布对俄罗斯精英和公司的更多制裁,多国响应美国呼吁决定或研究加码制裁莫斯科。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已经抵达莫斯科。 综合外电报道,在拜登到访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警告中国不要支持俄罗斯。泽连斯基说这样做「会带来一场世界大战」。泽伦斯基在他的夜间视像演讲指出,基于规则和人性的世界秩序取决于他的国家的事件如何发展。 拜登在访问乌克兰后访访问波兰。拜登计划在华沙与波兰总统杜达(Andrzej Duda)以及其他北约国家领导人会面。波兰总统的外交事务顾问说,拜登和杜达将讨论加强波兰的安全和增加北约驻军该国。 与此同时,日本财务大臣铃木俊一表示,七国集团(G7)的财政领导人将于周四举行会议,讨论针对俄罗斯的措施,向其施加压力以结束乌克兰战争。乌克兰总理什米尔(Denys Shmyhal)在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后表示,乌克兰希望能够达成一项至少150亿美元的多年期支持计划。 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波瑞尔(Josep Borrell)表示,欧盟成员国将在本周批准对俄罗斯的第10套制裁方案。英国政府的一份声明说,包括美国、英国和法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承诺支持禁止俄罗斯和白罗斯的运动员参加国际体育赛事。 与此同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继续出访欧洲之旅,俄罗斯是最后一站,俄媒《工商日报》(Kommersant)指他已经抵达莫斯科。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周二在例行记者会谈到王毅访问莫斯科,表示中方愿藉此机会同俄方一道,沿着两国元首设定的方向,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俄国《工商日报》周日曾指,王毅此行主要目的是增加北京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作用。 克里姆林宫周一未有讲述王毅到访的具体日期,但指不排除王毅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会面的可能,又指「议程很明确,范围很广,所以有很多东西要谈。」 另外,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声称,中国对乌克兰冲突可能失控「深感忧虑」,他呼吁「有关国家」停止「火上浇油」。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于周日播出的国家广播公司(NBC)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非常担心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武器。 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将于周二发表演说,阐述他入侵乌克兰的第二年的目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日本晶片生产商「京瓷」:中国不再适合当世界工厂 日本晶片生产商「京瓷公司(Kyocera)」总裁谷本秀夫表示,该公司正将其生产转移到其他地方,并在日本国内大量投资于生产设施;中国不再适合当世界工厂。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谷本秀夫指出,「京瓷公司」正在重组晶京片供应链,包括在日本建造其近二十年来的第一家工厂。 《金融时报》引述谷本表示:「在中国制造(产品)只有在中国销售,它才能发挥作用,在中国生产并向国外出口的商业模式不再可行。」「不仅工资上涨了,而且很明显,随著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的一切,从中国出口到一些地区很困难。」 10月,美国宣布了出口管制,这将严重阻碍中国公司开发尖端科技。上个月,日本和荷兰也与美国达成协议,限制向中国出口晶片制造工具。 京瓷的产品包括电话、打印机和太阳能电池板。该公司在用于晶片制造设备的陶瓷部件方面占据了70%的全球市场份额。 谷本秀夫表示,受到美国禁令的影响,京瓷本月已将全年的营业利益率预测降低31%。「如果晶片制造设备商无法出货到中国,我们的订单多少会受影响……他们现在甚至要求,连非先进设备都不要出口(到中国)。」 事实上,京瓷早在2019年就将针对美国市场的影印机产线自中国移往越南,因为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京瓷也已将车内摄影机产线自中国移至泰国。 谷本秀夫表示,如今要在中国制造硬体,几乎不可能不使用到受美国禁令影响的晶片技术。但他表示,中国在软体及人工智慧领域仍具竞争优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2.【梁京评论】 习近平与「中国式现代化」(下) 中国经济在21世纪初崛起,无论在规模扩张还是在技术升级方面,速度都超过了所有人的想像,更重要的是,整个世界对「中国工厂」的依赖似乎也走上难以逆转的轨道。虽然有不少精英都看到「中国模式」内涵著严重的道德和结构性问题,危机不可避免,但他们发现,面对中国崛起带来的全球失衡,美国和西方的民主体制反而更为脆弱。2008年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大大强化了他们的这个判断。这是习近平对「中国式现代化」信心满满最重要的历史背景。 应该说,信心满满不只习近平一人,而是整个权贵阶层,因此,即使不是习近平,而是另一个红二代或胡锦涛指定的人接班,中国其实都不可能利用经济崛起这个历史性的机会,系统地解决中国现代化的一些根本问题,包括全民社会权利保障的体制问题,更包括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国体难题。对中国这个超大规模的国家而言,其实这些才是「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不回答的真问题。 那么,习近平上台后选择不惜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来实现自己独裁的中国梦,对「中国式现代化」,也就是对解决中国现代化面临的真难题,带来甚么影响呢?一种普遍的观点就是,习近平是「加速师」,也就是他加速了中共的政权危机,从而加速了中国解决根本问题的历史进程。但问题是,加速危机会不会带来更大的动乱和灾难呢?必须承认,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与19和20世纪相比,毕竟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有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变化是否意味著习近平的执政失败也给中国带来一个改良的历史窗口?我相信这个机会是存在的。 我的根据是,中国现代化面临的一些基本难题,如台湾、香港问题,国民社会基本权利,如司法公正、教育和医疗保障在广大的国土内如何公平落实的问题,必须找到「中国式」的路径和方案。习近平没有这个能力,但这并不意味著改良的路已被完全堵死,一切变革都只能等待政治革命的完成。相反,把改良与政治革命结合起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国不希望中国乱的意愿。 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当前中国的「医保」危机。中国的基本医疗保障不仅是世界上最不公平的,而且像美国一样,走上了「以药养医」的邪路。美国的体制虽然比中国公平很多,但因为「以药养医」带来极大浪费,陷入了难以克服的制度、政治和社会困境。从技术层面看,新的知识和技术突破已经为全新的医疗体制奠定了基础,但美国由于体制惯性和既得利益问题非常难解,医改举步维艰。这实际上为中国在医保问题上「弯道超车」提供了一个历史性的机会。 中国能抓住这个机会吗?关注这个问题会成为理解中国内部的变革潜力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视角。从最近武汉等地发生的「白纸运动」来看,中共若不能解决医改这个急迫的问题,将加剧中国的各种危机和社会灾难。有一点是显然的,那就是习近平和他信任的人没有改革的想像力,但整个中国的知识和权力精英也完全失去变革的想像力了吗?未来几年中国的发展证明果真如此,那就意味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追求还是结不出正果,而只能结出苦果。这将不仅仅是中国人的灾难,也是世界的灾难。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2-20-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20日 1.【创作自由】杜琪峯:电影代发声 微博被封 评论:恐更多审查 香港著名导演杜琪峯在德国柏林影展,提及在极权时电影首当其冲被针对,又称「全球争取自由的国家与人民都要支持电影」,被大陆「小粉红」批评是「不当言论」。转发杜琪峯言论的微博帐号突然被封,有指杜琪峯参与的9部电影亦可能遭大陆封杀。评论认为,事件反映「红线」由大陆进一步迫近香港,提醒香港的文艺创作者,「极权统治下不再有个人创作的自由空间」,「政治先行」的风气,恐令香港电影日后面临更多审查。 杜琪峯说:当有极权崛起的时候,人们失去自由的时候,电影通常是首当其冲。我觉得香港,不对,抱歉,我呼吁全球争取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都要支持电影(发展),因为电影可以替你发声。 杜琪峯这一番言论引发大陆网民抨击,转发杜琪峯消息及言论的微博帐号「杜琪峰bot」内容被清空,网页仅显示「该帐号因被投诉违反《微博社区公约》的相关规定,现已无法查看,」并会自动转到微博首页。 大陆传媒报道指「杜琪峯发表不当言论!离封杀不远了」,指他有9部担任导演、监制的作品恐未能在大陆上映,包括《大时代》、《三命》、《花街泪》、《命案》、《捂著眼睛看红光》、《天掎与师》及《在清朝》,香港演员林家栋、杨乐文、惠英红等均在这些电影的主演之列。 至周一(20日),大陆官方未有进一步「封杀」行动。但事件令社会反思,大陆「政治先行」、「对号入座」的风气,对中港电影产业有何影响。 移居台湾的香港传媒人、港台前主持曾志豪对本台指,杜琪峯言论触及政权的「红线」,在大陆眼中,文艺不是个人的创作自由空间,而是意识形态的「战线」、巩固政权的工具;而杜琪峯提到「对抗极权」,反映出与中国大陆主旋律不同的价值观。 曾志豪又说,这事件对香港的文艺创作者是一个警惕。 曾志豪说:因为大陆已不用提醒,他们已经知道那条(红)线是存在,亦都知道在创作方面的意志很不同,但是香港的电影工作者,有时会希望避开,或觉得「我不讲政治,只是拍戏会否都可以呢?」服务政权的一部分呢?有没有做好「主旋律」?对于个人的意义或自由可能变得很小,杜琪峯这件事是令大家不能再视而不见。 香港著名专栏作家、时评人陶杰同日对本台指,杜琪峯言论中根本没有指明谈论对象是香港或中国,但中国在「战狼外交」下全线出击,「对号入座」,而这种「政治先行」的风气,长远对电影界有深远影响,预料港产片进入大陆市场会有更严厉的审查。 陶杰说:长远来说肯定有影响,网民在欢呼将电影政治化,中国一定会制订一套策略来拦截、来压抑这种倾向,大陆市场批准香港电影会有更严厉的审查,以及香港电影(制作人)要签《国安法》等,电影、监制、导演,不准发表违反《国安法》(言论),这方面一定会加强。 陶杰指,外国较少投资中港电影,未必对电影业界有直接影响,但在金融等行业上,近年外国投资者对大陆及香港持审慎态度,这件事可能会成为投资者对香港国际评级的一个指标。 在第73届德国柏林影展,有记者在会上向一众评审发问,「为何电影如此重要?可否分享电影的特别之处,为何电影不死?」杜琪峯发言时用广东话表示,「电影首当其冲被针对。全球争取自由的国家同人民都要支持电影,它会代你发声。」有关言论被针对,引起社会广泛讨论。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2.两知名「辱包频道」被下架 博主质疑Youtube染红助北京维稳 近年海外社交媒体兴起恶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辱包文化」,以幽默及低成本的手段瓦解中共「权威」。但以辱包驰名的「乳透社」旗下两个油管(Youtube)频道遭下架。疑是中共再派水军出征,触发举报机制。「乳透社」参与者质疑,海外社媒遭中共渗透。 近年海外社交媒体上恶搞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辱包文化」让中共如芒在背。Youtube两大最知名的「辱包频道」—「乳透社 小池塘」和「乳透社 小反旗」于1月13日和上周五(2月17日)被下架,有博主质疑,海外社交媒体遭中共染红渗透,助北京打压批评言论。 不愿透露实名的「乳透社」前参与者「易碎品编年史」向本台表示,「辱包文化」相比较传统的抗争方式,会在年轻人中迅速蔓延,是一种低成本解构中共威权的方式,因此中共当局不惜出动维稳机器定向剿杀。 「易碎编年史」说:这件事反映中共高度重视「辱包文化」,辱包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参与辱包的网友能够以一种低成本的手段瓦解中共的权威,一条三分多种的恶搞影片,显然比起一本长篇大论中共恶行的书更具吸引力,辱包能在短时间内以一种幽默的方式把中共的体制之恶呈现了出来,这对中共维稳机器的杀伤力非常巨大,因此它们才会千方百计想要把辱包圈子里面最具影响力的频道消灭掉。 「易碎品编年史」透露,作为油管上最知名的「辱包频道」,「乳透社」一直受到中共当局打压,中共派出人马以「侵权」作为藉口进行举报,亦不排除西方社媒染红。而「辱包博主」以「合理引用」进行申诉程序都需要几周或数月的时间,令中共成功利用举报机制压制反抗言论。早前「乳透社」多次向Youtube和谷歌高层申诉,帐号一度得以恢复。加上考虑到帐号安全和多方压力,「乳透社」也主动取消了2023年「辱包拜年祭」,但终难逃下架命运。 「易碎编年史」说:那些中国公司肯定是受到了中共的指示,才会利用版权作为武器。YouTube虽然是美国公司,但是和其他科网公司一样有很多华人雇员,人,不排除里面有小粉红利用职权协助中共的打压。 另一位生活在德国的活跃「辱包博主」——「墙国蛙蛤蛤」在接受本台采访时,也指「乳透社」两个频道被下架,应该是有中共国安介入;亦不排除最悲观的情况,即有国安人员已控制「乳透社」在中国大陆的工作人员,勒令其删除帐号。 「墙国蛙蛤蛤」说:从2021年起,连续3年两会前乳透社等键政恶搞相关平台帐号都出现了突发状况,我更相信这是中共的国保国安人员追求业绩有意为之。目前我尚不了解是由于甚么原因导致乳透社两个YouTube频道被关停,个人猜测是和之前一样,中共再次利用YouTube平台规则漏洞,安排水军进行集中举报;而悲观的情况则有可能是乳透社帐号被黑客入侵,甚至是其成员被中共国保国安控制,勒令其删除帐号。 「墙国蛙蛤蛤」也谴责中共的审查触角已伸向海外。 「墙国蛙蛤蛤」说:中共的红色恐怖触角早已不局限于墙内,中共利用平台漏洞及黑客手段使在墙外平台噤声,我们必须要向世界各国民众及政府更全面地揭露中共的卑鄙手段,让它们加强对中共恐怖势力渗透的警惕及反制力度。 「乳透社小反旗」建立于2017年1月,「乳透社小池塘」则建于2020年2月;在此次被封杀之前,有订阅受众数十万人,其中被称为镇店之宝的《庆丰话》等影片点击量逾百万。 2021年2月,「乳透社」联合其他辱包博主举办首次拜年祭,即遭网警入侵并对「乳透社」的Telegram群组屠群;两名「乳透社」在中国大陆的主要参与者及合作者失联;其影片也遭来自中国的多家机构大规模举报,致两个频道被封号。 至2022年2月,「乳透社」第二次举办拜年祭时,遭至中国视频网站bilibili(即B站)、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China music copyright association )、广州奥飞文化传播公司、北京博生兄弟文化传播公司、甚至是台湾亲共企业旺旺集团上海分公司的侵权举报,这些机构和企业的举报邮箱为同一个,令人质疑其配合中共进行维稳。 早前经过申诉后,虽然「乳透社」帐号得以恢复,但逾百万人点赞的《习包子也想挑战念诗之王》和《秦城欢迎你》等视频遭永久删除。 记者:吴亦桐/程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3.【立场案】控方假设问题:会否专访拉登 锺沛权:如实记录不回避 香港「立场案」周一(20日)续审,控方就《立场》曾刊登的梁晃维专访列举多个假设性例子,控方提及包括拉登、纳粹德军等。前《立场》总编辑锺沛权回应时形容「言论自由对我嚟讲系接近一种信仰」,如果拉登愿意,亦会访问,即使对方为恐布分子,若涉重大公众利益,应如实记录。伍淑娟其后多次质疑梁晃维的言论没有事实基础,并多次问锺是否认同「嗌『光时』就会被拉」才会容许内容发布,锺沛权表示不同意。 控方今天踏入第12天盘问锺沛权,接续上周五的聆讯,以涉案17篇文章中的第三篇,即梁晃维的专访报道展开盘问。 续由被告之一、前《立场新闻》总编辑锺沛权出庭作供,接受控方盘问。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伍淑娟指,梁在专访中称「本土理念在 2016 年之后确实是越来越多人支持,甚至成为唯一的政治信仰。我对中国没有任何幻想」,以该段落质疑本土派对「中港区隔」、「港人优先」及「香港自治」等诉求,不应跟中国扯上关系。 锺沛权就解释,本土派认为在追求有关政治诉求时,中国政府一定会作出阻挠,故需透过抗争手段去争取,又指以抵抗及反对执政者的姿态表达信念,是在野反对派普遍会使用的手段。至于梁在专访中另提及中国压制西藏、新疆少数民族的看法,伍质疑对方作为只是23岁的学生,应不是亲身认知有关资讯。锺回应指,不猜度梁会否受交流团或书本等影响,惟伍反指交流团应会宣传国家美好一面,不解为何令年轻人有负面看法。 不过,控方继而问及,案发时期有否考虑部分读者思想或不成熟,而社会气氛高涨和不稳定等因素。锺回应指,认为只可在罕有、具充分理由下才可限制言论自由,亦相信人们是自主及理性个体,有能力自行作判断,非经权威、权贵或精英审查和判断。不过,他最终在控方再三追问下,同意当时没考虑有关因素,并称认为当时社会非不稳定。 控方之后列举多个假设性例子,藉此欲厘清锺发表文章的界线,包括称若在二战时期,会否发布以美术角度赞赏纳粹德军军服的文章;911恐袭事件发生后,应否报道拉登的专访;以及俄乌战争中,乌克兰媒体会否报道普京出兵攻打乌克兰等。 锺沛权就逐一回应,针对德军军服的问题,他称自己会有犹豫,同时形容「言论自由对我嚟讲系接近一种信仰,就算系极端下都要谂」,惟之后在法官郭伟健追问为何犹豫时就解释,只是认为纯从个人美感判断,有关议题没有公共性,但此说法即被伍淑娟闻言反驳:「冇乜公共性?同德军打紧仗喎,敌人喎,赞人军服靓喎。」锺之后举例回应,指越战时美国国内亦有不少反战声音,当时有媒体披露美军在战场的暴行,不少人曾认为危害美军安全,打击美军士气,惟当时不少媒体仍坚持发表报道和评论。 另外,锺又直言如拉登愿意接受访问,「我哋会做呢个访问。」而在伍淑娟最少三度指「刊登文章会否危害国安」,包括称「美国国民听咗觉得抵炸喎」、「好危险喎啱啱炸完仲发表,唔会左右国民情绪?」后,钟仍重申,不论主张是否错误,因为911是有公众利益的重大事件,故恐布分子的说法及主张都应被记录下来,又解释传媒在铺排上,可思考如何不危害国家安全,如恰当及持平地报道其他反对声音,以及在专访中质问拉登,惟原则上不可回避访问。 至于报道普京,锺直言此假设问题值得思考,原因是当时已出现即时暴力风险,他经犹豫后或仍会发布,但会提供其他持平内容,包括针对普京指控,或罗列其他事实作反驳等,强调自己作为编辑,不会因个人立场影响发布文章的准则,只要事实并非错误或子虚乌有,编辑都应容许有关主张在公众领域讨论。 伍淑娟之后再就梁晃维专访中提及「35+初选」的部分盘问锺沛权,如质疑梁晃维举梁继昌及杨岳桥被DQ的例子,指两人事实上各有原因而被DQ,惟梁晃维只将DQ归咎为政府容不下反对声音,非正确的事实基础,或最少「系一个唔公平嘅意见」。锺就表示不同意,指以当时民情,不少公众同意DQ是因政府容不下异见,而这属梁晃维对当时政治形势的判断。 盘问之后触及《国安法》,伍举梁在专访中称:「好像每一日国安都只是等大家讲『那四个字』,就去捉人」的一句,锺沛权就估计提及的四字应是指「光复香港」或「时代革命」,换来伍淑娟引述《文汇报》,强调警方没有单凭叫「光时」口号就作出即时拘捕。锺解释,当时不少人有担忧和理解,梁亦用「好像」一词表达忧虑,认为此担忧实属合理。 伍淑娟跟锺沛权继而就担忧的基础争辩,对于锺认为有传媒报道曾有人展示光时旗「涉违国安法」,伍就以「涉违啫,讲啫」回应,又质疑何以会由展示光时旗涉及违法,引伸至担忧叫喊口号被捕。随后以近10次追问方式,询问锺是否认同「嗌光时就会被拉」这担忧,「因为你心中有嗰四个字,先理解到有呢个担忧?」 锺就回答指自己没有此担忧,因自己不会公开表达此类政治主张,惟理解及观察到不少港人有此担忧。此时伍再接连反驳称:「你个人冇咁嘅担忧,佢(梁)嘅观察咪冇事实基础;你发表担忧呢个评论,系因为你有同样看法、担忧?」锺再次重申,容许发布不需他个人同意担忧与否。 伍淑娟其后又指,梁的专访不但只平铺直述,亦包含其心路历程,认为彷如提供平台予梁推销他的政治观点。锺沛权则回应,专访仅如实纪录梁的说法,又指政治人物一般会用自己的立场去演绎或陈述事件。 「立场案」周一(20日)踏入第33日审讯,审讯已远超原定审期但仍在继续,案件仍未完成,将在周二(21日)续审。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毕子默 4.【香港法庭】黎智英要求律政司宣布人大释法不影响其聘英御状抗辩 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指涉嫌违反《港区国安法》,因而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在去年原获批准聘用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来港代表抗辩,律政司不服决定先后向高等法院、上诉庭及终审法院提出反对,最终在去年11月被终审法院终极驳回。惟特首李家超随即表示向中央建议,提请人大就海外律师参与国安案件的资格作出释法。人大常委去年12月底最终完成释法,惟只是厘清没有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如要参与国安案件,法院须先取得特首发出的证明书,否则交由国安委作决定。黎智英上周五(17日)入禀高等法院,要求律政司作出声明,指人大释法不会影响各级法院早前批准其聘请Tim Owen来港抗辩的决定,并促请法庭按《国安法》第47条,向行政长官取得有关证明书。 入禀原告为黎智英,被告为律政司司长。根据入禀状,黎智英要求律政司司长作出声明,就人大常委于去年12月30日就《港区国安法》第14条及47条的释法,宣布不会影响高等法院、上诉庭及终审法院于去年10月19日、11月9日及11月28日,先后批准黎智英聘请Tim Owen代表抗辩所颁下的决定。 另外,黎智英亦提出另一个交替选项申请,如法庭不要求律政司司长作出上述声明,则希望要求法院根据《国安法》第47条,就两个事项向特首申请及取得证明书,包括: 早前就黎智英被控违反《港区国安法》的案件(案件编号:HCCC51/2022),已获批、承认及登记在香港本地执业的英国御用大律师Tim Owen,向黎智英就该案所提供的法律意见,以及在该案中以法律代表或辩护律师身分代表黎智英,是否牵涉国家安全事宜;以及其他不具本地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在案件HCCC51/2022 中,以法律代表或辩护律师身分代表黎智英,是否涉及国家安全事宜。 黎智英并要求法庭批出许可,以尽早就此申请安排迅速处理其聆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于去年12月30日闭幕,当中包括表决通过《港区国安法》第14条和第47条的解释,是人大常委会首度解释《港区国安法》。议案中指明没有香港本地全面执业资格的海外律师,可否参与国安案件的问题,由香港法院根据《国安法》第47条,向行政长官取得证明书;如法院未有向特首提出,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就应按照《国安法》第14条的规定,对有关问题作出判断及决定。 根据司法机构网站资料显示,黎智英与《苹果日报》3间相关公司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违反《港区国安法》的案件(HCCC51/2022),暂安排于5月2日在高等法院进行「暂停进行法律程序」(stay of proceedings)聆讯,然后在5月30日则安排案件管理聆讯,而案件的审讯,则排期在今年9月25日开审,预计审期为40日。 黎智英这单案件原订去年12月1日开审,但因涉及聘用Tim Owen的争议及引发的释法事宜,法庭最后在去年12月中旬,考虑Tim Owen于今年5月初需来港处理另一宗审期达100天的案件,最终宣布将案件押后至2023年9月25日开审。 而因应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港区国安法》作出释法,港府同时确认,将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以处理海外律师参与国安案件的问题。 根据港府最新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就交代相关修例建议,提出法院在任何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在以专案方式认许前,须向特首提出及取得证明书,特首会决定有关人士于相关国安案件中,以大律师身分执业或行事,是否涉及国家安全,以及有关人士以有关身分执业或行事,会否不利于国家安全。 文件又指,就立法会司法及法律事务委员会委员的意见,港府计划尽快在2023年第一或第二季,向立法会提交该项立法建议的条例草案。 记者:吴婷康/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5.港府土耳其救援队罕有高调宣传 被疑「做政治骚」多于救人为本 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地震救援,香港救援队与中国大陆步调一致,一改以往默默耕耘,罕有地高调宣传救灾「英雄功绩」。抵埗非先救人,而是举行升旗礼,被质疑「做政治骚」。香港救援队周一(20日)举行记者会时,强调无延误救援,「中国人升国旗是无问题」,又反驳「我们不是做骚 ,不是做英雄」。同日,香港特首李家超特别于礼宾府宴请救援队,称该队「为国家对外事务作出贡献,迈出意义深远的步伐」。 土耳其和叙利亚边境在本月6日发生7.8级地震,酿逾4万人死亡。以香港消防队为主力的香港救援队,周一(20日)举行记者会总结救灾工作,称一行59人在地震灾区,共出动19批次和269人次,搜索30多座建筑物,并救出4名幸存者。 不过,中国大陆和香港救援队分别于地震发生2日后才出发当地,港队于2月10日才抵达土耳其地震灾区哈塔伊省,被质疑恐错过「救人黄金72小时」之馀,港队到埗后非即时救人,而是先花至少数小时会合大陆队伍,毗邻驻扎,并举行升旗仪式,惹来批评未有争分夺秒救人,而分心「做政治骚」。 香港消防救援队指挥官于文阳回应时强调无延误救援,指当日抵埗即时执好行装并报到,至傍晚才收到首个任务。 于文阳说:中国人升国旗是无问题……我可以保证我们在整个过程未曾有一刻迟缓,我们到现场已尽快报到,而升旗仪式就如消防局每日的升旗,我们不会因此会延误救人。 于文阳又否认「做政治骚」。 于文阳说:至于做政治骚方面,我要强调,我们真的不是要做英雄,我们所做的只是做平时做的事、本来是我们专业一部分。只是这次不是在香港,而是在海外一处我们不熟悉的地方去做。 同场的消防处高级救护主任杨强生再强调「不是英雄,坚持到底的灾民才是自身的英雄」。 但值得留意的是,连日来,中、港两地官方和传媒不但大肆报道救援工作,亦特别高调宣传香港与国家的关系。而今次记者会上,香港救援队多次感谢国家的支持,又形容中国救援队「如同公司前辈带领实习生」,为香港救援队提供宝贵的搜救合作经验,当获悉救出幸存者时,在基地与同僚以「作为中国香港队为荣」。 同日,救援队亦获特首李家超宴请在礼宾府共进午餐。李家超发言时,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说话,赞扬救援队「勇于担当、排除万难」,「行动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理念」。 李家超说:今次是香港救援队首次参与海外救援任务,与国家救援队合作,救援队的工作亦体现了特区政府为国家对外事务作出贡献,迈出意义深远的步伐,同时亦体现中央政府为香港特区拓展国际联系的大力支持。 事实上,香港救援队回程时非直接回港,而是先随大陆队伍的包机赴北京,出席上周五(17日)的「国家救援队及香港特区救援队归国欢迎仪式」。当日,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更联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和消防处处长杨恩健,亲自上京出席接机。 该一行人与港队即日回港,又在机场出席港府安排的「救灾返港仪式」,在场的特首李家超致词时特别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救援队的肯定和照顾」。消防救援队更罕有高调公开接受传媒访问,并拍摄与家属见面一刻。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6.国民党夏立言访中毕 陆委会指不应附和「一中」和「统一」要求 国民党副主席夏立言结束访中行程返台,民进党周一(20日)举行记者会,批评夏立言对中方要求「一个中国」一声不吭,重申未来两岸应以国与国方式交流。基进党主席王兴焕认为,中国是全世界唯一以武力威胁台湾的国家,政党与中国交流必须被严格规范。陆委会发表声明表示,在野政党不应呼应接受「一中原则」和「一国两制」。 民进党周一)举行「中美官方升级,国共互通款曲」记者会,民进党立法院党团干事长郑运鹏表示,对比外交部长吴钊燮、国安会秘书长顾立雄将访白宫与美官员对谈,象征台美官方交流增加,夏立言赴中有很多不透明、没有公开的行程。 郑运鹏指,夏立言对中方要求「一个中国」一声不吭,民进党团对夏立言此行表达遗憾。 郑运鹏说:民进党一向主张,台湾跟中国、台湾跟其他国家都一样,应该是要官方对官方,这最符合国家利益,也符合民主政治的原则。我们跟任何国家都应该一样,中国不应该只挑台湾的特殊政党、统派政党、接受中国「一中原则」的政党,进行政党之间的交流。 台湾基进党主席王兴焕表示,无中生有的「九二共识」曾禁锢台湾很长时间,国共在未来可能就新的「统战共识」里外唱和,利用情报渗透、怀柔胁迫扩大在台亲中势力,台湾必须留意。 王兴焕说:王沪宁是中共的大脑,随著「九二共识、一国两制」这套论述不再有效,习近平在20大之后,已经责承王沪宁提出新的「统一」对台论述。夏立言去见王沪宁,我们猜测极有可能是去「预演」,去对一下新的统战剧本。 陆委会周一重申政府政策一贯,两岸交流互动应秉持对等尊严、真正促进相互理解,不应片面设置任何政治前提。台湾政党良性竞争、对外团结,与陆方进行交流,应遵循政策规范、充分反映台湾民意对维护主权民主、和平处理两岸关系的坚持,才能有利双方良性互动及确实保障台湾人民利益福祉。 陆委会强调,北京方面应以理性平等、相互尊重的态度,务实处理两岸事务,在疫后逐步开展的交流往来中,应先排除此前因政治及人为干预所设置的交流限制与阻碍,放弃对台分化操弄的意图,更不应片面设置损害台湾的主权、矮化台湾的任何政治前提与终局安排。 陆委会指,特别是中共当局定义「一中原则、谋求统一、接受一国两制」的「九二共识」,在野政党不应对此政治立场予以呼应,台湾人民也不会接受。 对于各界批评,夏立言回应表示,在与中方高层会面过程中,都申诉了台湾人民的心声。 夏立言说:我就记得我自己绝对跟对方表示过,我们对于两岸最近发生的事情,尤其是两岸的紧张情势,台湾一般民众的心里是非常不安的,我们都有充份表达。大陆有大陆他们的政策,我们有我们的立场,都是大家心知肚明非常清楚,我们在那边作客,是去做交流不是跟对岸吵架。 夏立言相信,求同存异是国民党的方向,他指,在大陆期间,该表达的立场都表达得非常清楚。 记者:锺广政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7.【香港库房】港府将发表新《财政预算案》 料本年度财赤高企 香港财政司长陈茂波周三(22日)将发表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他早前预告本财政年度财赤或逾千亿港元,远高于原本预计一倍,但按港府最新数据,首3季赤字已达1832亿元(港币,下同)。而财政储备减至7739亿元,主要受累于占比重的地价收入和印花税收强差人意。多幅地皮以「贱价」出售或流标,地价收入仅达预期的35%。同时,防疫开支暴增亦令库房大缩水。 香港主要收入比重依次分别是利得税、地价收入、印花税、薪俸税及投资收入。根据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预计全年港府总收入为7159亿元。不过,截至去年底,本财政年度首9个月收入为3901亿元,仅达预算的约55%,较前一年度同期少约20%。 其中地价收入及印花税收入下跌最多。本财年地价收入原本目标为1200亿,惟目前首9个月只有415亿元,仅达预期的35%,较去年同期少约5成。 据地政总署卖地纪录,港府暂卖出12幅地皮,卖地收入约260.8港元,惟当中有不少以低价成交,包括屯门大榄住宅地及启德商住地,另有多块估值逾百亿元的豪宅地流标。 至于印花税收入,除卖地减少外,亦随股票成交额减少而下跌。香港交易所数据显示,首9个月股票成交额较上年度同期跌两成,同时印花税收较上年同期少4成,只有504亿元。 港府收入减少,开支亦暴增。陈茂波早前在网志透露,港府过去3年抗疫开支逾6000多亿元,若以平均每年2000亿元计,该开支已高于税收占比最大的利得税。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8.【创作自由】香港影片节入围两作品 被要求删社运、黄头盔画面 香港第28届ifva独立短片及影像媒体节下月初举行,两部入围作品遭电影、报刊及物品管理办事处(电检处)要求删减情节,在未能放映完整版本下,导演决定取消放映。 香港传媒报道,两部作品分别为含有社运、送囚车等场面的公开组短片《失去的部分》,以及呈现佩戴黄色头盔人物画面的动画组作品《城堡里的大象》。其中,《失去的部分》去年9月曾获准在港放映,但送检下月公映时,却被要求删除部分内容。 电检处就此回应表示,不会就个别影片申请及检片决定作评论。 《失去的部分》由纪录片导演陈巧真执导,原定下月10日放映,全片长30分钟,以大量碎片影像组成,片中有社运现场、漏水行人隧道及送囚车等场面,导演陈巧真向港媒《明报》指,今次送检处方则称未能通过因涉政治敏感题材,需删减部分内容才能放映, 不了解为何两次送检结果不一样。 巧真是香港摄影师及独立电影制作人,2013年开始投身拍摄纪录片,2014 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学院。她的摄影作品《32+4》曾入围2015 年金马奖,并获第61届德国奥柏豪森短片展第二大奖。 另一作品《城堡里的大象》全长4分45秒,由动画师李钰淇制作,网站介绍,该片以2019及2020年为背景制作,作品描绘制作者内心世界变化及对香港情感,亦为对当代政治和社会转变的反思。 李钰淇是一位动画艺术家、平面设计师,2016年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中央圣马丁学院,并于2021年获得香港城市大学创意媒体艺术硕士学位,她的作品曾在多个国际电影节及艺术机构播映。去年,她受香港M+博物馆委约制作动画短片《Park Voyage》,在精选的放映和活动中播出。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9.港警叫许智峯返港自首 指其涉违《国安法》 香港民主派初选47人案开审至今两周,曾参与是次初选的前香港立法会议员许智峯,早于2020年末赴丹麦后宣布流亡。日前他在社交平台撰文,表示其香港代表律师收到香港警方上周五(17日)寄出的公函,称他于2021年8月12日涉违反《港区国安法》「煽动分裂国家」及「勾结外国势力」,并被法庭颁通缉令,警方建议他带同该信及身份证明文件,回港自首。 现居澳大利亚的许智峯在帖文表示,过去两年警方「已经习惯同我做笔友」,曾多次亲自发电邮要求他出庭。他并说「47人案」审讯正进行中,警方却「煞有介事」发信,「这次又何必出信给我律师呢,不如直接FaceTime或Google Chat吧」。最后他问「大家认为我应写甚么回信好呢?」 「47人案」月初开审当日,许智峯亦有在社交平台发文,提到自己其实是案中的第48人,「若没有离开香港,还押两年、明天需要上庭受审的,也包括我」。他在文中表示,自己虽然身处海外却难以抽离,一直视初选案为自己的案件,并记挂昔日在议会和街头的战友。他并说:「无论政权如何噤声,发生过的,总不会磨灭,香港人也不会忘记」,并希望47名被告及亲友平安。 警方周日(19日)回覆传媒称,不评论个别个案,又称一如既往会根据案件实况,依法循不同途径追查在逃疑犯下落,并将其缉拿归案。 牵涉民主派议会藐视案等案件的许智峯,于2020年获法庭批准保释期间赴丹麦公务外访,许智峯抵达后宣布流亡。律政司其后加控许智峯4项刑事藐视法庭罪,高院在他缺席下审理案件,去年裁定4罪成立,判囚3年半及须付惩罚讼费。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0.布林肯:不论习近平知情与否都应为侦察气球负责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18日)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会晤,布林肯周日(19日)受访表示,他认为身为中共总书记的习近平应对侦察气球负责,无论他知情与否。 中央社报道,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日接受多间美国传媒访问,包括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及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等。 布林肯表示,习近平对气球计划知情与否没有差别,这件事是中国做的,身为中国领导人的习近平归根究底应该负责。 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事务的副部长卡尔(Colin Kahl)17日告诉《纽约时报》,习近平可能知道中国整体高空侦察气球计划,但对入侵美国领空的那颗特定气球并不知情,直到事件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卡尔指出,中国体制内军民分裂严重,习近平不信任他的军队。对此,布林肯不愿直接评论。 面对王毅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批美国处理侦察气球的方式「近乎歇斯底里」,布林肯说,美国不是唯一遭中国间谍气球入侵的国家,超过40个国家曾受害;他指出,中国侦察气球计划已存在多年,许多国家对此表达真切担忧,感谢美国揭露这一切。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1.美卿指中方考虑向莫斯科提供致命武器 拜登突访基辅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已经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拟为乌克兰战争讨论「可能的和平方案」。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向美国媒体表示,中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的武器支持,并将很快公布更多细节。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20日突然现身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 路透社引述俄罗斯《工商日报》指,王毅此行「主要目的是让北京在乌克兰解决方案中发挥更大作用」。王毅在今年度「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再度呼吁对话,并建议欧洲国家「冷静思考如何结束战争」。王毅还不点名说,「有些势力」不想让谈判成功、让战争停下来。王毅未详细说明他指的是谁。 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跟王毅会面后向美国媒体表示,中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的武器支持。布林肯在于周日播出的国家广播公司(NBC)节目中接受采访时说,美国非常担心中国正在考虑向俄罗斯提供致命的支持,他向王毅明确表示,「这将在我们的关系中产生严重后果」。 布林肯说,并补充说华盛顿将很快公布更多细节。「他们至少在考虑提供各种致命的援助,包括武器。」 中国外交部和俄罗斯外交部都拒绝向《路透社》立即发表评论。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拜登20日突然现身乌克兰首都基辅进行访问。拜登这次出访欧洲,原定准备到波兰,但他突然到基辅进行访问。 包括英国首相在内,西方国家主要领袖多在过去一年内已经亲访基辅,但是美国总统是第一次在战争爆发后访问基辅。 包括基辅在内,乌克兰全境20日响起防空警报,俄军又在进行飞弹与无人机袭击。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2.台湾开放港澳人士自由行首日港旅客不多 经历3年多的疫情后,周一(20日)是台湾开放港澳人士来台自由行首日,港澳人士最快早上9时起,便可在网上办理观光签证来台,跟旅行团限制亦已取消。本台记者下午到桃园国际机场视察,发现来台旅行的港人不多,主要是回台的台湾人、来台开学或公干的港人。 其中本台随机访问下午3点10分抵台的班机,乘客主要是从香港回台的台湾人,并没见来台自由行的香港旅客。台湾人李先生对本台指,飞机上只有100多人,并没有坐满。据本台了解,即使有意来台旅游的港人,也因开关首日是工作日非假期,或早前已率先去了其他国家旅游,短期内难以再请假等因素,而不会即时来台。 不过也有非常期待来台的港人,选择搭首班机出发。温小姐向媒体称,隔了3年再次访台很兴奋,疫情前已常常到台湾游玩,今次打算在台湾玩7天。港人叶先生则向媒体指,来台办公之馀也会探望朋友及品尝台湾小吃。 本台翻查桃园国际机场网页,周一早上9点后,从香港来台的有13班航班。首架符合规定并降落桃园国际机场的班机,是在上午9时22分抵台的国泰航空CX488航班,据台媒《联合报》指,机上约有147名乘客。 另一方面,有港人早上因未能登入申请入台证系统,而要改为落地签证,不过过程顺畅。 为了吸引香港观光旅客,高雄市政府将于4月与业者合作,规画「高雄—香港」双邮轮母港游程,全力发展邮轮观光,并积极抢攻港澳及东南亚市场,提供最便利的交通服务,让港澳游客旅行台湾、首选高雄。台媒周一报道也指出,疫情前港澳旅客在台平均每人每天消费6,100元新台币(约1,600港元),单是住宿花费占3成。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江复 13.美国会代表团访台晤台积电张忠谋 美国国会跨党派代表团周一(20日)会见了台湾立法院院长游锡堃,这是该代表团进行为期五天的访问的一部份。 美联社报道,周日(19日)抵达台湾的代表团成员包括众议员、加利福尼亚州的卡纳(Ro Khanna,民主党)、德克萨斯州的冈萨雷斯(Tony Gonzales,共和党)、马萨诸塞州的欧清杰(Jake Auchincloss,民主党)和伊利诺伊州的杰克逊(Jonathan Jackson,民主党)。 预计他们将会见台湾总统蔡英文以及商界人士。周一,他们与台湾半导体制造公司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举行了会谈,他被认为是该岛的晶片产业之父。 代表矽谷的民主党人卡纳说,他来是为了了解台湾在半导体行业的作用。卡纳和欧清杰都是新成立的专注于与中国竞争的众议院特别委员会的成员。 他谈到了他们访问所面临的隐性威胁,因为中国反对台湾与外国政府之间有任何形式的交流。中国声称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必要时可通过武力统一,并加强了对台湾的军事和外交骚扰。 卡纳说:我们来到这里绝不是对中国的挑衅,而是与总统(拜登)的外交政策相一致,即承认像台湾这样的关系的重要性,同时仍然寻求该地区的最终和平。 台湾立法院院长游锡堃利用这次演讲回击了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的言论。王毅在周末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说,台湾「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将来也不会是一个国家」。 游锡堃说:中国无视历史事实,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台湾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台湾从来没有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统治过一天。 据《金融时报》报道,该代表团的访问是在五角大楼一名高级官员周五的敏感访问之后进行的。 五角大楼发言人没有对负责中国事务的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的访问发表评论,他重申:「我们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有助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和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台湾的外交部说,它没有关于任何此类访问的讯息。 在华盛顿指责北京派出一个在美国东海岸上空被击落的间谍气球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上个月再次加剧,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取消了对北京的访问。布林肯在周末还表示,美国担心中国会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用于其在乌克兰的战争。 责编:方德豪 网编:江复 14.事实查核│中国海警船在仁爱礁周边执法,是捍卫主权的合法行动吗? 标签:误导 一分钟完读: 菲律宾海岸警卫队上周一(13日)发表声明,指控中国朝阿荣金浅滩(Ayungin Shoal,中文习惯称仁爱礁)附近的菲律宾海警船发射军用镭射光,更导致船员暂时性失明。中国外交部与菲律宾外交部皆认为主权遭侵犯,互控对方违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核查后发现,海牙国际法庭于2016年做出的南海仲裁,是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于相关地形的定义,裁定仁爱礁是「低潮高地」,中国及其他国家无权主张领土主权。中国称仁爱礁是其领土属于单方面的政治主张;而称其执法行为的依据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则属于与国际法事实不符的误导讯息。 深度分析: 事发经过 2月6日,菲律宾编号MRRV-4403海警船正在执行对马德雷山号登陆舰(BRP Sierra Madre (LT-57))的运补,海警船距离仁爱礁约10海里时,一艘编号5205的中国海警船朝该船只发射两次绿色镭射光,导致菲律宾海警船员暂时失明,且中国海警船一度逼近MRRV-4403右舷约150码处。 菲律宾海警队认为中国海警对企图阻挠运补行动,是公然无视且侵犯菲律宾的主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同日回应,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依据中国国内法及《联合国海洋公约》维护主权,现场操作专业克制。 上周二(14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新闻稿回应,谴责中国侵犯菲律宾经济海域,呼吁中国遵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 2016年南海仲裁的裁决。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在其领海内享有主权,在其专属经济区中享有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南海蕴藏丰富油气资源,亦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重要航道,但该区域海洋地貌的定义及主权屡发争议。 2013年菲律宾向海牙国际法庭常设仲裁法院提出南海仲裁案,菲律宾便要求审理包括仁爱礁、美济礁等中国与菲律宾都宣称有主权的地域属于岛屿、礁岩还是低潮高地(LTEs),因为以上三种海洋地貌,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各自有不同的主权规范。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将海洋地貌分为三种型态: 第一种是岛屿,拥有12海里的领海与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第二种是礁岩,满潮时可露出海面,拥有12海里领海,但不能享有专属经济区。 第三种是低潮高地,满潮时会被淹没,不享有领海、专属经济区。 南海仲裁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最终裁定渚碧礁(Subi Reef)、东门礁(Hughes Reef)、美济礁(Mischief Reef)、仁爱礁属于低潮高地,不拥有12海里领海。但海牙法院认定美济礁和仁爱礁是菲律宾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一部分。 因此海牙法院裁定中国建设人工岛屿、未阻止中国渔民在该区域捕鱼、妨碍菲律宾渔民及石油开采等行为,皆违反菲律宾在专属经济海域享有的主权权利。海牙法院进一步认为中国执法船拦截菲律宾船只的行为属于非法,且造成严重碰撞危险。 中菲在南海再次爆发冲突,美国国务院也在上周二记者会中表达立场。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表示美国与菲律宾盟友站在一起,认为中国的行动干扰菲律宾在仁爱礁周边的合法行动,重申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2016年仲裁裁决对中国和菲律宾具有法律约束力,呼吁中国遵守裁决。 中国政府自1953年以来,持续以「九段线」声索南沙群岛大多数地区的主权,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以及199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第2条,皆将南沙群岛列入领土范围。 基于上述主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反击称:「菲律宾南海仲裁案是美国一手炮制的,完全是一场政治闹剧,所谓的裁决是非法、无效的,不会对中方在南海的权利主张产生任何影响。」 事实上早在2013年菲律宾提出南海仲裁时,中国就已表态拒绝参与仲裁。当时海牙法院引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7第9条,如争端一方不出庭或不辩护,他方可请示仲裁法庭继续进行程序并作出裁决。中国与菲律宾皆有签署《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中国多次宣称南海仲裁无效也没有约束力。 国际法学者、牛津大学国际法博士候选人宋承恩表示,南海长期处在争议状态,此次事件中国宣称行动是基于维护仁爱礁主权,并不受国际法所支持,且的确侵犯菲律宾专属经济区的主权权利及管辖权,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范在一国专属经济区内,所有国家船只皆可自由航行,但并不能有执法行为。 结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定义和南海仲裁案的裁决,此次事发的仁爱礁属于低潮高地,中国及菲律宾双方都不能宣称拥有其主权和主张12海里的领海权,但仁爱礁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中。 中国外交部称仁爱礁是中国南沙群岛的一部分,菲律宾海警船擅闯仁爱礁海域,中国海警船是依照《联合国海洋公约》维护主权,属于单方面的政治主张。 15.【财经拆局】留钱傍身「恶意储蓄」对政府不信任?中港经济恐难复常 在去年底取消严格的防疫限制措施后,中央正试图推动经济增长,但这个如意算盘正面临人民消极抵制:中国民众去年减少了举债、增加了储蓄,这种「积谷防饥」的审慎心态,背后反映的,是内地居民经历三年疫情封控及随后灾难式全国感染,已对政府不再信任,面对不明朗宁愿增加储蓄减少消费,而这对一直强调靠内地通关重启经济的香港,这条「复常之路」恐怕并非官员想得这么容易。 据人行数据,2022年中国累计新增居民贷款3.8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挫逾一半,并创下自2014年以来最低累计新增量。这种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住房销售下降,进而导致对新房贷的需求减弱。另外,在中国城市的封控实施期间,日常消费支出受到了冲击,削弱了短期借款的需求。 与此同时,人们转而积存现金,推动2022年中国累计新增居民存款增至17.84万亿元,创新高,并较2021年同比增加了八成,同时定期存款明显多增,近八成是不可随意提取使用的定期存款。由于在大陆基本没甚么有吸引力的投资选项——特别是楼市仍然一潭死水——一些业主将手头多馀的资金提前向银行还了房贷,令全国出现「还贷潮」。若把17.8万亿元除以中国约10亿成年人口,相当于每人银行户口进账约1.7万元。 当然,「弹药」储起可以留作解封之后才进行「报复式消费」,不幸的是,初步迹象显示,纵使零售支出和旅行活动开始反弹,看电影和外出用餐方面的支出有所增加,不过经济学家们称,由于经济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买楼等大额支出活动将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恢复。储蓄增加、贷款利率下降可能反映出消费者缺乏信心,这可能会继续抑制消费。 由人行公布一月的金融数据,备受关注的一月份存款却是不减反增,单月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反映的是大量资金仍然留在银行帐户,「报复式消费」未有出现,居民宁愿「储多个钱」无心消费。 与此同时,纵使一月内地新增人民币贷款达到4.9万亿元,创历史纪录,但当中居民部门贷款的增幅,同比反而少增了5,800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亦同比少增约5,200亿元。专家指出,1月企业信贷需求大幅回升,但仍对冲不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紧缩效应,反映微观主体信心仍然不足。 三年的疫情封控,特别是在过去的一年,经历上海大规模封城以至随后无秩序式解封,据《纽约时报》引述四个学术研究,在过去两个月,全中国因为染疫死亡人数高达100至150万,比官方数据多18倍。政治和社会的高度不稳,令个人和企业的信心大幅下降,当人们对未来感到不确定时,他们的第一反应是存钱。 有经济师更加指出,从疫情中恢复过来的这一代中国人,可能与从美国三十年代大萧条中走出来的一代美国人有相似之处,这些人的储蓄意愿可能会长期转变。 人行去年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一半受访者对自己工作前景感到不确定,同时接近四分之一的人称收入已减少。该调查覆盖了全国50个城市的2万名储户,约62%的受访者选择储蓄,仅23%的人选择消费,只有约六分之一的人打算增加投资。2019年的一项类似调查中,约45%的人计划增加储蓄。 这种缺乏安全感、留积蓄傍身心态,反过来可能导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弱于许多经济学家的预期。大多数经济学家预测,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或更多,一些大行更乐观认为,中国经济将增长5.5%以上。但如果中国第一、二季度的消费增长逊于预期,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预测。 显然当局明白这种「留钱傍身」的存钱心态,不利经济发展,因此千方百计希望提振消费信心,甚至以「恶意储蓄」来形容居民的存钱行为,与去年地方政府说有钱人「恶意不买房」可说有异曲同工之妙。 内地经济学家估算,内地居民去年储蓄率高达36%,较2013至2019年平均数字高出5个百分点,意味人们每100元税后收入会储起36元。作为比较,欧美储蓄率分别为18%及26%、全球平均储蓄率约27%。中国人向来出名「爱储钱」,去年储蓄率进一步飙升,可解释说是内地民众去年因疫情「有钱无处使」,惟防疫政策松绑后,他们依然不愿消费,很大程度因为对前景缺乏信心,例如担忧「饭碗」不稳,万一失业亦缺乏福利安全网救助,故宁愿「储多个钱」以备不时之需。 必须要指出,香港经济高度依赖内地经济复苏,特别是去年四个季度均经历深度衰退,近日政府高调宣传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特区政府予以厚望希望能重演2003年沙士后启动自由行的「盛宴」。 虽然全面通关过境人数大增,不过连日由商界及中小企均反映,通关后最受惠只是药房化妆品店等小店,昔日人流最旺的尖沙咀铜锣湾名店,均未见踊跃人流,连铜锣湾大地主希慎亦承认,农历年后商场人流虽有明显增长,但未见销售大升或反弹至2018年疫前水平。 通关后楼市亦不似预期有大量资金涌入,反映新春长假当周的中原城市领先指数按周仍然下跌,并结束连续两周升势。如前所述,内地居民宁愿留钱傍身,又怎会花巨资来香港置业? 最近香港楼巿出现小阳春,主要是巿场憧憬会有大批内地人到香港买楼,以至不少本地人率先入巿,不过,据了解北水暂仍未见身影,况且北水要买香港楼,要付高达三成的辣税,或许这正解释了尽管二手楼市成交虽有改善,可是卖地情况却是另一幅光景,接连有三幅地皮或项目流标,包括赤柱豪宅地皮、市建局观塘重建项目,以及港铁小蚝湾项目,这正是反映了敏感度更高的发展商如何看待后市以至经济前景。 - 颜宝刚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6.【声如洪锺】医保改革引爆「白发运动」,「需求不足」反映经济千疮百孔 自动态清零完结之后,人们担心抗疫三年全国花费数千亿计的抗疫开支会否令地方政府财政提早透支了医保基金。2月8日起,武汉出现了一批长者上街抗议新落实的医保改革,及后大连、广州等市的民众,以及辽宁鞍山市鞍钢的退休职工也举行类似的示威游行。示威的尽是长者们,他们不惜在寒冬也要上街抗议的原因,在于政府的医保改革大砍退休人员的医疗福利与补贴,从每月每人260元缩水至十多元人民币。 根据《人民日报》报道,此医保改革目的在于统合住院及大病、慢性病补贴的「统筹基金」,以及补助门诊费用的「个人帐户」,有助于改善过往「有病的不够花,没病的用不了」窘境。长者们退休医疗开支没保障,生病没安全感,恐怕会令老百姓长远而言更热衷于积谷防饥,令中国人储蓄率更高,更不愿消费。 如此简单的经济学原理,国家主席习近平好像并没有概念。刚出版的《求是》杂志,发表了习主席在去年12月15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的一部分《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习主席在文章强调,2023年经济工作千头万绪,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抓住重大关键环节,纲举目张做好工作。 文章指出,要著力扩大国内需求,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一是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二是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文章指出,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必须坚持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一是防范房地产业引发系统性风险,二是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三是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明明医保改革就是会打击消费信心,「总需求不足」自然变成必然的果,那是习主席知道还是不知道的简单因果关系呢? 主持:锺剑华、曹嘉超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0 months
1
0
0
0
2-19-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19日 1.美中高层会面互相指责 布林肯警告不可向俄提供杀伤武器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周六(18 日)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时,在场边与中共中央外事委员会主任王毅在「场边」会面。双方并没有公布确实会面场合和时间,但从会后两人向传媒披露双方立场,显示会面气氛并不友好。 布林肯在会后接受美国NBC访问时表示,美方非常关注,北京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具杀伤力支持武器lethal support 」,布林肯已向王毅提出警告,这将会对美中关系造成「严重后果」。布林肯还说,美方将会披露这些杀伤武器更多的具体细节。 在美军于美国境内击落中国间谍气球一事上,希林肯表示,已在会面中向王毅明确表明,美国不会再容许这类事情发生。王毅并没有在此事上作出道歉。 至于新华社19 日亦报道,王毅是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新华社报道,美方击落中国「无人飞艇」,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政治闹剧」。王毅还说: 「中方要求美方以理性、冷静和专业的态度与中方一道妥善处理。但遗憾的是,美方无视基本事实,悍然出动战机,用导弹击落一艘毫无威胁的飞艇。这种行为匪夷所思,近乎歇斯底里,是百分之百的滥用武力,明显违反惯例和有关国际公约。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已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地球上空每天都飘着很多气球,难道美国都要打下来吗?」 王毅表示,美国声称要与中国进行竞争,中国从不怕竞争,但竞争应当是公平、讲规则的。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这是百分之百的单边主义和自私自利,百分之百地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王毅形容,「今天的美国撕下一切伪装,连巧取都不屑做了,只剩下明火执仗地豪夺。这种作法不仅损害各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信誉和利益。」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2.布林肯王毅间谍气球事件后首会面 布林肯:王毅没有道歉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周六(18日),在德国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期间进行场边会谈。 布林肯在会谈结束后受访表示,双方进行了坦诚沟通,王毅在会面中未有就气球事件道歉。布林肯并未说明会谈内容,重申已直接向王毅表示,有关事件是不可接受亦绝对不能再发生,强调中国气球侦察美国领土,是违反主权及国际法。又指,向王毅表示美中应该有开放的沟通管道,全球都期待美中负责任地管理双边关系。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 )透过新闻稿表示,布林肯告诉王毅,中国高空侦察气球入侵美国领空之举,不仅侵犯美国主权也违反国际法,这种行为「不可接受」,并强调这一不负责任的行为绝不能再发生。 布林肯明确指出,美国不会容忍任何侵犯美国主权的行为;中国入侵5大洲、超过40个国家的高空侦察气球计划已暴露在全世界面前。 新闻稿指出,针对两岸议题,布林肯也重申美国长期以来的「一中政策」不变,并强调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 新华社报道指,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美方请求」,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报道说,「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中国间谍气球在1月底被发现入侵美国领空,导致原定2月5日至6日首度以国务卿身分访问北京的布林肯延后访中;侦察气球并于2月4 日在美国东岸遭到美军击落。这是中美关系因气球事件出现新嫌隙后,美中高层首度面对面会谈。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剑指中国 美日离岛防卫联合军演首度移师日本 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军陆战队针对离岛防卫实施的联合训练,一直以来都在美国举行,但面对中国军队在日本西南群岛附近频繁活动,今年首度移师日本举行。 日本放送协会(NHK)报道,美日双方这次总计将派出约1700人,投入从2月16日起到3月12日止在日本九州岛及冲绳等地举行的离岛防卫联合训练。 2月18日对媒体公开的是位于九州岛大分县「日出生台演习场」的部分训练过程,主要内容以美日连手夺回被侵占的离岛作为想定。 过程中可以看到搭载美军陆战队员的鱼鹰运输机(MV-22 Osprey)及直升机降落,美日双方确认彼此成员合力前往前线的程序等。 美日为强化离岛防卫,从2006 年开始实施这项联合训练,此前都在美国举行,但随着中国军队在日本西南群岛附近频繁活动,美日这次离岛防卫联合训练是首度移师日本举行。 联合训练项目包括在日本鹿儿岛县离岛及驻冲绳美军陆战队基地等地,实施两栖车辆登陆训练及实弹射击训练等。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北美巡演透露维族人遭系统压制 脱口秀演员池子遭中宣部全面封杀 知名脱口秀演员池子(真名王越池)日前在北美五城巡演因言论迅速招致报复,中宣部日前下令封杀池子并疑似已波及到黄西,官方震怒缘于他在演出中提及维族人在中国处处受限触及了红线,以及公开调侃中国的防疫政策时,间接地影射了习近平本人。 在遭海外小粉红持续举报之后,正在北美巡演的脱口秀演员池子的小红书已遭封禁。与此同时,他巡演的搭档黄西,亦删除了这次巡演的相关内容。 但迄今为止,池子和黄西的行程还没有被外界披露。此前,中国的媒体人都担心,因为这次巡演的言论,他回国之后是否会有麻烦,目前都不得而知。本台记者亦没能联系上池子本人对此事置评。 据本台记者从央媒人士处获悉,从现流出的有限视频来看,这次池子的演出言论,谈不上有多敏感,但他触及了一个让官方感到不安的信息,就是披露了他还在笑果文化旗下时,该公司一名颇具才华的维族演员(疑似卡姆)和他们一起出行时,都受到限制。 而另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确是,卡姆在脱口秀演艺事业获得成功之后不久,就被以涉毒品而入狱。此前,即有传闻称维族人卡姆是遭到了官方的报复甚至是构陷。 一个要求匿名的资深媒体人告诉本台记者,池子的遭遇实际上已经是很多演艺界人士的共同遭遇,他们只要有一点不顺着官方的口径说话,都可能遭小粉红的群起攻击,并被扣上辱华的帽子,导致事业彻底被封杀,甚至连基本的谋生之路都被堵死。 资深媒体人说:就是最近几天嘛,反正,在被一些小粉红在怼嘛,然后也有一些视频流出来。我只是了解他跟往期的任何一个出现的情况一模一样。反正出点什么所谓的辱华呀,什么反华呀这种言论呀,遭遇的待遇就一样。 此外,因池子以前参与了很多综艺节目,这也导致各方大为紧张。但据一位业内的说法是,目前可能的做法,是从这些节目里屏蔽调池子本人的影像信息,以保留节目本身。 资深媒体人说:是不是全部下架不知道,但是肯定是有影响吧,因为最近这个事情传开了嘛。因为他好多都是参与的那个综艺,如果全部下架的话,涉及到好多作品都(被牵连)了,有可能是做一些屏蔽什么的。 另据知情人告知,池子和黄西的这次北美巡演,是以中国官方大外宣的口径“文化输出” 的名义进行的,但池子的现场吐槽,让官方很尴尬,因此池子迅速遭到了海外大外宣中文媒体的猛烈抨击。 其中,一个名为西班牙《华仁中文》的微信公众,更是以「池子自毁人生」为题,对他进行了猛烈的攻击。国内大批小粉红和民族主义者亦大量转发,并要求官方给予池子严厉的打击。 本台记者亦多次试图联系《华仁中文》,了解围攻池子的详情,但对方没有响应。本台记者亦多次致电中宣部,希望了解此事,但该机构也拒绝正面响应此事。 记者:黄小山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5.美众议员康纳率团访台 讨论加强经贸与安全关系 美国联邦众议员康纳周日(19日)至23 日率团访问台湾,期间将拜会总统蔡英文,就强化台美安全与经贸伙伴关系等议题交换意见外,也将和相关产业人士会面,交流台美产业及科技合作议题。 外交部表示,美国联邦众议员康纳(Ro Khanna, D-CA)于2月19日到23日率团来台访问,访团成员包括联邦众议员冈萨雷斯(Tony Gonzales, R-TX)、联邦众议员欧清杰(Jake Auchincloss, D-MA)及联邦众议员杰克森(Jonathan Jackson, D-IL)。 外交部发布新闻稿表示,康纳众议员等人在台期将拜会总统蔡英文,以及政府相关部会首长,就强化台美安全与经贸伙伴关系等议题交换意见。此外,访团此行也将拜会相关产业人士,就如何强化台美产业及科技合作交换意见。 外交部指,对于4位跨党派美国联邦众议员联袂到访,表达诚挚欢迎。 外交部强调,这次访台的4位联邦众议员,都是台湾在美国国会的重要友人,过去几年在强化台美安全合作、台湾参与「印太经济架构」(IPEF )及参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等重要议题上,也都坚定为台湾发声。其中冈萨雷斯众议员于去年底全球疫情严峻时就曾访台,展现对台湾的坚定支持。 康纳众议员则曾于去年提出目的在强台美公卫合作的《美台公共卫生保护法案》(The U.S.-Taiwan Public Health Protection Act),法案核心内容已获纳入《2023会计年度国防授权法》并完成立法程序。 外交部认为,美国国会刚开议不久就再度有跨党派议员团来访,彰显美国对台湾不分党派的强劲支持。相信康纳等4 位众议员将能透过此行更深入了解我国现况,并协助持续推动深化台美在各领域的合作伙伴关系。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1 year, 11 months
1
0
0
0
2-18-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18日 1.美国防部副助理部长传访台 解放军24军机扰台 英国传媒报道,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已抵达台北访问后,台湾的国防部周六(18日)表示,从17日上午6时到18 日上午为止,解放军派出24架次军机扰台,其中逾越海峡中线及其延伸线进入西南空域15架次,4艘军舰在台海外围活动。 国防部表示,军方以执行任务战机、军舰及岸置飞弹系统严密监控与应处。 根据军方公布最新解放军进入台海周边空域活动示意图显示,越过海峡中线军机包括:北部空域有1架次彩虹4无人机、2架次歼-10战机、4架次歼-11 战机;中部空域2架次歼-10战机;南部空域2架次歼16战机。 对于传媒询问,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是否抵达台湾访问,国防部并未回应也没有发出声明否认。另外,总统府和外交部亦未响应和证实蔡斯是否访台。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国防部副助理部长蔡斯,17日已从蒙古飞抵台湾进行访问。这是继2019 年后再有五角大厦高级官员访台,也是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的首次。上一次美国国防部资深官员访台,是特朗普(Donald Trump )政府时期,担任东亚事务副助理部长柯林克(Heino Klinck),于2019年11月抵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五(17 日)的例行记者会上,响应蔡斯访台相关提问表示,坚决反对美台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立场一贯、明确,大陆敦促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切实将美国领导人作出的不支持「台独」的承诺落到实处,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官方往来和军事联系,停止插手台湾问题,停止制造新的台海局势紧张因素。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2.大客户怒揭比亚迪电动汽车严重缺陷 图弯道超车政府补贴催生怪胎 深圳大客户网络炮轰比亚迪电动汽车质量缺陷引发围观,比亚迪方面虽证实有纠纷但对质量缺陷的指控避而不谈,特别是政府巨额补贴并为国产电车贴上了国家战略的标签,注定导致消费者弱势甚至沦为韭菜的命运更加明显。 继本月10日和11日分别在IGO公号发出视频和文字版声明后,深圳IGO出行的创始人吴建明就保持了沉默。 而与之对应的是,比亚迪方面发声明称,相关事宜正在司法程序中,但对IGO创始人吴建明指控,比亚迪新能源车电池续航严重不足,则没有正面响应。 一个资深汽车行业人士指出,IGO 的公开抗议,再次让备受诟病的国产新能源车暴露在了公众面前。因为随着舆论管控的收紧,近年来,媒体已经不太敢触及国产电动车的质量问题,原因是新能源车产业被视为是弯道超车的国家战略重点领域,即便是出现停滞状态自燃,或行驶中起火等严重的事故,一般也不允许媒体提及。 比亚迪被视为这个国家战略的龙头,官方的资料是,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车的销售全球第一。 原南方都市报创始人程益中即在推特指出,因比亚迪车质量问题导致损失6 亿多的苦主,不但上网投诉索赔不成,甚至可能会遭抓捕。因为公检法同时还受命为各地龙头企业保驾护航。而被司机称为烂车的比亚迪,本身就是受政府恩宠保护的怪胎。 程益中说:深圳所有的大型公交车,还有的士,基本上用的好像都是比亚迪。反正我在深圳经常打的,基本上我碰到的都是比亚迪的汽车,问他们司机,没有一个司机说它的好话。只这种车才能上(运营)牌。 一位要求匿名的企业家明确告诉本台记者,政府补贴和站台,加上煽动民族主义情绪,催生了比亚迪这样的企业。但从现有的众多质量案例可以看出,正是有了官方的站台,很多所谓国产新能源车厂家并不在乎质量,更不在乎客户。 企业家说:在中国,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呢,政府行政的力量会高度介入,再加上民族主义营销这种概念,这种做法短期可能会维护一个企业,但是长期导致企业内部也会有错误的价值观盛行,产品不重要,但是会花很多的精力去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力量。哪怕把这个规模做起来,将来这种问题还是会曝出来。最近还有一个老总也在攻击,就是比亚迪的水军要管管好。 该知情人还指出,因为电池的质量问题,比亚迪车爆炸或起火的案例很多,但大多数都被禁止报道。但即便如此,比亚迪的实际盈利能力和成长空间并不被专业人士看好。 知情人说:比亚迪的市值要超过上汽加广汽,摊子已经做到很大很大了,但是我觉得泡沫更大。工艺上比亚迪实际上是刀片电池,切片,它的横截面会很大,这种横截面积利于散热,但是它稳定性不好,容易爆。比亚迪的事故率是比那个特斯拉远远要高,但是在中国,它的舆情是要控制。它一辆车哪怕是政府补贴的情况下,包括大量的地方政府性的采购的情况下,它单车的利润才只有 1万块钱。那个特斯拉单车的利润是6.5万。 此外,因为骗补严重,名义上从今年开始国家停止对新能源车的财政补贴,但各地地方政府的直接和间接补贴并没有停止。因为对于大多数国产新能源车企来说,补贴几乎是他们唯一可能的利润来源。 本台记者亦多次就此事分别联系了IGO和比亚迪方面,但双方都没有响应记者的采访请求。 事实上,就在IGO和比亚迪纠纷遭围观之际,国产新能源车的困境,在一些地方已显露无疑。 曾被称为新能源车新势力的威马汽车,在成立7年后,多轮融资总额达300 多亿元后,陷入困境。其位于黄冈的生产基地已经停产多日。大批曾以支持名族品牌的购车人,发现他们的国产新能源车连基本的维修都难以进行。 记者:黄小山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3.美完成打捞中国间谍气球残骸 发现光学及电子仪器 美国北方司令部(Northern Command)周五(17日)表示,已完成搜寻本月稍早击落的1个据称是中国侦察气球碎片的作业。 美国北方司令部声明指出,「美国海军成功定位,并回收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空侦察气球的碎片后,在南卡罗来纳州外海的搜寻作业已于2月16日结束。」 美国北方司令部表示,「(气球)最后的几块碎片送往维珍尼亚州(Virginia)的联邦调查局(FBI)实验室,进行反情报调查。」 白宫指,打捞到的残骸,包括电子和光学器材。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表示,从打捞到的残骸中发现电子及光学器材,但他并未有进一步说明器材的内容。 柯比表示,美中关系呈现紧张,尤其前众院议长佩洛西去年(2022年)访台后,美中军事对话就此中断。但柯比仍强调,总统拜登(Joe Biden )仍希望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对话沟通。 这颗气球2月4日在大西洋上空被美军F-22战机击落前,已经飞越美国许多地区空域。 北京坚称这个装置用于气象侦测且已迷航偏离,华府则称这是一个精密的高空侦察器。 由于气球事件,美国和中国间紧张关系加剧。 美国军机接下来几天击落3个不明飞行物体。不过华府表示,初步证据显示这些物体未涉更广泛的中国间谍计划。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4.欧中恢复人权对话 欧盟关切新疆、西藏、香港情况 欧盟与中国周五(17日)恢复中国中断近4 年的人权对话。欧盟对外事务部表示,欧盟在对话中关切新疆、西藏、香港及中国民众抗议疫情封控事后遭限制自由等情况,中国则提出欧盟对待难民及移民的种族歧视问题。 欧盟与中国自从2019年4月进行第37届人权对话后,便因北京对新疆、香港的人权压迫,以及随后欧中互相制裁对方官员和议员,关系降至冰点而停办。直到去年12 月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访中,双方才同意恢复对话。 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副司长孙磊率代表团,17日在布鲁塞尔与欧盟对外事务部(EEAS)亚太总司副司长帕姆帕罗尼(Paola Pampaloni )等官员进行对话。 根据欧盟稍后发表的新闻稿表示,欧中双方针对彼此的人权发展状况「深度交换意见」。欧盟对中国持续限制人民基本自由、施加强迫劳动、缺乏程序正义及司法独立表达「严重关切」,并提及联合国人权高级代表所作出新疆人权报告的内容,要求中国尽快落实这份报告的改善建议。 欧盟并点名要求释放具欧盟公民身分的香港出版人桂民海和新疆、西藏等维权人士,以及去年11月抗议中国政府解除封控,事后却遭到官方逮捕或限制自由的公民。 新闻稿也提到,中国代表「聚焦在欧盟对待难民和移民的情况,及其显示的种族歧视和仇外现象」。 欧盟与中国并同意在今年联合国妇女地位委员会(CSW)第67届会议期间,共同举办「强化科技及数字领域的女性创业精神」场边活动。 此外,欧盟也向中国表达在任何情况下都反对死刑的明确立场。 会谈前,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World Uyghur Congress)、国际支持西藏运动(International Campaign for Tibet)等10个人权团体在15 日发表联合公开信,呼吁欧盟停止与中国的人权对话。 这封收信对象为欧盟最高外交官,也就是对外事务部首长波瑞尔(Josep Borrell)。信中指出,欧中过去37 次人权对话都未设定能够衡量人权改善情况的具体标准和履行做法,但近年来中国人权状况持续恶化,此时恢复对话只会重复过去单纯交换意见而无进展的状况,反有损于欧盟在人权领域的威信。 人权观察组织欧盟负责人达姆(Philippe Dam )表示:「欧盟在明知对话无效之下仍急切于重启,恐怕会传达出为了确保与北京更密切的贸易及合作,而将人权扫到一边去的讯号。」 前述公开信并要求欧盟与设在欧洲的中国人权组织定期对话,才能有助于掌握中国内部的人权状况。 欧盟与中国2019年的人权对话是以2 天为期,首日与中国代表团谈论广泛的人权议题,次日则在中国官员未出席下,与中国民间团体座谈。本届人权对话只安排欧中官员会谈。 针对外界质疑欧盟何必急于此时恢复对话,对外事务部发言人马斯拉里(Nabila Massrali )在今天例行记者会表示,正是由于双方有许多议题要谈,且对许多议题立场分歧,所以才有重启对话的必要。 责编:钟广政 网编:刘定坚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news mailing list Cnews(a)mail.rfanews.org
https://mail.rfanews.org/cgi-bin/mailman/listinfo/cnews
1 year, 11 months
1
0
0
0
2-17-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17日 1.消费投资与海外订单同步萎缩 数据反映中国经济无法复原 中国终止「清零」,正当中国政府全力拼经济,国际投资界亦期望中国经济会从谷底反弹之际,本台综合多项数据,显示中国昔日出口大国地位已进一步被东南亚「抢滩」,更失去欧美「大客户」,最令人担忧的,是大陆民间对政治经济前景悲观,普遍倾向储蓄而不是消费和投资。 在内需方面,当局借不断调降存款利率、松绑贷款限制等,以促进消费投资。不过,据中国人民银行最近数字,居民存款规模反而大幅飙升。 数据指,1月份存款增加6.8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下单月新高,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疫情3年来,居民存款有增无减,2022年全年住户存款再创新高,增至17.84万亿元,远高于2021年9.9万亿元的规模,同时定期存款明显多增,近8成是定期存款。而去年「超额储蓄」规模增至约7.4万亿元,其会否转化至消费、地产、资本市场等,备受关注。 香港前有线财经台台长颜宝刚于本台节目《财经自由讲》指,中国人的储蓄情况「极不寻常」,他质疑资金恐难「复常」回流市场,经济无法复苏。 颜宝刚说:而中国储蓄率由3成至3成6,远高于西方国家的1至2成,反映过去1年上海封城以来,中国政治社会状况不稳,而(中国人)宁愿多储蓄,不消费。即使去年10月「新十条」出台,当局展开复常,新春消费档次包括饮食、旅游、娱乐等,惟只是小额消费。而大额消费上,人行、银保监都很紧张,见不到有恢复,尤其置业需求不见回升、买车需求疲弱,严重打击中国经济重启步伐。 事实上,以往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多以「房地产」作为主要扩大内需的手段。 但中国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本周初发布报告,显示房地产业没有复苏迹象,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2022年居民部门存款增长规模远超贷款增长规模,存款比贷款多增了14.01万亿元,两者差距扩大,反映居民更加倾向减少房贷和一般债务,把现金放在银行内以备不时之需。 另据中国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2022年全年出口增长7%,达到3.59万亿美元新高,不过,去年下半年中国出口出现断崖式下跌,12月中国出口同比骤降9.9%,为连续第3个月下降,并创下自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后最大跌幅。 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持续创新低,财新/Markit联合公布1月指数,跌至49.1,按月下跌1.8,创23个月低位,亦低过市场预期的50.4。数据自去年12月的半年高位回落,并于近3个月内,第2次跌入50以下的收缩范围。 据全球线上集装箱租赁和交易平台Container xChange上月发布的数据,2022年中国至美国和欧盟的货运量分别下降了19.5%和17.5%,但中国至俄罗斯的出口却增长了8.3%,预计今年首季度中国的出口和集装箱离港量仍会保持低位。 本台日前报导上海、宁波北仑港一片冷清,货柜车司机和员工几乎消失,全国企业倒闭潮、失业潮持续。在广东深圳一做外贸生意的肖女士向本台称,受到中美关系和疫情封控措施的影响,产业链已经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肖女士说:外贸生意在大转向,(外商)订单都取消了。人家的订单去了越南、印尼,还有泰国,直接在那边下单了。产业链移到东南亚了。这样一来,货柜运输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贸公司要想其他办法。 事实上,中国与美国、欧洲国家关系恶化,加上中国的清零政策,欧美倾向减少对中国的依赖。 在中美方面,中美之间的集装箱货运价格已经断崖式下跌,最近跌逾8成。目前,欧洲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第一大进口来源国,第二大是加拿大和墨西哥等北美国家,中国降至第三。同时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生产需要亦大增。 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承诺将对东南亚地区投资 100 亿欧元,以抗衡中国的「一带一路」计划。《德国之声》早前报道,引述欧盟东协商会执行董事韩福瑞(Chris Humphrey)的谈话,指欧洲商人与中国脱欧和供应链多元化却「已成定局」(the die is already cast),不会因中国的政策而改变。 越南、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则「渔人得利」。自2022年3月以来,印尼的出口同比增长超过40%,越南超过30%,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都超过20%,同时带动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而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GDP增长达8%或以上,远超中国。 同时「工业大国」版图亦大翻盘,东盟国家不但抢走中国订单,亦带走外资。苹果、三星、Google等巨擘都将大批生产线改往越南、印度。随需求和投资倍增,东盟和印度的劳动密集型配套供应链和设厂已基本成形。 外界分析指,东盟和印度的人力成本以及反映工人质素的人力资本指数(HCI),较中国优胜,是除了欧美科技贸易战问题上,另一吸引之处。 据各国官方数字,东南亚国家普通平均年龄在30岁上下,显著低于中国,加上更高的出生率和不俗的劳动参与率,东南亚工厂能够随时接触到大量的年轻劳动力。 劳动力人均国际直接投资(FDI)来看,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的水平都超越中国。全球半导体封测重地马来西亚为最高额,约12,013美元/人,越南3,045美元/人,均高于中国2,327美元/人,反映该国吸引外资对人力资源的投入度。 记者:李若如 责编:温晓平 网编:刘定坚 2.中国牵头「国际调解院」港立筹备办公室 评论:港卷入政治漩涡 中国和多个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国际调解院」,周四(16日)在香港成立筹备办公室,旨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港府指,这对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但有评论认为,会贬损香港司法地位,并将香港卷入政治漩涡。 「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周四在香港举行成立仪式,办公室设于前政府总部西座香港法律枢纽,是根据中国去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的《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在香港成立,开展建立「国际调解院」的筹备工作,香港特首李家超发表视像致辞。 李家超说:国际调解院由中国和多个国家共同发起建立,将为国际争议提供友好、灵活、经济、便捷的调解服务,并为解决国际争议提供一个新平台。 李家超指,在港设立「国际调解院」筹备办公室,充分体现3个特点,首先是体现国家对香港的信任和支持,确立香港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下,发展成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定位;其次体现香港在「一国两制」下的独特优势;及体现香港专业服务能为全球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作出的贡献。 本身是律师的时事评论员桑普周五(17日)接受本台访问指,国际调解与民主国家推行「以规则为本」的国际秩序大相迳庭,而在香港设立「国际调解院」,不但无助提升香港司法地位,反而是贬损。 桑普说:这是欠缺法律、司法的背书,用香港的司法人才去处理问题更可笑,调解人才与司法人员是两件事。调解等于用政治的利益和权力,去作为支撑,而不是以规则为本的国际规则,香港的司法人员是讲规则,现在是利用香港司法人员为幌子,来做一些以权力及利益为本的调解事务,完全牛头不搭马嘴,两件事本质完全不同,在自由民主国家看来,不认为会将香港司法地位提高,而是将之卷入漩涡或黑洞里面。 中国去年与相关国家签署的《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联合声明》,据中国外交部介绍,参与国大多是「一带一路」国家,包括印尼、巴基斯坦、老挝、柬埔寨、塞尔维亚、白俄罗斯、苏丹、阿尔及利亚、吉布提等均是《联合声明》的签署国。 桑普形容,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争端调解院,主要用以处理商业、基建纠纷等问题,但他指出,这类争端以调解的方式处理较罕见,因为调解是司法的边缘、先导,并无国际执行效力;一旦要以规则来判断,就只能透过仲裁或诉讼方式。 香港时事评论员刘锐绍同日对本台指,中央选择香港为选址,是考虑到与其他大陆城市相比,香港实行《普通法》,在国际上较易被接受,加上香港在港英政府年代,与其他国家有仲裁经验,过往几届政府都想推动香港作国际调解中心,中央希望继续推动香港国际化。不过,在外国眼中,香港已是中国的一部分,「一国两制」已经转变,想得到西方世界认同有一定难度。 刘锐绍说:官方觉得回归后,有很多国际或商业上的纠纷,中国只能够寄望于世贸,它认为都是外国垄断,所以仲裁时持一个共同点较大的地方,自然就想到香港,不过在推动上,它们(外国)都需要时间去观察,但是发觉香港在很多方面,尤其是过去5年里面很多事变得很快,所以它们(外国)对于香港设国际仲裁(调解)中心,都有一定疑虑。 中国外交部部长秦刚、《联合声明》签署国各国代表、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公署特派员刘光源,以及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都在成立仪式上致贺辞。 其中,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发表视像致词,对筹备工作提出4点建议,强调要集众智、滙群力、增互信,共同打造一个权威可信、高效专业的国际调解机构,为和平解决国际端提供新选择。他指「国际调解院」将是世界上,首个专门以调解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国际法律组织,是践行《联合国宪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的重要实践,也是向国际社会提供的一项「全球法治公共产品」,将超越「司法和仲裁你输我赢的局限性」,为各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新的选择。 亲身出席仪式的林定国则表示,建立「国际调解院」对香港作为国际法律和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的长远发展极为重要,调解以互相尊重和寻求共识的态度去解决国际争议,反映了中华民族「以和为贵」的传统文化价值。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中国连称出现气球但无图为证 民众:演技逼真煽动反美情绪 周四(16日)中午,中国民航当局指空中发现气球,石家庄机场一度关闭,各地飞往石家庄的航班突然改变航向异地降落。「石家庄」一度登上热搜第一位,不少网民促当局公开气球图片。有分析认为,中共自编自导受害者形象,以期煽动反美情绪。 周四中午一时许,石家庄机场一度关闭,导致多架航班备降。机场方面表示,这是因为受到「其他空域用户占用,导致临时空中管制。有旅客称收到机场方面的短信,指由于军事活动原因,改变航线。而民航华北局则称,是发现了一颗气球。 事件继续发酵,但无人见到官方发布气球图片。而网民上传的图片显示有军机在空中掠过,但也看不到气球。两个多小时后,当局宣布机场恢复正常运作。事后对发现气球一事,未交代处理结果。 不少网民质问当局:「为何不见气球,连一张气球图片也没有?」甚至有网友嘲讽道:「演技逼真」。 石家庄媒体人王正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他不相信石家庄上空真的出现气球。他认为这是一出中共自导自演给国内人看的戏,为了表明中国也是间谍气球的受害者,以图激发反美情绪。 王正说:现在各国都开始打这些气球,日本在三年前就发现了气球。现在中国没办法了,胡弄老百姓。他们也不说(气球)是哪里来的,他也不说是哪一个国家的,让这些不去思考的民众仇视美国。 王正指,中共惯常以制造外部假想敌的手段来巩固政权。 王正说:他们为了稳定自己的政权,所以必须要编造出一些故事来。让人们觉得我们有一个敌人就是美国,我们有一个敌人是日本。这基本上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行为。 过去两周,美国空军曾击落多个进入美国和加拿大领空的气球,美中关系再一次进入紧张时刻。 偏偏就在这段时间,中国空域也连返出现不明飞行物。五天前,传出山东青岛附近海域发现不明飞行物,其后被击落。即墨海洋发展局发短信给渔民,呼吁海上作业渔船注意避险。 青岛居民张先生周五接受本台采访时说,当地居民一直在讨论所谓的不明飞行物。 张先生说:中国在以这个方式试图激起民愤,对美国抗争,牵动老百姓的反美情绪。国内上空出现那么多的气球、不明飞行物,不仅仅是即墨,还有日照,但是没有相关照片证据。 由于中国至今未提供击落不明飞行物的图片等相关证据,各方都在怀疑官方公布所谓不明飞行物的真实性。众多网民要求当局提供「不明飞行物」相关图片。有眼尖的网民发现所谓不明飞行物是一个气球,该气球几年前曾出现在珠海航展,两者的「长相一模一样」。 周四,中国A股早间指数走高,午后各股集体跳水,创业板指跌超2%。截至收盘,沪指跌0.96%,深成指跌1.3%,创业板指跌1.36%。全日有四千五百多只股票下跌,仅508只股票上升。有网民怀疑股市似乎受到石家庄气球事件影响。 记者:古亭/胡凯文 责编:毕子默 4.【47人案】控方播两区初选论坛片段 确认将以「共谋者原则」举证 香港「47人初选案」继审,控方播放九龙东及香港岛的选举论坛的片段,又确认将会使用「共谋者原则」,利用其他出席被告的发言,指控不认罪被告。 案件周五(16日)踏入第10日审讯,拟认罪并列席审讯的被告,续被分批安排在西九龙裁判法院的1号及2号法庭内,以观看视像直播方式旁听审讯,部分被告的座位亦有所调动,其中谭凯邦由原来的1号庭转至2号庭。而由于根据司法机构安排,需在派发所有2号庭的旁听筹才派发1号庭,故公众及传媒均未能进入1号庭。 而周五审讯期间就发生了小插曲,在下午2时多,法院大楼突响起消防警钟,大楼即时禁止任何人出入,同时把大楼内的人疏散至地面,大批市民、律师团队及记者均需在庭外等候。及后消防人员到场,调查后确认事件因警钟误鸣引起,大楼随即解封。而原本在下午2时半再开庭的「初选案」,最终延至3时多才重开。 在日前的审讯中,区诺轩供称他负责选举论坛的筹备工作,包括设计流程及制作相关的文件资料,而他亦确认自己有出席大部分的选举论坛,惟未能肯定究竟没有出席哪一次的论坛。控方周五在审讯甫开始,就问区诺轩周四(16日)所播放的九龙西选举论坛,流程最终是否跟他其设计脗合,获区确认。 控方之后原准备播放九龙东选举论坛的片段,法官李运腾就指,留意到九龙东选举论坛的出席者中,只有施德来不认罪受审,故询问控方播放片段的原因,希望控方澄清,除依赖被告的个别发言指控他们自身外,是否打算使用「共谋者原则」(co-conspirator rule),亦依赖其他被告的个别发言,以指控受审被告,并提醒控方最迟应在结案前,向辩方清晰表明有关立场及其基础。主控之一、副刑事检控专员周天行就向法官确认,会依赖被告发言指控,而在「共谋者原则」方面,就将向辩方表明针对被告的个别证据。 代表施德来的大律师就回应,感谢法庭观察,并指当控方提出此议题时将会及时作回应。法官陈庆伟就再补充,应用有关原则是指所有论坛。 而在播放九龙东选举论坛片段前,控方先要区诺轩确认出席者的身份,区之后由左至右、上而下依次把各参加者辨认,包括李嘉达、胡志伟、谭文豪、黄之锋、施德来及谭得志,当中只有施德来于本案不认罪,同时亦辨认了论坛当时的主持人,为资深传媒人梁家权。 九龙东选举论坛片段约1小时14分钟,于2020年6月26日在《苹果日报》大楼录制。论坛中施德来曾强调与政府没有谈判馀地,要否决政府所有议案,「揽炒呢个政府」,并一度质问胡志伟,民主党会否有「全面揽炒嘅决心」;而当被问及民协如何摆脱「又倾又砌」的形象时,施就坚定地称「入到议会里面,我哋一定会两次否决《财政预算案》,今日系要抗争,唔抗争嘅就行开」。 黄之锋就被主持问及会否担心被控违反《国安法》,黄在片段中回应,指《国安法》立法与否,「中央一直有把刀喺我颈上面」,并多次表明要推动国际线「反击北京」;被多名参选者针对发问的胡志伟,在被连番质问时,就曾称「『揽炒』就系运用《基本法》所赋予嘅否决权」,指政府剥夺市民人身自由、个人意志的法案,「我哋都一定会反对」。 而在论坛中最后一个发言的李嘉达,则表示现时已进入全民抗争时代,又称要「将抗争带入立法会」,而议会抗争只是其中一条战线,并以「揽炒唔系一个手段,唔系一个目标,系一个态度」作结语。 控方之后在下午接续播放香港岛初选选举论坛片段,长约1小时25分钟,该次论坛在2020年6月27日于《苹果日报》大楼录制,主持为为另一资深传媒人区家麟,区诺轩就同样协助确认出席者,包括梁晃维、杨雪盈、徐子见、罗冠聪、郑达鸿、张嘉莉、彭卓棋、许智峯及袁嘉蔚,当中杨雪盈、郑达鸿及彭卓棋3人为现时案中不认罪被告。 参与初选者在论坛上多度激辩,例如彭卓棋及杨雪盈,一度引来被告栏内传出笑声,当杨雪盈邀请其他初选对手讲出心中的4人出选名单时,彭卓棋当时以「anyone but you」作回应,引来众人在庭上大笑。 公民党郑达鸿就被多人质问和揶揄,其中梁晃维就问他「社工只不过喺警察防线前举高社工证,叫警察放慢脚步,已经要面临一年监禁,点解公民党同郑达鸿你仲未敢讲法治已死呢?」另外,又被问及为何公民党支持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的任命等,此时3名《国安法》指定法官未见有特别反应,只专注望向电脑萤幕。 聆讯下周一(20日)继续。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立场案】控方指专访提非法主张 锺沛权驳传媒载戴耀廷倡公民抗命 香港「立场案」周五(17日)续审,控方续以邹家成的专访盘问前总编锺沛权,指文中提及的「义士」意为街头抗争的牺牲者,更逐一列出专访内的配相。锺沛权回应,审批文章时不会逐字逐句斟酌被访者的话是否正确。控方质疑《立场》没交代邹家成「反共」原因,问「点解对中国有咁大仇恨?」指文章中讲述「反共思想、围堵中国、反一国两制」政治主张,是「不合理不正确无根据」,不符「非煽动情况」。锺沛权回应,不应「以危险思想为藉口禁止言论自由」。 案中代表控方的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周五续就《【专访】由「无人识你喎」到新东初选出线 邹家成:证明本土理念系有得赢(卢斯达)》一文盘问锺沛权,锺指卢斯达为特约记者,访问前曾向他提出专访基本要求,而邹家成跟梁晃维的初选成绩较意料好,亦是年轻政治人物,彼此很快就两人值得采访达成共识。 控方继而引述文章提及邹家成的主张和理念,然后在提问时一度称2016年的社会背景为发生「雨伞运动」,又提及一个本土派组织「本民」,惟随即被锺沛权更正,包括指是「本民前」及全名为「本土民主前线」。控方之后续引述该文章提及「释放义士」,并向锺沛权问及当中「义士」的意思。锺称是参与街头运动的人,但伍却质疑,「义士系一定有牺牲?如果唔系点解叫义士?」锺就认为,「义士」较安全的解释是被捕的人,并指「牺牲」的含义相对含糊,惟伍闻言反加重语气否认,指文章中有提及有如此民情。不过,锺重申「义士」最「稳阵」演绎是被捕者。 控方随后再就「撤回暴动定性」、邹家成的主张、「理念何时开始」,以及邹家成提出的「反共」有将国家变成敌人之意等内容部分盘问锺。锺重申,在审批文章时,不会逐句逐字斟酌被访者的说话是否正确,而是著重记录是否准确问到被访者的政治主张、根源、具体提倡的行动。 他又认为,邹家成所指是对中央政府抱不满,同意邹抗拒政府,惟他对煽动的理解,应包含恶意、欺骗、具有隐藏目的,直言「如果真诚相信自己政治主张、理念,唔觉得叫做煽动」。 控方随后多次就邹家成憎恨中国的原因提问,称:「有咩令到佢咁憎恨中国大陆呢?我睇完系唔明白,点解对中国有咁大仇恨?」但锺在回应时,明言不知有关情感是否属仇恨,手上亦没有资料解答控方。 控方继而关注有何例子证明港人提心吊胆,锺沛权认为,港人最大的政治诉求是根据《基本法》落实双普选,然而经历数次政改,始终未能成功,亦可能觉得自由反而萎缩,并举例如港台节目《头条新闻》频密地遭建制派针对、铜锣湾书店事件、香港民族党被取缔、「中出羊子」被DQ等事件,均反映港人的担忧。 控方此时一度提出质疑,锺就回应指自己只是尝试作出解释,提出例子非为有关人士辩护,又重申港人认知上只要没具体违法行为及没有使用非法手段推动,香港仍容许激烈政治主张,惟不同的细微变化,却触动港人神经。 然而控方却指出,有关事件均在香港发生,质疑「关大陆咩事?」、「点解会同中央拉上关系?」锺解释,政治参与权利不获开放或被收紧,不少港人均归咎于中央的意向。 伍淑娟亦就邹家成专访文章中讲述「反共思想、围堵中国、反一国两制」等政治主张,指是「不合理不正确无根据」,并没有指出政府错误或缺点、矫正错误,故不符合煽动罪条文的「例外情况」。锺沛权就认为,受访者所表达的内容,或看不到具体改善、建议,但他们的声音是对政府及当权者的警惕、提醒,而单纯纪录民情亦可警剔当权者,不应「以危险思想为藉口禁止言论自由」,并指「唔带偏见、开放地接受意见,好多时政府会搵到(问题)根源」,又表示,若政府压制反而会为政治主张戴上光环,使它们经过更隐蔽渠道传播。 控方之后指,邹家成打算进入立法会否决《财政预算案》,属非法手段,但锺反驳,以戴耀廷提出公民抗命为例,指当时不少主流媒体都有报道及刊出戴耀廷倡议公民抗命的文章全文,因主张关乎公共利益、公共性,惟控方质疑公众毋须知道违法、激烈主张,不过锺对此表示并不同意。 伍淑娟下午转为以另一涉案文章,即《【专访】高歌《热爱基本法》仍被DQ 梁晃维:可能连区议员都时日无多(卢斯达)》一文续盘问锺沛权,问锺沛权是否看到梁晃维跟中国持对立面,同时亦提及DQ(取消资格)梁晃维参选资格的问题,锺表示梁晃维不信任中国政府,此时控方闻言即称「即系对立啦」。 就文中提及「连公民党和梁继昌都要 DQ,可见北京对国际社会的反应,是完全不理会」,伍就问锺是否记得梁继昌有份到美国游说,质疑文章写法无法让人得悉梁继昌曾到美国做游说工作,更指「连事实基础都无写落去,就有个咁嘅批评」。锺回应称有印象,惟重申即使主张被视为非法,亦应被讨论,更指盘问过程多次被要求交代个人想法,他自言自己「唔赞同香港政治人物提香港独立」,但作为传媒,仍有责任报道,甚至容许辩论交锋,不会因个人看法审查言论。 本案原订审期为20天,但现时审讯已踏入第32日。控方周五在庭上表示,案件原预留下周一、二(20、21日)续审,但时间明显不足,控辩双方商讨后,将再预留下周四及五(23、24日)审讯,之后安排则尽快处理。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毕子默 6.【移台港人】前港台班底联台湾团队开Show 港人角度感受台湾 移居台湾的香港电台前主持曾志豪,最近获邀主持台湾央广新节目《歹势 打搅晒》。因受政治打压难以再于香港做媒体工作的曾志豪认为,就像上天为他开了另一扇窗,「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曾志豪指,节目由前香港电台制作班底与台湾拍摄队伍合作而成,他希望能让台湾知道,香港传媒人很有热诚在台湾贡献,港人也努力想在台湾生活。 香港电台前主持曾志豪2021年6月以专才方式移居台湾,在台创立并主持多个网上直播节目。近期台湾中央广播电台邀请他连同前香港电台制作班底,与台湾拍摄队伍合作制作影视广播节目《歹势 打搅晒》。节目名称结合台语和粤语,意指「不好意思,打扰了」。由曾志豪以港人「新移民」的角度,「用好奇的眼睛,看台湾如常的生活」。 曾志豪周五(17日)在节目放映会暨记者会受访时表示,这个节目除了想连结台、港,同时更想让人知道,很多香港传媒人还是很有热诚想在台湾贡献,只是差一个机会。他庆幸今次央广给出这个机会,希望将来有更大的空间。 在《港区国安法》生效后香港新闻自由受严重冲击,不少传媒人也选择移民,离开香港,但要在海外重操旧业实属不易。节目制作的背后,有香港传媒人是无偿帮忙,除了把握在台重操旧业的机会,更是想出一分力。同时多了台湾同事的加入,因他们较了解当地文化而令拍摄变得更立体,补充了对台湾的风土人情。曾志豪分享,制作过程中出现不少文化上的差异而产生的火花,例如台、港传媒术语不同,对拍摄速度也有不同。 受政治打压,曾志豪虽然难以再于香港做传媒工作,早前甚至连报章专栏也在港府两度批评后被暂停,不过来台后能再做主持人,走在镜头前,曾志豪认为就像上天为他开了另一扇窗。 曾志豪说: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也是有想证明的愿望,除了想证明自己,也是想帮其他香港人证明,我们是有贡献,很多事可以做到。而且因为香港政府经常断定移民的人(生活不好),所以某程度我觉得,虽然(港府)也不会理会,但这个节目也想让(港府)知道,不是的,其实你当我们是草,但至少其他地方是把我们当作正常人看待。 近期港人移台困难重重,曾志豪指出,今次节目不是直接探讨港人移民问题,但当中也触及移民元素,他希望节目能令留在台湾的人,不论多艰苦也能找到鼓励。同时也让台湾知道,香港人好努力想在台湾生活,希望移民政策得以改善。 曾志豪说:其实台湾应该适合所有想寻找自由地方的人,其实我觉得本来不会分甚么行业,而我好希望(台湾政府)最后做到这件事。因为不止文化传媒人,各行各业其实好多人也是为了追求自由来台,所以我好希望不止是某些人能留下来,而是大家也能在这里好好生活。 中央广播电台董事长赖秀如曾在香港《明报》工作,她形容今次能够策划港台合制的节目,对她来说是报恩,因为「香港以前不管是新闻自由、国际连结都远超过台湾,给了台湾很多经验」。会后她接受访问时,说从历史来看,台湾发生过「二二八事件」,都是不同文化造成冲突。虽然台湾已经民主化不会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但还是有很多沟通不良而造成彼此抱怨。她希望这个节目就像是第一道门,让台湾人跟香港人增进认识,之后希望能把节目更为推广到社区、学校。 赖秀如说:有些(台湾)人会担心香港人是否会抢走我的工作?有些香港人会觉得说我在台湾为甚么一直都还没有办法把心定下来?我到底能不能长期居住在这里,应该第二次移民吗?那我觉得这些沟通很多时候是,只要把小小的误会说清楚,或者是把一些政策讲得更明白,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我们过去缺乏这样的一个沟通平台,所以我才讲说这个节目只是一个开始。 节目受访者也有出席是次记者会,包括吃茶之音老板枝枝、小岛慢游Let It Slow老板蓝佩琪、茶档餐车老板Thomas & Emily、台湾单车教练Nelson等。其中谷东俱乐部创办人赖青松认为,来台湾的香港人是真心喜欢台湾,移民是人生中巨大的决策。如果能够到农村体验,相信更能与土地接壤血脉。台湾农村也已经人去楼空,他觉得在台湾农田留下来的人,跟香港移民的人,选择非常相似,他感慨地说「有我们血汗浇灌的地方,就叫做家乡」。 《歹势 打搅晒》筹备近一年,一连5集,将于3月3日起,在中央广播电台播出。5集节目的主题分别是台湾垃圾车文化、宜兰深沟村不一样的农村生态、盛行的咖啡厅现象、台湾独有的夜市与市集,以及自行车融入生活的文化,曾志豪均亲身体验个中的工作和生活,透过深入对话,带出台港文化的异同,希望藉此促进香港和台湾人的交流和了解。 记者:淳音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中国居民超额储蓄创新高 1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 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之际,民众在疫情下储蓄热情高涨,消费意欲大减,中国今年1月份民间储蓄额创历史新高。 据中国央行最新公布今年1月份数据,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6.2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同比多增7,900亿元。 在人均住户存款指标中,北京的人均住户存款高居榜首,达到26.78万元人民币,上海以21.16万元人民币居次,直辖市外其他省份则是浙江省以人均12.74万元人民币夺冠。 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央行《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居民储蓄热情高涨,去年四季度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逾6成,这一比例为有统计以来的最高。 大陆传媒引述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居民超额储蓄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大环境不景气和散点疫情频发下居民消费不振,预防性储蓄高增;二是地产风险扩散后居民购房意愿低迷,相关资金回流至银行表内;三是2022年底银行理财的赎回潮,导致大量低风险偏好的理财资金回归储蓄。 分析指,大陆民众存款增速显著加快,反映出未来预期转弱、消费需求不足、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如何让居民从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工作重中之重。 中国官方近期多次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官媒发文表示,要多措并举促进超额储蓄向消费的转化,包括择机降低利率水平等。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8.曾任滴滴美团等并购顾问 华兴资本创办人包凡失联 港股上市公司「华兴资本」称其暂时无法联络其董事会主席和控股股东包凡。包凡因担任滴滴、美团等中国科技公司并购案的顾问而在金融界声名大噪。华兴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股价周五在香港交易中暴跌,市值蒸发超过四分之一。 《华尔街日报》报道,「华兴资本」在周四(16日)晚间发表声明指出:「董事会并不知悉任何资料显示包先生失去联络一事与或可能与本集团的业务和╱或运作有关,而本集团目前业务及运作维持正常。」 包凡今年50岁出头,曾在摩根士丹利和瑞士信贷任职。「华兴资本」曾为中国主要科技公司的合并提供谘询,并在其年度报告中列出了一些投资基金。 使得包凡在中国金融界声名鹊起的个案包括他曾担任顾问,促成两间网约车服务公司合并,成为现名为「滴滴」的科技巨头。与其他一些中国科技公司一样,「滴滴」后来也面临政府的监管审查,中国当局整顿导致该公司近年来市值大幅下滑。包凡还曾为美团的并购交易提供顾问服务。 据香港证交所的数据,包凡控制著华兴资本近50%的股份。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美台互动】美国防部中国事务副助理部长抵台访问 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查斯(Michael Chase)周五(17日)抵达台湾访问。他是自2019年负责东亚事务的副助理国务卿克林克(Heino Klinck)之后访问台湾的最高级国防官员。 《金融时报》报道,查斯访台之前在蒙古。这次访问是在美中关系降至新低之际进行的,此前中国军方在北美上空飞行了一个大型气球8天,直到一架F-22战斗机在南卡罗来纳州海岸将其击落。 中国说该气球是进行气象研究的民用飞行器,但美国坚持认为它是用于监视敏感的军事地点,包括蒙大拿州的核洲际弹道导弹发射井。 美国总统拜登周四(16日)表示,他计划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谈,以「弄清」这一事件,这一事件在国会引发了要求美国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立场的呼吁。 五角大楼拒绝就此次台湾之行发表评论。但它强调,美国「对台湾的支持以及与台湾的防务关系仍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目前构成的威胁保持一致」。五角大楼发言人迈纳斯(Martin Meiners)补充说:「我们对台湾的承诺坚如磐石,有助于维护台湾海峡两岸和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这次访问是在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关系的一个敏感时刻进行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正试图在本周末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会见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但《金融时报》引述两位消息人士说,王毅还没有同意这样的会面。美国国务院拒绝发表评论。 三周前,由于气球事件,布林肯在短时间内取消了计划中的中国之行。他原本计划与习近平会面。 华盛顿和北京之间在台湾问题上的关系也依然紧张。一位美国空军高级将领最近说,他认为美国和中国很可能在2025年为台湾问题开战。五角大楼迅速表示,他的评论并不反映官方的观点。 北京反对美国官员和议员访问台湾。去年8月,在佩洛西(Nancy Pelosi)成为25年来第一位访问台湾的美国众议院议长后,中共军方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包括在台湾上空飞行弹道导弹。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间谍气球】彭博:北航教授武哲是「气球事件」关键人物 《彭博社》周五报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武哲是中国气球计划的其中一个关键人物。报道指出,在上周因「间谍气球事件」被美国制裁的六间公司中,至少有四间与武哲有关。 报道指出,和武哲有关而被美国制裁的公司,包括「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凌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鹰门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山西鹰门航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据指出,武哲在2015年和上海南江(集团)有限公司合组「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据北航官网站一份现已被删除的研究人员简介,武哲曾从事战斗机、无人机和直升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并对隐型技术的应用做出了「重大贡献」。 报道引述2015年的陆媒报道,指「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由临近空间飞行器创新团队负责研发的中国首个临近空间飞艇「圆梦号」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试飞成功。 《彭博》亦引述陆媒《舰载武器》去年的报道,指平流层飞艇能够在目标地域上空悬停,如果其上安装了各种传感器,就可以对目标进行持续、定点探测。报道再次列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10月的试验,指中国「开展了近空间宽带数据传输、语音图像传输、对地观测与空中态势感知等初步应用试验」,「标志著中国在近空间飞艇研制领域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中国国营传媒的官方评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近空是一个重要的军事舞台。《彭博》援引2005年9月21日《解放军报》的报道,指「近空间飞行器」是「空战新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从2007年到2015年就「近空间飞行器」发起了一个人民币1.9亿元(2800万美元)的计划。 然而,2015年「圆梦号」的发射似乎也是武哲与北京南江合作的高峰。四年后,北京南江的近空项目结束了。北京南江于2022年11月21日宣布破产。 但本月刚满66岁的武哲继续他的活动。据中国国营传媒报道,2019年,武哲已转任东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院长,同年7月,该院新建飞艇团队发射了另一艘无人驾驶飞艇,飞越美国和世界各地。武哲透露,那艘名为「追云号」的飞艇是一个「大家伙」,长约100米,重达数吨。 武哲在接受东莞传媒访问时表示,「平流层飞艇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中就包括「监控」及「空中侦察」。 武哲并没有就此罢休。根据提供中国公司数据的网站「企查查」,他还被列为「东莞凌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的监事。东莞凌空上周也被美国制裁,该公司专门从事飞艇遥感、飞艇销售和太阳能电池组装。 在东莞凌空公司,武哲和他的团队拥有多项专利,包括从飞艇设计到「可调整航线的平流层气球」的发明。 《彭博社》多次试图通过大学和他所属的公司联络武哲,但都没有成功。没有一间被列入黑名单的公司回覆了要求回应的电子邮件。此外,打给北京南江、山西鹰门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电话也无人接听。在《彭博社》记者表明身份后,鹰门的一名员工挂断了电话。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1.美国参议员重提案要求关香港经贸办 批其已成「中共喉舌」 美国参议院来自民主、共和两党的参议员,日前重新提出法案,要求关闭中共控制的香港驻美国经贸办事处,形容该处已成为「中共喉舌」之地。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鲁比奥(Marco Rubio)和民主党籍的参议员默克利(Jeff Merkley)再次提出《香港经济贸易办事处认证法案》(Hong Kong Economic and Trade Office (HKETO)Certification Act),以重新评估香港失去自治地位后美国对该机构的承认。 综合两人有关声明指,香港驻美经贸办目前在美国享有多项外交特权,惟当时被授予这些特权的前提是,香港不受中国共产党的威权控制。但是,北京2020年在香港实施严厉的《港区国安法》后,一切已经改变,根据其有份推出的《香港人权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颁布后,美国不再承认香港的自治地位。 他们又认为,香港从一个开放的社会转变为北京专制控制下的另一个中国城市,而香港驻美经贸办现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用来掩盖和模糊其长期侵犯香港人权,和其它北京视为威胁团体和人士权利的事实,建议将香港经贸办在美国「铲除」。 若法案获通过 港经贸办或要在6个月内撤出美国 有关法案与鲁比奥于去年12月提出的内容相同,惟当时在国会会议结束前未能完成投票。若今次法案一旦获得参众两院通过,美国政府就要在30日后决定,是否继续给与香港经贸办特权地位,若决定不延续,香港经贸办就要在6个月内撤出美国。 过去多个人权组织,包括英国民间组织「香港监察」(Hong Kong Watch)和在美港人组织「香港民主委员会」,去年底纷揭露香港驻美经贸办成为中共的大外宣工具,不但洗白其打压人权的恶行,更怀疑涉及游说及收集香港民主人士资料,要求美国政府关闭香港驻美经贸办。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2.【翻墙问答】Tor翻墙变慢 小心国产物联设备沦DDoS帮凶 问:不少人都会用Tor浏览器翻墙,不过,过去半年Tor浏览器的速度越来越慢,Tor方面解释是由于他们的网络节点受到DDoS攻击,导致效能大幅下降。为甚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建军:根据Tor网络所公开的资料,这次因为Tor网络一些重要节点为人所知,而不希望Tor网络存在的个别组织或国家,就利用大量不同的主机,针对这些关键节点作出攻击,从而令Tor变得相当慢。由于Tor始终未完全做到去中化,所以只要有关键节点被打到,虽然不会令Tor网络全面崩溃,但会令Tor网速慢得令用户难以接受。 问:Tor浏览器过往也长期受到攻击,为何最近的攻击却会造成较大影响?其实现时比起过去,黑客要做大规模DDoS攻击是否容易得多? 李建军:这点是很肯定,因为过去互联网设备没那么多,网速亦无现在那么快,黑客要作出DDoS攻击都要花费气力去感染大量装置。但现时情况不同,由于有太多有后门的物联网设备、手机 平板电脑甚至电脑,令搜集大量连接互联网进行DDoS攻击都变容易好多。因此,作为一般人,必须小心购置互联网装置,因为如果有漏洞的话,就难防在无意间成为僵尸电脑,后果相当之麻烦。 问:会有哪些国家最有动机对Tor作出这类大规模攻击? 李建军:会作出这类大规模攻击的国家,好大机会是中国、俄罗斯、伊朗一类国家,因为这些国家都十分仇视新闻自由、言论自由,Tor作为一种翻墙的工具,令这些独裁国家的人民能够突破信息封锁,所以这些国家很有诱因去作出攻击行动。 而中国的嫌疑比其他国家要更大,理由之一是中国在西方相对宽松的监管下,仍然能买到一些包含美国技术的资讯科技工具作研究之用。第二个原因是很多大品牌的物联网设备都是中国制造,中国当局对这些设备背后的漏洞相当熟悉。而俄罗斯同伊朗,由于长年被西方国家经济封裁以及贸易禁运,除非向中国买,否则他们未必有足够数量和效应的电脑去进行DDoS工作。不排除这件事是中国新一轮阻止国民翻墙的行动,特别是有关情况由约半年前起发生,有可能是习近平为了永续执政作出的资讯封锁。 这件事提醒我们,不能够只用一种翻墙工具,而需要学四至五种不同的翻墙手段,以便在某些翻墙工具失效后,仍然能以其他手段与外界保持信息流通。 问:现时Tor用户有甚么方法,可以尽量减低自己受到影响? 李建军:基本上,用户在这次事件中处于被动受害者的角色,并无任何方法可以令Tor网络加快。 只不过,用户其实有必要加强保安意识,以免自己无意间成为了帮凶。做法包括应该留意你自己的电脑有无古怪、有毒的软件,因为DDoS要成功,就一定要有成千上万的僵尸电脑去配合,而那些僵尸电脑,就是感染了木马软件那些电脑。当然,选购物联网设备都要小心,因为物联网设备容易受到感染,沦为DDoS爪牙。黑客利用物联网设备数目庞大的特征,即使它们并不具备相当之高的运算效率,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在DDoS攻击中发挥奇效。如果用户购买的物联网设备是中国制造,应该特别留意观察当中有否奇怪的网络活动,例如安装之后,全家的网速都变得相当慢之类的问题。 问:现时有相当多技术都标榜去中心化,为何Tor现时都未完全做到高度去中心化? 李建军:虽然去中心化,已经成为一个相当时髦的用词,但去中心并非这样容易,做得不好,就会令一项产品或服务变得又难用又无效率。而Tor要做到去中心化,Tor社群就要对Tor技术作出根本上的革新,这项研发不但要耗用多时间,而技术难度不少。目前之所以用节点这种技术,因为这能大大减低Tor的使用难度,亦令软件更易作出配合。若要在Tor上真正做到去中心化,有可能要用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rfacantonese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1 months
1
0
0
0
2-16-2023 CNEWS
by CNews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每日新闻信件******************* ******如有新闻报料或有与新闻信件有关的疑问请电邮至cnews(a)rfa.org****** ****************************************************************** =========================================================================== 2023年2月16日 1.「国安条款」适用港府所有部门 评论:恐外资进一步「弃港」 港媒经招标文件揭发香港地政总署于去年8月在《物料供应及采购规例》加入《港区国安法》适用条文。本台再跟进了解,发现国安条款正「大包围」香港各范畴。港府回覆本台指,有关更新的规例不只适用于地政总署和物流署,而是「所有政府部门」。换言之,所有参与政府招标项目的企业若触碰「国安红线」,将可能被禁投标或中止合约。有分析指,外资恐因风险成本过高进一步「弃港」。 本台翻查过去1年的港府官方公告,并不见当局事前有主动向公众交代《物料供应及采购规例》(下称《规例》)加入国安元素的内容,而是多次由港媒经港府的招标文件中发现和报道,再被官方证实消息。 最早见于去年9月,多间港媒纷引述多份政府物流服务署的招标采购文件,发现港府在8月加入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条款。财库局回覆指,据《港区国安法》,港府基于宪制责任,去年8月29日将这原则加入《规例》,将适用于所有种类及形式的政府采购。 惟当局当时只针对物流署作回应,指该署已修改其部门采购时使用的合约范本,并订明港府有权以「国家安全」为由取消入标资格,亦有权因国安考虑中止短期租约。而更新前招标的采购,部门可透过发出附录,或透过标书协商,将相关条款加入标书。 上周,再有港媒据多份卖地和短期租约的招标文件,才发现地政总署在有关文件中加入国安元素,可以即时取消入标资格、租约、买地资格,甚至收回土地,才令社会广泛知悉和关注有关消息。港府回覆传媒查询时称,地政总署是因应去年8月更新的《规例》而加入国安条款。 究竟《规例》的条款修订影响范围有多广?财库局代表回覆本台查询时,指去年8月《规例》加入国安元素的条款,是「适用于所有政策局/部门」,订明各部门在进行采购时维护国家安全。至于问及由去年8月至今,有多少个案因该新增条款而被中止合约,当局指由各部门各自处理,故物流署「没有相关数据」。 据港府资料,财库局辖下的政府物流服务署,是港府的中央采购代理,负责所有政府部门的货品、服务、物料和设备。但当中建造服务部分由工务部门自行采购,由发展局全面监督。 前有线新闻助理总监兼有线财经台台长、财经评论员颜宝刚,于本台节目《财经自由讲》指,各部门主动迎合《港区国安法》要求「并不意外」,「但亦对外界而言也是很敏感,当然不会主动讲」,「而事实上出来的效果是很吓人的」,恐进一步吓走外资,加大「复常困难」。 颜宝刚说:不只是在香港的公司,就连在外国的总部,如被视为有可能危害国家安全,其土地都有可能被收回,我相信是他们(外资)之前没想到的。除了卖地条款外,政府说要吸引外资、西方大型独角兽、芯片、新能源汽车来港,这些都是外资公司,在他们的优惠条款上又会否加入国安条款呢?例如,你去批数据中心予Google,当中又有否国安条款?这都是自相矛盾的,加大「复常」的困难。 他又指,不只是外资,面对《国安法》地产商也「躺平」,悲观应对香港市况。过去半年,香港罕有地出现多块地王流标,即使是防疫措施松绑,地产商仍然没有积极投地,可见一斑。 事实上,原订今年1月1日租约届满的香港外国记者会(FCC)会址,在去年11月30日公布获港府批准续租3年,并透露租约条款包括容许政府在提前3个月通知下随时中止租约,若涉及国家安全因素可立即中止租约。 自《港区国安法》后,外资撤走潮不断。尤其受中美紧张关系下,截至去年中,美企驻港总部创20年新低,仅有240间。 值得留意的是,自《港区国安法》后,除了港府部门外,市场商业活动亦随不同范畴的法例、法规,加入国安元素而须承担一定《国安法》风险和限制。例如前年修订的《电检条例》,任何被视为「不利国安」的电影可被撤销上映资格。过去除多套香港涉社运的电影在港被禁播,去年10月台湾电影《逃跑的人》、《唬烂三小》和《隔离丁尼》疑因「台湾主权」内容被禁止在港上映。就连曾于港取景《蝙蝠侠:黑夜之神》都被港府禁止户外放映。 而港府亦拟成立「网上众筹法」、「网络安全法」等,被指令各行各业都有机会堕入「国安法网」,严重打击媒体、文创、科技产业等各行业的营商环境。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2.港澳建制团体「洗白报告」涌向联合国 社运人士:自毁信誉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正审议中国及港澳人权。港澳政府分别派代表团出席,大批亲北京团体早前也相继向联合国提交报告,「唱好」港澳人权。部分报告背后怀疑有政府身影。有民间人士表示,港澳政府假借「公民社会团体」之名,在联合国「洗白」,只会自毁信誉。 联合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委员会周三(15日)至周四(16日)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会议,审议香港、澳门及中国的人权情况。约30个公民社会团体早前已向联合国提交报告,介绍香港在实施《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以及保障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的情况。 这些团体除了有国际特赦组织、人权观察及香港监察等国际人权组织外,也包括香港劳权监察、香港人权资讯中心及29原则等由海外港人新成立的公民团体。一批身在海外的前区议员也撰写报告,由海外港人组织「苏格兰香港人」提交,讲述香港在实施《港区国安法》后,港人教育权利及参与文化生活权受到严重侵蚀的情况。不过他们发现,约30个提交报告的团体当中,至少有15个都是亲北京团体,它们的报告纷纷唱好《港区国安法》。 正在日内瓦出席会议的「苏格兰香港人」发起人、前区议员郭子健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以往不少真正关心香港经社文状况的公民团体,都会向联合国提交报告,然而随著近年香港公民社会瓦解,大批公民团体相继解散或处于「弥留」状态,大量亲北京团体涌现,以「人海战术」向联合国递交内容类近的「洗白报告」。 郭子健说:联合国原意是邀请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去交报告,但这些所谓的亲北京团体,它们并非普通的基层民间团体,它们撰写报告的人是亲北京政党的人士。而我们这次看到,这些亲北京团体的报告,有部分报告只有两版纸,报告9成都是围绕《国安法》的内容。 他们逐一研究这些亲北京团体的背景,发现不少都是由前港府高官、亲北京商人及亲北京政党人士控制。例如当中的「亚洲国际法律研究院」,创立成员包括前政协常委、地产商郑家纯,以及前律政司司长郑若骅。而其中的「元朗青年协会」,其执行委员会主席李启立,是民建联的元朗支部委员。他们更发现,至少有3份报告的档案,作者名一栏同为「Jonathan Chow」,怀疑3份报告均出自建制组织「新社联青委会」总监周元谷之手。 而部分报告的背后,更怀疑有香港政府部门的身影。《明报》发现,其中一份由地区组织「明基金会」提交的报告,档案追踪修订功能显示两处曾经「CMAB」修改,与香港政制及内地事务局英文缩写相同。局方回应查询时,承认曾就该报告「提出建议」,但强调并无参与撰写报告。 而同样的情况,也在澳门的相关报告中出现。今年共有4个团体就澳门的经社文状况向联合国提交报告,其中3个都是亲北京团体,包括澳门工会联合总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及澳门妇女联合总会。而澳门青联和妇联的报告,档案作者一栏同为「Betty, Lam Mong Chi」。 本台翻查澳门印务局过去的公报,有一位英文名为「Lam Mong Chi」、中文名为「林梦芝」的人士,曾历任澳门国际法事务办公室及法务局,并于2017年在法务局升为第一职阶顾问高级技术员,属澳门高级公务员。 本台再翻查澳门妇联去年提交的报告,档案作者名为「DSAJ」,和澳门法务局的缩写一致。 正在日内瓦出席会议的澳门社运人士周庭希,也有向联合国提交报告。他接受本台访问时,质疑两份由亲北京团体提交的报告,到底出自谁人之手?他认为外界有合理理由怀疑,澳门政府直接向亲北京团体提供报告初稿,并借「公民团体」之名向联合国提交。 过去已有研究发现,包括中国等人权纪录欠佳的国家,会利用政府资助的非政府组织(Government-organize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 GONGO),以「民间社会组织」身份「轰炸式」向联合国委员会提交报告,意图瞒骗联合国。 周庭希表示,联合国的委员对此早已见怪不怪,认为港、澳政府重施故技,不能扭转委员对港、澳真实人权情况的评估,只会拖慢委员会的审议进度。 周庭希说:政府认为一些官办非政府组织的报告可以帮忙说好香港故事、说好中国故事,但其实联合国委员看完报告后,发现和在正审议的事情无关,或和事实不符,其实政府是自己毁坏自己的信誉,或使联合国委员对这些报告更加憎恨。 澳门法务局回覆本台查询时表示,尊重联合国相关委员会的机制,不会要求非政府机构将报告提交政府审阅或作出任何指示,但就补充,若非政府机构就「报告格式或程序」有疑问,政府愿意提供协助。 澳门妇联回应,表示所有报告均由会方「独立起草和提交」,但就表示「为确保提交的报告符合国际标准」,会就「报告格式」谘询有关政府部门。 澳门青联回应,报告由会方独立撰写,强调政府不会作出任何指示。 记者:吕熙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3.中共自我吹嘘防疫「重大胜利」 评论:中国政府不要脸 中共最高权力机构中共中央政治局,周四(16日)会议后公布,为过3年抗疫评定为取得了「重大决定性胜利」,更声称防疫工作得到群众认可。在同一天,《纽约时报》引述四个学术团队的研究结果,在过去两个月,全中国因为染疫死亡人数高达100至150万,而中国官方公布的疫情总死亡人数只有8万多人。有评论认为,中国政府公布的数字根本没有人相信。 中央电视台周四晚报道,由习近平主持的政治局会议指出,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全党全国同心抗疫,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防疫措施有力,群众认可,成效巨大。 时政评论人士李恒青表示,中共这个说法在国内国外都没有人会相信。 李恒青: 11月底12月初,在中国大陆各个城市爆发的抗议活动,白纸运动的这件事情,在很多地区民众喊的口号是甚么?要求共产党下台,要求习近平下台。呼喊过口号,发表过演讲这些人,都给抓起来了。能够统计的就已经超过200人。抓了人后现在又反过来说群众是认可的。他简直是毫无道理,但是他呐已经到了无耻的地步了,那就只能是自说自话了。 在同一天,《纽约时报》引述四个团体的推算数据,在过去短短在两个月间,中国染疫死亡人数达100至150万,比官方公布的多出近20倍。 李恒青表示,现在中国政府通过严控保密和抓人,来掩盖疫情真相。他估计,真实死亡人数比150万还要多。 李恒青:新冠到底造成中国民众有多少死亡?都不知道,而且不敢公布,变成了一个国家的机密。卫健委已经说了,超过80%的中国民众,已经被感染了,那言外之意是超过10亿人被感染。火葬场已经排队,有的地方甚至90天以后才能火化,北京郊区的火化炉,一直连续工作呀,不停的运转,最后炉子烧坏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如果按中国官方数字来看,中国在整个大流行期间的人均死亡率在所有主要国家中最低。但按照估计的死亡率水平,中国已经超过了许多亚洲国家的官方死亡率,而这些国家从未采取过如此激进的压制措施,或持续如此长的时间。 记者:马立克 责编:温晓平 4.全球千顷填海项目烂尾近8成 促煞停5800亿「明日大屿」填海计划 港府传出财政危机之际,却拟继续推出「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填海计划,有关工程估算涉最少5,800亿港元,被批评是倒钱落海的「大白象」工程。香港有团体发表研究报告,指全球面积约1千公顷或以上的填海工程,「烂尾」比率接近8成,忧虑香港的「明日大屿」会步后尘,引起财政和生态危机,促请港府煞停计划。 香港「明日大屿」交椅州人工岛填海项目,公众谘询期将于下月底完结。环保团体「绿色和平」与研究组织「本土研究社」周四(16日)发表研究报告,在全球超过200个有海岸线的国家,筛选出52个规模和用途与「明日大屿」有可比性的大型填海项目,包括中国、韩国、印尼、丹麦等地。其中13个项目的填海面积达到1000公顷或以上,至少有10个项目出现空置、停滞、被腰斩等,「烂尾」比率达77%。 研究亦发现,大型填海工程普遍出现规划、财务或环境等问题。以韩国松岛国际都市为例,案例与「明日大屿」最具可比性,两者都出现重复规划的问题。韩国政府宣布短时间内填海增设3个性质相近的「经济自由区」,重复规划令商业地供应过剩,未能吸引外资进驻松岛,工程延误逾10年,大量土地空置,发展商亦发展利润更大的私楼项目,令规划愿景走样;最终市政府需动用公帑为这个烂尾项目「埋单」,更录得财赤。 报告显示,大型填海项目的发展模式可分为「政府主导」、「私人主导」和「公私合营」。研究亦发现「明日大屿」所采用的「公私合营」模式,是失败率最高的大型填海项目,最后得不偿失。 本土研究社成员黄肇鸿表示, 从外国例子可见,人工岛项目失败率高,「烂尾」不是个别国家的问题,而是非常普遍,忧虑香港「明日大屿」计划将步后尘。 黄肇鸿说:我们不明白政府哪来的信心,觉得「明日大屿」能独善其身,因为它(明日大屿)很多条件,与外国失败的例子很相近,政府的态度就是不理会,「我现时是赌一铺,迎难而上」,在这种情况下,政府不做一个有意义的公众谘询,如果没有公众论坛,让社会有一个正规渠道去表达意见,去表达外国的惨痛经验,很有机会政府只会重步后尘。 绿色和平资深项目主任陈可淳形容,政府动用庞大的土地储备去兴建人工岛,是一场胜算极低的赌博。 陈可淳说:问题是机率和成本,是不是真的能够做得到?这个研究告诉我们,赌赢的机率极细,而且风险及成本极之高,无论是财政、环境的付出,还是公众利益方面,都是输的机会大过赢,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用土地储备,做一个那么高成本的赌博? 陈可淳指,多个环保团体多次批评,港府的「明日大屿」填海计划是「历来最鬼祟的3无谘询」,缺乏公布、谘询、公信力,质疑「3大愿景」变「3大危机」,质疑港府填海没有必要性。 陈可淳说:我们看到3大危机,就是核心商业区(CBD)未必做得成,与「北都会」抢资源,「绿色宜居」其实是公屋随时走数,变豪宅,所谓的前瞻创新一点也不创新,因为似乎步向的路途,都是一个重复犯错的命运,所以如果原本的愿景或目标都做不到时,为何还要填海? 团体批评,当局以「斩件」形式为「明日大屿」做环评,有淡化积累的环境影响之嫌。团体又指,「北部都会区」已有至少433公顷快熟棕地,当中100公顷更是闲置土地,政府须优先规划并善用,释放大量土地潜力,以助持续增加房屋供应,无须硬推「明日大屿」。 「明日大屿」是香港前任特首林郑月娥在2018年度施政报告中提出的大屿山发展计划,以解决土地及住房不足的问题。港府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屿」计划的最新方案,建议1千公顷的交椅洲人工岛由3个岛屿组成,整个项目的总工程造价估算5,780亿港元,最保守估计相关卖地收益达7,500亿港元。 港府预料岛上会兴建19万至21万个住宅单位,料可容纳最多55万人口,并提供27万个就业职位,居民将无须跨区工作;同时,期望打造成香港第3个核心商业区,并采用15分钟生活圈规划概念,拟兴建途经人工岛、港岛西至大屿山东北连接路,以及人工岛连接港岛西和洪水桥的铁路,联通「北部都会区」、前海、深圳和港岛区,令香港交通运输网络更完善。 记者:董舒悦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5.【47人案】区诺轩认筹办初选论坛 称戴耀廷提跟《苹果》合作 香港「47人初选案」周四(16日)续审,拟认罪被告区诺轩续以控方证人身份作供,称自己负责筹备选举论坛,当时在戴耀廷提议下接触《苹果日报》,论坛举行地点由《苹果日报》提供。庭上播放初选论坛片段,当中社民连岑子杰提及「未来最恐怖系《国安法》」,又指「我哋一定系齐上齐落」;民主党黄碧云高呼「一齐冲」,又被问「识唔识得唱愿荣光」。期间,旁听人士及被告栏内多次传来大笑。 「初选案」踏入第9天审讯,在西九龙裁判法院(暂代高等法院)进行。继前一日控方向区诺轩问及新界东协调会议的情况,区供称会上邹家成曾质问戴耀廷为何「35+计划」中关于「运用《基本法》权力,否决《财政预算案》」的句子,是用「积极」而非「会」的字眼,而戴耀廷尝试说服时,指字眼是希望可以「写得弹性少少」,并能够行前一步。控方今续提问当时的争辩情况,区诺轩提及,当时会议中,有人对民主党及街工过去的表现作出批评,「讲民主派过往太行礼如仪」,而当时邹家成建议即场就字眼投票但不成事,相关争辩最终亦没有相关共识,最终会议转为讨论该区应派出6张还是7张名单出选。 而针对「行礼如仪」一词,法庭传译员一度未能翻译,辩方大律师沈士文就建议译为「just go through the motion and rituals」,法官陈庆伟再提议为「(just go through the)formalities」,此时各方均表示同意。 区之后续指,自己只曾出席两次新界东协调会议,并不清楚是否有第三次;法官陈仲衡就问区新界东是否跟其他区一样,同样有WhatsApp群组,获区确认,但同时表示自己没有特别印象,称自己只能覆看赵家贤的手机才能记得相关内容。 法官再向区求证他是否在有关群组中,以及为何需要查看赵家贤的手机?区再确认自己在该群组内,同时解释自己电话的WhatsApp纪录已被删走,「关于我嘅任何记录都已经铲走晒,喺被捕之前」,并透露他在被捕后,正协助警方调查时,就曾获展示赵的WhatsApp纪录。 控方之后一度欲问区诺轩是否能列出新界东WhatsApp群组内的成员名单,他就回应如能向他展示该群组名单,「我能睇番知有咩成员参与」,引来被告栏内部分被告大笑。法官李运腾则指,理解事发至今已一段时间,提醒庭上不是进行记忆游戏(not a memory game),并跟区确认他是已忘记所有成员名单,抑或只记得部分成员;区就回应称:「要我逐一数出恐怕有错漏。」 区诺轩之后供述关于超级区议会的协调会议情况,称约在2020年5月8日之后,当时只举行过一次会议,除他跟戴耀廷外,其他出席者包括涂谨申、邝俊宇、王百羽及李予信。控方之后追问是否仍有其他人士出席,区一度称「应该暂时系……」,之后才提及岑敖晖的名字。他又指,有关会议很快结束,因当时各区协调会议已有共识,「我会形容系大局已定」,并补充戴耀廷在会上未有提及任何关于否决《财政预算案》的主张。他之后又确认,自己没有出席和参与新界西的协调会议。 控方随后就6次初选论坛的安排向区诺轩提问,区确认自己负责筹办初选论坛,忆述早在2020年3月跟戴耀廷讨论初选时,已预计要举办初选论坛,并指当时戴耀廷提议可联络《苹果日报》及其他媒体商讨合作。区指自己之后联络了一位《苹果日报》记者,表达希望举办论坛的意愿,另亦联络了「立场新闻」、「城寨」及「D100」,询问是否有意合作,与有关媒体代表开会后,落实决定在《苹果日报》大楼录制论坛,再分发予有关媒体,并在议定时间一同播放。 此外,区又供称,自己制作了「35+计划」的论坛须知文件,当中包括论坛的规则、主持及嘉宾名单、论坛的环节和流程等,并透过WhatsApp将文件个别发送予每个初选参加者或其代表,另亦发送至一个名为「PfD 35+计划」的WhatsApp群组,内有戴耀廷、赵家贤及锺锦麟。 至于初选论坛涉及的开支问题,区指虽然曾在记者会上表达不会以「35+」名义举办论坛,但谘询《苹果日报》一方的法律意见后,认为论坛应该要作选举开支申报,故最后都是以「35+」名义举办,相关开支则交由民主动力申报和安排。区续指,他有出席大部分的论坛,惟只是在场观察,而戴耀廷就「应该无去过」,惟及后在控方询问下,补充戴曾出席过一次,而赵家贤则全部没有出席。 控方其后播放选举论坛的片段,有辩方律师建议为善用时间,可先播放所有选举论坛片段,但控方就指不打算播放所有片段,而首个播出的选区为九龙西,期间引来庭上多次笑声。控方在庭上播出的片段长约1小时20分钟,区诺轩庭上确认出席者包括刘伟聪、黄碧云、刘泽锋、何启明、毛孟静、印度裔注册社工Jeffrey Andrews(安德里)、冯达浚、岑子杰及张昆阳,主持人为吕秉权,其中刘伟聪、黄碧云及何启明为本案中不认罪被告,另安德里未有被起诉,而张昆阳则早已离港。 而在论坛的自由搏击环节,每个初选名单各有3分钟向对手提问,黄碧云成为被重点「招呼」目标,包括被冯达浚问及是否愿意在议会「一齐冲」,黄碧云在论坛中就回应称「一齐冲!希望一齐赢!」,此时即引来庭上一阵笑声,在被告栏内的黄碧云亦尴尬地笑,其他被告亦边笑边望向坐在最左方的黄碧云。 另外,刘泽锋就问黄碧云「民主党系咪会一齐揽炒?」黄碧云当时则回应指,「我哋系会用尽宪制里面所有嘅权力同埋手段,争取五大诉求」,又指如果否决《财政预算案》能促成此事,「我哋一定会做」;黄碧云之后再被刘问:「你识唔识得唱愿荣光?」黄就以回「我哋一齐唱呀」回应,再次引起旁听人士及被告大笑。 九西论坛片段中,亦有社民连岑子杰提及不相信政权永续,及以疫情为由打压香港人的示威权力,同时直指「未来最恐怖系《国安法》」;他另亦回应为何未有签署坚定抗争声明,直言「夹泛民意味太重」、「会创造一种撕裂」,强调社民连从没对《财政预算案》投赞成票,又指「社民连系第一个讲议会抗争嘅!宜家有 35个同我哋一齐喺议会积极抗争,我哋一定系齐上齐落!」;而刘伟聪就先后向岑子杰及张昆阳提问,包括向前者称:「你当我梁美芬丫,砌我丫」,指自己完全赞同任何性别人士可以结婚,但就扮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称「一男一女先系婚姻!」惹来庭上众人发笑。 九龙西民主派初选举论坛的片段今在庭上已播放完毕,聆讯周五(17日)继续。 记者:吴婷康/程文 责编:毕子默 6.大陆山寨「ChatGPT」拒回应政治话题 党媒曾发文呼吁勿使用 本台于微信实测多款国产山寨「ChatGPT」,提问「习近平」和「蔡英文」以及「1989年6月4日」等均被指为敏感内容,部分触发「黑名单」。上周,中共党媒呼吁勿使用山寨「ChatGPT」。 近来爆红的美国初创企业OpenAI创建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目前仍未获授权在中国使用,亦无相关公司在中国国内营运,但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向该公司支付少量费以取得有关功能,并接入自己的应用程式。在中国微信涌现一批包含「ChatGPT」的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产品,来自多间大陆科企。 本台实测其中2款版本,在对话前就被提示「使用微信服务需遵守 《腾讯微信软体许可及服务协议》及《微信隐私保护指引》」。记者问及「习近平是谁?」、「蔡英文是谁?」、「1989年6月4日是甚么日子?」、「白纸运动是甚么?」,均被对方分别以涉「你分享的内容可能包含敏感词汇,系统无法处理,请修正并重新发送你的问题」、「涉政治敏感不合规」或「存在自定义文本黑名单不合规」为由拒答。 而问到「李家超是谁」,有关程式则分别回答「李家超是中国大陆著名歌手、演员。他的代表作品有《一起走过的日子》、《我只在乎你》等」,或是「中国著名政治家」,但问到「香港特首是谁」、「介绍香港特首李家超」,对方就以涉「敏感」为由拒答。 美媒《彭博社》日前报道,于微信实测一个中国山寨版「ChatGPT」,提问「习近平是谁?」,获回覆指因内容「可能包含敏感字符」而要求重问,反映「中国AI研发的尴尬处境」。报道指, 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要应付中国复杂的审查机制是「困难重重」。 而《央视网》、《澎湃新闻》等中共党媒、官媒上周纷发文呼吁「山寨ChatGPT别再用了」,指当中或涉及违反《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甚至《刑法》相关规定的可能。 记者:李若如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7.日前防长:中国气球让日台有理由分享情报 日本执政自民党大老、前日本防卫大臣小野寺五典近日接受《路透社》采访,指「疑似中国侦察气球」事件表明,日本和台湾需要分享有关潜在的共同空中威胁的「关键」情报。与此同时,在中国间谍气球进入美国领空后,荷兰警方亦采取防范风险措施,减少使用中国制无人机。 报道引述小野寺五典说:「我们与台湾没有那些双边关系,所以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合作,但日本政府将不得不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做。」 日本的岛屿与台湾的距离在100公里(62英里)以内,因此他们的飞机和船只经常在近距离运作。 虽然日本与台湾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东京担心,如果北京获得对这个自治岛屿的控制权,中国将危及日本的国家安全。 小野寺补充说,日本可以与台湾分享讯息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其亲密盟友美国,他说他在1月份访问了台湾,在那里他听取了关于中国对该岛构成的威胁的介绍。 日本周二表示,它怀疑中国的间谍气球至少有三次飞过日本上空,最近一次是在2021年。 小野寺说,日本国防军没有拦截任何一个,但东京可能会放宽交战规则,允许日本战斗机击落它们,就像美国本月所做的那样。 他说:「如果一个物体下降到商业飞机使用的高度或坠毁,即使风险很小,它仍然对人们构成危险。」 日本周三表示,它已警告中国,监视气球侵犯其领空的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中国说,2月4日被击落的气球是一架民用气象监测飞机。北京指责华盛顿将自己的气球送入中国领空,并在周二称这些物体也在其他国家上空飞行。 美国在其领空发现可疑的气球后,荷兰警方正在采取措施,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利用这些气球进行间谍活动。该国警方的一位发言人告诉荷兰《电讯报》(De Telegraaf),荷兰警方将减少使用全部或部分由中国制造的无人机。 这位女发言人说,这种危险是「真实的」。她说:「我们意识到了间谍活动的风险。」「事态的发展并没有停滞不前。我们密切关注它们,并在必要时相应调整我们的措施。」 她强调,虽然警方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但他们并不使用中国的应用程式来控制它们。 在过去一年中,警方使用无人机进行执法、调查或援助提供2350次。这是前一年的两倍多。警方武器库中的一些无人机是由中国技术公司大疆制造的。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8.传中美商布林肯王毅于慕尼黑会晤 在美国军方击落一个疑似中国间谍气球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将同场出席在2月17日至19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和中国近日一直在讨论安排布林肯和王毅的会晤。 报道引述消息人士说,目前还没有任何决定,会谈是否成事也属言之尚早。美国官员说,国务院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Daniel Kritenbrink)上周在华盛顿的大使馆与中国高级特使就一个气球侵入美国领空一事进行了交谈,美国称该气球是为中国收集情报。美国官员说,克里滕布林克试图传达华府愿意恢复与中国的外交谈判的讯息,但前提是双方有一项共识,即美国的主权不会受到侵犯。 拜登政府一直试图在与北京的关系设立下官员们所说的「底线」,以防止美中关系进一步恶化。 在发现疑似间谍气球后不久,拜登政府推迟了布林肯的北京之行。布林肯原订在2月5日到中国,商讨有关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峰会。美国告诉中方,该气球对美国主权的侵犯跟访问的布林肯中国之旅目的背道而驰。 中国官员说,气球是用于研究目的,被「不可抗力」吹离了航道。 最近几天,北京的外交部指责美国自去年以来至少10次在中国的领空飞行高空气球。周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重申了这一说法,称自2022年5月以来,美国从其境内释放了大量此类气球,这些气球不断绕过地球,非法飞越中国的领空,包括西藏和新疆上空。布林肯和其他美国官员否认美国在中国上空放飞任何气球或侵犯中国领空。 《华尔街日报》引述曾在奥巴马政府中担任主管东亚和太平洋地区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素(Daniel Russel)表示:「在我看来,毫无疑问,布林肯和拜登政府希望在他们都在慕尼黑的时候与王毅坐下来谈谈。」「这很可能会发生;中国人通常对这类会议装模作样,直到最后一刻才锁定这些细节。」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Ned Price)拒绝回答有关布林肯日程安排的问题,但表示布林肯在慕尼黑「将参加一系列双边和多边会议」,讨论的问题包括乌克兰、对土耳其和叙利亚地震受害者的援助以及美国对安全和国际规则的承诺。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将成为官员、立法者和安全专业人士在慕尼黑年度聚会上的主要议题,该聚会通常关注欧洲和华盛顿的优先事项。200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在慕尼黑的会议上预告了他反对华盛顿在世界秩序中的作用的政策。 现任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总裁的罗素说,美国官员也可能对中国及其监控项目进行一些公开抨击,同时私下与王毅或其他官员合作,以保持与北京的「工作关系」。他说,美国可能会就中国公司对俄罗斯战争的支持向北京发出警告。 无论布林肯和王毅是否会面,中国与美国和欧洲之间的紧张关系都将对慕尼黑会议产生影响,美国议员对中国气球事件感到愤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说,美国注意到与中国的外交挑战,包括间谍活动的指控。普莱斯周三在华盛顿对记者说:「我们也高度重视需要尽一切努力确保我们两国之间的竞争和潜在的冲突因素不至于实际演变成冲突,确保这种关系有护栏。」 气球争端对北京来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尴尬来源。中国一直在重新评估其外交政策,以重置其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中国政府没有透露王毅在慕尼黑停留的细节,这是他在欧洲一周的行程中的一部分,但报道引述熟悉他行程的人说,预计他将在周六上午的演讲中谈到气球争端。报道称,这次演讲还将谈到中国对乌克兰持续冲突的立场以及中美关系。在北京最近取消了「清零防疫政策」并积极重返全球舞台之后,他可能会表达北京渴望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 据熟悉计划的人士称,王毅预计将在慕尼黑举行一系列双边会议,包括与乌克兰外交部长库莱巴(Dmytro Kuleba)的会议。王毅在欧洲之行中还将访问法国、意大利、匈牙利和俄罗斯。 另一方面,布林肯还计划在慕尼黑之后访问土耳其和希腊,这也是支持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努力的一部分。在俄罗斯一年前入侵乌克兰之后,北约将扩大到包括芬兰和瑞典,前提是得到土耳其同意。 在土耳其,布林肯将在安卡拉会见官员,并参观该国南部地区的地震救援工作。 官员们说,美国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将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并就支持乌克兰问题发表演讲。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9.报复美国 中国制裁洛歇马丁雷神 中国周四(16日)宣布对洛歇马丁(Lockheed Martin,大陆译作「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Raytheon)公司两间美国国防公司实施「罚款」和「制裁」,令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升级。 《彭博社》报道,中国商务部周四于官网发布公告表示,洛歇马丁公司和雷神科技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名单,原因是它们参与了对台军售。根据该声明,这些公司被处以自2020年9月该名单首次生效以来对台湾武器销售合同价值两倍的罚款,并将被要求在15天内支付。 中国认为民主自治的台湾是其领土的一部分,并长期抱怨美国向该岛提供武器。 在声明发布的前一天,中国曾警告说,它将对美国侵犯其主权的行为采取「反制措施」,并在周四指责美国在目前关于气球的争议中「反应过度」,从而危及两国关系。然而,中国最新宣布的制裁措施可能会使这一争端进一步升级。 华盛顿指出,该国高空的中国气球涉及间谍活动并将其击落,而中国则声称它是一艘收集天气数据的民用飞艇,只是偏离了航线。 目前还不清楚最新的制裁是否影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和中共中央外事办主任王毅在本周在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的会晤。当气球争议爆发时,布林肯取消了原订在2月5日到访北京的行程。 《彭博社》引述香港城市大学专门研究中国政治的助理教授刘冬舒指出:「这是向美国发出的讯息,但也是为了向国内民众交待,以展示中国的『强硬立场』。」「经济后果可能不像政治后果那麽强烈--这些公司不在中国做生意。他们可能会因为这些新的制裁措施而面临一些限制,但仍然主要是政治上的象征意义。」 与之前宣布的对这两间公司和其他美国国防公司的「制裁」一样,这些措施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因为这两间公司与中国的直接接触很少。《彭博社》在工作时间以外给雷神公司的电子邮件没有得到回覆,给洛歇马丁公司的电话也没有得到回覆。 中国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说,中国政府将禁止与这两间公司的贸易,并禁止这两间公司对中国的新投资。声明说,如果他们不在15天内支付罚款,中国外交部可能会增加罚款。 此外,它将取消和禁止这些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的工作和居留许可,并禁止他们进入中国。 独立顾问公司Plenum的北京合夥人冯楚成向《彭博社》表示:这一行动「表明中国的报复行动仍然是非常有针对性和克制的,是对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回应,中国在过去曾多次对此提出抗议。」「中国没有将其制裁武器化,这与中国的长期政策是一致的。」 中国过去曾威胁要对损害其国家安全的美国实体进行制裁。2020年,它表示,在美国国务院批准向台湾出售武器后,它将对波音公司的国防部门、洛歇马丁公司和雷神公司实施未具体说明的制裁。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0.事实查核│俄亥俄州氯乙烯泄漏事故是「美版切尔诺贝利」和「史诗级的灾难」吗? 一分钟完读: 最近,美国俄亥俄一列脱轨的火车及其后续的危化品爆燃事件引发了中国媒体的广泛关注。事故发生一周多后,中国的官方媒体持续聚焦这一事件,称其为「美版切尔诺贝利」。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谴责美国媒体对如此重大的新闻「鲜有报道」。多个外宣媒体极力渲染污染的严重性和持续性,将其描述为一场或将持续数十年,影响范围覆盖俄亥俄、宾州乃至纽约州的「史诗级生态灾难」。 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与美国国家环保局联系,了解事故进展,并采访化工专家和查阅类似事故的历史资料,发现部分中国媒体的报道和外交部评论脱离事实、夸大误导受众,与中国国内类似事故的对待方式采用「双重标准」。 完整版: 2023年2月3日晚8点55分左右,美国俄亥俄州东部小镇东巴勒斯坦发生一起火车脱轨事故,50节车厢不同程度受损,其中10节车厢内装载有危险化学品,包括5节车厢内的液化氯乙烯。 2月6日,为防止次生灾害,当地强制疏散了周边居民,并对易燃易爆的氯乙烯进行人为的控制燃烧。爆燃的大火引发广泛关注,社交媒体上开始出现质疑和担忧的声音,引来美国本土及国际媒体相继报道。 事故发生一周多之后,诸多中国国内媒体、以及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账号开始聚焦此事件。 《北京日报》公号平台「长安街知事」和《观察者网》等媒体称其为「美版切尔诺贝利」,CCTV在新闻联播、新闻频道、财经频道、社会与法频道等多个栏目和频道滚动播报了这一场「毒云漫天」的灾难。「北美省钱快报」等以北美留学生为主要目标受众的媒体将此次事件称为「史诗级灾难」,「一亩三分地」等留学生论坛公号则称「华人都在囤水」。 在本周二(14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并在会上表示: 「我们想问的倒是为甚么一些一贯标榜自由、专业、公正的媒体,对『北溪』管线遇袭的最新调查以及美国火车事故致化学品泄漏,危及美国居民生命安全的这样重大的事件鲜有报道。据我们了解,这样的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事实上,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CNN、福克斯等媒体均持续对这一事件进行了关注和报道。中国媒体在报道时候使用的图片、视频、居民访谈内容等基本来自于这些媒体。 但与美国主流媒体不同的是,中国媒体的报道在几个方面存在不实之处或夸大事实之嫌: 关于「封锁消息」:环球网等媒体将「非裔记者现场报道被捕」写进新闻标题,谴责美国政府试图隐瞒真相,封杀报道,甚至涉嫌用「气球事件」来转移视线。但事实上,记者Evan Lambert被捕是因在新闻发布会现场做直播时,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所致,并非因为政府阻挠媒体报道该事件。由于言论自由在美国受宪法保护,美国各级政府也没有机构能够干预媒体报道行为。 关于化学品的泄漏量:「纽约消费指南」、「一亩三分地」等媒体在标题中强调「万吨致癌物泄漏」,但据查核,事故火车5节车厢载重量总共达数百吨,官方并未通告所涉氯乙烯准确的量,但美国媒体多采用10万加仑(约462公吨)的估算量。事故现场还有一些其他的化学品,与氯乙烯一样,绝大多数已经被控制燃烧掉,并非尽数泄漏至环境中。 关于环境影响:中国多家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和网络自媒体都使用了「美版切尔诺贝利」、「毒云漫天」、「史诗级灾难」等词来描述俄亥俄州的此次事件,然而根据亚洲事实查核中心向环保局和专业人士的求证,这些形容词都有明显的夸大之嫌。 周二,美国国家环保局(EPA)向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通报事件相关情况,称EPA在火车脱轨后5个小时内就赶到了事发现场,参与应急处置。2月6日,5节车厢中装载的氯乙烯被引导进沟渠中,进行了「受控燃烧」。 环保局在事发地周边设置了12个空气污染物连续采样点,检测项目包括氯乙烯和丙烯酸丁酯在内的多种挥发性有机物(VOCs), 和燃烧可能产生的光气、硫化氢、氰化氢和氯化氢等有害物质。截至8日,任何与事故相关的可能影响人体健康的污染物都没有达到足以引起关注的浓度。 在这期间,EPA还检测了空气的可燃性和一氧化碳、颗粒物等多种物质,氯乙烯受控燃烧期间,检测到细颗粒物PM2.5有所超标。至周二,环保局也根据当地居民提出的要求,帮助396户居民完成了室内的空气质量检测,没有检测出氯乙烯和氯化氢等物质。 环保局解释称,该地区和数十英里外的居民可能会闻到从现场传来的气味。 这是因为受控燃烧的副产品具有低气味阈值,人们能闻到这些污染物的浓度远低于被认为有害的浓度。 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污染方面,环保局第五区分局也在与地方环保部门配合,开展进一步的检测,迄今为止所有的环境检测报告都可以在EPA官网查看并下载。同时,环保局向事故责任方Norfolk Southern铁路公司发了函件,通知了他们需要承担相应的环境清理和修复成本,也向当地公众公布了谘询电话和即时更新的信息公开页面。 就职于中国氯硷工业协会一位匿名化工专家告诉亚洲事实查核实验室,氯乙烯和大多数石油化工类的VOCs一样,既有毒有害并且易燃易爆,如果发生泄漏,一旦遇到明火就可能发生破坏力极大的爆炸。同时,它又是易挥发和降解的污染物,泄漏到大气环境中很快就会扩散和降解,或者参与到光化学反应中生成臭氧和雾霾。所以,其事故风险主要是易燃易爆属性带来的破坏性风险,还有高浓度条件下的急性毒性风险。而其慢性的致癌风险主要是长期接触这类化工品的专业人士才可能有的职业病风险。 中国氯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对氯乙烯等特征污染物有严格的限制,但也不是不允许排放,主要是排放浓度控制,不会做排放总量的控制。近年来,行业针对包括氯乙烯在内的VOCs会有总量的控制,也是因为控制雾霾的需要。氯乙烯本身不稳定,发生爆炸后,也会有大量氯乙烯被瞬间燃烧掉,环境空气中很快检测不出来也是正常现象。 2018年11月28日凌晨,中国化工集团河北盛华化工有限公司氯乙烯气柜发生泄漏,大量氯乙烯扩散到厂区外公路上,遇明火导致发生爆燃,造成24人死亡,21人受伤。当时,爆炸产生的浓烟、火焰和刺鼻的气味让很多居民连夜逃离,而张家口市环保局当日上午的检测结果也是相关污染物未检出。当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主持人就在电视上说:「现场的环境已经恢复到了一个比较安全的水平,大家可以回到自己家里,不要担心了。」 不过,在本周三(15日)的《新闻直播间》节目中,中央电视台则质疑俄亥俄州当地政府「两天后就宣布事故区域居民空气质量符合空气质量标准,疏散居民可以安全回家。」并详细解读氯乙烯的危害,称当地民众担忧生存环境遭到污染。 同样「双重标准」报道两个国家类似事故的还有新华社,在报道张家口事件时,新华社向民众解释氯乙烯「不会造成持久的环境危害」,而报道俄亥俄州事件时,新华社则强调民众对环境可能遭到严重污染的担忧,并解释称氯乙烯燃烧产生的光气曾在一战中被用作化学武器。 结论: 综上所述,中国媒体在报道俄亥俄州化学品泄漏事件的环境风险时扩大和渲染了其影响,误导中文媒体的受众。同一种化学品氯乙烯的危险性,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呈现了双重标准,在报道中国国内事件时解读为「容易降解」、「不会造成持久污染」,而此次事件中的则解读为「剧毒」、「化学武器」。 11.【立场案】控方指何桂蓝专访配合初选 邹家成专访近乎「港独」 香港「立场案」周四(16日)续审,控方继续围绕涉案文章盘问前总编锺沛权,质疑《立场》为配合参加初选的前《立场》记者何桂蓝,重推她的专访,指报道写法「将事实同埋意见捞埋一齐讲」。锺沛权强调一向是配合新闻事件重推报道,绝无吹捧或赞扬意图,又指人物专访是希望受访者可如实交代自己想法,就算主张激烈,亦不是煽动;控方另外又质疑邹家成的专访倡议「香港民族」近乎「香港独立」,锺沛权认为两者有别,更指即使邹的言论激烈,不等于主张港独,对邹是否要港独或有否干犯颠覆罪行,他不作判断。 立场案于区域法院踏入第31日审讯,控方代表、署理高级助理刑事检控专员伍淑娟在庭上续就《立场》访问初选候选人何桂蓝的文章盘问锺沛权,质疑文章的焦点角度及内容刻意铺排。锺沛权就回应,做新闻不会有意图吹捧或有利于受访者,重申访问何是因对方是瞩目政治人物,而她最大的政治资产,是从做记者累积下来的声誉民望,故文章作者重点放在何角色上的转变。 伍淑娟就质疑,若焦点是跟何桂蓝的记者角色有关,文章中可以不提及有政客贪钱,称有人「当选是为名、利、权」;锺解释文章风格五光十色、百花齐放,不同人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带读者进入记者角色转变的焦点」,重申传媒的角色是让参选人详细交代其政治主张,绝无意图吹捧或赞扬某政治人物。 至于该文章的发布日期和时间,首次为7月7日,然后于7月12日初选前夕,即7月11日的凌晨再于《立场》的Facebook 专页重推,伍质疑是故意安排。锺就回答指Facebook有时间掣功能,当时《立场》想维持社交媒体24小时运作,而非港人的读者最活跃接收资讯的时间多在香港的凌晨,故部分文章会配合重大新闻事件于深夜再次发布。惟此说法引来伍淑娟反覆质疑,指《立场》「一早谂定」要重推何的文章,锺就多次重申,只是配合新闻事件而发布。 控方之后转为引述该专访内容,逐句向锺沛权提问,包括引述该文章最后段落,当中提到「如果那安静是建基于六百几人被告暴动,那不是平静吧」,指该段落予人感觉「总之600几人被控暴动系唔啱嘅」,指文章「将事实同埋意见捞埋一齐讲」。锺沛权就回应,人物专访就是希望受访者可如实交代自己想法,,何桂蓝当时作为主要角色,选择某条政治路线,为何会对本港局势有如此结论,可呈现其当时的精神面貌。 不过,控方续指,应在事实基础下才发布相关内容,惟锺认为,政治人物解释其思想变化的根源,不论认同与否,都需要如实纪录,不能断章取义。惟控方续质疑指此类内容或令读者接受「香港差到甚么地步」此说法为事实,锺沛权就再次解释,涉及政治人物的专访,会希望呈现对方真实想法,该政治人物以甚么手段达致政治目的,港人只有在充分资讯下,才可决定有关主张和行动是否值得支持。 至于控方又指,如当中涉及非法或煽动言论和主张,是否都如实报道时,锺就回应,只要有关言行不会引发即时暴力、损害公众健康,或诽谤他人,便应尽量如实报道,并认为「提出嘅意见主张,即使激烈嘅,我唔觉得系煽动」。 对于《立场》把同系列另外两篇有关邹家成及梁晃维的报道下架,但保留何桂蓝的专访,伍淑娟质疑是否因该文章是「招牌文章」,或「立场姐姐何桂蓝系招牌」?锺沛权作出否认,一度哽咽回应若非无可奈何,「唔想将历史记录删走,咁嘅环境下做传媒,有人说法系留个历史初稿,可能千疮百孔,都叫一部份,(文章)可以留得低都想留低」,并反问:「点样可以令你明白,我哋做传媒、做新闻系点样思考、珍惜自己做返嚟嘅内容呢?」 控方再追问,锺是否认为何桂蓝专访「无问题」?又质疑为何不加入「受访者言论不代表媒体立场」等免责声明「加个『头盔』咪可以保护自己罗」。锺沛权就回应,指香港如果有真正履行《人权法》、《基本法》承诺或赋予的言论自由空间,有关文章是可以发布,并不会有问题,亦否认是以此文章欲测试政府的底线,并强调正常读者不会觉得被访者言论是代表机构立场。 至于何桂蓝曾在专访中提倡「同中共周旋,要同佢打过」,控方指会严重引起读者憎恨中央、讨厌港府,锺就回应指批评当权者及政府的声音,在开放社会中属普遍,回归前后亦曾容许激烈批评中央的声音存在,反指「可能正正系政府点对待批评声音,如果批评异见,更加会惹起憎恨」。 伍之后转为以邹家成的专访文章《【专访】由「无人识你喎」到新东初选出线 邹家成:证明本土理念系有得赢(卢斯达)》一文展开盘问,锺指访问邹,是因对方在初选中高票胜出,票数甚至比传统民主派人士多,是值得关注人物,加上他的政治主张激烈,极可能被取消参选资格,故认同应采访他作详细的记录。 不过,伍指邹家成否认一国两制,表示香港民族要对抗中华民族,是年轻的本土主义者,高举「香港民族」一词,同时指该词用法「有好多人都唔同」。 锺回应称,过去有人提倡香港民族主义要「中港区隔」,认为有人提倡香港民族主义,建立更强的香港人身份,争取更全面的香港自治,进一步「中港区隔」,但不等于主张香港独立。不过,控方就指,邹表明要反中国殖民、反一国两制,认为是指向香港要脱离中国成为一个更大的民族,近乎香港独立。不过,锺重申指邹的言论虽有强烈族群主义,但相信只是想强调族群利益,未必有宪制上港独的意思。 至于邹的政治主张提出要夺权,控方质疑是属颠覆,但锺沛权认为,当中要有具体行为才可构成罪行,单凭言论能否构成犯罪他则不懂判断,并补充邹的用字会较激烈,惟亦要考虑他具体的手法。对于邹下一步是否想港独,锺拒绝判断,又指因为不想影响邹家成正在审讯中的案件,并补充指香港民族主义跟他认同的民主自由普世价值有冲突,故自己对此抱有怀疑,但作为传媒,只会留意提倡有关概念人士往后的发展。 立场案将于周五(17日)续审。 记者:吴婷康 责编:毕子默 12.香港人口持续下跌去年减少近7万人 6万居民净移出 香港人口持续下跌,港府公布2022年底人口数字,去年底香港人口为733万3200人,较2021年减少6.99万人,跌幅0.9%,并录得6万名香港居民净移出。港府指,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预期与世界各地恢复正常往来,疫情对人才流入的影响将会消散。 根据港府统计处的数据,香港居民净移出趋势持续,去年香港居民净移出为6万人,较2021年的2.73万人增加,亦创2019年以来新高,若计及2.12万名单程证移入,仍录得3.88万净移出。 港府重申,净迁移涵盖香港居民以工作、读书和移民等各种目的进出香港的流动,香港居民离境时亦无须向政府申报外游目的,因此政府没有港人移居外地的直接统计数字。又重申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一直很高。 港府发言人指,疫情令跨境行程受到影响,移入香港的人数在2022年大部分时间继续处于低水平,于防控措施逐步放宽后,直至年底慢慢回升。又相信疫情影响人才流入,尤其是持有短期工作签证或进入许可者,指去年下半年人口跌幅已较上半年有所收窄,反映香港人口流动已开始逐步复常。 港府预期,随著香港与内地及世界各地恢复正常往来,香港的社会及经济将进一步复常,影响人才流入的有关因素会逐渐消散。 香港已连续3年录得人口净迁出,合计减少13.52万人,若撇除单程证移入人士,3年累流失18.53万人。 责编:李世民 网编:刘定坚 13.澳运煤船未确定能通关离开中国 两国部长稍后晤将提公民被扣问题 由于中国放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禁令后海关政策的不确定性,至少有一艘运载澳大利亚煤炭的船只被迫改道离开中国。与此同时,澳大利亚和中国官员将在未来几天举行会议,讨论放宽贸易限制的问题。澳大利亚政府强调,届时将再次提出澳籍华裔记者成蕾和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在中国被拘留的问题。 《路透社》引述金融市场数据公司路孚特(Refinitiv)和商品数据网站Kpler的资讯指出,「BBC马里兰号」从澳大利亚纽卡斯尔码头拖运了约1.2万吨动力煤,在中国江苏省常熟港等待了五天没有卸货后,于周四前往越南的头顿市 (Vũng Tàu)。 常熟海关官员和中国海关总署没有立即回应《路透社》的置评请求。 这艘运煤船的改道显示恢复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的进展并不顺利。两年前,当澳大利亚政府要求独立调查新冠病毒起源,以及在5G电讯基建上以国安理由封杀中企后,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煤炭实施非正式禁令;但去年澳大利亚大选之中执政自由党败选工党上台,近日中国政府终于部分放宽进口澳大利亚煤炭,「BBC马里兰号」是首批从澳大利亚抵达中国的船只之一。 目前还不知道是谁购买了「BBC马里兰号」的煤炭。三名煤炭交易商说,这批货物不是由获得北京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许可的四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拿走的。 一位匿名中国煤炭交易商向《路透社》表示:「那艘船的目的地改变向市场发出了一个讯号,即中国当局并没有完全取消对澳大利亚煤炭的进口限制。」 由于中国和澳大利亚官员之间的会晤表明两国外交关系正在改善,市场期待更多公司被允许引进澳大利亚煤炭。一些中国煤炭贸易商已经下了订单。 据中国当地传媒和船舶追踪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中国能源投资公司在「虎东」号(Tiger East)上装载的一批澳大利亚煤炭已经通过了海关检查,中国宝武集团在「魔蚀」号(Magic Eclipse)上装载的另一批货物已经在湛江港卸货。 未能获得清关的贸易商将不得不重新安排货物的运输方向,或者在等待政策变化的同时,在中国港口寻求卸货空间。 虽然有货船已把煤炭卸货,但《路透社》援引另一位不具名贸易商表示:「我们还没有听说过任何煤炭贸易商成功通过清关的案例。」 由于需求疲软导致库存增加,中国国内煤炭价格暴跌,因此贸易商认为引进澳大利亚煤炭的窗口期很窄。 按成本加运费计算,发热量为5500千卡的澳大利亚动力煤在中国的交易价格约为每吨135美元,而中国国内的煤炭价格约为每吨1000元人民币(146.00美元)。 另据《彭博社》报道,在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表示两国关系将进一步改善之后,澳大利亚和中国官员将在未来几天举行会议,讨论放宽贸易限制的问题。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雷尔(Don Farrell)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说,紧张局势「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也不会在一夜之间得到解决」。「尽管部长确实对我说,『冰冻期已经过去,我们现在正走向温暖的春天』。」 王文涛在2月6日的会谈中对法雷尔说了这番话,这是2019年以来中国和澳大利亚贸易部长之间的第一次会谈。法雷尔还表示,他希望在向中国出售木材、葡萄酒和乳制品方面取得突破。 鉴于中国仍然是澳大利亚最大的贸易夥伴,这样的结果对澳大利亚的经济是一剂强心针。这对上台8个月的工党政府来说也是一个胜利,与中右翼的上届自由党政府相比,工党政府对北京立场较为温和。 此外,美联社报道,澳籍华裔记者成蕾和澳籍华裔作家杨恒均在中国被拘留的问题已经成为澳大利亚政府的优先事项,释放他们的问题在所有部长级会议上都被提出。 澳大利亚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在周四的国会听证会上说:「由于这些案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优先事项,我们确保而且总理也确保在与中方的双边接触中提出这些案件。」 这包括在2022年20国集团会议期间,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斯(Anthony Albanese)在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直接向他提出这些案件。 黄英贤在去年年底的北京之行也提出了这一问题,贸易部长法雷尔在本月与王文涛举行视像会议时也提出了这些问题。 成蕾的判决已被第四次推迟,现在推迟到4月19日,而杨恒均的判决则定在4月9日。 澳大利亚外交部助理部长杰拉尔德(Ian Gerald)在听证会上说,二人的判决一再拖延对澳大利亚政府来说很有问题,而且对澳大利亚人面临的指控也没有进一步的澄清。 责编:方德豪 网编:刘定坚 14.【杜耀明评论】立法会初选案,法庭在审讯甚么? 立法会初选47人案堪称是香港的世纪审判。受审问的不仅是众多追求民主的政治人物,不仅是香港人的政治自由和宿命,更有那些视法庭代表法治,是庄严神圣之地的法官。 整件事源于法律学者戴耀廷倡议民主派集中力量,通过选举夺取立法会过半议席,以否决财政预算案迫使行政长官下台为手段,要求特区政府回应反修例运动的「五大诉求」,包括落实《基本法》对行政长官及立法会全面普选的承诺。 计划是以政治手段解决政治问题。反对派意图按照《基本法》的游戏规则与北京博弈,即否决预算案,行政长官须按规定解散立法会再重选,新议会再次否决预算案的话,行政长官得马上辞职。反对派相信,北京若要避免政治危机,或会从善如流,认真回应「五大诉求」。 立法会按既定程序罢免行政长官,形成政治压力,做法不涉暴力更合宪合法,但在当局眼中却是大逆不道。根据控方的指控,该计划是通过非法手段,严重扰乱、破坏特区政权机关依法履行职能,无差别否决政府财政预算,迫政府解散立法会,导致行政长官辞职,以达致颠覆政权的目的。 但连串问题就来了。有关否决财政预算案的一条,《基本法》没有改过,人大常委会也没有解释过,何时变了「非法手段」?否决财政预算案若都会扰乱、破坏政权职能,何不老实写明不得否决财政预算案?若说有些情况否决了也不会扰乱政府职能,那又是甚么情况呢?既然没有厘清,又怎能说是非法手段呢? 指控中的「无差别否决财政预算案」,看来是违法行为,若是「无差别支持财政预算案」(如议员批评简约公屋又通过建屋拨款),又是否合法?不过,《基本法》没有记载,若说《国安法》不容许,因为此举颠覆国家政权,但问题首先是,要求政府回应「五大诉求」否则否决预算案,事出有因,目标明确,即使你不同意,怎能说是无差别的否决呢?再者,支持或否决预算案是执行立法机关的职能,政权机关若包括立法机关,那么否决何尝不是发挥其职能,又怎能说破坏政权职能?退一万步说,即使政府施政受到干扰,但不等于颠覆政权,或者意图颠覆,因为否决的目的是要政府面对现实,回应「五大诉求」。再多退一万步,即使政权给「颠覆」了,但否决预算案始终是合法手段,但可以用合法手段去「颠覆」的,又是否颠覆呢? 控方指控千疮百孔,对十四名被告的罪行简述也流于片言只语,加上47名被告意见纷繁,目标不一定相同,控方能否实证各人有共同目标丶共同行动,或者凭着「合谋者原则」(或称共同串谋者原则),由个别组织者的想法推断其他人,当中有否穿凿附会,而法庭最后如何裁断,尚待观察,这里暂且不表。 不过,十分明确的是,戴耀廷倡议的计划,根本是言过其实又无法实现的空中楼阁,真正目标是延续反修例运动的声势,多于对政府施加实际威胁。政府检控的47人之中,五人负责组织初选,其馀42人有意参与立法会选举,其中33人初选胜出。据组织者的估计,胜出者将会取得27至29个议席(直选23席、超级区议会三至四席、卫生服务界一席)。 换言之,在直选采用比例代表制和欠缺功能组别候选人的支持下,倡议者不可能不知,就算达标全取29席,离开过半数议席(36席)的目标远甚,根本无法否决预算案。倘若结果就是目的,否决预算案不是他们的目的,所谓夺取立法会过半的计划,不外是民主派及本土派合力争取最多议席的宣传声势。因此,再多退一万步,就算否定预算案可以颠覆政权,但计划从一开始就不可能成功,因为没有足够票数。 眼下的法庭审讯丝毫不苟,例如一再要求证人澄清,戴耀廷推动立法会初选时,是推销否决财政预算案或是一般的否决政府议案,看来法官都全神贯注于戴耀廷的「揽炒论」,在空中楼阁之中努力研究否决财政预算案如何导致立法会解散及一国两制瓦解。不过,现实中,议会没有也不可能因为戴耀廷倡议的计划而解散,反而北京只须一个决定,符合国际人权规范选举方法所产生的立法机关,也可一朝连根拔起,改由官员批核参选人资格,成就政治光谱近乎清一色的议会,香港也从此不一样。 但这又与你何关呢,庄严的法庭。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5.【文韬政论】中共在全球范围侵犯各国隐私成瘾 近年中共的扩张野心已经逐渐外露,无法再躲躲藏藏。近日发生多宗美国击落中共间谍气球的事件,令中共处于十分尴尬的状况。北京政府极力否认这是故意安排的,而且这些都是气象气球。美军在2月4日派出一架F-22战机将第一颗气球击落,在击落后,美国国防部表示,这是中国近年来至少第5次使用类似技术入侵美国领空,在德州、夏威夷、关岛和佛罗里达等四地上空都曾发现类似的气球,其中三次是在前总统特朗普任内发生,但直到近期这些气球才被确认为间谍气球。 为甚么连美国国防部都只是近期才发现这些气球是间谍气球?间谍的精粹是伪装,无论是人或物体,伪装就是掩饰原来面目及行动的真实目的。中国的伪装是相当独到的,渔船实际上是军用艇所伪装的,间谍气球伪装为气象气球也不足为奇,他们能做到令具有高度警觉性的美军都掉以轻心,真的以为那些是气象气球。 美国国务院于2月9日指出气球不是一般的「气象气球」,气球是中国解放军所指挥,并拥有资讯蒐集能力。美国众议院同日针对此事一致通过谴责决议,认定中国间谍气球公然侵犯美国主权。国防部担心类似事件可能仍会发生,事实上,据报道,在拉丁美洲、欧洲、东南亚、东亚和太平洋也都发现过其他的中国间谍气球。 拥有资讯蒐集能力的间谍气球进入领空在政治上的语言是「侵犯主权」,但如果是气象气球的话,算不算侵犯主权?对美国而言,如果只是气象气球,他们根本不介意。令美国人不安及不满的是,他们不晓得这些间谍气球是用作甚么用途。常识告诉我们,相对于精密的间谍衞星,那些气球的构造即使再复杂,也不会有太大的军事威胁。所以重点在于美国人感到隐私权被侵犯,不管侵犯者的目的是甚么,隐私是要得到充分保障。中共刚好是最不尊重隐私的政权,他们以掌握他者资讯为乐,中国对科技的掌控能力足以令他们乐此不疲地侵犯他国隐私。 当然在和平时期,这种间谍气球作用不大,但若处于备战状态,那么就相当重要。故此,这些间谍气球有否入侵台湾领空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英国媒体《金融时报》宣称台湾有不具名官员披露「其实每个月都出现」,但国防部情报将领公开否认,并声称台海周边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气球,若是有而又进入领空的话,一定被会击落。即便如此,大家亦不能掉以轻心,时刻防范中共的间谍活动。 - 梁文韬(台湾成功大学政治系教授) (以上评论纯属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16.【财经自由讲】中国会否步入长期衰退 两项数据足以预视未来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最新数据,2022年中国新增居民贷款只有35000亿人民币,同比下挫逾一半,并创下自2014年以来最低累计新增量。到今年一月,防疫措施基本上已全面放松,但1月居民信贷只新增2,572亿元,是2013年以来的新低,居民按揭贷款同比少增5,193亿元。 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却暴涨,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6.87万亿元,比对上一年同期增加接近一倍,总存款额再破纪录。 从经济学角度看,这两项数据均向相反方向发展,显示中国经济不但无法复常,更指向步入上世纪日本长期经济衰退旧路。 主持:利世民、颜宝刚、梁颂恒 (以上评论纯属主持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台立场。) (完) ===========================================================================
本台网址:http://www.rfa.org/cantonese
社交媒体: Facebook
脸书:https://www.facebook.com/cantonese.rfa
Twitter
推特:https://twitter.com/Rfacantonese
Google+:https://plus.google.com/+CantoneseRFA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user/cantoneseRFA
SoundCloud:
https://soundcloud.com/rfacantonese
自由亚洲粤语节目的广播频率介乎於短波波段20至23之间。广播时间∶(北京时间)晚 上10时至11时。敬请调校收听。
1 year, 11 months
1
0
0
0
← Newer
1
2
3
Older →
Jump to page:
1
2
3
Results per page:
10
25
50
100
200